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范文

时间:2024-04-02 11:30:05

序论:在您撰写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

第1篇

[关键词]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 安全落实

中图分类号:U260.6+6 文献标识码: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08201

一、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薄弱:由于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水平的社会生产力决定了安全生产的低水平。目前尚未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率的、统一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缺少集中统一管理的安全生产监督执法队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缺乏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不讲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

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

由于安全生产工作监督管理不到位,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条件、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资格及其安全责任、安全机构设置、安全设施设备管理、现场作业安全保障、交叉作业和承包租凭场所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重要问题没有基本的法律法规,许多经营单位特别是非国有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差,管理各种事故隐患和安全因素不能被及时有效的发现和消除,以致重大、特大事故频繁发生。

3、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

生产安全事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使从业人员及其亲属没有安全感,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国是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生命的安全高于一切。各级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如果连人民群众最根本的人生安全都不能得到有效地保证,那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便无从谈起。因此,保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各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4、处理好安全和生产的关系

很多地方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把发展经济和提高经济效益列为首要任务,但是不能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不是把两者有机结合而是加以对立。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尤其是私营企业“要钱不要命”,为了赚钱不惜以牺牲从业人员的生命为代价,心存侥幸心理,减少甚至不进行安全生产投入,以降低短期成本,追求长期利润。而一旦发生重大、特大事故,除了人员死亡之外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其代价往往要等于或大于安全生产投入的成本,最终厂毁人亡,得不偿失。只要我们能够准确找出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从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政治高度出发,就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1)加强安全管理理念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防御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倡导正确的安全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强化第一责任职责,对每个作业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发生。(2)加强安全形势教育

加强对上级文件的学习,看清当前的安全形势,对身边的安全事故进行深刻的分析,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排查治理。

(3)加强安全设施投入

加大安全生产设施的投入,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舍得投入,员工的安全也就得到可靠的保障。施工现场作业环境规范了,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规范了,材料消耗少了,返工少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4)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对新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教育培训考试通过,且持证上岗。对在岗的施工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三级教育和各种特种作业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做到防患于未然;

(5)查找

把安全技术措施落到实处。对存在危险的施工作业,要有安全技术措施,针对不同的施工工艺,对员工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当我们真正做到这几条,何愁安全生产工作落不到实处。

二、安全重在管理,管理重在现场,现场重在落实

1.发挥好理念先导作用

心态安全是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安全意识。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心态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观念问题,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安全理念不树立,、安全生产的建设就永远是一座空中楼阁。

2.发挥好宣传教育作用

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位员工,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根本性转变,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潜移默化地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培养人的安全心态。

3.发挥好亲情感染作用。

从理论上讲,促使全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适应了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的内在需求,从主观上讲职工是愿意接受的

4.发挥好管理规范作用

职工安全素质的高低与安全管理者的方法是有直接联系的。过去,管理者抓“三违”更多依赖的是批评教育和经济处罚。不可否认,批评和罚款能使违章职工的思想受到触动,但仅仅通过经济手段控制“三违”现象是不现实的。为了增强管理效果,管理者应该在严格执行刚性制度的同时,注重柔性管理方法的使用。企业管理人员要发挥示范作用,要把保障员工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5.落实制度“严”字当头

以人为本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从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作为基本出发点,看待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严格对待每项下级汇报的安全隐患,大力排查各项安全环节,狠抓工作落实,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6.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还要着眼于一个“全”字

综合治理,总体推进,要求各级领导都要从大局出发,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一盘棋”的思想,从小事入手,狠抓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严格落实管理机制,从全盘考虑各项工作的安全细则。

总结

第2篇

谈到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人们一般认为就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其实,这只是片面的理解,对于深入开展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极为不利。本文认为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主要有3个方面。

(1)确保人的生命安全。生产的目的在于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如果生产不能保障人的生命安全,何谈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活水平,根本就是与生产的目的背道而驰。所以,开展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的终极目的是保证人的生命安全。只有在推进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让广大职工明确其目的是为了职工的生命安全,才能激发出广大职工参与和推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才能避免走形式、走过场,收到好的效果。

