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6 14:57:27
序论:在您撰写城市社区建设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小城市社区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但大多数中小城市经济力量较弱,发展水平不高。“这已经成为影响中小城市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瓶颈之一,也是影响宏观社区建设整体推进的拦路虎。”“社区的社会基础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涉及内容很多,大到社会层面的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状况,小到区域层面的区位特征、区域公共政策,都是制约社区生活开展的重要因素”。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的社会基础包括政策与经济两方面。一方面,政策影响中小城市社区建设发展。政策是社区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政策、人事政策、社区政策。这些政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区建设的发展。社区的基础设施、管理与服务都受到政策所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制约中小城市社区建设发展。中小城市社区建设主要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中小城市社区物质文明建设与经济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基础越雄厚,城市社区设施建设的硬件水平就越高。中小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也受到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因此,有必要将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纳入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中,重视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的社会基础,为中小城市社区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二、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的难题与源由
中小城市社区建设主要面临建设发展不均、投入不足、法规缺乏、居民参与意识薄弱四方面问题。首先,中小城市社区建设发展不够均衡。中小城市的地方领导对社区建设认识不足,个别社区建设长期滞后。中小城市的社区建设规模大小不一,新建社区基础薄弱,资源条件较差。城市社区建设进展速度有快有慢,城市化进程影响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的进展速度。其次,中小城市社区投入普遍不足。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而中小城市政府对于城市社区建设不够重视。中小城市政府主要重视经济的效益,而忽视了基础设施和社区发展。目前中小城市社区建设总体资金投入不足,社区工作开展难度很大。再次,中小城市对于社区建设的法规缺乏。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缺乏配套措施和监督机制,社区建设工作开展没有法律依据。中小城市社区居民与社区发展目标未能有效整合,社区居民只关心与自己有直接关系的问题。“结果在社区建设中就经常出现这样的事情,即政府和社区热中的却不是居民希望的,甚至两者时常尖锐冲突”而这些问题,由于中小城市社区建设法规缺乏,社区也无力去解决,从而影响社区建设发展。最后,中小城市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参与意识薄弱。“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社区居民的广泛自愿的参与和介入,包括社会参与、经济参与、政治参与和文化参与”。中小城市社区居民缺乏参与意识,中小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仍停留政府主导位置。中小城市社区居民在城市社区管理中被边缘化,社区非自治组织,这影响中小城市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
三、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的可行途径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市为总目标,。整合社会资源,拓宽服务领域,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居民个人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完善城乡社区服务管理功能,不断满足城乡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活需要。
(二)目标任务。到年底,40%的社区达到市级标准;到年底,市级社区服务中心,80%的社区达到市级标准;到“”期末,力争全市社区全部达到和谐社区建设标准。
二、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和完善社区就业保障机制。要建立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积极开展面向居民的社会保险服务和面向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为就业困难人员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服务和援助。建立诚信社区、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机制,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提供政策性支持。建立就业与失业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联动机制,促进和帮助享受失业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相关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到年底,要消除“零就业家庭”,确保80%以上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90%的社区成为充分就业社区。
