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9 15:00:10
序论:在您撰写新闻学的发展历程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的更替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和发展,新闻传播界的研究人员也在断的更替。旧的研究人员不断退休,以前的老教师也开始逐渐离开教学岗位,新老人员的更替为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制造了新的契机。一批新的研究人员和年轻教师开始走上工作岗位。他们陆续接替先前一批工作人员的工作,在他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在新一代年轻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各高校的新闻传播研究出现了一批丰硕的成果。年轻的一代作为各高校新闻院系和新闻研究的主创人员,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视野更为开阔,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科研成果也将更为突出,为新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随着经济发展,新闻学专业开始在各高校普遍建立并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由于基础设施和高质量新闻传播学教师的缺乏,其配套发展仍有很大的难度。
二、近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数套传播学的译丛(数十本)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的连续几年内陆续出版了,这对这回影响和促进新闻传播学研究和新生本文由收集整理代的持续发展。当前来看,我国新闻处奥博教学的应用教材多为翻译版本,而且这些翻译教材大多来自国外教材。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随着学术会议和交流增多,传播学论文数量和质量也大有改观。在高校各新闻传播院系中,传播学发展成果显著,作为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基础课程的地位己经得到确立。许多受到传播学界认可的教材被积极引进,并得到广发应用,这些教材多为国外教材,国内自己的研究性著作极为匮乏。随着传播学的快速发展,与传播学相伴而生的传播学批判学派也开始出现,批判学派的研究获得发展,符号学、舆论学随着批判学派的发展也有所进步。
三、发展新闻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中国新闻事业通史》陆续出版,这是中国新闻史中提综合研究的丰硕成果,这一成果已经得到了业内的公认,并且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新闻史的个案研究在今年来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很多高质量的研究论文不断展示给大众,研究发展蓬勃进行。中国新闻史的个案研究促进了新闻传播思想的研究,各个时期的新闻传播的研究思想都在这个时间段得到了新的重视也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随着最近你年来的各项发展,成套的新闻传播学教材在各主要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出版或重新出版,这些教材注人了较新的材料和思想。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研究人员在回顾历史、拓展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一些成套的历史性研究著作,这对于总结过去,继往开来有重要意义。
四、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融合
较强的使用性质和较弱的理论色彩是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的一大特点。现在的新闻学研究范围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报学。一切与人类相关的食物和活动中都贯穿这传播学,传播问题散发在各个学科中。新闻学和传播学在学科管理上有着众多的共同点,在学术研究中,会有很多的相同性,在学术活动中已很难区分,或者说区分的必要性已经很小。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融合已成定局。
五、研究的热门话题
内容摘要:大学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对内的经济作用是大学城内部的连带需求,形成环“大学园区经济圈”;其对外的经济作用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连带需求,从而推动科技工业园的发展,形成园区经济。大学城通过产学研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提升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金量;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巨大和可持续的,教育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点的作用将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凸显。
关键词:大学城 文化力 新经济
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学城的文化是指构成大学城的各要素在一定时期内共同形成的一种内在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以及约定俗成的观念、风范、理想、规范等的认同感和对社会、国家、他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它具有沉淀积累性、潜移默化性、兼容并蓄性、时代进步性等特性。大学城通过文化产业及相关的服务业促进“环大学园区经济圈”的形成,即围绕在大学园区周围的旅游业、房地产业、教育产业、信息产业、科技咨询、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这些与大学城这种高密度的大学集结的“硅地”发生各种相互促进作用,成为促进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马歇尔认为,比如建筑房屋是直接需求,而由直接需求引起对建筑劳动、砖、石料、木材等各种不同需求就称连带需求;牛肉与牛皮、小麦与燕麦等属于连带生产的叫做连带供给。同时考虑到连带需求、复合需求与连带供给、复合供给的存在引发的边际成本、价格、价值及其相互关系。本文依据马歇尔连带需求、复合需求与连带供给、复合供给的经济思想来考察大学园区建成后的需求关系。大学园区自身的建设是直接需求,但是由此又带来一系列连带需求:
促进了大规模就业,拉动了大学城内部的连带需求,促进园区经济与相关产业发展。1999年高校扩招促进了学校内部、相关产业、新建校舍和购买大型仪器设备等方面大规模就业机会的增加。一是大量增加教职工;二是由于对饮食业最终需求的增量所带来的增加相关行业就业人数为1.2674万人;三是因为扩招所导致的教育文化及广播电影电视业最终需求的增量带来的增加相关行业就业人数为23.8080万人;以上四项共增就业人数为25.5554万人。
