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4-03-11 14:44:26

序论:在您撰写对区域发展的建议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

第1篇

【关键词】城市轨道 区域环境 交通体系 区域发展

一、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与社会体系的不断壮大,人们对于交通工具需求也在不断增大。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快速、安全、经济和环保的运输服务,逐渐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乘客移动。如今世界上已有33个国家90座城市有城市轨道运输系统。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无污染、准时、方便、舒适等优点。本文将结合最新的观点和数据,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侧重分析人们鲜为关注的负面影响,并且给出相应的改善性建议

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沿线区域发展的正面影响

(一)交通的便利与环境的保护

城市轨道的建设可减少空气污染,减少交通拥堵,使得更多百姓方便出行,从整体改善和优化交通体系,改善沿线区域的环境。据研究数据表明,广州市城市居民的平均外出活动时间在十年内增长了近67.1%,而其空气污染指数PM10十年内却下降了0.03 mg/m2。因为地铁的建设与通行线路的不断增加,使得人们越来越多的可以在旅途中享受着城市交通的快捷与环保。

(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城市文明的加快

随着人流量的增大,轨道交通沿线的第三产业得到了促进并使得沿线区域的文明得到了加速发展。在仅拥有37.8万平方千米的日本,城市化程度市区人口密度大,目前已在9个城市建有地铁。其中东京地铁承担了全市90%的客流运输任务。无独有偶,中国中信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在圣地哥的500个公寓楼建筑群的选址工作结束,地址被选在了一个地铁站附近。

(三)商业结构的日趋合理

轨道交通的发展对一个城市商业结构的影响很大,整个城市的商业结构也因轨道线路的发展而变化。大量的商业资源因轨道而延伸,并在沿线形成了新的商业中心,从而使整个城市的商业资源从单中心向多中心的趋势发展。例如,上海曾经的商业主要以南京路为主,现已出现陆家嘴、中山路等以地铁换乘站为核心的商业区。

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沿线区域发展的负面影响

(一)就业压力

在城市轨道时代飞速发展的模式下,城市轨道的建设也不免会为沿线区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城市轨道的快速建设,会使得周边地区人口剧增,带来就业压力。但是,在轨道交通节点附近新兴的商圈也会为整个城市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因为轨道将城市从点连成片,城市轨道交通促使人员流动性增加,带动城市服务业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对整个城市的就业市场无疑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促进作用,形成的就业效应也是不可替代的。

(二)频繁施工

由于地铁建设过多,以至短时间内城市应接不暇,造成沿线区域的困扰。这在南京地铁施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2013年~2014年南京在建地铁4条,因同时建设站数过多,造成地面的大面积开挖,给整个城市带来了交通拥堵和巨大的环境污染,据南京市气象台的数据,南京2013年雾霾天数竟高达242天,成为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三)财政负担

城轨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周边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地方财政部门的负担。据统计,南京市在青奥会期间共累计投资1282亿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而地铁单纯依靠票务收入的单一收入模式很难弥补运营成本和维系系统运行,这无疑给地方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

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改善性建议

城市轨道交通对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的新结构变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开始修建并运用城市轨道交通的年头并不久远,经营也不丰富,同时轨道交通技术复杂,造价昂贵,耗时较长。为了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可能会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特提出一些改善性建议。

(一)城市规划的建议

城市规划的实质是城市交通的规划和城市其余用地的规划。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个城市均各具特色。为了更好适应城市未来的发展,在规划城市交通建设,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应考虑到该城市的地理地质特点、人文历史景观、人口分布规模等,使其城市轨道建设可以避免或减少对城市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地面高架轻轨的建设需考虑到城市的用地规划,以免影响都市景观;分析建设轨道交通时的噪音,会对某些精度要求较高的工厂或企事业单位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方式的选择及建设标准

轨道交通方式的选择依赖于人口密集度、城市经济水平等多种因素。例如,地下铁道较适用于人口和建筑物较密集的城镇地区;高价轨道适用于人口和建筑物相对稀疏的城郊结合部;而地面铁道则适用于与铁路、高速公路等封闭式道路。至于建设标准,从技术与经济角度来考虑,只要达到安全、实用、经久耐用和造价低廉的要求,就是建设控制的基本要求。

(三)发展政策建议

政策对轨道交通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交通沿线区域。例如,法国南特市的地铁建设与城市发展方向紧密相连,其规定没有建地铁的地方,就不允许建大型住宅区。这种人为的发展政策既可以保障轨道交通的客流量,同时,又可以促进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因此在发展轨道交通的同时,应以长远的目光制定相应的政策。

五、结论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建构的变迁还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在对沿线区域城市的交通、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不少正面的影响。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必然会给城市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不过,地铁时代刚刚来临,相信各个城市一定可以不断吸取各方经验,取长补短,为我们城市建造出最适合城市居民使用的优良城市轨道交通。

参考文献

[1]邓晓沛,候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探讨.北方交通,2009(4).

[2]蒋志祥,刘心萍.南京地铁对江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1.

[3]曹炳坤.游走地下百年的蛟龙.科学24小时,2012(9).

