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思想政治教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4-03-22 14:45:40

序论:在您撰写思想政治教学研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思想政治教学研究

第1篇

差异化教学其实就是根据学生的水平不同来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置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目标。这样,每个学生在已经学到的政治知识之上也能有新的提高,每个学生也能感觉到自己比以前懂得更多了,自然也就更加愿意学习政治知识。如讲“公民的义务和权利”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这节课以后能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学会使用自己权利,学会履行自己的义务。教师要制定各种学习方法去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要把理论跟实践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故事来把学生吸引住,也可以应用哲理名言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对本节课讲的知识有深层次的认识。不管使用哪种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方式有改变是最终的目。而且,实践也证明,让差异化教学使学生接受得更容易,同时也更深刻。

二、把政治课堂时间给学生

在学习中学生是主体,学生自己要主动去学习,自己把握主动权,而教师则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政治教师要知道,让学生学到政治知识只是最基本的事情,让学生掌握住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受益终生的。教师可以试着让学生自己掌握课堂学习的时间,这样可以使学生理解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师要鼓励学生勇敢表达政治观点,这样,学生会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思考,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学生得到学习的快乐,自然就愿意去学习政治知识。

三、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政治教师

应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身心修养以及价值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通过学习政治知识能正确判断对与错。初中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之一,大多初中生对自己的定位和人生发展都没有明确目标,而政治知识则具有特殊的导向作用,政治教师要充分发挥出此作用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政治教师不能只重视学习书本,更要回归生活,可以在教学中设计一些生活场景,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印象也更加深刻。众所周知,所有的政治观点都是从事实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假如我们只是注重理论教学,会使政治知识更加抽象。相反,我们如果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引出知识观点,会使观点更真实,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印象更深刻。如讲“正确认识自我”时,教师可以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来引出政治观点,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之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或者正确的政治知识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有更深的认识。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正能量的歌曲来营造一种向上的氛围,如此一来,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教学质量自然就提高了。此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一些热点新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积累政治素材,提高政治学习的热情。

四、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有更多的直观体验图片

图像说明形象、生动,能够更加直观地突出观点、说明问题。新的政治教材里加入了很多图片来说明所要表达的观点或文中的现象。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引导学生去认真观察,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并总结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如在讲到九年级教材中的“循环利用资源”时,如果教师只说生态农业,学生们根本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果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生态农业图”,学生就可以在直观地看到资源再利用的同时产生保护环境的意愿:酒糟原来是废物,却正好是鱼的饲料;鱼塘里的塘泥原本也是废物,合理利用又能成为葡萄树的肥料……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知识,还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此外,中学生一般对图画的兴趣比较浓厚,所以,教师充分利用插图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插图与课本知识的有机结合更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政治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联系紧密,教师要正确指引,帮助学生培养发散性思维。比如,讲“正常情绪”这个课题时,教师可以运用“哪些因素会影响情绪”“人的情绪不同时,身体会有什么变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知识迁移。这样一来,政治与生物有了联系,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的同时,也会对生物知识有新的认识。

五、总结

第2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研究;实践教学;创新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193-02

精神和物质只有同步才会让生命更自由,然而,放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不尽如人意。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心不在焉,一些教师教得漫不经心,至堪忧心。好多大学生思想不成熟,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作为教师,如何扭转乾坤?下面逐做列举。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注重实践

1.重视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课的实践要具备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充分发挥理论导向作用,使之为实践性教育与教学改革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政治课思想博大,理论精深,囊括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精髓,足可以引领高校的实践性教改。

2.课堂模拟。模拟教学,反映社会关系的实践先行一步,让他们认识到精神之富和道德之贵,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使之学会与人沟通圆融无碍;让学生在情境化教学中注重情感体验,让他们和爱共舞,心性高洁,争取做到日日防非,时时警觉,培养学生走入社会后要具备的综合素质。

