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3 09:04:00
序论:在您撰写政治哲学的作用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大学生志愿者工作的特点
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是指具有一定思想觉悟、热心于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的大学生,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自身特长,自愿向社会和他人无偿提供服务和帮助的工作。大学生志愿者工作除了具有志愿者工作的一般特点外,还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动机的非功利性。大学生自愿报名、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志愿者工作,他们的动机来自于社会责任感和自身经历的积累,是基于道义、良知、同情心等,以奉献爱心、服务社会、提高自我为目的,这些动机与物质报酬无关。
参与的非固定性。大学生结合自身的特长和兴趣参与志愿者工作,选择志愿者工作领域,而何时参与、以何种方式参与往往根据自身需求而有所不同,非固定性较强、流动性较大。
领域的非狭窄性。大学生根据高校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和特点参与志愿者工作的领域是非狭窄性的,涉及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赛会、应急救助、海外服务等社会事务。
过程的非个体性。大部分有组织渠道的大学生志愿者工作项目,都需要群体参与,往往都是非个体行动;而为了确保大学生志愿者工作中的安全,保证工作质量,志愿者工作的组织者也往往要求非个体行动。
2.1大学生志愿者工作丰富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基本是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大学生志愿者工作丰富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志愿者工作中,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教育过程由单向变为双向,教育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理论付诸于实际行动,制约转化为自觉行动。这就使得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产生正面的“内省”机制,有利于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较强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
2.2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树立了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者工作中明确了是与非、美与丑的界限,树立了爱国主义、振兴国家、服务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意识等价值观。他们在志愿者工作中学到了社会规范和社会公德准则,并且亲身感受到社会主导价值观的重要作用,这促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观念,并逐步形成全社会认同和倡导的正确价值观念。
2.3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提升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大学生思想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具有报国激情、人生理想、社会责任感、对他人的关爱之心。大学生志愿者工作通过让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实践,有助于他们更加全面、深入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大学生通过参加志愿者工作,协调了认知冲突,把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意识,将个体意识外化为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从而树立了正确的奋斗目标,提升了思想政治素质。
2.4大学生志愿者工作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示范功能。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者工作中不仅在思想水平上有了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精神也感染鼓舞了周围的同学。在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期间,他们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志愿者通过自愿、利他、奉献和普遍参与的个人工作,倡导了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哲学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鼓舞和激发了大学生中内心向善的力量。
3、完善大学生志愿者工作的管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大学生志愿者工作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还处于不够完善的阶段,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重视不够、组织不健全、工作不规范、经费欠缺、工作基地有待拓展等问题,以致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没能充分发挥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作用。完善大学生志愿者工作的管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迫在眉睫。
3.1高度重视大学生志愿者工作。高校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志愿服务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大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大学生志愿者工作。高校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积极引导和促进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建立,并在制约大学生志愿者工作开展的场地、经费、设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促进大学生志愿者工作的健康发展。
3.2精心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深入挖掘大学生志愿者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有组织、有计划、精心认真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工作。鼓励和倡导大学生志愿者将志愿者工作与自身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相联系,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探索、总结那些适合大学生自身特点,又能够充分发挥他们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特长的志愿者工作的内容、渠道,并确立下来,逐步推广,不断深化。使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更能体现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实现大学生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3.3大力创建大学生志愿者工作基地。大学生志愿者工作基地特别是校外工作基地,是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深入社会、联系社会的重要途径。积极协调共青团组织、政府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社会管理部门的关系,创建大学生志愿者工作基地,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志愿者工作。高校各级大学生志愿者组织要根据各自实际建立有自身特色的志愿者工作基地,依靠基地开展志愿者工作,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100例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利尿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血浆内皮素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浆内皮素水平也明显降低。结论 辛伐他汀具有降脂外的降压作用,可能通过改善内皮功能来实现。
【关键词】 高血压 辛伐他汀 治疗
The Effect of Simvastatin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Normal Blood Lipid
Wang Linling, Yuan Ping, the 1st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gshan Yi Nationality Autonomous Prefecture, Xic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5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simvastatin o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normal blood lipid.Methods 100 cases with hypertension and normal blood lipid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2 groups: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 in each; routine treatment withβ-blocker, calcium antagonist and diuretic was applied to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and simvastatin was added to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The changes of blood pressure, blood lipid and plasma endothelin of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blood pressure of the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level of plasma endothelin in treatment group decreased much more.Conclusions Simvastatin is of lipid-decreasing effect as well as hypotensive effect which is gained by improving the endothlia function.