第2篇

贵广高铁沿途风景优美,号称“最美风景联播,半小时一个风景”。铁路沿线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具有浓郁的民俗民风。广西段有三江、桂林、阳朔、恭城、贺州等车站,沿线旅游区以各自的独特风景、特色美食和别具一格的民风民俗,吸引着各方游客。

一、贵广高铁对广西沿线旅游区域影响的SWOT分析

(一)优势(S):1、贵广高铁速度快,大大缩短了高铁沿线城市的距离。如:开通贵广高铁前,从贵阳到桂林需要11.5小时,开通后仅需2小时就能到达。2、贵广高铁沿线风景美,号称“半小时一个风景”。仅广西段就有三江、桂林、阳朔、恭城、贺州等风景区。3、贵广高铁有舒适的搭乘体验。分了商务座、一等座、二等座,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4、准点率高,保证商务、旅游出行的需求。5、高铁班次多,每天从贵阳到广州、桂林到广州的动车开行20对,使得贵州、广西、广东三省之间的动车开行接近“公交化”。这样能就方便了游客灵活调整出行计划。6、贵广高铁载客量高,输送能力大,基本满足节假日等出行高峰的搭乘需求。7、安全性高,能耗低,对环境的影响较轻,使贵广高铁成为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客运交通工具。

(二)劣势(W):1、贵广高铁票价高,高铁上其它消费项目价格也较高。虽然贵广高铁划分了商务座、一等座、二等座不同档次的票价,但总体来说票价还是偏高了。如:从贵阳到广州,动车票价(二等座263.5元)和快速火车票价(硬座173.5元)之间相差90元。高铁上的其他收费项目,如:快餐,零食,饮料等价格是超市价格的3倍以上。2、贵广高铁给广西沿线旅游区域带来了人流,同时也造成了较大的区域交通压力,及旅游景点的环境承载压力。贵广高铁开通后,2015年元旦假期期间,贺州旅游总人数达到14.1万人次,同比增长28.6%。3、高铁无法实现“点到点”服务,要实现车站与景点的“无缝对接”,对高铁与其他客运工具进行密切合作提出了新要求。4、贵广高铁设备先进,信息化程度也高,但是软件服务却还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经常出现因为没有有效的引导乘客正确使用设备,使得设备经常维修,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

(三)机遇(O):1、区位优势。贵广高铁沿线旅游区域比高铁运营之前具备了更多的区位优势。如:桂林,南广高铁和贵广高铁都通过桂林,让桂林实现了到达四个省会城市(贵阳、广州、南宁、长沙)都只需2小时。使得桂林成为了继南宁、柳州之后第三个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2、贵广高铁把原来分散的“点”式旅游区很好的连接成“线”,通过高铁自身运载量大,输送能力强的优势,把高铁沿线的“点”式旅游区发展成为“线”式旅游。3、贵广高铁提升了广西旅游市场优势。桂林风景甲天下,世界闻名。贵广高铁不但提升了桂林的旅游市场热度,同时辐射了三江,贺州等旅游市场。4、贵广高铁开通后,帮助广西沿线旅游市场吸引了更多的人流,同时带动了当地的餐饮,住宿,娱乐,旅游产品等旅游经济的发展。如:贵广高铁开通后,贺州就推出了为期一个月的“乘坐贵广高铁,可免费游贺州景区、享受景区门票打折优惠、享受旅游饭店打折优惠”的旅游优惠政策。5、政策机遇。高铁沿线旅游区域能享受更多的政策机遇。贵广高铁开通当天,以“迎接贵广高铁,深化区域合作,共建高铁经济带”为主题的“贵广高铁旅游――黔粤桂联合推介会”在广州举行。推介会上,三省区一起进行促销活动的宣传,各区、各地的旅游优惠政策。

(四)威胁(T):1、旅游产品单一。贵广高铁为沿线旅游城市带来了大量的游客,但是旅游产品单一、产品雷同、低端,线路单一、老化,是没有办法吸引顾客再次消费的。2、旅游产品质量差。旅游服务质量差,景点乱收费,配套的旅游项目、酒店、娱乐、餐饮差,服务跟不上,无法建立旅游品牌,造成旅客投诉率高,口碑差,不愿意再次消费。3、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威胁。贵广高铁沿线旅游区域都是民俗文化自然生态保护区。旅游需要量的增加,民俗旅游资源的庸俗化、舞台化、形式化开发,有可能引起民俗文化自然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得民俗文化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4、没有形成跨区域合作旅游品牌。贵广高铁沿线旅游区域各自为政,旅游质量参差不齐,相互合作很少,不利于建立跨区域合作旅游品牌,形成国内甚至国际知名的跨区域合作旅游品牌。

二、贵广高铁广西沿线旅游区域的发展建议

(一)优势与机遇建议(SO建议):利用贵广高铁速度快、沿途风景美、班次多、载客量高、输送能力大的优势,并争取更多的政策,进一步提升沿途旅游城市区位优势;通过不断升温的旅游产业带动旅游上下游经济,吸引更多旅游投资;扩大旅游范围,形成“点―线―面”的发展趋势,吸引更多游客。

