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01 10:57:21
序论:在您撰写社交媒体的例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讯:Donny Deutsch,以前是广告商和知名脱口秀主持人,曾经计算过三菱超级碗广告中附有seewhathappens.com网络链接的次数。
这则广告点击次数达60万次,汽车制造商不禁有这样的疑问,“这则广告很好吗?”Deutsch为此作出了回答:“我们告诉顾客这则广告很棒,因此它就是很棒!”
三菱的宣传活动已经持续了8年之久。历经这么长的时间,事情有所改变吗?我们再来看下面的图片,图中有很多的统计数据,但是看着顺眼吗?有一种方法可以告诉我们答案,看一看在最流行的社交媒体平台上(Twitter、Facebook和YouTube)最前面的回复就知道了。在很多情况下,这些数字越发使人迷糊。可口可乐真的耗费8650万美元在Twitter上做宣传?真的有2000万人目睹了一个人将iPad变成了搅拌器?数字只能说明部分问题,但是也正入它们所起的作用,你不能与之争论。你能做的仅仅是感受它们的“庞大”所带来的震撼而已。
一、自然角的环境创设要科学化,帮助幼儿获得初浅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自然角是幼儿了解自然知识的一个窗口,是探索周围事物规律的有利场所,从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出发,让幼儿亲近自然、喜爱动植物、喜欢观察、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物。我们为幼儿创设有趣味性、有观察性、有操作性的环境,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质材料,让幼儿触摸、认识、观察、探索。
根据各年龄段的目标在自然角设置了观赏区,放置瓜果蔬菜,让幼儿了解外形特征。为进一步观察、操作,采用部分变换的方法,把水果蔬菜做成各种娃娃和水果玩具,使材料增添了新鲜感和可操作性。在种植区中利用多种材料拓展幼儿视野,同时自然角的环境变换要结合科学教育的计划、季节变化及幼儿的观察兴趣而及时更换,激发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对周围世界的关注及探索兴趣。春季植物的种类生长需要生长地点用途,秋季介绍各种植物的种子,知道种子的功能,即延续植物的生命!
二、自然角创设要层次化,适应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幼儿期是人的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幼儿思维逐渐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情感、认知也逐渐丰富。在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存在着年龄差异,自然角的环境创设要适应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按幼儿的认知水平,选用合适的内容和材料。如小班幼儿年龄小、能力差,可安排一些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易于观察认识的事物,如动物、花卉,再放置一些现成的科学玩具,如可遥控的汽车、声控玩具、操作会动的小人吸引着孩子每天去看一看,去比较叶子的大小,摸一摸叶子的厚薄,叶边是否一样等。鼓励孩子和家长一起制作蔬菜动物造型,并把制作的小作品陈列在桌台上,以此来激发他们的交流热情。在照看自然角时,我们尽量让每个孩子参与进来。这会使孩子对动物与植物间依存关系有初步的感受。让幼儿在动手中发现问题,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
三、自然角创设的内容要生活化,注重幼儿全方位的参与性
教师通过观察,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内容,发挥幼儿主动性,从生活中寻找有趣的变化。我们觉得越是从幼儿身边发现的有趣事物和幼儿参与的环境设置,对幼儿的吸引力越大,他们愿意全身心投入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对自己创设的环境格外地爱护、珍惜。我们在春天收集花瓣,秋天收集各种颜色、形状的树叶,做成书签,悬挂在自然角,供幼儿观察叶脉。为发挥自然角的教育功能,让幼儿真正成为自然角的主人,自然角向幼儿全面开放,幼儿全方位、多通道参与,让每个幼儿都成为管理自然角的主人。
在“趣”中做。“兴趣是最好的启蒙老师”,选择生活化的内容,把激发兴趣贯彻科学活动始终等方法都可以让幼儿始终在兴趣盎然中进行学习。幼儿喜爱小动物,带来金鱼、乌龟、小鸟,教师鼓励幼儿天天为它们换水、喂食,坚持为种植角的小苗浇水、除草,并和老师一起做观察记录。
在“看”中思。教幼儿喜欢并学会观察是自然角创设的重要目标。为此,各班专门建立了一个饲养角,让孩子经常把自己喜爱的新动物放到里面,以激发观察兴趣。每当一种新动物“住”进来后,通过提问、点拨让幼儿逐步学会围绕主题,多种感官观察,让他们在“看”中学会观察。
在“玩”中学。针对幼儿天性好玩,喜欢游戏的特点,我们让孩子和自然角的动植物交朋友,为它们造家。有的孩子在蛋壳中为种子安家,有的孩子将种子放在水中,有的孩子将种子藏在沙中。通过“玩”,孩子们发现在不同的环境、材料中种子的生长变化。
在“做”中得。针对幼儿好奇心强的特点,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在“做”中让他们去长见识、学本领。
在“谈”中知。在进行自然角管理时,有意识地创设讨论交流和争论的空间,让孩子充分说出自己的发现、探索方法、过程,这是培养幼儿科学素质的捷径。幼儿发言踊跃,争论激烈,这样做,不仅发展了观察能力,还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四、自然角创设要多维化,创设平面、立面、操作的自然角环境
各班从班级实际环境出发,充分利用室内、廊沿、活动室一角开展自然角活动。每天带孩子外出活动时,发现他们喜欢一路走,一路用手摸着墙,于是我们收集了生活中的竹子、树皮、麻袋、草席、瓦楞纸、海绵等质地差异的材料布置成触摸墙,并在旁边印上小手和嘴巴的图片,提示幼儿用手摸一摸,触摸后小嘴巴说一说自己触摸粗糙、光滑、坚硬、柔软的感觉,还可以用画线条的方式记录触摸的感觉。利用宽长的过廊开设了种植区,邀请有种植经验的家长为幼儿讲解示范种植程序,鼓励幼儿在提示下尝试亲身种植以便加深印象,集体种植后安排幼儿用统一器具分组种植,充分体验种植的乐趣 。
网民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转发、分享、状态等行为被看作是一种自恋式的
表演。大数据时代下,现代人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的“数据化表演”正在改变着自己,且在此过程中个体在数字世界中的自我表演所引发的伦理问题也让人担忧。
虚拟后台的侵扰与隐私观的转变
社交媒体的功能应用使后台的侵扰无处不在。如果我们把在日常生活中自我表演的后台看作是个人隐私的话,那么数字化生活中,网民的这些后台被他人侵入的机会越来越大。社交媒体的一大特征在于它模糊不清的边界,从而使之兼具私密性和公共性。事实上,我们并非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信息究竟会被谁看到。这正如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提出的“后台困境”,即“当时没有被摄像机镜头对准的区域,或是‘实况录音’的话筒感应范围之外的区域。”我们自以为是可以尽情放松的后台。
以微信、微博、人人网、QQ空间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用户活跃度非常高。每个用户都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上的功能来实现个人空间的装扮,信息分享、交友沟通、好友动态、转发、获取位置、签到、照片美化等。这些功能拓展用户在数字环境下的生活乐趣以及社会化程度,但也正是这些功能使得用户空间的隐蔽性在一步步缩小。美国学者杰弗里·罗森认为,互联网是一个多数观看多数的“全视监狱”,我们从来不知道在任意时间内我们看到谁,以及谁在观看我们,个人不得不担心自己在公开和私下场合表现的一致性。不仅如此,在社交媒体进行
