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

时间:2024-03-22 16:45:26

序论:在您撰写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方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方法

第1篇

关键词:建筑过程 主体结构 混凝土 钢筋结构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8-021-02

科学合理的运用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是保证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的保证,也是保证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保证。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建筑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就需要技术人员、施卫人员和设计人员要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构成及施工方法有清晰的认识。下文就对混转结构和现浇混凝土结构这两种主要的工程结构主体的施工管理进行探讨。

1 砖混结构

按照施工的先后次序,没有把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施工阶段,分为下列几个工序:基础顶面抄平、放线及立皮数杆一立门框一摆砖样一砌筑第一施工层砖墙(包括安放楼梯构件)一墙底弹线(地面上500mm水平线)一立窗框一搭脚手架一砌筑第二施工层砖墙(包括安放楼梯构件及门窗洞口的预制过梁)一墙顶弹线(楼板下100mm水平线)及抹找平层一吊出里脚手架一安装楼板及阳台板一浇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及灌缝一(以上各楼层重复从砌筑第一施工层砖墙到灌屋面板板缝止)一砌女儿墙及烟囱、风道出口等。

如果每层或某一楼层墙顶有圈梁,在完成第二施工层砖墙的施工后可以插入:安装圈梁模板一绑扎钢筋一浇筑混凝土。而水暖、电的工种则应该配合穿行,比如说电线的立管、水平管要在砌砖时就需要配合埋设。

1.1材料、半成品的进场

一般在基础施工阶段,都会有有大量的土方开挖和回填,而受到场地的限制,同时,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会需要大量的材料及半成品,诸如砖、楼板、楼梯、过梁、门窗框此类。因此,可以在施工后期,依照施工平面布置图,有效组织大型机械设备、材料和半成品的有序进场。如果在垂直运输机械上选用塔式起重机,那么应该在起重机安装完成后,再组织材料和半成品有序进场。

1.2放线和抄平

建筑施工设计需要考虑房屋平面尺寸以及各层标高的正确,因此,在设计和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认真做好墙、柱、楼板、门窗等轴线、标高的放线和抄平工作,同时必须完成在施工开始之前,到具体的部位做好标志。

1.3立门窗框

立门窗框主要有两种做法:一种方法是“压口”,就是说先立好门框再砌砖,立好窗框再砌窗问墙,只要是木门窗框,都应该采用这种方法:另一种是“塞口”。就先留好洞口,以后将门窗框钉在洞口的木砖上,或者是焊在洞口预留的钢筋上,洞口尺寸每边比框至少大20mm。此做法适用于钢门窗框。

1.4摆砖样

摆砖样也可以称为撂底,就是在基础墙上,依据墙身长度和叠砌方式,先用砖块试摆,保证墙体每一皮的砖块排列和灰缝宽度均匀。摆砖样的好坏,直接对对墙身质量、外观、砌筑效率、材料用量等有重大影响,这部分的工作应该由有经验的工人进行。

2 现浇混凝土结构

在结构构件的设计位置进行构件的制作,这是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就是在现场的设计位置,把基础、柱、梁、楼板等构件,依次浇筑成为整体的结构。一直以来此种方式在多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使用,所以,其中各工种工程的施工方法和要求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中有一定的代表性。下文将就主要的工程施工工艺进行探讨。

2.1模板工程

使混凝土具有结构构件所要求的形状和尺寸的模型称为模板系统。其由荷载的支架两部分所组成:直接与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和保持模板形状与位置、并承受模板与混凝土。因为其的工程数量大,对整个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劳动力与材料的消耗、工程费用和施工工期都有重要的影响。比如说,在冶金工业建筑中,每100m3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就需要展开的模板面积约900m2,其工料费用约占混凝土工程全部工程费用的20%~35%,而制作及拆装木模所需劳动力约占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全部劳动力60%以上。

建筑施工管理墙、柱模板的安装底面应找平,画出模板边线是在模板安装前就必须要完成的工序。如果梁和板的模板的支柱,是支承在土地面上的,那就应该对地面进行预整平夯实,在支柱底部垫上垫板,保证各支柱之间有拉杆拉结。上下层的模板支柱应安装在同一条竖向中心线上。当模板安装完成后,在进行钢筋的安装,接着是混凝土的浇筑,只有等到所浇筑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才可以进行模板的拆除。在模板拆除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拆模程序逐步进行。如果是不承重的模板,当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就可以进行拆除;而如果是承重模板,就必须等到混凝土强度达到下列数值时,才可拆除:当板的跨度在小于等于2m时不低于50%,2m以上至8m时不低于70%1当梁的跨度小于等于8m时不低于70%,大于8m时不低于100%;当悬臂梁、悬臂板的跨度小于等于2m时不低于70%,大于2m时不低于100%。

