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4 17:33:31
序论:在您撰写课程体系的概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摘要】项目训练法。课堂上理论的讲解、案例分析毕竟与真实的环境和对象还有差距,我们可以通过项目法加强训练,也就是通过立项并进行实践,让学生接触市场、接触企业。比如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撰写企业运营调研报告、帮助企业做市场调查、制定创业方案,还可举办“周末市场”,采取“练摊”的形式进行创业尝试。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把自己的创业想法付诸实践,能够把理论知识与现实进行对比、整合与运用,从而提高创业的实战能力。
作为教育术语的“课程”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广义的“课程”则是指学校有计划地为引导学生获得预期学习结果而付出的综合性的一切努力的总和。创业教育是开发受教育者创业基本素质,提高受教育者创业能力的教育活动,因此,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任务不是狭义上的“课程”所能承载的。高校设置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必须运用广义的“课程”概念,树立科学的设计理念,遵循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创业教育设计原则,明确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找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运用适应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科学合理地设置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从而实现利于创业、利于就业、利于高等教育改革、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理念与原则
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必须关注大学生的主体因素,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同时,也要关注时代的要求与社会需要。在课程设计上应树立四种理念。一是主体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课程设计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创业规律和特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达到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动主体。二是高标性。高校的创业教育不能仅仅让学生掌握一些创业的基本知识,而应高标准、高要求,大胆地承担起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开拓创新品质的重要使命。三是人本性。大学生创业教育最终要落实在学生个性品质和能力素质上,没有健全的人格,创造性就会偏离方向。所以,课程设计时一定要尊重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点,重视健全人格的塑造。四是超越性。创业不仅指创造新企业,也包含开拓新领域。在课程设置上要有培养超越前人、敢为人先的理念,使大学生能以与时俱进的创造能力积极主动地发展、创造和丰富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
“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是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及其评价的基本依据,是创业教育选择教育内容、明确教育方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设计创业教育目标的实质是确定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基本价值取向。”[1]在创业教育基本价值取向上大致有两种。一是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通过创业教育让学生掌握一些职业技能或专业技能,让其能在毕业后开办一个企业,养活自己,同时也可为其他人员提供就业岗位;二是遵循创业的一般规律,传授学生进行创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使他们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由此可见,后者是更高层次的创业教育,实质上更像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不仅必须具备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而且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因此,培养学生创业的综合素质,即创业素质,才是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真正目标。我们认为培养创业素质至少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树立创业意识。创业意识包括创业的自我意识和创业的社会意识。传统的就业观念认为,就业就是找工作。因此,大学毕业生往往是被动择业,处于被选择的位置。大学生创业教育则是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毕业后除了进行双向选择就业外,还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可以通过创建自己喜欢的企业实现自我价值。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甚至能形成新的行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因此,通过大学生创业教育应使当代大学生变被动的就业为主动创业,以创造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是形成创业知识结构。创业知识是大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应该具备的基础性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创建企业相关技术领域的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管理企业的基本理论)和综合知识(与企业有关的其他理论知识)。在创业知识的传授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合理构建知识结构,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提高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主观条件,是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方式、效率和结果的直接因素,主要包括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危机驾驭能力等等。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的核心内容和重点。四是培养创业心理品质。创业心理品质指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应具备的、对行为产生调节作用的个性特征。五是形成创业道德品质。创业道德品质是创业必须具有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以上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只有确保上述内容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才能实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目标。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
