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思创空间设计范文

时间:2024-03-16 08:14:12

序论:在您撰写思创空间设计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思创空间设计

第1篇

关键词:教师发展空间;空间创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5-014-2

学校要努力创设教师发展的人文空间、教学空间和教科研空间,提供科学的成长路径,让每一个有职业精神的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成为一个有精神诉求的有个性的教师,这样的空间创设应该是每个教育领导者的应有追求。

一、创设人文空间,从心灵深处触发教师成长

人的相互之间是互相尊重的关系。校长心中有太阳,教师就会享受到阳光。校长脸上有笑容,老师的脸上就会很灿烂。校长尊重教师,反过来教师会加倍地尊重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要有民主的意识,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关心每一个教师的情感,关心每一位教师的价值和奉献,要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政治上,关心他们,满足他们渴求进步的要求;工作上,依靠他们,支持他们,充分授权,使他们觉得自己是在“挑大梁”,以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展示个人的特长;学习上,支持他们,使他们获得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生活上,帮助他们,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满足他们子女的入学要求,使他们无后顾之忧。尊重就是信心,尊重就是生产力,尊重就是教学质量。

学校日常管理靠制度,但是在制度之上的是人文,是精神。管理者要努力让制度充满玫瑰花香,充满人情味。学校的工作靠人来做,而教师无疑是学校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关心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里,更重要的是应以规定、制度等形式规范下来,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让“以人为本”从制度做起,让教师既要在制度的规定内工作,同时也能分享制度带给广大教师的温暖。

我校出台的《关于教师特殊假期的有关规定》,就是一项充满人情味的制度。如第一条规定,学校教职工凡获得过县区级以上荣誉称号,结婚时,除享受有关法律规定的婚假外,可延长1-2天婚假,免于学校正常考勤。这一条规定体现了学校对工作有成绩教师的一种肯定,一种表扬,一种鼓励。“规定”第四、五条更体现了学校对教师人性化、亲情化的关心。如第四条规定,学校职工亲人生病住院或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陪护,允许教师在完成当天教学任务的情况下随时前往探视,陪护。这一条规定解决了教师的一些后顾之忧。有的教师家中亲人住院,由于看护人手不足,医院要忙,学校又不能随便请假,常常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这条规定就很好地解决了照顾生病亲人的问题。有些教师患有长期的慢性病,如哮喘、骨质增生、腰椎疾病等,还能坚持完成学校适量的工作任务,但需要经常调养休息。“规定”在第五条对这种情况做出了规定:“学校教职工患有长期慢性病(有市级医院证明,享受医保规定的慢性病条件),还能继续胜任教学工作,但需要调养休息,在完成学校规定的当天教学任务之后可以回家调养休息。再如,对于哺乳期的女教师,学校也给予了人文关怀,规定在哺乳期内,每天上下午各有一个小时的哺乳时间。

尊重教师从制度做起,这就是一种人文空间的创设,让制度也多一些人情味,让冷冰冰的制度也充满玫瑰花香。

二、创设教学空间,让每个教师都有发展的机会

在一个学校的教师群体中,最优秀的教师或许只有那么几个,头上顶着名师光环的也是寥寥无几。在公开课、优质课、展示课等活动中,大部分教师只能望“课”兴叹,只能在自己的教室内默默耕耘。自己的课堂教学得不到领导的赏识,得不到同事的认可,长时间没有展示的机会,教师的发展热情就会持续下降。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我们采用“以课代训”的形式,实施“小组实验课”制度,让每个教师都有展示课堂教学的机会。一个备课组内的几个教师,每个学期都要排出上课计划,根据自己想要实验的课题设计教学内容,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一个人上课,小组内的其他教师都要参与听课,听课以后进行集体研讨,改进不足之处。“人人听我课,我听人人课”,“我的课堂我做主”,这样的“以课代训”让普通教师都有成功感。

在小组实验课基础上,我们又相继推出“自主申报上课制度”和“小组上课捆绑评价制度”。所谓“自主申报上课制度”就是每个学期在规定时间内教师自主申报上实验课或者示范课。当自已的课堂教学思路设计成熟以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备课组向教务处申报上课,教务处再把相关申报教师的上课安排公示出来,全校老师都可以来听,都可以来评。

如果说“小组实验课”、“自主申报课”都是教师单兵作战,那么“小组上课捆绑评价”就是完全的小组集体行为了。我校每个学期都要进行一轮优质课评比活动,只是这样的优质课评比评价的不是一个教师,而是一个备课组。怎么操作呢?首先进行抽签,抽签是以备课组为单位,所有备课组成员都参与抽签,每组只抽一个教师。抽到谁谁就代表这个小组参加优质课评比。如果在优质课评比中被评为“优秀”,那么整个备课组这个学期的课堂教学评价就都是“优秀”。其次是备课。由于这节课的评价结果关系到全组老师的学期课堂教学评价,所以这个时候的备课就是“全组总动员”,每个人都参与,都要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以被抽到上课的人为主,拿出教案,其他成员参与研讨,从研究教材到研究教案,从研究教法到研究学法,从重点把握到难点突破,从素材搜集到课件制作,从环节设计到板书设计,大家都置身其中,团队的力量得到充分展现。最后才是上课。上课前组内成员也不闲着,有帮拿电脑的,有帮着调试课件的,还有帮助维持学生秩序的,可忙乎了。这样的“小组上课捆绑评价”对每个教师都是一种促进和帮助,从被动的行为变成一种主动的行为,团队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

另外,在教师教学空间的创设上,我们还实施集体备课制度,成立“名师工作室”,进行“青蓝工程”结对子活动,安排教师外出学习等,努力提供给教师多种发展空间,为教师进行科学的有计划的菜单式空间创设,促进每一位教师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创设科研空间,提升教师发展的内涵