(2)提高企业经营水平。所谓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只是表面现象,根本在于通过实现安全生产避免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只有有效避免因不安全生产造成企业与职工的生命财产损失,才能实现企业经营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提升职工收入,实现生产为改善人的生活水平的根本目的。所以,我们才提出了“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口号,因为这才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不能本末倒置。在推进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使广大职工明确企业之所以组织生产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提高企业经营水平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状况,也只有在安全生产的情况下才能提高企业经营状况进而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状况。

(3)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首先必须能够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无论是煤炭企业还是其他企业,只不过对于煤炭企业来说这个话题更让人关注而已。不能给职工提供生命安全保证的企业根本不能留住职工、留住人才,更谈不上吸引职工、吸引人才了,那么实现长远发展只能是奢谈妄想。所以,在推进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让各级管理者,特别是班组长明确这一点,这样才能调动各级管理者的建设积极性,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把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长期坚持下去。所以,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实现企业安全生产,这样的理解不利于有效推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不利于在广大职工和班组长中进行宣传发动,不利于提高广大职工和班组长的认识,也不便于长久坚持和深入开展。只有全面理解和宣传推进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三重目的,才能获得广大职工和各级管理者,特别是班组长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持续开展,取得实效。

2厘清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要解决什么问题

谈到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一般认为主要涉及到人、机、环3个方面。只要这3个方面都安全了,安全生产就能实现。这是根据文化的最基本含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提出的命题,是对的,也是全面的。但是它是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大概念,不是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根本任务。在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它的内涵和任务有所不同。本文认为,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应该只是从精神财富方面考量和入手。

(1)煤炭企业生产从“机”的方面考察,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机”的基本条件,都是由煤炭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状况决定的,生产机械化水平、设备性能水平、技术改造投入等都是由企业决定的,其水平高低的决定权在于企业,不在于班组,班组是没有权利决定设备投入的。因此,从安全文化建设“机”的方面考量,它是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任务,不是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任务。

(2)煤炭企业生产从“环”的方面考察,生产环境的好坏主要决定于设备投入水平和自然环境水平,设备越是先进越能够抵御自然环境对人的侵害,这不是煤炭企业班组所能决定的。自然环境本身的好坏就更不是班组能够决定的了,班组只能通过组织生产行为对环境好坏加以干预,但不能决定。如果自然环境极端恶劣,即使再好的设备、再规范的生产行为恐怕也不能抗拒,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在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灾害。因此,从安全文化建设“环”的方面考量,它是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任务,班组通过实施生产行为对“环”可以干预,但这不是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任务。

(3)煤炭企业生产从“人”的方面考察,人的生产行为规范与否主要反映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但是人的生产行为主要是由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来规范的,要想使人的生产行为规范有序,最主要的就是靠生产班组在日常安全管理中贯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规章来实现的。因此,从安全文化建设“人”的方面考量,它是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任务。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各种手段使人的规范化行为成为文化,成为像我们吃饭睡觉一样的习惯行为方式,这才是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要解决的问题。

3厘清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

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手段很多,各个煤炭企业都在探索和实践,对此学界褒贬不一。本文认为以下几个载体行之有效,值得一试。

(1)准军事化训练。对于采取准军事化训练,很多人甚至包括学界都很不理解。但是本文认为推行准军事化训练对于推进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作用重大。科学研究认为,人在经过21天重复某一行为后,往往就能成为习惯。军事训练进行的走正步、叠被子等机械化训练,在真正的战场上是用不上的,其目的就在于通过这种训练,达到令行禁止、统一指挥,形成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这样的理念,从而打造出勇往直前的铁军。开滦股份公司通过实施准军事化训练,培养了团队精神,改善了个人行为,井上井下面貌焕然一新。班前会、井下劳动保护用品佩戴以及实施集体换班都有变化提高。对于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推行准军事化训练的目的,也就是在于要通过训练形成不安全不生产的思维模式,这种不安全不生产的思维模式就是班组安全文化。所以,在推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进程中,在使用准军事化训练时一定要注意贵在坚持才能形成安全生产思维模式。

