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8 14:41:38
序论:在您撰写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图分类号:F4文献标识码:A
1文献综述
国内不少学者对中国的新型工业化进行了研究。刘世锦(2005)分析了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相比的一些重要特点。任保平(2005)分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定位,研究了信息化背景下新型工业化实现路径的转型,认为中国工业化已经进入到了提高工业化质量和功能的新阶段。陈冬(2006)认为,新型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化背景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相辅相成,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由半农业半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或工业――信息社会转化的历史过程。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十七大提出了两化融合的观点,目前国内学者从两化融合的角度分析新型工业化内涵的还不多。
2 新型工业化的界定
2.1 新型工业化的概念
本文认为新型工业化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信息产业为依托,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为基础,以第三产业为主导,通过两化融合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过程。
2.2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信息技术是现代高科技群的核心和领头技术。信息产业转变了传统产业以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实现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发展模式信息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与传统产业相互融合,可以改进传统技术,并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信息产业的高渗透性,是它能够很快渗透到第一二三产业,尤其对传统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信息产业可以显著吸纳就业,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就业难问题。信息产业的低消耗、低污染特点有利于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信息产业的诸多优点决定了其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的工业化。我国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服务业的支持,服务业是低能耗低污染产业,同时能有效增加就业,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新型工业化的实现。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还远远没有达到工业化的要求,因此今后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推进政府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打破垄断,加大经济开放的程度,承接国际服务业产业转移,才能保证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和增长。
第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产业集群为有效组织形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模式。新型工业化所倡导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体现,而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适合集约化增长方式的有效组织形式。产业集群通过专业化协作提高交易效率,促进企业间上下游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污染,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内部经济的外部性,促进企业持续进行集群式创新,实现企业内的规模经济,是一种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适应的产业组织方式。产业集群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3 新型工业化的经济学内涵
在十六大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两化融合”的思想,极大的丰富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以产业融合为基础的两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本质要求,两化融合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两化融合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1 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分析
产业融合是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也正是产业融合开始大规模扩展的时期。这并不是偶然的巧合现象,它表明了产业融合与信息化之间确实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正是信息化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经济体系中各产业之间的资产通用性,产业间分工内部化,使产业融合在比较稳定的技术创新、合作竞争等驱动力的作用下得以发展并显示出强劲的竞争优势,为广泛的产业融合创造了根本的物质技术条件。
以电信、广播电视、出版三大产业之间的融合为例,这三个曾经边界清晰的产业,因为信息内容产品的数字化以及信息终端的融合,使得这三大产业开始有所交叉,产业之间的边界开始模糊,各产业的企业之间开始互相竞争,三大产业逐步走向融合,并且推动着管制部门、管制政策也逐步走向协调和统一。
目前,信息技术向经济社会的各产业部门持续深入地渗透,信息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例不断上升,经济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会越来越高,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资产在各产业资产结构中的比例会越来越高。由于这些信息和知识具有很高的通用性,其结果必然导致部分产业的资产之间实现通用,最后走向融合。
3.2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共生与融合
我国现在同时面临工业化与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和主要载体,而信息化是工业化升级的重要手段,所以要利用和协调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促进“两化”的共生与融合。
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下,传统工业要实现高效、节能、环保,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撑,这就必然要求信息产业与传统工业融合。按照技术发展的方向,产业融合有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种形式。由于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带动性、网络性和系统性等特征,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信息产业是一个产业链很长、产业感应度与带动度都很高的产业。新型工业化要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其本质是通过产业融合来实现信息产业与传统工业的融合,从而实现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3.3 两化融合的作用:提高产业效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拉动人才需求
由于放松管制、降低产业之间的壁垒等原因,产业融合使资源要素能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有效地配置,提高产业效率。根据传统产业经济理论,产业结构优化是通过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部门代替竞争力衰退的产业部门实现的。产业部门的优势地位从外因角度分析,主要是需求拉动形成;从内因角度分析,主要是产业竞争力增强、成本降低,特别是技术创新推动形成的。由技术革新和业务交叉形成的产业融合,使产业边界模糊,相关产业融合技术水准高的产业,实现产业创新,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
在两化融合过程中,由于市场的扩张与随之产生的对内容和服务需求的增加,对相关部门的就业产生直接而积极的影响。除了市场的成长能够转变为工作岗位的增加、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增大就业规模外,还对创造性人才产生了特别强烈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2]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3]刘世锦.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59.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是一个三元经济结构的发展模型
根据刘易斯的经典二元经济理论模型,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之路是在二元经济的发展框架中逐步推进的。首先是优先发展工业,将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而促进城市化,同时工业的发展,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最终促进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假以时日,将最终实现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但是在新形势下,发展中国家将面临着实现工业化和发展新经济的双重任务,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相并存的三元经济结构发展模型。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形来说明。
如图所示,我们用横轴代表市场化程度,用纵轴代表技术(知识)发展水平。图中两条虚线将坐标面平分成I、II、III、Ⅳ四块,它们代表具有不同市场化程度和技术水平属性的经济成份。针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状:用I(市场化程度低,技术水平低)代表目前发展缓慢的农业经济成份;用Ⅱ(市场化程度较高,技术水平高)和Ⅲ(市场化程度低、技术水平高)近似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经济成份。如Ⅱ和Ⅲ大致分别类似于我国技术含量低但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大部分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和效率低下的国有经济成份;用Ⅳ(市场化程度高,技术水平高)近似代表目标经济成份,它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为特征的新经济成份和现代化的工业经济及农业经济成份。在这样的三元经济结构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要借助新经济成份实现I、Ⅱ、Ⅲ向目标经济成份Ⅳ转变;另一方面通过增量投资发展新经济成份,从而扩大目标经济成分Ⅳ。可见三元经济结构下的新型工业化是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综合作用的过程。其具体的运作机制,三元经济成份之间的关系,国家的作用以及新型工业化的具体内容等将是全新的,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内含的是以技术(知识)和制度为基本驱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
工业化的本质规定是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为此各国必须依据自己的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根本区别还体现在它们所内含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孑然不同的。