KEYWORDS hypertension simvastatin treatment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血管内皮的功能障碍与高血压关系密切。内皮功能障碍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因子,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均起重要的作用,改善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可能是重要的治疗途径。辛伐他汀作为公认的合成降血脂药,还可能存在调脂外的内皮保护功能,当前研究对象多为血脂增高患者,本研究通过将辛伐他汀应用于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探讨其是否具有调脂以外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人群
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0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100例,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47.3±6.7)岁。高血压诊断根据1999年WHO/ISH高血压指南: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血脂正常标准:总胆固醇(TC)≤5.2mmol/L,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mmol/L,且血浆三酰甘油(TG)≤1.7mmol/L。排除标准包括:射血分数
1.2 方法
1.2.1 分组及服药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辛伐他汀组(治疗组,n=50),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50),对照组主要应用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利尿剂等药治疗8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mg,1次/d,睡前服用,共用8周。
1.2.2 血压、血脂检测
监测治疗前后观察各组血压变化,
1.2.3 内皮素的测定
采用放射免疫法监测内皮素(ET-1),ET-1颜色分析试剂盒由解放军东亚技术研究所提供,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专人操作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剂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以P
2 结 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以及吸烟等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2.2 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
两组治疗前的收缩压与舒张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治疗后相比,治疗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
2.3 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明显改变;治疗组治疗后血脂各指标也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略)
2.4 两组研究对象血浆ET-1水平比较
在对照组,治疗前后ET-1水平无明显改变;而在治疗组,治疗后ET-1水平明显下降。而两组之间比较,治疗前ET-1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在治疗组的ET-1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
3 讨论
高血压的病理过程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内皮功能障碍是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血管内皮是多种心血管疾病或危险因子作用的靶器官,近来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血浆ET浓度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动脉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异常,高血压状态进一步加重了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损伤,而内皮细胞损伤、再生,产生大量ET。因此,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是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目标[1]。
近年来,他汀类药物,除了具有调脂作用之外,其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研究高血压的动物模型显示,他汀类药物具有降压作用且与其降脂作用无关[2]。他汀类药物具有上调NO合成酶、抑制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粘附分子、炎症相关因子和增值因子等作用。临床研究也证实,他汀类药物在高血压的治疗中,能显著改善动脉顺应性,减轻左心室肥厚的作用,还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有独立于降低胆固醇之外的协助降压和改善动脉血管弹性的作用。而且,也有学者发现,他汀类药物还具有不依赖于血脂水平降低的肾保护作用,从而减轻高血压并发的肾损害[3]。也有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没有明显的降血压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在有些不支持他汀类药物具有降压作用的研究中,其受试对象是正常血压或血压控制正常的高血脂患者,这说明他汀类药物降低升高的血压,且血压越高其降压作用越明显,而对正常血压无影响[4]。
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血脂增高的高血压患者,他汀类药物对其内皮功能有改善作用,而对于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研究较少,故本研究选取了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观察在血脂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在应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短期加用辛伐他汀,用药前后测定其血压的变化。结果发现在血脂水平下降不明显的情况下,加用他汀类药物降压效果更明显,说明他汀类药物除调脂外,也具有降压作用。其降压机制可能有以下:(1)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加血管的舒张性而产生抗高血压作用;(2)抑制血管重塑,通过阻止和延缓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血管结果改变而发挥作用。(3)改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拮抗高血压。(4)降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浓度和活性,并有效改善心肌肥厚及心肌纤维化。(5)通过调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表达,产生调节血压和改善心血管重构作用。
内皮素(Endothelin-1,ET-1)是由内皮细胞产生,以自分泌/旁分泌方式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是迄今为止所知的作用最强,持续时间最久的缩血管活性多肽,具有很强的缩血管作用和增殖特性。本研究发现,使用他汀类药物后,ET-1明显降低,进一步说明他汀类药物是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降低ET-1的水平,保护血管内皮达到降压的目的。
总之,他汀类药物与降压药物联用可进一步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对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对不伴血脂升高的高血压患者可使用较小剂量的他汀类调脂药物以发挥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非降脂作用,改善预后。但是,他汀类药物降压作用的具体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其是否能作为降压药物单独应用于临床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Zhang LQ, Ma SF, Grigoryev D, et al. Temporal gene expression analysis of human cor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 treated with Simvastatin[J]. Gene Expr,2008,14(4):229~239.
[2]Ragino YI, Vavilin VA, Salakhutdinov NF, et al. Antioxidant and endothelium-stabilizing effects of simvaglyzin on rabbits with experimental hypercholesterolemia[J]. Bull Exp Biol Med,2008,146(2):206~209.
