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企业税务管理创新范文

时间:2024-03-21 10:24:46

序论:在您撰写企业税务管理创新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企业税务管理创新

第1篇

1.跟进国家税务信息化发展

我国的税务信息化工作一直受到了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1994年“金税工程”成为包含金关、金卡和金税的“三金”国家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之一。9年期间,国家税务总局统一规划并实施了“金税工程”一二期工程。实现了覆盖全国的税务系统网络信息化建设。2016年在“金税工程”一二期建设的基础上,国家税务总局启动了“金税三期”工程整合分散单点的税务系统,建立一个包含网络硬件和基础软件的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成为我国政府各部门中信息化建设成效最为显著的行业系统之一。国家税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可预见,未来税务信息与工商信息、银行信息进行互联互通,税收监管将在更加透明的环境中实现。

2.满足国家税务精细化管理需求

随着国家税务信息化的发展,税局对企业税务合规要求也将进入到精准把控的阶段。近年国税总局进行的“千户计划”,将税务管理前置到业务层面。而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司2009年印发的《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更加详细的对大企业合理控制税务风险,防范税务违法行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各种纳税行为进行详细要求。

3.解决税务管理与企业管理不协调

随着企业管理理念的革新,数据化业务、数字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共识。然而,企业税务未能与其他业务一样同步信息化发展,很多企业还停留在使用财务系统完成涉税会计科目合算,纳税申报、所得税管理、纳税数据统计等的税务管理工作手工完成,其他税收文档和涉税信息散乱无序。人工取数、手工操作,以及税务人员变动较快,不仅导致税务工作效率较低,更令企业面临很多管理风险。大型企业对企业状况的全面了解,快速的决策性需求日益增加,税务的原有依赖于财务核算,依赖于手工统计,依赖于人为判断的方式已无法满足公司管理层对税务信息的决策需要。已然影响企业管理自身的均衡全面发展。

二、企业税务管理信息化现阶段

在国家税务信息化逐渐完成各地区各分散系统的数据统一,使国家对企业的税收监管越发全面。尤其在发票认证、抵扣全面网络化,电子发票计划全面推行,各纳税申报系统接口开放,以及税局对企业进行税务风险指标评估,等一系列推进信息化成果利用的举措后,各行业企业均开始重视立足于企业内部税务管理的信息系统。通过对各企业的税务信息系统的考察,目前企业税务信息系统基本能够实现以下几个功能:(1)实现企业涉税信息的管理其功能主要完成涉税基础信息管理,尤其是对于集团型企业,其成员企业数量多,组织结构复杂。各下级企业使用不同的财务核算科目体系,核算办法,甚至是不同国家税法等。其基本内容包括纳税主体国别、适用税收制度、纳税主体名称及税号、主管税务机关、适用会计科目等等,税务视角的企业组织架构等信息。涉税信息的收集梳理成为分层管理的系统权限设置的基础条件,实现不同层级的税务组织机构的管理范围划分。(2)实现全税种业务的系统化此功能是税务工作基层人员对税务信息系统最核心的需求。包含日常发票的开票、认证、抵扣,各税种税款计算及纳税申报,所得税预缴、汇算清缴计算等内容。通过信息系统的与税局的发票的开票、认证、抵扣等系统建立接口,在面对用户的唯一的平台中完成发票的流程管理;通过与人力、采办、销售及财务系统间建立数据接口,采集涉税相关数据,基于税收法规自动计算或半自动计算应纳税款;通过获取纳税申报所需的业务或财务相关数据,自动生成法定的纳税申报表。在不同经营地国家税务系统开放的情况下对接纳税申报系统,实现月度、季度及年度纳税报表自动申报;通过系统自动或半自动判定税务与会计差异,实现对所得税费用的准确核算,辅助进行企业所得税预缴及汇算清缴计算及申报。(3)实现税务工作流管理借助信息系统的工作流工具,将符合企业内控制度和税收法规要求的工作流程固化到系统中,实现全企业的税务流程统一及全流程控制。便利的办公方式,节约涉税事项的处理时间,防止不合规的审核顺序或审核遗漏。(4)实现多层级的税务数据集中按照税务角度的组织结构,可进行全企业的全税务信息收集,实现分国别的数据口径统一。并通过自行定义,进行各类汇总计算,结构化信息展示。如实现按行政区划、成员企业、税费种类、业务板块等多维报表展示、时时查询应交税费、实缴税费、地方财政贡献情况等;实现集团内各企业纳税信息的横向分国别对比;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信息的税务信息参考。(5)实现涉税法规信息提供信息系统将涉及本企业涉税业务的各项税务法律、税务法规纳入至系统中,形成可查阅的税收法规知识库。为各层级涉税人员提供可靠的税务参考信息。其形式可以是简单的文档整理收集,提供方便的查询路径;也可能将法规固化到税务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中,对系统进行更精确的管理。

