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6 14:48:47
序论:在您撰写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 潮课 思想政治教育 选修课程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3.036
1 “潮课”热现象
近年,国际化“潮课”热现象来袭,在一些大学选修课中出现了“潮课”热现象。所谓潮课,是指高校中出现的区别于以往传统内容与形式的较为新鲜的选修课程。这些潮课名目繁多,内容各异,比如“哈利・波特与遗传学”、“三国杀攻略教程”、“爱情心理学”等,还有“品酒课”、“化妆课”、“星座课”、“蘑菇课”、“生死课”、“新女性课”、“舞龙舞狮课”等。这些时尚化、国际范儿十足的潮课引发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2 “潮课”的实质
潮课的出现以及风靡,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是因为其在内容与形式上容易与高校德育工作出现摩擦与冲突。这就需要对潮课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
潮课是高校选修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形式,是课程多样化的形式之一。潮课的出现并非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对欧美国家选修课程的引进和创新,属于舶来品。欧美国家高校早就有类似的选修课程课程出现,如英国史塔福郡大学的教授曾开设了一门研究贝克汉姆的课程,英国南泰晤士学院的“都市性感高跟鞋”,美国南加州大学还曾开设一门社会学范畴的“Lady Gaga课”,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爬树”,美国巴尔的摩大学传媒设计学院开设的“僵尸”等等。
国际化的“潮课”热现象,实质上是高校教师对传统意义上的选修课程的推陈出新,是一种大胆的教育教学尝试。选修课程是指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选择修习的课程。高校开设选修课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学生涉足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领域,拓展知识面,提升学习能力,开阔和丰富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课程类型来看,必修课与选修课是根据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而划分的两类课程。而选修课程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选修课,是学生根据所学专业内容选定的;一类是公共选修课,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需要所选定的。从潮课的本源来看,它隶属于公共选修课课程的范畴。
在高校中,选修课程的开展状况并不乐观。高校中流传着“必修选逃,选修必逃”的口头禅,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选修课程的境遇。很多学生出于拿学分的目的,去选择一些轻松、容易的选修课程,并且很少对所选课程进行认真学习。教师经常发现上课的人越来越少,认真听课的人越来越少,选修课就在这种尴尬的境地中艰难进行。当然,实际中也存在受到学生欢迎的选修课程,这些课程往往比较符合现代学生的“胃口”,在选报开始便被抢报一空,上课更是座无虚席。于是高校教师开始了对这些课程进行研究,逐渐摸清了其中的规律,从学科内容过渡到学生的兴趣,最终实现二者的结合,潮课便应运而生了。因此,潮课是高校教师为迎合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以及优化选修课程实施而开设的较为新颖的选修课程。
3 “潮课”热的哲学意蕴
从哲学层次来讲,关于潮课热现象,存在即合理。从本质上说,事物的存在都是基于其现实的理性,只有符合现实的需要,事物才有存在的价值。潮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能从高校选修课程这个旧有的母体中产生,说明了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不可逆性。
近年来,与高校校园主流文化相悖的“异构文化”逐渐在部分大学生中流行,尽管还不甚严重,但也比较常见。如任其发展下去,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进而引发诸多校园及社会问题。
一、“异构文化”现象的表现
根据大学生对校园主流文化的基本态度、价值取向和外在表现,可以将大学生中的“异构文化”分为四类,即激进型、玩乐型、冷漠型和敷衍型。
(一)激进型
激进型表现为思想激进,不信服学校和教师的权威,盲目排斥校园主流文化,易于结成反学校文化的朋辈群体等,属于典型的“混混主义”。这一类型的学生逃课、作弊、酗酒、穿着特立独行、破坏公物、打架斗殴,以及“课桌文化”、“厕所文化”、“破坏式毕业留念”等也多出自这类群体。他们习惯于成群结队地行动,对其他同学表现出不屑。正是这种特性,使得他们更加看重所谓的“哥们义气”,冲动起来易走极端,易于酿成校园恶性事件,前两年发生在重庆某大学的因校园恋情引起纠纷、哥们义气引发学生间打群架等恶性事件,就是其典型表现。不过,这类文化在大学生中表现不是特别突出,影响范围也比较有限,这是因为大学生不断走向成熟,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在逐步提高。
(二)玩乐型
玩乐型表现为贪图安逸、生活随性、不重视学业,忽视学校所强调的责任感。他们既不愿意遵守校规校纪,也无意追求个人理想,丧失了自己在大学阶段的奋斗目标,颓废萎靡的同时,性心理早熟、性观念开放、对性的态度有偏差。不少人把“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作为处世哲学,追求享乐、满足贪欲。一部分大学生只顾眼前利益、缺乏远大理想,过多地考虑个人需要和自身价值;一些大学生为了追逐名利,虚伪掩饰、溜须拍马、不择手段。正因为如此,这类大学生往往会发生各种“拜金主义”和“沉沦主义”的行为,譬如“月光族”、攀比、傍款、混迹娱乐场所、“急嫁族”等。南开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28.8%的学生追逐“毕业就嫁人,要嫁就嫁有钱人”、“找工作看‘钱途’”等。这类文化模糊了大学生文化的先锋性,使其不能充分发挥“过滤”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文化的生机活力和进取精神。
(三)冷漠型
冷漠型表现为对学校事务漠不关心,对能否拿到毕业文凭不甚关心,一般不太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与同班同学接触较少,而且关系相对冷淡,常常逃课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类学生反抗形式比较温和,一般不与教师、同学发生正面冲突。“冷漠型”与其他“异构文化”类型学生的主要差异在于,他们通常是单独行动,而不是成群结队。但是,这类学生也往往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做出诸如自杀、暴力犯罪等极端行为。天津某大学学生马晓明勒死奶奶、砍倒父亲血淋淋的事件,体现了“冷漠型异构文化”的极大危害。
(四)敷衍型
敷衍型表现为表面上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但对学校的价值、目标不以为然,习惯于在背后以讽刺教师、批评学校等小动作发泄心中不满,认为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拿文凭。这类学生往往也喜欢追逐名利,选择了一些与主流文化教育相悖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心态,偶尔会做出一些让人“心惊肉跳”的举动。恋爱方式露骨、校园寻亲、“新陋室铭”等都是这一文化现象的表征。“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打扑克,寻思看电影,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神,虽非跳舞场,堪比游戏厅,心里云:混张文凭”。这则大学校园的“陋室铭”,虽有些夸张或戏谑,却也活灵活现地刻画了追逐这类文化的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表现。与其他类型相比,敷衍型在大学生中表现稍多一些,因为这类学生在心理特点上更易有从众心理。