另外,如果为满足扩招的需要,每年能投资供10万人使用的36. 185亿元用于高校新建校舍、购买大型仪器设备等,则可增加6.7889人就业。这一切体现了“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大学城的兴起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珠三角地区的广州、珠海、东莞、深圳大学城的兴起就很好地推动该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引进斯坦福、清华、北大、南开等国内外一流大学落户大学城,共同推动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珠三角还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新技术产业,发展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的电子业、医药业、制造业及一些中技术产业,加大用高新技术提升本地优势产业的力度。崛起了广州、珠海、深圳大学城,并在深圳建设虚拟科技园区,吸引斯坦福、清华、北大、南开等国内外一流大学落户深圳大学城,通过积极引智强化人力资本,改变过去单纯依靠政策地缘优势带动经济增长的局面”。
大学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对内的经济作用是大学城内部的连带需求,形成“环大学园区经济圈”;其对外的经济作用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连带需求,从而推动科技工业园的发展,形成园区经济。此外大学城的建设能拉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城市建设、改善投资软环境、增加就业机会和促进对外开放。
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提升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金量
威廉•阿瑟•刘易斯(WilliamLewis)认为,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另一直接原因。刘易斯经济论的知识既包括关于事物与生物的技术知识,又包括关于人以及人与其同胞关系的知识。本杰明•富兰克林在《穷人理查德的历史》中写道 “对知识的投资会获得最高的利息”。显然,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作为一种资本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日益突出,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个人收入提高的贡献率也就越来越大。
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曾估算高等教育对美国经济的贡献,他除了估算物质资本、劳动、收益递增和许多其它因素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外,其它却归功于知识进步,即归功于教育(高等教育)。根据这一原理,丹尼森估算从1929年到1957年,美国人均就业者国民收入年增长率1.6%中有0.85%可以用知识的增长来解释,有0.67%可以用教育的增长来解释。如果把知识的增加看作是教育增加的间接作用,那么归功于教育的份额几乎要增加一倍。通过知识的集中、密集与运用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是国内近几年创办大学城的主要动因。
大学城通过产学研,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大学城各高校所设学科专业具有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优势。这些理工类的学科设置结构与目前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结构具有很高的学科相关性和可用性。同时,各大学每年都有相当可观的经费投入科研,也有大量的专利和科研成果急需在当地转化并投入生产。
深圳大学城产学研运作模式促进了清华大学一批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平均每年有超过15项成果实现产业化,直接由技术创新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5亿元。珠海大学城的北京理工大学近5年完成科技项目117项,平均每年的科研经费达1.0515亿。如此看来,高校的研究新成果被转化为促进区域城市工农业发展的动力,加速了区域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高校研究的新成果的输出也使高校的科研成果有了服务地方经济的平台,从而促进高校科研的发展,快出成果、出好成果。
珠江三角洲的广州大学城、珠海大学城、东莞大学城、深圳大学城等四座大学城就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说区域内兴办大学城既有市场需求、也有老百姓对教育消费的要求。“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人口230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0.8%,但GDP总量却占全省近80%,将成为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广州大学城和广州天河高新技术开发区、广州科学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高科技产业区的空间距离也很近,有利于与大学城形成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使大学城的创新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广州大学城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广州市未来产业调整和发展方向,对广州未来区域经济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将日益凸显。
“目前的广州是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未来的发展目标是现代化国际城市,21世纪的广州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强化教育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地位,这表明广州已清楚地意识到21世纪城市之间竞争的焦点已集中到人才、知识、科技创新、信息、文化教育等方面上来,广州只有尽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以教育产业和文化产业为特色的第三产业,才能巩固其华南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进而提升其在全国乃至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
