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语文教学的要求范文

时间:2024-03-10 10:06:06

序论:在您撰写语文教学的要求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语文教学的要求

第1篇

关键词:情感教育;网络内容

静观中国近百年的教育现代化进程,语文无疑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性学科,是吸收外来思潮最为活跃、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

直到1923年由、叶圣陶等主持起草了中小学语文科课程纲要,中国语文教育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化的课程。这一阶段的语文教育着眼于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开放性强,吸收外来思想活跃,文化氛围浓厚。

到1953年,随着前苏联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语文教育活动的发展深入,“红领巾教学法”风靡一时,在当时的语文教育界反响很大。1956年推行汉语与文学分科教学,并提供了大量分科教学的实践经验,这在语文教育发展史上是一次重大突破,但只实施了三个学期就夭折了。之后段落分析便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而提问法、谈话法被看作唯一有效的语文教学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要求语文课堂教育回归生活、服务生活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仍惯性地把教学重点放在能提高考试分数的语言学教学上,片面关注汉语言学的系统知识学习,精彩的篇章被逐步分解为生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文本中的灵动没了,感受、领悟、欣赏的过程被简单的训练代替了。这样显然不利于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也谈不上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联系教学实际,尤其是职业教育的语文课堂,我们会发现问题重重。信息来源的多样化,使老师的神话形象已不复存在,学生随意质疑,权威消失。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网络与手机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课堂上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越来越失去吸引力。这就要求我们面对学生实际,转变思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回归语文教学本身的意义。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应当是一种精神享受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生命的质量首先在于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在于生活感受的愉悦性。”①语文教学应“它更多地注重学习中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情感的交流,注重以真情感染读者,以形象唤起美感,以意境领晤主旨,以培养语言意识和语文习惯为目标。”②

然而要求现在的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愿意阅读,并寻求共鸣,其实已属不易。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使大量的快餐文化泛滥,新鲜刺激的游戏消耗着学生们仅有的精力。如何吸引学生感受文字之美,成为语文情感教育的关键。

当人或事的具体情境与自己所处的情境相类似,就会产生情感共振,进而引起与此相似的情感冲动,这种心理现象即为共鸣。而现在学生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优越,对很多情感比如苦难、坚韧、同情……缺乏体验。当然教师在讲授时,不能只从理论上灌输,这样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收效甚微。教师可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从当前热点人物的人生经历谈起,吸引学生参与讨论,进而列举古今中外相关的典型事例,去感化、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要创新教学模式,融入网络内容,体现一个时代语言文学活的精髓。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吕叔湘先生就提出:一个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人,必须认清两个问题,一是认清他教的是什么;二是认清人们学会一种语文的过程。③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学生选择也日趋多样化,更新语文教学内容势在必行。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学生影响巨大,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又只会带来不良影响,既然网络之于学生生活是无法规避的,那么我们能做的只有直面它,因势利导,使之为我所用。反映到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上,就要求我们能够有意识地把网络时代出现的新现象纳入日常语文教学之中。

但融入网络内容并不是应用多媒体教学,或是播放PPT等单纯的教学手段,更要关注的是及时网络化语文教学的内容,使之更具包容性,更贴近生活。

语言是鲜活的,文学也是不断发展的,网络时代的语言文学不管是多么的驳杂,也是新时代的语言文学现象。逃避不是办法,无视也解决不了问题。我们所要做的是,站在学生视角打量网络文化。从网络热点词汇、事件、文学现象入手,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巧妙安排,引入传统教学内容之中。在新旧的对比中,从当下的情感体验联系扩展,一切在趣味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兴趣,才能让学生沉浸其中,才能让学生思考、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注释:

①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6.

第2篇

【关键词】新课改;要求;课教“活”;主动权;语文素质;教学手段

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简单来说,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就是一门工具,更是学好各类学科的基础。

语文教学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培养与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教导学生掌握基础的过程。传统的教师角色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强调教师劳动的传递性,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输方式;强调以知识传授为主,重知识、轻情感的应试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开,对教师教学和自身素质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我认为要努力的方面有以下几点。

1 讲课时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把课教“活”

