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6 14:57:27
序论:在您撰写市场预测的意义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论文关键词:马尔柯夫模型,市场占有率,农资,复合肥市场
一、问题的提出
前段时间,我们对广西荔浦县农资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当地一群众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敢于创新,积极引进现代营销方式,建立农资超市,主要销售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方便了广大农户,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当地的农资经超市许多经销商销售手段同质化严重,规模大小相似,造成竞争日益加剧。因此,从某个农资超市的微观角度出发,去预测未来一定时期的市场占有率,特别他们在某个区域的市场占有率,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样有利于他们知彼知己,以制定科学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本文将以广西荔浦县的M镇复合肥销售为例,根据它们的历史顾客数量,假如在未来的时间内,在其它促销手段和宏观环境等不变的情况下,预测各个农资超市复合肥的市场占有率。
通过这一实例,将使读者对马尔柯夫在市场预测中的应用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从而把马尔柯夫预测应用到其他产品领域的市场预测中去,为企业发展服务。
二、关于马尔柯夫模型
马尔柯夫预测以俄国数学家A.A.Markov名字命名,是利用状态之间转移概率矩阵预测事件发生的状态及其发展变化趋势,也是一种随时间序列分析法。它基于马尔柯夫链,根据事件的目前状况预测其将来各个时刻(或时期)的变动状况。
在这里,我们将主要介绍和分析马尔柯夫链,转移矩阵和马尔柯夫预测步骤三个问题。
(一)马尔柯夫链
设预测对象为一系统,若该系统在某一时刻可能出现的状态为Ei,而该系统从状态Ei变化到另一状态Ej的状态转移过程称为马尔柯夫过程。一个马尔柯夫过程若具有如下的两个特征,则称其为马尔柯夫链。
一是具有无后效性。即系统的第n次试验结果出现的状态,只于第n-1次时所处的状态有关,与它以前所处的状态无关;
二是具有稳定性。即在较长时间下,该过程逐渐趋于稳定状态,而与初始状态无关
(二)转移矩阵
系统由状态Ei经过一次转移到状态Ej的概率为pij,则系统全部一次转移概率的集合所组成的矩阵称为一次转移矩阵,记为:
K次转移矩阵记为P(k)
转移矩阵具有以下两个性质:
(三)马尔柯夫预测步骤
设系统在K=0时所处的初始状态为已知,即初始状态向量
S=
经过K次转移后所处的状态向量记为:
满足以下条件,当:
把它写为矩阵形式为:
当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
所以:
三、举例:M镇复合肥市场占有率预测
复合肥销售旺季每年的3月和4月,主要用于给水稻、荔浦芋、甘蔗和椪柑的施肥。M镇共有3家农资超市,分别是良农农资超市,阿满农资超市和金丰农资超市。我们调查知道,2009年3月和2010年3月三家农资超市的复合肥的销售量,每个农户3月购买复合肥的数量平均是2.7包。为使计算方便,我们以购买的农户数量为市场占有率的计算标准。根据马尔柯夫模型的特点,我们假设购买复合肥的农户数量和他们每家购买复合肥的包数在计算期内保持不变,他们选择的商家以这3个农资超市为范围。这样,我们将通过马尔柯夫模型预测各个超市在未来若干年的场占有率。
三家农资超市具体的情况如下:2009年3月有1500人到良农农资超市购买复合肥,有1500到阿满农资超市购买复合肥的有,而到金丰农资超市有2000人。
2010年3月,由于各种原因,购买复合肥的农户流动发生了以下变化:
1、良农农资超市在2010年3月有1200人继续保留在本店购买复合肥,转移到心阿满农资超市购买的有100人,转移到金丰农资超市购买的有200人。
2、阿满农资超市在2010年3月有1000人继续保留在本店购买复合肥,转移到良农农资超市购买的有200人,转移到金丰农资超市购买的有300人。
3、金丰农资超市在2010年3月有1500人继续保留在在本店购买复合肥,转移到良农农资超市购买的有的有200人,转移到阿满农资超市购买的有300人。
转移状况如表1所示。
通过马尔柯夫模型,我们可以预测2010年3月和2011年3月以及稳定状态下的市场占有率。
表1:2010年3月观众转移转移状况
到
从
良农农资超市
阿满农资超市
金丰农资超市
合计
良农农资超市
1200
100
200
1500
阿满农资超市
200
1000
300
1500
金丰农资超市
300
200
心理学家的第一个问题是:“如果你的伴侣有了病痛,你会带他(她)去看医生吗?”心理学家通过喇叭传到屋子里的问题刚说完,就听到一阵鼓声四起。仪器显示,所有的被测试者都敲了鼓,也就是说,所有的被测试者都说“会”。
心理学家的第二个问题是:“如果你的伴侣失去了一只脚,你还会和他(她)一起生活吗?”这时,鼓声就断断续续地响了起来。仪器显示,这次敲鼓的人,只有三分之二了。心理学家的第三个问题是:“给你一千万美元和一个比你的伴侣更出众的人,让你离开你的伴侣,你会愿意吗?”这时,仪器上所显示的鼓声就只剩下一半了。
心理学家的第四个问题是:“如果你的伴侣和你一起遇到生死考验,两个人只能活一个人的时候,你会甘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而让自己的伴侣活下来吗?”这时,鼓声停了好久没响,后来陆陆续续的鼓声响起了几个。这次仪器显示,敲鼓的人不到三分之一了。
……
美国心理学家通过测谎仪和敲鼓的数据,得出了一种结论:大部分人的爱情在遇到困难或诱惑的时候,是会发生改变的。爱情,在没有诱惑和生死抉择的时候,可以正常地维持和保留下去,可当他(她)的另一半发生灾难,或者当离开自己伴侣能够得到更好的条件时,很多人会放弃自己的爱情,而一些人没有离开自己伴侣的原因,只是他(她)没有遇到机会。
这个结论虽然有些片面,但却客观上看出了现代人对待爱情的一些态度。爱情不是游戏,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偏偏有很多把爱情看作游戏的人,他们有的半路变心,有的得过且过。在他们的世界里,爱情已经沦为一场游戏,只不过有的演不下去退出了,有的是一出戏演到老,在这一个过程中,他们渐渐地把爱情忘记了。
关键词: 高校体育场馆 有偿使用 市场化运作 意义
一、引言
因为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体制的改革迫在眉睫。高校必须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适应。作为重要的教育设施的体育场馆要根据当前的形势进行改革。国家虽然会拨出一定的经费给体育场馆,但是体育场馆要想仅仅靠这些经费来维持下去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将高校体育场馆的使用与经济发展相接轨,要根据市场需求采用市场营销手段创造经济收入,从而维持体育场馆的生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理念发生很大的变化,开始重视、更加积极地投入体育运动中。在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下,体育场馆的不充足和设施的不完备反而成了阻碍人们健康运动的因素之一。那么,应该怎样将为市民提供体育设施和增加体育场馆收入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互利双赢呢?这就要求进行必要的体制改革和将体育场馆的运营进行市场化运作。
二、研究方法和对象
1.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根据课题和研究对象,通过互联网等多媒体,收集相关的资料,并且大量地查看相关的新闻报道等。在收集到的资料基础上,根据需要筛选出有效的信息并加以整理,对整理过的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
2.研究对象
各高校的体育场馆的当前经营状况.