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精神资本两种形式,而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就称人力资本,包括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体力等,而教育支出、保健支出等增加人的资源影响未来货币和消费的投资就为人力资本投资。对此,经济学家贝克尔、舒尔茨、马歇尔、马克思等都作过专门论述,对我们研究国内大学园区构建大有裨益。贝克尔、舒尔茨、马歇尔等经济学家首先论述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和价值。贝克尔认为“这种投资包括正规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健、迁移以及收集价格与收入的信息等多种形式”。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四种途径包括用于教育的支出(正规的学校教育、在职培训)、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用于国内劳动力流动的支出和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马歇尔认为:“资本大部分是由知识……构成的”。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得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马克思认为“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关于人力资本的价值,经济学家也作充分论述。贝尔克认为教育培训可以分为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不过一般培训在提高本企业边际生产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其它许多企业的边际生产力,因为劳动力市场是一个竞争的市场。为此企业必须寻找一种提高企业本身生产率的培训即特殊培训,而且企业也乐于这种培训,因为它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它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经济收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贝尔克认为“如果它可以大幅度提高未来的收益,或者大幅度降低未来的支出,企业就乐于提高这种培训”。
关于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指出“所有资本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一个伟大的工业天才的经济价值,足以抵偿整个城市的教育费用,因为像白塞麦的主要发明那样的一种新思想之能增加英国的生产力,等于10万人的劳动那样多” 。所以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各国尽最大力量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把它作为发展经济与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自1978年以来,我国政府致力于科教兴国战略,恢复高考制度、异地办学、扩大招生规模,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到1999年,全国高等学校总数为194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071所,成人高等学校871所。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的本专科在校生分别为413.4万人和305.5万人,合计达到718.9万人,加上在校研究生23.4万人,研究生和本专科在校生总数达到742.3万人,比上年增加15.44%,比1995年增长32%,与1990年相比接近翻一番。
1999年,我国开始实行高校扩招政策,同年9月,全国高校共计招生156万,比上一年增加47.7%。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学城也就是在扩招政策下创办起来的,按照设计规划,广州大学城的招生是35万人、珠海大学城10万人、深圳大学城3万人,三所大学城的招生规划数就是48万人。高校扩招后,学校的教学、行政、生活、实验、学习用房以及体育运动场地需要建设,图书、教学仪器、教学设备需要添置,这样大学城的建设带来巨大经济潜能。
一是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分析,存在巨大经济功能。我国开始实行高校扩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三所大学城就比1998年多招48万。如果按照经济学家贝克尔研究的成果:1949年美国白人男大学毕业生与中学毕业生之间的实际收入差别百分比和绝对量从23-24岁的-16%和-372美元,到45-54岁时,其百分比和绝对量则分别为100%和4759美元。我们计算三年扩招48万人直接带来的经济量为228432万美元,如果按一个大学毕业生创造的社会财富和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则是无法估量的。
二是从“产出乘数”和“影响力系数”来分析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可以得出高等教育需求增加1亿元,国民经济规模将扩大2. 26亿元。如果从较长的社会阶段看,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巨大和较直接的,教育产业成为经济的增长点的根本作用是任何产业无法取代的。但是产出乘数、影响力系数对经济增长的描述还是非常有限的,它只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确定特定产业部门对整个经济增长的作用,由于产出乘数的大小不是唯一标准,对经济增长的判断标准不是永恒的。从社会需求对各类产业的需求来看,如果把各类产业放到一个较长的社会阶段看,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巨大和可持续的,教育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点的根本作用将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凸显。
参考文献:
1.田建国.用三个代表统领高等教育工作――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的体会.中国高教研究,2003(3)
2.丁小浩等.高等教育扩大招生对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影响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0(2)
3.周成名.经济学卷[M].花城出版社,2003
4.肖玲,暖.广州大学城选址布局的区位条件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
摘要:本论文着重对于高中地理教学的问题教学法进行探究,提出了在新的课程标准背景下,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并自主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高中地理教学 实践