表演并且这些表演的数据与痕迹被纳入数据库的背景下,个人信息无时无刻不被搜集、整理、查询和获取,而且大多数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
尽管用户知道使用社交媒体存在隐私安全问题,但是用户在采取隐私保护方面却行动迟缓。在香港中文大学进行的一项名为《社交网络个人用户的隐私认识与保护》的调查中,46.72%的被调查者认可“在社交网络中留下个人真实信息”。虽然各社交媒体都有隐私政策,但是实际使用中,很少有用户注意和使用这些隐私设置。用户在上传、分享照片的时候,很少设置相册密码,或者只允许社交网站上值得信任的特定人群分享。相反,在使用社交媒体的时候,更加愿意我们的照片、信息被扩散到更大的朋友圈里,希望得到更多的浏览和赞同或者评价。正如微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达纳博伊德所说,“隐私权是对于大数据存在巨大的紧张和焦虑的源泉。”
在此情况下,主体对隐私的期待程度逐渐降低。尽管用户普遍存在隐私忧虑,但是隐私忧虑并不会直接影响隐私保护行为。诸多研究表明,在社交媒体自我表演的用户虽然认识到隐私问题的存在,但是没有采取和现实社会相似的措施,这种情况被称作“隐私悖论”。相对数字世界的用户而言,隐私需要重新定义,隐私观念也在发生着转变。
加重社会的集体焦虑和孤独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雪莉·特克指出,我们因为要证明自己的存在,所以在数字世界里不断分享,不断交流,但事实上,这种对联系的渴望,与其说是一种治疗方法,还不如说是一种病症,它表达着害怕孤独的焦虑。尽管包括微博、微信、Facebook、Twitter等的社交媒体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空前密集,看起来我们在这些社交媒体上因进行有效的印象管理而获得了更多的关注,能够较长期有效地控制扮演的每一种角色。然而,虽然人们之间的链接增加了、角色更加多样自由了,但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焦虑和孤独。
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现代社会,社交焦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紧张的生活节奏、复杂的人际关系,使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都有分享心情、渴望被关注的心理需求。
从表面上看,伴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以及功能社会化,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社交焦虑得到了有效治疗。因为,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可以不断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结交更多的朋友,也可以获得更多的为社交所需的表演手段。
数字化时代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使得我们24小时都生活在移动网络的包围中。哪怕睡觉的时候,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账号都在不停地更新。基于移动终端进行的社交表演,看起来随时随地丰富多彩,这种对于手机等移动互联网设备的依赖,加剧了人们与现实社会的隔离。移动社交表演虽然可以有效掩饰自己在社会经济地位和人际沟通能力方面的欠缺,但是占用了用户大量的碎片时间,从而忽略了身边实际的熟人社交。这正如网友的调侃: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使用过社交媒体的人都知道,我们要么在发照片、要么在炫美食、要么在晒幸福、要么在普及一种知识(自己擅长或经验的)。隐藏在电脑或移动设备前的人们总是或多或少地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赞同甚至是羡慕。雪莉·特克将这种社交现象称之为表演性文化。在这种表演中,表演者所有时刻都是身在前台,甚至于其心理状态也是一种表演。社交媒体似乎营造了人际更好的沟通,其实这只是错觉,实际上却让人们更加孤立。所以,在一个新的层面上,雪莉·特克给现代人贴上了“孤独大众”的标签。
现代化过程中,依赖亲情宗亲、近邻关系维系的传统社区正在加速瓦解,人们生活在一个个脱离本土、松散链连的社会网络中。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网络,虽能提供必要的情感或物质支持,但与以前街坊四邻式的照应及群体的保护已截然不同,这使我们的心理处于非常脆弱的状态中。因此,离散型社会让人的内心更加孤独。
依赖于社交媒体的社交表演不仅增加人们现实中的社交焦虑,也切割了传统社会中家庭的共享空间。人们原本依赖面对面交流而培养的强关系,现在却不及社交媒体中的弱关系交流得频繁。
内省式思考能力的降低
内省式思考是人对自己的一种反思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内传播形式。内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日常的、长期的自我反思活动,它以完善个人的品德和行为为目的,具有明显的长期目标性和连贯性;另一种是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它是一个社会过程。个体在内省式思考的过程中,总是要考虑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印象,从而重构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内省式思考并不是绝对的主观精神活动,是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的反映。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自我表演,是一种主动的自我展示过程。在这种表演下,个体内在的自我在丧失独处能力以后倾向于彻底消失,剩下的只有不同于外在的自我来来去去反弹后虚无缥缈的回声。
社交媒体的功能设置总是试图提高其易操作性、智能化、便捷性、可视化,它给用户带来的是一种感官上的愉快以及大脑的解放。自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普及以来,140字的碎片内容出现的频率逐渐替代了之前长篇的博客文章和日志。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易操作等特点使得屏幕前的用户疲于转发、评论、发照片等,而“点赞党”的出现正是这种虚拟社交中导致人们肤浅的表现。社交媒体的个体表演不同于日常社会中面对面的表演。社交媒体的表演者可以说是没有观众的,它不像特定的剧场,它的受众大多数时候是缺席的。社交媒体中表演者与观众的分离导致表演者不用在表演中随时调整自己遵守纪律谨慎表演。正是由于观众的反馈总是延时的,所以当表演者脱离那种表演情境后,因自我调整而展开的自我反思也就削弱了。
社交媒体的内容以简短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为主,重在与用户间建立一种感觉。个体在社交媒体这个舞台上的表演也同样关注自己的个人形象,并通过一些印象管理策略来提升这种公共形象。