【摘要】 目的 观察脂舒平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调脂作用。方法 对服用脂舒平6个月以上的44例高脂血症患者,分别测定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进行服用前后的比较。结果 服用珍奥脂舒平后高脂血症患者的TC、TG、LDL-C均较服用前显著降低(P<0.01);HDL-C有所提高,但与服用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脂舒平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紊乱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核酸;脂舒平;高脂血症;调脂作用
The regulation effects of Zhishuping on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Zhen-Ao zhishuping on hyperlipidemia.Methods Self-control study among 44 cases with hyperlipidemia who had taken Zhen-Ao zhishuping orally for above six months was conducted.The total cholesterol(TC),triglycerides(TG),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of these patients were tested before and after administrating respectively.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C、TG、 LDL-C after administrating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administrating(P<0.01).There was no difference about HDL-C before and after administrating(P>0.05).Conclusion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Zhen-Ao zhishuping could be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regulation of dyslipidemia for the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
【Key words】 nucleic acid; zhishuping; hyperlipidemia;regulation
脂蛋白代谢的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关系密切[1]。已有大量临床证据显示,长期良好的血脂控制,降低血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可以减轻并抑制动脉粥样斑块,增加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减少大血管事件的发生。本文观察了脂舒平对44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今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4例均系高脂血症患者,男24 例,女20例,年龄49~84岁,平均62.3 岁。44例高脂血症患者均符合1997年《血脂异常防治建议》[2]的标准。TC>5.72mmol/L,TG>1.71mmol/L,LDL-C>3.64mmol/L,HDL<0.8mmol/L为血脂异常。其中合并高血压26例,糖尿病 9例,冠心病13例,脑血管病后遗症 7例。
1.2 方法 脂舒平胶囊系大连珍奥集团生产[批准文号卫食健字(1999)第0595 号],每粒净重350mg,内含核酸≥40%,叶酸50~100μg、几丁聚糖和辅酶、辅因子等成分。每日4~6粒,分早晚2次服用,服用时间均在6个月以上,部分患者同时服用核酸每日2~4粒,分早晚2次服用。
1.3 疗效判断标准 采用卫生部1993年7月颁布的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变化的百分比分为显效、有效、无效。疗效判断标准。显效:主症消失或基本消失,达以下任一项者,TC下降≥20%,TG下降≥40%,HDL-C上升≥0.2 mmol/L;有效:症状减轻,TC下降10%~19%,或TG下降20%~39%,或HDL-C上升0.1~0.2mmol/L;无效:症状无改善,末达到有效标准者。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服用前后血脂各项参数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服用前后高脂血症患者相关症状、体征变化 根据回访时病人的自述,具有前后对照资料的列入统计。服用后症状及自我感觉普遍反映良好,其中26例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且较稳定者20例,改善率76.9%(20/26);乏力经常感冒,改善率88.6%(39/44);早搏心悸好转、消失,改善率76.9%(10/13);头痛头晕好转、消失,改善率66.6%(21/30);胸闷、心前区疼痛消失,改善率64.0%(16/25);中风后遗症、肢体活动障碍好转, 改善率85.7%(6/7)。
2.2 服用前后血脂情况比较 44例高脂血症患者服用脂舒平前后血脂情况比较见表1。表1结果显示服用脂舒平后TC、TG、LDL-C均较服用前有非常显著降低(P<0.01),说明脂舒平有确切的降脂作用。而服用后HDL-C较服用前有所升高,但服用前后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服用前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1 服用前后血脂情况比较 (mmol/L,x±s)
表2 服用后血脂各项指标变化 例
2.3 伴有高脂血症的糖尿病患者服用前后血糖变化情况 本组44例高脂血症患者原有糖尿病9例,对其中服用脂舒平前后空腹血糖资料完整的8例进行比较。服用前后空腹血糖均数±标准差(x±s)分别为(9.09 ±2.49)mmol/L和(6.20±1.19)mmol/L,两者相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3 讨论
流行病学、基础和临床研究均已证实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关系密切。胡大一指出:在中国第二次心脑血管疾病浪潮中,胆固醇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血脂异常的防治刻不容缓[3]。许多研究认为TC、TG、LDL-C和HDL-C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和预防因素[4]。调脂治疗的重点在于对血脂的全面调节。本文比较了 44例高脂血症患者服用脂舒平前后血脂的变化。结果表明服用脂舒平后TC、TG、LDL-C均较服用前有非常显著降低(P<0.01),说明珍奥脂舒平有明确的降脂作用。服用后HDL-C较服用前有所升高,但服用前后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可能因为本组病例服用前HDL-C大多处于正常范围之故。
珍奥脂舒平胶囊主要由核酸、叶酸、几丁聚糖及各种辅酶和辅因子等组成。姜桂荣等[5]指出:“血脂、胆固醇增高,由此而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所造成的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患是个复杂的营养代谢失常过程,单纯用控制膳食中的脂肪、胆固醇不易奏效,必须从生成蛋白质的核酸入手,并以合理营养膳食的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宋淑敏等[6]进行的EF-11营养液的保健作用的实验研究,指出:“本液含核酸类物质,具有明显的临床降血脂作用,可以长期做预防保健治疗高血脂”。核酸除具有调节免疫等作用外,还能降低胆固醇的合成,因为正常脂肪代谢在异戊间二烯的作用下合成胆固醇,核酸在人体代谢过程中,消耗了大量异戊间二烯,从而降低胆固醇的合成。几丁聚糖又称甲壳胺,是带正电的阳离子可食纤维素,能迅速吸附带负电荷的油脂类物质,增加肠蠕动,促进排泄,减少油脂类物质在肠道内的吸收。辅酶和辅因子促进脂肪酸的代谢、关键酶的合成和活性,降低LDL-C,提高HDL-C,加快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转递、分解和清除,增加体内脂类物质的去路。叶酸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素,既参与多种氨基酸代谢,又参与DNA、RNA等有机物的合成。许多临床研究证明补充叶酸能改善高胆固醇血症与冠心病人的内皮功能,降低血中高半胱氨酸含量,使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下的血管恢复应有的弹性和柔韧性,从而预防中风和冠心病,减少冠心病的死亡率。因此珍奥脂舒平对血脂紊乱具有全面的调节作用。
