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1 14:56:31
序论:在您撰写传统教学的概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如果从夸美纽斯数起,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其优越性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而且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虽然不可能找到固定的模式,但是可以提出几项基本要求,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教学观念现代化
实践证明: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观念不解决,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使用起来也会“走样”。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得主动、生动活泼。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符合现代教学观的崭新体系,努力做到“五个转变”和确立“四种教学观”。
“五个转变”是指:①由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的素质教育;②由“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③由局限于课堂的封闭教学转变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开放性教学;④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发展能力的教学;⑤由教学方法的“一刀切”转变为因材施教。
“四种教学观”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如下四种观念:①整体观。即是用整体观点指导课堂教学,从整体上进行数学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各种因素(教师、学生、教材等)的积极性,使它合理组合,和谐发展,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②重学观。就是要求教者重视学法指导,积极地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的过程;③发展观。不但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更重要的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④愉快观。要把愉快因素带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取知识。
二数学目标明确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因素和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途径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目标制定明确,便能发挥如下功能:对指引师生的教与学,有定向功能;对教改程序的有效进行,有控制功能;对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发展,有协调功能;对减轻学生因题海战术而盲目训练所造成的负担,有效率功能;对教改工作的科学评价和管理,有竞争功能;对统一标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稳定功能。
由此可见,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应制定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定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思想感情教育等项的达标要求。
三教学方法科学化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而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其中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而学生的学法实际上是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
教法制约学法,并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重要影响。因此,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注意体现如下四个原则:启发性原则、生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生动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富有艺术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则是指方法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方法要处理好全体和个别的关系。
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就不同。目前,一 节课中只采用一种教法的极少,同时单一地运用某一教法,也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并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科学化,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手段多样化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传统的数学教学,从概念到概念,教师单靠粉笔和黑板讲解,势必影响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提高。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因为它合理地继承了传统的教学媒体 ,恰当地引进了现代化教学媒体 ,使二者综合设计、有机结合,既能准确地传导信息,又能及时地反馈调节,构成优化组合的媒体群。
这样能使学生视、听触角同时并用,吸收率高,获得的知识灵活、扎实,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课堂结构高效化