第一,科技含量高。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下,一方面技术(知识),人力资本将是主要的生产要素,其具有递增的边际生产力,因而产品的技术含量高;另一方面在工业化过程中,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将大大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科技含量。
第二,经济效益好。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下,一方面高技术知识含量的投入要素所带来的产品本身就是高附加值的;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将引起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质上是实现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表现,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此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广泛运用成本和费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环境污染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大大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因为: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就其性质而言就是高知识、低资源消耗,低污染的产业。二,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一方面可以加快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降低环境污染。三,新形势下,环保产品市场需求的扩大及高新技术的运用将大大提升环保产业的发展水平,实现工业化与环保产业的良性循环。
第四,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下的集约型发展道路将改变现状,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其主要理由是:其一,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早已证明那种认为机械化、信息化一定会排斥劳动力,提高失业率的观念是错误的。其二,用高新技术特别是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将促进传统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其三,新型工业化并不违背产业演进规律。在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将是重要的产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基础,在一定意义上它的存在反而有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其四,新型工业化道路所孕育的经济增长机制将有助于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构建,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最后,须指出的是依靠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将是新型工业化道路所内含增长方式的另一重要特征。新型工业化对制度产品的需求也更加全面,即包括对正式约束的需求,如企业制度、技术创新制度等,也包括对市场观念、法制观念等非正式约束的需求,应该说,技术和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相互作用,互为补充的。
三、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最基本特征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良性互动
如前所述,在三元经济结构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着实现工业化和发展新经济的双重任务,这两者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其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传统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良性互动将是解决这一对矛盾的根本途径。主要理由是:
1、从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看。第一,两者的内涵不同,工业化的本质规定是一个长期的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信息化是指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由于利用了信息资源而创造的信息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直至占主导地位的过程。第二,从历史角度看,成功的工业化都是与时代提供的先进技术紧密相联的。就信息技术本身而言,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而新型工业化离不开信息化。第三,在两者关系上,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对信息化发展提出应用需求,而信息化通过工业化发展而不断得到深化和提升。因而发展中国家没有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大发展就无法为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必要基础,也就不会有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真正发展。所以离开了信息化的工业化就不是新型工业化,同样离开了工业化的信息化将是片面的,低效的甚至是高风险的信息化。
2、从一定意义上说,知识经济属服务经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这些作为知识经济的基本要素必须附着在其他产业上,在为其他产业特别是工业的服务过程中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事实上,国内外经验已证明,在工业和服务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是提升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职业教育 工业化 内涵发展
现代职业学校是职业学校发展的方向,要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构建相应的专业群及课程体系,实施课程改革和德育管理创新,搭建直通市场的办学机制,使学校的整个办学体制与机制实现与市场无缝对接,达到建设现代职业学校的目标。
一、构建服务新型工业化战略的专业群
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和品牌建设中应以产业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在政府的统筹安排下,结合学校的办学优势和教育特色,创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品牌专业。我市在产业发展上,实施“百亿企业”、“千亿产业”行动计划和工业园区建设计划,做大总量,做强企业,做优产品,全面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带动一产,促进三产,推进三次产业联动加快发展。“十二五”期间,积极发展装备和电子制造业,改造提升资源型工业,发展壮大生物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好工业园区这一载体,实现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方向,形成若干工业集聚区。这样,在构建职业教育专业群中,针对服务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依托正阳工业园区,重点建设装备制造、机械加工、电子产品生产、特色食品、物流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人才的相关专业;针对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培养人才,以构建“三中心、一基地、四城市”为方向(“三中心、一基地、四城市”: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休闲旅游基地;中国物流节点城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具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城市和民族特色名城),抓住黔江列为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建设的机遇,实施“建设渝东南中心城市建设”行动计划,做大做强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旅游、物流、会展、健身等消费热点设置专业。职业教育通过服务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过程,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助推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二、构建服务新型工业化战略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中、初级实践人才,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型、技能型、技艺型、操作型人才。其特点强调实践性、职业性、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能力。其课程设置的取向应坚持以职业个性发展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目标。服务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四个因素:课程主体、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具体来说:一是开发课程的主体多元化。既然职业教育的课程是服务就业目标的,根据专业类别,不同企业、行业都应该成为参与者,并且学校都是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二是课程目标是就业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目标、培养目标的设置既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共性要求,还需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能力结构有明确的定位。课程目标、培养目标与就业目标必须有机统一,才能使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有能力投入到工作岗位,有效率地完成企业、事业单位、工厂的工作安排,满足用人单位的工作需求。三是课程内容以职业技能为考核基本点。所设置的课程是针对某一职业岗位和职业群所需要的技术技能而言的,教学既要满足从业者对某一职业岗位的到前要求,还要重视从业者对这一职业岗位的未来需求。课程设置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职业技术训练,着眼于为继续学习打基础,着眼于岗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四是课程结构系统化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基本素质类课程、专业素质类课程和岗位技能类课程,其设置以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纯熟的技术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等素质为目标。