2.2钢筋工程

按照直径的大小钢筋可分为钢筋和钢丝。细钢筋的直径为6~12mm,因为其常卷成圆盘状,所以也叫盘条或盘圆。中粗钢筋的直径为12~22mm,粗钢筋的直径大于22mm,其长度一般为6~12m。钢筋的加工通常都是在车间进行,主要工序包括冷拔、冷拉、接长、调直、剪切、弯曲、绑扎或焊接成钢筋网或钢筋骨架等工序。在进行钢筋安装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保证钢筋的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在绑扎时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保证捆绑的牢固。受力钢筋绑扎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直径30倍这段范围内(不小于500mm),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在受拉区中控制在25%以内,在受压区中控制在50%以内。绑扎接头的钢筋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要控制在钢筋直径的10倍以内。接头不能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在钢筋安装或现场绑扎时,必须要考虑模板安装;如果是柱钢筋,那就必须在柱模板安装前进行绑扎:如果是梁的钢筋,则通常是在梁模板安装好后,再在模板上方扎好,进而放人模板内;如果是高大的梁,应该留出一面侧模不装,等到在模板内扎好钢筋后,再安装侧模;如果是楼板钢筋,就要在楼板模板安装后再进行绑扎。

钢筋在混凝土中应有一定的保护层。工地常用预制的水泥砂浆块垫在钢筋与模板之间以控制保护层的厚度。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浇注时,注意不能将楼板或雨篷等的面层钢筋踩低,防止质量出现问题。通常来说,钢筋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就必须要对钢筋及预埋件进行验收,同时也必须要做好记录。

第2篇

[关键词]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式

中图分类号:U2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149-01

1.地铁结构的特点

地铁结构设计特点:百年大计、周边环境复杂、岩土及地下工程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多变性、涉及专业多、协调配合多、设计与施工紧密联系。地铁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地铁结构设计的流程多、设计周期长、反复多,其设计过程始终处于边设计、边施工的状态。对于一般的明挖车站从设计开始到施工结束一般需要2年的时间。

2.工程概况

某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车站主体结构采用二层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防水以自防水为主,辅以全包防水,主体结构尺寸见表1。

3.主体结构施工流程

3.1 主体结构施工分段

分为站前段、站后段和车站主体等五个部分进行施工,主体施工分段进行, 每段长度根据设计情况初步确定为20米左右,共12节段。每节段的施工时间为 25天,考虑到各阶段的搭接施工时间,节段施工按20天计算,南关岭车站主体结构采用“纵向分段、竖向分层”的原则施工,施工分段的原则是施工缝位于两个中间柱跨距的1/4-1/3处,并结合其它因素一并考虑。

3.2 施工前准备工作

一是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仔细进行测量、放样及验收,严禁超挖。二是掌握车站结构浇筑和支撑拆除的要求及操作程序,对侧墙、中(顶)板模型支撑系统进行设计、检算、报监理业主审批后,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安排进料。三是对内部结构施工顺序,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向工班及全体管理人员进行认真交底,做到人人心中有数。四是垫层浇筑前,认真做好接地网等的施工。

4.钢筋施工

4.1 钢筋加工制作

(1)钢筋必须有质保书或试验报告单。(2)钢筋进场时分批抽样物理力学试验。使用中发生异常,要补充化学成份分析试验。(3)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保持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在使用前清除干净。不使用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4)钢筋的弯钩或弯折按国标GB规定执行。

4.2 钢筋焊接

(1)钢筋焊接使用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以及接头中使用的钢板和型钢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2)焊接成型时,焊接处封锁水锈、油渍等。焊接后在焊接处无缺口、裂纹及较大的金属焊瘤,用小锤敲击时,应发出与钢筋同样的清脆声。钢筋端部的扭曲、弯折必须校直或切除。(3)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有关规定。(4)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均采用焊接。普通砼中直径大于 22mm 的钢筋和轻骨料砼中直径大于20mm的I级钢筋及直径大于25mm的Ⅱ、Ⅲ级钢筋的接头,均采用焊接。

5.模板施工

5.1 模板及支架体系的选择

车站主体为二层框架结构,脚手架采用φ48×3.5 钢管扣件式金属脚手架系统。结构板采用组合钢模板,侧墙采用大块模板,结构板的掖角采用特制钢模板。

5.2 侧墙模板施工

侧墙采用 槽钢支承,φ48钢管斜撑与满堂脚手架结构固定的方法。施工方法:(1)在底板或中板上预埋 φ25、50cm长钢筋,其间距为 1000mm,分3排设置,与侧墙边的距离分别为1.5m、3.0m、4.5m。(2)按顺序先安装钢模板,然后竖向安设10cm×10cm长方木(方木间距为 50cm),再装纵向槽钢(,最后装φ48斜撑钢管。

5.3 模板施工技术要求

(1)模板必须支撑牢固、稳定、无松动、跑模、超标准的变形下沉等现象。对超重、大体积砼施工时模板支撑刚度须进行施工设计计算,并经监理验算。(2)模板拼缝平整严密,并采取措施填缝,保证不漏浆,模内必须干净。模板安装后及时报验及浇砼。(3)模板安装前,必须经过正确放样,检查无误后才立模安装。(4)中、顶板结构支立支架后铺设模板,并考虑预留沉降量。当跨度大于 4m 时,模板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3%以确保净空和限界要求。侧墙模板采用大模板,模板拼缝处内贴止水胶带或玻璃胶,防止漏浆。