(2)安全确认。所谓安全确认,就是在实施生产行为前对设备、环境安全状况的确认,只有做到了有效安全确认,才能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不能严格落实安全确认,不安全不生产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开滦荆各庄矿业公司借鉴推广“手指口述”方法实施安全确认,不但强化了员工对操作规程的掌握,而且有效减少了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对于安全确认,实际上是准军事化训练的变体,要求在具体工作中要像准军事化训练那样,通过长期规范运作安全确认行为,从而形成不安全不生产的行为习惯。

(3)行为养成。安全生产思维模式和不安全不生产的行为习惯需要养成和固化。实施行为养成,主要就是对于各岗位职工的所有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形成工作行为标准,严格按照工作行为标准进行操作,不仅包括有关安全的行为,也包括其他所有生产工作行为,目的就是通过规范所有生产工作行为固化安全生产思维模式和不安全不生产的行为习惯,逐渐把安全生产思维模式和不安全不生产固化成潜意识行为,最终成为文化。

第3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安全;管理;责任

Abstract:" Safety first, prevention first" i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s basic system, also be the main body of construction safety production. Implementation of building enterprise safety in production main responsibility is to strengthen construction safety production base, foundation work, resolutely curb the occurrence of major accidents, and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tinued, healthy,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key and fundamental guarante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1引言

建筑企业是建筑安全生产的主体。落实建筑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强化建筑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实现建筑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根本保障。《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中要求“坚持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促进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明确指出要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2建筑企业安全管理责任存在的几种类型

一是无知法盲型。依法履行建筑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建筑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首要职责。而一些建筑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安全法制意识淡薄,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安全法规要求,违法施工,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情况下,擅自开工建设;擅自将应由一个施工单位完成的工程项目进行肢解发包或则将其中的分部分项工程指定分包单位。

二是侥幸麻痹型。依法保证安全生产的设备设施和资金有效投入是建筑企业安全的基础保障。但一些建筑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思想麻痹,心存侥幸。企业在安全设备设施保障和资金投入方面,能减则减,能少即少,导致设备设施不符合安全生产基本要求 ,圆盘锯、钢筋机械、电焊机、潜水泵、手持电动工具等施工机具或陈旧老化,或带病运行,隐患得不到及时治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没有严格按照“三同时”(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规定执行,施工现场通道防护常常是在施工作业过程中边施工边完善,没有在施工前完成,无法有效保证施工时作业人员通行安全。在安全专项费用上资金投入较少,目前全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取费标准基本维持在每平米4~6元左右,而实际施工中2000目合格安全网价格就在40~90元一床,每平米价格就为4~9元,再加上脚手架、临边防护、灭火器材、安全防护水平网等等安全设施费用的投入,就远超过实际取费4~6元的标准,实际施工中安全文明措施费投入不足在我区是普遍现象。建筑企业在有限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下,就只能购买质量低劣及假冒产品,以次充好,或偷工减料安全设施设置不完善,天天赌运气。

三是管理混乱型。依法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和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而一些建筑企业负责人缺乏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不依法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不符合规范规定要求或安全管理机构有名无实。项目经理作为安全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常常不在施工现场,只安排该项目技术负责人在现场指导安全管理,项目经理根本就没有履行安全职责。项目管理机构安全专职管理人员配备不够情况时有发生,按现行规定一万平米以下至少须1人;1万~5万平米至少须2人;5万平米以上至少3人,应当设置安全主管,按土建、机电设备等专业专职设置安全管理人员,实际上很多5万平米以上工程没有安全主管,专职安全员也不足3人,同时也没有按规定按土建、机电设备等专职设置。不少施工企业的安全员在职不在岗,将安全证件放在工地,人不在工地,挂靠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不少企业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制度,或者制度陈旧老化,只是用来应付检查,不仅与现行法律法规要求不适应,而且与自己的生产实际脱节,安全管理混乱。