3.思想政治课结合专业桴鼓相应。思想政治学习结合专业形成复合型的实践教学模式。思想政治学习理论抽象,和专业课结合进行实践具备完美的多维度结合,对于学生的创业是一种促进,对就业是一种了解和接触。众所周知,同志是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的,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同志曾经是科技工作者,这些对他们管理国家都有莫大的帮助。

二、实践教学的意义

1.感受深刻。慧人慧语中说:“道德是教育的中心思想,做人是做事的主要内容。”前一句说明思想政治的重要,后一句说明实践的重要,因为做人就是实践的具体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参加实践活动中丰盈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陶冶情操,洗涤心灵,感染精神,唤起爱心,增强责任感,提高洞察力,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2.激发豪情。作为一个有抱负的人,志须如宇宙恢弘,心要似莲花高洁。而这种豪情,需要实践的激发。实践过程中团结合作、群策群力、百舸争流,奋勇前进,对团队精神、集体意识以及个人成长的培养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3.锻炼能力。在教室外吸到的空气,总要比教室内的新鲜;在实践中得到的感受,总要比课本中来的丰富。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培养了不惮劬劳、不惧艰辛、一往无前的勇气,促使他们得到锻炼,勇于开拓,提高能力。

4.培养爱心。深入社会、感受生活,接近大众,关注民生,参加过环保实践,就会懂得保护环境;进行过奥运宣传,就会有民族自豪感,就会对国家充满奉献之情;进入过老年公寓,就会对年迈者、对鳏寡孤独生起怜悯之心;看到过山区的贫苦现状,就会受到震撼,就有努力求知,将来救助贫苦大众的思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三、实践与理论结合

1.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理论课为主要渠道,通过比较,使之认同正确的世界观。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庞大深邃、渺若渊海的思想,广大精微、高深洪博的观点,通幽洞微、开物成务的方法是帮助大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丰富自己内心的强有力的武器。

2.了解大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需要。在大学这个阶段,大学生的身体与心理日趋成熟,但由于还没有走入社会,对外部世界的了解还有相当的局限性,并且由于他们的接受能力强、好奇心重,所以在这段时间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思想方面的引领,使之走向正途。要引导大学生们志须如宇宙恢弘,心要似莲花高洁,要让他们认识到伟人为世人谋利益,凡夫替眷属求资财;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人生观,让他们了解宇宙的真理;要让他们用博大的胸怀,运筹帷幄、高瞻远瞩,要让他们对“情之最可宝贵者,无如真诚;爱之极被称扬者,莫过无私”有深刻的认识;面对社会上的各种思潮,要教给大学生们拥有正确的认识、正确的判断力,详尽的分析,完整的认识,从而使其对哲学能够深信不疑。

3.弘扬。哲学能够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现象,促进人们道德素养提高,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们的认识层次,净化精神境界。作为真正的科学,哲学为人类提供了彻底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原则,举世奉为圭臬,无可替代。也只有在哲学的指导下,才能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够快速的的顺利地推动人类社会的全面前进,才能够对整个社会进行伦理教化,才能够勇敢地的面对自然,才能够正确解决人之间的矛盾,才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改善自己的综合素质,祛除落后的思想,克服缺点,减少瑕疵,解放自己的思想,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圆满,从而升华自己,实现人生的最高的价值。

四、思想政治学科要进行创新学习

研究知识、效法先例、获得技能谓之学;反复揣摩、长期熏修、由熟至巧谓之习。学习可由教授而获,可由体验而得,之后建立新的精神结构,整个获得知识、技术、态度或价值的过程,即为学习。思想政治学习需要创新。创新学习是一个哲学概念,是一个实践认知的过程,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先决条件,是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是增强学习能力的强有力的手段,是对客观世界与时俱进的把握,是对创造精神的开拓,是对时展潮流的跟随,科学的学习方法得到确立,学习的质量就能够提高,学习就会受到全新理念的引领,学习就不再是一种机械的复制;创新学习是一种灵活的学习方式,它丰富多彩,学习的理念多元化,学习效果能够得到保证,学习环境温馨湛寂,能够提高认识水平、加强改进学风,解决了学习的形式主义问题。创新让学习变得多姿多彩,是时展的必然,创新会完美地完成学习的需要。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飞速发展,万象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要提起学生对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重视,引领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明确的人生观、先进的价值观,让他们能够明辨是非,对未来信心十足,对成功稳操胜券。

参考文献:

[1]侯云霞,于金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与实践教学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02).