糖尿病患者常伴血脂异常,既有糖代谢紊乱,又有脂代谢紊乱,有的学者甚至提出糖尿病应称为“糖脂病”。脂代谢紊乱在引起糖尿病发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因为脂代谢紊乱尤其是血TG含量增加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密切相关[7],故纠正血脂异常十分重要。本文44例高脂血症患者,其中8例糖尿病患者,虽然曾采用过多种措施,但血糖时不稳定,服用珍奥脂舒平后,血糖显著下降(P<0.01)。血脂紊乱容易导致脂质在血管壁沉积,引起血管硬化。腹部的脂肪细胞分泌出较多的“脂毒素”,可使胰岛素降血糖的效应减低,导致胰岛素“贬值”。脂质在内脏中沉积,进而干扰胰岛素的作用,引起或加重糖尿病。糖尿病治疗的最终目标是要预防或延缓大血管或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单纯降糖不能完全解决血管并发症的问题,除血糖控制外,同时还要考虑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强调降低体重或至少不增加体重,纠正血脂紊乱,降血压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等的重要性[8],这已成为当前防治糖尿病的现代概念。
血脂紊乱的影响因素很多,个体差异又较大,故本文采用自身配对比较。本组44例高脂血症患者服用珍奥脂舒平后有7例血脂改善不明显,追踪分析其原因,大多为患者体重超标,服用脂舒平的量效关系不匹配,或患者过胖、饮食不注意,活动量小。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除遗传因素外,主要与不当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中,不能单纯依赖调控血脂,还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其他危险因素的积极控制,才能达到最佳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 Berliner A.Atherosclerosis:basic mechanisms:oxidation, inflammation and genetics.Circulation, 1995,91:2488-2496.
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169-175.
3 胡大一.重视胆固醇教育:警惕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二次浪潮.临床荟萃, 2006,21(2):77.
4 顾复生.血脂异常-心血管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3):163-164.
5 姜桂荣.核酸膳食营养治疗高脂血症的探讨.营养学报, 1998,21(1):55.
6 宋淑敏.EF-11营养液的研制及其保健作用的实验研究.营养学报, 1996,17(7):52.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脑梗死;血脂异常
[中图分类号] R743.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6(b)-0142-04
Adjustment of Salvia Injection to dyslipidemia o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ANG Yingxia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Zhao County, Hebei Province, Zhao County 05153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 of Salvia Injection to dyslipidemia o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88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dyslipidemia in People's Hospital of Zhao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46 cases in treatment group and 42 cases in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alvia Injection 20 mL, 1 time/d on the bases of basic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torvastatin 20 mg, 1 time/d on the bases of basic treatment. The level of TG, TC, LDL-C, HDL-C in the two groups 14 days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detected; the nervous function recovery wa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by the CSS scale; the total therapeutic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①TC, TG, LDL-C level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HDL-C levels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HDL-C level after the treatment in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differences of the rest of the indicator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②CSS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14 and 28 days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SS scores in treatment group 14 and 28 days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③39 cases of excellent, 5 cases of effectivity were found in treatment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6%; 30 cases of excellent, 6 cases of effectivity were found in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5.7%, the difference of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Dyslipidemia patients are at high risk of cerebral infarction, Salvia Injection can adjust blood lipid levels.