四是冒险蛮干型。建筑安全关键是人的安全,依法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做到遵章守纪,是企业做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和关键。随着用工机制多样化,一些企业大量使用外来劳动力,这些人员文化程度低,自我保护意识弱,且大多未受过系统的职业安全技术训练。虽然开展了农民工岗前培训,但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与安全生产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生产作业过程中,违章冒险蛮干,时而发生安全事故。

3落实建筑企业项目安全生产责任的几点想法

3.1建章立制,进一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

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指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在安全生产保障方面应当执行的有关规定,应当履行的工作职责,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应当执行的行业标准,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否可以在现有法律法规要求下,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实施细则。明确企业在设备设施保障责任、资金投入责任、安全生产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责任、规章制度制定责任、安全教育培训责任、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的责任等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内容中的具体标准和细则,按照标准和细则对进入我区的建筑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进行评级,对评级低或不满足安全生产施工的企业设立黑名单制度,对进入黑名单的企业限制其在区内的投标资格,对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警告、处罚等,同时对其施工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进行更加严格的差别化检查和管理。

第4篇

论文摘要:通过对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关系的分析 ,论述了煤矿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对其进行监督监察的必要性

   1 问题的提出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第五条规定:“煤矿安全监察应当以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有效纠正影响煤矿安全的违法行为,实行煤矿安全监察与促进安全管理相结合、教育与惩处相结合。”这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进监察工作中必须遵循的方针,所以,探讨如何实现煤矿安全监察与促进安全管理相结合,是搞好安全监察,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根本出路。

    我们进行安全监察的目的,在于依照有关煤矿的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及时发现和消除现场的事故隐患,保证煤矿实现安全生产。但是,我们煤矿安全监察员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盯在现场,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最主要的还是依靠企业自身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因此,必须着力于构建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和挖掘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内部潜力。这是因为,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搞好安全生产决定性因素在于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如果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缺乏安全生产的自律意识,那么,任何外部的监督检查,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如何通过安全监察,促进安全管理是我们作好监察工作的新课题。

2 煤矿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通过我们的安全监察发现,国有重点煤矿的安全管理机构比较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等管理制度比较完善,相对来说,安全管理水平比较高,但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职工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比较低下,安全装备水平普遍较低,煤矿企业领导的管理水平大多数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粗放型管理水平上,难以适应现在安全形势的发展;与国有重点煤矿相比,地方煤矿,特别是乡镇煤矿在安全管理方面,是比较原始的,一些乡镇煤矿甚至没有起码的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制度上,有的甚至是空白,在装备上有的还停留在非常原始的生产水平上,在职工的素质方面,大多数是临时工、季节工,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非常低,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也相当落后。试想,处于这样的煤矿企业管理水平,如果煤矿的安全执法监察不与企业的安全管理相结合,单纯的安全执法力度再大,也无法实现煤矿安全的根本好转。

    对于煤矿安全来说,煤矿安全监察与煤矿企业的关系,是外因和内因的关系。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关键的因素在于煤矿企业本身。这是因为:一是煤矿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安全贯穿于煤矿一切生产活动之中,所以说日常的安全管理决不能脱离企业的经营活动而独立存在,也就是说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才会有提高;二是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在于企业是否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也就是说煤矿是否有安全生产的自律意识,完全依靠外部的监督,自身没有安全的自律意识,是不会搞好安全生产的;三是煤矿生产的主体是煤矿职工,因此职工是否有较高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成为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煤矿安全生产活动的实质是同井下现场的各种自然灾害和违章现象作斗争,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建立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提高每一个职工的安全意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四是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起决定性因素的也是最为基础的是企业安全管理机构是否完善,管理层是否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只有企业具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领导层具有较高的安全管理意识,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提高;五是现场的装备水平也对煤矿安全生产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煤矿安全监察不仅可在现场及时地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制约煤矿的违法行为,而且要通过行政执法,依靠法律手段,强制性地促使煤矿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管理机构,加强考核,加大对煤矿的安全投入,提高煤矿的装备水平,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从而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所以说煤矿安全监察作为外因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实现根本性的好转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加强安全监察促进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1)严格监督监察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煤矿的各级安全生产管理者落实党的安全第一的方针和有关煤矿法律法规的责任制度,是企业的一项最基本的责任制度和所有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它的建立健全和考核落实,使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煤矿法律法规在现场得到正确答案,它使每一个管理者明确了安全管理责任,增强了安全管理的责任心,能够真正做到依法办矿、依法管矿;业务保安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是煤矿的专业部门和个人根据部门和个人专业的范围,在制度上确保专业范围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如果部门业务保安做得好,每一个人在岗位上都能够按章作业,每一个专业都能够得到安全生产,那么全矿也就做到安全生产了;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是落实“预防为主”的重要基础工作,它要求每一个专业和部门在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生产现场的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各专业和部门在一定的时间内根据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制定措施,落实时间、资金、人员、责任,限期整改,并进行验收,使事故隐患真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事故责任追究制是发生事故后对事故责任者根据责任的大小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它促使煤矿管理者增强责任心,使管辖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达到标准要求,实现安全生产。