(二)建立和完善社区救助帮扶机制。建立低保自然增长机制,从年起,分别按照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20—25%的比例,综合确定当年城乡低保标准。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对社区困难群众中的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遭遇突发灾害等低保边缘家庭,提供及时有效的临时救助。对患病困难群众,按规定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切实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完善教育救助制度,确保城乡社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和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不因贫失学。完善住房救助制度,以经济实用房、廉租房等形式,及时为社区困难家庭提供基本的住房保障。完善社区老年人服务制度,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组织为依托、专业化服务队伍为依靠、志愿者服务为补充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着力发展社区型、护理型养老机构,每个社区都要成立集养老、托老、敬老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站。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完善社区助残服务制度,全面做好残疾人就业服务,落实残疾人家庭有关低保政策,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大力发展社区慈善事业,整合慈善资源,建立以爱心超市和社区捐助接受站为基础的救助网络。到年做到受助困难家庭全覆盖。
(三)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制。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合理分工、密切协作的新型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并受卫生部门委托,承担所辖范围的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加强社区卫生队伍建设,为社区困难居民提供低成本、广覆盖、高质量的社区卫生服务,形成“大病”进医院、“小病”和康复在社区的格局。加强传染性疾病、食品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社区防御突发疾病能力。开展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的咨询指导和随访服务,实施国家政策规定的计划生育基本项目免费服务,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期末,全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95%以上,居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就诊比例达50%以上,60岁以上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的比例达到95%。
(四)。建立和完善社区先进文化引导机制。加强社区文化场所建设,每个社区都要因地制宜建立市民学校、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有条件的地方普及社区电子阅览室,建设科普画廊。促进社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面加强社区居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加强廉政文化进社区示范点建设,开展适合居民特点和需要的廉政文化活动。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建立覆盖各类人群的多渠道、全方位的社区学习服务体系。认真做好社区图书援建工作,深入开展学习型居民、家庭、楼院、社区等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社区内中小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开展以“爱我社区”为主题的社区公益活动,培养社区居民公益意识。开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评比活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期间,全市每个社区至少配备一组户外健身器材,改善居民活动场所。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休闲等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形成家庭安居乐业、邻里和睦欢乐、人人文明守法的生动局面。
(五)建立和完善社区平安防控机制。建立集社区警务、保安巡防等职能的“十位一体”综治办,配备专职社区保安,构筑社区群防群治网络,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防范机制,按要求建成技防小区、技防社区。健全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大力推行社区机制,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和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的帮教转化工作。加强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和“以现居住地为主,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互相配合”的原则,为流动人口的生活与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建立心理健康咨询保健体系,积极创造条件,设立社区心理健康咨询室,定期举办讲座,开展咨询服务。推行“民情日记”和“民忧档案”登记活动,开展家访活动,设立社情民意信箱,畅通社区居民利益诉求反映渠道。
(六)建立和完善社区自治互助机制。加强社区民主、法治建设,落实“四个民主”,实行居民自治,形成“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的社区管理模式,到年底,社区居民自治率达96%以上。积极培育和发展维权类、服务类、联谊类社区民间组织,“”期间,每个社,区至少新培育发展2—3个活动规范有序、作用发挥明显的民间组织。对慈善公益性组织、群众性文体组织、科普组织和为社区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和失业人员等特殊群体服务的社区民间组织,可适当放宽登记条件、简化登记程序,政府采取奖励、补贴、委托或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适当扶持。认真贯彻社区志愿者无偿服务制度,大力发展社区志愿者服务,建立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和服务激励机制,开办社区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培育社区志愿服务意识,不断壮大由党员、团员、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青少年学生以及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等参加的社区志愿者队伍,优化结构,改善服务。到“”期末,社区志愿者人数要达到居民总数的10%以上。
