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8 14:41:37
序论:在您撰写废旧金属回收现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废旧金属收购业;违法;治安问题;对策
一、引言
废旧金属收购业是特种行业之一。根据公安部1994年1月25日实施的《废旧金属收购业治安管理办法》规定,废旧金属包括生产性废旧金属和非生产性废旧金属。生产性废旧金属是指用于建筑、铁路、通讯、电力、水利、油田、国防及其它领域,并已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金属材料和生产性废旧金属是指:用于建筑、铁路、通讯、电力、水利、油田、国防及其它领域,并已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金属材料和金属制品。例如:废钢轨、废电缆、废胶片、废集成电路块等。非生产性废旧金属是指城乡居民及企、事业单位用于生活资料和农村居民用于农业生产的小型农具,在已失去原有的使用价值后的金属制品。例如:废锅勺,废旧自行车,废不锈钢餐具,铜、铅、锌、锡制成的生活器皿,废牙膏皮等。[1]
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开展工作。生产性废旧金属,由有权经营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业的企业收购。收购废旧金属的其他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只能收购非生产性废旧金属,不得收购生产性废旧金属。[2]
二、废旧金属收购业的现状和问题
(一)废旧金属收购业的现状
通过我们小组对福建省厦门市、福建省福州市、山东省聊城市三个地市的走访调查,根据各地公安机关提供的资料及我们对废旧金属收购点的调查,发现废旧金属收购业现状如下:
1.废旧金属收购业规模不断增加和扩大,收购站点和从业人员数量激增;
2.废旧金属收购业的违法收购现象愈发严重;
3.废旧金属收购业的从业人员法制意识不高,不遵守规定进行收购的现象比较突出;
4.废旧金属收购业收购赃物的现象突出,公安机关对废旧金属收购业管理力不从心。
(二)废旧金属收购业的治安问题
小组成员通过调查历史资料,发现废旧金属收购业目前混乱的问题主要是:2003年11月国务院决定取消的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中包括“设立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企业特种行业许可”。
根据规定,取消行政审批后,废旧金属收购场所的开设必须要到当地派出所进行登记,但实际这样做的店主很少,这样的店主违法经营、无证经营,导致公安机关难以统一管理。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对可回收的金属物品来者不拒,导致废旧金属收购场所成为违法犯罪的“温床”,废旧金属收购场所成为犯罪分子销赃的良好处所。大多数从业人员为外来务工人员,人员流动性较大,常常以收购为掩护盗窃居民区及建筑工地的财物。
三、废旧金属收购业现存治安问题的主要原因
废旧金属收购业出现的治安问题的数量有上升趋势,其行业造成的社会危害不容忽视。我小组经过调查统计后,对废旧金属收购业治安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第一,法律滞后严重。国务院取消“设立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企业特种行业许可”的行政审批项目之后,适用的是国务院颁布的《废旧金属收购业治安管理办法》。但是没有现存的法律,导致公安机关在处理废旧金属收购业的治安问题时无法可依;
第二,行政审批的取消。我小组讨论后认为,2003年对“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企业特种行业”行政审批的取消是有失考虑的。该审批取消后,许多从业人员不到辖区派出所备案登记,造成即使其中有人违法犯罪,也较难发现线索,不能及时破案;废旧金属回收场所常常变换,公安机关往往难以追踪其位置,原本可以缴获的赃物可能经过流转后难以寻到;
第三,从业人员审核出现漏洞。废旧金属收购业属于特种行业,行政审批的取消导致从业人员的资格审查取消,从而造成该行业鱼龙混杂,形成治安管理的漏洞;
第四,行业受到多重管理。废旧金属收购业受到公安部门、工商行政部门等多重部门管理,多个部门相互推诿,难以在管理问题上进行协调,没有形成管理合力;
第五,从业人员主观上受到利益驱使。很多该行业从业人员唯利是图,对于来历不明的物品在不要任何证件的情况下随意回收,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还有一些从业人员以回收名义进行盗窃,其人员素质低下,公安机关对其审核力不从心。
四、废旧金属收购业治安问题的对策
废旧金属收购业治安问题日益严重,我小组经过研究分析后,结合公安部门现有的管理经验和人民群众对废旧金属收购业出现的治安问题反映,对废旧金属收购业的治安管理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建立有效的法律机制。作为特种行业的一种,废旧金属收购业的管理没有有效的法律加以管理。取消对该行业的行政审批后,对该行业的法律法规的设立成为国家亟待解决的难题;
第二,加强公安机关管控力度。作为主要也是重要的销赃场所,废旧金属收购场所应成为公安机关重点管理的对象。公安机关治安部门对该行业进行从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到货物销售的跟踪检查,对违法经营的摊位进行严厉打击,从根本上遏制赃物销售问题;
第三,对从业人员实施培训指导。该行业的从业人员多数法律意识淡薄,往往唯利是图,帮助犯罪分子藏匿、销售赃物。对其进行有效系统的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赃物收购率;
第四,对该行业进行统一管理。废旧金属收购业数量庞大,市场前景广阔,从业人员鱼龙混杂,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刻不容缓。比如建立有组织的行业协会,不仅可以保障其行业的权利,而且将整个行业组织起来,对行业进行统一管理,减少公安机关、工商行政机关的管理负担;
第五,加强打击力度。废旧金属收购业犯罪问题严重,公安部门对其实施过严厉打击,但成效甚微,主要原因是打击力度不够,只是简单的对店主处以罚款,这仅仅是扬汤止沸。对于行业中的违法犯罪人员,应予以严厉打击,不仅伤其元气,短期内难以恢复,而且要对行业其他违法犯罪人员起到警示作用。
五、结论
废旧金属收购业属于特种行业,随着其行业暴露的治安问题愈发突出,人民群众要求对该行业进行管理的呼声也愈发高涨,对废旧金属回收业的治安管理也愈发的不容忽视。在废旧金属中大量存在着违法所得、赃物加工的金属产品,这些产品可以成为公安部门追查违法犯罪人的关键证据,也可以补偿受害者的损失。同时,废旧金属收购业从业人员盗窃问题严重,其违法犯罪所得很快变成其本人非法所得的财产,流动性较大,赃物难以追寻。这些都成为公安机关乃至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小组通过对废旧金属收购业的实地调查,同时也对废旧金属收购场所密集的当地派出所进行走访,并在网上、图书馆搜集大量的资料,提出了解决这些治安问题的对策。但是对策因地制宜,不可能适用于全部地区的废旧金属收购业的管理,但是对各地公安部门等有一定的帮助,希望我小组的对策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废旧金属收购业出现的治安问题,提高公安机关的威信,减少基层公安机关压力,解决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难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建筑垃圾;混凝土;回收利用
【中图分类号】 X7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252-1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的推进,每天都有大量的建筑垃圾产生,如果处理不当,将严重污染环境,并且不利于资源的重复利用。在当今推行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建筑垃圾资源化率已较高,然而我国内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率不足百分之五,这与技术、资金、认识度等都有巨大关系,在此仅在技术方面对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进行分析。
一、混凝土的回收再利用
混凝土是所有建筑垃圾中所占比例最多的,大约占百分之三十,因此混凝土的回收再利用非常重要。混凝土材料的回收主要是板、柱、地面等混凝土的回收。废弃混凝土可进行破碎处理,之后代替天然粗骨料来制作混凝土;破碎后的旧混凝土可作为碎石用于工程中,如地基加固,室内地坪垫层;破碎旧混凝土经进一步粉碎与标准砂混合,以 1:1的比例制成拌制砌筑砂浆的细骨料;废旧混凝土为主要原料与水泥等粘结剂可制作道路基层材料。
现今废旧混凝土常被用于制作再生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旧混凝土块经过破碎、冲洗、分级成为粗骨料,以代替部分砼中天然砂石骨料,加水泥砂浆拌制而成的混凝土。再生混凝土相对于天然骨料混凝土而言有较多缺点:坍落度较小,流动性较差,工作性能、物理力学性能在同等条件下低于天然骨料砼。当然再生混凝土也有其自身的优点:再生混个凝土强度可以比天然骨料制成的砼高;抗裂性比普通混凝土好;再生混凝土的粘聚力、保水力较好,因为旧混凝土碎块作为骨料较为粗糙,使得骨料之间摩擦力较大。
二、烧结砖瓦的回收利用
二战结束时德国就曾将废旧烧结砖回收,将没有破坏的砖挑拣出来,清理后再次在砌筑中应用,破坏的砖用于制作砼的骨料,现今这种方法仍被使用,以下进行详细介绍。
