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贫困户扶贫标准范文

时间:2024-03-07 15:41:52

序论:在您撰写贫困户扶贫标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贫困户扶贫标准

第1篇

第一步棋:识贫

精准识别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基础。逐步提高精准识别率,做到“真识贫、识真贫”。依据家庭年收入低于省农村扶贫标准,综合防治考虑家庭成员身体、就业状况及子女上学等各方面情况的原则,按照“两公示一公开”的程序,精准识别。2014年,全市共识别出农村贫困户5134户、贫困人口10199人。与此同时,将城镇特殊困难群体一并纳入精准扶贫范围,参照农村贫困户的评选办法,识别出城镇困难户213户、困难人口581人。

为保证质量,确保精准识别不落一户一人,2015年,全市多次开展了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扶贫攻坚精准识别与大数据系统建设工作检查的通知》,进一步查漏补缺、纠错纠偏,真正把扶贫对象、致贫原因等基本信息完全核实、搞准,确保“零差错”。按照“七个一不准”经“一票否决”,剔除不合格户1020户、2240贫困人口,新增贫困户460户958贫困人口。2016年,坚持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开展全面排查,对符合条件的低保户、残疾人口以及收入达标但“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未解决的贫困家庭予以重点排查,对符合条件的严格执行8个识别程序,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对照“七清四严”的标准对所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排查,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剔除。

第二步棋:助贫

精准施策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关键。逐户落实帮扶措施,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于居住在缺乏生存和发展条件地区的贫困户,实施搬迁移民扶贫;对于有劳动能力的可开发扶持的贫困户,实施产业扶贫、通过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对于需要就地扶贫的贫困村、贫困户,通过村庄整治,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2015年,全市干部“结对帮扶、精准扶贫”贫困户总户数为3316户,总人数为9091人。城镇居民困难户总户数为213户,总人数为581人,根据贫困户需求,分为六大帮扶类型:产业帮扶贫困户总户数为516户,1614人;搬迁帮扶贫困户总户数为29户,78人;教育帮扶贫困户总户数为128户,408人;保障帮扶贫困户总户数为1801户,4495人;培训帮扶贫困户总户数为322户,1021人;其他帮扶贫困户总户数为520户,1412人。

第三步棋:退贫

精准退出是做好扶贫的目的。高度重视贫困退出工作,做到“真脱贫、脱真贫”。一是明确脱贫任务和脱贫时间。围绕脱贫任务,制定了《德兴市脱贫攻坚规划(2016-2017年)》,分年度制定了德兴市精准脱贫退出规划。2016年任务数:东坞、宗儒、张村3个贫困村和4136贫困人口脱贫。2017年任务数:胡家、花林村、泸口3个贫困村及2166贫困人口脱贫。二是严格执行退出标准和工作流程。制定《德兴市贫困户贫困村退出实施方案》,组织人员对贫困村及贫困户的退出程序进行了检查,督促改正,完善内容,规范程序,做到把关严格、流程到位,确保当年脱贫人口精准度达98%以上。三是积极配合第三方评估。督促各乡镇(街道)开展自查,加大宣传力度,打消退出贫困户的顾虑,正确对待第三方评估。针对2户不达标退出贫困户重新进行调查和审定,确保真实性。四是及时开展回退工作。按照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国家贫困标准、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为主要衡量指标,开展两次回退工作,全市共回退1292人。

唱响富民曲

围绕“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行得好”等“四个好”标准,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系列工程,同步推进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

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扶贫工程,近年来,共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3583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000多万元,自筹资金8500万元,共扶持产业项目30多个,直接受益贫困户达400多户,户均增收2000多元。以建设“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为目标,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三年来,共投资1200多万元,修建道路110多条,路面硬化180多公里。2016年12月1日,全市35l镇村公交线路全面开通,覆盖全市75个行政村,开通率达91.45%。镇村公交的开通极大地减轻了广大人民群众出行成本,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共享我市改革发展成果。2016年4月,启动电商扶贫工程,在全市建立67家电商服务站点,实现农产品的网上与实体店线上线下销售,促进了贫困户增收。李海香是南岸村的一名精准扶贫户,丈夫因病丧失劳动力,上有年迈公婆,下有年幼儿子,家庭年收入13600元。得知在网上销售南瓜果能赚钱,李海香毅然选择加入制作、销售南瓜果的大军。仅一个多月,李海香的南瓜果就销售了150余斤,家庭新增收入3000余元。

第2篇

某镇某村位于镇平县西南部,与邓州市接壤,距张林镇10公里。某村为传统农业村庄,农田水利设施健全,村民生产生活用水用电均有保障。但经济发展滞后,结构单一,经济薄弱。全村下辖五个自然庄,10个村民小组,分别是四户庄、门家、赵庄、井庄。全村共计583户、2341人;共有耕地3052亩,人均耕地1.3亩。

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9户170人。其中因病致贫38户108人,占全村贫困户64%;因学致贫4户12人,占全村贫困户7%;因残致贫7户20人,占全村贫困户12%;因灾致贫1户1人,占全村贫困户1%;缺资金1户2人,占全村贫困户1%;缺劳力2户9人,占全村贫困户5%;缺技术4户16人,占全村贫困户9%;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1户2人,占全村贫困户1%。

经过2016年、2017年的帮扶,已脱贫24户94人。截止2018年春季仍有35户76人未脱贫。2018年计划脱贫13户43人。到2018年底贫困发生率达到1.4%。

二、精准扶贫

某村通过近二年的帮扶工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取得了明显的改善。村集体经济收入明显提高。

2017年新建党群服务中心一座,建筑面积360平方米;标准化卫生室一座,建筑面积120平方米;文化戏台一座;文化广场一个,占地2000平方米。修建通村部水泥道路一条800米。广播电视实现户户通;宽带实现村村通;全村生产生活用电均有保障;建有水厂一座,全村安全饮水得到保障;县交通局在我村设有客运站点,村民外出乘坐班车得到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达到贫困村脱贫标准。

