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02 11:30:06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发展的特征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发展模式对一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伴随被很多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落后的国家效仿的西方发达国家遇到国债和预算赤字额高、就业率较低、对外贸易失衡等经济增长瓶颈,并在经济危机中暴露出经济发展模式缺陷,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新模式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中国等处于经济转轨重要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本文通过分析西方经济发展模式中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模式、欧盟模式和日本模式的特征与困境,对它们进行对比。
一、美国模式
(一)美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
美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包括:(1)自由企业制度。经济行为主体在地位、资源支配、经济行为决策、责任和风险、经营成果享有上保持独立;(2)自由竞争政策。美国政府的干预市场程度非常低,竞争自由化程度较高;(3)大中小企业发展并行。美国政府对于小企业从法规、税收、科研经费拨款等方面予以直接支持;(4)产业结构优化,地域分布较合理。美国市场体系包括一般商品市场(生产、商品、消费)和特殊商品市场(金融、技术、信息、劳动力、房地产等),地域分布上,东北部集中传统工业,南部拥有农业和部分新兴工业基地,西部集中新兴工业;(5)市场经济国际化程度高。美国跨国公司是美国资本和商品输出的最主要方式,在生产规模、资金、技术以及市场份额上优势明显,其体制以垂直型为主;(6)经济增长和政治、军事扩张互相支持。美国通过政治和军事扩张,获得更多商品输出市场和能源生产资料以及在外国设立本国企业的政策优惠;(7)政府干预程度相对低。80年代,美国再度放松经济管制,虽然90年代重新强化对经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但仍旨在为企业创造宽松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8)科技创新。美国政府科技研发财政拨款中基础研究的支出所占比重最大,扶持技术密集型产业,培养大量科技人才。
(二)美国模式的困境
1.政府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市场间接调控,对资本和劳动相互作用方面政府作用极其有限:政府行为局限在创造良币,防止垄断扭曲市场和自由贸易,提供公共产品等,都以服务市场为中心,对消费品制造的产业政策自由主义观念较重。
2.收入分配上差距悬殊,社会矛盾尖锐。在金融、电子、医疗等高薪行业与其它行业收入差距大,并且低福利的社会保障体系下,退休职工等没有很好的福利补贴,对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发展没有足够的政府政策支持;
3.美国失业率降低幅度有限。高技术产业给美国创造的很多就业机会,但失业率的下降幅度有限,因为生产管理电子化,非熟练劳动力和不能适应该方式人会失业,并且失业率受通货膨胀率制约。
二、欧洲模式
(一)欧洲经济模式特征
欧洲共同体经济模式是内部成员国合作和妥协后实现的多个子模式的结合,形成如下特点:(1)欧盟形成严格法律体系规范经济活动。欧盟现行法规关联统一货币政策、市场结构和社会保障体制,成员国必须遵行欧洲法院判决;(2)竞争政策在经济秩序政策中占首位。竞争政策是欧共体施行的第一个共同的经济政策,至今仍是欧盟一体化的程度最高的经济政策之一,其反垄断规则是欧洲很难形成垄断性企业的重要原因;(3)经济政策导向是稳定。稳定货币是共同货币政策的唯一、首要的目标,其市场结构和劳动力的相关政策也以稳定为前提;(4)市场自由和社会平衡有机结合。欧盟社会政策还没有达到经济政策高度一体化,但由于成员国中很多推行高福利政策,良好的社会政策为良好经济环境创造条件达成共识。
(二)欧盟经济发展模式的困境
1.分散财政政策和统一的货币政策间的矛盾。货币统一背景下,成员国有扩大内在财政赤字的激励,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就业增加,本国政府也可以获得国民支持,由欧洲央行承担通货膨胀责任。
2.欧盟经济结构失衡。欧盟成员国各自经济的结构、周期和发展水平有差异。中欧和东欧国家的财政赤字和外债过高以,其中德国过度依赖出口;南欧国家经济过度依靠消费,储蓄低,公共财政相对弱,需要外来资本来弥补。
3.部分成员国对周期性产业过度依赖。如冰岛主主要依赖金融服务业,希腊高度依赖海运、旅游和农业。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重创这些国家的支柱产业,导致经济持续衰退,失业率攀升。
4.西欧和东欧经济发展水平失衡。东欧国家、南欧部分国家劳动力成本较低、资本相对匮乏,多为债务国;德国、法国、荷兰等西欧国家劳动力成本较高、资本相对充足,但金融危机背景下,西欧银行资产严重缩水,东欧获得信贷额大幅下降。
5.社会保障制度福利过高,但降低福利会激化国内矛盾。金融危机后,欧洲高福利国家面临政府财政收入远低于福利支出的困境,而国内失业人数增加,简单削减福利支出将激化国民和政府矛盾。
6.失业率高。首先,高福利社会保障给企业解雇职工的激励,其次欧洲产业结构中传统工业占的比重大,发展空间有限,高技术产业相对美国、日本落后,提供新就业机会相对少。
三、日本模式
(一)日本模式特征
日本模式的特征包括:(1)市场性与非市场性并存。日本政府通过经济计划和政策进行资源分配,通过法律和行政指令落实对重点扶持产业的倾斜性经济;(2)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二战后日本政府选定汽车、家电等战略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形成以制造业和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3)以技术引进为主的科技发展策略。日本确立了积极引进外国实用性强的先进科技成果并学习、吸收的科技发展战略;(4)企业布局和治理。日本企业是金字塔式布局,大企业处在塔尖,其子公司处于中部,其它中型企业和众多小企业在底部。其股东力量相对欧美弱。大部分日本本土企业实行雇佣终身制;(5)出口型国家。由于受国土面积和人口限制,日本国内消费市场的潜力有限,政府鼓励出口贸易。
(二)日本模式困境
1.政府行政指导和市场机制并存矛盾凸显。政府过多干预市场制约了经济进一步发展,比如产业政策方面向金融、财政、外贸倾斜,破坏了市场价格机制形成的投资规律,损害其它产业利益和也剥夺了消费者部分利益,也引起和国际同行业摩擦。
2.产业结构失衡。制造业和重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比重过大,农产品自给率较低。更重要的是,知识经济要求产业结构、经济管理模式随技术、经济环境变化而调整,产业结构比重失衡使日本在知识经济时代难以及时进行经济转型。
3.基础科研的创新力低。吸收型科技发展策略过于依赖技术引进,自主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在基础科学研发上较为薄弱,受到来自欧美基础技术研发能力强的国家的科技方面制约。
4.市场封闭性的弊端。日本商品流通领域规制繁琐,交易习惯较为复杂,给市场公平竞争设置障碍,使外国许多企业难以适应和接受,形成日本封闭的流通市场。
5.雇佣终身制的弊端凸显。终身雇佣制度要求企业应避免解雇工人,一方面工人劳动强度相对大,另一方面企业在经营恶化时工资负担重而不利于企业转型,特别在信息技术为中心的产业革命时期,工人被束缚在夕阳产业,阻碍新产业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西方发达国家三大经济模式在国家和市场的关系、企业格局和公司治理结构、公正和效率的关系、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关系、经济和军事实力关系上均有差异,这和一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有重要关系。中国应结合自身特点,将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调控有机结合,发展多元化企业格局、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积极发挥工会作用,建立合理的社会福利保障机制,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保持均衡的国际贸易收支,同时发展巩固军事国防建设。
