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银行发展阶段范文

时间:2024-03-10 10:06:06

序论:在您撰写银行发展阶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银行发展阶段

第1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发展阶段;空间效应;金融结构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8―2670(2009)01―0042―05

在理论界,无论是处于主流地位的新凯恩斯主义,还是一直以凯恩斯真正继承者自居的后凯恩斯主义,都对商业银行体系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给予了高度重视。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理解货币经济学的关键在于可贷资金的供求:现代经济社会中,在货币已经成为低机会成本的生息资产、货币与收入之间缺乏稳定关系以及货币流通速度难以确定的经济背景下,商业银行在决定经济活动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斯蒂格利茨曾指出:“没有考虑银行……的货币政策理论就像缺少了哈姆雷特的《王子复仇记》,成为一场没有主角的戏剧。”而后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货币供给具有明显的内生性,银行系统在现代货币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商业银行不仅承担着极其重要的金融中介职能,而且在以信用、合同契约为基础的现代经济体系中,整个金融中介系统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以货币表现的金融契约都是由银行系统的负债构成的,银行存款形成了支付行为和执行合同的基础。另外,从金融系统的历史发展角度看,商业银行以其负债充当货币的成功,推动了以银行存款作为储备的其他金融中介运作的成功。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虽然非银行金融中介相对银行在不断膨胀,但是银行货币的核心地位仍然是金融系统的本质所在,因为非银行金融中介是建立在银行系统基础上的,它们持有银行账户,而银行完成储备功能从而实现最终结算,这再次印证了银行系统的核心地位。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传统经济学中的货币银行理论都假定银行系统在时空上是不变的,特别是对银行的空间分布更是极少提及,在银行的国际间比较研究文献中,也更为关注各国银行系统的不同特征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然而,随着金融管制的进一步解除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关于银行系统空间尺度方面的研究变得日益重要,这不仅是因为商业银行的空间效应分析构成了当前极其重要的金融结构问题的核心部分,更是因为货币系统的总量特征会由于银行系统的演变发展和空间分布结构以及跨越地区的资金流动所带来的一体化而出现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将进一步对货币政策运行和整个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恰恰是我们这个地域广阔且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目前所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商业银行发展阶段的相关理论

最早的银行发展阶段理论是Chick在1986年的《银行体系的演进和储蓄、投资与利息理论》一文中建立的。由于没有参阅到原文,笔者只能从他后续的文章中看到相关的论述。

Chick认为,商业银行从诞生至20世纪后期大体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银行充当纯粹的金融中介、银行券发行并成为支付手段、银行间的资金借贷出现、央行的最后贷款人便利职责日常化、强调负债管理和金融创新、信贷资产市场化变革。虽然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继进入到银行发展演变的第六阶段,但笔者认为至今仍然没有突破这一阶段的表现而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阶段特征,所以Chick的银行发展阶段理论依然是目前分析商业银行空间效应的理论基础。下文在Chick的银行发展阶段理论基础上融人了相应的银行制度变迁过程来展现整个银行系统的演变过程。

二、商业银行体系的空间分布原因和表现

银行系统的核心地位产生了两个重要的结果:一是银行和银行系统将以最大的信心吸纳最大范围的存款资金;二是持有资产的流动性倾向(在银行存款中也一样)存在空间尺度。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表明,持有流动性的偏好将在对预期可转换资产收益的信心最低的地方最强烈。所以,如果经济环境的空间差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就可以预期流动性偏好将具有显著的空间特征。同时,因为银行系统(从而可延伸到金融系统)对真实经济有影响,特别是它决定了信用创造的规模和结构,也因为银行系统能够根据其自己的空间配置结构予以分析,所以接下来自然地得到结论――真实经济的运行结果会因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的不同而不同。

(一)商业银行体系产生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

银行发展阶段的分析框架表明无论是在区域还是在国家,每一种银行系统都是根据共同的逻辑关系建立发展起来的,即银行的演变发展就是要满足贸易主体和借贷双方的资金需要,并设计出相应的战略来促进社会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从而支持银行业取得更大的发展。但是,这并不表明各个区域的银行系统是同步发展的,现实中明显地表现出银行体系正经历着空间上的多变现象,最显著的一个表现就是特定地区的银行或金融中心各具特色。通过对银行及其制度的演进历史进行考察,发现造成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的银行体系发展存在差异的理由主要有:

1,发展银行业的动力

这主要表现为特定国家或区域银行体系起源上的差异,如银行发展的动力是源于私人的融资需要还是政府的融资需要(例如苏格兰和英国的例子);被制度化了的分割是为了保护区域平衡(如美国)还是并不为区域平衡(如加拿大)等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

2,财富存量

财富存量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银行资本的供给方面,因为银行资本充足会带来公众对银行负债的信心;其次体现在促进借款和贷款等融资活动方面,这些活动会产生下一环节的剩余财富。因此,在金融中心出现的地理位置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惯性,这些地区一般都比较富有,拥有古老的财富,而且这些财富最开始就鼓励公众对银行系统充满信心,并由此在积累和路径依赖的过程中能够使银行经营产生未来的财富和鼓舞公众对银行更加有信心。建立金融中心的基础有专家和技术的地域集中性、特殊的制度、信息网络和充分的信任以及市场的信心等,这些优势将促进金融中心的形成,而银行作为货币供应者所发挥的核心作用和银行鼓励信心的需要意味着在历史早期出现的金融中心能够继续加强它们的优势。当然,在一个国家内部金融中心的地理位置可能会转换,但是这种转换通常是因为特殊重大事件的发生或经济环境产生了显著改变,而一旦出现了地理位置的移动,累积的路径依赖将再次成为新的金融中心代替旧的金融中心的关键因素。

3,政府的作用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尽管在历史上,苏格兰银行体系的建立说明银行发展可以在没有政府发起的中央银行下进行,但是如果银行体系进一步发展,就必然需要某些制度来完成中央银行的职能。在现代经济中,政府在金融中心空间分布上的作用与政策的重要性密切相关。例如,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一直出现范围不断扩大的放松管制运动,这已经明显提高了银行业的竞争,同时也已经引起银行业集中度的增加,例如美国的金融管制放松使得银行在州与州之间的业务增多了而引起银行数量减少;又如我国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银行体制改革促使国内各种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性明显加强。新的大型跨国或全国性的银行机构必定会产生重要的空间效应结果。在国家内部,地方政府对当地银行或金融发展的模式选择以及相关政策行为的结果也会导致银行体系存在空间分布差异。

(二)商业银行体系空间分布的表现

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银行系统的相对竞争能力可以参考银行发展阶段分析框架理论来理解。一些地区的银行发展阶段比另一些地区的要更靠后点(即更高一阶段),而这种差别将影响到其创造信用和获取利润的能力,因为处在更高一级发展阶段的银行系统会在不断远离生产经济活动的金融系统中充当中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的银行系统对经济发展的促进能力一定较差。事实上,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银行大大拓展延伸其对地方产业进行资金支持的有限的贷放能力,它们或许比那些与金融市场关系密切的金融中心地区的银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本文只是强调银行体系在不同地区的发展程度有差别。

