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3-13 16:14:52

序论:在您撰写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民族音乐;初中音乐;音乐教育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还没有完全的产生,有着很大的可塑性。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在如今,流行音乐和网络音乐充斥在大街小巷,很多学生对于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了解越来越少,更不用说理解与鉴赏了。因此,加强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讲,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一、民族音乐的作用

(一)培养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和一个民族的繁荣昌盛息息相关,在我们的民族音乐中,就包含了我国悠久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与信仰。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加强民族音乐的学习,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音乐中所包含的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二)培养审美观。在如今的时代,流行音乐与网络音乐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因此,现阶段的学生都缺少对于民族音乐的热情与认识,他们大部分都偏好流行音乐,让审美范围变得较为狭窄。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学生审美水平与审美意识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民族音乐是我国的艺术结晶,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文化素质与审美意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知。目前想要让我国的民族音乐得到发扬与传承,就需要提升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识水平。而民族音乐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渠道。如果我国没有了民族音乐,那音乐的发展就成了无水之源。因此,学习民族音乐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识。比如在我国古老的民族音乐《梁祝》,就给学生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还有戏曲、昆曲、越剧等。我国的民族音乐在世界的音乐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世界艺术作品中的瑰宝。学习民族音乐能够促进初中阶段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中占有着一个非常特别的作用,他们不是培育门生的专业技能、常识,而是想要使用音乐来营造一个具有良好思想水平的“完全的人”,这对的学生将来的人生轨道是不是在一个准确的方向上有着很大的影响,和学生的将来有很大联系。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系到门生将来一生的成长,这是关于人生的话题。因为民族音乐所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其对于人们的影响在许多方面都是潜移默化式的,于不知不觉中就会对特定的人群有某种程度上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同时,处于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正是人生之中心智发展最为活跃,心理、性格和观念处于最为具有可塑性的青少年阶段。因此加强民族音乐的教育十分重要。

二、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

在目前,我国音乐教育的整体体系大部分还是借鉴了西方,没有具有我国特色的音乐教学体系。在初中阶段的民族音乐教育中,没有给民族音乐一个准确的定位,常常被教师所忽略。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目前初中生对于流行音乐的需求较高,教师就忽略了民族音乐在教学中的作用。在音乐教材当中,有关民族音乐的教材也比较单一,内容较少。同时,教师也缺乏对于民族音乐相关知识的全面了解,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方式

(一)培养音乐欣赏习惯,创造音乐学习氛围。培养民族感情并不是一时间就能完成的任务,需要多方面共同进行。因此,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爱民族音乐的良好氛围。这个氛围需要在学校、家庭和社会这几个方面中进行。在学校中,不光是在课程当中,在课外活动力也要提高学生的情感教育。比如,可以多开展一些民族音乐的鉴赏会和讲座,对于音乐中包含的故事给学生叙述,并让学生写读后感。在家庭中,父母可以支持学生学习民族歌曲、乐器中,多放民族音乐。在社会当中,媒体渠道可以积极的宣传民族音乐,引导人们更加喜爱民族音乐。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于民族音乐产生很大的兴趣时,才能让他们更好的学习。目前初中阶段的音乐教材中,也有很多民族音乐的内容。因此,如何使用好这些教材内容的知识点,来提高学生的民族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在音乐教育课程中,课程可以选择教材中比较经典的民族音乐,使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首先,教师要有相关民族音乐的专业知识,知识是教学的基础。要想让学生能够理解民族音乐作品中想表达的内容,教师就需要有耐心,能够不断地给学生传授通俗易懂的知识,并且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比如在初一下册教材中对于民歌的分类中,教师可以从民歌的起源、发展、题材以及不同民歌的特点来分析,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十分多元化,有着不同的音乐特点,进而让学生产生很大的学习兴趣。结论综上所述,在初中音乐教育的课程中,民族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感情,因此,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课题。经过实践可以就看出,如果经常和健康、优雅的音乐相伴,能够让人的审美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并且让人更有精神。学习民族音乐,就是让学生们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能够通过各省表达我们对于祖国的喜爱,对于历史英雄任务的称赞,对于我国美好和善的热情,对于学生来讲,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中的社会主义情操,进而让他们能够感觉更加自豪、自信、自强。让学生能够激发爱国之情,不断学习,报效祖国。在初中音乐的教学当中,长时间对于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教育,对于学生民族感情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作用,让民族之情在学生的心中绽放,是培养学生民族感情的主要手段,也是音乐教育的目的。