(七)建立完善社区社会化服务机制。扶持、培育和发展贴近社区居民的服务项目,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和扶持社区内及周边有关单位和实体按照共驻共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提供多方位社区服务。加快开展社区服务业,鼓励和扶持相关企业和个人开办便民超市、家政中介等社区服务,促进社区服务业向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对非营利性社区服务组织机构,要降低开办门槛、简化审批手续;对营利性的要给予政策优惠。
(八)建立完善社区环境保洁美化机制。继续加大对老小区整治力度,切实抓好社区绿化、美化、净化,垃圾分类收集,噪声污染治理工作。健全社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大力普及环保知识,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环保意识。
三、城市社区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
(一)加强城市社区建设资金保障。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辖区单位和社会资金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的投入增长机制。要把社区建设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建立自然增长机制。要切实保障城市社区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和社会保障待遇,及时调整社区干部和专职人员的工资,所需经费纳入各级年度财政预算,资金来源按原渠道解决。社区受政府(部门)委托提供的社会公益,政府(部门)要按购买服务方式给予补偿。
(二)加强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要把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城区开发建设和老城区改造的总体规划。根据社区居住规模,按照集中、实用、方便居民的要求,配足社区办公、活动、服务和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用房(以下简称社区用房)。社区用房项目由规划、建设、房产、民政等相关部门会同街道联合审定和验收。已建社区其社区用房不足的,由当地政府通过购买、租借、置换、改造、新建、扩建等办法予以解决。老小区改造社区用房面积不低于每千人85平方米的标准,新建小区和旧城改造片区的社区用房按每千人150平方米的标准配备,并纳入详细规划标明具置,做到与开发建设项目同步规划设计、同步配套建设、同步竣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对达不到规定标准的,规划、建设部门不得批准立项和施工建设,已经开工建设的应责令开发建设单位限期纠正。建筑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小区或旧城改造片区,都要建有社区文化、健身等公共活动场所和设施。社区用房归社区居委会管理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出租或改作他用。
关键词: 社会网络 , 社区建设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家庭、学校和社区等组成的网络中,通过这些网络我们可以获取生活所必须的物质资料和精神支持。当我们生活在其中时我们往往意识不到网络的存在和它的重要作用,一旦我们走出网络,我们就会感到困难重重。社会学家很早就对社会网络进行了研究,并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探讨社会网络理论不仅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对于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社区建设也有着指导意义。
社会网络的涵义
齐美尔1922年在其《群体联系的网络》一书中首先使用了“网络”的概念,拉德克利夫.布朗在1940年第一次使用了“社会网络”的概念,他将社会结构定义为“实际存在的社会关系网络”。近些年来社会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采用,但学界对社会网络的定义还存在很大的分歧。纵观这些定义主要从以下两种不同角度出发的:一类是从个体的角度出发,Walk与Vachon(1977年)将社会网络定义为一套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而借此接触个人能维持某种社会认同,以获得精神上的支持,物质上的支持与服务和获取新的信息。此类理论常被用来考察和分析个人如何通过网络获取社会资源和信息,我国学者多用它来探讨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问题。另一类是从组织的角度出发,他们认为社会网络是一系列接点(人、群体或组织)以一系列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如朋友、成员)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网状结构。(Ranjay Gulati,1998),这类理论主要是从节点的特征、节点间的连接关系及状态等方面来探讨组织发展的动力,预见组织演化的趋势。综合上述学者的定义:社会网络指的是社会个体之间通过持续的接触而形成的亲密的社会关系和结构,这种亲密关系为个体所认同,同时也是资源流动的重要渠道。我们知道,世界是由无数个体或群体所结成的关系和网络。这种关系和网络分为两种,一类是正式的制度化的关系和结构;第二类就是非正式的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这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网络。社会网络理论打破了传统社会学的个体与宏观结构的二元对立,给社会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我们分析和研究社会提供了新的范式。
社会网络的功能