三、技术引领的税务管理创新

企业税务信息化的初步成果,已经可见的对税务管理变革进行了有效推动,从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组织结构以及经营环境四个方面总结如下:(1)税务管理理念创新税务管理理念的颠覆,是信息化带动的最根本的变化。将税务管理从老旧的以“搞好政府关系”为手段,以“不让税局查出事儿”为最高目标的潜意识里拉出来。真正将税务管理作为以企业自身的需求为出发点而自上而下的进行管理改革。正视“创新性破坏”对税务管理传统的彻底粉碎重建。理念的变革将税务管理拉到与财务管理同等的高度看待,企业也将用知识管理观念、全球经济一体化观念、战略管理观念等先进的管理理念对税务管理进行重新审视。(2)税务管理手段创新税务的传统管理以事前强制,事后惩罚为主,通常企业以行政命令下达,自查任务摊牌和强制管理上报等形式进行税务管理,其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人”的岗位职能划分和职业道德。这样的管理手段,效率较低,不确定性大,主观能动性差,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在管理沟通上。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在减少重复工作,取消纸质审核,降低手工操作的同时将管理理念在日常工作流中固化,将管理信息收集去人工化。将硬性管理手段内化为软性管理手段,以企业管理需求为核心内容,围绕“人”的体验,追求“企业管理”与“以人为本”的共赢的现代管理新模式。(3)税务管理组织结构创新建立企业统一的税务管理系统可以推进集团企业的税务管理的组织结构更新,集中的管理要求渗透,和高度的数据集成,决定了集团税务管理的高度集权。其集权不是行政手段的集权,而是表现为管理理念的统一,工作流的统一,数据结构的统一。进而税务管理的纵向分工和横向分工发生变革。在纵向分工上,领导层进行税务管理的统一分析规划、风险的统一管控,而业务层集中在完成日常工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而在横向分工上,税务与其他业务间的跨部门管理更加权责明确,部门间更能良好的进行合作共享,而不是认为税务管理在对其进行“指手画脚”。税务管理的向上转移,将涉税决策与税务实际业务分离,可能产生更多的部门内部优化,税务业务操作的系统固化,税务专业知识的信息化传递,可促使基层单位将税务和财务人员进行合并。(4)税务管理推动环境创新在企业进行管理理念变革后,税务业务的合规,税务风险的规避,已经成为企业自身的管理需求。在变被动为主动后,企业的管理变革的速度将会赶超国家对企业的税务要求,其税务遵从将不再是企业的压力,税务的风险自查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本能。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对企业的信任度将大大提高,社会的认可度也随之提高。企业经营的社会环境将更利于企业的经营发展。

作者:吴迪 单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参考文献:

[1]谭荣华.《税收信息化教程》(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中国税务学会,《税收信息化建设研究》,2004.

第2篇

税收管理主要是指以税收工作为主的政府职能机构,它履行国家权力行使对税收从征、收、分等一系列环节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管工作,目的是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及时保证国库充盈,同时也通过税收的作用发挥对经济的调节影响。针对税收管理机构来讲,其背后是国家,并履行其在税收方面的职能。由上到下各层级政府税收部门都是税收管理的实际执行机构。从大的方面来讲,税收分配关系到国家跟企业、中央和地方等的收入分配;从小的方面来讲,税收分配是各个税收执行机构同纳税人之间的征纳关系。

二、加强企业税务管理的必要性

1、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税务支付成本,实现企业财务利益效益最大化。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经营活动和范围都会逐渐增多,随之税收成本就会相应的上涨,如果加强税务管理,那么企业就会在税务上花费很多辛辛苦苦赚回来的利润,所以加强税务管理是必要的,通过对延期纳税来增强企业税收获得的实际利润,增加企业经营效益。但是如果企业单纯只盯着很低的税负,并通过各个渠道和方法来实现,一旦被税务机构查出涉嫌避税、偷税行为,企业会付出相当大的成本,加重了企业额财务风险,因为一经被证实,不仅要上缴偷税、漏税罚款,还使得企业的信用蒙上阴影,给以后的融资带来困难。企业要加强税务管理,在投资、筹资、利润分配上等进行有效控制,这样会让企业减轻部分应缴税费,还可以防止因违反税法而面临的缴纳罚款,企业的税务成本降低了,反之企业的利润就提升了,企业才能发展的后劲。

2、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纳税意识。

企业要加强税务管理首先就得让企业管理者、财务管理人员、出纳、结算等人员熟悉会计法、会计准则、税收法律、政策、税收制度等,所以企业要检查相应同事是否具备了基本知识,并强化普及,通过培训等渠道进行补充、完善,让大家都有税法观念,具有财务管理能力。

3、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企业财务部门熟知税务知识,可以通过分析对比税法中的税基和税率之间的差别,找出或创造企业自身能够享有税收优惠的经营活动,帮助企业减轻一定的税务负担,使得企业在竞争行业中处于盈利水平高的企业,并且在过程中可以加深对企业业务结构调整,发挥资本在税收中起到的作用,让其在不同的企业进行流动和合理配置。

三、我国企业税收管理现状

1、少缴税与多缴税同时存在

不少企业都存在少缴税的情况,主要是对税收政策理和把握不准确。然而更有一些企业为了减轻税收负担,获得税收利益,铤而走险触犯税收法律,造成偷税漏税。其结果是,一经征收部门查出,势必追征偷漏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一定数额的罚款,严重触犯法律的,给予刑事处罚。多缴税的情况也存在于多数企业,尤其是国营企业。有些税种在发现这些问题以前多交的税金,国家是不予退回的,这样企业多交的税金就成了对国家的无私奉献。

2、涉税风险与税收优惠政策运用不足同时存在

部分企业由于对税收信息了解不够,对税收优惠政策尤其是新出台的优惠政策不了解,对一些税法公式理解不透,不清楚税法与会计的差异等原因,而导致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税收优惠政策在给企业带来节税利益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的存在。大部分税收优惠政策都有期间规定的,稍有不慎,则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熟练全面掌握税收优惠政策,规避涉税风险。