我们坚持认为,读书也是一种科研。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提升职业素养。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人生,能够改变自己的课堂,从而实现教育生命的升华。我校教科室牵头成立了教科研骨干教师读书班,定期开好科研骨干的培训会,督促、鼓舞一部分爱读书的教师以书为友,在书香中品味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读书骨干经常开展活动,定期交流读书心得。期末,开展读书交流会,大家从不同方面谈读书见解和收获。学校每学期都要向教师推荐阅读书目,向教师发放购书卡,鼓励教师购书读书。努力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教书、读书、著书”的“三书型”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

我校还模仿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成立了我们自己的“教师讲坛”,为教师搭建一个锻炼、展示的平台。努力让它成为老师学习的加油站,展示教师的精湛的教学、独特的思维、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通过“教师讲坛” 让大家受到激励,学到方法,形成积极的群体效应。通过“教师讲坛”这个平台,我们努力发掘教师的潜能,让每一位教师都有被“崇拜”的幸福,让最“草根化”的思想做法得以彰显。

第2篇

【关键词】空间造型 创意设计 工作环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现代环境的创造,需要打破以往的束缚,进行更广泛、更大胆的设计。展现一个富有创意的设计空间,还应充分考虑到人与空间的关系,合理利用空间中的媒介,在空间造型上展现出具有创意的设计。

一、现代设计公司中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

(一)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

笔者认为,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指在一定的空间中,物质实体按照规则改变其原有的形态,使形体本身构成具有美感,同时满足功能和审美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抽象思维可利用形体媒介具象地体现出来,使其具有新意和创造性,体现出创意设计。想改变原有空间的形态,就要求设计者具备创意设计的思维。创意设计的思维需要通过物质实体来表现,空间造型为创意设计的思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所以,空间造型与创意设计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

(二)比例与尺度影响着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

比例是指空间各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整体和局部间存在的关系。尺度是指人与室内空间的比例关系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在一个空间里,不同的比例和尺度给人的感觉不同,因为空间的比例关系不但要合乎逻辑要求,还要满足视觉要求。在室内空间中,当相对的墙体之间很接近时,压迫感就会大,形成一种空间的紧张度,然而适当地调整墙面的比例、尺度与样式,就会减轻紧张度和压迫感。合理、有效地把握好空间的比例关系和尺度对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空间造型创意设计的体现

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是通过点、线、面不同的组合,色、质、光不同的搭配等展示的。当设计者运用点、线、面、色、质、光等进行造型时,应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搭配,这样才能展现出一个现代设计公司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

(一)点、线、面是空间造型创意设计的重要构成要素

点是最简洁的几何形态,是视觉能感受到的最基本的元素,也是形态的基础。点作为造型要素的基础,起到形成节奏和强调的作用。在空间造型中,点的不同排列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线是一个重要的基本元素,可以看成是点的轨迹、面的边界以及体的转折。在空间造型的构成上,直线的造型给人带来规整、简洁之美,富有现代气息。但过多地使用直线会使人感到呆板。曲线富有变化,可使空间设计变得丰富,在创意设计中巧妙地运用曲线,会给空间带来好的效果。

面是通过线的移动形成的,是点的面积的扩大,具有长、宽两度空间,它在空间造型中所显示出的不同形态是设计中重要的因素。面能够带给人一种范围感,它是由形成面的边界线所确定的。面的质感、色彩等要素影响到人感受的稳定感和重量感。

(二)色、质、光是构成空间造型创意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色彩是空间造型创意设计的重要因素。在空间造型创意设计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人的视觉感官和心灵参与。据统计,人在室内环境空间停留的总时间约为人生总时间的95%。因而为了人的心理、生理健康,室内色彩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

空间造型创意设计的特性很大程度上受到材质的制约,在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中,各种材料都有特定的光泽、颜色、粗细度、纹理、冷暖度等属性,不同的属性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材质有光亮与灰暗、细腻与粗糙、松软与紧密之别。

生活中存在两种光,一种是通过门窗等位置照射进来的自然光源。目前在我国,自然光的利用大多是满足照明的需要,很少能体现出光与影的巧妙应用。另一种是人工光源,是指运用各种灯具对室内环境进行照明的一种方法,可以人为地加以选用和调整,营造室内环境气氛。

三、空间造型创意设计对人情绪的影响

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和人是密不可分的。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要达到人们理想的要求,就要充分考虑到造型样式、色彩等方面对人情绪的影响。在造型样式新颖的工作环境里,能够使人在工作的同时释放压力,可以加强人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激发人的潜能,开阔人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做出更具有创造性的设计,反之,在空间造型比较乏味的环境中工作,会使人感到枯燥,失去乐趣。不同的色彩会引起人不同的联想,因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室内色彩设计得好,会使室内氛围大增光彩,给人带来好的心情。

设计者应研究和掌握人的心理,根据人的实际需求、生理特点、行为规律、心理变化等进行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这样的设计能创造出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空间,满足人的情感和社会需求。总之,设计公司中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应符合人们精神和物质的需求。

结语

现代设计公司空间造型设计要打破传统设计形式,对空间造型进行创意性设计,要注意整体造型元素的统一。优秀的造型设计可以使客户对公司形象有良好的认知,进而增加对公司文化的理解与好感,对公司产生深刻印象,有利于公司地位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杰里米·麦尔森.创意办公空间[M].项宏,译.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安晓波,王晓芬.艺术设计造型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第3篇