三、研究结果和结果分析
1.体育场馆市场营销的意义
各高校体育场馆的占地面积都很大,达到我国体育场馆占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且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完备,种类齐全,地理位置优越,算是占尽天时地利。高校体育场馆主要是为技师学生教学,锻炼提供体育场馆所。将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前提是要满足学生日常的学习和体育锻炼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让高校体育场馆参与到市场经营中,将高校体育场馆作为商品投入市场经营中。体育场馆市场化不管是对于高校体育场馆还是人民群众都具有重要意义。
(1)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解决经费等问题。
相对于一般的体育场馆,高校体育场馆占地面积大,场地条件等各方面都比较好。一所高校体育场馆的建成需要大量资金,成本很高,建成之后还要维护费用及日常的开销,这是一笔高额支出。学校拨给体育场馆的经费是完全无法维持整个体育场馆的各项支出的。体育场馆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经费问题。
高校拥有条件相对优越的场地,另外,也有很多掌握着科学锻炼方法的老师和学生,能够给市民提供锻炼的指导,是十分有利的。高校作为学校,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人文环境好,比起高额的健身场所,市民更容易选择高校体育场馆。高校体育场馆需要资金,市民需要锻炼场所和科学的指导,两者刚好吻合,能够互利共赢。将体育设施和教练指导转化为商品,这样既可以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又可以利用收入解决体育场馆的经费问题。这样不仅仅解决了高校体育场馆的问题,还解决了社会问题,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能够获得经济效益换个社会口碑,能够大大促进体育场馆的市场营销。
(2)根据市场满足人民大众的体育需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提下,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要想取得经济效益,就要根据市场需求来经营。高校体育场馆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首先是消费群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群众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休闲的方式之一。这是一个潜在的消费群体。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当前有限的社会体育消费场所却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化能够大大改善当前供不应求的市场局面,对群众的体育发展有重要意义。
(3)充分利用资源,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效率。
在中国众多的高校都有体育场馆,这些高校体育场馆相对于社会场地来说,设施完备,锻炼项目相对丰富,场馆的器材机械也更加先进。但是这些设施和器材除了在师生日常的体育锻炼之外就很少被利用,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这是一个很大的资源浪费,而且这些器材和机械是有一定的使用年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价格昂贵的设施和器材就在不断地贬值当中。要去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让这些消费者在满足自身体育锻炼需求的同时也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的设施和器材的利用率,同时能够增加高校体育场馆的收入,将这些收入运用到体育场馆的日常维护和开支中去,对设施和器材的维护会延长器材的寿命,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高校体育场馆馆市场化营销的现状
要想将高校体育场馆真正地市场化,就要全面地面向市场,以市场的需求为主,全面地对社会开放,这样既能获得经济收益,又能实现社会价值。当然,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营销化必须在保证师生体育锻炼的基础上面向社会。高校体育场馆要想获得最大收益,首先要吸引消费群体,只有有了消费群体,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营销化才有可能性,要去和消费群体建立密切的关系,为消费群体提供优质的服务,让消费者对自己获得的服务满意。但是,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营销化还存在各种问题。
(1)宣传力度小,市场营销手段落后。
在当前的高校体育场馆市场营销化中,传统的营销手段仍然占第一位,具有专业特色的营销手段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推广和重视。虽然有很多的体育场馆推出了会员制度,但是这种会员制度只是一种表面形式,一种优惠方式,没有具体的活动推出,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会员拥有的权利及应该履行的义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会员制度。目前,大部分的市场营销手段都很被动,都是消极的,专业的营销手段很少被采用,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2)营销体制不利于吸引人才。
高校体育场馆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学校和政府的拨款,与外界没有太多的接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出于封闭状态,这就造成营销观念的薄弱。虽然说旧的体制已经被打破,但是新体制仍然不够成熟,这就导致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化会遇到很多的难题。目前,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营销化主要还是靠学校的老师,但是他们缺乏相关的市场经验和理论指导,对市场营销的规定和操作方式等都知之甚少,这就导致市场营销的效果不明显,从而制约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化。因此,高校要尽快改变体制,培养一批专门的市场营销人员,提高市场营销的效率。
四、结语
在高校体育场馆市场营销化的过程中利用现代化的市场营销手段来促进市场化,在满足师生基本的体育锻炼的条件下,科学开发和利用高校体育场馆,不仅仅可以增加收入减轻经济压力,还可以利用这笔收入对体育设施进行维护,延长设备的寿命,形成良性循环。另外,也可以提高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的利用率,为人民群众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公益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伟民等.体育营销导论[M].北京.龙门书局,1998:12-15.