    安全投入和职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等都对煤矿安全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必须作为重点进行安全监察。

第5篇

关键词:安全生产、监督、长效机制

【分类号】:F426.31

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指企业通过安全生产的制度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企业安全文化的培育等措施,强化安全管理,使企业在一个时期或更长时期内,少发生或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有效地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使企业安全生产的态势处于可控状态。要达到控制事故,特别是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需要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认真思考,下真功夫和实功夫,工作应有新思路,积极推进思想观念创新、事故防范机制创新、监管手段创新,积极探索在“机制”上做文章,以构建油田安全生产监督管长效机制的形成。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产资料、保障财产不受损失,是对企业的最根本要求;保护社会生产力,使之能正常生产,保护生产关系,使股东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安全生产管理以企业单位为主,以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手段,学习和宣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增强企业领导、职工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消除身边事故隐患,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组织生产,这种利益不仅是涉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问题,同时也是涉及到本企业员工利益,更加重要的是涉及确保广大职工身体健康,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大问题。随着油田的快速上产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大量施工队伍进入油田建设的各环节,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由于管理跟不上规模的扩大,片面追求产量和效益,致使火灾、爆炸、中毒等等安全事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由于客观条件和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企业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要有效控制危险源,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尽可能减少事故发生或防止事故的扩大。通过调查发现很多事故原因是由于指挥人员的盲目指挥、冒险组织生产、操作人员安全知识匮乏、安全管理不到位等所造成的。为了进一步落实各项标准、规范、制度,就必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于是在这种背景下,2006年9月份成立了长庆油田分公司安全环保监督部,经过这七年安全环保监督工作的摸索和实践,安全环保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已逐步得到各级管理、操作人员的认可。有效避免了原体制下监管不分的局面,对整个油田安全环保工作的长效机制构建和在把长庆油田建成西部大庆的征程中起到了功不可磨的作用,有效的遏制了油田内重大安全环保事故事件和颠覆性事故事件的发生。

安全生产是人的生命、经济、社会价值的综合体现,因此,安全也是生产力。长期安全生产会为人们带来幸福、社会稳定、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发展。应正确认识掌握安全生产的规律,意识到事故条件随时可能形成,因此应长期保持高度警惕。

对于安全环保监督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一、突出安全环保监督工作地位

安全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生产是为了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为企业依法管理安全生产制定了根本依据,也是我们依法、依规监督的根本,为我们开展监督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

自安全环保监督队伍成立以来,油田的安全生产和管理水平稳中提升,同时监管分离模拟第三方监督这一模式也越来越得到油田内的认可和兄弟油田单位的广泛关注。通过这几年的运行来看,企业的管理层大部分已经开始认识到了安全环保监督工作是促进他们的安全管理,实践证明,安全监督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创新是实现安全管理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提高安全环保监督人员积极性和强烈责任感

安全环保监督部做为二级单位,与其它二级单位比较,监督人员的发展空间示得不令广大监督人员感到焦虑和担忧。提搞监督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从根本上是提高监队伍的工作威慑力,坚决体现监督人员向企业的最高管理者负责的理念,从而有效推动安全环保监督工作良性前进。

