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9 14:48:54
序论:在您撰写导致校园的因素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发展;压力;高校管理体制
一、传统观点对辅导员工作存在认识偏差
1952年,国家提出在高校设立政治辅导员,此后,不少高校建立了辅导员制度,主要做政治工作,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部陆续出台了一些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政治辅导员工作定位依旧没有变。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时代又赋予辅导员工作新的内容,比如帮困工作、心理辅导、职业辅导等。进入21世纪,党和国家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项职能写进了文件(包括帮困、心理、就业、生涯规划、人际关系等),并从很多方面为辅导员的出路和保障作出了努力。
尽管国家赋予了辅导员工作如此重要的职能,但是传统观点对辅导员工作仍然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许多高校管理者错误地将辅导员定位成“宿管”甚至是“带孩子的”,给辅导员安排一些职责之外的琐事,或者将学生工作一股脑抛给辅导员,认定只要是和学生挂钩的事情,统统都应该由辅导员负责。长期的认识偏差也会辅导员得不到高校其他岗位同事的认同,导致辅导员被边缘化,甚至被排挤。
二、许多高校对辅导员工作定位不够准确
基于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偏差,许多高校对辅导员职业定位模糊,偏颇地认为辅导员就是普通行政管理人员,人人都能胜任,因此对辅导员的在职培训不够重视,辅导员队伍缺乏应有的专业培训和在职教育,从侧面加重了“不重视
缺乏培训
不专业
不重视”的恶性循环。
例如,高校中普遍存在对辅导员和宿舍管理员权责划分不清,辅导员常常陷身调解宿舍争端、检查内务卫生等琐事的泥潭,难以抽身,而辅导员的本职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却分身乏术,疲于应对。加之许多高校自身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辅导员工作实施起来缺乏有力依据,一旦有人提出质疑,往往使得辅导员工作陷入被动。
此外,辅导员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极大弱化了辅导员工作的教育职能。
三、当前形势下辅导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新时期,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面临更大的考验。比如,当代大学生思想波动的根源并不深刻,其中许多因素都是学校配套硬件设施不够健全等因素引起的。例如,食堂餐食是否实惠可口、宿舍是否有空调、热水供应是否充足等问题,往往引起学生思想波动,辅导员一旦处理不当甚至会引发。辅导员不仅要联系学校的相关部门协调解决方案,还要与学生沟通,宣传学校政策、安抚学生情绪。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网络又为学生发泄不良情绪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后果非常严重。但是,高校往往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原则,要求辅导员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却不从根本解决问题。最后,学生和学校的压力都汇总到辅导员这里,导致工作举步维艰。加之个别新闻工作者缺乏职业道德,为博眼球,常常作一些不实的报道,恶意激化学生和学校的矛盾。大学生思想不成熟、看问题容易片面,行动上容易走极端,这就要求辅导员做大量的思想工作。然而,实际上,辅导员的很多真诚付出得不到学生的理解,更添了辅导员的挫败感。
四、非职业化导致辅导员队伍流动过频
目前,我国对辅导员如何评职称和晋升没有详细、规范的规章制度,高校领导也对辅导员的个人发展不够重视。辅导员面临巨大的自身压力,不仅要养家糊口,事业上被琐事拖累,无法出研究成果,上升空间有限,容易出现职场发展的“天花板”,感到前途渺茫。
在这种大背景下,辅导员为了拓宽自己的上升空间,往往选择寻找机会转教学岗或者其他行政管理岗,同时,基于大家对辅导员工作认识的偏差,辅导员入职门槛相对较低,许多年轻教职员工将辅导员岗位当做自己职业规划的跳板。笔者曾经听到不少类似言论:“先当个辅导员解决吃饭问题,然后再考研;先入校当辅导员,以后想办转岗”。更有甚者,某些高校领导也将转岗视为对辅导员的提拔,向辅导员“许愿”:“好好干,争取明年当老师(专职教师)”。以上种种因素导致了辅导员不能安心工作,队伍不稳定,一届学生还没毕业,辅导员已经换了几拨的情况在各大高校屡见不鲜。
五、现行管理体制阻碍辅导员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职业道德;素养;缺失;原因
古人云“德不优者,不能怀远”,又云“德乃才之帅,才乃德之辅”。可见,道德素养尤其是职业道德素养将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发展。作为社会的潜在从业者,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水平参差不齐,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为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笔者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对造成其职业道德素养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一、社会因素
1.市场趋利的显现与影响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充分竞争的市场更能较好地实现资源配置。但是市场天生的逐利性,在其自身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毫无疑问终将影响到社会群体成员的价值观。长期生活在趋利性文化氛围中的社会群体成员,不但会唤醒沉睡的物质利益意识,而且会增加个体逐利的冲动。另外,市场的趋利性本质,使其自身很难自觉上升为高尚的道德精神和伦理规范,最终在群体成员中固化为逐利心理和功利意识。尤其是在社会约束和监督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其逐利性的负面效应会倍增和膨胀,发展为极端利己主义,甚至为一己之私而不择手段,将自己蜕变为贪婪、欺诈和不择手段的代名词。带有强烈逐利冲动和浓厚的物质利益意识的群体成员随着自身社会活动范围的延展和步入职业化的道路,逐利的负面效应也终将在社会各行业中滋长和膨胀。而这一影响也终将在行业潜在从业者或从业者的职业行为中显现出来。