另一方面,在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同时出现的银行业管制的放松已经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银行之间敞开了竞争大门,并因此带来了不同能力之间的激烈竞争。于是,无论对生产活动的相对贡献有多大,越处于发展早期阶段的银行就会发现自己在竞争中遇到的困难越多。所以,这些银行正积极采纳先进的新技术,接受其他地方银行已经发展的新产品。但是,这些银行发现只要不能确保自身可以得到当地政府或中央政府的长久支持,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就不可能得以持续增长,因而它们还不可能和金融中心的银行创造出一样多的信用和以相同的利率再次吸纳到存款。总之,处于发展早期阶段的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必须与采用的新技术和金融行为是否能够适应而斗争,还要与过去遗留下来的坏账和缺乏信用风险评估的经验而斗争,因而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是缺乏竞争力的。由此可见,银行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是长期存在的。

银行系统的演变发展过程往往导致银行业集中建立在金融中心地区,而随着这些银行在对周边地区发放贷款时,强调的是对那些总公司设立在金融中心附近的大公司进行授信,这一银行业的集中结果将会进一步影响到信用创造的空间模式。例如,如果处于欠发达银行体系的地区经济是服从于直接货币控制管理的,那么银行业集中于金融中心的过程将会导致这些地区的经济更加恶化;处在较早发展阶段的银行系统更容易受到货币当局的控制,所以也可能比处于更高发展阶段的银行系统经受更明显的信用创造约束,因为更高发展阶段的银行往往积累了一些规避货币当局控制的方法。

三、商业银行体系的空间效应表现

银行和非银行金融中介共同为所有的非金融部门的交易提供金融服务,这些服务的种类、条件和可得性都对经济发展具有根本意义。而在这些金融服务及其可得性在一个地区与另一地区存在差别的意义上看,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必定会受到影响。地区间金融服务及其可得性的差别可以产生于金融机构的地区特征和地区经济对这种地方金融机构的依赖程度,即金融部门对其所在地区的经济有重要的间接经济意义。

(一)银行空间分布与其信用创造能力

使用银行发展及其制度变迁分析框架可以表现出金融服务在种类、条件和可得性方面的一些空间模式,特别是与信用相关的部分。

银行的发展阶段可以看成是银行提高其信用创造能力的过程。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对这一信用创造能力的过度使用致使银行在保护收益率和应付来自货币当局压力两方面的能力都有所下降,以至于现在的信用创造在银行活动中的比重较之过去小了很多。不过,银行能够创造信用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却不能,仍然是银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重要特征。尽管新凯恩斯主义者始终认为区别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不同是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但是必须牢记银行资产结构的特殊性只是因为其负债可以被用于支付的可能性的结果。

信用创造的空间模式或许被流动性偏好的空间模式进一步加强。收入较低的周边地区在进入国家与国际信贷市场时会受到更多的限制,而且在资产价值(不管是真实资本、金融资本还是人力资本)出现预料之外的下跌时,这些地区最容易受到冲击。既然周边地区经济依靠的是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那么这些地区对资产价格的预期信心就会相对较低,进而一个合理的反应就是保有较高的流动性偏好。这可以采取持有流动性资产(通常都是金融中心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因为其市场信任度较高)和节制资本性支出与负债的形式,但这样的行为不仅直接抑制了这些低收入和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间接影响了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因为持有流动性资产和资本外流的倾向限制了地方金融机构创造信用的范围和机会,也限制了当地对金融生产性资本(与经营性资本相对应)的需求。而较低的再存款率将更多地限制原本就不太发达的银行体系的发展,以至于这种限制会进一步阻止地方银行提高竞争力的可能。

(二)银行空间分布与其信贷行为

银行能够从事非流动资产的放贷业务仅仅是因为在银行系统中作为支付工具而保有的银行存款由一个账户到另一个账户组成,银行不像其他金融机构,在它和借款者签订的数年期的贷款合同中,银行将承担贷款期间的全部违约风险(尽管这种违约风险可以通过担保要求得以减轻)。于是,在潜在借款人中进行信用分配依赖于银行对这些借款人信用风险的认识。因为违约风险最终是不确定的。所以对违约风险的估计必须依靠基于可得信息和以习惯判断为补充而做出的预期。信息的可得性和习惯性判断的本质则又依靠与银行有关的历史和地理位置。当我们考虑银行体系的结构和对不同地区和区域经济分配信用时,显然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信用的分配将根据银行是否与有关的经济主体之间拥有一个悠久的历史、进而对潜在借款人有着良好的认知能力而做出不同的决策,也根据银行是否将总行设在金融中心,以至于它们的认知信息都偏向于总部也设在金融中心的大公司,或者是银行是小规模的地方银行而做出不同的决策。

同时,不断成长的区域金融研究表明大银行与小银行的信用分配活动很不同,并且在贷款给大公

司和中小规模公司的业务活动中也同样存在差别。这些差异滋生于大银行和规模小的地方银行之间对市场认知基础的差异以及银行对大公司和中小企业相关信息认知的差异。随着银行业竞争的不断增强,结果将是金融业务活动逐渐集中于大银行,从而在信贷余额上降低了小公司和总部设在远离金融中心的边远地区的公司获得信贷资金的可能性。

(三)银行体系空间分布对宏观货币政策的影响

银行发展及其制度变迁分析框架有两个特殊的含义:一是处于更高一级发展阶段的银行较之其他银行有竞争优势,特别是处于第六发展阶段的银行,已经建立并发展起了复杂的工具体系来保护其流动性,而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银行仍然被束缚于自身资产的不流动性;二是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银行拥有不同的决定信用规模的能力,这不仅扩大了处于早期阶段的银行的竞争劣势,而且意味着依靠早期阶段银行发展经济的地区的借款者比其他地区的借款者更可能受到信贷约束。于是,尽管信贷供给是内生的,但是在多大的程度上适应需求仍会在不同的区域经济和不同种类的借款者之间产生显著差别。所以,信贷资金量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各个地区并不是均衡分配的,结果自然是经济增长出现明显的地域差异。

第2篇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艰难起步阶段。城市商业银行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而城信社又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主要是一些金融机构为适应办三产、安排子女就业的需要成立的。这些城市信用社在安置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起过一些积极作用,但是,由于体制、机制、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城信社在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风险。1995年组建城商行时,全国有5200多家城信社,有人把它形容为5200个定时炸弹。为了化解风险,国务院决定,从1995年开始,在全国三十多个大中城市陆陆续续组建城市商业银行,开始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艰难起步。

第二,工作转变阶段。从1995年到2002年,期间共有10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在市场上经营。开始,按照四级分类,当时账面不良贷款率是30%,实际上远不止30%,如果按五级分类可能会超过50%,资本充足率可能是负数。因当时没有这方面的准确统计,很难说清楚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但总之风险水平相当高。为了化解这些风险,人民银行当时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召开了三次城商行论坛及监管工作会议,共同分析形势、查找问题,从而认清了城市商业银行的总体风险状况,增强了风险处置的紧迫感,为化解风险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探索了化解城商行风险的途径。同时,这三次论坛,使城商行从过去的单兵作战转向了集合作战,大家通过这样一个交流平台,形成一个群体,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也可以说从那时起,城商行的经营管理从粗放型开始向集约型转变。

