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6 09:52:06
序论:在您撰写投资资金的管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摘 要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任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运动,资金管理能力弱影响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提升、影响到公司的资本市场战略及未来发展前景。投资管理公司和一般公司相比,财务管理涉及的环节众多,需要处理的各项利益错综复杂,而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本文阐述了投资管理公司的资金管理现状,并分析了目前很多投资管理公司存在的企业内部资金管理问题和对被投资企业进行资金监管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本文通过对一些成功投资管理公司的管理经验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出一套较为系统、全面、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 资金管理 共赢 效益 风险
前言:在追求效益、资金风险重重的经济大环境下,投资管理公司作为专业从事资本经营的企业,时刻面临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投资管理公司财务管理包括两方面含义,即风险投资机构本身及对所投项目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公司开展资本经营,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其中对所投项目企业的财务管理是投资管理公司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由于投资管理公司和所投项目企业有各自平等、独立的法人地位,因此,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更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必须妥善处理各利益相关方关系,才能达到投资方和经营方共赢的目的。本文将从投资管理公司如何做好内部资金管理和对所投资的公司资金监管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出投资管理公司如何规避风险、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投资管理公司资金管理的特点
(一)投资管理公司需要在竞争与合作中达到双赢
投资管理公司相当于媒介,其在资本运行中起着中间联系的作用,为其它一切在管理上或者是资金上有困难的公司提供资本运作策略与企业管理方针并为其引入投资与合作伙伴,使其实现企业的复兴,从而使合作得到双赢。
(二)资金是投资管理公司运作的“血液”
投资管理公司围绕资本运作开展经营,因此和一般公司相比,其资金管理尤为重要。资金一旦发生问题就难以生存,经济活动必将陷入困境。
(三)资金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
由于经营者相对于出资人,同资金的联系更紧密,有可能在使用资金过程中偏离出资人的利益,加强控制才能保护出资人的利益不受损害。
二、投资管理公司资金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投资管理公司通过占有其他企业一定份额的股权,以股东身份参股、控股所投项目企业,并依法进行产权管理,开展资本经营,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但是投资公司在业务拓展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风险管理控制能力差,资金管理能力弱
管理者的专业管理知识较为欠缺,管理思想落后,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等,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金融环境,这些直接因素都可能会导致投资决策的失误。这些问题影响了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提升,影响到公司的资本市场战略及未来发展前景。
(二)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不健全
内控制度不完善、资金管理漏洞多。财务人员素质相对不高,资金使用缺乏计划,资金使用结构不够科学。
(三)对被投资企业资金管理与控制难以实现
由于投资管理公司和所投项目企业都有各自独立的法人地位,投资管理公司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制度和财务人员不具有天然的管理权限,加上当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这些都会增加对被投资管理公司进行科学有效管理的难度,所以投资管理公司对所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与控制难以实现。
三、改善投资管理公司资金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风险管理控制能力
在面临持续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和金融环境下,提高风险管控能力是投资管理公司最重要的工作。加强风险管控不能“纸上谈兵”,需要真正将管控体系落实到资金流通的各个环节,通过严格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的机制,将全方位风险管控落到实处,从而实现资金安全有序运行。要做到实时洞察、严格控制;要密切关注国家法律法规的调整,密切关注金融市场的变化,及时规避风险,改进策略。从资金的不同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以保护资金的安全,包括投资前尽职调查(包括资信的审查),投资中的密切关注和监控,投资后的归纳和分析。要制定严密的合同,减少风险的发生。
(二)加强内部资金管理的方法
首先,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资金管理需要重点考虑预算管理、风险管理及日常管理三个方面的要素,必须设立专门的资金管理机构,选择合适的资金管理模式,健全相匹配的资金管理制度。
其次,全面提升投资管理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不断发生变革。为尽快适应这种变化,投资管理公司财务部门需要根据国家财税政策的调整及财务会计制度的变化,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以适应投资管理公司国际化的步伐。投资管理公司应有较高的财务前瞻性和较综合的财务管理能力,大力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对被投资管理公司做财务分析,使用规范、标准的动态反映,满足投资管理公司在管理方面的要求。
再次,加强资金计划管理。资金活动错综复杂,如果没有完善的资金使用计划就很难对资金进行内部控制,也无法将财务风险防范落到实处。如没有制定完备的资金计划管理,盲目的筹资会造成大量资金闲置,降低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而如果产生计划外的不可预计费用,只能增加短期借款来维持企业的运营,使得企业财务风险加大。日常要通过加强管理来提升资金流通效率。