2.群体心理的异化与偏轨
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作为社会的人,彼此之间必然要发生一定的关系,在长期交往中的交互影响下逐步形成群体意识和认知,上述意识和认知一旦形成并固化,反过来就会影响到群体成员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舍。长期生活在趋利性文化氛围中的群体成员,在逐利心理和功利意识的驱动下,很容易冲塌传统文化在群体成员中形成的如“重义轻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心理堤坝。“民皆逐利”的风气一旦甚嚣尘上,其结果必然是思想领域中的“如水处下”。利欲熏心,欲壑难填,逐利者在没有健全的法制约束下便会迅速攫取巨额物质利益,进而吸引和感召更多群体成员争相效仿。于是,“有50%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的群体心理逐步形成,并迅速填补群体成员心理空间。本应该坚守的正确义利观的群体心理在物质利益的诱导下异化为唯利是图的功利观,而这一嬗变也终将回流到行业潜在从业者思想意识中来。
二、学校因素
1.教育理念的循古与滞后
现代教育应强调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同时包容个性的张扬,追求整体有机的生态“和谐教育”,在系统思想的指导下倡导开放、主张“拿来”、兼收并蓄,正视多元并因之而变,在扬弃与吸纳中注重受教育者道德与文化素质的提升和创造潜能的培养、挖掘和激发,通过科学的教育教学手段和完美的教学艺术的有机融合开启受教育者心智,最终将受教育者培养成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然而,反观当下,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依然沿循旧制。职业院校虽然大都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了正常学期教学计划,也都开设了职业道德相关的课程,但大都是选修课或考查课,学时安排也明显少于考试课或必修课。这种安排使学生直接或间接地认为该课程不重要。再者,职业院校存在着重知识、轻道德,重理论教育、轻实践教育的现象。衡量办学成功与否的标准仍然停留在对毕业生就业数量的追求。在百分比率的驱使下的教育,谈不上对职业道德占比较高的学生质量的重视,更谈不上在以人为本和尊重多元的基础上实施开放式个性化的全面教育。
2.教育内容陈旧与泛化
当下,职业院校为了提高在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效果,虽然也积极进行了课程改革,较之以前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和形式也都有较大改观,但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还仍然存在着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陈旧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首先,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缺乏鲜明的时代性。当今,新现象新事物层出不穷,思维活跃并具有强烈的猎奇心理的青年学生自然会对新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然而,课堂上陈旧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再加之教师毫无新意的说教,使学生倍感乏味,失去兴趣牵引的教学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其次,教材内容泛化。职业道德教育岗位针对性不强,缺乏专业性。职业院校所用的职业道德教育教材通用性有余,专业性不足。众所周知,不同的行业、岗位有不同的道德要求。然而当前,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大都局限于“一般职业道德”教育,对“行业职业道德”教育涉及较少,即使部分内容涉及行业职业道德,但也未能做到有效结合行业职业道德特点,未能充分体现岗位特色。这种宽泛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面对众多带有明显个体差异的学生,很难体现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
3.知与行的背离与脱节
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经过系统的学习,对职业道德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由于自身心理上的不独立或者社会职业角色定位模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又使得他们难以对自身道德行为实施约束,更谈不上短期内形成职业道德自觉。学校偏重职业道德理论教育,缺少与社会联系,学生对道德的理性认识和行为抉择容易出现明显的知行背离与脱节。他们对社会职业道德现状不满,内心希望整个社会加强道德建设,但在个体行为选择上,部分学生对道德建设的实施却无意“从我做起”,对自己不文明、违背社会公共生活准则的行为往往采取放任自流或是盲从的态度。经验证明,通过对学生进行“知的教育”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行的实践”,才能使学生在职业实践中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同,进而将规范在意识中内化,从而形成职业道德的自觉,最终实现教育的知行统一的目的。
三、家庭因素
1.病态化家庭环境的影响
前苏联家庭教育者科娃廖夫指出,“人类至今还没有发明比家庭更完善的教育机构”。家庭环境在学生职业道德养成中起着独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处于成长中的职业院校的学生,心理从依赖走向独立,有强烈的认知冲动,但自身甄别能力较低,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追逐名利、只求索取不讲奉献的病态化的家庭环境,只能在正处于职业道德塑造期的学生心中刻上重利、逐利甚至唯利是图的病态化的心理沟痕。长期生活在该环境中的职业院校的学生在高尚的职业道德尚未形成之前,思想早已被病态化的家庭环境所污染,而且其负面影响与日俱增,最终将成为妨碍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消极和不利因素。
2.共同素养缺失的映射
