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区域环境质量范文

时间:2024-03-08 14:51:21

序论:在您撰写区域环境质量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区域环境质量

第1篇

1 研究目标及意义

此论文主要以工业区域的典型固定低架点源为研究对象,针对受低架污染源影响的区域,运用AERMOD模型,预测区域在减排政策实施前后典型固定低架点源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差异,研究减排政策的实施效果,为工业区域的环境管理和政策导向提供基础,对现实环保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研究内容

(1)调查工业区域在2014―2015年期间的减排政策和减排对象,基于AERMOD模式对整改前的典型固定低架点源的环境影响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研究典型固定低架点源对区域的环境影响程度。

(2)调查区域实施的减排政策,针对典型低架点源开展的环保治理工程方案措施及其治理效果进行调查,并对环保工程的效果进行调查。

(3)基于AERMOD模式对整改后的典型固定低架点源的环境影响进行模拟计算分析,通过模拟计算的结果分析减排政策带来的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同时搜集当地2014年和2015年全年的常规监测数据资料,对比模拟计算的预测结果和实际监测的调查结果,分析结果的相关性及不相关原因。

3 研究工具和技术路线

(1)研究工具。

此研究??用EIAProA2008软件运行AERMOD模式,该软件由宁波环科院(SFS)六五软件工作室研究开发,主要依托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进一步预测模型中的AERMOD模型。

(2)技术路线。

①利用AERMET、AERMEP处理原始气象(包括地面气象数据以及探空气象数据)、地形数据,在运行AERMET、AERMEP基础上运行AERMOD。

②基于当地的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对典型低架点源整改前后的污染源强运行计算,得出结果。

③运用EIAProA Drawer直观表征整改前后的典型固定低架点源对区域的贡献值浓度情况,对比研究实施整治的效果。统计2014―2015年的全年监测数据,分别分析年均浓度和日均浓度的变化情况,对比理论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4 2014年典型固定低架点源对模拟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

按照此次研究方向,对区域内在2014―2015年接受整改的典型固定低架点源进行了调查,这些污染源均在2014年至2015年期间完成了环保整改工作,接受整治的污染源类型主要分为锅炉燃料废气和有机废气。

根据2014年的常规监测结果,区域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达标,占标率为40%;日均浓度稳定达标,最大值占标率为53.3%;区域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达标,占标率为50%,日均浓度最大值出现超标,最大值占标率107.5%;区域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超标,占标率为155.7%,日均浓度最大值超标,占标率为134.7%。

根据模拟计算结果,2014年,各典型污染源在区域内主要特征点的SO2日均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在0.83%~15.36%范围,SO2年均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在0.286%~8.16%范围;NO2最大日均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在1.95%~29.7%范围,NO2年均浓度贡献值占标率为0.444%~12.19%;PM10最大日均浓度贡献值占标率为0.964%~30.38%,PM10年均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在0.21%~10.5%;VOCs最大日均浓度贡献值为0.018 938~0.018 938 mg/m3,VOCs年均浓度贡献值为0.000 974~0.158 486 mg/m3。各典型低架点源排放的SO2、NO2、PM10和VOCs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贡献均有一定的份额,污染物的排放带来了明显的环境质量影响。

5 区域减排政策及典型固定低架点源治理实效

2014―2015年期间该区域实施了减排政策和具体工作方案,重点工作方案包括:(1)积极推行工(产)业园区集中供热;(2)削减挥发性有机物,控制臭氧污染。

该区域主要存在的污染源为燃料烟气和有机废气,在减排政策的实施下,针对区域内的典型污染源开展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典型污染源得到了有效削减。

区域内的锅炉废气主要采用集中供热替代和改用清洁能源的治理措施,该项措施的实施使得典型低架点源排放的SO2下降幅度达99.0%、NO2下降幅度达91.9%、PM10的下降幅度达99.7%,减排效果显著。

针对VOCs,区域内重点排放大户削减明显,使得典型低架点源的VOCs排污量下降了89.1%,减排政策实施的效果显著。

有机废气分别采用了单一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脱附再生的治理工艺以及氧化分解的治理工艺,其中单一活性炭吸附法效率最低,仅达61.4%,另外两种处理工艺运行效果良好,分别达90%和89.4%。有机废气的治理工艺效果差异性较大。

6 减排治理后典型固定低架点源对区域环境的模拟计算分析

(1)减排措施对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效果显著。其中环境空气质量中SO2的日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14.65%,年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7.82%;NO2日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22.31%,年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9.29%;PM10的日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30.101%,年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10.474%;VOCs的占标率最大可下降1.011 2 mg/m3,年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0.138 43 mg/m3。

