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初级会计成本核算范文

时间:2024-03-07 15:41:54

序论:在您撰写初级会计成本核算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初级会计成本核算

第1篇

1.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通过运用绩效管理工具,绩效会计成本核算成为打通医院管理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医院绩效管理根据一定指标系统和管理标准,将科室、职工以及医院行政管理部门整合进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之中,无疑会提高医院内部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及时制定科学有效的成本核算决策,合理分配医院各个职能部门的费用。具体表现在通过加强会计成本核算的绩效管理,为医院进行人才选拔、薪酬制度改革提供准确依据,为人事制度改革、医疗质量监管等管理工作提供创新平台。

2.提高医院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能够提供优质、低耗的医疗服务是医院能否立于市场不败之地的关键。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建立绩效会计成本核算,科学规避医疗市场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好医院成本开支预算工作,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才可以实现医院持续、健康的发展,根本上提高医院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略显不足,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调整,来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医疗卫生体制要不断进行改革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

3.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我国人均医疗资源占有率极低,有巨大的市场缺口。面对医疗资源供需紧张的国情,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是势在必行之举。采用绩效会计成本核算,一方面可以优化配置医院人力、物力资源,改善不同科室之间、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对资源盲目争夺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扩展医院资源的利用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公开透明医疗成本,创造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发展绩效会计成本核算的路径分析

1.加强会计成本核算中的绩效意识

绩效成本核算决不能流于形式,医院员工特别是会计在日常工作中必须秉持绩效管理理念,积极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认识到绩效成本核算既是医院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与每一位医院员工的切身利益都息息相关,与此同时,转变观念,增强绩效成本核算意识和公平、效率意识。负责具体实施成本核算工作的医院财务科要按照“医院财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要求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医院会计队伍。经过理论指导和上岗培训储备一批合格人才,确保医院绩效会计成本核算工作顺利实施。

2.鼓励推广全成本预算

在进行医疗服务时,要将各个科室、部门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资源都转化为成本项目,进行全成本核算。其中既包括物化劳动部分比如材料费、医疗设备损耗费用、病房建设费用,也包括人力劳动部分比如医生的劳动价值。将员工利益与医院经济效益紧密结合,不但可以促使医院职工自觉节约开支、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同时能鼓励员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积极挖掘资源潜力和医疗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因此,在日常的管理中,我们需要不断落实并推进医院的绩效成本核算体系,这样一来能科学规划医院的发展和一些日常事物的管理。

3.建构科学有效的绩效指标评价体系

针对医院部门具体职责的不同,建立多层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现每一部门、每一科室都有与自身工作内容相适宜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系统,确保成本核算活动得以公平、公正、有效展开,这样一来医院的管理变得简单,不同的级别的科室和部门有了一套完整的绩效体系。同时,我们便于对绩效体系进行监督,不同的部门可以进行一些比较,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

4.落实绩效会计成本核算的监督工作

做好绩效成本核算工作的监督是确保其正确、有效执行的重要步骤。通过成立专门的绩效监管部门,及时处理绩效成本核算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奖励表现优异的绩效成本核算人员,批评工作失误人员。整理反馈绩效成本核算工作信息,实现医院各个部分之间信息沟通。监督工作在体制改革中也很重要。因此,在医院改革的过程中,一些相应的监督部门应该严格按照有关的规定来执行,真实而全面了解绩效改革的成效,客观而全面评价同时,在医院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运用一些其他的管理措施来提高我们的绩效会计成本核算水平。比如健全内部价格的结算制度,就财务管理而言,价格的核算要求我们所用的全部材料的资料要全面,同时还包括各种的辅助材料,包括医院的固定资产、人工费的不同的方面。因此,正确的统计有助于了解医院的真实情况,同时还对正确计算各种服务项目的分摊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一些日常的管理中,我们便可以对一些日常的费用进行有效的管理,比如对水电费、维修费、后勤费等不同的方面进行管理。这样一来我们便对医院的管理有了一定的规范。

这样一来,我们通过不同方式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管理水平,为医院的体制改革做出了新的贡献。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医院绩效会计成本的核算,提高了医院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的水平,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效率,在新的形势下,散发了新的活力。(本文来自于《经济师》杂志。《经济师》杂志简介详见。)

三、结语

第2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企业;成本核算;简化处理

中图分类号:F2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在我国会计电算化已经普及到每个中小企业,很多中小型企业在总账处理的财务管理方面实现了先进的会计电算化。由于我国现阶段中小型企业使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没有有关成本模块的详细内容,在加上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一些成本模块的核算相对的复杂性与采用的成本核算技术处理比较原始,直接导致数据质量的缺失。

一、会计电算化在成本核算的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会计电算化在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现状