二、“异构文化”现象的本质
上述大学校园中的“异构文化”现象,孕育于现实的社会环境,体现出复杂的本质。
(一)“异构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失态
当今,我国社会由于受多元文化影响,社会文化多样性日益突出,喧嚣浮躁、追名逐利在部分人群中表现明显。周围如此的存在投影到这类大学生头脑中,就形成了喧嚣和浮躁这种他们对整个世界的影像,由此决定了他们的心理趋于浮躁和失态,对各种“沉沦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行为盲目认同,进而做出各种荒诞不稽、反叛主流的“异构文化”行为。这种行为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文化失态和失范行为,是受周围世界深度影响的大学生在学校人、事、物的交互作用中,表现出的一种与校园主流文化及其代表人物相对抗的态度和行为。
(二)“异构文化”现象是一种媒介行为
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那些延伸人类器官的所有工具、技术和活动,其本身就是一种内容,而内容和载体是不可分离的。按照这个理论,部分大学生身上表现的种种失范的、反主流的讯息以及行为都是一种媒介行为和媒介符号,本身就是含有诸多意义的内容展现。也就是说,“异构文化”行为本身是一种媒介,通过这些媒介可以透视当代大学生身心之中的某些讯息和意义,折射出他们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这些媒介行为有诸多的话语表现形式。麦克卢汉说,正是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一再重现,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
(三)“异构文化”现象是一种盲目从众
文化在有意识的文化之外,也存在无意识的文化。大学生中的那些过度攀比、自杀、破坏、犯罪等“反向”行为,既是那些“问题”大学生在某种意识支配下的结果,又在很多时候体现着文化无意识的支配。不少大学生喜欢跟着自己的直觉走,缺少理性思考和辨析,让自己的内心感觉决定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及行为方式,却不考虑由此引发的后果。譬如,大学生谈恋爱讲直觉,跟着感觉追时尚,尤其在从众行为上更加明显,不自觉地、无意识地追随别人,然后盲目模仿和复制别人的行为,而丧失主体理性。当然,从客观环境来看,宽松的、讲究个性释放的大学校园,也为大学生从众行为的发生提供了环境支持。
(四)“异构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重构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化系统都是旧有的文化系统受外部环境影响而变迁的结果。在当今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传统的文化系统不断受到冲击,局部甚至被消解,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激烈碰撞,社会文化这个自循环系统需要不断地更新血液以求自我发展。大学生中“异构文化”现象的出现,就是这个过程的一个缩影。部分大学生那些看似怪异叛逆的行为模式有时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竭力突围和重新建构的愿景,他们一边对传统文化规范进行大胆解构,一边又设想重新建构一种新的文化模式,但是还缺少建立新的擎天大厦的文化资本,于是其“人性”被慢慢修改,变得过于桀骜不驯和浮躁。
三、“异构文化”现象的应对
面对大学生中的“异构文化”现象,高校以及社会有关方面要充分重视,理性认知,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抵御、教育及引导。
(一)要历史地审视大学生“异构文化”现象,承认其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中存在的合理性
“异构文化”现象的出现,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都是一种社会历史的“常态”,而非突然冒出的异类或怪物。我国当代大学生群体正处在风起云涌的社会经济文化变革时期,他们身上某些自主而为的行为观念正好说明他们属于“青春本身”,而不是老一辈或者社会主流为他们强加的约束规范。历史也已证明,任何一代人都是创造力、生命力和破坏力并存的集合体,无论少时几多轻狂,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还是由他们所构成,“异构文化”行为只是在特定时期少数人身上发生罢了。由于人在青年阶段多少会具有些激进反叛心理,由于我们正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转型期,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先从端正自身思想认识方面着手,丢掉偏见,客观地看到大学生中“异构文化”现象存在的合理性,而不是以偏概全地用少数人的负面行为去否定一个群体的价值品质。
(二)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哲学认为,主流和支流是相对的、运动的、变化的,在一定条件下,主流、支流之间会发生位置调换。文化建设同样如此。我们要抵制局部存在的、处于支流地位的“异构文化”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就必须加强主流文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即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当前高校大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契机中,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正确把握其深刻内涵,充分发挥其在凝聚力量、引领风尚、教育学生方面的重大作用,努力把它转化为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愿望要求和自觉行为,进一步在大学校园形成统一的或者主流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要不断强化大学生对校园主流文化的依赖感和认同感,坚决抵制各种文化糟粕。
关键词:厌学;大学生;思政教育;引导
大学生厌学的现象已经普遍存在于校园,从我们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厌学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学生自身,与自我概念有着一定的关系,同时存在着有趣的“二年级现象”,但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努力的改变这种现象,甚至希望这种现象消失,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外在的影响和努力,哲学上讲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大学生的内心改变厌学的状况,尽快的进入学习的角色中去。
应该从一下的方面对厌学的同学进行引导:
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习的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一直都是我们学生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通过营造校园文化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通过营造校园文化的氛围来体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人可以创造环境 ,同时环境也可以育人。校园文化有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具备的无形和有形的功效,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良好的校园环境,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会内化成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风尚和行为习惯,不仅对学生的学校生活有着影响,而且会持久地影响到学生将来的社会生活。
其次,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来体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不断激发自身的情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不断经受校园文化活动的磨炼,可以造就学生坚强的意志。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自立自强的高尚品质和献身精神。
二、要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特别是厌学的学生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尤其是辅导员的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目标,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用爱心来感化学生心灵,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与心理素质,使学生得到和谐发展。如果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当,即使心怀美好的动机,也会造成很多的问题。关心爱护学生注重感情投资。一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对大学生充满爱心,倾注深情。处处体察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同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有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并可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其次,增强实效,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全方位了解学生心理需求,切实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援助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要加强对班级的管理方式
以往对班级管理基本是一条线的管理模式,对今天的大学生我们要改变对他们的管理方式,首先从班级管理的改变开始,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班级管理的主客体界线,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强化对学生组织管理方法上的引导,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思想意识上的引导、行为规范上的引导、学习方法上的引导。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与约束作用,制定和完善班级管理的岗位职责,建立和健全班级管理的教育制度,科学设计班级管理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观念转变的先导作用,理解学生,以理服人,关心学生,以情感人,尊重学生,以诚待人,充分发挥学生宿舍的基地作用,科学合理安排宿舍,把党团小组建在宿舍内,以宿舍为单位开展班级活动。
四、要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在以往对大学生的教育是较为直白的,不注重大学生的心里承受能力,而且现在的大学生都是比较脆弱的,稍不留神就会对其造成伤害,所以我们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方式方法,尽量不是直接的戳穿他,而是要劲量的通过别的同学或别的事情,潜移默化的对其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多多举办如“雷锋月学习互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表彰活动”等,也可以走出校园进入企业,进行现场教育。
五、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
我们认为,优秀校友的典型示范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一方面优秀校友的典型示范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在校学生最为亲近的榜样,另一方面优秀校友的典型示范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首先,建立校友工作网络,广泛收集校友事迹。建立健全的校友联系渠道和完善的校友信息库是开展校友工作的前提,是开展优秀校友的典型示范教育的基础。
其次,大力宣传校友事迹,在不同方面进行优秀校友的典型示范教育。要大力宣扬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优秀校友的典型示范教育。
六、注重学生社团的组织作用
我们认为,学生社团是学生按兴趣自愿组织的学生群体,具有群体内部的趋同性,和兴奋点的一致性,思想政治工作将社团作为第一环节,通过社团再影响到具体的学生个体可以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兴奋点,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要选派得力教师参与学生社团活动。教师要在业务和思想两方面关心社团活动,指导和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活动。
其次,着重做好社团骨干成员的工作。思想教育要把握好社团骨干成员,利用他们的优势把握社团成员的思想状况,并通过他们开展有社团特点、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从思想政治的教育的角度来改变大学生的厌学现状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愿望,希望我们浅薄的想法对你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大学生心理教育,莫雷主编,济南大学出版社 ,1995、5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分析与对策研究,赵贵生,教育与职业[J],2010(23) 71-72
[3]扎实前进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推向前进,李卫红,高校理论展现[J],20007(7) 124-130
此论文为结题论文
课题名称:大学生厌学的心理疏导及量化研究
一 当代高职学生“宅”现象现状及成因
1.“宅”现象现状
