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8 14:51:22
序论:在您撰写生态城市的建设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生态园林 生态平衡 生态效益
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培育了中国优秀的传统园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成为我们国家宝贵的财富和民族的骄傲,需要我们认真地继承与弘扬。随着社会的发展,更要求我们的园林事业在继承的基础上必须有所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要。面对新时代的综合需求,园林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园林功能的多元属性和园林建设规模化的发展趋向已经提到日程,园林由过去的封闭走向开放,由局部走向整体,由分散走向系统,已经成为园林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成为园林这一建设行业鲜明的时代特征。物质和生态园林的产生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顺应时展和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园林绿化方面狠下功夫,先后实施了市区七条主干道绿化改造,城市园林绿化提位升档、十万大苗进城等重点绿化工程,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7.8%,绿地率达4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2平方米,城市绿量得到大幅增加,绿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为进一步搞好城市绿化工作,推动“生态兴市”战略的实施,确保城市绿化工作不断上规模、上档次,我市确定今年的城市绿化具体目标任务为:全面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生态大市步伐。要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对生态园林有全新的认识。
一、生态园林的概念和科学内涵
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应用系统工程发展园林,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从生态园林概念的产生和表述可以看出,生态园林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1、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能够美化环境,创造宜人自然景观,为城市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娱乐场所;2、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3、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二、园林与生态平衡
一片森林,一个公园或一块草坪就是一个生态系统。进一步,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对城市生态系统来说就是缺一不可的。倘若没有环境,生物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也得不到赖以生存的空间,也得不到赖以生存的各种物质。因而也就无法生存下去。但仅有环境而没有生物成分,也就谈不上生态系统。从这种意义上讲,生物成分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园林则是重中之重。园林植物既是系统中其他生物所需能量的提供者,同时又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而且就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而言,园林植物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正因为如此,园林植物在城市生态平衡中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一个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状态,除决定于环境条件外,更主要决定于园林植物的种类构成及生长状况。
生态平衡是当前国内外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其自然界中,诸如森林面积减少,沙漠扩张,草原退化、沙化、水土流失,气候旱化,洪水泛滥,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等,都是生态平衡失调的表现。
人工、自然生态系统或人工生态系统,如农田生态系统或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食物网、食物链比较简单,遇到自然灾害或人为干扰,很容易使其结构破坏,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进行。人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低,只靠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维持有序的耗散结构,达到稳定的平衡状态的能力差。在城市化过程中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甚至破坏,特别是原有的生物群落大量减少或者不再存在,为了保持良好的城市环境与防治污染,必须在规划或改建城市时,就应该把建立适宜的城市面积园林绿地系统列入规划之内,奥德姆曾提出的一些大城市的建设中绿地面积应占1/3左右。我国目前规定新建城市绿地覆盖率应占30%,改建城市不应低于25%,但现实中的甚少。国外有些城市如西德的波恩市绿地覆盖率达33%,155平方米/人,公用面积人均23.4平方米。澳大利亚的堪培拉绿地覆盖率达60—70%,人均公园面积70.5平方米。挪威的奥斯陆绿地覆盖率占75%等这些城市绿树环绕,芳草如茵,花卉簇拥,环境十分优美,同时对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大力发展城市绿地系统,对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S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2-0033-01
1、引 言
在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倡导下,世界上许多城市都开展了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研究。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许多城市如上海市、长沙市、宜春市、扬州市、威海市、深圳市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
2、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
3、生态城市的规划主要内容
生态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1984年,联合国在其“人与生物圈”(MBA)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5项原则:(1)生态保护战略;(2)生态基础设施;(3)居民的生活标准;(4)文化历史的保护;(5)将自然融入城市。概括地说,生态城市规划要引进天人合一的系统观,道法天然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实现城市建设的系统化、自然化和人性化。同时,在规划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3.1 城市生命支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生命支持系统的活力。包括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光、热、水、气候、土壤、生物等)的承载力、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物质代谢链的闭合与滞竭程度,以及景观生态的时、空、量等的整合性。
3.1.1 水资源利用
加大科研力度开发各种节水技术、节水设备;雨、污水分流,建设储蓄雨水的设施;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下水道口采取隔油措施等;保护农田灌溉水;控制农业水源污染,禽畜牧场污染,在饮用水源地退耕还林。
3.1.2 资源开发与利用系统
提高资源合理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开发及再生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在城市区域内建立高效和谐的物流、能源供应网,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重新确定“废物”的价值,减少污染产生。实行低水平的能源消耗,优化能源结构与效用。
3.1.3 交通系统