作者:叶永琳 单位: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

参考文献:

[1]黄曦.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第2篇

【关键词】初中 音乐教学 器乐 重要性

音乐教学是使初中生获得美的一种重要途径。乐器演奏是一种主要的音乐表现形式,但它却是长期以来我国在整个音乐教学环节中最为薄弱的一项。中学生很愿意尝试新鲜的事物,学习速度也十分快,把乐器引进初中音乐教学的课堂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还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器乐教学的重要性

(一)器乐是一种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器乐教学,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所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器乐练习可以以动带听、以奏带唱,将手、耳、眼、脚、唱协调起来进行整体练习,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自身的感受去体会音乐,在练习中获取音乐知识。对于音乐的感受和表现,很多时候教师无法用语言来进行特别清晰的描述,音乐的强弱、刚柔、高低、和谐等概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产生切实的体验。所以,器乐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感受,从而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教学质量。

(二)器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一般会经历三个层次,即有趣、乐趣、志趣。“有趣”是学生对学习音乐直接产生强烈兴趣的初级阶段。它一般表现为:一旦学生看到一种乐器独特的外形,听到它美妙的音响,就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想演奏它,这种好奇的心理是有限度的,通常很不稳定,而且容易转移或者自我消失。“乐趣”是学生对学习音乐产生兴趣的一个中间阶段。学生会在“乐趣”的影响下,对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有趣和乐趣是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器乐教学所必然产生的两种心理现象,对“乐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长期的“乐趣”培养。器乐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将乐趣转化为志趣,从而养成在兴趣的指引下积极地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器乐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音乐智力发展、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器乐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音乐智力,努力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要达到这种效果并不是十分容易的。授课教师必须对乐器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够熟练地演奏,同时还要了解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及兴趣所在,从而选择合适的音乐器材进行教学。另外,教师还要认真备课,编写有效的教案。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器乐教学的应用

(一)教授学生打击乐,提高学生的自信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离不开唱歌和欣赏音乐这两种形式,但对于那些对音准掌握得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讲,音乐课可能会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因为他们害怕在同学面前唱歌,害怕同学们讥笑自己。所以有时候在教师授完课后,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喜欢将老师教授的歌曲唱给同学们听。这时候,音乐教师将一些简单的乐器带进课堂,例如响板、三角铁、碰钟、铃鼓等等,只要教师示范一两遍,学生就会操作,从而增强那些音准不够好的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

(二)教授学生口琴,增强学生识谱能力

口琴这种乐器很容易学习,演奏的时候要注意吹气和吸气的交替运行。音乐教师让学生用口琴演奏当堂学习的曲目,这样就很好的练习了学生的识谱能力。如果单纯的让学生进行视谱练习,好动的初中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但是通过让学生吹口琴来识谱,学生就会充满动力,因为初中生大多会有一种好胜心理,认为谁先学会并能更好地演奏,谁就更有能力。这样,学生们在争强好胜的过程中既学习了知识,又提高了自信心,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初中音乐教学的工作质量,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三)组织器乐小组,展示学生才华

由于升学的压力,初中音乐教育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制约,例如总的课时量比较少。这时候,如果条件允许,就可以向学生开设第二课堂,进行器乐教学。在第二课堂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比如二胡、小提琴、笛子和扬琴等乐器。在教授一段时间以后,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建一些音乐小组,共同练习一些曲目,因为每种乐器都有自己的乐谱,从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乐谱的重要性,注意在合奏中的合作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经过多次联系后,整体的演奏效果就会非常好,这样能够使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而更加热爱音乐和器乐学习,形成自我学习、自我练习、自我督促的主动型学习方式。

结 论

音乐不仅是美的艺术、更是感情的艺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器乐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合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灵活地将口琴、二胡、小提琴等器乐引入音乐教学的课堂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从而更好地加强初中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蔡晓芳.在器乐声中放飞音乐的理想 [J]. 文教资料,2010(4).