社交媒体的表演性文化,催生了个体在表演中的公众性自我意识(包括那些身体外貌可以开放的供他人评价的部分)的增强。另一方面,由于个体内省式反思的减弱,个体的自我意识(情感、态度、价值等)也会相对降低。在社交媒体上,用户更愿意被更多的人关注、得到更多的反馈。发文字内容的时候由于字数限制,用户总会想办法让文字更有吸引力,会精心润饰,好好斟酌,有时候还会精心寻找图片来配合;发图或照片时,会用工具进行修饰;此外,微博主页、QQ空间等这些是个体在社交媒体中身体的延伸部分,也会得到精心装饰和美化,不少用户还会去买会员资格来增加美化功能。这种表演文化导致用户在这种快餐化、信息视觉化的环境下容易只注重外在感觉。
社交媒体造成人们孤独的原因
1.社交媒体的交流替代了日常交流
社交媒体似乎营造了人际更好的沟通,其实这是错觉,实际上却让人们更加孤立。
2.人们低估了自己的负面情绪
“Facebook就像一个舞台,人人都愿意像一个演员一样尽量展示自己(而不是进行真实的交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谢瑞·图克尔(Sherry Turkle)将之称为“演示焦虑”,这使人对自己产生了疏离感。
关键词 文字脚本 多媒体 生理学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生理学是医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学科之一,内容繁多,局部微观机制抽象,系统整体理论复杂,知识结构更新较快。多媒体以其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受到生理学教师的青睐,但是理论上多媒体教学方式对生理学的学习问题改观不大,究其原因多是由于一些教师的生理学多媒体课件来源于网络或教师自己的简单制作,只是将书本换一种展示媒介,针对性不强,也就没有好的教学效果。一节优秀的多媒体课需要有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但是要得到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文字脚本是其核心。多媒体课件文字脚本是程序设计人员开发课件的依据,需要具有长期一线教学实践的教师与专家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取舍,用文字表述出教学每一环节的内容及其呈现方式。下面将本教研室中医生理学多媒体课件文字脚本的制作过程做简要介绍。
1 确定使用对象、功能
多媒体不同的使用对象,如医学普本学生与专升本学生,医学普本学生初次接触医学生理学,基础知识的讲解需要更深刻、全面;专升本学生经过医院实习阶段二次接触医学生理学,需要在简练、深刻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联系临床,深化基础与临床的联系,增强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因此采用材用于此两者的多媒体文字脚本的编写也不同,最终的多媒体课件也不同。不同的使用功能,如辅助教师教学与学生自学辅导,辅助教师教学需要在文字脚本的设计上侧重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讲解演示;自学辅导需要在文字脚本设计上侧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引导与创造性的培养,所以在设计多媒体课件前首要的是确定使用对象与使用功能。本次设计的多媒体课件针对中医专业普本学生,主要功能是生理学理论课教师课堂演示辅助教学。
2 确定教学目的与内容
多媒体教学是以整体课堂的优化为目标,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非常明确,且相适应,才可以通过多媒体这种信息传输载体达到课堂的整体优化。如果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不明确,或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不相符,不管制作的课件内容多么形象、生动,学生也不可能得到教师期望的学习效果,达不到教学目的。确定使用对象后,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与使用课本,明确每章节的教学目的,同时在此基础上明确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主要是重点与难点,这样的教学内容清晰,与教学目的相适应。此时用多媒体工具去呈现这些内容,就可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3 确定选题
在明确教学目的和内容后,要确定选题,即确定哪些教学内容需要课件呈现。不加取舍每章节所有的内容都以多媒体呈现,就会使页面沉重,重点难以突出,学生感官疲劳,学习积极性降低。在生理学教学方面,课件在解决微观结构、抽象机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使微观变得具体直观、抽象变得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但是每种教学方式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板书讲授在驾驭课堂、师生互动等方面的特点,所以如果用板书讲解更清楚或用实物演示更具体的,就不需要用课件呈现。在确定选题时主要针对板书、教具讲授不能达到教学目的的内容。例如讲解微循环通路用多媒体动画,会更加形象、直观,学生更容易学习、理解和记忆;降压反射机制则采用教师板书反射弧主要部分并讲解的方法,则会使学生跟随教师讲解,逐步理解,印象更深刻。
4 选择课件形式
课件形式是教学内容在课件中的呈现方式,课件没有固定的形式,无论是文档、视频、音频等都是课件形式,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每种课件形式都有其表达内容的优势与劣势,具体选择哪种课件形式,就需要根据表达的内容确定。如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用演示图片表示,介绍细胞膜转运功能时就可用动画的形式;在演示心脏泵血过程时不但使用动画并且加上声音,来加强泵血过程对学生的刺激,加深学生理解与记忆。所以在用课件授课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运用多种课件形式,达到文本、动画、声音的完美结合,给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课件形式并不是用的越多越好,一次性呈现许多课件形式,学生不但不能够找到重点,而且有感官疲劳感,学习效率降低。这就要求在选择的课件形式时,不但要考虑与内容表达的相适应,还要考虑学生学习特点与感官接受能力,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5 撰写脚本
撰写脚本就是把教学内容怎样在课件中表现出来的过程用文字表达出来。课件的文字脚本是沟通学科教师与课件制作者思想的工具,不但要写明主要内容,还要清楚的注释主要内容通过何种课件形式怎样表达,需要具有一线资深教学经验的教师亲笔撰写。但是,撰写文字脚本不是写教案,也不是各种课件形式的堆砌,需要撰写者的想象与思考,让文字与计算机联系,最终成为课件上丰富的画面。本课件的文字脚本的撰写采用卡片的方式,写清楚内容,表达要用的课件形式以及表现方式。每个知识点一张卡片,同时设计为一个页面,清晰,有层次,利于学科教师与课件制作者的沟通。
6 课件文字脚本实例
心脏的泵血过程在在第四章血液循环中是一个重点也是理解的难点。由于心脏的结构复杂,且泵血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给学生理解掌握带来难度。传统的板书课程不能清楚的呈现这一过程,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采用多媒体图画分解呈现与整体动态结合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表1 心脏泵血过程