第三,改革加速阶段。从2003年开始到2008年,应该说是城商行改革发展的加速阶段,现在正处在加速阶段的后期。银监会成立以后,在前三次城商行论坛的基础上,又连续召开了五次监管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风险化解、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和要求,城商行的整体风险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一是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近年来,地方政府通过有效资产置换、剥离不良资产以及政府注资等多种方式,化解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有效地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五年来,全国共有59家城市商业银行累计处置不良资产700亿元;31家城市商业银行获得了地方财政注资100亿元。特别是2006年度,城市商业银行置换不良资产106亿元,地方财政注资42亿元。通过有效的风险处置,在没有国家投入的情况下,城市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从五年前账面四级分类的 30%下降到五级分类的4.8%;资本充足率从五年前的负数上升到8.5%。这是城商行改革发展的巨大历史成就。

二是公司治理机制得到逐步完善。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学习和借鉴国际优秀银行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通过资本合作和战略合作,努力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公司治理机制不断完善。目前,已有上海、南京、西安、济南、北京、杭州、南充、天津、宁波、重庆 等地的城市商业银行引进了境外战略投资者。通过“引资”的“他山之石”,实现了“引智”、“引制”、“引技”、“引才”。与此同时,宁波、南京、北京等城市商业银行还不断探索改革与发展新途径,致力于通过资本市场上市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通过优化股权结构,提高信息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以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是核心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在历史遗留问题有效解决、治理机制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城市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资产质量、经营业绩等方面也有了较快的发展。2006年,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实现利润136亿元,资本充足率达8.48%,不良贷款率降至4.8%。截至2006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2.57万亿元,负债总额为2.45万亿元,较1999年末分别增长364%和362%。在2006年度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有9家城市商业银行成功入围。而今年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更是风光无限,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先后实现了上市,步入了一个良性的发展轨道。

第3篇

关键词:跨国公司;独资化;外资银行;中资银行;合作;竞争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12-0035-04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中国银行业进入后WTO时代,外资银行可以在中国境内不受地域和客户的限制开展人民币业务,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将在同一环境和条件下公平竞争。但是绝对的公平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在外资银行的强大实力和多年全球化运作经验面前,中资银行短期内不可能获得绝对占据上风的竞争优势。双方虽然在同一环境内,但是并不在同一个起点上。同时,作为国内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我国政府的协助和支持。其多年在本土经营的网络和理念根深蒂固,是中国民众长期信赖和依靠的银行。显然在此方面,双方也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双方的优势和劣势相当明显,究竟如何处理双方的关系,中资银行又该在这样的对垒中如何摆放自己的位置,都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是否能处理好双方的关系,对于中资银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合理地应对外资银行的市场入侵和挑战,不仅能使在国内市场上垄断经营多年的中资银行在“鲶鱼效应”作用下开始关注更高效、更合理的发展途径,而且理智的应对思路和方案也有利于中资银行在未来合作与竞争共存的中国银行业市场上保持优势,站稳脚跟,也更有利于中资银行实施内部改革,提升内在竞争力,加速规模化,尽快走向世界,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集团。

此外双方和谐相处,还有利于中国金融市场的长足发展和中国金融安全的稳定。能否处理好双方关系,将双方的优势发挥出来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积极贡献也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在全球的影响力。

二、问题的提出

对于双方关系的问题,学界大致有两种理论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外资银行兵临城下,中资银行大敌当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坚决地固守阵地。另一种观点认为,既然银行业市场的对外开放不可阻挡,合作已成为必然,不如干脆摆出合作的架势,与外资银行一道重新洗牌,将目前国内的银行业市场重新分割,会使中资银行的实力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提升,扩大其市场份额。两种观点,一种是“主战”,另一种是“主和”,但无论哪种观点,其本质都在于如何使中资银行在面对外资银行挑战的情形下,尽快提升自身实力,维护中资银行利益。然而两种观点都对如何处理中外资银行关系考虑得过于片面,没有从外资银行作为跨国公司的特殊形式来分析其发展趋势,从而正确把握中资银行在处理对待外资银行的关系上究竟选择是合作还是竞争。

单纯的正面竞争是不明智的选择,那么如果选择全面合作又如何呢?双方的确可以在短期内获得自己竞争所必需的优势,但是又有面临丧失各自固有优势的危险。并且,“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局面也是不可避免的,双方在合作上也不会选择全面推进。

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双方的关系呢?

三、问题分析

(一)基于收益成本比较模型的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模式分析

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投资的最终目的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时保证风险最小化,因此分析跨国公司选择合资或合作还是独资市场进入模式,一般从成本和收益方面来考察。美国学者康垂克特(F.J.Contractor)和罗润积(P.Lorange),1991年提出了收益成本比较模式,全面地考察了决定合资或合作与独资选择的若干因素,其具体形式如下:

当[(R1+R2)+(C1+C2)]-[(R3+R4)+(C3+C4)]>(1-a)Π时,采用合资或合作方式;反之则采用独资方式。其中,R1、R2是合资或合作相对于独资所增加的直接与间接收益,R3、R4是合资或合作相对于独资所减少的直接与间接收益,C1、C2是合资或合作相对于独资所减少的直接与间接成本,C3、C4是合资或合作相对于独资所增加的直接与间接成本。(1-a)Π为合资或合作对方的利润分成。该模型表明,当合资或合作方式相对于独资方式所带来的净收益大于合资或合作对方的利润分成时,合资或合作方式优于独资方式,跨国公司获利,反之,实行独资方式对跨国公司更有利。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东道国企业对本土政策环境比较了解,跨国公司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取关于东道国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竞争对手、产品的分销渠道以及原材料供应等信息,加上合资或合作方与当地政府比较熟悉,跨国公司就可以减少与政府间的行政摩擦,相对于独资企业来说,这些都是合资或合作企业所拥有的额外收益,即R1、R2。另一方面,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合资或合作,看中的就是跨国公司先进的技术、优秀的管理经验、国际性知名品牌以及其独特的产品,这些无形资产是跨国公司取得高额利润的优势所在,若采取合资或合作形式,东道国企业就可以通过边干边学、搭便车等形式逐渐掌握这些无形资产,因此可以说这些是合资或合作相对于独资所减少的直接和间接收益,也即R3、R4。C1、C2可以看成是合资或合作相对于独资所降低的风险成本。因为文化差异和东道国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增加企业进行投资的风险,采取合资或合作就可以减少这种风险,而独资的风险成本则很大。C3、C4可以认为是跨国公司采取合资或合作所提高的合作成本,这些成本包括合资或合作双方进行谈判所花的时间和金钱、管理上的冲突与摩擦、决策上的不一致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决策、生产、销售。随着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发展和东道国本身环境的变化,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发生变化,跨国公司的市场进入模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例如,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经营经验越丰富,对东道国的市场越了解,R1、R2就会减少,合资或合作的优势就会削弱;当跨国公司改变其生产结构,生产更具特色、科技含量更高的产品时,采取独资或控股对其更有利。根据经验分析,跨国公司进入欧美发达国家时,一般直接采用独资方式,因为这些国家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大体相似,且与国际接轨,跨国公司比较熟悉;而他们进入发展中国家时,一般采用合资或合作――控股――独资这一逐步过渡的方式,主要是由于他们对这些国家的市场环境不十分了解。模型中的R1、R2、R3、R4、C1、C2、C3、C4,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跨国公司在市场内发展过程中动态变化的。