1.1 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解难解的古诗时,利用了解背景故事和展示画图示意的方法,就可以使学生解中带趣,方可让学生很容易的接受教师这时交给他的学习内容,也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又如《桂林山水》一文中,让学生根据题目来设疑:桂林的水怎样?桂林的山怎样?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由于抓住了主要的问题来设问,使他们在阅读课文时知道要善于捕捉突出中心的关键字眼,并抓住反复推敲,从而把握整篇文章的脉络,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1.2 教师讲课不仅要有感染力,而且还要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一定要跟你一起融入到课文中,就如同看一场精彩的电影;小学生好奇好胜,求知欲望强烈,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就应从这心理特点出发,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内动力,使他们乐学、善学。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情趣并茂,教学中要结合课文特点,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时用幽默的语言、时用严谨的辩论、时用抑扬的语调、时用饱满的激情,总之让学生的心潮随着教师的感情激荡澎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学习的情绪。教师上课和颜悦色,学生感到可亲可敬,感情融洽,他们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三点:一是把微笑引入课堂,微笑是一种美,既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又能缩小师生间的距离,能给语文课堂教学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二是倾注爱心,教师只有奉献爱心,教学才能收获成功;三是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来上课,发挥语文教学情感化的作用,全身心投入到语文教学当中去。

1.3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根据语文的不同类型、不同内容、不同文体,采用不同得教学方法。如今新课改中的新语文教学方法形式繁多。比如讲读法、分析法、比较法、直观法等,教师想要把课教“活”,最重要的途径是启发式教学,教师是催化剂,学生是主体,因在新课改中提倡的是“自主探究”的学习,如果启发式教学手段运用得恰当,就能有满意的效果。

2 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不少语文老师看重的是学生卷面成绩,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的听、读、写的能力培养,但要需要适应当今的教育形势,就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才能索取更多的知识;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使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

2.1 预习——学习主动权首要环节。如:《小英雄雨来》一文中,教师可提一些问题让学生解答: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怎样给每个小故事拟定一个合适的小标题?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呢?同学们通过认真默读和思考了解到每个小故事都在循循渐进的塑造着一个小英雄的形象,所以文章必须这样安排。五个小故事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内在联系。

设计预习不仅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又从不同角度掌握了很多学习方法及规律,进一步提高了自学能力。

2.2 自主探索——学习主动权的关键环节。语文是语言文字的规范组合来表达一定内容,都同样渗透着字、词、句、篇、段等方面的知识,课文与课文之间有着相当多的可以迁移的知识。

自主探索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3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学生

职业中学教育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初级、中级技术人才,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直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所以,学生主要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而语文在中等职业学校中也不再是主要课程,它只作为文化基础课程。因此学生对文语文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再有,就是职业中学的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厚,而如果教师只满足于沿袭传统的教学内容、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用教普通中学生的方式教中专生。这样做的后果是使学生认为语文学习缺乏价值,缺乏内涵,从而彻底轻视语文课,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转而也会导致教师自身对语文课程的忽视。

笔者结合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实践,阐述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特点及教学要求。 一、根据职业高中语文基础性特点注重突出基础训练

职业高中语文课本在编排时,有意识地增加了一些基础训练、阅读训练、写作训练,还有语文基础知识。通过这些方面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在高中阶段应该具备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他们毕业后的就业打下一定的语文基础。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注意突出基础训练。如阅读训练,可以用“课内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行阅读,尝试让学生自己分析阅读课文,并在课堂上试讲,教师再加以点拨,并指出所以然,教给方法。训练的次数多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得到明显的提高。再如写作训练和说话训练,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尽量发挥自己的水平去写、去说。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感到这种训练有趣、活泼、生动,而乐意参加说话训练。这样多训练几次,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也会有所提高。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训练也应该加强,应要求学生准确地遣词用字,正确地组合句子,务必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最大限度地消灭错别字和病句,能够写出文句通畅的文章。

二、根据培养目标实用性特点注意突出教学内容实用化

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内容的实用化,指中职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程的首要需求是“能用”。许多语文教师也认为语文就是一门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课程,通过语文课程学到的东西也许不会直接作用于学生的生活与工作。根据职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中、初级技术人才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也应当注意突出这个特点,加强实用文体的教学。特别是应用文和说明文,对于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来说,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教说明文,可让学生练习写“产品的说明文”,某个生产程序的说明,某种常见的生活用品的说明。教实用文,可加强学生的书信、通知、请示、报告、计划、总结等方面的写作训练,这些文体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掌握好它们的特点和写作方法,对学生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其实,语文课所涵盖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语文中的某些内容如A、开设实用文体写作专门课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实用文体要比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文体要常见得多,如总结、报告、会议记录、合同等都在职场中运用广泛。B、开展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职场上,常常要用口头语言和上司、同事、客户等他人交流,有些就是通过说话展开工作的,如保险员、营销员、咨询员、导游、律师等。而我们职中生的说话水平堪忧。虽然学生上课爱讲话,下课后也会“吹牛”,可一旦要他们上台发言,或在正式场合交谈,就会胆怯,不是支支吾吾,就是词不达意。所以,在学校学习阶段就开展口语训练很有必要。这些内容就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工作,而这样的学生也更受企业的欢迎。