一堂有质量的多媒体课需要一套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一套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需要一个个内容撰写精炼、课件应用描述详尽的文字脚本。同时,文字脚本撰写者与多媒体课件制作者要及时沟通,不断切磋改进,最终用多媒体画面贴切的表达出教学内容与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 陈健.贫血课件的设计与制作.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4).
[2] 苏燕,孟庆健,张熙曼.多媒体CAI课件脚本的编写.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9).
关键词 多媒体教室;中控系统;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TP30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2-0101-02
Experiences of Digital Multimedia Classroom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Xu Ming, Song Liang, Qiao Hong
Abstract Multimedia classroom, as the terminal portion of the digital campus,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s a very important topic. According to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from the system stability, the introduction of technology, attentive service we do some introductions. After the test of time and have achieved good results, the measures improve management efficiency, reduce management costs, guarantee the normal teaching order.
Key words multimedia classroom; central control system; computer
Author’s address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China 100124
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蓬勃发展,作为数字化校园终端部分的多媒体教室其建设和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作为建设者和管理者,不但要考虑到技术的发展,还要全面考虑系统整体的稳定性;不但要提供扎实的技术支持,还要提供细致的人性化服务。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总结,笔者从以下几方面与同行进行探讨。
1 稳定的系统是核心
北京工业大学校2005年之前只有独立控制的几十间多媒体教室,经过6年的建设发展,目前已拥有分布在5栋楼的226间网络集中控制型多媒体教室。而目前多媒体教室众多且分散和管理人员相对缺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对多媒体设备和中控系统稳定的要求越来越明显。
1.1 中控系统的稳定
中控系统属于多媒体教室的“中枢神经”部分。网络集中控制做到的只是将独立控制的多媒体教室纳入到中控室进行集中控制,仅仅是向前走了一步,这一步走得好不好关键在于中控系统的稳定。一套稳定的中控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软硬件上采用前沿的技术;中控机长时间待机不死机;控制指令下达准确快速不丢码;集中控制软件运行稳定无BUG;便于升级和扩展。所以要选择口碑好、技术领先、产品质量过硬且售后服务水准高的企业来做中控系统的集成。
1.2 计算机的稳定
计算机作为教师课堂传授知识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具,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稳定。为了达到稳定的目标,硬件上严格把关,选择大品牌的计算机;软件上采取以网络操作系统为主和以本地操作系统为辅的两套系统,从而保证计算机操作系统和软件运行的稳定。
1.3 投影机的稳定
由于多媒体教室的投影机工作在多粉尘的环境下,投影机在投射时空气中的尘粒很容易进入机内,灰尘的积累会阻止机器的散热,导致损耗灯泡的使用寿命甚至烧毁机器等,所以在保证亮度满足的情况下,既能防尘又能方便散热的大品牌投影机是首选。
1.4 扩声系统的稳定
多媒体教室中扩声系统稳定的关键是必须解决教室内声音的正反馈即自激啸叫。鉴于多媒体教室利用率高且使用人员经常变动的特殊性,不宜采用复杂的调音台及数字反馈抑制器等专用设备来消除声反馈。采用移频功放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难题,取得很好的效果。
2 技术的引进是关键
作为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要始终不断引进和学习新技术并将此运用到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上。以计算机管理的发展为例,为了解决分散在众多教室的计算机管理难题,近6年依次引进了保护卡技术、无盘技术和Phantosys桌面虚拟化平台技术,最终得到一个相对完美的计算机维护方案。
引进的Phantosys桌面虚拟化平台技术能使分布于不同地点的多媒体计算机操作系统始终保持最优状态,软件在一台计算机上安装就可以在多机使用,而且能保证计算机启动速度快,对网络压力小,软件下发及时,能极大提高众多计算机维护的质量和效率,如表1所示。
简单来说,Phantosys幻影桌面虚拟化平台是用来实现桌面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环境的集中控制、集中管理、应用环境随需供应以及提高计算机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的虚拟化平台。它能够使计算机管理人员在集中管理的资源中,按需供应计算机运行所需要的操作系统和软件以及个性化计算环境。
Phantosys桌面虚拟化平台具有两个核心的关键技术。
1)分布式数据存储的网络动态派送和集中管理技术(Phantosys Local Cache)。PC运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在第一次运行时由Phantosys DVP提供,以后就完全在本地硬盘读取运行,PC端一旦有新的数据需求而本地硬盘中没有时才从Phantosys DVP中调用。采用此技术保证了PC速度不受任何影响的前提下对网络流量的占用和需求都极小,不会造成因为网络带宽瓶颈而影响PC的启动速度和运算性能,与传统的无盘技术相比在启动速度上是个质的飞跃,这样就可以解决无盘技术不能随意安装众多软件的问题。
2)跨平台群集文件系统Phantosys PIM。Phantosys PIM文件系统可以在一个单独NTFS格式的文件中同时存储各种系统镜像Image文件(支持PC随选Win2000、XP、Vista、win7、2003Server以及Linux的各个版本RedFlag、Redhat、Ubuntu…),这样PC开机可以按照需求选择相应的系统环境运行,尤其适应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性教学环境[1]。
由此,Pantosys幻影桌面虚拟化平台对多媒体教室管理者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使用此项技术能够实现在中心机房集中管理桌面应用、对桌面应用实现统一配置与管理的能力。由于实现桌面集中管理、虚拟化和随需交付,传统PC应用的很多管理难题、维护难题、安全难题,在这种全新的基础架构上是完全不存在的,这意味着计算机管理员可以从繁琐的客户端配置、软件版本升级、病毒防护、系统修复等操作中解放出来,在给上课教师提供充分灵活操作空间的同时,提升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3 贴心的服务是保障