关键词:创新科技园区;交往空间;空间意向;空间环境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不断地发展,使得人类已经逐渐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的社会,以创新科技为主题的信息时代的特征就是使得科技园区的主导模式发生了改变:由以往的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向以高科技研究发明为主导的智力密集型,与此同时,现代创新科技园区更加注重人的创新科技能力,这就给园区的科技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建立良好的交往空间,就是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创造更好地条件,而环境对于培养人的思维的作用是十分积极的,这样就有利于现代创新科技园区能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一、以交往空间为核心进行整合与重构

创新科技园区的核心就是交往空间,所以在设计时要有具备相应的功能的组织方式以及空间布局策略与该核心相适应,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在将交往空间作为核心对科技园区的功能以及空间布局进行整合和重构。所谓整合与重构,就是依据园内各个功能空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在一个核心思想的指引下,采用一种利于学科交叉、资源共享的布局模式,在工作功能以及服务功能的空间之外,有一个较大的交往空间,这个交往空间内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而这个核心思想就是以交往空间为核心。这就能使得交往空间成为联系各个功能器件的纽带,整体的交往环境就更优质。

1、功能上的整合

以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为例,该项目位于厦门市集美新区杏林湾畔,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越。规模25万平米,功能为研发办公。设计过程中,通过与业主沟通,了解方案能否能结合厦门地域文化是十分关注的,通过分析建筑所在城市的区位、周边建设情况、地形地貌以及历史文化特征,并将这些特征与移动企业现代化业务基地相结合,通过现代建筑手法,设计出了具有独特个性和浓郁文化气息的建筑群。

图1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效果图

在该项目中,在设计园区的建筑群的时候,以园区的基本功能,也就是研发办公,结合其高级功能,即交往空间,再结合工程项目的预算,对整个园区建筑群的设计布局到建筑形态的设计都要紧密的结合以上的方方面面。除了满足建筑的基本功能,建筑设计并不一定是理性的,所以在设计该园区建筑的时候采用了现代的建筑手法,立意于科技、交往空间,所以建筑效果极具现代化的风格。

2、场地的重构

人们常常过分关注建筑的使用功能,并将其作为建筑设计的首要部分。场地的重构却得不到重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和谐和人文关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认真解读建筑的意象定位,将建筑融入到整个城市的文化氛围之中,重新构建建筑的空间、功能、布局、形式、技术与建材等意象,以城市文化为背景,将传统文化风貌与现代化设计融为一体,打造具有城市空间文化特征的优秀建筑。场地重构将建筑的多种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造价方面来看,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建筑空间的使用率,提高了使用效益,而通过优化设计,降低了建筑成本。

二、建立多维流动的交往空间体系

人的活动离不开环境,尤其是创新科技园区的环境更是影响着科技人员的工作状态和交往行为。所以构建一个多维流动的交往体系,对于一个创新科技园区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以下以中国移动苏州研发中心为例展开说明。

该基地位于苏州市高新区科技城内,距离苏州市中心14公里,距离无锡市中心22公里,周边多条快速公路以及高速公路,到达苏州和无锡均十分便捷,基地西邻太湖,东依大阳山,景观优势突出,生态人文条件优越。规划总用地约470亩,地块环绕平王山平王湖公共绿地。32万平米,包括研发办公、实验室、餐厅、通信机房等,图2为地理位置图。

图2中国移动苏州研发中心地理位置图

在这个项目的规划设计中,以寻找园区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平衡点作为其发展战略,以“依水和生”为规划设计理念,其中“和”体现一种动态的静止关系,“生”体现一种静止的动态关系,是“和谐共生”的体现,是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的体现。同时从苏州城市文化、企业文化和自然环境中提炼元素符号并融入设计之中。设计的重点是要塑造出一个鲜明而清晰的整体项目形象。设计尊重自然环境肌理,采用南北向网格式布局形式。只有采用独特简洁的开发策略才能经受住由分期建设、各种建筑类型组合、设计要求改变等一系列考验。设计时,紧紧扣住“科技”这一主题,座椅在建筑造型的设计上,尽量满足年轻的科技研发工作者对科技的理解与参与,让其首先在建筑层面上就有强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在设计景观建筑时,要充分考虑“交往空间”,这正是本建筑群的核心,所以设计时要结合舒适性以及这些场合的社交功能,使得园区内的人员与自然环境以及建筑结合起来,使科技人员在园区内容易建立一个交流活动更加方便舒适,有有助于提高其工作灵感。创新科技工作人员的想法以及心态是且比俄语一般行业的工作人员的,其学识、见闻、敏感性均是有较高水平的,所以,在设计的始终,都要考虑这些工作人员的需求,而工作人员的需求,不单单是在基本功能的实现上。图3为该园区的效果图。

图3中国移动苏州研发中心效果图

图3中国移动苏州研发中心效果图

该园区在设计的时候就强调了科研人员在此环境中的可参与性,通过点线面全方位对交往空间进行多维的布置,使其与工作空间相互结合,为科研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休闲、交流、娱乐的机会。同时多层次的景观空间,使得园区不仅仅是一个单调的产业园概念,在另一方面,还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交往空间。为科研人员的枯燥的工作环境变得更加有生气,彰显工作和休闲的多元性,体现人文关怀以及个性空间。园区设计中,注重环境效益的体现,最大限度的在园区设计中结合环境理念,将环境效益最大化的发挥出来,通过环境设计弥补单纯建筑设计的不足,体现出园区的人文性与空间性。

