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企业经营战略的思想范文

时间:2024-04-03 14:46:09

序论:在您撰写企业经营战略的思想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企业经营战略的思想

第1篇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思想

21世纪,以先进科学技术为主流的经济发展形式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地经济领域的广泛关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处在微观经济管理中心位置的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如果不能快速有效地实施战略转换与创新,将使企业失去难得的发展机会。那么,在这种状况下企业该怎样做好市场营销呢?我们认为,企业经营者们应当把目光放在长远利益方面,将主要的精力有效运用在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方面。所以,确立新观念、实行新战略,应当成为目前企业市场营销研究分析的重要课题。

一、传统的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思想

以往传统的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思想将企业的市场营销行为当作是一种单一的销售手段,属于协助企业拓展市场销售途径、把产品转移至消费者手里的一项辅助活动。以往传统观念认为消费者总是追崇物美价廉的产品,而对产品的形状与包装和产品的附加服务及产品的文化内涵等延伸方面远远没有对产品的价格更为关注。所以,企业的工作重点是以较少的生产成本产出更多的产品。以往的传统观点还认为,没有必要针对目标消费者群实施必要的细分,往往只是试图依赖一种产品适应更多消费者的需要,以为只有这样方能保障达到成本最低生产与批量化生产。此种观点还认为企业展开市场营销行为的目的即增添企业的市场销售额及市场占有率并以此增大企业利润等。总之,传统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将营销行为当作一项手段与技巧,而未以一种战略的眼光加以认知和注重。现代企业之营销战略已成了企业战略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企业营销战略实行与落实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战略思想的实现与落实。

二、新经济时代对企业市场营销产生的影响

新经济时代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经济形式,其指的是以知识与网络经济为基本依据,借助对信息与高新技术的有效运用来拉动经济迅速增长的一项经济发展形式。新经济时代以发达的人类文化作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支柱;以数字化互联网作为桥梁;以最大程度地开发信息潜能、知识潜能、脑力潜能等作为特征;以实现社会经济不断持续向前发展同时拉动经济迅速增长为最终目标。新经济时代对企业市场营销所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电子信息技术促使企业市场营销网络化

网络营销是新经济时代全新的营销观念和模式,具体是指通过互联网、电子通信技术及数字媒体来完成营销目标的营销形式。电子商务给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活动创造了新的技术方法与交流平台。对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来讲,最关键的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营销方法与平台,能够帮助企业研究与发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形式,然后实施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二)生产技术日新月异促使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加快

生产技术革新的日新月异,促使企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同时也造成了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的减缩。企业产品开发的成本可否在产品生命周期里及时地回收并且保持一定程度的盈利水平,也是企业决策者在制定每个时期的营销策略时一定要顾及的问题。

(三)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

企业产品替代性愈来愈强,消费者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也愈来愈多。人们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呈同步上升势头,消费需求也逐渐往更高水平阶段发展。现实需要企业采用低成本、规模化的生产来适应更多消费者的要求,同时要实施市场细分,不断开发新的需求与模式,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三、新经济时代企业营销战略思想的构建

针对上述对新经济特点的阐述及其对企业营销策略的影响,根据企业当前市场营销行为中的缺点与误区,探讨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以此不断构建新经济时代企业营销战略思想。

(一)确立网络营销观念,充分运用电子商务开展市场营销服务

信息服务产业是新经济时代价值增值的核心主体。企业应当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部门,及时掌握消费者需求,创造优质的产品与健全的服务,构建良好的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信息传送的速度、领域与容量较过去任何时期均显得更快捷和广泛,这便为企业及时有效捕捉市场机遇创造了方便与可能。此外,在新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全球化与变化难以预料,需求企业快速并且彻底地改变以往被动地被市场牵着走的营销理念,由企业随着市场走格局向市场随着企业走格局转变。网络营销策略即企业运用现代信息互联网资源进行营销活动。从系统工程方面的观点分析,营销活动属于物、商、资金及信息流相互统一的过程,而信息为企业营销理念的确立、营销构成的策划与营销计划的建构与实施带来直接的影响,因而其在极大程度上掌控着营销活动的成功与否。而网络营销借助全球互联网搜集、储存与传输信息,其容量、速度与准确性大大超越常规性媒体,为企业充分运用信息捕捉机遇、展开营销活动创造了广阔的空间。电子商务缩小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减免了以往传统营销过程中的许多中间环节,促使消费者与产品生产人以低廉的成本进行面对面的相触。这便促使企业营销活动者以实施以往传统营销者无法实施的手段来实行更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营销活动由于生产人与消费者二者面对面碰触,营销人可以掌握消费者的第一手资料,因此也对消费者的熟知与掌握也更为真实,对消费者需要分析的准确性则更高,从而更好地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法。

(二)确立服务营销观念,实施市场细分,有针对性营销

现代企业管理应当构成消费者理念,将消费者理念确立为“消费者即上帝、消费者至上、消费者第一”等。新经济时代,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经济的不断进步,许多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技术高度发达并且能够快速普及,从而促使企业相互之间将产品实体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至忽略不计的程度,可以获得差异优势的只有产品销售阶段中的服务领域和模式以及质量。而对于消费者群来说,购买任意一种同类型产品,于产品实体方面所取得的利益抑或效用大体上一致,可以体现购买差异的只有产品之销售服务。所以,在将来的市场竞争中,服务方面的竞争将愈来愈重要。市场细分是消费者的消费个性与购买行为形式发掘及形式识别的主要手段之一,亦是市场机遇发现的主要方法之一。市场细分突出消费者需要的差异性与消费者购买活动的异质性,将不尽相同的消费者群体划分为若干的以需求个性与购买形式标识的细分市场,而后有针对性地建构营销策略并且展开营销活动,从而有效提升营销活动的针对性与适应性,从而取得更佳的效果。

消费者系企业生存和发展之基础,是企业市场竞争的源头所在,保持消费者的满意与信任度是企业营销成败与否的关键。企业服务营销战略的宗旨就是确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更多的消费者。企业服务营销战略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下:1.要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开发令消费者满意的产品;2.为消费者创造优良的三售(包括售前、中、后)服务,强化企业对消费者的吸引力;3.企业与消费者保持经常的联系,听取他们的一些意见与建议;4.对企业员工实施消费者导向服务,促使消费者第一的理念在企业扎根;5.在企业内部建构对营销人员的激励机制,以增添营销员的责任感,促使企业服务营销战略获得有效实施。