针对多媒体教学支持的工作性质,总结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服务理念。一个中心:以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为中心。两个基本点:一是主动服务,主动做到提供方便、成熟、好用的设备给教师;二是反应及时,认真对待教师反映的情况,做到设备的及时维护。
3.1 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首先,要在设备和系统集成的选择上做足功课,做到甄选大品牌、用户反响好的设备,选择高资质有丰富建设经验的集成公司,从源头上保证设备和系统的稳定,为以后的日常维护打好基础。
其次,要做好设备故障的预案。承担多媒体技术支持的教师必须做到随时准备面对突发的设备故障问题,不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有办法解决,这就要求不断积累经验并形成相应的预案,关键设备做好备份,一旦发生故障可以随时替换,重复出现的问题可以根据过去的处理经验及时应对。
再次,要做到快速反应。对于各种软硬件故障问题,一旦接到报修要快速到达现场解决,难以解决的故障问题要与报修教师进行充分交流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3.2 开展多种沟通渠道
1)IP电话是上课教师和多媒体技术支持人员最直接的沟通渠道。IP电话置于多媒体机柜上,教师遇到故障问题可以及时用IP电话求助,便于及时发现并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2)开通网络服务作为补充。通过开通多媒体教室网,可以给师生提供查询教室设备配置、多媒体设备使用指南、设备问题反馈、维修记录等功能,便于教师快速掌握不同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方法,还可详细描述设备故障并提交至管理员[2]。
3)网络版问卷调查是深层次的沟通。每学期都会发放一次网络版多媒体教室调查问卷,从中可以获得很多深层次的建议和意见,对于以后改进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很大帮助。
3.3 采取既能保证稳定又充满活力的管理模式
针对学校多媒体教室众多且分散的特点,采取稳定的管理员与流动的助管研究生相结合的管理方式。管理员主要负责在中控室纵观设备全局、接听故障电话,助管研究生负责第一时间到故障现场解决问题,疑难问题及时上报中控室管理员。
实行研究生助管设备管理模式,既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勤工助学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本岗位的管理实践加强了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加社会阅历,积累工作经验,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从而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助管研究生思想活跃,知识层次高,有创新意识,他们更热衷于一些计算机方面的先进技术,解答一些计算机和多媒体方面的问题效果很好。而且助管研究生英语水平比较高,他们与学校聘请的外教进行交流效果更好。这样把他们所学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应用于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和维护中,无疑是一种既利于学校又利于学生的“双赢”举措。
总之,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从事本行业的教师,还要深入学习新版《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坚持学习新的技术和管理方式,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科学管理,力争发挥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最优性价比。
参考文献
[关键词]协同论:多媒体教室;有序;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5-0052-03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5.010
引言
数字化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和管理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更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我校为例,2005年之前我校只有独立控制的几十间多媒体教室,经过近几年的建设,目前已拥有分布在五栋楼的226间网络集中控制型多媒体教室。作为建设者,我们不但要将各种技术手段合理的融合和利用,还要赢得校内外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更要上下同心做好多媒体设备的良性管理和持续保障。根据多年的经验和总结发现,多媒体教室建设和管理的工作往往很重要也很辛苦,但是苦于没有强有力的理论作支撑,写出的总结和报告得不到重视。我们在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采取以协同论为理论指导,力求弥补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规范的现象,有效促进各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协调与合作,在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协同论简介
1.多媒体教室建设和管理中引入协同论的意义
协同论是由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aken)于1976年创立,之后他系统地论述了协同论,发表了《协同学导论》、《高等协同学》等著作。协同论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着重探讨各种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时的相似性,是近几十年来获得发展并被广泛应用的综合性学科。
协同论发展与完善了系统论(System Theory)、控制论(Cybernetics Theory)、信息论(Information Theory)与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等现代科学理论。采用系统动力学的综合思维方式,揭示了各种复杂系统与现象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新的有序转变的规律。如图1所示。
协同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其中也包括通常的社会现象,如不同单位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部门间关系的协调,企业间相互竞争的作用,以及系统中的相互干扰和制约等。在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恰好是不同属性的部门和各种技术,引入协同论找出多媒体教室系统的控制因素,进而发挥各个部门和相关人员间的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各种技术优势进而形成合力,有效促进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2.协同论的基本原理