    三、精准脱贫

2017年底某村已脱贫24户,2018年计划脱贫13户。到2018年底贫困发生率达到1.4%。

2016年脱贫户

序号

户主姓名

人数

贫困户

属性

致贫

原因

帮扶措施

1

6

低保贫困户

因病

到户增收、转移就业、光伏分红、健康扶贫、社会保障、教育扶贫、金融扶贫

2

3

一般贫困户

缺技术

到户增收、转移就业、光伏分红、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安居工程

3

4

一般贫困户

因学

到户增收、转移就业、光伏分红、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

4

4

低保贫困户

因病

到户增收、转移就业、光伏分红、健康扶贫、社会保障、教育扶贫、金融扶贫

5

5

低保贫困户

缺技术

到户增收、转移就业、光伏分红、健康扶贫、社会保障、教育扶贫、金融扶贫

6

3

低保贫困户

因病

到户增收、转移就业、光伏分红、健康扶贫、

社会保障、金融扶贫、

安居工程

总计

25

2017年脱贫户

序号

户主姓名

人数

贫困户

属性

致贫

原因

帮扶措施

1

4

低保贫困户

因学

转移就业、到户增收、光伏分红、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

教育扶贫、公益岗位

2

5

低保贫困户

因病

转移就业、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

3

4

低保贫困户

因病

转移就业、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

4

2

低保贫困户

缺资金

转移就业、到户增收、光伏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

5

4

低保贫困户

因病

转移就业、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教育扶贫

6

5

低保贫困户

因病

转移就业、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  

7

5

低保贫困户

缺技术

转移就业、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

8

4

低保贫困户

因病

转移就业、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

教育扶贫、公益岗位、

9

5

低保贫困户

因病

转移就业、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公益岗位

10

2

低保贫困户

因病

转移就业、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

11

3

低保贫困户

因病

转移就业、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

教育扶贫

12

4

低保贫困户

因病

转移就业、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

教育扶贫、公益岗位、

13

3

低保贫困户

因学

转移就业、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公益岗位、

14

2

低保贫困户

因病

转移就业、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

15

7

低保贫困户

因病

转移就业、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

公益岗位、教育扶贫、

16

5

低保贫困户

因残

转移就业、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公益岗位、教育扶贫、

17

3

低保贫困户

因病

转移就业、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

18

2

低保贫困户

因病

转移就业、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

总计

69

2018拟脱贫户

序号

户主姓名

人数

贫困户

属性

致贫

原因

帮扶措施

1

3

低保贫困户

缺劳动力

转移就业、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安居工程、

2

1

低保贫困户

因学(将毕业)

到户增收、光伏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教育扶贫

3

4

低保贫困户

因病

转移就业、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安居工程、

4

3

低保贫困户

因病

转移就业、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安居工程

5

3

低保贫困户

因病

转移就业、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安居工程

6

7

低保贫困户

因病

转移就业、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安居工程、

7

4

低保贫困户

因残

公益岗位、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安居工程、

8

1

低保贫困户

因病

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安居工程、

9

1

低保贫困户

因病

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安居工程、

10

3

低保贫困户

因病

转移就业、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安居工程、

11

6

低保贫困户

缺劳动力

转移就业、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公益岗位、

12

2

低保贫困户

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公益岗位、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安居工程

13

4

低保贫困户

因病

转移就业、到户增收、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金融扶贫、安居工程

合计

43

四、村级集体经济

1、村级光伏电站

2017年6月29日,某村两个光伏电站并网发电,两个光伏电站共计639KW,按每千瓦400元收入计算,每年可实现收入20余万元。除去全村59户贫困户光伏分红以外,每年可为村增加集体收入3万元左右。

2、扶贫基地

2018年拟建设扶贫基地一个,占地150余亩,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可带动贫困户20人。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8000元左右。

3、扶贫车间

2018年拟建设扶贫车间一座,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引进电子加工项目一个,可带动贫困户15人。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1万元左右。

五、关于某村脱贫工作的建议

1、村委班子建设

自2017年4月份扶贫工作以来,某村两委班子,遇事推诿扯皮、相互埋怨,遇事推三阻四,没有把本村的工作作为自己的分内之事,存在“存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并且群众基础极不稳定,不是发生大闹村部、上访等情况。

综上所诉,提出以下建议。“要想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村支书作为村两委的第一负责人,要有清晰的思路、豁达的内心与敢于担当的责任感;遇到难事、大事要敢于承担,勇于克难。为村两委其他同事做个表率作用。

而村两委其他人员,也要认真工作,为全村老百姓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村民无小事,村委干部能解决的尽力解决,无法解决的村委班子开会商量对策给予解决。火车跑的再快,也没有动车快;动车之所以快,除了有车头提供动力以外,还有若干车厢也为其提供动力,为动车提供了更加充足的动力来源。村委班子应像动车这样,互相帮助,团结一心,这样才能为            村的未来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2、扶贫先扶志

第3篇

关键词:项目制;精准扶贫;精准识别;三社联动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2 ― 0012 ― 06

一、社会转型背景下齐齐哈尔市的精准扶贫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实际上带来的是整个国家治理方式的变化,从原来的总体性治理到现在的技术治理〔1〕。而伴随着税费制度的改革,地方政府的使命也产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原来的“要钱”“要粮”到现在的“跑钱”“跑项目”〔2〕,由此而带来的是项目制的管理和运作体制〔3〕。项目制下,地方的发展和建设等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以项目为依托〔4〕。项目制下,地方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形成的贫富差距,实际上造成的是贫困地区的发展瓶颈,贫困地区在跑项目与拿项目的过程中面临着重大的难题,贫困地区发展滞后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扶贫的任务仍然很艰巨,精准扶贫是我国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大战略转型,是中国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治理贫困的战略重点〔5〕。

2013年11月,提出了“精准扶贫”, 2015年的各种讲话和指示中详细论述了其分批分类的扶贫理念,并概括为“四个一批”①。此时,探索有效实施精准扶贫的路径办法和工作机制就成为了当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开展扶贫工作的主要举措。调研团队主要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老年贫困户养老为核心,主要根据个案探寻特定群体特定需求情况下,地方政府在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选取了黑龙江省富裕县和讷河市的6个村的36户贫困户进行了结构式访谈,其中老年贫困户26户,非老年贫困户10户。并对每个县(市)的扶贫办主任和低保局负责人、每个乡镇的书记和分管扶贫的副乡长、每个村庄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结构式访谈。通过统计发现,因病致贫是老年贫困户的主要类型,且多集中于国标贫困户②。

黑龙江省提出在2020年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6〕。在项目制治理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实现精准扶贫的重点又在于“项目进村,产业拉动”。齐齐哈尔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加之80年代后期至今国企改革带来的种种问题,农村老龄化情况严重,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并不容乐观,老年群体的是精准扶贫的核心人群之一。而精准扶贫的要求是在贫困户和贫困村基础上的精准①,地方政府扶贫的重点集中于 “项目进村,产业拉动”②,老年贫困户中有大部分是因病和因灾致贫的,“项目进村,产业拉动”式的扶贫方式实际上面对特定群体的时候,无法整群推进。而地方政府要想实现扶贫又必须去跑项目、拿项目,这样才能拿到更多的资源来推动精准扶贫。项目进村、产业拉动的大背景下,齐齐哈尔市政府针对老年贫困户的精神扶贫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最为核心的在于识别与帮扶的错位及管理的碎片化。

三、项目制扶贫的问题:识别、帮扶的错位及管理的碎片化

齐齐哈尔市精准扶贫真正的针对老年贫困户的措施主要集中在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贫困户建档立卡和低保、“产业扶贫,整村推动”三个方面。针对老年贫困户的脱贫模式中,主要仍然集中在“产业脱贫”,且专门的针对措施缺乏。齐齐哈尔市针对老年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有着帮扶内容的单一性及临时化、帮扶对象的错位、精准识别的形式化和精准管理的碎片化以及精准考核的问题。

(一)精准帮扶内容的单一性及临时化――结对帮扶之间存在供给与需求不对接

齐齐哈尔市新农合基本上实现了全面覆盖,但是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却不容乐观③。医疗保障的需求基本上是所有老年贫困户最重要的需求。根据访谈资料发现,老年贫困户的日常购买理疗药品和治病支出较大④。