[Key words] Salvia Injection; Cerebral infarction; Dyslipidemia
脑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高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脑梗死患者中合并血脂异常者比例较高,占70%~80%,血脂水平异常是动脉壁粥样硬化和脑组织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之一,进行规范化调整血脂水平治疗,可以下调血清的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轻度下调三酰甘油(TG)水平并轻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改善血管的内皮细胞功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延缓动脉壁粥样硬化的进程、降低血小板的聚集,且可显著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下调脑梗死的病死率,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复发率。丹参注射液作为中药制剂,具有减轻炎性反应、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稳定斑块的功效[1]。本研究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合并血脂异常的脑梗死患者,发现其具有良好的调脂功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0月~2009年11月在河北省赵县人民医院住院患者88例,其中男46例,女42例,年龄39~65岁,平均(51±4)岁,均经头CT诊断为脑梗死,患者住院后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检测血脂指标,结果均符合血脂异常的判断标准[1]:血TC>5.70 mmol/L,或TG水平>1.70 mmol/L,或LDL-C>3.64 mmol/L,或HDL-C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x±s)
注:C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
1.2 治疗方法
患者住院后,两组均给予充分的卧床休息,静脉应用抗血小板凝集药物、脱水以降低颅内压,并加强脑组织保护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注射,1次/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阿托伐他汀钙20 mg口服,每晚1次。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1个疗程结束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3 考察项目
①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脂指标,采用离心设备制备血清标本,检测项目包括TG、TC、LDL-C、HDL-C。
②采用CSS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14、28天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及比较。根据CSS评分将患者的病情损伤程度划分为轻度0~15分、中度>15~30分和重度>30~45分。
1.4 疗效评价标准
参考“调整血脂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订的疗效评估标准。显效:TC水平下降>20%或TG水平下降>40%,或HDL-C水平上升>0.26 mmol/L或治疗后C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60%。有效:TC水平下降10%~20%,TG水平下降>20%~40%,HDL-C水平上升0.10~0.26 mmol/L,治疗后C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3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0.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达,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TC、TG、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L-C的水平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治疗后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余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比较(mmol/L,x±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 0.05;TG: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第14、28天两组患者C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治疗组第14、28天CSS评分均低于同时间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情况(分,x±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 05;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P < 0. 05
2.3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39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5.6%(44/46),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5.7%(36/4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3 讨论
在脑组织梗死的已知致病原因中,动脉壁粥样硬化被认为是主要病因,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多种因素中,血脂的异常升高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血脂指标的异常变化主要包含TC、TG、LDL-C水平的升高和(或)HDL-C水平的降低,对于脑组织梗死患者来说,血脂指标的异常作为重要的危险因素已被人们了解并熟悉[3]。血液中脂类水平的提高可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甚至侵袭动脉壁中层,形成泡沫细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由胆固醇及胆固醇脂等成分构成,LDL-C中主要包含胆固醇和胆固醇脂,当血液中TG水平升高时,使得血液中HDL-C的水平降低而LDL-C水平增高,导致动脉硬化进程增强,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导致了脑梗死的形成。
预防脑梗死的复发,调脂、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是基础措施,尹楠[4]对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的研究中,发现TC和LDL-C水平在复发性脑梗死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卒中最高,提示这两者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复发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另有研究发现血清脂蛋白a的含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卒中危险因素的客观指标。通过测定脂蛋白a的含量可推测卒中发生风险及已发生卒中者复发可能。总之,对患者采取积极的调脂治疗,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重要手段。
丹参系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的根及根茎,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化学本质为具有脂溶性的二萜醌和具有水溶性的酚性酸,相关药理试验显示,丹参具有改善脑组织微循环、抗炎及清除氧自由基等的作用。本研究中,使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脑组织梗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如下:①清除氧自由基。脑梗死组织发生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的产生会导致激烈的脂质过氧化作用而损伤细胞的细胞膜成分,诱导细胞凋亡。丹参注射液可清除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产生的超氧负离子,丹参酮同时具有减轻细胞线粒体内因脂质过氧化作用而出现的脂质自由基[5]。徐罗玲等[6]的研究证实,丹参酮Ⅱa可直接地作用于中性粒细胞,抑制其呼吸作用的爆发,降低氧自由基的产生,而丹参注射液能显著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水平。此作用还能够改善组织梗死灶周边的微循环状态,有利于梗死灶周边微循环的恢复和建立。②促进侧支循环的开放。侧支循环开放使毛细血管网密度增加,解除小血管的痉挛,降低脑水肿水平,有助于阻止周边部位的梗死。③降低炎性反应。降低周边组织的炎性反应及水肿水平,有效降低颅内压力,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水平,有助于降低继发性脑缺氧的发生,从而有效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7]。④调节脂质水平。郭俊等[8]研究了中药制剂复方丹参滴丸对患有高脂血症的动物模型的血流变性、红细胞的微观流变性能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其可显著改善血脂紊乱及红细胞流变指标,从而改善血液学流变指标,降低高脂血症的状态,改善局部微循环水平[9-16]。
综上所述,丹参注射液作为在临床上使用时间较长的具有活血化瘀的中成药,用于脑梗死,可以改善缺血半暗带微循环水平,降低血液黏稠度,且对血脂水平的调整,尤其提高HDL-C含量,保护血管壁内膜,降低动脉壁粥样硬化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参考文献]
[1]武阳丰,赵冬,周北凡,等.中国成人血脂异常诊断和危险分层方案的研究[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7,35(5):390-413.
[2]沈志卫,于普林,孙美珍,等.血脂康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医学会杂志,1996,76(2):156-157.
[3]匡良洪.血胆红素、血尿酸及血脂与脑梗死关系分析[J].疑难病杂志,2006,5(2):129-130.
[4]尹楠.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0.
[5]Liu X,Chen R,Shang Y,et al. Superoxide radicals scavenging and xanthine oxidase inhibitory activity of magnesium lithospermate B from Salvia miltiorrhiza [J]. J Enzyme Inhib Med Chem,2009,24(3):663-668.