发展清洁能源为燃料的绿色交通系统;车辆发出的噪声被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减少车辆在市中心及居住区通过;保留特种车辆的紧急通道;提高交通用地的利用效率;发展船运和铁路运输等。
3.1.4 绿地系统
重点建设大型生态绿地、环城绿地、大型交通绿地以及居住区绿地上,强调城市绿地的连通性、城郊绿地的结合性、景观与生态的共融性;在生态绿地的建设上维护和建立城市绿色廊道,保护野生生物栖息环境;保护乡土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3.2 人居环境
城市的表现形式是社区的格局、形态,人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主体,其日常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好坏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生态城市规划中强调社区建设,创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
3.2.1 生态建筑
开发各种节水、节能生态建筑技术,建筑设计中开发利用太阳能,采用自然通风,使用无污染材料,增加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和舒适性;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广泛利用屋顶、墙面、广场等立体植被,增加城市氧气产生量;区内广场、道路采用生态化的“绿色道路”,如用带孔隙的地砖铺地,孔隙内种植绿草,增加地面透水性,降低地表径流。
3.2.2 生态景观
强调历史文化的延续,突出多样性的人文景观。充分发掘利用当地的自然、文化潜力(生物的和非生物的因素),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建设健康和多样化的人类生活环境。
3.3 生态产业
生态产业规划通过生态产业将区域国土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和社会经济规划融为一体,促进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结合,为企业提供具体产品和工艺的生态评价、生态设计、生态工程与生态管理的方法。
4、生态城市的建设
4.1 转变思想。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推行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失衡战略,从而使城市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还不得不承受由于片面追求发展所带来的代价,如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等。生态问题大大削弱了我国城市发展的动力,甚至威胁到城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4.2 加快理论研究,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现在可持续发展到处都在讲。但是,如果没有能够指导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济理论和具体的评价指标,又如何知道决策和实践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呢?因此,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
4.3 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
4.4 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生态城市;建设;城市化
城中村是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滞后于时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的“都市里的村庄”,成为城市发展的绊脚石。作为我国城市化的一种特殊的城市空间现象,被视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难点问题。城市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城市化的浪潮在逐步地改变着城市原有的面貌。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大,城市生存环境的逐渐恶劣。生态城市的观念日益得到人们的支持。与此同时我们提出了改造城中村及建设生态城市目标,那么该如何改造城中村及建设生态城市,又该怎样改造城中村及建设生态城市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都是本文探讨和深思的问题。
一、城中村的改造
(一)“城中村”的形成
城中村形成的原因之一是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城市的数量、建成区面积不断增加、增大是以征收原有城市周边农村的耕地获得扩展的空间。失地的农民,却仍然留在原居住地,并且保有一部分供他们建房居住的宅基地,形成了“城中村”。另外,城乡二元体制是城中村形成的根本原因。随着城市的发展,城中村的区域优势得以彰显。因村民自建住房成为城市外来人员的首选而快速增值。土地及房屋租金收益最大化致使“城中村”形成的加剧。
(二)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
城市的迅速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城市问题,所谓的城市病,不但涉及自然环境。而且涉及人文环境的问题。随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土地被纳入城市范围,越来越多的城中村在城市中出现,成为城市发展的障碍。
以哈尔滨为例,每年供暖期近半年,煤炭燃烧致大气污染程度较重。因此,改善其城市的小气候意义重大。因此,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使城市的发展更加适合人类的居住,对城市的整体环境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生态城市的建设
(一)生态城市的含义与标准
生态城市是“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环境系统,研究侧重于环境特征、要素结构功能的变化,以及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有效的途径”,其内涵远不仅在于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的外表,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其社会和谐,对人性的尊重。
建设生态城市,要以自然、社会和经济三方面协调发展为基础。首先,在开发建设活动过程中既要保持在自然环境所能够承载的范围内,又要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其次,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创造自由、平等、公正、稳定的社会环境;再次,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开发新能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城市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以环境污染和社会失序为代价的经济发展给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人们逐渐意识到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
第一,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促进生活质量提高。城市生态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解决的根本途径是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根本在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第三,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优化投资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条件。优美的城市环境有利于吸引投资、发展旅游业。
三、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一)加强城中村改造,推进城市化进程
城中村改造不仅是农村、农民的事情,更是城市发展的大事,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在城中村的改造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城中村的改造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城中村的环境改造,同时也要对当地的村民的素质方面进行提高,采取不同的措施。居住景观的改变之外,更重要的是内在的自然融入,最终实现农民向市民、农村向城市的两大转变。