关键词:常德;经济发展;特征;存在问题;发展策略
Abstract: In this paper, in the full study on the basi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de City refining, and put out a feasi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the problem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Key words: Changde; economic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problems; 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常德市概况
1.1 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沅江下游和澧水中下游。北与湖北省毗邻,西与张家界市相连,西南与怀化市接壤,东南与益阳市相依。地理座标为东经110°29′~112°18′,北纬28°24′~30°07′。
常德市交通区位良好。319国道与207国道横贯全市,长常高速公路、湘北公路干线全线建成。沅江、澧水流域航道沟通常德市与长江沿岸城市之间的联系。另外有枝柳、石长两条铁路经过境内,其中石长铁路贯穿常德七个区县,联系京广、枝柳两大交通动脉。常德桃花源机场已开通至北京、广州、深圳等七条航线。
常德市是湖南省的重要农业基地,盛产稻谷、棉花、油菜籽、柑橘等。矿产资源品种繁多,储量大。目前发现的矿藏近百种,探明储量的有45种,其中金刚石矿、雄黄矿、石煤矿储藏量居全国首位。常德境内风光优美,名胜古迹众多,著名旅游资源有桃花源景区、九龙山、狮子岩、白龙井、龙凤湖、闯王陵、古风民宅等。
1.2 行政区划与历史沿革
常德市全市面积18177平方公里,下辖武陵区、鼎城区、津市市以及汉寿县、安乡县、澧县、临澧县、桃源县、石门县等两区一市六县,市政府驻武陵区,全市有街道10个,镇106个,乡106个。市域范围内设有汉寿开发区、德山开发区、鼎城开发区、澧县开发区、临澧开发区、石门开发区等开发区与工业园区。
常德历史悠久,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在今武陵区城东建筑城池,迄今2200多年历史。史称武陵、朗州、鼎城,曾是七朝郡治、七朝军府、七代藩封之地,辖区远及湘西北、鄂西南、黔东北、桂东北地区,素有 “西楚唇齿”、“黔川咽喉”之称。1988年元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常德地区,建省辖常德市,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同年4月18日,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批复,通知撤销常德地区建省辖常德市,从此揭开常德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2 经济发展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2.1 经济总量具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不高
常德市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九五”时期以来,常德市经济实现了由平缓发展到高速发展的跨越。从常德市历年生产总值变动情况可以看出,常德市经济增长从1995年到1999年发展平缓,2000年开始有所起色,2003年起经济开始高速发展。2008年GDP增长率为建市以来最快的增长速度。
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值比较表格
20世纪90年代以来,常德经济总量多年居全省第二,但是近年来被岳阳超越降至全省第三。虽然经济总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常德市人均GDP相对偏低,在全省排名较靠后,2008年人均GDP仍比全国水平低3497元。
2.2现有优势工业产业发展质量不高
现有优势工业产业发展质量不高表现在:烟草制品业作为支柱产业,缺乏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较小,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和对服务业的带动能力较弱;农副产品加工业、纺织业规模偏小、结构初级,产业链延伸不够;产品方面,主要表现在深加工不够,产业链中的关键节点脱节;非金属矿产业增长方式粗放,对资源依赖度高,常德市工业结构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虽然与现代化标准接近,但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产业主导经济发展,对能源、原材料依存度较高,竞争能力较弱。
2.3 服务业结构传统,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
常德市的服务业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历程,相比周边地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但目前总体水平不高,结构传统。一方面,传统服务业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金融、信息传输、技术服务等为生产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则发展滞后。
2.4 经济外向度不高
目前常德市进出易中以出口为主,出口产品以食品及活动物、非食用原料、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三大类为主,总体而言产品多为原材料或初级产品,附加值较低,大米、蛋、禽、水产品等具有相当生产规模的农产品由于加工能力弱、产品质量低等原因出口规模不大。工业出口更少,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微弱。虽然发展势头良好,但受制于地理区位、基础设施等因素,常德市目前的引资项目在质量和规模上有明显不足。
3 发展策略
3.1 融入长株潭,提升在“3+5”城市群中地位
长株潭地区是湖南社会经济水平最高的地区,2007年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进入发展快车道。常德要抓住机遇,发挥距该地区较近的优势,积极融入以长株潭为核心的区域发展格局,利用国家赋予长株潭的多项优惠政策,加强与长株潭的产业联系,协调产业分工协作关系,充分发挥常德产业的比较优势,将自身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发展配套产业,吸引长株潭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提升自身在湖南省“3+5”城市群中的地位。
3.2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巩固优势产业群,提升城市整体经济实力
常德市应注重巩固优势产业,重点打造烟草、装备制造、食品、先进材料、电子信息五大支柱产业,提升纺织、电力、建材、医药、林纸、盐化工六大传统产业,促进支柱产业集群化和传统产业高端化。以巩固优势产业为基础,提升城市整体经济实力。
对纺织、电力、建材、医药、林纸、盐化工等传统产业,要加快结构调整,推动技术改造,推进节能减排,延伸产业链条,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水平,走集团化、科技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的路子。通过扩大存量,引进增量,实现跨越发展。
3.3 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提高城市竞争力