(二)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模式数据分析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三种模式――合资、合作、独资方式的比重不断变化。中外合资实际投资比例经历了一个波动的过程,从1979年的15.57%到1987年的69.73%,再下降到2004年的27.89%。中外合作实际投资比例从1979年的84.2%一直下降到2004年的3.0%。独资实际投资比例从1979年的0.24%上升到69.11%。可以看出,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模式逐渐倾向于独资。事实说明,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的时间越长其独资化趋势越明显,这是因为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所拥有的可以使其独资化的资源越来越多,这也验证了收益成本模型的适用性。

(三)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战略历程及趋势

从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历程看,其发展战略一般为四步:

第一步,与中国企业建立贸易关系。通过国际贸易一方面加深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另一方面开始试探性的投资,为以后在中国的发展打下产品与市场基础。

第二步,建立生产基地。在中国通过独资建立分支机构或通过合作、合资、兼并收购等方式,将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的生产基地。充分利用中国欲融入世界经济的愿望、良好的投资环境,将其技术、管理、资金等优势与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等资源相结合,大幅度低成本生产从而适应其全球化战略。

第三步,建立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充分利用其在中国的生产基础,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将中国作为其全球营销策略的一部分,其合作主要集中在销售渠道上,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增加其在中国市场中的份额。

第四步,主导垄断。不断使用其创新产品及营销手段,将其在中国市场上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进而试图垄断或主导其所在行业的市场,形成垄断优势。

按投资方式外商在华实际直接投资情况

单位:万美元,百分比

0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 年1月-11 月)

目前多数跨国公司的战略已经发展到了第三步,将中国从“世界工厂”的观念转变到“世界市场”,充分认识到了中国13亿人口的消费能力和中国的经济实力。跨国公司的独资化趋势说明其欲加强对在华投资的控制权和在中国市场占领行业市场主导地位的意图。独资化倾向已证明跨国公司有足够的资源和经验独立经营。只有当其市场占有量达到了一定的份额时跨国公司才可能有信心独立经营,将各种优势从合资合作企业中收回,并入到独资企业中,这就证明了其处于第三阶段的后期,并将逐步向第四阶段即主导垄断阶段过渡。

(四)外资银行在华发展趋势分析

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模式变化验证了收益成本比较模型的适用性与正确性,外资银行是提供以货币为载体的并提供金融服务的跨国金融百货公司,属于服务型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必然会体现在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上。跨国公司的发展阶段要经历建立贸易关系――建立生产基地――建立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主导垄断市场的战略历程,但外资银行作为金融机构这种特殊的服务性跨国公司,其金融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是不可分离的,因而其进入中国的策略历程不可能从贸易开始,而是跳越一般跨国公司的前两个策略阶段,直接进入扩大市场份额的阶段。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从跨国公司发展的策略历程来看,其必然期望进入主导垄断市场的策略阶段,因而其在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模式选择上也必然要体现出跨国公司发展模式的特征,即合作、合资、参股等模式发展到控股、独资的模式上。从模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合资、合作的方式有利于外资银行增加R1、R2,减少C1、C2,其合资或合作获得的收益将远小于模型中不等号左边的部分,收益成本模型[(R1+R2)+(C1+C2)]-[(R3+R4)+(C3+C4)]>(1-a)Π成立,所以外资银行选择合资合作是必然的。但与跨国公司发展一样,外资银行的R1、R2、R3、R4、C1、C2、C3、C4也是在动态变化的。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合作一定会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使外资银行的比较优势逐步削弱,即R3、R4增加。而当中资银行的实力不断增强,其谈判能力也会显著提高,合资与合作中的摩擦也会逐渐增多,C3、C4会增加。模型中不等号左边的部分会逐步缩小,合资、合作对外资银行来说就不再是必要手段了。

四、中资银行现阶段应采取的具体策略

以上的分析已经能充分说明外资银行在我国的策略过程,中资银行应充分认识到采取阶段性的措施来应对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扩张,在不断发展自己的基础上与其竞争。长期来看,中资银行应该选择阶段性而不是从一而终的策略,首先选择以合作为主竞争为辅策略,在合作中保持竞争意识和观念,防止最终变成外资银行的傀儡和入侵中国金融市场的工具。随后在成熟的时机选择以竞争为主合作为辅的策略。在目前情况下选择以合作为主才能真正从外资银行那里学到国际化的理念来培养自身竞争力,为后期竞争为主合作为辅的状态做好充足的准备。

(一)与外资银行建立审慎的战略联盟

通过战略联盟,中资银行可以获得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有助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但中资银行在与外资银行合作时,不能因为一时的眼前利益而盲目决定,而要从以下方面考虑:首先,应该看欲参股的外资银行战略目标是否与自己一致;其次,要注意外资银行的性质,由于境外商业银行、境外投资银行和国际政策性银行的性质和战略目标存在差异,中资银行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外资银行;再次,对于合作双方由于国情不同而出现的非原则性问题,应本着的原则,但对于违反我国法律法规、损害其他股东合法利益的要求应予以拒绝,不可为了一时的眼前利益而降低标准、放弃原则。中资银行要明确战略合作的目的是最终实现长远的自我提升与飞跃,不是仅仅获得当前合作所得的利益而放弃后期的发展。

(二)控制不良贷款的增长,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金融业开放的主要障碍在于银行体系中积聚了大量的不良贷款,能否解决不良贷款问题既关系到中资银行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开放金融服务后国内银行能否应对国外银行的竞争问题。“中资银行应加强内部监管和制约机制、强化贷款评估、审查和监督机制,以保障贷款的安全,减少不良贷款发生的比例。在不良资产方面与外资银行的合作要利用其成熟的处理方法,充分改善中资银行的资产结构。” 要在风险控制、财务管理、人事激励、业务流程、信息科技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机制。与此同时,组织有条件的银行尽快上市。2001年,中国银行成功地重组了香港中银集团。2003年底,国家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为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补充资本金,促其进行股份制改造。2004年9月21日建行股份挂牌, 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在内地和香港同时“A+H”上市,标志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在与外资银行的合作中,中资银行要充分借鉴其混业经营和海外分支机构庞大的优势,顺利实现在海外上市与实力扩张。

(三)加强市场营销

中资银行营销战略的现实选择是: 以“精致”营销取代“粗放”营销;以“动态”营销取代“静态”营销; 以市场开发取代市场占有。首先,从各个角度进行市场细分,根据经济发展、客户需求、自身实力等因素选定和培育相对稳定的客户群;其次,保住重点客户,在我国20%的人群占有约80%的银行储蓄,所以重点客户对银行的利润非常关键。在巩固国内客户的基础上,需要充分发挥外资银行海外机构众多的优势,将中资银行的营销触角渗透到海外市场,借助外资银行的实力建立在海外市场的经营网络。