现代教学论认为:应变“教”的课堂结构为“学”的课堂结构,变课堂为学堂。 不同的课型有各自的基本结构模式,同一课型的结构模式,也会因教学指导思想的不同、客观教学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课堂结构高效化并不一定是大容量、快节奏和高要求,一个有活力的、高效化的课堂结构,必须具备如下六个因素:构成一个“环环紧扣、层层入深、步步有新、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相适应;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程度;学生当堂练习的数量和质量;课堂信息反馈畅通的程度,能否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调节;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六基本训练序列化
【关键词】载体;转变;教学;传统观念
1.教育与教学的主体,任何时候都少不了教师和学生两大载体
1.1教师改变“自我”
1.1.1教师由原来的管理者变为组织者:新课改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学习中处于平等位置,教师需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潜能,让学生参与制度的制定,结果的评定,使学生具有自觉性和自信心;
1.1.2教师由原来的传授者变为参与者:新课改观念强调,教师不再在课堂上以多讲题、多问题、多考察为形式,而是打破格局形成民主,与学生共同探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答问题;
1.1.3教师由原来的主导者变为引导着:新课改要求一改过去那种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位置关系,而是要以思维为核心,训练为主线,精心设计,赖心引导,使学生质疑时探究、探究时思考、思考时学习、学习时解答,从而提高素质,促进发展;
1.1.4教师由原来的教学者变为研究者: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成为教育教学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在上过每一堂课后,对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全部内容进行反思,研究而总结出经验、措施和策略;
1.1.5教师由原来的执行者变为决策者:新课改的理念是强调因材施教的重新研究、运用和发挥,让每一位学生都要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不是一味的执行教学任务、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而是要多策略的灵活性的实施用好教册,在不同层次上层面上掌握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1.2教师学会如何“认识”学生
1.2.1学生需要发展中认识:每一个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都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所以教师应当正确掌握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密切的关注、有效的发展、规则的促进,使学生愉快的健康的成长;
1.2.2学生需要了解中认识:每一个学生是独立的个体,由于因材施教的实施用运,必得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性格、智力等等方面的不同特点,由于遗传来源、社会环境、家庭条件、生活阅历的绝对不同而差别很大,掌握这些宝贵财富的目的,为发挥特长优势和改变不足为目的,教师需要了解学生;
1.2.3学生需要教育中认识:新教改要求教师要时刻关心,关注每一位学生,深入了解、及时沟通、必须在教育教学中认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传统教学的陈旧观念造成很多弊端及其改变策略
2.1很多弊端
2.1.1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只能按照教学程序学习考试升学所必须的知识;
2.1.2轻视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只能听取名词解释、跟老师背诵习题答案和做大量的应试习题;
2.1.3教学效果不佳:教师备了很多教案、讲了很多内容,但是不知道学生学了多少知识;
2.1.4社会效果太差:学生在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要历时三年,所学习的内容包含法制纪律、理想情操、伦理道德、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等,应该说是“能够适应社会现状的需要”。
2.2改变策略
2.2.1教学要研究:似乎看起来“研究”二字不是一线教师的“职责范围”,但是细细思考“研究”就是“更加深入细致的学习”――
2.2.1――1提高自身素质: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是获得、懂得以及知道更多知识的基础,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先决条件;把教册读通找出重点精华、把资料找多寻出参考价值、把教案写好总结真实有用;
2.2.1――2关注时事政治:课本的思想政治内容似乎是固定不变,而时事政治则是一个地区、国家以及世界随时随地发生,具有生动性、联系性和影响性,地区的、国家的、国际的,既能够唤起学生学习和了解的兴趣,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是促进学生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副食品”;
2.2.1――3综合运用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把案例融于理论实践让学生思考、质疑和讨论,教师可以在学生“突破”思维的“闪光点”中获得方法、取得经验、得到研究教学的第一手资料。
2.2.2教学要探索:探索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理论、方法和实践过程进行总结,也是“沙里淘金”的方式方法;
2.2.3教学要创新:法国教育家卢梭指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的接受说教,或单纯从书本上进行学习。”