(2)SO2和PM10在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结果反映出了减排政策的实施效果,但模拟计算的结果偏小,可能是由于选取的典型低架点源尚不全面所致。NO2在环境空气质量中的浓度变化未反映出减排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二氧化氮受燃料使用总量的影响较大,而受燃料类型的影响较小所致。

第2篇

环境污染尤其是水环境、大气环境污染往往是跨行政区位的全国性问题。在现行的以行政区域为基本划分的环境管理体系中无法很好的做好区位之间的协调。而采用区域环境管理的模式能够很好的对此种问题进行合理的避免。本文系统从区域环境管理的概念、区域环境管理的必要性、区域环境管理的优势以及区域环境管理的实施过程来讨论用区域环境管理手段来治理、提高环境质量是行之有效的核心办法之一。

1 区域环境管理的概念

区域的概念是一个包含了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概念,在环境学上将具有同等自然、人文、社会条件的链接地域或者资源体系称之为环境区域。而区域环境管理则是需要政府、当地居民、非官方社会组织等能动性高的个人与组织在本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等基本科学理念对于一定区域内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进行统一管理的手段。这种管理手段以达到提高自然环境质量以及居民生活质量为基本核心,并保护自然环境的可再生循环。在持续增长的同时以不破坏环境为底线展开相应的经济活动与社会发展。

在区域环境管理过程中主要包含了广义与狭义的环境管理概念。广义的区域环境管理是指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包含了对当下区域之内的环境管理制度以及区域之间的合作管理体系。并包括了区域内的一系列外援效应。狭义的区域环境管理是指在一种特定的环境区域安排的前提下对区域内的管理制度的安排以及管理制度的实现。管理的范围包含了当下区域内的特定自然资源(如:流域环境管理)或者是一切的自然资源(如:保护区环境管理)。并同时包括了当下区域内的人文文化、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居民生活与活动等一系列人文干扰的活动。这两个区域环境管理概念往往同时作用于一个或者多个环境区域中,进而形成了一种立体式的区域环境管理体系。

2 区域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的环境问题往往表现为面积广、污染严重、流动性强、持续性强等特点。如2011年7月3日发生在福建省紫金山的紫金矿业发生了严重的水污染事件。大量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污水被排入汀江。由于水污染未能及时控制,并具有明显的流动性。此次污染不仅对紫金山流域的河道造成了污染,还对下游的包括:上杭县、金桥等20多个县级地区,并且对汀江生态系统造成了短时间无法修复的破坏。又如,2011年7月发生在四川省阿坝州的锰污染事件,导致涪江流域水质异常,由于四川省与下游的重庆市环保部门采取了有效的环境管理区域联防联控措施,使污染水团控制在四川境内,从而确保了三峡库区的水质安全。

从上述污染事件可以看出环境污染往往是跨行政区位的,而在面临跨行政区位的环境污染的过程中对环境的管理以及紧急事件的处理方面均无法做到有效的协调与快速的反映。因此,对于建立以环境区域为基本范围的管理体系具有明显的必要性。

此外,环境区域内环境具有一定的联系性,以及相似性,处于同一环境区位的环境从植物组成、土壤构成、水源情况、气象条件等诸多方面具有类似的外部条件。针对区域环境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对外部环境进行统一的利用与管理。更好的达到治理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目的。

3 区域环境管理的优势

3.1以环境条件为区域划分

在区域环境管理过程中的区域划分是以区域的自然条件进行划分的。根据环境学中的区域环境管理的定义,需要管理区域中的环境属于一个体系,并且在环境问题方面具有一定的相辅相成的作用。针对此种区域中的环境问题的管理能够在政策的制定、管理体系的制定、管理办法的执行等多个方面达到高度的协同。在降低了工作量的同时增加了监管的可能性以及管理方案执行的针对性。能够又有效的提高区域内的环境质量。

3.2解决跨行政区域管理的矛盾

由于环境污染具有高度迁移以及影响面广等特点,导致了在环境区域外的环境以及行政区位的划分无法满足对环境管理的需求。在现有的环境管理制度下面以行政单位为基本的划分规范,对下属环境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表现为跨行政区域的监管不利,或者发现问题无法解决问题。此外,由于排污企业的不规范经营有意的选取具有争议的监管空白进而为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创造了可能性。通过区域环境管理能够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出现,利用环境区域之间的包围作用。有效的对环境区域内部的全部环境要素进行监管与管理。达到环境区域之间的无缝连接为压缩不遵从企业的生存空间,进而降低了环境风险。

