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1 10:24:47
序论:在您撰写古典文学常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研究
现行语文教材中,编排了许多经典的古诗文,它们不但是我国博大文化的浓缩,同时也是历代人民生活的真实反映。古诗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下面本文将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结合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在理论研究教育的基础上,针对小学阶段的经典古诗文进行教学分析。
一、创设相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兴趣是求知的向导,也是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其积极性才会越高,所学到的知识就会越牢固。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铁杵成针》时,其篇幅较长,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诗文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通过讲故事或情景表演的方式,化难为简,让学生深刻理解诗文内容。再如在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时,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幅云雾浓重厚密,山林高大幽深的图景,并伴以婉约动听的古筝曲,将学生带进诗人寻访隐者时的山林环境中,体悟到隐者隐居世外的高洁性格和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学生就会兴趣盎然,争相表达自己的感受,此时再结合书中的插图,让学生以形象的语言述诗意、悟诗境,就能得到水到渠成之效。对于大多数文言文,只需要学生了解其中的意义即可,而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则可以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当学生理解诗文的基本意义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将这个故事讲出来,如:组织学生进行故事比赛等,不但趣味性较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意境美
古人在吟诵诗词时,往往都带有强烈的感彩,读到时,一般都会心潮澎湃、手舞足蹈,可见,一首好的诗词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够引人入胜,使人感觉身临其境。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应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意境、感悟主旨。
1.初步吟读,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首先让学生用之前所学过的方法自由诵读,要求做到吐字清晰、读音准确、表达流利,以消除所有的语言障碍。
2.品读结合,充分体会诗文的意境美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诗文中的关键词,并在诵读过程中对这些词加重语气、拖长声音。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和何时”,就应在诵读时加重语气。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范读、比赛诵读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古诗文朗读训练。
三、加强联想能力,使学生在想象中入境悟情
想象实际上是根据过去经验和原有记忆进行深加工,最终所形成的新的意向和观念。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其是阅读古诗文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联想能力,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没有审美就没有艺术。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只有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促使他们展开想象、由此及彼。例如,在教学《示儿》时,应抓住其中的一个“悲”字,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何而悲?你看到了怎样的“悲”的画面?让学生通过思考进行想象,想象到诗人面对国家的衰亡,老泪纵横,用颤抖的手写下了这首悲凉的诗,体现了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当枯燥的诗句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时,学生才能真切地投入其中,真正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想起所想、感其所感、乐其所乐、悲其所悲。可见,诗文所包含的内在意蕴,能在“想象”的引领下喷涌而出。吟诗作对的目的是通过意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情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所以,诵读古诗文首先要“入情入境”,通过诗中描绘与作者达到思想交融的境界。只有真正领悟诗人的内在情感,才能体会古诗词的丰富内涵。比如《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通过母亲为远行在外的孩子缝衣服这件小事,深情地歌颂了伟大的母爱,并采用比喻手法作为结尾,既展现了优美的意境,又体现了深刻的内涵。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髓。学习好古诗词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和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度,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可以说古诗词犹如一条延绵不绝的河流,容纳百川,滋补着炎黄子孙;又如一棵参天大树,成为了民族文化发展的支柱。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把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作为重点,积极探索,有效的达到新课程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所设定的指标。
一、运用故事情节进行烘托,加强渲染力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更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及领悟到诗词中所包含的意思,教师应该对作词者的个人简历及诗词写作的背景充分了解。比如教师在讲述《赠汪伦》这首诗时,就可以巧妙的利用故事来抛砖引玉,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教师在讲解此诗时就可以这样开头:从前有个诗人名叫汪伦,汪伦的性格十分的豪爽,喜欢广交朋友。在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满天下,被人们称为“诗仙”,而汪伦此时只是一个无名小卒,那么他如何才能结交这位伟大的诗人李白呢?然而在接下来,汪伦等到了一个绝妙的时机,因为他听到李白将要去安徽游历的消息,所以汪伦下定决心给李白写信,诚挚的邀请他。李白这个人有两大嗜好:第一,好酒;第二,好游。只要具备美酒和美景,那么李白肯定会赴约。因此,汪伦在写信的时候完全满足了李白的两大条件,他这样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先生好饮乎?此地有。”李白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非常高兴,于是他接受了汪伦的邀请,在汪伦那里停留好了好几天,与汪伦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李白要离开时,汪伦在家里设了宴给李白送行。在李白登上一艘小船,船将要出发时,传来了一阵歌声。李白一回头,看到了令自己大为吃惊的一幕,自己的好朋友汪伦和一群村民,正在演奏着歌曲,给自己送行,这让李白非常感动。这时他立刻提笔,写下这首《赠汪伦》,成为了歌颂友谊的名诗,流传百世。因此,通过以故事的情节进行渲染,让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使学生从情感上完全融入在这首诗词里,从而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习诗词的课堂也变得活泼起来,同时也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运用朗诵代替讲解