(1)协同效应原理。协同效应是指复杂开放系统内的大量子系统相互协同运作,产出超越自身单独作用而形成整个系统“1+1>2”的聚合效应。当在外来物质或能量作用下的聚集态达到某临界点时,任何系统内子系统之间就会产生协同行为,进而系统整体质变产生集体效应,从混沌转向有序。
(2)支配原理。任何一个系统都包括若干子系统,如何找到系统演变过程中的主导参数(即序参量)是研究协同作用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通常情形下,序参量支配快变量(起辅助用的参数),系统的动力学和突现结构通常由少数几个集体变量即序参量决定,而系统其他变量的行为则由这些序参量支配或规定,即序参量主宰系统演化的整个过程。
(3)自组织原理。自组织是相对于他组织而言的,他组织是指组织指令和组织能力来自于系统外部,而自组织是指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在没有外部力量强行驱使的情况下系统内部各成员协调动作,导致空间上、时间上或功能上的联合行动,出现有序的活的结构。自组织成员通过“自己管理自己”的方式来达到组织的和谐与有序。
二、多媒体教室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建设过程中关联的部门和人员众多,易导致施工效率低下
以我校的实际建设情况来讲,我校的多媒体教室从规划到投入使用的整个过程,往往是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牵头,涉及诸多管理部门。而涉及的技术工种通常包括网络布线、强电施工、机房建设、系统集成、计算机系统调试等,其人员的构成更是复杂。如何面对方方面面的部门和人员以形成合力保证施工质量,是我们主建单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2.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太多,易造成建设目标不明确
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而是涉及多种技术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多媒体教室建设过程中往往会涉及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视频技术、音频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等。面对众多的新技术和复杂的技术指标,建设者稍不留神就可能陷入误区。如何选择简单实用的技术指标和将各种有效的技术成功集成到最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是我们建设者面临的巨大挑战。
3.建设过程中施工方太多,容易出现进度和质量方面的问题
多媒体教室的施工不可能是由一两个工种就可完成的工作,往往会包括基建施工、强弱电施工、机房施工和系统调试施工等等多个施工方来配合完成。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所以对于我们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必须有很高的要求。
4.管理设备种类和数量多,导致出现的故障繁杂
一间普通多媒体教室的硬件设备通常包括:计算机、投影机、幕布、中控机、操作面板、功放、麦克、音箱、机柜、读卡器、交换机、摄像头、IP电话等。以我校拥有的226问多媒体教室来说,我们所管理的教室中硬件设备总数可达3000余件,这还不包括中控室的设备。如此众多的硬件设备其故障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软件故障以及各类设备电源、连接线等耗材发生的问题,各种故障不是轻而易举就能理顺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管理机制和体制的创新。
三、协同论在多媒体教室建设和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建设的指导思想协同,一切以有利于促进教学为指导思想
多媒体教室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育教学发展。作为多媒体教室主建方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会接触到诸如教务处、基建处、国资处、财务处、信息处和后勤处等管理部门,由于工作范围不同缺乏交集,有时会导致跨部门沟通不畅通、认识上不统一,造成工程效率不高,而我们却没有任何超越管理部门的权威。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调动学校的各方面条件,协调一切可以协调的资源,建立一套运行良好的工程建设保障机制。
具体执行过程时,我们先向负责教学的校长汇报工程的建设目标、面临的困难以及需要协调的部门等具体情况,然后校长牵头由我们来组织相关部门的协调会。做到各部门指导思想保持统一,建设目标清晰明确,具体任务保持协同,如图2所示。当工程中的所有相关部门统一了指导思想而协同合作时,从而能有效推动工程建设的良性进展。
2.施工标准的协同,以系统的稳定性和实用性为最终目标
多媒体教室建设过程中一般涉及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视频技术、音频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等各种技术以及相应的技术人员。要求我们在统一时间内组织相关施工负责人员,根据其各自的技术权责,明确施工的界限,确定技术指标,合理分配、分解工作任务,以及进行工程责任的划分。我们本着稳定性和实用性的原则,采取建立样板间的方式,统一要求施工的具体细节和标准,然后依据样板间的标准再逐一进行建设。
2011年8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在视音频、强弱电、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等六个方面制定了详尽的技术规范,对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的技术标准进行严格量化,解决了建设标准不统一的难题,使我们对多媒体教室建设的各项标准做到有迹可循、有章可依。
3.监督进程的协同,共享工程信息资源,共同把关工程质量
多媒体教室的建设,由于涉及施工方较多,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容易造成施工质量和进度与原定计划发生不符的情况。一般在工程开工之前,我们组织各个施工方按照实际施工能力制定详细的工程进度表,工程进度表应该本着适度超前但是不要冒进的原则来制定。由我方制作出工程进度监督表和工程质量监督表,然后建立工程监督小组,小组成员由监工人员、工程主管和中心领导三方面人员组成。具体分工,监工人员负责现场施工监督,工程主管负责协调校内各部门和施工单位,中心领导负责掌握大方向。
按照要求,每天监工人员到施工现场监督工程的进展和发现工程质量问题,然后当天通过电子邮件和QQ通讯工具将两个监督表格上报工程主管和中心领导,做到施工信息及时有效的共享和沟通。一般由施工方造成的工程问题,会由监工人员和工程主管直接提出改进意见。如果遇到由于学校的基础条件造成的工程问题,先由工程主管上报中心领导,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学校相关单位。如图3所示。
4.协同管理目标,采取以协作为主、以分工为辅的自组织管理办法
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和保障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以我校的实际情况而言,一间中控室的四名老师负责管理和维护i00余间多媒体教室,面对的硬件设备可达1500件之多。如此众多的硬件设备以及对应的软件和耗材,每一个小故障都可能导致多媒体系统的非正常运行,从而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