3.3更有利于环境资源的分配

以行政区规划的环境管理往往以地区的发展为本位进行规划与管理,而对于周边地区造成的影响考虑不足。比如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往往由于行政区域内的规划容易照顾当地的经济发展而过多的对水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而造成了下游的河流生态系统的干旱化破坏。而采用区域环境管理由于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并不具有直属关系因此能够很好的站在全区域的发展视角去对资源的利用进行预算和规划。从而很好的避免了厚此薄彼以及资源的过度开发等问题。

4 区域环境管理的实施对策

4.1 建立区域环境管理职能部门

构建新的环境管理体系,将区域环境管理脱离政府的行政区管理范围内,而是采用中央直接负责的机制。在针对区域内环境问题的治理与管理中有权利问责地方政府。并制定相应的区域内环境资源的开发规划,各级政府不得以任何原因进行干预。此外,在新的区域环境管理体系中需要对区域共同体的概念进行强化。做到以内部区域为一个共同核心结构与外部环境“行政区域”进行平等的、互助的管理与监管环境。进而为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负责。

4.2 构建区域环境、政府、企业的互助关系

现行的环境管理是被当地政府垄断的,区域环境管理需要对国家的资源进行统一,合理的规划。在区域内形成以区域环境管理委员会为主导、当地政府以及区域内企业为核心成员的共同管理方式。在区域内的政府、企业、居民均受利于并受限于区域内的环境质量。因此只有建立多方面的合作互助的关系才能够在根本上解决环境质量问题。进而为区域内行政政府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4.3 建立区域领导制度

在区域环境管理的制度改革方面需要主导环保领导制度以及领导责任制制度。具体的实施方案分为如下两个方面:

在环保领导制度方面需要遵循在环境区域内区域环境管理委员会对环境管理具有绝对的领导责任。各个部门积极配合。并在有限的范围内实现领导的权利集中。

在领导责任制制度方面,在对区域内环境的监管与管理的过程中对于出现重大责任、环境恶化以及环关责任人与责任代为以领导责任制的原则对其进行相关责任的追究。

5 结论

本文从区域环境管理的概念、区域环境管理的必要性、区域环境管理的优势、区域环境管理的实施对策四个方面阐述了在提高环境质量的过程中实行与加强区域环境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关键性。通过论证得到了加强区域环境管理是提高环境质量的根本途径。希望为今后的环境管理工作以及相关和谐发展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易容娇.区域环境管理模式主流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2]万薇,张世秋,邹文博.中国区域环境管理机制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

第3篇

[关键词]区域环境;质量;全局评价;预测模型;运用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190

“系统”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其中有各个部分组成一个系统。系统发挥的是全局的作用,系统将其中的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进行共同发挥作用。此外,系统与部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进行协作。在我们了解了系统时,我们还需要了解环境系统。环境系统,是指地球上各类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总称。这里的生物因素有人与动植物圈,非生物因素有大气、土壤、水等环境,还参与一些引力等自然现象。[1]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环境系统的庞大性和复杂性。因而,我们需要去找寻,更好的方法去进行环境质量全局的评价,不断推进新的形势与新的方法,使其能够获得更好的收获。

1指标体系

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拥有着目标性、层次性、多变性等。并且组成环境系统的每个变量之间,都有着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环境系统。第一,经济的发展带来重工业的发展,发展形势很难得到转变,还是以粗放型的经济为主体,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第二,人口的不断增多,使得环境压力在不断加大,资源的利用率和排放率也在不断增加。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国家投入了大部分的资金,去进行环保工程,例如,环境保护、植树造林、建设绿化带等。

11经济发展指标

反应国内的生产总值、工业总值等,这些重工业对于环境污染较农业更为严重,因而我们在进行建模时,一定需要把工业总值作为重点来建设。其次,人口的快速增长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例如,垃圾的排放、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产品的消费等。[2]在一些城市中,城市人口已经占据一半以上,城镇人口在不断地增长中,必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在构建模型时,将城镇人口作为社会指标的代表,这样具有典型性。最后,煤炭、电力等资源也是主要空气的污染源,即使它相关联在工业和人口,但它具有影响环境的直接性,需要我们进行建模时,把它加入能源消耗指标当中。

12环境质量指标

环境质量指标包含的方面较广,综合性也较强,主要包含:大气环境、土壤环境、辐射环境、水环境等。水环境代表着水资源以及化学含氧量;大气环境主要有粉尘和二氧化碳;土壤环境包含固体废弃物,工业尘土;辐射环境主要是受到辐射影响的区域。