(三)确立绿色营销观念, 注重整个社会与全体公众利益

营销的最终目的是赢得消费者。以往市场营销管理观念的核心思想就是适应消费者眼前的需要。这种营销观念只注重把眼前服务呈现给服务对象,忽视了消费者本身战略资源在将来企业效益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优势表现为具体产品的生产阶段、产品性能、产品品牌形象及企业营销策略等诸多方面的优势。此种产品竞争体现的前提条件是产品与市场的稳定性比较强。到了以信息、网络等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因为经济、技术的迅猛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市场边界也处在快捷变化之中,目标市场的变化日渐难以意料。在此种状况下,企业必须把全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及其由此衍生的技术、生产管理与市场开发能力统一整合为别具一格的经营能力,由关注企业产品竞争向关注企业能力竞争转变,并且促使企业具备快速捕捉市场机遇,以及长久保持产品优势的实力。一个品牌的建立有可能需要许多年的时间,毁掉一个品牌则是易如反掌的事情。新经济时代,尤其是一部分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的老旧企业,其营销活动一定要转移到整个社会公众关注力集中的环保方面,重点宣传产品在生产与消费过程中不具公害性与环保性。绿色营销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亦是新经济时代企业营销战略的主流,是在绿色消费理念的趋使下出现的。绿色消费指的是消费以由保护身体健康、降低公害、维护人类长久利益为出发点的针对绿色产品的运用消费。绿色营销战略是企业用环境保护战略思想当作企业经营理念,围绕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为核心思想,力图适应消费者绿色需求的一项营销战略。

(四)确立发展战略营销观念,减少竞争者,把注意力转移到产品创新上来

企业若要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就不能一味地走一步看一步,而是应当把握好企业发展的前景与目标。可是企业前景中尚存着许多目前有待确定的因素。因而,在新经济时代搞好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对于广大企业来讲,不能总是重复机会主义的那一套经验,不要看到市场上何种产品热门则有了想法,因为这样做有违市场营销的规则。我们应当更进一步地学习一些基本的市场营销战略理论,特别是实用的手段与工具。只有如此,才能够有选择性地去引鉴利用,从而有效避免从头来,走弯路,多交学费的现象发生。否则,企业极容易在浮躁的环境条件下丧失自我,步入误区,陷于困境。企业要树立发展战略营销思维,想尽办法降低竞争对手的数量,在理性的营销战略引导下,将注意力转移至产品创新方面上来,以差异化的产品去赢取目标客户的信赖,创造属于自己的那片市场天地。

四、结语

总之,在新经济时代,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工作要快速摆脱以往旧的理念的约束,用一种全新的目光和思维模式来认知目前所面对的新环境,并且依据这些理念建构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营销战略,企业应当善于寻先机与机制的创新,积极发挥先行优势,最终促使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毛玮卿.试论新经济时代的企业营销战略管理[J].中国商贸,2011(34).

[2]夏铭翊.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18).

[3]吴春风,陈亮.基于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营销战略研究[J].时代金融,2012(09).

[4]赵玉华.新经济时代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思维[J].新财经(上半月),2012(03).

第2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家背景;多元化战略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3-0000-00

一、引言

民营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下,民营企业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度过企业发展的生存期后,民营企业家以其对政策动向的敏锐嗅觉和对机会的准确把握能力,带领所创立的企业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伴随着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多元化经营浪潮,学术界对多元化战略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有着相当数量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然而,由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时间不长,国内学者对多元化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仅限于多元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7](P77),而有关管理者与多元化战略之间关系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将从这一角度来进行实证研究。

企业家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主导者和发起者,然后通过自上而下的沟通机制把战略意图传达给每个员工,从而转化为公司集体的行动方向和前进动力。然而,西蒙的有限决策理论告诉我们,管理者在实际进行决策时,只能基于客观事实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相对理性的选择。因此,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充满了行为的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决策者的价值观[2]。中国实行市场经济时间不长,公司治理还不够规范,企业的发展方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关键人物的战略决策,民营企业尤甚。企业采取怎样的发展战略,是否实行多元化等重大问题无不渗透着企业家的意志,研究民营企业家的背景特征对企业多元化战略影响的价值就在于此。

本研究将从有限理性决策理论和高阶理论的视角,以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实证分析来研究企业家背景特征与多元化战略之间存在的关系。本文在有限理性决策理论和高阶理论的基础上来构建研究课题的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导入民营或自然人控股的制造业企业2009-2011年的年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有限理性决策理论是西蒙于1956年提出的。在此之前,学术界对于管理者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绝对理性决策,认为管理者完全依靠经济模型、财务数据等硬性指标进行决策,而事实上,人是情感动物,其决策就不可能是绝对理性的。有限理性的前提条件是: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决策者开发出的备择方案也有限;决策者的背景、经验、偏好等会使其有选择地处理所接收的信息;过去的经验也会对当前决策产生影响。

基于有限理性的假设而提出的高阶理论认为,管理者对外界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掌握不够全面的与企业相关的信息到主动地选择性接收信息,再结合自身知识结构以个人的方式去处理信息。管理者的知识结构反映了其对备择方案的偏好,如并购、多元化、产品组合策略等,通过对一系列决策的选择,间接决定了企业的战略方向、收益增长等指标。高阶理论的提出让学术界对多元化战略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点——把决策者的影响作为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加入研究范畴。此后,逐渐分化为两个部分:一是讨论高管团队(TMT)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二是研究企业家对企业的影响。而在有着两千多年封建文化影响的中国,“一言堂”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因此,研究企业家背景特征对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影响更现实。本研究的分析中包含了企业家的性别、年龄、学历和任职企业数目与多元化战略的关系。

(一)企业家的性别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生理结构上的不同导致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男性与女性往往会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男性倾向于运用逻辑和理性去决策,女性则倾向于依靠感觉判断;男性一般会愿意承担较高的风险,女性则注重未来的稳定性。一项关于美国企业的调查显示,女性企业家经营的企业总体上比男性经营的企业存续时间更长[1]。这也证实了,相较于男性而言,不管身处何位,女性偏好稳定的选择。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

假设1:企业的多元化程度因企业家的性别不同而各异。

(二)企业家的年龄

年龄的高低代表着一个人阅历是否丰富,经验积累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更多。但是,企业家的认知能力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会变得更保守。同时,年龄大的企业家对风险的规避意愿也更强,便会以多元化的方式来避免“把所有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有学者对中国的企业进行研究后发现企业家的年龄与多元化正相关,并认为得出这种结论的原因可能是年长的企业家拥有更多的资源,尤其是社会网络的资源。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

假设2:企业家的年龄对企业的多元化程度有正影响。

(三)企业家的教育背景

教育背景能反映出人的知识和技能基础,接受正式教育的程度越高,对于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就越强。具有高学历的企业家更容易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对环境的适应时间也更短。学问的不断增长,使企业家获取决策所需知识的能力亦随之增强,也会以更加理性的思维去考虑战略问题。相关实证研究发现,在多元化经营环境中,高社会认知复杂度有助于企业家对企业的精准定位,选定更适合企业发展的道路,因此,企业家学历高的企业多元化程度越高,也越容易发生战略变革[8],实行企业经营的多元化。由以上分析可知:

假设3:企业家的学历与其所掌管企业的多元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四)企业家的任职背景

由于多数企业家有着丰富的任职经历,在成为董事长或创业之前一般经历过岗位轮换,职能背景较为复杂,因此,本研究主要讨论企业家任职的企业数目对企业多元化的影响。企业家创业之前在多个企业工作过,或正在多个企业任职,其视野也越开阔,对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有推动作用;同时,多个企业的任职经历会给企业家积累大量宝贵的资源,而这些不同类型的资源恰是多元化经营的原始资本。反之,如果任职经历单一,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可能会因此受限,看不到本企业以外的机会或资源,也就减少了多元化扩张的机率。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

假设4:企业家任职的企业数目越多,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程度就越高。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由于制造业的业务单元可辨识度高,本研究的样本选择制造业上市公司,研究区间为2009--2011年,同时依据以下原则对样本公司进行筛选:(1)排除ST类上市公司;(2)剔除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国有独资、国有控股、中外合资、外资等性质的企业,只选取经济性质为民营或自然人控股的企业;(3)剔除信息披露有误或不全面的公司。最终用于研究的样本总量是279家公司,三年合计837个观测值。

本文使用的数据包括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管理者背景特征、公司资产负债率、公司历史,其中多元化战略编码的原始数据取自Wind数据库,企业家背景特征、公司资产负债率和公司历史的信息来自于锐思(RESSET)数据库,缺失部分通过巨潮资讯网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

(二)变量定义与测量

1变量的定义

各变量的定义如下表:

变量名称11简写11定义年龄11Age11企业家的年龄=样本年份-出生年份性别11Gender111-男性,0-女性。学历11Education11企业家受教育的程度,1-博士、2-硕士、3-本科、4-大专、5-中专、6-高中及以下。任职企

业数目11NEO11除本公司外,企业家所任职企业的数目。广义多元

化指标11BSD11企业2码SIC行业的数目。非相关多

元化熵指数11DU11企业业务单元间的不相关多元化程度。多元化

类型11DT11企业多元化的类型,1-单一业务型、2-主导业务型、3-相关多元化型、4-非相关多元化型。

2自变量的测量

在民营企业中,董事长一般都是企业的创始人或实际控制人,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而不像国有企业那样更容易受到政府意志或其它政治因素的影响,把民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具有更大的实际意义,因此,本文以董事长的背景特征作为本研究的自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和任职企业数目四个变量,具体定义如表1中所示。

3因变量的测量

基于“标准行业分类体系”的连续性测量和定性战略分类法是主流的多元化测量方法,为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本研究同时采取这两类测量方法常用的三个指标对公司的多元化进行测量。

广义多元化指标,即BSD:根据企业异质市场增加数量进行测量,以标准行业分类(SIC)为基础测量多元化程度。本文以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为依据,对样本企业的2码业务按照制造业门类中的大类进行编码,得到所研究企业的BSD指标。非相关多元化熵指数(DU)指标:以2码行业及该2码行业内的4码行业为区分方式,按程度不同将多元化分成行业间多元化和行业内多元化,熵指数越大,企业的多元化程度越高。多元化类型(DT)指标:是利用相关性来衡量企业的产品组合、技术和市场程度的测量方法。利用专业化比率(SR)和相关度比率(RR)将多元化战略分为四种类型:SR≥95% 为单一业务型;70%

4控制变量的测量

国内外的学者关于企业多元化战略的研究中,大多将行业、财务状况、公司历史作为控制变量[5](P35)。考虑到中国非民营企业所处的特殊情况,本文把企业的经济性质也作为一个控制变量对样本数据加以控制。

(1)行业:从上市公司中筛选出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

(2)经济性质:所选取企业的实际控制人都是民营企业或自然人。

(3)公司历史:公司历史的计算以样本年份减去公司成立年份得到。

(4)财务杠杆:选取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作为财务杠杆的代表,并与因变量存在一年的滞后期。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变量描述统计与相关系数分析

1变量描述统计

本研究的样本企业平均历史在9年以上,大多数的企业有10年的历史,公司成立在5—15年的企业占72.60%的比例,说明样本企业都已经度过初创期,进入了相对稳定的经营阶段,而这正是企业实行战略转型或变革的关键时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背景特征变量与多元化各指标的描述统计显示,样本企业中,企业家平均年龄为50岁,最年轻者仅26岁,最长者已84岁;性别统计中,众位数是1,即男性占据多数,均值为0.946,意味着我国民营企业中男性企业家比例很大;学历统计显示,民营企业家的平均学历在本科以下;从任职企业数的统计看,有的企业家仅在本公司任职,而个别企业家同时任职企业数达到25家之多,平均而言,样本企业的董事长都在3家以上的企业有任职经历。从多元化三个指标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企业的广义多元化指标平均为3.729,表示样本企业的2码业务多数超过了3个;非相关多元化熵指数最大为1.768,均值是0.612,说明多数企业都实行了多元化战略,然而非相关多元化程度并不高;多元化类型指标的统计表明,样本企业的多元化类型以主导业务型和相关多元化为主。

2相关系数分析

企业家的背景特征和各多元化指标的Peason相关系数矩阵如表2所示,从中可知,年龄与多元化的三个指标显著负相关,企业家的学历与多元化的三个指标也呈负相关关系,任职企业数目与多元化的三个指标均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同时,企业家背景特征变量相互间有显著相关关系,为减少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各自变量将分别进入回归模型做回归分析。

(二)实证分析结果

在本研究的回归分析中,采取了时间序列数据(2009—2011)和民营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相结合一起进入回归分析模型的方法,可以较好地克服时间序列分析受多重共线性的困扰,为分析提供更多的数据,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利用一般性回归模型对样本企业进行分析的结果见表3、4、5,每个被解释变量的回归模型有5个,其解释变量依次为企业家的性别、年龄、年龄的二次方、学历和任职企业数目。从回归分析结果看,各回归模型均高度显著;模型调整后的整体R2最低为0.689,最高为0.867,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好。

从回归的结果来看,企业家的性别与多元化战略正相关,部分通过检验,假设1得到支持,说明男性企业家比女性企业家所经营企业的多元化程度更高。对此的合理解释是男性企业家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高于女性企业家,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高度后,追求企业多元化发展的诉求也更强烈。