3、企业未形成有效的税收筹划联动机制

所谓税收筹划联动机制就是,加强机关和基层之间、税源管理部门和稽查部门之间、各业务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按照流程化管理要求,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协调配合、衔接到位的流程运行模式。对相关工作涉及多个部门或部门之间职能交叉的,实行扎口管理,部门联动。加强机关对基层的指导和服务,基层增强对机关的理解和配合,实行机关与基层联动。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税务筹划意识淡薄,尤其是国有企业更是如此。绝大多数企业领导认为税务筹划与安排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其他部门没有关系。这样使得国有企业在重大改革和经营决策等问题上往往不考虑税收问题,没有很好地研究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有些国有企业为了完成经营责任制而忽略税务筹划,导致事后工作的被动,这样很容易产生被动局面。

四、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创新策略分析

1、企业领导要更新观念,树立税务筹划意识

由于企业领导对财务知识和税务知识不了解,加上财务人员未能及时掌握税收政策,因此在涉及到企业税务问题时,不能主动积极的应对,而是被动接受,或者通过外界关系解决涉税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依法治税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企业领导班子必须更新思想观念。作为领导不仅要做到自身税收政策法规的学习,树立依法纳税、合法节税的理财观,而且要积极关注企业税务筹划,从组织、人员以及经费上为企业开展税务筹划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规范税务筹划基础工作,建立税务筹划内部治理机制

设立完整、规范的会计账目和编制真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既是国家有关《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也是企业依法纳税、满足税务管理部门要求的基本需要,同时又构成了企业税务筹划的微观技术基础。完整、规范的会计资料便于企业对税务筹划进行量化分析,为提高筹划效率提供依据。

3、培训专门的税务筹划人员,建立一支精干的税务筹划队伍

税务筹划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而税务筹划是一项比较高层次的理财活动,需要财务部门和企业管理者沟通达成一致后实施,若税务筹划比较成功,能够帮助企业起到降低税收负担;若税务筹划失败或无法实施,比如因为筹划组织者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具体实施办法;企业财务人员缺失会计法律、金融、政策、管理等知识带来筹划不完善;以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人员没有执行到位,那么整个税务筹划带来的结果可能会史企业得不偿失。所以企业要重视对企业税务筹划人员的培养,加强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

4、加强企业关联交易的监控和分析,防范企业的税收转移和偷逃税问题

第3篇

1.跟进国家税务信息化发展

我国的税务信息化工作一直受到了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1994年“金税工程”成为包含金关、金卡和金税的“三金”国家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之一。9年期间,国家税务总局统一规划并实施了“金税工程”一二期工程。实现了覆盖全国的税务系统网络信息化建设。2016年在“金税工程”一二期建设的基础上,国家税务总局启动了“金税三期”工程整合分散单点的税务系统,建立一个包含网络硬件和基础软件的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成为我国政府各部门中信息化建设成效最为显著的行业系统之一。

国家税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可预见,未来税务信息与工商信息、银行信息进行互联互通,税收监管将在更加透明的环境中实现。

2.满足国家税务精细化管理需求

随着国家税务信息化的发展,税局对企业的税务合规要求也将进入到精准把控的阶段。近年国税总局进行的“千户计划”,将税务管理前置到业务层面。而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司2009年印发的《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更加详细的对大企业合理控制税务风险,防范税务违法行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各种纳税行为进行详细要求。

3.解决税务管理与企业管理不协调

随着企业管理理念的革新,数据化业务、数字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共识。然而,企业税务未能与其他业务一样同步信息化发展,很多企业还停留在使用财务系统完成涉税会计科目合算,纳税申报、所得税管理、纳税数据统计等的税务管理工作手工完成,其他税收文档和涉税信息散乱无序。人工取数、手工操作,以及税务人员变动较快,不仅导致税务工作效率较低,更令企业面临很多管理风险。

大型企业对企业状况的全面了解,快速的决策性需求日益增加,税务的原有依赖于财务核算,依赖于手工统计,依赖于人为判断的方式已无法满足公司管理层对税务信息的决策需要。已然影响企业管理自身的均衡全面发展。

二、企业税务管理信息化现阶段

在国家税务信息化逐渐完成各地区各分散系统的数据统一,使国家对企业的税收监管越发全面。尤其在发票认证、抵扣全面网络化,电子发票计划全面推行,各纳税申报系统接口开放,以及税局对企业进行税务风险指标评估,等一系列推进信息化成果利用的举措后,各行业企业均开始重视立足于企业内部税务管理的信息系统。通过对各企业的税务信息系统的考察,目前企业税务信息系统基本能够实现以下几个功能:

(1)实现企业涉税信息的管理

其功能主要完成涉税基础信息管理,尤其是对于集团型企业,其成员企业数量多,组织结构复杂。各下级企业使用不同的财务核算科目体系,核算办法,甚至是不同国家税法等。其基本内容包括纳税主体国别、适用税收制度、纳税主体名称及税号、主管税务机关、适用会计科目等等,税务视角的企业组织架构等信息。