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由两大类(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四大模块课程(环境课程、创业学科课程、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构成。(一)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激情为目标的隐性课程建设隐性课程是存在于学校和班级学习生活中的由学校所传递的区别于显性课程的规范、价值观和信念等的渗透性教育内容,是学生在无意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的途径,其物质载体是人、事、物。教师新颖独特的教学风格、开放灵活的思维方式、时尚个性的形象魅力和民主平等双向沟通的师生关系等都可以成为无声的隐性教学资源。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任务、要求,以环境建设为依托,构建一个隐性的创业课程体系。比如:高校要把校园的合理布局和美化及周边环境的治理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校园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特质中勇于创新的人文精神的建构。还可以通过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小发明比赛、设计比赛、制作比赛等创意比赛,以及组织创业协会,举办创业论坛和创业沙龙,聘请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家来开设创业专题讲座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组织、策划以及观看表演的过程活跃思维,激发各种奇思妙想,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高校还可以依托校园广播、校报和校园网络等宣传阵地,及时地宣传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报道创业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创业动态,增强大学生对创业活动的认知与体验,激发创业热情。其它学科的教师也要主动地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创业教育,将课堂提问、作业布置、课程考试与创新思维培养、创造发明、创业成功事例介绍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创新理念教育。(二)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为目标的显性课程建设创业教育是一种目标明确、指向清晰的综合性教育,必须构建着眼于传授创业理论知识,培养创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显性课程。这一课程体系包括创业理论知识、创业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三个方面,涵盖创业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学科的内容。1.培养创业理论知识的学科课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学科课程是根据培养创业型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必修课、选修课和学科渗透、微型课程等形式,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技能的课程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大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系统地学习创业知识和技能。学科课程可以开设创业意识课、创业社会常识课、创业技能课、职业指导课、经营管理课、公共关系课、市场营销课、创业者素质课、经济法课、创业心理课及各类专题讲座等。2.提高创业实践能力的实践应用课程。实践应用课程是创业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学科课程的基础上,以活动形式开设的最能体现创业教育特点和性质的课程。它对促进创业基本素质的个性特征的形成、促进创业基本素质的应用系统和扩大大学生的创业知识领域等具有重要作用。创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内化不可能依靠纯粹的书本知识,而需要创业实践的体验启发和支持。只有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创业型活动过程中去感悟和体验,将来大学生在面对新的情景和新的问题时,才能更好地把已有知识和现实实际结合起来,成功创业。因此,可以开设《创业实务》、《团队训练》、《创业市场调查》、《创业计划书写作》等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创业实务》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创业的初始条件分析;创业流程设计;企业经营流程设计;企业绩效评价;企业开创期、成长期、稳定期、挫折期的典型案例分析等。《团队训练》课主要内容是团队的组建与团队合作;团队对创业成功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团队精神;如何领导团队;团队成员间如何协调与沟通等等。《创业市场调查》课要让学生掌握对目标企业所在行业进行系统调查、分析等基本知识与技能。《创业计划书写作》课程让学生掌握计划书的主要内容和撰写要求,为准确把握市场机会的行动布局和资金筹集与运作打下坚实基础。3.培养综合素质能力的活动课程。创业型活动课程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优势和需要,以指导大学生获得直接创业教育经验和创业信息为目的,以素质技能模拟训练活动和综合模拟活动形式出现的,利于学生感知创业规律,把握创业活动的程序和方法,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一种课程形态。其内容开发可以是学科知识的巩固、运用与验证,也可以是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或者是社会问题、家庭生活等形式多样的项目活动。如参观企业、访问消费者、商业调查、“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以及举办创业专题讲座等。高校还可以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到企业实习,使大学生通过真实情景体验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从中体会到创业的乐趣与艰辛,体会成功的喜悦。
四、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方法探索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并在反思我国教师教育指导理念、理论基础和课程编制的基础上,构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育的职前、入职和在职教育课程体系。
与传统课程相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几个核心转变:第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第二,课程结构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第三,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内容关注儿童生活经验,反映社会科技发展最新成果;第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第五,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第六,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第七,树立全新的课程资源观,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第八,调整现行的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一、教师教育的现状
