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1 14:44:26
序论:在您撰写谈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重要性;必要性
“爱岗敬业,以身作则”这句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以身作则”的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爱岗敬业,以身作则”既是教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所有教师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个人满足,完成人格升华,实现个人利益的有效社会途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把“爱岗敬业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一、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校
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首先就应该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只要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到这种平凡的工作上,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和奋斗的动力。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苦、清贫的,但教师在知识结构的近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思想、信息、交流等方面有“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独立感;在人际沟通方面有师生相处融洽协和的亲切感。因为我们的工作,使无知的顽童变成了优秀学生,使迷惘的青少年成为祖国的栋梁,所以,我们也会感到很欣慰。
二、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因此,我们说,师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教师越是满腔热情地去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越是能迅速地确立起来并得到健康的发展。这种爱的交流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它可以有力的把学生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推动学生朝着培养目标所指引的方向攀登。因此,作为教师在培植和处理师生关系的过程中,首先应当作到的就是热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可见,乐于把爱献给全体学生是我们必备的道德素质。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隐私。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
三、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给予全体学生同样的关心和指导,同样的鼓舞和期望。作为教师,应从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求发展、求进步的需要,使学生从教师的行为中看到希望,受到鼓舞。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有他的闪光点。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寻找适合各自特点的发展方向,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身体素质好,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就鼓励他们在体育方面多下工夫;有特长的学生,就帮助他们选好目标,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学好专长,真正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适应激烈的国际政治、经济、科技的竞争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们培养的跨世纪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高的思想品德,具有文明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着眼未来,面向现代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打好各方面的基础。
四、身正为范,塑造人格魅力
【关键词】毕业生;职业指导;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169-02
一、荣成市各类毕业生就业现状
2013、2014年度荣成市各类毕业生就业统计表
主要表现两种情况:
(一)各类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失业时间相对较长
根据调查统计,近两年,荣成市各个年龄段和各种文化程度的毕业生都存在失业问题,劳动就业部门统计的就业率只有8成多,算上部分个人实现创业或者灵活就业的毕业生,实际就业率在9成左右。同时,但长期失业成为毕业生失业的一个主要特点,最近人力资源市场发放的一份调查问卷显示,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失业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占到了52%。据笔者所在的市级人力资源市场记录情况看,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失业登记时间在6至12个月以上。
(二)各类毕业生难以实现高质量的稳定就业
由于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在整个人力资源市场上竞争力不强,短期就业、就业后迅速失业、频繁跳槽的现象相当普遍。比如今年上半年,荣成大部分企业生产订单激增,用工需要量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市场供小于求,随着下半年企业订单稳定,用工量也趋于平稳,整个人力资源场供大于求的现象又比较明显,因工资、工作环境等原因,已就业的毕业生失业、跳槽问题愈发突出,实现稳定就业难度较大。
二、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一是生产效率的提高造成的技术性失业。荣成市做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企业机械化、自动化生产逐步代替了密集型手工操作,生产率的提高对工人岗位的总需求量逐年减少。各类毕业生大部分是理论知识多,实际技能和操作水平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技能性失业的现象就比较普遍。可以说,目前,技术人才不足已经成为限制荣成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二是地域性竞争造成的失业。近年来,随着荣成经济的高速发展,省内外和省内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不断涌入,目前估计外来务工者大约在6至8万人左右,他们在为荣成经济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对荣成的各类毕业生就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二)家庭因素
传统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只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并没有给子女更多的锻炼机会。根据市人力资源市场的一份调查问卷显示:“您认为家庭环境是不是与青年成功就业存在一定的关系”?回答“是”的为90.3%,回答“不是”的为9.7%,应该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前家庭因素对青年就业的重要影响。另外在不少招聘会上笔者观察,很多都是家长“越俎代庖”,不少家长不仅代替孩子参加招聘会,而且还会把自己对职业的偏见传输给子女,家长的思想意识已间接或直接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阻碍之一。
(三)自身的原因
一是独立性差。这是大多数新成长劳动力的共性,目前各类青年毕业生的年龄段大体在18-28岁之间,基本上都是所谓的80后、90后,又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是作为“小皇帝”“小公主”在家人百般呵护下长大的,在生活、经济上依赖父母,潜意识中没有责任两个字,也没有锻炼自己的想法,习惯于走父母给铺就的路,父母没有给我一个就业的机会,我就不找工作的想法的人较多。
