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8 14:51:22
序论:在您撰写运输包装特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实验课程开设的内容要根据理论课程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要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并能应用于实践。实验内容设置的成功与否与理论课程的内容紧密相关联。
1.1运输包装实验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分析
运输包装实验课程的设置如前所述,其合理性分析如下:(1)温湿度调节实验在包装件的流通环境章节中,着重讲述包装件的流通环境,介绍流通环境条件中包装件可能遇到的各方面危害因素,确定危害因素对包装件可能造成的损伤及包装件对危害因素的防护能力。因此在本章节设计了“环境条件的温湿度调节实验”,测试包装件与包装容器对流通环境的适应性和对被包装物的保护效能;(2)跌落实验与产品脆值测试在脆值及其评价章节中主要介绍脆值的基本概念,包装损坏模式,冲击传递过程,脆值的确定方法及脆值理论的新发展,在本章节中设计了跌落实验与产品脆值测试两个实验,用以测试产品的脆值,为缓冲防震包装提供理论依据;(3)振动实验在振动与冲击理论中,详细介绍振动与冲击的相关理论,设计了运输包装件耐振动实验,模拟包装件在物流过程中受到的振动情况,如产品采用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运输工具运输时,在物流过程中会受到振动,利用振动实验可以测试产品受到振动的频率和加速度,来判断产品是否发生共振,是否破损;(4)缓冲材料静态压缩实验在缓冲包装材料的动力特性章节中,着重介绍缓冲包装材料的基本分类、缓冲材料的力学特性、缓冲特性和缓冲系数及缓冲包装材料的全面评价,设置了缓冲材料静态压缩实验,评价缓冲包装材料的力学性能,比如泡沫塑料缓冲材料对冲击和振动能量的吸收和隔离等综合力学性能;(5)综合性实验:堆码实验和产品缓冲包装设计在实验课程的设计中,综合了本课程的特点,根据产品的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特点,中转环节在所难免,比如仓库的储存,产品要进行堆码,在堆码中,下层产品受到上面包装件的压力,很可能导致包装件的损坏[1-2],因此,在实验部分设计了堆码实验;另外,实验部分根据运输包装课程的特点,设计了综合性实验——产品缓冲包装设计,运用所学的包装与防护理论对产品进行缓冲包装设计。通过以上分析,在物流运输包装课程教学中,设置这些实验是必需的,是切实可行的,它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运输包装的理解和掌握。
1.2增设运输包装实验课程后取得的效果
开设运输包装实验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丰富了理论教学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知识面,使学生能够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实验课程设置之前,该课程总课时为48课时,实验课时只有0课时,学生只具备运输包装的包装与防护理论水平,缺乏实践技能;实验课程改革后,运输包装理论课时为38课时,实验课时为10课时,填补了实践教学的空白。增设的运输包装实验课程丰富了运输包装教学的内容,将课堂上所讲的运输包装的理论和缓冲包装设计的知识与具体的操作联系起来,大大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面,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强化专业知识。(2)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利用学院的实验设备开展运输包装实验,强化训练学生的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同学们对运输包装工艺有非常感性的认识。通过运输包装方面的实验,学习与运输包装有关的实验技能,使学生从实践中掌握现代包装的技术方法和包装设备的使用。运输包装实验将与运输包装有关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引入其中,以产品包装与防护为出发点,构建的包装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了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学生通过动手参与实验,巩固了基础理论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掌握基本方法。在产品缓冲包装设计中,一方面要求学生动手操作,针对产品特点,合理选用包装材料、制定包装工艺规程,提高物流运输包装设计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包装件宏观质量和微观质量检验的实验,强化对包装件包装质量的检测能力。(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运输包装实验课程的开设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个体才能和潜能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创新精神形成,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更符合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各阶段学习中的相互渗透、前后贯通,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另外通过课堂教学训练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和整合,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打好基础。通过调查,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了现代物流运输包装设计的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包装件进行分析和性能测试,进而编制包装工艺规程,实际结果表明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增强。
2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措施
实验教学关系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要十分重视,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2.1加大实验教学投入,协调好教学关系
我们应该加大实验教学的投入,在这方面,学校应该增加实验教学购买耗材的费用,确保实验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同时实验教学人员和理论教学老师密切配合,是确保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
2.2增添企业实验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实验形式上,改革传统的验证型、演示型的单一实验形式,切忌知识堆砌和“填鸭”式教学。实验教学环节是使运输包装教学直观化和形象化的重要措施,要实现实验的教学功能,就必须根据我们的教学实际开展实验,将企业的包装设计及实验案例添加到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现代包装技术和设备,提高教学效果,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运输包装实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2.3开设开放性实验,为学生实验提供方便
实验室是人才能力锻炼的场所之一,起着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的作用[3]。各中心实验室面向全校,将现有包装相关实验室实行定期定时全天向学生开放,增加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对于因各种原因没有参加实验或没能完成实验要求的学生,进行补做或重做实验,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也有机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3结束语
关键词:运输包装技术;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考试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5X(2016)01-0087-04
0引言
包装工程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专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建设,如今包装工程已发展成一个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运输包装技术”是包装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核心课程。目前,在国内外开设包装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中,几乎都开设“运输包装技术”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流通过程中引起包装件损坏的各种因素,以及将这些损坏减少到最低程度所采取的技术方法和手段。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可以独立对产品进行运输包装分析和设计的能力[1-2]。
1运输包装技术课程的地位
设立包装工程专业的国外知名高等院校包括: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美国乔治亚州技术学院、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美国迈克吉尔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媒介大学、罗彻斯特理工学院、瑞典LUND大学、克莱姆森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这些高校都开设了“运输包装技术”这门专业课程。国内79所设立包装工程专业的本科高等院校,均将“运输包装技术”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可见,“运输包装技术”是包装工程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是包装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另外,ISTA中国、中国包装联合会运输包装委员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包装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机构每年都会举办“运输包装技术”领域的课程交流和学术交流,以推动“运输包装技术”的发展和与时俱进,加强国内外运输包装技术的交流与合作。“运输包装技术”课程于2014年获得东北林业大学重点课程建设支持,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是学生学好课程的基本保障,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如何调动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由灌输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是对该课程进行改革的重要目标。
