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9 17:16:19
序论:在您撰写教学资源整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教学资源是指学校将收集到的经过加工、整理,用于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的各种信息。教学资源在高职院校运转中发挥着物质资源所无法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缺乏教育资源的高职院校,犹如失去方向的航船,不能驶向希望的彼岸。
我国现阶段各个高职院校很难以聚集一流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同时我国高职院校自身的科技创新工作还不能很好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的科研力量分散,科研工作缺乏长期性;科研整合程度不高,难以实现科技资源和成果共享;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和集成性程度普遍较低,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得不到强有力的投入和支持等。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高职院校创新能力提升的步伐,也不符合高职教育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时代要求。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教学资源配置角度出发,审视教学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对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研究对提高高职院校整体教育水平有重要意义。
1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现状分析
通过对xx地区高职院校实地调查,归纳出对xx地区教学资源配置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共享意识。通过对xx地区高职院校行政部门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学校部门界限较严重,部门管理思想比较僵化,管理人员没有共享意识,很难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2)缺乏系统的教学资源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体系。xx地区大多高职院校对教学资源投入产出效益评价方面没有形成全面的评价体系,学校相关部门只对重点项目、后勤单位等方面进行效益评价,却忽视了作为高职院校主体的教学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益。
(3)缺乏对教学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教学资源管理主要采用学校统一登记,各部门独立管理的形式。各部门对自身的教学资源基本只做到统一登记处理,不考虑后续的使用情况,提高利用率的执行力意识不强。
(4)对教学资源整合优化重视程度不够。地区高职院校有整合资源,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方面的思想,但只是提出了这些想法,具体实施还在摸索阶段,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最终使这些思想没有变成行动。
2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整合方案设计
首先,由学校管理部门对全校教学资源进行清查,通过投入产出效益评价和利用率状态评价对教学资源进行状态分析。
其次,根据分析结果将教学资源进行初级分类,分为:可优化资源和不可优化资源,然后对可优化资源中投入产出存在问题或利用率较低的资源进行细致分析。再次,根据资源的性质采取相应优化措施进行优化。最后,对优化后的资源再次进行效益评价和利用率评价,回到最初状态。这个方案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直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止。
(1)教师资源的整合。教师是高职院校最为宝贵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最显著的特征是可开发性。高职院校要避免重使用,轻培养(开发)的现象,对教师的管理、使用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教师资源的重要性,从专业的合理设置、专业的整体布局、课程体系的安排和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出发,来规划教师资源的配置与优化。特别要注重教师资源的开发,以使高职院校的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师资整合的基本思路是教师跟着专业走,专业在哪个系,该专业的教师配置到哪个系,避免师资力量分散,发挥资源集中优势。
(2)课程整合。高职专业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教学实现的,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应该享受到的基本教学资源。课程整合有三个层次:一是公共基础课与公共选修课的整合;二是专业基础课程的整合;三是专业课整合。课程整合的核心是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全校可以制定统一标准,比如教学内容、授课学时、考试考查办法等;专业基础课程根据培养目标将课程教学内容分成若干模块,不同专业根据教学计划进行选择,实现资源共享。专业课的整合主要根据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展整合性教学活动,一是根据学生的共性开展同一化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教学活动总目标。二是在同一化教学基础上,针对个体差异性和差异化学习“小组”开展差异化教学,也就是说,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的分类组合结果,选择某些特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差别化教学活动。
(3)实训资源整合。合并、重组专业实训室及实训基地,组建专业综合实训教学中心,提高专业综合实训水平。改变目前按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实验室办法,依据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内在联系和岗位综合能力培养要求,按专业设置专业实训教学中心,开展综合性专业实训工作。HTtP//:
提高综合性实训教学的比例。学生在学完主要专业课程后,教师要布置综合性实训课题,指导学生把不同岗位所涵盖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强学生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实训教学结束后,要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或者组织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各岗位的实训教学必须严格按照职业技能鉴定的标准来组织实施。学生在校期间要获得有关的各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4)信息资源整合。利用校园网资源共享功能为信息资源整合提供技术支持。校园网教学资源库的信息资源是为全体教师服务的,信息资源要想发挥作用,必须让教师、学生能全部或部分地共享这些资源,使网络中资源做到分工协作,调剂余缺。
3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整合的政策支持
(1)实行全校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要有稳固的支持力量,即学校管理层的全力支持,这是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的前提。除此之外,全校教职工的配合也至关重要,防止出现阻碍工作顺利进行因素,这也不利于整合优化的进行。
(2)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开展一项工作的前提是明确最终完成的目标,而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的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学校投入产出效益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因此,高职院校应以此为目标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制度是对工作开展过程的保障。
(3)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制度的执行和反馈。控制在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保证了管理工作顺利实施和目标实现。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化,我国高职教育需求El益高涨和教学资源供给有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现有教学资源,提高其使用效率,己经成为当今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现状分析入手,设计高职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方案,并提出相关的政策支持,希望能为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整合提供借錾和参考。
教学资源是指学校将收集到的经过加工、整理,用于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的各种信息。教学资源在高职院校运转中发挥着物质资源所无法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缺乏教育资源的高职院校,犹如失去方向的航船,不能驶向希望的彼岸。
我国现阶段各个高职院校很难以聚集一流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同时我国高职院校自身的科技创新工作还不能很好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的科研力量分散,科研工作缺乏长期性;科研整合程度不高,难以实现科技资源和成果共享;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和集成性程度普遍较低,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得不到强有力的投入和支持等。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高职院校创新能力提升的步伐,也不符合高职教育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时代要求。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教学资源配置角度出发,审视教学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对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研究对提高高职院校整体教育水平有重要意义。
1 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现状分析
通过对xx地区高职院校实地调查,归纳出对xx地区教学资源配置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共享意识。通过对xx地区高职院校行政部门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学校部门界限较严重,部门管理思想比较僵化,管理人员没有共享意识,很难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2)缺乏系统的教学资源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体系。xx地区大多高职院校对教学资源投入产出效益评价方面没有形成全面的评价体系,学校相关部门只对重点项目、后勤单位等方面进行效益评价,却忽视了作为高职院校主体的教学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益。
(3)缺乏对教学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教学资源管理主要采用学校统一登记,各部门独立管理的形式。各部门对自身的教学资源基本只做到统一登记处理,不考虑后续的使用情况,提高利用率的执行力意识不强。
(4)对教学资源整合优化重视程度不够。地区高职院校有整合资源,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方面的思想,但只是提出了这些想法,具体实施还在摸索阶段,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最终使这些思想没有变成行动。
2 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整合方案设计