针对XX市的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现有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首先,现有我国的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相对比较复杂,一些中小型企业的管理人员对成本核算的意义不够重视,会计对成本计算采用估计的方法,造成一些产品的盈利与亏损不明确,直接导致企业处于经营管理相对盲目的状态下经营。其次,现有的中小型企业采用的财务软件属于直接面对该型企业进行开发的比较简易的财务软件,这样相对比较简易的财务软件根本不会有效的提供相应的成本核算模块。致使好多企业财务人员更依赖于原始的手工记账的方式,使开发的财务软件技巧性模块的使用被忽略。最后,对经营者对企业日后的生产决策提供不了真实可靠的数据,我国推行的会计电算化得不到企业管理者的认同。在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有些经营者虽然非常重视产品的成本核算,但是由于电算化软件的一些功能的缺失与财务管理和会计人员的素质问题很难得到我们之前所预期的理想效果,使手工记账成本核算方式仍然在一些企业使用,手工成本核算方式缺乏一定的时效性与准确性严重制约企业财务管理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二)关于会计电算化在中小企业中运用的情况

首先,企业成本是否清楚明白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者的决策,企业经营者要想面对恶劣的经营环境能够正确的面对,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者对自己产品与质量在同行业竞争中所处的位置要清晰,对产品的价格定位要完全准确,企业产品的存货管理要科学,并总结出符合本企业发展的有效方法。其次,我们要加强企业的基本运作,对企业的运作进行合理的规范,在财务管理中我们要加强电算化在会计成本核算中正确的使用,对企业的存货核算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最后,企业采用成本核算电算化之后,系统能够根据我们的要求自动生成库存商品、生产成本的明细账,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准确性高,有效减轻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劳动力。

二、企业会计电算化可以进行简化成本核算的方式

(一)企业管理的主要特点对中小企业应对成本核算方法有一定的影响,首先我们必须对企业成本核算的相应方法进行一定的简化处理,使现有管理的要求符合成本核算规定的方法,同时对很多企业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必须采用实际成本法并按品种法核算产品的成本。

(二)企业成本相关科目设置要进行简化处理。首先,生产成本下不需要设置中间核算的科目(如:辅助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将生产成本通过项目核算模块依据产品设置明细账进行设置,对产品的制造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其次,对一些项目的费用进行合理整合,科目中的制造费用不按照车间设置明细账,按照企业实际情况对机物料、折旧、修理费、水电费等直接设置几个二级的明细科目,制造费用在月底根据企业产品生产耗费的工时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最后,原材料可以按照原材料的大类做项目核算,按照按原材料相对应的名称做项目目录。

(三)中小型企业采用的财务电算化软件不具备相应的成本核算功能,但具有特殊的自定义转账的功能。可以通过这个自定义转账的功能模块设置借、贷方之间的科目,在产品数量与产品金额对公式进行正确的编辑,通过这个转账的模块生成凭证。通过自定义转账功能模块对产品成本进行计算的使用方法:第一,通过填制凭证模块输入产品成才过程中发生的制造费用、可以直接记入的产品费用。第二,通过自定义转账模块自动分配结转的制造费用与生产成本。需要先编辑公式才能通过自定义转账模块生成的凭证,而公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三、中小型企业采用会计电算化成本核算方法的操作

选用友通10.0版软件为蓝本,对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产品成本核算技巧与方法进行说明。

XX企业主要生产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小家电,生产产品主要包括微波炉、电饭锅、电磁炉等,2011年12月生产300台微波炉、200台电饭锅、300台电磁炉,根据以上假设提供的资料计算微波炉、电饭锅、电磁炉的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相关的一些科目的设置:第一.库存商品(按产品名称进行项目核算,不设二级科目)。第二.以自定义转账计算成本的方法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制造费用的合计:1500+2000+1200=4700,可以用生产工时的比例,分配结转的制造费用:如:12月生产工时总计:70+80+60=210小时。进入自定义转账的功能模块,设置公式:【注*:制造费用科目为4105;生产成本科目为4101】

借:生产成本(4101)——制造费用(410103)——项目:微波炉[公式:FS(4105,月,借)*(70/210)]

借:生产成本(4101)——制造费用(410103)——项目:电饭锅[金额公式:FS(4105,月,借)*(80/210)]

借:生产成本(4101)——制造费用(410103)——项目:电磁炉[金额公式:FS(4105,月,借)*(60/210)]

贷:制造费用(410501)[金额公式FS(410501,月,借)]

制造费用(410502) [金额公式FS(410502,月,借)]

制造费用(410503)[金额公式FS(410503,月,借)]

其他费用水电费折旧费等相同处理,直接录入明细科目。

在自定义转账设置模块设置好公式后,再进入自定义转账中生成模块,再生成凭证。生产成本全部转出做自定义转账公式时,不需要做项目的转出。生成的凭证贷方需要写出各项目的发生额与转出数。通过正确的操作,会计人员通过每月的需要,根据需要对当月生产产品的名称进行调整制定相应的公式,并进行核算成本的操作。本文对自定义转账计算成本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总结出中小型企业会计成本问题最简便最实用的解决方法是自定义转账计算成本法。

第3篇

关键词:环境成本 会计核算 计量 解决

一、引言

很多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愈发重视环境保护情况,并开始在发展运营中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的会计核算之中。当前很多发达国家都要求企业在财务报告中,需揭示企业本会计年度的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和影响,并要求企业对此提出解决措施和方案。很多发达国家还在本国的法律法规中制定了许多环保法规。总之,环境问题不仅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且已逐渐影响企业的成本计量与核算。