在年龄和年龄的二次方与多元化战略指标的回归分析中,均未通过检验,假设2没得到支持,这与一些学者研究得出的结论——年龄与多元化战略呈“U”型关系不同。可解释为民营企业多是家族式经营,部分已由家族继承人接手管理,而在此之前企业的战略格局已经固定下来,所以在研究中,企业家的年龄并没有呈现出对多元化的显著相关性。

企业家学历与多元化战略的回归都在0.0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了检验,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假设3成立,即企业家的学历越高,其所掌管企业的多元化程度也越高。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企业家对事物的认识更深,对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均会显著增强,使更加敏锐地识别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商机成为可能,也增加了多元化经营的可能。

企业家的任职企业数目与多元化战略的回归分析中,全部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假设6成立,表明企业家任职企业的数目多了,其经营的企业多元化程度也会更高。同时,由于企业家可能在不同行业的企业中任职,这一经历使得其积累下的资源也丰富多样,有研究表明,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对获取资源的非市场机制如关系网络的依赖性较强[7]。在不同企业中获得的独特资源随着关系网络的扩大而增多,企业家也因此会更倾向于实行多元化。

五、结论

本研究基于中国民营控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做了企业家背景特征与多元化战略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到了能够反映我国民营企业家与其所掌管的企业间真实联系的结论,对今后的研究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本文的创新有以下几点:一是样本的选取是以身份独特的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使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更具有实用性;二是样本数据及时更新,本研究所用数据均采集自上市公司最近更新的年报所披露的数据,增强了分析的信度;三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元化测量方法,提高了测量的效度,也增加了实证分析的稳定性。

然而,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本研究存在着样本容量不足够大和研究时间跨度较短的局限。随着管理科学化、决策民主化的不断推进,企业的战略制定也越来越多是由高层共同商讨,因此,研究高管团队的背景特征与多元化战略的关系作为本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将会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参考文献][1]Boden R.J. & Nucci A.R.,“On the Survival Prospect of Men's and Women's New Business Venture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0,15(4).

[2]Cyert R.M. & March J.G.,“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Firm”[J].Engleh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1963.

[3]Jensen M. & Zajac E.J.,“Corporate Elites and Corporate Strategy: How Demograhpic Preferences and Structural Position Shape the Scope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4,25,(6).

[4]Nonaka I. & Konno N.,“The Concept of Ba: 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Knowledge Crea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8(4)

[5]孙俊华,刘海建. 多元化战略测量方法及其在中国情境下的应用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

第3篇

关键词:经济下行;煤炭企业;财务战略;措施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后,特别是今年爆发了影响更为深远的欧债危机。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几乎影响了各个领域和行业的发展。导致国内煤炭行业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已经到了拐点,笔者所在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煤炭港存、库存已经积压近60万吨,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而全国煤炭囤货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亿吨,超出以往正常库存的3倍。受煤炭价格近几个月来连续下跌和库存上升的影响,煤炭产业盈利水平大幅降低,企业一方面面临吨煤成本上涨的压力,另一方面又面临产品失去价格竞争力的风险,价格下降、成本上涨、产品滞销等问题使得煤炭企业步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应采取何种财务战略及有效措施才能走出企业的财务困境成为了能否持续生存下去的关键。

一、欧债危机背景下煤炭企业所面临的财务困境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现行的经济环境下,煤炭企业应加强对自身财务指标的注意,在财务困境真正发生之前,发觉企业面临财务困境的征兆尤为重要。本文将列举出以下几点关于企业在财务困境前将会出现的征兆。

(一)企业长期亏损或者盈利微乎其微

企业亏损并不意味着这家企业已经陷入了财务困境,比如暂时的资金调用也会造成企业暂时性的亏损情况发生。但是,如果企业长期亏损或盈利情况不佳,却是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一个明显征兆。

今年上半年,大同优混煤从08年的1080元/吨跌到630元,炼焦煤由1500元跌到870元。同时由于经济下滑导致工业企业减产,火电用煤和冶金用煤减少70%。国内煤炭需求的急剧下滑加上煤炭价格的低迷,致使企业陷入了长期的亏损状态。

利润是企业长期发展的资金来源,这种长期亏损或无盈利的状态,正在逐步吞噬煤炭企业的自有资金。长此以往也会降低企业的融资能力,使得企业面临失去市场竞争力的危机。

(二)财务状况逐渐恶化

除了直观的利润状况,一些财务指标的比率变化也会提前反映出企业将面临的财务危机。例如:

1.销售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及总资产报酬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2.资产负债率和利息保障倍数不断提升的同时,还出现了企业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不断下滑。这两方面的指标表现均体现出企业当前正在面临着偿债能力不断下降的风险,企业资产当中大部分都是借来的钱,这样滚雪球一样的债务负担,迟早会带来企业无法偿付外债的结果。

3.销售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及资产增长率不断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这样的业绩表现直接显示出企业回收资金的能力在不断降低,市场份额萎缩,企业面临被竞争者淘汰出局的危机。

4.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不断下降。这是从企业债权风险的角度所考虑的财务指标,资金回笼速度慢将影响企业进一步的实现扩张目的,令企业陷入资金周转不灵的危机当中。

(三)现金流量不足

财务困境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但本质上都是由于企业丧失了现金流上的偿付能力,从而导致财务风险。其主要特征如下。

1.经营性现金流量不足。这主要是由于企业的生产或者销售状况出现了问题,导致企业持续经营所需要的现金无法通过销售方式获得,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到期债务和利息无法按期偿付,出现债务风险。

2.短期流动性不足。这主要是由于短期内到期的债务激增,但企业自身资金周转不灵,难以支付这些到期债务。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状况处于稳定增长状态,也无法应对突然的短期巨额债务。

二、欧债危机背景下煤炭企业财务困境的解决方法

尽早地发现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才能采取相应的财务避险战略,笔者所在的公司,在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下,通过增加销售渠道、抢占市场份额,提升管理水平,以及找出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通过加大可控成本的管控力度,降低成本等方法,抵御了煤炭价格下降的压力。因此提出了以下方法解决煤炭企业的财务问题:

(一)开源节流,提高效率

在煤炭市场价格下降,产品供大于求的不利情况下,煤炭企业要预估市场,创新销售策略,不断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根据市场变化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比如采取适当让利、扩大赊销或者收取银行承兑汇票等销售方式来扩大市场份额。

控制成本,在经济稳定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效益,市场低迷的经济形势下,更能够提高竞争力以应对危机。通过树立“追求不了最大的效益,就争取最小的亏损”的理念来降低成本,以承受市场的压力。