5.4 混凝土浇筑

要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浇筑方案,可以使用C30P8 防水商品混凝土,并将其运送在靠近工作面处,使用混凝土输送泵来进行混凝土的灌注。平均2-4台地泵,负责一个工作面。可以使用耐高压橡胶管作为工作面泵管端头的活动端,便于对其进行调节。在灌注时未使用插入式捣固器进行振捣,捣固器的直径约为32毫米。使用8米长的捣固器振捣侧墙。可以使用阶梯式分层浇筑法进行混凝土浇筑,对于侧墙则是用分层浇注的方法,将每层的高度控制在50-70厘米之内,保混凝土面上升的均匀性。要使用防水混凝土来进行地铁车站主体结构的浇筑,保障其抗渗标号和抗压强度、抗裂性能。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对其自由起落的高度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出现混凝土离析。用振捣器振捣混凝土,保障 30 秒的振捣时间。从低处向高处分层灌注,尽量减少间隙时间。要事先制定钢筋密集处、预留孔洞图和结构预埋件的位置,进行加强振捣。

总结: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关系着地铁行车的稳定性,必须要抓好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保障地铁车站主体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袁志阳.暗挖地铁车站土体变形数值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6.

第3篇

关键词:施工方案;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

在目前的建设项目工程之中,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其主体结构施工中更是成为项目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工程建设项目中,主体结构主要是指在基础地面水平之上,具有提供和负责上层所有工程结构系统的负载力,保证建设项目结构的完整性、稳定性、安全性的有机统一。在目前的建设项目中,一般工程都是主体工程施工和装饰工程施工两个主要环节。整个工程的主体工程施工质量,安全,进度至关重要,这对于整个工程质量,安全,有着巨大的意义。

1制定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筒体结构的施工程序,钢筋混凝土的垂直承重结构简化过程需要使用现浇工艺,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性,一般情况内筒和外筒之间的跨度范围在8?12M。一般情况下,楼板的材料会选择压力板、混凝土板、现浇混凝土地面或永久性模板铸造复合地板,以及一些工程采用的复合地板。总之,模板类型中工具组合模板、大型模板或滑动模板都可以使用。在框架建设规划中,关于建设框架结构的楼板、梁、柱等部位施工方法,可以选择就地浇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框架结构的整体性更好,而且适应性更强,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给施工现场增加了不少工作,而且也大大增加了所需要模板的数量,还要面对钢材加工形成和浇注混凝土搅拌、振动、运输、灌溉、维护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框架结构采用现浇的方法,防止模板过多的使用,可以使用组合式钢模板、滑模施工、胶合模板或整装散拆。方便支拆模板过程中的步骤。因为采用组合式模板来设置楼顶模板时,发生情况时,可以及时摘除模板,加快了模板使用的周转率。

对于工程主体结构中的剪刀墙结构施工方案来说,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剪刀墙施工技术都是应用了大模板技术,而且对于剪刀墙结构的施工来说,除了大模板技术之外,还可以使用滑动模板技术。对于大模板技术而言,它具有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抗震能力强、施工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而且大模板建筑剪刀墙体建造的施工是指到内部的承重墙采用大模板进行。

2. 模板施工

2.1模板支设的选择

对于模板的搭设而言,是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准确理解构件几何尺寸的基础上而进行的,以确保轴线位置的准确性。模板支撑的选择需要模板本身具有较好的强度性、刚度性和稳定性,以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和施工过程中的横向压力负荷。特别注意在浇注前应检查承重框架是否牢靠,查看加固件是否拧紧。

2.2模板支设的质量控制措施

模板支设应该采用系统化的办法,所有的结构设计应当由专业人员经过用板设计、绘图板绘制及编号保存供以后使用。专业人员应负责安拆工作,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模板及其支撑的点应该落在正确的位置,避免出现“虚拟”脚的问题,从而降低安全风险。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墙柱的脚模板在适当的位置中设置导模结构,这种导模结构可以起到防止混凝土流失所造成的模板腐烂的作用。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一定要将之前涂抹在模板上的脱模剂清洗干净,保持表面不留痕迹。模板拆除过程中,首先混凝土构件悬挑支撑情况及模板支架拆除混凝土强度要求,模板拆除前应该事先制定好详细的模板拆除顺序,当混凝土达到初凝后,墙壁的强度也达到了拆除要求,这时就需要及时松动穿墙拉杆,使得浇注混凝土墙体和模板分离开来,以防止混凝土在模板表面粘在一起,如果粘在一起是难以分离的。拆模过程中,需要保护混凝土的边角部分,拆除的模板要清理,需要注意的是要使其自然脱落或用木铲刮除残余混凝土。

3.混凝土施工

在目前的建设项目中混凝土已成为重要的施工材料。而且整个建设项目的工程成本中,混凝土的造价是占建筑材料费用的最大部分。在当前的工程项目中,通过多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逐渐形成了多种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目前在建造的过程中,最常见的施工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施工准备

3.1.1在混凝土施工和浇筑环节

首先,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工程施工情况,对工程进行系统地深入分析和总结。然后制定一套建设项目施工计划和技术实施方案,以满足控制现场情况的需要。在目前的混凝土浇筑和施工过程中,我们应该做的是做好相关和完善的技术方案建设管理方法和技术规范,确保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工序都能够以合理的施工方法,达到工程质量要求。而且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必须进行施工工序的详细信息记录,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要使用不同类型的笔进行记录,确保工程质量是安全的、可靠的,施工资料完善性。