(二)劣势与机遇建议(WO建议):高铁建设投入大,但回收也快,有较大可能对高铁票价进行对旅客更有吸引力的调整,使得高铁更具价格优势;加速贵广高铁沿线旅游城市的综合交通建设,缓解高铁带来的人流压力,高效的综合交通能有效的提升游客的旅游感受,提升旅游产品品牌优势;做好“完美的最后一公里”旅程服务设计,实现真正的“点”到“点”客运服务,同时也带动综合旅客运输的发展。

(三)优势与威胁建议(ST建议):贵广高铁沿线旅游城市应该发展旅游产品多元化。改变单一的旅游形式,根据旅游需求的差异化,来设计不同的旅游产品;增加旅游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等等。贵广高铁沿线旅游区域应该注重旅游质量的提升。旅客数量增加,必然带来服务的速度滞后,服务设备的缺修,服务水平的下降等等问题的产生。应该注重硬件设备更新升级的同时,也要注重服务人员素质与职业规范性的提升。使得游客们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浓的地方文化特色与优质的旅游服务,让游客产生多次重游的想法。

第3篇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区域创新本质上是区域经济行为。从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相互联系的视角,对两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建议。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子,成为很多政府为增强竞争优势而选择的一种重要的弹性政策措施。成功的经济区域应该是内生型经济增长的区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改革开放后的前2O年,在Xl~4,平“两个大局”思想指引下,中央政府实行“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落后的面貌,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得到大大提升。本文运用耗散结构讨论方法建立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新的分析框架。为寻求解决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新路径,破解区域封锁、恶性竞争难题的新措施,探讨区域分工合作的转制和创新,为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分工合作、发展落后地区提供实践范例,为各级政府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1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

1.1区域经济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区域是指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则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低水平平衡发展到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转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造就了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1.1.1区域经济的基本内涵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时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其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1.1.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历程1978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根据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即l979—1990年向东倾斜的不平衡发展阶段、1991一1998年开始关注中西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启动阶段和1999年以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是一个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在“六五”计划中采用传统的沿海与内地“两分法”来反映这种差异性,到“七五”计划时期,中国政府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并以此作为国家确定经济开发重点和生产力布局优先次序的依据;在“八五”计划中,中国政府又采用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这种“两分法”,“九五”计划则表述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1999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除了“七五”计划时期的西部1O省(区、市)外,还包括原来属于东部地区的广西和原属于中部地区的内蒙古,以及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样从省级行政单元看,形成了“10+2”的大西部概念和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新三大地带格局。2005年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实施了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分为四大区域,由此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新格局(表1)。比如,在西部地区,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发展情况就差别较大,主要包括西部大开发省份;在东部地区,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和京津冀的差别也很大,而东北地区可以大致看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区。

1.2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2.1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国内外尚未有十分明确、统一的概念。如从科技层面出发,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工艺流程、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之和”、“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科技能力和区域科技竞争能力”等;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波特和斯特恩认为,国家创新能力取决于共有创新设施的强度,支持创新集群的环境条件下以及两者互动联系的强度。在我国,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在区域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该研究小组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将区域创新能力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5个方面(图示)。

1.2.2区域创新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为,区域创新在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行为。区域经济强化了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区域意识和空间意识,即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高速稳定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帮助区域创新从各个方面建立了一种区域架构。区域经济活动暗示区域创新的系统特征,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诱导区域创新的空间布局,区域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工加强区域创新的优势互补,区域经济政策引导区域创新的发展方向。总之,区域经济学对区域创新发挥着基础理论的导向作用。

2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耦合关系

2.1区域创新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技术创新使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成为相关行业新的“增长极”,该增长极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不断吸引着周围的各种要素。一是增长极的高速增长对生产要素供应部门产生影响;二是增长极高速增长诱导周围地区新兴工业部门、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等的出现。区域创新环境还可以为区域内的大量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及各种技术服务,并进行技术扩散,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区域创新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的创新合力,区域中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形成区域经济中的新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内大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自身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还可以逐步形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2技术创新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的关系:一是技术创新的系统性要求与产业集群内各主体的互惠共生性要求一致(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创新系统中都有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外部经济效益与产业集群中的集聚原理一致。在产业集群中,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群的发展和建设可以促进地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分工,减少产业结构趋同化和重复建设等问题,达到规模效应,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技术创新加快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这是由于技术创新的内在属性与产业集群的一般特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我国,无论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一些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带动的区域发展典型。如中国的硅谷“中关村”,武汉“中国光谷”已研制成功5大品种、4O多种型号的新型激光切割机,在占领国内55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开始称雄东南亚地区的激光市场。

2.3区域创新离不开区域内技术进步及对经济、文化资源的依存

产业结构的升级仅靠技术引进和模仿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自主创新的能力,而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依靠区域创新环境的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的创新离不开地区的经济、文化和资源等条件和水平。国外的研究也证明,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受到区域具体的发展历史、文化、传统及其所形成的制度、结构因素的影响。区域创新是以区域作为整体,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目的,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从而能够一方面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发展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3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快重点行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1.1加快西电东送的建设贵州动能资源丰