在没有破损的情况下,旧烧结砖瓦经过清理可以直接用于砌筑,这种回收利用方式因其简单、经济的特性在农村应用广泛。但在拆除时较难保证不破坏砖瓦,因此常将破损的旧砖瓦制作成再生骨料,用于混凝土的制作,其特性为流动性较差,粘聚性较强。废旧砖瓦还可用于制作免烧砖,把废旧粘土砖粉碎后和水泥等材料按配比混合,压制成砖或混凝土砌块。此种回收利用方法节能环保,很值得进一步推广。此外,在种植绿化上旧烧结砖瓦也有应用,烧结砖瓦内有许多小孔,这些孔结构能保存植物所需的养分与水,因此烧结砖瓦可回收用作树坑的坑底垫层和草坪的下部垫层。
三、旧木材的回收利用
现今森林资源在不断减少,木材质轻,高强度和加工方便的特点使对木材的需求又不断增加,因而木材的回收利用很有必要。现在对旧木材的利用主要在以下几方面:(1)木材废料可以作为生产粘土混凝土的原料。建筑垃圾里的废旧木材经分拣加工后和粘土、水泥拌合,用以制作粘土砼。废旧木料中的纤维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可塑性,复合材料用以制作轻质保温砼时,废旧木材的添加量在百分之三十五左右。(2)废旧木材经破碎后可以用于制作人造木材。例如制造木质人造板。将废弃木料破碎,在高温高压下加工,便可以生产石膏刨花板、中纤板等人造木材。(3)废旧木材还可用于制作氨基木材。氨基木材具有制造成本低、力学性能好、易于加工等优点。
四、废旧金属材的回收利用
建筑垃圾中废旧金属主要有废钢筋、废电线、废铁丝与废钢配件等。废旧钢铁的回收再利用主要是金属的回收循环利用,将废旧金属分拣、集中,回炉熔融,用以各种规格钢材的制作。废旧钢铁的回收利用省去了铁矿石烧结等多道加工程序,节约了资源、能源、和人力物力。
五、旧玻璃的回收利用
建筑垃圾中的废旧玻璃能用于纺织玻璃布,旧玻璃回收后重新回炉熔融,拉伸成纤维便可用于制作;旧玻璃经机械磨后能够制作玻璃砂和砂纸;废旧玻璃制作的废玻璃丝可用于生产建筑饰面砖;废玻璃粉碎成废玻璃粉可用人工彩色釉砂的制造;此外废旧玻璃回收后经一系列的加工还可用于制作泡沫玻璃、浮法玻璃和微晶玻璃。
六、结语
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基本上是对砖瓦、混凝土、钢筋、木材、砂、石、玻璃这些最基本的建筑材料进行回收利用,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利用保护了自然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在现今提倡节能环保和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的前景广阔,多种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今后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相关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瑞敏,王林秀.中国建筑垃圾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J].建筑工程,2011.
[2]夏伟龙,田军,张博.建筑垃圾在高速公路路基中的应用研究[J].道路工程,2012.
[3]米旭明.重视对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和循环利用[J].商品混凝土, 2009.
[4]林逸涛.建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项目运作模式刍探[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
[5]肖建庄.再生混凝土[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 引言
钢铁工业和金属冶炼行业的蓬勃发展伴随着矿物资源的日益紧缺,金属作为不可再生的矿藏,其开采和提炼成本较高,如何使废金属回收利用、资源永续,早已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废旧金属制品形状体积各异,往往给回收、运输、储藏以及回炉冶炼工作带来困难,因此,对废旧金属的再利用首要解决体积压缩问题,同时,将其压缩成高密度块体也利于提高回收加工效率,目前对废金属的压缩主要使用废金属打包机完成,其原理主要是将机械工业的余废料即一定厚度的边脚余料、线材、切削、小型薄壁容器、生活制品、小型构架及旧车外壳等可塑性变形的金属物料,利用足够地、使其聚集并产生永久形变的外力将其挤压成具有一定规格和紧密度的束块。
2 国产废金属打包机自主发展历程
我国金属打包机的研制应用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其得益于国家在发展中国钢铁工业中把废钢铁回收加工列入节能项目,在宏观政策上鼓励发展,并由商业部和国家物资局从捷克斯洛伐克、日本、美国、联邦德国等组织引进了部分废钢打包机等金属回收设备,通过技术引进、技术合作等方式逐步形成了我国非金属加工设备生产体系,隶属于机械工业部的宜昌机床工业公司(湖北力帝)承担了引进设备技术吸收转化和国产设备研制开发等生产任务,并为我过液压系列废金属加工设备的推广应用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可以说,我国废钢打包设备经历了因陋就简、技术改进、吸收转化、土洋结合、快速发展等若干阶段,前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
90年代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废金属加工设备研制生产企业逐渐向长江流域和华东地区转移,江苏华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江阴市液压机械厂)、江阴瑞丰液压机械有限公司、常熟市锻压机床有限公司、武汉供销机械厂、宁波非标设备厂等由此应运而生,其中江苏华宏成为与湖北力帝实力不分伯仲的我国专业研制生产废金属打包机等废钢加工设备的主流新兴力量,其生产的中小型废金属打包机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逐步打入了国际市场。
3废金属打包机专利技术总体分析
3.1国内废金属打包机的研发现状
我国废金属打包机主要应用在冶金系统和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相关企业以及有色金属加工冶炼厂和不锈钢生产企业等,由于缺乏研制动力和财力,且国内传统废金属回收加工设备只求简单耐用,不喜复杂多能,致使上世纪国内废金属打包机的研制仍处于发展培育阶段,湖北力帝和江苏华宏成立专业科学研究所,致力于新型废金属打包机的研发设计,其中力帝偏重生产大中型设备,华宏以中小型加工设备为主。
国内研发并使用的金属打包机按动力方式主要分为丝杆传动和液压传动两大类别,由于丝杆传动金属打包机功率损耗高、磨损大,且压头力的传动不稳定,加工束块的密度低,加之丝杆传动自身缺陷,不易于用该种传动结构制造大吨位级打包机,因此,现阶段废金属打包机均以液压传动为主,并多为合盖式双压头加压,其主要代表为湖北力帝,即宜昌机床工业公司所研制的系列产品。
3.2国内外专利申请量分布趋势
技术的发展创新与专利申请密不可分,为了深入了解废金属打包机领域的发展状况,分别在VEN和CNABS专利库中对有关废金属打包机的专利申请进行统计分析,其涉及的分类号主要为B30B9/32,内容涉及用于压实废金属或用于压实用旧的汽车,本文对废金属打包机专利技术领域进行了定量分析。如图1所示,专利申请量位于第一的是日本,美国和德国次之,中法英相差不多,可以明显看出,日本在废金属打包机专利申请领域处于领军地位,同时,不能忽略废金属打包机在美国和德国的发展情况,因此,在遇到有关废金属打包机领域的专利申请时,在检索中文库专利文献的同时,需要重点检索日文库专利文献,还要注重美、德相关专利,如此才能完成较为全面的检索,避免漏检发生。
由图2可以看出,从1986年至今,我国废金属打包机专利申请量呈现由缓到快的发展态势,1990年以前,由于国家刚刚出台对废金属回收加工行业的扶持政策,此时对废金属打包机的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申请量较少,随着国家钢铁行业的迅猛发展,作为其分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废金属打包机研发专利申请量在“九五”期间至今迅猛发展。
3.3主要申请人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国废金属打包机研发领域中,江苏华宏是占有领先地位的,江阴瑞丰是近来来废金属打包机研发企业的新兴力量,宜昌力帝的前身是宜昌机床工业公司,虽然在研发废金属打包机领域不尽理想,但其在研发废金属加工装备的其他分支上研发成绩仍然是不容小觑的,德国梅特索林德曼公司近年来在中国的申请量较少,但其仍为废金属打包机研发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而日韩两国在我国的申请占有量约为9%左右,虽然日本等国是废金属打包机研发大国,从其在中国的申请量也可以联想到,因我国对该领域装备更偏向于经久耐用,实用性占主导地位,因此,国内企业生产销售废金属打包机已然可满足国内市场。除了研发企业之外,个人申请在该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卞叶忠从06年开始至今已申请废金属打包机相关申请19件,但大部分为实用新型申请。
[关键词]循环经济;依托型共生耦合;平等型共生耦合;混合型共生耦合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这将发展循环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并对循环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产业共生耦合模式是指在各产业系统之间形成资源配置合理、能量高效使用、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生态网络,即通过物质集成、能量集成、信息集成的平台体系,某个产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弃物资源能够作为另外一个产业生产所需的能量或原辅材料,使多个产业之间构成集成共生的生态网络[1],它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门。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建立了一批循环型城市、园区、企业,逐步形成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态产业链和产业间资源共享、副产品互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基础。但从产业共生耦合能力的角度上看,还存在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协同性较低、集成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现实问题。加大对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产业共生耦合的三大类型