虽然新农合的覆盖人口比例很高,但是在现实中老年贫困户在医疗上的花销除了报销之外,自己负担的部分仍然给老年贫困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导致其不敢看病,通常选择自行购买便宜的药品简单治疗而不去医院的现象较为普遍⑤。访谈资料分析发现,老年贫困户一般都在二级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看病⑥。可见,参保费和报销比例之外的花销对老年贫困户来说仍然负担很大。这反映出齐齐哈尔市精准帮扶内容的单一性,社会保障的渠道和内容都较单一,且帮扶的过程没有实现针对特定对象实现精准。

虽然在农村已经实施了结对帮扶,在结对帮扶的过程中,帮扶干部不了解帮扶路径,致使多数结对帮扶存在形式化现象。结对帮扶手段相对单一和临时化。结对帮扶有两种:(1)直接给点钱或送粮食、食用油等带有临时救质的帮扶;(2)购买家畜幼崽,实施养殖项目帮扶,但需要老年人自己去购买饲料来养。至于老年贫困户的需求,则多集中在让政府“直接给点钱”和“进低保”这两个方面,对于“扶贫开发项目”,老年贫困户并不热心。这反映出齐齐哈尔市精准帮扶内容的临时化,无法在老年贫困户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建立有效的对接机制。

(二)精准识别的形式化――贫困户建档立卡及与低保标准的冲突

齐哈尔市主要根据“因病、因灾、因婚、因学、因残和其他”这六大块来进行贫困户识别,在贫困户认定方面主要依据人均年收入,人均年纯收入低于2736元的认定为国标贫困人口,人均年纯收入高于2736低于3331元的认定为省标贫困人口。具体的认定办法每县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执行,也即是说,齐齐哈尔市扶贫办只给了一个数字,现有政府扶贫系统中并没有区分老年贫困户与非老年贫困户,目前的扶贫工作针对的是贫困现象而非特定的人群。

以富裕县为例,介绍一下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档立卡主要依据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但是在建档立卡的过程中还有明确的条件限制,富裕县确定的标准为11种人①。而确定为贫困户的过程仍然有着一整套流程,需要经过“自愿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填册―数据录入”②。在档案卡里的老年贫困户每人每月可享受70元的贫困补助,另外部分因残及重大疾病的老年困户,看病时持证明可享受比普通户更高的报销比例,在项目整村推进的过程中,贫困户可享受低息贷款,另外凡是贫困户的也可享受危房改造补贴等③。老年贫困户除了看病报销兜底和危房改造补贴,其他的待遇其能够享受到的可能性不大。由于年龄和劳动能力的限制,贷款进行项目和产业致富的可能性不大,另外危房改造补贴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老年贫困户更渴望政府统一施工进行危房改造。

如果再比较一下低保户享受的待遇来说,贫困户所享受的待遇是微不足道的。低保户及五保供养户可享受的待遇为:低保户城市每人每月510元;农村每人每年3500元;五保供养补贴金额,集中供养的为6200元/年,分散供养为4300元/年人。而低保户的认证标准数额高于国标贫困户和省标贫困户的认证标准数额,从逻辑上来说,凡是贫困户的都是低保户。但是在贫困户当中,低保户和五保供养户占贫困户总数的比例是很少的。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人员占县区贫困人口的比例是很少的,可见低保在贫困户中的覆盖率是低的④。

另外据访谈资料获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在精准识别的过程中,低保的认证标准和贫困户的认证标准不统一。低保的认证标准及认证方法有着严格的规定,低保的认证数额和补贴数额是一致的,但是在认证低保的过程中有17种条件限制,也即是说,低保认证过程中,人均年纯收入只是参考的一部分⑤。而贫困户的认证标准及方法相比之下显得随意,齐齐哈尔市政府只是给了一个具体的线(省标和国标),至于这个线如何算,有哪些限制条件,每个县区都有不同的标准,因此出现了是贫困户但是不是低保户的情况。另外也反映出齐齐哈尔市精准识别过程中的识别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据访谈发现,齐齐哈尔市各个机构目前都在进行精准扶贫,但是具体的统一的标准和办法并没有,等于说各个机构各管一摊,且相互的独立性较强。部门之间的配合及协调有待继续加强。

(三)精准帮扶对象的错位――项目进村,产业拉动

齐齐哈尔市精准扶贫的真正重点在于“项目进村”和“产业拉动”,以富裕县为例,富裕县重点在发展奶牛养殖、大雁特色养殖、粮食仓储、乡村旅游四大产业上下功夫,规划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乡一业”主导产业10个、“一村一品”致富产业90个、“一户一策”脱贫措施68个⑥。“项目进村”主要分为:基础设施建设类、养殖类项目、种植类项目三种,且已养殖类和种植类项目为核心。养殖类项目和种植类项目对于老年贫困户来说是不现实的,上文已经分析了老年贫困户的现状,“项目进村”和“产业拉动”不适合老年贫困户,老年贫困户更多的是希望政府直接的政策兜底。而在访谈中我们发现,真正的专门针对老年贫困户的政策兜底是很少的⑦。

这反映出齐齐哈尔市精准帮扶对象的错位,齐齐哈尔市精准扶贫的着眼点在于贫困现象,而不是针对特定的人群,虽然有“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和一户一策”,但是其所要完成的是一种数字式的脱贫,着眼于摘掉贫困的帽子,而不是针对特定人群的精准。

(四)精准管理碎片化――机构之间各自为政

齐齐哈尔市精准帮扶过程中有着严格的责任制,上下级严格的责任关系及一票否决制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精准管理过程中出现了碎片化的问题,具体体现为机构间标准的不统一、机构之间缺乏合作、机构人力资源的缺乏①。

访谈发现,精准扶贫标准的混乱,各个机构根据自己机构的性质制定标准,民政局、低保局、统计局、交通局、金融机构等都在进行扶贫,但是总的统一标准如何,每个部门之间如何协作等实际上是没有专门的人员来负责的②。而扶贫办则只是政策汇总,很难有所作为。低保局、扶贫办、乡镇政府负责扶贫的人员数量和专业程度都不容乐观。这种状态导致的结果:(1)因各部门标准不一,会出现重复扶贫和错漏扶贫的现象;(2)扶贫部门失去扶贫对象的信任,从而增加扶贫工作的成本,并且大大降低了贫困村民对扶贫工作的积极主动参与程度;(3)老年贫困户有事就只找乡长或乡党委书记。

(五)精准考核指标的单一化――数字脱贫与退出机制不完善

R齐哈尔市养老扶贫工作的考核以整体的扶贫工作考核为主,考核指标主要是数字,那就是县乡村要脱掉贫困的帽子,贫困户的人均年收入要超过贫困线。这种状况就导致了实际工作中追求“数字脱贫”的现象③。老年贫困户的退出标准主要是根据省贫和国贫线来展开,即只要年人均纯收入超过贫困线就得退出。但是,老年贫困户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种种问题,如医疗、住房、养老等,其基本生活需求可能并没有满足。