2课程体系构建
“运输包装技术”课程紧密结合包装工程的专业特点,围绕运输过程中缓冲包装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系统介绍运输包装设计相关的动力学基础知识、流通环境条件、脆值及其评价方法、缓冲包装材料特性等,使学生掌握运输包装设计的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运输包装的缓冲结构设计、瓦楞纸箱设计、木箱设计、集合包装的选用、运输包装系统设计方法及运输包装件实验方法等,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应用于运输包装设计的方法[3-6]。在重点课程建设中,不断整合课程资源,构建更加合理的包装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凝练课程内容,课程扎根理论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由此,构建了该课程的课程体系结构图,如图1所示。将课程体系构建成3个层次,第1层中将课程内容按照国际通用的缓冲包装设计六步法划分为7部分主要研究内容;第2层中针对于主要内容展开,分章节对运输包装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介绍,限于篇幅有限,图1中课程具体内容只标注了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内容;第3层为课程实验,结合课程内容共安排4个必选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设自选实验,实验方案通过主讲教师审查后便可开展实验[7]。在所有课程内容完成后安排课程设计环节,学生需要运用课程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结合设计对象的特点,分析过程中,每个环节对产品损伤的严酷程度,设计合理的运输包装方案。通过课程设计实践训练,调动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学生真正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身体验专业知识的应用价值。
3教学模式改革
“运输包装技术”课程内容兼顾理论、设计和实验等多个方面,具有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的特点。课程教学改革注重将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由此,在课程教学中重点进行如下教学模式的改革。(1)在课堂讲授中,注重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的讲解,把重点、难点内容通过案例分析由浅入深讲解,加强学生理解。同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大量的运输包装前沿技术和方法以生动、有趣、形象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启发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课程教学中,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结合某企业与某物流公司的一场纠纷,提出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问题是属于物流公司的事故,还是产品结构或运输包装设计的问题。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要求学生课余时间多观察多了解实际产品运输包装的形式及物流运输方式,对此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调动学生钻研探索的积极性,并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然后引出科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8]。对于新型的运输包装结构设计或生产工艺等问题,借助学生认识实习的机会,有目的地选择相关企业,让学生了解实际生产过程及最新动态,使枯燥的理论教学内容变得活泼生动。(3)应用互动式教学方式,每一个新知识点讲授前先提出问题,比如为什么在某产品的公路运输过程中并没有高强度的跌落发生,却产生大量产品破损呢?让学生思考问题,然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带着问题听课,引出共振现象是引起此问题发生的根源,由此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分析问题。(4)“运输包装技术”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较深,很多科研问题都源自于此,因此相关的科学研究及科技很多。在授课过程中对于一些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广泛查阅科技文献,安排阅读报告环节,让学生从“查阅文献-选题-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阅读报告”全过程中,对其分析问题和科研能力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小组和申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切身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增强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5)“运输包装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实践环节的建设也是该课程建设的重点,实践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必修的4个实验项目、自选实验项目、课内实践、课堂设计训练和课程设计等环节。在实验环节中,由原本的“验证型、认识型、单一型”向“应用型、设计型、综合型”转变,增强学生的设计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9]。在课堂设计训练和课程设计环节,学生自主完成某一产品的运输包装方案设计,要求学生能正确选择缓冲包装材料并设计出满足要求的运输包装方案,并制定包装件测试实验大纲,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包装行业对包装技术人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际操作能力,为未来成为包装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打下了扎实基础。(6)学习中心平台的应用。在学校大力倡导课程教学改革的推动下,学校为教师提供了校园网上的学习中心平台,作为课程的网络平台。“运输包装技术”课程相关的课程简介、课程大纲、教学日历和课程习题等资料都已经上传学习中心平台,学生可随时查看课程相关资料。另外,为了辅助课程教学,针对于课程中重点、难点的知识内容,特别制作了时长5~10min的音视频微课,提供给学生课余查看。这些微课片段主题明确,比如:跌落对产品的损伤、创新缓冲结构设计方法和防振包装设计方法等,针对于某一个知识点,以实验视频、实况录像和课件视频等鲜活生动的短片形式展示给学生。微课时长很短,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非常好的辅助教学效果[10-11]。
4考试方法改革
“运输包装技术”课程,第一批加入到学校倡导的考试方法改革中,增加平时考试1次,考试成绩按比例核算。针对于课程体系中各部分内容的特点,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巧和应用能力等方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质量。在考核过程中采取考核成绩由多部分组成,其中包括:平时作业、课堂测试、课堂讨论、阅读报告、设计实战、实验报告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考核方式灵活化,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列入考核范围,提高学生课堂专注性。鼓励学生广泛查阅课程相关的研究资料,使学生掌握该课程国内外最前沿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激发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将设计环节列入综合得分,使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实践中的细节,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更加合理的运输包装方案,提高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同时,通过期中闭卷考试和期末闭卷考试,考核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并结合考试情况调整教学方案,全方面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5总结
“运输包装技术”课程是包装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结合课程特点对该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明确课程主线,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针对各部分课程内容特点,分别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多种考试方式相结合,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加强课程实验、课堂设计训练、课程实践和课程设计等环节,使其贯穿于课程各部分内容,通过使学生参与到实验和实践中,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使课程成绩得到提高。该课程改革方法已应用于教学中,初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将继续探索,不断完善课程教学方法,建设优质课程。
【参考文献】
[1]高德.面向新世纪的包装工程专业建设探索[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2,10(1):22-23+52.