涉税信息的收集梳理成为分层管理的系统权限设置的基础条件,实现不同层级的税务组织机构的管理范围划分。

(2)实现全税种业务的系统化

此功能是税务工作基层人员对税务信息系统最核心的需求。包含日常发票的开票、认证、抵扣,各税种税款计算及纳税申报,所得税预缴、汇算清缴计算等内容。

通过信息系统的与税局的发票的开票、认证、抵扣等系统建立接口,在面对用户的唯一的平台中完成发票的流程管理;通过与人力、采办、销售及财务系统间建立数据接口,采集涉税相关数据,基于税收法规自动计算或半自动计算应纳税款;通过获取纳税申报所需的业务或财务相关数据,自动生成法定的纳税申报表。在不同经营地国家税务系统开放的情况下对接纳税申报系统,实现月度、季度及年度纳税报表自动申报;通过系统自动或半自动判定税务与会计差异,实现对所得税费用的准确核算,辅助进行企业所得税预缴及汇算清缴计算及申报。

(3)实现税务工作流管理

借助信息系统的工作流工具,将符合企业内控制度和税收法规要求的工作流程固化到系统中,实现全企业的税务流程统一及全流程控制。便利的办公方式,节约涉税事项的处理时间,防止不合规的审核顺序或审核遗漏。

(4)实现多层级的税务数据集中

按照税务角度的组织结构,可进行全企业的全税务信息收集,实现分国别的数据口径统一。并通过自行定义,进行各类汇总计算,结构化信息展示。如实现按行政区划、成员企业、税费种类、业务板块等多维报表展示、时时查询应交税费、实缴税费、地方财政贡献情况等;实现集团内各企业纳税信息的横向分国别对比;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信息的税务信息参考。

(5)实现涉税法规信息提供

信息系统将涉及本企业涉税业务的各项税务法律、税务法规纳入至系统中,形成可查阅的税收法规知识库。为各层级涉税人员提供可靠的税务参考信息。其形式可以是简单的文档整理收集,提供方便的查?路径;也可能将法规固化到税务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中,对系统进行更精确的管理。

三、技术引领的税务管理创新

企业税务信息化的初步成果,已经可见的对税务管理变革进行了有效推动,从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组织结构以及经营环境四个方面总结如下:

(1)税务管理理念创新

税务管理理念的颠覆,是信息化带动的最根本的变化。将税务管理从老旧的以“搞好政府关系”为手段,以“不让税局查出事儿”为最高目标的潜意识里拉出来。真正将税务管理作为以企业自身的需求为出发点而自上而下的进行管理改革。正视“创新性破坏”对税务管理传统的彻底粉碎重建。

理念的变革将税务管理拉到与财务管理同等的高度看待,企业也将用知识管理观念、全球经济一体化观念、战略管理观念等先进的管理理念对税务管理进行重新审视。

(2)税务管理手段创新

税务的传统管理以事前强制,事后惩罚为主,通常企业以行政命令下达,自查任务摊牌和强制管理上报等形式进行税务管理,其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人”的岗位职能划分和职业道德。这样的管理手段,效率较低,不确定性大,主观能动性差,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在管理沟通上。

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在减少重复工作,取消纸质审核,降低手工操作的同时将管理理念在日常工作流中固化,将管理信息收集去人工化。将硬性管理手段内化为软性管理手段,以企业管理需求为核心内容,围绕“人”的体验,追求“企业管理”与“以人为本”的共赢的现代管理新模式。

(3)税务管理组织结构创新

建立企业统一的税务管理系统可以推进集团企业的税务管理的组织结构更新,集中的管理要求渗透,和高度的数据集成,决定了集团税务管理的高度集权。其集权不是行政手段的集权,而是表现为管理理念的统一,工作流的统一,数据结构的统一。

进而税务管理的纵向分工和横向分工发生变革。在纵向分工上,领导层进行税务管理的统一分析规划、风险的统一管控,而业务层集中在完成日常工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而在横向分工上,税务与其他业务间的跨部门管理更加权责明确,部门间更能良好的?M行合作共享,而不是认为税务管理在对其进行“指手画脚”。

税务管理的向上转移,将涉税决策与税务实际业务分离,可能产生更多的部门内部优化,税务业务操作的系统固化,税务专业知识的信息化传递,可促使基层单位将税务和财务人员进行合并。

第4篇

一、国内石油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1、企业员工对财务管理工作认识不足。我国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财务部门的工作重点主要在会计工作上,对企业投资,运作以及财务状况的预测分析做的较少,仍然存在“重会计,轻财务”的现象。

2、财务人员素质亟须提高。财务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很强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和技能,面对国际国内快速多变的环境,同样需要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检验的人才。而且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更新,电子计算机技术已经融合到公司财务的各个方面,所以对新事物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同样是财务人员不可或缺的素质。

3、企业理财环境不规范。在国家经济政策中,对油气产品的销售价格以及市场配额都予以限制,使得目前石油企业还未完全摆脱原计划体制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对企业理财的自主性有着一定的影响。而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与制度、财会人员的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例如:企业组织形式和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完全建立,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还不健全的问题,都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作用的发展。

4、伴随着石油企业“走出去”的热潮,海外投资面临的风险也在累积。近年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多变,西亚北非局势动荡不已,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社会治安环境令人担忧。“走出去”的石油企业面临的资金安全、税务争议、汇率波动、合同变动等风险不断加大,复杂多变的环境,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推进财务管理创新的意义

首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企业财务管理创新。随着人们物质,精神水平不断提高,石油企业需要创造性地去制定适合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发挥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实现民主理财和科学理财。

其次,科技革命、管理革命需要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地被企业开发利用;同时管理也需要不断创新。企业财务管理如果不能有效地配合科技革命,那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