首先,由学校管理部门对全校教学资源进行清查,通过投入产出效益评价和利用率状态评价对教学资源进行状态分析。
其次,根据分析结果将教学资源进行初级分类,分为:可优化资源和不可优化资源,然后对可优化资源中投入产出存在问题或利用率较低的资源进行细致分析。再次,根据资源的性质采取相应优化措施进行优化。最后,对优化后的资源再次进行效益评价和利用率评价,回到最初状态。这个方案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直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止。
(1)教师资源的整合。教师是高职院校最为宝贵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最显著的特征是可开发性。高职院校要避免重使用,轻培养(开发)的现象,对教师的管理、使用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教师资源的重要性,从专业的合理设置、专业的整体布局、课程体系的安排和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出发,来规划教师资源的配置与优化。特别要注重教师资源的开发,以使高职院校的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师资整合的基本思路是教师跟着专业走,专业在哪个系,该专业的教师配置到哪个系,避免师资力量分散,发挥资源集中优势。
(2)课程整合。高职专业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教学实现的,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应该享受到的基本教学资源。课程整合有三个层次:一是公共基础课与公共选修课的整合;二是专业基础课程的整合;三是专业课整合。课程整合的核心是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全校可以制定统一标准,比如教学内容、授课学时、考试考查办法等;专业基础课程根据培养目标将课程教学内容分成若干模块,不同专业根据教学计划进行选择,实现资源共享。专业课的整合主要根据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展整合性教学活动,一是根据学生的共性开展同一化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教学活动总目标。二是在同一化教学基础上,针对个体差异性和差异化学习“小组”开展差异化教学,也就是说,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的分类组合结果,选择某些特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差别化教学活动。
(3)实训资源整合。合并、重组专业实训室及实训基地,组建专业综合实训教学中心,提高专业综合实训水平。改变目前按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实验室办法,依据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内在联系和岗位综合能力培养要求,按专业设置专业实训教学中心,开展综合性专业实训工作。
提高综合性实训教学的比例。学生在学完主要专业课程后,教师要布置综合性实训课题,指导学生把不同岗位所涵盖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强学生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实训教学结束后,要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或者组织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各岗位的实训教学必须严格按照职业技能鉴定的标准来组织实施。学生在校期间要获得有关的各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4)信息资源整合。利用校园网资源共享功能为信息资源整合提供技术支持。校园网教学资源库的信息资源是为全体教师服务的,信息资源要想发挥作用,必须让教师、学生能全部或部分地共享这些资源,使网络中资源做到分工协作,调剂余缺。
3 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整合的政策支持
(1)实行全校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要有稳固的支持力量,即学校管理层的全力支持,这是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的前提。除此之外,全校教职工的配合也至关重要,防止出现阻碍工作顺利进行因素,这也不利于整合优化的进行。
(2)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开展一项工作的前提是明确最终完成的目标,而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的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学校投入产出效益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因此,高职院校应以此为目标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制度是对工作开展过程的保障。
(3)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制度的执行和反馈。控制在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保证了管理工作顺利实施和目标实现。
关键词:教学科研平台;教学资源;数据库管理
中图分类号:C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4(c)-0102-01
目前,校园网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它既是师生们上网的工具,又是学校办公的平台。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校园网中的各类教学信息资源不断增长,如何将这些分散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之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校园网教学资源整合就是针对目前资源分散开发、交流不畅、容易形成信息孤岛的问题,力求建立一个教学科研的平台,最大程度地共享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使学生、教师、校内外的信息畅通,建设现代化的教学网络。
一、教学信息规划