二、环境成本的内容和计量方法

(一)环境成本的内容

环境成本分为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其中,内部成本是指环境造成的对企业具有直接影响的成本。外部成本是指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导致的人类自然环境整体水平下降,以及企业活动对自然环境、人类健康等造成间接性损害而应当承担的成本。

(二)环境成本的计量方法

环境成本的计量方法目前有三个,即全额计量法、差额计量法、比例计量法。

1、全额计量法

全额计量法下,环境成本为两部分数值的合计数,可以分别表示为A和B环境成本统一由C表示。则在全额计量法下,环境成本为:C=A+B。其中,A表示企业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损害而展开的一系列研究等所耗费的支出,以及企业在日常环境管理方面的支出,是一种直接环境成本;B表示企业企业为环境保护所花费的相关培训费用、相关保险费用、公共关系认证费用、相关许可证费用等,是一种间接环境成本。

2、差额计量法

差额计量法通常应用于两种情况,即采购环保材料,或者是投资环保资产。差额计量法下,环境成本的计算公式为,采购/投资具有环保功能的材料/资产的价值(A),减去采购/投资不具有环保功能的材料/资产的价值(B),二者之间的差额即为企业采购/投资某项设备或材料所耗费的环境成本(C0)。单项设备/材料的环境成本的合计数,即为企业的总体环境成本(C)。公式为:C=ΣC0=Σ(A-B)。目前,差额计量法下所计算的环境成本的准确性与合理性最高。

3、比例计量法

比例计量法下,企业的环境成本为: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与环境相关的支出乘以一定的比例,所得数值即为企业的环境成本。该方法适用于计算企业中从事环保工作的人员工资,以及生产车间的废弃物治理成本。计算公式为:C =ΣA0×r。其中,C为企业的环境成本总和;A0为与企业环境相关的单项成本;r为环境成本系数。二者乘积的累加即为企业整体的环境成本。

三、环境成本的会计核算

针对环境成本的会计核算,又分为三种情况,需要分别处理。

(一)情况一:计入当期成本

计入当期成本的情况主要针对三种环境费用支出,对这部分费用统一计入“营业外支出”,但是二级科目有所不同。

第一种环境费用支出: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污染治理费用。对这部分费用,企业可在处理时计入“营业外支出——环境治理费用”的借方,同时计入“银行存款”等会计科目的贷方。

第二种环境费用支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对环境有所损害而缴纳的罚款和超额税金等支出。对这部分费用,企业可在处理时计入“营业外支出——环境罚款支出”的借方,同时计入“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会计科目的贷方。

第三种环境费用支出:企业为保护环境所发生的设计开发、环境监测等费用。对这部分费用,企业可在处理时计入“营业外支出——环境治理/预防费用”的借方,同时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待摊费用”的贷方。

(二)情况二:进行资本化处理

进行资本化处理这种情况是指企业为了防止或减少环境破坏和污染所构建某项固定资产所发生的成本支出。这部分环境支出按收益期划分,有两种情况。而此处所讲的资本化处理,主要指第二种情况。第一种:当收益期在五年以下,环境成本需作为递延资产进行分期摊销。借计“管理费用——环境预防/治理费用”,贷记“长期待摊费用——环境支出”。第二种情况(资本化处理):当收益期在五年以上,这部分费用计入资产成本。借记“固定资产”, 贷记“银行存款”/“在建工程”。 计提折旧时,借记“管理费用——环境预防/治理费用”,贷记“累计折旧”。

(三)情况三:计入“环境负债”

此处的环境负债同预计负债的性质,是指由企业以前的业务活动所造成,但是需由企业的资产或劳务进行后期偿付,是一种“潜在性义务”。企业需要将与环境破坏相关的未来可能需要偿付的成本费用,以合理的计量方式,借记“管理费用——环境损害费用”,贷记“预计负债——应付环境费用”。

四、针对当前我国企业环境会计的有效性分析

(一)环境会计成本核算缺乏刚性约束

尤其是在对外披露问题上,以及是否真正进行环境成本核算的问题上,在涉及对自愿和非自愿问题的判断时,主观因素占主导地位。企业是否真正自愿进行核算与披露很难定论。就目前的相关政策来看,除对环境存在重度污染的企业之外,国家仅是“鼓励”而非强制企业在成本核算中考虑环境因素。

(二)环境成本核算“强度”低,披露少

目前,我国进行环境会计成本核算的企业大多集中于化工、冶金、石化、火电、煤炭、造纸、建材、采矿、纺织等重工业行业。而且,这类企业进行环境成本核算的“强度”也并不高。此外,企业在对环境会计的披露方面,更多的是关于针对国家环保政策、企业未来的环保计划等方面的宏观信息,在与环境成本相关的具体环保投资等微观信息方面,较多侧重于排污、在建工程、未来环境投资等,其他“实际”方面的环境成本披露较少。

(三)企业对环境会计成本的披露偏向于“利好信息”

除上述问题之外,我国企业对环境会计成本的披露较多的偏向于“利好信息”。一方面,企业可以更好的向社会传达自己的“优秀”形象(以为今后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向政府传达自身对环境保护的贡献力量(以获得更多的资金补助、财政拨款)。出于这两点目的,企业也会对环境成本信息的披露进行选择,从而有所偏向,避免披露自身所缴纳的排污费等对环保的不利信息。