(四)推动金融创新,实现银行经营多元化

能否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及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具有个性化产品的能力,是衡量一家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差距所在。中资银行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积极开发零售业务;适时开展金融创新,推出市场需要的金融工具和金融商品。

(五)提高信息技术在银行业中的运用

21世纪的金融业要求金融业务与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中资银行已经在电子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国际金融行业新技术在不断更新发展,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在技术方面还存在着巨大差距,处于相对的劣势地位。中资银行要在合作中谋求外资银行的技术优势,协助自身提高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加快信息技术的运用,形成以电子技术和信息为支撑的电子化银行系统,从而实现业务处理自动化、综合管理信息化和银行业务网络化。

总之,中外资银行选择合作或者竞争的根本出发点是自身利益,即无论选择合作或者是竞争,都要获取最大化利益,这也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必须考虑的最基本问题。但是中资银行必须明确,合作的目的是学习、吸收外资银行积累的专业技术及银行业的丰富知识和经验。在未来的20年,合作性竞争的局面将从目前以合作为主、竞争为辅的格局,逐渐转变为竞争为主合作为辅的状态。中资银行在抓住机遇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外资银行参与合作只是其次佳选择,最终还是要争夺市场主导地位。作为中资银行应逐步提升自身实力,锻造有价值的核心竞争力,有次序地先后以合作与竞争为重心,合理地选择合作或竞争策略才是最明智的战略决策。

参考文献:

[1]蔡兴.服务业跨国公司的进入模式述评[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6,(3).

[2]李文瑛.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独资化发展历程、影响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5,(9).

[3]祖强,曹慧.独资和控股: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倾向面面观[J].国际经济合作,2005,(2).

第4篇

近年来,商业银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公司业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客户关系管理模式的选择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尚未兼顾本行公司客户的特性,对公司客户的行业分布特点、客户规模结构,对本地金融机构的依赖程度等调查不够;二是对主办行的确定、营销团队的建立、各行间利益补偿的有效性、客户的综合贡献度等方面研究不足;三是客户关系管理模式的选择缺乏定量数据支持的科学依据,在某些方面仍然不能满足客户营销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客户关系管理模式现状

客户关系管理涉及到资源配置、政策倾斜与客户规模的对称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青海建行公司客户关系管理模式经历多次改革,在业务营销、客户拓展、客户风险防范、客户退出等方面日臻完善。但根据建总行对公司业务经营模式转变的指导思想,当前整合公司业务经营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公司业务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成为必然。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和客户需求的不断增加,青海建行客户关系的管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亟需对现有模式的有效性予以准确把握。最主要的是,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团队管理模式,提高营销和产品支持专业化水平,加强公司业务与个人业务联动,更深层次地挖掘客户资源,提高客户贡献度。

从岗位设置看,公司业务部总经理对省分行行长负责,对公司业务部的经营管理负主要责任,具有授权范围内的财务资源配置、业务决策、员工调配等方面向分行建议的权利。副总经理为部门各板块业务的牵头人。从组织管理和领导配备上按分行一级部制的层级设置,从职能上对全省建行公司业务统一经营进行协调、指导和管理,而对客户的营销维护和管理则主要通过经办行及其公司业务部门来实现。

从部门职责看,省分行公司业务部是负责全行公司业务的经营管理,拟定市场营销策略、服务流程和标准,研究、分解、落实公司业务发展目标、收入实现目标、成本控制目标、资产质量目标的实现,并负责职责范围内相关业务的管理考评、准入审核、市场营销及其他单元产品的联动营销和交叉销售等经营管理工作。

从信贷操作流程看,新客户拓展、调查评价、贷后管理三个环节要由省分行公司业务部和经办行共同完成,通过建立任务型团队、联动营销等多种方式,保证业务拓展和管理的有效性。

由于坚持了市场导向配置人力资源的原则,着力推进客户经理队伍结构调整,加强客户经理细分,改变客户经理全方位、多功能的传统模式,结合地区业务发展实际,针对客户不同需求,设立相应的客户经理岗位,使人力资源向最能够创造价值的重点客户、重点区域、重点产品、重点业务和关键岗位倾斜,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基本成熟,在实际运行中成效显现。

客户关系管理模式选择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客户关系管理模式与公司业务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争取客户的金融业务份额,并根据客户经营能力提升和规模扩张情况,挖掘和引导客户需求。这是一个持续的、需要整体规划和推进的过程,而客户关系管理模式是这些规划、推进工作的基础。青海建行目前实行的重要营销题材由任务型团队来营销和维护,一般题材由经办行客户经理来维护,这种模式是有效的、低成本的,减少了维护客户活动中的环节,提高了沟通的效率,也能最大限度地集中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大大提高了营销成功率。但这种模式的不足在于,一方面由于不能准确判断是否为重大营销题材,任务型团队的介入,也容易给经办行客户经理造成依赖心理,主动性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客户对银行的营销行为有不同理解,容易给人服务水平不稳定的感觉,一但重要题材营销不成功,将会影响到其他业务。也就是说,单个题材的营销效果有可能发生连锁反应,影响到公司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客户对传统信贷产品的依赖性逐渐减弱,加大了银行产品创新的压力。只有通过加大产品创新力度,转变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才能在市场中出奇制胜,从而找到客户需求这个产品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产品创新最主要前提是信息的交流和共享,甚至需要对其他行业创新产品进行研究和吸收。如通过行业协会、网络等多种渠道,了解其他行业在资本运作、资金管理方面的成熟产品,了解由财务公司和证券机构推出的企业内部资金管理网络、内部银行、投融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银行产品,都能对本行产品创新提供很好的参考。在客户营销中,更需要针对客户需求的差异,在采取产品的组合、打包等传统创新手段的基础上,注重分析其现有的银行创新产品,掌握本土企业对这些产品的适应性,引导客户需求,开发出本行替代产品。

就业务创新而言,当前创新概念外延已经扩大,同样更加注重信息交流与合作,如联合贷款业务、银团贷款业务等,业务的中心已经落在加强与当地同业、兄弟分行的充分沟通上。而在日常客户关系管理中,客户经理对产品创新的理解,一般都定位成面向大客户,解决重要客户的需求。但是,这些客户数量有限,参与其客户关系管理的客户经理数量也有限,不能保证足够的力量来了解客户信息,研究客户需求。目前,产品创新的任务主要由任务型团队承担,而任务型团队和经办行客户经理的交流沟通缺乏连续性,影响了客户经理反馈客户需求的主动性。所以,有效处理业务营销与产品创新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客户关系管理模式优化与客户需求升级的关系目前,青海建行致力于推广境内外上市公司财务顾问业务,为客户开展战略咨询、融资顾问、重组改制顾问、协助客户引入战略投资者、协助客户发行上市、并购财务顾问、项目融资顾问等新业务。但是,现实问题是,当投资、融资渠道多元化,外地金融机构和证券机构渗透和进入后,部分本地企业“金融脱媒”现象出现。对客户关系管理模式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维护客户的单个产品、单项业务,更要考虑客户需求的变化,