问题教学法,是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于知识积极地探索。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本着这一教学理念将其运用到课程教学的实践中,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
运用问题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是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这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将预习的内容以及需要查找的信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对于问题的提出主要基于教材内容知识,通过查找资料中所显示的信息,会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差异。由于高中地理知识具有实践性,适当地提出一些热点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近些年来,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频发,比如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等,都与地理环境有关。针对这些现象提出问题,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多思考,另一方面还会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避险常识。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发展
(一)通过观察图像来提出问题
高中地理教学中,涉及到地图、地理分布情况以及空间结构等等,这些都需要以图形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比如,气候的变化与大气的运动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大气运行图的展示,激发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引导学生了解大气运动所引起的各种气候现象。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针对地理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讲一些自己所经历的自然现象。比如:为什么总会感觉到一年四季所刮的风会有所不同?就会将知识扩展到地形的差异。由于地形的不同,对于气温也会有所影响,从而导致季风气候的特点各有不同。在这个问题基础上,可以将地理知识扩展到地理分布的讲解。中国的南方与北方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所以才会呈现出气候上的差异。
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问题教学法实施高中地理教学,是从提出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促进学生对于地理问题的探究,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法国著名的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说过:“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妙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爱迪生也说:“创造发明需要付出九十九分的血汗。”这“血汗”,就是非智力因素。达尔文也说:“作为一个科学家,我的成功,不管它有多大,是取决于种种复杂的思想品质和条件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热爱科学;在长期思考任何问题方面,有无限的耐力;在观察和收集事实资料方面,勤劳努力;还有相当好的创造发明本领和合理的想法。”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提到成功要不断思索,寻找灵感,付出诸多努力。不会因为失败而气馁,这就是意志。灵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累积到一定的数量时,才有的质的飞跃。
语文课在九年义务教育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多重功能的语文新课标致力于教学方式的革新,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及性格等非智力素质,这主要体现在很多方面,限于篇幅,这里我来谈谈朗读对发挥学生想象力的作用吧。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在朗读方面长期存在两个失误:一是学生课堂朗读少,二是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多。课文录音我们已无可挑剔,甚至某些有较高朗读水平的教师与课文录音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准确的朗读,圆润的发音,感情的把握等,无不让人交口称赞。但是这样,教师个人水平是得到较好地发挥了,但在佩服之余,我们的学生呢?在老师读之前,学生有没有读过课文?有没有找出生字词,查查字典?对课文内容理解了吗?对文章感情吃透了吗?若没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老师就读了,那么学生就不用解决字词,也省去了查字典的麻烦;更不用去分析内容把握感情了,也就更省去了一个大大的麻烦。他们完全可以模仿老师去朗读,甚至可以读得声情并茂,但他们真正理解的有多少呢?充其量只是学到了一点“形”而已,真正的“神”却领悟不出,形神兼备也就更无从谈起。针对这些失误,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要动手查字典)、读畅(要反复读,达到熟练)、读情(要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读境(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如此步步深入的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真正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特别是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在这个无形无声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每个人的看法却又都是深邃的,有鲜活生命力的。重要的是这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而是植根于他们自己内心深处的。此时的朗读便不再是“见字出声”,而是“内明于心,外达于人”了。在真切感受基础上的朗读,或如小溪流水,叮叮咚咚;或如激流奔泻,汹涌澎湃;或如置身桃园,鸟语花香,于人于己,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呢!