斯宾塞认为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其发展是从简单结构到复杂结构,从同质结构到异质结构的过程,结构各部分之间具有不同功能并相互依存。帕森斯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功能思想,最终创立了社会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帕森斯研究的主要是正式的制度化的社会结构的功能,对于涉及非正式结构的社会网络的功能研究却很少,从学者们对社会网络的定义我们可以初见其功能的端倪,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首先是社会网络促进社会整合。社会网络为其成员保持一种持续的联系和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为成员进一步的交流沟通提供了基础和平台。它支持和帮助网络的成员积极参与和融入社会,这就使得当正式的制度化关系和结构解体时社会和组织仍能够正常运转。实际上社会网络是在制度化结构之外提供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整合方式,它较之制度化结构具有更强的整合力,同时也更加具有稳固性。
其次是社会网络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支持。弱势群体是指那些在通过制度化手段获取资源能力较差的一类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是按市场机制加以配置的,由于个体间的差异使得每个成员在获取资源的能力上各不相同,有的强一些有的弱一些。社会网络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支持,这主要表现在社会网络对资源配置不是按个体的能力大小进行的,它是按照网络成员间的亲密度加以配置的。这就意味着弱势群体在网络内具有获取资源的同等机会。
再次是社会网络为其成员增加了获取社会资源和信息的渠道。大多数的社会资源和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所有成员的,这些资源通常是可共享的资源或是非稀缺资源。稀缺的资源则不可能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公开,稀缺性就意味着只能会是社会的一部分成员享有。一般情况下,稀缺社会资源和信息通常只会在群体内沿着社会关系网络逐步向外传播的。正因为如此社会网络就为网络成员提供了为网络成员所特有的获取社会资源和信息的渠道。
社会网络的上述功能往往是制度化结构所不具备的,或者说是制度化结构功能的补充。当制度化结构发生功能紊乱或失调时,社会网络的作用体现得尤为明显。正是基于社会网络的这些功能和作用,我们在发展和完善制度化结构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对社会网络加以保护和完善,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从“单位人”到“社区人”的转变
著名的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指出:社区(共同体)不仅意味着重新找回已经失去的地方团结形式,它还是促进街道、城镇和更大范围的地方区域和物质复苏的可行办法。在他看来,由社区共同体所体现的社会团结是宝贵的社会资源,在工业和现代社会应当加强社区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当前的城市社区建设就是要恢复或重建过去“单位制”下的社会网络。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下社会成员流动很少,许多城市居民终身只在一个单位从事着同一种工作。这样他们持续接触的也就是单位的同事,在这种持续接触中他们形成了亲密的关系,从而围绕单位构建了自身的社会网络,我们通常把这些以单位为接触结成社会网络的居民称为“单位人”。通过这种稳固的社会网络城市居民不仅获得了所需的物质资料,更是得到了来自社会网络的精神支持,老、弱、病、残、孕者都得到了很好的照料。当然这种社会稳定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发生变革,即变计划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体制。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成员的流动不断加剧,很多人从农村来到了城市,从农民成为了工人。伴随着企业的破产、重组、改制等,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开始脱离了单位进入了社会,原先围绕单位建立起的社会网络也就随之解体,成为了所谓的没人管理也无人关心和支持的“社会人”。进城打工的农民也脱离了原有的社会网络而成为“社 会人”,这些“社会人”都不约而同涌入社区,在社区基础上恢复和重建“社会人”的社会网络是我国当前社区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社会参与不足,这主要原因在于不少城市在社区的划分过程中单纯从地域角度出发,忽视对居民原有社会网络的保护和利用。对于原来是同一个单位或是居委会的居民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将其划入同一社区,这样有利于支持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和社区融入,也有利于社区管理。对于那些新加入社区的居民社区应当经常组织各类活动,帮助他们在社区内建立起社会网络。在社区基础上恢复和重建居民的社会网络,将“社会人”转变成为“社区人”,不仅有利于居民获取社会资源和信息,增加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同时也为社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
综上所述,社会网络关系是社会前进和发展的稳定器,同时也是个体获取资源的重要渠道。随着社会流动的加快,基于血缘(亲戚)关系和业缘(同事)关系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开始松动和瓦解,在社区建立起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便成为我们时展的需要。“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变所体现的是社会网络的恢复和重建,社会功能的替代。当前的城市社区建设既是制度化的建设,同时也是对社会网络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周文建, 宁丰. 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2] 蒋涛 .我国社会网络研究简评[J].社会科学论坛,2005,(6).
党政团体及各部门争相到社区挂牌子,如计划生育、疾病防控、经济统计、社会治安等,这无疑会给社区居委会带来新的工作压力。
2甘肃省城市社区建设现状的成因