1.教师教育的指导理念存在偏差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终身教育已成为指导教育发展、改革的一个指导思想。当然,终身教育理念也应成为教师教育必须遵循的理念,以适应社会迅速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但是,现在的教师教育鲜少体现终身教育的理念,教师教育还是以职前教育为主,人职教育和在职培训还处在边缘地带。
2.教师教育的理论基础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新课改背景下,基础教育的指导理念发生了根本胜的变革。新课改实施前基本上是以“结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新课改后,基础教育的理念发生了变化,新课改提出的研究性学习、综合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方式的转变、学习内容与学会生活相联系,都反映了建构主义的课程教学观,可以说建构主义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的指导思想之一,但是建构主义还没有成为教师教育的指导思想,致使教师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3.课程编制不合理
第一,课程目标定位不合理。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过分注重专业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课程的知识传承价值,偏重于按照学科专业教学的模式来培养教师,忽视综合能力的发挥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第二,课程结构不合理。拿教师教育中的学科专业课程来说,其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学科专业课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比重大,课程多。研究表明,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计划中,普通教育课占总课时的21%,学科专业课占70%,教育专业课占9%,并且选修课也儿乎都是学科专业课程。
二、教师教育课程构建
197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公布了著名的调查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该报告正式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并迅速展开了确立和制订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的教育改革运动。因此,要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指导教师教育的课程建设,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人职教师教育课程和在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1.职前教育阶段
第一,公共基础课程部分:广泛开设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在原来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教师职业道德、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必修课,并且广泛开设文史哲类、艺术类、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选修课;第二,专业基础课程部分:应提高专业基础课程在教育类课程的地位,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一是相关专业课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二是教育基本理论。它不再局限于教育学、心理学这两门课程,还应包括教育概论、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第三,专业课程部分:在学科专业教育方面,使学生在具有广泛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精深掌握1 —2门专业课;在教育类课程方面.开设针对这1—2门课程的学科教学法、学科教学心理学、学科教材研究方法及学科教育技能等课程,培养师范生“如何教”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第四,活动课程程部分:通过有计划的活动安排,使师范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教师职业自豪感和锻炼师范生的社交、文体艺术等方面的能力。
2.人职教育阶段
将师范生职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实习、教育见习等实践活动和教师入职教育结合起来,并增加师范生教育实习和人职教育的时间。这一阶段的课程应根据师范生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教师从理论上予以指导,分析问题的理论基础,探讨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在具体情境中实施可行性方案。同时结合学生情况优化教育技术,逐步锻炼学生进行校本课程研究开发的能力。在反复实践中,将师范生在学生阶段习得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专业情意有机结合起来.初步形成师范生的教育教学风格。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围绕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这一主题,针对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专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探讨高校、培训机构、企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实施办法。分析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与校企合作过程中专业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提出将“企业概念”贯穿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基本思想。
关键词:校企合作;企业概念;课程体系;企业课程
1 背景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调整专业方向、优化课程体系、建立高校与社会各方面联合培养人才的创新机制将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将成为高校改革关注的热点。笔者围绕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这一主题,以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为主要内容,探讨高校、培训机构、企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实施办法,通过引人“企业课程”,强化校企合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构建高校与社会相关行业(企业)协同、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2 校企合作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使得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行业对专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矛盾被形象地称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一公里”问题。为有效缓解这一矛盾,校企合作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成为一种趋势。