[2]贝丽静.切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J].理论前沿,2009,(5).

[3]黄振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6).

[4]郭华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其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2010,(8).

[5]陈丽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2).

第3篇

1. 教育性――思想政治课师生课堂互动的首要特征。

由于师生互动是指师生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是师生人际互动系统中的主要构成部分,那么,不但师生互动的过程,包括作为互动前提和结果的师生关系,都不仅仅是教育发生的背景,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具有教育性。实际上,在任何学科教学中,师生课堂互动都会体现出一定的教育性,而在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中,这一特征则表现得更为突出。无论是师生的角色身份,还是互动的目的、内容和互动发生的途径、情景等,都体现出其独特的教育性。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的教育性特征不仅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上,也同样体现在学生对教师的影响上,具有直接、具体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2. 引导与建构――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的本质特征

思想政治课师生课堂互动以构建学生完整的主体结构、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为主要目的,但学生良好的心理、道德、法纪、思想和政治素质并不是自发形成的,教师对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的内化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是由外部力量塑造而成的,而是学生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能动地生成和建构的,“自主建构”更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同时,思想政治课师生课堂教学具有特定的方向性和目标性,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负有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应积极地通过“对话”参与学生的建构活动,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交往”而成长,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往”而教育,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和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获得精神世界的整体性建构。

3. 冲突与整合――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过程的复杂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说其他学科主要是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由不知到知的构建过程,那么,思想政治课不仅要实现由不知到知的构建,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实现由不信到信,由不行到行的互动过程。学生成长是个体与社会价值不断冲突与整合的过程,这决定了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内容及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二、 实现思想政治课师生有效互动的基本条件

1. 转变教学观念――师生积极互动的前提条件

要实现师生之间的积极有效互动,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必须首先转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观念,这既是一项长期性的艰难工作,又是实现师生有效互动的前提性条件和基础性因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可以构建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例如师生通过讨论或者交流的方法,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情景,在这种情景下讨论一个学生身边的问题,他对这个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在讨论中学生原有的经验结构受到了冲击,在冲击中重建与组合。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出来,学生讨论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与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而且强调平等、民主课堂情景的创设,实际上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主体与环境间互动―或者说是相互间的交互影响―的教学观念。所以,要变革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行为,我认为首先应当从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入手,用互动的眼光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树立课堂教学过程的互动观、动态的知识观、关照生命的发展观和交互主体性的师生观,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行为,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深入发展。

2.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

在教学中,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创设情景,通过模拟体验的方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作为主体,通过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不断地重组自己的知识结构,调整自己的情感态度以及行为方式。教师不是灌输而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教师通过主动地创设情景,积极引导,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立足学生的发展,通过创设情景来教育学生,发展自我。新教材实行以后,让学生去做,并不是学生没有这个能力,而要看老师如何把它引导出来。

在社会学领域,课堂被看作一个微观的社会,课堂教学过程是课堂中各种角色间相互作用并发挥其特有功能的过程。课堂中的角色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师生互动也就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类角色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由于存在角色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师生之间的行为主要是“控制―服从”,“课堂控制”是教师课堂行为的社会学本质。但是,“如果仅仅强调“控制―服从”,显然是不够全面的,也不利于理解师生互动中师生双向作用和交互影响的本质。

3. 学生需要的满足和积极参与――师生有效互动的根本性标志

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必然是低效的或失败的教学活动。因为教育虽然建立在从最近的科学数据中抽取出来的客观知识的基础上,但它已不再是从外部强加在学习者身上的东西,也不是强加在别人身上的东西。教育必然是从学习者本人出发的。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内在动力,则是学生在教学中的各种需要的满足和需要层次的不断提升。这些需要既包括认知的需要,也包括情感的需要,还包括人格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可供选择的互动的类型