四、联动机制:项目制扶贫的出路

根据上文中所述齐齐哈尔老年贫困户精准扶贫的问题,如图1所示,主要根据“三社联动”模式,提出以下建议对策。

(一)精准帮扶内容方面,依托扶贫项目,引入第三方的运作管理和监督

第一步:首先区分项目扶贫的对象,即只有“项目扶贫型”和“自我扶贫型”的老年贫困户适合项目开发扶贫。

第二步:按老年贫困户是否亲自参与来开展项目运作:(1)老年贫困户亲自参与的项目,以提供具体有效的帮扶手段为主,如养殖项目的技术指导、项目产出的销售渠道保障(确定的兜底政策及销售渠道);(2)老年贫困户不参与的项目即入股分红类的项目,老年贫困户代表要作为第三方对项目的运作管理及项目分红进行全程监督。

(二)在精准识别方面:统一标准和引入第三方监督

第一步,如表1所示,以老年贫困户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特征进行分类。

第二步,以国标线和省标线为基础构建一个综合性的老年贫困户识别指标体系。

第三步,在整个识别过程中引入第三方监督。1.对有评议资格的村户进行分类。一般可分两类:(1)无争议的村户,即村屯中公认的、明显的贫困户。他们不应该进入民主表决,而是由第三方审核复查后直接认定。(2)有争议的村户。2.全体村民对有争议的村户进行评议表决。“村民代表”往往是利益群体中的成员,因此,要想得到真正的民主评议结果,就必须是全体村户代表参与,尤其是被评议的老年贫困户。3.村庄结对帮扶方或第三方力量(如县乡负责管理低保的人员,低保局,乡民政所等工作人员)作为现场的监察员对评选进行监督,全程录像,录像及唱票都由结对帮扶方或第三方监督方来负责。

(三)在精准帮扶对象层面:结合图1三社联动模式,根据老年贫困户需求及类型划分扶贫机构和对象

结合“三社联动”机制和志愿者服务平台,按老年贫困户的养老需求与帮扶供给方的资源特征进行分类结对。第一步,如表1那样对要帮扶的老年贫困户进行精准分类,用一个简单的测量表格对各类老年贫困户进行需求评估,进而按其需求进行分类。

第二步,对帮扶供给方的资源特征进行分析。提供帮扶的群体来自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拥有的资源也是不一样的,应该按其能提供的主要帮扶资源进行分类。

第三步,进行供需相配的结对。根据不同机构的职能特征在评估基础上进行帮扶,如医疗卫生部门负责医疗保障性老年贫困户,经济发展部分负责自我扶贫型的贫困户等。

(四)在精准管理与考核方面: 构建管理和考核的“联动机制”

第一步,构建以扶贫办为中心,以低保、社保和医保为核心内容的养老扶贫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如图1所示,以扶贫办的识别类型为基础,将不同类型的老年贫困户归为不同的职能部门。在这个联动机制中:(1)扶贫办要起到中心的作用;(2)扶贫办要有一定的职能权限,能保证扶贫办在协调其他各部门资源和考核各部门的扶贫效果上有相应的合法性和效力;(3)完善扶贫办各个机构,在扶贫办下要设立组织协调科、项目管理科、考核科这三个分支机构,每个机构配足相应人数;(4)由扶贫办来承担网上信息沟通交流平台的建设和维护工作。

第二步,以评价养老需求满足的指标体系来作为养老扶贫工作考核的依据。1. 依据老年贫困户的养老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为实际效果来评价标准;2.构建一套包含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的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如下表2。实现这一策略,既可以借用其他省份已有的考核量表,也可以邀请省市专家自行制定一套适合本地的考核指标体系。

第三步,根据识别的不同类型分门别类制定相应的退出标准。结合表1,制定不同类型的老年贫困户的退出标准,如表3。

四、结论

本研究是基于国家项目制运作基础上的精准扶贫实际问题路径的研究。项目制下,地方政府和国家实际上由于拥有的资源和权责方面的不协调,造成了扶贫开发的困境,不过在项目制运作管理模式下,精准扶贫也可以实行与项目制运作相匹配的“扶贫联动模式”。联动模式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的放权,实际上联动之所以成为可能,其关键点在于政府机构职能专业化,不同的部门机构根据自己部门机构的职能实现扶贫对象和帮扶内容的精准。项目制的困境在于地方政府有限的事权承担无限的责任,必须唯项目是从〔7〕,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地方政府精准扶贫联动机制的形成是项目制运作逻辑下的一种新的治理方式或者f一种新的治理模式。引入社会力量或者说市场力量来进行扶贫开发管理,这有效的规避了分税制带来的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8〕。

〔参 考 文 献〕

〔1〕渠敬东,应星,周飞舟.从总体性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开放经验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09):104-127.

〔2〕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

――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J〕.社会学研究,2006,(03):01-38.

〔3〕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J〕.中国社会科学,2012,(05):113-130.

〔4〕周飞舟.财政资金的专项化及其问题:兼论“项目治国”〔J〕.社会,2012,(01):01-37.

〔5〕王介勇,陈玉福,严茂超.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03):289-295.

〔6〕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DB/OL〕.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网,

2016-01-15.

〔7〕应星.农户、集体与国家――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六十年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05:125-132.

第4篇

总体目标:“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从今年起决战三年,实现全镇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实现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脱贫、无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保障,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

总体要求:贫困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遏制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和贫困代际传递;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乡平均水平;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年度任务:2015-2017年全镇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540人,到2017年底全镇农村贫困人口降至350人左右,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

二、精准识别

(一)核准对象。对已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以收入为依据再一次进行核实,逐村逐户摸底排查和精确复核,核实后的名单要进行张榜公示,对不符合政策条件的坚决予以排除,确保扶贫对象的真实性、精准度。建立精准识别责任承诺制,上报立卡的贫困户登记表必须经村小组长、挂组村干部、挂点乡干部、乡主要领导签字确认,并作出承诺,如扶贫对象不符合政策条件愿承担行政和法律责任,确保贫困户识别精准。

(二)分类扶持。通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分为黄卡户、红卡户和蓝卡户三类,第一类为黄卡户,是指有劳动能力,家庭经济收入在贫困线边缘的贫困户;第二类为红卡户,是指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家庭贫困程度比较深的贫困户;第三类为蓝卡户,是指年老体弱或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五保户。优先扶持黄卡户,集中攻坚扶持红卡户脱贫,对蓝卡户则通过保障扶贫来保障其基本生活。

(三)挂图作业。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三年制定脱贫规划。党委、政府将全乡的脱贫计划分解到村,镇要对每年精准脱贫任务落实到户到人,建立台账,并用图表标注清楚,挂图作业,脱贫一户销号一户,做到“贫困在库,脱贫出库”。

(四)完善档案。定期更新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资料,每次资料更新都要存好纸质资料,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录入全国扶贫对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建立各级扶贫信息互联互通的平台,供帮扶单位和社会各界查询,做到资源共享。