三、实施以培养发展性人才为目标的德育管理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存,同时还是整个教育中的一个环节。作为就业教育,除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培养。作为个人终生教育的一个环节,还承担个人素质提升的功能。在德育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增强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努力培育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首先,构建德育网络,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连接为一体,发动多方力量共同育人。由于学生的主要来源是农村的孩子,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留守家庭的子女,其家庭教育本来就缺乏,加上社会上的影响,使一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如果单靠学校一方的力量,难以完成对学生的引导,需要家庭父母的配合、社会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其次,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德育干部队伍,提高德育管理能力。可通过学习培训、岗位锻炼、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训练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素质优秀的德育干部队伍。第三,实施参与式德育管理,使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可通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活动,适应中职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开展富有成效的教育和引导活动。要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使学生接受知识、树立观念的同时又要重视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引导职业学校学生自觉遵循道德规范,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第四,通过系列德育主题活动,让学生参与、体验,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
四、实施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方向的教学改革
职业学校对学生培养的方向是具备实际动手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教学计划上,相应减少了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增加了实践课,突出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材使用上,创新教材应用,增加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依托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实现教材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在教学实际执行过程中,将着眼点放在“一转、二定、三设”上。“一转”,即转换学习领域。对已确定的工作任务按相同一致的原则进行梳理和厘清,将工作岗位应学、应会、应做的具有教学意义的内容进行加工、整合,使之转化成学习领域的课程,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二定”,即确定工作任务,对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进行认真分析,将其中出现频率高、技能程度强、承载知识密的列为重要的工作任务。“三设”,即设计教学情境,创设功能复合齐全、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的教学环境。根据完整过程、同一范畴和职业特征的要求,在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分解,分别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学习任务,实施基于操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以实际任务承担的角色完成课程的学习。在对学业的考核方式上,由传统的重理论考试向理论、技能并重的方式转变,鼓励学生报考多种技能等级证书。
五、搭建直通市场的办学机制
要改革办学模式,通过“共述、联办”等方式加强建设,推动规模化办学。要依托区域内行业、企业,职业学校与企业实施合作,促进学校、企业、行业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使职业学校实现“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局而。要改革培养模式,深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一体、顶岗实习;改变单一强调连续学习为连续学习和分阶段培养相结合,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人继续学习模式。要改革教学模式,积极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改革评价模式,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探索职业教育评价的新途径、新措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两化互动战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
近年来,四川省一直将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工作重点。2007年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四川省的基本工作思路是“一主、三化、三加强”,指出要加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2011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更是着重强调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对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做出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并明确提出实施“两化互动”战略是四川省一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重大战略部署。
现阶段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四川省各项经济工作都要以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推进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在此背景下,四川省“两化互动”战略的提出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发展观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化互动”战略进一步强调了工业化的新型化
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同于传统工业化道路,传统工业化把工业化单纯看成是量的规定性,认为工业化就是现代化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并达到占绝对优势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以农业占统治地位向工业占统治地位的转变。从量的扩张上表现为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经济学界根据人均GDP将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划分成为三个阶段:人均GDP在300美元以下为工业化初期;人均GDP在800—3000美元之间为工业化中期;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上为后工业化阶段。四川省许多地区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或向后工业化过渡阶段。但这种衡量方法只注重了量的规定性,忽视了经济结构等质的规定性。
而新型工业化则强调了质与量的统一,强调了工业化过程中要注重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工业化发展速度适度等。四川省在推动两化互动发展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新”字文章,强调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驱动力,把推动科技成果转换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各市县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注意工业化发展速度的适度化,注重工业化发展中的可持续性与环境保护问题等,切实在工业化过程中体现结构调整、内涵发展等主题。
二、“两化互动”战略强调了城镇化道路的新型化
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化是指伴随着现代工业化、社会分工的细化而产生的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镇地区集中的过程。其包含多层含义: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人口规模与地域规模不断扩大等。
四川省两化互动战略则强调了新型城镇化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强调了其科学发展属性,强调了城镇形成过程中的集约式、平衡式、协调性发展。新型城镇化注重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文化、公共服务保障等内涵为中心,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注重物的城镇化转为注重人的城镇化,切实保障新进城人员的社会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要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来推进城镇化,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居住与经济发展载体。
三、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应当协调发展
当前四川省进入工业化与城镇化“双加速”阶段,更需要遵循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经济规律,促进四川经济社会的协调平衡发展,也是我国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特别是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发展,仅依靠自发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把自发行为转变为自觉行为。
1、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两者是相辅相成、互助共进的关系。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和根本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空间依托的必然结果,并为工业化的发展创造条件。两者的协调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两化互动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原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 层次分析法;格兰杰检验;城乡统筹
中图分类号:F120.3;F291.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5-1052-05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and
New-type Urbanization in Chongqing
CHEN Xiao-yu1,LIU You-xin2
(1.Schoo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s,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China;
2.Chongq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400039,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of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e development level and dynamic interaction of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and new-type urbanization in Chongqing were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Analyzing results showed that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had an obvious pull function on new-type urbanization in Chongqing, while the retroaction was weak.