最后,优化资金结构。企业的资金趋于分散,势必导致企业资金管控难度加大。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上市公司并非缺少资金,而是缺乏对资金的有效利用及合理调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企业资金的流通效率,甚至还关乎着企业业务拓展及未来市场发展。在集团及成员单位对于资金需求持续提升的形势下,迫切需要集团公司进一步加强对于资金的集中管控,从而更合理高效的调配企业资金,这也是解决企业资金流通问题的关键。在有效降低企业内部资金流通成本的同时,也就避免了因资金流通不畅而出现的诸多问题。
(三)加强对所投资管理公司的资金管理的力度
第一,参与制定财务制度。
尽可能实现对所司财务人员进行控制。随时掌握被投资管理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保证投资管理公司的利益,投资管理公司应根据所投项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直接参与或牵头制定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所投项目企业重要财务决策的审批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完善对资金、存货、固定资产、应收账款等各项资产的管理制度,提高各被投资企业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与可比性,以实现对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的动态管理和动态监控。
第二,委派财务经理。
通过向被投资企业委派财务经理,控制掌握其财务活动,从而更全面的掌握被投资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为投资管理公司的重大决策提供财务保障,便于投资管理公司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实际工作中投资管理公司根据投资协议的规定,外派的财务经理需每天工作在被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各项资金运转实行联签,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动态跟踪管理,确保投资管理公司的经济利益。派出的财务经理纳入投资管理公司财务部门人员编制,定期向投资管理公司述职,并进行统一考核奖罚。委派的财务经理在被投资管理公司管理层中的主要是发挥其监督职能,通过对企业的重大经济活动的监督,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促进企业内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确保投资公司利益最大化。
第三,充分利用审计管理手段
审计管理是对被投资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投资管理公司在每一个会计年度结束后,需委托会计事务所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报告和经营情况进行审计。通过委托条款,从机制上督促会计师事务所认真履行审计程序,确保审计结论的科学合理。在审计之前,还应与审计人员对被投资企业财务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进行分析,制定审计计划和重点,然后再进行目的明确的审计。通过事务所对被投资管理公司的财务报表和有关的会计凭证、账簿及所有经济业务进行审计,来掌握被投资管理公司报表的编织方法和会计处理方法是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的披露是否真实。审计结束后,投资管理公司要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结论进行适当的复核。对于审计出的问题,投资管理公司应及时督促被投资企业进行整改,同时把整改结果作为下一阶段投资的依据。
四、结论
高效资金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固本强根”之道,尤其是在外部经济环境存在诸多不利因素的环境下,公司所面临的资金风险有可能进一步加大,投资管理公司作为专门从事资本运作的机构,加强资金管理更是迫在眉睫。通过分析和研究,本文为投资管理公司探索出了一套较为系统、全面的资金管理方法和手段。各投资管理公司的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地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根据被投资企业实际情况,对上述多种形式的管理方法做适当的调整和选择,使财务管理既全面又留有缓冲余地,达到松紧有度的管理,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关键词:政府性投资 项目 资金管理
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要求,淮南市山南新区管委会积极寻求企业投资合作,通过代建、合作开发等形式,建成了一大批重点工程。有力地拉动了新区经济增长,对促进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目前新区收入结构相对单一,对投资的依存度较高,区域经济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较大,特别是去年以来国家对土地和金融的调控力度不断加大,政府性投资项目的不断扩张和对财政投资的过度需求之间矛盾突现,对项目建设资金的筹集与管理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和规范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管理的科学性,优化投资结构,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成为新区财政部门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新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情况来看,基本建设项目在总体上存在着投资规模大、投资额度高的情况,在个体项目上却存在资金不到位、投资超概算数额大问题,由此引起资金安排缺口,给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资金筹措与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其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已立项开工建设项目的资金支出压力大
政府性投资项目立项确定的资金来源除通过银行融资外,主要为地方财力安排、存量资产置换以及向上争取资金来解决,但由于财政可用财力有限、资产置换资金不到位等原因,往往致使已立项开工建设的项目资金没有及时到位。具体表现为:
财政安排的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规模有限。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来源均需财政安排解决,财政收入虽然近年增速较快,但总量仍偏少,而且财政预算内资金还要保证政府经常性支出,项目资金安排有限,项目资金有很大部分需要土地出让金来解决,然而由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土地出让金收入减少,通过财政资金已难以解决急剧发展的基本建设资金的需求。
因原有存量资产不能及时处置,项目建设资金无法及时落实到位。许多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是原有存量资产处置后作为建设资金主要来源,而由于一是部分资产由于兼顾社会效益,对资产暂不作处置,这些项目建设资金必须由其他资金进行支付。
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到位率低。在项目资金拼盘中不同程度地包含着向上争取的资金,但该资金拼盘的数额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实际到位率较低,其缺口资金转为财政资金来安排。