执果索因,不难找到问题的症结之所在,概而言之,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2.1发展观念陈旧滞后,上级部门领导没有足够的重视西部地区城市发展观念比较滞后,而且地方领导往往管理不力,社区居委会缺乏有能力的领导,对地方社区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2.2社区发展资金短缺,政府投入力度不够资金不足是我省社区建设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缺乏资金和场地,城市的社区服务跟不上,社区居民和单位感受不到社区带来的实惠,因而社区建设缺乏吸引力。居民的参与意识、共驻共建意识普遍不高,严重影响了社区建设的发展。2.3社区居民参与程度较低,社区建设缺乏持久动力居民参与意识比较淡薄,对所在社区缺少归属感,没有形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氛围,以致社区参与意愿淡漠,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2.4相关法律欠缺,法制不完善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各级部门权责不清晰,有时会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级机构社区服务功能的发挥,也对社区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3甘肃省城市社区建设的对策
3.1统一思想,切实解决居民社区意识问题社区建设相关部门要认真学习,把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摆在首位,克服等待观望、求稳怕乱的错误思想,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把思想统一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方针上来,充分认识并抓好社区建设是解决新形势下城市社区基层管理体制转轨变形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增强主动性和紧迫感,开拓创新、放手工作、为社区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思想基础。
3.2明确社区职能,提高自治能力明确社区职能是做好社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按照居民自治的原则,建立健全完善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一要强化社区自治权。扩大社区民主,实行居民自治,是社区建设的根本。完善居民自治,既着眼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大局,也切合当前居民自治程度不高的实际。强化自治,势在必行。二要规范协管权。政府管理和服务重心下移后,社区必然要协助政府办理一些事务,但要明确社区协管的范围,分清协管的职责。社区协助有关部门办理的城市低保、优抚救济、社区治安、人口管理、民间纠纷调解、下岗职工登记和再就业工作,以及社区环境管理等工作,必须落实“费随事转”的政策规定,各相关部门应当向社区居委会拨给相应的工作经费。三要扩大监督权。社区对辖区内的工商、税务、劳动等部门工作有评议权,对街道办事处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对社区内党员干部的社会表现进行监督和评议。社区的评议意见应作为对政府相关部门年终考核的重要参考。只有真正地把这些权力落到实处,社区的自治才能落到实处。
3.3发展社区服务,提高社区建设的吸引力服务是社区建设的主题,是其生命力所在。各城区要根据社区居民和单位对社区服务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不断完美社区服务设施,拓宽社区服务领域,提高社区服务质量,把发展社区服务,方便居民生活做为提升城市基层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强社区建设吸引力,强化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的重要内容和社区建设的突破口。在推进社区建设的实践中,要把服务社区居民、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放在首位。
3.4积极挖掘社区资源潜力,大力发展社区经济兴建社区基础设施投资巨大,政府不可能大规模投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社区规模、人群分布状况以及居民的需求统筹考虑,合理规划社区资源的配置。根据市场经济规律的需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形成多元投资机制,如何深挖社区自身潜能,多渠道发展社区经济,成了解决资金匾乏的新课题。
关键词:新型城市社区珠山街道办事处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珠山街道办事处城市社区基本情况
珠山街道办事处现有14个城市社区,辖区面积4.78平方公里,人口33525人。
2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社区所辖面积大小不一,人口数量存在很大差距。
据调查,在所有的13个城市社区中,最大的社区为海西一居,管辖面积0.65平方公里,管理人口3774人(常住人口),最小的社区是新华路第一社区,管辖面积仅仅0.15平方公里,管理人口1265人(常住人口),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向社区快速集聚,社区如此大小不一,显然不利于进行管理,更不利于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工作。
2.2社区建设工作行政性强、工作任务重。
(1)社区服务功能不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
现社区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珠山街道办事处的编制人员,在很大程度上社区工作人员所做的工作都是完成街道办事处指派的各项工作,没有将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重点。据随意走访黄山路社区、新华路第一社区、华山社区的60位居民,有45%的居民认为社区没有尽到社区的责任,有8%的居民认为社区可有可无,有38%的居民认为社区工作一般,仅有9%的居民认为社区工作较好,能够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从调查情况来看,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让社区工作人员从思想上、意识上端正过来,明白社区不是政府的派出机构,社区的工作要倾向于服务群众。
(2)街道办事处对社区管理过严,社区事务繁杂。
社区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政府的腿”,由于社区工作人员均是由街道办事处选派,所以街道办事处规定社区必须协助街道办事处等有关部门做好社区管理、公共卫生、社会生活保障、计划生育、社区党建、青少年管理教育等工作。社区工作人员中绝大多数都认为社区是街道办事处的下属单位,理所应当地完成街道办事处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于是社区就要完成街道办事处所有行政部门交办的各项事务,工作人员每天疲于应付各项报表,各种文件,根本就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好好考虑群众最需要什么。