五、我国企业环境会计成本核算的措施分析

(一)从“源头”入手,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环保意识

随着随着环境污染的愈发严重,人们对环保的重视已愈发强烈。但是,这种重视并未付诸于实际,人们的环保意识依然较为淡薄。由于环保意识跟不上,使人们并不重视环境信息,企业对环境成本的核算力度自然不足。对此,笔者认为,若要改善我国企业环境会计成本核算的当前现状,还应从“源头”入手,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环保意识。使企业逐渐认识到:进行环境成本核算,加强环境保护,并非是赔本生意,而是一种社会层面的“环保—经济效益”的良性发展、共性发展,是一种正确的长远发展目光。唯有对环境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使企业自主、真正做到环境会计成本核算、才能提高其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自觉性。

(二)从“制度”入手,完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除了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之外,政府部门还应从“制度”入手,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前文已述,就目前的相关政策来看,除对环境存在重度污染的企业之外,国家仅是“鼓励”而非强制企业在成本核算中考虑环境因素。而且,目前也尚无专门针对环境会计的规范和标准。即使有所涉及,也实际操作性不高、内容过于笼统。正是制度上的薄弱,使我国企业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一直不高。对此,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须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大力加强环境会计成本核算的法制建设,从制度入手,对环境会计进行刚性约束。

(三)从“长远发展”入手,建立环境会计成本的长效机制

由于企业的存在目的是为了最终盈利。也正是这一根本原因,使我国很多企业都将发展眼光过于局限,往往将短期利益作为关注的“焦点”。这一行为不仅使企业容易无视资源的有限性,从而对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还容易间接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同时也忽略了进行环境会计成本核算的必要性。若要改变这一现状,企业应从“长远发展”入手,建立环境会计成本的长效机制。比如,企业可以在传统的成本核算指标上建立对环境保护的相关成本考察指标;还可以对环境成本核算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引入“环境审计”,予以加强和监督;再者,可以利用社会中介机构从社会角度对企业加强环境会计成本核算的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

参考文献:

[1]李平.论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发展趋势[N].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9)

[2]何利.国内外环境会计研究理论综述[N].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2(06)

[3]郝雯婕.略论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 2012(21)

[4]何军.诌议环境会计对企业会计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2(09)

第4篇

关键词:环境财务成本 成本核算 账户设置 账务处理

坚持走全面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需要建立、推行科学合理的环境成本核算制度。将环境成本纳入会计核算体系,不仅是企业有效履行社会责任的现实需要,更是经济与社会科学发展的时代呼唤。然而,针对企业如何在操作层面进行环境成本核算会计处理这一现实问题却鲜有学者涉及。

一、企业环境财务成本核算的提出

环境成本一般分为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两部分。前者是从企业的微观角度来定义,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与环境相关的资源损耗,其会计核算主体是企业,具有会计意义。后者是从全社会的宏观角度来定义,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发生的与环境相关的资源损耗,属于经济成本,社会各组织的微观环境成本构成了该社会的宏观环境成本,其会计核算主体是社会、国家,缺少会计意义的操作性,本文不予讨论。

内部环境成本可分为企业环境经济成本和企业环境财务成本。前者指企业活动所导致的社会环境折耗,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环境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总和。其实质是企业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货币和非货币性损失,例如因企业污染造成周围环境质量的下降。后者指企业耗费在环境方面的支出,是企业承担的影响其财务成果、与环境相关的直接和间接支出。根据目前会计准则的规定,环境经济成本不计入企业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不对企业的财务成果产生影响,本文暂不探讨。而环境财务成本能够纳入目前的财务会计系统,并分配到产品成本或作为期间费用抵减企业当期的利润,因此企业进行环境财务成本的核算更有操作性和会计意义。

二、企业环境财务成本的确认计量

(一)成本构成

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和企业的环境活动实践来看,企业环境财务成本主要包括:排污费;绿化费;土地损失补偿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环境管理机构经费支出;环境监测支出;罚款与赔付;废物处理费;与本期经营活动有关的清理成本;环境恢复支出;政府环境管理机关勒令停产的停工损失;购置环保设施支出;降低污染和改善环境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在建工程执行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三同时”制度,发生的与环保有关的设计费用、施工材料费、有关人员工资等;已有环保设备进行更新;改造的费用及提取的折旧费;绿色产品标志认证费;环境税金以及计提的环境设备减值准备。

(二)成本确认

企业环境财务成本确认是进行环境会计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前提,也是企业处理环境交易和事项的前提。其成本确认同样遵循基本会计原则,须满足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应以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环境资源的保护和耗费为中心,对企业在各会计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环境资源价值及环境成本予以确认。