最后,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企业形式越来越复杂,同时面临的也是一个快速多变的环境,所以各种周密计划都有可能失败。但是失败之后,则会带给企业更多创新的机会。

三、财务管理创新应该采取的措施

1、树立风险价值,安全保密,知识管理的观念。企业必须树立风险理财观念,建立健全财务预警机制,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同时,网络技术的普及则需树立安全和保密观念,加强网络运用的安全和保密工作。企业财务管理必须重视对知识和人力等无形资本的管理。

2、 将原有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的目标,转向知识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这个目标激发了员工对知识产业化的认识,了解到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不仅是对自己同时对企业都是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激发了员工不断创新,并保持动力。

3、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财务管理正在向网络财务管理转变。这样极大地拓展和延伸了财务的管理能力,必将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企业管理水平。

4、建立高效而有序的财务管理秩序,为创新提供广阔空间和优质环境。改善硬件设施。即对办公设备进行技术改进,加大利用计算机、网络等高科技技术,降低信息成本、操作成本,加大财务管理的创新动力。

5、选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建立健全创新奖励制度。企业内部应加快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使用机制,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财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按照创新者的创新绩效和成果,实施灵活多样的奖励方式,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对创新主体进行奖励,以满足个人不同层次的需要,从而产生较大的创新激励。

四、进而实现企业管理的创新

1、管理思想创新。通过财务管理中的各种创新途径,我们可以广泛树立起市场观念,效益观念以及人才观念等各种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的新理念,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企业内外部环境,才能在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2、管理组织,制度创新。通过财务管理中新科技,新工艺的应用,企业内部精干主体,压扁管理层次及精简管理人员等,同时在建立创新奖励制度的同时,理顺企业内部关系,解除制约着石油企业发展的体制障碍,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建立新的管理体制。

3、管理方法创新。基于财务管理中方法的创新,企业同样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反应速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满足快速变化的国内竞争国际化、市场需求。

4、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人才的竞争在现代企业的竞争中占有不可阻挡的一部分。企业管理即是对人的管理。企业要依靠优秀的人才创造优良的业绩,再依靠优良的业绩吸引优秀的人才。从而建立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五、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现实意义

石油企业只有摆脱旧的管理思想的束缚,勇于创新,同时加强以知识型人才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点,以创新为基础内容改革手段,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也是知识经济和世界一体化的要求。这样才能使得国内企业在面对外商对华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情形下,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常青.石油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

第5篇

关键词:集团企业;税务管理;改革;创新

集团企业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形成的具有多家子公司的团体企业,集团企业作为一个大型的组织机构其税务管理质量对于集团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税务改革与创新能够有效的降低税负并且规避涉税风险。提高集团企业的竞争力。

一、我国集团企业税务管理方式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集团企业目前税务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国集团公司目前大多规模庞大,有的企业户头很多,资金流庞大,而且过于分散,给税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权力过度集中,使税务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并且具体执行起来,又湿得缺乏统筹,过于分散。而且目前集团企业税务管理进行多元化的经营有些盲目,而且税务管理一体化的程度不足。当前,税务管理制度缺乏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和整体的规划方针,缺乏系统性和科学化的现代税务管理体系,这就导致了目前税务管理出现很多漏洞和问题,使之不能够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二、集团企业税务管理方式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集团企业税务管理改革与创新能够有效地减轻集团总体税收负担,增加集团税后利润。具体说就是通过税务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来实现从集团企业的全局性战略出发,为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减轻集团整体性税负、增加集团净收益,通过对整个集团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等经济活动事先分析、筹划和安排,以充分利用税法所提供的优惠政策及可选择性政策,从而获得最大的税后利益。

因为集团企业的构建需要长时间的发展,需要进行联合、兼并、分离等形式的改制重组,这样一来势必会导致企业产权的转移、隶属关系变更等一系列变化,均涉及到大量的税收问题,需集团企业仔细确认和统一协调。如果不能够克服当前管理方式上的存在的问题,实行有效地税务管理,那么就会导致大量的潜在税务问题,对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集团企业税务管理改革与创新的方式方法

1 构建一体化、多层次化的全面税务管理体系

要发挥母公司的决策权和对内管理权,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的资源一体化优势与管理协同效应。想要实行税务改革,母公司和子公司必须保持高度的集中一体化,以保证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实现集团企业纳税利益最大化。同时,集团企业的资产规模大、资本链长、管理跨度宽、地域分布广的特点,这就决定了集团企业的税务管理必须向多层次化的方向发展。要构建一个全面税务管理的体系,发挥集团资源一体化管理、实现整体资源配置高效性,在采购、生产和营销方面都要贯穿着税务管理的全过程,要将税务管理纳入公司的战略目标之中,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从制度上避免税务管理权力集中和漏洞的出现。

2 制定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

集团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集团税费管理部门,全面统筹和管理公司的税务事务,要建立多层次的税务维护和考核体系,建立内部控制和定期实行内部考核,各子公司要做好基础的税务管理工作,针对传统管理的问题,制定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形成激励机制,鼓励成员单位自觉进行税务管理,在全员参与的情况下,全面考核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税务管理情况。

3 构建合理的税务管理体系的战略

(1)做好筹资税务管理

比较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资金成本,包括资金占用费和资金筹集费。集团公司要设计优秀的资本来源结构,加大债务资本的比例,降低资金税务的成本。

(2)做好税务投资管理

集团企业在设立子公司时可以直接利用国家税法规定的优惠政策进行筹划与管理,这样既符合国家的税务管理计划,也符合公司的发展目标,集团企业可以依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因地制宜改变生产经营范围,尽量满足税收优惠政策。