2.1 校企合作的基本形式
校企合作的形式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企业投资模式。又称学校引进企业模式。由企业投资,在学校建立相关的专业实验室、专业实习场地、研发中心等,甚至于投资建设模拟企业环境的工作场所。
(2)校企互动模式。又称校企合作分工模式。这种模式一般以学校专业课程教学为主,企业实习、实训为辅,理论与实践互动开展人才培养。通常由企业提供实习与实训基地、实验设备与材料等,学校则根据教学计划和内容,将有关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放到企业进行,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3)课程嵌入模式。这种方式通常是高校与具有企业性质的培训机构(中心)联合进行的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培训机构的相关课程以模块化的形式融入到高校专业课程之中。
(4)综合性模式。以一种模式为主,多种模式有机结合。如企业投资与校企互动相结合、校企互动与课程嵌入相结合等。采取综合性模式,可以集多种模式的优点,更加密切校企间的合作关系,让学生在多方面得到锻炼。
除上述几种模式外,还有一些其他校企合作方式,如工学交替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与研发型企业共建创新实验中心,甚至于企业参股,直接参与高校建设等。在校企合作大的框架下,制定与社会需求相符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并形成与校企合作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是校企合作办学与实践创新的关键所在。
2.2 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实践基本问题分析
在面向企业需求的校企合作过程中,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有许多值得研究与探索的问题。国内许多高校在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面作了有益尝试,内容涉及教学模式改革、运行机制建立、实践平台建设等,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效果。但从目前校企合作的实践与研究成果看,高校在面向企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还需要更好地面对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计算机专业方向课程设置要面向多企业需求;其二是计算机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要适应企业“动态”的变化和需求。要解决好这两方面问题,就需要建立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当能够将高校的人才培养同企业的需求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我们把其中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称为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企业概念”。
3 校企合作过程中的“企业概念”
通常,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而本文针对的“企业”则是指相对于高等院校的企事业单位总称,包括地方党政机关、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社会服务机构等。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校始终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面,这是由高校组织形式与管理形式的不变性所决定的,而企业则应当是高校在人才培养大范围内面向的对象,是可变的因素。在现行的高校管理模式下,如何将企业的“可变性”纳入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变性”的范畴,是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关键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弄清楚企业在校企合作各个环节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各个环节过程的实施办法。对此,我们希望通过建立所谓“企业概念”来对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加以阐述。
3.1 与“企业概念”相关的实践环节
所谓“企业概念”是指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所涉及的与企业相关的各个方面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总和。“企业概念”的形成依赖于专业课程计划制定与实施和校企之间的互动形式,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其中实践环节是落实“企业概念”的最主要环节。从认识与实践方面看,“企业概念”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
(1)企业认知:这一环节对从学校(高中)到学校(大学)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企业认知,帮助学生了解企业,产生对企业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企业认知的主要形式有专业教育、参观学习、企业专家讲座等。活动频率可分为定期(如学生入学的专业教育、按年度参观学习等)和不定期(如邀请企业专家不定期讲座等)基本形式,并在培养方案与课程计划的实践性环节予以体现。这类活动可以在学校或企业进行,活动时间以校内课时计划,或在企业1~2天为宜。作业形式可以是学生的总结、体会、感想和生涯规划等。
(2)企业实践:帮助学生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了解企业的招、用人机制,增加学生对企业的情感,使学生专业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这一环节通常安排在企业(或企业培训机构)进行,时间为l~2周。可以通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课程实践、学生实习的形式加以实施,主要形式为企业短期培训,主要目的是为今后学生在企业学习和在企业工作建立基础。
(3)企业学习:这一环节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企业所需人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能在第一时间适应企业工作、顺利就业打基础。学习的内容为“企业课程”,学习时间为1~2个学期。不同的企业,“企业课程”的内容一般不同,学生可以在企业实践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完成“企业课程”的学习。
(4)企业工作: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为企业工作,这是校企合作实现互惠互利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一环节通常安排在学生就业前的学期,可以和企业学习同步进行。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参与企业与高校的合作课题研究、产品联合研发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工作。3.2