2.2.3――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论书本知识、教学参考或者网络资料,都属于理论范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详细掌握了就应该付诸于实践;
2.2.3――2时政与兴趣相结合:时事政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学生了解这些就能提高学习思想政治的浓厚兴趣,但是必须具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政治态度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2.2.3――3写作与爱好相结合:真正热爱写作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如果把所学习的思想政治理论用来指导写作,那么他的写作一定很优秀;现在的思想政治课本编辑了很多阅读资料,就是引导学生提前阅读、自由思考、实践写作、提高兴趣爱好、实现学用结合。
3.《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起着中介作用,同时也是主要作用
3.1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来选择:教学目的和要求是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方法是为其服务的,因此,选用的方法必须与其相适应才能行之有效,当然这种方法不是唯一的,还要根据课堂实际,以“一法为主,多法相助”为原则进行选择;
3.2适应教材内容的需要:教学方法受教材内容的制约,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可能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在掌握好教材的特点后,再选择;
3.3切合学生的实际,体现学生主人翁特征:《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要具有针对性、注重全面性和思维合理性,这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
3.3.1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正常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道理和道德概念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3.3.2要针对学生的文化基础和理解能力,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是道德观点的讲解能够被学生接受;
关键词 微积分;概念教学:述评;研究课题推荐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2)05-0036-03
0 引言
近年来,各国出现了诸多与微积分概念有关的研究。如以色列Kidron和西班牙Barbe等人对“极限”概念理解的讨论,英国Bingolbali、美国Dubinsky对导数概念理解的研究等。研究表明,很多学生对连续性、可导性、二阶导数等缺乏正确理解。一些学生对极限、连续、导数的概念意象是片面、冲突、甚至是缺乏的,不理解它们两两之间的联系。有的学生在计算方面取得高分却不能正确理解微积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在教学时间有限的前提下,学生概念理解与技能发展似乎成了一对矛盾,该如何有效进行微积分概念教学?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Kelly K.Chappell采用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教育环境(基于概念教学的或者传统的)对学生概念理解、应用技能、迁移能力等方面的影响。研究方法细致严谨、实验效果显著,对我国的数学教育改革很有启示,值得我国大学教师及教育研究者借鉴。
1 Chappell研究概述
文章研究了教育环境(基于概念教学的或者传统的)对学生概念理解、应用技能、迁移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全文共7节,第1节介绍研究背景;第2~5节分别为量化、质化研究的方法与结果,第6、7节为研究的结论与展望,各节具体内容如下。
1)背景。美国的微积分教学改革自20世纪8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目的在于注重本质,帮助学生获得对微积分思想的深刻理解。虽然已有很多文献描述了教学改革的情况,但基于观察或实验的研究较少,所以Chappell等人开展了概念教学的实验研究,分析教育环境对学生能力、技能的影响。
2)量化研究方法。在综合考虑了教师教学水平、所获得学生评价及擅长教学风格后,选择4位教师参与研究。其中概念班的两位教师注重概念教学:课堂大部分时间(75%)用于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概念上,只有少部分时间(25%)用来训练技巧;注重一题多解与多种表征;学生需要展现和解释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用到的不同方法。传统班的两位老师则恰恰相反。教师们会在每周商定具体内容的讲授方法。此外,为观察两组的实际教学情况,一位监督教师会随机听取这4个班的课程,每个班共听10次。参与的144名学生(概念班为42与37名,传统班为34与31名)是自愿选择组别的,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正参与一项研究,在开课第一周学生参加了一个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两组无明显差别。
研究工具为期中与期末考试。为便于分析,请6名教师将考试的每一道题目划分到“程序技能子测试”和“概念理解子测试”中去。需要学生将已有知识拓展到未知领域中去的问题被称为扩展问题,扩展问题也属于“概念理解子测试”。任课教师在考试前无法看到试卷,试卷批改采用流水作业,每个题目的评判者信度达到95%以上。
3)量化研究结果。从表1中可以看到,在“概念理解子测试”中,概念班的成绩均显著高于传统班。此外,在期中和期末的扩展题目中,概念班的正确率均显著高于传统班,而且概念班的学生更能够准确地解释自己的答案。
4)质化研究方法。概念班的73位学生中有63位参加了访谈,传统班的学生没有进行访谈。访谈含3个问题:(1)这个班老师的讲授方法和你以前上过的数学课的方法有没有不同?
(2)许多评论家指责:致力于概念理解的微积分改革运动,只教给学生一点点表面的技巧,使得高中和大学的微积分教育“每况愈下”。相反地,还有一些专家认为即使程序练习不是概念班的教学重点,概念班的同学在程序性问题的解决上也不会比传统班的学生差。请根据自己第一学期微积分课的经历,谈谈对这些论断的看法。(3)你以后是愿意上强调技能练习的课程还是愿意参加强调概念理解的课程?