第3篇

关键词 音乐教育;音乐基础;青少年儿童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4)13-0092-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花钱让孩子们学习一门甚至多门文化艺术课程,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宫、艺术培训中心等等也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青睐。大部分的培训中心都设有舞蹈、声乐、器乐等课程,而器乐方面的学习更是种类繁多,但是却极少数培训中心有开设音乐基础的培训科目。虽然在中国学习艺术的青少年儿童很多,但是一直都并不重视音乐基础的训练,甚至有业余钢琴考过十级的孩子,连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都一窍不通的,问他音程、和弦、调式便一问三不知,虽然是从小学钢琴,但是就只会弹老师布置的作业,只有老师从旁指导才能完整的练好一首曲子,孩子有一定的演奏技巧,却没有音乐的理解能力和独立完成歌曲的能力。虽然有一些音乐教育经验较丰富的老师,会在上专业课的时候给学生讲一些简单的乐理和视唱知识,但毕竟不能花很多时间详细的讲,所以学生们通过上专业课去了解的音乐知识还是有限的。因为缺乏音乐基础知识的训练,才会有这么多学器乐的孩子不懂乐理,只会机械的练琴;学声乐的孩子不懂视唱,音程关系较差的孩子永远都卡不准节奏找不到调。

一、造成青少年儿童音乐教育现状的原因有几点

一是教育培训机构对音乐基础知识培训不够重视,也没有做好足够的教育认知与教育推广工作,师资力量有限无法顾及全面;二是部分艺术培训中心的老师在教学中不注重音乐基础知识的训练,甚至有些老师本身的音乐知识不够全面,仅仅是自己能弹、自己能唱、自己能跳,勉强教教自己的专业科目,根本无法给学生进行系统的音乐基础知识培训;三是家长的攀比心理作祟,给孩子学艺术并不仅仅希望他能修养心性培养一技之长,更是把孩子学习艺术当做是相互攀比的筹码,见面就是问“你孩子学什么艺术专长了?”“学几门乐器了?”“舞蹈考了几级?”“钢琴考了几级?”,从来不会有人问一句“你孩子学了基础乐理吗?”“你孩子有没有上视唱课?”。很多家长们的心中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优秀的,钢琴不懂自己看谱是老师水平不好,唱歌走音是老师教的不好,跳舞卡不准拍是老师训练不对;很多老师眼里自己的教学能力是最优秀的,孩子走音是天生的五音不全,孩子看谱慢是天生的反应愚钝,孩子跳舞卡不到拍是天生节奏感不好。但这些家长和这些老师们在抱怨老师不够好、学生资质太差的同时是否想过,实际上是因为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更偏重让孩子参加器乐、声乐、舞蹈等专业科目的学习,而忽略了最根本的音乐基础知识学习,基础不扎实便导致很多学生学到一定程度之后很难再深入学下去。让孩子学习艺术课程不仅仅学表面的东西,真正的音乐学习应该是深入学习音乐的根本,是音乐实践和基础理论的结合。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在青少年儿童的音乐教育中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二、学好音乐基础知识才能真正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兴趣

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六年,我一直有参与青少年儿童的艺术辅导和培训的工作,也在这个音乐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了解到音乐基础对培养青少年儿童音乐素养的重要性。音乐基础知识最常见的是基础乐理和视唱练耳两个大类,从这两个学科中细分出音乐符号和音乐术语认知、读谱、视唱、听辩、节奏节拍、音程和弦、音乐鉴赏、调式等等,而这些就是最基础的音乐素养。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就如同学习汉字要学习拼音、笔顺,学习数学要背乘法口诀和各种数学公式,如果基础科目没学习,以后便会步步艰辛,甚至失去学习的信心。比如说学钢琴的孩子,如果看谱子很慢,也不认识谱子里面的音乐符号,那么在练琴的过程中就会特别困难,长期下来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钢琴的兴趣。如果在这孩子学习钢琴的同时,正确的引导他进行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那么孩子在练习钢琴的时候,因为能看懂谱子看懂音乐术语,练琴会更加得心应手,因为有钢琴的演奏基础,在学习音乐知识的时候能够联想到自己学过的内容,学习起来更加深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会更加浓。声乐的训练也是一样的,如果孩子看不懂谱子,每次上课都是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就算一首歌学会了,也无法唱出歌曲的内涵,如果哪天拿到一首新谱子,老师不在就不会唱了,这样学习只能说学了声乐技巧并没有真正的学到声乐的演唱。对于舞蹈的学生,节奏和节拍是很重要的基础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正确的节奏训练,一些天生节奏感不强的孩子只能依靠老师的口号和强制记忆旋律进行训练,换一首歌就又找不到拍点了。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在各个音乐专业学科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重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才能真正的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才有可能让孩子坚持这份兴趣爱好,并且轻松愉快的进行音乐方面的学习。