三、根据专业化特点不同专业与学习需要多角度挖掘专业因子

专业化指语文学习必须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不学纯语文,而要学与专业有关的语文。因此在语文学习的内容上,各专业应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有所变化,让学生了解到语文是可以与自己专业相结合的、可以变形的、有生命力的学科。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应结合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寻求语文与专业全方位的接触,应根据不同专业与学习需要,多角度挖掘隐藏于教学内容之中的职业元素、专业因子,找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以及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突破口,才能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实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为今后立足社会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四、根据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灵活性特点教材内容要有一定的弹性

职业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弹性,根据专业设置的不同情况,哪一些可以多教一些,多训练一些,哪些内容可以少教一些,少训练一些,可以比较灵活地处理,有较大的机动余地。这一特点有利于教师根据所教专业,增加与本专业关系最密切的内容,使学生学有所用,用有所长,更好地发挥专业知识的优势。笔者认为职高语文教学应以启迪学生自主意识、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为主。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个指路人、引导者,把学生引入到学习状态中。所以要摈除满堂灌、一言堂,要抛弃一两种课型贯穿学期始终的做法,总而言之要有一定的弹性。

五、根据教材单元整体性特点教师要抓好三个“点”

职业高中语文教材中单元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实现整体性,就要求教师要抓好三个“点”,即出发点、联系点、落脚点。“抓好出发点”,就是在设计单元教学之前,必须有单元的整体观念。单元的组合因素很多,从范文来说每个单元包括六篇课文;从每篇文章来说,包括字、词、句、段、篇和修辞逻辑等。这就要求教师从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出发加以取舍。“抓好联系点”,就是在设计单元教学之前,要明确单元中各因素的性质,分析它们的作用,找出相互间的联系。“抓好落脚点”,就是教师的单元教学可有多种多样,可有不同的侧重点或角度,但在具体实施时只能选择最佳方案,在单位时间内,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达到最优最多。

总之,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特点别于普通高中,只有突出职业高中教学特点,采取科学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学到更有实用价值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第4篇

一、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具备的条件

我们在接受任何新鲜事物时都会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对新课程改革的接受也不例外,但随着教育教学问题的突出,教育矛盾的升级,新课程的改革又是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尽快掌握和立即实施,这就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荷和教学压力,因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们要改变已经习以为常的教学模式,探索新课程改革后的新模式,并且要面对学生家长和同事的质疑。毫无疑问,多数家长的观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他们只关注考试成绩,对新课程改革缺乏应有的认识,就别惶论对新课程改革的信心了。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思想严重地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进度。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侧重于知识传授的倾向,要将学生的健全人格、综合素质作为新课程教学的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反映的社会生活是个大千世界,涉及各种领域,重视各种观念的交叉与共存,语文与思想道德、社会生活、历史文化以及自然科学等有密切的关系。这些都要求语文教师要具备全面、开放的知识结构。提高独立钻研教材的能力。一些教师凭借教学参考书去教课,教死书。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教活的知识,培养活的能力,教师必须提高独立钻研的能力。高中语文教师要能抓住高中语文教材中作品的立意,分析文章结构,分析人物形象,找出语言特点、艺术特色等。而一般教师会局限于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即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自主性学习,认为只要有对话和提问就是最新的教学方法。其实新课程强调的是学生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灵活地选择探索、接受、体验或者模仿等多种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辨证地看待语文学习方式的改善,不能因循守旧,一劳永逸地安于现状。

二、高中语文教学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要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下功夫