[2]吴冰,杨双燕.高校体育场馆馆管理运行的产业化模式[J].湖北体育科技,2009:22-23.
[3]何振强.高校开拓体育市场的新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2-6.
【关键词】声乐作品;《一首桃花》;艺术分析;演唱实践
在当前我国新时展过程中,我国已经开始走向文化自信的道路。在这种背景下,针对于我国文化体系的研究活动也变得更加频繁,音乐艺术也不例外。在声乐艺术中,我国近现代时间里创作了很多经典声乐作品,《一首桃花》也是其中之一。这首声乐作品选择了桃花为对象,通过浪漫诗句和悠扬旋律,凸显了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针对于这部声乐作品的研究,可以较好提高明着这部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演唱技巧,给这部作品的二次创作也提供了较好的支撑。
一、声乐作品《一首桃花》的创作分析
声乐作品《一首桃花》选自歌剧《再别康桥》,位于这部歌剧的第五部分。这一段声乐作品直接取材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林徽因遇到往日挚友,在跟挚友交流互动的时候感慨事态变迁,并以桃花为主题,抒发自身情感。她结合自己的回忆场景,将自身比喻成桃花,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元素[1]。在进行声乐作品创作的时候,创作者也全面贯彻了以物喻人的策略,同时也没有引入交响乐等元素,使得这一段声乐作品更加朴素。但也正是这种设计方式,使得这部声乐作品具有了更强的情感感染能力,能够充分发挥演唱者的自身声乐演唱素质,使得声乐作品的演唱取得更好的成效。
二、声乐作品《一首桃花》的艺术分析
(一)作品曲式结构分析。声乐作品《一首桃花》在创作的时候,实现了我国传统诗词元素以及西方创作技法的融合,使得整部音乐作品的风格非常独特,同时在曲式结构方面也比较清晰。总体来看,这部声乐作品的曲式结构主要分为A段和B段。与此同时,这部作品还布设了较长的引子,并利用引子来营造一种唯美氛围,同时也使用优雅舒缓的曲风来烘托了女主角的清新脱俗形象。作品的A段设计为g小调,4/4节拍。整个乐段中有p音乐标记,在起音的时候应该适当降低,并呈现逐步增强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进行两次减弱调整,使得整体旋律变得更加优美,同时也可以推动乐曲逐步向前。在“朵朵凝露的娇艳”处,A乐段达到了第一个。这部分创作过程中,创作者也使用了大跨度音程,使得旋律整体比较高,同时旋律的起伏水平也比较突出,使得作品具有了更加丰富的音乐色彩。在“含着笑”处,创作者则使用了简短紧凑的节奏设计方式,使得这一乐句可以更好连接后续情感内容[2]。整体上来看,在A段音乐结构设计的时候,创作者使用了较多连音线,使得每一个乐句的连贯性更加突出,同时也通过这种连贯性突出了桃花的柔美。与此同时,A乐段还有较多乐句开头都使用了八分休止符,使得各个乐句之间的换气口非常均匀,更好凸显了桃花的柔美形象。A乐段结束以后,在进入一个较短间奏以后开始进入B乐段,同时音乐调性也从之前的g小调转变为B大调,在节奏方面也出现了调整,转变为了3/4拍和4/4拍交替使用的模式。在乐段速度设计方面,则体现出从弱变强的态势。这里需要注意的是,B乐段在较短时间里就完成了速度增加。即在B乐段第一个“看”字处设计了长时值,并依托于此进行渐强处理,使得整部乐曲可以跟A乐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后续旋律设计方面,B乐段引入了递进手法,表现出了旋律的起伏性,但跟A乐段相比较来说具有更强的音乐表现力。在B乐段即将结束的时候,整部乐曲重新回到了g小调,可以跟A乐段形成较强的呼应。(二)实现了歌词与旋律的有机结合。在声乐作品《一首桃花》中,创作者实现了歌词内容和音乐旋律的有机结合。在具体设计的时候,通过引入中2021年/第23期/国诗词作为歌词,同时也引入了优美旋律,使得整部音乐具有更强的抒情成效。在乐曲前奏当中,使用了大提琴、小提琴等乐器配合钢琴乐器,营造了非常浓厚的艺术氛围。这种优美意境给A乐段的开展打下了坚实支撑。在A乐段中,“桃花,桃花”的歌词也跟旋律实现了较好的配合。给直接引出主题,同时重复的“桃花”也跟主旋律律动实现了较好配合与联动。不仅如此,在A乐段中还将“字眼”比作桃花,同时也赋予了桃花的书香气息,直接通过歌词指代林徽因本人,具有较强的灵动性,跟柔美旋律也实现了较好联动。在B乐段中,主要通过排比等修辞手法实现歌词的编排与设计,同时还配合使用了五度向下的旋律模式,突出了歌词蕴含的情感[3]。特别是三连音的使用显著凸显了旋律的不稳定性,跟此处的歌词“多情的痕迹”可以实现较好的结合,显著提高了歌词蕴含的艺术内涵。(三)伴奏模块的设计。声乐作品《一首桃花》的伴奏设计也是一大亮点,强化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在各类音乐作品中,伴奏的功能主要就是抒情。而小提琴在抒情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成效,因此这里也使用了小提琴乐器进行起始阶段的伴奏设计。在A乐段的伴奏设计方面,主要使用了钢琴伴奏模式,同时使用了八分节奏突出了旋律特色。在A乐段后段伴奏设计过程中,使用了柱式和弦的方式有效强化了音响效果。在A乐段结束的间奏中,钢琴部分设计为均匀柱式和弦,同时还音乐色彩转化为b大调,使得音乐色彩变得更加明亮。在B乐段中,大提琴、小提琴和钢琴同步进行,使得伴奏音乐可以层层展开,使得伴奏音色可以跟小提琴等乐器较好融合在一起,形成静谧的氛围。
三、声乐作品《一首桃花》的演唱实践
(一)灵活把握情感要素。声乐作品《一首桃花》的主题形象本身就非常鲜明,主要使用了诗词歌词的浪漫特征来集中展现人物的温雅形象。在具体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应该重点把握情感要素内容,在前奏阶段中就开始酝酿情绪。在演唱A乐段的时候,歌词“桃花”处出现了p标记。演唱者在演唱的时候应该轻声进入,并在尾音处慢慢收回。在演唱两个“桃花”的时候,演唱者应该突出旋律的连贯性,最好不要进行换气。A乐段中很多乐句都比较重视连贯性,因此演唱者在演唱这些乐句的时候,都应该使用强大的气息作为支撑,同时还要结合情感要素控制气息的流转方式,最终也就可以更好把控情感走向[4]。在B乐段的演唱过程中,整个音乐具有较强的抒情特点。因此对于演唱者来说,应该在演唱过程中加入自身对于生活的热情和美的向往,使得演唱情感的把控可以变得更加灵活。(二)丰富作品人物形象。声乐作品《一首桃花》描绘了一个温文尔雅的女子形象,在演唱活动开始之前,演唱者应该加强自身针对作品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感知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演唱者应该通过作品创作背景、歌词内容、音乐节奏、音乐形象等元素进行全面分析,明确作品中表现出的人物形象,并依托于此选择演唱方式。