3.1.2料斗、串筒、振动器等机具设备要准备充足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和各种施工工具的合理使用是改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关键。浇注前应检查所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维修和维护,为混凝土浇筑顺利完成做好准备。

3.1.3在混凝土施工阶段应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

雨天施工作业,用塑料薄膜覆盖混凝土,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从而确保工程质量。根据项目需求和施工雨季的特点,应该准备浇筑过程中必要的防雨、防暑工作。

3.1.4在浇筑混凝土之前

应检查模板、钢筋、预埋件的尺寸、规格、数量、位置,保护层厚度等,其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模板接封严密的情况。模板、钢筋应该进行检查是否符合要求,合格之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混凝土浇筑工作。

3.2安全措施

在建设项目中,基础具有负责所有的工程建设、运输和连接上部的荷载能力,保证工程建设相应负荷能力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维持性等相关环节和完整性,使整个建筑结构可以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结构模式。在建设的过程中,确保施工安全,对于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且也提高了企业施工效益,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3.3施工过程

浇筑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3.3.1商品混凝土浇筑过程

混凝土不应该集中布料,以防止积聚或振动不够充分,并且保持由远而近,先垂直结构,之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并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在浇注工序中具体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紧凑性,浇筑混凝土浆管道输送到地方后,立即浇入模型之中。在浇筑过程中,如果发现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应及时进行处理。

3.3.2浇注柱、剪力墙混凝土

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自高处倾落得自由高度,不宜超过2M。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当高度超过3M时,应该使用串筒、溜槽或震动溜管,是混凝土下落。

3.3.3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脚手架支撑情况,检查是否出现任何变形的迹象,如果发现了这种情况,应立即停浇,马上加固、修整,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

总之,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对于工程建筑总体的施工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施工,施工前需要制定质量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控制质量和施工程序,保证建筑质量合格。

参考文献:

[1]赖国忠.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法探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08).

第4篇

关键词 房建工程 砌体结构 加固技术 施工技术 加固方法

所谓砌体结构,通常是指由黏土砖、混凝土砌块等砌成的结构。由于砌体是一种脆性材料,其抗拉、抗剪强度均较低,因而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相对较差,在国内外的历次强烈地震中,砌体结构的破坏率相当高。因其材料脆弱、延性较差,地震烈度为6 ℃时,对砌体结构就有破坏性,对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差的房屋就会产生裂缝。当遇到7 ℃~8 ℃地震时,砌体结构的墙体大多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抗震性能差的一些砌体房屋还会因之发生倒塌。因此,砌体结构是中国房屋结构中抗震加固的主要对象。另外,由于砌体结构是中国居住、办公、学校等建筑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结构形式,特别是在低烈度区,更是量大面广。基于此,在低烈度区加强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尤为重要。

一、砌体房屋结构抗震的加固原则

首先,保证必要的抗震整体性,基本上不损伤原有结构的强度。建筑物的抗震整体性就是所有承重构件共同承受和合理传递地震作用荷载的性能。抗震整体性好的建筑物,能减少由于局部破坏造成建筑物倒塌或部分倒塌的危险性。

其次,使结构和构件的强度满足抗震要求。砖砌体的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约为其抗压强度的10%,当砖砌体结构承受水平地震作用时,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常常不能满足要求,这就使较多的砖砌体构件要经过加固之后才能达到所需要的抗震强度,或者增加抗震作用的构件(如后加抗震横墙等),以使之达到所需的抗震要求。

再次,防止局部刚度突变和质量不均匀分布的不利影响。不仅要防止由于房屋加固以后产生的刚度突变和质量不均匀分布,而且对原有的刚度突变和质量分布不均匀情况要通过加固使其有所改善。为了防止在抗震加固中出现局部刚度突变,要求加固楼层综合抗震承载力不超过下一楼层的抗震能力的20%,非承重或自承重墙体加固后的抗震能力不超过同一层楼层承重墙体加固后的抗震承载力。当超过下一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的20%时,同时应增强下一楼层的抗震能力。

另外,选用合理抗震加固方案。对非刚性结构体系的房屋,选用合理抗震加固方案时应特别慎重。当采用加固柱或墙垛,增设支撑或支架等非刚性结构体系的加固措施时,应控制层间位移和提高其变形能力。

二、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的技术方法

1.增设抗震横墙加固技术。当原有墙体不能满足抗震需要时,可考虑增设抗震横墙,数量由抗震横墙面积率计算确定。为了使增设的抗震横墙能真正分担地震荷载,抗震砖横墙的厚度应不小于240 mm,墙下面做基础,墙顶要用细石混凝土与大梁顶紧,并与原纵墙妥善拉结。增设抗震墙是提高建筑抗震能力的有效措施,对于原建筑的抗震墙较少,抗震墙间距超过抗震鉴定标准要求时更为合适。