(3)产权重组税务管理

当前,产权重组是集团公司的一种常见行为,主要包括合并、分立、资产重组和资产转让等,在这一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契税、企业所得税等,所以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应该从所得税和综合税的角度进行综合的税务管理。

(4)企业内部业务定价管理

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定价的方法,在根据资源制定产品的价格,可以实现减少成本,降低整个集团税务负担的目的。

4 集团企业税务风险防范管理的创新

集团公司由于其规模庞大,税务风险防范与规避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但是目前集团企业由于缺乏系统有效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在税务风险管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有必要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创新。

集团企业要进行税务风险防范的管理创新,首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的手段,规范税务风险评估流程,充分利用各类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力求全面、系统的掌握税务风险的动态发展情况,完善税务风险防范的体系。其次要加强对税务风险防范的监督过程,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在执行与实践中,设立定期检查制度,对税务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控制。第三是要借助专业机构进行税务筹划和风险管理,利用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对法律的熟悉程度来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最后是完善企业风险管理应急措施,保障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6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创新;必要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一、引言

企业的重要灵魂就是其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点。近年来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深化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日益复杂化。基于此,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显得很重要。除此之外,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环境的日益复杂,也使得传统的资金管理和结算方式落后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一种更加先进和完善的资金管理方式予以取代。这一变化对建立在传统经济模式基础之上的财务管理模式提出一系列创新要求。因此,探讨知识经济下的财管理创新,是企业实现成功理财的必然选择。

二、关于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在各个行业不断深入,快速发展的通信科技推动着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发生根本改变,网络化和国际化的特点使得新型财务管理可以实现集中式管理和远程处理财务问题。当今社会信息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资源。如今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得财务决策者突破了传统的依据货币信心的模式,转向通过计算机组合各种有用资料以进行可靠全面的财务决策;同时外部网络资源和社会内部也逐渐被纳入财务管理的对象当中。在信息社会中,原有的会计元素和理论已不能适应现代会计环境的变化。因此,必须创新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来解决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各种财务核算问题。会计元素的不断变化取决于信息技术的实时变化发展。会计的各种形式的变革创新的主旨即是为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提升,以能够快速适应各种当前和未来的经济环境的突然改变,从而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

三、创新财务管理目标

(一)“多元化”目标体系。利润最大化是资企业财务管理的终级目标,工业时代的物质资本的主导性与现代财务管理的使用排他性和物质资源的稀缺性十分相符。网络时代使得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目标都发生变化,因此需要重新定位财务管理目标。

(二)注重社会责任。知识资本在网络知识经济环境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由于知识具有可转移性质和可共享性质的特性,企业和社会的关联由于变得更加深入广泛。社会对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所做贡献决定了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因此,企业需要重视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四、创新财务管理内容

(一)重视人才的培养。企业应要树立新型理财观念,以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为核心;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不能够有效适应市场化运作管理包括知识资本在内的企业总资本,因其具有超前性、综合性、技术性和专业性,因此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对应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企业员工的能力和知识是现代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市场、技术和投资等资源的基础,因此更加凸显出智力和知识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财务人员的能力提高可以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来实现,以满足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二)利润分配由按资分配调整为按“经济要素”分配。随着社会分工的进程的日益分化,财务管理越来越彰显出独特的魅力。比如传统的经济要素主要包括知识、资本、劳动和土地等几个要素,在利润分配上,现代企业已逐渐使用按经济要素分配,突破了原有的按资分配。

(三)加强风险管理。企业在加强风险管理时需要重视投资和筹资风险。企业在筹资时应该严格控制风险,考虑自身实际,选择相应的资本结构,同时对于风险收入分配需要严格重视和监督,以保证企业能够有效抵御外部风险。企业在投资时面临着诸如通货膨胀风险、外汇风险、东道国政治风险和利率风险等一系列风险,对应企业必须重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四)无形资产的管理。如今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财务管理的重点之一就是无形资产。包括商誉、商标权和专利权在内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资产结构中逐渐占据主要份额。因此企业需要重视管理无形资产,建立一套决策指标体系以加强监督无形资产管理的状况。

五、创新财务管理方法

1.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体制。促进企业资产的保值和不断增值是财务管理的目标。为了实现有效开展各项经营活动,需要企业严格控制企业资金,对此可以建立体态新型管理体制,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加强外部监督和内部制约,推动反腐败斗争,加强廉政建设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心。

2.广泛运用信息技术。企业在信息化时代必须广泛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大量使用是经济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企业财务管理也逐渐使用电子信息化技术。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为基础,网咯财务已经逐渐融入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里面。企业通过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对各项财务报告和事项进行及时处理,可以实现协同处理业务和财务,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对企业的财务资源整合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可以帮助企业对市场环境变动快速做出相应反应,从而有效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3.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时代在不断发展进步,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已不再适应现代的财务管理,因此有必要改进财务管理方法。加强企业的预算管理,可以提升企业价值。主要目的是联系生产和经营各个环节,以对企业的经济行为形成约束规范,帮助企业合理科学的进行经济活动,最终实现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目标。具体过程首先需根据企业的利润目标,依次编制理论、销售和生产,以实现从市场到生产的经营模式。其次企业需要重视管理资金流量,综合考虑自身筹资能力和偿债能力与影响资金流出和流进的一系列因素,以此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再次企业需要对各部门业绩进行科学考核。最后需要酌情添加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以提前预算,保留弹性处理空间,这样财务管理也更加科学。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创新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企业的资金效益。其做法就是把有限的资金进行合理配置,降低成本费用,增加盈利,实行财务监督,维护财经纪律,促进规范经营。因此,要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不但要做到科学管理,最主要的是管理制度要合理,要充分体现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杨辉.初探强化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及措施[J].财经界,2011(07).