教学科研平台是基于信息的,因此要对全校的教学信息进行梳理,分析各部门的信息类型和数据流量,系统的把握学校各项工作的功能结构。1.按照职能对学校整体工作进行分类。这里的分类是对学校管理中的一些主要业务活动领域的抽象,而不是现有机构部门的列表。从业务类型来分,学校职能可以分为:行政管理、教务管理、教学科研管理、教学支持服务、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管理几个大类。2.建立各部门的业务模型。针对各个部门的业务,进行业务梳理,制定部门内和部门间的业务流程,建立有效的业务模型,进行计算机化可行性分析与功能模型分析。例如,“教学支持服务”职能部门的业务类型有:校园计算机网络维护与管理、学校多媒体教室管理、学校电教设施管理、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每个业务类型都含有若干个业务活动,如“学校多媒体教室管理”业务过程包括“安排多媒体教室课程时间表”、“临时使用申请”、“申请审批程序”、“临时使用时间与地点安排”等业务活动,它们是基本的、不能再分解的业务单元。3.编制业务流程图。根据数据流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各职能部门数据流输入、存储、输出情况的量化分析,特别是各部门间的数据流分析,绘制每个职能部门的数据流程图。
二.教学资源库设计
校园网常见的教学资源包括:学习素材、练习题库、往年试卷、课堂教案、文献资料、网络课件、教学信息等。这些资源可以按类型分为四类资源库:多媒体资源库、图书资料库、管理信息库、综合信息库。
1、主题数据库的确定。要建立典型的主题数据库,例如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课程、CAI课件、视频教程、录音录像资料等。这些数据库的数据元素组成应当规范,并可以被其它子系统调用。例如:“录音录像资料主题数据库”,其概念数据库可表示为:音像资料(资料代码,资料名称,资料类型,录制时间,主创人员……)而其逻辑数据库的规范化表示如图1所示。2.数据元素的精简。在数据库的各个表中,许多字段对应的信息可能是一致的,例如不同表中的“资源名称”、“光盘名称”、“资料名称”等,应当对这些标识加以统一。可以采用“资源名称”这个统一标准,其标识为RECNAME,这就是数据元素精简的过程。应当在数据元素的创建和命名时做整体考虑,把握系统中的数据元素的类型和数量。通过减少系统中数据元素的总数,可以大大简化其数据结构。3、信息编码的标准化。校园网中的教学信息资源种类繁杂、数量众多,资源的编码要做到标准化。如光盘资源信息编码可以设计为:RCV0102,其中:R――资源、C――光盘、V――视频、01――专业、02――顺序号。信息编码的标准化提供了足够的容量、系统化的属性、一致的通用性。
三.资源管理平台的建立
构建校园网的教学科研平台,整合了教学资源,统一了教学资源库管理,将校园网上丰富的、多元化的多媒体素材、课件、案例、试题、管理信息等资源以多种方式展示,大大简化了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方便了用户查询、下载和应用。
资源管理平台基于Internet网络提供应用服务,建立位于内部局域网上的服务器,并通过Internet连接其他网站,使用户不仅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本资源库中的资源,还可访问其他网站的相关资源。
系统结构采用B/S模式,用户的所有数据运算、信息请求和存储都由服务器完成,客户端不必安装任何程序,教师和学生只需登录系统网站就可以进行教学活动。
整个系统流程划分为三层,自左向右分别为用户层、应用层及资源层,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所用的教学和管理活动都有相应的应用程序来完成,应用程序根据用户提交的信息访问数据库,再将从数据库得到的信息反馈给用户。
四、结语:教学资源整合与重构的关键在于加强教学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不能简单地将整合理解为对现有教学素材和资料的简单堆积。要想使教学资源真正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就要注重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用和管理工作,要统一规划教学资源建设,规范资源的建设技术标准,优化各类教学资源,逐步形成信息系统模型,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资源建设与管理方法,实现教学信息与资源的共享。
关键词:教学资源整合;分类导航;集成查询;SOA
网络教学资源整合是指按照高质量培养人才的目标,将网络上相对独立的教学资料、教育软件等进行优化组合,并对其功能、结构进行融合和重组。形成更为有效的资源创建、管理和应用体系。
1资源整合模式设计
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主要包括信息内容整合与应用功能整合两个方面:信息内容整合把不同信息系统的分散的信息资源按一定主题和任务进行智能化融合,形成一个能够科学地揭示信息内容、完整地维护信息形态、充分地展现信息价值的有序信息整合体;应用功能整合主要是对用户检索平台的整合,就是指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对运行在不同软件环境下的信息系统进行信息获取通道的整合。使用户在一个集成统一的平台上可以一次性地获取多个信息系统的资源。
资源整合不等同于面向连接的搜索引擎,搜索引擎的工作方式是返回包含指定关键词的页面链接,而资源整合是要提供已按标准分类的资源列表。其次,资源整合不等同于取代,被整合的资源依然以原有形态存在,整合形成的资源系统并不实际存储被整合的原始资源,而是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访问接口和资源索引,为使用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源检索和应用服务。
2资源整合的主要功能
根据所设计的资源整合模式,整合的主要功能也相应归结为两个部分:一是采用通用的信息描述标准,对各种网络教学资源的分类信息进行服务封装,建立应用导航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在内容上的整合;二是将各种资源提供的检索功能封装为检索服务并组合调用,实现对多个信息系统的检索与应用集成。
2.1教学资源应用导航体系的建立
网络信息资源分类导航(Web Directo-rv),也称为主题指南,主要收集和整理网络上提供的各类信息资源,它是以人工或半自动方式搜集信息,由编辑人员查看信息之后,根据一定的选择标准来挑选所录用的链接资源,人工形成信息摘要,然后将挑选出的资源置于事先确定的分类框架中,形成分类树形结构目录。使用者按分类方式逐级浏览目录树,就可以找到相应信息资源的网址及其简介的列表,从中选择感兴趣的资源做进一步的浏览。
这种以超文本链接的方式将物理上分散的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和组织,在逻辑上联系起来,组成了一种“网中网”的资源组织结构,形成系列化专题信息资源,并提供各类信息、资源使用入口,能够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2.2集成查询的实现