思想政治课师生课堂互动是一个开放式的互动体系。为了提高师生课堂互动的有效性,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本文总结了下面一些可供选择的互动形式。

1. 认知互动

认知互动是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所共有的基本目标与互动模式,要解决的是“知”与“不知”的问题。思想政治课中的认知互动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的课堂交往,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能力,实现从 “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转变,建构个体新的认知结构。

2. 情感互动

就是通过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交流,激发共鸣,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个体健康发展。坚定的政治信念来自情和理的结合,情感在个体道德品质、思想观点、价值观念的形成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情感也是联系认知和行为的中间环节,情感上的互动可以推动认知活动达到最佳状态,激发学生产生行为的动机,催化行为的实施。例如,道德情感包括同情、尊重、仁爱、责任等,这些道德情感的培养单纯依靠理性认知或灌输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的,它需要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群体之间的情感互动中产生,尤其在情感体验中来完成。

第4篇

关键词:情感教学;思想政治;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2-144-01

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和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善于思考与运用人的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此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就是情感教学最根本的内涵。

一、情感教学的作用

1、促进了学生认知的发展

由于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因此能在其他学习中运用已学的方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习新的知识,学习上的事半功倍,让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努力地进行学习。

2、促进了学生潜能的开发

由于课堂教学的手段采用多种方法,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更在教学活动中开发了自己潜在的才能,如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表演能力等,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更认真学习知识。

3、促进了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养成

课堂教学中民主的氛围,教会了学生尊重他人,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又让学生学会团结他人,学会合作与竞争,产生时间效率观念,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4、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情感教学冲破了传统的教学样式,给学生尽情表达的,与人交往合作,积极参与决策,自觉参加活动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社会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情感教学的运用

与其它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两难:其一,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有一定差距。其二,社会上的某些重金钱、实惠的诱惑,重经济轻政治的倾向的影响,导致学生轻视思想政治课。有些政治课教师也心灰意冷,抱着“你们不愿学,我也懒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支差应付,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我坚信:事在人为,唯其难教,方能见真功夫。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情感投资,以爱结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不管是讲概念还是原理,我都注意寓理于情,使抽象的理论闪耀出情感的色彩,以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的浓厚兴趣。

1、语言含情,讲活知识

我以饱满的情绪,旺盛的精力讲授每节课,同时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或高昂热烈,或深沉凝重,或重炮似的排比,或雨丝般的描述,娓娓道来,使学生们的情绪随我的语调而变化。

2、故事渗情,吸引学生

书上的例子大多比较简单,有的例子时间较远,我就进行增补或系统形象化。如时传祥,我用口头和体态语言,生动地描述他如何背大粪桶,不怕脏臭和讥讽,感动得学生啧啧称赞。讲”为人民服务“的内容时,我适时地补充孔繁森的例子,描述他如何在大风雪天,把自己棉大衣脱下给九十多岁的藏族老奶奶穿上;他又是如何几次卖血抚养两个藏族孤儿。讲徐洪刚为了保护受辱妇女,赤手空拳同四个持刀歹徒博斗,身中14刀,用背心托着流出的肠子追歹徒达五十多米,最后倒在血泊里。悲壮的语调,赞叹的表情,形象的手势象磁铁般地吸引住学生,他们深深地被英雄事迹所感动。

三、情感教学的评价

第5篇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导向单一,设问“问而乏味”

“设问”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强化师生互动教学的有效举措。但课堂问题导向的单一性,导致设问“问而乏味”,“浅问浅出”、“空泛乏味”的提问方式,显然无法满足思想政治有效教学的构建。有效教学问题的设置,一是要立足于教材内容;二是要紧扣大纲要求;三是迎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创设多层次、发散式教学提问。而在课堂设问中,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一概以“历史材料涉及哪些内容”、“同学们如何看待”等这种“浅问浅出”的提问方式,显然让问题空泛乏味,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反而是“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一脸的茫然,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提问缺乏师生互动,课堂问答“冷场”