二是缺乏工作和社会经验,心里承受能力差,难以实现稳定就业。新成长劳动力只是在以升学为取向的义务教育的初级或中级阶段上,没有学过多少专门的职业技能训练。进入社会,一旦遇到挫折,就悲观失望,心里承受不了,觉得伤了自尊,没了自信,又重新缩回到了安乐家,缺乏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男生小张是一名职校毕业生,因父母是中年得子,从小溺爱,毕业后虽然找了几份工作,但工作不几天不是嫌苦喊累,就是与同事难以相处,导致毕业两年了目前还是赋闲在家。
三是就业观念亟待转变。毕业生在择业上普遍存在观念认识上的问题,不能准确地对自身的能力进行定位,往往对岗位的期望值过高,常常是“高不成,低不就”。脏的、累的不肯干,赚钱少的不肯干,地位不高的不肯干,不愿从低级做起;总想找一个既体面,又稳定,又没有风险的、工资又高的岗位。而高工资,高技术水平,高管理阶层的又胜任不了,以至挑来选去,一误再误。
四是对自身缺乏长远的就业规划。从在校读书时,盲目跟风选专业,不考虑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或者是专业单一,缺乏学习和就业规划。大学毕业生小李是一名毕业两年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当时热门的计算机专业,但目前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甚至纳入了中小学课程,他所学的专业知识成了基础知识,在就业竞争上没有任何优势,多次求职未果,目前在一家保险公司做实习推销员。
三、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
一是打造优质劳动力富集区,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工作机制。有关部门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发展需要和企业需求,研究制订优毕业生引进、培养、使用、储备的远期规划和近期目标,并统筹落实。要引导企业经营者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观念,结合企业实际,探索实行职业发展留人、公平竞争留人、高薪留人、福利制度留人等方法机制,有针对性地引进、招聘、培养优质毕业生。
二是进一步加强培训载体建设。要引导各职业培训机构,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充实力量,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和培训水平。同时要积极为职业学校和企业牵线搭桥,帮助培训机构及时把握企业技能人才需求状况,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培养企业急需人才。大力推行校企联手、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储备培训等培训模式,确保人才培训的目的性、针对性,提高人才培养效益。
三是加强对各类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做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充分利用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及时公开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分析和工资指导价位等信息,通过开展“春风行动”、“民企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活动为各类毕业生自主择业提供帮助和参考。配合高校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使他们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了解社会和职业,提高就业竞争意识,了解和认识自我,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掌握就业与创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从而帮助他们就业,帮助他们稳定就业,帮助他们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
关键词:职业学校;就业指导课;内容;重要性表现;重要意义;发展前景
一、职业学校就业指导课内容
1.职业素质
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选择人才时,开始对应聘者的职业素质进行综合评测,不仅要求员工有基本的职业技术,而且也要求员工的综合职业素质。由于职业学校学生在文化基础、道德素质等方面较为薄弱,教师可通过就业指导课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业素质的重要意义,并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结合实际教学与实践情况,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学习创新以及人际交往等能力,真正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进步。
2.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生活中随处都要用到社交礼仪,良好的社交礼仪能使人际交往更为顺畅。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指导课的社交礼仪重在培养学生在面试、职场工作等环境中的礼仪素养。
3.政策与法律法规
就业指导课上的劳动法律教学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使学生在求职应聘时能够明确自身的权利,避免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以及如果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要如何解决;二是使学生在求职时,能够遵循相关劳动法律的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有的学生在签订合同后违约,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也使自己面临种种法律问题,这些都是由于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引起的。
因此,职业学校就业指导课上的法律内容,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求职,帮助学生减少由于法律意识淡薄而产生的各种问题,维护学生权益,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与企业的有效沟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二、职业学校就业指导课重要性的表现
1.实践性
职业学校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因而在求职时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重要的优势。注重实践性是职业学校就业指导课的重要原则,无论是简历制作、面试技巧还是进入职场的心理调整,都会有相应的实践操作机会,为学生创造亲身体验的机会,提前进入就业环境,使学生更具现场感,对学生的偏误进行指正,从而使学生在真正的供需见面或其他面试时准备的更加充分。
2.针对性
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能够有效地解决他们在职业选择及应聘上的问题。其针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设置就业指导。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较小,进入社会、步入职场的时间也会早一些,虽然大多数学生较有个性,然而整体上缺乏社会经验,需要就业指导课进行专业化的指导;二是针对职业学校的专业特点进行教学。职业学校的专业与现实社会生产的需求更接近,学生的专业知识也通过平常的专业学习不断加强,而对于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学生并不一定有明确的认知,就业指导课针对这一状况,找出相应的对策,如:通过视频播放、模拟演练、参观实习等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所要选择的职业。
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意义
1.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更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知。一方面,通过就业指导课,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以及专业发展态势,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另一方面,就业指导课还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做一些评测,使学生更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进行改正,争取获得更大的进步。