富,水能、煤炭和煤层气开发潜力极大,尤其是火力发电弥补了枯水期水电紧张的状况,具有独特的“水火互济”优势。同时,随着贵州电力工业的发展,必然带动煤炭生产的规模化、自动化及集约化水平,促进煤层气等新能源的开发,增加煤炭工业的科技含量,进而可使高附加值的煤化工产品进入东南沿海。 3.1.2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贵州磷矿资源丰

富,原矿品位高,有害杂质含量低,是全国数百家大、中、小型磷肥、磷化工企业生产的重要原料。贵州磷及磷化工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生产设备和总体经济效益在全国具有突出的优势,发展潜力巨大。贵州的磷酸二铵为中国名牌产品。

3.1.3铝及铝加工贵州的铝加工在全国占有重

要地位,氧化铝、电解铝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竞争力,经济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目前,贵州省铝产品主要销往广东,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技术协作的深入,贵州铝的深加工产品必然能寻求到更为广阔的市场。

3.1.4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建设贵州

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另外,为了使贵州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数、信息产品与服务指数、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能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贵州省制定了“数字贵州”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加强了“数字贵州”信息交换中心、数字国土、数字城市、数字农业、企业信息化、数字林业、数字交通、数字公安、数字校园的规划和建设,同时制定并规范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力争形成较完备的信息产生、交流及共享体系,推动全省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3.2注重喀斯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贵州位于西南喀斯特的腹心地带,处于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地区。由于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石漠化面积的迅速扩展,已从根本上威胁到贵州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并严重危及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和三峡库区的生态平衡,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和全国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贵州喀斯特区的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已刻不容缓。围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生物资源开发及监测评价等内容,贵州省已开展了改善生态、生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的研究,并创建了退耕还林还草、保土节水、产业化生态旅游、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试验示范区。为了进一步推进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和环境污染的控制,还需联合其他省(区)共同攻关。

3.3加大贵州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3.3.1畜牧业贵州气候温暖湿润,畜群生长及饲

料生产条件明显优越于西北和北方牧区,且广大农村受工业污染和化学农药污染的程度小,是生产“无公害食品”的理想地方。贵州畜禽品种丰富,拥有一批适应性好、抗病性强、周期短和肉质优的地方特色畜禽资源。全省天然草地可利用面积达400万hm2以上,还有约33万hm2地坎,200万hrn2林下草地,80万hm2退耕还林地和数千万亩冬闲田土可供利用,畜牧业发展的增长空间极大。此外,养畜成本低,使贵州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国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列为重点,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等优惠政策,为贵州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加上加入世贸组织后,拓展了贵州畜牧业发展的国际市场空间,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的协作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家将进一步推进南贵昆经济区的建设,这对贵州畜牧业的发展更为有利。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推进,必然要加大对脱贫带动力大的畜牧业的投入,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3.3.2卷烟、酿酒等特色产业贵州烤烟种植和

卷烟生产历史悠久,有明显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是全国烤烟种植和卷烟生产大省。全省拥有黄果树、遵义、云雾山等名优卷烟品牌,目前,围绕提高卷烟产品的质量,正对烟草配方技术、安全型卷烟生产技术、混合型卷烟产品以及烟用香精香料等进行研究开发。以“国酒”茅台为龙头的贵州酿酒工业,是贵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全省拥有茅台、董酒、习酒、贵州醇、青酒等名优品牌及其系列产品。贵州酿酒工业拟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在保证质量和增加品种系列的同时,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3.3.3特色食品业贵州具有发展以特色农产品

和野生植物资源为原料的特色食品生产的优势。黑糯米、薏仁米、荞麦、芭蕉芋、山药、辣椒、竹荪、土豆、魔芋等特色农产品目前已由原料出口转为就地加工;刺梨、猕猴桃、杨梅、柑桔、银杏等已从野生转为基地规模化种植;竹荪、香菇、蕨菜、折耳根等山间野菜资源丰富,为贵州特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3.4发展贵州旅游业

贵州旅游以原生的自然环境、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宜人的气候著称。境内溶洞、瀑布、峡谷、石林、温泉等自然景观数量多、分布广、观赏价值高。全省拥有可供旅游者游览的旅游景区(点)1000多处,有黄果树、龙宫等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贵阳、花溪、百花湖等4O个省级风景区,有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等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淮河麻阳、道真大沙河等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还有遵义、镇远2座历史文化名城,现已开发4条各具特色的旅游风景线。贵州是多民族省份,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旅游产品不仅在全国旅游市场占有一定优势,还具有重要社会文化旅游科研价值。随着“泛珠三角”创新联合体系的建设,区域协作内容的扩展,贵州与滇、桂、川将会形成旅游片区优势,建立起西南区域旅游资源的大系统,合作推出旅游品牌。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旅游业独特的地缘优势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3.5重视劳动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贵州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优势。随着“泛珠三角”创新体系的建设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数量将会增大。因此,除加快建立反应灵敏的国际劳务市场信息通道,积极拓展国际劳务市场,提高贵州国际劳务合作质量和水平,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劳务输出人员专业技能和新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整体水平,并通过劳务输出,带动设备技术的输出,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