三、精准施策

针对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清类别,分类施策,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实处。从宏观上要抓好贫困村公共设施和服务方面的建设,从微观上要抓好对贫困户的帮扶,做到宏观扶贫和微观扶贫相结合。

(一)加速推进基础设施扶贫

1.对“十三五”扶持贫困村XX村进行村庄建设规划。

2.重点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着力解决贫困群众最需要、最期盼的交通、电力、水利、就医就学等方面“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贫困群众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每年安排贫困村至少一个“一事一议”项目,以帮助解决路、桥、水等问题。

3.坚持贫困村优先的原则。要突出工作重点,农村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优先安排在贫困村,新农村建设要向贫困村倾斜,尽快改变贫困村的落后面貌。

4.推行差别化扶持政策。要提高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标准。

(二)加速推进产业扶贫

1.培育壮大特色富民产业。大力发展绿色蔬菜、高产油茶、茶叶烟叶、井冈蜜柚、养牛等五大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鼓励支持贫困户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发展“一村一品”富民特色产业。每年通过产业扶持贫困户20户以上。

2.筹集精准扶贫到户资金。千方百计筹集精准帮扶到户资金,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给予1000-5000奖补,支持贫困户精准扶贫发展产业贷款贴息。

3.积极探索“四位一体”的产业扶贫新模式。指导贫困村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养殖、种植高效产业;组建一个支撑有力的合作组织。

4.创新产业发展服务体系。鼓励贫困农户以土(林)地经营权作价入股方式,参与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农场和联户经营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贫困户创办的家庭农场和有贫困户参与的合作社,镇重点给予资金扶持。推行“千村万户老乡工程”,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三)加速推进智力扶贫

1、优先支持贫困村发展教育。加强贫困村学校规划,优先立项解决贫困村薄弱学校改造,同步实现标准化和现代远程教育。

2、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落实好现有国家济困助学政策,逐步提高贫困生资助标准。

3、大力加强就业培训。继续实施“雨露计划”,支持职业学历教育,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参加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的,在校期间每人每年给予2000元的补助;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并取得有关部门颁发职业技能证书的扶贫对象,给予每人1000元培训补助;为贫困户免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此项工作由县扶贫和移民办组织实施。面向农村贫困家庭定向培养人才,今年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报考“三定向”的加20分录取。

(四)加速推进劳务扶贫

1.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户就业。镇解决5-15名贫困人口在本镇从事环卫、园林、保洁、治安巡逻、农村公路养护等工作,用于扶持贫困人口就业。

2.鼓励能人创业扶贫。优先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

3.解决贫困户进企业务工。帮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农民工进企业务工,解决贫困家庭收入来源问题。

(五)加速推进保障扶贫

1.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低保、“五保”补助标准,扩大低保覆盖面,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做到“应保尽保”。

2.完善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农村贫困户纳入政府代缴范围。

3.健全医疗保障制度。由县财政出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缴纳参合费,让贫困户免费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保障。对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县内住院给予特殊政策倾斜:一要取消住院报销起付线;二要将贫困户住院报销比例在其他农民居民报销比例基础上提高5%。

4.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困难,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临时救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四、精准帮扶

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机制,搭好精准扶贫的平台,实现扶贫方式由过去大水“漫灌式”向精准“滴灌式”转变,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突出抓好“七个到村到户”:

(一)产业到村到户。贫困村要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围绕富民产业,选择一个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推广“千村万户老乡工程”的模式,引导贫困户通过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

(二)项目到村到户。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脱贫项目,找准脱贫路子,做到能种则种,能养则养,能外出务工则外出务工。贫困村要根据当地产业特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服务。

(三)柚苗到村到户。给每户贫困户免费发放20株以上柚苗,扶持贫困户种好“摇钱树”。

(四)资金到村到户。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逐户制定发展目标、落实脱贫项目和帮扶资金,做到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并举,专项扶贫资金要全部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行业扶贫资金、涉农部门项目资金要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与扶贫资金捆绑使用,实现贫困户精准扶贫全覆盖。

(五)干部帮扶到村到户。进一步加大干部挂点帮扶贫困村和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力度。实施“四个一”组合式扶贫:贫困村安排有一个以上县领导、一个以上县直单位、一个以上工业企业和一笔专项扶贫资金,实行挂点帮扶。要按照“交朋友、摸实情、找路子、扶资金、促增收”的思路,继续推行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2”结对帮扶工作,即每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扶助2户黄卡、红卡贫困户,按“一户一策”发展一项扶贫产业,增加贫困户家庭经济“造血功能”,所帮扶的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要达到2000元以上。通过三年扶贫攻坚,使全乡所有黄卡户、红卡户真正脱贫,对蓝卡户进行最低生活保障。

(六)跟踪管理到村到户。加强扶贫信息监测工作,及时更新扶贫对象统计监测系统的数据信息,每年都要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收入变动状况、干部帮扶、项目帮扶、资金帮扶、扶贫项目实施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并及时录入全国扶贫对象统计监测系统。按照“贫困在库,脱贫出库”的原则,对已经脱贫的贫困户及时销号,对有特殊情况返贫的登记入库,做到贫困户有进有出。对扶贫项目的安排及实施、扶贫资金使用、贫困户得到扶持等情况,定期在村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七)土坯房改造到村到户。凡居住在危旧房或土坯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三年内必须全面实施危旧房、土坯房改造,严格按照省定危旧房、土坯房改造补助标准补贴到户。

五、保障措施

(一)落实工作责任。镇党委、政府是实现扶贫攻坚的责任主体,镇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落实扶贫攻坚任务和措施。各村要广泛宣传扶贫攻坚的方针政策。

第5篇

总体目标:“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从今年起决战三年,实现全镇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实现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脱贫、无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保障,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

总体要求:贫困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遏制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和贫困代际传递;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乡平均水平;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年度任务:20xx-20xx年全镇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540人,到20xx年底全镇农村贫困人口降至350人左右,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

二、精准识别

(一)核准对象。对已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以收入为依据再一次进行核实,逐村逐户摸底排查和精确复核,核实后的名单要进行张榜公示,对不符合政策条件的坚决予以排除,确保扶贫对象的真实性、精准度。建立精准识别责任承诺制,上报立卡的贫困户登记表必须经村小组长、挂组村干部、挂点乡干部、乡主要领导签字确认,并作出承诺,如扶贫对象不符合政策条件愿承担行政和法律责任,确保贫困户识别精准。

(二)分类扶持。通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分为黄卡户、红卡户和蓝卡户三类,第一类为黄卡户,是指有劳动能力,家庭经济收入在贫困线边缘的贫困户;第二类为红卡户,是指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家庭贫困程度比较深的贫困户;第三类为蓝卡户,是指年老体弱或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五保户。优先扶持黄卡户,集中攻坚扶持红卡户脱贫,对蓝卡户则通过保障扶贫来保障其基本生活。

(三)挂图作业。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三年制定脱贫规划。党委、政府将全乡的脱贫计划分解到村,镇要对每年精准脱贫任务落实到户到人,建立台账,并用图表标注清楚,挂图作业,脱贫一户销号一户,做到“贫困在库,脱贫出库”。