Key words: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new-type urbanization; AHP; granger causality test;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balancing
1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互动发展的路径分析
随着经济的加速增长,传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发展理念应运而生。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与传统工业化相比,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特征。
新型城市化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城乡统筹为特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质化,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和建设,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二者的发展在理论上具有密切联系,其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新型工业化对新型城市化的作用
1)工业化是城市化进程发展的起点。制造业的集中形成集聚效应,较低交易费用,构成城市的生产功能和服务功能。因此,城市化和工业化紧密相连,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相互依赖的两种表现形式,工业化成为城市化进程发展的起点。
2)新型工业化为新型城市化提供支持和动力。其一,注重创新和效益的新型工业化将推动城市化集约发展。其二,突出就业和绿色的新型工业化将促进城市化和谐发展。其三,增强集聚和辐射的新型工业化将加快城市化统筹发展。城乡统筹是新型城市化的落脚点,新型工业化能够增强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具有“促农”作用。
1.2 新型城市化对新型工业化的作用
1)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主战场。城市是第二、三产业的载体,聚集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多种经济活动,直接为工业化提供公共基础设施,是工业生产的基地[1]。通过整合城市内部的各种创新体系,增强综合实力,能够提高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使城市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强力支撑。
2)新型城市化为新型工业化的深入发展提供支撑。城市是服务业的重要载体,相比于工业,服务业对非农产业有更强的带动效应,能够吸纳更多劳动力,减少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优化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为新型工业化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配套合理的经济、人力结构。
2 分析模型、指标体系和指数测算
2.1 模型的建立
2.1.1 构造判断矩阵 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步骤构造判断矩阵如表1所示。
2.1.2 确定各指标权重
1)将判断矩阵B的每一列正规化:
bij=bij/∑bkj=(i,j=1~r)
从而将矩阵B=b11 … b1r … … …br1 … brr转化为
B= … … … … …
2)令wi=∑bij,wi=wi∑wj=(i=1~r),则计算出的w1,w2,…,wr分别为B1,B2,…,Br的权重。
3)一致性检验。为了判断权重给定是否合理,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指标CI=(λmax-r)/(r-1)。当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时,CI=0。(λmax-r)越大,CI越大,矩阵的一致性越差,即指标的权重越不合理。
2.2 指标体系
2.2.1 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体系 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的设定遵循以下3个原则:①符合完备性、精简性和普适性。②符合新型工业化的内涵。③充分考虑重庆的实际情况。从2010年开始,重庆在全市范围内大刀阔斧地进行户籍制度改革,这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有重大影响,因此,农业就业人数也应纳入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体系。根据这3个原则,指标体系选择4个准则层。各指标的标准值参考了谢德禄等[2]、史清琪等[3]及吴亚燕[4]提出的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标准值,采用层次分析法为各指标赋权,权重可以通过一致性检验。各标准值和权重见表2。
2.2.2 新型城市化的指标体系 新型城市化指标体系的设定遵循以下3个原则:①符合完备性、精简性和普适性。②反映新型城市化的内涵。指标体系应突出城市生活水平、生态环境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内容。③结合重庆的实际情况,使指标尽可能地涵盖新型城市化的内容。
根据以上原则,指标体系选择了5个准则层。指标重点参考中科院的《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5],借鉴了“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6]。各指标的标准值参考孟素洁等[7]提出的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测定,权重能够通过一致性检验。各指标标准值和权重见表3。
2.3 综合指数测算
2.3.1 数据来源 各指标的数据来自《重庆统计年鉴》(1995-2010)[8]、各年的统计公报和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9],部分早期的数据经过加工整理。
2.3.2 数据处理 首先计算各单项指标的实现程度。然后用下式计算重庆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综合指数Vt:
Vt=Ci•Wt (t=1995-2010)
根据表4、5计算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增长指数(增长指数是综合指数的对数),将增长趋势绘制如图1。从图1可看出,新型城市化虽然滞后于新型工业化,但是二者的差距在不断缩小,新型城市化的发展速度稳中有升。同时,重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和全国相似。重庆在中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具有代表性,对重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研究结果和政策建议具有普适性。
3 重庆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实证分析
3.1 数据说明
该部分实证将利用前文计算得到的重庆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综合指数来进行,分别简记为GY、CS。为消除方差的影响,对二者取自然对数,得到lnGY、lnCS序列。