语文教学是一个耳濡目染、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对古诗的教学更是这样的过程。随着新课程的逐渐改革,对古诗的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及目标。新课程要求学生要通过对诗词的充足阅读,逐渐累积,亲身感触,学以致用,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标准及欣赏层次。因此,教师就没有必要针对一首诗教学问题上锱铢必较,教师应该在如何营造一种古诗学习氛围上多下功夫,让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诗词素养。比如,在学习《忆江南》这首词时,教师可以借助乐器,给学生伴奏,让学生跟着优美的音乐开始朗读。除此之外还可以设定场景来辅助学生阅读等多种渠道。与此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其他古诗词打下了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把学习古诗词当成了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三、善于运用诗词来对诗词进行讲解
所谓借诗解诗就是借助学生熟悉的一首诗来对此诗加以理解。比如:教师在对王翰的《凉州词》进行讲解时,就可以让学生联想其他的边塞诗来学习这首词。学生可以想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或者“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等豪情壮志,报效国家的伟大情怀,更好的去理解、感悟《凉州词》中“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情怀,深刻的理解此地的“醉”代表的真正含义,不是为了感悟生命更不是一种消极心态,而是一种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雄伟壮志,更是一种临危不惧的豪迈气魄。
四、善于用诗组诗
新课程改革下,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懂得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懂得如何更好的利用教材,多挖掘课外资料,采用活学活用的教学措施。所以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更不能就诗教诗,应该搭建一个开放式的活跃的诗词学习平台,使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古诗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外,流传着许多赫赫有名的古代经典的建筑或家喻户晓的雕塑,作为其他国家的显著代表。而中国历经沧桑,许多文化古迹都被历史所湮灭,只有一种经典尚且完好,那就是古诗词。这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引领者我国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发展的步伐。所以,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一定要对现实生活充满一种新鲜感,从而更有力的促进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索和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古文化,才能确保古诗词的魅力永垂不朽。因此,指引学生走进诗词的天地,去感悟、欣赏诗词中的美,学会享受这份情感,是最成功的古诗教学。
参考文献:
[1]王保兰.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探讨[J].文学教育(中),2014,(10)
古诗词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尝试古诗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就是力求做到讲白讲深讲透,以致课堂气氛沉闷,而且使得诗歌应有的丰富意蕴窄化甚至单一了,无形中就剥夺了学生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感受体验和想象的权利,极不利于学生对诗歌的体味。古诗翻译只是帮助学生感受诗情、领略诗意、品尝诗味的一个途径,不应该是小学古诗教学的主要内容,更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为了脱离古诗教学的老的套路,就必须要改变小学古诗教学设计思路,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改变了古诗教学的设计思路,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注意激发学生的诵读欲望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中,“读”是第一大法,而小学古诗词的教学更要注意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诵读。激发学生诵读兴趣的方法很多,如表演读,配乐读,想象画面读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为了让学生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我经常采用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那就是让学生手脚并用,打着拍子来读。因为《毛诗序》中说了:“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天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既然诗人在“永歌之不足”时,犹须“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那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为什么不可以让他们也一边读一边“手舞足蹈”呢?当那种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和着拍子从学生们的口中流溢出来时,你一定会被深深地感染的。这种诵读法,跟让他们正襟危坐、面目严肃地“念经”比起来,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以学定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1.自学时间充分。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对课前先学的情况进行反馈。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动手查查字典,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量,学生学得主动,的确有所收获。同时渗透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潜移默化培养自学能力。
2.质疑环节落实。在汇报了读懂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而且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水平。如,“出”是“出现”的意思,为什么这里不用“像”为什么“生紫烟”的“生”不用升起的“升”,张老师并不急于解答这些问题,而转向全班学生:“谁帮他解决”“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大家怎么想”很巧妙地把“球”又传给了学生。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基于《饮湖上初晴后雨》浅显易学的特点,学习这首古诗时,我宣布:“对于这首古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这样的安排彻底放开了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方式学习,真正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课堂气氛热烈。