具体来看,A乐段为宣叙调,主要通过连贯演唱方式来突出桃花之美。这个阶段的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就应该融入人物形象特点,通过拟人的方式来突出人物形象,使得人物特质可以跟桃花风景结合在一起。B乐段为咏叹调,需要演唱者使用差异性较大的旋律凸显桃花的丰富情感,并依托于此引入人物形象,使得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饱满,取得更好的演唱成效。(三)实现作品二次创作。在演唱声乐作品《一首桃花》的时候,演唱者也应该积极进行作品的二次创作,使得演唱活动可以具有自身特色。事实上,同一首声乐作品由不同人演唱出来,最终的听觉体验也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声乐作品的演唱本身就是二次创作的过程中。对于各个演唱者来说,也应该充分提升自身的二次创作水平。这也需要演唱者在具体进行声乐作品《一首桃花》演唱活动之前,应该先对歌剧《再别康桥》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索,同时还要明确声乐作品《一首桃花》的情感内涵,并通过自身角度来解读这些情感要素。在加入了自身理解以后,演唱者就可以更加顺畅传递声乐作品《一首桃花》的内在情感,同时也通过这种二次创作过程使得声乐作品具有更强的艺术价值。
四、结语
声乐作品《一首桃花》是歌剧《再别康桥》中的经典桥段,在我国一直传唱至今。通过上述分析以后可以发现,这部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相对来说比较清晰,同时音乐风格也比较独特。对于演唱者来说,应该在演唱这部声乐作品的时候,先进行声乐作品《一首桃花》音乐艺术特点和音乐节奏的全面分析,同时还要明确音乐节奏与歌词内容的交融方式。在具体演奏的时候,演奏者还应该加入自身的情感感知内容,并实现自身对于作品的二次创作。这样以后,声乐作品《一首桃花》的演唱成效就可以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家裕.歌曲《一首桃花》声乐演唱的艺术处理分析[J].现代盐化工,2020,47(01):138-139.
[2]刘新新.浅述《一首桃花》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J].黄河之声,2019,(24):60.
[3]刘亦凡.声乐作品《一首桃花》的艺术特色及演唱表达方式探析[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8,31(06):129-130.
1.体育场馆市场营销的意义
各高校体育场馆的占地面积都很大,达到我国体育场馆占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且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完备,种类齐全,地理位置优越,算是占尽天时地利。高校体育场馆主要是为技师学生教学,锻炼提供体育场馆所。将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前提是要满足学生日常的学习和体育锻炼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让高校体育场馆参与到市场经营中,将高校体育场馆作为商品投入市场经营中。体育场馆市场化不管是对于高校体育场馆还是人民群众都具有重要意义。(1)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解决经费等问题。相对于一般的体育场馆,高校体育场馆占地面积大,场地条件等各方面都比较好。一所高校体育场馆的建成需要大量资金,成本很高,建成之后还要维护费用及日常的开销,这是一笔高额支出。学校拨给体育场馆的经费是完全无法维持整个体育场馆的各项支出的。体育场馆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经费问题。高校拥有条件相对优越的场地,另外,也有很多掌握着科学锻炼方法的老师和学生,能够给市民提供锻炼的指导,是十分有利的。高校作为学校,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人文环境好,比起高额的健身场所,市民更容易选择高校体育场馆。高校体育场馆需要资金,市民需要锻炼场所和科学的指导,两者刚好吻合,能够互利共赢。将体育设施和教练指导转化为商品,这样既可以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又可以利用收入解决体育场馆的经费问题。这样不仅仅解决了高校体育场馆的问题,还解决了社会问题,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能够获得经济效益换个社会口碑,能够大大促进体育场馆的市场营销。(2)根据市场满足人民大众的体育需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提下,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要想取得经济效益,就要根据市场需求来经营。高校体育场馆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首先是消费群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群众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休闲的方式之一。这是一个潜在的消费群体。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当前有限的社会体育消费场所却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化能够大大改善当前供不应求的市场局面,对群众的体育发展有重要意义。(3)充分利用资源,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效率。在中国众多的高校都有体育场馆,这些高校体育场馆相对于社会场地来说,设施完备,锻炼项目相对丰富,场馆的器材机械也更加先进。但是这些设施和器材除了在师生日常的体育锻炼之外就很少被利用,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这是一个很大的资源浪费,而且这些器材和机械是有一定的使用年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价格昂贵的设施和器材就在不断地贬值当中。要去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让这些消费者在满足自身体育锻炼需求的同时也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的设施和器材的利用率,同时能够增加高校体育场馆的收入,将这些收入运用到体育场馆的日常维护和开支中去,对设施和器材的维护会延长器材的寿命,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高校体育场馆馆市场化营销的现状