3.2 单位根检验
选择最常用的ADF检验。在滞后期的选择上,依据AIC和SC准则,同时也考虑了标准误的大小,具体滞后期的选择见表6。
3.3 协整检验
lnCS和lnGY均为二阶单整序列,即lnCS-I(1),lnGY-I(2),二者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lnCS=-0.436 017+1.430 601lnGY+et (1)
(-7.657 145) (12.535 42)
R2=0.923 591 R2=0.917 713
F=157.136 7 DW=0.795 152
方程(1)的拟合优度为0.923 591,修正后的拟合优度为0.917 713,F检验值比较大,说明该方程的整体效果比较好,lnGY的系数符号为正,通过经济检验。
对方程(1)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ADF检验统计量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所以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lnGY与lnCS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说明重庆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注意到DW=0.795 152,该方程存在一阶自相关。为消除自相关,在方程中引入AR项,新方程如下:
lnCS=-3.413 424+0.237 455lnGY(2)
[AR(1)=1.021 437]
(-1.274 180) (2.594 629) (41.443 45)
R2=0.996 113 R2=0.995 406
F=1 409.412 DW=2.053 506
与方程(1)相比,方程(2)的拟合优度为0.996 113,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995 406,F检验值也明显增大,并且不存在自相关。因此,重庆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整方程即为方程(2)。方程(2)表明,重庆新型工业化水平每提高1.00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相应提高0.24个百分点。
3.4 Granger检验
Granger检验结果表明(表8):滞后期分别取1、2、3的检验结果具有同一性。在10%显著性水平下,原假设“lnGY不是lnCS的Granger原因”被拒绝,而原假设“lnCS不是lnGY的Granger原因”被接受。可以认为在90%的概率保证水平下,新型工业化促进了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而新型城市化对新型工业化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3.5 分析结果
重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互动关系表现在:第一,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具有相似的增长趋势。第二,新型工业化是新型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最后,新型城市化对新型工业化的促进作用有一定局限性。
4 结论和建议
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其协调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动力,因此,从理论上讲,二者应该实现相互促进。研究结果表明,在重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良性互动关系未能形成。其主要原因是重庆目前的新型城市化质量不高,影响了它对重庆新型工业化的反作用,难以真正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重庆新型城市化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城镇结构不合理,主城区和二级城市断层大;城市现代化水平低下,基础设施仍需加强;区域发展质量低,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10]。
针对阻碍重庆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良性互动的因素,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4.1 渗透新型城市化内涵,构建城乡一体化格局
新型城市化更加注重城乡的统筹发展,提升农村居民和新增城镇居民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因此,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方能体现新型城市化的核心内涵。当前,我国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是改变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重庆的农村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70%,户籍藩篱限制了资源的自由流动,扩大了城乡贫富差距,造成城乡不平衡,严重阻碍城市化进程。重庆应当充分利用城乡统筹试点城市的优势,稳步有效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筹城乡,消除二元结构,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
4.2 注重信息化建设,保障新型城市化有效推进
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重要内容,这一新特点为新型城市化的有效推进提供了重要保障[11]。信息化为新型城市化提供指导,保障城市建设中产生的问题能够科学、合理、高效地解决,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损失。同时,信息化为建设高质量的新型城市化提供手段。高水平的新型城市化反过来又将促进信息化的全面扩散,从而带动新型工业化,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 陈甬军.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化研究――兼论新型城市化道路[J].东南学术,2004(4):23-29.
[2] 谢德禄,李 琼,王小明. 试析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J].改革,2004(4):30-38.
[3] 史清琪,赵经彻.中国产业发展报告(2000)[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5.
[4] 吴亚燕.建立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青海统计,2003(6):30-31.
[5] 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15-117.
[6] 冯真真,史文斌.中新天津生态城确立指标体系[J].科技咨询,2009(28):56-57.
[7] 孟素洁,黄 序.北京市农村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J].城市问题,2004(4):40-44.
[8] 重庆市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1995-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2011.