(三)成本计量

环境财务成本的计量应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依据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等会计原则将符合确认条件的环境财务成本进行计量、记录、归集。关于成本的具体计量模式、方法等,已有大量的研究和文献,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其一,环境财务成本计量指标的多样化。进行环境财务成本计量时应将传统的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结合,例如货币指标和实物量指标、质量指标结合应用。其二,环境财务成本具有多种计量属性。将环境财务指标进行量化以货币表示,除了采用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还可以采用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现值和替代成本等。其三,环境财务成本应予以资本化或费用化。对于这一问题,国际相关组织均存在较大分歧,我国也尚未做出相关规定。FASB认为处理环境污染的成本通常应予以费用化,但如果符合下列任何一个标准,且其成本可以收回即可资本化:一是可延长企业拥有资产的寿命,改善其安全性或提高其效率的成本;二是减少或防止由以前经营活动引起,但尚未出现的环境污染成本,以及由未来经营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成本,包括之后发生的改善资产购置时状况的成本;三是该项成本发生在当前持有待售资产的销售准备过程中。ISAR认为如果企业环境成本直接或间接地与将通过以下方式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有关,则应资本化:一是提高企业所拥有的其他资产的能力或改进其安全性、提高效率;二是减少或防止可能由今后经营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三是保护环境。

如果将环境财务成本费用化,将直接影响当期损益;如果将环境财务成本资本化,则通过分期摊销长期资产,将成本支出转移到若干期间的费用中,从而对企业产生长期影响。笔者认为,首先应根据支出受益期的长短判定该项支出是否应资本化,一般以一年为基准。需要资本化支出的会计处理可参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规定,例如购置环保设备或对其进行更新、改造的费用可参照固定资产的处理方法,记入“环境资产”账户下的“环保设备”明细科目;又如降低污染和改善环境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可参照无形资产的处理方法,记入“环境资产”账户下的“环保技术”明细科目。

三、账户设置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未对企业环境财务成本核算做出要求,更未设立核算账户。为了从操作层面解决企业的环境财务成本核算处理问题,根据环境成本基本理论,笔者认为,应设置“环境财务成本”基本账户。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账户的借方核算企业本期环境财务成本的发生额和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应由本期负担的环境财务成本;期末,本期借方的累计发生数从贷方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结转后无期末余额。

账户下应设置以下二级科目。第一,费用支出。核算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与环保相关的支出,例如排污费、绿化费、废物处理费、环境监测支出、环境管理机构经费支出、环境税金和计提的环境设备减值准备等。第二,损失支出。核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违反环境法律法规引发环境污染而支付或被要求支付的意外损失,例如因环境污染而发生的罚款与赔付、政府环境管理机关勒令停产的停工损失等。第三,或有支出。核算企业预计可能发生的环保负债,例如因环境问题发生诉讼,企业可能需支付的赔偿金、诉讼费等。第四,环境治理收益。核算企业在环境治理过程中产生的收益,例如废弃物的处理收益、利用“三费”生产产品减免税款等的收益。

此外,企业还可视情况设置“环境资产”、“环境资产累计折耗”和“环境资产累计摊销”三个资产类账户。“环境资产”账户主要核算环境财务成本中能够形成企业环保资产的投资额,例如购置环保设施支出、降低污染和改善环境的研究与开发支出中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可予以资本化的部分。该账户下可设置“环保设备”和“环保技术”两个二级科目,分别单独核算企业为保护环境而形成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环境资产累计折耗”和“环境资产累计摊销”账户分别核算环保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和环保无形资产的摊销额。

四、账务处理

在上述账户设置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系统,不同情形下企业发生的环境财务成本可进行如下处理。

第一,发生与本期相关的环境支出,但未满足资本化条件时,借记“环境财务成本――费用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应交税费”、“累计折旧”等科目。

第二,发生与本期不相关的环境支出,且未满足资本化条件,如金额较小,可根据成本效益原则直接计入当期费用,其账务处理与发生与本期相关的环境支出的处理方法相同;如金额较大,则分两种情况处理。对于应由以后期间负担的环境财务成本,例如企业在某种污染发生前,根据政府环保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拟定的治理预算方案支付治理费、土地损失补偿费和矿产资源补偿费等,发生时,借记“长期待摊费用――环境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摊销时,借记“环境财务成本――费用支出”科目,贷记“长期待摊费用――环境支出”科目;对于大额环境财务成本可以合理估计、事先预提,例如环境恢复支出等,预提时,借记“环境财务成本――费用支出”科目,贷记“预提费用――环境支出”科目,实际支付时,借记“预提费用――环境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第三,发生满足资本化条件的环保支出时,借记“环境资产――环保设备或环保技术”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计提环保设备的折旧和环保技术的摊销额时,借记“环境财务成本――费用支出”科目,贷记“环境资产累计折耗”或“环境资产累计摊销”科目。

第四,发生与环境有关的意外损失时,借记“环境财务成本――损失支出”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

第五,预计可能发生与环境有关的环保负债时,借记“环境财务成本――或有支出"科目,贷记“预计负债――环保负债”科目。

第六,企业控制污染、保护环境而产生环境治理收益时,应冲减已发生的环境财务成本,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环境财务成本――环境治理收益”科目。

第七,期末将“环境财务成本”所有二级科目进行结转,借记“本年利润”、“环境财务成本――环境治理收益”科目,贷记“环境财务成本――费用支出”、“环境财务成本――损失支出”以及“环境财务成本――或有支出”科目。

参考文献:

1.陈良华等.环境会计的成本计量模式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第5篇

关键词:账务处理;成本核算;影响

医院成本核算的基础数据基本上都来自于会计账务,它是在会计账务处理的基础上,以科室、医疗服务项目、病种、床日或诊次等为核算对象,将医院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因此,日常会计账务处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决定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从收入来看,数据是从医院HIS系统采集而来的,而支出数据则从财务总账系统中的凭证分录中提取,会计账务的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本核算的结果,因为成本核算不仅仅是直接费用的核算,还要将间接成本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分摊计入,从而得到科室的全成本。医院科室成本核算涉及会计账务处理数据包括收入和支出两部分,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1收入数据处理与影响

1.1HIS系统收入

医院的主要收入数据是从HIS系统采集而来的,会计账务处理只需根据每天的收费汇总日报表,按照不同的收入项目计入医院收入。而成本核算,则需将所有收入项目划分到末级核算单元,而往往有时从HIS系统采集的数据不能准确归集到末级核算单元,需要人为进行拆分。从门诊收入来看,像具有开展权限的针灸推拿科和理疗科等,有些医院将其定义为临床服务类门诊科室,而有些医院将其定义为医疗技术类科室。从成本核算的收入归集来看,临床服务类科室按开单科室来归集收入,而医疗技术类科室按执行科室来归集收入。不同的科室划分会导致成本核算结果的差异化。另外,一些行政兼职的人员,其开单的收入往往被归集到院办医务部等管理服务类科室,但这些科室不应产生收入,需人为将收入拆分至相应的临床科室,因此会造成收入归集的不准确。从住院收入来看,很多医院都存在一个病区有两个科室的共用的情况。如医院的病房大楼,11楼为泌尿外科和心胸外科两个科室。从HIS采集的收入数据来看,很多由病区护士操作的收入如静脉采血,没有归集到泌尿外科和心胸外科,而是归集到11F这个科室。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根据病人所在科室,对这些收入进行手工拆分,所以会产生收入归集不准确,从而导致成本核算结果不准。当然,也不乏有一些由于收费人员收费时操作错误或由于医务人员输入错误,而导致HIS系统中有些收入没有科室代码,收入归集到木工组等情况,这样就会有一部分的收入无法归集到具体的责任中心,只能手工将其对照到门诊其他或住院其他等调节科室中,这样就无法得到正确的数据归属。

1.2体检收入

从财务账务处理来看,日常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理进行入账。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即是以应收应付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而不问货币资金是否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就是说,一切要素的时间确认,特别是收入和费用的时间确认,均以权利已经形成或义务(责任)已经发生为标准。也就是说,应该按照当月的实际体检收入来确认当月收入。但有些医院在处理体检收入是却参照收付实现制,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也就是按照当月实际收到的体检收入来确认当月的体检收入。这样,不同的收入确认方法,会导致成本核算收入上的差异。体检收入会计科目为医疗收入\门诊收入\其他门诊收入\体检收入,财务会计处理只需将当月的体检收入记在该科目下,即只需当月体检收入一个要素即可。但成本核算收入处理比会计核算复杂的多,它需要同时具备开单科室、执行科室、收入项目、金额四个要素才能确认各科室的收入,而有些医院收入处理的更为明细,在收入项目下设了二级收入项目,如检查费下设CT、B超、胃镜等项目。由于成本核算需要将体检收入拆分到具体收入项目,因此,最终会造成成本核算各收入项目金额与财务门诊收入各科目收入的不一致。假设某医院某月体检收入为10万元,财务账务处理和成本核算收入处理区别见表1。

1.3外院收入

外院收入是指当地一些乡镇卫生院因设备技术局限,将部分检查化验收入送到上一级医院进行检查,这也是构成医院收入的一部分。某乡镇卫生院送上级医院的CT检查,通过财务部门结算后,上级医院需确认当月收入。往往上级医院确认收入时,CT收入入账科目为医疗收入\门诊收入\检查收入。殊不知,CT检查收入一般由两部分构成,一为CT检查费,其二是胶片材料。成本核算在处理该笔收入时则为分两部分,CT检查对应到检查费,胶片则对应到材料费。因此不同的收入确认方法造成了财务账务处理和成本核算结果的差异。

2支出数据处理与影响

一般情况下,成本核算应该遵循“收支配比”的原则,成本处理的数据应该和收入同步,收入记在当月,成本也应计入当月。同时每月固定成本应该有一定的连续性,如工资、奖金等。在成本核算下,成本是通过Excel形式导入成本核算系统,这些成本要不明细到科室,要不明细到职工个人。但在财务账务下,只需记到相应的“医疗支出”“管理费用”下科目即可。

2.1人员经费

从人员经费看,一般工资类经费,会计账务按当月发放工资入账,与成本核算数据基本无差异。但奖励性绩效工资即我们平时所指的职工奖金类数据,因入账口径不同,存在较大差异。一般大型综合性医院在年初时,财务部门都会根据上一年度成本及医院实际情况来制定当年度医院财务预算,奖励性绩效工资也在预算的范围。会计账务则根据年初的预算数来计提当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而成本核算在处理时一般根据实际发放的数据来计入当月成本,这两者之间势必存在差额。因此我们建立一张差额统计表,对每月的两者之间的差额进行比较。一般到年底时,两者之间差异不大,因为实际发放的奖励性绩效工资要根据年初预算,控制在预算值之内。