(二)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压力不断增加
借贷资金还本付息压力大。据统计,目前投资平台山南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借贷规模已达8亿元以上,每年将支付利息约6000万元;另外,每年还需支付BT项目利息及回购款约15000万元,基建成本不断加大,如不及时做好准备调度好资金,则可能引起资金链的断裂。
新增银行贷款难度逐步加大。从去年起,国家因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信贷资金投放量过多,逐步加大了对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宏观调控力度,、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政策,争取银行贷款的难度不断加大。
(三)项目超概算情况严重,加大财政资金压力
项目概算不准确,建设工程超计划、超概算、超预算现象普遍。
目前建设项目由于项目前期的基础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三超”现象比较普遍和严重,在计划执行中大部分项目都有不同程度的超概算情况,有的多次调整概算。“三超”现象使得一些建设项目越建资金缺口越大,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经对合作单位中铁四局2006年以来的9个代建项目分析,已完成工程审计项目6个,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概算问题。中小项目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现象时有发生,部分招标项目标底编制比较粗糙,项目内容不完整,存在漏算现象;有些项目对一些关键数据估算不足,给投资控制带来困难。
工程变更签证多,引起变更签证原因主要在于:程序倒置,存在“勘察未做设计先行”的情况。即使有勘察也流于形式,“不完全勘察、以偏概全”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设计深度不够和对设计方案缺乏比较;清单编制粗糙,漏项较多,差错率较高,这不仅不利于工程的推进,也会导致财政投资失控。
(四)政府性投资项目各环节管理不到位
一是政府性投资项目立项时,更多的是考虑该项目要不要上,而对项目资金来源的可行性则分析考虑较少,对资金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太重视,无应对方案;二是在立项环节存在建筑面积超标准,投资项目内容不全,资金来源不明确等问题;三是部门在设计图纸审核中,对超项目立项确定的建筑面积、超投资概算情况没有把关;四是对施工过程中大量的设计变更,特别是对涉及增加工程量、提高建筑档次、增加工程投资的工程联系单,相关职能部门未介入审核并发表意见;五是工程决算审计中对违反有关规定的挤占工程建设资金的支出未纳入审计范围并作必要的处理。项目决算审计中,审计部门对中介机构的审计结果往往不予审查,审计结果直接与施工单位见面,代建单位匆忙付款,财政如有异议不予付款,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争议,财政在项目资金上被动给钱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同时监理单位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市场监督管理相对滞后,“监而不理”现象时常看到,没能起到监理真正的作用。
二、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尽管目前政府性投资项目对项目资金的筹措和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挑战,我们在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管理上也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的来看,无论从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管理理论和操作层面,还是从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当中,投资性企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广义上来说,投资性企业指的是以股权为手段进行经营的企业。从狭义上来说,投资性企业则是指将买卖债券、股票等证券,以及以进行基金交易等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经营和盈利手段为服务、货物或产品的交易。而投资性企业的经营和盈利手段则是企业所有权的交易。因此,在传统企业和投资性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着实质上的差异。基于此,对于投资性企业来说,需更加注重资金管理的问题,只有确保充足的资金流量,才能够使企业在制定投资决策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1 资金管理的概述
资金管理主要是指针对资金使用、资金来源等进行计划、监督、控制、考核等工作。在财务管理当中,资金管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资金管理当中,主要包括了专项资金管理、流动资金管理、固定资金管理等。在风险市场中,通过对单次投入资金比例的限制,对风险进行控制。常见的资金管理策略主要有等比例型资金管理、金字塔型资金管理等。在企业资金管理中,始终遵循着“现金为王”的理念。[1]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来说,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水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将会面临越来越多变、复杂的生存环境。因此,通过对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够对企业的营运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这样,企业的整体资金使用效率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而使企业的发展得到更为有效的促进。
2 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
2.1 优化投资性企业资金周转
在投资性企业当中,采取有效的资金管理措施,能够使企业资金的运转效益、周转效率等得到有效的提升。投资性企业通过良好的资金管理,能够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在资金管理工作当中,应当能够有效地降低资金成本、加速资金周转。[2]对于集团式企业或单一式企业来说,在资金管理工作当中,资金周转效率和效益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资金使用成本的控制和对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推动企业取得更好的盈利能力,从而使企业能够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在管理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的过程中,应当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使资金能够得到良好的运转,对于应收款项,要及时的催收,从而降低存货资金占用,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更大的现金流。而对于应付款项,则应当对付款期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从而使资金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