5)质化研究的结果。有58个学生觉得他们班的教学方法和以往的不同;有60个学生认为概念班的学生在解决程序性问题时的表现不会比传统班的学生差;60个学生投票说他们喜欢参加侧重概念的数学课,3个学生投票说喜欢侧重程序步骤的数学课。这些投票精确地反映了调查报告结果。
6)结论和讨论。概念性的理解有助于解题技巧的掌握;基于概念的教学方法在保证学生解题技巧的同时加深了学生的理解;理解而掌握的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相比更容易推广到陌生的领域。
7)进一步研究。概念性教学结果是否与学生数学基础有关;长效作用及与后续课程衔接问题。
2 研究方法评述
作者由远及近地介绍了研究背景(美国课程改革、现有文献、实验学校、课程、参与者)、研究的假设及教育环境的界定。在界定教育环境时,除二级指标外,还给出了每种教育环境的教学实例。
在量化研究中,首先对学生进行前测,避免数学基础不同对教学效果的干扰;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在参与一项研究,避免了学生情绪动机的干扰;参与实验的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既跟实验要求一致又与自身固有的授课风格一致;由授课教师以外的其他教师来听课、观察、记录,再由作者、观察者和另一位没参加实验的教师分析记录,作者、观察者、实验者、分析者等实现了多角度互证,提高了研究效度;每周教育例会上,授课教师与研究者研讨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师始终采用符合研究要求的授课方式授课;在6位教师对试题进行分类时,除第10题有分歧外,其它题目均一致,故最终第10题没有归到任何一个子测试中,而是被单独分析。
质化研究中,设计者尽量限制访谈题目的数量以保证得到细致、准确的回答。问题2中,研究者没有请学生直接评价授课效果与学习效果,而是请学生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论。问题3希望通过学生的愿望反映学生对概念性教学的认同情况。结果表明:与问题1和2中学生对概念性教学的一致认可不同的是,在问题3中由于关系到学生未来的选择,同学们表示了更多的忧虑:“我们更喜欢注重概念但同时也不摒弃解题练习的数学课”;“要想进行教改,必须先有好老师”;“概念班的学生在微积分第二学期可能会比不上传统班的学生”。值得一提的是,访谈问卷会提前两天发给学生,并请学生回答并上交。访谈时,每个问题都先由学生主动给出答案,再进行投票。除了对访谈进行录音、分析、编码外,研究者还将纸质问卷、访谈时学生的回答及投票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者是一致的,这进一步保证了研究的科学性。
此外,围绕概念教学Chappell共进行了3次相关实验㈣,1998年秋的第一次实验包括305位大学生和8位教师,为了避免结果的偶然性,1999年秋又进行了第二次实验,包括303位大学生和8位教师。两轮研究的结论一致。除此之外,作者还分别于1999与2000年春季学期进行了后续研究,分析学生从基于概念环境到传统教学环境过渡时所面临的困难。在这些研究基础上,又进行了第三次实验,此次实验强调了两类教学中教师数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平衡,对量化和质化研究的设计更加细致,如量化研究中请老师对题目进行分类等。这一系列的实验,使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性,从而避免了老师和学生水平的差异所造成的偶然结果。
实验是卓有成效的。本研究中,概念班的“概念理解子测试”成绩显著高于传统班。此外,尽管传统班用90%的时间进行程序性的练习,而概念班只有25%的时间从而只能做基本的练习,但是概念班在“程序性练习子测试”中也不逊于传统班,甚至比传统班略高。此外,在学生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扩展性问题上,概念班的表现要显著地好于传统班,概念班的学生更能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未知的领域,迁移能力更强。以上说明概念班注重概念教学、强调多种表征、一题多解、引导学生解释自己的答案、策略的教学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
3 反思
一些教师认为,高等数学只要教会学生怎么用就可以,没必要深究概念,深究概念可能会使学生越学越糊涂,而Chappell等人却证实进行概念教学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作者进行的基于概念教学的实验无疑是成功的,但能否推广呢?在我国,很多教师喜欢“易教易学”的授课方式,喜欢“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对于这种需花费教师很多精力进行教学研究、改革的授课方式,是否能推行?
文中的两个扩展性问题也很有趣,一是绝对值函数在特定点的可导性判定,一是当速度函数是时正时负时,位移与路程的积分表达式。这两个问题在我国是“常规”的,甚至不过是老师课上的一个小例题,而在美国却是概念班与传统班都未讲过的难题,是不是在解题训练上做得太多了呢?
4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如何进行大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设计?前人已经对微积分中的概念理解情况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究,但是以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居多,而对概念教学进行具体设计的却不多见。对于大学数学教师来说,需要一些教学内容的具体设计方案。所以可以进行微积分概念教学的设计研究,在研究中给出一些具体的概念教学设计的详细方案与教学效果检验及教学设计的改进过程,以供教师参考。
2)什么样的学生更适合侧重概念教学的教育环境?美国微积分改革奉行三原则,即将微积分概念的三个侧面:图像、数和符号同时展现,学生可以通过这三种方式学习微积分的概念。对于中国学生是否有必要参照这三原则进行讲授?不同类别的学生,如数学系的学生、其它理工科学生、经管类学生在数学基础及理解能力上都有差异,是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强调概念理解的教学方式呢?英国数学教育学家斯根普指出对数学的理解包括两类:关系性理解与工具性理解,对于工科学生是不是对数学概念只达到工具性理解水平即可?哪些概念需达到关系性理解?进行强调概念的教学改革对教材有什么要求?能否编制相应的教材?概念教学环境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什么影响?