2.2维修(护)费

医院大大小小的维修常有存在,为了维护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而发生的修理费等后续支出,在会计账务处理上,应该计入当期费用,借记“医疗业务成本”或“管理费用”等科目即可。从成本核算角度看,一些大型设备的维修,如CT更换球管的维修费,我们应该根据球管的实际使用期限,分摊计入科室成本。再如一些房屋维修,少则几万,大则几十万,这些房屋维修费若一次性计入科室成本,造成科室上下月成本跌宕起伏,对科室结余冲击很大,因此,也应根据实际分摊计入成本。在会计账务日常处理过程中,由于人为操作有误、账务处理缺乏统一规范,以及相关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成本费用数据的项目划分存在过粗,与成本核算确定的成本核算项目不一致,都会造成其成本核算口径的差异化,影响成本核算结果的有效性。

作者:姚燕娟 谢春红 叶凌凌 单位:浙江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

第6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成本核算 会计前提

教育成本核算就是对教育费用的发生进行审核与控制,核算其发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教育费用核算程序和方法,按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归集与分配,最终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核算过程。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又称为假设,是指对变化不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会计人员对某种情况按进行会计工作的先决条件所做出的合理推断或人为规定。学校属于典型的事业单位,应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作为会计核算的前提。

一、会计主体

在组织教育成本核算时,会计主体的确定是核算的出发点。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前提是指会计所反映的是一个特定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作为会计主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a.具有一定数量的经济来源;

b.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活动;

c.实行独立的核算,提供反映本主体经济情况的会计报表。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总则第四条中明确指出了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自身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事业单位自身的各项经济活动。确定了会计主体也就为会计人员成本核算工作的范围进行了界定,只为特定的主体进行核算工作。

目前高校成本核算选择学校一级进行核算,以学校作为会计主体便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通过以学校为会计主体的成本核算构架,不仅可以将一个学年会计期间的成本核算成果用于满足学校内部管理信息的需求,也可以满足外部资金供应者对资源配置效益性要求的信息需求。同时,为政府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审批收费标准、确定招生计划提供必须的参考信息。

二、持续经营

将持续经营作为基本前提条件,是指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而是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既然不会破产和清算,企业拥有的各项资产就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耗用、出售或转换,承担的债务也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清偿,经营成果就会不断形成,这样核算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持续存在和发展下去,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持续经营假定的意义,在于解决了会计主体的资产评价和费用分摊等会计计量的实际问题。它为权责发生制奠定了基础,也是一致性、可比性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依托。持续经营对于会计核算十分重要,它为正确地确定财产计价、收益,为计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只有具备了这一前提条件,才能够以历史成本作为企业资产的计价基础,才能够认为资产在未来的经营活动中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固定资产的价值才能够按照使用年限的长短以折旧的方式分期转为费用。对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持续经营这一前提条件不存在了,那么一系列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方法也相应地会丧失其存在的基础,所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必须以持续经营作为前提条件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总则中第五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教育成本核算同样也必须遵循持续经营假定,否则核算出的教育成本就不准确,按学年核算教育成本的许多账务处理,如固定资产折旧,跨期费用的预提、待摊就失去了基础。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亦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会计主体的整个持续运作过程划分为间隔的若干时期,以便定期进行核算和报告。会计分期这一前提是持续经营的客观条件。对于持续经营的会计主体来说,既然在可预见的将来,它不会面临破产停业清算,那么为了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向有关各方提供信息,需要划分会计期间,即人为地把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划分为较短的经营期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八条规定,我国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总则第六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会计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止日期采用公历日期。《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第一部分总说明第二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高等学校学生培养的学制随着教育层次的不同而不同,如专科3年,本科4年或5年,硕士生3年、2.5年或2年,博士生3年,可以看出教育成本核算期间不能与学年相同。而从制度上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应当以会计年度为成本核算期间,但是由于学生的入学与毕业时间,每年开学与放假时间均与公历年度不一致。笔者认为应该尽早变革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情况。货币计量是任何会计记录的基础,教育成本核算自然是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进行,但货币计量是以货币价值不变、币值稳定为条件的。用货币来反映一切经济业务是会计核算的基本特征,因而也是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性的前提条件。选择货币作为共同尺度,以数量的形式反映会计实体的经营状况及经营成果,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现实经济社会中,币值变动时有发生,例如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教育成本核算就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教育成本的可比性受到影响,需要用物价指数,最好是教育物价指数进行调整,才能进行有实际意义的比较,才能发挥教育成本信息考核、控制、预测、决策的作用。二是按历史成本原则核算出的教育成本,但不能完全补偿真实的资源耗费,主要是固定资产的耗费。因为在通货膨胀时期,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一般大于其原始价值,按原始价值提取折旧费,重置时就会在使用价值上减少固定资产的数量。在以教育成本为基础确定学费、教育拨款时,应考虑以重置价值矫正历史成本计量的不足。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总则第七条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收支的,应当折算为人民币核算。所以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也应当以人民币为计量基础。

综上所述,组织会计核算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即在组织核算工作之前,首先要解决与确立核算主体有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这是全部会计工作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national commission on the cost of higher education us,straight talk about college cost and prices,/catalog/oxstalk.aspx.