第7篇

摘 要 财务管理创新,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笔者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创新财务管理理念、改革财务管理方法,推行精细化管理、创新财务管理体制、创新财务管理方式这些方面探讨推进财务管理创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途径。

关键词 财务管理 创新 体制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是企业财务管理在管理能力、风险管理方法的积累之后,在相关因素的影响下,财务管理方法或财务管理方式上有了新的突破,有了自己独特的特点。所以,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是推广一种有效的财务管理方式。同时,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把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因素结合起来,淘汰原有的、不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方式。财务管理能力强的企业,能重新有效组合各种生产资源、实现资本结构的优化组合,能使企业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以,本文笔者结合所在的港口企业的特点,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推进财务管理创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途径。

一、创新财务管理理念

所谓理念,就是做事的方式和看法,而财务理念就是从事财务工作的想法。财务管理创新的决定因素是财务管理理念。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目前,企业管理非常重视战略选择和全面预算管理,从某种意义说,财务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龙头,做龙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做龙头就要有超前性、预见性和主动性,财务如何才能做到这三性呢,我认为是要靠先进的财务理念。所以,企业财务管理创新需要不断更新财务管理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但理念的创新与目标创新是分不开的。财务管理理论的逻辑起点是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所做出的直接反应。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也应向高层次方向发展。原有企业管理目标由追求财务和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发展为最大程度利用知识资本,实现有形物质资本与无形知识资本最优组合的综合管理目标。

根据我国目前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管理目标有着种种落后之处。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也应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有形物质资本与无形知识资本的最优组合。我国企业应根据时代之特征,选择适合促进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目标。

为此,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目标选择上,应该遵循一些原则。首先,企业财务管理应该坚持相关性原则。所谓相关性原则,就是财务管理目标必需反映财务活动的基本规律,与财务管理工作紧密地结合,并且与财务关系人的利益直接相关。其次,企业财务管理必需坚持明晰性原则,也就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必需清晰,并且能够执行和可操作性;再次,企业财务管理还应该坚持精简性的原则,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应该太多,也不能只用一个目标来表达,应该有几项主要的指标。最后,企业财务管理还应坚持可分解性原则。也就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可以分解为几个人控制。有一些人专门负责控制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有一些人专门负责监督财务管理目标的落实。此外,在财务管理目标制定上,企业应该坚持科学性和灵活性互相统一的原则,如根据不同时期的环境特点,制定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

同时,企业还应不断创新财务管理目标。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在当今的知识经济社会,企业业务流程、客户目标都发生变化,企业资本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知识资本。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有着深层次地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也应向实现向不断转变管理目标的方向发展。

二、改革财务管理方法,推行精细化管理

推进财务管理创新,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还需要企业改革财务管理方法,推行精细化管理方式。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求财务工作必需做透、做细,为企业管理者的经营活动提供详细、完整、真实的参考数据。对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不仅能控制企业成本,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也能拓展企业的产品服务领域,推动企业健康、有序、稳定地发展。而且,财务精细化管理,可以促使财务管理人员更加清楚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推动财务目标实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企业为了改革财务管理方法,推行精细化财务管理方式,作为财务人员应转变工作重心和工作作风。这要求财务人员把工作作风从机关型向服务型的方向转变,财务工作领域从事后的静态核算,向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控制方向变化;记账核算型的财务工作职能,向经营管理类型的财务工作职能转变。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基础核算工作是基础,在核算上要“精”。所以,精细化财务工作应该从基础核算工作开始。为此,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向企业提供详细完整的数据,这样有利于财务评价和财务分析工作的开展。在基础财务核算工作中,财务辅助核算是重要的内容,它能为财务管理提供很多财务信息。如项目核算与管理工作,能使企业掌握项目的支出状况,为利润与成本分析评价提供数据上的支持。因此,财务人员应加强对财务辅助核算体系工作的重视,更新各个部门、各个项目的辅助项目,满足企业经营决策对财务数据的支撑要求。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全面预算管理已发展为企业财务管理一种重要手段,对预算要“重”,即重视预算。因为全面预算是采用集成管理的模式,实现了资金流、业务流与信息流的集成及对企业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整合。它通过组织预算编制、实时的预算控制、准确的预算分析、强化预算考核等方法强化企业管理,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精细化财务管理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针对港口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拓展预算管理的深度,探索成本定额管理,使预算编制、预算控制更为科学、合理。落实预算执行主体,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提高预算执行的刚性,增强预算执行与企业经济利益的关联度。

精细化的财务管理体现在许多方面,对于港口企业来说,建立和完善单机、单船、单货种核算评价体系是一种非常重要途径。要建立好这套核算评价体系工作,首先需要财务部门制定出《单船、单机、单货种核算管理细则》。在实施过程中,准确了解各个部门的基础数据难度比较大,受的阻力也比较多,这就需要公司管理层给予财务管理人员更多的支持。为此,企业可以成立一个由单机、单船、单货种核算领导小组,以及核算项目组,并且给这“三单”核算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上和人力上的保障。通过不断完善“三单”核算体系,促进成本定额管理,使预算和核算更有机的结合起来。