与“企业概念’’相关的课程教学与管理
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把企业所需专业人才的知识与技能以“课程”的形式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是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之一。
1)企业课程概念。
“企业课程”源于校企合作过程的“课程置换”,即用学生在企业培训时学习的相关内容以课程的形式替换原培养方案中相关的专业课程。不妨将这类课程称为“企业课程”,它是校企合作“企业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课程设立的基本要求是:既能使高校在校企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面向多个(种)企业和企业对人才的动态需求,又能维护高校专业培养方案执行的“权威性”和课程计划实施的有效性。
在高校面向多个(种)企业的情况下,学生将分布在各自企业进行学习和培训,这样临时性的课程置换往往给教务和学生成绩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教学文档的规范性与完整性得不到保证。为了有效地实施专业课程计划,强化校企合作意义下的分类培养,保证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对这类课程以抽象的方式进行命名,在统一的层面上进行管理是必要的。“企业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企业课程特点。企业课程与企业对人的知识与技能需求有关,与企业的发展水平有关。企业课程通常具有针对性强、内容更新快的特点。企业课程的引进通常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商定。
(2)企业课程设置。在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中,企业课程是课程计划的一部分,企业课程的内容及名称可以随着企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而在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中只有“企业课程”的字样,可以“企业课程1”“企业课程2”等形式出现,通常放在专业任选课程范畴,安排在第7学期。企业课程可与相关的专业选修课程一起,以“多选1”的形式提供给到企业(或培训机构)培训的学生选修。每个学生一般根据选修学分的要求,选择1~2门企业课程,并在同一企业(或培训机构)完成学习任务。
(3)企业课程内容。企业课程的内容是依据企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而定,由内容确定企业课程的“名称”。如:课程性质为“企业课程1”。课程名称为“JAVA+3G+物联网工程”;“企业课程2”,课程名称为“嵌入式ARM驱动开发”等。不同企业(培训机构)的企业课程名称一般不同,具体使用什么样的名称,可根据具体课程内容由校企双方商定。对长期合作相对固定的企业,企业课程的名称可以在“校企合作协议”备忘录里拟定;对于临时有变的企业课程,校企双方可以在课程执行计划实施的前一学期商定课程内容与名称。
2)企业课程教学与管理。
(1)企业课程教学。课程教学在企业(或培训机构)进行。企业将来自不同高校具有同样学习要求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组班,并按照企业的方式施教。任课教师由企业具有资质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可能的情况下,高校可以派出相关专业教师辅助施教,这对提高高校专业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十分有益。
(2)企业课程管理。主要是课程教学文档的规范管理。高校方面可以在培养方案中对企业课程的学分、学时、课程领域方向、课程实施大纲、课程考核办法等“共性”方面的内容作统一规定。具体的课程名称、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考核评价、考试大纲、学生成绩等文档则由企业方任课教师(或专业助教)根据学校教学文档的要求完成并递交校方备案。一般情况下,学校专业学院可以为“企业课程”安排专业教师,处理课程的相关事宜。企业课程结束后,负责企业课程的相关教师将来自不同企业的教学文档资料、学生成绩等进行汇总,统一上报学校的教务部门。
(3)企业课程评价。企业课程的评价通常采取综合考核方式,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践能力考核等,也可综合考虑学生的表现。可以加权平均,采用百分制的办法,也可用等级评定的办法。具体的实施办法可因企业不同而异,但必须在课程考核办法或考试大纲等相关文件中事先予以规定。
企业课程的引入,将专业培养方案的“不变性”和“规范性”同课程计划实施的“可变性”和“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能够面对多个(种)企业,而且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企业对专业人才动态化的需求,同时还避免了因课程置换、课程计划临时调整等给教学管理带来的不便,为学生掌握最新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开辟了有效途径。
4 结语
校企合作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作为高校办学模式改革的一项基本要求,在国家教育政策制定、高校教育制度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探讨、研究与实践的内容。本文是在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实践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构建方面的一点设想与工作总结。从2008年起,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便和苏州、无锡、南京、镇江等地的企业与培训机构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2009年暑期首次组织学生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到企业培训机构进行了2周的学习实践活动。学生普遍认为,这样的活动效果极佳,不仅让他们了解了企业,而且让他们明确了今后学习的目的。意想不到是,当时便有11名学生与相关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并在随后的一年中,在企业完成了相关企业课程的培训和毕业设计工作。从毕业设计成果看,内容丰富、专业针对性强并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即对这部分学生而言,本该在校内完成的课程计划如何实施。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2010年新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中,提出了“企业课程”的概念,使之成为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在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和物联网工程专业进行了推广。“企业课程”不只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方法与手段,至少可以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某个方面的问题。校企合作是一门大学问,涉及许多方面与层面的问题。如何在高校的办学机制中有机地融入企业概念,将成为高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龚声蓉,杨季文,朱巧明,等.多模式校企合作主动适应企业需求[J].计算机教育,2006(10):18-19.
[2]郑俊敏.基于利益平衡观的校企合作模式可持续性发展策略[J].价值工程,2012(30):272-273.
[3]韦新丹.高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15):3743-3744.