客户关系管理模式选择与解决各行之间的利益补偿、激励客户经理之间的关系利益补偿问题不仅关系到客户关系管理中的整体联动,也影响着对客户经理的激励效果。任务型团队营销的激励费用需要落实到团队和人员,利益补偿和激励的核心就是通过对每一个经营单位和员工进行准确的业绩考核和工作评价,激励和调动最广泛的积极性,依靠团队协作,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不仅如此,还需要把复杂的考评过程简单化,把总体战略经营目标具体化。

客户关系管理模式选择建议

客户关系管理模式选择宜保持当前组织架构,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客户关系管理模式的选择必须以各行客户特性为主要参考依据,必须实现与客户资源特性的对称。当务之急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区域内资源的集中配置,改变资源分散配置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要注重在提高经营重心,优化业务流程,实现整体联动,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同时,保证现有人力客户经理资源配制和客户关系维护的成果不受影响,全面提高公司业务经营能力。

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 村镇银行 发展对策

一、村镇银行概念和兴起原因

(一)村镇银行概念

银监会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对村镇银行概念作了界定,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二)村镇银行兴起原因

现在国家正大力推行新农村建设计划。在此过程中,农村生产方式和农业产业结构都将发生重大转变,需要增加对农村固定资产的投资,因此农村金融市场将获得较大发展。

但是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流向农村的固定投资数额较少。2010年,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了3966亿元,同比增长18.2%,只占了2010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大部分固定投资都流向了城市。二是原有金融机构贷款审批要求高,一般农户很难借到款项。

在此情况下,国家扶持发展村镇银行就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吸收农村区域存款,用于新农村建设投资;二是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户提供差异化的信贷方案,支持正常的农业生产。自2006年,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村镇银行发展势头不减,截至2010年底全国开设的村镇银行的数量达到了349家。

二、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

虽然村镇银行发展形势不错,根据银监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计划在2011年底全国设立1027家村镇银行,但计划和现实之间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缺乏政策扶持

现在各级地方政府没有系统地出台对村镇银行的扶持政策,村镇银行相较于农村信用社在税费减免、财政支持和农贷贴息上都缺乏优惠政策。目前,村镇银行在资金规模、团队建设和产品创新能力上都与农村信用社有较大差距,而且农村信用社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优于村镇银行,显然不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这种差异化的扶持政策,也将进一步削弱村镇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开办村镇银行的初衷。

(二)团队建设不足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时间较短,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一批在金融方面拥有专业技能和操作经验的人才。《意见》中对村镇银行从业人员的要求并不高,但村镇银行在人员的薪酬待遇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导致招聘不到相应的人才。现阶段村镇银行并不能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吸引这些从业人员,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招聘那些经验不足、业务水平较低的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三)产品缺乏创新

目前,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业务的村镇银行数量还不多,绝大多数村镇银行在仍采用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方式,导致农户在村镇银行贷款的意愿不高。虽然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和不确定性,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为村镇银行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但有些村镇银行在风险防范上呈现出过度敏感的情况。个别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在已有住房抵押的情况下,还需要担保人担保,既增加了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交易成本,又引起借款人的反感,导致优质客户流失,不利于信贷业务的开展。并且,村镇银行在信贷管理方式上也存在问题,审批模式陈旧,仍沿用过去的运作模式,审批权集中于贷审会,使得审批流程繁琐而无效率。

(四)缺乏农户信任

村镇银行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农户接受和认可村镇银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大部分农户比较信任传统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对村镇银行始终抱有观望和不信任的态度,对于到村镇银行存贷款还持有排斥的心态,导致村镇银行业务发展缓慢。村镇银行要想改变农户的看法,提高自己的美誉度,就必须做好正面宣传工作。虽然,媒体对村镇银行有过正面宣传,村镇银行也使用各种渠道宣传自己,但是农村地区主要的信息来源并不是报刊,这些宣传工作能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五)营业网点较少

就现阶段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村镇银行只有1-2家营业网点,因为营业网点较少,所以村镇银行不能形成区域优势,无法发展和壮大自身力量,更不利于客户办理金融业务,导致客户满意度低。网点少,还会降低村镇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资金规模不大又会影响信贷业务的扩展,最后陷入无法扩张的怪圈。究其原因,也是由于村镇银行缺乏政策扶持、团队建设不足、产品缺乏创新和缺乏农户信任等一系列问题造成的。

三、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对策

(一)寻求政府政策支持

村镇银行应积极向政府呼吁相关政策的支持,同样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机构,也应该享有同农村信用社相同的优惠政策。不仅如此,地方政府应重视村镇银行的建设工作,根据自身区域的发展现状,为村镇银行争取各类优惠措施,例如鼓励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到村镇银行开设账户,提高村镇银行的存款规模和影响力。

(二)加强团队建设工作

为扭转人才匮乏的局势,村镇银行必须加强团队建设工作,努力做好人员的招聘和培养工作。一是提供相应的优厚条件,引进一批拥有丰富的银行从业经验的工作人员,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二是推行人才储备计划,与相关大专院校建立良好的关系,定向招聘会计、金融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三是加强员工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力争建立一支业务优良、品德优秀的复合型团队。

(三)提高产品创新能力

村镇银行要想充分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必须提高产品创新能力。一是对农户开展市场调研活动。为明确农户的真实需求,信贷人员必须到农户家中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工作,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双方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信贷人员既能切实掌握农户的真实需求,根据农户的不同制定差异化的信贷营销方案,又能避免因为信贷扩张而带来的风险。二是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开发各类信贷产品。村镇银行必须根据农村金融市场的特点,开发各类小额信用贷款业务,解决农户因农业生产周期问题带来的资金短缺问题;根据农村抵押品少的特点,建立农户联保贷款模式,进一步降低经营风险。三是村镇银行也须尽量简化贷款的审批流程,下放贷款的审批权,减少各个环节上的时间,提高审批效率,提高农户存贷款积极性。

(四)提高自身的公信力

村镇银行要提高自身的公信力,打消农户的忧虑,必须做好形象宣传工作。一是引导各类新闻媒体,为村镇银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特别是引导当地媒体,因为现阶段村镇银行发展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只是局限于特定区域,客户群也集中于此。村镇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地方报纸和电视台,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正面宣传力度,让社会公众了解和认可村镇银行。二是加强与各村委组织的联系,落实各村庄内部的宣传工作。村镇银行可以通过各村委组织学习村镇银行的相关材料,打消农户心中的焦虑;同时还可以运用村委的广播宣传村镇银行的各项业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村镇银行的社会公信力,增强公众的存贷款信心,通过扩大储蓄人群,壮大资金实力,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奠定资金基础。

(五)提高网点拓展能力

前文已述,现在村镇银行营业网点少,服务范围小,导致客户满意度低,村镇银行各方面竞争力都不足。而网点拓展能力的不足是由综合因素造成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村镇银行应该努力从寻求政府支持、加强团队建设、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提高自身公信力上下苦功。在运营好单个营业点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运营管理能力,加强银行信息化建设,往周边村镇延伸,扩大营业辐射半径,提高自身影响力。改变农户对村镇银行的原有观念,增强他们存贷款意愿,增强自身的生存空间,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现状。

参考文献:

[1]卓武扬,黄小宁.再论村镇银行发展的法律保障与政策 支持[J].农业经济,2009(7).