三、学好音乐基础知识才能真正提高孩子们的音乐表现力

在青少年儿童的音乐培训中,基础知识的训练是尤为重要的。同样学习某项音乐专长,接受过系统的音乐基础知识训练的学生能更好的完成作品的表现,而没学过音乐基础知识的孩子却很难正确的表现出音乐作品的内涵。这种情况我曾在一次多名老师联合举办的钢琴观摩会上有着深刻的体会。同是演奏一首曲子,学习过音乐基础的孩子和只学弹钢琴的孩子在音乐的表达和艺术处理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学过一定基础知识的孩子除了演奏出谱子的音符,还会根据谱面的音乐术语进行强弱快慢的处理,甚至能在练习的过程中富有感情的哼唱出曲调的旋律,程度较高的孩子能做到改变触键技巧来处理和表达一段旋律;但是没有深入接触音乐基础知识的孩子往往只停留在音符的演奏,甚至有一些连节奏都把握不清楚,更谈不上音乐的表现力了。所以说配合专业知识的学习,从序渐进的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不仅能让学生更轻松的进行音乐项目的学习,也能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音乐内涵,增强自身的音乐表现力。

四、学好音乐基础知识才能真正提高孩子们的音乐鉴赏力

学好音乐基础知识对于孩子们的音乐鉴赏力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随着个人音乐素养的提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也随之增强,不再是最初听歌只听主旋律、听歌词,学生能慢慢的感受到音乐的和声之美、曲式之美,一些音乐基础知识较扎实的学生,甚至还能根据音乐横向和纵向的旋律分析出和弦的走向,进而深入了解音乐配乐之美。在这个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的年代,孩子们有了更多的途径接触到各式各样的音乐,近年来中国冒出了不少俗不可耐的神曲,当中有不少是每天我们都能在各小区听得到的广场舞音乐,有的商业歌手为了生存,也开始纷纷效仿做一些口水歌,然后在网络和电视里进行炒作,于是这些毫无音乐涵养的歌曲又来到了我们的耳边。现在的孩子听到最多的不是莫扎特、肖邦、贝多芬,他们每天听到的都是在电视上、在电脑上、手机上,甚至奶奶外婆、妈妈婶婶们每天跳舞播放着的一首又一首的“神曲”。现在几乎没有哪个中小学生不会唱《最炫民族风》和《小苹果》,这是一个多么可悲的社会现象,如果我们的音乐老师们再不好好的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养,扎扎实实的给孩子们培训音乐基础知识,提高孩子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将来经典的古典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将会被遗忘,只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迷失在中国现在所谓的“流行音乐”当中,慢慢地陷入这扭曲的音乐欣赏品味里。

第4篇

关键词:德育;音乐素养;初中教育

随着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提出,现在的学校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音乐本身有着无穷的魅力,它可以在无形中对学生的美学修养、道德品质塑造、身心健康等产生很大影响。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在音乐课堂上的一些音乐作品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思索怎样通过音乐的教学来增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百育德为先。对于学生来说,其实思想品德教育是最重要的。中国的很多的学校或者教师的教育理念都是先成人、后成才。这就体现了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对于德育的重视。其实,在教育改革纲要中已经早就明确地提出要把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贯穿、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中。要求各个学科的教师的教学都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教育。特别是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由于处在青春期,年纪又比较小许多的价值观念还没有形成,所以在这个阶段就特别需要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引导,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音乐教育对于德育的独特意义

(一)音乐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娱乐和教化的作用。音乐作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我们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音乐作为一种超越文字的载体的存在、作为人类的精神文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我们产生娱乐和教化的作用。在音乐课堂上,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感受音乐作品本身及作者的当时的情感。这对于学生来说既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无形的教化,并且这种教化功能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情操的陶冶完成的。正是由于音乐是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鲜明意向的艺术,所以通过演奏及艺术实践就能够更加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并理解到音乐作品中的道德情感和内涵,这就将娱乐与教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给学生带来了心灵的震撼。比如《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音乐作品,我们在欣赏的时候通过他的歌词以及饱含深情地演唱就能够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责任感以及传承性,这在无形中就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职业的神圣与伟大。