在教学资源高度丰富后,如何让使用者从繁杂的信息海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部分又成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所以完善的检索手段又是资源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
集成查询是一个可配置的网络教学资源统一检索平台,是对分布在网络中的多种检索工具的智能化整合,它能通过一个统一的用户界面帮助使用者在众多网络教学资源数据库和网络教学系统中实现资源的查询操作,全面而准确地访问网上的教学资源。
集成查询与常用的搜索引擎是有很大区别的。通用搜索引擎适用暴露在Web页面上的信息,而网络应用中大量的信息是存放在数据库中的,搜索引擎目前对此类信息的支持还不完善,而集成查询利用了网络资源平台自己的检索功能,可以对数据库进行全面的、深入的搜索,能充分挖掘网上信息资源。
3资源整合的技术选择
基于SOA的资源整合是集成技术上的一次重大的进步,是对原有系统的扩展,而不改变原系统的各项功能,更易被整合对象所接受。基于SOA的教学资源整合按照“整合而非混合、整合而非兼并”的原则进行,具体方法是:首先应制订相应的资源标准,然后按照标准对资源站点进行服务封装,把现有资源封装为按统一标准开发的服务,最后通过对服务的共享、重用和组合,形成一个大的资源系统,以应用门户站点的形式提供使用,从而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整合。
4建立整合服务的三个层面
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分类导航体系和集成查询需要对原有的资源应用系统进行服务封装,以便在统一界面中实现对网上资源的调用。
论文摘要:随着赣州市各大高校校区的不断建设与发展,如何加强高校园区内校际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已经成为各校师生讨论的热点。笔者在对所在地区及邻近城市的多个高校园区教学信息资源共享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赣州高校园区教学资源网络共事平台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思路。希望能抛砖引玉,为高校园区的教学资源整合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1前言
自2002年以来,赣州驻市本科院校——赣南师范学院、赣南医学院先后都在赣州开发区高校园区启用新的校区。截至到2009年9月,进驻赣州开发区高校园区的高校及大中专院校已达7个,园区内各院校所设专业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理、工、文、医、经、教等多个学科,高校园区的建设初具规模。与园区内硬件资源建设高速发展不成正比是园区内各院校的教学资源共享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对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应用还不够充分
各校都拥有各个特色的教学成果奖、实验示范中心、品牌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材和优秀多媒体课件,但由于受到知识保护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往往评完即止,最多仅受益于其所在学校,造成优秀教育教学资源闲置现象严重。
1.2教育教学资源重置现象严重
虽同在一个高校园区,但由于各校间意识上的“围墙”仍未打破,校际间的教育教学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和低层次的重复开发。
1.3教育资源共享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重视
目前,赣州高校园区内各学校之间没有开展校际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相关探讨,缺乏合理的高校园区网络共享平台的共建共享模式,对校际间的网络共享平台全方位、可持续建设的体制和方法的研究尚为空白。
随着各高校校园网建设的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求对教育资源的共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赣州高校园区网络共享平台的建设,是实现区域性高校资源有效共享的途径之一,是构建整个赣州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战略重点。
2建设目标
如上所述,赣州市高校园区内各院校所设专业学科门类齐全、涵盖面广,在教学资源和文献信息的建设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本文所提出的赣州高校园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目标就是充分利用网络共享平台来实现教学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主要将实现以下几个建设目标:(1)探讨高教园区教学化建设新模式;(2)建设统一开放的信息标准;(3)形成特色鲜明的高校园区公共教育服务平台;(4)推动园区内各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该共享平台的建设实施将会为各院校发挥自身的优势特长、校际间互通有无提供桥梁,有利于集合园区内各院校的专业特长,形成赣州高校园区特色的教学、科研、学习、讨论的知识管理平台,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建设思路
笔者建议以国家级和省级优秀大学城资源共享平台的运作为先导,结合江西省内各知名高校园区的网络共享平台建设经验,建立一套机制灵活、形式多样、实际操作性强、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园区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的有效管理和运作模式,并进一步阐明大学城内校际网络共享资源知识产权的限制和共享的关系、优质教学资源的协作模式和共享机制。
3.1网络中心资源建设的目标需求
首先,是开展省内大学城共建高校网络共享平台建设的现状和用户需求调查。在了解各个学校对网络共享平台建设和应用的态度、方法、投入、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共享平台建设的现状、期望、设想和建议。
其次,是规模化的定位。调查师生的需求,了解教师所希望的网络共享模式,了解教师对资源共建共享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对网络共享资源的利用现状和期望。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来,实现网络共享平台的规模化建设。