首先,高职学生对“宅”现象态度的分析。调查高职学生周围同学“宅”的程度时,13.28%的人认为非常严重,51.66%的人认为较严重,认为不严重的占35.06%。学生对待“宅”现象的态度,42.80%的人持否定态度,认为“宅”不健康;26.57%的人持肯定态度,认为“宅”是必要的,不会产生问题;30.63%的人则持中立态度,认为“宅”无所谓好坏之分。对于“宅”现象的利弊争议,调查显示22.51%的学生认为利大于弊,42.07%的学生则认为弊大于利,还有35.42%的学生认为“宅”属个人自由,持利弊相当的观点。由此可见,大多数高职学生对于“宅”现象能思辨地看待,对于“宅”有清醒和理智的认识。其次,“宅”现象对高职学生的消极影响分析。调查统计数据显示,高达68.63%的学生认为长期处于“宅居”生活对于身体健康有不利影响;56.46%的学生认为“宅”对学业有不利影响,使自己惰于专业学习;30.26%的学生认为“宅”会使自己的消极情绪增加;24.72%的学生认为“宅”会使自己与现实社会脱节;还有12.18%的学生认为长时间“宅居”会形成依赖性。“宅生”中有60.10%的学生遇事采取逃避态度,63.55%的学生有沉迷网络现象。客观来看,适度地“宅”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身心,缓解现实压力,但沉迷地“宅”甚至把“宅”当成生存方式,会给高职学生带来很多消极的影响。
2.“宅”现象成因分析
第一,抗压和受挫能力弱。在调查学生出现“宅”现象的原因的多项选择中,28.41%的学生认为当代社会学习生活竞争压力大,访谈中三分之一有过“宅”经历的学生表示学习生活受挫不知如何应对,从而选择逃避现实。还有一些学生对未来的职场生涯充满迷茫,不愿脱离父母和教师的庇护,面对竞争压力采取“宅居”逃离现实的态度。第二,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宅”现象产生的原因调查中,11.07%的学生认为是性格内向而怯于与人交往导致,30.63%的学生则认为是独生子女缺乏人际关系处理经验。当代的高职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我行我素,容易被班级、寝室、各种学生组织和社团等学生小集体所排斥。还有部分学生因为性格内向,进入高职学习阶段在新环境里迟迟不敢大方地与同学交往。这两类学生都会因人际关系不畅,逐渐发展到不愿与人交往,偏爱“宅”在寝室。第三,自律观念差及沉迷网络。调查数据显示,有45.02%的学生内心迷茫,自制力缺乏,自律观念差,容易沉迷网络而无法自拔。65.02%的学生“宅”在寝室多数时间用于上网。“宅居”在寝室的学生中,有高达91.63%的人上网只是打游戏、追电视剧和聊
天。“网虫”们沉迷于网络娱乐生活而养成了惰性,整日“宅”于寝室,不愿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第四,专业课程与校园活动无法满足学生需要。调查数据表明,“宅”现象产生的原因,有13.28%的学生认为是学校课程和老师无趣,有34.32%的学生认为是校园活动不够丰富。部分学生因为对专业课程不感兴趣而逃课“宅”在寝室。校园活动也存在大一积极参加,大二失去兴趣,大三无动于衷的恶性循环。这些现象值得高职教育工作者深思。
二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职学生“宅”现象的作用分析
1.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宅”现象的积极作用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常采用硬性手段,通过灌输教育、适度的批评和处罚以及专门监督迫使学生在短期内服从,矫正其行为。其操作方法简单易掌握,教育效果产生周期快,在处理学生“宅”现象中的突发问题上迅速有效,可以有力阻止突发问题的扩大和加深。从一线思政教师的实践反馈来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手段在针对学生中“入宅”不深、宅龄较短、荣誉感较强的群体实施效果明显。
2.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宅”现象的消极作用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应对“宅”现象时还存在一些弊端,主要体现在:(1)教师的传统观念导致“宅生”多存在偏见和歧视,教育过程容易受到学生抵制。表现为教师居高临下,先入为主的教育观念,命令式的教育手段,导致教育内容很难内化为学生内心的正确观念;(2)教师仅仅矫正学生“宅”行为本身,未能规划好学生“出宅”后的心态和平台。教师在告知学生“宅”行为带来的危害和消极影响后,如果没有帮助学生适应高职教育阶段的人际交往和学习特点,没有让学生对高职生活树立足够信心,那么学生即使“出宅”后也会因找不到心理和现实寄托,重回“宅”生活;(3)现实教育手段和方法比较成熟,但对学生网络虚拟世界的教育成了短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对学生校园环境中现实行为的规范,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也局限于校园环境中,未延伸到学生的网络生活中,因此 在解决学生“宅”现象中常见的网络依赖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
三 应对高职学生“宅”现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
1.思政教师应树立科学观念,以耐心的态度有针对性地对“宅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面对有“宅”倾向的学生,思政教师不应歧视和排斥,在充分了解学生“宅”的原因和程度的基础上,再实施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里,思政教师往往采取联络家长、班主任、寝室楼长等学生监护人员,多头围堵,严防死守,通过现实施加压力和剥夺机会,迫使学生放弃“宅”行为。然而,最后的教育效果总是事与愿违。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结果,除了与外部事件等刺激有关外,往往与个人的情感、情绪、认知有着密切联系。思政教师如果不耐心地主动去与“宅生”交流,进而了解学生“宅”的内因,明确学生内心真实的需求,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就会事倍功半。
2.增强“宅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的自信,鼓励学生的点滴成就,引导他们尽快走出“宅区”
调查显示经历过“宅”现象的学生中,有84.73%的学生认为心理上存在学习和就业带来的压力,23.15%的学生认为压力较大,10.84%的学生认为压力非常大。通过访谈发现,不论是选择压力较大或者压力很大的学生几乎都属于“宅”的程度较严重的范围。访谈的“宅生”中,一半以上认为自己成绩平平,没有特长和才艺,不受同学们注意,因此自身的学习动机不强,有着不同程度、或长或短的“宅”经历。因此,思政教师在日常教育中需要重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善于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早日走出寝室找到现实中展现自我的舞台。
3.现实教育与网络沟通两手都要抓,扮演好学生的师长与朋友双重角色
思政教师应把握好师长与朋友的双重角色。(1)师长角色:对“宅生”的现实教育中,师生身份是客观存在的,难以逾越。教师要获得学生的信任需要以诚相待,尊重学生,从学生角度去考虑问题,关怀理解他,耐心细致地与学生沟通,逐渐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注意不可滥施处罚,即使对违纪学生实施必要的处罚时也应有理有据,提前告知学生。因为处罚的目的不是为了处罚本身,而是一种教育手段,绝不可诱导学生认错或者出尔反尔加大处罚力度,否则会使“宅生”们对思政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愈加排斥。(2)朋友角色: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政教师也应抢占网络社会的教育高地,增加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抓手。思政教师应熟悉地运用QQ、YY、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工具,放下教师的架子,主动与学生交流,建立起平等的朋友关系。许多“宅生”习惯于网络社交,摆脱现实师生身份带来的紧张与压力后,在网络上与教师沟通起来更加顺畅。思政教师可以以朋友的身份,为“宅生”们提供有用的生活和学习建议,分享师生感兴趣的共同话题,引导学生加入社团、兴趣小组等校园团体,帮助他们融入现实校园的人际圈,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帮助“宅生”们多多走出“宅”门,逐渐摆脱“宅”的生活方式。