三、运用故事强烈的感染力,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深刻的意境
故事是经讲解人加工过的艺术品,讲解人把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通过声音化妆,包括对语调、速度、重音、停顿等的艺术处理,使故事像润物的春雨,滴滴滋润了孩子们的心田。它不仅艺术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孩子们从中知道了善与恶,懂得学习了什么,扬弃了什么。与此同时,又获得了各方面的知识,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我们在教学中常会发现,许多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学生,听故事却听得聚精会神、津津有味,惟恐自己少听一句。足可见故事对学生影响之大、感染力之强。在教学古诗前,可以把诗人的心态、所处的时代背景、古诗中的科学知识、古诗意境编成一个趣味盎然的故事,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叩响学生求知的心灵大门,以故事导入式来学古诗。如教学古诗《草》时,利用草与石头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知不觉之中又把学生引入了诗的意境中,起了一箭双雕的作效果。
四、重感悟,融入学生独特的体验
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首古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也会有不同的体会。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小学生学习古诗应该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只要是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之下说出对诗句的理解,不必要求学生逐字逐句的深入理解。如在学习《春日》的过程中,教师可设置以下环节:读着这首诗,我们仿佛来到了美丽的泗水河边,春天似乎已来到我们的眼前,融入我们的心田,同学们,春天是否到过你的家乡?到过你每天经过的小路旁、小河边、田野上……是否也来到了我们学校?同学们。拿起笔,画画你心中的春天吧!这样的环节设置,必定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由课堂内延伸到了课堂外,让学生调动了自己的生活积累,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五、注重优化随诗练笔的效果
学生一到初三,有一种普遍现象,就是上课沉默寡言。你不指名,他们绝不会自动站起来提问或回答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学的角度来看,上课搞一言堂,限制了他们表现的机会;缺乏启发性和有针对性的提问,很难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为此,我改变了过去的做法,大胆放手,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具体做法是:指定四位同学成立备课小组,通过找资料、翻阅工具书、互相讨论等形式充分备好课,准备同学提问。其他同学也要在课前做认真预习,摘抄出疑难点,以便提问。上课之前,我抽样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看了他们的预习笔记,翻阅了书中的点画批注情况。并且抽查了一下课文里有注释的重要实词虚词的掌握情况。认为预习差不多了才开始提问和讨论。其他同学把预习中碰到的自己一时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按一定的顺序依次向备课小组提问、质疑,由备课小组逐个回答,备课小组不能解答的问题,交给全班或老师解决。
在此基础上,学生开始就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方法等进行提问、答辩。提问基本循着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原则。从提问的质量和小组答辩的质量来看,因为准备充分,所以大部分问题他们都能自如解答,有些提问比较难,待他们商量一番后,也能很快作出反映。但有时也有答不全面、答不准确或有分歧。教师就随时做好纠错、点评、补充、归纳、引导的工作。只有在教师时时的引导中,讨论才得以围绕中心,步步深入地进行;才能使同学们鉴别结论的真伪优劣,使答辩讨论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教师要掌握讨论的气氛,处理好主要问题和枝节问题的关系,使讨论能够重点突出,环环相扣。讨论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口译这段古文,讨论结束后,教师要作小结,并请备课小组课外将本文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典型句子翻译出来,教师过目,贴于专栏上,便于学生日后对照。
由于正处于尝试阶段,整个环节还有很多不够缜密需要完善之处。但总体效果还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改进教学法以后,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课堂变成了学堂,他们畅所欲言相互提问、答辩、切磋,气氛热烈。一方步步紧逼,另一方层层设答,都处于紧张的战斗状态。提问越来越深入,回答越来越缜密,思维都处于最佳状态。带有思辨色彩的探讨具有实际意义和一定深度,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特长,这是学生最乐意做的事情。事实确是如此,我进行了一次民意测验,大家对这种做法反映强烈,全班大部分同学欢迎这种教法,有些同学在肯定这种教法的同时提出了改进意见。如有一位同学写道:“我班采用的这种教法新颖独特,别具一格,它使大家注意力都很集中,课堂气氛很活跃,特别是当同学们提问时,我们的脑子在急速地思考,回答也是争先恐后。像这种形式的教学我读书以来第一次经历。它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改变了过去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做法。”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摘 要】: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古国,文化博大精深,且古诗词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精髓所在,在世界文学的浩瀚海洋中中国素有“诗国”的美誉。古诗词作品是先人智慧的积淀,其以优美工整的形式、和谐动听的韵律、丰满凝炼的语言和深沉真挚的情感传唱不衰,成为我国文学艺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由于古诗词年代久远,学生在学习中存在诸多困难,因此只有不断创新,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 教学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由于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从古至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古典诗歌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在教学实践和探讨中,我们认为根据具体诗文,有时可以灵活采用这样的教学结构模式: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这样的顺序来学习的。本文主要从几方面谈谈初中古诗教学方法。
一、解读诗题。
诗题往往点出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写作对象和场景。解读诗题往往要前后延伸和拓展,从多个角度了解诗歌。举例如下:
1、《泊秦淮》:诗人杜牧什么时候停船靠在秦淮河岸?(夜泊)当时环境怎样?(夜色迷茫,“笼”)诗人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还是忧愁?为什么?