2.3社区与物业联系不够。
据调查,很多居住小区是企业家属院,原来的物业管理由企业负责,后来由于企业倒闭、搬迁等原因,居住小区就没有了物业管理,这些地方往往是卫生、治安差的地区。珠山街道办事处14个城市社区,与辖区内物业关系较好的有6个,关系一般的有5个,关系紧张的3个,这样增加了社区管理工作的难度。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加强社区社区与物业之间的联系,把小区物业管理管理人员吸纳到社区社区中,成立社区自治委员会,由社区居民自己管理社区事务,社区和物业都为自治委员会服务。
2.4社区办公经费虽然有保证,但受制于街道办事处。
为发挥社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珠山街道办事处工委、街道办事处专门下发了《关于增加社区社区办公经费的通知》,加大了社区社区的办公经费。各个社区按照大小不同,最高的每年办公经费可以达到2万元,最低的也有1.2万元,而且社区有另外活动的话,还可以进行额外申请,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也有了显著提高。但是社区工作必须接受街道办事处指挥,不利于发挥社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3 改进对策与建议
3.1减少社区工作量
一是理顺街道办事处与社区的关系,改变过去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更多的是让街道办事处指导、协助社区工作。二是要进一步明确社区的任务,将社区的各项工作进行梳理,做到“两个明确”:即明确哪些属于街道办事处的工作,哪些是属于社区的工作;明确哪些是行政性工作,哪些是服务性工作。三是明确社区功能定位,发挥社区自治功能,建立社区居民自治委员会,由社区居民、社区、物业人员共同选举组成,共同管理社区事务。四是要保证社区的自治权得到有效事实。
3.2多渠道解决社区业务经费
目前的社区经费由街道办事处统一发放,这虽然有利于基层社区管理工作的协调统一,但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使得社区难以解决居民的热点、难点问题。因此必须采取多渠道保证社区业务经费。一是社区建立单独帐户并全面安排,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二是要动员发动辖区单位资源共享、共建共驻,各社区要协调辖区单位把社区各种各样有形的、无形的资源开发出来。三是社区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区服务组织,在有偿或低偿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增强自身实力。
相比较大城市社区建设的蓬勃开展,近年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的社区建设则存在基础差、起步晚、进展慢等问题,需认真研究解决。
存在的主要问题
认识上的误区:社区居委会就是多了“社区”两个字
目前,一些领导和基层工作者对新形势下社区工作的变化和社区建设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认识不足,有的甚至认为社区居委会无非就是多了两个字,工作性质还是“换汤不换药”,只是在原来居委会的摊子上换了形式和说法。因此,社区建设工作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既无班子(领导班子),也没法子和房子。也有人认为社区建设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所需要做的事,于是以本地经济尚不发达、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差等理由为借口,工作始终务“虚”不务实,社区调整力度不大,社区建设投入小,各项工作迟迟无法落实。
“巧妇”的烦恼:无米之炊怎了得
有的基层领导说,社区建设是好,但关键是一个“钱”字,兴建区、街两级社区服务中心需要钱,完善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钱,安置老居委会成员以及落实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工资待遇等问题都需要钱,而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少、支出大,保运转甚至保工资都非常困难,哪里还有财力物力投入到社区建设?所以,一切只能“从实际出发”,工作只能“雷声大、雨点小”,只能以汇报迎接检查,以文件应付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
艰难的适应:“单位人”何以转变为“社会人”
在一些中小城市中,“单位”的观念根深蒂固。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行政机关、厂矿企业和学校,在单位的社区硬件设施建设中一般前面是办公大楼,后面是生活宿舍区,社区沿用的仍然是“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的模式,实行封闭式管理,与外界几近隔绝,社区资源无法做到社会共享。而大量经济收入低居住条件差的下岗失业人员、居民和农村进城人员虽然有“社会人”的身份,却缺乏社会化的管理,其管理仍旧是政府在唱独角戏。另外,许多社区居民总是习惯于“有事找政府”,对下放到社区的保障和服务职能持不信任态度。
不和谐的音符:“行政化”、“形式化”的现象
社区作为城市最基础的社会组织实体,应实行社区居民自治,让社区居民自己处理社区内的事情,这也是社区建设的内在要求和主要目标。但在一些地方,旧的行政管理体制仍然继续延伸。一是区街政府部门仍然“大包大揽”,对社区各项工作指令性多,指导性小;二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纷纷在社区内设置组织机构,对社区派任务、下指标,“费不随事转”、“权不随责走”现象大量存在。另外,一些地方工作中追求形式主义,有的只换“牌子”不换“班子”,工作走过场,应付了事;有的片面强调社区内广场面积的大小、绿化率的高低、硬件设施的好坏,忽视社区建设的实质,不重视社区居民的要求和实际,不注意解决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
对策和建议
强化责任,突破认识性壁垒。中小城市要做好社区建设工作,首先必须解决好领导班子的认识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要把社区建设工作提高到维护社会稳定、加快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使社区建设工作成为城区政府工作的主题,作为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件大事来抓,列入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通过强化责任来抓认识、抓落实,要建立领导带动机制、督查考核机制、政绩考评机制和责任制度等相应的社区建设工作制度,区、街道、居委会主要领导要成为社区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明确责任、量化任务。同时,通过抽查和考核相结合,调度和考评相结合的机制,将社区服务中心的建立、社区居委会办公场所的落实、社区管理体制的理顺、新开发区社区居委会的规划和建设等硬性指标以及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社区组织等社区建设内容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相关部门主要领导政绩的重要依据,并与干部的提拔使用挂钩;对社区建设工作中避“实”就“虚”,进展缓慢,没有取得任何成效的的责任领导不能评优,不能提拔重用。