[2]宋海燕,黄利强.运输包装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5):126-127.
[3]陈春晟,王桂英,张群利.基于林业特色的包装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森林工程,2012,28(1):84-86.
[4]李琛,肖生苓,李耀翔.森林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5):133-137.
[5]徐淑艳,王桂英,温慧颖,等.包装工程专业课考试方法改革的探讨———以“包装技术基础”课程为研究对象[J].森林工程,2014,30(1):194-196.
[6]温慧颖,徐淑艳,王桂英,等.以林业院校为视角进行创新型绿色包装人才培养的研究[J].森林工程,2014,30(2):189-191.
[7]都学飞,李萌.运输包装实验课程内容设置及其效果研究[J].轻工科技,2013,178(9):162-163+171.
[8]滑广军,向贤伟,赵德坚.《运输包装》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23(2):106-108.
[9]都学飞,李萌,张德勤.物流运输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95(4):119-120+127.
[10]陈琳,王运武.面向智慧教育的微课设计研究[J].教育研究,2015(3):127-130,136.
[11]陈琳.中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J].教育研究,2012(4):50-56.
本文以运输包装教学改革为研究目的,主要针对当前运输包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内容枯燥、试验环节老旧、课程设计纸上谈兵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以计算机虚拟技术和网络为基础的运输包装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运输包装;教学改革;虚拟实验室
《运输包装》是包装工程专业必修课,研究在流通过程中引起包装件损坏的主要原因,并利用相关技术使得包装件的损坏减小或者降到最低[1]。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包装动力学理论基础和运输包装系统设计。通过开设此门课程,使得学生掌握运输包装基础理论、设计方法和实验技能,使其具有能够独立设计产品运输包装系统的综合能力。因此,《运输包装》课程是完成包装设计、保护产品的重要环节。当前,各个高校的包装工程专业均开设《运输包装》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模式不尽相同,教学效果较差。因此,针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旨在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对《运输包装》课程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以期达到改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1.《运输包装》课程教学现状
《运输包装》课程一般由讲课、实验和课程设计三个环节构成[2],目前各高校《运输包装》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学内容陈旧;第二,教学方法单一、枯燥;第三,教学手段落后;第四,实践教学缺乏创新性;第五,课程考核体系不完善。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解决办法。
2.解决办法
利用当前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将其融入到《运输包装》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教学内容生动化、教学手段先进化、考核办法科学化。
2.1教学内容生动化
2.1.1课堂教学
2.1.1.1开发一套完善的教学课件利用幻灯、动画和视频三种手段,制作《运输包装》教学课件。
首先,采取模块化教学[3],将《运输包装》课程内容分为五大模块,即缓冲包装设计、运输包装容器设计、集合包装设计及物流系统设计。根据每个模块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制作相应的课件。如集合包装设计模块,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接触集合包装,很难理解集装箱内包装件堆码方式与装箱率的关系,因此,在这一模块中引入“集装箱装箱优化设计”软件,用视频演示和软件操作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将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其次,根据每一章节的特点,教师设置相应的思考题,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进行讲解[4],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1.1.2建立QQ、微信学习群
课下加强学习交流。当前,智能手机日益普及,大学生对其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利用这一特点,由专业课教师组织建立运输包装教学QQ群和微信群。群成员包括应往届的大多数包装工程专业学生。由教师负责管理,针对运输包装知识进行主题讨论,这样既解决了大学生课下提问不方便的问题,又能促进师生之间和学生间的交流,在交流中不仅了解了课堂所学,还能通过往届学生的交流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由“在手机中玩”转变成“在手机中学”。例如,本校12级学生在复习考研试题时遇到了一道纸箱抗压强度计算的问题,通过在群里跟教师和同学们的讨论,学生们积极查找资料,最终很快把问题解决。
2.1.1.3引入辅助软件