学生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接受教育,基本上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不敢越雷池一步,被动的接受知识已经形成了习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尚未提上议事日程,自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高,这已经是一个普遍的问题。高中生在经过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下,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基础、独立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将学生引入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之中。自学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把知识内化的重要途径。自主学习能力关系着学生能否在学习的道路顺利前行。因此,学生应在课堂听课基础上,全面系统的认真阅读课本,并利用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各种资源获得相关的辅导资料。在课堂上,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设计探究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开展学习活动,自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组间巡视,对后进生开展辅导,对其他学生进行思维方式上的点拨、启发、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用自己的思维获取知识,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认知,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2.在学生语文学习方法上教师要重视指导工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了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能力、情感的生成,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课前预习,让学生对需要学习的内容提前介入,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语文教材中的各类注释,研究课前提示、课后习题,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情感,感受语言特色。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会思考,依据学习要求及提示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阅读,课文中有答案的要划出来,养成作批注,做笔记的习惯,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活学活用,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个人能力等都有差别。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存在的学习基础与认知能力上的差异,采取因人而异、因需而导、因材施教等有效教学措施,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开展分层施教,使全体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发展、提高。教师在备课时就要统筹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在课堂提问设计上既要有拓展性较强的问题,也要有难度一般、基础性的问题,既要考虑优等生的认知能力,也要兼顾后进生的学习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实际,尽量兼顾更多的学生,在开展分组探究时注重优秀、中等、一般合理的搭配,课堂提问时向优秀生提问一些难度较大的思考题,并要求他们讲述自己的思考过程,供其他学生借鉴。对于优秀生,可以在课堂作业以外专门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练习,防止他们在学习中出现“吃不饱”的现象,学困生则注重基础知识训练。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因生夯实语文基础,注重课本知识理解与语言文字的基本运用,对中等以上学生强调灵活运用与深入理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互动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课改教改的不断深入,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电教媒体,在声、影、形等方面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优势,活化了教育方法,优化了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过现代化多媒体的介入课堂,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一个人唱戏,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将一种全新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理念带进课堂,这种教学方法势必会给课堂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影响。教师应该重视课堂的这种互动,开展课堂讨论,积极启发学生思考、分析、讨论,以便在互动中解决教学问题,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去。

第5篇

1.为往圣继绝学,从自己做起,从扎根的教育抓起。

语文教师肩负着继承弘扬发展传统优秀文化的艰巨使命。宋学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投身教育事业,理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从自我的修身做起,学习儒家经典,力行学做谦谦君子,从儒家的根“孝悌”做起,从《弟子规》做起。近年来,老师越来越难当,学生在家里对父母不恭敬,来了学校对课本、对圣贤、对老师缺少恭敬。《弟子规》成为中小学生的必读书,从孝敬父母抓起,有助于良好学风与做人态度的培养。相信一个孩子有了孝心,时时处处想到让父母放心、宽慰,这个孩子就将不让人担心了。学习《弟子规》,不是喊口号,而是要抓落实。我利用课前二到五分钟时间与学生共同学习《弟子规》,适当讲解并穿插古今小故事,得益最大的是自己,大多数孩子都能有所觉悟,可喜的是个别孩子学习态度有明显的好转。

2.央视《百家讲坛》可以成为教材最好的补充与注本。

央视《百家讲坛》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鲍鹏山的《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曾仕强的《易经的奥秘》和《胡雪岩的启示》、于丹的《论语心得》和《庄子的智慧》、吕立新的《水墨齐白石》、钱文忠的《三字经》等,都是我课堂教学最好的补充。比如讲《逍遥游》、《愚溪诗序》关于天人合一的理论时,就可以引用曾仕强教授《易经的奥秘》中对“亦一亦二”的解释。

3.关于作文教学。

3.1我对学生耳提面命,审题,如果没有把握做到出奇制胜,就老老实实按常规思路去考虑,掌握各类文体的基本要求和各种题型的操作要领,注意结构安排,要自圆其说,语言要得体,表意要明确。如果能较恰当地用上一些成语、诗文名句或古今中外名人名言什么的,就会使你的文章大为增色。

3.2我开诚布公地告诉学生,作文得分常常会受到阅卷老师当时的情绪和心境的影响,因此,除了不能跟命题者叫劲之外,如何博取阅卷人的欢心就成了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比如,字迹清楚、卷面整洁、语句通顺、结构合理,自然会让阅卷老师感到心情舒畅。

3.3我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跟学生说,写记叙文也好,写议论文也好,你心里究竟怎么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写出来要像真的一样,哪怕懵住阅卷老师一会儿也行。事实上,你心虚气短,你腹中空空,你自己都觉得不知所云,但写作文那会儿,一定要表现得煞有介事、理直气壮、情真意切等。