课堂提问是师生双边互动交流的过程,缺乏互动要素的构建,显然无法突出问题导向下学生自主学习、发散思维的重要性。在课堂提问中,“走过场”式的提问情形,让提问成为了“速问速答”的教学过程。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形态,让提问缺乏学生的主动配合,“冷场”的课堂问答,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首先,提问“速问速答”,问答成为教师灌输知识的一种方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教师的问题,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在问题的回答中不知所云,而支支吾吾的问题回答,往往也会被教师直接打断,终止学生的问题回答。在这种问题导向下的师生互动显然是“动而无效”,学生的思考、情感表达过多地在教师的支配下进行;其次,提问“鸦雀无声”,提问成为课堂教学的冷场“杀手”。教师问题一抛出,课堂下面沉寂,学生缺乏参与的主动性。于是乎,问题往往是教师一人自问自答,问题未能起到有效的导向作用。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有效提问的措施

(一)切实践行“生本”理念,问题设置“精心”、“用心”

新课改强调“生本”理念践行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问题为导向下思想政治教学,应进一步夯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问题成为师生活动、有效教学构建的重要因素。

1.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让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主动参与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营造富有兴趣导向的良好学习氛围。例如“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的课时教学中,教师通过网络文化情境的创设,教学“什么是腐朽的、落后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并从学习中阐明自己对网络文化的态度。这一连串的知识传授、问题“抛出”,都在一气呵成的网络文化情境中进行、发展,进而让学生进一步强化知识认识,在思想上、情感上有更多独立的表达。

2.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问题“问”的恰到好处,在于问题能够揭示知识要点、能够引导学生发散式思维。因此,问题的有效性非常之重要。首先,提问要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探究中,强化对知识的学习。例如在“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的课时教学中,所设置的问题应突出两个教学重点:一是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二是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让师生之间的问题互动紧紧围绕重点展开。其次,问题要有趣味性、导向性,强化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主动性。中学生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时期,问题的趣味性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进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提问把握时机,做到伺机而问

提问是师生相互交流的互动过程,生硬的提问方式显然难以搭建良好互动的平台。因此,首先提问要把握好时机,做到提问的适时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表现出疑惑之时,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解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表现出好奇之时,教师可以借助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在问题的逐步解答中,让学生的好奇心获得对知识的收获;其次,做到伺机而问,而不应随意发问。在教学中,教师随意发问,不仅提问没有针对性、有效性,而且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反感情绪,不利于有效教学的构建。

三、结语

第6篇

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一种双边双向教育活动,应该是师生间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过程。但是很多教师因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过程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教,教师做的太多,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的“容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师生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导致课堂教学氛围缺乏活力,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教学过程既是知识的相互传递,也是情感的沟通。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就需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做到。

(一)用心去爱学生人是情感的动物

而爱心是我们成功教学的前提,又是成功教育的开始。鲁迅先生曾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对学生而言,教师的关爱是他们学习前进的动力之一。一个学生只有从心底知道教师在真心地关爱着他,他才会认同教师的言行。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必然尊敬教师,教师爱生而乐教,学生尊师而乐学,教学相长,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极大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充分地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理念

虽然已经提了很多年,但是真正能做到、做好的老师不多。很多教师缺乏平等对待学生的意识,虽然说得多,但是在具体的落实上却很缺乏。尊重个性的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理性追求,也是学生个体发展能够充分发挥的最有力的保障。所以,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意识、展示自我的平台,这样师生之间的交流才会没有障碍。要遵循“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不搞一刀切,简单地用一种模式、一种标准去要求每一个学生。而是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发展的平台。

二、搭建促进学生乐学的平台学习是学生的天职

但是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使很多学生成为了学习的奴仆,慢慢的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从学生学习的动力来看,快乐非常重要。快乐,让生命得以延续;快乐,让课堂芬芳四溢,这是我们期盼的。然而,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不少学生像戴着脚镣跳舞的舞者,快乐不起来,步履无限沉重。读书声越来越小,读书量越来越少,作业越来越多,字迹越来越草……这些教育现状是我们的学生出了什么问题还是教师有了问题,所以不得不引起我们教师的思考,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重新反思我们自己的教学方法。我想作为一名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搭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教学平台。