第7篇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 成本核算 分步法

在会计成本中,成本管理是管理者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前提下,在控制成本与降低成本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手段,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达到预期的质量、数量和时间。随着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污水处理厂的财务管理由过去的单纯记帐逐步增加成本核算,虽然由于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特殊性,成本核算尚不如工、商业成熟,但控制成本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在财务上进行具体操作,可采取以下几个步骤完成:

一、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进行成本核算首先要确定成本核算对象,一般来说,企业最终产品就是成本核算对象。鉴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艺特点,可将经过二级或三级处理后的中水确定为成本核算对象,也就是说中水即为污水处理厂的最终产品。

二、确定成本项目

确定成本项目,正确划分应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是关键。凡是能分清应由某种产品负担的直接成本,应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不易分清的则应采用合理的方法分配计入有关产品的成本,并保持一贯性。

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来说,可设立材料项目、人工项目、燃料动力项目和修理项目。材料项目包括污水处理的全部材料费用,不包括修理用材料消耗;人工项目包括污水处理全部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燃料动力项目包括污水处理的燃料、电力、热力等费用;修理项目包括污水处理的折旧、日常修理、大修等费用。

并据此设立成本明细帐,下设“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管理费用”等几个科目。

1、“生产成本”科目应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水厂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而发生的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核算水厂为基本生产服务进行劳务供应而发生的直接成本,在这两个二级科目下,还应当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明细帐,账内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2、制造费用科目。此科目核算水厂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该科目应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账内按制造费用的内容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3、待摊费用科目。此科目核算水厂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共同负担的、分摊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应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4、预提费用科目。此科目核算水厂按照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提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也应按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5、管理费用科目。此科目核算水厂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

三、确定成本期及成本核算原则

在确定成本项目后,应正确划分各会计期成本的费用界限,计入生产经营成本的费用,通常以月为单位,在各月之间进行划分,按月计算产品成本。应由本月负担的费用,全部计入本月产品成本。这要求城市污水处理厂既不能提前结帐,也不能延后结帐,要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正确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

四、确定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鉴于污水处理厂产品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分步法比较适合污水处理厂的成本核算。

处理后的二级水是经历进水、处理水、运送污泥、排海等一系列过程生成的,其生产的工艺过程是由一系列连续步骤所构成。一般来说,污水进入处理系统后,要经过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每经过一次处理的污水都将是下一次处理的对象,直到最后形成以回用为目的的三级处理水。也就是说污水在处理线上是川流不息地往下移动。

故笔者认为城市污水处理厂应采用分步法进行核算。以预处理为主的水成本即为一级处理成本,加上以生化处理为主的水成本为二级处理成本,在此基础上加上以深度处理回用为目的的水成本即为三级处理成本。

五、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来说,首先要设置核算车间。可将供排车间、水处理车间、泥处理车间、泥运输车间作为基本生产车间单独核算,下设材料费、人工费、制造费等项目;维修车间、化验部门、变配电车间、中心控制室作为辅助生产车间核算,下设人工费、材料费、动力费等项目,变配电车间、化验室、中心控制室发生的费用按电量比例对基本生产车间进行分摊,维修费按工时对基本生产车间进行分摊;办公室、财务部作为管理部门在管理费用中作为期间成本核算,下设人工费归入期间成本。

1、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用于构成产品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和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列入“直接材料”项目;用于生产的燃料列入“燃料和动力”项目;用于维护生产设备和管理生产的各种材料列入“制造费用”项目。不应计入产品成本而属于期间费用的材料费用则应记入“管理费用”项目。材料费用应按照成本项目归集和分配,在实际工作中,材料费用的分配一般是通过“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这种分配表应该按照材料的用途和材料类别,根据归类后的领料凭证编制。

2、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人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用。分配工资和福利费用,也要划清计入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和不计入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的工资、福利费用的界限。凡属生产车间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费用,列入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费”项目;辅助车间人员工资费用,列入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项目;行政管理人员工资费用列入“管理费用”项目。

3、外购动力费的分配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外购动力主要为电力,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设备运转和照明。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都设有变配电这一辅助生产车间,故外购电费应先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加上变配电车间本身发生的工资等费用,按车间部门耗电量进行分配。

4、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它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租赁费、保险费及其它费用。可按生产车间开设明细账,账内按照费用项目开 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费用发生时,根据支出凭证借记“制造费用”科目及其所属有关明细账,但材料、工资、折旧以及待摊和预提费用等,要在月末时,根据汇总编制的各种费用分配表记入。月末时全部转入“生产成本”科目,计入产品成本。

六、成本核算流程

第一步,将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按电量、工时等比例分摊至各个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辅助

生产

车间

待分配

费用

总额(元)

劳务作业

计量标准

劳务

作业供应量

单位

成本

(元)

受益部门

提升泵站

水处理车间

泥处理车间

泥运输车间

排海泵站

管理部门

耗用量

金额

耗用量

金额

耗用量

金额

耗用量

金额

耗用量

金额

耗用量

金额

变配电车间

维修车间

工时

 

化验部门

中心控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