(四)完善档案。定期更新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资料,每次资料更新都要存好纸质资料,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录入全国扶贫对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建立各级扶贫信息互联互通的平台,供帮扶单位和社会各界查询,做到资源共享。

三、精准施策

针对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清类别,分类施策,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实处。从宏观上要抓好贫困村公共设施和服务方面的建设,从微观上要抓好对贫困户的帮扶,做到宏观扶贫和微观扶贫相结合。

(一)加速推进基础设施扶贫

1.对“十三五”扶持贫困村XX村进行村庄建设规划。

2.重点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着力解决贫困群众最需要、最期盼的交通、电力、水利、就医就学等方面“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贫困群众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每年安排贫困村至少一个“一事一议”项目,以帮助解决路、桥、水等问题。

3.坚持贫困村优先的原则。要突出工作重点,农村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优先安排在贫困村,新农村建设要向贫困村倾斜,尽快改变贫困村的落后面貌。

4.推行差别化扶持政策。要提高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标准。

(二)加速推进产业扶贫

1.培育壮大特色富民产业。大力发展绿色蔬菜、高产油茶、茶叶烟叶、井冈蜜柚、养牛等五大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鼓励支持贫困户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发展“一村一品”富民特色产业。每年通过产业扶持贫困户20户以上。

2.筹集精准扶贫到户资金。千方百计筹集精准帮扶到户资金,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给予1000-5000奖补,支持贫困户精准扶贫发展产业贷款贴息。

3.积极探索“四位一体”的产业扶贫新模式。指导贫困村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养殖、种植高效产业;组建一个支撑有力的合作组织。

4.创新产业发展服务体系。鼓励贫困农户以土(林)地经营权作价入股方式,参与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农场和联户经营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贫困户创办的家庭农场和有贫困户参与的合作社,镇重点给予资金扶持。推行“千村万户老乡工程”,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三)加速推进智力扶贫

1、优先支持贫困村发展教育。加强贫困村学校规划,优先立项解决贫困村薄弱学校改造,同步实现标准化和现代远程教育。

2、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落实好现有国家济困助学政策,逐步提高贫困生资助标准。

3、大力加强就业培训。继续实施“雨露计划”,支持职业学历教育,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参加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的,在校期间每人每年给予20xx元的补助;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并取得有关部门颁发职业技能证书的扶贫对象,给予每人1000元培训补助;为贫困户免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此项工作由县扶贫和移民办组织实施。面向农村贫困家庭定向培养人才,今年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报考“三定向”的加20分录取。

(四)加速推进劳务扶贫

1.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户就业。镇解决5-15名贫困人口在本镇从事环卫、园林、保洁、治安巡逻、农村公路养护等工作,用于扶持贫困人口就业。

2.鼓励能人创业扶贫。优先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

3.解决贫困户进企业务工。帮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农民工进企业务工,解决贫困家庭收入来源问题。

(五)加速推进保障扶贫

1.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低保、“五保”补助标准,扩大低保覆盖面,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做到“应保尽保”。

2.完善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农村贫困户纳入政府代缴范围。

3.健全医疗保障制度。由县财政出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缴纳参合费,让贫困户免费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保障。对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县内住院给予特殊政策倾斜:一要取消住院报销起付线;二要将贫困户住院报销比例在其他农民居民报销比例基础上提高5%。

4.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困难,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临时救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四、精准帮扶

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机制,搭好精准扶贫的平台,实现扶贫方式由过去大水“漫灌式”向精准“滴灌式”转变,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突出抓好“七个到村到户”:

(一)产业到村到户。贫困村要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围绕富民产业,选择一个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推广“千村万户老乡工程”的模式,引导贫困户通过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

(二)项目到村到户。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脱贫项目,找准脱贫路子,做到能种则种,能养则养,能外出务工则外出务工。贫困村要根据当地产业特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服务。

(三)柚苗到村到户。给每户贫困户免费发放20株以上柚苗,扶持贫困户种好“摇钱树”。

(四)资金到村到户。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逐户制定发展目标、落实脱贫项目和帮扶资金,做到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并举,专项扶贫资金要全部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行业扶贫资金、涉农部门项目资金要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与扶贫资金捆绑使用,实现贫困户精准扶贫全覆盖。

(五)干部帮扶到村到户。进一步加大干部挂点帮扶贫困村和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力度。实施“四个一”组合式扶贫:贫困村安排有一个以上县领导、一个以上县直单位、一个以上工业企业和一笔专项扶贫资金,实行挂点帮扶。要按照“交朋友、摸实情、找路子、扶资金、促增收”的思路,继续推行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2”结对帮扶工作,即每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扶助2户黄卡、红卡贫困户,按“一户一策”发展一项扶贫产业,增加贫困户家庭经济“造血功能”,所帮扶的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要达到20xx元以上。通过三年扶贫攻坚,使全乡所有黄卡户、红卡户真正脱贫,对蓝卡户进行最低生活保障。

(六)跟踪管理到村到户。加强扶贫信息监测工作,及时更新扶贫对象统计监测系统的数据信息,每年都要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收入变动状况、干部帮扶、项目帮扶、资金帮扶、扶贫项目实施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并及时录入全国扶贫对象统计监测系统。按照“贫困在库,脱贫出库”的原则,对已经脱贫的贫困户及时销号,对有特殊情况返贫的登记入库,做到贫困户有进有出。对扶贫项目的安排及实施、扶贫资金使用、贫困户得到扶持等情况,定期在村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七)土坯房改造到村到户。凡居住在危旧房或土坯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三年内必须全面实施危旧房、土坯房改造,严格按照省定危旧房、土坯房改造补助标准补贴到户。

五、保障措施

(一)落实工作责任。镇党委、政府是实现扶贫攻坚的责任主体,镇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落实扶贫攻坚任务和措施。各村要广泛宣传扶贫攻坚的方针政策。

第6篇

关键词:贫困户;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科技扶贫

一、贫困户的基本现状

通过对16户贫困户进行走访摸底,发现贫困户存在以下特点。

(一)生活条件差。贫困户的家庭给人最直观和突出的感受就是生活条件差,居住的房子基本上是老房子,有的连一件像样的家具家电都没有;每天的伙食多是咸菜馒头,吃不起也舍不得买新鲜青菜和肉类食品。

(二)劳动能力差。在走访调查过程中,能深刻感受到,部分贫困户劳动能力差甚至缺失是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基本生活需要依靠亲友接济和社会保障来维系,难以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

(三)文化程度低。在走访的贫困户中,绝大多数只有小学和初中文化,高中以上文化很少,]有一个大学文化。因为没有文化,导致很多贫困户的就业渠道狭窄,大多只能在家务农或外出从事体力劳动,劳动报酬低。

(四)家庭收入低。收入渠道单一,有劳动能力的基本上就是从事种植,发展特色产业的很少。部分贫困户中适龄的青壮年外出打工,但外出的务工者基本上从事体力劳动,收入偏低,难以带动整个家庭脱贫致富。

