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青少年的从众心理范文

时间:2024-03-28 14:41:38

序论:在您撰写青少年的从众心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青少年的从众心理

第1篇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1

1.影响青少年产生消费从众心理的因素

1.1社会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也在向开放性和多元化发展,同时还在迅速变化着,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潮也在不断地涌入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很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及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青少年的生活消费方式也直接受到了西方消费思潮的影响,有些青少年对西方的消费方式很崇拜,在购买商品时崇尚洋牌名牌,以购买外国商品为荣,认为追逐时尚就是吃麦当劳、过西方节日、看美国大片和听欧美流行音乐,盲目攀比成风。青少年接受了大量的西方观念,比如追求享受、“快餐文化”、交往开放等,也逐步的认同、支持、依赖西方文化观念,在消费行为上也逐渐有追求西方的时尚消费变为从众行为,成为青少年消费的趋势。

1.2家庭环境

目前我国的青少年多数都为独生子女,父母自己省吃俭用却毫不吝啬为孩子花钱,对于子女的任何要求都会竭尽所能的去满足,他们认为给孩子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就能使子女独立安定生活、快乐学习,而这种做法在事实上却是错误的。青少年在人格上很容易因为这种无节制的满足而形成依赖性格,从而造成了青少年依附于同学,因攀比而造成盲目从众消费。正是家长的这种溺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青少年的不合理消费行为,阻碍了青少年的人格成长,造成了很多青少年不成熟的消费心理和道德的缺失。同时有些家长自身的奢侈浪费消费习惯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青少年,使青少年形成了不良的消费习惯。

1.3教育环境

长期以来我国对青少年的消费道德教育和引导青少年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上还存在很大的缺位和不足。大部分学校都没有设置相关的教育内容,或者没有足够积极的引导青少年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

另外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众教育逐渐取代了精英教育,使得部分青少年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兴趣,部分青少年没有主见,盲目的模仿他人,在消费行为上出现了从众心理。

1.4个体心理原因

青少年的所处的心理阶段还未真正的成熟,他们之间普遍存在自尊心和胜负欲,青少年都希望得到来自周围同辈群体的欣赏和认同,但是由于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成熟,为了让别人认可和确定自己的身份往往会通过消费的方式来实现,因此一部分消费观不稳定、不成熟的大学生在那些存在盲目消费、高消费、攀比消费和炫耀消费等不合理消费现象的群体中会感到无形的群体压力,在消费心理和行为上就很容易从众。青少年群体成员之间在消费上会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一旦在青少年中出现不合理的消费,就会快速流行起来,这就是青少年消费的“趋同效应”。

2.引导青少年健康消费心理的对策

2.1提倡勤俭节约,对青少年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勤俭节约一直是传统美德,中华儿女几千年来一直在倡导和践行这一传统美德。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追求奢侈品牌、讲究排场等铺张浪费现象越来越多,在这种环境影响下也对青少年的消费观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应该对青少年加强传统美德教育,提倡青少年勤俭节约,对社会不良的攀比风气要坚决抵制,建设好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引导青少年从点滴做起,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2.2对青少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思想产生了严重影响,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网络的应用,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受到了各种校级思潮的冲击,青少年的消费观念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在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重要作用,要让青少年明白自己的消费是否正常,是为了追赶时髦还是盲目的攀比,从而让青少年学会科学、和的消费。目前,青少年基本都具备了独立理性思考的能力,要引导帮助青少年矫正攀比从众心理,提高青少年的思想觉悟,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和健康的消费意识,从而改善青少年不良的从众消费心理和行为。

2.3加强青少年的家庭消费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理财能力

第2篇

选秀节目是近年来非常火爆的电视节目形式。随着2005年“超女”的热播,选秀节目吸引了成千上万青少年的关注。青少年是我国社会中最为活跃、敏感的群体,社会生活中的每一变化都会影响到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对选秀节目的主流受众――青少年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青少年热衷于选秀节目的原因

1.青春期趋同心理“作祟”。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受众群,是选秀节目的忠实追随者。他们对电视选秀节目有着浓厚的兴趣,收视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兴趣爱好和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或者选手。这些年轻的受众把了解娱乐新动向作为收视的主要目的,对明星的崇拜与模仿是这些受众的主要特征,明星的不同特点和类型、明星的个性与魅力,在娱乐选秀节目中展现得更加真实和自如。