2.2 规范投资性企业运营活动
在当前很多企业当中,都存在着核算不规范的情况。很多原因都会造成企业核算的不规范情况,企业缺乏良好的经营管理素质,因而在市场中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力。很多投资性企业都由于缺乏规范性良好的资金管理制度,因而企业的经营效率低下,经营效益也十分有限。[3]因此,采取有效的资金管理措施,能够解决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增强资金管理的纪律性和规范性。在过去的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中,由于工作不到位的情况,有时会故意造成账目不符等情况。从表面上看,虽然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短期利益,但是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将会造成很大的危害。而资金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避免企业管理中的漏洞被非法利用,从而更好地保护企业的资产,推动投资性企业更为良好的发展。对于投资性企业来说,资金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建立和实施了良好的资金管理制度,才能够推动投资性企业良好的可持续性发展。
3 投资性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财务监督流于形式
对于投资性企业资金管理来说,财务监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很多投资性企业对于财务监督并没有真正的重视起来,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形式化现象,因而导致财务监督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目前,投资性企业的财务监控力度普遍不足,甚至存在着一些内部人为控制的现象。[4]例如,企业对分公司的随意控制和干预、总公司对分公司的管理、或是企业管理层控制资金运营环节等情况。一些投资性企业的领导者对于企业的经济状况,缺乏清晰的认识,因而容易造成企业资金管理账目不清晰的问题。财务人员往往根据领导的意见对账务进行处理,会计的财务分析也会对财务工作造成影响。因而在投资性企业中,没有将财务监督真正的落到实处,无法发挥出良好的监督效果,因而造成了投资性企业资金管理不良的问题。
3.2 资金集中利用不足
在很多投资性企业当中,都存在着一定的资金分散占用情况,使得资金使用效率十分有限。而投资性企业资金监管不够重视,因而使得这种现象十分严重。例如,很多分公司频繁的设立账户,多开户头,对企业的资金随意的利用,造成了十分严重的资金浪费情况。[5]在一些分公司的投资活动当中,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不顾企业的整体利益,盲目的进行投资。这样难免会发生很多投资失误的情况,因而对企业资金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流失和浪费,甚至导致企业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威胁到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
3.3 资金管理方法落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资性企业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在企业经营管理当中,也纷纷采用了很多先进的管理模式。但是,在资金管理方面,很多投资性企业并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资金管理方法,因而导致了在财务会计相关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有时由于难以及时的获取信息,因而造成了资金管理效率的低下。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很多投资性企业在资金管理当中,并没有对电子计算机财务传递、监控、查询、核算等设备进行有效利用,因此,资金管理效率和效果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4 投资性企业资金管理的措施
4.1 提升资金管理水平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投资性企业在资金管理工作当中,可以建立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信息系统,从而提供更加充足的依据,确保企业资金管理得到更为良好的开展。在企业决策的制定过程中,企业资金信息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同时也能够汇集其他方面的信息。基于计算机的应用,可以对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的软件进行应用,从而提升资金管理的效率。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企业资金管理中应用的不断深入,各类财务管理软件和资金管理软件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能够逐渐发现软件中存在的不足,从而进行升级和优化,更好地为企业资金管理提供便利。利用资金管理软件对各类财务数据进行处理,能够极大地提升资金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效率,从而更好地推动企业的经营发展。相比于传统的人工处理方式,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资金管理,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此外,通过实行电子化的资金管理,能够通过网络对资金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避免了以前人盯人式监控方法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在现代化的资金管理和监督方法之下,能够有效地提升资金管理工作的透明度。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降低资金管理工作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避免对资金管理造成不良影响。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解决资金管理监督力度不足、信息不及时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使投资性企业资金管理的效果和作用得到更为理想的发挥。
4.2 采取资金集约管理