关键词: 大学体育课程资源 概念 分类
1.引言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实施和体现,而课程资源是学校开设课程的前提与基础。高校体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体育课程资源这一重要条件来支持。2002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这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和新思路。但目前因为我们对于体育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欠缺,而且对于体育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所以造成一方面体育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大量体育课程资源未被挖掘出来,不能及时地被加工、转化和引入实际的各级课程中,造成许多有价值的体育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鉴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大学体育课程资源建设中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2.课程资源和体育课程资源概念辨析
正确的分析源于清晰的概念。由于课程资源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理论界对此下的定义还不统一:顾明远先生在其编著的《教育大词典》中提出了与课程资源相类似的一个概念,即教育资源,指的是“教育过程中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徐继存等对课程资源的定义是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又是课程实施的媒介。范蔚认为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吴刚平认为课程资源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钟启泉教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一书中也认为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通过以上对课程资源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1)课程资源是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2)课程资源的属性是一切可资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等的总和,即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
体育课程资源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我国对体育课程资源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有关文献中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并不多见,但也有一些有影响的、较为规范的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如:有人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设计、编排、实施、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其他资源的总和,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基石。有人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指在整个体育课程的编制过程中,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所开发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还有人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指课程开发过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于实现体育教育目的的资源。这些概念是从不同的视角来描述的。依据课程资源概念的分析,结合体育课程的特征,我们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指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而形成体育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3.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
体育课程资源范围是宽泛的、多元的。下图是体育课程资源一种比较典型的分类。
课程资源分类图
3.1按照体育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分为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和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
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是指凡是可能成为体育课程来源的知识。如体育理论知识,各种球类的技、战术,体育教学组织方法、练法,体育经验、体育活动方式与方法,各运动队合作意识、凝聚团队精神,情感与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因素,都属于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是指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而具备的条件,它的特点是作用体育课程却并不是形成体育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体育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比如国家工作行政人员、体育课程研究人员、体育教师、学校体育设施、周围的环境等,都属于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当然,把体育课程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更多的是为了说明方便,两者并没有绝对的界线。现实中的许多体育课程资源往往包含体育课程的素材,也包含体育课程的条件,比如操场、人力和环境等资源。
3.2按照体育课程资源的空间来源,可分为校内体育课程资源和校外体育课程资源。
校内体育课程资源包括:校内人力资源,比如体育教师、教学班级、学校体育代表队、班级内部和班级之间的体育比赛等。校内体育设施、器材,如:体育馆、田径场、篮球场、体操房、体操架、钉鞋、各种球类等。校外体育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的价值观、锻炼行为等,社区的体育设施、体育比赛,整个社会中各种用于体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无论是校内体育课程资源还是校外体育课程资源,对于体育课程的实施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但他们在性质上还是有所区别的。校内体育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因此,校内体育课程资源应该占据重要地位,校外体育课程资源则更多的是起一种辅助作用。
3.3按照体育课程资源的物质属性,可分为物质性资源与非物质性资源。
物质性资源包括体育人力资源和体育物力资源。体育人力资源是指体育课程活动组织所拥有的劳动能量,包括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体育物力资源包括体育课程教材、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非物质性资源主要指体育从业人员的体育思想资源。如:国家和政府的体育行政管理人员,学校体育管理人员的思想,体育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的体育思想、体育行为和体育价值观。
3.4按照体育课程资源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显性体育课程资源和隐性体育课程资源
体育显性课程资源是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体育教学活动的体育课程资源,如体育教材、计算机网络,山、水、空气、阳光等自然资源,以及社会中的实物、活动,等等。作为实实在在的实物物质,体育显性课程资源可以直接成为体育课程教学的便捷手段,相对易于开发和利用。而体育隐性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体育课程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体育课程资源,如:体育民族精神,团队协作精神,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凝聚力,师生关系,等等。与体育课程资源不同,体育隐性课程资源的作用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它们不能构成对体育课程教学的直接影响,所以体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
4.结语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和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多样性与特色性、价值潜在性与可开发性、功能多元性与可替代性和过程性与生成性等特点。体育课程资源不是机械地为体育课程目标服务的资源。它不仅是体育课程内容的资源,而且是产生体育课程目标,形成体育课程设计理念的资源。体育课程资源对体育课程活动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大胆实践才能不断创新,应紧紧围绕着满足学生体育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广泛进行开发和利用,实现课程改革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和开发利用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M].2002,8.
[4]李艳萍.体育课程资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张惠红.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理论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VOL30,(12).
[6]陈莉.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探析[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VOL27,(2).
[7]赵俊荣.论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体育科学研究,2005,VOL9,(2).