关键词:中学物理;新课程理念;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52-01
在开展中学物理概念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着手实施教学:首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其次运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方式,最后加大对物理知识运用、深化及物理概念的教导力度,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进行物理概念的学习。
1.中学物理传统的概念教学的现状
1.1传统概念教学的优势。和新课程教学理念相比较,传统的教学理念是根据教材内容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材内容对物理概念的内容、意义、定义、条件以及适用范围等进行有序的讲解和传授,这样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学习技巧和知识结构,进而灵活运用物理知识。
1.2传统概念教学存在的缺陷。传统的中学物理概念教学存在很多方面的缺陷,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物理概念形成过程中知识的关注度不足,教学中教师没有充分重视物理概念知识的本位,造成物理概念不能吸引学生的重视,进而使学生只是在死记硬背一些物理概念的延伸内容和意义,并没有真正掌握物理概念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在即将考试的时候,老师一般是让学生使用题海战术进行物理知识的复习,虽然学生的习题量加大了,但是学生对知识的含义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和掌握。(2)物理概念教学的课时少。在中学的传统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一般是用五分之一的课堂时间进行知识讲解,其余时间是让学生进行习题练习,较短课时的物理概念讲解,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无法充分掌握基础的物理知识,在学习和习题练习过程中,学生并没有很好地去同化相关的物理概念知识,使学生无法建构自己的物理概念认知结构。
2.新形势下开展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2.1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促进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实施。在中学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融入到教学环境中,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可以利用实验演示、故事情节等方式进行,也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发现与物理知识相关的内容,并引入到物理概念教学中。
2.2采用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进行创新教学。教师想要在物理教学中有效创设物理概念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物理概念相关知识,对其内容进行理性认识,从而给物理概念一个明确的定义。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引用科学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体会物理概念的具体含义和意义,这样能够准确地概括物理现象,使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本质特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过程,并能够透过物理现象,了解物理概念的含义,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积极进行问题思考,能够在思考的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并能够长久地记忆物理知识,能够通过自身的感性认识,不断地进行物理概念的分析、抽象总结、综合概括,进而总结出物理概念的定义,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培养自身的物理素质,并且能够掌握基本的物理学习方法,通过思考,归纳物理概念。
2.3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意见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对教学方式及各方面的意见,了解学生学习物理概念时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和学生共同交流和讨论,通过交流时关注的已有共识中的同质性问题进行问题解答,同时关注异质性问题。这些问题能够反馈出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的过程中观念和意识思想的变化和碰撞,使学生能够从理性上进行物理概念的认识,并能够在物理概念的学习中,了解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进而能够使学生多方了解科学家在研究物理概念的过程中使用的研究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并能够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形成自我学习习惯,找到自身学习的困难,不断改善自身的学习方法和手段,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从理性上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
2.4对物理概念能够熟练运用,全面深化巩固所学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所学知识带动学生探索日常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物理概念,对于生活中存在的物理方面问题能够积极探索思考。不断的加深和巩固对物理概念知识的认识和印象。老师在讲解一个物理概念的知识点之后,要分析相关知识点的例题,通过案例,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物理概念,并将类似的物理概念进行区分。
2.5重视过程教学。中学物理在开展过程中的主要流程是先对事例进行研究分析,之后再进行试验,最后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掌握物理概念的规律和意义并运用到问题解答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只重视对物理概念知识的总结,完全忽视了物理概念形成的过程,使学生的物理学习和记忆是短时记忆和机械记忆,不利于学生理性分析物理概念相关知识,无法构建理性的物理学习方法。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的物理概念教学应该要注重过程教学。
3.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和实施,现阶段中学时期在开展物理教学工作时应加大对物理概念相关知识和内容的讲解,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依据学生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带动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物理概念的本质,为灵活运用物理概念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能够在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活用物理概念解决身边的物理问题。
参考文献:
[1]肖永强.高中物理概念转变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J].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专辑),2011,29(04):65-68.