青少年受众的生活环境相对简单,而且处于青春期的这一群体心理状态还不稳定,往往要以一些偶像崇拜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而且趋同心理也会助长学生中追星热度。在相对“封闭”的校园里,人际传播的效果非常明显,当一名学生成为某明星的忠实“粉丝”后,就会把有关明星的信息传递给周边的同学。在这里,人际传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2.心理松弛和压力缓释的需要。如今的青少年面临的学习和就业压力远远大于他们的父辈,老师和家长看重的往往是学习成绩,而学生的心理健康却常常被忽视了。面对堆积如山的书本和作业,学生们无可奈何但又不得不应付;现在社会上的激烈竞争使他们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娱乐休息时间去学习乐器、书法等技能,为的是能成为全方面的高素质人才,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选秀节目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放松自我的机会,看选秀节目不用动脑筋、不用太投入,只要放松自我就好,因此获得了部分的解脱。

3.相对优越感、虚幻英雄感和替代性满足。选秀节目给予青少年更多的是心理需求的满足:相对优越感、虚幻的英雄感和成就感是其中重要的方面。

相对优越感是在比较中获得的。比如某学生成绩不理想,音乐方面的才华却被老师和家长的偏见掩盖,通过看选秀节目,他可以间接“实现”自己的梦想,获得相对优越感,以便获得心理的平衡。尽管这种优越感与现实生活毫不相干,但通过它可以让某些心理得到释放,获得一份精神慰藉。

与相对优越感相辅相成的是一种虚幻的英雄感或成就感的获得,它是将观众自己等同于选秀角色,将选秀角色转化为自己来达到虚幻的英雄感。青少年对偶像进行疯狂的追求,不仅是为了获得一个签名或一张合影来向同伴炫耀,他们注重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角色认同,从中获得了某种虚幻的成就感或英雄体验。

选秀节目与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

目前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已经进入了“选秀”时代,纵观电视荧屏,有以下几种现象:一是“选秀”泛滥成灾, 社会大众深度卷入, 主流价值遭遇危机。二是“体验”千奇百怪, 恶搞大行其道,审美情趣面目全非。三是“真情”扑朔迷离, 绯闻隐私甚嚣尘上, 公共平台失衡倾斜。四是“主持”标新立异,夸张怪诞,冒充前卫。

选秀节目的利弊问题,已成为业内专家学者们争论的热门话题。在笔者看来,选秀节目的初衷固然是好的,只是随着类似节目的增多,模仿抄袭的也越来越多,其文化品味也随之越来越低俗,电视节目寓教于乐的功能似乎越来越薄弱。与此同时,迷恋选秀节目的青少年受众价值观也逐渐扭曲变形。

网络游戏容易上瘾,追星也一样。青少年由于迷恋偶像而学习下降,甚至做出极端行为的事例比比皆是,2006年的杨丽娟事件更是引发人们的关注。做“一夜成名”明星梦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于是他们逃学,向父母要钱买偶像的演唱会门票,无论自己是否具备明星素质而盲目报名参加选秀节目的现象愈加普遍。选秀节目该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不只是媒体一方的责任,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关注青少年这个特殊的群体,但是媒体的责任首当其冲。娱乐是电视选秀节目最重要的功能,电视节目制作者制作节目是为了通过观众提供娱乐从而获得相应的利益回报,而观众收看节目则是为了从节目中获得所需要的娱乐。但选秀节目作为一种文化商品,必须置于社会法律和伦理道德之下,必须以法律和社会伦理道德作为最基本的标准。电视从业人员应当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加强自己的知识底蕴;管理部门应当加大监管力度,让低俗远离荧屏。前些日子,国家广电总局叫停重庆卫视的《第一次心动》,并且规定省级卫视不得在黄金时段播出选秀节目,便是监管部门大力监督的有力佐证。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此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样重要。学校和家庭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电视媒体的传播功能;应当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满足青少年的审美需要并使其最终形成对于美的理性观念与判断。

全社会都应该关注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政府要发挥调控的作用。政府部门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技术手段统筹安排,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青少年的权益不受侵犯,运用强制手段对各种媒体进行管理和监督,通过一定的技术控制媒体的负面影响,从而营造起良好的教育大环境。政府应积极运用政策、法规和技术手段来加大对不良传媒内容的控制力度。

结语

电视选秀节目如同所有大众文化产品一样,在当今社会中应该不只是电视台赚取利润的工具,它同时还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作为电视人,一味模仿和复制国外的选秀节目不仅体现为创新性的缺乏,而且也可能带来一种排异反应。对于中国的选秀节目来说,深入理解节目规律,认识到它将要对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受众发挥的引导作用,在符合中国国情的娱乐伦理的前提下提高节目的创意能力和制作水平,摈弃恶俗和消极的价值取向,才能正确引导青少年受众的身心健康发展。只有这样,选秀节目才会成为一种重要的娱乐形态,既为广大受众提供精神产品,也为电视产业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宗匠.《电视娱乐节目理念、设计与制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1月