常德市场繁荣,商贸业发达,桥南市场、火车站市场等商贸市场的建设使常德成为湖南、湖北地区重要的商贸流通中心。湖南、湖北人口众多,存在大量的消费群体,常德应大力发展商贸业,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成为湘鄂交界地区的商贸服务中心。同时,常德应提供面向广大农村的基础服务。建立多层次、多功能、多专业的强大的中心服务基地。
常德区位优势显著,要以此为基础打造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常德作为湘西北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具备发展成物流中心的有利条件。利用区域效能运输条件的优势,根据产业和城市定位,建成全省的农产品、轻工业产品、非金属矿产品物流中心。按照“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企业(门店)”的基础模式,推动工业、商业、运输、联运、物资、仓储等行业物流资源整合,构建布局结构合理、技术设施先进、运转高效有序的现代物流体系。
3.4 发挥常德农业优势,打造绿色食品基地
要充分发挥常德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农业循环体系为载体,实现农、林、牧、渔等产业的循环生态链;开发高附加值的“特色、绿色”产品,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降低农业污染;分区建设适合本地的农业循环体系;要扶植农业加工龙头企业,推广“企业+农户”模式,提高农产品的商业化率和质量;要创建自身绿色食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5 充分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建成文化休闲旅游名城
常德有丰厚的旅游文化资源,全市有旅游资源点246个,有国家名胜风景区1 处,国家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1处,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5处。近年来已建成了一批融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在省内外有着重要影响的旅游地,如人间仙境———桃花源、湖南屋脊———壶瓶山、中国城市第一湖———柳叶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西洞庭湖青山湖、中国最早的古城遗址———城头山等等。并且常德市先后获得了“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创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华诗词之市”和“中国魅力城市”等荣誉称号,城市的文化品位已大幅度地提升。充分挖掘常德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合规规划、精心设计文化资源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将常德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文化休闲名城。
参考文献
[1]、《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2011.01.15)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湖南统计年鉴2009》
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阶段决定了顺差特征。因为中国的发展虽然非常快,但作为整体尚处于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决定了需要以国民经济的高储蓄率来拉动增长,以高储蓄率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所需要的资本积累。另外,从封闭经济到开放经济需要外部拉动作为增长的主要条件,这是开放经济的初级阶段。中国经济的增长结构中,2006年实际利用外资在GDP总量中占2.5%,贸易顺差占6.61%,两者相加是9.2%,可见外部拉动力对中国的作用。这并不是中国一年的情况,从90年代到现在,一直是巨大的顺差拉动中国的经济。外资在90年代初最多时达到GDP的6%,到现在基本上在3%。固定资产的投资比重,最高时曾经超过17%,以后长期在10%以上。这说明中国经济增长初始阶段的特征。
中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下,双顺差是必然的。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就是生产制造大国,以传统产业为载体的各种生产要素向中国进一步转移的必要条件和基本形势,对中国来说,就是固化的廉价劳动力。这样一个基本结构决定了双顺差必然形成。以廉价劳动力物化的产品特别是加工对外形式净流入必然是双顺差,土地对外批租也是财富的重要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如果按照分类,三资企业占了88%。看土地的出让,最近这几年,从2003年到2005年每年土地转让的价格,总价值占到五千多亿元,差不多是GDP的2.5%,这是潜在的财富变成了GDP中的财富。关于外汇储备的增长和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中国今天的外汇储备是一万三千,占货币供应的28.2%,所以货币政策没有空间是因为双顺差。
第三,国内改革进程与高储蓄率低投资率并存。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滞后导致了高储蓄率,只有解决了中国社保体制问题,才能降低中国的储蓄率,提高中国的需求。另一个问题是分配差距,包括社会群体的分配差距。因为分配差距扩大,导致同样速度的GDP增长所带动的购买力增长是相对低的。而且,由于国有企业改革滞后导致投资不足,私营企业虽然有许多成就,但相比现在的大企业来说,其发展整体仍然是滞后的。
以上三个基本判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国际收支顺差是高储蓄积累资本的要求,因为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有持续大量的境外资本完成发展阶段的资本积累。人均GDP刚刚超过两千美元,在整个国家差别巨大,可以说国家的发展仍然需要完成资本积累,高储蓄在这个阶段是必然的。外资流入仍然是资本积累的重要渠道。
第二,追求国际收支平衡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不一致,也与中国经济战略不一致。中国和美国的发展特征代表着全球化经济的结构,一个双赤字,一个双顺差。全球化失衡并不是短期的,而是历史性长期因素改变了世界经济运行方式,在根本上造成了全球经济的流动性失衡。
当今要素流动的基本特征是流动性强的要素,如资本、技术、优秀人才、标准和品牌等向相对流动性差的要素,如土地、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的拥有国流动。2006年中国的经济规模排到第四位,这正是深度参与全球化的结果。在全球化经济时代,目前的发展阶段正是产业转移的阶段,特别是中国的发展阶段正是产业引入的阶段。所以通过汇率调整全球经济失衡是无效、也是不利的。
第三,汇率升值不是调节中国国际收支的有效工具。事实证明,在过去两年中,虽然汇率升值速度加快,外资仍然高速流动,甚至加速。所以,汇率升值并不能直接解决国际收支顺差过高的问题。
根据上面的分析,得出以下政策。
第一,深化国内改革是推进投资和消费的基本途径。社会保障机制的改革有助于消除居民后顾之忧,有利于降低储蓄率,提高投资水平。培育本土企业,优化本国投资主体,减少对外资的依赖。同时完善国内金融市场,使储蓄真正转化为投资。尽管股市火爆,对个人来说是投资,对宏观经济来说只是资产价格增值。资产价格上涨并不是投资水平提高的表现,我们仍然需要完善金融市场。从深化国内体制来说,减少地区之间的恶性竞争。