2、《春望》:诗人杜甫在什么季节眺望哪里?那里的景色是繁华还是荒芜?为什么?(诗人在春天眺望长安城,而当时长安城被安史之乱的叛军占领,一片荒芜景象,这就是战乱中的唐朝首都)。
二、了解诗人。
我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孟子也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了解诗人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时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及诗人有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歌作好铺垫。了解诗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介绍诗人的诗风。如先引导学生复习小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有了感性体验后接着板书“李白—豪放飘逸”,再教学《望天门山》。这样,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认识过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诗人、诗歌的感知在不断深化。
2、介绍诗人的评价。如讲孟浩然,可以从其他诗人或诗论入手来介绍:孟浩然是唐朝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的诗人,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他的诗,受到李白、杜甫的高度赞扬。大诗人李白在《赠孟浩然》这首诗中,不同寻常地写到:“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还发出“高山安可仰”的长叹。杜甫也称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想一想,能得到李杜高度赞扬的诗人,可见其诗歌是多么的不同凡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过故人庄》。
3、介绍诗人的创作背景。如教学杜牧的《泊秦谁》,先有感情地介绍时代背景:杜牧生活在晚唐时代,当时唐朝已呈衰落迹象,风雨飘摇,然而当朝的达官贵人却不顾国家安危,夜深了仍然在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有家不归,有案不办。杜牧是一个有正义感和远见的诗人,他在秦淮河畔看到这个场面后,感到非常悲愤:那些向歌女点歌的达官贵人,怎么就不知道亡国之痛呢?奢华不除,大唐必亡!
三、理解诗句。
初中所选古诗词都是名篇佳作,语言凝炼,音韵优美,含义深刻。由于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用典现象和押韵的关系,能否准确、生动地释词解句直接影响到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意象的领悟。理解诗句,通常有释、补、调、想、品五法。
1、释 。如:(1)商女:以卖唱为生的女子,歌伎。(2)宦游人:出门求官之人。(3)儿女共沾巾:分手时的少男少女。
2、补。如:(1)君问(我)归期(我)未有期(2)泊(于,在)秦淮(3)与君离别意(都是相同的),(因为我们现在)同是宦游人。
3、调。(1)风烟望五津(望五津风烟):遥望您去蜀州时将经过的五个渡口,那里关山重重,烟雾迷蒙,我实在为你担心。(2)无限河山泪(河山无限泪):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我的眼泪无穷无尽。(3)烟笼寒水月笼沙(互文):淡淡的烟雾和朦胧的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江水和沙滩。
4、想。海日生残夜:黑夜尚未散尽,一轮红日就从大海中冉冉升起。[先译后联想]黑暗之中孕育着光明,光明与黑暗同时存在于一个画面当中,最后光明冲破了黑暗,放出万道霞光。这是多么令人惊奇多么令人鼓舞的一幅画呀!
5、品。如:(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品一个“潜”字,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而又默默无闻的美好品格,从中也折射出诗人杜甫关心天下苍生疾苦的善良情怀。(2)山光悦鸟性,谭影空人心。不说山光使诗人心情宁静愉悦,而写山光使飞鸟怡然自乐,这就是含蓄不露,这就是诗味。鸟的怡然自乐,正是诗人淡泊宁静的反映。这就是借物境写心境,用光和影营造了一种幽静清寂的境界。
四、品味意境。
古诗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丰富联想,展开想象,领略诗人的情怀。我们要诗情画意地教古诗,学生能诗情画意地再现意境是关键。要想真正品味出诗的意境,还必须从文本出发,通过对一系列意象的理解、联想和想像,来探求和再现古诗文中深邃而美妙的意境。展开想象的翅膀,再现诗歌描绘的艺术画面,从而品味古诗文的意境。如教学《天净沙·秋思》:
先请学生找出诗人摄入古诗中的意象。诗人选择“夕阳西下”的时刻,摄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赋予他们以独特的情趣:枯、老、昏、小、古、西、瘦等。阅读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感知这些意象,才能通过有形的自然之物,体会那无形的 “断肠”之情。
接着老师适当地进行引导:“断肠人”骑着一匹瘦马(为什么瘦?),走在古道上(是一个人吗?),任西风吹打(神色如何?),见到枯藤,老树,昏鸦(心情怎样?),小桥,流水,人家(会引起什么思绪?),夕阳(又有什么特殊含义?)。这样就能让学生把简单的意象重组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勾勒出一个流浪天涯的寂寞旅人,从而加深对文章的主旨及作者感情的感受。
最后提问:“断肠人在天涯”,这“断肠人”为什么不回家?他是在离家的路上还是回家的的途中?这“天涯”又在何方?教师要引导学生于有尽文字处体会无尽之意,去体会那想还乡而不能的苦闷,淡淡的表现蕴含了浓浓的哀愁。
诗歌欣赏离不开想象,通过感知、重组、想象,由浅入深,展开艺术的画面,才能品味诗的意境。这样,让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去想象,大大增强了阅读兴趣,既学习了文言知识,增强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五、感悟诗情。
古典诗词表达思想感情大多采用较为含蓄的手法。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
1、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
2、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二字,可以表达出诗人的情感,那便是词人思念家乡寂寞悲苦的情感!