财务管理工作,是为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所服务的。因此,港口企业应逐步建立自己的财务分析体系,从财务方法、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财务视角来分析企业经营业绩。来为企业者管理者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财务精细化管理,需要财务人员对财务变动和重点业务进行跟踪,定期或者不定期向经营者提供各种财务分析报告,并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精细化分析,公示成本费用运行情况。此外,财务人员还应帮助经营者在精细化财务分析中,摸清企业经营成效,揭示企业经营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经营活动的努力方向,为企业未来经营管理活动提供财务上的支撑。

在信息时代,港口企业可以借助信息化,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可以为财务管理工作搭建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推动财务工作现代化的实现,以及提高财务工作的质量。港口企业可以借助ERP系统,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以项目建设为契机,融入财务管理理念和财务管理的需求,实现财务管理和生产经营的融合。实现了财务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融合之后,拓展了财务管理覆盖的范围,延伸了财务管理的“触角”。ERP系统的运用,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结构化的问题进行自动或半自动的实时处理,财务管理者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取大量所需信息,并根据企业的具体管理问题采用计算机工具、技术和方法建立模型,解决财务管理活动中的综合性问题,扩展了财务管理方法。

企业为了实现财务管理方法的创新,应不断学习新的财务管理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应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的互相结合,从对物的关注到对人的关注,这些都体现了财务管理工作全方位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特征。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方法也跟随着社会的发展,从简单投资、筹资、分配,发展为可以运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开展投资和融资工作,这些都为港口企业的经营提供了多方面的财务理论支持。因此,我国港口企业在财务管理方法上,应跟上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向国际化的方向衍生。

港口企业财务管理方法的创新,还应该不断更新企业财务管理对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经营从规模上取胜,向速度取胜的方向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对象也从单一要素,向多要素的方向发展,而且,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刚刚出现的时候,财务管理的对象就是用来购买原料和设备的货币;但是在当今时代,财务管理对象是风险资本,并且风险资本也是最具有影响力、最重要的因素。伴随着财务筹资、投资的国际化,财务管理对象也发展到企业所处的网络资源和企业管理内部。因此,根据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港口企业财务管理对象应从有形资本向无形资本、单一资本金向虚实结合的多维度资本,还有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风险资本方向发展,从而推动管理对象内涵不断扩大和丰富,把财务管理对象扩展到崭新的智慧资本等内容。

三、创新财务管理体制

创新财务管理体制,是推动财务管理制度创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根本措施。创新财务管理体制,需要企业加强风险管理。首先要对财务风险进行事前控制。结合当前国内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可通过健全财务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的管理措施来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其次,对财务风险进行事中控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法,对财务风险进行观察、计算和分析,对财务风险状况进行监督,如若发现偏差,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调整财务活动,控制偏差,阻止或抑制不利事态的发展,将财务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之内,以减少损失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最后还要对财务风险进行事后分析。对已经发生的风险,要建立风险档案,定期进行总结,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避免同类风险的再次发生。对已发生的损失,应及时处理,避免给企业今后的发展留下“后遗症”。并以财务风险分析资料为依据,制定今后的风险管理计划。

创新财务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还需要企业加强投资管理。投资决策是企业最重要的决策之一。当企业开展投资项目时,如新投资项目、技改项目中投入的资本,其收益一般都是在未来才能实现。所以,企业对项目的资本投资肯定是有风险的。作为企业,应尽量降低投资项目的资本风险,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投资责任中心”来开展对各个项目投资资本的管理工作。如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向上,应根据专业化和综合化互相统一的原则,发挥各个企业成员的专业优势,避免交叉经营、相互蚕食的现象出现。

四、创新财务管理方式,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企业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应与管理水平提升密切结合,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深度与广度。结合港口企业的特点,主要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管理方式。

港口企业在采购供应系统可采取集中管理一体化的方式来管理。通过对原材料的集中统一采购,发挥价格比较优势,不断降低企业采购的成本。同时,企业应由物资供应部门,对物资供应业务负责和承担责任。物资部门可以根据采购工作实际,认真梳理工作流程,加强物资采购的管理,及时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比质比价采购工作流程,优化采购工作程序。而且,企业对资产、人员和场地开展整合,推行人员和资产的专业化分工。通过对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整合,实现库存降低,降低资金占用,优化企业管理过程。同时,针对物资材料的分类分级管理,选择合适的物资类别实行“寄售管理”和探索与其他港口企业建立物资“共享仓库”方式。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如何保证“血液”流畅,是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港口企业具有投资规模大,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抓住资金管理这个中心,采取创新管理方式,提高资金的效益和效率。因此,可以选择采取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统一融资平台,合理调剂余额,善于利用票据工具等。同时,可以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启动银企直联模式,实现资金灵活、高效的划拨,缩短资金在途时间。

港口企业还可以建设新兴的财务组织机构,根据现代企业应设置“集权为主、分权控制”的财务机构管理模式,对财务开展相对集权的管理模式。如在公司董事会下面专门设置财务管理委员会或财务管理公司,其主要负责人由公司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或者财务总监来担任,并且吸收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和代表,担任财务管理公司委员会的会员,推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功能的分开,从而实现财务专业化和财务机构的高效运转。

参考文献:

[1]魏群英.新世纪与财务管理创新.2000.1.

[2]张兆国,桂子斌.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创新.会计研究.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