第二,强化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制。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问题是技术进步慢、自主产权少。出口高顺差是国内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条件,我们今天的新任务就是抓住这个机遇,加大设备进口建立现代化工业。换言之,不应把重点放在通过汇率升值减少国际收支顺差,而是要利用储备比较充裕的条件实现结构升级,包括加快实现私营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的过程,使私营企业真正提高投资能力,发展现代产业的能力。机制转换中,也包括增加内需,增强沿海地区对内地的投资能力,从而减少内地对国外依赖的资本结构。
关键词:人口特征;人口基数;人口素质;人口流动;人口分布;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C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0-02
一、引言
基于地理、文化、历史、经济等各种因素,一个国家的人口普遍具有与其相对应的人口特征,而人口特征与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均存在着联系,尤其是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中:人口基数、综合素质、年龄结构、人口的流动性、人口性别比、人口的区域性分布、人口城镇化等方面因素,均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极为直接的关系。
二、人口基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基数的大小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的模式、规模以及速度。就我国来说,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一方面对资源消耗的需求旺盛,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资源供应,这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能源成本具有较大的压力,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庞大的人口基数,却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人口。一般而言,对于粗放型、劳动密集型经济,尤其是较为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外向型经济而言,能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具有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对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中国自改革开放起,巨大的人口基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而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分享了庞大的人口基数红利,劳动力供给非常充足,而劳动力的价格非常低廉,生产制造的人力成本较低,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这样的人口红利需要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显现出它的优势,在外向性的加工制造型经济模式中,这种人口红利就具备了特定的条件和基础;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创新型的高科技或金融服务等高端产业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那么,这种庞大的人口基数对于创造人口红利的优势,将不复存在。如:美国有3亿多人口,经济以高科技,金融服务等高端产业为主导,其经济总量是中国经济的2倍;而中国人口基数13亿,比美国多出10亿,但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外向型的加工制造产业,且经济规模虽然快速提升,但仅相当于美国的1/4(是指提升速度还是其它?),所以,人口基数对经济发展的红利因素也仅限于特定的经济模式。抛开经济发展模式,单纯谈人口基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无从谈起。
三、人口年龄化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的年龄化结构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人口基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着一定的关系,人口基数庞大可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但如果人口基数中人口的年龄化结构不合理,这种庞大的人口基数红利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中间最主要的就是老龄化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本质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协调统筹问题。[6]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3亿人口中,年龄超过60岁的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3.26%之多,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说明劳动力人口在相应减少。虽然从绝对数而言,中国的劳动力仍将在一定期限内,具备人口红利的巨大价值。但是,我国在经济不发达,人口基数很大的情况下,在很短的时期内进入老龄化社会,会带来“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问题,社会保障、社会负担增加,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对于人口基数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老龄化人口比重过大,将直接造成劳动力人口不足,社会成本支出过大,经济发展速度放慢。
类似的,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人口特征,还有人口的性别比。就对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来说,男性劳动力比女性劳动力有一定的先天优势,性别比的失衡,会产生一定的社会问题,容易造成后续新生劳动力的不足或延缓新生劳动力的供给。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持续而长远的影响。
四、人口的综合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的人口基数庞大,但综合素质或人均素质不高。人口基数庞大,但综合素质较低,那对于宏观的经济发展而言[1],只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只有劳动密集型产业才需要大量的低端劳动力,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低。对于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金融服务等高端产业而言,则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满足这些高端产业的发展需求。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我国正是基于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人口,创造了快速发展的规模庞大的外向型加工制造产业。而外向型加工制造产业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主导产业。虽然我国的人口素质近几十年来一直呈现快速提升之中,但相对于如此庞大的基数而言,总体的素质提升仍然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如上所述,人口的综合素质因素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