生态产业链是在满足社会性的长期需要的前提下,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为宗旨,通过对两种以上产业的材料、产品、副产品、废物等基本元素进行优化组合和调整改造,形成既使产业链上各主体获取一定经济利益,又与自然生态系统保持协调平衡的复杂系统。生态产业链理论为构建产业共生耦合提供了重要支撑,一方面生态产业链在产业层面提出了如何弥补和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循环型产业体系的实现途径,另一方面在企业之间解决了如何实现副产品和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增强企业间耦合能力的问题。目前,国内学者对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类型进行了广泛探讨,大多以企业规模、运作机理和效益反馈为依据,将产业共生耦合的类型分为三类:依托型耦合关系、平等型耦合关系和混合型耦合关系。
(一)依托型共生耦合
依托型共生耦合关系是目前产业共生耦合中最为普遍的共生系统,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区域内具有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或大型企业的存在,主导产业的生产运行需要一批为其提供原材料或零部件的行业或企业,同时主导产业的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物,需要相应行业为其消化废弃物,从而形成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间、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间的物质、信息、能量集成的共生网络。在依托型耦合模式中主导产业始终在交易中处于支配地位,各依附企业无法取代,这是该耦合模式的典型特征,除此之外,快速成长性和不稳定性也是它的主要特征[2]。
(二)平等型共生耦合
平等型耦合模式是指由各产业构成的耦合网络中,每个产业都处于平等的地位,通过各结点之间物质、信息、资金和人才的相互交流,形成网络组织的自我调解以维持组织的运行[3]。在平等型耦合网络结构中,依托产业耦合关系建立的企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各结点在谈判和交易的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仅凭以交易形式实现交易双方或多方的经济利益而建立起来,各产业间的合作方式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但当原材料的提供、副产品的互换、废弃物的交流不能给交易中的任何一方带来经济利益时,交易关系将立即终止,各方将寻求新的交易对象和交易形式。因此,以中小企业为主,依靠市场机制建立起的平等型耦合模式不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混合型共生耦合
随着产业组织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产业体系的逐步完善,混合型耦合模式开始出现,它是一种复杂的组织结构网络,由多个主导产业和一批附属行业以各种交易活动构成。在混合型耦合模式的结构中,各主导产业或大型企业通过物质、信息、人才、资金和技术的交流形成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是耦合模式的主体结构,起着支撑网络结构的运行、引导网络结构的发展方向等作用;依托主导产业物质需求量大和废物流量多的优势,能够延伸出一批依附型行业,在多个主导产业的引导下构成多个小模块;同时,在小模块之间充分发挥各自的信息、物质优势,能够产生互助共生、互相渗透的网络结构。基于以上运作方式构成的复杂的网络体系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物质流动的快速性和规模性、成员之间的渗透性和互等特点[4]。
二、构建产业共生耦合
模式的基本要求产业共生耦合的核心内容包括产品、副产品和废弃物。产品是某一行业生产的主要物品,是企业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行业生产运作的最终目的;产品在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横向联系贯穿于工业生产体系的全过程,但目前产品在产业间的横向拓展已相当充分,因此模式构建更多地考虑副产品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副产品是企业在生产主要产品的过程中产生的附带产品,并非主要产品,不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来源;同时,企业在生产过程必然会排放对生态环境具有危害性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废弃物,与产品和副产品相比经济价值会更低,这就决定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更容易忽视副产品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往往容易造成副产品的资源浪费、废弃物随便排放等行为。因此,在产业共生耦合模式构建中,必须更加注重副产品的互用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注重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利用。
(一)打破行业领域界限
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构建要求在工业网络体系中延伸产业链条,或者重新构建一条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链,这就需要人们摆脱行业领域界限这种思维意识的束缚,打破原有产业体系的界限,在行业间、企业间重新构建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价值流的流向,积极发现和挖掘不同企业、产业、项目或工艺流程之间的共生耦合关系,培育和引进区域间建立共生耦合关系所需要的项目、企业,以形成区域间产业共生、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5]。
(二)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产业共生耦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是在充分考虑各产业产生的副产品和废弃物的物理形态、化学成分和利用价值的基础上构建起的共生关系。在现有的产业链条或产业体系中,不可能完全实现所有的副产品和废弃物都得到充分利用并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必须发展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构建出另一种产业类型以解决此问题。
(三)防止二次污染环境
目前,部分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受规模小、地域分散、经营方式粗放等因素的影响,个体经营、废物随意堆放、废水和废气随便排放等现象频繁出现,容易产生再生资源回收、加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环境问题。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建立必须以生产全过程中的环境质量监管、减少生态环境污染为前提,促使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变。
(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是产业共生耦合模式建立的微观主体,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开展副产品互换、互用和废弃物多级循环利用等的内生驱动力。[6]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产业共生耦合模式构建的关键因素,当企业间采取循环经济相关活动不能获取经济利益时,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构建将难以开展。
三、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设计
根据以上三种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类型的特征和运行机理,在福建省内选取福建梅列经济开发区、常富建材有限公司、仙游县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产业结构、行业属性和耦合现状,提出三种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设计方案。