(二)音乐可以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塑造学生的价值观。音乐美是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的课题,正是由于音乐的表现的内容的广泛性、蕴含的情感的丰富性,所以音乐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音乐课堂上,通过对各种类型的音乐的学习及各类音乐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并且学生可以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的学习中,去领悟各式各样的风俗文化和社会内容,领悟人生道理,进而形成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其实正是由于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感染力,才能够真正地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进而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的效果。音乐教育和音乐作品注重情感上的感染,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真、善、美。比如音乐作品《让我们荡起双桨》,每当这首优秀的音乐作品想起来的时候,都会激起我们对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及对于那种和谐生活的向往。而对于中学生来说,教师播放这样的音乐作品给他们欣赏的时候,他们不禁都会聚精会神的跟着一起去唱。这就是音乐作品的魅力,这就是音乐作品在无形中对于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养。

(三)音乐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与德育也有很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在一定的程度上学生的身心健康就是德育的结果。科学证明,音乐可以促进人类身心的健康发展。对于学生来说,音乐可以缓解他们的紧张的学习氛围,改善他们的低落的情绪。比如在学生的情绪低落的时候,给他们欣赏一些摇滚的音乐作品,就能够立刻调动他们的情绪,让他们重新获得激情;而在学生感觉学习的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地播放一些悠缓的钢琴曲来抚慰他们的心灵。

三、结语

德育教育作为现在学生教育的重点之一,可以与音乐课堂教育很好地结合,因为音乐教育和德育教育都是有着同样的教育目的。音乐作为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情感和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重视音乐课堂上的德育教育是正确的理念和选择。因为要想把道德教育真正地落到实处,必须需要情感作为基础,而音乐就为道德教育特供了这样的一个情感基础。总之,音乐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产生影响,在无形中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作者:庄筱嫣 单位:盛泽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李琴.钢琴即兴伴奏课《送别》教学设计[J].北方音乐,2012(02).

[2]彭微琴,仲佳静.浅谈实效的音乐课堂教学[J].时代教育,2010(08).

第5篇

一、音乐课堂的设计形式

音乐是表演艺术,自信心对一个歌唱者来说尤为重要,如何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就是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合作才能达到的。首先,我们在上课的时候都会找出学生的毛病进行纠正,这是每个声乐教师的职责,但是要切忌挖苦嘲讽,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表扬和肯定,及时留意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其次,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内容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最后,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这样学生在动起来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和聆听音乐,音乐课要生动活泼,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光靠老师能说、会唱、会跳让学生动起来,不能闲着,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坚持后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多方面让他们认识音乐的美,对一些古典的音乐、艺术歌曲作品教师以正确的歌唱方法来引导学生来演唱,这样本来单调的课程就会丰富起来。在唱歌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唱歌教学的审美功能一定会得到发挥。教师与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与艺术情操也一定能得到发展。我们作为音乐传播者教育者,传播尽善尽美的音乐文化是我们的使命。

二、确立培养目标,提高全民素质

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审美活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具有判断是非、识别真伪、区分善恶、鉴别美丑的能力和素养。美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特殊作用,它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如情感、思想、意志、性格等等。美育能培养人的高尚情操,鼓舞人去为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奋斗。

音乐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内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的教育,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可根据中学生这一年龄段他们的生理、心理、知识结构、综合能力、人格等越趋成熟的特点,结合本学科优势,教育学生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学生和谐的发展,以达到提高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等素质的目的,培养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音术教育有助于发展人的全面思维。音乐学科的优势在于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想象和创造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的品质。形象思维可以突破某些条件的约束,是对思维的解放。现代物理之父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必须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形成高质量,高素质的健全的思维。

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教育离不开感情,感情最能教育人,最能打动人,最能受到良好的效果。感情世界的贫乏,会给国民素质带来很严重的损失。通过艺术教育帮助学生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以“善”为美,以“有德”为美,以“爱科学”为美,以“爱国”为美,以“好学”为美。如果教师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培养的教学,那就是偏离了艺术教育的方向,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从战略的高度,从提高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和促?M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出发,教师需进一步明确教育目标,研究教学方法。