鲁迅说:“许多精神上、体质上的缺点,也可以传之子孙,而且久而久之,连社会也都蒙受影响。”他又指出,“父母的缺点便是子孙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事实证明,不同的家庭培育出不同的人。家庭成员尤其是主要家庭成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到从这个家庭走出的孩子身上。这是因为作为家庭主要成员的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意或无意会成为孩子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无论是外在的处事行为还是内在的价值取向,都将在不经意间的言谈举止中映射到孩子心灵中。家庭成员间各自的素养水平看似独立,实则像连通器一样密切相连。每个成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家庭的共同素养水平。如果家庭的职业道德共同素养水平较低,本身又存在着诸如物利观等方面的缺失,那么这一缺失终将映射到从家庭走向学校的孩子身上,成为其自身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又一绊脚石。
四、学生自身因素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既体现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兼顾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不同的群体和阶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职业院校的学生通过接受教育和参与社会实践的锻炼,理应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反观当下,职业院校的部分学生不但没有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反而日趋彷徨和迷惘;不但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扭曲甚至颠倒;道德素质不但没有提升,反而出现价值观下降和滑坡;荣辱观不但没有回归正位,反而渐行渐远。上述现象说明,部分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未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身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
2.职业道德认知模糊肤浅
道德认知是指人们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是一个从道德刺激到道德新知的形成过程。同样职业道德认知也不是背记某些规则、箴言,而是反复经历道德冲突而表现出的稳定、积极的道德判断,进而将道德判断上升到道德自觉。职业院校的学生虽然接受了学校开设的职业道德课程教育,但是由于教育的双方在思想上的轻视等因素,最终导致课程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加之学生自身由于惰性的存在和功利性学习观念的影响,很难自觉研习职业道德内容。
3.职业道德内化远未形成
职业道德内化是指通过对受教育的对象进行科学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对职业道德规范、标准和要求达到一定认知,进而培育其职业道德情感,树立其职业道德信念,增强其职业道德意志,塑造其高尚的职业道德人格,并最终在其思想中固化为职业道德自觉的有机过程。可见职业道德的内化是一个系统化、长期化的过程,它的形成不仅需要系统的教育,还需要长期的实践。职业院校的学生虽然接受了学校有关职业道德教育,对职业道德有浅显的认知,但他们的道德情感并不浓厚,道德信念远未树立,道德意志和人格还没有真正形成,以至于他们在真正的道德冲突中,其职业道德行为的选择依然是无助和盲从,甚至出现突破社会道德底线的错误行为。正是这一不足从根本上影响了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提升。可见,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苏联]科娃廖夫.家庭关系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2]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因素
随着高校对学术科研的重视,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呼声也逐渐高涨。辅导员重视工作质量的同时,也要重视个人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教学实践中,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存在诸多限制因素。
一、限制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客观因素
1.学生管理工作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辅导员承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奖助学金评定、心理疏导、学生干部培养、党团建设、班级宿舍管理、情感咨询、就业指导等多项职责。按照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为1:200的标准来算,目前很多高校都存在辅导员数量不足的情况。辅导员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显著增加,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不能进行深入研究,工作往往敷衍了事。
高校对辅导员有严格的考核标准,以某高校为例:每月定期与学生进行谈话,并做好谈话记录;对所带班级,每月至少听课一次;每周至少进行两次学生宿舍检查,等等。辅导员要24小时开机,工作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对于上级安排的工作及日常学生工作已经是疲于应对,还要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监督,工作推进难度增加,成效不大。
2.高校辅导员的科研激励机制太片面
当前,一些高校在管理中无形将辅导员队伍边缘化,不轻视,但也不重视。辅导员薪酬待遇不同程度低于专职教师和其他行政人员,职务晋升也处于劣势,甚至没有资格,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工作技能的提高方面都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考核标准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多数辅导员工作五年以上,薪酬和职务还是没有较大提升。部分高校存在辅导员无法入编的状况,辅导员在学校没有“名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本职工作的前景丧失了信心。