(一)跨行业综合利用冶金废物的依托型共生耦合模式设计
冶金产业是资源密集型、能源密集型产业,具有能源消耗大、废物排放多等特征。冶金产业的行业属性决定了其能够与多个行业集聚共生,并易形成以冶金企业为核心的资源共享互用联合体[7]。福建梅列经济开发区现以冶金和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建材等产业为主,在冶金和金属加工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引进和培育一批建材、化工、机械加工等企业消化冶金和金属加工产业的产品、副产品和废弃物,不断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同时,区内具有三钢集团及下属企业、厦工(集团)三重机等大型企业,在交易谈判的经济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具备构建跨行业综合利用冶金废物的依托型共生耦合模式的特征。针对目前产业结构、布局和主导产业的产业特性,构建产业横向耦合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发展冶金压延和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建材生产、精细化工等相关链接产业为基础,充分发挥核心企业的资源优势和辐射效应,进一步完善核心企业间物质、能量交换系统以及开发区副产品和废物利用系统,有效提高冶金产业副产品和废物的利用效率”
1.完善核心企业间物质、能量交换系统
以三钢集团、小蕉轧钢厂和闽光冶炼公司三大核心企业构成的冶金及金属加工产业链为基础,充分挖掘副产品和废物互换的潜力,进一步完善核心企业间副产品及废物互换系统,形成紧密分工协作的生产关系。充分利用三钢集团的钢坯资源,为小蕉轧钢厂生产棒材和热轧带钢提供原材料;闽光冶炼公司可为三钢集团、小蕉轧钢厂提供生铁;小蕉轧钢厂可综合利用闽光冶炼公司冶炼铸造生铁时产生的大量富余高炉煤气用于轧钢;闽光冶炼公司也可综合利用小蕉轧钢厂轧钢时产生的副产蒸汽供生产系统所需。
2.建立开发区副产品和废物的利用系统
以充分利用三钢集团、小蕉轧钢厂和闽光冶炼公司排放的废弃物资源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物质流动系统,引进壮大一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构建起开发区副产品和废物的回收利用系统,建立涵盖冶金、化工、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在内的共生耦合体系。充分利用三钢集团产生的钢渣资源,用来制造水泥的钢渣粉和钢渣砖,实现三钢集团钢渣的“零排放”;培育一批建材企业,最大限度利用三大核心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炉矿渣来生产矿渣微粉,并积极延伸建材产业链,生产多种新型建材产品;实施氧化锌生产项目,综合利用三钢集团的废渣和烟道尘来生产氧化锌;进一步延伸精细化工产业链,进一步加工制造顺酐和苯酐,进而利用顺酐、苯酐生产不饱和树脂以及不饱和树脂工业品等产品。
(二)协同处理多种固废的平等型共生耦合模式设计
传统建材产业以大量消耗化石资源和矿石资源、大量排放废弃物和污染物为主要特征。在现有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状态下,迫切要求建材产业转变单一原材料资源来源、废弃物和污染物过度排放的生产方式。而依托现有技术和市场条件,建材产业已完全能够在工业生态系统模式中承担废物处理者的角色,可协同处理建筑垃圾、粉煤灰、煤矸石等多种固体废弃物,作为生产新型建材产品的原材料,为多个产业固体废弃物处置问题提供解决途径。建材产业属于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产业门槛不高、投资金额不大、技术水平要求一般,大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在依托产业耦合共生下的市场交易环节中不易获取主导地位,具有平等型共生耦合模式的主要特性。目前,常富建材有限公司以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为主,生产原料大多来源于附近企业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占原材料的比例已达50%左右,原材料主要有周边大唐火电厂生产排放的粉煤灰、炉底渣、脱硫石膏,罗源和古田鹤塘地区石材加工厂排放的碎石、石粉以及附近炼油企业的垃圾等废弃物。根据现有市场规模和技术条件,常富建材有限公司应紧密围绕市场需求,以综合利用多产业固废为中心,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拓宽原材料来源渠道,丰富新型建材产品类型,积极吸纳河道淤泥、冶金企业排放的煤渣和钢渣、建筑垃圾、垃圾焚烧发电厂残留的垃圾渣、污水处理厂的淤泥炉底渣、化工厂的电石渣等废物资源,作为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砖、蒸压砖、淤泥烧结多孔砖等新型建材产品的原材料,并通过完善产品配方比例,开发多样化的新型建材产品,实现多产业固废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三)资源再生利用、多产业共生的混合型耦合模式设计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又称为静脉产业,是对社会生产过程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固体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再加工利用产业的总称[8]。仙游县素有回收加工废旧塑料、废旧金属的传统,每年回收的废旧塑料、金属等各种再生资源约80万吨,但目前废旧塑料和废旧金属再生利用产业的发展仅限于回收和粗加工环节,加工后的塑料原料、金属材料出售至外地,限制了产业链的延伸和附加值的提高。因此,要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充分发挥废旧塑料、废旧金属资源集中的优势,以拓展延伸废旧塑料和废旧金属回收利用产业链为核心,深入强化两大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与当地化工、纺织鞋服、建材、电子信息、木材加工、服务业等多产业的共生耦合关系,构建起资源再生利用、多产业共生的混合型耦合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1.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一方面,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是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先决条件,应充分发挥仙游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以现有的废物资源回收人员、运输工具、回收点为基础,以再生资源物流平台为支撑,采取“公司+基地+回收站+回收点”的资源回收管理模式,建立遍布乡镇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另一方面,发挥废旧塑料、废旧金属的资源优势,充分将废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规划建设废旧塑料加工生产园区,将现有的废旧塑料加工企业纳入园区进行规范化管理,积极引进塑料深加工项目和企业,生产塑料母料、农用塑料、包装塑料、工程塑料、建筑塑料等深加工产品,提高废旧塑料的附加值;规划建设废旧金属及机械制造园区,将废旧金属用于制造汽车配件、工程机械、塑料机械、电机电器、木工机械、模具等产品;在废旧塑料加工生产园区和废旧金属及机械制造园区推行集中化、生态化、规范化经营模式,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集中供热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公共基础设施。
2.强化多产业集聚共生
做强做大涵盖精细化工产业、纺织鞋服产业、建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木材加工业和服务业在内的产业体系,强化废旧塑料和废旧金属深加工、再制造与各产业的耦合力度,构建多产业集聚共生的混合型耦合模式。首先,加强工程塑料行业与汽车配件、工程机械、电机电器等机械制造行业的深度链接,加快发展塑料机械、模具等机械制造行业,为废旧塑料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生产器具;其次,强化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间的耦合力度,塑料母料、模具、精细化工产业为纺织鞋服产业提供所需的原材料和生产器具,木工机械发展对促进木材的精度切割具有推动作用,工程塑料与电子信息产业、建筑塑料与建材产业均具有良好的契合关系;再次,加快发展生态物流、科技研发、金融服务、产品展示、维修维护等服务业,为多产业集聚共生的工业体系的快速发展壮大提供重要支撑。
四、产业共生耦合的要素集成系统
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构建与运行需要有完善的要素集成系统予以支持。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要素集成系统包括共生技术、能源资源、资金与人才、基础设施、制度政策等方面,分别为模式的高效运行提供物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撑。
(一)共生技术的集成开发