【摘要】高职生课堂玩手机现象是当前课堂问题行为中最为突出、最具典型性的行为,已经严重干扰了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高职生课堂玩手机现象通常被看做是一种不遵守课堂纪律,不注意听讲的表现,不过在信息化大背景下,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一味强调打压的做法,很难彻底消除这种现象,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正常趋势,教师应当从更为客观的角度认识高职生课堂玩手机现象,从引导、利用的方向出发,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势,运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消除不利影响,充分发挥手机的积极作用,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手机 课堂 信息化
一、高职生课堂玩手机现象的现状
从对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观察和调研的结果来看,当前高职生课堂玩手机现象非常普遍,超过71%的高职生有过课堂玩手机的经历,其中27%的高职生课堂玩手机频率较高,每次课堂学习过程中都会玩手机,一开始玩就很难收手。从高职生玩手机的具体情况来看,主要包括以下表现:
1.社交聊天。就是通过微信、QQ、微博等手机社交软件,进行社交沟通。据调查超过81%的高职生曾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进行社交聊天活动,早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前,通过手机聊天的现象就非常普遍。在高职生群体中约有34%的学生是“社交达人”,每堂课聊天时间超过60%。由此可见,社交聊天是高职生课堂玩手C现象的重要构成部分。
2.手机游戏。高职生用手机玩游戏的现象非常普遍,是学生日常休闲娱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约有37%的学生会玩手机游戏。由于高职生在玩手机游戏的过程中精神高度集中,存在明显的沉迷现象,因此对课堂学习的影响最为严重,有些学生一玩就是几节课,根本没有心思投入到学习中去。
3.手机阅读。就是通过手机阅读新闻、小说、微信文章等内容。手机阅读对于高职生的吸引力很大,经常会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根本无心进行课堂学习活动。在调查中,有41%的学生表示曾经在课堂中开展手机阅读活动。在课堂观察中发现,有大约10%左右的学生手机阅读行为非常频繁,几乎每节课都会进行手机阅读。
4.影音视听。就是通过手机观看影视作品、听音乐、听广播等活动,与手机阅读一样影音视听行为也比较比普遍,但相对来说此类活动的频率相对较低,持续性不强,对课堂影响相对较小。
此外,高职生课堂玩手机现象还包含了一些其他内容,但由于出现频率不高,不具有代表性,因此,可以归属到上述四种现象中。通过对高职生课堂玩手机现象的了解可以发现,高职生玩手机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现象,与其他时期课堂问题行为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对课堂活动的影响较大,严重干扰了课堂教学的的顺利开展。
二、高职生课堂玩手机现象的成因和影响
1.教师认识误区,影响课堂教学效率。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手机的普及和使用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一种大趋势,手机已经成为人类改变世界的一种重要“工具”,是继计算机之后,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工具之一。在传统教师认识中,“丧志”理念深入人心,教师认为学生必须一心一意的从书本中获取知识,任何对学习有不利影响的外物都必须抵制。虽然教师群体并未明确表明自身的抵制态度,但抵制态度却深深影响了教师的言行。这就造成了教师与学生认识的对立,既加重了学生的逆反情绪,又无法有效引导学生趋利避错,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课堂效率明显下降。
2.课堂监控不足,思想学习无法深入。在当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对学生玩手机行为进行有效监管,是造成高职生课堂玩手机现象的重要原因 。教师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提升思想认识水平,整个过程是一个规范的、统一的引导过程,是需要课堂管理规范和管理手段来配合的。高职生群体正处于思想极度活跃的特殊时期,单纯的依靠学生的自控能力,很难达到规范、统一的开展教学的目的,因此必须辅以有效的监管手段 。高职生玩手机现象的普遍存在和不利影响,就是因为教师无法对这种行为进行有效监管,导致高职生沉迷于玩手机,没有认识到手机的真正用途,最终深陷歧途,无法自拔,对课堂教学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3.教学手段单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信息化技术手段利用率较低,无法充分利用手机的作用辅助教学。用手机是学生客观存在的需求,是无法通过监管或打压消除的,因此,必须通过有效疏导的手段,让学生正确的用手机。然而,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信息化手段利用率并不强,除了对于一些基础性教学工具的使用,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课堂互动、资料展示、课堂测验等活动,还依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使用手机的需求就无法得到满足,必然会采取多种方式满足自身需求,最终导致玩手机现象的出现。此外,信息化技术手段利用率较低,就意味着信息展示方式比较单一,无法形成更具现代化的表现形式,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远远不如玩手机,自然无法让学生从对手机的沉迷中转移到课堂学习中来。从理论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具有非凡魅力的,学生也愿意从学习中获得更多的进步,但是单一的说教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最终导致教学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学生只能通过手机获取更高的精神享受。
三、高职生课堂玩手机现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1.转变认识,通过手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对手机的作用和价值进行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手机的课堂应用方式进行深入挖掘,充分发挥手机作为一种先进工具的效用,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确立课堂手机监管的理念,将手机作为一种工具,纳入教学工具体系,进行统一监管,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有效的手机使用活动。手机作为与学生对应的工具,只要纳入了统一监管序列,就意味着学生的行为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玩手机现象自然会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确立课堂手机应用的理念,将手机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工具,通过手机应用展开教学工作,传输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可以将互动、展示、测试等活动通过手机完成。手机资源本身是有限的,只要能够将大部分资源用于教学,就会消除玩手机的空间,教学效果自然会有效提升 。