2.水泥砂浆或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技术。该法属于复合截面加固法的一种,当砖墙的抗震承载力不足时,可采用水泥砂浆抹面或配有钢筋网片的水泥砂浆抹面层进行加固,这种方法通常称为夹板墙加固法。

3.混凝土板墙加固技术。砖房的混凝土板墙加固与钢筋网水泥面层加固法类似,属于复合截面加固法的一种,其优点是: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砌体加固后承载力有较大提高,可控制墙体裂缝的开展,且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适用于柱、带壁墙的加固;其缺点是: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减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4.增设扶壁柱加固技术。该技术属于加大截面加固法的一种,其优点与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相近,但承载力提高有限,且较难满足抗震要求,一般在非地震地区应用,它属于砌体结构的间接加固方法。一般有两种做法,第一种为无黏结外包型钢加固法,该法属于传统加固方法,其优点是: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和湿作业少,受力较为可靠,适用于不允许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却又要求大幅度提高截面承载力的砌体柱的加固;其缺点为:加固费用较高,并需采用类似钢结构的防护措施;第二种为预应力撑杆加固法,其优点是: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砌体柱的承载能力,且加固效果可靠,适用于加固处理高应力、高应变状态的砌体结构的加固;其缺点是不能用于温度在 600 ℃ 以上的环境中。

5.联结与拉结技术。做好联结和拉结是砌体结构抗震加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联结和拉结的措施是连与锚。通过连与锚,使后加构件(如外加柱、后加圈梁)与原有构件(如墙体)连成整体,使原来联结不好的构件连成整体,并提高某些构配件(如山墙、非承重构件、瓦等)的抗震强度,防止地震坠落伤人。实现联结和拉结的主要工具有钢筋、销键、螺栓和锚杆,可按照不同条件和需要采用。

6.隔震及减震消能加固技术。目前最常用的隔震材料为叠合橡胶隔震垫,其作用是使地面水平地震加速度在隔震层处中断,或使向上传递的地震加速度大大减小。在设计计算中,其表现形式是上部结构周期加长,因而地震作用减小,结构反应亦减小,从而达到抗震加固的目的。该方法的原理很简单,然而用于加固时的技术难度却很大。首先必须将上部结构与基础完全切开,并要放入有一定阻尼的叠合橡胶垫。其必要条件是上部结构整体性好,因此并非所有结构都能用此方法进行加固。

隔震减震技术用于加固砌体结构,目前国内外还不多见,原因是除了技术上存在着尚需解决的问题之外,比如砌体结构刚度很大而自振周期很短,用改变原结构的刚度而使其自振周期改变以减少地震反应的方法很难获得成效,在经济效益比较方面,与其他常规加固技术相比,存在着加固投资较大的问题。所以,用隔震减震技术来加固砌体结构,还需进行大量的实用上的研究分析。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上述砌体房屋结构的加固方法对绝大部分的砌体房屋进行抗震加固是可行的,但对为数不少的特殊房屋和更多的其他类型房屋(特别是古建筑、木结构等)还需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对用隔震减震技术来加固砌体结构,还需进行大量的实用上的研究探讨。

第5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筑结构;抗震倒塌;能力提升;设计方案

前言:

建筑工程以及一些基础的设施在设计时,都要把质量和抗震性放在首位,并且建筑整体的结构性能遭到破坏,也是造成地震坍塌的主要因素,对此在设计时,应将建筑结构作为整体,利用新型的建筑材料,改变以往的结构设计,使其建筑结构更加的牢固,同时进行一些的测试实验,使其建筑体系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地震烈度;最后根据不同的地区,地震的烈度进行设计,从而有效的促进市政工作的开展。

一、影响建筑结构抗震倒塌的原因

1.建筑材料的影响

在建筑结构抗震倒塌性能设计中,原材料的选择是确保地震对建筑破坏程度最小化的基本措施,采用高质量,高品质的建筑材料,提升建筑物的抗震倒塌能力,最大程度上降低地震对建筑的破坏程度。因此,对于建筑结构抗震施工设计来说,原材料的选择是极其重要的,它对建筑物的抗震倒塌能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建筑结构的墙体部分,一定选择抗震性能好的材料,这样才能为建筑结构抗震倒塌能力的设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保证建筑的使用年限和安全。

2.施工工艺影响

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不仅对建筑结构的抗震倒塌能力具有直接的影响力,而且也是强化建筑结构抗震倒塌能力的重要因素。然而,一些建筑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缩短工期,忽略施工质量,给建筑结构抗震倒塌性能带来了不可预估的潜在危险,从而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施工企业或者社会团体,一定要将人民的生命安全作为首要因素去考虑,而建筑的施工质量不仅彰显着一个企业的内在修养,更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因此,作为施工企业来说,一定要严格把住施工质量关,把自身的利益和社会责任相结合。

3.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建设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建筑场地是极其重要的,设计进行前应对场地进行探测和勘察。然而,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部分建设方在施工之前并未对场地进行探测和勘察,由此导致建筑因结构原因引发危险和破坏。选择适当的建设场地,不仅能保障施工顺利进行,而且能为建设的利益带来最大化。反之,如若选择不恰当的施工场地以及河岸滑坡等易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地方,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大的提高了风险发生的概率,从而对建筑结构造成极大的破坏及威胁。因此,建设单位在设计之前,一定要做好建设场地的勘察工作,这样不仅可以为建筑的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施工单位提供了便利,同时为公司的利益带来更大的保障。