共生技术是在产业内部的原材料开采、生产加工、回收利用和产业之间的链接耦合等领域,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和循环利用废弃物提供核心支撑的相关技术[9]。一批共生技术形成的共生技术链,将从源头上提高产业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为循环经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形成提供核心支持。政府应加大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和共生企业联合开发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资源替代、共生链接和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实用技术,重点加强对节能环保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新能源开发应用技术的研发,积极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共生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建立工程实验室、海外研发中心等技术研发平台,组建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联合攻关,突破一批产业共生耦合的关键核心技术。
(二)能源资源的集成供给
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和土地、水等资源的供给是产业共生耦合模式构建的基本条件。能源资源的集成供给将有利于推进产业体系的布局合理和集聚发展。能源资源的集成供给系统设计必须以实现区域内能源使用高效化、清洁能源使用最大化、资源利用集约化为目标。在能量供给上,积极推行区域集中供热、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等示范工程,遵循能量梯级利用原则,根据行业特性、生产规模、工艺需求合理规划设计能量梯级利用流程,使能量在产业共生体系中得到充分利用[10];同时,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扩大清洁能源的用能比重,优化区域用能结构。在土地、水资源供给上,积极推行产业园区化管理,根据园区内产业链的上下游情况和企业用水需求状况科学规划园区布局,对于园区内污水排放较多的情况,可适当引进耗水大并对水质要求不高的行业入驻,最大限度集约利用水资源。
(三)资金与人才的集成共享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循环经济产业正逐步向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而资金与人才的运作是产业共生耦合关系得以持续维系的关键环节。在资金的集成运作方面,对于目前发展循环经济获取的短期经济效益低、回报率不高等问题,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通过直接投资、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投资,鼓励不同经济成份和各类投资主体参与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持、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机制[11]。在人才的集成运作上,要加大产业共生耦合的高层次科技型、技能型、经营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推进企业和相关高校合作培养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高级技师、技工和先进技术研发人员,在相关产业园区或区域内形成“老、中、青”梯队的产业共生耦合研发、管理团队。
(四)基础设施的集成共用
工业固体废物回收中心、污水处理中心、无害化处置中心、信息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是保障产业共生耦合模式高效运行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加强信息服务平台的集成共用,积极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及时与企业相关的节能、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方面的信息,便于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寻找到废物资源来源、废物资源分解者、节能先进经验等有效信息,使之成为工业园区、企业间交流合作的服务平台。其次,要强化再生资源回收交易中心的建设,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培育和发展可再生资源废物市场和区域性废物处理中心;强化废物的分类收集,重点设立专门的废旧金属、废旧塑料制品、废旧电子、废旧轮胎等工业固体废物回收网络体系。再次,共享污水处理中心、无害化处置中心,完善污染物的集中回收、集中处理、集中排放体系,积极提高处理设施的运行效果。
(五)制度政策的集成运作
进一步加强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建立起以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为核心,涵盖相关配套法规、规章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整合现有循环经济相关政策,出台一批支持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市场建立、节约用水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金融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价格政策、宣传教育政策等,构建起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政策体系,激励和约束企业、园区(基地)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行为活动。加强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设,清晰界定环境资源产权,开展节能量、碳排放交易制度的探索,为产业共生耦合的市场机制形成提供制度保障。
五、结论
随着循环经济的不断推进,在我国逐步出现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共生耦合模式,如以山东新汶矿业集团为代表的生态型矿山高效开采与资源能源跨行业综合利用模式、以鲁北化工为代表的原料多级利用化工联产无废化循环经济模式、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代表的工业园区与城市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等[12]。在实际生产运作中,我国各地区、各工业实体基本具备构建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条件,但在模式构建的过程中必须以资源环境生态系统、产业耦合属性、价值反馈系统为基本条件。资源环境生态系统是指产业规划和循环经济规划必须从当地资源环境的生态特征出发,以发挥资源环境优势和不损害生态系统正常运行为前提,充分考虑当地的水、海洋、大气、森林、土壤等生态特征;产业耦合属性要求在当地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加强产业间的耦合力度、增强产业体系的紧密协作能力为方向,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和拓宽产业体系,积极引进一批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将多个产业有机联系在一起;而价值反馈系统则要求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建立能够维护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系统,给实施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光富,鲁圣鹏,李雪芹.产业共生研究综述:废弃物资源化协调处理视角[J].管理评论,2014,26(05):150.
[2][3][4]王兆华.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网络研究[D].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02.
[5]刘英基.我国产业高端化的协同创新驱动研究———基于产业共生网络的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06):126-128.
[6]张其春,郗永勤.我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68.
[7]王金水,包景岭,常文韬等.临港重化工业区循环经济共生网络的构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5(3):119-121.
[8]胡啸,徐慧娟,何云等.基于能量流分析的静脉产业园建设[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5):27-28.
[9]王晰巍,林明兴,刘恋.低碳经济下产业技术链演进中知识创新螺旋及路径研究[J].情报科学,2011,29(7):1011.
[10]孔令烝,谢家平,谢馥荟.基于产业共生视角的循环经济区域合作模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5):42.
[11]王怀德.基于循环经济的金融创新探析[J].中国商贸,2014(10):111-112.