第6篇

关键词:中小学管乐团建设;课程设置;音乐基础知识教育;重要性

管乐作为素质教育的手段之一,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悄然步入中小学教育课堂。“从实施素质教育和面向全体学生的几点出发,把握并处理好学校艺术活动和校园文化环境的定性、定向问题。艺术社团和艺术实践活动本来就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让学生成为学校艺术的主人。”①中小学管乐团建设已成为较普遍现象,而在乐团建设与教学中存在一些微博教育规律的问题。如注重乐器技能训练,忽视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学;或者是先乐器技能教学,再回头补习音乐理论等现象,这无疑成为管乐团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最直接障碍。任何一种音乐技能训练都应先充实其音乐理论知识与视听能力,为后续的其它音乐技能培训铺好前行之路才是科学合理的教育思路。

一、中小学管乐团建设课程设置是关键

常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学习管乐也是如此。人才培养取决于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决定着管乐团建设与发展方向与速度,打好音乐基础是中小学管乐团首要考虑的问题。“每个乐手必须有好的音准观念。在演奏之前先有音高的标准,才有可能有的放矢,发出正确的音高。而音准感是有条件的,也可以通过训练解决的。只有乐手们具备了良好的听觉习惯和音准观念,乐队音响才有融合的基础”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必须先开设音乐基本乐科类课程,或与最初级的管乐吹奏技巧课程同步,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可开设相应程度的乐理、视唱、节奏与听音训练、管乐曲赏析等课程。通过乐理课程教学,掌握相应程度的音乐基础理论,从理性上认知乐谱、节奏、音程、和弦等知识,通过视唱、节奏与听音训练从感性上、听觉上把握音程关系、音高概念、音乐流动的方式等,通过管乐曲赏析了解管乐器的性质、音色以及在音乐作品中的地位、所描述的音乐形象。相关课程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从实践¬—理论—实践、从感性—理性—感性、从乐器—音乐—乐器本身有较为立体的认知过程,为学习乐器技巧与乐曲演奏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乐科知识技能是管乐技巧训练与作品演奏的基础

中小学生音乐基础知识所处初识阶段,远达不到管乐演奏要求的高度,在正式开始进行乐器教学训练之前,有针对性、选择性对学生进行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及音乐视、听技能训练是必要的。

(一)音乐基础理论教学内容的选择

就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乐理知识有一定难度,在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应选择必用内容,由简及繁,循序渐进的教授音乐理论知识。1.音的长短、节奏节拍、音的高低等章节可以放在视唱、听音、节奏节拍训练课上,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讲解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这些内容应作为课程设置首选内容。2.音程、和弦、大小调式章节属必选教学内容。管乐器最基本的单一技巧训练与音高、音的长短和节奏节拍等理论知识及技能紧密相关,紧接着的简短乐句、乐曲的练习更需要以音程与大小调式理论知识为指导,这些内容可以稍稍滞后。3.和弦相对中小学生比较生僻,有一定难度,但管乐团是合奏性质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生必须懂得音乐织体概念。在进行和弦教学时加一点和声织体的内容,由此及彼、由浅及深,引导学生理解和弦与和声的关系及含义,便于学生进入合奏思维模式。

(二)音乐视、听教学与技能训练

修学乐器必须具备一定水准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较好的视听能力。以恩施州硒都小学管乐团教学为例,学生看到一个符杆朝向变得与之前所见的不一样,就不认识音符了,这明显说明学员音乐基础知识的不完整性。在识谱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与技能训练相结合:1.在学习音的高低时掌握五线谱的组成。其中包括对线与间的关系、调号的认识、各种谱号的区别等;2.在讲授音的长短时认识音符。包括音符结构、符槓与时值的关系、符杆的朝向及节奏节拍的训练等;3.结合音程理论知识讲解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学习模唱音阶、进行识谱视唱训练;4.强化识谱视唱练习、听音能力、节拍节奏的把控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视谱能力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管乐基本技能训练与音乐基础知识的关系

管乐团是由不同的管乐器组成,不同的管乐器因为音域各异,所以在五线谱的记谱上有各自的轨迹,在进行识谱教学时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找准其所学管乐器主音的位置。例如:长笛的中音do在五线谱的第三间,单簧管的中音do则在五线谱的下加一线。针对这种知识性问题,如果没有先前的音乐理论知识作支撑是无法一下说得清楚的。再如管乐团在前期教学中忽视了基本乐科的教学,或者说基础知识和视听技能不过关,学员在管乐技巧训练中会出现识谱能力太差,视谱速度跟不上,吹奏乐曲结结巴巴、错误不断,缺乏音乐连贯性,更别说有表现力。如此状态,就必须回到起点进行识谱,视唱教学。如此反复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教学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所以管乐团教学应把基本乐科教学放在首位,奠定牢固的音乐理论技能基础,严格要求学员多听多唱、熟练掌握识谱、唱谱、视奏方法以适应乐器技能教学。对小学生来说在训练中应多采用儿歌五线谱版本视唱,更有利于引导和培养他们的兴趣与乐感。