关键词:概念教学;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10(S)-0016-3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评价,是指对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出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能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概念教学的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其目的是让执教者更加清楚自己在概念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让观课者更加明确值得借鉴的经验,最终不断提高概念教学的质量。
1 传统概念教学评价的缺陷
1.1 评价观:以教评教
传统概念教学评价的重点落在教师的“教”上,以教师的教学行为作为评价的中心,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看的是概念教学的目标是否明确,概念教学的重点是否突出,概念教学的难点是否突破,概念的内涵、外延是否讲清,很少关注甚至没有关注到学生的活动。这种评价,重视教师展示的多,关注学生自主探索的少。
1.2 评价标准:重教轻学
经调查,在许多教师的心目中,传统意义上的概念教学标准是:(1)概念教学的目标明确,概念阐述准确无误;(2)概念教学重点突出,难点把握得当;(3)概念教学难度适中,层次分明;(4)概念的内涵、外延明确,概念教学的过程流畅自然;(5)概念教学的语言生动,教师教态自然大方;(6)概念教学的时间把握准确、富有弹性;(7)板书工整,多媒体技术能很好地为概念教学服务。诚然,传统的评价概念教学的标准在今天依旧值得我们的关注,因为它对我们来说仍有一定的借鉴之处。不过,在当前高中物理课堂的视野下,这样的标准显然是不够全面的。比如,关于学生学习过程这一方面它就没有涉及到。因为它关注的是“教师怎么教”概念,并未关注“学生怎么学”概念。
1.3 评价活动:形式单一
传统的概念教学评价是一种单向的、“自上而下”的活动形式。领导、专家或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是概念教学评价活动的中心,执教者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执教者的心中普遍持有“你讲我听”的心态。虽然在有些评价活动中,评价者想努力做的较好一些,让执教者先说课再评价。可是,有些执教者推辞着不愿说课,或寥寥几句就结束,评价的话语权还是抛回给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这种评价,执教者没有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体。
2 当前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评价
针对传统概念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当前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评价要解决评价观、评价标准、评价形式这三个问题。
2.1 当前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评价观
2.1.1 以学论教
“以教评教”的传统评价观重视的是教师的展示,并不怎么重视学生的活动。当前概念教学的评价应重在评学。一要看学生参与概念学习过程的深广度;二要看学生概念学习的成效;三要看学生之间的思想有无发生碰撞,发生了什么样的碰撞,产生了哪些创造性的想法。
2.1.2 改“评”为“品”
概念教学评价的方向应从“评”课转到“品”课上,即“改‘评’为‘品”’。“品”有品评、品味、赏析之意。概念教学评价以欣赏的角度、分享的心情来“品”教者在概念教学中的亮点,富含激励本意,符合新课程评价的激励性原则,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品”课品什么?①品理念。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品出了教师概念教学行为背后所蕴藏的内涵丰富的教学理念,评价才算评到了家。②品特色。一堂好的概念教学课,不可能尽善尽美。评价者要放出眼光,发现、提取执教者的个性特色,品出其与众不同之处。既令执教者在得到赏识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又要促使执教者不断地进行新的创造,形成更多更好的教学策略。
2.2 当前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的落实最终要体现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之中。因此,概念教学的评价应从“以教论教”转为“以学论教”上来。评价时,我们既要关注学生学的结果,也要关注学生学的过程;既要关注教师教的过程,更要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基于这一基本的理念。实践中形成了如表1所示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评价表”。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评价表从教学过程、教学结果两个角度来评价课堂教学。其中教学过程又分为教师教的过程、学生学的过程和师生互动过程。而教的结果就看学生学习结果这一条即可。本评价表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进行了评价。它体现了当前高中物理课堂的有关理念,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便于操作,利于推广。本评价表采用定量、定性(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物理概念的教学,也便于教师的教学反思。
2.3 当前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评价的新形式
2.3.1 学生评价
概念教学的评价不应忽视学生的评价,因为对课堂教学最有发言权的应当是学生。通过学生的评价,能让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获取改进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素养的有关信息,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它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改进概念教学,有利于师生的沟通与交流,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主动地反思自己的学习。学生评价常采用学生评价问卷的形式进行。概念教学的学生评价问卷如表2所示。
通过无记名的学生评价问卷,教师可了解到学生在平时的聊天式对话中、座谈交流中一些出于师生情面而未敢暴露的内心想法。如,“您对教师最想说的一句话”中有学生写道,“老师,你上课老是板着脸,请多笑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教师发现学生觉得跟他有距离感,于是在此后的教学中及时地进行了调整,师生在感情上得以良好的沟通,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2.3.2 对话式评价
“概念教学的对话式评价”是评价者围绕概念的引入、形成、前概念如何突破等话题,设计一系列的提问,以问答式的对话形式为载体,让执教者发现自己在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评价者把自己的意见巧妙地渗透到对执教者的提问之中,而非直白地将自己的意见抛给执教者的一种评价形式,其目的是改变执教者在概念教学评价中的被动地位。通过评价者的诘问、追问、质疑,执教者主动地诠释自己的教学行为,同评价者形成辩论,既激发了执教者的教学智慧,又实现了双方话语权的平衡。
2.3.3 教师自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就对教师自评有明确的表述:“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在概念教学结束后,教师要用“自我提问”的方法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提问的内容包括:(1)“我对学生前概念的理解是否到位,学生在课堂中提出了哪些疑问是我原先没有想到的?”(2)“我的概念教学是高效的吗?”(3)“概念教学当中哪几处是让自己满意的?”(4)“我的概念教学中有那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5)“如果我重上这节概念课,我会从哪些地方入手进行改进?”……
3 结语