结束语

在当今的建筑行业的发展中,生态可持续就是趋势,同时也是建设创新科技园区的内在要求。因此,在创新科技园区的设计中结合生态节能等相关的技术,使得苑区内的交往空间的物理条件更加舒适,容易消除人的疲劳,激发研究人员的创新思维,这对提高工作效率是有积极意义的。另外,创新科技园区在交往空间的设计上,应实现智能化,使得进驻园内的企业可以实现高效的通讯。综上,笔者以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以及中国移动苏州研发中心为例,从功能的整合以及场地的重构两个方面对创新科技园区交往空间的设计提出了看法,并从园区设计中,成本设计方面简单分析对园区设计的影响,希望我国的创新科技园区建设向更远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摘 要】城市居住空间优化设计的最终本质是有效解决人类居住的问题,优化人们居住环境,提高人们居住质量,文章对居住空间的文化符号设计、绿色设计和可持续设计等主流方向进行深入探讨,结合国内外实际居住空间设计案例,提出了多元方向是居住空间创新设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多元方向;居住空间;空间设计

随着城市环境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的居住空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城市居住环境来说,人们已经从单一的满足居住需求逐渐上升到追求理想的居住空间环境,从物质需求层面发展到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居住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中不同的社会公众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时代的进步改变了人们传统生活方式,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设计居住空间,由此导致了居住空间设计面临了很多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包括居住空间缺乏创新设计理念;难以准确把握地域文脉;过度设计带来的审美疲劳;实际建造与空间设计不匹配等,这些问题进一步引发了多元方向居住空间的创新发展思考。

一、文化符号居住空间设计

在现代社会环境下,消费文化是多元方向居住空间创新设计的重点研究方向,文化不但能够转换为物质消费,满足人们对文化消费的欲望。人们通常会利用文化符号消费来突出个人身份与地位,而居住空间的设计人员则是文化符号的实际操纵者。

居住空间符号处于现代社会消费文化层面表现得异彩纷呈。居住空间的设计要充分把握消费文化,突出其物质和非物质因素。消费文化的物质因素指的是文化构建方式及其载体;非物质因素则体现了居住空间设计的多种文化意向。对于消费文化的意向来说,主要是由消费者本身思想情感的切实体验,以符号的形式保证居住空间意识传达与接收相互统一。在这种文化符号的转换过程中,其表达意向更具深层文化内涵。

在香港城市居住空间设计中,嘉荟轩住宅社区中的一套住宅设计提出了“甘露”的主题点,由“甘露”二字的表面意义理解,自然而然联想到干净、清澈、透明的意向。为了有效说明空间设计师将创意点转化成为深层的设计语言,下面以“甘露”的卧室作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住宅卧室与卫生间以玻璃墙隔离开来,卧室中与床相反的墙面采用镜面装饰,玻璃墙和镜面墙都用植物图案的连续纹样进行装饰,进而形成了图与底的构建关系。由于玻璃墙的透明性较好,人们在卧室时可以透过玻璃墙直接看到卫生间,镜面墙由于具有较强的反射性,可以将对面墙的装饰物直接反射,但是,玻璃墙的透明性和镜面墙的反射性都在植物图案的作用下被相应消弱,卧室空间的视觉感更加层次分明,植物图案是第一个层次,人们肉眼看到的透明物和反射物都处于第二层次,当两个层次共同作用于人眼视觉时,人们可以切身感受到如甘露般的干净、清澈、透明的空间品质。由此可见,空间设计师将抽象的文化符号创造成深刻的意向,最终转换成丰富的空间符号,在居住空间设计方面仍然处于领先位置。

二、绿色居住空间设计

现代社会在发展建设进程中,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开发,进一步导致了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活动,也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面临着生存危机的挑战。因此,绿色设计理念在居住空间设计中应运而生,居住空间的绿色设计指的是尽量降低自然生态环境负担,减少污染材料的使用,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工艺手段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目前,绿色居住空间设计的探索发展从未停止,在空间设计语言方面,“现代穴居”注重的是原材料的美感,包括墙面和地面的肌理美感,木质楼梯材料的纹理美等,同时,“现代穴居”的采光设计业充分体现了绿色设计理念,住宅一层利用大面面积进行采光,二楼入口上端开设矩形窗口进行采光,三层顶尖部分可以采用天井式采光模式。绿色居住空间设计要求人们更加关注自然生态环境,通过以上实际案例可以看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设计也是居住空间创新设计的组成部分。

三、可持续居住空间设计

居住空间的可持续设计指的是在不影响正常生活条件基础上,适当改变日常生活的设计方式。在实际居住空间设计中,可持续设计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历史建筑物的修复,使其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凸显历史建筑的内涵价值;二是对于居住空间设计技术来说,将多专业建筑模型技术进行整合,应用于居住空间设计中。

由此,对城市老旧建筑的改造和修葺,充分发挥老旧建筑的作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一般情况下,老旧建筑都拥有城市地理位置的优势,可以充分反映某一时期城市文化特征,但在开发利用方面却存在着相当多的不利因素。例如,老旧建筑结构落后、资源消耗严重,此时,可持续居住空间的设计为实践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可持续居住空间设计主要有两方面特征,一是注重居住空间设计过程中的协同工作模式,二是体现多专业交互的工作方式。可见,可持续居住空间设计正不断走向信息化发展之路。例如,利用Autodesk Revit平台可以实现三维模式的空间设计,在相同的建筑信息模型上完成整合设计,防止不同专业在整合设计中出现矛盾,有效降低设计成本,切实缩短设计周期。由此可见,可持续居住空间的设计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科学化、直观化、流程化的平台。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居住空间创新设计发展方向的深入探讨,得出了以下结论,多元方向体现了居住空间创新设计的明显特征,居住空间的创新设计不仅体现在设计风格和设计形式方面,而是要更多注重人类现实生活环境,以及多元文化对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运用和谐自然生态环境的理念与建造技术充分结合,真正提高人们居住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路,陶大勇.现想居住空间之中式住宅小区设计解读[J].山西建筑,2013,02:19-21.