1.降低吨煤的材料成本。材料成本占煤炭生产成本的40%及以上,降低煤炭生产成本需要从降低材料成本抓起,优化矿井设计、优化劳动组织,通过建立建全材料的定额管理制度,领用材料严格地实行定额控制,并实行预算审批,制定材料的领用限额,并按一定的资金权限实行严格的领用审批程序,超领的材料必须要有依据,并重新办理材料的领用审批手续;对材料实行严格的盘存制度,多余的材料通过办理退库,或假退料的手续,使得材料可以在部门之间调剂使用,发挥材料的最大利用效果,还可以通过修旧利废和鼓励科技创新等方式,进一步来降低材料成本。

2.降低人工成本。在当前经济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人工成本的增加与煤炭价格的下降之间的矛盾逐渐开始显现,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压缩人工成本,合理安排富余人员,减少不必要的劳动用工等来降低人工成本,就如某公司董事长讲话中说的:10个人干的活,让8个人干,给9个人的工资总额,这样职工个人的收入增加了,公司人工成本也降低了。可以通过优化劳动组织,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工资定额,推行减人提效来实现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

3.降低管理费用。对管理费用的开支实行预算管理,根据年度预算和实际费用发生情况,严格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大力压缩招待费、办公费、差旅费等可控费用支出,严格控制费用审批制度及报销程序。

4.降低资金成本。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项目建设迫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财务和资金管理,根据生产需要控制资金流出;努力减少产品库存,降低资金占用率,提高资金周转率;加大应收账款的回收力度,保证公司内部资金链高效运转,实行严格的资金审批程序,对“三重一大”要实行集体决策审批,对大额资金实行联签制度,尽可能的降低资金风险。

(二)重新搭建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及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是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包括对内部环境、风险的评估,以及对企业内部的控制和监督以及信息的及时共享等。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只是例行公事的遵循内部控制所要求的工作流程。但在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的情况下,企业应该真正重视起内部控制体系的应用。利用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及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可以加强对员工的把控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还可以通过风险评估,识别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情况,并及时制定出应对策略;通过内部监督,包括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并加以改进等。

因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导致灭亡的企业,三鹿集团可以说就是最好的例子。早在2008年,就陆续有消费者投诉三鹿集团的奶粉质量有问题,但企业并未进行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直到多名婴儿查出肾结石的消息曝光后,企业才注意到内部控制缺失造成了多么严重的后果,最终在舆论中结束了三鹿的生命。

(三)完善财务报告系统和财务预警体制

提升企业的财务分析和报告水平,实现从财务角度监管企业的目的,把财务信息转化为有用的企业决策。要进行当前财务状况与同期的对比及与预算的对比。真正利用生产管理财务模型指导工作,建立了对标管理模式,细化成本核算。并根据财务报告系统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利用财务风险的前兆指标知道内部控制工作,以利于董事会和决策层及时准确的判断企业发展方向。

(四)加强对现金流的控制

当前的企业财务管理,不再只满足于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等提供的信息,而更应该注意加强对现金流量表的管理,优化融资结构,指导企业合理的融资计划。加强对现金流量表的管理,可以令企业及时地掌握现金流量信息,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五)加强对外投资的风险管理

对于投资的风险控制机制要加强,尤其是海外投资。在这种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期间,如果对海外投资没有进行充足的实地考察或风险评估,很可能令企业血本无归。因此,对投资项目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例如规范企业的立项申请、项目审批、项目中期评审、终审、即时监控体系等工作流程,加强对每一个投资项目运行的监管,再引入统一的评审工具和模板提高工作效率,这样既可以确保投资项目在前期投资、中期建立及后期运行的整体过程中都受到企业的风险把控,实现投资资金的高效运转及投资回报最大化的企业发展目标。

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便是德国企业,利用银行支持,专业机构的咨询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协助把控,再加上各种商会的商业运作,德国企业对外投资额接近2000亿欧元,且鲜有失败案例出现,值得各企业学习。

(六)加强内审工作

通过强调内部审计工作,可以令企业寻找到改善管理和优化效益的机会,真正实现利用内部审计机制指导企业优化财务管理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完成指标任务。一方面可以令内审部门实际参与企业内控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审计发现功能,指导企业经营方针的改善。在那些大型企业中,真正能够利用好内部审计机制的企业,每年甚至可以节约上亿元资金。

三、结束语

欧债危机的爆发令全球各个地方的企业都受到了相应的影响,影响煤炭产品的价格连续下降,降低了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企业自身的财务预警能力,根据各种财务指标分析企业当前所面对的风险程度,并根据这些分析结果采取有效的财务战略,成为了煤炭企业能够度过这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浪潮的关键。因此,企业应该更加关注现金流量,利润率等方面的指标,并构建更加完善的风险把控机制,以迎接欧债危机给企业生存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陈英.中小企业如何走出财务困境[J].商业研究,2008(377).

2.钱忠华.公司治理与企业财务困境——基于股权结构角度的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5).

3.陆颖华.企业财务困境与公司风险转移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富,2012(10).

第4篇

一、国际企业经营战略的演进

由于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经济演进和人权发展等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以及知识要素重要程度的提高和知识创新加快等企业内部因素的推动,国际企业在经营战略管理方面处在不断的演进之中。这一演进主要表现在企业实践和观念的转变两个方面。

(一)国际企业经营战略实践的转变

在企业经营战略的发展和演进过程中,国际企业一直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自20世纪60年代起,国际企业纷纷将经营战略的目光集中在适应环境发展方面,利用“产品—市场分析矩阵”来确定企业的业务发展方向。同时,参照通用汽车公司的成功实践,提出了“企业组织适应战略要求”的资源配置和行为方式的理论思路。这一阶段的企业经营战略主要是解决业务发展方向问题,并在管理职能上推行事业部制的结构设计。

进入80年代,针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国际企业纷纷加强了企业的经营战略管理。在“市场结构主义”思想框架下,众多国际企业利用成本优势、标歧立异和竞争分析方法来获取竞争优势。按照波特(M.E.Porter)的归纳,就是运用价值链分析的产业选择,确立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将企业经营战略选择的基础引向价值判断上,并以“五力模型”分析方法,选择业务发展方向。这一时期的企业经营战略仍然更为关注企业的外部环境状况,面对企业内部的考虑往往只限于产品的生产和技术开发、创新领域。

随着90年代资源能力理论的兴起,企业作为生产性资源的集合体,在经营战略的选择中,已愈来愈重视企业内部的资源、能力的积累和储存。企业资源存量和积聚新资源的速度及其使用方式,决定着企业的边界和范围,进而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战略。其中,企业资源和能力的价值体现,是企业与其赖以竞争的环境在顾客需求、稀缺性和可获得性三个方面交互作用的结果。像CNN、直线保险(Direct Line Insurance)和Starbrcks等公司的高速成长,就是依赖于为顾客创造更高的价值。而可口可乐(Coca-Co- la)、微软(Microsoft)和Singer等公司的良好业绩,则还来源于企业内部的价值创造。这一阶段的企业经营战略在实践上呈现出多样性的局面。在企业的业务战略领域,既有大量的业务并购,也有众多的业务剥离;在企业的公司战略领域,既有进一步深化职能分工的网络式组织管理,也有强调职能协调和创新的“流程再造”和“企业变型”。