(二)加快生态城市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进行宣传保护环境方面的知识。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个人素质及修养。一方面,应该及时处理生活垃圾,倡导“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督促当地居民和暂住居民逐步树立环境意识。
生态城市建设要以城市生态系统为主体,城中村的改造要以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宗旨,城市化发展要“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理念为建设目标。
(三)城中村的建设与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采取密集发展城市的形式,在哈尔滨的许多城中村都有公交到达,例如哈达村在哈站直接有公交车经过。这样可以有效的减低人均能源消耗。
2.城市化发展要实行传统性的经济开发向现代化的生态建设转变。面对城市发展适合人居,注意产业在该区环境中的影响,注意绿地和三废的排放程度。
3.加强城乡经济的区域流和互动,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成长。在发展城中村的过程中,必须与生态城市发展相适应。
1.1地区概况
乌海市是内蒙古西部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位于黄河中上游,地处宁蒙交界处,市辖海勃湾、乌达、海南3个县级行政区,总面积1754km2,人口55万。现在乌海市已形成能源、化工、建材、冶金四大支柱产业,正加快推进国家级煤焦化和氯碱化工基地建设,力争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PVC生产基地、交易中心及全国重要的煤焦化生产、加工基地和交易中心。
1.2水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水资源状况乌海市位于自治区西部干旱地区,属严重缺水城市,全市可利用水资源量为2.14亿m3,其中,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1.2315亿m3,黄河水指标0.5亿m3,中水0.26亿m3,疏干水为0.1亿m3,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可利用量0.05亿m3。黄河是乌海市唯一一条过境河流,境内全长105km,多年平均流量862m3/s,多年平均径流量272.6亿m3。
1.2.2水生态环境状况乌海市地处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3大沙漠边缘,年平均降水量仅160mm,年平均蒸发量3286mm,是自治区典型的干旱少雨地区。辖区内16条季节性河流,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可利用量仅0.005亿m3。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水资源紧缺问题是制约乌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干旱少雨、荒漠化严重的环境中,水生态建设就显得更为重要。
1.2.3存在的问题一是水资源紧缺的实际问题。乌海市水资源利用已经达到2015年的总量控制红线,没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空间。水资源紧缺是制约乌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二是水系建设还比较滞后。乌海市各山洪沟防洪基础设施薄弱,流域水土流失严重,侵占河道的现象日渐增多,致使河道萎缩严重,对所在地区城镇的防洪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三是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不足。乌海位于三大沙漠的交汇处,生态基础脆弱,植被建设及绿化工作任重道远。四是水生态文明意识仍很薄弱。尽管在节水、保水、护水等方面开展过宣传教育工作,但离水生态文明的要求相差甚远。
2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乌海市立足城市长远发展,紧密结合本地特点,从产业转型、生态建设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和节约保护,陆续实施了“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甘德尔河水系治理”、“千里山水库”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结合地区实际,建设水生态亮点,以防洪水系为主线,大力建设龙游湾湿地,形成“点线面”一体的环城水系工程;积极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3发展水生态文明的基本思路
全面部署水资源管理、水系联通、湿地保育、水污染治理、水土保持、防洪安全保障、水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等涉水事务,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当地的全面发展。一是要坚持“尊重自然,保护优先”的原则,优先考虑黄河的保护,保护沿河湿地等河流生态系统;二是坚持“全面统筹,梯次推进”的原则,处理好本地生态文明建设和黄河保护的关系,将水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当中;三是坚持“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的原则,改善乌海居住及发展环境、保障水安全、提高城市品味,使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惠及民生;四是坚持“彰显特色,科学谋划”的原则,合理构建水生态格局,针对区域水生态环境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建设任务和措施,积极探索和创新,形成可供类似地区借鉴的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4打造乌海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具体措施
4.1围绕“乌海湖”建设健康水生态体系以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成蓄水为契机,实施乌海湖东岸岸线综合整治工程。以山洪沟治理为依托,建设集“防洪减灾、美化环境”于一体的城市防洪体系工程。多措并举建设“乌海湖”健康水生态体系。
4.2建设绿化供水工程,打造绿色生态安全体系根据生态绿化需要建设绿化供水工程,围绕生态绿化,实施一批绿化重点工程,建成一批公园绿地,打造绿色生态安全体系。
4.3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构建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框架体系,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全面提高水行政执法效能。对各项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并严格考核。深入开展水权转让工作,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严格水功能区划管理,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工作。
4.4加强乌海市水文化体系建设结合乌海黄河沿岸长河、大漠、高山、戈壁、古烽火台、村舍、田野所形成的独特自然风光,依托已建成的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做足山水文章,规划建设跨黄河两岸,融“高山、大漠、湖泊、湿地、绿洲”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西部漠上景观城市,打造“沙漠绿洲”,建设“水上新城”。
5建议
5.1健全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国家及内蒙古现有法律法规,逐步由行政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过渡,最终将发展成为以行政法为主体的科学管理。逐步整合现有水资源市场,由专门机构统一负责取水、供水、用水等不同水资源调配环节,逐渐形成取水有计划、供水有保证、用水有目的的新型水资源管理模式。
5.2推进水管理体制改革结合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分级管理、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权责明确、分工合理的职权体系。对照涉及水行政职权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内蒙古地方性法规,对条件成熟的部分管理职能逐步下放调整到位。
5.3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全面建立覆盖市、区的“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尽快出台相关制度文件,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确立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主体责任和监督管理的主体责任。