三、由直观的管乐演奏赏析教学引入管乐合奏排练

学员在乐器基训时只熟悉自己所学管乐器,对其他乐器并不了解。而管乐合奏是集西方或中西方管乐器于一体,开设管乐演奏赏析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管乐合奏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大开眼界,广泛了解各种管乐器。在赏析过程中应注意相关要点:首先进行宏观分析,乐曲中运用了多少种乐曲,布局如何,音乐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等;其次进行微观分析,应根据乐器音色和所描述的音乐形象逐个进行引导性分析、辨识所用乐器,指出不同乐器在所赏析乐曲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强调团结协奏精神,要告诫学员所有乐器都很重要,哪怕是只演奏几个音或几小节都是其他乐器不可替代的,相互协助才能完成一首合奏作品。通过管乐曲赏析,让学员认知不同乐器在合奏中所承担的任务和重要性,将管乐合奏赏析教学与合奏排练相结合,从感性到理性,做到活学活用。

(一)结合直观赏析合理安排管乐合奏教学内容与进程

管乐团呈现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合奏,良好的合奏效果建立在管乐团高超音乐素质基础之上。在管乐团前期训练阶段必须重视学生对各种节奏型与乐感的训练,在合奏训练时应强调速度和力度的统一性练习,在排练过程中曾遇到演奏的伴奏声部应为弱拍进,而时常因为受主旋律声部强拍起的影响而将弱拍奏成了强拍,加之速度的不稳定、不一致导致演奏音响混乱,这充分表明学员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不足,直接影响着管乐团合奏排练效果与进程。所以在合奏教学排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根据作品的节奏节拍规律加强对学员基本音乐技能———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的训练;2.对合奏教学内容的安排最好是由简到难、先短篇再长篇,循序渐进的安排合奏教学排练内容;3.所选合奏排练作品应先赏析再排练,先有直观感知,再进行理性认识与排练实践,使合奏排练教学进程合理化、科学化。

(二)结合直观赏析了解管乐演奏的多种形式与方法

管乐演奏形式多样,有单声部旋律进行的独奏、有几个单声部旋律同时进行的重奏、有单声部旋律与伴奏声部同时进行的协奏、有单声部旋律与多声部旋律相互交织的交响。在赏析教学内容安排上应尽量安排多种演奏形式的管乐作品,让学员能广泛接触高水平的管乐艺术作品,做到见多识广,培养其辨别能力。在进行合奏作品演奏时,首先要准确掌握节拍节奏与速度,尤其要注意弱拍起的伴奏声部,以保证整首乐曲织体结构平稳度。在单声部旋律与多声部旋律切换时,要注意节奏节拍的一致性、音量的平衡性,对乐曲的速度、力度要有相应的处理,做好这些需要演奏成员具备良好的听觉能力。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例:由小号独奏旋律引出,接着是气势磅礴的打击乐和低音声部,其它多声部合奏旋律紧随其后,其中各声部之间的衔接需严格按照作品要求的节奏与速度,以及对力度的把握进行演奏方能获得庄严肃穆的音响效果。布鲁诺•瓦特指出:“正确速度是能否有成效地完整表达一首作品的关键”。从排练方法上讲,在管乐合奏排练中强调音准以提高合奏的多声部协和性,强调对乐曲节奏节拍的预备性训练与准确性要求以稳定作品织体构架,强调速度力度的统一以确定作品演奏的情绪取向,强调演奏者从理解的角度调整情感变化以突出作品思想内涵。

中小学管乐团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青少年素质教育过程。在建团初期科学、合理的开设音乐基础知识课程,长期开设管乐赏析课程,其意义在于奠定音乐基础知识、拓展视听范围、培养独立学习管乐技能的能力,提高学员音乐素养与人文素质,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栋.我国青少年管乐队的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2]文炫芳.长沙市中小学管乐艺术教育思考[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赵瑞平.中小学管乐团构建与发展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网,2011,(02):165.