4.关于阅读教学。

4.1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净化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在语文课堂中要融入“人文味”,只有让学生充分阅读才能使语文课堂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段。

4.2注入“人情味”,让语文教学“育情”。

语文课堂上,教师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背影》中感受父子深情,从《我与地坛》中体会母子情深,从《边城》中认识祖孙、兄弟之情,从《我愿意是急流》中领悟无私恋情,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的确,语文教学确实是情意绵绵,怎一个情字了得。要想使语文课堂“育情”,只有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才能达到。

5.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高中语文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个性化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学生对于应用性目标、审美性目标、探究性目标可能各有侧重,教师应该指导他们通过适当的选修课实现自己的目标。

6.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新课改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72-01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并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享受的语感,发展语言思维。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因此,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1 开展情感教育,促进学生身心成长

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审美情趣,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语文学人文内涵特征显著,开展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开展情感教育?如何在情感教育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教学实践证明,可从古典文学开始。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前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经典作品。通过学习和阅读这些文学作品,能从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作者的人格魅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了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的作用。例如《论语》中有“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叙述,这让我们从中领悟到生活中要检点自己、反省行为,做人必须诚实、守信。学习这些经典作品,就是要从中汲取古人的思想精华,来丰富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内容,可以修身养性,可以激发我们养成热爱自然、关爱生命,享受生活的健康情趣。

2 倾听学生心声,关注学生平时的表现

新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语文探究式教学中,我们应该倾听学生的心声。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方式、观点方法有其独特的地方,不一定要与教师一样,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独特思维方式与独到的想法,我们要给予肯定与引导,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阅历、知识积累各不一样,对同样的文本内容的理解都各不相同。例如:在《背影》一文中,作者写自己四次流泪。虽然连写了四次流泪,但文字表述的并不重复,而且同中有变,情感丰富。四次写了“流泪”,抒发了作者的不同感情,并且用朴实的语言来表达其内心真挚的感受。阅读文本让我们体会到丰富的意蕴与情感都藏在文字的背后,文章给每位读者留下巨大的审美空间,每个学生都表现出对父爱的思考。探究的过程,就是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撞击、冲突、融合。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倾听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尊重他们的个性体验,关注他们平时的表现,及时调整策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3 探究合作学习,践行新课改理念精神

合作探究是新课改倡导的重要理念。合作探究就是要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让学生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究过程中学生常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此时,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点拨,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探知欲望。教师的点拨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点拨太具体,学生会很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不利于思维的培养。点拨的不到位,学生会感觉问题太难,不利于探究活动的继续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过程应重典型、出实效。在合作探究任务完成后,再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语文知识内容丰富,为获取新的发现,就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发展的平台。力求做到节时、高效,紧扣文章主旨展开探究。例如:在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时,在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后,能从课文中找出反应“战斗场面”的叙述。初读课文学生感觉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困难时,此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其中的“论”字有什么作用?通过这样的引导吧,学生马上把文中反映战争场面的段落与文字找了出来。

4 设定教学目标,努力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应该是人文的、和谐的,因此,作为语文就是首先要设定教学目标。要关注每个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情况,以有利于教师设定切实学生实际学习需要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全神贯注的进入学习状态。只有保证学生是在做与课堂有关的活动,才能顺利地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应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合作探究、质疑问难中开展学习。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就制定了这样的目标,让学生认真预习课文,能否把这篇童话故事改变成分角色表演的剧本,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并把人物性格特点努力的展现出来。为了能够让自己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们都反复阅读课文,讨论有关的内容,同学们显得非常的有兴趣,从而高质量地完成了预先设定的教学目的。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课堂,就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究,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顺利的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

总之,反思是为了改进,思考是为了提高。我们每一个人应积极从新课程中寻找“自我”,主动融入到新课程之中,吸取先进课改成果,投身到新课改的浪潮之中。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反思,在实践中进步,语文课堂一定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魏本亚.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转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9).