五、人口的区域性分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直观的结果就是,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劳动力相对更为充足,反之则劳动力缺少。但这一结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只能建立在一定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之下进行分析[2]。如果对应的产业资源不足,过多的劳动力人口会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如在我国的四川、河南等人口过多的省份,以及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人口充足,但可供分配生产资源不足,就造成了劳动力过剩,人口红利变成了人口负担,对经济发展形成不利影响。如将这些过剩的劳动力人口,流动到沿海生产制造产业相对集中、发达的地区,这些过剩的劳动力人口就能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对经济发展形成正面的提升和促进作用。同时,如果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充分利用这些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对经济的平衡发展,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人口流动是主观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3],人口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可分配生产资源的再次分配,通过人口流动促进生产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是“势利经济”(人的趋势性和趋利性导致的人员向易于产生财富的时间,地点集中的经济行为)造成的一种合理的人口分布策略。人口流动较为集中的区域通常经济活力强,经济发展快;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口流动出现区域均衡的状态,则说明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均衡。流动人口的地区分布决定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
六、人口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化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城市化进程也基本上是各国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一条发展脉络,人口的城镇化速度越快,经济发展的进程和速度同样也会加快,反之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加快人口的城镇化进程[4]。人口城镇化的比重加大,对经济发展很显著的一个促进作用就是城市人口越多,商品的消费量也就越大,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就越大,消费增加对经济的巨大贡献就很容易表现出来。目前,中国的经济主要依赖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型经济,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拉动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三驾马车以出口和投资所占比重较大,而消费是三驾马车中最弱的一匹,之所以最弱,是因为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低的原因,我国目前城市化人口比例较小,农村人口比例大,而农村人口总体来说收入低,消费能力差,从而导致整个社会消费能力不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于我国来说,推进城市化是经济发展一个根本性问题,只有加快城镇化建设,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保障。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已从卖方市场时期进入了买方市场时期,卖方市场时期是生产能力满足不了人们的物质需求的时期,在这样的时期,要发展经济,主要是提高生产能力,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一个国家进入买方时期后,要想达到财政收入的最大化,社会就业量的最大化,就必须寻求商品消费量的最大化。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仍有6亿7千多万农村人口,农村人口消费能力低,严重制约着我国商品消费量向最大化发展。同时,在农民身上存在着自产自消的行为,而这些自产自消的物品,因为不是通过货币购买消费的,因而不是商品消费,产生不了商品消费的作用,从商品经济的角度上,称农民自产自消的物品为“无效消费品”。
七、总结
人口特征的差异性与经济发展的结果存在着密切的必然关系,结合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人口特征分析,以上所述的结论同样存在,这是宏观经济学中人口特征对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但从微观层面而言[5],基于客观条件不同,以及各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上述人口特征在不同条件下所产生的作用也会存在着略微不同的结果。这个结果不影响宏观研究的结论,但却可以从细节处加强人口特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全面性研究和导向性研究。本文就微观层面和特定层面的人口特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就不多作分析,上述仅从宏观角度对人口特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做粗浅分析。
参考文献:
[1]陈宗胜,周云波.文化程度等人口特征对城镇居收入及收入差别的影响――三论经济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J].南开经济研究,2001(04):38-42.
[2]朱传耿.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流动人口空间自相关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5):549-560.
[3]周毅.中国人口流动的现状和对策[J].社会学研究,1998(03):83-91.
[4]王凤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及缩小差距的措施研究[J].特区经济,2010(10):90-93.
[5]孙耀华,李忠民.中国各省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05):87-92.
关键词:县域经济 发展 差异 特征
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从纵、横两个方面加以探讨。从横向来讲,县域经济是在一段时间内,一个地区经济各方面综合的发展概况;从纵向来讲,县域经济则是一个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及增长潜力。研究县域经济,能够更好的把握地区经济可持续、协调、稳步发展的格局与进展,进而为中长期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合理、可靠依据。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演变特征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空间演变差异