提高监督人员的待遇,我认为主要指从物质上和精神上两方面。具体是指监督人员的前途成长发展、收入等方面考虑,确保监督人员收入稳步提高。同时建立约束、淘汰机制,使监督人员把监督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确保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得到最大化发挥发和挖掘,从而使得这支监督队伍能在建设西部大庆的伟大征程中保驾护航。

三、增加安全环保监督队伍培训资金投入

企业必须按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还要通过实施监督和制约制度,加强安全监督,这就必须要加强监督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工作。严格实行奖惩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督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因为安全环保监督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与孤独寂寞相伴,如果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过程中得不到新鲜“血液”的注入,这将势必给安全环保监督工作带来一定的思维定势和视野局限,不利于安全监督工作的良性发展。因此,通过增加监督队伍培训资金的投入,可有效开阔监督人员视野、有效促使安全环保知识及技能的提高。努力培养建设一支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懂安全知识法律规范,掌握安全技能,有比较丰富的安全监督经验和较强的单兵作战能力的基层骨干安全环保监督队伍,从而加强对生产过程中安全环保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隐患问题,并把此项工作作为建立安全环保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环节。

第6篇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

引言

电力企业生产是一门系统工程,而生产安全又是这一系统工程中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来,电力安全生产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但电力生产管理工作不足尚存,不能高枕无忧,要不断加以改进。电网安全生产是一个庞大、复杂、变化巨大,且理论性、操作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安全、经济、优质用电的要求越来越高,电网安全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电网企业须不断改进思路,加强管理,以确保人身、电网与设备的安全。

1.安全生产管理的根本目的及影响因素

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搞好安全生产管理,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影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因素可归结为:

(1)人的安全意识强弱,安全文化素质高低,心态和情绪的好坏,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人的任何一种不安全行为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主要应落实到生产第一线的人的身上。就是说,人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核心。

(2)物是指设备和设施,设备和设施都有寿命,任何设备的故障都有其规律性。对设备和设施进行定期评估和维护,掌握设备运行的规律性,对不合格的设备和设施及时更换和改进,能够避免事故的发生。

(3)工作的环境条件是否满足标准、规章、规定、规程等的要求。

(4)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就是决策,管理不善是企业失败的主要原因,一个企业的成败“七分在管理,三分在技术”。管理缺失是所有事故的普遍原因,管理失误往往是多重失误造成的。

2.电力生产管理的现状

2.1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

目前,各电力生产企业大部分都已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制度, 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也有一些单位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电力生产管理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语言含糊,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也有一些单位将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一转了之,既不认真分析,也不提出和落实防范措施。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没有熟练掌握必要的规程制度,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班组的工作。

2.2缺乏风险识别能力

看不到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看不见冰山下面潜伏的巨大隐患,只是在事故发生之后,才认识到深层次的安全隐患和危害。缺乏风险分析的能力,受业务素质和知识能力的限制,对生产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隐患,不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判断,不熟悉生产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了解新型设备的结构和原理,存在盲目性和主观性。

2.3忽视安全生产软管理

软管理是相对电力设备管理而言的,包括电力安全生产的资料、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等。软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被淡化。比如,大修一台开关或主变压器与贯彻检修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相比,就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后者远远逊于前者,甚至流于形式。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电网装备科技含量的增加,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化了,现场工作量大大减少,工作人员也趋少,电力生产管理工作则相对复杂化,软管理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3.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若干建议

3.1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

各级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监察机关应能正确地理解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把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真正地落实分解到企业员工,组织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具有可行性的班组经济责任考核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让制度管人,让制度管事,把所有的规章制度真正执行到位, 以制度与考核的约束来开展安全管理,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的电力生产管理。提高一线生产岗位安全生产补贴,在考核奖惩上,因为他们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中应该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真正实现生产者“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观念的转变,可以肯定地说,只有从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到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在安全思想由强制性到自觉性的一次质的飞跃, 才能够从事故源头上发挥遏制不安全因素的作用,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