《运输包装》课程多年来一直沿用纸质教材讲授加实验室实验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当前,运输包装设计实际工作中已不再运用公式计算校核最终完成设计,取而代之的是相关辅助设计软件。比如,PRO-E,SOLIDWORK等软件应用与缓冲衬垫设计中,能很好地完成衬垫各种结构的精确设计,为准确开模做准备。另外,还有一些研究人员开发了托盘码盘优化和集装箱装箱优化软件,在提高码盘率和装箱率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些软件在工作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在运输包装课程中添加上述辅助软件的教学既是就业需要,更是包装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2.1.2实践教学
2.1.2.1引入虚拟动态仿真实验室
[5]针对当前学校资金紧张,多数学校无法购买相应试验设备,学生无法完成相应的实践环节,使其试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因此,引进或开发运输包装虚拟仿真实验室,让学生以虚拟身份进入工厂车间,熟悉各个环节的试验工序,并掌握相关工作原理,既可提高学习积极性,又能达到很好地学习效果,而且还能弥补教学经费不足的缺陷。如本校针对食品包装特色,建立了啤酒加工虚拟仿真实验室,学生可以以工人身份进入虚拟车间,了解啤酒的生产、灌装和包装等工序。
2.1.2.2建立实习基地
一般包装工程专业院校均开设有“生产实习”,每所学校的实习时间不同,效果良好。本校包装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环节开设在第五学期,为期一周。以指导教师联系相关企业,并建立实习基地。一般包括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和食品加工等三类企业。在进厂实习前,均进行实习动员会,并要求学生针对运输包装、包装材料和包装结构等课程内容写出相关问题,待进入工厂时进行现场解决,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完成实习报告,并进行答辩,经过几年的实践,这种实践教学效果良好。
2.1.2.3将实际问题与课程设计相结合
多数高校均设有运输包装课程设计环节,但多年来课程设计均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根本无法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利用学校教学实习的阶段,学生深入工厂,去参观并不断发现问题,将其转化为课程设计的题目,让学生去亲身经历解决包装问题的过程,即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2.2教学手段先进化
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课上教学和课下交流中,均使用多媒体课件、工厂视频以及动画动态仿真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切实感受专业的特色,拓宽视野。课程设计教学中,要求学生提交课程设计说明书,并完成某件产品的整体运输包装设计,包括缓冲衬垫、运输包装容器以及集合包装的平面三视图、三维立体装配图,并进行纸箱或者纸盒打样。
2.3完善考核体系
《运输包装》课程分为课堂教授,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三部分。一般院校均将课程设计部分单独作为一门课程进行考核,课堂讲授和实验教学两部分进行综合考核。在课堂部分考核中,多数学校“一卷定输赢”,以AB卷形式进行考核,而课程设计部分则以课程设计说明书为考核依据。这种考核方式过于死板,无法达到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首先,利用计算机数据库语言或程序,建立《运输包装》试题库,该试题库分模块建立子试题库,每模块设置不同的题型,并将其划分为难,较难和容易[6],并根据教学需求,不断进行完善。每次考试选题,由计算机随机选择,并权衡难以和知识面的涵盖广度,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试题。建立试题库后,可以解决教考不分离造成的主观性,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扎实。其次,课程设计部分,采取提交课程设计说明书和答辩两个环节进行考核。课程设计说明说占60%,答辩粘40%,答辩不及格,整个课程设计不合格。这样就减少了学生互相抄袭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李立,雷桥.《运输包装》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35-136.
[2]李国志,李文凤.基于课堂单元的高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以《运输包装》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2,(10):209.
[3]吕幼军,张蕾,孙彬青,等.包装工程专业模块化教学初探[J].上海包装,2013,5(4):58-60.
[4]高文华,王建清,吕幼军.改进《包装材料》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J].包装世界,2013,5(4):52-53.
[5]王莹,王宝中.包装工程运输包装虚拟实验室建设[J].河北能源职业学院学报,2012,47(4):60-62.
下面,笔者就通过具体案例为大家介绍ISTA标准在速冻食品运输包装测试中的成功应用。
速冻食品的运输安全问题
速冻食品是指将需速冻的食品经适当的前期预处理后,在急速低温(一般指–18℃以下)的环境下加工而成的冻结食品,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完全在低温环境中维持食品原有的品质,最大限度地保存食品的营养成分,而无须借助任何防腐剂或添加剂。
速冻食品的产销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加工、包装、储存、运输、仓储、销售。在整个过程中都要保证速冻食品处于连贯的低温环境(一般为–18~–20℃),不同种类的食品具有不同的低温要求。