关键词:生态城市;现状;建设途径
1 引言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对生态保护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1]。为使城市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共存、持续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目前所倡导的建设“生态城市”,进一步促进了从高碳城市向低碳城市的转变,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研究计划中首次提出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对生态城市的内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目前,国内外对生态城市的共识概念是:生态城市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指导城乡发展而建立的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安全舒适,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2]。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包括和谐性,生态城市的和谐性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具有合理的生态结构,城市体现出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和谐;可持续性,体现为自然、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高效性,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程度的减少资源的消耗,使有限的物质和资源循环利用,降低能耗,最大限度获得效益;整体性,不单独的追求经济效益或是环境的优良,注重整个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益,谋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
2 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
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在1984年,江西省宜春市就进行了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截至2011年2月有230个地级以上城市提出了以“生态城市”为建设目标,占全国比重的801%[3]。但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着很多问题,由于前期的发展经验不足,意识落后和政策上支持不到位,过度强调发展经济,导致城市的发展结构单一,生态基础差,城市的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超出承载负荷,形成总体环境的低质性。这就为后续的生态建设带来很大的不便。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3 生态城市的建设途径
3.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
通过加大宣传的力度和方式,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使人们知道自己在环境
中的位置和环境责任,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模式,推进全社会厉行节约,节能减排,提升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自觉性。逐步引导到居民日常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从而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行[4]。
3.2 发展生态经济,调整产业结构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同时也带来的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前粗放的传统经济模式,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能源消耗高,形成生产系统的弱势性和低效性。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注重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理念,调整城市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从根本上改变城市旧有的粗放发展模式。
3.3 发展生态技术,增强产业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城市建设中要始终注重科技创新,以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生态技术革命正在兴起和发展,对资源和能源进行可再生利用,投入少量的能量,产生较低的污染或无污染,要与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所建立好良好的合作机制,共同研发生态技术对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再循环技术攻关。此外还要吸收、合作、直接引进国外先进环保技术,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逐步走上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之路,给生态城市建设以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4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科学的规划要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要把生态建设、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综合考虑。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根据发展需要和资源条件。完善规划,确保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避免无序发展,资源浪费,污染恶化。合理布置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的位置,以人为本,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和城乡环境治理,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5]。
3.5 环境污染综合整治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实施区域内污染源的综合整治,对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要责令限期整改或关停,加大处罚力度。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准入门槛。要求企业采用能耗低、污染少的清洁生产工艺,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以建设清洁舒适、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
3.6 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加强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和交流,努力促进实现技术与资源共享的跨区域流动、优化重组和互惠共生。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承担相应的生态义务和责任,实现整体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协调发展。
4 结语
生态城市是依据生态学原理提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城市,必须以科学、发展和变化的观点,来探索生态城市建设问题,不断探索、研究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努力推动城市稳步、合理的朝着低碳、生态、绿色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梅红霞.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生态城市建设-以淄博中心城区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8):31~32.