关键词:历史;新闻史;作用
中图分类号:G210.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136-01
复旦大学刘海贵教授编撰的《中国现当代新闻业务史导论》,以五四时期为开端直至改革开放时期,详细记述了中国新闻事业中的采访、写作、编辑和评论的历史,是一部较为完整全面的新闻业务史。由于该书侧重导论,故而添加了相关的新闻理论知识,以此对新闻业务史进行评论、佐证或批判。该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史论结合。理论大多是作者对新闻业务史上的问题发表的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本书是复旦大学新闻学研究生核心课程教材,书中的史实大都比较详尽全面,具有学习价值,而且史实中穿插着理论,故又有很强的理论性。读后,能认识到新闻史的重要作用,深刻体会到新闻史的魅力所在,笔者在此试讨论一下新闻史的作用问题。
1.借助新闻史,人们可以了解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对学好新闻学有利,同时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毋庸置疑,新闻史可以使人了解新闻事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学好新闻学的基础和关键,是学好新闻学的叩门砖,也是学好新闻学的一条捷径。不过更为重要的是,学习新闻史还能够拓展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新闻史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新闻史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到社会历史的其它方面,诸如政治史、经济史、文学史和文化史等等,极大丰富阅读者的知识量和知识面,提高阅读者的人文素养。
2.新闻史可以指导新闻工作,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新闻史中的大量史实值得新闻工作者借鉴、效仿和学习。新闻工作者可以从中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更好地指导自身的新闻实践。同样,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实践活动也可以反补新闻史,补充其内容,为其增加史料和积累经验,以此更好地指导他人。学好新闻史是记者、编辑的义务和责任,他们可以从中发现前人的闪光点、借鉴他们的工作方法、了解他们的人生历程、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从他们身上获得鼓励,以此勉励自己更加努力工作,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3.史论不分家,新闻史可以促进新闻理论的发展。新闻理论是新闻学中的重要成分,具有和新闻史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当前新闻理论研究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新闻理论更新速度加快,这体现了新闻学研究的兴盛和发达,但同时也给人们学习新闻理论带来了一些困难。新闻理论不断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便是新闻史的不断丰富。无论是古代新闻史,还是近现代新闻史都能够为新闻理论研究提供史料参考和佐证。一些经典的新闻史实往往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焦点,在这些研究当中,又产生出大量新的学说和理论,进一步丰富了新闻理论的内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现代社会中的大量新闻事件正在书写新的新闻史,这无疑又为新闻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新闻史不断丰富,则新闻理论亦不断丰富和发展,二者相辅相成。
新新闻主义与精确新闻学都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应该说,它们诞生的社会背景是相似的,但这两种新闻报道思潮却表现出迥异的特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但对以后的新闻业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新闻活动更加开放、活跃的今天,新新闻主义和精确新闻学的影响是明显的,本文试图对二者进行一定的比较,揭示二者的异同,以期对当今的新闻活动有所裨益。
一、新新闻主义和精确新闻学的发展态势及原因探究
新新闻主义在突破传统时,采取的是一种矫枉过正的反叛方式,过于偏激、极端,许多观念及方法严重违背了新闻学基本规律。比如它允许在作品中进行内心独白和“合理想象”,违背了新闻真实性与客观性原则。人们阅读新闻报道,所需的是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这是新闻赖以生存的基本前提。新新闻主义追求全面反映客观世界,在写作上重视对人物行为和事件发展的前因后果进行详尽的阐述,这并不适合日常新闻的报道。因为新闻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传播事物变动最新状态的信息,了解最新信息是受众对媒体的期望。而新新闻主义在采访、写作上,一般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如卡波特撰写《冷血》就花去了六年时间调查。因此,它不可能成为新闻报道的主流。新新闻主义的作品还被称为“非虚构小说”或“真实生活的故事”,新新闻主义的记者希望突破传统新闻写作的局限,追求新闻与文学的最佳结合,并力图通过这种结合,让新闻报道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比如刻画典型人物,这本应属文学的职责范畴。新新闻主义作为一门特定独立的社会学科,它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但不可能替代其他学科全面承担起认识外部世界的任务。它在许多地方严重超出了新闻学社会功能的基本范围,因而无法在新闻实践中如愿以偿,反而加速了自身的衰落、消亡。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一批作家型记者,如西方的法拉奇、海明威、杰克・伦敦等的盛名再起,我国的魏巍、刘白羽等为代表的报告文学的风行,有人说新新闻主义在复活。不可否认这些作家型记者在采访写作中大量运用了新新闻主义的创作手法,但也只能说是对新新闻主义积极方面的借鉴。因为作为一种新闻思潮,新新闻主义由于在许多方面严重违背了新闻学基本规律,因而不可能在淡出了新闻的历史舞台后再次重现于前台。
而精确新闻学的发展则大不一样。民意调查研究是精确新闻学的最主要组成部分,随着民意调查在强调民主的美国日益发展与多样化、细化,以及新闻教育变革和新闻传播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话的普及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促成了精确新闻报道的相应成熟。精确新闻学之所以有风起云涌的发展,源自于它独特的品格。精确新闻报道使记者在采访时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系统观察,这就使这种观察具有代表性,而且在内容上它是以严肃的数据为依据的,可以使新闻报道更显客观、公正。传统的新闻报道,是记者被动地报道或解释新闻事件,使新闻报道被狭隘地限制在“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与解释”上。精确新闻报道的出现,使记者能采用系统的科学方法,主动采集、加工资料,挖掘隐藏的真实。