3.6构建以知识经济产业化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基地

构建科技创新基地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核心、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科学技术成为知识经济中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等知识经济特征,寻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撑、实现产业化过程中核心技术随资本、股权漂移,重点是建设知识经济发展平台。贵州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应以省会贵阳为中心,以主导产业项目为支撑,核心技术研发为重点,核心组件经营为目的,最终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我开发能力的高技术产业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要整合上、中、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产业化基地发展分三个时段:第一时期为基础期,2003年7月至2006年底,完成组织核心团队、掌握核心技术的主要支撑项目建设;第二时期为发展期,2007年初至2009年底,主要以抢占市场占有率为策略目标,占领一定份额国际、国内市场,实现科技创新基地的稳定收益;第三时期为整合发展期,在2009年以后的4~5年内,以品牌经营为主轴,实现以核心技术带动的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基地的实施主要由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技术三大块组成,突出微硬盘核心技术产业、光电核心技术产业、数字TV核心技术产业三个核心项目及高科技产业群。

第4篇

1、从业基数小但关注度不断提升。由于跨境电商的门槛相对较高(如语言沟通、知识结构、资金要求、平台要求),相较于国内电商贸易,本地跨境电商从业基数占比很小。早在2019年我市举办过一期跨境电商培训,参训人员40人以上,说明跨境电商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为下步业务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2b业务远高于2c业务,但仅限于大宗跨境贸易。

我市的精细化工及机械加工均属于原料或配件输出型跨境贸易,交易对象多是通过各类国际性展会获取,前几年多数外贸企业试图通过阿里国际通获客,但收效甚微,目前已基本中断合作,通过电商平台通道获客的企业几乎没有。由于我市有竞争力的工业消费品生产能力限制,2C业务停滞不前,仅有的1-2家做跨境零售的也是买全国卖全国的方式进行。

二、存在问题

1、人才缺失问题。跨境电商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如果国内电商是1.0版本,那跨境电商就是2.0版本,要求从业者对语言的掌握、国际形势研判、域外消费习惯的分析、国际贸易条款的掌握等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使得跨境电商失去了群体基础。

2、区域优势缺失。跨境电商做得相对较好的地区一般呈现几个特点:要么产品资源优势明显,如北上广深杭等地区;要么跨境电商便利化程度高;要么人才储备优势明显。在沿海等跨境电商较发达的城市不定期会举行招商会、分享会或者线下培训,对于平台的运营,平台政策的解读和海外市场的趋势等资讯能够很快的分享给卖家,但是地区就很少有这样的资源,各种资讯的获得可能要落后于沿海城市。

3、入驻平台困难。大平台入驻困难,四大跨境电商平台流量最高的两个平台ebay和亚马逊账号申请困难,申请通过率相比以前大幅下降。速卖通和wish相对容易一点,但速卖通目前主要市场还是俄罗斯和欧洲小国,整个欧美成熟市场相对于eBay和亚马逊不占优势,wish相对前三个流量较低。除了以上四大平台外,出现了很多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市场的电商平台,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并且很多平台都会要求ebay、亚马逊、速卖通和wish等大平台的销售额达到一定要求才会允许入驻。不入驻平台而选择自建站,这对卖家的各方面要求就更高,网站推广、引流、运营等技术要求和资金投入相对在平台开店要高很多,新手卖家不太容易做。

4、国际货运物流支撑度不够。往往制约区域跨境电商发展的不是产品,不是结算,也不是规则,而是货运物流。一是可供选择的服务商数量少,更多的县区物流只能选择邮政国际小包,在一个竞争不充分的市场里使得卖家物流方案性价比严重偏低,成本高、效率低,交易履约率下降,竞争优势不明显。

5、品牌意识不强与知识产权纠纷的制约。跨境电商这种贸易业态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实现“虚拟空间市场”的交易,平台市场遍布全球,然而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没有在商品流入国(地)注册的商标、申请的专利等知识产权不受该国(地)相关法律的保护。跨境电子商务商标侵权行为影响平台和卖家在国际市场中的信誉和形象,成为跨境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6、现行跨境电商统计规则不能客观真实反映发展状况。目前,数据缺乏使人们很难把握跨境电商发展的概貌,对确定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贡献也是一种挑战。现行跨境电商统计中主要存在数据多报、数据流失、重复上报、跨境电商口径与海关统计不一等问题。在数据上报主体中,跨境电商商务信息平台作为申报主体之一,由于其多是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有的平台融综合服务与交易于一体,若是综合服务平台,委托其报关、报检及退税的出口贸易不一定是以电子商务方式达成的,需要甄别哪些贸易数据属于跨境电商实属困难。

三、意见及建议

1、体系化建设。应着眼于跨境电商的生态建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对人才队伍培育、商品资源推送、物流便利化、政策配套上进行强化。

第5篇

关键词:林区经济;发展;建议

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林木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主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一、林下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情况