3.2电力企业系统内部实行安全生产监督制度

各单位依据产权或管理关系,实行上级对下级的安全生产监督, 即电力企业对其分电力企业、子电力企业实行安全生产监督;电力企业各分电力企业、子电力企业对其所属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安全生产监督; 代管企业对被代管企业依据协议实行安全生产监督。电力企业系统各单位的安全生产除接受电力企业内部的监督外,还应接受所在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3.3加强队伍管理

队伍是安全生产执行的主体,加强队伍管理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队伍管理本身牵涉到方方面面,笔者认为,队伍管理中最重要的是作风管理,要真正地做到令行禁止。电力系统多年来形成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可以说是较为完善的了,但是在现场并不总是能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要真正做到令行禁止,仅靠安全检查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现实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与长期严格的训练。就如“王牌军”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形成一样。因此,对电力系统而言,准军事化管理与其说是一种制度,不如说是一种文化,而一种文化的形成是需要经历长时间的锤炼。

3.4保证安全生产投入

设立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专项资金;在新建、扩建电网工程和大修技改项目中列支“安措”费用,确保资金落实到位,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3.5实施标准化作业

全面实施标准化作业是对生产全过程实施控制的有效方法。通过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将作业过程的安全、技术、质量措施细化,责任落实到人,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实施过程控制,解决生产现场的盲目性、随意性的问题,达到提高工作质量、防止人身和设备事故的目的。

第7篇

【关键词】安全意识 安全管理 安全培训

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生产力,安全就是效益。安全是人类生存、生产、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安全生产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企业员工的生命和健康,为员工带来幸福,为社区社会稳定、为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和企业的长足发展做出贡献。煤矿作为高危行业之一,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产量逐年攀升,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也更加严峻,各类煤矿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分析原因,几乎每一起事故都存在着安全培训不足的问题。那么要搞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树立“防为上”的思想,加强安全培训,扎实做好各级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

一、安全生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安全是人类生存、生产、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是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财产的基本保障。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企业安全生产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企业员工的生命和健康,为员工带来幸福、社区社会稳定、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经济安全发展,要求企业必须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这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必然要求。

二、安全培训是改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有效途径

煤矿作为高危行业之一,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领域。煤矿企业要搞好安全生产,首先必须要做好各级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减少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也就是说安全培训是改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有效途径。

三、煤矿事故的根源是安全培训不足

近年来,我国煤炭产量逐年攀升,与此同时,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也更加严峻,各类煤矿安全事故不断发生,有许多鲜活的生命瞬间陨落,有无数幸福被泪水淹没。痛定思痛,矿难事故频发固然有其客观的因素,如煤矿开采要面临的水、火、瓦斯、煤尘、顶板,运输以及随着开采深度增加而带来的地热等,还有洪水、地震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影响。但认真剖析原因,不难发现,几乎每一起事故都是煤矿职工的行为不规范所致,根源不外乎两个:一个是思想麻痹,存在侥幸心理,安全意识不强,法制观念差;另一个是对安全技术不懂,违章蛮干,最终都存在着安全培训不足的问题。

对于思想麻痹、安全意识不强或不懂技术的违章蛮干,发生事故那是必然结果,不发生事故才是幸运。然而对于有些事故似乎是客观原因造成,但事实上如果安全培训到位,依然可以减少或避免。

四、加强煤矿企业安全培训,减少事故发生

树立“防为上”思想,抓好安全教育培训,预防事故发生。东汉思想家荀悦在《申鉴?杂言》中有这样一段话:“进忠有三术: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结论是“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抓安全工作,也必须牢固树立“防为上”的思想,只有把安全防范工作做得扎实有效,才能减少或避免灾难。“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这个庞大系统中,预防的重点和基点就是加强安全教育,真正抓好了安全教育培训,就能够从各个方面来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加强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煤矿企业要搞好安全培训,就要对企业从业人员进行全员安全培训,并且将其做好抓实,保证培训质量及效果,全方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切实提高企业的现场生产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及煤矿企业生产经营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水平及更强的分析判断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

五、加强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实现安全生产

煤矿企业从业人员是指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他们既是需要掌握生产安全技能的骨干,其行为也是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并可能对职工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设备的安全造成危害的“隐患”。其操作的正确与否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