投资性企业应当采取有效的资金集约管理,确保资金能够按需流动,并且得到最为合理的配置。在对投资性企业资金管理进行优化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外部银行的开户行为进行严格的管理,同时对自己的资金结算中心进行建立。对于在其他银行设立账户的问题,应由资金结算中心统一的进行管理。同时,结算中心应当对各个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系统化的处理与合理的调度安排。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更加清晰、明确的掌握,从而使资金都能够得到有效的使用,发挥出最大的使用效率。投资性企业建立和形成了良好的资金管理体系和制度,能够逐渐朝着新型资金管理企业的方向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资金进行更加高效的应用,从而实现良好的控制与管理,使资金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同时,采取资金集约管理还能够降低资金的不合理外流,避免资金浪费或资金挪用,从而为投资性企业提供更大的资金空间。
4.3 实施资金预算方法
投资性企业应当实施资金预算的方法,对资金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制定。通过资金预算,能够对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优化,并且确保企业更为良好的生产和经营秩序。这样,企业能够更加良好的进行资金管理,同时拥有更加充足的依据进行资金审核。通过对资金全面预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能够使企业财务容易发生问题的情况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改善。在企业各个经营环节中,要进行有效的资金考核、资金分析以及资金预算。对于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资金流动情况,也要进行严格的要求、科学的管理和精确的记录。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投资性企业在进行资金预算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运用各项先进技术,不断提高资金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港口企业 投资资金风险
在如今风云多变的市场环境经营,企业要面临的风险无处不在,多数企业的衰退都是由于对风险的预测和控制不当造成的。港口企业初始投入成本高,固定资产所占比重偏大,且资产变现能力受行业景气指数影响也较大,属于比较容易发生资金短缺的资金密集型行业。港口企业投资风险所面临的风险很多,诸如投资战略风险、资金风险、人才风险、项目决策风险、运营管理风险、项目退出风险等,港口企业应充分对其进行识别、评估和防范。本文主要对投资资金风险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一些化解风险的建议。
一、港口企业投资资金风险的成因
对于高投入的港口企业,会面临投资资金的各项风险,会因贷款利息上调,面临利率风险,也会因投资期限长,面临通货膨胀风险,相比较其他企业而言,港口企业的领导者需要别具慧眼,做出更好的决策,否则会因为不能抵御各项风险而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港口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是由于其投资项目的特点所造成的,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投资周期长、金额大、决策难
港口企业的投资项目,往往是前期的工程建设和固定资产投入较多,建设周期长,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风险比较大,并且投入的金额巨大,需要依靠外部资金来源,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各种风险的冲击。港口企业投资项目前期的巨大资金投入需要经过若干年建设才可以实现,即港口企业投资项目的回收期较长,这使得港口企业面临投资风险。同时,港口企业项目的投资特点以对资金的筹措及投放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要求企业领导层需要对投资项目的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做出评估和研究,再做出决策,没有经过严格论证的不科学的决策会导致投资风险的产生,且会使得企业财务危机甚至破产。
(二)影响投资效果的因素多,且投资替代性差
港口企业投资项目涉及方方面面,各种因素都对投资项目的实施与进展有影响,未来的各种变化因素、各种不确定性使得港口企业投资效果的预测变得复杂和困难。此外,由于港口企业投资项目都是在一定时期内对特定领域的投资,是在特定地区形成的固定资产,这种投资形式决定了港口项目投资不像其他投资活动一样灵活。对于港口企业来说,一旦发现投资有误或有新的投资机会,短期内调整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投资发生替代和转移的可能性较低,只要发现投资有误就很难用其他方法来弥补,而所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与生产能力也很难转作其他用途。
二、导致港口企业投资资金管理风险的主要问题
港口企业的行业特性决定其在投资资金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必然的或者不可避免的缺陷,当然也存在许多由于制度建设不健全、风险管理意思不强而引致的问题。
(一)投资前期调研分析不充分,影响投资决策
目前,港口企业最大的投资资金风险来源于对投资项目的决策失误,这主要是因为对投资项目前期考察工作不充分。比如说存在的下列情况:项目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特别是对于外地的投资项目,由于对项目地理条件、人文观念、地方关系、政府态度等信息了解不充分,对行业研究投入资源不足,对外部专业机构编制可研报告的质量控制手段薄弱,可能难以合理保证可研报告的质量,影响投资决策;在投资项目的前期规划中没有对项目中可能会出现的工作扯皮、责任不清,拖延工期等情况制定防范措施等。任何一项投资项目港口其企业都应做好项目可行性分析,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果不做好项目可行性的市场调研,必然带来巨额投资损失。
(二)对资金筹措方式研究不深入,融资手段比较单一
港口企业的投资方向主要是港口及港口综合配套区建设等大型基础建设类项目,资金需求巨大,而这类项目所持资产的流动性较差,虽然受到国家政策统一规划、远期前景看好,但是短期内又难以产生较好收益,可能出现投资资金紧张的情况。 虽然目前国家有交通部门的专项资金与国家政府的下拨专项资金,但企业主要仍通过市场自筹方式获得的投资资金,融资方式主要依靠企业自有资金、银行的贷款来实现,融资方式比较单一,成本也较高。
(三)风险管理意识不强,资金的监督控制力度不够,风险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港口企业往往是大型集团性企业,具有较高的信用水平,也可以容易的获取银行贷款,这种优势使得港口企业对资金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如过度大意在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施工,当银行款项不能及时到位时,就造成了财务资金运转困难,很多港口企业虽然制定了资金风险管理制度,但是往往制定的并不科学,没有细化资金在运用过程中的实际风险,不能实现精细化管理。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会导致港口企业资金风险管理缺乏控制力,如缺乏资金资金风险预警机制,对风险的事前预测往往缺少准确合理的控制标准作为参考,无法采取措施实施事前控制;内部审计工作属地管理影响了审计独立性,也因缺乏足够的材料和数据的情况下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形式。这种较弱的执行力也会加大了资金风险管理难度。
三、加强港口企业投资资金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建议
(一)创造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