13生态指标

生态指标主要是,城市的绿化带以及绿色植物的覆盖,这些里面混合着土地的面积,与一些环保区域,很难进行预计与估算,我们可以将它们剔除出去,在进行模型的建设。

14环境管理指标

环境管理指标是一些环保投资,污染监控之类的指标、城市环境的检测等,其中环保投资,主要有污染整治投资、生态保护费用等一些费用。这些费用,能够更好地体现社会的努力、企业的帮助、政府的扶持,这些能让建模更加有意义,体现建模的严格性,不断反应区域的发展情况。

2区域环境质量全局评价预测模型

21GM模型

未来的指标方法与模式,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进行探索。我们现如今的一些预测方式多种多样,可供我们选择的也较多。但是我们一般不会使用那么多,我们只使用一些较常用的。比如,逐渐回归方法、线性回归方法、概率预测方法等。目前,灰色系统理论也应用在多种领域当中。灰色系统要求我们从大方向看问题,要求看问题的系统性。[3]它主要用于研究一些结构信息不清晰的系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环境系统就是典型的灰色系统,并且具有很强的复杂性。

灰色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建模方法,这种建模方法叫做微分方程。我们一般在进行建模的时候,会大量应用到原始数据。而灰色系统理论是应用到电脑生成的数据,很是方便。即使在电脑上的信息不够充分,不容易整理,但是系统本身有其的有序性,能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对于灰色系统理论来说,一些无规律的数据以及排列混乱的物品,都是可以用灰色理论系统解决的。灰色系统从大方面来看,每一个系统都是有能量的,能量必将伴随着累积衰退,这其中就包含指数的量化。灰色系统理论,可以将杂乱无章、没有任何规律性的数据,变得更加的清晰明了,并且从中深挖出其中的规律。其中GM模型就是灰色系统模型中的一种,它的建模方式是这样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原始的时间序列可以用GM模型进行处理。它能够将数据处理的更规范、标准。还可以处理加权后的数据,应用度很广。因而,我们可以用它进行对综合指数的预测,进而得到原始数据。我们可以应用GM模型进行工业总产值、区域环境系统、环境质量等进行分析,各污染物数据预测,可由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和各污染物权分布求得。

22相对关联预测模型

相对关联预测模型,是通过关联矩阵得以实现的,矩阵的每一行都有相应的关联度,可以对一些单独数据,进行单独的预测,我们进行的预测通常公式如下:

设C为各项目标准化数据矩阵,Ri为行向量,规一化Ri得R―i,

R―j={rij/5i=1rij,i=1,2,…,5}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相对关联模型对于数据处理的方面,做得很好,能将数据之间联系到一起,不断对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最后得出关联的结果。在实际的区域环境评价系统中,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对于数据的整合有着很大的帮助,更好地体现数据的联系性。

3区域环境质量全局评价预测模型运用

这个模型使用中国的华东地区为例,其中表中体现了此地的人数、能源消耗、污染物的排放、经济发展、环保建设等。见下表。

我们之后可以对数据进行综合评价与预测,更能体现出数据的准确性。

①综合评价。我们在进行建模之后,数据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可是对于数据的情况,我们还不是很了解,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对数据进行综合评价来分析。数据的综合评价较好,就说明环境质量不错,加入评价得不好,就说明环境较差,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改进。②预测。我们可以将一组数据,用GM模型分别去预测它的指标,之后利用关联预测模型,进行相关性的预测,最后在得出预测的结果,预测的结果对于我们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③检验。在这些工作都做完了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结果,进行检验,以免发生错误的数据。早检查出来,早改正,也能体现出建模的准确性,更好地使我们的区域环境全局评价更为准确。

4结论

通过,对区域环境质量全局评价预测模型的运用,我们发现区域环境,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意义,可以让我们看出环境的情况,而对于区域环境整合分析建模,可以让我们发现环境的问题。通过这些清晰的建模数据,我们更能清晰的了解环境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吉旺区域环境质量全局评价预测模型及应用[D].济南:山东大学,2007

第4篇

关键词:煤炭资源 环境质量 时序分析 新疆

我国是典型的多煤少油缺气的国家,煤炭在我国的能源体系中占绝对优势地位,并长期难以改变。以热值算煤炭占到我国能源储量的97.8%①,从目前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构看,煤炭占比分别超过77%和68%②。新疆煤炭资源丰富,预测总储量约2.19万亿吨,居全国首位③,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建设的第14个现代化大型煤炭基地。然而,新疆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载力低,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正日益突显。因此,有必要认清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具体影响,以利于新疆煤炭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思路及方法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涉及面非常广泛,若以大环境的观点来分析,几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关联。通过文献分析④⑤和实地调研发现,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三废”的排放上,依据相关性、整合性、代表性和数据可得性原则,本文选取了《新疆统计年鉴》(1996―2011年)中有关环境质量评价的7个主要指标作为分析变量,依次为废水排放量X1、工业废水排放量X2、SO2排放量X3、烟尘排放量X4、工业粉尘排放量X5、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X6、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X7。利用1995―2010年这7个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构建新疆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并绘制时间序列图,了解新疆整体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新疆煤炭生产量、消费量与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及主要的环境质量评价指标进行两两变量的Pearson相关分析,进一步明确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新疆环境质量变化的具体影响。