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演变,主要表现为多个快速发展的城市核心及凝滞的都市边缘、乡村工共存;在新兴的经济发展地区,核心――边缘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演变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说明:从国家宏观层面而言,我国中、东、西三大经济发展地带的经济差异及南北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性突出,尤其表现在东西间的经济发展差异。 目前,低于全国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的县域经济个体明显多于高于全国经济平均发展水平的县域经济个体,而这些较高发展水平的县域经济体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南沿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县域经济体则主要集中分布在中西部欠发达的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经济辐射作用不明显的地区等。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同地区差异明显。
从地方层面而言,各个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内部发展差异表现明显。如江苏省县域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江地区,次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而欠发达地区则位于苏北地区。表现出县域经济集聚性特点。总之,目前,全国大多数城市带县域经济空间发展尚未形成多层次、网络化格局,县域经济间实力高低错落分布,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对其周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差,总体上而言,县域经济仍呈“增长极”发展模式。
(二)县域经济发展局部空间演变差异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局部空间演变差异,主要是指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发展地带的省际、省内性差异。其中省内差异是构成全国县域经济整体差异的重要部分,它对于全国整体县域经济的差异性调控是巨大的。因而,全国各城市带有着地理空间边缘联系的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空间自相关,县域经济表现出地理空间的集聚现象;但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而低水平的县域经济空间集聚效应却明显增强,形成相对固定的县域经济聚集区域;发达地区经济极化现象明显,极化作用在整个县域经济作用中占据主导性地位,但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不能够形成带动于辐射性作用;整体而言,县域经济差异在明显缩小,区域间的空间极化作用在削减。
二、县域经济发展时间差异演变特征
县域经济发展时间差异演变特征表现为经济发展速度不均衡。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是由区域经济绝对增长速度与区域经济相对增长速度两个指标来衡量的,参考人均GDP相对发展率与人均GDP平均增长率,得出全国现有经济增长水平下,县域经济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仍然有明显差异,最高县域经济增长值与最低县域经济增长值之比为两位数;通过对最高县域经济增长体与最低县域经济增长体之间的研究可以发现,拥有良好经济基础的县域经济发展较快,而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则为基础薄弱的地区;各县域间经济发展速度存在明显差异,城市地区大致处于核心经济圈辐射范围之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发展为经济次级增长极。
三、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措施
(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合理定位城市功能
结合国家新的经济发展政策,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制定出科学合理、高效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以突出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战略目标,对城市功能做出合理性定位。各县级单位要在遵循国家经济发展方针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现有经济发展规模与状况、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做出相应的城市功能区规划,以更好的实现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及优化开发区的合理设计与规划。合理定位城市功能,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促使各个区域承担不同的发展功能,保持生态平衡,实现县域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加大城市发展力度,拉动县域经济增长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以更好的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格局建设目标;以信息化、工业化的城市发展战略,拉动县域经济增长。要继续扩大城市发展规模,做强、做大本地区的特色产业、支柱性产业,借助于区位优势,加强城市的开发力度;对于有着特色资源的城市,可以着力开发其特色资源,招商引资,走生态产业链的经济发展道路,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增加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增强城市的经济竞争力,以城市经济发展拉动县域经济增长。
四、结束语
总之,县域经济呈现空间与时间的发展差异特征,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差异持续扩大、发展速度不均衡、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对其周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差,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因而必须加强中心城市经济的发展,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拉动县域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科技;经济全球化;经济结构;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007-01
一、济全球化突出表现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货币和跨国公司等领域的发展上
其表现主要有:
第一,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
第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到了80年代末,发国家的资本输出额超过3万亿美元,其中3/4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
第三,金融国际化。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