3、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不畏浮云遮望眼”为什么不用白云、孤云,而用浮云呢?因为浮云可以暗指困难、挫折、障碍等。可以通过理解这个意象,知晓诗人艰难险阻的精神。
4、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
六、指导朗读。
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更能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呜,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1、朗读教学时,要防止三种不良倾向。一是为读而读,对学生的朗读不加以指导和评点,走过场而已。二是只放录音带而不亲自示范朗读。由于朗读带一般由艺术表演家录制而成,其阅历和感悟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果不顾城乡学生的差别,不因材施教,不考虑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硬要机械模仿,无异于拔苗助长。我们主张最好老师当面范读,同时配合面部表情、动作等体态语,因材施教,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情感的桥梁,起到录音带无法替代的作用。录音带的作用适合于诗歌欣赏,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一般不适用于范读。三是朗读前缺乏感情理解的基础和忽视感情积累、酝酿的过程。
2、古诗朗读要讲究节奏,这样才能琅琅上口,音韵优美。一般来说,按表音节奏划分多,按表意节奏划分少。四言为“二二”节奏,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五言有“二二一”节奏,也有“二一二”节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晨兴/理/荒秽,带有/荷锄/归”。七言有“二二三”也有“二二二一”节奏,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另外还有“二二一二”节奏,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时,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诗歌的韵味。
3、古诗的读法有三种类型:朗读、朗诵和长吟,这三种对节奏的处理要求有所不同,应当分清类型。另外,师生对朗读的要求也不一样,应该有所区别。
4、古诗词朗读还要注意掌握感情基调,如壮志难酬、苍凉悲怆的《渔家傲》,豪迈奔放、想象瑰丽的《望天门山》,气壮山河、慷慨悲壮的《过零丁洋》,委婉含蓄、缠绵绯恻的情诗《无题》,与世无争、清新自然的《归园田居》,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春望》。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上,我们既要继承前人好的教学方法,又要运用一些灵活、实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使语文古代诗词教学充满生机,情趣盎然,让学生真正喜欢古代诗词,以确实提高学生对古代诗词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王德昌 《中国古典精粹文库》,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
2、蒋孔阳 朱立元 《美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关键词] 概念整合理论;心智空间;网络;映射
[中图分类号] H0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639(2012)02—0063—04
一、引言
美国语言学家福柯尼耶在1985年提出“心智空间”[1]这一概念,此后他进一步提出“概念整合理论”[2]。这一理论在语言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诗词解读更是具有独特的阐释力。目前,概念整合理论在诗词领域的研究大都从诗歌意象、诗喻等层面展开分析,较少从读者心智空间层面探究诗词情感及主题意旨。概念整合理论对诗词的宏观研究已经有所成果,但运用其阐释陆游的《钗头凤》(以下简称陆词)仍有研究空间。本文旨在通过概念整合理论的整合网络、模型构建等,验证其对《钗头凤》的分析能提供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理论框架。
二、概念整合的理论基础
概念整合理论是美国语言学家福柯尼耶和特纳在心智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共同提出来的。概念整合是一系列的认知活动,是将不同空间的输入信息进行彼此映射的最优化选择,提取各自最契合的意义整合起来而成为一个新概念结构。福柯尼耶和特纳提出了四空间论,这四个空间为概念整合的场所,即类属空间、输入空间Ⅰ、输入空间Ⅱ和整合空间。四个空间是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三个运作方式衔接起来的层创结构。结构整合、心智空间都包含着映象意念,是投射链将表征、所指空间输入、超字面意义整合空间、心智空间连接在一起的一系列认知活动[3]。语言都存在于一定的语境中,所以概念整合具有一定的背景区。“背景区”是由言语事件、言语事件参与者及周围环境构成的。每个意义表达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背景动因,之所以发话者起码能朦胧地知道如何对待概念中的角色作用,是背景区发挥的作用[4]。概念整合涉及两个或多个输入空间的映射及第三空间的信息整合,当一个输入空间的信息同其他信息明显不同时,这时的概念整合便会产生新创意义。空间关系可用图1加以描述:
概念整合理论认为意义成因涉及共有空间、呈现输入空间、所指输入空间及整合空间,编码意义整合模式及新的概念模式的产生都在这四个空间中进行[5]。
三、概念整合理论对陆词词语的认知阐释
《钗头凤》是南宋诗人陆游为抒发自己对唐婉的爱情眷恋而作,述说着失去爱情后的伤感、内疚、悔恨和叹惜之情。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陆词进行认知分析,对其艺术语言的赏析能提升至更高的境界。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6]!