[2] 陈菲菲.浅谈居住空间设计中的虚耗现象[J].大众文艺, 2013,03:98.

第5篇

关键词: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模式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要认识污水处理的必要性,并了解我国污水排放标准和相关规范,培养综合运用《水污染控制工程》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掌握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厂工艺设计的程序、内容、方法和工艺计算。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水污染控制工程》理论课程知识和理解的重要环节,是连接基本理论和工程实际的纽带和桥梁,培养学生根据所学系统的理论课知识及感观的认识实习,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2]。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而我国大学期间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往往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关注相对较少,虽然目前逐步开设了一些创新创业课程,但仍然不能解决工科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差、不能满足就业和社会的需要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不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实习,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参与培养工程师,都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上海市属重点大学,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我们在构建课程及教学内容体系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和实践工程相结合的方式,搞好课程设计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提升本科生就业率,提高企业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满意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的执教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探索与建设实践。

一、改进教学模式

过去《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通常安排在《水污染控制工程》理论课教学、认识实习之后集中一到两周时间进行,时间紧,任务重,而且通常安排作为本科阶段专业课程的第一个课程设计。学生没有相应的工程设计基础和工程类课程设计基础,因此对于工程设计的一般步骤、工程设计手册和设计规范的利用能力较差,往往感觉无从下手[3]。另外,这种先理论教学后课程设计的模式虽然能够令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工程设计,但由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理论课更注重原理和单个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往往容易忽略构筑物的配水、衔接形式等内容,使得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此外,课程设计与认识实习分离进行,时间间隔较长,学生基本对处理构筑物走马观花地看一遍,不能深入了解构筑物内部结构,对于学生实际了解构筑物结构及运行维护理解困难,对课程设计帮助不大。新教学模式将课程设计贯穿于整个《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的全过程,增加了课程设计的学时数,在理论教学初期,布置任务书,学生根据任务书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完成方案选择及构筑物计算,理论课结束后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制及工程图纸的绘制。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可针对构筑物的结构、原理、设计规范、设计计算、三维动画演示运行效果等方式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在实习实践环节,通过学院实验室现有构筑物模型或理论课期间安排认识实习,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的进行,有助于学生对课程设计和实习内容更深入的理解;期间通过查阅文献、设计手册、设计规范,独立完成设计计算,最后通过答辩、修改等环节提交课程设计成果,教师根据设计成果及时将问题反馈,进一步保证和提升课程设计质量。

二、合理选题,丰富设计题材

根据以往课程设计经验,我们摸索出一套质量监控措施,最关键环节在于我们对选题进行了严格控制,课程设计的题目尽可能选用污水处理设施的工程实例,选题范围尽可能覆盖理论课大纲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然后将任务书中的水量和水质进行改变,给出的任务书题目大于学生分组数,令每组学生设计任务书中涉及的污水总量、居民数量和水质(BOD、COD、SS、TP、TN、NH3-N)均不同,做到题目的多样化,同时对每个题目有人数要求,由学生选择相应水量和工艺,独立完成设计计算任务,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于学生分组尽可能做到各组整体学习能力大致相当,但组内成员的理论水平、学习能力及CAD绘图能力等方面要有一定差异,组长根据组员实际情况对课程设计进行合理分工,明确每个组员的职责[4]并进行列表记录,用于检查,减少抄袭现象的发生。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课程设计,防止全班同一个题目,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同时又能满足设计团队成员间相互交流、团队协作的需要[5]。在课程设计任务书的编排上,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虽然在难度、深度和广度等要求上与实际工程设计有一定差距,仅为某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的初步设计,但选题皆来自实际工程案例,有利于初步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实践素养;此外,设计任务书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具体设计内容、计划步骤安排,使学生明确任务,明确在哪些时间节点完成哪些工作,按计划有序进行,且使指导教师能够根据进度及时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6]。

三、评价体系改革

与传统课程设计模式中学生上交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纸相比,我们在评价体系上做出了相应改革,采用平时成绩、中期检查、答辩和成果评价的评价体系。中期考核是课程设计完成的保障,在以往的毕业设计环节,我们发现学生由于实习、拖沓习惯等各种因素,习惯于在答辩前突击完成。因此,在指导教师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的相关时间节点进行监督的基础上,严格的中期考核可以较好地督促学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毕业设计。因此,我们借鉴相关经验,在穿插于整个理论教学周的课程设计中安排中期检查,根据学生中期检查的质量,给出相应的分数,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在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初稿的基础上,组织答辩,让学生就课程设计的设计背景、设计规模及要求、设计内容、设计原则、工艺流程的选择、构筑物设计计算、图纸及设计说明书的编制等方面进行阐述,教师根据计算说明书及图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并给出答辩成绩,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就存在问题进行全面修改,然后提交最终课程设计成果。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出勤率、讨论答疑参与度及按时间规划完成设计任务的情况(中期检查)给定;设计成果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最终提交的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等文件的质量情况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平时表现、答辩情况及设计成果给出成绩。

四、课程设计反馈

通过答疑、中期检查、答辩和成果评价等环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问题迹象或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通过集中上课的方式给予讲解,保证课程设计稳中有序、按时、保质地完成;在课程设计最后,针对课程设计的一般设计步骤、设计计算说明书及图纸设计要点、主要问题等进行总结,令学生对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有一个系统的训练,同时巩固课程所学知识和概念;在课程设计结束后再安排一次认识实习,加深感性认识,同时对污水厂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进一步加深了解,丰富课本外的实践经验;学生上交最终设计成果后,针对学生的设计内容,给出总结和意见建议,有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及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课程设计是高校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我校的改革实践证明,基于就业为导向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和加强实践环节,将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实习相结合,保证学生对实际工程有直观、全面的认识,对学生工程知识、工程素养的培养有很大帮助,有助于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郝桂珍,杨国丽.浅谈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J].教学研究,2014,37(4):41-43.