本文解决了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评价中的三个问题。一是确立了“以学论教”、“从评到品”的理念,即解决了评价观的问题;二是制定了概念教学评价表,即解决了评什么的问题:三是提出了评价的三种新形式,即解决了怎么评的问题。实践表明,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评价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校的管理开拓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实际意义。它对当前高中物理规律、习题、实验、复习等教学的评价也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兴国,如何进行有效性评课[J],教育教学论坛,2013,(23):71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化学 概念 衔接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124-01
高中化学新课标教学理念明确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与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衔接,注重把控教学的整体性,使得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有一个良好的过渡性,提高化学概念教学的质量。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重要概念的方法和技巧,处理好初高中化学概念的教学连接,积极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参与到化学知识的学习中。
1 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把控,合理渗透,有效衔接,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做好初中化学概念教学和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连接,首先化学教师必须对初高中化学概念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在全面把控的前提下,找准初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结合点,合理渗透,进行有效衔接。从已经知识到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对学生来说更加容易接受,自然而又容易理解。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相较高中化学概念教学来说较为直观形象,传统的化学概念教学手段已经不再适合高中较为抽象的化学概念教学了,化学教师需要切实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对高中化学概念知识的教学以回忆、巩固初中化学概念知识为切入点,找准初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引导学生顺利过渡到对新知识的学习,实现循序渐诱、阶梯式递进的教学过程。举例子来说明,“离子反应”知识点是高中化学概念中的重难点知识,化学教师若按照传统教学方式直观输入教学概念,学生肯定难以理解,教学效果也一定不会很好。但在化学新课标教学理念下,教师可以通过先让学生复习回忆初中学习过的钠酸盐概念、电离的概念和现象以及“非电解质”和“电解质”等知识点,然后要求学生书写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接着引入离子方程式概念知识点,有效化解重难点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再比如在学习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知识时,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化学中学过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来入手,通过钠与氯气、铜与氢气等的化学反应让学生明白,原来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同时存在于同一个化学反应中,进而将两个概念进行有效结合,引入对新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其次再用电子转移的知识点和化合价的升降等引导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概念的学习。这样的化学概念教学手段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实现了初高中化学概念的有效衔接,使得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教学质量也相对较高。
2 教师要注意在化学概念教学衔接过程中辅之以高效的学习方法
新课标教学理念要求将学生摆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高效学习。在初高中化学概念的教学衔接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辅之以高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进行转变,切实发挥学生在化学教学中的主体能动作用。教师需要对初高中化学概念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了解,以便于及时进行有效衔接。同样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也需要建立较为系统的初高中化学概念库,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了。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化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初中阶段化学知识的学习较为基础、直观,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主要靠记忆能力,只要记忆较为深刻就能够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而高中化学概念理论性较强且较为复杂,单凭记忆难以理解重难点知识点,如果还用同样的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法学习高中化学概念知识,肯定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化学教师进行合理指导,引导学生学习方法由以记忆为主要特征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转变,引导学生进行有机联想、归纳和总结性学习。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合理高效的化学概念知识库,对初中化学概念知识进行适当的整理、归类,以便于后续高中化学概念的有效学习。同时将高中化学新学习的概念知识不断增加到化学概念知识库里相对应的位置,丰富化学概念库,有助于后面化学概念知识的学习以及对学习过的化学知识的巩固。比如很多学生对还原被氧化、氧化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被还原等概念混淆不清,构建了合理有效的化学概念库之后,就可以对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较为透彻地分析和研究,进而得出本质结论,加深理解;其次要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查阅课外资料、交流等积累和概念知识联系较为密切的实例,增加对概念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要引导学生对这些较为直观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实现理性认识。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秉承化学新课标教学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到化学学习中。
3 结语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衔接不仅是初高中化学概念知识的衔接,还是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法的衔接。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化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的指导作用,全面把控,合理渗透,有效衔接,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习方法由以记忆为主要特征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转变,有效促进初高中化学概念的教学衔接。
参考文献
[1] 蔡碧霞.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优化之初探[J].化学教育,2009(7):37.