3.高校辅导员的科研环境有待改善
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少有机会接受专业科研能力的培训,即使是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培训,也仅仅限于学生工作方面,客观上阻碍了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
个人职称是限制科研课题申请的最大因素,多数高校辅导员都有搞科研的热情,可是苦于自身学历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参与课题的申请和研究。此外,限制条件还有很多,比如学院内部没有适合申报的项目,申报项目的合伙人不能达成一致协议等,使得科研项目的开展层层受阻。缺少良好的科研平台,辅导员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较少,很多好的观点和思路中途夭折,难以继续。
二、制约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主观因素
1.高校辅导员自身科研能力有限
高校辅导员队伍总体上以本科学历为主,硕士学历为辅。根据调查,高校辅导员构成中本科学历占总数的78%,而硕士学历占总数的22%。本科生在校期间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很少涉及科研项目的开展,对科研的程序和内容较为陌生,加之科研工作要求科研人员具有发现问题、搜集资料、分析数据和总结过程等科研工作的基本功,这大大制约了高校辅导员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
2.高校辅导员科研意识淡薄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005-03
自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提出“倦怠”一词之后的40年时间里,关于倦怠的研究已经拓展到很多职业领域,包括律师、护士、医生、警察、社会工作者等。与此同时,关于教师职业的倦怠问题也日益得到关注。但是目前国内大多数研究者将研究对象关注在中小学教师群体,而关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尚属少数,尤其是高校辅导员的倦怠研究更不多见。因此本研究以国内5所大学的辅导员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分析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探讨其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研究采用整体取样原则,对国内某5所高校专职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70%。
1.2 研究工具。
本次调查所采用的问卷为“Maslach的职业倦怠量表”,根据台湾学者的修订,该问卷已经具有了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问卷为五等级计分,具有三个维度:情绪衰竭、低个人成就感、人格解体。该量表共22道题,采用李克特5等级评分,分数越高表明倦怠程度越严重。
1.3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处理,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
1.4 样本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
工作倦怠量表采用1—5分的5点计分法,中数为3,上表结果显示,情绪衰竭维度的平均分接近于中等水平,低个人成就感、人格解体维度以及工作倦怠总体平均分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可以看出,高校辅导员并没有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职业倦怠情况,但是在情绪衰竭维度的平均得分高于其它维度得分。为了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深入细致的对职业倦怠各维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2.2 职业倦怠感各维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 婚姻状况因素
以婚姻状况为分类变量,对辅导员在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发现,不同婚姻状况的辅导员在职业倦怠各维度上的得分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2.2.2 职务因素。
以职务为分类变量,对辅导员在职业倦怠各维度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结果发现,不同职务的辅导员在情绪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和人格解体上的得分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在职业倦怠感总体得分上差异显著F(102)=0.01,(P
2.2.4 参加工作时间因素。
根据所调查辅导员的参加工作时间的情况,我们将辅导员的工作时间分成3个时段,分别是1993-2000年、2001-2008年和2009-2010年。以参加工作时间为分类变量,对辅导员在职业倦怠各维度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结果发现,不同工作时间的辅导员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102)=0.049,(P
2.3 工作压力。
为了了解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情况,我们在调查问卷中加入了“学生工作的感觉”和“工作压力的来源”两个问题,以方便我们对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有一个直观和清晰的认识。
关于学生工作压力的情况,我们设计了“你对目前从事的学生工作的感觉?”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辅导员中,有16.1%的辅导员表示从事学生工作的感觉是轻松愉快或比较轻松愉快,有71.0%的辅导员表示从事学生工作的感觉是比较有压力或压力很大。
关于学生工作压力源的情况,我们设计了“对于学生工作中的压力,您认为主要来自于?”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在众多压力源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工作任务重,时间长,精力不足”;其次分别是“学生问题层出不穷,难于处理”“ 自身的知识、能力不足,工作方法欠缺”。