2.构筑平台,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无线局域网管理或互联网管理手段,形成覆盖所有用户的统一管理平台,从而对学生纳入统一监管系统,对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进行统一监管。在此基础上将手机作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利用手机的移动性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以通过充分利用手机端的各种功能,充分发挥手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通过手机获得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对学生手机端的统一管理,还能够进一步扩大课堂教学的范围,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也可以通过手机应用对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实时指导。师生双方通过手C结合在一起,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去,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3.丰富形式,充分发挥手机效用
在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手机功能,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手机应用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都存在生动性不足的问题,通过利用手机的特色功能丰富教学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更具有吸引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利用手机的视频、音频、图片等基本功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料,让学生在更为真实、直观、生动的学习场景中,了解思想政治内容。同时,还可以利用社交、互动、远程等功能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通过手机互动、投票、游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深对相关内容的认识,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四、结语
高职生课堂玩手机现象为课堂教学活动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这种现象的普遍性存在,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要能够透过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在教学工作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认识,通过手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是要构筑平台,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再就是要思政教学形式,发挥手机效用,为课堂教学工作提供更多帮助,如此就能够有效控制高职生课堂玩手机现象,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威娜.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的思考与管理[J].电子制作.2014(20)
[2]殷永贵,尹发利,程家国.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33)
[3]杨柳.关于大学生课堂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5(23)
[4]陈琼娥.大学生课堂体验研究的缘起、进展及趋势[J].重庆高教研究.2014(01)
[5]卞小燕.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现象的思考[J].青春岁月.2013(24)
[6]张学东,黄晓林,杨华.由管理学生课堂“玩手机”而引发的思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1)
关键词 P2P 网络借贷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1.029
作为一种新型活跃民间借贷的手段,P2P网络借贷,是一把不折不扣的“双刃剑”。一些网络P2P借贷平台为了扩大业务员,将放贷目标瞄准了在校大学生。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向P2P贷款平台借款,严重扰乱了高校对大学生的管理秩序,P2P网络借贷给大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和不正确的消费观念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 P2P网络借贷概述
1.1 P2P网络借贷的产生
P2P原本是一种IT技术,特指数据传输和下载双方均为个人的一种传输协议,这种协议下,下载端口越多,提供下载点的就越多,速度也就更快。而P2P网络借贷中,P2P意指“Peer-to-peer Lending and Online Invest”的概括,其中“Peer-to-peer Lending ”是点对点的信贷或个人对个人的信贷的意思。①P2P借贷就是通过作为第三方的网络平台将借贷双方联系起来的新型民间小额借贷模式。这样一种创新的金融模式,在2005年就在英国诞生,并像雨后春笋一样,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我国也不例外。截止到2016年5月底,我国至少有4080家正常运营的P2P网络借贷公司。
1.2 P2PW络借贷的运营模式
P2P网络借贷犹如一个“红娘”将借贷双方联系起来,借贷双方所有的联系过程均在网络上通过P2P网络借贷公司完成。借贷公司首先将一些放款信息展示在网站上,借款人有意向就可以向该网站提供身份核验资料,在确定借款人资质后,便可以在网络上签订贷款合同,同时通过网络完成款项的发放和借贷公司佣金的收取。从这些方面看,P2P网络借贷不管是与民间借贷还是银行借贷相比,都更方便,但由于网络信息无法完全真实有效,这把“双刃剑”也带来更高的风险。作为中介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为了规避风险,其在贷款利率上普遍比银行同期利率高,甚至与我国法律规定的民间最高借贷利率打球。
2 P2P网络借贷对大学生的影响
2.1 大学生P2P网络借贷现状