[8]吴健,常生.关于体育课程资源建设的理性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VOL22,(1).
[9]黄向平,唐远金.大学体育课程资源理论与实践的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VOL21,(3).
关键词: 数学文化 教育价值 理念
一、数学文化的含义
1981年美国数学家怀尔德(R.L.Wilder)1981年在《作为一种文化体系的数学》一书中从数学人类学的角度提出了“数学――一种文化体系”的数学哲学观。自20世纪初起,数学文化价值在数学教育研究中开始得到重视。1988年,在匈牙利举行的第六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数学文化教育成为大会的主题之一。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人类文化学、数学活动、数学史及中西数学文化等角度对数学文化进行研究。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作为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目前,数学文化还未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数学教育工作者对其有如下定义:“一般来说,数学文化表现为在数学的起源、发展、完善和应用的过程中体现出对人类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方面。它既包括对于人的观念思想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人的思维训练功能和发展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功能,又包括在人类认识和发展数学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和所能达到的崇高境界,等等。”[1]
二、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
数学文化的研究得到了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标准》指出:“通过在高中阶段数学文化的学习,学生将初步了解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当今教育的现实却是,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的动力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数学的目的只是通过考试,数学的学习也变成了机械的重复练习,从而对数学学科产生了厌倦情绪。教育工作者试图通过加强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在数学文化观下,数学教育不仅仅强调数学文化的知识性成分的学习,更注重观念性成分的感悟和熏陶。
1.数学的科学教育价值。
从科学的角度考虑数学,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数学语言,它的基本特点是形式化和符号化。任何事物都是量和质的统一体,都是自身的量的方面的规律。而数学正是一门研究“量”的科学。各种量之间的关系,量的变化都可以用数学语言表示。[2]高中生在学习数学时,应用简炼而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数学中的定理、公理等,培养学生将显示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解决的能力。数学还是一门基础学科,为其他学科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数学的发展也为其它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定量分析和计算方法。[3]数学的学习不单纯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数学的思维方法。
2.数学的应用价值。
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应用也日趋广泛。在《标准》给出的19个参考选题中,二进制与计算机;广告中的数据与可靠性;商标设计与几何图形;电视与图像压缩;CT扫描中的数学――拉东变化;军事与数学;金融中的数学,等等,这些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选题都是关于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通过这些具体的实例的展示,学生能直观感受到数学在当今年社会巨大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学习数学并不只是为了得高分、考大学,更重要的是为其它学科的学习和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做准备。
3.数学的人文教育价值。
数学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数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人类社会的发展。给学生讲述数学家的轶闻趣事、数学概念(或符号)的起源及数学名题,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发展过程,而且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的各种思想。波利亚认为数学教育的意义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即一种文化修养。在整个数学课程中,都要注意体现数学的社会需要、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并使之成为正确世界观的科学基础。[4]
4.数学的美学教育价值。
数学从表现形式到内容和方法都具有美学价值。从形式上说,数学整齐、对称,具有规律,如等边三角形、矩形、圆等几何图形就有着对称美;从内容上说,简单而统一,如勾股定理a2+b2=c2;从方法上而言,数学具有严格的逻辑规则。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徐利治先生指出:数学教育与教学的目的之一,应当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美得审美能力,从而既有利于激发他们爱好数学,也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创造发明能力。[5]
三、理念的说明与建议
1.应当采取灵活多样教育方式。
数学的文化价值,不是通过一两节课的讲授就可以渗透进学生的思想意识的,应贯穿于各个模块之中。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讲授式为主,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标准》正式地将“数学建模”“探究性课题”“数学文化”三个板块列入课程,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己查阅文献、阅读资料撰写报告等形式主动获取知识。另外,数学作文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数学教学方式,学生将数学学习的心得、体会及反思等以作文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交流、创新能力,并且这种形式也成为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途径。数学建模也是数学文化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日常问题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在建模中的各种合作方式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尽量将课题作形象化的处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数学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形象、生动的数学问题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使学生感受数学问题的形成过程。如在函数的学习中可以将函数图像与解析式联系起来,让学生直观感受随着自变量的变化,因变量的变化过程;在立体几何和空间向量的教学中,将问题还原成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3.注重数学与其它学科间的交流。