然而,对于速冻食品的包装及运输过程,往往很难保证其全程处于连贯的低温环境,尤其是在转移和搬运过程中,极可能造成速冻食品在一段时间内发生解冻,从而导致速冻食品表面出现水气凝露、食品软化等现象;而当速冻食品再次置于低温环境中时,水气凝露就会在速冻食品表面冻结形成冰霜,解冻时间越长,冰霜就越多。这样反复多次的解冻、冻结,很容易滋生细菌,从而产生速冻食品的卫生安全问题,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解冻是速冻食品在转移和搬运过程中产生的常见现象之一,也是对速冻食品造成卫生安全危害的主要过程之一,因为其容易使速冻食品遭受冲击、振动、压力等多种环境危害,如硬质速冻食品容易出现断裂、裂缝等情况;速冻食品软化后容易在食品之间、食品与包装之间产生粘连现象等。
速冻食品运输包装的测试要求
对速冻食品运输包装进行安全测试之前,首先要对速冻食品的实际运输环境进行充分分析,从而判断需要进行哪种单项测试。
在分析速冻食品的实际运输环境时,不能忽略速冻食品运输包装的转移和搬运过程,如果将连贯的低温环境定义为“冻”的过程,将搬运过程定义为“化”的过程,那么速冻食品的实际运输环境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冻(生产仓储)化(搬运)冻(运输配送)化(搬运)冻(卖场销售)的过程。
冻、化过程的反复转换容易产生冰霜,而对于瓦楞纸箱而言,湿度的变化又会造成瓦楞纸箱性能的衰减,所以需对瓦楞纸箱进行抗压测试。
运输和搬运过程中会因振动、跌落或冲击等对运输包装造成危害,所以对速冻食品进行相关的振动或跌落测试也是很有必要的。
案例解析:速冻汤圆运输包装
卖场销售的速冻汤圆的包装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袋内散装包装,二是袋内配有吸塑盘的包装。速冻汤圆通常是定点生产,然后向全国范围内分销,最后在各大卖场中进行零售。从包装到销售,速冻汤圆一般要经历如下过程:冷冻储存、出货装卸、冷藏车运输、收货装卸、冷冻储存、出货装卸、冷藏车运输分销、卖场收货装卸、卖场上架。为保证速冻汤圆在这一过程中的卫生安全,就需要对其运输包装进行严格的包装测试。
1.测试对象
本次案例选取了某公司生产的系列速冻汤圆作为测试对象,其单箱瓦楞纸箱尺寸为415mm×320mm×200mm,毛重为10.46kg,单箱产品数量为24袋,单袋产品重量为400g,包装形式为塑料袋散装(如图1)。运输仓储过程直接采用包装箱堆码,不采用托盘堆放。
2.测试标准
国际安全运输协会(ISTA)除了根据产品或行业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包装测试标准外,还专门针对一些特殊产品及其特定的运输环境建立了一个网络在线互动标准,即ISTA Project 4AB标准,目前该标准仅为ISTA会员开发。ISTA 4AB标准的主要功能及使用要求如下。
(1)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参数自行生成实验室测试计划或方案,主要包括产品描述、包装说明、运输分配顺序等内容。
(2)要求用户详细定义与描述目标产品的分配运输情况,如装卸、运输、仓储的情况以及与环境条件的叠加情况。
(3)借助ISTA标准所构建的后台数据库,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完成最终定义的测试计划或方案。
3.测试计划编制
进入ISTA Project 4AB标准测试计划在线互动中心(如图2)后,首先输入速冻汤圆及其运输包装的相关信息;然后将运输过程分解为“仓储搬运运输搬运仓储搬运运输搬运仓储”9个环节,并分别输入相关信息,运输过程的各项参数如表1所示;最后按照ISTA Project 4AB标准得到速冻汤圆运输包装测试计划。
4.测试验证
速冻汤圆运输包装测试的整个过程均需在相应的环境下完成相关测试项目,单项测试采用的测试方法如下。
(1)模拟运输过程中的低温冷冻环境,采用温湿度环境处理箱对速冻汤圆进行低温处理。
(2)对单箱速冻汤圆进行常温和低温冷冻处理后,再对空箱进行抗压测试。
(3)对低温冷冻处理后的单箱速冻汤圆,按要求完成跌落测试。
(4)对单箱速冻汤圆进行振动测试。由于振动测试是一个长时间的持续过程,并要求在低温环境下完成测试过程,所以需要采用干冰对速冻汤圆外包装进行低温处理,以尽可能模拟持续低温下的振动测试条件,同时采用配重进行振动加载模拟测试。
5.测试结果
完成上述测试后,经检查未发现速冻汤圆包装袋有破损情况,表明该批速冻汤圆运输包装达到了速冻食品运输包装测试标准的要求。
通过上述案例的解析过程可以得知,速冻食品生产企业在选择其产品运输包装测试标准时需要对产品的运输环境进行充分了解,然后再利用ISTA Project 4AB标准测试计划在线互动中心获得可供参考的测试计划,此外还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对产品运输包装的要求,制定一套企业独有的运输包装测试标准,同时对产品的运输环境进行监控与调整,以确保测试标准符合实际的运输环境要求。
小贴士
目前,涉及到速冻食品运输包装测试的相关规程和标准主要包括:1997年我国颁布的SN/T 0715-1997《出口冷冻食品类商品运输包装检验规程》以及2010年国际安全运输协会(ISTA)颁布的ISTA 6-SAMSCLUB标准。
那么,如何制定有效的大型运输包装件有效的试验方案,成为大多数企业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笔者将介绍国内外相关标准中规定的试验方法标准,大型运输包装件试验方案制定时的重要事项以及考虑的主要危害因素,供业界参考。
大型运输包装件的定义及分类
GB/T 5398-2016《大型运输包装件试验方法》中规定的大型运输包装件的定义为:质量与体积需要机械装卸的运输包装件(此类包装件的质量一般大于45kg,通常需要用包装箱、底盘或托盘进行固定或搬运)。ISTA 6-Fedex-B标准中规定的大型运输包装件的定义为:质量大于150lbs(68kg),底部允许使用叉车或标准货运托盘升降机搬运。
按照底部形式,大型运输包装件可分为无托盘结构(图1)、有托盘结构(图2)和滑木结构(图3)。无托盘结构大型运输包装件主要是运输大型家电产品(滚筒洗衣机或门冰箱等)和家具产品等;有托盘结构的大型运输包装件主要是运输机柜类产品和各类托盘;滑木结构的大型运输包装件主要是运输尺寸较大或质量较重的大型机电产品。
大型运输包装件的试验方法标准