2.尹鸿,冉儒学,陆虹.《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1月

3.(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第3篇

关键词:青少年;时尚文艺;时尚文艺消费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257-01

青少年一直以来是一个备受学术界关注的群体,这不仅是由于青少年的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而且也因为青少年正处于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发展。时尚是青少年的追求,青少年追求的时尚文艺是青少年时尚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主要通过个案访谈获取资料,对青少年的时尚文艺追求进行解读。主要想探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青少年如何理解时尚文艺;第二,青少年追求时尚文艺的原因;第三,青少年在实际行动中如何追求时尚文艺;第四,时尚文艺对青少年影响。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个案访谈法进行研究,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本文选择的个案是一位16岁的初三女生J,该女生是笔者在大学期间兼职做家教的学生,与笔者较为熟悉,在交往期间J经常喜欢谈论一些时尚的音乐动漫等,因此将J作为个案进行研究。J目前就读一所普通初中三年级,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属于中等偏下。J的父母在社区经营早点摊,家庭条件属于中下层。

二、访谈结果分析

(一)对时尚文艺的理解:流行性与个性化

谈到文艺,J首先想到音乐。J说她自己最喜欢听的音乐是流行音乐,现在主要听初音的歌。笔者特意去百度了解了一下,初音全称“初音未来”是以语音合成引擎为基础开发贩售的虚拟女性歌手软件,确切的说属于电子音乐。J认为她听的音乐属于时尚的,因为很流行,是国际化的。J谈到她最早接触初音的音乐是同学提到的,她以前没听过就特意回家查了一下,后来开始特别喜欢。J最热衷于提到的另一项时尚文艺就是动漫,J很自豪地说自己是属于“声优控”和“画风控”,自己在看一部动漫时首先要看画面是否唯美、声音是否好听,然后决定是否要追下去,她的很多同学喜欢看《火影忍者》但她不喜欢。

从上述J的叙述中,可以看出J对时尚文艺是有着自己的理解的,一方面,时尚的是流行的,在他的同辈群体中流行乃至在她的认知中觉得在全世界也是流行的,她期待自己能够融入到潮流中;另一方面,J在提到时尚文艺时又很注重表现自己的个性化,自我的发现与坚持,“我”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人,力求与众不同。青少年对时尚文艺的追求实际上陷入到一个时尚的悖论中,往往在极力追求个性的同时却将个性淹没于时尚的大众趋从中,最新异(个性化)的同时又是最流行(大众化)的。

(二)青少年时尚文艺追求的原因分析

1.模仿与从众——构建群体认同

在访谈中发现,J喜欢的很多时尚文艺都是朋友喜欢并推荐给她的,比如最开始看动漫书时是班里的一位女生带的然后传给其他同学看,女生都很喜欢看,她的朋友也让她看,慢慢看的上瘾了,后来又开始追动漫的影视。女生们课后都会在一起讨论各自看的动漫,交换动漫资源等。她们班同学几乎都有自己喜欢的明星,像她一样喜欢初音音乐的同学会经常在一起讨论关于初音的话题。

从J的访谈资料中不难发现,在J追求时尚文艺伊始,模仿和从众的心理机制是起到很大作用的。J的学习成绩和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在J所处的群体中,J的各方面条件都不是很出众,所以会急于模仿群体中那些正在流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比较在意其他同学的时尚文艺追求,以求社会认同和群体认同。根据认同理论,个体总是要和其他人和群体发生关系才能够构建个体的自我认同。在模仿和从众心理机制的作用下,青少年对时尚文艺的追求成为构建群体认同的有效途径。

2.时尚文艺与青少年心理、时代共鸣——构建自我认同

任何文艺的创作都有其特定的时空背景,反映的是特定时代的时代精神,青少年的时尚文艺之所以能够为他们所推崇所追求,主要原因在于时尚文艺的内容切合青少年求新、求异和充满个性的心理,能够与青少年的心理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产生共鸣。青少年正处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半成熟状态,既不属于儿童又不属于成人,没有归属感,需要情感支持。中学生在追求时尚文艺的过程中看到与自己相仿的角色和经历,能够加强自我认同,得到心灵抚慰,获取情感力量。