3 职业倦怠情况
3.1 总体情况。
总体上看出,高校辅导员并没有表现出较为的职业倦怠情况,但是在职业倦怠的各维度中,情绪衰竭这一维度平均分高于其它维度。情绪衰竭是指个人工作热情的耗尽,表现为热情衰退。从生理学角度看,这是由于过度应激而导致的一种躯体和精神的衰竭,是对过高压力的一种反应。这一情况引发的后果表现为对学生的漠不关心,失去同情心,精神委靡,工作效率低下等。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较为主要的原因是长时间从事压力较大的工作从而造成对工作失去兴趣。
3.2 影响因素。
在调查中发现,在职务和参加工作时间这两个因素上,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进一步分析中发现,在职务因素上,学工办主任和普通辅导员职业倦怠得分略高于副书记的职业倦怠得分;在参加工作时间因素上,1993-2000年参加工作的辅导员职业倦怠感得分要低于2001-2008年和2009-2010年参加工作的辅导员的倦怠感得分。我们发现,院系辅导员最后的出路是院系副书记,也直接反应出职务因素直接影响着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加快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势在必行。
3.3 压力情况。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71%辅导员表示学生工作压力比较大或压力很大,只有16.1%的人表示工作比较轻松愉快。在随后的调查中,造成学生工作压力较大的主要三种情况分别是“工作任务重,时间长,精力不足”、“学生问题层出不穷,难于处理”和“自身的知识、能力不足,工作方法欠缺”。针对这些情况,可以多开展相应的培训等活动,缓解学生工作所造成的压力。
4 对策和建议
中央16号文件实施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多大的进步,但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仍然有一些解决的问题。推动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增强职业认同感,提高辅导员自我价值感;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增强心理适应力,缓解工作压力等一系列措施,有效缓解辅导员压力,降低辅导员职业倦怠感,提高工作效率。
4.1 积极推动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一直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之一。高校应该加快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进程,积极推动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实现辅导员工作的良性互动,保障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辅导员的职业定位问题,保持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改善辅导员队伍的结构,保证督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也能够激励辅导员积极上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专项能力和综合素质。
4.2 增强职业认同感,提高自我价值感。
辅导员经常处在繁多的事务性工作中,此外由于工作的性质的原因,造成了部分辅导员理论水平不高,学术论文、科研成果较少,再加上经济收入比同期的专职教师低,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机会空间都比较小,这些都造成他们的失落与自卑,在事业上难有成就感,从而引起其职业倦怠。因此,高校要尽力营造尊重思想政治工作、关心辅导员成长的氛围,重视他们的工作,尊重他们的劳动,理解他们的苦衷,解决他们工作中和生活中的困难,减轻过重的工作和心理负荷,并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使辅导员有职业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从而把学生工作当作一项有前途的事业、职业、专业来做。
4.3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奖励优秀的辅导员。以此激励其他的辅导员共同进步,起到积极的正强化效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考核体系既要体现对工作态度的评价又要体现工作绩效的评估。同时也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科学、合理、有效的学生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4.4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
通过调查显示,有超过57.9%的人表示在工作中的压力来自于“自身的知识、能力不足,工作方法欠缺”。因此,可以通过鼓励辅导员参加培训以及进修,以提升自己的综合业务素质。(1)召开工作交流会。通过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讲座、研讨会、参观等多种形式,对辅导员进行新观念、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培训与交流。(2)设立专项学生工作课题研究经费,激励辅导员边工作边研究,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
4.5 增强心理适应力,缓解工作压力。
辅导员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心理素质拓展、心理讲座等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也可以通过自学等方法掌握情绪调节技巧,以此提高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当心情处于消极状态时,适当用心理学的办法,使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去,以此把心情调整到积极的状态上去。同时,也可以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平时的工作中去,使工作开展起来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 曾玲娟.新世纪的关注热点:教师职业倦怠[J].株洲师专学报,2002,7(3):82.