(二)国际企业经营战略观念的转变

企业经营战略理论研究的发展源于国际企业的成功实践,同时,科学的企业经营战略理论又可以对企业的成功实践提供思想基础。伴随着国际企业经营战略实践的转变,企业经营战略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第5篇

关键词:全局性 战略制定 战略选择

企业经营管理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严峻的挑战环境,为求得长期稳定的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是对企业经营范围的科规定。具体的讲,企业经营战略是在符合和保证实现企业使命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的事业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合理地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本文结合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分析了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基本特征和制定步骤。

一、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特征

1、全局性

形象地说.企业经营战略就是企业发展的蓝图,制约着企业经营管理的一切具体活动。企业经营战略是对企业的未来经营办向和目标的纲领性规划和设计,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方面都具有普遍的、全面的、权威的指导意义。

2、长远性

企业经营战略考虑的是企业未来企业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总体发展问题。经验表明,企业经营战略通常着眼于未来3-5年乃至更长远的目标。

3、指导性

企业经营战略规定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基本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指导和激励着企业全体职工努力工作。

4、现实性

企业经营战略是建立在现有的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基础上的,一切都从现有起点出发。

5、竞争性

企业经营战略像军事战略一样,其目的也是为了克敌制胜,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

6、风险性

企业经营战略是对未来发展的规划,然而环境总是处于不确定的变化莫测的趋势中,任何企业经营战略都伴随着风险。

7、创新性

企业经营战略的创新性源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因循守旧的企业经营战略是无法适应时展的。

8、相对稳定性

企业经营战略一经制定后,在较长时期内要保持稳定(不排除局部调整),以利于企业各级单位、部门努力贯彻执行。

二、制定经营战略的步骤

1、经营战略分析

企业的内外环境即为企业经营战略管理提供了机会,同时又使其面临着威胁。因此企业的战略管理首先就要对内外部环境进行战略分析。这是战略管理的起点。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战略家孙武曾经说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里的知彼就是了解外部环境,知己就是了解内部条件。

企业经营战略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略人员对企业目标的确定是否明确、对企业外部环境的评价是否准确以及对企业内部条件的分析是否完整、透彻。这是因为:

(1)企业经营战略必须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相一致,特别是要能利用环境中已存在的或可预见的机会,并尽量降低或完全消除环境对企业形成的威胁。

(2)企业内部资源及能力必须能够满足企业所制定的战略的要求。由于企业不大可能利用所有的机会,因此在制定企业战略时应该根据企业的内部优势选择可以利用的机会,绝不能不考虑内部能力,就根据环境机会制定没有资源保证的战略。

(3)战略的效果要通过实施过程才能得以表现。战略的实施受到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制约。

企业外部环境包括企业的微观环境、中观环境及宏观环境,这些环境因素对企业来说基本上是不可控的,把握住外部环境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掌握了足够的信息,就为正确确定企业的经营方向和思想、提出经营目标、确定经营战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企业内部条件的分析指的是要评价本企业在经营中已具备的和可取得的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这里不仅包括人、财、物等物质资源,而且还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信息、时间、企业文化及企业形象和信誉等无形资源。明确企业的优势和劣势,这就为企业在长远发展中如何扬长避短指出了战略方向。

2、经营战略制定

战略制定是在企业经营战略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按一定的流程和方法,为企业选择适宜战略的过程。战略制定是企业战略管理歌得成功的根本保证,直接影响到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因此战略制定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关键环节。它又可以分为四步:

(1)战略制定的准备。也就是制定战略的目标和选择制定战略的方法。前者为企业实现战略任务指明了方向,它应该具有可接受性、灵活性、可度量性、可实现性、适应性、易理解性;后者根据具体单位的类型和规模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小企业的战略一般都是非正式形成的,大规模的公司的战略是通过各层次的管理人员广泛参与,经过详细的研究和讨论,有秩序、有规律地形成的。

(2)总体战略选择。中石化要做世界一流企业,中石化始终把资源战略放在首位,狠抓东部老油田的稳产增产,推动西部新区勘探的战略性突破。中国石化集团油气勘查矿权区块由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103万平方公里;拥有石油远景资源量从181亿吨增加到267亿吨。天然气拥有远景资源17.4万亿立方米。通过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中国石化集团原油储采比由13.7提高到15.8,已连续7年实现储采平衡有余,改善了资源序列结构,为企业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企业总体战略应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附加值,即在企业的某个或多个价值活动上实行低价成本或差别化,由此产生溢价。就是说企业的总体战略必须帮助其经营单位建立一个独特的、能产生竞争以及竞争优势的程序。在制定总体战略时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企业应该选择在哪个行业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使其长期利润最大化,二是企业应该选择哪种战略进入或退出某个行业领域。

(3)竞争战略选择。由于每个企业面临着不同的机会和威胁,每个企业有不同的优势和弱点,所以对每个企业来说形成的战略是独特的。波特的《竞争战略》一书中,提供成功机会的基本战略方法有三种,即成本领先战略、与众不同战略和集中优势战略。

(4)战略方案评价。战略方案评价是企业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术,从众多的备选方案中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和决策过程。

三、结论

企业经营管理战略制定以后,关键是战略的具体实施。战略实施的成败在于能否把实施战略所必须的工作任务、组织结构、人员、技术等资源以及各项管理功能有效地调动起来加以合理配置。

参考文献:

[1]苗长川,杨爱花主编.现代企业经营管理[M]. 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

[2]孙云茂. 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方案研究[J]. 现代商业. 2011(07)

第6篇

关键词:航空企业;经营;发展;战略

1 航空企业战略重要性分析

作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核心分支的航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并不像一般企业模式一样。航空企业不仅担负着为我国国防军队及附属部门提供完整航空作战装备的重大责任,还具有推动社会建设、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使命。以航空技术作为经营主体的航空企业将航空技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且不断研发新型航空技术以满足我国高科技领域的需求。航空企业生产的产品通常具有投资大、回收慢、高质量、高难度、生产周期长等特点,因此,需要国家政府及相关机构的大力扶持,才能够继续经营发展。

航空企业不但要发挥保证军用武器支撑的作用,还要发挥为航空领域研发高科技航空产业的作用,在维护国防队伍进行国家保护工作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参与到市场,不断吸引更多机构前来投资支持,不断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以便在市场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如此看来,我国的航空企业日前正面临严峻的形势,采用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及手段,已经无法使航空企业具备压倒性市场竞争优势,而且无法对原有的产业结构进行及时调整,无法具备面对国内外各实力企业的冲击的能力。基于此,加强航空企业经营战略研究,是社会进步和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是航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关乎航空企业的发展前途。