J提到她不喜欢听一些老歌,觉得老歌过于沧桑。她们班同学都不喜欢,他们经常会在一起恶搞老歌。如其他青少年一般,J特别喜欢郭敬明的小说,最喜欢看《小时代》和《爵迹》,问她为什么喜欢她说特别喜欢里面人物的刻画和风趣的剧情,比较符合她的思想。当问到对当前特别火热的穿越剧的态度时,J表示不是很感兴趣。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文艺,音乐、小说或者影视剧,不是都能够成为青少年追求的时尚文艺的,老歌太老,反应当年的时代背景的老歌对于当前的他们太过沧桑,穿越剧的爱恨情仇、勾心斗角对于青少年心境的她们太过超前。唯有反映当前时代背景的又能为他们心理所理解的文艺才能与之产生共鸣,并成为他们的时尚文艺。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的丰富情感需要发泄、寄托、归依,而追逐时尚文艺的行动则为他们提供了合情合理的切人点,藉此可以发泄内心被压抑的情绪,舒缓心理的紧张,构建自我认同,这可能是青年追究逐时尚文艺最直接、率真的因由。

(三)时尚文艺追求的行动与后果——时尚文艺消费的兴起

J拥有很多动漫的书籍、DVD碟片,以及初音演唱会的碟片,郭敬明的每本小说她也都会买。J说她的同学也会买,大家谁买到最新的也会彼此交流。J说她从来不看电视,在家的时候就看DVD动漫或演唱会,甚至除夕夜都不看春晚,她表示春晚年年如此很无聊,如果广电改播动漫,她一定会看通宵。

从J的访谈中可以看出,J不但喜欢时尚文艺,而且也从实际行动上追求时尚文艺。在实际追求时尚文艺的行动中产生的一个后果就是时尚文艺消费的兴起。适度的消费有助于青少年建构群体认同、宣泄情感和压力,如果过度沉迷于对时尚文艺的追求则容易导致其异化:时尚文艺消费是以新奇、时尚为出发点的个性文化消费,过于极端的“个性符号消费”带给他们的只能是盲目而虚无的崇尚,造成强烈的个人主义;青少年过分沉迷于时尚文艺追求容易导致与他人社会交往减少,自闭倾向加强。最后,过度的时尚文艺消费极易导致炫耀性消费,对青少年正确消费观产生极大冲击。

青少年追求时尚文艺本身无可厚非,关键在于所追求的时尚文艺的内容是否健康有利,追求的态度是否盲目不理性。对于青少年的时尚文艺必须理性看待,积极引导:首先,积极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时尚”文艺。其次,积极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时尚文艺。最后,当前针对青少年的文艺创作要把握青少年的时尚心里,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来弘扬和传承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陈瑶.自由个性的困境——时尚的现代性悖论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2-3.

第4篇

1 网络新词语所折射的青少年文化心理

1.1 求新求异的心理

青春小说标题中大量网络新词语的出现,体现了青少年作者和读者求新求异的心理。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语言的革命性变革,网络成为新世纪以来新词语的最主要来源途径。大量带有网络色彩的新词语不断涌现,使得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求新求异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地释放,新词语成为青少年作家和读者的新宠。网络谐音词、旧词赋新意等新词语类型正折射出了当代青年求新求异的文化心理。

网络谐音词是伴随网络产生并被广泛使用的特殊词汇现象。由于网络谐音词更讲究简洁快捷,对于用语规范并不严格讲究,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网络色彩的,独特,幽默、风趣的谐音修辞手法[1]。青春小说标题中大量网络谐音新词语的出现表现出青少年作家和读者追求新颖,张扬个性的心理。青春小说标题中的网络谐音词主要有两种类型――方言谐音和普通话谐音。方言谐音词是指取代原词的谐音词语所谐读音为某种方言的读音,方言读音是连接谐音词语和原词的纽带[2],如《偶的酷学长》中“偶”是闽南方言中“我”的谐音;普通话谐音指取代原词的谐音词所谐读音为普通话的读音,普通话读音是连接谐音词语和原词的纽带[2],如《我们是吃“鸭梨”的快乐人》、《文艺风象?特集――男盆友》中的“鸭梨”和“盆”分别谐普通话“压力”和“朋”的读音。旧词新意是网络新词语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如《亲,前男友不包邮》,“亲”原是亲生的;有血缘关系或者婚姻关系的;关系好;感情深的含义[3],因不受交际双方性别,年龄等社会因素的限制,又具备迅速快捷的特点,成为网络新生称谓词,并迅速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青春小说标题中出现的网络新词语是青少年求新求异表达形式的产物,青春小说的读者大多为青少年,他们不愿受传统束缚,具有开放性,追求个性,容易接受网络新词语,因此可以获得更多青少年读者的喜爱,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1.2 诙谐幽默的心理