第四,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跨国公司是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它把世界经济全球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第五,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和完善,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在其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二、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
具体表现在:
①各国把经济安全确定为对外战略的重点。
②积极调整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
③各国竞相调整科技战略和政策。
④争夺科技人才成为高科技竞争的焦点。各主要国家都在调整国家战略,把争夺经济和科技优势作为主要目标。
三、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到70年代又掀起了新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这次科技革命中充当“火车头”的作用。科技知识空前快速地生产、传播和转化,对世界经济、各国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国际经济竞争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巨大影响。一方面科学技术对传统产业的高度渗透和改造,另一方面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兴起,各国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对世界经济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将会逐步表现出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这一全新概念被广泛接受,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源配置以智力资源(包括科学技术及其一切成果和信息)为第一要素,对智力资源的占有比工业经济中对自然资源的占有更为重要。经济信息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点之一。
四、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市场经济是指时常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它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市场经济属于经济运行方式的范畴,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与社会制度没有直接关系。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最早根植于资本主义社会,因此长期以来,它一直是资本主义的同义语,受到非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场大规模的市场化浪潮席卷全球,这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又是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一方面,世界市场的人为分割被消除,全球统一市场得以出现;另一方面,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了市场经济概念,并以此为目标进行经济改革。然而,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部分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的运行,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体制方面的条件。进一步完善不同市场经济模式的运行机制和效能,将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长期任务。
五、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这种不平衡既是指经济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1)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衡。美、日、欧三足鼎立,美国经济实力仍居首位。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南北差距愈来愈大。
(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致使南北经济关系更加错综复杂。
六、世界各国经济调整经济结构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进行了重大的经济改革与调整,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调节机制的调整与改革
(2)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
(3)国有经济的地位、结构的调整与改革
(4)企业的现代化改造
(5)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
七、跨国公司的作用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中最重要的非国家行为主体,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分公司,是世界经济舞台上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
就实质来看,跨国公司是高度国际化的垄断资本组织,经营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国际高额垄断利润。从作用来看,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扩展,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跨国投资与兼并,不断改变着国际经济分工协作关系,推动生产向全球一体化发展。跨国公司生产经营所到之处,努力与本土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习俗融合,从本土化出发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在使企业适应地区市场竞争需要的同时,将新的竞争规则带到了本土文化中,逐渐把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纳入全球经济竞争中来,促进了全球市场的一体化。而且,跨国公司越来越独立于某个确定的国家,与多国经济竞争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国家与市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博弈产生了重要影响,并通过企业制度创新革新市场竞争规则,不断推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化。它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加速了先进技术的转移,促进了生产结构的调整,弥补了资金的不足,客观上成为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推动者,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学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基本趋势和特征,对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这一国际环境既是历史的发展机遇,又是现实的严峻挑战。
参考文献:
[1]光明日报,2000,1.
[2]光明日报,1999,10.