不仅如此,就业指导课还会帮助学生制定一个长期的职业规划的发展方案,使学生逐渐认知自己,确立发展目标,也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当今社会,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尤其是我国高校持续扩招的情形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入人才市场,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这也给职业学校的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这种状况下,就业指导课的构建与设置可谓意义重大。就业指导课对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个性多较为贪玩、懒散,当面临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时,大多数学生都很困惑、迷茫,通过就业指导课对当前就业形势以及专业前景等情况进行分析,能够帮助学生迅速地稳定情绪,进而作出进一步的分析;二是通过就业指导课上对职业学校的就业环境,学生对自己如何求职、面试技巧等都有深入地理解,从而能够自信地应对求职上的困难,尤其是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道德上,就业指导课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观,因此,学生在进入社会时就能够有一个较为成熟的择业观,也就更容易被企业管理者欣赏并接受。
3.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职业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帮助企业、社会输送更多专业化的人才,而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标准与要求不断提高。此时,职业学校应紧随时代前进的步伐,建立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以适应社会生产的需求,职业学校的就业指导课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楚明确地认识自己,帮助学生纠正思想上的偏差,并更进一步地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可见,职业学校的就业指导课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找到工作,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更好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因而也就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这也是职业教育进步的重要方向与目标,所以说,完善的就业指导课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实践课程,就业指导课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完善自身,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发挥专业优势,自信地步入社会,尽快地适应并融入职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就业指导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的提高也是职业教育的发展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刘德恩.就业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陈桂芳.中职生就业指导[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重要性
0.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会计改革与会计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还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加剧了国有资产流失和经济建设的浪费,因此,现阶段,加强会计道德建设刻不容缓。本文就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进行深入探讨。
1.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会计人员提供不真实、不完善的会计信息,在账簿上做文章,不按规定设置账簿或设置多套账等等,这些都是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这些会计信息的“制作过程”无一不经会计人员之手。某些单位为了吸引客户,扩大业务,在开具发票时不遵守财务制度,不严格如实反映发生的经济业务,而按照采购人员的要求虚开发票,甚至在没有发生任何业务的情况下也给开具发票。这就导致大量假票据出现,会计人员根据这些不真实的原始发票进行业务处理,必然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进而影响决策者的决策。
1.2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参差不齐
我国高层次会计人才匮乏,而低学历或无学历的会计人员还占有相当大的比率,中专类及中专以下会计人员明显偏多,中专以上偏少。有的甚至没有受过专门的会计教育。虽然他们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但是对于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和新的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实施,使一些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实际工作的需要。
1.3会计执业保护不善
会计岗位实行持证上岗已有多年,但仍有一些无证,低学历人员占着岗位,其中缺乏财经政策和财会知识之人大有人在,严重弱化了会计工作的严肃性,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
2.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2.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任务有三条:一是建立法制严格,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二是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三条都离不开会计工作、会计信息和会计管理,但从会计工作实际情况看,会计作假现象在某些领域,某些环节十分普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偏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要使会计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就必须抓住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工作的“含金量”。
2.2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而会计信息的提供是由会计人员完成的,所以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其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尤其是后者起着重大的作用。要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人的道德因素是到关重要的,会计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做一个德才兼备的理财者和管理者。
2.3实现会计目标的需要
从会计职业道德角度讲,会计目标就是为会计职业关系中的各个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能否为这些服务对象及时提供相关的、可靠的会计信息,取决于会计职业者能否严格履行职业行为准则,如果会计职业者故意或非故意地提供了不相关、不可靠的会计信息,会严重背离会计目标,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服务对象的决策失误,甚至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因此,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2.4完善社会主义廉政建设的需要