二、结果与分析

(一)构建新疆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及时序分析

在标准化数据的基础上,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全局主成分分析, 得到新疆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及累计方差贡献率。根据特征值不能小于1、方差贡献率不能小于5%和总方差贡献率必须达到80%的原则,提取前2个主成分代替原指标, 作为评价新疆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指标,分别为Y1和Y2 。它们所对应的特征向量见表1。

由表1可知,在主成分Y1上得分较高的指标分别为X1、X2、X3、X5、X6,说明Y1基本反映了这5个指标的信息;X4和X7在主成分Y2上的得分较高,说明Y2基本反映了这2个指标的信息。因此,主成分Y1、Y2基本反映了全部指标的信息。由此可得,各评价指标与两个主成分的线性组合如下:

以所选取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⑥构造新疆环境综合评价指数:F=0.63961Y1+0.18069Y2。据此,可绘制1995―2010年新疆环境质量变化态势图(见图1)。

环境综合评价指数F是污染物指标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反映的是环境质量恶化的情况。由图1可以看出,以2001年西部大开发为界点,新疆整体环境质量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即2001年之前,F值基本维持在0.5以下,说明新疆整体环境质量变化相对平稳;2001年之后,F值不断攀升,说明新疆整体环境质量呈不断恶化的态势,尤其是2006年新疆加快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以来,新疆整体环境质量在加速恶化。

(二)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质量变化的相关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调用相关分析中的二元变量命令项对新疆煤炭生产量、 消费量与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F)和在第一主成分Y1上得分较高的5个指标X1、X2、X3、X5、X6进行两两变量的Pearson相关分析,探求煤炭生产消费量与各环境质量指标的关联程度和影响大小。结果显示,新疆煤炭的生产消费量与整体环境质量变化和局部环境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成高度正相关,其中, 煤炭生产消费量与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废水排放量之间,以及煤炭消费量与SO2排放量之间的相关性均高达0.90以上。这说明新疆煤炭生产消费量的增加直接导致了整体环境质量的恶化。

“十一五”是新疆煤炭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08―2012年),新疆煤炭生产消费量增长迅速,占能源生产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由2006年的37.3%、56.7%上升至2010年的50.3%、65.8%,在新疆能源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新疆工业煤炭消费量占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则由2006年的89.97%稳步上升至2010年的93.67%,成为影响新疆整体环境质量的最主要因素。

三、结论与建议

分析结果表明自2001年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整体环境质量呈不断恶化的态势,尤其是“十一五”时期新疆加快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得这一趋势加速恶化。该分析结果与新疆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说明时序全局主成分法作为一种环境综合评价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客观地体现区域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并且通过主成分贡献率可以了解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相关机理,为政策的有效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今后我们应努力降低新疆煤炭开发利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确保煤炭产业与生态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路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综合利用”,重点解决好煤炭开采方式、煤炭转化途径、生态环境保护及水资源利用等问题;另一方面,新疆应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调整以“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工业产业结构,加强清洁能源的推广利用,努力实现节能、降耗、减排、低碳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①崔润花. 浅谈煤炭资源整合的重要性[J]. 煤炭经济研究,2 010(6):17―19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③胡隽秋. 新疆煤炭工业“十一五”回顾及“十二五”展望[J]. 中国煤炭,2011,37(4):20―24

④刘环玉. 基于循环经济的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62―71

⑤刘月玲,朱建雯. 新疆煤炭开采的主要环境影响及生态补偿机制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122

⑥丁洁.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基于时序全局主成分法[J]. 现代商贸工业,2011(9):23―24

〔本文系新疆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项目“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及政策研究”(项目编号:010112B06)、

第5篇

【关键词】环境质量;现状;整治建议

一、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区域评价范围及评价时段

本工业区规划范围包含两部分:一是北部代家沟工业园,范围南起丹锡高速公路,北至海城河,西至北铁村村界,东到原牌楼镇镇界,规划面积16.86平方公里。二是南部海镁工业园和滑石工业园,范围北起大盘线,南至三角村、大旺村和黄堡村,东至通海产业大道,西至梨树村,规划面积24.04平方公里。