多方投入,充分整合社区资源。现阶段的社区管理是以“块”为主的属地化管理,其范围包括社区居民以及驻社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组成的社区整体。社区建设也必然要以这个整体为平台,形成共同参与、多方投入、共驻共建的新机制。在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切实帮助解决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社区居委会要多动脑子(想办法),多跑步子(找部门),主动加强与驻社区单位的协作,充分调动驻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支持、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努力探索建设和整合社区资源的新途径。要通过“上面争一点、财政拨一点、单位赞助一点、社会捐赠一点、自己筹集一点”等多方投入的方法来进行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争取公安、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 到社区设立相关设施,要通过“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化方式鼓励社区内外的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社区内的资源,同时,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驻社区单位组织和社区居民的资源优势,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使社区资源发挥其最大效益。
关键词:社区建设;居民参与;现状;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2-0132-02
社区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提出的,他在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最先使用了“社区”一词。他认为,社区是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守望相助、疾病相扶、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自然形成的。这样的团体逐渐向异质人口组成的、由分工和契约联系起来的、缺乏感情和关系疏远的社会过渡。目前中国政府认可的城市社区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以后做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提出,从传统社区向现代社会转变,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社区共同体的消失,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结日益松散。如何重构社区内居民之间的情感联系,让社区居民有参与社区建设,就成为当下社区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居民社区参与的概念及意义
参与包含多方面意义。其一体现的是公民权利。公民,既是国家的主人翁,也是社区的主人翁,凡涉及每个公民利益的公共事务或公益事业,公民都有权参与。其二体现的是一份责任,如自己的祖国处于危难之中时挺身而出,当遇到歹徒行凶时见义勇为。社区不是某个人的社区,是全体社区成员的社区,建设社区是每个社区成员责无旁贷的义务。其三体现的是一份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将使这些微不足道的力量集聚起来,形成巨大的力量。人多力量大,人多势众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群防群控、群策群力为取得抗击非典疫情的胜利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其四体现的是智慧。如人多智广,人多主意多。其五说明的是个体与整体,局部与全局之间的关系,没有个体的组成,就不可能形成整体,没有局部就无所谓全局。其六反映的是社区成员积极性发挥的程度,社区成员的精神风采。社区成员参与的越广泛、越深入,则说明社区成员的积极性越高,精神风貌越好。
二、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参与的现状
1.从参与主体上看, 目前在许多社区参加社区活动的主要是“一老一少一低”。“老” ,即离退休的老同志;“少”,即放了寒暑假的中小学生; “低” ,即定期到社区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居民。从分布上看,参加社区活动的主要是大多数时间都在社区的居民,而在职人员很少参加社区活动。
2.从参与内容上看, 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项目主要是娱乐健身学习等文化活动类,而涉及社区公共事务决定、公共服务项目选择等内容的政治性参与较少。
3.从参与形式上看,一方面表现为被动参与和反复参与。被动参与表现为,居民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动员、劝诱、说服下参与(执行)社区管理机构业已形成决定的事项,比如参加居委会组织的各类活动、开会听取居委会或街道有关社区工作的通报、部署等。反复参与的情形,指同一批社区居民被重复动员、反复参与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年底统计时看似参与人次很多,参与人群却有限。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居民社区参与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4.从参与动力上来看,人情面子是目前居民选择参与社区活动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在被动性参与的社区活动中,人情面子是社区参与的主要因素。居委会工作人员主要利用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关系网络,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执行性参与任务。当然,兴趣、爱好以及相关利益等都是影响社区参与的重要因素。
三、城市居民社区参与不足的成因