(五)因病致贫多。他们或本人或妻子家人因病致残,或为孤儿孤老,大多生活没有依靠,且体弱多病、常年卧床,导致贫困加剧。

二、农村贫困户致贫原因分析

(一)因病致贫。当前,我县农村新农合参合率已达到99.9%,并且医疗保障程度连年提高,但仍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大病患者家庭的困难。一旦家庭成员患有大病、重病或者残疾需要长期住院治疗或药物维持,就会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从而导致家庭贫困,在贫病交加的恶性循环中徘徊。

(二)因缺劳动能力致贫。贫困户中普遍上有老、下有小,人口多,劳力少。众多的家庭成员仅靠1、 2人的微薄收入维系整个家庭的生活。

(三)自我脱贫能力不足。调查发现,贫困户绝大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既无劳动,又无技术,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观念比较传统、保守,守摊子的思想比较突出。

(四)社会保障不足。在农村,大病救助、灾害救助、农村低保、养老服务等社会保障严重不足,标准不高,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因病因残,极易返贫。

三、几点建议

(一)建好村级班子,提升农民素质。贫困户能否加快脱贫,村支部、村委会和村民的素质是关键。选拔有开拓精神、有经济头脑、善于为百姓办事、敢于负责担当的能人进村两委班子,鼓励同村大户、企业家共同进行帮带帮扶,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

(二)做好摸底识别,因人因户施策。目前,我县贫困人员摸底工作已完成,具体扶贫任务也分到全县各级各单位。各单位应依据民政局、各镇摸底识别的基础上,对分包的扶贫户深入分析致贫原因,把贫困户的家庭基本情况、贫困原因、发展意愿、脱贫计划人等相关信息进行建档立卡,以便于跟踪问效。并针对不同贫困户的贫困原因,找准脱贫致富的出路,开展产业帮扶、技能帮扶、教育帮扶等具体帮扶举措,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三)强化科技扶贫,做好就业培训。针对调查中发现的贫困户文化程度低、家庭收入低的现状,在扶贫攻坚过程中,应做到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充分利用县职教中心和羊绒制品市场的培训资源,加大对贫困户的就业培训投入,推行贫困户免费培训制度,帮助贫困户掌握电子商务、配件生产等一技之长,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四)开展产业扶贫,拓宽致富渠道。探索贫困户土地流转或入股的扶贫产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地建立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合作社加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超对接、订单农业等产业扶贫开发模式,通过产业发展真正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五)加大民生投入,兜底生存保障。一是提高城乡低保、医保报销等标准,确保贫困户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并将孤寡病残等特殊原因造成的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对其生存保障进行政策兜底。二是着力解决贫困户的就医、就学、住房条件差等问题。建立健全农村贫困户医疗救助保障体系,完善大病救助政策,减轻其经济负担;充分利用县中心医院、县医院、县中医院以及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资源,每年定期对全县农村居民进行免费体检,及时发现村民的大病隐患,早日进行治疗,有效避免出现新的因病返贫现象。采取减免学费、提高贫困户学生上学补助标准等措施,确保贫困户子女在我县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甚至职业教育。对住房条件差的贫困户,包户干部要加强与镇政府和建设局的沟通联系,及时申报危房改造,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三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攻坚,形成政府部门、慈善机构、社会组织、商业保险公司等共同参与的扶贫帮困新格局。

参考文献:

第7篇

 

“四率一度”:贫困识别漏评率、贫困识别错评率、贫困退出错退率、综合贫困发生率、综合认可度。

“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纠“两错”补“一漏”:纠错评、错退,补漏评 

建档立卡贫困户属性:一般贫困户 、低保贫困户、五保贫困户

三看:一看房,看农户实际居住房屋是否安全,是否应纳入鉴定范围(如需要,看是否有鉴定证明;如是危房,是否改造及享受危房改造政策情况)。二看水,看农户取水方式,饮水是否困难。三看人,看农户家庭人员情况(重点了解农户家庭成员生产生活情况,可根据家庭人口的年龄分布了解)

三问:一问农户属性。其中贫困户要问其是一般贫困户、低保贫困户还是五保贫困户;脱贫户,要问其是哪一年度的脱贫户;一般农户要问其不符合建档立卡识别条件的原因。二问家庭收入及支出情况。根据家庭人口状况,分析收入来源情况,包括工资性收入(务工、生态护林员、扶贫专岗等)、生产经营性收入(种植、养殖等)、财产性收入(土地流转金、房屋租金等)、转移性收入(生态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养老金、低保金、五保金等)、生产经营性支出等情况;看其家庭刚性支出情况。三问群众政策知晓情况。一方面,要问农户是否了解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易地搬迁、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扶贫、养老扶贫、生态扶贫、精准防贫等有关政策;另一方面,要问农户是否了解自身享受扶贫政策情况。

三核:一核对农户户籍人口与长期居住人口是否一致;对脱贫户、贫困户要核查其系统人口与扶贫手册人口、共同生活人口、户口簿人口是否一致。二核对贫困户(脱贫户)致贫原因及各项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及户档管理情况。三核对贫困户(脱贫户)扶贫手册填写情况,是否按照要求精准填写基本情况、帮扶措施、帮扶成效等内容,重点核查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是否填写精准规范。    

“A”类户(稳定户),主要是村里经济相对富裕的农户,实行列表管理(对争当贫困户的,要搜集整理该户“六不评”等佐证资料)。

“B”类户(脱贫享受政策户),主要是村里的脱贫享受政策户。属于错退的,要及时回退;属于脱贫不稳定的,要采取防返贫措施;属于正常脱贫的,要落实好后续巩固提升措施,提高脱贫质量。

“C”类户(未脱贫户),主要是村里的未脱贫户,要在一户一档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漏补缺,对档案资料充实完善。要收集整理能够说明其符合贫困户条件,以及相关扶持政策的佐证资料。属于错评的,要及时予以清退或标注;属于正常贫困户的,要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确保如期实现稳定脱贫。

“D”类户(边缘户),主要是不符合贫困户条件,但居住房屋相对破旧或家中有病人、残疾人、低保人员等特殊情况的边缘户,要核实其家庭有“六不评”、无“六优先”,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因家贫困线标准等不符合贫困户条件的必要佐证资料。符合防贫对象条件的,及时纳入防贫台帐,进行预警监测。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对象管理,防止增贫返贫等现象发生。

六不评: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一般不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①家庭成员中有在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工作且有稳定工资收入的;②家庭成员中有任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的;③家庭有在城镇购买商品房、门市房等的(不含因灾重建、易地扶贫搬迁和拆迁建房);④家庭成员中拥有小轿车(含面包车)、工程机械、大型农机具的;⑤家庭成员中有作为企业法人或股东在工商部门注册有企业且有年审记录的,或长期雇用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⑥家庭成员中有高费择校读书、在高费私立学校读书或自费出国留学的。

六优先:有重病人的优先,有重度残疾的优先,有在校学生的优先,无壮劳力的优先,住危房的优先,重灾户优先。“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