2.功能定位

2.1发展模式

以生态理念和共生思想指导工业区的建设,权衡工业区征地原则和山地地貌的多重特征,形成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工业区。

2.2产业定位

东北地区以菱镁矿和滑石矿产品开采和深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

2.3园区定位

东北地区镁制品和滑石添加剂生产基地。

3.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分析

本次规划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期间,区域内所有监测点位TSP、PM10、PM2.5日均浓度监测结果均超出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的要求;规划区内环境空气质量受到矿山开发以粉尘为主的污染。收集2012年冬季海城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监测数据,评价区域冬季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所有监测点位TSP均出现超标现象,不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

3.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评价区域内拦河上游下房身断面出现石油类超标,拦河下游丹锡高速断面出现COD、氨氮、石油类、BOD超标,已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体水质标准要求。COD、氨氮、石油类、BOD超标主要是受当地生活污水直排和周边企业排水影响。

3.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监测评价结果表明,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Ⅲ类水质标准限值要求。

3.4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对规划矿区声环境监测可知,监测期间除东牌楼、杨家甸昼夜间超标外,各测点噪声值均能满足相应环境噪声标准限值要求,区域内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

3.5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监测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各监测点位及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要求,说明规划区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较好。引用参考文献中海城梨树村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Mg2+/Ca2+比例失调,这主要是受区域内镁矿粉尘污染的影响。

3.6生态环境现状

通过现状调查分析发现区域生态环境在水平及垂直方向受人为扰动的程度都较重,区域的工矿景观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无论是斑块总面积还是斑块平均面积都较大,总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年来处于动态平衡当中,但局部生态环境处于一个遭受破坏的过程中。

二、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建议

1.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保护原则

1.1采用先进技术与装备,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禁止建设限制类和淘汰类产品、禁止使用限制类和淘汰类装备技术,以创建国家生态工业园为契机推进生态工业体系建设。

1.2努力提高区域工业水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和中水回用水平,积极发展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减少废水污染物排放甚至实现采矿、加工过程生产污水的“零排放”;

1.3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积极能源高效利用新技术,切实采取节能措施降低规划能源消耗,落实污染减排措施,降低区域大气污染物浓度;

1.4强化区域地下水污染防控,封闭规划区域内企业自备井,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远期实现红土岭水库供水为主、区域地下水备用的供水格局,保障供水安全;

2.规划目标建议

2.1产业规模用地调整

根据规划区域现有产业发展情况,结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及绿色经济发展方案,评价建议将采矿用地规模控制在现有范围内,重点发展镁质高端耐火材料、镁质冶金功能渣系材料及熔剂、镁质化工材料、镁合金及深加工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制造;从而达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发展目标。

2.2区域总体布局建议

规划在牌楼镇区南侧布置海镁工业园和滑石产业园,其中南部工业园区东部依托现有下房身居住区和海镁生活区规划一处二类居住用地。该用地布局基本合理,居住区位于规划工业区东部,为常年主导风向的侧风向,一般不会受到工业区的影响,但规划居住用地西侧紧邻采矿用地,该采矿区域主要采用露天开采方案,露天开采过程中炸药爆破、汽车装卸与运输都将对居住区产生较大影响,其布局不尽合理。评价建议限制牌楼镇镇区居住区建设,设置区域卫生防护距离及采矿用地控制范围,以降低采矿、精深加工等工业项目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2.3规划区域生态廊道建设

由于区域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生态廊道要求能够逐步恢复区域动植物迁徙和传播的要求,并逐步提高区域的生态多样性。因此,评价建设生态廊道的宽度分区进行控制,海城河、炒铁河两岸设置150~300m廊道、其他水域廊道按60m控制,其它交通干线两侧廊道按30~60m控制。除规划设定的景观通道外,规划区还应重点建设丹锡高速生态廊道、区域南侧岔道沟生态廊道等生态廊道,从而促进区域水系、林地的有效结合,促进区域物种的沟通,维持生态多样性。

2.4区域地表水体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建议

(1)炒铁河综合整治

根据海城市水系环境功能区划,规划区域范围内地表水系主要为海城河以及其支流炒铁河,其中炒铁河为Ⅲ类水体。根据现状监测,目前尚未达到水体标准,主要影响因素为工矿企业、生活污染源等。

①对工矿企业污染源的整治

规划区域内现状所有废水排入炒铁河企业必须实现达标排放;依法关闭沿河两侧距河岸1km范围内所有非法排污企业。

②对生活污染源的整治

加快规划区域城市污水管网建设,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率;沿河集镇全部新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禁止沿岸城区和主要集镇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或经处理后不达标排放;依法打击沿岸垃圾乱堆乱倒行为。