[2] 于洪存,贾玉鹤.沈阳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然性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11,30 (2):12~14.
[3] 李 迅,刘 琰.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城市规划学刊,2011(4):23~29.
关键词:中小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策略
生态城市是一种未来理想城市的模型[1]。对于中小城市来说,虽然近几年一直在迅速的发展,但总体来说城市化进程还不是很成熟,在这个阶段进行生态规划建设更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我国中小城市生态规划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1、制定适当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中小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越来越快,但是中小城市的文化水平不高,农村的人口相对比较多,由于城市总体不够发达,城市中的基础设施也比大城市中的要落后一些。为使得中小城市获得长足的发展,应制定适当的城市化发展战略,以城市的发展带动乡镇的发展,注重对城市的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的保护与管理。在发展城市的同时应注意城乡之间的关系,乡村的发展同样会对城市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中小城市快速发展,是实现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关键。
2、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体系
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还未对城市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但中小城市正在快速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对环境的污染会越来越严重。中小城市在进行生态规划建设时应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减少污染的排放,建立改进生态保障检测体系,为建立一个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优美的城市而不断努力。
3、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制度
在对中小城市进行生态规划建设时,我国的法律保障明显有些不足。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只有建立完善法律保障制度才能让中小城市的生态规划建设能够有法可依,从而秩序井然的进行[2]。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应用法律手段进行有效的监督、规范。因此,法律是使中小城市生态规划建设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根本保证。
二、中小城市的生态规划建设策略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中小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发展。注重市场的需求,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体现出当地的优势项目,增加农业产业的收益。在保证粮食的种植能够基本满足人们需求的基础上,加大对林木、蔬菜的种植力度,尤其是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将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进行合理过度,能够给城市带来巨大的收益。新兴产业的出现能够刺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城市的居民很多并不直接从事农业作物的种植工作,但是在假日休闲时光里,会对休闲观光农业有很大的兴趣,带着孩子去室内生态观光园采摘蔬菜等活动是现代市民比较追捧的休闲方式。农业的发展是缓慢的,但是将农业这个第一产业调整为第三产业,就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对于农林牧渔业的内部结构调整应注重品种结构的优化,如小麦、大米、果品、花卉等作物,加大对优质专用品种的培养,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中小城市生态规划的建设。
2、积极开展生态旅游业
为建设生态城市,对中小城市的生态规划进行建设,应积极开展生态旅游业,以拉动经济快速发展。如可以建立盆景观光园、文物观光园等。近来旅游业逐渐发展起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于观光旅游的需求越来越高,中小城市应抓住时机,即使没有天然的旅游景点,也可以发展生态旅游业,体现当地的优势,建立一批优秀的度假村,吸引各地的人们前来观光旅游,不仅发展了城市的经济也使得城市在生态规划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在开展生态旅游业的同时也应建设良好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在住宿、交通、饮食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加大宣传,开展一些以“绿色健康”为主体的活动[3],吸引人们的目光。积极开展生态旅游业为,发展生态经济,更好的促进中小城市的生态规划建设。
3、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
城市规划建设不能忽视对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保护,良好的环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加大对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才能促进中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应从水质改善、生物多样性、控制污染排放等各个方面进行。对饮用水的保护应合理落实到该地负责的单位或者个人,改善水资源的管理措施,让水资源能够得到持续的使用。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水资源,应进行污水处理,以使处理过的水资源能够得到二次利用。对水资源的保护还应该加强监控力度,时刻掌握水资源质量的动态变化。除水资源外,对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湿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也应该加大力度。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不应只靠政府进行管理,还应发动所有市民一起行动起来,共同为中小城市的生态规划建设出一份力。
4、积极创建环境优美乡镇
当前,农村中的垃圾处理效率还相对较低,生活垃圾没有实行统一的存放,村民进行处理垃圾的方式一般是焚烧,这样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应在农村管理中将垃圾定点存放,集中进行整治。为加快城镇一体化的建设,应精心设计,逐渐改变农村的生活方式。由于农村现在的最大问题是环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可以鼓励人们积极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对环境质量整治比较好的乡镇进行物质奖励,这样人们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取得的效果也会比较理想。创建环境优美的乡镇能够推动城市一体化的建设。
结束语:
中小城市的生态规划建设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实施,注意调整农业、发展生态旅游业、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加大对乡镇的发展力度,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从根本上促进中小城市的生态规划进程。
参考文献
[1] 杨保军,董珂.生态城市规划的理念与实践――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为例[J]. 城市规划. 2011,11(08):36-37
[2]刘妙桃.生态城市建设的理性思考[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12(07):29-30