精确新闻学改变了传统的新闻运作方式,要求记者有更大的主动性与科学精神,这种更强的挑战性使记者的报道由被动变为主动,也使“新闻”不再只是对“新闻事件”的被动报道与解读,更包括了对“新闻问题”的主动采访及分析。在现代的新闻报道中,精确新闻学正在日益受到重视,这也是它在遵循新闻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的必然发展趋势。
二、新新闻主义与精确新闻学对现代新闻活动的影响与启示
新新闻主义的出现,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而它的迅速淡出,也是由于它自身的缺陷造成的不可避免的结局。但新新闻主义在实践上的有益探索及对新闻事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却是不可否认的。在思想上,新新闻主义突破了传统的新闻报道观念,为新闻报道提供了新思路。传统的新闻理论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已经形成了基本稳定、成熟的体系。另一方面,这种成熟与稳定也使新闻报道观念模式化、僵化,缺乏新意,不但束缚了新闻工作者的创新意识,一成不变的报道形式也使读者反感。新新闻主义一反旧有的新闻报道原则,无视各种新闻报道禁忌,进行大胆的创新与尝试,强调新闻报道中的主体性,打破以往新闻理论的思维定式,在新闻报道观念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实践上,它突破了新闻报道的固有模式,实现了新闻写作风格的多样化。
精确新闻学在今天的发展应该说是方兴未艾的。它给人们最大的启示是:传统新闻报道技巧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有效结合,可以产生出新的、精致的、更真实的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报道方式。精确新闻学的诞生,是新闻学者大胆尝试的一个成功范例,在思想上开拓了新闻观念的视野,为新闻报道方式的革新打开了一个广阔天空。精确新闻学与新新闻主义的不同发展历程也表明:新闻事业无论怎样改革与发展,都必须遵循新闻学基本规律,只有符合规律的改革与创新,才是有发展可能性的。
新新闻主义与精确新闻学,是20世纪60年代后新闻发展史上出现的两个引人注目的新事物。它们的出现与发展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必然,也经受着新闻学基本规律及社会变迁的考验。在今天看来,重要的不是它们所取得的历史地位与业绩,而是它们在思想观念上表现出来的务实的精神、创新的勇气、执著追求的热情和科学、严肃的治学态度。这是今天新闻事业发展中所急需的。
注释:
①王春泉:《现代新闻报道形式及其写作》,西安出版社,2001年10月。
参考资料:
在可见的正式文献中,最早提出构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命题的当是白润生先生的文章《创立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新闻传播学》(《当代传播》2003年第一期)。虽然此时提出的命题也仅仅是从新闻传播“史学”的视角出发,但实际上已经具有学科建设的自觉意识和前瞻性。近些年来,致力于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学者,逐渐就建设“少数民族新闻学”达成共识,认为这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战略目标。梁黎在《期待中的民族新闻学》(《中国民族》2007年第十期)就非常明确地梳理了“民族新闻学”酝酿的历史,并提出“民族新闻实践呼唤学科建设”。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审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具有其不可替代的特质。尽管目前对“民族新闻”概念的界定尚存争议,但关于“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和“民族语言媒介的”的研究,构成了民族新闻传播的基本研究范畴。而这里的“民族”之称,当然特指“少数民族”,而非广义的“民族”指称。“民族新闻事业”的特质,就在于建立于中国国家民族政策和民族特殊环境之上的新闻事业,在很多方面突出显示出不同于中国非民族地区汉语语境下新闻事业的特殊性。无论其历史文化环境、政治生态,还是媒介语言、传播方式等,都与中国国家的主流大众传播有显著的区别。主流的新闻传播研究框架和理论,已不足以诠释少数民族新闻的历史和现实,就有必要开辟出新的学科体系,完整地研究少数民族新闻的历史、理论和实践。
新闻传播之于民族发展的重要性,在进入21世纪以来愈加凸显。在国际视野中,民族的冲突和融合,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难题。新闻传播在民族问题的衍生和化解中,扮演着文化和政治“导演”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国家民族政策的风向标,并驾驭着民族问题的走向。在中国、新疆发生的“3.14”、“7.5”事件中,媒体功能的重要性,已经达到极端敏感的程度,甚至因为对时局影响至巨,媒体是否关闭,又如何传播信息,竟引发巨大争议。对民族地区而言,新闻媒体不仅是国家民族政策和各种信息的平台,而且是传承民族文化,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传播民族真实形象,塑造国家良好形象的文化媒介。
民族新闻传播已有的研究基础,为“少数民族新闻学”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少数民族新闻”的概念虽未确定,但作为一种新闻传播现象,却为学者和大众所认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历史研究的完整成果,基本完成了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发展历程的梳理,不仅构建了历史框架,而且积淀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经验和规律,蕴藏着少数民族新闻的学理基础。实际上,历史往往是理论的前夜。而关于少数民族新闻特殊性的多维探讨,也在逐渐酝酿着少数民族新闻的实践操作体系。以历史研究为标志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实绩,实际上已搭建出“少数民族新闻学”学科框架的雏形。
关于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研究,必将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学的一个突破口。新闻传播学科,西渐而东学,缺乏学科应有的深厚文化背景和适宜土壤,常被以舶来品视之。实现新闻传播学科的中国化、本土化,一直是学者的抱负。由此,中国新闻史的研究,被看作是新闻传播学科中国化、本土化最有代表性的成果,也是一种学科落地生根的角度。也许可以说:民族新闻的研究,将会是新闻传播学科实现中国化、本土化另一极具潜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