[4]李双珍.中小学管乐队的组织与训练指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

第7篇

一、音乐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娱乐与教化的作用

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对社会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著名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说:“音乐应该使人类精神爆发出火花。”我国的著名作曲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可以说是高度赞赏了音乐的作用,使之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高度结晶之一。学生对音乐的欣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调节了学生的生活,而且使学生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音乐的作用可谓比较多,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娱乐、教化。音乐可以娱人,也可以是自我娱乐。如劳动人民在长期单调、重复的劳动中唱歌、唱小调,就是为了自我娱乐;人们在寂寞的时候或者走在路上的时候唱歌,是为了驱赶寂寞,获得心灵上的安慰。可以说,大多数人欣赏音乐的目的是在娱乐,但音乐本身所承载的思想感情具有教化的作用,因此在欣赏音乐进行娱乐的过程中,音乐的教化功能就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教育了学生,使学生既得到了享受,又陶冶了情操。可以说,音乐的教化功能在“寓教于乐”的形式中得以完成。

二、音乐可以培养人类的美好情感

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蕴含着丰富而美好的情感因素。比如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歌唱现在的美好生活,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讴歌等,这些都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题材。从《我爱北京天安门》《歌唱祖国》到《黄河船夫曲》《三峡情》《长江之歌》《太湖岛上》,在这些优美的旋律中,学生的心中装满了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眷恋,充满了对党和人民的热爱。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理解能力渐渐地增强,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比较典雅、意境深邃的古典乐曲,如《春江花月夜》的诗情画意,《雨打芭蕉》的轻柔明快。在这些古典乐曲中,优美的旋律,诗情画意的内涵,都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丰富多彩,民族乐器的音乐表现力等,都让学生为之倾倒,在优秀的传统文化面前,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同时,音乐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社会内容和风俗文化,学生通过学习音乐就可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体验各种不同的人生,领悟人生的哲理,也能帮助学生分辨真假、美丑、善恶,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热爱生活、向往光明的高尚情操。可以说,音乐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它能感染学生的心灵,从而取得较好的德育教育效果,要想真正实施德育教育,教师就应该系统地学习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通过理论的学习来充实自身的思想、道德观念,使其对初中生产生良好的影响,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实践证明:音乐教育是进行德育的一种独特且非常有效的形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也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三、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现代科学实践已经证明,音乐对人类的身心发展大有益处,它可以使人保持愉快的心情,促进人的肌体健康发展。悦耳的音乐经过大脑皮层的听觉器官,可以刺激大脑神经系统,从而使人的情绪产生较大的变化,心情变得愉快,情绪也变得振奋,有效地改善了人的心情,缓解了疲劳。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音乐椅子、音乐楼梯、音乐喷泉等,将环境和音乐交融在一起,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休息一下聆听动听的音乐,一下子就可以使紧绷的大脑神经得到放松,注意力集中地进行学习,学习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在校园中,利用一切时机播放一些民族歌曲,不仅可以使校园充满音乐文化氛围,而且为广大教师和学生精神的提升创造了条件。因此,在中学进行音乐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进行,营造音乐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外活动,让学生随着跌宕起伏的旋律,欢快的节奏,放松身心。此外,唱歌时的腹式呼吸运动,不仅能锻炼肺活量,还能做到心肺的保健按摩。

四、有机地论证音乐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音乐与德育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两者互相辅助、密不可分。音乐和音乐教育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产生的,它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进步,音乐教育和德育教育有着统一的目的,为在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前提。音乐课是初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德育工作要想取得实效,一定要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并且把道德教育和音乐教育一起抓,效果会更好。这样也可以帮助学生应对各种困难和障碍,并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正确地认识生活和社会。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独特的音乐生动地反映和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感情,任何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基础,只能是一句空话,音乐教育正是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教育的情感基础。因此,音乐本身的艺术魅力,可以给学生积极的精神力量,让学生开拓进取,做有着崇高理想和高尚品格的人。这种熏陶和感染,不是机械地去灌输,而是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中,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的。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音乐技巧,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而且还要进行丰富的情感教育,让学生通过唱歌加深对生活的理解,认识社会,了解历史教育,教师要牢牢把握住音乐内涵,通过歌曲的演唱、表演、创编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这是最好的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