要想将高校体育场馆真正地市场化,就要全面地面向市场,以市场的需求为主,全面地对社会开放,这样既能获得经济收益,又能实现社会价值。当然,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营销化必须在保证师生体育锻炼的基础上面向社会。高校体育场馆要想获得最大收益,首先要吸引消费群体,只有有了消费群体,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营销化才有可能性,要去和消费群体建立密切的关系,为消费群体提供优质的服务,让消费者对自己获得的服务满意。但是,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营销化还存在各种问题。(1)宣传力度小,市场营销手段落后。在当前的高校体育场馆市场营销化中,传统的营销手段仍然占第一位,具有专业特色的营销手段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推广和重视。虽然有很多的体育场馆推出了会员制度,但是这种会员制度只是一种表面形式,一种优惠方式,没有具体的活动推出,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会员拥有的权利及应该履行的义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会员制度。目前,大部分的市场营销手段都很被动,都是消极的,专业的营销手段很少被采用,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2)营销体制不利于吸引人才。高校体育场馆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学校和政府的拨款,与外界没有太多的接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出于封闭状态,这就造成营销观念的薄弱。虽然说旧的体制已经被打破,但是新体制仍然不够成熟,这就导致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化会遇到很多的难题。目前,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营销化主要还是靠学校的老师,但是他们缺乏相关的市场经验和理论指导,对市场营销的规定和操作方式等都知之甚少,这就导致市场营销的效果不明显,从而制约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化。因此,高校要尽快改变体制,培养一批专门的市场营销人员,提高市场营销的效率。
二、结语
[关键词]食品脆性;市场分析;市场预测
[DOI]10.13939/ki.zgsc.2015.40.056
1 产品概况
1.1 产品简介
食品脆性快速智能测试仪是一款代替人类专家感官评定,实现食品脆性客观、准确、快速的检测仪器。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分析人类感知食物脆性的过程,采用耦合仿生技术,实现对人类咀嚼系统、听觉系统的模拟,建立耦合仿生脆性测试系统,并进行脆性测试和比对,实现对食品脆性客观、准确、快速地检测。
1.2 主要技术
①仿生咀嚼装置的研制。获取人类咀嚼系统结构模型,设计改进,加工制作仿生咀嚼装置。通过在仿生牙齿下安放仿生牙周膜传感器,对测试过程中的力学信号进行采集;在仿生口腔内部安放声音传感器,对测试过程中的声音信号进行采集,最后通过咀嚼模拟测试软件对获取力学信号与声音信号进行综合分析。②测试软件的设计。脆性采集分析系统是在仿牙周膜压力传感器、信号调整电路、仿耳膜传感器、采集卡等硬件基础之上,根据咀嚼部件对食物样品的质地测试要求和数据分析的需要采用Visual C++语言进行设计的。本测试软件可完成样品的信号采集、图形分析、数据处理等任务。③脆性测试模型的建立。采用小波分析、傅里叶分析处理声音信号,采用曲线图形分析、归一化处理等方法分析处理力学信号,最后通过模式识别系统分辨出声音和力信号的类型,构建食品脆性模型。
1.3 产品创新点
①采用耦合仿生技术,在压力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咀嚼系统与听觉系统耦合,建立耦合仿生脆性感知系统,使测试结果更加接近人类感官评定结果;②利用温湿度控制系统来模拟人体口腔的特殊环境,更接近人类的脆性评价机理;③基于耦合仿生的食品脆性测试仪响应时间短,测试速度快,结果准确客观。
1.4 服务对象
①广泛用于膨化食品类如饼干、薯片等食品企业,还可用于酱腌类食品如榨菜企业,对其食品脆性进行实时、快速检测,帮助企业改进食品加工工艺,判断产品质量的优劣。②本仪器已对饼干、薯片、榨菜三类食品进行实地调研测试,验证其科学合理性,实效性强,市场推广潜力大。③为相关食品研究所提供一种新型食品检测技术,有助于在食品脆性方面的研究。可运用于果蔬等农副产品的脆性分级与新产品的开发。④可辅助医学口腔研究,对婴幼儿口腔咀嚼磨牙矫正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产品研究发展史
目前,国外对食品脆性方面所做的研究比较透彻,脆性感官评价研究的人员主要有Booth,脆性仪器测定研究的人员主要有Bourne、Julian、Pauline P等。具体研究发展如下。
2.1 脆性机理研究
①戈振分析了食品脆性的力学、声学及组织结构特征,研究了水分等因素对食品脆性的影响。②于泓鹏等讨论了食品结构、水合和组成成分等参数对脆性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脆性食品研究的方法、仪器和感官鉴定法。
2.2 脆性的感官评价研究
①Booth等邀请六名评价员对脆性饼干进行口腔咀嚼评价,首先让评价员用切牙咬下一块饼干,然后用磨牙咀嚼一次,将感知的脆性、硬度、碎裂性进行描述,结果表明脆性与最初的咬合力有关,硬度与咬碎饼干的最大力有关,碎裂性与一次咀嚼过程中饼干碎裂块数有关。②姜松等利用口腔咀嚼感知和咀嚼声音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腌制菊芋的脆性、硬度、性、破碎性进行了评价。脆性的感官评价仍作为脆性评价的主要方法,但是评价结果主观性强、不稳定,评价过程费时费力。
2.3 脆性的仪器测定研究