1.国内大型运输包装件的试验方法标准
目前,国内大型运输包装件的试验方法标准主要是2016年5月15日实施的GB/T 5398-2016 《大型运输包装件试验方法》,与旧版标准相比,该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变化。
(1)明确了“冲击台面”的要求:冲击台面应平整并具有一定的刚性;其任意10mm×10mm面积上承受10kg的静载荷时,变形量不超过0.1mm;冲击台面上任意两点的水平高度差不得超过2mm,对于与冲击台面表面接触尺寸超过1000mm的试验样品,允许任意两点水平高度最大偏差不超过5mm;冲击台面的质量应为试验样品的50倍以上且足够大,以保证试验样品完全落在其表面上。
(2)在面跌落试验、棱跌落试验、角跌落试验和自由跌落试验中均增加了“在跌落过程中应防止试验样品产生倾翻”的要求。
(3)增加了自由跌落试验,将试验样品提起到冲击台面上方,可采用剪断绳索、电磁控制等方法释放试验样品,令其自由落下;也可以使用专用跌落试验机按GB/T 4857.5- 1992《包装 运输包装件 跌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试验。
(4)增加了倾斜试验,使用链条、吊索等类似工具将试验样品适当固定,防止试验样品在试验过程中倾翻。除非另有规定,将试验样品从垂直位置倾斜22°,观察其移动方式(倾翻或回到初始位置),然后将试验样品轻轻放回原来位置。在所有可能不稳定的方向上,重复以上操作。
GB/T 5398-2016标准中主要涉及到跌落试验(主要包括面跌落试验、棱跌落试验和角跌落试验)、自由跌落试验、倾斜试验、倾翻试验、滚动试验和堆码试验(主要包括顶面承载试验和侧面承载试验)、起吊试验和喷淋试验8种试验方法,但对于大型运输包装件需要增加环境试验、振动试验和稳定性试验等。
2.国外大型运输包装件试验方法标准
国外大型运输包装件的试验方法标准主要有ASTM D 6055《集装单元、大型运输包装件和框架木箱机械搬运标准试验方法》、ASTM D6179《集装单元、大型运输包装件和框架木箱野蛮搬运标准试验方法》、ASTM D4169-2014《运输包装容器和系统的性能试验标准规程》、ISTA 3B-2012《适用于零担运输的包装件》、ISTA 3E-2009《适用于相同产品的集合包装》、ISTA 3H-2011《机械搬运散装运输容器盛装的产品或包装件的性能测试》、ISTA6-Fedex-B《质量超过150lb(68kg)的包装件》和ISTA 4AB-2009《运输包装件在已知运输渠道》。
ASTM D6055标准中规定了叉车搬运试验、叉齿搬运试验、夹持搬运试验、推拉搬运试验、挂钩起吊试验、吊索试验8种试验方法。
ASTM D6179标准中也规定了8种试验方法,其中跌落试验规定了旋转棱跌落试验、旋转角跌落试验、旋转面跌落试验、无支撑自由跌落试验、冲击试验5种试验方法;稳定性试验规定了倾斜试验方法和倾翻试验方法;滚动试验规定了滚动试验方法。
ASTM D4169-2014标准中主要规定了10种危害因素及对应的试验方法(如表1所示)和18种物流运输情况以及试验顺序和项目,并在标准中详细规定了如何选择试验项目及相关试验参数。如果已知货物的质量、尺寸、包装形式和物流运输的类型,就可以根据ASTM D4169-2014标准制定一套完整的大型运输包装件试验方案。
ISTA 3B、ISTA 3E、ISTA 3H
和ISTA6-Fedex-B标准是特定运输类型下大型运输包装件的试验方法标准,经过国内外企业的多年使用,得到了大多数企业的认可,并成为企业大型运输包装件试验规范的重要依据。
ISTA 4AB标准是大型运输包装件试验方案的制定标准,需要了解试验样品的尺寸、质量、运输环节和物流详细信息,可以指定标准中对应的试验方案,了解的信息越详细,制定的方案越准确。
大型运输包装件试验方案制定时的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企业制定适合本企业产品的大型运输包装件试验方案时,需要收集产品输入信息、确定配送渠道、确定试验项目和强度等级以及确定损坏等级或接受标准。具体要求如下。
1.收集产品输入信息
建立产品易碎性目标,以临界加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冲击脉冲及波形表示。
2.确定配送渠道
为了确定要进行哪种试验方案,了解每个特定产品的配送渠道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并非所有试验方案都适用于所有的产品和所有的配送渠道。为此,大型运输包装件试验方案制定者必须根据配送系统、计划期限和成本目标来确定试验的合理程度。例如,使用人工搬运的单箱配送需要的试验方法标准可能不能用于带托盘配送。
3.确定试验项目和强度等级
所有的配送系统都存在某种程度的不正确操作风险,可能会导致产品损坏。大型运输包装件试验方案制定者(或包装工程师)需根据产品的特定运输渠道,制定大型运输包装件的试验项目,同时对运输渠道危害因素进行数据采集,制定不同程度的试验等级,一般分为较好、一般和恶劣3个等级。
4.确定损坏等级或接受标准
在现场就产品损坏的结果和获得所需的保护等级而带来的成本开支,来进行平衡每个包装试验都应有不同级别的通过/失败标准,所选择的质量接受标准对包装成本和设计时间都有着重要影响。一般分为3种等级:包装和产品均无损坏;包装有损坏,但产品无损坏;包装和产品均有损坏(需要考虑产品损坏的实际情况)。
大型运输包装件试验方案制定时考虑的主要危害因素
在\输过程中,大型运输包装件经历的危害主要体现在随机振动危害、机械搬运危害、堆码危害、环境温湿度危害和其他环境危害(包括捆绑、淋雨、低气压等)等方面。
(1)对于温湿度危害和其他环境危害,需要根据实际流通情况而定,一般作为可选项目进行。
(2)稳定性试验主要用于评估产品倾倒的倾向性。典型的装卸过程,包括上下斜坡的运输、滑托板装卸和机械装卸等,可能会将产品倾斜到一定程度,使货物单元不稳定。对于大型运输包装件,当它们超出稳定重心位置时就会变得不太稳定。当容易倾翻的货物单元会造成人员伤害的危害时到,就需要进行倾斜或倾翻试验,该试验对与重心比(重心的高度与底座最小尺寸的比)或高度比(高度与底座最小尺寸的比)较大的产品尤为重要。一般,包装件的重心比与高度比分别为0.25和0.50,一旦大于该比率,包装件就可能出现倾翻。
(3)机械搬运危害涉及到的试验项目较多,需要考虑的叉车搬运试验(旋转角、旋转面、旋转棱跌落试验和水平冲击试验)。根据企业选择机械工具的不同种类,试验类型还有挤压夹持试验等。