2 航空企业经营战略概述

2.1 企业战略经营概念及特征

企业战略经营就是在市场大环境下,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竞争、在市场冲突下更好生存,结合市场环境及自身内部结构,在长远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制定企业的发展目标、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制定针对性企业发展方针,并将上述发展理念和战略方针贯彻落实在发展过程中。正确无误的企业经营战略能够明确企业的市场地位,指导企业向着最准确的目标发展,同时避免企业发展中走入误区,在战略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主动性,进而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经营战略及未来发展规划,是企业进入市场后需要完成的重要工作。

总体来说,企业战略经营具有强竞争、稳定、可行、含有风险、长远等特征,基于上述特征的战略经营可以保证企业在市场中长久发展。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工作,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在推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属于面向市场进行的战略管理。

2.2 经营战略分类

关于企业战略经营研究,本世界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就已经研究此战略理论,并将该理论成功应用实践当中。国内方面,目前我国社会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间并不长久,因此,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企业经营战略理论及实践应用历程也不多。近一二十年来,企业经营战略研究取得了良好成果。

从不同角度来看,企业经营战略也有不同分类,不同的层次、战略导向需要制定的企业经营战略各不相同,但是出发点都是为了保证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企业持续带来经济效益。企业经营战略内容要从下面部分着手:首先,要认真分析企业所在的外部、内部环境,为了解航空企业的发展潜力。其次,根据内外市场环境明确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为企业每一个阶段制定合理的目标。再次,从企业生产的产品来分析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方向。最后,依据制定的大目标和各阶段战略目标展开工作,推动企业经营目标的快速实现。

3 航空企业经营战略合理制定的注意事项

企业经营战略从酝酿、指出、决策到实施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不仅要考虑到企业规划,还要涉及到战略评价。因此,航空企业在制定企业经营战略时,同样需要重点关注下面几点。

3.1 按照正确思想,制定战略

航空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不是为了短期利益,而是站在企业的角度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作打算。在当前社会,众多利益冲突让许多企业防不胜防,因此,必须要选择长久发展,从大局出发维持企业的发展。很多企业为了应付上级而选择短期利益,既影响了企业的长远战略制定,又削弱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不利于航空企业的健康发展和风险规避。

3.2 借助信息系统,制定规划

信息化发展推动了社会各企业的快速发展,借助于信息技术,航空企业能够发掘自身最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可以将信息系统用于企业发展的各部门管理当中,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战略中的应用能够为企业提供较为科学合理的指导和依据。因此,企业要与时俱进,将企业战略制定的重点放在信息系统管理上,为推动航空企业经营战略制定,要挑选精通电子技术的人,成立专门的企业信息管理部门,为企业提供强大的决策数据支撑。

3.3 合理评价战略规划

航空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及规划不能盲目进行,航空企业的经营计划部门也应用心进行,与企业各部门联合为企业做出正确决策和规划。制定经营战略并非只是按照上级指示完成的一项工作,而是对企业发展及发展中遇到的瓶颈、战略实施效果作出的正确反映,制定航空企业经营战略需要谨慎对待发展中的任何环节,方方面面都会影响战略决策和实施。只有对经营计划部门制定的众多战略方案合理抉择、客观评价才能发挥经营战略的作用。

4 结语

总而言之,航空企业的顺利发展直接保证了国防武器防备生产及市场航空用品的制造,航空企业不仅要完成一般企业的业务,还要额外担负其他责任。因此,航空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切实制定战略显得尤为重要,企业一定要从长计议,加强经营战略管理,推动企业在市场中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峰.上海XX航空货运公司经营战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13)

[2]余莹.中国航空运输企业多元化战略风险[J].现代商业,2013(12)

[3]杨宝珍.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研究[J].企业经济,2012(12)

第7篇

[关键词] 中小企业;经营战略;问题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2-0041-03

一、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的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而言其意义十分重大。中小企业的经营类别涉猎广泛,分布于各行领域,因此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建设对带动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通过调整制定完善的经营战略促进中小企业步入专业模式和合作模式的发展方向,通过资源整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形成严谨系统的产业结构。经营策略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指示性作用,然而目前部分企业并没有意识到经营策略的重要意义。中小企业更注重短期的收入和季度性的盈利,却忽视了长远的投资和发展,导致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看起平稳,实际其发展现状一直停滞不前。

首先,目前部分企业开始重视对自身发展的规划,但其经营策略不具备前瞻性和预见性。企业的经营策略应该根据企业的综合实力、产品结构、市场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预测进行设计,只有基于对大数据的把握才能从根本上用经营战略引导企业未来发展。其次,由于管理者和企业所有者对经营战略的漠视,导致企业经营战略处于有名无实的状态中,企业发展没有按照经营战略执行。对于资金有限、技术有限的中小型企业而言,集中兵力,走专业化路线尤为重要,然而企业管理者没有考虑到产品管理和性能等因素,加重了企业的运营负荷。另外,当下市场经济变化莫测,以不变应万变成为必然趋势。企业的经营策略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在保持大的既定目标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根据市场的发展方向和顾客需求进行适当的产业调整。然而当下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一成不变,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备受重创。

二、新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经营战略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不够准确

中小型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推动起到积极的作用。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新经济条件下促进我国GDP持续增长的可行途径之一,然而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企业的战略定位是企业发展的根基之所在,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的营销战略能为企业在生产决策的关键时刻起到指导性作用。目前中小型企业的经营策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战略定位不够明确。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中小企业的品牌定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单一性。市场的发展瞬息万变,由于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在互联网联系的背景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中小企业的销售渠道无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然而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及时的根据市场需求对品牌进行定位和分析,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其次,部分中小型企业更注重于产品销量的涨幅,忽略了对经营战略的后续完善工作的建设,这就导致当下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不具备预见性和前瞻性。由于企业战略的浅显且缺乏建设性,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方向。第三,目前企业没有重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忽略了对品牌形象的打造和宣传。在新媒体时代下,企业的品牌力量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商机和更广泛的客源。然而由于企业的品牌建设工作处于弱势地位,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支撑企业发展的动力。