①Bourne运用三点梁原理,将脆性食品置于两个支撑点之间,使用圆形压力杆下移压碎食物,测定脆裂力,建立脆裂数学模型,分析脆裂力与物料失效应力、物料形状尺寸之间的关系,并验证了模型。②Julian应用物料断裂力学方程,测定黄瓜、胡萝卜、芹菜、苹果四种样品的断裂韧度,同时对样品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样品的断裂韧度与样品的感官评定结果相关性很高,断裂力学方程可以用来评定食品脆性。③Behic M等利用圆球形压头挤压玉米渣样品脆性,测定破碎力、阻尼系数、硬度等,建立了力学模型。
2.4 人工口腔或咀嚼模拟系统用于食品质地检测
①Pauline P等研制了由密闭容器、齿形活塞、可变速电动机等组成的人工口腔装置,通过压碎面包,分析面包的特性。②Xu W L等研制的6RSS并联机构咀嚼机器人,能模拟人的咀嚼动作粉碎食物。③Salles C等研制的咀嚼模拟装置,包括减速电动机、人造上下颚牙齿、气味收集器等,通过旋转挤压运动磨碎食物,分析食物团的特性。④孙钟雷等模仿人类咀嚼系统,利用仿生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粉碎食物的仿生咀嚼系统,该系统能实现三维咀嚼运动,能够对多种食品的硬度、黏弹性等质地特性进行检测评价。
以上人工口腔或咀嚼模拟系统大多是模仿单一器官的功能特征,根据单一参数或信号来评价食品质感,而且还没有用于食品脆性的专一测定。目前,通过耦合仿生分析评价食品脆性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3 市场分析
3.1 产品市场概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食品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销售量。生产脆性食品的企业注重产品脆感,在国内市场上,对于食品的脆性测定方法有感官评定方法和客观的仪器测定方法。其中感官评定方法是食品脆性评价最主要的方法,国内大多企业几乎采用感官评定法,其不仅需要经验丰富的感官评定专家,而且对评定条件和评定环境要求较高,评定过程也费时费力。一名评定专家年薪为6万元,一个评定组为5~10人,企业一年花费较大且结果带有主观因素。
目前,市场上精确、高效率、便捷的微量元素检测仪器尚未出现。因此,食品脆性快速智能测试仪的研发为市场提供了消费需求,其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3.2 市场需求分析
对于食品行业,产品质感是消费者感知产品好坏的标准。因此相关食品企业对于产品的质感十分重视,其中影响食品质感的因素之一是食品的脆性。许多企业在生产产品时会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对产品脆性的检测,但目前对食品脆性检测都是通过感官评定法测定,准确度低、成本高。而食品脆性测试仪的诞生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产品质感,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根据调研结果分析得出:重庆市有饼干企业160多家,酱腌菜企业150多家,薯片40多家;这些企业均需对其产品进行脆性检测。由此我们可知,市场上对食品脆性检测仪的需求量非常大。
3.3 竞争者分析
食品脆性测试仪,在国际上只有FTC公司从事食品物性分析仪器开发设计。现阶段国内没有此类仪器,因此在国内没有竞争对手。只是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拓展业务时会有相应的竞争对手。
4 市场预测
4.1 市场销售预测
从供求关系看,目前我国食品行业对食品脆性检测仪的需求日益明显;从发展趋势看,将创建食品脆性检测仪产品线。企业对食品的质感正在不断升级,而此产品能针对不同年龄层的需求,进行食品脆性检测,同时也为不同的食品生产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产品和品牌结构看,本产品使企业的生产成本低、高效便捷,其技术得到了各大企业的高度认可。从这一角度看,食品脆性检测器将会在中国市场逐步兴起,在未来几年中国及至整个亚洲对食品脆性检测仪的消费量会大幅度的提升;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此产品的推出将能垄断整个消费市场。
从区域结构看,未来的食品行业将进一步加大对食品脆性检测器的需求度;产品销售量将快速上升,品牌倾向性将强化,市场重心向高端食品企业倾斜。
从营销手段看,广告宣传将是未来食品脆性检测器市场最重要的营销手段,厂商将根据本产品定对性地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建立品牌形象,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4.2 经济效益预测
食品脆性测试仪的研究成果丰富了食品脆性检测技术,本仪器可对食品的脆性进行实时检测,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还实现了食品脆性的快速、准确检测,从而提高食品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以应用研究为基础,结合仪器的设计开发,缩短成果应用和技术转化周期,推动食品加工检测技术发展,为传统产业中现代新技术应用开拓新途径。
以榨菜厂为例,一个季度进行一次感官评定:榨菜厂一天工作10小时,以1小时为抽样单位,一天需感官评定专家组评定10次。
(1)若评定专家组成员为5名,一名专家评定一次的费用为1000元,则一天需5万元。而采用基于耦合仿生食品脆性检测仪可替代人类专家的感官评价,一年可节省的支出有:
5×4=20万元
(2)感官评定专家组评定一次时间为1小时,则整个过程需要10小时,而基于耦合仿生食品脆性测试仪测试一次时间为5min,一个过程仅需50min。榨菜厂一天生产榨菜10吨,平均1小时可生产榨菜1吨,则剩下的9小时10分钟,可生产榨菜9.16吨。则一年可多生产的产量为:
9.16×4=36.64吨
(3)一袋榨菜50g,则一年可多生产的榨菜包为:
36.64×1000×1000÷50=73.28万袋
(4)1袋/0.5元,则一年可多销售的金额为:
73.28×0.5=36.64万元
(5)总计年效益:56.64万元
通过以上分析,食品脆性快速智能测试仪的市场潜力大,利润空间高,有较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健安.市场营销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王笑丹,孙永海.仿真技术检测牛肉嫩度方法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12(12).