[2]田颖莉,贾泽啸.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对策—— 对某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J].广东农业科学, 2009(8).

[3]陈跃雪,孙塔章,赵生军.促进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税 收政策着力点[J].税制研究,2009(11).

[4]单云霞,陈亭.村镇银行发展研究——以宜兴阳羡村镇 银行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4).

[5]张海林.关于村镇银行发展的若干思考[J].浙江金融, 2010(4).

[6]银监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2011-2-17.

[7]银监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11-3-18.

第6篇

    关键词:新农村 村镇银行 发展对策

    一、村镇银行概念和兴起原因

    (一)村镇银行概念

    银监会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对村镇银行概念作了界定,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二)村镇银行兴起原因

    现在国家正大力推行新农村建设计划。在此过程中,农村生产方式和农业产业结构都将发生重大转变,需要增加对农村固定资产的投资,因此农村金融市场将获得较大发展。

    但是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流向农村的固定投资数额较少。2010年,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了3966亿元,同比增长18.2%,只占了2010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大部分固定投资都流向了城市。二是原有金融机构贷款审批要求高,一般农户很难借到款项。

    在此情况下,国家扶持发展村镇银行就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吸收农村区域存款,用于新农村建设投资;二是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户提供差异化的信贷方案,支持正常的农业生产。自2006年,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村镇银行发展势头不减,截至2010年底全国开设的村镇银行的数量达到了349家。

    二、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

    虽然村镇银行发展形势不错,根据银监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计划在2011年底全国设立1027家村镇银行,但计划和现实之间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缺乏政策扶持

    现在各级地方政府没有系统地出台对村镇银行的扶持政策,村镇银行相较于农村信用社在税费减免、财政支持和农贷贴息上都缺乏优惠政策。目前,村镇银行在资金规模、团队建设和产品创新能力上都与农村信用社有较大差距,而且农村信用社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优于村镇银行,显然不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这种差异化的扶持政策,也将进一步削弱村镇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开办村镇银行的初衷。

    (二)团队建设不足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时间较短,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一批在金融方面拥有专业技能和操作经验的人才。《意见》中对村镇银行从业人员的要求并不高,但村镇银行在人员的薪酬待遇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导致招聘不到相应的人才。现阶段村镇银行并不能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吸引这些从业人员,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招聘那些经验不足、业务水平较低的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三)产品缺乏创新

    目前,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业务的村镇银行数量还不多,绝大多数村镇银行在仍采用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方式,导致农户在村镇银行贷款的意愿不高。虽然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和不确定性,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为村镇银行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但有些村镇银行在风险防范上呈现出过度敏感的情况。个别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在已有住房抵押的情况下,还需要担保人担保,既增加了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交易成本,又引起借款人的反感,导致优质客户流失,不利于信贷业务的开展。并且,村镇银行在信贷管理方式上也存在问题,审批模式陈旧,仍沿用过去的运作模式,审批权集中于贷审会,使得审批流程繁琐而无效率。

    (四)缺乏农户信任

    村镇银行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农户接受和认可村镇银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大部分农户比较信任传统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对村镇银行始终抱有观望和不信任的态度,对于到村镇银行存贷款还持有排斥的心态,导致村镇银行业务发展缓慢。村镇银行要想改变农户的看法,提高自己的美誉度,就必须做好正面宣传工作。虽然,媒体对村镇银行有过正面宣传,村镇银行也使用各种渠道宣传自己,但是农村地区主要的信息来源并不是报刊,这些宣传工作能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五)营业网点较少

    就现阶段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村镇银行只有1-2家营业网点,因为营业网点较少,所以村镇银行不能形成区域优势,无法发展和壮大自身力量,更不利于客户办理金融业务,导致客户满意度低。网点少,还会降低村镇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资金规模不大又会影响信贷业务的扩展,最后陷入无法扩张的怪圈。究其原因,也是由于村镇银行缺乏政策扶持、团队建设不足、产品缺乏创新和缺乏农户信任等一系列问题造成的。

    三、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对策

    (一)寻求政府政策支持

    村镇银行应积极向政府呼吁相关政策的支持,同样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机构,也应该享有同农村信用社相同的优惠政策。不仅如此,地方政府应重视村镇银行的建设工作,根据自身区域的发展现状,为村镇银行争取各类优惠措施,例如鼓励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到村镇银行开设账户,提高村镇银行的存款规模和影响力。

    (二)加强团队建设工作

    为扭转人才匮乏的局势,村镇银行必须加强团队建设工作,努力做好人员的招聘和培养工作。一是提供相应的优厚条件,引进一批拥有丰富的银行从业经验的工作人员,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二是推行人才储备计划,与相关大专院校建立良好的关系,定向招聘会计、金融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三是加强员工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力争建立一支业务优良、品德优秀的复合型团队。

    (三)提高产品创新能力

    村镇银行要想充分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必须提高产品创新能力。一是对农户开展市场调研活动。为明确农户的真实需求,信贷人员必须到农户家中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工作,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双方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信贷人员既能切实掌握农户的真实需求,根据农户的不同制定差异化的信贷营销方案,又能避免因为信贷扩张而带来的风险。二是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开发各类信贷产品。村镇银行必须根据农村金融市场的特点,开发各类小额信用贷款业务,解决农户因农业生产周期问题带来的资金短缺问题;根据农村抵押品少的特点,建立农户联保贷款模式,进一步降低经营风险。三是村镇银行也须尽量简化贷款的审批流程,下放贷款的审批权,减少各个环节上的时间,提高审批效率,提高农户存贷款积极性。

    (四)提高自身的公信力

    村镇银行要提高自身的公信力,打消农户的忧虑,必须做好形象宣传工作。一是引导各类新闻媒体,为村镇银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特别是引导当地媒体,因为现阶段村镇银行发展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只是局限于特定区域,客户群也集中于此。村镇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地方报纸和电视台,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正面宣传力度,让社会公众了解和认可村镇银行。二是加强与各村委组织的联系,落实各村庄内部的宣传工作。村镇银行可以通过各村委组织学习村镇银行的相关材料,打消农户心中的焦虑;同时还可以运用村委的广播宣传村镇银行的各项业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村镇银行的社会公信力,增强公众的存贷款信心,通过扩大储蓄人群,壮大资金实力,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奠定资金基础。

    (五)提高网点拓展能力

    前文已述,现在村镇银行营业网点少,服务范围小,导致客户满意度低,村镇银行各方面竞争力都不足。而网点拓展能力的不足是由综合因素造成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村镇银行应该努力从寻求政府支持、加强团队建设、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提高自身公信力上下苦功。在运营好单个营业点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运营管理能力,加强银行信息化建设,往周边村镇延伸,扩大营业辐射半径,提高自身影响力。改变农户对村镇银行的原有观念,增强他们存贷款意愿,增强自身的生存空间,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现状。  参考文献:

    [1]卓武扬,黄小宁.再论村镇银行发展的法律保障与政策 支持[J].农业经济,2009(7).

    [2]田颖莉,贾泽啸.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对策—— 对某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J].广东农业科学, 2009(8).

    [3]陈跃雪,孙塔章,赵生军.促进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税 收政策着力点[J].税制研究,2009(11).