1.1 对林下资源底数认识不清,资源破坏严重。由于缺乏统一的林下资源开发规划,没有进行详细的资源清查,对经济植物的种类、分布情况、储虽部不甚清楚。缺乏对林下资源的科学认识,没有认识到林下资源和森林资源一样,必须经过严格保护、合理利用才能实现可持续经营。由于缺乏保护和经营利用意识,一些地方出现了哄抢资源、雇人强摘、乱采滥挖、掠青采摘、私收滥购、无序经营等问题,部分采摘区产量下降,资源得不到应有的休养生息。

1.2 加工企业还没有形成规模,企业经营效益差。目前,大多数林下资源仍处在低层次的初级开发阶段,林下资源在开发利用上还停留在“三低一一少” 的较原始阶段,一般只是出售原果等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低、资源利用率低、精细加工水平低、名牌产品少,难以形成产业链,造成经济效益低。目前开发利用的林下资源品种中,只占整体资源的很小一部分,对大多数林下经济植物资源,特别足药用植物资源利用少,在芳香油植物资源开发利

用 至今还是空白。在开发利用J-各地都是各自为战, 难以形成大的规模。

1.3 缺乏统一管理与科学技术指导,没有建立规范健全的交易市场。目前,林下资源开发利用还处在较原始的阶段,一股只是简单的采集、出售初级产品。这无形中造成盲目采集, 一哄而上的情况。再加上没有统一管理,没有科学技术指导,从而导致掠夺式采集,使植物资源得不到休养生息,部分资源趋向枯竭。各地缺乏对经营市场的监管,还没有建立规范集中交易场所,收购企业或个人不按规定到当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部门登记备案,没有工商营业执照或不办理工商、税务登记。收购环节的混乱秩序,势必导致了竟相压价,职工利益受损,也为非法采摘者提供了销赃场所。

1.4 不能有效落实林下资源保护利用主体和经营利用丰体。虽然日前看林下资源经营权有偿转让工作升展的比较顺利,但仍 容乐观,在各地区域界限不清、以包代管、条款过粗、采集议的保护不力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为此,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经营权有偿转让工作仍有许多细节工作要做,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和艰巨。

二、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2.1 做好资源清查、科学规划,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各地要在全区林下经济植物资源储量调查的基础上,对林下资源进行清查,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资源到底分布在哪里,蓄积有多少,质量如何。设立资源储量监测标准地,组织专业部门每年开展一 次监测调查,用于预测年度产量、允采量,建立林下资源数据库。根据林下资源现状,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近期利用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从而实现林下资源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发利用。只有在搞清资源底数的基础上,才能根据市场需求择优开发。

2.2 加强管理,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各地必须切实加强对林下资源保护管理,健全机构、完善制度措施,要加强对采集、销售、加工等环节的管理,通过规范采集行为和经营市场,打击一切乱挖滥采、折枝掠青、私收滥购、盗抢他人资源等违法行为。在开发林下资源时,必须考虑对所利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才能避免出现森林资源的破坏和耗竭,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发展林区产业项目,应以资源能白行恢复为原则,植物资源开发应以叶、花、果为丰,避免灭绝性开发。要在严格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开发程度应控制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2.3 与森林资源管护承包经营有效结合

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是有效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解决林区长期存在的资源消长失衡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下岗人员分流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实施森林资源管护经营为林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环境,要充分利用管护经营提供的良好契机,结合立地条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往管护经营上,要进一步规范管护经营责任制,确保承包区责任制的落实,做到经营与管护协调一致。在实施好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的同时,鼓励经营承包者利用林间空地通过种植、养殖、采集加工等产业发展林下经济。

2.4 合理规划种植、养殖基地和加工基地

根据大兴安岭林区比较偏僻,地广人稀,加之远离城市和工矿区,受工业和现代农业影响较小,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大气环境质量好,具有发展绿色食品得天独厚的牛态环境条件。发展绿色食品业,走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路子。合理布局种植、养殖基地和加工基地,形成各种种植专业林场、养殖专业林场等,同时形成生产基地,依托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建设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较好的龙头企业,实行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生产。改变“原”字号的商品为深加工商品,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加工深度。蘑点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对全局有牵动力的种植、养殖、采集、加工项目,以及有前途、有潜力、起带动作用的森林食品、森林药材等骨干项目,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5 建立规模发展的林下经济植物资源精深加工企业,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实现原果不出区的奋斗目标

在林下资源加工利用企业建设方面,必须打破县、区、林业局的区域格局,要根据资源分布特点,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和发展规模。积极鼓励和支持加工企业建立原料基地,加工企业可以通过经营承包野生林下资源或开腱人工栽培等方式建立原料生产基地,提高原料资源的储备。从根本上实现对野生资源的有效保护,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积极引种驯化和人工栽培,深入研究林下经济植物资源抚育经营技术,改善野生林下经济植物的生长环境,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和产品的不断增加,逐渐实现原果不出区,延伸产业链条,增加职上收入和地方财税收入。