空间是概念整合的基本理念。词中的每一个事物都是一个独立的意义空间,事物所包含的所有意义可以组成一个概念包,经过人的心智空间对诗词整篇解读,进行输入信息概念的选择加工整合,而此加工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认知处理过程。概念整合是在一系列心智空间的概念整合网络中进行的。词汇的构成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合并,其构成时往往被赋予人类的感彩,词汇意义随人类感情而迁移,迁移的过程就是概念整合的过程,词素由于移就而失去原来的意义。“满城春色宫墙柳”一句中“春色”,春天的颜色,这里是囊括了春天所有的景物。春天本来是没有颜色的,“色”的客观存在的自然义是色彩,但是它和“春”组合在一起之后,通过人的感情迁移而赋予的意义,“色”非色,而是景物。“春”与“色”合并、完善、整合的新创意义就生成了“春天里的景物”。这个词的意义生成过程经历了概念化的历程(如图2)。 “景物”的意义不是“色”本身意义,而是带有人的体验的认知意义。
任何一个短语、搭配形式的形成都是在线的、动态的意义的整合,短语的意义是在整合中生成的。诗中描述的自然客观事物为源域,诗人的感情为目标域,以“物”或“景”寄托诗人情感的表达形式体现了人的“情”与“景”的概念整合思维,并由此产生了新创意义。意象可以是“客观的”,感情攫取了某个外部场景或动作,并把它带进头脑里,这个漩涡把其他东西全部清除掉,只留下那些基本的、主要的或鲜明的特质,最后以类似外界的原型的形式而出现[7]。“东风”是客观事物,而“恶”是人类的感情,东风是指客观存在于自然界的春风,春风本应是和煦的,可是由“恶”来修饰,就颠覆了其原本温暖柔和的情感,在概念整合的过程中产生了矛盾,由此衍生出新创意义,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礼教的愤懑。
比喻字面语涉及所指物是对虚像存在体而言,而不是对真实的存在体而言,真实的意义指的是同环境世界的关系,而虚像存在体涉及与真实界面不同的虚像成分的结构[8]。隐喻语言中虚像成员常常要经历整合空间运动的谓语表征而具人性化。“山盟”,山一样的盟誓,在整合空间整合而产生的实际意义的比喻机理如图3:
“山盟”字面语涉及物是对“盟”而言,而不是“山”。 具有高连通性者,总是被优先映射和理解[9]。“山”具有横亘不变、巍峨坚固等特征,而“誓言”具有虚无空洞、坚定长久等特征。“盟”空间映射到“山”的意义空间,并在此空间寻求最优选择成员,通过心智整合映射到高连通性的“横亘不变”、“坚定长久”的空间成员,得到新创意义即盟誓像山一样坚定,亘古不变。
四、概念整合理论对陆词小句的认知阐释
概念整合的中心环节是人的心智空间映射,所以映射是表征同所指成员之间存在的关系通道,这样心智空间才得以对真实信息和表征信息加以区别。如: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与“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之间是类推映射关系。当输入的“手”、“酒”、“柳”与“恶”、“愁”、“离”被映射在心智空间并连通起来时,便激活了读者心智空间中的认知图式,从一个空间概念去指另一个空间概念成员的过程中产生了概念整合意义:手还是那样红润,酒还是那样甘醇,柳树依旧碧绿,可是这时的诗人心里满是难以言状的凄楚和愁怨。满园春色,却毫丝不能减轻他的离情别恨,使人对“手”、“酒”、“柳”后隐藏的意义多有猜测。衍生出的整合意义是以乐景反衬哀景,加深渲染哀景的凄凉孤寂之情,突出对封建婚姻的抨击。
概念整合的本质是人的思维方法,常见的整合形式是糅合型整合。糅合型整合是两个相似而不相关的概念整合[10]。糅合整合的基础是相似性,它将两个不相关的概念域中的相似成员性质整合在一起而产生新的概念意义。糅合是有层次的,可以分为首序糅合、二序糅合等。若将“红酥手”看成概念图示,“手”由“红”和“酥”修饰,经过心智空间的整合验证是合理搭配,其合理性基于两个图示间的概念可整合性,我们可以把修饰与被修饰词组看成是概念糅合型产物,如图4:。