[6]徐罗玲,吴琦,王伯瑶,等.丹参酮对人中性粒细胞氧自由基释放的抑制效应[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4,10(3):635-637.
[7]肖志华.丹参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6):154-155.
[8]郭俊,张雷,曾柱,等.复方丹参滴丸对高脂血症狗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14(1):1-4.
[9]鲁雅琴,王颖,何忠芳,等.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系统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4559-4560.
[10]薛忠文,董天崴,张琦,等.参芍口服液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IL-8、VCAM-1和ICAM-1表达的影响[J].中成药,2012,34(11):2077-2081.
[11]王继勋.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2):336-338.
[12]熊明华,何满莲,黄丽萍.复方丹参片对高血脂大鼠动脉内膜损伤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11):2289-2290.
[13]佟素萍,梁志刚.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脂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3):295-296.
[14]张建永,晏仁义,王岚,等.丹参山楂有效组分配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2):1987-1991.
[15]周世谊.丹参及其制剂所致不良反应80例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2):139-140.
[16]赵永跃.丹参主要水溶性成分的代谢产物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2,18(10):1560-1563.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科学思维方式 个性
一、对思想工作传统工作方法的反思
一个优秀的思想工作者应当具有解决具体思想问题的基本功。而要解决思想问题,光靠真情感化和讲道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科学的方法作保证。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症下药”,这些都是做思想工作时的重要原则,但它决不是一把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更不是一剂包治百病的灵药。单纯的思想问题,既包括思想认识又包括思想意识两个方面,并不是靠真情和灌输道理就能解决的。当我们花了不少功夫做某某的思想工作收效甚微时,我们往往从自身的态度、感情上查找不足,是不是我们的感情不够深厚,我们的态度还不够诚恳,我们的耐心和精力还欠缺,如此等等。当我们认真检讨反思一番,积极准备一番重新来过,往往效果仍不理想。或许有时奏效了,但这是我们的真情感化的缘故,是人家给我们面子,并不是“晓之以理”的功劳。一句话,当我们的思想工作效果不理想时,我们只知道从自身挖根源,而不是从对象本身找原因。
要解决某个人的思想问题,就需要充分了解他的一系列基本情况,比如个性、为人、德识、才学等等。尤其是个性,堪称人的“心门之锁”,不打开它,我们的思想工作就无针对性可言,做起事来只能是事倍功半。
二、思维方式是性格的决定因素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认为,人的性格、气质是由人体某些物质决定的。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了性格气质体液说。日本心理学家古川竹二则认为,人的性格气质不是由胆汁和粘液决定,而是由血型决定的。体液说和血型说的缺陷就在于,同一血型的人的性格千差万别,而不同血型的人却有着相近的性格。由于上述学说缺陷明显,故后来又出现了用内分泌活动差异来解释气质性格类型的激素说和高级神经活动决定气质性格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从理论上讲,个性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所谓“先天”,即民族记忆。它一方面以DNA的形式存在;一方面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深藏于潜意识中。这种生理和心理的遗传,构成了某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内在差别。但是,这种差别,对于全人类来说是特性,而对于同一地区民族成员来说则为共性。何况,这种先天的东西,只是一种可能性,只有通过后天因素才能起作用。
其实,人的性格气质(为叙述方便以下称为“个性“)并不是由人体某些物质所决定的,也不是从娘胎里带来的,而是在环境的作用下,后天逐渐养成的。个性主要是后天环境的产物。个性的形成,虽然与遗传基因和民族文化有关,但它脱不开一方水土这种大环境,更脱不开家庭小环境尤其是儿时的际遇。从某种意义上说,个性是环境差异造成的。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人文氛围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观念和思维方式。
转贴于
人类是迄今为止感情最丰富而又富于理性的动物,观念在人生活中起着支配作用。这种支配作用,有些是我们刻意遵行的,有些则是我们意识不到的。各社会成员在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方面的差别,其实也就是观念上的差异。
思维方式对个性的影响比观念还要大。观念只是为人的活动或行为确立了原则,而思维方式几乎是左右着人全部有意识的活动。
所谓思维方式,其实就是人们思考问题时的方法和形式。思维依据其所取的角度、运行的方向和形式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型,这种不同的类型即为不同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思维方式,使人产生不同的行为方式和处世风格,从而呈现出鲜明的个性。人们常说,某某脾气很犟,八头牛也拉不回来。好像性格使然生来如此,其实根子就在僵化的思维方式;某某头脑灵活擅长解疑排难,其原因就在于他善用科学的思维方式。人们常说换个角度看问题,其实就是换一种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变了,看问题和为人处世的风格变了,性格变了,人也就变了。谁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三、不良思维方式例谈
最常见的不良的思维方式之一,就是点性思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碰到“一根筋”、“钻牛角尖”的人。遇到问题既不前思又不后想,更不会换位思考,其思维运行固定在一点上,故称之为“点性思维”。这种人遇到问题特别是与人发生矛盾后,总觉得自己占理,因而惯用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当然,社会上这种点性思维的人并不多,但偶尔使用点性思维思考的人并不少。一旦陷入情绪化,多数人就往往使用点性思维思考了。
不良思维方式之二,简单思维,又可称之为“两极意识”。这是一种片面化、绝对化、教条僵化的思维方式。其观点是非对即错,非好即坏,非黑即白。这种思维在文化素质低下的群体中还有一定市场,还在影响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不良思维方式之三,情绪化思维,这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思维方式。严格说来,情绪化思维只是一种准思维态,称不上纯粹的思维方式,因为他是在强烈情绪的驱使甚至是主宰下进行的。“怒则失智”。盛怒之下,思维力智力被蒙蔽了,不发挥作用了,而隐藏在心灵深处的自尊心、虚荣心、争强好胜心或一些恶念被调动起来,情绪成了人的主宰,能理智思维才怪呢!