貌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安全正常运行,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影响我市城市管理和谐发展的一大障碍。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通过学
习,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结合我处地下管线管理工作实际,实行地下管线综
合协调管理的思路与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是相符合的。
为此,市政养护管理处,对城区市政公用设施管线井盖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了加强综合治理的对策与建议,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一、我市对市政公用设施管线、井盖单位管理现状
我市电信、网通、移动、联通、铁通、广电、电业、供水、燃气、热力、污水处理、交警、消防、各社区、小区等管线单位众多,现大部分管线单位
没有巡查人员,建设局市政养护管理处在完成本职工作外一直对市区主要道路管线单位设施进行义务巡查,对所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相关单位,但经常会出现单位电
话打不通、找不到负责人、协调难度大、维修不及时等各种问题,严重影响道路的美观和行人的出行安全,现管理办法效果不佳。
二、我市市政公用设施管线、井盖单位管理工作中日益突出的问题
1.市政养护管理处工作人员对城区内所有主要道路的市政设施步行全面排查调研。发现一些问题,主要是其它管线单位的井高低不平,挖掘道路时,
不按规范要求恢复,出现恢复后方砖、路面下陷等问题。
2.城区道路上一旦出现破碎、丢失的井盖,需在第一时间进行维修,这关系到百姓的人身安全,否则将成为“马路杀手”。但很多管线单位并不重视
,出现多次通知,维修不及时,甚至不维修的现象。
3.各管线单位的井盖标记不清、负责人、联系电话不详,经常改动等现象。出现一个破碎井盖,经常需要通知所有管线单位,使我处巡查人员工作难
度加大,降低工作效率。
4.各管线单位在改建、扩建时,施工不规范,井盖与路面不平,严重影响道路美观和行人安全。
三、加强我市各管线、井盖单位协调管理工作的措施建议
1、加强地下管线的建设管理
(1)为确保挖掘道路的修复质量,凡是挖掘城市道路修建的城市地下管线,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必须办理城市道路挖掘许可证,其城市道路
的修复工程必须由具有城市道路建设或维修资质的企业承担,在管线复土压实后报我局签认后方可浇制或铺装路面。
建设工程竣工后必须将所有竣工资料报我局建档备案。
2、加强地下管线及其井盖的日常维护管理
(1)地下管线的产权单位要建立健全地下管线井盖的维护和管理责任制度,配备巡查人员,对地下管线井盖实行定期巡查。并开通24小时地下管线井
盖缺损举报专线电话,配备联络人员。
(2)接到报告或发现井盖丢失、损坏,产权单位应先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在接报12小时内进行维修或改装。井盖产权单位在接报12小时内不进行维
修或改装的,委托有关单位进行维修或改装,维修或改装费用由井盖产权单位承担,并给予井盖产权单位罚款;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刑事和民事责
任。
3、明确权属不明地下管线的管理责任
实现“变无主为有主”、“落实各街道监管责任”。由于历史遗留,各类地下管线,尤其是老旧小区的支线权属不明,无人管理维护,是管线故障事
故的易发地段,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建议由各管线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明确各自主管的管线中,专业权属单位干线与户线间权属不明管线的维护管理责任,扫除管
理盲区和死角,实现巡查维护的全覆盖。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管线如:供水、电力、燃气、热力、通讯等,建议政府部门出台政策,交由专业权属单位管理维护
,实现权属单位和户线管理界限的全面对接。对于上述无主管线日常维护管理和地下管线监管工作,应出台相应配套资金政策,财政给予经费支持。
4、政府投资应加大对地下管线维修消隐工程的支持力度
近期,国家和我省相继部署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加大了投资力度,其中涉及基础设施内容大部分为新建工程。其实,随着城市的不
断发展,我市建成区部分地下管线已经老化、超过合理使用年限,保障能力下降,需要及时更
新,这是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和惠及民生的好事。
应利用国务院扩大内需的精神,出台相应政策,根据地下管线权属单位情况和提品的属性,建议财政对地下管线维修消隐工程予以适当的资金补助,引导企业加大对地下管线的投入,既增强了地下管线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也可以带动经济发展。
5、加强防盗措施,减少财产损失
(1)加大打击力度,增强责任意识。针对城市公共设施屡盗不禁的现状,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和责任分工,杜绝管理漏洞。一是抓专项整治。特别是
在每年的国庆、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假日前夕,建议市政府能够适时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由公安政法部门牵头,建设局、工商分局、技术监督局、经济开发区管委
会、城区各街道办事处参与的打击市政公用设施盗窃行为专项整治工作,重拳出击,标本兼治,一手抓打击偷盗市政公用设施的非法行为,另一手坚决取缔废旧金
属非法收购点。二是抓信息联动。市各职能单位加强信息联系,建议公安政法部门对查获的市政公用设施被盗案件及时向市有关管理单位进行通报,市有关管理单
位对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公安政法部门进行联系。三是抓工作源头。盗窃市政公用设施非法行为屡禁不止的一个根源是废旧金属回收市场管理混乱。建议政府
落实有关责任单位牵头,对我区的废旧金属网点进行拉网式的普查,对收购市政公用设施的经营户给予重罚和停业,进一步规范我区废旧金属收购行业市场行为,
同时建议工商部门应严格把关,对新设立废旧金属收购经营点审查应从严从紧,使市政公用设施的盗窃分子无销赃之所、容身之地。
(2)加强法制宣传,增强合力意识。通过电视台、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公共意识,让广大市
民爱护市政公用设施,自觉与盗窃行为作斗争,同时建立健全有奖举报制度,提高广大市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议我市召开所有管线单位联合会议,对所发现问题进行整改。出台新的城市道路管线设施管理规定,使管线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关键词:城市矿山;资源;有色金属;再生利用;循环经济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起,由于全球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城市产生了大量废旧汽车、家电、塑料包装物等“垃圾”,总量高达数千亿吨,并以每年100亿吨的数量增加。这些“垃圾”里蕴藏着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以日本东北大学南条道夫为首的学者们于1988年首先提出“城市矿山”的概念,在我国又被称为“城市矿产”。城市矿山是废旧资源的形象描述,包括废旧汽车、家电、电线电缆、机电设备、通信工具、电子产品、金属和塑料等。这些废弃的“垃圾”中含有很多可用资源。以一吨废电脑为例,可回收金300g、银1000g、铜150g、其他稀有金属2000g,而1吨天然金矿石平均只能提炼出5克左右的黄金,城市矿山的品位是天然矿山的60~80倍,且加工处理费用与天然矿山相当甚至更少。可见,城市矿山是高品位的优良矿产资源。
城市矿山再生利用是指对废旧金属等资源的回收、二次开发和循环利用。城市矿山的再生利用是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将有效缓解当前世界资源短缺现状,是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重要着力点,有利于促进经济模式转变与经济发展。传统经济模式的资源使用模式是资源经过生产过程到消费环节最后变成废弃物过程,资源的重复使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严重。随着循环经济理论的出现和发展,人们转变思维方式,开启了人类对资源利用新的模式。循环经济模式下,资源进入经济社会系统后,资源在生产、消费过程中不再是单向的流动,而是双向循环模式,直至不可利用为止。城市矿山再生利用与原生资源相比,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2011年,我国再生资源利用已具规模,其中国内回收达到1.62亿吨、进口量达到4726万吨,如果生产出如此多的原生资源则需要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3.86亿吨,增加二氧化硫排放量370万吨,多产生固体废弃物9.14亿吨,增加开采4.5亿吨矿石,消耗6000万吨以上石油及多消耗2.83亿吨的标准煤。如果将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到380万吨,降低固体废弃物排放达到900万吨。因此,城市矿山的再生利用已经成为全球破解资源短缺矛盾、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参与资源大循环的重要途径,成为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举措。
二、国外城市矿山开发现状
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目前正在大力推动对城市矿山的开发。从2000年起,地球上的地上资源储量已超过地下资源的储量,因此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就着手对城市矿山进行开发。目前,上述发达国家工业生产所消耗的金属原料已有40%是从废旧金属资源中提取得来的,形成了良性循环。