二、提高建筑结构抗震倒塌性能的设计构思

1.根据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一个复杂系统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该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整体性是系统方法的核心和目标,整体性可以简单的表述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对于建筑结构系统来说,一方面,构件的功能依赖于整体结构系统功能,任何构件一旦离开整体结构,就不再具有它在结构系统中所能发挥的功能;另一方面,构件又影响整体结构系统的功能,任何构件一旦离开整体结构,整体结构丧失的功能不等于该构件在结构系统中所发挥的功能,可能更大,也可能更小。

2.由于系统组成的复杂性,结构系统的整体功能取决于构件的组成方式和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同样结构构件、但按不同方式组成的结构系统,其整体性可能表现为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因为结构构件之间的互相依赖而加剧了结构系统整体功能的损失,即局部构件的破坏与所导致的整体结构破坏程度很不相称,则结构系统的整体抗震能力弱,这样的整体性属于不利的整体性,也即所谓结构系统的易损性。对于结构抗震来说,尽管进行了结构抗震设计,但由于地震的复杂性,一方面发生超过设计大震0的可能依然存在,如汶川地震灾区,设防烈度为6~7度,设计大震0为8度,而这次地震部分地区达到9~11度。

3.与不利的整体性之相对的是有利的整体性,经过合理设计和组织的结构系统,能够利用结构构件之间的相互依赖与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结构系统整体功能的损失,局部构件的破坏不会导致整个结构系统产生严重破坏,即局部构件的破坏不会持续引发其他构件连续破坏,这种特性在系统理论中称为系统的鲁棒性。并提出了增强结构系统抗震鲁棒性的方法,如增加结构的冗余度、明确不同构件的功能类型、采用多重抗震防线结构体系等。

三、提升建筑结构抗震倒塌性能的途径

1.注意地理环境和处理的选择

合理选择建筑施工场地和建筑材料,是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重要因素。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建筑场地必须要选择在远离己发生坍塌的山崖和容易出现泥石流的山体地带,以免发生不可控制的自然灾害。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方案设计前,必须要仔细勘察施工场地的环境,充分了解施工场地的地理条件。此外,也要合理选择建筑结构材料对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关部门不仅要加强对施工单位采购材料的监督,还要提高施工单位的社会责任心,对人民负责。

2.加强地基的建设

所谓强基设防,就是加强地基抗震能力,设置抗震防线。地基沉降引起的结构破坏,是导致高层建筑受地震影响倒塌的主要原因;加强地基的抗震能力,合理选择最优地基,是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有效途径;还需要清楚地了解施工场地的土壤性质。一般要选择土质坚硬的地带进行施工,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抗震倒塌能力,而且还能降低地基的沉降速度;合理设计地基的埋置深度,也可以有效地降低地震引起的滑移和倾覆,从而提高整个建筑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抗震防线来降低建筑结构的破坏,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3.加强整体结构的设计

所谓结构延性,就是建筑结构在受到地震屈服后的塑性变性能力。建筑物受到地震作用时会利用塑性变形削弱地震释承载能力,从而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此外,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要尽可能的使所有的建筑结构对称,以防在地震影响下出现偏心现象,降低地震的破坏力度。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不同的地震烈度提高抗震能力的设计方案,这对于科学性的开展市政工程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结合实际地震灾害等情况,分析出了三个提升建筑结构抗震倒塌能力的方法,主要是建筑结构的及整体稳定性、牢固性以及安全性为出发点进行设计,只有保证关键的设计层次,才能更好的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施炜,叶列平,陆新征.基于一致倒塌风险的建筑抗震评价方法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2,06:1-7.

[2]李赫男.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设计思想与方法[J].江西建材,2013,04:37-38.

[3]马玉虎.汶川地震典型框架结构震害分析和防倒塌对策研究[D].清华大学,2010.

第6篇

关键词:配煤仓;厂矿建筑;混凝土浇筑;基础工程施工

中图分类号:TD2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9-0167-02

配煤仓是很多煤矿、发电、供暖等企业的重要储煤装置,大多为倒圆锥形的混凝土结构。尽管在结构组成上较为简单,但是配煤仓的施工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施工时必须从全局出发,从细节入手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从工程组成分析,整体配煤仓工程主要包括基础工程和煤仓主体工程两大部分,而与其它建筑工程不同,配煤仓基础工程较主体工程更加复杂。因此,本文在施工方案的分析过程中,将对基础工程的施工进行深入分析,而对煤仓主体工程进行简单概括。

1 配煤仓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基础工程施工建立在严格的地质勘察基础上开展的,不同的地质条件所制定的施工方案是不同的。本文在分析时将从一般情况的地质条件出发,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基础工程的施工方案如图1所示。

施工方案中,测量定位和土方开挖是基础工程的前提,但是这两个环节的施工与基本的地质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不再具体分析。但要注意的是,土方开挖完毕后,人工清理预留20 cm厚松土,然后进行基坑验线,确保有足够的工作面和放坡系数,待监理和业主方验收后方可进行垫层浇筑。在其它施工环节中,几乎都涉及到相同的三个施工内容:钢筋工程、模板工程以及混凝土工程。