要加强港口企业的投资资金风险管理要创造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应充分发挥财务职能,切实加强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创造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一方面要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并聘用一些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使得财务人员将风险防范体现在任何环节的工作上,尽可能的把可能预见到的投资资金风险损失降到最低;另一方面要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从各项基础工作抓起,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
(二)投资前做好充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
港口企业要预防投资资金风险,对可能产生的风险防范于未然,积极投入资源对涉及行业的政策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市场规律,加强行业交流,及时反馈投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订应对措施。每个项目投资前应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特别是要对其可预见的投资风险进行的论证。由于港口企业许多业务涉外,有些大型集团资金来源复杂,在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时,除了要对本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还要对世界经济形势及项目依赖度或企业经营依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的各种形势变化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三)丰富融资手段,降低资金成本
鉴于港口企业的建设特点,除采用传统的融资方式外,也采用资产支持型证券融资的方式,将投资项目的资产所产生的独立的、可识别的未来收益作为抵押,在国内、外资本市场发行具有固定收益率的企业债券来募集项目所需资金,使得资产流动性较差的基础建设类项目产生的沉淀资产可以进入证券市场融资,而且无损于公司对项目的产权利益。且通过在证券市场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利率低于银行借贷,从而降低了资金成本,同时证券市场的资金容量巨大,资金供给充沛,完全可以满足大型基础建设类项目的资金需求。
(四)建立资金风险预警机制,强化资金管理内部控制
企业必须强调以风险监管为主,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强化对资金运用风险的分析和评定,建立资金风险预警机制。在决策前明确资金风险监控指标,按投资进度分析与监控指标的偏差,通过预警提示评价所面临的风险,进而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范和化解资金风险。企业要建立资金信息报告制度,根据年度投资计划编制年度投资资金预算,同时应对资金投资情况进行实时控制,并将资金使用的情况具体到周或月汇报,还要建立投资资金预算责任制度,查明超过资金预算原因,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强化资金管理的控制力度。
四、结论
港口企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需要更加严密的投资资金风险管理与控制制度。本文在分析港口企业投资资金风险成因的基础上对投资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投资前期决策不充分、融资手段单一、风险管理意识不强,资金的监督控制力度不够、风险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的问题做出分析,进而有据的提出了创造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投资前做好充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丰富融资手段、建立资金风险预警机制,强化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等的建议,旨在帮助港口企业提高投资风险风险管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秀林.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业财务风险防范的策略分析,交通财会,2007年第10期
[2]陈明.港口成本核算与管理问题探讨,交通财会,2009年1期
(一)《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自2009年起实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应对风险、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其中关于具体实施的原则提出了以下要求: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还要详细了解关于集团企业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因素,通过这些因素才能综合评议出集团企业现存的风险问题。只有通过类似因素才能得出风险管理的意识,要针对风险的出现保持企业预先防控的能力,将损失和危害降为最低,
(二)资金控制中的风险问题
在资金控制与资金管理中最值得予以重视的就是关于资金控制中的风险管理,只有保证集团企业在筹资、投资、资金运营过程中风险降低甚至是零风险的状态下,就可以保证将企业资金的“蛋糕”越做越大,最终为整个企业带来效益。
1、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对于集团企业借入的资金,导致其失去偿还能力可能性以及未来企业利润可变性等。这就表示在筹集资金时带给企业的还款压力。由于筹资主要是一种决策行为,并不能排除其主观性,因此出现了筹资风险。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因有负债规模、负债利息率、负债的期限结构这三方面,主要是限制企业筹资过程中的负债占企业资产的比例、长短期借款的交替、以及所借款项的利息率高低。外因包括经营风险、金融市场风险、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流动性这三点原因。外因不仅包括金融市场等不可抗因素,如利率的波动,汇率变动等。也包括企业出融资外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资金利用不当造成的风险。
2、投资风险:对未来投资收益不确定性产生的风险,相对于筹资风险来讲,将产生更为严重的结果,遭受收益风险甚至是本金都会造成风险。产生购买力风险、财务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变现风险和事件风险等多种投资风险种类。其产生的原因包括对于投资决策的机制建立并不健全,对于风险意识缺乏,对于技术性研究较为看重甚至忽视效益测算等。当投资风险较大时就应及时进行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等策略,以避免企业出现更为重大的损失。