[2]丁磊,汪明明,张新喜.给水厂课程设计新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6):120-121.

[3]温青,李茹民,谭淑媛.基于“卓越计划”的团队合作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模式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3):226-227.

[4]仇春华,欧晓霞,张凤杰,王崇.团队合作学习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269(10):154-155.

[5]王淑勤,张敬红.双语教学中课程设计的设置与考核[J].中国电力教育,2012:17-18.

第6篇

关键词:儿童早教;室内设计;创造性思维

引言

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韦特海默(M.Wertheimer,1945)在《创造性思维》中认为“创造是一个连贯的过程,思维的功能不仅是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而是发现、设想、更深入的思考问题。设想、提出创造性问题总是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创造力就是竞争力,有创意的思维就是通过思维了解事物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有建设性的想法和意见。从早教环境出发,针对于孩子在不同时期所在的环境以创造让大部分孩子能适应的环境,通过环境的感知来了解周围是我们所期待的,在孩子学前的阶段中,孩子不能单纯靠背诵来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而是在积累和运用知识的同时激思维的创新。1980年来,美国政府认为,创意思维的开发必须从儿童青少年开始,因此他们在中小学开展了数百项实验研究。其中托兰斯曾对142个培养儿童创新能力的教育计划进行了检测评价,证明有72%是成功的。可见创意性思维的培养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早教中心室内环境设计的基本形态

(一)早教中心的室内环境设计

1.早教中心环境的安全性:安全性是早教中心首要的保证,早教中心永远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只有保证孩子的安全,孩子在中心才能进行其他方面的学习,特别是在早教中心的室内环境中细节的安全更为重要,例如包括了墙壁上是否具有保护性的海绵条,保护孩子在活动中防止撞伤,以及电源插口的位、地面的防滑处理、门窗的安全牢固等这些细节因素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安全。在卫生安全上是否合格也是衡量安全性的一个标准,包括卫生条件的达标,水吧卫生安全,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等都是安全的重要一部分。2.早教中心环境的舒适性:创造的早教中心室内环境要舒适、明快、整洁,主要体现在视觉舒适以及身心的舒适,其中包括早教教室光线充足,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注意室内环境的清洁,早教儿童休息室保持安静,避免嘈杂喧闹对孩子的干扰,早教中心优美柔和或轻松明快的音乐定时交替播放等。3.早教中心环境的功能性:0~3或者3~6岁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要留有专用的房间,也可把房间的某一处合适位置列为不同年龄阶段宝宝的专用活动区域,儿童活动地点选择和场地大小也很重要,早教中心的空间应该足够宽敞,便于儿童的活动。4.早教中心环境的美观性:室内墙面地面的色彩以及家具等主体设施的色彩的选择,影符合一般的审美心理要求,家具应该造型美观色泽新颖,适应的审美需求。

(二)儿童家长的心理研究

现在早教中心的办学力量非常雄厚,良好的教学条件、师资,让许多孩子家长选择的儿童早教中心,家长的心理活动可以大致分别为三种情况:1.安全,放心:良好的学校配置成了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早教中心的原因,早教中心具有家庭中不具备的良好的基础设施,这为了孩子创造了良好的玩耍的条件,他们可以玩耍各种他们可能在家享受不到的乐趣;更重要的是早教中心的孩子很多,在早教中心里自己的孩子可以结识到其他孩子。孩子有了玩耍的小伙伴,便多了一份快乐,这使家长更加放心。2.省心:早教中心的快速发展与日益繁忙工作的父母的时间分配原因也很大,每天很多家长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他们没有大量的时间去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以及对儿童知识的培养,更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心理状况。如果把孩子单独放在家里,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孩子会感动孤独与不快乐,同时也不能够很好地照顾到孩子。而把孩子放到早教中心就不一样了,孩子增添了快乐,家长他们多了一份省心。3.孩子发展:开发智力挖掘孩子的潜能,还有许多的因素也同时影响到宝宝的智力开发,在儿童发展的心理过程中,有的时候很难去分辨遗传或者环境的作用,这两个因素往往都是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因素,但是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心理学家们开始将视野扩展到儿童生长的早期环境中。由于儿童随着年龄在变化,他们对原先的环境中的关注与信息选择都会发生变化,这会带来的是儿童心理和思维上的变化。教育学家哈泽说道,“儿童对环境的反应比成年人更为直接和活跃,他们总能发现高低、远近、软硬、暗亮的概念,而他们用来探索这些概念客观物体则又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强化他们的学习乐趣”。我们从中便可感受到环境对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意义。儿童的活动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扩大,儿童受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二、创意性思维的构成要素

马良莹在《浅谈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认为“培养儿童用要注重给儿童设立民主、愉快的氛围,发展其多种思维方式,设计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以此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创造力是每个儿童都应该有的能力,从早教中心室内设计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从而丰富儿童的发展与创造性思维的提高等相关理论。