(二)中小企业的经营策略缺乏对融资问题的考虑

首先,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作为强大的后盾进行支撑,然而由于目前中小型企业的规模较小,资金短缺成为限制中小型企业经营策略方向和类别的主要因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已经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过渡。根据消费模式和市场需求的影响,中小型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扩展现有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由于中小型企业的产品更新和技术研发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需要维持企业正常秩序的运转,因此融资问题成为中小企业构建经营策略过程中所要思考的首选因素。融资形式和融资规模制约着企业经营策略的走向和发展趋势。目前大部分企业在制定经营策略的问题上忽略了对融资问题的考虑,造成项目后期资金供应不足而以失败告终的局面。其次,由于中小型企业规模小、信誉度较低,加之政府方面没有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辅政策,导致融资渠道和融资金额受到一定的限制。中小型企业无法打破融资难的僵局,因此导致企业后期的经营策略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融资规模和金额没有得到明确的预估,导致企业的经营策略被融资因素约束,不能大胆的构想企业的发展宏图。因此如何解决融资问题作用于企业经营战略的制约关系,平衡融资问题和企业经营战略两者间的平衡点成为当务之急。

(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不到位

内部控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首先,目前部分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重要性,忽略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工作。中小企业更侧重于短期盈利,因此内部控制制度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其二,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较为薄弱,风险防范能力不足,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忽视了对内部控制制度上的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作用在于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在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市场走向变化莫测,市场需求的变动下,中小企业作为金融市场中的弱势群体首当其冲,在经济波动中遭受重创。因此企业急需通过建设完善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来加强自身的风险抵抗能力,以内部控制制度来督促企业发展积极性的提高,从而为企业深化践行制定的经营战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中小企业如何提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意识成为经营策略设计和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中小企业的经营策略缺乏创新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逐步形成,市场经济变动较大且关联性和波及范围也逐渐扩大。在这种形式下,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策略仍处于以不变应万变的被动状态之中。我们对经营策略的定义是在企业的现代管理中,为了实现企业既定的经营目标,在现有市场环境的允许下,尽可能的通过统筹兼顾的运作方式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操作规则和竞争方式。经营策略是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中,考量本身的优劣,依据已形成优势和创造生存与发展空间所采取的反应。经营策略不能一成不变,必须随内部条件、外部环境的变动而调整。中小企业作为生产规模小,资金储备少的弱势群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变动的市场环境不断的考验着中小企业的生命力。经营策略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由于缺乏创新、缺乏新思想的植入和源动力的补充,导致企业的中坚力量在市场变动中变得不堪一击。因此中小企业如何弥补经营策略中的不足,如何根据市场变化进行经营策略的调整和创新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针对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策略

(一)调整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和经营策略

目前中小型企业的需要明确自身的能力,结合企业的综合实力和资金能力对企业前景进行合理规划。因此在企业的战略定位和经营策略调整问题上,还需要在现有模式上实现突破,打破现有僵局。首先,突出技术的专业性,以专一模式作为企业的战略核心,通过对资源的整合打造具有压倒性优势的产品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资金有限、技术有限的中小型企业而言,集中兵力,明确企业的战略定位进行突破,从而在市场赢得极高的口碑。产品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并不适用于能力有限的中小企业,为了更好的管理产品品牌、提高服务质量,以专一的发展模式,做到“术业有专攻”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而言显得尤为重要。第二,企业要注重产品的特色化打造。在市场产品趋同的大背景下,企业要通过产品性能来占领市场,需要在产品的功能上不断的进行特色化建设。第三,中小型企业要将合作联盟模式植入企业的经营策略中。由于目前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发展受到地域、资金、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因此各企业之间可以在有关联性的项目上推广合作联盟模式。不仅能有效的节约资金,控制成本,同时也能加强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意识。

(二)打破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造成的限制局面

首先,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自我资本的积累来解决融资难题。内部融资作为中小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渠道,其风险性相对降低。然而由于内部融资的运作效率相对较低,单靠内部融资解决融资问题远远不够,因此中小型企业需要重视直接引进资本的解决渠道。中小型企业可以将资信状况作为连接金融机构的桥梁从而从金融机构中获取资金支持。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营风险同国企差距较大,因此为了能便捷中小企业的融资程序,需要中小型企业注重自身资信状况。在经营过程中也需要中小企业注重自身的商誉问题,在市场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影响。其次,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为国家所关注,中小型企业可以借助政府扶持下的政策优势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第三,企业也可以间接的引入资本解决企业资金链吃紧的状态。通过共同开发项目实现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企业间实现合作联营的经营模式从而扩大资金储备和项目规模。企业间的合作和经营在一定程度上能效缓解融资压力,同时由于经营风险共担,使得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相应的降低。

(三)中小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内部控制在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内部控制通过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内部控制的健全与否,是中小企业经营战略实施效果好坏的关键。通过内部控制制度来深化企业经营策略的执行和实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中小型企业管理层和所有人要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将内部控制应用于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过程中。企业的管理者重视内部控制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将内部控制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策略中。只有管理者重视起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应用,才能做到上行下效。其次,为了贯彻实施企业制定的经营策略,企业当务之急要明确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目标和经营目标之间不是相对独立的关系,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内部控制目标的明确为经营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企业要培养员工对内部控制建设工作重要性的意识。同时也要将责任意识落实到个人身上,将责任制贯彻应用于企业的管理中,从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更好的实现企业设计的经营策略。

(四)注重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的改革和创新

首先,应市场需求的变动,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急需根据市场走向做出应有的反应和调整。中小企业作为生产规模小,资金储备少的弱势群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变动的市场环境不断的考验着中小企业的生命力。经营策略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由于缺乏创新、缺乏新思想的植入和源动力的补充,导致企业的中坚力量在市场变动中变得不堪一击。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经营战略缺乏创新,以不变应万变的发展状态显然是不现实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势必会被淘汰。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的创新需要企业自身要提高对经营战略的认识,只有从根本上重视经营战略的调整和创新才能促进其长远的发展。其次,企业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不断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储备优秀人才,优秀的人才是企业经营战略不断深化不断创新的保障。第三,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创新要立足于市场发展,通过市场数据制定合理可行的创新方案。由于企业的经营战略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改革和创新并非意味着改头换面,而是需要在原主干上不断的填充和弥补。过度的改革必然会对企业的发展方向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因此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在创新和设计更要尤为谨慎,不然会适得其反。

四、结论

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企业的发展而言起到了说明性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一成不变的经营战略站在抉择的关口,急需通过调整来应对企业发展危机。目前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的完善面临诸多问题,包括调整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和经营策略,在构建企业经营策略时需要打破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造成的限制局面,中小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建设,通过内部控制应用于现代企业的管理中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中小型企业的经营战略是一场持久战,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扭转弱势地位,需要及时的进行创新和弥补,从而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邱建,甘婧.浅谈新经济下中小企业经营策略[J].科技经济市场,2014(12):40

[2]魏朝风.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经营战略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5):175-176

[3]范瑞佳.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的探析[J].品牌,2015(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