[2] 杨秀玉,杨秀梅.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2).
[3] 李丽.从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2).
[4] 曾艳.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困惑的思考[J].教育文化,2008,(12).
[5] 杨扬,姬旺华.高校辅导员工作倦怠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6] 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3(,1).
[7] 孟勇.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与职业倦怠[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
[8] 曾玲娟.新世纪的关注热点:教师职业倦怠[J].株洲师专学报,2002(3).
[9] 王晓春,甘怡群.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5).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因素;管理
职业认同是社会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社会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做出了正面肯定的评价。从来源上看,是个体从亲身经历中反思自己的角色定位而逐步产生的,从状态上看,是个体在现阶段对职业的认同程度,由职业认同所引发的系列心理感觉称为职业认同感,用于表征职业认同感高低状态的程度称为职业认同度。一般而言,职业认同度高的社会群体,其工作积极性、稳定性就高,反之则较低,二者是正相关关系。整体而言是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既有社会群体价值观的作用,又有天性、特长、喜好、志向的作用,反过来又可对社会族群价值观的整体走向产生间接影响。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度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辅导员职业认同度的客观因素
辅导员是高等院校中专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人员,职业定位属基层政治工作干部,具体工作内容是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标准,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心理规律出发,积极组织协调相关舆论资源,完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指导工作。
目前,鉴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指标之一就是辅导员队伍的数量与质量,各高校都加大了辅导员队伍建设力度,但就辅导员自身而言,政治指令带来的职业认同感相当有限。大学生群体往往将辅导员工作等同于行政后勤事务总管。
受以上种种客观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导致高校辅导员很难基于教师身份和校园生活培养职业认同感。
二、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的主观因素
部分辅导员从事辅导工作只是出于规避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而选择的暂时跳板,贪图国家高校提供的专项优惠政策,并利用职业人际便利谋划辅导岗位权利之外的诸多好处,不肯扎实工作、钻研业务,随时随地有离岗打算。
部分辅导员受年龄层次偏低,工作经验尚少,人生阅历较浅等影响,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感缺乏认知,对所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相关知识储备,加上辅导工作细碎,升迁渠道狭窄,职业规划模糊,未来发展无望,导致部分辅导员心生倦怠抵触情绪,思想政治辅导工作的专业水平提升缓慢。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管理建议
首先,高校扩招导致新入学大学生规模逐年增长,不论是学生教育还是学生管理都急需辅导员岗位人才。为此,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切实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由此,我们应从思想转变入展开辅导员职业认同管理。
第一,要提高各级领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教育机关的有关精神,从高校发展战略角度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创新思路,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加大各项投资力度,给予高校辅导员队伍应有的尊重和地位。
第二,要提高广大师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正确理解和看待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主旨、工作内容和工作水平,转变辅导员是高校学生保姆、编外警察、行政总管、后勤部长等偏见,通过各种有效沟通方式,对辅导员开展各项工作给予相应的支持和理解。
第三,要提高辅导员本身的从业热情。身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辅导员要自信而执着,坚信所从事职业是一种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影响广泛的职业,坚信所从事职业对其自身的各项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发挥存在诸多益处,职业舞台足够广阔,职业发展大有可为,以较高的工作标准要求自己,善于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不断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
其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介于党政之间,既有教师身份,又处于多头管理状态,从学校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到学生工作部、学生会,再到团委,工作内容细碎,考核指标零散,福利待遇偏低,没有职业规划。由此,我们应从体制改革入手开展辅导员职业认同管理。
第一,要将分散于各层级各部门的思想政治辅导教育工作队伍的人事、考核、福利待遇等关系集成到学校的唯一指定部门统一管理,并设专职管理队伍,完善管理权限,实现领导统一、编制统一、培训统一、考核统一。其次,校内各院系部门所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先关事宜不能多头布置、恣意调配,而要汇报至上述专职部门,经辅导员成员组协商后,按既定渠道总体部署落实。
第二,要认真分析总结辅导员队伍的工作内容中的不合理问题,结合辅导员实际情况和个人意愿,利用零碎时间穿插安排责任之外的事务性工作,让辅导员队伍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钻研业务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上来。
第三,要充分利用所有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场合,让辅导员有机会走上讲台,真正以教师身份开展思想教育理论工作,广泛参与学生教学管理工作,提高广大师生对辅导员工作内容的认可及辅导员本人能力素养的认可。
最后,我们应从落实政策入手开展辅导员职业认同管理,加大辅导员队伍、设施的相关投入,稳定辅导员与学生管理规模的比例关系,缓解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压力;营造思想政治教育业务学术氛围,借鉴专业任课教师培养经验,培养思想教育辅导工作业务骨干;在岗位津贴、办公条件、职业规划、政策落实等方面向辅导员队伍给予适当倾斜。