2.6 创名牌产品开拓市场

第6篇

一、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亟待解决五大问题

(一)整体发展思路和路径有待厘清,发展模式有待转型

国内县域经济发达的浙江、苏南和珠三角地区形成了三种发展模式。浙江模式是通过市场化来促进工业化;苏南模式走的是一条先工业化,再市场化的发展路径;珠三角则是主要依靠承接国外和香港产业转移的外向型发展模式。三种模式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本质上看,前两种模式走的是自主发展之路,有扎实的产业基础和核心竞争力,后一种模式则是依附性发展,容易遭受外部经济冲击,需要加快转型。

淮安等欠发达地区目前以承接东部或周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为主要发展思路,走的是珠三角早期的依附性发展路径,虽然县域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很多县主要承接的是发达地区转移过来的化工、机械等用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甚至是一些产能过剩产业,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而且所承接产业的规模和体量很有限,无法形成自身清晰的发展定位和产业导向,工业化缺乏推手,需要加快转型。

(二)支撑性平台建设滞后,重园区建设轻专业市场体系建设

平台载体建设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各地都比较注重平台建设。但淮安等一些欠发达地区各区县在各种平台载体中并未明确哪些是要着力打造的支撑性平台,哪些属保障性平台。事实上,从发达地区的实践经验看,园区和专业市场体系是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撑性平台,其他平台都属保障性平台,要围绕和服务于这两大平台建设。

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它不仅是产品的生产基地和供给基地,还是产业集群、经济聚集的重要载体。专业市场及营销网络是原材料和产品供给与产品需求之间的桥梁。但从目前淮安等欠发达地区县域发展情况看,各区县重园区建设轻专业市场体系建设。园区只是工业园区,功能单一,没有原材料、半成品、专业设备和成品专业市场做支撑,无法形成高度产业集群和发达的块状经济。

(三)区县园区产业定位不明确,区域间相互恶性竞争

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特色化发展非常明显,有的以纺织业为特色,有的以珍珠业、袜业为特色,有的以小商品产业著称。这种特色化发展避免了各地恶性竞争,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且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淮安等欠发达地区各区县园区只能依据资源和招商引资情况确定化工、机械及零部件为主导产业,产业布局、发展定位同质化,产业链短而不全,“一县一特、一村一品”的块状经济格局还没有形成,导致招商变抢商,手段大多是提供竞相降低的廉价土地资源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园区带动成效不明显。

(四)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识和政策措施,但缺少相应平台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使民间的张力得以释放是苏南模式和浙江模式的一大精髓。淮安等欠发达地区也很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出台了各种关于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措施,但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缺少平台。更具体地说,园区是中大型企业创业平台,专业市场才是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创业平台。只有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市场体系解决了中小民营企业创业的平台问题,欠发达地区的县域民营经济才能大发展。

(五)地市和区县的职能、体制机制亟需厘清和明确

从实际情况看,淮安等欠发达地区地市与区县之间人事、财政等体制机制矛盾已成为县域开发区建设瓶颈,项目审批、土地、规划等管辖权限的制约,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可用财力紧张,融资渠道和手段缺乏使得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加之土地指标较少,项目等地、等配套现象突出。地市级政府继续简政放权,保障区县园区用地需求是县域园区建设的保障。

二、应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一)承接发达地区县域发展模式转移,确定民营化发展思路和方向,实现以商带工

利用民营化和市场化推进工业化是浙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和苏南发展模式的精髓。淮安等欠发达地区不仅要承接其产业转移,还要承接其发展模式的转移,要实施专业市场建设工程,建立起从原料到产品生产、销售的较为配套的、全方位开放的市场体系,走“建一方市场、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之路,实现以商带工,带动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获得市场的竞争优势。

(二)着力培养区县特色产业集群,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实现以工促工

学习浙江经验,发展块状经济。每个县重点围绕一个或几个优势产业形成从研发、 生产到物流、营销一个配套的产业体系, 形成“一县一特、一村一品”的块状经济布局, 避免各区县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共同获取规模经济效应。同时, 鼓励支持与发达地区“结对子”, 共建园区,借力发展。引导区县招商引资不仅要注重引资规模,更要注重引资背后的品牌、管理理念、技术平台、市场空间、环境保护、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培养和形成等。

(三)培育人才和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为园区和专业市场建设提供保障

浙江发展迅速就得益于庞大的营销人员及其营销网络,苏南地区则得益于庞大的技工人才队伍。要摆脱依附性发展,只有着力培养四支队伍,以提高自身发展能力:一支具有现代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的民营企业家队伍、一支掌握营销技巧和营销网络的营销人员队伍、一支具有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的政府管理人员队伍、一支庞大的掌握各种技能并具有技术革新能力的高级技工队伍。围绕专业市场建设实施民营经济发展三大工程,形成相对庞大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队伍。

(四)着力功能配套的平台载体建设,强力服务县域园区建设和专业市场建设

物流发展是专业市场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有形的和无形的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专业市场发展不起来,或者发达不起来。因此,要着力打造物流运输平台;大胆创新,打造金融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和信息服务平台等功能配套平台载体建设,强力服务县域园区建设和专业市场建设

(五)加强各级财政支持,继续简政放权,促进区县园区建设大发展

一是加大国家、省、 地市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 每年统筹安排资金用于促进县域基础设施、 园区开发和专业市场等建设。