[2] 徐燕.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J].考试周刊,2010(12):12.
【关键词】物理概念 传统概念教学 科学方法 师生交流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0-0181-01
有一个物理学家说过,绝大部分人也许会认为物理学家所做的也就是一种极其繁杂的理论研究和枯燥的计算罢了,但是,实际上这不是物理学科的真正的精髓。物理研究和教学中,更重视的是概念、理解概念的实质以及自然界的物理现象的原理……物理教学主要是发展概念的一种学科。所以,物理学科中首要的教学是物理概念的教授。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如果把物理这门学科比作一片森林,那么物理概念就是构成森林的土壤,所以物理概念的教学就是物理教学的核心。为此,要想读懂物理我们就首先得把物理概念的教学工作做好。
一 现状分析
物理学虽然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可是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一直十分重视物理概念的教学,但因为教学理念的不同导致教师对物理概念教学中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果用现代教学理念和新颖的教学方法论来审视传统的物理概念的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中存在着许多成功和不足的地方。
1.传统物理概念教学的成功之处
传统的物理概念教学着重物理概念的文字分析,注重从三个层面讲解和分析物理概念的意义:(1)讲清物理概念的实质,即它的内容和意义所在;(2)要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即它的适合条件和适用物理现象;(3)要清楚相关概念的联系和相似概念的区分。这样通过比较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知识能够理解其内涵,从而能够熟练运用物理概念及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传统物理概念教学的不足之处
首先,强调物理概念的字面分析教学工作,忽视对概念深入研究。其次,强调概念教学的结果、模式的研究,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学。再次,强调教学经验的小结或教学反思,忽视系统而深入地探究。最后,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多,理解探究的少。
二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概念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已储备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
不论进行何种内容教学,都不能受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影响。如在电学体系中,电荷是最基本的物理概念,对“电荷”的概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对学生构建整个电学体系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在学习“电荷”这个概念时,在学生头脑中往往已存在“正电”、“负电”、“作用”等概念,这就是所谓的“电荷”的概念存在于意识中的模式。当教师引入“电荷”这个概念时,一般先做“验电器带电”的实验,这样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对电荷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要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的经验去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
2.重视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注重科学方法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及培养创新精神,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有效的手段。
以探究为形式的物理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并运用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学生在探究中动脑,理解概念的内涵,在讨论中理解的物理概念,往往比老师教授理解的透彻而且印象深刻。探究式教学有助于使学生学会理解和学习物理概念的方法。如在进行物理概念教学时,能把前人得到物理概念的过程还原再现,从中发现、体验、掌握形成概念的方法,并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教师对物理概念的教学的水平,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手段。
在高一物理直线运动教学部分,加速度概念的教学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站在问题的起点,要面对原始的问题情景”,比如:某汽车以100km/h匀速行驶了10s,一只蜗牛在10s内速度从0加速到0.1cm/s,让学生区分速度大与速度变化快两个不同的概念。再让学生分析下面的例子:普通越野车0100km/h用时18s,而普通列车0100km/h用时20s,让学生建立起速度变化相同时变化有快慢的初步印象。再给出(1)普通跑车0100km/h加速时间5.0s;(2)高级跑车0100km/h加速时间4.2s;(3)小轿车070km/h加速时间4.2s;让学生分析:速度变化量相同,如何比较其变化的快慢?分析:变化所用的时间相同,如何比较其变化的快慢呢?通过这样对例题的分析和比较,学生在探究分析比较中逐渐形成速度变化快慢的基本概念,并学会了在比较中得到结论。
三 注重师生交流,关注异质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