3.2各院校的信息整合与应用开发
首先是信息的整合。校际间的资源整合需要实行统一技术标准和规范,需要协同联合建设。笔者从数字资源的共享范围、利用深度、有效期的角度出发,考虑数据加工、存档、存取、管理等标准。
3.2.1信息资源的存档
该平台信息资源共享主要包括网络资源的共享、图书资源的共享、实验设备资源的共享、跨校区选课等。其中涉及信息资源存档级别的设置,中心资源或结点资源存档位置的选择、信息的利用方式、存档的密级和版权的保护等等。
分布式多结点用户使用的技术支持。包括解决:海量信息存储、吞吐量、网络与数据安全、海量用户数接入、信息检索、计算能力等等。需要充分考虑信息扩客与发展节点接入等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3.2.2公共平台的协作活动
加入该平台建设的联盟单位需要建立联合建设领导机构。负责协调园区内各院校子资源的建设发展,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如有些高校园区开展了针对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协调采购、合作编目、编制联合目录,馆际互借和共同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等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活动。
可以说存档是信息资源的建设基础,大用户数接人技术是运行的保障,协同服务是发展的根本。
其次是应用开发。要进一步推动园区内各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发形成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共享平台,面向节点用户的应用软件设计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各校联合建设或补充建设的方式丰富园区内现有的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共享制作精品课程申报网站和课程网站的工具,提供网上学习和教学参考。特别是面向园区内所有师生提供网络智能辅助教学平台及学生自主学习系统、校际选课及自选课程辅导系统等等。
4建立校际网络共享平台的资源共享评价体系
为检验和l评价基于该平台的教学资源共享的成效,以便进一步进行完善和改进平台的共建共享机制,有必要建立资源共享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的建立将综合考虑学校、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以及教学设备资源等综合因素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改进。
关键词:SCORM标准;教学资源整合;LMS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01-0104-04
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日趋成熟,网络课程的建设和运用也呈现百花争鸣之势。学习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线学习(eLearning)和移动学习(mLearning)的出现,使得学习成为一种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的终身行为。教学资源是网络课程的主体,其表现形式也灵活多样。目前虽然已经开发出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并建立了一定数量的教学资源库,但无论是精品课程、微课等,还是其他多种形式存在的课程建设。由于缺乏构建标准,海量的课程资源业已形成“资源孤岛”。因为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必须取决于两点:一是构成课程的各要素本身,必须是高质量、高水平;二是课程诸多要素通过新兴技术手段,可以不受地域和空间的限制,在用户之间顺利实现互动和共享。[1]因此,目前国内“优质”的教学课程资源并不是完备的优质资源。
自2008年MOOCs的提出至今,这一全新的在线教育形式得到了国内外各大高校的广泛认可。但国内学者主要是对“慕课”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对在线课程资源有效性等进行了研究。而本文主要针对网络课程整合的技术角度探讨:一是,教师如何才能把格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构建成可共享的基本单元;二是,如何把可共享的基本单元聚合成具有跨平台功能的课程。从而使得网络教学课程资源能够具备可互操作、共享性和模块性,这是消除“资源孤岛”的利器。
SCORM标准规范
SCORM(可共享的内容对象参考模型)是美国教学管理系统全球化学习联盟所制定的远程教育标准,通过“教材重复使用与共享机制”的建立,来缩短开发时间、减少开发成本、促成在各学习平台间流通自如。具备SCORM标准的学习课程内容对象具有可访问性、互操作性、可重用性等特性,使得教学资源具备统一的标准,通用性强,共享度高。1999年SCORM规范的最初版本出台;2000年SCORM1.0版本问世;2009年SCORM2004 4th?Edition。
1.SCORM是什么
SCORM定义了一个网络化学习的“内容聚合模型”和学习对象的“运行时环境”,是教育软件系统的USB接口。SCORM不仅仅是一个标准,对于开发人员,它提供了一定的开发方向和开发解决方案。对于教学设计人员,它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的教学设计思想,而不仅仅是内容的传递。对于教学管理人员,它提供了信息采集的手段;SCORM对于开发而言,只是提供了一些API支持,对课程开发过程没有任何的规定,只能说所开发的成果符合SCORM标准;SCORM标准并不是质量标准,符合SCORM标准的课程,只能说是一种有利于迁移或者资源重用等特点,与知识内容的质量和表现形式,甚至教学设计没有关系,并不能说符合SCORM标准的课程就是好课程。
2.SCORM的主要组成及特点
SCORM2004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标准规范[2]:内容聚合模型(Content Aggregation Model,CAM)、运行时环境(Run-Time Environment,RTE)和序列与导航(Sequencing and Navigation,SN)(如图1)。CAM从课件内容的组织角度来考虑,如何定义一个标准化的内容模型;RTE从课件(CourseWare)与学习管理系统平台(Learning Manage System,LMS)之间如何交互的角度定义学习过程的行为规范;SN从排序和导航的角度定义SCO(可共享内容对象,Shareable Content Object)课件的业务逻辑关系。
(1)SCORM内容聚合模型(CAM)[3]