内需逐步对外需的替代将成为基本趋势
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外向型特征明显。次贷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消费过剩”危机,对应的是中国的“生产过剩”困境。此前,美国失衡的经济结构之所以能够维持20年,主要就是以中国为代表的生产过剩对冲了美国的消费过剩。次贷危机使得美国消费能力下降,给中国带来的直接后果表现为出口需求的减少,一旦出口这一动力消失,其给我国GDP直接带来的就有1~2个百分点的损失。以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2009年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测算。2009年我国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为-44.8%,净出口对GDP的拉动为-3.9个百分点。如果再加上外需减少对投资和消费的间接影响,经济增长下滑的速度将更快。可以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仅是美国,而且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都难以出现实质性复苏,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将逐步升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加速国内的经济调整,把经济发展重心转到刺激内需上。
资源环境的约束将迫使中国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一条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相辅相成,依靠科技进步,广泛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既高速增长又不大量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既提升结构又能扩大就业的速度与效益相结合的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两个方面而言的:一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200多年的工业化道路而言的;二是相对于我国近百年的工业化道路,特别是近20年的工业化道路而言的。中国工业化是人类历史上人口参与规模最大的工业发展过程,对资源的消费和对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所以,中国工业发展所受到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显著。再加上,经过先行工业化国家对全球资源的大规模、甚至掠夺性的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越来越少,四大生态系统――海洋、草场、森林和耕地,都在经受日益沉重的压力。我国传统的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严重污染生态环境为特征的工业化是难以为继的。
在资源环境约束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与资源承载能力不相适应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根本转变的必然选择。
工业化将表现出“重化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重叠特征
重化工业泛指生产资料的生产,也就是工业中的重工业,主要是钢铁、有色冶金、炼油、化工、水泥、电力和包括汽车在内的重型装备制造业,建筑业和一次资源产业不属于这一范畴。重化工业产品市场覆盖面广,为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提供生产手段和装备,被誉为一个地区经济的“脊梁”,也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强大物质基础。
工业化进程的普遍规律是依次经历“轻加工业发展阶段一重化工业发展阶段一高加工度化发展阶段一技术集约化阶段”,其中重化工业有“起飞产业”之称。我国上世纪90年代以后,轻重工业比重虽然时有反复,但总体趋势是重工业比重明显上升,2006年重工业比重已经上升为67.7%,比1990年上升了17.1个百分点。但重化工业的发展,必然带来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化工业化”必须与“新型工业化”融合发展,实现重化工业的清洁化、环保化、低碳化,信息化。把信息化和工业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正确处理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导产业将由重化工业逐步过渡到服务业和信息产业
产业结构的变迁有以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服务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等几个阶段。在低度加工组装型重化工业为主导的阶段,传统型、技术要求不高的机械、钢铁、造船等低度加工组装型重化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在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的阶段,由于高新技术的大量应用,传统工业得到改造。技术要求较高的精密机械、精细化工、石油化工、机器人、电子计算机、飞机制造、航天器、汽车及机床等高附加值组装型重化工业有较快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服务业为主导的阶段,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内部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仍有较快发展,服务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并在GDP中占有较大或主要份额。在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阶段,信息产业获得长足发展,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人们也常把这一阶段称为后工业化时期。“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将呈现不断优化升级的基本趋势。第一产业比重呈持续稳步小幅下降态势;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十二五”期间仍呈上升趋势,在2015年前后达到最高比重,此后开始回落;第三产业比重呈稳步上升趋势。工业内部结构变化较为剧烈,高加工度制造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其比重由2005年的28.1%上升至2015年的33.6%:轻工业比重由2005年的21.3%逐步小幅下降至2015年的19%: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由2005年的50.6%逐步下降至2015年的47.4%左右。
刘易斯转折点”将在“十二五”期间到来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二元经济格局。由于农业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持续大规模地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同时劳动力成本保持相对低廉。等到非农产业的发展把农业剩余劳动力吸收殆尽,二元经济就会逐步变成一体化的和均衡的现代经济。劳动力的这种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转变,即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被称为“刘易斯转折点”。“十二五”期间,中国劳动力市场将迎来“刘易斯转折点”。
首先,中国的人口增长已经进入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阶段。继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持续下降之后,中国的人口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业王降到了较低水平,进入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从80年代也开始了下降的过程,并且在21世纪以来下降速度明显加快,预计在2017年左右停止增长。如果我们把劳动年龄人口看作劳动力供给的基础的话,上述趋势也就意味着在经历了一个中国特色的二元经济增长阶段之后,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征正在消失,刘易斯转折点已经初见端倪。
其次,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大大加深,近年来劳动力工资出现了较快上涨。随着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的日益频繁。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也大大加深。据估计,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民丁已经超过了2亿,这些原来的农业劳动力成为制造业和服务业重要的劳动力来源。此前几年,这种劳动力几乎一直处于一种无限供给状态,工资水平极低。但是,近年来,这种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动力工资出现了较快的上涨趋势,这从各地近年来频繁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