③对农业面源的污染整治

严格控制沿河两侧距河岸一公里范围内从事规模化养殖,现有企业需进行污水达标处理;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鼓励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有机肥、复合肥;大力发展沼气事业,实行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

(2)区域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议

第6篇

关键词:铜山矿 大气环境质量 污染物排放 监测分析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a)-0000-00

作者简介:李毛毛(1986-),汉族,女,安徽池州,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矿山环境保护的管理工作。

铜山矿是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的主力矿山之一,地处安徽省池州市境内,主要从事铜矿采选,采选能力为2000t/d。矿山深部资源项目分两期开采,一期开采-613m中段以上矿体,二期开采-613m中段以下矿体。工程主要包括主井、副井和风井等采矿工程、选矿工程及其他公共辅助设施。矿山采选作业可能会产生矿区环境大气污染,为了了解其正常生产情况下的污染情况,对该矿区大气环境进行现状调查与分析。

1工程概况

该矿原工程设计内容中选矿工艺为“三段一闭路破碎+球磨”,充填工艺为分级尾砂充填。随着全尾充填技术日臻成熟并在集团内的冬瓜山铜矿和凤凰山矿业公司的运用,企业采用“全尾充填替代分级尾砂充填”,增加尾砂井下充填量。

另外,矿山在实际建设中还发生了一些工程内容变更,主要变更内容包括以下四方面:

(1)破碎磨矿工艺变更。采用“半自磨+直线振动筛闭路系统”替代“三段一闭路破碎+球磨”,取消了地面破碎工序,增加井下粗破碎工序,减少粉尘污染。

(2)尾矿脱水设施变更。采用全尾充填工艺,尾砂输送量和输送浓度大幅度提高,配套的浓缩和过滤设施能力也相应提高,因此采用高效率的新型浓密机和陶瓷过滤机取代老式浓密机和外滤式过滤机,优化浓缩和脱水效果,从而提高充填输送浓度和充填能力。

(3)充填工艺和充填站位置变化。充填工艺由原来设计的分级充填变更为全尾充填。另外,由于充填送浓度的提高,最大输送距离受到限制,将充填站迁建于距离选矿厂较近的位置,缩短了地表尾砂输送距离。

(4)尾矿库尾砂入库地点变更。实施全尾充填后,由于进入尾矿库的尾砂将大幅度减少,尾矿库所需库容也相应减少。为了减少尾矿库对环境的影响,在原有尾矿库干滩上建立子坝,将尾矿放砂地点由坝体变更到子坝,将子坝和原坝体之间实施生态复垦工程,从而缩小干滩面,减少尾矿库干滩扬尘污染范围。

2 大气污染物排放变化情况

该矿工程项目变更前废气污染源主要是井下采矿作业粉尘、选矿破碎筛分产生的粉尘,道路运输扬尘水泥仓扬尘、尾矿库扬尘等。变更后,项目废气污染源主要有井下废气(包括粗碎系统粉尘)、转运站粉尘、充填站粉尘、尾矿库扬尘、以及运输道路扬尘、废石场粉尘等。工程变更前后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变化情况见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变更后,因转运站、原矿仓的无组织排放变为有组织排放,同时中细碎系统和筛分系统取消,因此废气产生量大大减少,减少约13.843t/a。

3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变化情况

3.1变更前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分析

工程变更前于2007年3月12日-3月16日委托铜陵市环境监测站对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进行了连续5天的监测,监测项目为PM10、TSP、SO2、NO2,共布设铜山矿区、南泉村、铜山镇政府三个点,监测结果见表2。

由表2监测结果可知,矿区环境影响范围内SO2、NO2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TSP浓度超标率达6.7%、PM10浓度超标率达46.7%。

TSP、PM10浓度超标时段出现在3月14日的2#点(南泉村)、和3#点的(镇政府),主要因气象条件与汽车扬尘影响所致。

3.2 变更后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分析

1、监测结果

工程变更后,委托上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5年3月24日至3月28日、3月30日至31日共7天对设定的监测点(刘冲村、铜山镇政府、铜源村、南泉村4个监测点)进行了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日均浓度监测结果见表3。

2、监测结果分析

分析方法

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

分析标准

分析标准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结果分析

日均浓度监测结果分析见表4。

由表4可以看出:刘冲村、铜山镇政府、铜源村、南泉村4个监测点TSP、PM10、SO2、NO2标准指数均小于1,日均浓度未出现超标。总体来看,项目区域环境空气TSP、PM10、SO2及NO2日均浓度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无超标现象。