青春小说标题中使用网络新词语,给年轻的读者带来很多乐趣,也使新词语更富诙谐情趣,使其更能被接受并广泛使用,体现出青年人追求诙谐幽默的文化心理。青春小说标题中网络新词语的使用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直接体现作者的价值观。诙谐幽默的网络新词语的使用,能够直接体现青春文学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亲切感,拉近作者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如青春小说标题《??后宫记》等,“?”为形象结构,最初在网络上流行,后经电影等媒体传播,慢慢流行开来。“?”酷似一张窘迫的人脸的象形,用于表达郁闷、无奈等意思。这种极富想象力的新词语的使用,增加了青春小说标题的幽默感,达到俏皮、风趣的语言效果,营造一种轻松的语言阅读氛围,既是青年作家个性和创造力的表现,也是现代人追求快乐生活方式的体现,更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和购买欲,达到青春小说的商业目的。

1.3 从众从俗的心理

从众从俗心理(conformist mentality)指的是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4]。从众从俗心理是青春小说作者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体现了青春小说作者所处的社会语言环境,影响着他们对词语的选择和运用。如青春小说《那小子真帅》《那小子真坏》、《那小子真酷》、《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致我们的后青春》等作品。这些青春小说的标题往往采用相同的固定句式,并多为一部作品获得读者喜爱之后出现的跟风作品。这些作品标题表面看起来虽从众从俗、毫无新意,但却在保留原有句式的同时,增添了新内容,从而使作品标题更富表现力和流行特征,体现了作者的创造力。另外,青春文学商业化等因素对作者的从众从俗心理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仿拟的作品标题往往更能吸引年轻读者的注意力,这样便能节省宣传和推广的时间,提高市场推广效率。

2 网络新词语的影响

2.1 对青少年思维方式的影响

青少年的思维具有敏捷片面的特点,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常常是新事物、新观念尚在萌芽状态,他们已觉察到并付诸行动了。网络新词语的大量出现使青少年敏锐的思维和强大的接受能力得到进一步体现,他们通过使用网络新词语来表现自我,如“人”不叫“人”,叫“银”;“喜欢”不叫“喜欢”,叫“稀饭”。网络新词语的使用使青少年思维更富创造力,拓展了思维空间,突破了传统的思维禁锢。但同时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也具有片面性的特点,只考虑事物的表面现象,孤立片面的横向思考,既不考虑现实背景,也不结合事实,把事物片面化、单纯化,影响了对事物的深层认识。鉴于此,加强对青少年思维方式的正确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要引导他们在语言使用上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又要避免片面接受,随便拿来的思想。

2.2 对校园语言时尚的影响

网络新词语给校园语言时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由网络新词语发展而成的校园流行语处处透着新时尚的气息。漫步校园中,随时都可以发现网络新词语在校园中的盛行,如各大高校新生入学时使用的网络新词语标语“亲,欢迎参加外语协会”等。网络新词语符合现代大学生追求新异、求知欲旺盛的心理,很多网络新词语甚至是在校园中产生的,体现了大学生们的创造力。但是大学生正处在青年初期,其生理和心理发展还未完全成熟,如果对网络新词语的使用不加以规范,一些学生就会急于自我表现,片面地追求新鲜,这样很容易导致语言的低俗化,同时校园语言也是社会语言体系中的一部分,也势必将影响社会语言系统。因此,网络新词语的运用应当适可而止、适度而行,校园里更应如此。

第5篇

【关键词】青少年 时尚 猎奇心理 从众心理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1-0193-02

时尚是指当今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青少年是在时尚文化的冲击下成长起来的,其行为和生活方式深深打上了时尚文化的烙印:上网、追星、唱流行歌曲、穿时尚衣服、烫染头发、追求名牌……追求时尚有一定积极的、健康的意义,可以驱使青少年热爱生活、不断追求新事物,敢于表现自我、张扬个性,提高自身审美情趣、鉴赏的能力;但也掺杂一些消极因素,带有一定程度的非理智成分,会增加青少年的家庭经济负担,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消磨其意志、荒废其学业,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一 心理因素是青少年追求时尚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热衷于追求时尚,与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特点是分不开的。

1.猎奇心理

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并善于追求新的事物。手机、首饰、奇装、烫染发、电脑等作为新的事物,一旦出现,中学生更乐于接近、了解和拥有它。