[关键词] 都市餐饮市场;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12-0079-03
[作者简介] 郑 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江西 南昌 330100)
一、都市餐饮市场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餐饮业营业额达到5067.9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增长幅度高于GDP的1倍。2005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达到8887亿元,比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出4.8个百分点。2005年,中国餐饮业提供的就业岗位约2000万个,实现营业税480多亿元;餐饮业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2%,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达到17.4%。2006年,我国餐饮业营业额已突破1万亿元大关,达到1.03万亿元,比2005年净增1400多亿元,餐饮业零售额连续16年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
中国商务部2007年3月的数据分析显示,2007年中国人均餐饮消费支出预计将达915元,餐饮业市场运行将继续以17%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全年零售额有望达到1.21万亿元。预计2010年餐饮业零售额将达到2万亿元,人均年消费1500元,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势头持续看好,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餐饮消费正在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商务交易、会展活动、居家消费、商务与个人旅行、休闲娱乐等均成为带动餐饮消费的动因。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居民年人均餐饮消费达到576元,餐饮市场最为发达的广州市目前人均年餐饮消费达到414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倍以上。上海市人均餐饮消费水平超过1500元,已达全国人均水平的3倍,天津、北京、广东则为2倍以上。2006年,重庆市商委的通报显示,重庆市餐饮营业收入逼近200亿大关,城市人均在外用餐消费达874元。2006年,重庆市餐饮网点达到7万余家,直接从业人口则达到了65万人,全年实现餐饮营业收入约为194亿元,同比增长2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3.6个百分点。全市有23家餐饮企业年营业额超过亿元大关,17家餐饮企业进入全国百强。2006年,南昌市星级住宿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业累计实现营业额19.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9%。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3.54亿元,增长22.5%;餐费收入为11.67亿元,增长16.8%。这些数据表明,当前餐饮业的消费需求主体仍是城镇居民。
二、都市餐饮市场存在的问题
都市餐饮市场日趋繁荣,出现了社会餐饮与酒店餐饮各领的市场格局。每到用餐高峰时间,餐饮店、酒店集中的街道便熙熙攘攘,人满为患。然而,在这看似繁荣的餐饮市场的背后,也有着许多的困惑与无奈。
困惑之一:千家一味,你有,我有,全都有。
以南昌市场为例,虽然现今的南昌餐饮市场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赣菜、湘菜、川菜、沪菜、杭菜、粤菜、各式西餐等,但是最受食客们青睐和推崇的还是赣菜。著名的南昌饮食一条街――孺子路上70%以上的餐饮店都经营赣菜,虽说每家餐饮店的名字不一样,装修的风格不一样,掌勺的厨师不一样,可不管你怎么吃,到哪家吃,总是同样的那么几个号称“经典”的菜,而且全是一个味儿。更让人觉得失望的是,赣菜的特点本来就与湘菜、川菜相类似,色重、味浓、嗜辣,于是,在本地厨师和外来厨师的共同“努力”下,使南昌市的餐饮陷入了“千家一味”的尴尬局面,有悖于“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精神。
面对着残酷的市场竞争,各个餐饮企业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来自于竞争对手的压力。“把握市场脉搏”被众多餐饮企业简单地理解为“跟风”,即你有,我有,全都有。粤菜来了,一条街都是“生猛海鲜”;川菜来了,满城都是四川麻辣火锅、重庆麻辣火锅;香辣蟹来了,家家都做香辣蟹……。于是有了一条街上若干个似是而非的店名,“某某餐厅”、“正宗某某餐厅”、“正宗某氏某某餐厅”。
困惑之二: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
全国餐饮企业网点目前已超过400万家,日渐增加的餐饮企业也造成空前激烈的竞争格局。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众多都市的食客们养成了一个习惯,即一家店只去一次。一方面是因为菜式、口味的问题;另一方面,以食客们的经验,用不了多久又有新的餐饮店开张,与其在同一个地方吃同一个菜,不如换换新面孔。于是乎,每当有新店开张,必定是车水马龙,一派繁荣景象。但短短几个月之后,便风光不再,变成门前冷落,鞍马稀。曾经有一家位于“餐饮黄金地段”的店面创下了两年换了六个招牌,开张六次的纪录。
以北京为例,在北京总共有4.5万家中外餐饮企业,每天新开业100家,关闭或转业的也基本有100家,大约两年时间,就要洗一次牌。
困惑之三:削价经营,餐饮业举步维艰
残酷的市场竞争给餐饮业发展带来了消极的连锁反应。一些酒店不惜降价来吸引消费者。这一招能为他引来不少客源,于是众多店家也跟着来个“邯郸学步”。这边厢“啤酒全免”;那边厢“菜金七折,啤酒全免”;你“吃100送50”;我就“吃100送100”......这样的不规范经营,无休止的价格竞争,直接导致许多酒店的利润被剥夺,最终降低了餐饮业的总体效益,扰乱餐饮业的竞争秩序。无怪乎,许多曾经在餐饮业掘到“第一桶金”的人都无限留恋的感叹道:“餐饮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了。”
三、都市餐饮市场发展的对策
面对着诸多的困惑,都市餐饮该往何处去?