正如特纳指出的那样:“意义来自跨越一个以上心智空间的连接。语意并不是概念容器中的存放物,而是有生命的、活跃的,具有动态性与分布性。”[11]意义不是限定在概念容器中的心理物品,而是投射、联接将多个空间进行融合的复杂运算[12]。整合概念是通过新创结构实现的,新创结构的成因在于整合空间推理,跨域映射是新创结构产生的途径,因此新创结构是概念整合的产物。诗歌的整合形式之一便是图示整合。诗中感情的升华是人的心智网络概念的整合,“情”与“景”交融整合也是诗的隐喻图像连通所致。《钗头凤》也是有“颜色”的。“红酥手,黄藤酒”和“东风恶,欢情薄”,“红”、“黄”都是暖色调,而“恶”、“薄”是冷的感情,以暖色衬托冷调,突出了冷调的悲凉凄冷。诗中光色结合,明暗对比,冷暖平衡所产生的意境效果,都是诗歌隐喻图像连通所致,读者从诗中看到的“色”实质上应该说是颜色隐喻图像连通性把所看到的景物与人的心智连通起来,也可以说是“颜色”规约了读者所想象到的景物范畴,从而凸显了诗人情感中的景物特征。因为各种的隐喻图像连通映射可以激活人的心智空间相应的图示域,为诗歌的理解提供解释力。各种的隐喻图像连通不只在诗的文本中,而且读者的心智中,隐喻图像连通引发了读者与诗人的共鸣。
五、概念整合理论对陆词语篇的认知阐释
诗词的隐喻和象似性是互动的,诗词的映像象似性引领着诗词的隐喻阅读。三个主要映射连通着诗词意义整合工作过程,这三个映射是: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隐喻映射,诗歌视觉文本对源域输入空间的意象映射,整合空间对诗的视觉拟象映射[13]。这首诗的概念整合理解就是通过上述三个映射所实现的,因为词语和词语之间,即域与域之间发生关系才成为系统,发生关系的动因是映射。此词上阕中,“红酥”与“手”、“黄藤”与“酒”、“东风”与“恶”、“欢情”与“薄”、“一怀”与“愁绪”都是映射连通使这些事物感情产生了关系。如以此词上阕为本,可产生下图认知模型结构图:
概念整合理论者福柯尼耶和特纳认为:整合产生了输入中所没有的新创结构。概念整合理论是理解认知推理的理据,输入空间不同成员被有选择地映射到整合空间,使整合空间的新推理成为可能;这些新推理是自动的,所有的输入空间都是严格的心智结构[14]。整合形成的新创意义是一种创新,是对输入信息在整合框架中认知的结果。概念整合形成的新创意义不同于参与整合的各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也无法从后者直接推导出来。设定《钗头凤》的上阕是输入空间Ⅰ,下阕是输入空间Ⅱ,上阕中的所有事物及其被赋予的感情与下阕所描述的事物及其感情产生映射关系,经过读者心智空间网络整合,结合诗人因封建礼教的束缚而被迫与相爱之人分离的背景语境,得出的新创意义就是对已逝的感情的无限叹惋。由此可得,诗词语篇的概念整合模型构建如下图:
关键词:课程改革;古典文献学;专题讲座;符号学
从教十年,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改革一直在认真尝试推进,面对全新的受众与当今社会的实际需求,如何让这一传统学科再度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和与时俱进的生命力,近两年来,我在原有教学实践基础上又完成了以下几点创新与完善,现总结如下。
1、古典文献学、考据与校勘基本常识的适当引入
古籍流传既久,其间免不了有许多失真之处。李白《将进酒》明代刊本“天生我才必有用”句,清王琦校勘时已发现“天生我才必有开”等异文,敦煌唐人手抄残本则作“天生吾徒有俊才”,如此脍炙人口的名言到底真伪如何分辨,若不了解一些基本校勘常识,往往会有立说不稳的危险。此外,“窗前明月光”的“床”是指井栏还是胡床?贾岛“僧推月下门”的典故是否仅是美丽故事下掩盖的伪诗?崔颢《登黄鹤楼》的千古名作开篇究竟是“昔人已乘黄鹤去”还是“昔人已乘白云去”?……凡此种种,足以说明文献考据的功用.在古代文学的课堂上,无论是作者思想探讨、作品美感分析,还是文字结构、内容意旨,都要仰仗精确的校勘。在目前学界日趋浮浅、妄训浪批的现状下,笃实务本的风尚是纠正当今青年学生读古文只求娱乐不求本源的当务之急,就像木匠做工需要锯子、刨刀、斧子等等基本工具一样,要想进入学术殿堂的门庭,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文字、声韵、训诂等功夫缺一不可。在长期的传统教学中,古典文献校勘并非本科生能够接触的学科内容,却又是登堂入室的基石之一。为解决这一悖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已将此板块有机贯注于日常课堂中,通过化艰涩为简易、变古老为今用、寓趣味于实例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考据校勘的基本常识,以便帮助青年学子在古典文学的海洋遨游时,能脚踏一叶扁舟,气定神闲。