(4)堆码危害需要考虑仓储过程中的堆码情况,需要关注堆码层数、堆码时间和堆码方式。除了仓储堆码的情况,还需要考虑车辆堆码的情况,包括固定方式、堆码层数和顶部载荷的冲击强度。在进行大型运输包装件载荷强度试验时,需要比较堆码强度值和车辆载荷强度值,一般取其较大者即可。由于大型运输包装件的高度尺寸有可能较大,无堆码情况,那么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如果没有堆码情况那就不需要设计此项试验。
新型缓冲包装材料发展空间巨大当记者谈及目前国内运输包装的发展现状时,叶顺生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在运输包装过程中,往往采用气泡膜、保丽龙泡沫板、珍珠棉、回收牛皮纸、海绵、泡泡粒等作为缓冲包材,不仅占用大量仓储空间,而且使用起来繁琐,同时材料自身杂乱的包装方式也为终端用户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近年来,国际上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商品的限制加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运输包装的不合理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导致的。随着科研工作者对缓冲包装材料研发的深入,瓦楞纸板、蜂窝纸板、纸浆模塑、缓冲包装纸以及可降解塑料等缓冲包材也取得了很多技术上的突破,应用于运输包装的新型缓冲包装材料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但传统的缓冲包装材料仍然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这些产品在使用后的废弃物不仅对环境污染严重,而且其缓冲性能往往不能满足精密工业产品或易碎品的缓冲包装要求。随着终端用户消费观念的转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箱内缓冲保护包装材料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因此,不少企业转而选用更加美观、易存储回收、安全有效且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型包装材料。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商品生产和出口大国,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国内企业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日益提高,企业转型速度加快,企业不断推出升级创新的商品,商品的价值也随之升高,于是企业对运输途中产品的保护效果也越来越关注,对箱内缓冲保护包装材料的美观度、环保性、可循环使用性能等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电子商务行业的飞速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整个运输包装市场的蓬勃运作。实现运输包装的合理化意义深远运输包装的合理化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节约包装费用,降低包装成本,提高包装的经济效益,同时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其保护商品、方便储运、有利销售的实际要求。当谈及如何进行运输包装的合理化设计及缓冲包装在整个运输包装中所发挥的作用时,叶顺生认为,首先,实现运输包装的合理化要综合权衡和选用适当的缓冲包装材料及技术,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来选择合理的缓冲设计、包装结构、尺寸、规格等,合理的包装技术及方法是实现对商品有效保护的关键,同时,缓冲效果、防护、防潮等特殊情况都应当考虑到,以适应不同的储运需求。其次,应用于运输包装的材料一定要遵循成本更低、性能更好的原则,要能够为客户降低包装材料成本及物流费用开支。同时,在符合条件的流通环节中选择相对便捷,安全性较高的运输方式。第三,缓冲包装材料所占用的仓储空间和材料自身的运输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要能间接地为企业降低成本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包装人员在使用缓冲材料时的便捷性以及如何提高操作效率也是重要的因素。缓冲包装在整个运输包装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果箱内的缓冲包装没有做好,势必导致货损严重。货物如果是单件(单箱)运输,缓冲包装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如果是托盘运输,大部分情况下采用的是多件打包方式,这时可能整托盘的货物不容易受损,但是当拆开托盘外包装后,单件货物也可能面临二次运输和仓储情况,缓冲包装依然很重要。
坚持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对于缓冲包装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缓冲气垫包装系统的具体特点及发展,叶顺生认为,目前连续缓冲气垫包装系统在国内运输行业中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电子商务、医药、化妆品、物流运输、电子仪器仪表、工艺礼品、玻璃陶瓷易碎品、箱包、模特展示道具、五金机电等各行各业。运用气垫或气囊填充原理制作成内部缓冲用填充材料,较之传统的缓冲包装材料不仅缓冲效果极佳,而且使用方便,可循环利用。与此同时,缓冲气垫包装在未使用前为薄膜状完全平整,不占空间且可节省大量的运输费及仓储费。另外,缓冲气垫的抗震性强,防护效果好、支撑性绝佳,无污染性,环保可回收。作为中国地区最早从事新型环保缓冲包装材料的专业制造商之一,艾美森一直在关注着整个缓冲气垫行业的发展,同时瞄准国际市场,在努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的同时,也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同时积极引进国际领先的缓冲气垫技术及设备,努力推动缓冲气垫在国内运输包装领域的发展,公司主业之一的MINIAIR连续缓冲气垫包装系统是公司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典范。