(一)创造力从兴趣培养开始

兴趣可以引导孩子的发展方向,处于兴趣中的儿童在进行活动时,周围的环境对于孩子来说会变得更加敏感,孩子便会主动和有创造性意识地去注意这些周围的事物,并且会对这些事物进行有兴趣爱好的选择,而正是由于这种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的注意,儿童才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在以后的活动中加强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形成知识的积累与经验学习,从而对于儿童创意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创造性思维从想象力出发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儿童的创造思维中,创造力想象的作用更加明显重要。因为儿童的心理发慌水平决定了儿童只能借助想象来思考、来创造;同时,想象力具有随意性、跳跃性的特点,而这些内容不需要儿童学习知识经验就可以可以产生新的联想,在没有拘束、灵活自如的场景中得到乐趣。

三、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形态特征

(一)室内空间形态

室内形态的塑造对于室内空间环境影响重要,以早教室内的内部空间为例,最重要的应该是反映在孩子与环境的整合设计以及室内空间形态的变化,最终服务于人的空间,即“以孩子为主,物为孩子用”,其他的室内环境设计要素也是很多,如光照色彩、墙体绘画、视觉中心、儿童专用家具的材质肌理及儿童家具教具的陈设等。不同的空间形态、形象及形状会产生不同空间体验感受,儿童置身于早教的室内空间中往往被早教室内空间的环境所吸引,使儿童感受到室内环境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在空间形态上不规则的形态往往灵活多变。在早教空间中体现在室内空间形态布局上不局限于端庄与平稳或者不仅限于安静的形态,不规则的空间形态具有动感的流线给儿童带来的是轻松与活泼,室内环境变得自由与多变灵活。儿童早教空间的创造方法是对于儿童早教室内空间的多样性与活泼性,又得符合基本的儿童尺度即室内基本功能划分。例如,以0~3岁的儿童来讲,0-3岁是早期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爬、站立和行走成为他们日益学习的技能,对于室内环境他们充满好奇心,应该满足他的好奇心,鼓励他的探索活动,赞赏他在房间里的每一个“新发现”。对于3~6岁的儿童,他们开始能辨认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他们开始和周围的儿童进行游戏,相比0~3岁的儿童他们需要的室内空间可能会相对大一些,以便于儿童充足的空间活动。满足了儿童在空间形态上的要求,儿童在心理上将会得到满足,不同的空间形态给予儿童不同的精神感受,构成了以儿童为主的空间布局,而这样的室内空间形态对于儿童创意性思维的创造提供了有利条件。位于青岛万象城内的家盒子(FamilyBox)第六家分店室内空间形态的变化营造了一个具有创意性的室内空间环境,中心里所带给孩子们的审美与创意性思维的启发是值得学习的。在这个相对于有创意的空间环境里面,孩子们可以进行游戏、玩耍,而他们尽可能做了平时却不能去做的一些自由活动。整个空间划分为活动区和游泳区,在活动区空间划分上分为平面地面、抬高地面、智趣体块、智趣空间,通过这种的空间划分,改变了以往一种平面活动的习惯,空间的多样形态才使得创作出如此贴切的空间。

(二)主题性空间设计探索

随着当今主题酒店、餐厅、酒吧等公共空间设计的兴起,新时代的发展步伐加快了人门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生活方式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得以呈现,对于早教主题性的设计要求也便随之提高。主题性的早教空间设计主要体现在情景式的体验艺术课程和生活自然体验上,往往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年龄阶段的教学特点针对于不同的教室创造不同主题的室内环境,促进儿童创意性思维的发散。例如早教中心设计智商课、情商课、财商课以及全脑潜能课等,财商课主要培养儿童如何消费、金钱运用、交换金钱,从而发展儿童的领导特质,根据课程的内容便可以设计营造与课程相干的空间环境。另外以0~3和3~6岁不同年龄成长阶段,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兴趣需求出发,营造不同主题的儿童成长空间,0~3岁儿童在主题性设计上应注重动作技能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来展开设计,3~6岁的儿童求知欲和探索欲增强,活泼好动应该在为孩子提更更大活动空间上展开主题性设计。为儿童创造主题性的设计,这些都会对创造性思维起到很好的作用。另外在主题性空间设计上可以利用形态模拟的方法,通过对外在某一主题事物的研究,包括自然社会生活中的主题场景而反映早教室内空间主题环境上来,对儿童心理和生理产生启发的灵感和思路上的迸发。

(三)室内空间视觉引导

海思(Haith,1966)发现,当婴儿在注视一个运动着的刺激物的时候,其吮吸的速度明显减慢,这表现了婴儿对于运动的物体有更多的注意。如果两个空间内其他方面属性都一样,儿童将更倾向注视于内具有运动性因素的空间,动态空间引导孩子从“动”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把孩子引导进入活跃的思维空间。在动态空间上早教中心可以利用地面、围护面、各种管线、活动的雕塑以及各种信息的展示等加上老师与孩子的各种活动,形成丰富的动势。另外组织灵活的空间,方向性比较明确,在游乐区与教室或者休息室之间有多向路线,而不是单项路线。利用有动感的线型,引进自然景物,如花木,阳光等。利用流线性的趣味性的地面、地面或者墙面,引发儿童对动态的思考,又具有引导性。利用形态模拟来在室内设计中利用,在视觉上营造与现实中的事物相像的事物,在视觉上形成具有创造性的设想,抓住儿童的视觉审美,形成富有创造性的视觉引导。例如,室内视觉上可以将绿色设计生态的想法带到早教室内设计中,模拟大自然的形态,给予儿童感受足够的想象空间,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结语

创造性活动总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进行,而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便在与早教室内环境中迸发。也就是说在室内环境中需要给儿童以舒适、创意、引导的室内环境支持。减少对儿童空间的限制,在此基础上给予创意性的体验与引导,挖掘儿童创意潜能,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室内环境刺激和体验的机会,便于儿童产生创新性活动强烈的内驱力,激发创新意识,发挥创新潜能。