内容聚合模型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公共的方法,把学习资源组合成学习内容。它还定义了如何确认和描述学习内容,怎么整合成一个课程或课程的一部分,学习内容如何在LMS和内容知识库这样的系统之间共享和迁移。CAM由素材(Assets)、可共享内容对象(SCOs)以及内容组织(Content Organization)组成。
学习内容的最基本形式就是基本素材(Assets),又称为微单元。这些素材是呈现在网络客户端的文字、图片、声音等数据。一个基本素材可以用 Meta-data来描述,并通过这些数据来在线搜索,从而增强其可重用的机会。将基本元素绑定到Meta-data的机制称为内容打包。
可共享内容对象(SCO)是一个或多个基本素材的集合,它包含了一个特殊的可微单元,利用 SCORM运行时环境与LMS进行通讯。为了可以重用,SCO并不依赖于学习内容,而仅是其本身。比如,一个 SCO可以用在不同的学习体验中来执行不同的课件。另外,一个或者多个SCO可以整合成更加高端的教学和培训单元,来执行更高端的学习对象。SCO被认为是小型的单元,所以跨课件的重用是可能的。SCORM对SCO的大小没有特别的限制。在设计编写期间,内容开发者根据学习内容的信息数量和其可重用的水平来决定SCO的大小。
内容聚合(Content Aggregation)是用来将学习资源聚合到教学单元的内容结构。一个内容聚合可以通过内容聚合Meta-data在线上搜索并发现,从而加强其可重用的机会。
(2)SCORM运行时环境[4]
SCORM的目的是学习内容资源可以在不同的LMSs中重复使用和具有互操作性,使得各种SCORM课程可以跨平台。RTE提供了相应的机制,使得上述目标成为可能。RTE提供了公共的方法启动学习资源、公共的机制使学习资源和LMS进行通信、有预定义的语言和词汇形成这种交流的基础。实时运行环境有三个方面:运行或启动(Launch)、应用编程接口(API)和数据模型(Data Model),其构成结构如图2所示。
在图2中,运行的资源包括微单元和SCO对象;API提供了LMS与SCO通信的接口方法,使用API可以开始、结束、获取、存储数据等动作;数据模型是进行SCO和LMS之间通信的数据封装的一种模型,描述了在SCO与LMS之间传送信息数据的模型,如SCO的跟踪信息,SCO的完成状态、一次测试的成绩等数据。在学习者会话中,LMS必须维护来自SCO数据模型的状态信息。而SCO需要利用这些预先定义的信息,以便在不同的LMS中重复使用。LMS可访问的最小学习对象单元是SCO,微单元不能与LMS之间交换数据。
(3)SCORM序列和导航[5]
SCORM序列和导航(SN)描述了符合SCORM的内容是如何通过一些学习者发起的或系统发起的学习导航时间排序的。内容的分支和流程可以用预先确定的一些活动来描述,尤其是在设计时定义。SCORM SN也描述了符合SCORM的LMS是如何根据一些学习者发起的或系统发起的导航事件和它们对运行事件环境的影响来解释排序规则。
符合该标准的网络课程具有如下特点:①可获得性(Accessibility)――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得需要学习的内容,或者适合他学习的内容;②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教材可以在不同的教学平台或学习管理系统上流通操作;③可持续性(Durability)――计算机软硬件升级或重构时,可以尽量不重新修改应用程序或教材而重新使用;④可重用性(Reusability)――在不同的课程中,学习内容或学习对象可以重复使用,并可以选择迁移学习记录。
3.SCORM课件结构
一个SCORM课件可包含任何资源文件,只需这些资源按照规范的格式进行组织。SCORM课件一般以ZIP包的形式被提供,其包中包含了课件所需的图片、动画等资源。ZIP包根目录下的imsmanifest.xml文件――清单文件,它详细描述了该课件中的资源组织结构。一个清单文件包含了该课件的所有信息,其中元数据节点定义了描述该文件的元数据,内容组织节点中包含了课件的一条学习路线及该路线上的具体课程,而具体的课程元素节点则定义了课程的具体属性,如课程类型、时长限制、前置课程、总分数(针对考试)等。常见的清单文件结构以xml文件表示。
SCORM课程建设平台架构
笔者设计和开发的基于SCORM标准的课程资源建设平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符合SCORM标准的课程生成系统和LMS系统。SCORM课程生成系统目前主要使用的Reload Editor软件工具。基于SCORM标准的课程资源整合平台架构的逻辑层次结构如图3所示。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SCORM的LMS平台应具备的基本功能。设计该平台遵循的基本原则是4W1H原则(Who、When、Where、How、What)。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按系统用户角色进行分类,包括管理员角色子系统模块、所有使用系统用户注册模块和学员子系统模块三部分。其总体功能结构图如图4所示。
系统具备的基本功能为:①所有用户均需要注册后并通过验证后,方可使用平台功能。②管理员用户在系统中可以把各种格式的课程资源制作成符合SCORM标准的课程包,并上传SCORM课件压缩包,然后系统能自解压课程包,并将章节解析到数据库功能供学员进行学习;可以查看各个课件被观看的总时间、总人数、课件平均得分等统计信息,用于评估课件的质量;管理员进行注册用户的验证和权限分配。③注册学员用户在系统中可以列出学员注册过的课程列表;记录学习记录(进度),下次播放时从记录处开始;学习过程中提供记事本功能,学员可以针对课程记录自己的心得,并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笔记;鉴于课件与学员的互动性要求,对于带测试题目的课件,要求记住用户测试后的得分并通过得分判断当前章节是否为通过状态;学员可以查看自己针对各个课件的学习状态、学习记录以及观看时间等信息;学员可针对已经学过的课程进行打分。
结语
SCORM仅是一个标准规范,它与课程资源的优劣无关。作为教师,应努力抓住机遇,提高自己,设计和开发符合SCORM标准的教学资源构建平台及基于SCORM的教育资源学习平台,构建开放性、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资源平台。
参考文献:
[1]陈晓清.技术联姻教育:edX网络课程的创建、运行与挑战[J].江苏高教,2014(2):77-80.
[2]赵栋栋,张新明.在线学习技术标准的新发展与启示[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07):43-44.
[3]Advanced Distributed Learning(ADL),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SCORM)2004 4th Edition Content Aggregation Model(CAM)Version 1.1[S].2009.
[4]Advanced Distributed Learning (ADL), 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SCORM)2004 4th Edition Run-Time Environment(RTE)Version 1.1,[S].2009.