为有效保障多媒体教学基础环境,我们从事的管理工作不可有一丝的延误,每接到一个设备故障电话必须由专人跟踪直到完全解决。教学支持的工作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工作,这注定了我们要协同配合,取长补短,为保障教学环境的良好运行而齐心协力。此外,根据每位老师的工作能力来分工管理不同的设备,由第一负责人负主要责任,当第一负责人不在岗位时顺位由第二负责人和第三负责人负责。按照自组织原则,我们的老师通过“自己管理自己”的方式达到教学设备管理的和谐与有序。如表I所示。
关键词:社交媒体;人力资源
社交媒体: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也称为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
社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博客、论坛、播客等等。在国外,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媒体有Facebook,Twitter等,而在国内,则包括微博,人人网,微信等。
近年来,社交媒体在互联网的沃土上蓬勃发展,爆发出令人眩目的能量。其传播的信息已成为人们浏览互联网的重要内容,不仅制造了人们社交生活中争相讨论的一个又一个热门话题,更进而吸引传统媒体争相跟进。
一个广为接受的认识是:社交媒体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思维方式和沟通方式的最重大变革。企业可以通过社交网络与他们的顾客和合作伙伴互联,及时通讯沟通。在社交媒体中,每个人都可以随时发出自己的声音,随时参与任何一个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甚至随之采取在线下行动,亲身参与热点事件进程。
生活中的新事物,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抗拒,社交媒体也同样。在一个企业中,技术部门和市场部门往往对外界的变革反应最快。技术部门的职责就是研究最新技术,开发最好的应用,评估最新的风险,所以他们往往先知先觉。而市场部门本身就肩负着开拓新市场,发掘新需求的任务,他们对于新生事物通常也接受很快。
但是人力资源部门,往往被认为是最抗拒变革的一个部门,是对新事物反应最慢的部门。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力资源要负责维护企业现行的制度,程序,用既有的制度评估和管理所有雇员——他们是企业内现行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他们当然不愿也不能随意改变。可是,当下的社会现实是:数以亿计的人可以用手机上网、通过社交媒体与世界联通,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亿万人生活的一部分,人力资源部门想要拒绝社交媒体的影响已经很难。而如果人力资源从业者能够主动示好,研究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恰恰可以给他们的工作带来巨大便利。正因如此,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已经开始主动接受和利用社交媒体,使其成为自己工作的得力工具。
社交媒体对人力资源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员工沟通
——在社交媒体网络中,信息的传递异常迅捷。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在微博上很快会获得成千上万的转发和评论。在社交媒体出现之前,管理层要与员工沟通主要通过开会,个别谈话,电子邮件,内部办公系统等。企业有什么信息要向全体员工,信息会一级一级向下传达,整个过程费时费力。而在社交媒体时代,雇主们基本可以假设,他告诉一个员工的事,很快所有员工就会知道了。HR们再也不用费劲地跑到一个地方跟那里的员工开会,宣布,然后再飞去另一个地方。一个单独的企业微博账号,随时更新,就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2 员工信息反馈
在社交媒体出现之前,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要想了解基层员工的想法建议,通常需要设立一个意见箱、员工热线或者 通过“总裁时间”这样不定时的会见制度。,在社交媒体时代,这些技巧实在显得太古老太费力。用这些工具,大概只有非常聪明的管理者,再加上一定的好运气,才能比较多地了解他的员工。而有了社交媒体就不一样了:通过员工的博客,微博,人人网页面,高层管理者可以在员工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微服私访”,如有需要可以随时与员工留言私信互动。而员工若有什么问题要反应,也可以随时@或私信给特定的管理层人员,既方便又私密。在一个人人互相联通、随时可以自由交流的社交媒体网络中,基层的员工的意见以史无前例的方式获得了表达和传播的机会。
3 社交媒体有利于企业寻找人才
过去,企业需要招人时,人力资源部门常用的手段有登广告,找猎头,参加招聘会等,当然在企业自己的网站上也可以挂出招聘启事,但是被看到的几率一般不会很大。但是现在,一个企业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官方微博上挂出招聘信息。140个字,写出简要招聘需求,留下相关人员邮件和电话。由于关注企业微博的人,大多是对企业有兴趣的人,所以这样的信息很容易获得转发。有兴趣者的层层转发,会使得招聘信息迅速在社交媒体的亿万用户中传播开来,而且,最重要的,这个过程全部免费。企业往往能使用0成本迅速获得大量应聘者信息。如今在微博世界,类似的招聘手段已经屡见不鲜。最早尝鲜的,是开风气之前的媒体,不少媒体通过社交媒体招聘记者编辑专业技术人员的信息。如今,社交媒体上的招聘主体已经五花八门。笔者最新看到的一例是@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 的热门招聘信息:“加拿大驻华大使馆招聘领事事务助理,年薪101900元”。
4 社交媒体有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人力资源部门辛苦定出绩效考核体系的目的,根本目的是督促员工工作,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衡量一个绩效考核体系成功与否的标准,也恰恰是看其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生产效率。以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社交媒体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上有显著作用。这可以成为人力资源经理们重视社交媒体的一个理由。
通过社交媒体,企业位于不同部门不同地域的员工更好的互相联通起来。在这些人数众多的员工中,往往蕴藏着比管理层更多的智慧火花。一些管理层人员感到头痛棘手的问题,或许某个员工正好有个点子。比如,如何一个技术问题如何解决,或者公司下一步应该如何拓展市场。
再高明一点的公司,甚至可以通过社交媒体 “悬赏”,挂出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定向给本企业员工群组,(目前新浪微博有定向给某一群组功能,这样可以避免企业外的人看到。)“悬赏”可以给出三到五天的期限,鼓励员工集思广益。凡是提出的意 见被采纳的员工,都可以得到企业的奖励。对企业和员工来说,这样的互动真是再便捷再容易不过了。没有了层级之间报告的繁文缛节,平等的互动交流,轻松有趣的手段。极低的成本,可能极高的收益。有什么企业不愿意试一下吗?