2、系列专题讲座式授课的大胆引入
传统古文课堂的讲授方式是将文学史与作品选分离,分人分时段单独进行讲授,这种体系弊端较为明显:单纯以文学史的前后演进为线索,依次讲述历朝历代文学发展现象,原本鲜活的审美艺术会僵死固化在历史的框架中,文学独立的灵性与价值被削弱;仅是逐篇讲授经典作品,又会因缺乏史之逻辑架构支撑,使学生对文学现象无法获得系统性与整体宏观的认知。为克服上述教学体系缺陷,我尝试开发出“系列专题讲座”的方式,将代表作家或经典创作流派糅合成一个个专题,在此专题下,以文学创作者(人)为核心,有机统摄与之相关的各类文学与文化现象(事),使隶属于同一专题下的各个小板块参差互见,彼此补充――即效仿司马迁《史记》打破编年体、国别体等旧有体例,以人为中心,通过人物生平活动来有机统摄历史事件的“纪传体”体例,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以苏轼为例:作为宋代最杰出的文学大师和文化巨匠,苏轼一人横跨诗、词、文、书法、绘画、禅学等多个领域,按照传统的讲法,可能在讲宋诗时提到他,讲宋词时提到他,讲宋文时还会提到他,但多个板块中提到的同一个人,在创作心态与特色成就上实有一脉贯通之处,这就造成了教学精力与时间的浪费,一分为三,也割裂了一个文人的整体性。故而我将与苏轼相关的所有板块都统摄于以他命名的一个大专题之下,这其中有他的爱情与婚姻、他在禅宗文化上的造诣、他的贬谪历程、他清旷豁达、高风绝尘的人格魅力、他才华横溢、机趣幽默的文化修为等内容,通过上述“知人论世”的系统讲述,再水到渠成将其诗、词、文的创作成就有机嵌入生平经历的娓娓讲述中,这样在无形之中,学生已在趣味盎然的氛围中,完整接受了他在文学与文化上的巨大成就,既不乏味又避免了割裂感。经过多次实践,这种教学的成效非常鲜活而成功,以此方式塑造的文人专题,其人其作之特色,学生都乐于接受,且印象深刻。在专题讲座之外,亦保留传统文学课程设置之所长,另有诸如分体文学史(纵向发展线索)等无法并入上述人物专题讲座的内容设置,正如司马迁在纪传体之外,又设“书”、“表”补充介绍政治、文化等专题一般,以求完成对传统文学与文化经纬交错、立体交叉的全面逻辑架构。
3、西方符号学在古诗文鉴赏中的尝试运用
就中国古典诗歌而言,在语义鉴赏研究中的很多问题,光靠传统语言学、古典文论美学等工具已经不够全面,在当今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大量涌起的时代,大胆借用起源于西方结构主义的符号学,也许更有助于深刻理性地架构起历来讲究“妙处难与君说”的中国古典文学令人信服的新阐释系统。试看,为何杜甫笔下“香稻啄余鹦鹉粒”的语法倒装就是绝妙佳句,而重新组句后“江南又绿春风岸”就让人感觉啼笑皆非?再者,《周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阐释,从符号学的角度来审视,正是我们古人凭直觉领会到的文学作品符解符号具有无限衍义作用的特征表述。此外,古典诗论中 “炼字生佳句“、 “以乐景写哀情”之修辞手法,都属于符号学可以解释的范畴。总之,很多在传统课堂上无法用理性逻辑解析透彻,只能凭借直觉领悟、敏锐语感进行审美感知的古典文学鉴赏对象,在符号学的工具运用下,就多了一种有力的辅助理论支撑,故而在当今中国古代文学课堂上,有必要适度引入西方符号学的基本原理,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与时俱进的,开创性的尝试革新。
通过以上改革手段,可避免在传统教学法中学生只能极端痛苦地死记硬背一肚子文学史理论又很快抛之脑后、两手空空的尴尬,而是将古典文学血肉丰满的生命力通以有温度的方式化到学生心里,使之成为其离开学校后漫漫人生旅途中的一种素养、一种底蕴,滋养心灵、丰厚人生,从而真正实现这门课程在当今的开设目的。
参考文献:
[1]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版
[2]黄永武,《中国诗学・考据篇》,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10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