1.1 基础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是整体基础的框架工程,也是基础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握各个施工环节,保证施工达到标准。第一,保证钢筋质量。对于购买来的钢筋原材料,一定要严格按照《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进行抽样检查,有效的保证产品质量;第二,钢筋调直。为了提高钢筋的屈服极限,要进行一定的调直。在冷拉过程中,注意采用正确的冷拉方法,并且控制冷拉率在4%以内;第三,钢筋的成型。基础工程中钢筋的心轴直径应是钢筋直径的2.5~5倍,成型轴宜加偏心轴套以便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筋弯曲需要。

1.2 基础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是现浇混凝土施工的基础,并且基础模板工程主要以柱模板为主,其施工工艺为:钢筋隐蔽验收核对轴线、边线,设置定位钢筋,控制柱主筋保护层厚度及柱模位置安装模板检查几何尺寸和校正垂直度模板验收。模板工程在施工之前,要首先确定基础工程的标高,并根据设计要求将模板进行编号,在钢筋工程验收合格之后进行依次拼装。除了一般的工程施工,由于基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其体积大,浇筑过程中产生较大的侧向压力,因此,在施工时还要注意对模板进行加固。图2为某配煤仓基础模板加固工程规划图。

1.3 基础混凝土工程

基础混凝土工程是整个基础工程的核心,也是影响配煤仓整体稳定性及使用寿命的重要工程环节,因此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特别是一系列的施工细节入手,保证基础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与传统的建筑混凝土工程相比,配煤仓基础混凝土工程特点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混凝土浇筑体积大、结构较厚、钢筋较密。在这种施工条件下,混凝土在浇筑及凝固过程中所产生的水化热等问题较为明显,从而容易导致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等的出现。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开展作业。

在基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其施工顺序一般从筏板基础底板浇筑开始,当筏板基础底板浇筑完成之后再进行梁板式筏板基础梁的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浇筑时要及时的进行混凝土的振捣,振动棒的插入深度应至少插入下层混凝土5 cm,消除上下层混凝土之间的缝隙。同时为了减少施工缝的出现,在施工是尽量选择连续浇筑方式,在特殊情况下进行分层浇筑时,时间间隔必须有效的控制在标准规定的时间范围内。

除了上述几个施工重点需要注意之外,在整个基础混凝土工程中,必须对混凝土进行有效的养护,依次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另外,拆模时间一定要达到混凝土标准强度的70%以上才能进行施工。

2 配煤仓主体工程施工方案

与基础工程相比,主体工程涉及的内容相对简单,其施工方法和过程都较为成熟。但是,从施工要求分析,主体工程中很多细节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下文将对仓顶平台以及内漏斗环梁两个主体工程的一般施工方案进行分析,重点阐述施工细节。

2.1 仓顶平台结构施工方法

基础工程完成之后,进行仓顶平台结构的施工。在施工方法上,仓顶平台一般采用桁架法进行施工,利用倒链吊桁架两端,然后割除开字架扁担将其放入已经提前加工完成的仓内钢牛腿顶面。桁架搭设完成之后,利用满堂钢管脚手架作顶撑立杆,在桁架方向,其施工间距为1.0 m,垂直桁架方向间距设为1.2 m;桁架支摸完成之后,在仓顶部分进行模板搭设,以钢模为主、木摸为辅的方法,搭设满堂钢管脚手架支撑,施工时要注意在仓顶预设洞口,方便模板拆除。为了提高仓顶结构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仓顶环梁结构施工时采用滑模施工,滑空后凿出以便环梁钢筋施工。

2.2 仓内漏斗环梁施工方案

顶梁平台结构施工完成之后,进行仓内漏斗环梁施工。与仓顶平台结构相同,仓内漏斗环梁结构在施工时同样采用桁架法施工。仓壁内外均设置双排脚手架钢管脚手架,作为模板支撑体系下垫30厚木板,以防下沉,并用安全网垂直全封闭;漏斗支模先在漏斗口支小平台,放出漏斗口大样,按大样支模,再支漏斗环梁,最后支斜模,斜模同下部大斗柱的角度应小于90°;钢筋按要求放样下料,现场绑扎符合要求,构造要求符合规范;混凝土的浇灌从漏斗口开始,浇灌至漏斗梁时,应把梁砼浇灌起来后,再同时浇灌漏斗及平台砼。漏斗内模随砼的浇灌边支模边浇灌,模板高度900 mm一段。

3 结 语

配煤仓的结构组成较为简单,主要由混凝土基础以及仓体构成。但是,从文章的分析可以看出,配煤仓整体施工内容较为复杂,包含着很多的施工细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从整体上进行施工把握,在施工细节上也要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保证配煤仓工程的质量,为实际的工业生产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绪成,曹福辉,李思标.新型煤仓施工技术浅谈[J].煤炭工程,2007,(4).