四、结语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到今天,重点是辅导员人才队伍建设,应努力强化职业化与专业化的辅导员人才培养理念,多角度、多途径切实提高辅导员队伍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业认同度。
参考文献
[1] 聂海岭,孟雪辰.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培养路径探析[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成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278-02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竞争日趋激烈,多数用人单位都把职业道德作为招聘的首选。目前,高职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的缺失成为了影响高职学生顺利就业的瓶颈,探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缺失的主要表现及成因,以便进一步有效解决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缺失问题,从而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仅是学生事业成功的保证,而且也是推动社会发展、企业发展及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需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然而,从实际来看,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的素质仍然存在着与企业要求不相吻合的方面,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的缺失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诚实守信缺失
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每个社会成员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但当今高职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屡禁不止。如抄袭作业、“”代考、恶意拖欠学费、制作虚假证件及个人资料、随意毁约、到岗率不足、频繁跳槽、甚至窃取商业机密等现象频繁发生。这些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认可,乃至影响到高职学生的顺利就业。
(二)敬业精神不足
爱岗敬业是从业人员的内在要求,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出发点,是企事业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是高职学生个人事业成功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但是,不少高职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过多地关注企业所提供岗位的工资待遇、工作地点和工作环境,强调奉献与索取成正比,缺乏踏实工作的精神。同时,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利”的推动下,部分学生过分强化个人利益,不讲奉献,只求索取,呈现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一些刚毕业的高职学生,有成就一番事业的愿望,但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把目前所工作的单位看成是培训场地,待遇好就继续干下去,否则另谋高就,缺乏一种基本的敬业精神。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学生的顺利就业和职业稳定发展。
(三)吃苦耐劳精神欠缺
任何成功,都离不开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而现在的高职学生基本上是“90后”,大部分为独生子女,是在家长和老师的保护下成长起来的,意志力、忍耐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经不起挫折,受不得委屈。顶岗实习时,对稍繁重一点的工作颇有怨言,对于临时的加班难于接受,甚至要求一到下班时间就休息。毕业时,不少学生只盯着大城市、大企业,不愿意到基层、到小企业;找工作时,重点考虑工资、待遇及工作环境;干工作时讲条件、图实惠。
(四)团队精神欠佳
团队精神是现代人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所有的人,只要做事,就要与人合作。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彼此协调、互相配合、共同合作才能完成,一个完全孤立的人,几乎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团队精神是高绩效团队的灵魂,是成功团队最重要的特质。而当今的高职学生大部分是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长大,从小养成了较强的个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到单位后仍坚持“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与人合作共事,无法融入到集体中。缺乏团队精神是当代高职学生的“软肋”。
(五)抗压能力欠强
高职院校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在当前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其承担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面对陌生的环境及管理方式,不能及时进行角色转换,绝大多数高职学生仍然是以学生身份来要求自己,造成对新的工作环境不适应,对新的管理方式不适应,再加上复杂的人际关系,容易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如失落、倦怠、焦虑以及自信心不足等心理困惑,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学生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
由于对职业道德教育理解不够深入,尤其是“工学结合”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有的领导认为职业教育就应该是以能力为中心,职业道德教育并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只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部分;有的高职院校领导认为职业道德教育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任务,职业道德的养成是工作以后的事情,学生参加工作后自然就会按照企业的要求来开展工作,没有意识到在校期间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也没有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全过程。
2.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认识不足