[9] 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1997-2010.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产业融合;两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F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1000102
1 文献综述
工业化理论主要产生于发展经济学理论。钱纳里认为:“工业化一般可以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度量”。张培刚认为:“工业化即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向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他们都是从结构转变意义上解释工业化的。
国内不少学者对中国的新型工业化进行了研究。刘世锦(2005)分析了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相比的一些重要特点。任保平(2005)分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定位,研究了信息化背景下新型工业化实现路径的转型,认为中国工业化已经进入到了提高工业化质量和功能的新阶段。陈冬(2006)认为,新型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化背景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相辅相成,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由半农业半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或工业――信息社会转化的历史过程。
也有学者对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汪斌,余冬筠(2004)运用信息化综合指数模型,估计了信息化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带动度和对三次产业的差别影响,发现信息化对工业增长的贡献最大。张继良、杨仁发(2008)阐述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业融合的必要性、模式创新、动力机制,提出政府规制的政策建议。
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十七大提出了两化融合的观点,目前国内学者从两化融合的角度分析新型工业化内涵的还不多。
2 新型工业化的界定
2.1 新型工业化的概念
本文认为新型工业化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信息产业为依托,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为基础,以第三产业为主导,通过两化融合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过程。
2.2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信息技术是现代高科技群的核心和领头技术。信息产业转变了传统产业以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实现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发展模式信息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与传统产业相互融合,可以改进传统技术,并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信息产业的高渗透性,是它能够很快渗透到第一二三产业,尤其对传统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信息产业可以显著吸纳就业,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就业难问题。信息产业的低消耗、低污染特点有利于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信息产业的诸多优点决定了其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的工业化。我国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服务业的支持,服务业是低能耗低污染产业,同时能有效增加就业,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新型工业化的实现。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还远远没有达到工业化的要求,因此今后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推进政府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打破垄断,加大经济开放的程度,承接国际服务业产业转移,才能保证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和增长。
第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产业集群为有效组织形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模式。新型工业化所倡导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体现,而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适合集约化增长方式的有效组织形式。产业集群通过专业化协作提高交易效率,促进企业间上下游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污染,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内部经济的外部性,促进企业持续进行集群式创新,实现企业内的规模经济,是一种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适应的产业组织方式。产业集群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3 新型工业化的经济学内涵
在十六大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两化融合”的思想,极大的丰富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以产业融合为基础的两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本质要求,两化融合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两化融合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1 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分析
产业融合是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也正是产业融合开始大规模扩展的时期。这并不是偶然的巧合现象,它表明了产业融合与信息化之间确实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正是信息化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经济体系中各产业之间的资产通用性,产业间分工内部化,使产业融合在比较稳定的技术创新、合作竞争等驱动力的作用下得以发展并显示出强劲的竞争优势,为广泛的产业融合创造了根本的物质技术条件。
以电信、广播电视、出版三大产业之间的融合为例,这三个曾经边界清晰的产业,因为信息内容产品的数字化以及信息终端的融合,使得这三大产业开始有所交叉,产业之间的边界开始模糊,各产业的企业之间开始互相竞争,三大产业逐步走向融合,并且推动着管制部门、管制政策也逐步走向协调和统一。
目前,信息技术向经济社会的各产业部门持续深入地渗透,信息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例不断上升,经济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会越来越高,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资产在各产业资产结构中的比例会越来越高。由于这些信息和知识具有很高的通用性,其结果必然导致部分产业的资产之间实现通用,最后走向融合。
3.2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共生与融合
我国现在同时面临工业化与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和主要载体,而信息化是工业化升级的重要手段,所以要利用和协调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促进“两化”的共生与融合。
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下,传统工业要实现高效、节能、环保,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撑,这就必然要求信息产业与传统工业融合。按照技术发展的方向,产业融合有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种形式。由于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带动性、网络性和系统性等特征,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信息产业是一个产业链很长、产业感应度与带动度都很高的产业。新型工业化要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其本质是通过产业融合来实现信息产业与传统工业的融合,从而实现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3.3 两化融合的作用:提高产业效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拉动人才需求
由于放松管制、降低产业之间的壁垒等原因,产业融合使资源要素能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有效地配置,提高产业效率。根据传统产业经济理论,产业结构优化是通过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部门代替竞争力衰退的产业部门实现的。产业部门的优势地位从外因角度分析,主要是需求拉动形成;从内因角度分析,主要是产业竞争力增强、成本降低,特别是技术创新推动形成的。由技术革新和业务交叉形成的产业融合,使产业边界模糊,相关产业融合技术水准高的产业,实现产业创新,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
在两化融合过程中,由于市场的扩张与随之产生的对内容和服务需求的增加,对相关部门的就业产生直接而积极的影响。除了市场的成长能够转变为工作岗位的增加、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增大就业规模外,还对创造性人才产生了特别强烈的需求。
4 实证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自1980年创立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以来,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深圳GDP年平均增长26.9%,地方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36.9%,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34.3%,因此研究深圳工业化发展过程对研究我国新型工业化有重要意义。
在深圳三十多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全世界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亚洲四小龙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亚其他国家或地区以及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大规模转移;第二次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发达国家成熟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中国的转移。深圳抓住了两次机遇,直接参加了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促进了深圳的经济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深圳提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的产业政策,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微电子、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制造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第三产业也同时得到快速发展。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深圳市在市政府的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支持下,已经成功地进行了产业升级,建立了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产业,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繁荣和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也逐渐加大。通过两次产业转移,深圳从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初期”阶段,跨越了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中期”阶段,直接进入到了以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工业化中后期”阶段。
当前,深圳正由“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向“后工业经济”时代的过渡,而现代服务业在这个过渡当中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这是一次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动、调整和提升,也是深圳特区迈向“后工业化”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以现代服务业为高比重的“后工业经济”时代,必须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方式,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其产品的垄断性、创新性和外部性等特征,对非生产性经营活动增多对经济增长速度的抑制进行效率、利润、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补偿,使深圳特区能够在“十一五”规划末期顺利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实现城市经济时代的重要转型。
5 总结
本文首先对新型工业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进而分析其特征,分析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产业集群作为有效组织形式,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两化融合思想极大地丰富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两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以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的发展为例,说明其工业化发展之路。新型工业化的思想已经在不断完善,但是如何让它付诸于实践,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2]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3]刘世锦.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59.