参考文献

[1]钱泳蓁.3-6岁儿童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2

[2]马良莹.浅谈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4(03):57-59

[3]段烨妮.基于时间维度的儿童房室内设计研究[D].湖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

[4]杨莉君;钱泳蓁;余贤睿.3-6岁儿童创新思维的培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N].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06):103-109

[5]周兵.张书鸿.形态模拟在儿童居室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2):94-95

第7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154-02

随着我国制造业和加工业对数控技术的广泛使用以及数控设备保有量的增加,数控设备应用、装调、维修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数控机床装调维修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对于提升我国现代制造业及加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开设数控机床装调

与维修专业的背景

专业开发的前提是社会需要。随着装备制造业和机械加工业的发展,数控机床的需求量也愈来愈大。数控技术是集机、电、气、液等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数控机床装调维修技术有工种的复合性、人员素质的综合性、技术含量的高科技性等特点。然而,目前我国掌握数控技术的机电技术复合型人才奇缺,培养掌握数控机床装调和维修技术的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广东是我国的制造加工业大省,据调查,高级数控装调与维修人员缺口很大,这严重影响了数控机床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将从业人员的素质管理纳入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提高数控机床装调维修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

因此,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急需大量的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人才,亟须在短期内培养出一大批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的高技能型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目的,融入国家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的职业标准及数控行业规范,面向数控机床生产厂家、数控加工等单位,培养具有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数控设备的操作、维护、参数调整,机床设备故障的诊断与维修,对数控机床进行装配、调试,对机床设备进行数控化改造以及机床产品营销服务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必须获得以下职业技能证书: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高级工、机修钳工、维修电工、电工上岗证。

本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安全生产知识,严格执行机械设备操作规定;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门以上的外语阅读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具有下列专业能力:一是具有机械、电气、计算机基础知识,液压、气压基础知识,数控机床原理、测量与误差分析、数控设备机械结构、数控机床手工编程、PLC、变频器等基础知识。二是能读懂数控机床机械、电气总装配图,并能熟练使用机械与电气绘图软件;具有钳工、电工基本技能;具有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具有进行数控机床总装后的几何精度、工作精度的检测与调整,使用系统参数、PLC参数、变频器参数对数控机床进行调整的技能;具有通过仪器、仪表检查数控机床的故障点的技能;具有通过数控系统诊断功能、PLC梯形图等诊断数控机床常见电气、机械、液压故障的技能等。

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保证,是教学的关键。数控机床装调维修专业是一门新型专业,必须建设一支优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来保证本专业的建设。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培养和引进本专业教师。一是充分挖掘我校教师的内部资源,鼓励相近专业教师利用假期参加数控装调与维修专项培训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水平。从2007年起,广东省每年暑假都举办本专业教师技能培训。二是积极鼓励专业教师通过本专业职业技能鉴定拿到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这几年对本专业教师的技能培训,广东已有100多名教师取得了本专业高级工等级证。三是加强师德建设,培养广大教师热爱技工教育事业,树立敬业奉献精神,鼓励教师提高学历,编写校本教材,进行课题研究和产学研活动,打造精品课程,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培养教师的组织及协调能力,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四是积极引进知名企业的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高级技术人才来校任教。学校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吸引优秀的数控维修人才加入到技工教育的行列。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聘请企业有实际经验的技术人才举办知识讲座,指导学生实践,促进教师队伍的多元化。五是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培养本专业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本专业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课程建设带头人。

建立完善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应逐步完善本专业的校内实训室建设。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资金状况,分阶段购置设备,以拓展社会服务功能,逐步建设电工电子实训室、可编程控制器实训室、数控加工实训车间、钳工实训车间、机床控制电路实训室等,应重点建设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虚拟仿真实训室、数控设备装调维修实训车间、液压与气动实验室、数控设备拆装实训室等,满足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专业的教学需要。这些校内实训室都要紧扣本行业特点,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具有仿真性、实用性、先进性的特征,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和形成提供有力保障。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依据行业优势,积极与数控设备生产厂家和数控加工厂家联系,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建立一套良好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运行和管理机制,通过校企共同建设,搭建数控设备维修服务、数控设备安装调试服务的平台,引进企业管理机制,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实行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办“校中厂、厂中校”;通过校企合作、校区合作、校会合作,使学生掌握实践技能的同时培养职业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近几年,广东利用本地区优势,打造“百校千企”,通过地方政府的牵线搭桥,技工院校和企业的合作越来越紧密,达到了合作共赢的目的;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专业更是结合本地区的行业优势,把企业引进到学校,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本专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课程设置

数控设备是集机、电、仪、液、气、传感器等于一体,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课程面较广,牵涉的课程较多,但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宗旨,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筛选出与培养专业能力直接相关的内容。课程由三部分组成,即公共课、专业课、实训课,其中实训课要占50%的课时量。公共课包括语文、数学、德育、体育、专业英语和计算机办公软件等;专业课包括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机械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机床装配工艺、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数控机床原理与结构等;实训课包括钳工基本功、电力拖动与机床控制线路、可编程控制器与变频器技术、数控机床操作、液压与气压传动、数控机床整机性能检测与调试、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机床维修仿真等实训以及校外顶岗实习。

总之,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工是一个朝阳职业,是新职业之一。然而,本专业教师相当匮乏,学校应当与企业合作,实行校内培养、校外引进的措施人才来建设本专业师资队伍,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办学,为企业发展培养出更多合格的数控维修人才。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徐国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1).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职业技术教育,2006(4).

[3]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

[4]焦兆平,王晓敏,查吉德.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4(1).

[5]何农,冯拾松,傅拥军.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的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8(26).

[6]李燕,胡建钧.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聘任和管理的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