第7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低年级;教学策略;识字教学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识字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识字教学中,我们传统的做法常常是将识字和字的具体环境隔离进行集中学习,显然着不利于学生对子的认识和理解。在当前的网络时代里,完全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那么,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供广大一线教师教学参考。

一、在网络课堂环境下,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基本原则

原则一:必须以学生的母语为基础。就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一进学校的大门就开始学习母语,似乎不符合学习语言参考文献:的规律。这个时候的学习生,他们一进具备了一定的母语基础,且在词汇上一进积攒了很多的字和词。所以,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识字教学有着良好的基础。原则二,在识字教学中,尽可能地跟阅读和写作有机集合起来。这是因为汉字要承载语义,主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够实现。在网络中,对小学生进行识字教学最好试将阅读和写作充分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汉字。原则三,将思维培养和语文素养充分结合起来。毕竟语言是人的思维的一种外化。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发展实际上跟这个人的思维能力发展是分不开的。

二、在拼音课型下的识字教学策略

(一)关联生活,激发兴趣进行识字如果单独进行拼音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但是如果在学拼音的过程中跟识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则可以瞬间可以调动起来,尤其是跟学生的生活关联起来,其教学的效果最好。比如,在教学到“奶奶”拼音的时候,组织学生说说自己是“奶奶”情况。这种种通过关联学生生活实际的方式,能够调动出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识字的活动中来。(二)跟图片结合,展开说话表达不可否认的是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多,要他们自行阅读短文是不现实的。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书写有汉字的图片通过多媒体给学生进行呈现,并组织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进行说话训练,在具体的说话中达到识字的目的。(三)积极拓宽阅读视野,用兴趣引导小学生进行识字学生在学习拼音以后,可以组织学生进入到网络的一些资源平台,让他们进行阅读,特别是一些儿歌等,这些阅读形式是小学生特别喜欢的形式。

三、在识字课型下的识字教学策略

(一)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识字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一些新的技术已经走进了课堂教学,如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就是一例。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过程中,积极整合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加速行驶对汉字的认识。比如在教学一年级的“口耳目”的时候,我们可以编一个故事,通过动画来呈现,在兴趣的支配下,学生便牢固地记住了口、耳、目着三个字。(二)采用游戏,进行识字教学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本性。如果规定学生坐在椅子上不动,这显然是达不到的。故而在识字之前设计用于汉字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让学生记住和理解新字。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找偏旁”游戏中,游戏由几个人一起来完成。即每一个人拿一个偏旁或者是一个字,这些拆散的部件通过怎样的连接后,又成为了新的汉字。(三)识字和和运用充分结合起来在语文课标中,已经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对学生进课堂识字教学之后,还应该组织小学生在课堂中的所学充分地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促使小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通过动手对汉字就与认识和掌握。比如,我们在小学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后,组织学生将所学的汉字进行对话训练。(四)逐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用于对汉字的巩固训练当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汉字数量后,教师应该有步骤地组织学生阅读,扩大阅读量。在阅读中,表面上在看文本,实际上在学习汉字。因为要阅读,就必须掌握汉字,有的汉字学生认识,则可以达到对所学汉字的巩固,而对于不认识的汉字,则可以通过文本的实际语义来理解汉字。所以说逐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用于对汉字的巩固训练。(五)充分利用打字来运用汉字,巩固识字电脑有汉字输入的功能。为了达到对汉字的运用之目的,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电脑的键盘输入功能,在电脑上打出一段话或一句话。在汉字的输入过程中,达到对汉字的巩固记忆。

四、在课文课型的识字教学策略

(一)将阅读和识字结合起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低年级而言,主要的任务就是识字。搞好识字学习,有助于为阅读和写作铺垫基础。而语文课型的主要任务在于阅读和分析。但是这必须是在没有生字的情况之下。在语文课型中,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含生字词的短文,以及含有生字的儿歌等,在阅读中让学生明白汉字的字形、字义。(二)空手写字,进一步强化识字在识字过程中,为了强化识字的效果,可以在课文课型的识字教学采用空手写作的活动。这里的空手写字就是组织小学生在空中用手字头来写汉字。采用这种鞋汉字的模式,可以节省实际书写带来的纸张耗费,还加速了学生书写的速度。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识字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基本原则,并根据课文的不同类型来采用不同的识字教学的方法。在拼音课型下的识字教学策略是:关联生活激发兴趣进行识字,跟图片结合展开说话表达,积极拓宽阅读视野用兴趣引导小学生进行识字,组织学生进行拼读训练促进学生识字。而在识字课型下的识字教学策略则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识字教学,采用游戏进行识字教学,识字和和运用充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打字来运用汉字,巩固识字。只有这样,相信一定会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增加识字量。

参考文献:

[1]荀道艳.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效率策略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5(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