[4]任保平.中国21世纪的新型工业化道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5]陈冬.新型工业化理论与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汪斌,余冬筠.中国信息化的经济结构效应分析――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7):2128.
[7]张继良,杨仁发.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J].学术月刊,2008,(6):7783.[8]吴颖,刘志迎,丰志培.产业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动态[J].产业经济研究,2004,(4):6470.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综合指数法;综合评价
一、研究概述
1、研究背景与现状
工业化是指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社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不断进步的动态过程。工业化涵盖了整个国民经济而不仅限于工业部门,因此,广义的工业化是指“经济发展”或“经济现代化”。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不管是经济基础落后地区的工业化,还是发达地区在金融危机后的“再工业化”,都只能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因此,本文认为对四川省内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找到工业化中的薄弱环节与“短板”,为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内容与方法
在新型工业化科学内涵与特征、四川省情和统计研究科学性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测度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根据分层构建的指标体系,采用标准差赋权,使用指数综合法计算衡量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从而比较四川省各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发展四川省经济的对策建议。
二、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1、新型工业化的特征
新型工业化必须以信息化为基础,努力创新,实现科技进步,达到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有六个方面:
(1)信息化推动工业化。信息化是现在及以后社会发展的主流,工业化发展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又要依靠工业化作为载体。只有将工业化和信息化两者结合起来发展是才能充分并加倍发挥各自的优势。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特征。
(2)自动化、机械化和就业协调发展。工业化发展不能仅仅只靠人工小规模生产,应该依靠机器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这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失业问题。四川省人口众多,就业压力较大,还应该把就业问题考虑在内,将自动化、机械化和就业结合在一起,使其协调发展。
(3)产业结构优化。传统的工业重点发展重工业,产业结构畸形,因此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失调。新型工业化必须优化产业结构,使其健康发展,维持社会的稳定。
(4)城镇化发展同步。以往的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协调程度不高。新型工业化发展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使得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转向城镇,促进城镇化发展,实现两者的共同进步。
(5)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工业化发展首先要以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但是传统的工业化发展往往追求速度快,忽视了经济效益,居民生活质量并没有很好的改善。新型工业化必须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在追求速度的同时更要追求效益。
(6)实施可持续发展。传统工业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是恶性一次性消费资源的做法。因此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科学有效的战略。
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根据国外各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本文在构建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时遵循以下原则:
(1)可比性原则。国内对新型工业化的测度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能参考国际上经常使用的方法比如钱纳里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法或者霍夫曼比例评价法。在构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时,不仅要吸取国际上关于工业化测度的经验,还要考虑四川省省情和工业化发展的现状和特征,更要适应全球化发展,使得指标体系反映的内容在时间和范围上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可比性。
(2)可行性原则。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有很多反映工业化进程的指标,但是有些指标之间相关性太强,有些指标反映工业化特征不够明显,而有些指标的数据难以获取。所以构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不能仅从理论上设计还应该具有可行性。不仅指标数据要易于收集,还要与现行统计方法相适应,指标数量不须太多,指标换算也不能太复杂,方便指标数据的搜集和整理。
(3)科学性原则。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依据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特征。指标体系必须要突出新型工业化的特征,遵照科学原则,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以人为本,实现工业发展、资源和人类之间可协调发展。
(4)系统性原则。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一定要全面系统反映科学技术、经济效益、信息化程度、资源能耗、环境保护等情况,并且指标层次清楚明了。新型工业化发展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各个指标应该全面反映新型工业化的各个方面,并且指标之间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最终四川省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一定要层次清楚、结构完整、系统性强。
3、四川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根据新型工业化的特征和上述原则,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可比性及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本文把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目标层反映新型工业化的最终结果;准则层以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特征出发,反映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各个方面,本文把准则层分为工业化进程、能源消耗、科技含量、信息化程度及工业经济效益五个方面;指标层则主要是细化了反映准则层各个方面的具体指标。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 。