通过对P2P网络借贷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其门槛低,对于有资金需求的人,只要符合其要求的资质,都可以向其申请,且成功率极高。一些P2P公司一方面看中大学生高素质,不会轻易欠款不还;另一方面也抓住大学生涉世未深又有资金需要的漏洞,将借款业务扩展至大学生群体。通过对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网站浏览,发现几乎全部平台都有针对大学生借款的业务,更有甚者,一些网络借贷平台,直接就广告宣称其是“专门为大学生借款”的平台。针对大学生的借款业务,门槛更低,手续也更简单,只需要借款大学生将身份证、学生证、学号信息、学校信息和学费收据等照片上传至借贷平台的网站就可以,对于借款理由也不过问,可以是创业贷款、也可以是谈恋爱资金、日常消费等。据大楚网新闻报道,很多了大学生的借款理由很“奇葩”,却也一样通过了P2P贷款平台的资质审查,并且资金会很快通过银行卡转账的形式进入借款大学生的账户。根本就没有考虑大学生的偿还能力。除了借出现金以外,P2P网络借贷平台还通过出售电子商品的形式变相贷款给大学生,满足他们的购物欲望。这也与以往实体现金结算不同,P2P贷款平台,以“先买再付”的形式,只要大学生与其签订分期购物的合同,就可以轻松获得苹果手机、电脑、单反等昂贵的电子产品。这种消费模式让很多大学生摆脱了购物欲望因资金短缺而得不到满足的尴尬现状。但是,大学生们往往在享受这种“福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高昂的“佣金”或利息。
2.2 大学生P2P贷款影响
2.2.1 积极影响
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一把“双刃剑”,其优势在于对于积极创业却又没有资金来源的大学生,可以通过门槛更低的网络借贷平台,较容易的得到资金的支持。这对于现在励志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福音,可以助其成就梦想,缓解一定的就业压力。在这一点上,也与P2P网络借贷模式创立初期“扶贫”的理念一致。能够让社会上更多的闲散资金合理运用,让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合理配置,繁荣市场经济。可以说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等方面,P2P网络借贷模式的积极影响还是值得肯定的。
2.2.2 消极影响
第一、冲动消费,承担高额利息和佣金。没有了家长全天候的管教,身处于更自由的大学生活,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如果自制力缺乏、金钱安排利用不合理或出于不正常的消费观念,大学生就很有可能走上网络借贷之路。而一些P2P网络借贷公司为了更加了解大学生群体,更好的拓展业务,推出了所谓“校园”制度,这些校园基本都是一些有兼职需求的在校大学生担任,所以这些校园也更容易得到同学的信任。正是在P2P网络贷款公司那些校园的推手下,一些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走上冲动贷款,承担高额利息之路,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
第二、盲目攀比,易养成奢靡生活习惯。P2P网络贷款无需任何担保和父母的同意,很容易造成大学生盲目贷款或消费的现象。由于不需要任何代价和付出,金钱和商品可以说是不劳而获的,这对于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劳动观念的养成极为不利。据新闻报道,由于我国还没有对P2P贷款平台的统一的监管系统,各个P2P网络借贷公司之间相对独立,一些没有自制力的大学生往往是无节制的贷款,在最后事发之时,已经与很多P2P网络借贷平台发生了借贷关系,呈现“拆东墙,补西墙”的状况。在这种“钱易到手”的状况之下,容易让其养成大手大脚、不知勤俭节约的不良品行。更有甚者,一些大学生盲目攀比,分期购买一些高端电子产品或者奢侈品,也易形成奢靡的习惯,不利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第三、增加家长负担,造成家庭隔阂。众所周知,虽然大部分大学生都已满18周岁,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独立的签订借款合同的能力,可其毕竟是没有任何收入和还款能力的人群。但这些P2P借款平台之所以还是将资金借给大学生,主要是因为每个大学生在借款之时都必须要填写父母的联系电话和家庭住址,在大学生还不了贷款之时,该贷款公司就会不停的给家长打电话,逼迫其还款。这就变相的绑架了学生家长,将这个还款的压力转给了父母,增加了家庭的负担,造成家庭隔阂,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
第四、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形成安全隐患。如若出现呆账的情况,P2P贷款平台就会将前往大学生所在的学校或者指派校园进行催收,催收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威胁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上课都是会出现的。这无疑会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干扰大学生活的正常秩序,影响高校的管理。
总之,由于网络P2P贷款讲究的就是“人对人”的双向关系,很多大学生在贷款以后,大学辅导员和父母无法得知,这种相对隐蔽的模式对于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无法及时给借贷的大学生进行思想干预和行为指导。我们往往在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之后才了解,而在这一段时间内,大学生很有可能会陷入沉重的借贷压力之中,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思想政治教育对P2P网络贷款的应对之策
第一、坚持预防为主,培养法治思维。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上,要注意给大学生灌输法律知识,注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引导大学生们分析P2P网络借贷的法律风险。给大学生们普及更多的关于银行征信方面的法律常识,提前给大学生们打好“预防针”,在源头上把关。
第二、加强心理预警,做到发现及时。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和班级心理委员建立联系,做好心理预警工作,方便快速发现有异常行为的大学生,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力求在借款初期就能发现并控制,将危害降到最低。
第三、开展励志教育,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尚未成熟,容易在外界的诱惑之下,冲动消费或盲目攀比,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强的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世界观;进行励志教育,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高校,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勤俭节约意识的教育,让高校的各种学生活动和课堂教育相结合,树立勤俭节约标兵模范,通过榜样激励法,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
第四、寻求政府配合,加强网络借贷防控。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也是国家政府的工作。如果政府有关机关不控制P2P网络贷款在高校的发展,势必将会荼毒大学生,给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极大的影响。故政府必须加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支持,利用政府公权力对P2P网络借贷进行监管,限制其针对大学生业务的无序开展。