2.从众心理

青少年与同伴交往的频率已大大超过与父母交往的频率,同伴交往与友谊变得日益重要,产生了强烈的归属的需要,渴望被同伴接纳、认同,受到同伴的尊重、肯定。那些不追求时尚的青少年,由于对时尚知之不多而受到同伴的嘲笑,被看做是“老土”、“异类”,与同伴缺少共同的语言,沟通交流受到影响,被排斥在同伴群体之外,为了得到同伴的认可和接纳,不得不随大流、关心和追求时尚。

3.性意识的觉醒

青少年开始出现第二性征,男女在外貌上产生巨大的差异,性意识开始觉醒,对自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希望自己有靓丽的外表、苗条的身材;或英俊洒脱、高大伟岸。也产生了对异性的关注,喜欢接近异性、被异性喜欢的心理。因而,青少年极力打扮自己,追赶潮流,追求时尚,名牌衣服、高档手机、浓妆艳抹、打扮入时,以引人注目,受到大家的肯定与好评,引起异性的关注。

4.攀比心理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少年产生了强烈的尊重的需要,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好评,赢得大家的尊重。为此,他们喜欢在各个方面与同伴一比高低,与同伴比学习、比长相、比家庭经济条件等。一些学生在学习、外貌、才艺等方面不如别人,就转向追求时尚,穿高档时装、用高档手机、买高档电脑……通过炫耀自己家里经济条件的优越,获得心理补偿与心理安慰,维持心理平衡。

5.减压的需要

现代青少年生活在一个充满压力、竞争的环境中,整天面对作业、考试、升学的压力,特别需要放松心灵,寻求解脱、宣泄、释放,追求时尚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听流行歌曲、看热门影视、上网、化装打扮、追星等轻松、有趣的活动,成了他们逃避压力的“避风港”和放松身心、调节紧张情绪的有效手段。

二 青少年“时尚热”的科学引导

青少年追求时尚,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要尽量消除其狂热性、盲目性,把它引向正确的轨道,以促进青少年健康的成长。

1.追求时尚应不违背社会规范

要引导青少年正确鉴别时尚,切忌盲目从众。时尚的追求要顾及社会道德规范和学校校规。在某种时尚流行之际,社会道德规范和学校校规常常会对其进行褒贬、加以取舍。如以会说外语为时髦、以善用电脑为时髦等,是积极、健康的,有助于丰富、充实个体的精神生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价值,要鼓励青少年去追求。而露肚脐装、化妆、佩戴首饰、烫染发等,虽然社会盛行,但青少年不能热衷于此。即使是社会道德规范和学校校规允许的时尚,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要因人而异,因性别、身材、风度、家庭经济状况和场合而定,不应相互攀比。

2.提高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由于青少年的审美意识还较朦胧,审美能力不成熟。对于什么才是真正的美,认识较模糊,导致盲目追求时尚,既有损于自己的形象,又不利于自己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加强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其鉴赏能力。首先,要使他们认识到自然美胜于修饰美。青少年蓬勃朝气、富有青春活力,拥有明亮的双眸,水嫩的脸蛋,乌黑的秀发,处处散发出青春的光彩,展示出清纯的形象,这是最迷人的,是自然美。完全没有必要在穿着、打扮上刻意追求时髦、修饰自己。其次,要使青少年认识到心灵美胜于形象美。不少青少年过分讲究衣服和发式的修饰,追求外貌之美。固然这是美的一部分,但不是美的全部,人的心灵美、行为美远胜于外貌美,心灵美、行为美更令人陶醉。所以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知识、完善人格上,做到自信进取、勤奋好学、文明礼貌、诚实守信、乐观坚强……这才会闪耀出更多的美!

3.充实精神生活,转移“兴奋点”

青少年富有朝气,精力旺盛,好奇心、求知欲强烈,如果他们有理想、有追求,精神生活丰富、充实,那么就不至于沉迷于盲目地追求时尚。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实其精神世界。成立科技、文艺、体操、电脑、写作等兴趣活动小组,举办摄影、书画展览,开展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辩论等。培养青少年广泛而健康的兴趣爱好,也可以充实其精神世界。人的兴趣爱好有高尚和低级之分,高尚的兴趣爱好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并使他们的精神生活充实、有乐趣。因此,要注意培养青少年广泛而健康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参与科技、文体、书画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兴趣……这样,青少年就会感到精神生活充实,从而热爱生活,好学上进,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不再一味地追求时尚。

4.加强行为控制

青少年的神经活动兴奋强而抑制弱,辩证思维还没有充分得到发展,遇事易冲动,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情感和狂热的行为。因此,要引导青少年对追求时尚的行为、情感加以自我控制,正确地看待时尚,理智地追求时尚,把追求时尚的行为维持在合理、适度的水平上。要学会控制自己情绪表现的强度,掌握合适的情绪表达方式,适度、合理地释放情绪。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之不背离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校规。