社交媒体,改变了人力资源工作,迫使人力资源从业者重视网络世界。在线社交平台,已经成为当下企业HR人员和高层管理者不可忽视的阵地。一方面它能为企业带来许多便捷,另一方面,若企业有负面新闻爆出,社交媒体也会以惊人地速度传播。社交媒体改变了这个世界上人与人相处的方式。HR作为一个管理人的部门,显然应该更加重视和研究社交媒体时代的生存战略。
对许多高层管理人员来说,“拥抱社交媒体”,听上去像是一个高风险,费时费力且回报很低的工作——要他们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放下架子”去了解一个看上去只有赶时髦的小年轻才玩的东西,听上去就不是一件容易事。而且,在社交媒体中,任何一个小人物都可以在任何时间发表对公司的看法,甚至不小心泄露公司不愿公开的信息,这使得一些管理者,甚至将社交媒体视为洪水猛兽,封堵还来不及,哪有心情拥抱?!
这些因素使得很多公司还不愿正式社交媒体。没有利用它来招聘人才以及做市场推广等。
事实上,IBM公司曾经对700名人力资源主管进行了一项调查,有78%的人认为他们的公司在合作与社交方面做得并不好。然而,只有21%的公司增加了这方面的投入。他们或许还在侥幸的希望,有一天员工会厌倦了facebook或者twitter,他们会不再愿意把自己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挂到网上去。
但事实是,社交媒体毫无过时和衰弱的迹象。Facebook,在全世界已经有了超过10亿的活跃用户,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在中国,单单新浪微博的用户数量在今年2月已经超过了5亿。(新华网)。而腾讯公司则在今年1月15日宣布,它旗下社交应用“微信”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3亿。
社交媒体在信息分享和人际合作方面,是一个革命性的发明。它可以让你与多年失联的老同学重新搭上线,可以让你寻找某个路上邂逅的朋友,但它真正的能量还在与,它可以用来创造许多商业机会,并将它们变成现实的盈利。
在积极应用社交媒体的公司,如IBM中,雇员通过社交媒体沟通彼此的想法,分享一些经验,由此变得更有创造力,工作效率更高。事实上,IBM公司2010年做的一项研究发现,美国财务表现最好的公司中,有57%更愿意使用社交媒体去帮助公司在全球的各分部开展合作。
不过,即便社交媒体有种种好处,人力资源经理们对它有所顾虑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HR的重要职责是控制员工,使其为企业的整体目标努力。而每个员工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行都可能对公司的形象产生影响,任由其自由发展,意味着人力资源经理可能每天都睡不好觉,随时防备哪个冒失的员工出口不慎,伤害企业声誉或者泄露企业机密。更何况,个别员工可能沉溺于在社交媒体上浏览、聊天,所谓“刷微博”,从而耽误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如何在拥抱社交媒体的同时尽量避免这些风险呢?IBM公司有一套社交媒体应用规则,这套规则随时在更新并融入到员工培训中去。
我在国内一家中央级媒体工作,在我工作的媒体,人力资源部门也有对于使用微博的相关规定,比如:在实名认证的微博上,你的身份即为某媒体记者,你的言行与所效力媒体密切相关,如果出言不慎给企业形象带来损害,员工本人会受到企业内部纪律处罚。如果你想以个人身份随意一些表达,请不要实名认证,即不透露你的工作身份。或者单独注册另外一个账号,用来“吐槽”。那时,能够规范你的只有国家的法律法规了。
5 结论
关于社交媒体对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影响,我在中文资料的检索中所见甚少。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的社交媒体还处于初发阶段,大量的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它对我们生活环境的革命性改变。另一方面,我们处在一个无法登陆Facebook,Twitterd等世界性社交媒体的区域,这使得整个社会对于社交媒体的绝大作用有所低估。试想,如果有一种工具,可以让你随时随地可以跟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自由沟通,你会轻视它吗?任何一个以盈利为己任的企业,会想不到从中掘一桶金吗?本文引述美国部分人资资源工作者对于社交媒体的评述,介绍一些国家化大公司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对国内社交媒体的认识,就人力资源工作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
参考文献
[1]Ahlqvist, Toni; B?ck, A., Halonen, M., Heinonen, S (2008). “Social media road maps exploring the futures triggered by social media”. VTT Tiedotteita - Valtion Teknillinen Tutkimuskeskus 。
[2]|accessdate= requires |url= (help)Kaplan Andreas M., Haenlein Michael, (2010), Users of the world, unit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social media, Business Horizons, Vol. 53, Issue 1 (page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