一、孔孟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对教育理念的深化,它具有导向性、前瞻性和示范性的作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在我国传统文化背景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这其中就包括孔孟思想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创新,但是这种创新并不是无限尽的创造,所以,传统文化其必然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1.树立个体正确价值观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在教育中起到主导作用,他们要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念,要认真学习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多阅读思想政治课外材料,并阅读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的材料,尤其是孔孟思想,吸取其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弘扬孔孟思想的民族精神。把孔孟思想与现代思想进行整合,培养个人优秀的思想政治观念。
在孔孟思想中,有一部分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有借鉴意义,那就是孔孟思想中的个人道德修养。孔孟思想中,把“仁义”看成是个人修养的重要指标,并把此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并把这种目标看成是很容易实现的目标。此外,成为“仁义”之人还要采取一定的方法,要学习、要修身养性。孔子在这方面克服自己的惰性,以礼让成为仁义之人,而孟子则讲究从内心进行修养,他还说商纣这样的人是因为放弃了修心的缘故而造成的。
2.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孔子和孟子在对待自然资源方面强调合理开发,尊重自然。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世界万物是有规律地生长和客观存在的。孔子对待天是非常尊重的,他认为天是客观存在的。孔子还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这充分说明孔子尊重客观规律的事实。而对待客观规律上,孟子也提出了非常经典的语录,“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可见孟子对于客观规律的尊重。
科学发展观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要遵从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规律,在吸收孔孟思想精华和内涵的基础上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的时候要吸收孔孟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还要发展现代思想教育中优秀的材料,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协助学习者形成尊重自然规律的理念,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孔孟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的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结构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大框架,指明每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也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思想政治作用的发挥。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大致可分为三种:基本结构、目标结构和内容结构。本文着重探讨孔孟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构的启示。
1.个体生存目标层次,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孔子和孟子都有重义轻利的思想。孔子把君子比作是义的化身,把小人说成利。孟子也说:“身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身而取义者也”。孔孟思想都把义放在第一位,同时也不否认利在个体生存中的巨大作用。从孔孟的义利观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所说的义利之间的对立是大义公义和小利、私利之间的对立。在利的获得手段上,孔孟有“取之有道”的观点,赞同和支持用正当的方法取得利益。换句话说,孔孟对于义利的阐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当与不当、可与不可的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教人用什么样的手段生存,而且还教人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什么样的义利观是符合个体生存的义利观,如何在生存的基础上把握当、可的尺度。
2.个体发展目标层次,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孔孟的成人成才之道不仅仅局限在个体长大成人的意义上,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的个性和专长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和发挥,而是说个体人性的全面发展,有全面的、完善的人格。孔孟中对“仁”的表述体现了孔孟思想对个体全面发展的目标,孔子主要阐述个体“仁”的实现方面,孟子主要表明个体“仁”的内在修养和获得方面。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借鉴了孔孟思想中“仁”的个体发展目标,树立了把人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文有化、有知识”的“四有”新人,树立了个体发展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目标的确立,使人们懂得怎样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3.个体享用目标层次,促进个体享用功能的获得
个体享用是孔孟思想中不可避免、客观存在的,它贯穿在孔孟“仁者爱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是其思想的必然体现。个体在经过并完成上两个层次后,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个体,这时,他在为别人排忧解难的同时也使自己更加快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助人为乐”,是“自我实现”需求的体现。这是一种移情的体验,身心处于超越自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们能获得满足、幸福的体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在培养个体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的基础上,让个体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以达到个体享用的目标层次。
三、孔孟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
君子、大丈夫是孔孟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衡量的标准,也就是说仁义是孔孟思想评价的直接指标。所以,下面就以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方法和实施方法两个方面来分析其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