5.发挥大众传媒的正确导向作用

大众传媒形式生动活泼,对好模仿、喜欢猎奇的青少年常常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可以利用各种大众传媒,发挥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引导青少年合理、适度地追求时尚,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大力宣传无私奉献的人,讴歌品德高尚的人,称颂富有敬业精神的科技精英……引导青少年以这些人为偶像,学习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刻苦钻研的精神;通过大力宣传学习外语的意义,引导青少年以学习、运用外语为时尚;通过大力宣传讲礼貌的重要性,引导青少年以讲礼貌、有涵养为时尚等。

总之,青少年时尚热现象的产生与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特点与需要密切相连,成人要了解、尊重其心理特点与需要,加以科学引导,以促进其理智地追求时尚。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青少年;违法犯罪;客观因素;心理特点;预防

1.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青春花季的少年,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可塑性最强的时候。如果不能抓紧时机促使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而是走向了反面,就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归纳起来,少年时期的心理要素主要有以下特征:

1.1渴望独立的心理

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希望摆脱家庭和学校的束缚,独立自主,这种心理如果引导得当,孩子就会积极向上,心理健康。反之,则有可能与社会对立,与他人对立,最终走向犯罪。

1.2喜欢独立思考却又经验不足

少年人思维活跃,爱独立思考,由于经验有限,他们很容易颠倒是非、从而走上违法之路。

1.3情感强烈又不稳定

易激动、情感强烈是少年时期的又一心理特点。引导得当,他们就会见义勇为,公而忘私。引导不好,则可能轻举妄动,违法乱纪,还自以为是“英雄壮举”。

1.4逐渐成熟的性意识

青春期的性成熟必然使少年关注异性、爱慕异性,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不加强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并受到书画的不良影响,就可能在神秘感、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性犯罪行为。

2.青少年犯罪心理产生的因素

青少年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青少年大脑中的反映,这种反映是通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琢磨、判断等过程来形成的。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归根到底也是客观存在的各种不良因素在犯罪主体的头脑中的反映,因此,探讨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就不能不分析与犯罪心理形成有关的存在于主体外的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2.1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是社会构成的基础。一个人的气质、性别、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都是从童年开始的,都与他从小受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有关,人是在家庭生活中学会掌握社会的基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家庭的稳定和家庭的教育对青少年正常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主导作用。家庭暴力等因素极易使青少年产生反叛心理,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2学校环境

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也需要通过学校的教育来塑造。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依赖学校的教育功能。因为学校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的阵地,也是培养青少年精神文明的场所,而且中学阶段还是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一方面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具有正义感;而另一方面认识能力还不全面,评价事物、看待问题好走极端,情绪不稳定,不能正确对待、处理挫折等。这些矛盾是青少年的共性,是学校教育必须解决的课题。

2.3居住及工作环境

有些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既不是家庭也不是学校的原因,而是在周围邻居、工作场所中结交了坏朋友后才逐渐走上犯罪道路的,居住环境的好坏,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很大,尤其危险是,邻里中有教唆犯、惯犯、品行不良的人,他们常引诱邻里间道德观念不稳定,意志薄弱的青少年,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

3.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心理表现

(1)逆反心理:抗拒社会道德和法律,偏要与成人们的规定、纪律对着干。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独立自主的心理日渐强烈,但其并不能达到独立自主,对老师家长的归劝根本听不进去,逐渐产生逆反心理。这种心理常常驱使少年自暴自弃甚至离家出走、流落街头、自杀、犯罪。

(2)从众心理:模仿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过程。在群体压力大,个人心理承受力小时,采取从众行为而获得安全感,青少年从众心理就是基于青少年同龄群体内相同的情感和相似的需要。

(3)义气心理:“为朋友赴汤蹈火,为哥们两肋插刀”的心态在少年犯罪中尤为多见。14到18周岁这一时期被犯罪心理学家称为“危险年龄”段,其危险性源于他们的情感具有极端不稳定性和强烈好胜,轻易偏激,冲动起来不计后果。这也是青少年中激情犯罪较多的原因。

(4)报复心理:青少年涉世不深,世界观尚未定型,是人格形式和发展的最要害的阶段,也是最轻易产生逆反心理。对社会,对人生的熟悉易表面化、直观化。青少年中思想不稳定、抵制力较弱、意志力差的人,可能成为违法犯罪的后备军,有的明明知道法律是威严的,而故意去犯罪。

4.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如何更好地预防和防止青少年犯罪,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4.1保护性预防