3、资金运营风险:在企业运作中资金运营风险占资金的绝大部分,资金运营风险是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其周转速度和占用企业资金余额的比例都影响其资金运营风险。因此要提供财务资金的综合管理。其中造成资金运营风险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资金占用比例不合理,费用支出无预算,信用政策制度不稳定等,如能切实加强对于资金运用管理的前期规划和风险预警等,就可以降低其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总结了上述风险,综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用以对风险的有效规避。
二、对风险规避应采用的控制手段(ERP系统下的集团企业资金管理)
(一)针对三种风险应采取的风险控制手段
1、针对筹资风险的控制手段
对于筹资风险,必须要从其产生原因入手,通常上,应以两方面对风险进行控制,其一要从财务上讲。产生筹资风险的前提就是资本结构状况,所以要从优化资本结构状况着手。从静态上,要增加主体资本与负债资本的比率,降低总体风险,而从动态上,要从资产利润率与负债资本的比率出发,强化财务的约束机制,当资产利润率下降时,将负债比率调高,以防范风险的发生。利用科学的财务杠杆原理,防范筹资风险的发生。其次,集团企业要将债务重组,积极做好债权人的思想工作,避免紧急情况的发生,明确企业持续经营的目的,动员债权人将债务转为投资,帮助企业实现更多的周转资金。
2、针对投资风险的控制手段
投资风险中最常见的是市场风险,广义上各种市场因素变动带来的价格变动风险。所以控制市场风险的最佳方式是正确判断并预测未来市场走向。即根据其价格变化方向预测下一步价格异动情况,进而做出正确的预测。由于市场变化的变化并不能完全依靠预测做到,但仍有不少规律可循。笔者认为,科学的预测方式是避免投资风险不可或缺的。如有了预测,便要严格按照计划实施,不要因为一时的利益而做出改变,否则极可能出现不可预知的严重后果。对于投资金额较大的投资项目应当按规定的权限和企业规定的实施程序进行集体决策,如遇方案有重大变更的,应重新进行市场预测重新审批。投资风险中的信用风险——不能正常履行合同义务而造成损失的一种风险,对其控制手段较为简单,即挑选可靠的交易对象。综合考虑交易对象的信用记录,经营状况,资金实力等多个因素,以此作为交易的事先准备。此外购买力风险、财务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变现风险和事件风险等多种投资风险,只要按照一定的操作技巧都可以一一克服,笔者在此仅选取两个较为典型的投资风险类型,望对投资风险控制有所帮助。
3、针对资金运营风险的控制手段
在集团企业资金运营风险的控制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慎重考虑所在行业的未来前景,集团企业的资金投入应量力而为。其次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选择适当的管理人员对资金运行和风险问题进行监管。再次,运用科学的管理技巧,实施稳健的操作,重视数据的实用性。ERP系统就是这样一套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对其资金流管理有明确的要求,体现了最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其中资金流管理是ERP管理系统中的重点,便于向企业决策者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笔者认为在集团企业资金管理和风险规避中使用ERP系统是较为恰当的。首先,以资金预算来讲,集团企业预算在ERP系统中已经形成了及时上报的信息,在日常资金的下划时却没有及时体现在技术系统中。那么建立一整套资金预算系统,进行预算的申报与审批,进行付款过程的监控将对投资风险和资金运营风险得到及时的规避。当所有的预算资金在使用时都必须要经过资金预算的检测体系,如果超出预算就必须要制止,与此同时,当执行情况分析报表借以清楚得知资金使用情况和资金管理的监控。
其次,在资金计划过程中,集团企业申请要求出资时,通常是临时性申请,没有定期申请的要求,而各企业申请的不均衡也造成了内部信息的不均等。通过ERP系统实现信息集中反映,才能及时调节各部门的余缺,只有保证信息的集成,才能通过ERP系统对资金的监控。最后,通过集团收付款的控制问题上,建立资金结算系统和ERP系统的接口,分享收付款信息。集团企业建立收、付、总账三个接口,将所有的收付款信息转到资金结算的系统中,便于前两部分提及的资金控制方式。那么对应集团企业风险管理,我们应该如何实施ERP系统呢?由于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集团企业应当建立一套统一的资金结算、资金计划、资金预算制度,其中应当包括资金的预算控制以及预算管理制度,并同时兼有汇总结算的功能,即将集团企业内部的各子公司分散的结算报表,最终汇总能够产生出一个报表,为企业的管理着提供更便于理解的信息。除此之外,应该建立资金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为资金的集中控制、风险管理、资金监控提供可靠的控制途径。特别是针对风险管理部分,要进行决策的理性化衡量,避免以后的预算决策以管理者决策为准,甚至产生更大的风险。最后,建立资金管理预警系统,以集团企业的财务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财务的综合分析预测,便于把握集团企业的资金管理以及其变化情况,从而保证集团企业资金避免风险,安全运行。
政府投资项目是指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财政拨款、国债资金以及其它形式投资的建设项目。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调节性、引导性、带动性、基础性作用显得非常重要。发挥好政府投资调控引导作用,以及让项目资金能够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我国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起着很关键的重要。
二、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中的问题
(1)项目立项流于形式。很多政府投资项目缺少科学论证,着急上马,论证也往往流于形式。有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前期立项不科学,设计不完整,导致施工过程随意更改设计,增减合同工程量,导致合同价失控,结果导致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投资管理混乱。
(2)招投标程序不严格。很多要求公开招标的项目逃避或者规避招标,如采用议标或者邀请招标的方式。有的擅自变更投资规模,招小做大。有的采取擅自将招标范围限定于主体建筑工程,而将应招标的一些配套附属工程则直接发包的方式有意肢解招标。还有一些违反招投标法,以续建的名目内定项目建设队伍。
(3)工程监督不够。有的工程现场监理签证不及时,待工程完后再集中补签,影响了签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有的监理对施工单位随意变更的工程内容违规签证,在工程签证资料中因监理签证不实造成的虚报工程造价的比重较大。重大政府投资项目未建立跟踪审计制度。
(4)竣工结算不及时。很多的建设单位对所承建的项目未能按合同支付工程进度款、超付工程款,导致施工单位不及时的进行竣工结算,导致建设单位的财务决算不能客观及完整地反映建设投资状况,也不能为政府及时提供信息,影响到了政府的投资决策。个别项目存在超付工程款,造成政府资金流失。
三、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对策
(一)规范立项管理
政府项目投资立项应当委托有资质的咨询部门进行编制项目书,经相关部门及专家论证后上报政府审定,审定的项目纳入政府项目投资计划中,预防项目的仓促上马。避免项目决策的盲目性以及随意性。同时发改部门以及财政部门应当紧密协调,增加对项目投资的评审,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政府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应当对项目中错误计算、高估冒算以及重复的预算进行认真审减。同时对于招标控制价应当严格审查,审查项目资金的预算是否超标以及投资计划是否达标。