关键词:太阳能材料 仓储 运输包装 管理
能源开发是社会和科技的重要项目,太阳能以其巨大的优势一直是能源研究开发的重要内容,人类对太阳能的使用由来已久,但科技的进步使得人类对太阳能的使用更加智能,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都主要归功于太阳能材料的研究和使用。太阳能材料要投入使用必然会涉及到物流,而因其自身的特点,太能能材料的存储与运输包装不能与一般物品同样对待,同时也要兼顾仓储和运输包装的成本,因此,对太阳能材料的仓储和运输包装进行有效管理,以降低太阳能材料的物流成本,促进太阳能的推广使用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 太阳能材料仓储管理
商品的流动往往都是暂时的,无论是运输前还是运输后,都可能需要对商品进行仓储管理,太阳能材料也不例外。但不管是生产后的仓储还是运输前的临时仓储,或者运输完毕后的入库仓储,对于太阳能材料来说都要注意加强对其保护。太阳能材料因其自身特性往往比较娇柔脆弱,易于折损毁坏,因而不能为了节省储存空间而胡乱堆叠;再者,能源材料一般都怕潮易腐蚀,所以太阳能材料的仓储地要保持干燥。
仓储必然需要仓库和管理,这就涉及到仓储成本。目前库存管理工作中ABC分类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仓储管理法则,有利于提高保管效率。所谓ABC分类法简言之就是将需要处理的对象按照其重要性以特定的方式分为ABC三类,从而确定需要处理的物品其价值的高低,以做出恰当的存储安排。
太阳能材料种类繁多,其价值也必然有高低之分,相应的重视度与价值高低成正比。按照不同价值和材料种类进行不同的仓储管理是科学合理的,高价值的材料往往数量比例不高,但价值占总价值的比重高,一旦发生事故将损失惨重,故而要格外重视;至于其余的BC两类,并非因其价值不如A而不予重视,只是程度上不如A而已。总之ABC分类法的核心在于分清主次,将仓储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1]
同时仓储空间的结构优化也是提高仓储效率,降低仓储成本的重要方法。仓储空间是指仓库用来保管商品的空间,包括货品占用的实际物理空间、潜在的利用空间、储存作业空间和无用空间。对于太阳能材料来说,仓储的注意点在于材料之间的安全间歇,故而,太阳能材料的仓储在保证安全间隔的前提下应当充分利用垂直空间,利用高层货架最大限度利用潜在的储存空间,同时预留足够的作业空间,保证太阳能材料能安全便捷地存储和出库。
二、 太阳能材料运输包装管理
太阳能材料的运输包装是太阳能材料完好便捷流通的前提。既是发展太阳能的要求也是物流发展的要求。对太阳能材料的运输包装进行管理目的在于避免流通过程中对太阳能材料的损害,减少运输带来的损失,保证产品及时顺利投入使用。同时,太阳能材料的运输包装选用既要考虑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又要注重环境效益,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运输包装设计作为一个日趋成熟的行业,对运输包装的设计有自身的原则:标准化,运输包装件的尺寸、质量和使用环境等都有相应的国内国际标准;集装化原则,单独的产品包装风险大成本高,因此运输包装设计一般偏向大型集装化,既降低成本又能保护产品安全;多元化,产品的多样化必然导致其包装的多样化;科学化,新材料和新技术对运输包装设计的影响至关重要,包装设计要积极探索和使用新材料和新方法与时俱进;绿色化,运输包装设计要尽量降低资源的消耗,使用环保可再生的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运输包装设计要考虑到产品受震动和冲击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常见的自然因素如雨雪、潮湿、雷电对太阳能材料有较大的影响,因而要特别注意。而人为因素主要是盗窃和过失遗失,这对运输包装设计来说,责任较小,更大的责任在于运输包装的监管上。
目前运输包装设计基本能满足绝大多数物品的有效运输需要,因此,商品能否顺利流通重点在于装载运输前对于商品的合理包装。实际生活中,在保证商品完好的前提下,物流公司更注重包装储存、装卸的便利和包装成本的降低。[3]不同产品有不同的包装要求,外部气候因素、运输环境以及产品内部自身的价值、规格、质量等都是决定包装选择的重要因素。而实际生活中,往往出现欠包装或包装过度的现象。
因此,对于太阳能材料的包装,要根据材料类型和价值的差异,区别对待。如有的材料多由玻璃一类易碎材料构成,必须做好防震工作,可选择泡沫塑料作为缓冲材料;而有的材料金属较多,必须防锈防腐,可选择纸制品材料类作为内包装,同时根据运输周期长短决定是否添加无害干燥剂。目前社会的运输包装材料种类繁多,要根据需要合理使用,保证太阳能材料的安全运输。[4]
太阳能材料的运输包装作为能源与环保的重要话题,也应当利用自身的优势。现代社会,物流发展越来越快,但物流运输制造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其中废弃运输包装材料占有很大比重。太阳能材料的运输包装要率先使用环保材料和可回收再利用材料,倡导物流行业绿色环保行动。[5]
三、 小结
太阳能材料的有效流通是充分利用太阳能的根本保证,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管理理念和方法来保证太阳能材料的安全便捷仓储和装卸,依靠科技进步和物流管理制度的完善实现太阳能材料的安全高效运输,降低太阳能材料从生产单位到使用客户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危害,加快太阳能材料的因地制宜使用,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山平.ABC法在库存管理工作中应用的研究--以徐州协鑫太阳能材料有限公司仓储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3.(21)
[2]李璐.光伏产品的运输包装设计及其数值模拟[D].2012.
[3]马卫静.新能源产品可拆卸式运输包装设计与CAE分析[D].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