三、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2014四川省统计年鉴》和四川省21个市州的统计年鉴或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与统计公报。为了节省篇幅,本文略去了各指标的原始数据。
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首先将全部数据全部正向化,其中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等逆指标取倒数使之正向化;其次采用极差标准化的方法获得无量纲化的数据,其公式为:某地区某指标的无量纲化数据=(该地区该指标的原始数据―四川省该指标原始数据中最小值)/(四川省该指标原始数据中最大值―四川省该指标原始数据中最小值)。
2、单项评价指数、赋权与指数综合法
(1)单项评价指数与赋权。单项评价指数即采用每个指标的上述的无量纲化数据。
对每类指标赋权采用标准差赋权法。即对同一指标的无量纲化数据求平均数与标准差,对不同指标的标准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指标权数。具体权数见表1。
(2)指数综合法。对某地区的各类指标的单项评价指数进行加权算术平均,即得到该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各地区具体综合评价指数值见表2。
3、四川省各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对2013年四川省21个市州的新型工业化进行测度研究,具体分析如下:
(1)四川省新型工业化整体水平偏低。新型工业化综合指数取值越大说明新型工业化程度越高。数据说明四川省新型工业化整体水平偏低,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2)工业化进程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转变的程度,工业化进程值越大,说明工业化程度越高。四川省工业化进程落后地区是川北、川东北和除攀枝花外三州地区。
(3)从资源能耗方面来看,资源消耗体现的是对资源的利用情况,资源消耗越少,对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越高,才越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资源能耗数值越大,表示资源消耗越小;反之,数字越小,说明资源消耗越大。在四川省的21个市州中,资源能耗方面,成都做得最好,最差的是攀枝花。
(4)从科技含量方面来看,新型工业化离不开科技创新,只有提高科技含量,才能提高工业生产的质量和速度。所以重视科技人才,加大科技支出,创建科学的创新体制,才有助于科技成果的大量产生。四川省21个市州2013年科技含量的情况中,除了绵阳和成都以外,其余19个市州的科技含量都不高,特别是甘孜,巴中,内江和眉山的科技含量最低。
(5)在信息化方面,信息化和工业化必须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相互带动。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只有高度的信息化才能让工业化高速健康的发展;同样,信息化也离不开工业化的支持,只有立足于工业化,信息化才有具体的实施方向和实施的物质基础。在四川省21个市州中,成都的信息化程度得分最高,紧接着是绵阳和南充,其他市州相对低一些,其中,阿坝和甘孜两地的信息化程度最低。
(6)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经济效益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关系。提高经济效益是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中心环节。传统的工业化发展忽视了本该作为中心的经济效益,使得效益不高。新型工业化则必须重视经济效益,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在经济效益方面,2013 年遂宁位居21个市州之首,南充和资阳紧跟其后,阿坝和凉山的经济效益最低。
四、问题及建议措施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看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现四川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具体体现在:
一、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四川省产业结构从2005到2013年由“二、一、三”演变为“二、三、一”,产业非农化率2013年达到87.2%。全国同样的时间产业结构已经由“二、三、一”演变为“三、二、一”,产业非农化率达到90%。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还需加强。
二、资源能耗过高。四川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6吨标准煤/万元至2013年减少为1.078吨标准煤/万元,全国水平相同时间内则是从1.02吨标准煤/万元减少到0.76吨标准煤/万元,说明四川资源能耗相比全国水平来说是过高的。
三、科技水平较低。四川省的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率从2005年的0.7%升高到2013年的1.12%,全国则是在相同时间内,从7.24%上升到8.46%。由此对比可看是四川省科技支出占比较少,科技水平偏低。
四、信息化发展较慢等问题。
现就四川省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四川省地形复杂,人口数量大,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局限,因此,从发展战略角度看,应与时俱进,适时制定并实施具有四川特色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通过深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全面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以推动四川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提高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四川省环境污染严重依然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之一,因此建议政府加大环境保护费用的投入。
第三,增加科研投入,提高科学技术。科技含量是新型工业化评价中比较重要的指标之一,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四川省目前存在研究与发展费用投入不足、技术进步缓慢的问题,研究与发展费用是衡量一个地区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技术进步更是对一个地区科技含量评价必不可少的,故建议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学技术以满足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第四,加大信息化发展力度,提高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点,加大信息化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建设,有助于四川省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涛,江新宽.广西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3):42~43。
[2] 王慧,李阳萍.基于多元方差分析的我国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水平差异性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11):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