二是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很多发达地区都减少了行政审批项目。比如凡是省授予市里的经济管理权限,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一律授予县(市、区)。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继续削减30%以上。

三是进一步下放投资项目审批权限。建议淮安等地原由市级备案的国内企业投资项目,全部委托项目所在地的县(市、区)备案。市属企业需核准或备案的项目可自行选择由市级或所在县(市、区)核准或备案。除国家、 省另有规定外,省以上审批、核准的项目,由县(市、区)直接上报,同时抄报市级备案。同时,建议总投资3亿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和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国家另有规定除外)、国省道施工许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下放到项目所在县(市、区)审批。原属市政府审批权限的具体建设项目供地(包括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方案), 由县(市)政府审批。

四是进一步简化证照办理手续。建议淮安等地,凡县(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符合市场主体登记条件的,在取得法定的企业登记前置审批文件前,可凭政府有关文件到工商部门办理筹建登记。

五是保障用地需求。 建议淮安等地,已列入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重点建设项目,经县(市、区)政府审核同意,可以使用增划的基本农田面积指标,按占用一般耕地报批。市政府根据省下达的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 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农转用指标和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分解下达各县(市、区)政府,各地在安排年度计划指标时,应优先考虑试点镇、中心镇用地需要。

参考资料:

[1]徐小佶,韦信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第7篇

一、牢固树立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意识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激励区域经济增长为条件,以改善区域内部人类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发展模式和战略目标,是区域发展的最佳选择。它的基本内涵是使“区域保持长期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树立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要相互协调发展的理念。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

对于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应立足于以下三个基点:一是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度不能超过其再生速度;二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度,不能超过可持续方式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速度;三是污染物的排放速度,不能超过环境对这些物质的循环、吸收和无害处理速度。

二、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制定区域开发和保护政策

(一)必须把环境因素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之中

要按照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和容量要求,对区域、流域、海域的重大开发活动、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以保证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区域发展规划应建立在对不同区域等各方面情况的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能够反映某地区的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不同特点。

(二)各地各行业在制订发展决策规划时,必须对规划进行环评

所谓规划环评,是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过去只注重对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但建设项目只处于整个决策链的末端,建设项目环评只能补救小范围的环境损害,无法从源头上保护环境,也不能指导政策或规划的发展方向,更不能解决开发建设活动中产生的宏观影响、间接影响、二次影响、累积影响。

(三)推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创建综合决策机制

战略环评的核心和目的,是使环境因素与社会、经济等因素一样能在不同层次的决策中得到充分考虑和重视,是实施综合决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对政策、法规、规划、计划中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深入分析预测和科学评价,对潜在的危害和影响采取预防措施或者其他补救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从宏观角度出发,根据区域现有的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制定出适合长时期发展的各项政策,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三、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一个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

产业化是以经营活动的市场化、集约化为主要内容,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途径。但是,如果不因地制宜地发挥优势而进行盲目经营,就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因此,应该把培育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开发结合起来。为此,第一,要按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对现有工业体系改造升级中要严格限制和禁止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的企业。第二,从实际情况出发,抓好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第三,要选择具有资源优势、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带动作用大的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扶植,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过去人们治理污染物只是改变了特定污染物的存在形式,并没有消除污染物的物质实体。而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型经济是一种生产与环境相和谐的发展模式,资源在生产全过程得到了高效循环利用,形成一个生态产业链条。使经济系统被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资资料在循环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它作为资源或能源的利用率,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达到消除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

五、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环境准入

环境影响评价是把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关口,是保障科学发展的一把“利剑”。强化环评制度重在落实,要以整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环境污染为突破口,严肃查处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的建设项目。必须尽快扭转重审批轻监管、未审批就开工、不审批也建设的局面,切实做到环评提出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措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坚决控制新污染源,将开发区环境管理纳入正常轨道。同时,要建立环境监管的后督察制度,未执行环评审批和验收的建设项目,未按环保审批要求落实环保措施而被环保部门查处的企业,坚决关停。

六、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环保工作的关系

近年来,城乡环境保护“二元结构”的问题日益突出。要注重城乡发展的系统性、互补性和协同性,按照“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总体推进”的原则,引导农民采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农村防治污染的能力,扶持生态农业的发展。采取严格措施,有效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城市污染向郊县转移。特别要加大整治乡镇工业和规模化养殖业污染,解决农民饮用水源污染问题。要努力把握农村环境保护的规律,积极探索尊重农民意愿又符合农村特点的环境管理模式,加强农村环保工作。

七、建立官员的环境问责制度和绿色GDP考核制度

环保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是落实政府环保责任的制度保障,是各部门依法履行环保职责的约束机制。必须明确责任,通过科学、有效的政绩考核,引导各级领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切实加强环境保护。

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即所谓“正面效应”,另一方面又在以种种形式和手段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即所谓“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生态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其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生态环境排泄废弃物或砍伐资源,使生态环境从质量上日益恶化。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只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而没有反映负面效应的影响,因此是有局限性的,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为此,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经济统计方法,使统计结果不仅反映实物变化,也体现出国民生活质量、社会福利和生态环境等指标的变化。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应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