(一)用情境吸引学生的参与

很多时候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就是因为教师的课堂缺乏吸引力,没有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和学生的距离太远了。据此,教师要努力营造符合学生需求的课堂氛围,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和参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们能够参与到、喜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他们就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学习、探究,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了,主体地位得到了一定的发挥。

(二)灵活运用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

随着电脑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可以把教学的内容、典型的事例做到图文声像并茂。既可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又可拓宽学生的视野,提供更开阔的信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集中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等多方面的优势。这也是构建“和谐课堂”不可缺少的因素。通过多媒体可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新颖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等,从而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其效果是不言而喻。

三、抓住时政热点开发有利的社会资源新课标要求

时事政治教育是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当今中学生不仅关心课本知识的学习,而且也开始用审视的眼光关注社会现实,这同样为我们的思品课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使我们的教育更有力度。思品教师要善于把理论教学与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学习评析新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激发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通过让学生收集了解我国经济、科技、体育、文化等方面的成就以及“感动中国”人物等先进事迹,不仅可以加深九年级思想品德中对于“国情、国家地位、综合国力、社会责任心”等概念的认识,更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总结

第7篇

一、思想政治应用意识

所谓的思想政治应用意识,其实质就是通过一种主观上的心理暗示和心理倾向,运用政治的眼光通过政治的角度进而对所观察的事物有全新的理解和解释。不仅要运用思想政治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还要利用思想政治的知识去思考问题,探索创新。目前,我国思想政治应用意识还处在发展完善阶段,并未发挥出思想政治应用意识的真正价值,致使思想政治应用意识没有广泛的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导致学生无法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因此,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应用意识的培养放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首位。将思想政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思想政治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要用思想政治的眼光看待问题,进而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二、教师应遵循的思想政治应用意识培养准则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激发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就应注重发挥教师引导的作用。加强教师引导思想政治应用意识的教育工作,进而才能有效地唤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就应遵循以下准则:第一,在思想政治应用意识培养中要遵守难易适中的准则,不仅要考虑学生整体的素质差异还要考虑学生个体接受能力差异,合理的布置思想政治教学课堂和教学方案。第二,在考虑学生自身情况和实际水平的同时,对思想政治应用意识引导教育要遵守由浅入深的准则,不仅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思想政治中的困难,还要以鼓励、激励等积极方式引导学生学习,避免造成学生出现畏学不自信等消极现象发生。第三,教师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应用意识的过程中,要确保制定的方案具有可行性。并且,要符合学生的书本知识和思想政治学习范畴,不能进行盲目的更改和加深。教师应积极构建愉快、宽松、自由的思想政治课堂,减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压力和心理负担。

三、思想政治应用意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根本途径

(一)思想政治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要注重思想政治概念和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思想政治知识离生活很近,就在生活当中。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通常具有抽象性和多样性,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进而削弱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因此,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应用意识的同时将概念转化为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教师要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工作,重点从教材的应用因素着手,结合具体生活实例进行有意识的开发和挖掘学生思想政治意识潜能。只有如此,才能够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带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优秀的学习习惯。所以,思想政治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是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关键。

(二)加强教师职业素质

为了促使思想政治应用意识可以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机结合,首要就要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改变传统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知识的引导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应用意识和思想政治素养,教师就应充分发挥出促进作用,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发散学生的思想政治思维,进而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与分析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知识水平。因此,教师不但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应用意识、拓宽知识层面、提高专业水平、完善自身素质,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搜集具有价值的思想政治小故事,从而让学生理解思想政治知识和生活实际是密不可分的,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应用的认识。

(三)将思想政治主观题与应用意识相结合

主观题的趣味性较强,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和欲望,还能在主观题的学习中较好的培养起学生的思想政治应用意识。因此,将思想政治主观题与思想政治应用意识有机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透过思想政治的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进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