以天然资源严重不足的日本为例,开发城市矿山成为日本解决“资源高度依赖进口”难题的最有效方式。日本再生资源产业的从业人员达1400万人,年产值约3500亿美元。日本高度重视城市矿山再生利用,先后制定实施了近20项相关法律法规,资源再生利用理念深入民心。日本的每个小学生都会被组织去企业的废弃物回收生产线参观,从小开始进行资源再生利用教育。日本企业在设计产品时便考虑环保与回收方便,如尽量减少产品中塑料使用种类,与1983年相比,如今日本电视机使用塑料种类减少了80%,零件数减少了60%,大大减轻了回收的分解难度,大幅提高了分解回收速度。目前,日本所有城市都已严格实行垃圾分类,每年产生的大约5000万吨家庭垃圾经过细致分类后大部分变为可再生资源。通过一系列措施,日本资源循环利用率大幅提高,如空调达88%、电视达84%、冰箱达71%、洗衣机达68%。据日本物质和材料研究机构2012年7月公布的一份报告:日本的城市矿山已成为名符其实的资源宝藏,是世界上最大的金、银等资源国,有关金属储量与世界排名见表1。
不仅日本,其他发达国家的城市矿山再生产业已发展壮大。美国于1976年就制定和颁布《固体废弃物处置法》。美国已经有几个州已经规定新闻纸的一半必须使用再生纸制成。目前,美国的再生资源产业的规模已接近汽车产业规模。美国加州于1989年就已经通过《综合废弃物管理法令》,强制提高以再循环的方式处理固体废弃物比例并对未达到要求的城市进行处罚。到2010年,美国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处理的企业已经达到5.6万家,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美元以上,提供了超过百万个就业岗位。德国对玻璃、铝、锡、塑料等包装物全面进行分类回收,回收率分别达到97%以上,有效提高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关统计表明,20世纪末,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规模已经达到2500亿美元,2010年达1.8万亿美元;到2040年,这一数字有望超过3万亿美元,再生资源产业提供的原料将由目前占总原料供给的40%提高到80%以上。
三、我国城市矿山开发现状
我国城市矿山再生利用还处于滞后状态,目前再生资源产业产值约200亿美元。而无论是对金属资源回收利用进行评价,还是对其他可回收利用的物质进行考察,我国一大批大中城市都已具备开发利用城市矿山的条件。2012年我国电子产品及汽车社会拥有量如表2所示,其中洗衣机等产品的社会保有量均超过1亿台。
目前,我国已进入电器电子产品及汽车进入更新换代期,废弃产品呈急剧增长态势。由于不同电子产品使用年限不一,其年报废率不一,如电脑年均报废率为20%、手机为35%、汽车为5%。我国每年报废的电子产品累计已达数亿台,因此我国城市矿山总量巨大。而与之对应的是我国日益紧缺的原生矿产资源,如铜资源。2012年我国铜精矿产量仅为162.57万吨(铜金属含量),而铜消费量在800万吨以上,单纯依靠铜精矿已远不能满足国内对铜的消费和生产需求,因此大量铜资源依靠国外进口满足。这种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城市矿山再生利用体系,无论技术装备还是政策法规等方面都亟待加强。
国家发改委已经预计到资源瓶颈对经济发展的束缚,在2009年就提出通过实施城市矿山10大工程来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政策措施的建议。建议提出要在两年时间内通过实施城市矿山10大工程,使得新增回收废钢铁、再生铜、铝、塑料的能力分别达到1600万吨、106万吨、133万吨和380万吨等,实现产值规模达到1900亿元,拉动社会投资达到300亿以上。为了推进城市矿产资源形成规模和高效利用,2010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启动了城市矿山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批准建立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安徽界首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区、湖南汨罗循环经济工业园等7个城市矿山示范基地。2010年10月,在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通知中强调要加快建立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截止2012年,国家已经批复了在全国29个城市建立矿山示范基地,我国已初步形成由东、中、西部19省区市22个示范基地组成的城市矿山网络。“十二五”期间,国家还将投资建设50个废旧金属、废弃电子产品、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和高效利用的城市矿山示范基地;引进一批技术先进、环保达标、管理规范、利用规模化、辐射作用强的企业进园发展壮大产业;重点发展网络化回收体系、建立合理化产业链、使资源利用能够规模化、集中环保处理;发展先进固废处理装备、管理规范化,促进共享基础设施。同时,国家相关部门颁布《“十二五”国家废物资源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管理条例》等系列政策法规,以促进城市矿山快速健康发展。
四、我国城市矿山再生利用存在的若干问题
对比国内外城市矿山的利用开况,目前我国在资源再生利用方面的主要障碍是组织主体不明确、产业规模过小、企业普遍缺少技术研发积极性等,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起步晚,认识不足
国内对城市矿山回收利用重视程度远低于国外,国内更依赖于传统的资源开采,国外更重视资源的回收和再生利用。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学者便提出“城市矿山”概念,此后再生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废弃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而我国直至“十二五”期间才正式对城市矿山再生利用进行布局,起步晚、公众认知度低、社会重视程度低,“生产—消费—回收—再利用”网络尚未形成体系,造成城市矿山再生利用领域发展滞后、技术与装备落后的现状。
(二)相关政策法规滞后
日本等发达国家针对城市矿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共同完成可再生资源的回收与利用,规范再生资源产业。例如,日本2001年制定的《造就循环型社会基本法》明确回收再利用废旧金属是企业的义务,设立废旧金属回收园,让相关企业及研发机构入驻,组织对城市矿山进行全方位开发和利用,形成了《废弃物处理法》、《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容器包装再利用法》等几乎涵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法规,使各种废弃物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美国在1976年就制定了《资源保存和再生法》,在2010年又出台《原材料开发特别法》,通过加强对从事资源回收研究开发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加快城市矿山开发步伐。欧盟于2003年出台法规,把一切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均列为回收再利用对象,甚至规定个人应回收数量。2008年又对这一法规进行修改,要求到2020年回收再利用率要提高到50%以上;出台《家电产品循环法》,对家庭回收再利用废旧家电、电子产品给予奖励。瑞士实施《关于电子产品回收与再利用》等措施,对生产者、进口商和消费者提出强制性要求。而我国近年来才推出零散政策,但仍未形成完整的法律法规,且城市矿山开发项目支持力度偏小,相关再生资源企业税收减免等政策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政策层面存在一定滞后。
(三)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国内再生领域普遍存在专业人才匮乏问题,尤其是中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国内各高校极少设置再生领域对口专业,后备力量严重缺乏。而日本等国家均建有再生领域相关培养机构或高校,人才储备丰富,理论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因此,专业人才匮乏是我国城市矿山再生利用务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四)技术落后
日本等国家通过分类立项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甚至细致研究了压缩机、电机、废电池等一系列类别,已经形成高效完整的拆解、分选、深加工的技术链,科技含量高、能耗较小。而我国再生领域技术水平低,存在技术薄弱、能耗高、劳动密集、深加工少、附加值低等问题,很多企业难以突破关键技术。
(五)装备相对落后
国外再生设备已日趋成熟,已研发完成城市矿山再生利用一系列装备,不同的再生工艺形成了不同的再生设备,如铜再生领域近年来出现了快速多功能组合再生机组等高新科技产品。相对而言,我国再生金属领域装备相对落后,尤其是小型再生企业,普遍存在能耗偏高、自动化程度低、效率偏低等问题。近年来,我国相关企业通过国外进口和自主研发,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再生领域装备水平,但仍存在一定差距。
五、城市矿山再生利用的关键技术与装备及未来发展趋势
城市矿山种类复杂,品种多样,其再生利用是一项复杂的、高科技含量的工作。如果在城市矿山再生利用过程中缺少相应的技术与装备支持,一方面再生利用过程易存在流程长、能耗高、效率低等问题,生产过程易产生大量废气、废水等,继而引发不同程度的环保问题;另一方面其再生出的产品附加值低,质量参差不齐,不利于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壮大。
目前我国城市矿山再生应用领域存在一系列技术与装备难题亟待突破。当前在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与装备主要有:(1)预处理装备和分离技术方面,包括废旧材料自动化分类技术,不同废旧材料机械化分离技术与装备,废料高效自动化破碎分选一体化技术与装备,废料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等;(2)循环利用及深加工技术和装备方面,包括再生产品深加工技术,废杂金属分级直接利用技术,再生金属精炼净化技术与装备,残杂贵金属回收利用技术,塑料改性及合成技术等;(3)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方面,包括废金属节能降耗熔炼技术及装备,余热回收利用技术与装备,再生行业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再生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治理技术和设备,再生金属产业集群区域内的环境修复技术,对有毒有害物质生成机理、治理技术和快速监测技术与装备等;(4)技术标准和规范方面,包括废料、成品在线检测技术与装备,废杂料拆解分类技术标准,专业废料分类回收体系等。