(二)规范招投标管理
招投标相关部门应当加大查处力度,规范招投标管理。严肃查处部分招标以其它方式规避招标、或对项目化整为零的行为。同时,有关部门应当有针对性的出台一些管理办法,规避一些单位逃避监督、围标或者串标的问题。项目业主应当提出招标的具体实施方案,报发改委依法进行核准。凡符合招标条件的施工、勘查、设备、设计、材料以及监理的采购均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行采购与招标。政府投资项目单位应成立招标领导小组,由财政、发改委、监察、招标管理机构、审计等主管部门参加,监督招投标活动的全过程。
(三)实行合同管理制
要严格实行合同管理制。设计、监理、施工等均需签订合同,质量承诺应在合同中注明,建立违约责任追求制度。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应当严格质量管理,按照合同要求对项目法人负责。政府投资项目严禁违法分包与转包。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应当在相关合同中列明:必须经审计机关审计后方可办理竣工决算或工程结算,加强实施环节的跟踪审计,严格控制投资规模。监理单位应当根据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设备监理合同以及工程建设合同,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理。
(四)竣工验收及保修制度
项目建成后,项目业主应首先进行工程规划、质量、环保、人防、消防、档案、卫生等专项进行验收,并出具专项验收报告。专项验收合格后,项目业主应及时申请项目综合验收。如果没有通过综合验收或综合竣工验收,一律不得投入运营。政府财政部门要加强对竣工结算的审核监督,审计部门应强化对建设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的审计监督,不符合有关程序的,不得办理竣工验收手续。项目竣工投入使用一年后,发改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进行后评价,重点评价项目运行是否达到原设计功能和效果,是否能发挥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的日趋成熟,截止至2014年底,我国保险系统机构数增至180个,保险公司保费上升至20234亿元,保险系统职工人数上升至90.43万人,同比增长8.78%,保险业的竞争日趋激烈[1]。因此,许多保险公司不断扩大承保范围和承保责任,承保成本不断提高,盈利水平不断降低,保险资金投资收益日益成为保险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是保险行业不断长久发展的重要支柱。
一、保险资金投资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保险行业投资逐渐呈现出投资规模逐步扩大、投资结构逐步多样化等特征。
1.保险投资规模逐步扩大
根据表1可知,2008-2014来,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不断增长,从2008年的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0552.83亿元增至2014年的93314.42亿元,增长305.42%。截止至2014年低,保险行业资产总额已突破10万亿元。
2.投资结构逐步多样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保险资金投资结构也逐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截止至2014年底,我国保险资金投资金额为93314.42亿元,其中投资国债为5009.88亿元,占比5.37%;投资银行存款为25310.73亿元,占比27.12%;投资金融债券为15067.12亿元,占比16.15%;投资企业债券为15465.13亿元,占比16.57%;其余投资还包括固定资产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等,投资结构呈现多样化的特征[2]。
二、保险资金投资的风险
目前保险资金投资的风险大体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3]。
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是指由于政府宏观政策或保险行业内政策的变动,导致对保险投资收益率改变的投资风险。比如,国家通过货币政策和税收政策的调节,税率、汇率、税收、股票等价格发生波动,从而导致保险投资的金融产品出现收益亏损的改变。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市场产品价格、供需情况、汇率、利率等条件的变动,,导致对保险投资收益率改变的投资风险。虽然我国保险行业投资结构逐步趋于多样化,但是大部分投资仍然面向基础金融产品,这些金融产品的收益率直接受到市场利率的影响,直接影响保险资金的收益与安全。
3.信用风险
信用?L险,亦被称为违约风险,主要是指投资的金融产品的借款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偿还债务,从而发生违约的风险。信用风险不但会使保险公司无法收益,而且会面临巨大经济损失的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因综合评价企业债券和基金的各方面能力,在全面权衡的基础上进行投资。
三、保险资金投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监管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保险行业资金投资的监管法律主要包括《保险法》、《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还包括一些保监会颁布的管理规定和办法。但是现行的监管体系中一些规章的层次较低,发挥的影响力有限,没有形成完善的监管体系。此外,现在尚未出现针对保险资金投资监管体系的立法,不利于监管部门实施有效监管。
2.风险投资管理人才稀缺
保险资金的投资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和重要的工作,对于从事专业化风险投资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既要求管理人员要有专业的保险、财务、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又要求管理人员又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交流协作、管理才能等。而目前在我国保险行业从事一线风险投资的人员远远达不到此类要求,专业人才队伍比较弱小,没有形成较好的人才储备和培训体系。
四、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投资风险管理的建议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管体系
目前《保险法》是我国保险行业法律法规的核心,辅以一些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为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管体系,我们需从以下方面着手:一、加强对保险资金投资立法建设,保证保险资金投资有法可依,减少投资过程中的风险;二、加强相关配套法规细则建设,确保保险投资过程法制化、规范化,积极引导保险投资合理正当的收益;三、加强保险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大证券投资法、信托法等立法进程,形成“金融-货币-保险”立体化的监管体系,确保我国保险行业健康有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