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必须经历一个反复磨炼,不断累积的过程。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没有进一步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没有把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实践相结合,而仅限于知识的教育,直接导致了高职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理想,导致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的缺失。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致病原因;相关因素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具有极高的发病率。依据国外资料统计结果显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年均总共住院人数的0.1%,病死率将近10%[1]。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致病原因包括食管、十二指肠以及胃部溃疡、粘膜糜烂等。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则取决于出血病变部位、出血速度、出血量等,和患者心肾功能以及年龄等情况相关。本次研究为明确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致病原因及相关因素,选取2010年1月~2015年 1月医院所收治的3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应用回顾性分析法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自2010年1月~2015年1月所收集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300例患者均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标准[2]相符合。其中,男性180例,平均年龄(49.9±14.7)岁;女性120例,平均年龄(55.1±15.7)岁;排除合并其他出血疾病者、精神系统疾病者以及哺乳期和妊娠期女性300例患者均对本组研究表示知情同意。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指引其独立完成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其内容包括患者发病时间、致病因素等,依据调查问卷结果向医护人员询问,并进行相关病例查询予以确认。最后,对全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获得结论。本次问卷回收率是100%。
1.3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全部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x±s)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 3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年龄在40~59岁之间的比例最高,为53.33%,其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方式中,黑便所占比例最高,为56.67%,其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本组患者的致病原因比较分析 本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致病原因比较多,其中,十二指肠溃疡所占比例最高,为31.67%,依此是胃溃疡(20%)、胃癌(16.67%)、复合性溃疡(15%)、糜烂出血性胃炎(6.67%)、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5%)、门脉高压性胃病(3.33%)和食道癌(1.67%),见表2。
3 讨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可从患者年龄、发病季节以及其他因素等角度上分析。①本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年龄的主要分布范围是40~59岁之间,其所占比例高达53.33%。经原因分析可知,青壮年是二十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等疾病的好发人群,而胃癌等疾病则多见于中老年人群。然而,根据近几年来相关研究结果可知,胃癌于青壮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所以,临床医师在对青壮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要予以足够重视,以免丧失其最佳治疗时机。②据本研究结果显示,季节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即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有可能发生在任何季节中,且其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然而,国内有相关报道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在冬季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季节[3]。分析其原因可知,我国在冬季有较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等,而人们因传统习惯需历经大量的聚餐活动,因此酗酒和暴饮暴食发生率大幅度升高,致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骤然增加。③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因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中青年人群的生活以及工作压力显著增加,与此同时,饮食不规律等非健康饮食习惯的发生率也随之显著升高,在日常生活中也容易发生相对较大的情绪波动[4]。因此,上述因素也可引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据相关研究得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严重程度和患者年龄呈正相关关系,即患者年龄越大,其病情就越乐亍K以,医护人员对于高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给与足够重视,要快速诊断并予以正确治疗,避免发生死亡等不良预后。目前,临床上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常用疗法,主要是口服止血药物,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及时实施配型输血、纠正水电解质以及酸碱紊乱、抗感染等。治疗时应采取未经检查和隐血试验等,从而掌握患者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此促使患者顺利康复。
综上所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致病原因主要包括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癌、复合性溃疡、糜烂出血性胃炎、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等,40~59岁人群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发人群,其主要出血方式为黑便。临床医师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致病原因等制定治疗方案,并嘱咐患者保持健康饮食生活习惯,降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从而保障其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何峰.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20例诊断和治疗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7):38-39.
[2]郝建,李艳丽.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研究[J]. 中国实用医刊,2015,42(6):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