中图分类号:TP39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321-02
摘要:教学资源整合是教育领域中的一大难题。通过分析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现状和Web Service的技术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教学资源整合方式,对已有资源系统数据和分散异构数据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
关键词:SOA;Web Service;资源整合
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逐渐拥有了许多数字化教学资源。它们在给教学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资源的集成整合、共享和快速检索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成为教育信息化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现状分析
教学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与教学活动相关的、为教学服务的各类数字化信息资源,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图书馆内电子图书及视频资源;2.教师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案、课件动画、录制课堂视频以及制作的精品课程和网路课程等;3.院系学科资源系统;4.出版社提供的教学资源库;5.教育软件公司提供的教学资源或素材资源;6.教学视频点播系统;7.校内bbs上学生的笔记、课件、考试试题等资源。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异构性,包括运行环境的异构和数据模型的异构。教学资源系统的操作系统有基于Unix和Windows的;系统架构有基于B/S和C/S的;采用的数据库有Access、SQL、Paradox等;2.分散性。各部门拥有各自独立的教学资源,彼此间又存在许多的数据联系和业务联系。3.封闭性。教学资源系统之间主要以紧密耦合的方式组合而成,在其它信息系统中无法被重复使用。4.不安全性。教学资源系统之间主要依靠数据的直接共享,以及组件之间的相互调用来实现集成,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
二、SOA和Web Service技术特性
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是一种在计算环境中设计、开发、部署和管理离散逻辑单元(服务)的组件模型,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通过这些单元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所有功能都用相互独立的服务来实现。服务接口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构建在不同系统中的服务接口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实现SOA的主要技术是Web Service。SOA和Web Service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架构,SOA是概念模式,Web Service是实现模式。
Web Service是一种与开发语言、应用平台无关的开发技术,使用标准的XML协议和信息格式来实现应用服务。通过使用开放的Internet标准WSDL(web服务描述语言,用于服务描述)、UDDI(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规范,用于服务的和集成)和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用于服务调用),使得Web Service平台、语言和者能够互相独立,成为目前解决平台差异、系统差异、协议差异、数据结构或格式差异和分布式应用问题的主流方案。
三、高校教学资源整合系统设计
依据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特点和整合需求,结合面向服务的SOA和Web Service技术特性,基于Web Service的教育资源整合系统是实现高校教学资源系统之间数据和业务无缝衔接的理想方案。该系统由5层结构组成,分别为数据层、服务层、流程层、业务层和门户层。
1.数据层。
数据层提供全局数据,利用消息(MQ)和企业服务总线(ESB)等数据转换工具将分布在各个数据库(Oracle、DB2、MSSQL等)的数据按照一个统一的格式和规范进行集中和共享。
从教学资源的分布来看,数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教学资源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一类是分散在个人网页、ftp站点等环境中的非结构型数据。对第一类数据,将数据分布在相应的资源数据库中,而资源系统之间需共享交换的数据如学生学号、课程号、教师工号等进行集中存储、集中管理,形成一个统一的共享数据库。对第二类数据,利用元数据对资源属性进行描述,建立元数据中心。元数据中心抽取异构源数据,进行规格化处理XML转化、格式校验、数据校验、和修正,确保元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按照数据标准和规范要求统一存储。
2.服务层。
提供了整个系统中的各项服务。
针对原有教学资源系统,采用Web服务封装其提供的大量完整业务逻辑的组件。通过绑定程序把原资源系统的API用WSDL重新描述,使其具备Web服务的功能,并将这些服务到UDDI公共目录服务器中注册,以提供目录路由服务。针对非结构性数据,由元数据中心向Web服务管理中心注册自己的数据交换业务,管理中心根据注册信息进行Web服务的路由,调用访问服务来向元数据中心传送数据或从元数据中心获取元数据。各个服务通过企业服务总线ESB来互相访问。
3.流程层。
流程管理器(BPM)对系统服务按照BPEL业务流程执行语言编排实现跨系统的业务集成。流程层着眼于提高每个业务流程的效率和效能,通过创建模型利用流程整合自动化流程处理过程,监控和管理这些业务流程,从而满足业务变化的需求。
4.业务层。
业务层集成各种业务规则和逻辑,实现各项业务操作,如网络教学、自主学习、图书检索、搜索等粗粒度服务。通过调整服务的组合方式,实现新的业务功能和逻辑。业务层主要依赖于企业服务总线ESB和流程引擎。业务服务总线将细粒度服务编排融合为粗粒度服务并为各业务对象提供目录、路由服务以动态绑定到所需要的服务。
5.门户层。
网站首页布局了网站主要的应用和信息,并对其进行分类和整合,形成信息门户。系统采用门户(Porta1)设计原理,为不同角色的用户提供不同的访问入口和操作界面,整合集成了系统内部所有应用和信息的表现输出,为不同访问权限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内容。统一门户层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门户就是一个网页,上面有一些用户所需要的信息。如教师进入门户网站后,可以看到所授课程、借阅图书、所教班级学生的名单、学生成绩单,历史访问网站、资源数据库等;此外,用户还可布局订制一些个性化信息,如上课提醒、新书通知、资源更新等。
四、总结
学校的教学资源建设情况不同,实现教学资源整合的途径也会不尽相同。将面向服务的架构思想应用于高校教学资源整合方案中,克服了传统整合方法中数据协调困难、应用系统之间耦合紧密的缺点,是高校教学资源系统整合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周融,陈明锐.基于SOA的高校信息系统集成的研究[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9(3)。
[2]毛海波. 基于SOA的数字资源集成研究[J]. 情报杂志,2010(6)。
[3]Mike Jasnowski.JavaXML和Web服务宝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