第7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竖向分段;施工方法;经济效益

近几年来我国施工领域高层建筑迅速发展,而一般高层建筑外饰面施工,多沿用多层建筑的施工顺序,即等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再从上至下一次进行外墙面砖和门窗施工。这种施工顺序有利于项目管理,并能保证施工质量。但在高层建筑中,主体结构施工周期较长,若外立面按照从上至下一次施工,会延长工期,以至于失去有利的施工季节[1]。为加快工程进度,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避免冬季外饰面施工,拟在入冬前,对未来方舟H3组团项目外墙饰面施工采取分段施工方法。通过项目部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落实措施,较好地解决饰面接茬、墙面污染、上部结构施工渗水、安全生产等问题,不仅缩短了工期,保证了质量,而且外架、塔机、施工电梯提前拆除,大大减少了塔机、施工电梯、钢管扣件等租赁费用。

1工程概况

贵阳中天•未来方舟H3组团总建筑面积约7.06万m2,其中地下3层,地上32层的高层基础均为桩基础(人工挖孔桩)和独立基础,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填充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配套水泥标砖,外墙为全外墙面砖(图1)。本工程于2014年8月全面开工,计划于2015年12月竣工,总工期约480天。

2分段方法

结合本工程塔楼结构、工期、门窗、机电进场时间、验收等实际情况,经项目部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将三栋塔楼的外墙面砖施工分为两个施工阶段,主体出地下室后立即插入二次结构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到5层时二次结构插入施工,当主体结构施工至21层时,18层以下二次结构应施工完毕。由于本工程型钢悬挑脚手架,为保证分段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拟在18层分段施工,1~18层为第一施工段,18层以上为第二施工段。当主体结构施工到18层时,就着手外墙砖施工准备,待18层型钢悬挑层模板封闭并做完防水施工后,主体结构约施工至21层,此时开始从18层往下进行外墙面砖施工,在这里时期,主体继续往上施工,室内内墙抹灰,地下室机电陆续穿入,随后18层以下精装修插入。各专业穿插施工示意图如图2所示。此施工方法改变了过去主体施工完毕后再做外墙面砖的传统做法。当主体结构封顶后,又进行第二阶段的从上往下外墙面砖施工,第二阶段外墙面砖施工完毕后立即拆除剩余的型钢悬挑外架。随后18层以上精装修从上至下插入施工。

3主要施工措施

3.1外架

本工程3栋塔楼均采用型钢悬挑双排钢管脚手架,每隔八层悬挑一次,分四次悬挑到顶,即第2层、第10层、第18层、第26层为悬挑层(图3)。其为满足主体结构施工和外墙面砖施工。当18层以下外墙面砖施工完毕后,立即拆除18层以下悬挑外架。当18层以上结构和外墙面砖施工完毕后,外架从上往下拆除至18层,18层的悬挑工字钢采用塔机配合高空拆除,工字钢洞口修补采用吊篮处理[2]。

3.2分段层防护处理

1)外脚手架止水防水为防止第一施工段和第二施工段交叉作业时,防止施工污水对第一施工段外墙面砖的污染,并确保第一施工阶段外墙面砖施工人员安全,在18层悬挑工字钢上铺设硬防护模板,在模板上用1∶3水泥砂浆,向主体室内5%找坡,最薄处不小于20mm(图4)。将外架上的施工污水引致室内,并组织将污水排至卫生间排水管处。2)井道及预留洞口止水为防止施工用水影响下部外墙面砖及精装修施工,在18结构板做井道、预留洞口的止水处理。根据设计图纸,18层所有预留洞口、水、电井需做止水处理。做法:施工前将楼板浮浆及浮尘清理干净,洞口周边砌筑高200mm、厚100mm实心砖挡水墙,面批水泥砂浆,上加厚100mm混凝土盖板,混凝土盖板与洞口接缝做油膏塞缝或使用防水砂浆。所有管井、电梯井内设置临时排水装置。并组织排向卫生间排水管处,再排至地面集水井。

4经济效益

本工程采用2台TC6013塔机和3台施工升降机配合施工,采用同样施工速度,若按照传统的施工流程,即主体结构则最早在2015年11月1日完成各分部分项工程,通过分段施工,于2015年10月1日已完成了所有分项工程,同时外架拆除完毕,缩短工期约1个月,18层以下外架提前2个月拆除,塔机、施工电梯提前1个月拆除,共节约费用26万余元。

5结语

根据工程特点,贵阳未来方舟H3组团项目工程成功应用了外立面分段施工方法,在18层(悬挑层)全封闭模板围挡,模板上采用1:3水泥砂浆5%向内找坡,封堵结构板井道及预留洞口,组织排水至卫生间并统一排到室外。在悬挑层形成了一道有效的安全防护棚和止水防水层,为外立面分段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条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实施,符合相关安全质量验收要求。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情况,该施工方法省时、省钱,缩短了工期创造了经济效益,为交房提供了有力保障,赢得到了各参建单位好评。该施工方法快捷便利、安全可靠、工期短、创造价值,在高层建筑外墙面施工中具有良好的前景,为我们后续施工的H6组团乃至其他类似项目的外立面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郭维林.高层建筑外墙饰面砖竖向分段施工方法[J].新疆有色金属,2002,(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