现实中,诸多的贪污、行贿受贿、大吃大喝、铺张浪费都要经过会计人之手,当然,这些现象的主要责任人可能不在会计人员,但与我们的会计人员屈从压力,不坚持原则大有关系。,有赖于各种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会计人员必须坚持原则,用好《会计法》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同时,必须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使之能用会计职业道德来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会计职业道德责任心和荣誉感,正确使用自己的会计权力,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会计义务。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3.1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在校教育,经济类专业大中专学校应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二是在职继续教育,可以在会计上岗证书、会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加大会计职业道德的知识容量;三是中国会计学会、中注协应督促检查职业道德教育成果,特别是在教材编写和师资培训等方面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四是净化会计工作环境,会计人员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其道德品质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特别是单位负责人的影响。面对当前环境“出污泥而不染”应成为会计职业界的一种高尚追求,以赢得社会对会计职业的尊敬与信任。
3.2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系统
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据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法规标准,对会计人员及职业团体的职业行为做出的善或恶、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在实际工作中,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形式有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三种,具体可采用考核评定的办法,由会计学会或注册会计师协会设立的会计职业道德委员会组织进行。考核办法一般分为个人鉴定、集体鉴定、社会鉴定和综合鉴定四部分。
3.3加强会计法律制度建设
法律规范是准绳,也是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通过法律形式来对职业道德建设做出规范,也是出于对市场经济的维护和对当前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一种补救方法。在条件成熟时,及时将某些职业道德的内容通过制度规范的形式来加以明确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作为企业雇员的会计人员由于物质利益受企业制约,在其从业时首先要考虑企业的需要,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道德品质和意识来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是不现实的,必须通过某种法律规范的形式给予保证。
3.4营造良好的从业氛围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进行,必然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客观地讲,由于我国的改革发展处于矛盾凸现期,整个道德建设的外部环境差强人意,这必然影响到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全社会的职业道德建设,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弘扬职业精神,倡导职业道德,树立道德楷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氛围。同时,各个单位都要努力克服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提高自身的免疫力,着力营造自己的内部环境。只有在本单位形成一种恪守职业道德光荣、违背职业道德可耻的良好环境,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才能超越大环境,卓有成效地推进。
3.5提升职业判断能力
随着会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人员根据灵活多变的市场规则处理经济业务的自力不断扩大,国家对相当一部分经济业务只提供处理的基础原则,而不再提供具体的处理依据和处理办法。这样,需要会计人员以雄厚的知识为基础来进行职业判断,多一些发散思维、软化逻辑思维,减少失误,更好地为单位服务。
4.结束语 (下转第401页)
(上接第382页)综上所述,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做好此项工作,对会计行业的发展,对经济建设的贡献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会计行业应积极营造职业道德的良好氛围,广泛开展教育机构,从而赢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使会计工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业道德建设重要性
前言: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来说,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会计行业的生存之本,也是社会经济进步发展的根本,因此,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1.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现状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过程中,不能否认会计人员的贡献,他们的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会计职业规范的不断调整,我国的会计人员在职业道德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们也不应该忽略了经济发展下隐藏的危机,从近年来经济案件中可以看出,会计参与的案件占了很大一部分,“诚信”似乎在慢慢溜走,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遭到了质疑。
1.1职业道德观淡薄
职业道德缺失成为近年来点击率很高的词汇,不止是国家公职人员,也包括各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会计职位的道德观念淡薄成为很多人关注的重点。从调查中反应的结果来看,我国很多会计职业的人员根本没有职业道德的概念,认为自己忙就是责任,根本不了解相关的法律规范,对会计人员的准则也相当的模糊。尤其是私企,弄虚作假,收受贿赂的现象成了不成文的规定,部分会计人员竟然与企业负责人同流合污,做违法乱纪之事,为国家的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1.2 专业素养缺失
如果说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低,可以归咎于国家教育不到位,那么业务水平低,则是自身的问题,我国部分会计人员都是相关教育机构毕业的,很多只是具备了相关的证件,但是对专业知识却知之甚少,更别提相关的法律准则,会计制度了。据调查,我国会计的知识结构相当的不平均,我国拥有会计人员1000多万,其中的中高级职称仅占20%,这意味着其他80%的人员都只是初级会计,很多工作是无法胜任的,这将造成会计工作的混乱,账目的不规范,报表不合格,这些都会降低会计的工作质量,对企业,对国家造成损失,这些都是违背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
1.3 私利最大化
古语有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古往今来,例子举不胜举,但后继者仍是前仆后继。我国的部分会计人员就是受到利益的驱使,个人享乐主义的诱惑,丧失了起码的准则,也将自己的生命轨道偏离了方向,职业道德丧失,一切向利益看齐,伪造、编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甚至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后悔不迭。
1.4 弄虚作假不计代价
会计准则、会计法对一些缺失职业道德的人来说,形同虚设,在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很多人背弃了准则,甚至与相关人员共同作弊,充当同谋甚至是军师的角色,为国家的经济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也为相关部门的工作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在单位的地位具有天然的从属性,其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作用的大小,不可避免地从属于所在单位的文化层次及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当单位负责人授意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时, 会计人员未能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