以上是几种典型的常见的不良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严重扭曲了人们的认识能力,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属于被抛弃之列。
四、转变思维方式是“标本兼治”的妙方
了解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会比了解其为人和德识才学要简单的多。一般而言,通过几次谈话就能做到。在了解了他以何种思维方式为主之后,采取变换思路和角度的方法,思想症结即迎刃而解。对于点性思维之人,我们可采用“逆向思考”、“换位思考”,“思前想后”的方法解决;对于简单思维之人,可用举例说明和辩证分析的办法解决;至于情绪化思考,是多数人都容易犯的通病,只能用冷静、冷却或当头棒喝的方法解决。
关键词:事物;指导;物理学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科学概括。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的发展需要哲学作为指导,物理学的发展成果充分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正确性、科学性。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有利于学生认识物理现象所蕴含的规律,有利于学生认识各个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一、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对我们学习和研究物理中的运动有指导作用
物理学中谈及物质的运动更多的是物体的机械运动,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分子、原子、夸克等基本粒子以及普遍存在宇宙中的特殊物质―场。物质都是在不停的变化与运动之中,体现了物质运动的普遍性与永恒性。在教学中学习参照物、机械运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运动的相对性,从而加深理解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的观点。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宏观运动、扩散运动、布朗运动等现象,指导学生了解热运动、天然放射现象、人工原子核反应等现象,同时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思考,抽象概括其中所蕴含的客观规律,促使学生建立物质运动论的观点,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这些规律是人类从事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并将这些规律指导生产实践活动。
二、哲学中的量变与质变对立统一关系在学习物理中的指导作用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事物的发展首先表现为量变,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的飞跃,此后又会进行新的量变。探究光从光密介质斜射入光疏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角度时(即临界角),折射光线消失,只有反射光线,物理学中把这种现象叫全反射现象。这一现象中折射光线的强度随着入射角的增大逐渐减弱,反射光线强度逐渐加强,这是量的积累,当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折射角大于90度,折射光线消失,只有反射光线,这就是质变。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量变与质变对立统一的观点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全反射现象。量变引起质变的现象,中学物理学中还有:击穿电压、液体的沸点、晶体的熔点、压迫限度、弹性限度等现象。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哲学中的这一规律观察、分析这些现象,并归纳概括其中蕴含的规律并理解、运用于实践。量变与质变对立统一规律培养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刻苦积累、持之以恒,方可勇攀高峰。
三、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在物理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指出:事物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学中探究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理解电流形成的条件。外部原因―电势差,导体两端有电势差是引起导体内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动力”。但物体两端有电势差,物体中不一定就有了电流,只有外因而没有内因(物体内的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电荷)是不能够形成电流的。电势差只能通过物体内的大量的自由电荷起作用,从而形成电流。物体内有了大量的自由移动的电荷,具备了形成电流的内因,加之外部的条件―导体两端的电势差,就形成了电流。由此,教师引导学生从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外因的辩证关系理解这样物理量及规律,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四、事物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事物发展过程中遵从否定之否定规律,此规律对物理学研究和发展有其指导意义
人们最初对光的本性的认识微粒说,后来人们对光的干涉、衍射现象的发现,用微粒说无法解释,从而否定了微粒说,确立光的波动说,后来人们发现光电效应,光的波动说又陷入了困境,提出光的量子说,这是对最初的认识的否定之否定,但并没回到最初认识的基础上,而是有了认识质的飞跃,对光的本性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了光的波粒二象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光的本性的认识不断深入,光的波粒二象性也仅是现阶段的相对真理。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哲学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角度对光的本质等物理问题的探究,这样有利于学生不断解放思想,敢于创新。
[关键词] 心绞痛;心肌缺血;普伐他汀
[中图分类号] R541.4[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b)-069-02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CHD)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他汀类调脂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辅助治疗血脂不良的CHD患者,可显著降低其病死率、病残率和其他缺血相关事件的发生率,使其预后明显改善[1]。然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仍有相当多的CHD患者血脂正常[2]。近期的临床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还具有许多不依赖于降低血脂的新作用,对血脂正常的CHD患者亦可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3]。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具体明确普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作用。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确诊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2例,其中,男62例,女60例,年龄56~75(67.2±11.8)岁。所有患者静息心电图均有明确的缺血性ST-T改变(至少2个相邻导联ST段水平或下斜形压低≥0.5 mV),血脂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常,无糖尿病或肝、肾功能不全,心脏功能Ⅰ~Ⅱ级(NYHA)。