城市居民社区参与不足的问题已成为中国社区建设进一步发展的薄弱环节。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利益关联度低是导致居民社区参与不足的经济因素。现代经济学认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追求效用的最大化。社区居民是否参与社区活动取决于“参与”行动所带来的效用。也就是社区居民是否参与以及是积极参与还是消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取决于其参与行为对其自身及其家庭是否有价值, 以及有价性程度的大小。而一方面,社区公共事务、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又具有“共享性” 的特点, 即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
2.传统的单位意识是制约居民社区参与的文化因素。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依靠单位实现自己的一切利益,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严重依赖单位,根本没有“社区”的概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单位的社会职能剥离出来,居民的利益关系开始转入社区。但是这一转变过程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人们在减少对单位依赖的同时,单位情结并不会瞬间即逝,单位仍然是大多数居民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虽然社区对城市居民的重要性在提升,但目前还处于弱势,居民社区意识还比较淡薄,仍然把社区当做住地而已。
3.体制是城市居民社区参与度不高的制度因素。中国的社区建设时间还不长,仍然处在探索阶段。社区建设主要是政府主导,政府是社区建设强大的推动力。这种体制导致社区建设行政化色彩浓厚,居委会实际上成为政府的“腿”或“脚”,没有多少主动权。居民缺少参与社区建设的制度化条件,参与渠道不畅。居民也长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政府的安排,缺乏自治参与的意识。因此,在社区建设中,目前更多的是在运用行政资源,大多数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利用,居民的主动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4.居住模式的变化是影响居民社区参与的空间因素。与以前单位院、家属区相比, 现在居民的居住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城市建设,居民的动迁和流动加剧,人们逐步离开原来熟悉的生活环境,开始居住在新的陌生的社区中。从而,社区居民的异质化程度比以前大大增强,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有很大差异。相关调查表明:社区居民的交往程度与居民社区参与意愿呈正相关,即居民的交往程度越密切,居民的参与意愿越强。因此,目前的居住模式在客观上影响了居民之间交往,进而影响了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
四、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是搞好社区建设的关键
社区参与是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基础,是促进社区和谐的重要途径。面对当前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不理想的状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升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路径选择。首先, 政府部门和相关社区组织要坚持重视理念、注重过程和区别对待的基本原则来发展居民的社区参与。一是要始终重视参与的理念。作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社区组织,要在日常工作中逐步累积社会资本,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调动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二是要注重过程,不要急于求成。居民只有在参与过程中才能得到主体意识的教育,才能逐步提高参与的兴趣和能力。三是要区别对待,尊重差异和个性。应针对不同的社区结构,不同的参与类型,来开展工作。面对老人社区、青年社区、老公房社区、高档商品房社区等不同层次居民的参与要求,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社区组织可以围绕参与动力、参与平台和参与意识等方面提升居民社区参与。
2.增强居民社区参与的动力。从利益关联和情感认同两方面来提高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积极参与社区活动。通过制度安排,社区能够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以及社会服务,让居民利益社区化,使居民的利益通过社区得以实现。利益的驱动力是巨大的,当居民意识到自身利益与社区利益紧密结合,参与社区建设有利于其利益实现时,就会增强参与社区事务的欲望和动力。在居民对社区的依赖程度增强后,会产生强烈的社区归属感,在情感上认同社区。正如“社区是我家” 这一口号所表达的,居民生活在这个社区里心情愉悦,对社区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不愿意搬离所在的社区。
3.搭建居民社区参与的平台。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社区组织通过搭建更多的参与平台,促进社区内居民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强其社区意识。可以建立以下几种参与平台:
社区议事平台。运用简报、广播、视频、座谈会等多种方式让居民了解社区的基本状况,年轻人多的社区,还可以建立网上社区论坛,就实事项目、共同关心的议题,如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等,充分与社区居民协商、沟通、征求意见,对合理化建议及时采纳,并将议事结果及时反馈,用参与成效来强化参与意识,发挥居民的积极主动性。
社区服务平台,社区在摸清资源和需求(如社区内居民拥有的技术能力、服务意向、服务需要等)的基础上,提供各项优质的、符合社区实际和社区居民需求的服务项目,解决居民的“急、难、愁”问题,逐步形成社区服务和社区参与的氛围和传统。
4.健全居民社区参与的机制。虽然社区参与是基层的活动,但也需要建立和完善居民社区参与的机制和渠道,使社区参与规范化、制度化。目前,很多社区参与活动无章可循,社区组织之间也缺乏合作,导致社区参与活动无法长期坚持下去,临时性组织参与的成本较高,对居民的吸引力也较弱。因此,要完善社区参与的制度化环境,继续健全现有的“三会制度”,即听证会、评议会和协调会,提高社区参与的规范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