    [4]单云霞,陈亭.村镇银行发展研究——以宜兴阳羡村镇 银行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4).

    [5]张海林.关于村镇银行发展的若干思考[J].浙江金融, 2010(4).

    [6]银监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2011-2-17.

第7篇

关键词:新农村 村镇银行 发展对策

一、村镇银行概念和兴起原因

(一)村镇银行概念

银监会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对村镇银行概念作了界定,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二)村镇银行兴起原因

现在国家正大力推行新农村建设计划。在此过程中,农村生产方式和农业产业结构都将发生重大转变,需要增加对农村固定资产的投资,因此农村金融市场将获得较大发展。

但是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流向农村的固定投资数额较少。2010年,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了3966亿元,同比增长18.2%,只占了2010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大部分固定投资都流向了城市。二是原有金融机构贷款审批要求高,一般农户很难借到款项。

在此情况下,国家扶持发展村镇银行就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吸收农村区域存款,用于新农村建设投资;二是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户提供差异化的信贷方案,支持正常的农业生产。自2006年,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村镇银行发展势头不减,截至2010年底全国开设的村镇银行的数量达到了349家。

二、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

虽然村镇银行发展形势不错,根据银监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计划在2011年底全国设立1027家村镇银行,但计划和现实之间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缺乏政策扶持

现在各级地方政府没有系统地出台对村镇银行的扶持政策,村镇银行相较于农村信用社在税费减免、财政支持和农贷贴息上都缺乏优惠政策。目前,村镇银行在资金规模、团队建设和产品创新能力上都与农村信用社有较大差距,而且农村信用社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优于村镇银行,显然不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这种差异化的扶持政策,也将进一步削弱村镇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开办村镇银行的初衷。

(二)团队建设不足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时间较短,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一批在金融方面拥有专业技能和操作经验的人才。《意见》中对村镇银行从业人员的要求并不高,但村镇银行在人员的薪酬待遇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导致招聘不到相应的人才。现阶段村镇银行并不能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吸引这些从业人员,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招聘那些经验不足、业务水平较低的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三)产品缺乏创新

目前,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业务的村镇银行数量还不多,绝大多数村镇银行在仍采用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方式,导致农户在村镇银行贷款的意愿不高。虽然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和不确定性,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为村镇银行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但有些村镇银行在风险防范上呈现出过度敏感的情况。个别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在已有住房抵押的情况下,还需要担保人担保,既增加了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交易成本,又引起借款人的反感,导致优质客户流失,不利于信贷业务的开展。并且,村镇银行在信贷管理方式上也存在问题,审批模式陈旧,仍沿用过去的运作模式,审批权集中于贷审会,使得审批流程繁琐而无效率。

(四)缺乏农户信任

村镇银行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农户接受和认可村镇银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大部分农户比较信任传统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对村镇银行始终抱有观望和不信任的态度,对于到村镇银行存贷款还持有排斥的心态,导致村镇银行业务发展缓慢。村镇银行要想改变农户的看法,提高自己的美誉度,就必须做好正面宣传工作。虽然,媒体对村镇银行有过正面宣传,村镇银行也使用各种渠道宣传自己,但是农村地区主要的信息来源并不是报刊,这些宣传工作能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五)营业网点较少

就现阶段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村镇银行只有1-2家营业网点,因为营业网点较少,所以村镇银行不能形成区域优势,无法发展和壮大自身力量,更不利于客户办理金融业务,导致客户满意度低。网点少,还会降低村镇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资金规模不大又会影响信贷业务的扩展,最后陷入无法扩张的怪圈。究其原因,也是由于村镇银行缺乏政策扶持、团队建设不足、产品缺乏创新和缺乏农户信任等一系列问题造成的。

三、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对策

(一)寻求政府政策支持

村镇银行应积极向政府呼吁相关政策的支持,同样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机构,也应该享有同农村信用社相同的优惠政策。不仅如此,地方政府应重视村镇银行的建设工作,根据自身区域的发展现状,为村镇银行争取各类优惠措施,例如鼓励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到村镇银行开设账户,提高村镇银行的存款规模和影响力。

(二)加强团队建设工作

为扭转人才匮乏的局势,村镇银行必须加强团队建设工作,努力做好人员的招聘和培养工作。一是提供相应的优厚条件,引进一批拥有丰富的银行从业经验的工作人员,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二是推行人才储备计划,与相关大专院校建立良好的关系,定向招聘会计、金融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三是加强员工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力争建立一支业务优良、品德优秀的复合型团队。

(三)提高产品创新能力

村镇银行要想充分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必须提高产品创新能力。一是对农户开展市场调研活动。为明确农户的真实需求,信贷人员必须到农户家中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工作,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双方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信贷人员既能切实掌握农户的真实需求,根据农户的不同制定差异化的信贷营销方案,又能避免因为信贷扩张而带来的风险。二是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开发各类信贷产品。村镇银行必须根据农村金融市场的特点,开发各类小额信用贷款业务,解决农户因农业生产周期问题带来的资金短缺问题;根据农村抵押品少的特点,建立农户联保贷款模式,进一步降低经营风险。三是村镇银行也须尽量简化贷款的审批流程,下放贷款的审批权,减少各个环节上的时间,提高审批效率,提高农户存贷款积极性。

(四)提高自身的公信力

村镇银行要提高自身的公信力,打消农户的忧虑,必须做好形象宣传工作。一是引导各类新闻媒体,为村镇银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特别是引导当地媒体,因为现阶段村镇银行发展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只是局限于特定区域,客户群也集中于此。村镇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地方报纸和电视台,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正面宣传力度,让社会公众了解和认可村镇银行。二是加强与各村委组织的联系,落实各村庄内部的宣传工作。村镇银行可以通过各村委组织学习村镇银行的相关材料,打消农户心中的焦虑;同时还可以运用村委的广播宣传村镇银行的各项业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村镇银行的社会公信力,增强公众的存贷款信心,通过扩大储蓄人群,壮大资金实力,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奠定资金基础。

(五)提高网点拓展能力

前文已述,现在村镇银行营业网点少,服务范围小,导致客户满意度低,村镇银行各方面竞争力都不足。而网点拓展能力的不足是由综合因素造成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村镇银行应该努力从寻求政府支持、加强团队建设、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提高自身公信力上下苦功。在运营好单个营业点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运营管理能力,加强银行信息化建设,往周边村镇延伸,扩大营业辐射半径,提高自身影响力。改变农户对村镇银行的原有观念,增强他们存贷款意愿,增强自身的生存空间,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现状。

参考文献:

[1]卓武扬,黄小宁.再论村镇银行发展的法律保障与政策

支持[J].农业经济,2009(7).

[2]田颖莉,贾泽啸.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对策――

对某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J].广东农业科学,

2009(8).

[3]陈跃雪,孙塔章,赵生军.促进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税

收政策着力点[J].税制研究,2009(11).

[4]单云霞,陈亭.村镇银行发展研究――以宜兴阳羡村镇

银行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4).

[5]张海林.关于村镇银行发展的若干思考[J].浙江金融,

2010(4).

[6]银监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2011-2-17.

[7]银监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1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