“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贫困户识别程序:贫困户识别要遵循的程序中有“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两公示”指村级评议公示和乡镇审核公示;“一比对”指县级对乡镇上报的数据进行比对;“一公告”指县级对乡镇上报数据比对审核完成后在行政村进行一次公告。具体识别程序:(一)向村委会提交《贫困户申请书》。(二)确认识别对象。村“两委”根据入户调查服务情况,集体研究确定,然后与申请农户进行对接,符合贫困户条件确认为识别对象。(三)入户核查。对确认的识别对象,由驻村工作队或乡镇包村干部、村干部对收入和“两不愁、三 保障”情况进行核查。(四)村级评议公示。行政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识别对象进行民主评议,村委会公示(时间5天) 无异议后,由村“两委”报乡(镇)党委、政府审核。(五)乡镇审核公示。乡(镇)党委、政府进行审核,由乡(镇)政府在行政村公示(时间5天)。无异议的,将拟定贫困户名单报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复审。(六)县级比对公告。县级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财政、公安、民政、住建、国土、工商等单位进行数据比对、核查,将确定的贫困户名单在行政村公告。(七)采集贫困户信息,录入建档立卡信息系统

贫困村退出标准:以综合贫困发生率低于2%为主要衡量指标,统筹考虑村内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综合因素。以下6项指标全部达标后退出:

(1)综合贫困发生率低于2%;

(2)通硬化路;

(3)通动力电;

(4)实现安全饮水;

(5)人居环境干净整洁;

(6)具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贫困户退出标准:贫困户退出以该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为衡量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或超过国家扶贫标准的地区,纳入低保的贫困家庭,且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视为脱贫人口。以下6项指标全部达标后退出:

(一)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确保吃穿不愁;

(二)有明确的脱贫路径和具体的帮扶措施;

(三)实现安全饮水;

(四)实现住房安全;

(五)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学生;

(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年度贫困线(人均纯收入)

1.识别标准:2014年2800元:2015年2855元;2016年2952元;2017年3200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

2.退出标准:2016年按3026元,实际按3100元掌握。2017年按3200元。

政策包:贫困户“精准扶贫优惠政策证册包”资料包括①“五证一册”,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证、低保证、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农业综合补贴证和扶贫手册。②贫困户个人有效证件(残疾证、户口本、身份证等)。③政策明白纸。包括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生态保护、医疗保障救助、教育扶贫、社会帮扶、危房改造、金融扶贫政策等。④资产收益扶贫股份股份合作协议书或股权证。⑤《贫困户月收入帐》⑥贫困退出入户核查表。⑦精准扶贫结对帮扶“连心卡”、结对帮扶走访记录本(蓝皮)、公示牌⑧易地扶贫搬迁户农户与乡镇签订的搬迁协议。

    主要致贫原因(13个)“六因、五缺、一落后、一不足”: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因婚、因丧、缺土地、缺水、缺技术、缺劳动力、缺资金、交通条件落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1.因病:长期有重病患者在家,医疗费用支出超过家庭负担能力,导致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扶贫标准。

    2.因残:因治疗家庭成员重大残疾造成花费超过家庭支付能力或因家庭主要劳动力因故致残导致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扶贫标准。 

    3.因学:指家庭成员的教育支出(一般指高等教育)明显超出家庭负担能力,导致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扶贫标准。

4.因灾: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或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事故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导致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扶贫标准。 

    5.缺土地: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的农户,因缺少土地或土地无法从事农业生产,造成家庭缺少主要收入来源。

    6.缺水:水量不足或水质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取水距离较远。

7.缺技术:由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缺少发展产业或就业的基本技能,导致家庭无法通过发展产业或就业产生稳定收入。

 8.缺劳动力:指家庭主要劳动力成员因病、因残、因老丧失劳动力,或家庭缺少处于成年劳动力年龄阶段的成员导致家庭缺少稳定收入来源。 

9.缺资金:主要指有意愿发展产业的农户,因缺少必要资金无法实现有效收入,导致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扶贫标准。

10.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主要指家庭主要劳动力因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自身懒惰,缺乏上进心,不愿通过发展产业、从事就业改善生活条件增加收入。

11.交通条件落后: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条件落后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12.因婚。13.因丧。

 

常见的帮扶措施:

1. 医疗帮扶:落实医疗救助政策,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协助申请办理大病救助、一站式报销、分类救治、先诊疗后付费等;

2.务工就业帮扶:介绍贫困户户主或家庭成员,到企业务工,提供就业岗位;

3. 技术培训帮扶:培训贫困户户主或家庭成员,学习养殖技术或种植技术,发展养殖或者种植产业,增加收入;培训学习驾驶技术;培训学习木工、瓦工、钢筋工、钳工等技术;培训学习其他加工技术,增加就业机会,脱贫致富;

4.金融贷款帮扶:帮助协调贷款,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5.政策帮扶:协助申请办理低保或特困帮扶,争取危房改造资金;

6.土地流转帮扶: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土地收益,增加收入;

7.产业帮扶:光伏产业、种植合作社、养殖合作社、扶贫微工厂,让贫困户参与务工或入股融入发展产业的方式,增加收入;

8 .加入电商帮扶:发展农村淘宝,在网上进行买卖交易;

9.旅游农家乐帮扶:依托坝上旅游资源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

10.教育帮扶:保证贫困户家庭孩子不是因为自身原因而辍学或毕业后帮其联系工作,协助申请“雨露计划”、“生源地贷款” ;

11.创业帮扶:帮助贫困户策划论证适合自身发展的项目;

12.基础设施帮扶: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例如打井、铺设高压线到机井、村庄修路等。

致贫原因与帮扶措施——精准帮扶:

1.因病、因残——医疗帮扶+产业帮扶+政策帮扶+土地流转帮扶: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协助申请办理大病救助等;光伏入股;五保低保、危房改造等;土地流转增加收入等。

 2.因学——教育帮扶+产业帮扶:保证贫困户家庭孩子不辍学或毕业后帮其联系工作;如“两免一补”、“三免一助”、“雨露计划”、“生源地助学贷款”等;种养殖、扶贫微工厂等。

3. 因灾——捐助慰问帮扶:志愿帮扶、社会捐助、民政救济(属于临时性的救助);

 4.缺技术——技术培训帮扶:培训家庭成员,学习养殖、种植技术,发展养殖或者种植产业,增加收入;培训学习驾驶技术;培训学习木工、瓦工、钢筋工、钳工等技术;培训学习其他加工技术,增加就业机会,脱贫致富。

 5.缺土地——就业+产业+创业帮扶:介绍家庭成员到企业务工,提供就业岗位;入股光伏、种养殖合作社、扶贫微工厂,让贫困户参与务工或入股融入发展产业的方式,增加收入;帮助贫困户策划论证适合自身发展的项目,例如磨豆腐、卖豆芽、炸油条、摆地摊、小规模经营商店等;

 6.缺水——基础设施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帮扶: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例如打井、铺设高压线到机井;易地扶贫搬迁。

 7.缺劳动力——土地流转帮扶+产业帮扶+政策帮扶:土地流转增加收入;入股光伏;协助申请办理低保或特困供养等。

 8.缺资金——金融贷款帮扶:帮助协调贷款,发展产业,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