2.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迫在眉睫
从上文不难看出,我国的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相当的严重,提升、加强其职业素养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如不改变现状,长此以往,将给我国的会计工作带来重大损失。
2.1 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会计造假是自身、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原因造成的,这种行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重大的损失,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现状,首先要从会计自身做起,社会多种环境的改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改善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单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行为,从根本上改善信息失真的情况。
2.2 会计人员素质提升的重要举措
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是会计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目前对职业素质的要求包括:德、能、勤、绩、公、廉、俭等七个方面的素质。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管理工作好坏的关键。会计人员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做到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坚持准则、廉洁奉公、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作风严谨、艰苦朴素、大公无私,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
2.3 行业建设的前提
受到国际经济形式的冲击,市场经济物质利益的驱动,社会上一段时间不良之风盛行,部分会计人员无法抵制诱惑成为利益的奴隶,贪污、腐败,尽管近几年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但是仍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会计的整体形象,降低了社会对会计人员的信任,重建会计的良好职业道德才能改善目前的现状,改变大众的看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会计行业良好发展的根本。
3.加强职业道德的举措
要想加强会计的职业道德,不能只从一方面着手,要从多方共同努力,包括会计自身的道德教育,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应该成为相关机构,相关部门的必修课,业务技能的培训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相关知识的学习,改造也是改善目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必要方式。同时,相关的监督和检查部门也不可轻视,必须通过共同的努力去改变现转。我国的相关部门应该为会计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出台健全的监督机制,建立法与道德携手,共同促进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关键词:教师 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218-0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已为古今中外所共识,历代教育家曾经有过精辟的论述。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些论述体现了对教师职业道德作用的重视。
1 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指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以及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规范的总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主要包括:道德理想、道德品质及道德修养等,是指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所进行的锻炼、改造和提高,以及由此所形成的道德情操以及所要达到的道德境界。
2 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我国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总的来说,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道德的进步和发展。在教育领域,广大教师在工作中,把自己的学识、能力、宝贵时间无私地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无私奉献的好教师。但是,也有一些教师的行为与教师的基本道德大相径庭。
首先,事业心不强,敬业奉献精神不够。主要表现在懒于看书学习,工作得过且过,不认真遵守劳动纪律等,这是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
第二,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主要表现在不接受新事物,不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备,只是一味地用老一套的观念和方法来教育学生,有的甚至用一本教案教一辈子,这样的直接后果是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培养出的学生也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可以说这个问题也是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核心问题。
第三,以教谋私,搞“有偿家教”。有些教师利用本专业的优势开办各样的辅导班,此举本应无可厚非,但关键是本是课堂上完成的内容,却变成了教师课外辅导获取经济收入的手段,影响了正常的教学。
3 新时期合格人民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
首先,教师必须树立忠于职守、献身教育的信念。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决不能为金钱所动,为名利所惑,为地位所诱。忠于职守是一切职业首先的共同要求,甘于献身又是教师的崇高职业道德境界。教师只有忠心耿耿地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才能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第二,教师必须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热爱学生,是教师在一种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诚挚的亲密感情,它也是一种社会的感情,教师只有把这种感情带到工作之中,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但是热爱学生并不是对学生溺爱、迁就和放纵,而是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热爱与严格要求是并行不悖的,“严师出高徒”正是这个道理。