4 结论与分析

经过对铜山矿深部矿产资源采选工程项目变更后的工程分析,计算了项目变更前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变化情况,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减少;同时对变更前后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变更后的大气环境影响在当地环境可接受的允许范围内。

变更后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与变更前的相比,区域环境质量大大改善,主要原因是因企业最近几年加强了矿区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改善了运输路面,增设了洒水车,同时废弃了原有的选厂,新建了选厂,取消了中细碎车间,并配套建设各项除尘设施。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声环境; 变化趋势;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X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6-0080-02

1 引言

“十二五”期间,随着锦州市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生产和人口密度的增加及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市民的居住环境也有了较大的改善。为了适应城市环境管理的需要,有效控制噪声污染,提高城市的声环境质量,该市进一步加强了噪声管理和防治工作。“十二五”与“十一五”相比,除道路交通环境噪声有所上升外,功能区环境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均略有下降,但变化均不显著[1]。

2 锦州市近五年噪声监测现状

“十二五”期间,锦州市共进行了城市功能区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三大类监测。功能区噪声是在每个监测点随机抽样1 d,24 h连续监测,统计小时内均值。近5年监测结果见图1~图2。

从图1、2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在四类功能区中,总体变化不大,基本趋势一致。昼间均值为57.6 dB,夜间均值为49.8 dB。

道路交通噪声是每年春季监测,在车流量较大的主要道路37条,设置41个监测点位。结果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主要交通干线交通噪声小于68 dB的路段最长,5年平均为53.7 km,占干线长度的40.6%。超过70 dB的干线长度呈上升趋势。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值为68.6 dB,各年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在67.4~69.5 dB之间。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是每年监测一次,有效测点206个,网格尺寸600 m×600 m,网格覆盖面积在建成区面积的95%以上。监测结果见表1、表2。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 “十二五”期间,除2014年锦州市区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网格测值达标率为86.4%,其余各年达标率均在90%以上,3类区和4类区的达标情况略好于1类区和2类区。

3 声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与预测

采用Daniel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2011~2015年各类功能区环境噪声变化趋势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各类功能区昼间和夜间噪声在0.01%的可信度水平上变化趋势均不显著,见表3。

应用秩相关系数法对2011~2015年锦州市区道路交通噪声变化趋势进行检验,结果表明,2011~2015年道路交通噪声变化趋势不显著,见图4。

应用秩相关系数法对2011~2015年锦州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变化趋势进行检验见图5,结果表明2011~2015年锦州市区区域环境噪声污染变化趋势不显著。

锦州市“十二五”期间功能区环境噪声、道路交通环境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基本稳定,与“十一五”相比较,除道路交通环境噪声有所上升外,功能区环境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均略有下降,但变化均不显著。锦州市“十三五”声环境目标为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与交通噪声达标率均为100%,重点治理交通区的夜间噪声。功能^全面达标。该市将在“十三五”期间大力发展以清洁能源为主的公路交通,完善城市规划,拓宽道路。预计“十三五”末,虽然市区机动车流量将持续增加,交通噪声仍能达到68 dB以下水平。合理安排城市布局,城市区域噪声也将小于55 dB。

4 改善声环境质量的预防措施

4.1 合理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及功能区划

增大绿化面积,创建美好的生活环境,充分利用城市绿地降噪的功能。城市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对减少噪声污染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措施。国外先进国家多采用道路两旁的林带来控制城市交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同时高标准的居住小区也都有很好的绿化环境。

4.2 优化城区现有功能布局

迁出与居民混杂的噪声源企业,对搬迁困难的企业加大厂房、围墙隔声、吸声、减震和消声等措施,治理仍不能稳定达标的,要提前关闭,搬出城区。对重点工业噪声源,需要发展高新技术生产,替代传统落后的加工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噪声污染。

4.3 合理调整车流量

控制摩托车、加强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合理安排公交线路和车次,积极有序引导小汽车的发展,减少车辆造成的道路拥挤所引起的噪声污染。

4.4 加强监管力度

禁止夜间施工,规定设置声屏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对建筑施工采用建筑单位申报,环保部门审批发放施工许可证,施工单位公示,群众监督的方式管理。严格控制作业时间,确需连续施工的,必须办理审批手续。

4.5 加强环保宣传

充分利用媒体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提高群众对噪声污染问题的重视程度,及时阻止和控制噪声污染的发生,并采取措施自我保护。[2]5 结语

城市噪声公害是环境的一大污染,是当今城市发展无法回避的课题,我们要解决好城市噪声问题,一定要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认识,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树立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市民创造一个安静、清洁的最佳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