保护性预防是指国家或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以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 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应加强有关青少年保护的立法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防止青少年沾染不良习惯,禁止侵蚀青少年思想品德信息的传播;打击教唆、引诱、胁迫青少年犯罪的犯罪活动,这也是保护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环节。

4.2堵塞性预防

堵塞性预防是指通过堵塞各方面工作的漏洞,减少和消除实施犯罪的条件,达到犯罪预防的措施。给学生普法,加强学校、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4.3控制性预防

控制性预防是指各种针对有明显犯罪倾向或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人采取的帮助、教育、挽救措施。主要包括:成立帮教小组;送工读学校教育;加强少年法庭的工作;回访考察。

4.4改造性预防

改造性预防指政法机关以生产劳动为主要手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技术教育,使有违法犯罪的人改邪归正,成为遵纪守法的劳动者。在劳动改造时,应结合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与原因,要重点进行思想教育,以彻底从思想上使失足青少年得以改造,真正成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劳动者。

4.5家庭教育是其中最为之关键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要从家庭抓起。有关部门可与青少年家庭签订防止犯罪的责任状,明确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任,巩固家庭这个堡垒。

【参考文献】

[1]犯罪心理学(修订本)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8.

[2]吴志刚著.青少年犯罪心理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5.

第7篇

心理学家认为,中学时期是一个人心理发育的特殊时期,是从儿童向成人过渡和飞跃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容易发生吸烟行为:

一、由于脑的抑制过程发育尚不够成熟,思维能力尚未发育成熟,知识和经验尚嫌不足,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常会发生挫折。此期情绪发育不成熟,自尊心又很强,心理成熟度不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调适能力都还比较弱,因而容易受到伤害,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产生苦恼、空虚,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促使他们从吸烟中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二、由于成人意识的增强,使他们处处模仿成人。成人的吸烟行为也自然是他们模仿的一项主要内容。他们甚至觉得学会吸烟是学做成人的第一步,不会吸烟就不算男子汉。

三、中学生心理成熟度不够,知识、经验不足,社会阅历较浅,而他们的成人意识、独立性、自尊心又使他们较少依赖父母和老师,而更倾向于同龄朋友。中学生的群体凝聚力较大,相互之间影响较大,相互帮助、相互制约、相互服从比较明显,由于自己认识问题不全面,从众心理表现更突出。胁迫于群体的压力,胁迫于“哥儿们”义气,很快就会从同伴那里学会吸烟。

四、由于中学生心理可塑性大,容易受环境影响,尤其是受父亲和老师吸烟的影响,有些则可能受坏人教唆。女生吸烟可能有好奇和时髦感等心理因素。

如何帮助中学生戒烟?应主要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加强戒烟的法制宣传。要积极推行现有戒烟的法律和有关儿童场所、公共场所不吸烟的规定,并适时制定限制或禁止18岁以下青少年吸烟的法律,颁布学生不准吸烟的规定等,适当运用行政手段宣传戒烟。

二是加强教育。其一是文化知识、文明道德风尚的教育。据有关调查,在吸烟人群中文盲占67.8%。大学文化程度只占44.7%,文化层次愈高吸烟者愈少,可见提高青少年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修养是禁烟的基础工作;其二是加强吸烟有害于身心健康的教育,这首先要求医生要戒烟;其三是美学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是青少年的气质、风度之美;其四是进行理想教育,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远大理想和目标。对青少年的教育,要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科学施行,充分运用老师和同学中的优秀分子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因势利导,耐心教育。

三是心理疏导和干预。当孩子受好奇心理的驱使想吸烟,或刚开始吸烟的时候,要及时疏导,力劝他停止这种尝试。当孩子最初吸烟又咳又呛的时候,要立即抓住这有利时机,耐心讲解不能吸烟的道理。早期干预非常重要。有些家长在孩子的一再要求下会答应让孩子“尝尝味道”,“体验一下”,这是不行的。孩子吸了一次就会想到吸第二次、第三次。

吸烟一旦成瘾,戒断更为困难。心理干预要做在烟瘾到来之前。当他们受挫或情绪消沉颓丧的时候,要给他们热情的关心、鼓励和积极的心理支持,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活动,以新的事物、新的兴趣转移他们对吸烟的欲望。

当小伙伴们聚在一起时,要引导他们谈论一些积极向上的话题,避免一些消极情绪。有人掏烟。要及时劝阻,要求他们互相监督,互相“从众”于不吸烟。

烟瘾的戒断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家长和老师要理解他们,帮助他们,激励他们下最大的决心,作出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