4 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第一,强化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发挥表率作用。这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领导干部是师德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同时也是起示范作用的实践者。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思想工作固然重要,但必须与科学的法制化管理相结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作保证。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问题再度引起财会领域的普遍重视.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也有不少提法.如“精打细算”、“秉公理财”、“廉洁奉公”、“照章办事”等等.应该说,这些提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但仍感片面,缺乏鲜明的职业特色,本文作者就此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括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这些经济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各种经济主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时常发生冲突。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会计职业道德允许个人和各经济主体获取自身合法利益,但反对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
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
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是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服务的。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依附于历史继承性和经济规律,在社会经
济关系不断变迁中,保持自己的相对稳定性。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制度能够容忍虚假会计信息,也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主体会允许会计人员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商业秘密,在职业活动中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是会计职业的普遍要求。
3.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会计职业道德是人们对会计职业行为的客观要求。从受托责任观念出发,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会计不仅要为政府机构、企业管层、金融机构等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而且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服务。会计因其服务对象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公共产品,所以会计职业道德的优劣将影响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会计信息质量直撞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
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会计行为规范化的基础,也是会计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会计行为规范化要求会计行为合法化、合理化。而会计职业道德将主导会计人员的行为动机,会计人员的内心信念将支配其会计行为。会计人员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将直接决定着其会计行为的规范化与否。而会计目标尽管理论界争论不休,但受托责任也好,决策有用也好,要实现会计目标,其前提是会计人员要提供其实的会计信息。显然,只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才能保证会计目标的实现。
2.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有限的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不是一个纯经济活动过程,人的参与是一个逻辑事实。人的道德素质、价值观念以及由此导致人际关系协调状态将直接影响物质资源的合理配置方式和程度。在拜金主义、个人主义道德观念引导下出现的假合同、假商标、行贿受贿、偷税漏税,直接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不仅破坏了物质资源的合理配置原则,也必将阻碍物质资源合理配置过程和效益。可见,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促进物质资源的合理配置。
3.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市场经济管理的高效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离不开高效的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需要有效的规章制度。发挥规章制度的应有作用,则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一方面,良好道德精神是规章制度运行发挥作用的剂。规章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它所作用的程度多少还取决于人们的道德觉悟,倘若缺乏道德力量,规章制度就难以顺利运行从而不能到达预期效果。另一方面,进步的道德观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这一点集中体现在进步道德的作用,它可以通过社会舆论进行评价,考察改革及其相应行为的正义性和合理性。
4.弘扬进步道德是克服市场经济负丽效应的制衡力量
道德作为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与管理、行政、法律、经济手段相比,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一般而言,管理、行政、法律是一种强制性手段,它通过国家行政部门强制推行一些政策法令,尽管可以收到明显效果,但对处于市场经经济活动的人来说,终究是一种外在力量,若不能被心悦诚服地接受,往往济各经济主只能造成一种暂时效应,一旦市场经济运行出现“障碍”,已经建立起来的秩序仍有被冲跨的危险。
作为会计职业的从此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使不同个体将道德原则变成自身信念,自觉地抵制和排除各种负面效应,从而达到经济行为合理的“持久效应”。从功能的调节范围上看,道德的功能比法律要广泛得多。在市场经济中还有许多法律触及不到的领域,这需要道德来调节。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建立一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会计队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1.从会计人员“自律”抓起
所谓“自律”就是会计人员应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对照和自我调整,不断提高自身觉悟和修养。职业道德是非强制性的、以内心力量起作用的社会规范。会计工作质量的高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其对决策的有用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一会计人员本身的职业道德水准。就此而言,会计人员必须在职业生活中对自己的思想品质、思想意识方面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要把履行会计职责转变为自觉遵守的道德行业准则。
2.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建立和健全会计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为了保证《会计法》的有效施行,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会计法规、规章,使《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具体化。近年来,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会计法规制度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相继实施一系列的会计核算制度等会计法规、规章、制度,基本保证了会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是,会计工作中依然存在秩序混乱、信息失真等问题,其主要的原因是执法力度不强。因此,必须切实贯彻实施《会计法》,加大会计工作执法力度,强化对会计工作的监管。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必须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3.健全监督机制,建立职业道德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