结合国内外发展动态,城市矿山再生利用领域未来趋势主要如下:(1)国家扶持政策将进一步加大,相应法律法规日趋完善;(2)投资增加,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关键技术与装备难题逐渐突破;(3)园区规划逐渐合理,呈区域性发展模式,技术标准与规范逐渐完善;(4)再生资源在原料的比重增高,再生资源产量将大幅增加;(5)拆解、分选、加工装备逐渐朝着自动化、精细化方向发展;(6)设备能耗进一步降低,生产线三废排放逐渐减少,在线监测系统逐渐配备;(7)深加工产品成为再生资源行业利润增长点,逐步转变传统粗加工模式,产品附加值大幅提高。
六、结语
目前,我国城市矿山再生利用领域虽受回收体系不完善、企业盈利模式不清晰、相关财税支持政策不到位、专业人才匮乏、技术与装备落后等系列因素的制约,但它可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对于解决资源贫乏、控制和消除二次污染、优化生态环境、促进剩余劳动力就业和稳定社会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随着我国对城市矿山重视程度的提高,相关政策规划的逐步落实,城市矿山再生利用产业将成为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具备良好的投资前景。
参考文献:
[1]薛宝格.韩城市矿山开发与环境保护对策[J].西北地质,2003(C00).
[2]刘兴利.积极开发城市矿山全面协调发展循环经济[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09).
[3]黄珊艳.金属资源争夺战之城市矿山[J].有色金属工程,2012(02).
[4]孙田裕美.开发城市矿山推动中国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J].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5(11).
[5]王维.日本财团掘宝中国城市矿山[J].世界有色金属,2012(02).
[6]李海燕,任悦.探出新“矿山”产业区变废为宝[J].中国科技投资,2010(12).
[7]屠雯.透过城市矿山看资源国家管制[J].中国有色金属,2008(05).
[8]马迪.永不枯竭的“城市矿山”[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1(08).
[9]柳斌.在“城市矿山”里淘金[J].表面工程资讯,2010(05).
[10]李丹,赵浩,刘光伟.资源枯竭城市矿山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J].露天采矿技术,2010(05).
[11]王继红.资源型城市发展特色低碳经济的路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05).
[12]郑龙熙,王海洲.总括性资源观与城市矿山开发的讨论[J].有色矿冶,1997(06).
[13]崔婧.“城市矿山“修炼记[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2(10).
[14]张琳.把科技之跟深植在城市矿山开发的沃土之中——访北京中色再生金属研究所所长 张希忠[J].资源再生,2007(05).
[15]张曦文.城市矿山:富矿难采[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1(02).
[16]黄齐治.从“电子垃圾”到“城市矿产”[J].当代广西,2012(16).
[17]刘卓平.格林美:城市矿山开拓者[J].中国金属通报,2011(04).
[18]杨履榕,祝圣训.我国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的策略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05).
[19]赵沛楠.政策助力城市矿产发展[J].中国投资,2010(07).
[20]徐滨士.中国再制造工程及其新发展[J].今日工程机械,2012(08).
[21]陈如德.城市矿产经济浅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02).
[22]周永生,易和鸣,肖遗规.浅议中国城市矿产的发展[J].生态经济,2012(08).
关键词:金属材料;物理性能检测技术;发展思路
引言
金属材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材料,材料的物理性能检测对于保证产品质量,研究开发具有特殊性能及用途要求的新型金属材料至关重要。影响金属材料物理性能检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测试方法,根据金属材料有其特殊性,需要科学准确规范的测试方法,不同的测试方法其检测结果也不同的。第二,检测仪器设备,先进科学精准的检测仪器设备是保证完成检测的基本要素。第三,试样制取,检测试样取样部位,取样方法,取样数量,机加工,热处理不同也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第四,检测人员的检测技术水平和检测能力对检测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1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纯金属,二是合金。自然界中有七十多种纯金属,这些纯金属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以组合中多种合金。所谓合金就是由不止一种的金属类型组合成的材料,通常情况下,合金具有金属材料所有的性质。合金可以分为工艺的和使用性质的两类,工艺性质的合金是通过温度条件实现的,合金的性能与其在温度变化下的适应能力有关。使用性能,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特点,如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等等。
2金属材料物理性能检测分析
金属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能测试包括:(1)拉伸试验(高温、室温、低温)。拉伸试验是金属材料物理性能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通过改变金属材料所处位置的稳定条件进行的试验,能够测试出金属材料的拉伸性质。(2)弯曲试验。通过改变金属材料的受力情况对其进行的试验,能够测试出金属材料的耐力性质。(3)硬度测试。硬度测试也是金属物理材料的重要测试内容之一,其通过各种方法对金属材料的硬度进行测试。(4)冲击测试(低温、室温、高温)。冲击测试的方法与拉伸试验的方法类似,都是通过改变温度条件进行的试验。此外,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还包括剪切试验、杯突试验等。
3金属产品质量检测的重要性分析
金属产品质量检测是综合运用科学方法及专业技术对其金属产品的质量、安全、性能等方面进行质量检验检测,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控制产品质量,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保障产品质量和产品使用安全,确保不合格产品不能流入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3)促进公平贸易发展,保障供需双方的利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4)为新材料新产品研究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4制定或执行产品标准的重要性
金属材料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其使用的特殊性,其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建立完善的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体系是检测工作的技术保障基础,只有这样检测人员才能够更加科学规范的开展质量检测工作,保证检测方法科学、检测结果准确。
5金属材料的现状和发展
金属材料在我国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历史悠久,它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载体之一,金属材料具有高弹性模量、高韧性和强度硬度较高等优点,这些优点都决定了金属材料在材料领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金属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金属材料在机械制造业、国防领域、航空航天、建筑业、农业、矿业资源、电子信息等领域,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和广阔的市场。未来,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科研单位都要对金属材料发展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把科研、教学、生产相结合,既要重视尖端技术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另一个具有特殊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的是废旧金属的回收再利用问题,废旧金属回收最大的特点是金属可以不断地循环利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金属材料发展和应用关系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因其使用的特殊性也关系人们保障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产品质量物理性能检测是十分重要工作,因此要建立完善的检测标准体系,不断提高检测水平,保证检测方法科学、检测结果准确。
参考文献
[1]徐旭.浅析吉林省金属材料的发展[J].才智.2011(20):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