1.2研究方法
1.2.1随机分组将上述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男27例,女26例,年龄(66.9±11.5) 岁;治疗组69例,男35例,女34例,年龄(67.3±12.1) 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脂、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吸烟史等临床特点及常规用药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2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服普伐他汀(商品名:美百乐镇,上海三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 mg,每晚饭后1次顿服。常规治疗两组根据需要可选用阿司匹林、噻氯匹啶、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
1.2.3动态心电图监测采用美国Mortara动态心电图仪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6及12个月时,对每一个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一次24 h动态心电检测,计算心肌缺血总负荷(TIB)。心肌缺血的判定标准采用“1×1×1规则”,即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幅度≥1 mm(J点后80 ms),持续时间≥1min,并与上一次缺血性发作间隔至少1 min,以ST段压低的最大幅度及连续压低持续时间的乘积的总和作为TIB(单位:mm/min)[4]。
1.2.4血脂测定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结束时各测一次血脂,主要包括TC、TG、LDL-C和HDL-C。每次空服12 h于清晨抽取静脉血3.0 ml,离心分离出血清用于血脂检测。所用仪器为罗氏COBAS INTEGRA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为罗氏公司生产的配套试剂。
1.2.5随访缺血相关事件临床缺血相关事件分别在治疗后3、6和12个月进行随访记录,主要包括:心原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软件包SPSS(Version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student's 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计算,以双侧检验值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IB的比较结果
见表1。
与治疗前比较,*P<0.0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05(t=3.464,P=0.0028)
3讨论
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为内生性的,约有80%由肝脏合成,3-羟基-3-甲基戊二酰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是肝脏合成胆固醇的早期限速酶。他汀类药物具有与HMG-CoA相似的羟甲基戊二酸结构,且对HMG-CoA还原酶的亲和力是HMG-CoA的数千倍,属于HMG-CoA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对该酶的抑制可使胆固醇合成受阻。由于细胞内总胆固醇含量减少,通过负反馈使肝细胞表面LDL-C受体数目增加及活性增强,使血清LDL-C降低,继而促进富含TG的VLDL-C通过受体降解途径代谢,血清VLDL-C和TG含量降低。此外,细胞合成胆固醇受严重抑制后,脂蛋白生成障碍,使血清TC、TG含量下降的同时,血清HDL-C轻度升高。因此,他汀类药物被广泛用于血脂不良CHD患者的一级、二级预防。普伐他汀是从真菌发酵产物中提取的一种甲羟戊酸内酯衍生物,亲水性强,主要代谢途径不是肝细胞色素P450(CYP)3A4,代谢产物主要经胆汁由肠道排出,少部分由肾脏排出,与其他药物联用副作用较少[5]。本研究结果表明,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一定疗程的普伐他汀后心肌缺血显著改善,缺血相关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提示普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心绞痛患者具有明确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其作用机制仍可能部分与其调脂作用有关,因为有研究表明,无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基础LDL-C水平如何,治疗后LDL-C每降低1 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均减少25%左右。正常血脂冠心病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使其血脂进一步改善,仍有助于延缓甚至逆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减少缺血相关事件并降低死亡率[6]。然而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为独立于调脂作用的多向性效应,主要包括:①抑制炎症。②扩张血管。增强血管平滑肌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的活性,从而导致一氧化氮的产生和释放增加,使血管扩张。③抗氧化。④抗血栓。⑤抑制心肌重构。⑥抑制血管重构,稳定纤维帽的结构,防止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减少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Clearfield M. Statins and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J]. Curr Atheroscler Rep,2006,8(5):390-396.
[2]刘浩,余金明,陈芳,等.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异常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2):965-967.
[3]Calabrò P,YehET. The pleiotropic effects of statins[J]. Curr Opin Cardiol,2005,20(6):541-546.
[4]Dobrzycki S,Baniukiewicz A,Korecki J,et al. Does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provoke the myocardial ischemia in patients with CAD?[J].Int J Cardiol,2005,104(1):67-72.
[5]Williams D,Feely J.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drug interactions with 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s[J].Clin Pharmacokinet,2002,41(5):343-370.
[6]Heart Protection Study Collaborative Group. MRC/BHF Heart Protection Study of cholesterol lowering with simvastatin in 20 536 high-risk individuals: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Lancet,2002,360(9326):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