对策之一:融入文化元素,增加产品附加值
餐饮承担着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双重功能,在物质不断丰富的今天,精神需求的满足日益重要,饮食文化起着独特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今,一部分家庭会在周末或闲暇时间选择美食作为休闲方式。为满足这种需求,各类主题餐厅、娱乐餐饮、怀旧餐厅在城市悄然兴起。在新型经营理念的冲击下,餐饮业进一步细化,融入文化元素并追求个性和新奇的饮食消费使得中国餐饮市场日益丰富多彩。很多时候,“吃”已经退到了配角的位置,更多的是渲染一种文化和姿态。餐饮业已进入了一个感性的多样化的时代,人们从吃口味到吃文化,再到吃个性、吃时尚,就餐理念不断升级,使得整个中国餐饮业正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面对这种转变,我们必须深入研究饮食文化,挖掘饮食文化,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实现档次升级,增加产业附加值,在餐饮经营中打文化牌,以此推动企业的发展。现代餐饮竞争的趋势是附加文化、融入文化,提高企业的文化含量。饮食文化的主流是“创造性的文化”,即可以与餐饮业嫁接,对餐饮业有所推动的文化。当然这需要从整体上对餐饮企业进行文化包装与宣传,全面提升其整体形象和品牌层次。这种文化应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针对性。简单地说,我们可以把餐饮业中的物质性的文化称之为“硬文化”,如菜品、菜系、餐具、厨具等;而把餐饮业中的精神性文化称之为“软文化”,如餐饮企业的店名、经营形象、礼仪、诗词歌赋、广告用语、服务用语、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通常硬文化在酒楼饭店里容易得到重视和理解,软文化则不然。软文化是多角度、多元化、多层面的,它应该与硬文化作全方位的配合。一个餐饮企业的名称、楹联、诗词、广告、企业介绍、菜单等等都是软文化的融入。
对策之二:做特色,树品牌
1.做特色
特色经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一方面,要做特色产品。餐饮市场要把握餐饮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紧跟市场变化的脉搏。据专家预测,2007年餐饮业的发展趋势是追求营养健康、发展绿色餐饮,在这个潮流下,我们应开发符合这一理念的餐饮新产品。另一方面,要做特色服务。餐饮企业应突破传统的餐式范畴,将餐饮服务向便利化、多元化和现代化发展;向扩大餐饮消费热点,加强服务内涵的人性化发展。如以社区餐饮为载体,更加便民利民;大力提倡健康消费、安全消费、绿色消费、环保消费、科学消费、节约型消费等等,服务内涵的扩展将促进餐饮消费可持续发展。
特色很重要,但拥有特色并不等于拥有市场,更不等于成功。如果不切实际片面追求特色,忽视对市场的研究,就有可能陷入特色误区而难以自拔。因此,生产经营者们在追求“特色”的同时,千万要作一些细致的市场调查,多研究人们的消费状况,多关注现实生活。尤其要在投产特色产品之前,应论证一下自己选择的“特色”是否能被消费者接受,是否有市场。切不可盲目追求特色,而使自己陷于特色的误区。
2.树品牌
餐饮品牌是指在餐饮业中有很高知名度、满意度、美誉度,且有相当规模和档次的企业。餐饮品牌的树立有赖于好的出品、好的服务、好的环境、好的市场、好的价位。
以南昌餐饮市场为例,在南昌市烹饪协会会长汪声瑜的带领下,赣菜厨师继承和发扬了赣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风格,打破了过去我国地方菜系东甜西酸、南淡北咸的地域界限,7次出征全国厨师节,硕果累累。从第三届全国烹饪技术大赛实现赣菜金牌零的突破后,在2006年的成都第七届全国厨师节上,南昌烹饪协会选送的23道菜拿回来了23快金牌,还成功书写了江西第一桌中国宴的历史。金灿灿的奖牌广泛提升了赣菜的知名度,也奠定了赣菜的品牌基础,大大地改善了赣菜厨师在业界的地位。在这种形势下,南昌餐饮市场应该趁着赣菜崛起的东风,将赣菜的品牌做强、做大,在繁荣南昌的餐饮业的同时,让赣菜冲出南昌走向全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主要大中城市已有36家正宗的赣菜馆。
对策之三:集团化发展,向规模要效益
近几年来,很多国际知名的餐饮企业集团带着大笔资金,凭借其科学的管理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如“麦当劳”、“肯德基”,他们代表了餐饮企业现代化的最高水平,在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据一份中国快餐业的发展形势分析报告记载,截至2004年底,肯德基在中国已经达到1200家连锁店,麦当劳超过600家。麦当劳、肯德基在世界遍地开花的现象,对我国的餐饮业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也使国内餐饮业看到了连锁经营的种种好处,并将连锁经营作为主攻方向。一家一户的小餐馆不能形成群体优势,服务规范和管理标准缺乏统一性,而发展专业化的集团管理优点多,优势大,解决了规模经营与消费分散之间的矛盾,实现了资源共享、品牌共享、信息共享的目的,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扩大企业声誉;有利于与国际餐饮业接轨。采用连锁经营方式,要求餐饮经营实体在形象策划与管理、原料配送与管理、服务质量控制与管理、营销策划与管理以及连锁扩张等方面加大控制力度,并视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连锁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一些较具实力的餐饮公司迅速崛起。据天津狗不理集团负责人介绍,目前“狗不理”在全国开设分店70多家,其足迹遍布国内24个省区市。此外,该集团在东京、纽约和新加坡也开设了多家分店。据统计,2002年全国餐饮百强企业中,有80多家采用了连锁经营方式。餐饮百强的年营业额达到了361亿多元,而餐饮企业每100元的营业额中就有7元是这百强创造的,且连锁业的年营业额达到了2465亿元,全社会每100元消费品零售额中就有6元属于这百强企业。餐饮百强的发展表明,我国餐饮业连锁经营的规模化和集团化正越来越强。
对策之四:创新,餐饮业永恒的主题
餐饮业由于进入壁垒低,各处社会餐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今天“川菜”唱罢,明天“杭帮菜”登场,吃完口味吃氛围。消费者的消费口味和消费心理变化快,致使餐饮业决不能再以不变应万变。菜肴没有翻新,环境没有变化,没有新的招数来招徕顾客,经营之路就会越走越窄。中小餐饮企业的优势恰好在灵活多变上,俗话说:“船小好调头”,就是这个道理。因此,餐饮企业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把握时代脉膊,不断改进产品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以变应变,方能出奇制胜。因此,产品要随着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
创新,还应体现在“快”字上 。一位企业老总深有体会地说:“现在的市场竞争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此话颇有见地。“食物”总是被抢先一步的“快鱼”吃到,而“慢鱼”只好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咽口水”。餐饮企业能否利用自身优势,做条“快鱼”,关键是企业的决策者既能好谋又要快断。然而,面对惊涛骇浪、瞬息万变的现代市场,企业家要具有快速反应这根神经,不是易事,这是对快速反应、快速决断,进而付诸实施的必然途径。不变则死,不快则亡,可以说是新经济的一条黄金法则,是谁也不能违背的天条。
参考文献:
[1]余炳炎.饭店餐饮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