关键词:生态城市;现状;建设;对策
生态城市的定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从狭义上讲,指的是依照生态学原理建立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健康的居住环境。从广义上说,生态城市的涵义要更深一些,即在人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建立起一种全新的文化观,不只是建立一种良好的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依据生态学的原则建立一种社会与经济与人类都协调发展的社会关系,目的是为了在有限的资源环境内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
1.1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特点
要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首先需要了解生态城市的特点。与传统的城市相比起来,生态城市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和谐性。生态城市强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和谐,众所周知,和谐这个概念,范围十分广泛,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然与人共同生活存在的方面,人类回归自然同时自然融入城市之中等方面,都要体现和谐的概念,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和谐则更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和谐。
第二,可持续性。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考虑时间,也要考虑空间问题,将时间与空间进行完美的协调,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又能兼顾到下一代,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第三,高效性。传统的城市在资源利用上效率较低,导致很大浪费,而生态城市却能提高自然界资源的利用效率。无论是在自然资源,还是人力资源上,都能完全高效率利用,物质、能量循环再生,各行各业之间的关系都能得到很好的协调。
第四,区域性。生态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区域的概念,是基于区域之间的平衡。但各个城市之间却也是相互影响制约的,因此,只有区域协调才能有生态城市的协调发展。
第五,整体性。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很宽泛,优美的环境以及繁荣的城市建设是一个目标,但新时代的生态理念要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时,也要注重提高人类的质量,力求在整体水平上进行提升。
1.2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
“九五”期间,我国的环境发展有大幅提升,环保方面有很大改善,但依旧有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状况,生态恶化甚至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等等,都是侵蚀我国环境的主要因素。环境的恶劣,将会诱发多种疾病的产生。
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探索生态环境建设。第一个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的生态省市海南省,随后,吉林和黑龙江又分别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之后,我国的许多城市比如上海、、宜春、长沙、深圳、扬州等城市都将生态城市的建设作为发展目标。近几年,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势头越来越好,2002年8月19日至23日,我国的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成功在深圳举行,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对城市的生态化以及人文环境的建设都将是一个极大的推动作用。虽然有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依旧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2 如何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
生态城市的建设,一方面涉及到城市各方面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以及生态恢复情况,另一方面,也涉及到人们的价值观念、日常生活方式以及政策法规等的建设。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来,无论是综合国力、科技水平,还是人口的素质以及意识观念,差距都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时,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具体国情是环境差、人口多、底子薄,为此,我国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生态环保意识的建立,是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和基础。为了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进行一定形式的宣传教育是必须,此外,还应让市民体会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种好处与便利,从实际行动中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规范环境行为。
2.2 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如果没有指导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在实践中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制定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时,要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相互作用关系理解通透。另外,由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多样,具体制定评价指标时,要在各个方面都设定具体的指标体系,形成阶段性的目标。基于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进行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
2.3 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保护是进行城市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以及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完善的环保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建立环保机制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政府加大建设力度,对保护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维护激励。比如,国家要提升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等等,都是政府主导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二是在市场中引进环保的价值观念,比如通过税收、环境产权等手段来确定人与自然的关系,遏止环境滥用情况的出现等等。三是提高公众参与能力,公众参与是建立完善环保机制的重要手段,在环境决策参与、环境投资参与、环境监督参与等方面,都要将公众参与作为一个目标。具体措施有很多,例如,修订法律,在法律层面上让公民明白自身的法律权利与义务;修改决策程序,让公众能参与到环境保护措施的决策过程中等等,都是提高公众参与能力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子君.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J].环境保护,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