数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中的许多学科有密切关系。在数学教学中应努力寻找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通过整理资料,阅读文献,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的广泛运用。利用网络、图书、报刊等各种媒体资源,了解数学与经济、天文、文学、艺术、军事、医学等的关系,感受数学的科学价值、人文价值、应用价值、美学价值。
4.介绍数学思想、数学成果、数学人文精神。
在《标准》中,为满足学生的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设立了“数学史选讲”等专题。通过生动、丰富的实例,了解数学发展过程中若干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与重要成果,初步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5]法国著名女数学家索菲・热尔曼、苏格兰女数学家奥勒伦绍等都是因为读了数学家的故事后,深深地爱上了数学,在数学研究上作出了杰出成就。我们可以引入数学家的经历故事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动机。比如在介绍二项式定理的过程中,摆出杨辉三角,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巧妙;为了便于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数学极限的思想,引用庄子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体会数学的美妙,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严士健,张奠宙,王尚志主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张维忠著.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文化视野中的数学与数学课程的重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孙名符,吕世虎,傅敏,王仲春编著.数学・逻辑与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张奠宙,李士,李俊著.数学教育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工程师;工程造价;课程群建设
作者简介:陆红梅(1979-),女,江苏南通人,新疆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讲师。(新疆 石河子 83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石河子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建筑工程概预算》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G-2010-05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138-01
一、工程造价课程体系以往存在的不足
课程群建设是在以往单门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对相关课程重新组合,达到资源优化配置,是目前高校教学工作的建设内容之一。工程造价系列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方向之一,目前工程造价系列课程中部分课程配合必要的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并深刻理解设计流程及其理论和方法。笔者在近10年的教学中发现,目前该方向的相关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相关课程内容上衔接不够,导致实践环节不能很好地体现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
一般院校在土木工程施工和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理论教学之后安排了课程设计,这二者在课程设计上一般都会相互衔接。施工组织安排的数据来源于工程预算、工程计量的数据,定额来源与施工定额。同时工程计量的基础是建立在合理的施工方案的基础上,即实践环节注意了二者的衔接,但是在课程教学内容上,没有十分重视内容的衔接,诸如此类的问题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讲,很难将相关课程系统联系起来。
2.有些课程缺乏相应的实践环节,导致无法统领学生建立整个课程体系的整体系统性
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造价系列课程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基于本门课程的内容——从工程项目前期、建设期及后期的施工、造价等管理工作,从整体上统领整个课程体系。但是一般院校缺乏本门课程的实践环节,而本门课程涉及的实践环节十分重要,比如招投标环节,学生仅通过课堂教学,对于复杂的招投标程序是不能完全领会的。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所涉及到的每一个环节,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联系紧密,学生如果缺乏对整体环节上的流程梳理,必然缺乏对整个专业体系的把握,因此很难建立专业整体系统性。
基于传统课程体系中存在的缺陷,笔者及其所在的教学团队提出以“重实践,夯基础”,以工程项目管理流程为主线,优化教学内容,以改促进,建立基于工程师培养理念的工程造价课程群。
二、工程造价课程群建设规划及实现
1.从工程造价教学内容上体现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实现“三位一体”
工程师培养理念重在培养具有综合专业素质的学生,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传统课程体系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培养具有“理论认知+实践应用+工程素质”的三位一体的毕业生,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构建合理的知识模块:理论认知模块+实践应用模块。其中理论认知模块包括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应用知识;专业理论基础包括:工程构造、工程地质、工程材料、工程法律法规、工程经济、工程财务等课程;专业应用知识包括: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及其基本制度、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工程计量。实践应用模块为“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工程计量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2.进行工程造价教材建设改革
传统课程体系无法实现课堂教学内容上的互相衔接,从很大程度上源自各个课程教材内容的相对独立性,因此,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互相衔接,教材建设改革必不可少。本课程群内的课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工程计量、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属于具有实践性操作的课程,在这几门课程教材内容上,采用同一个工程项目实例,在不同的课程教材中实现不同的体系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互相渗透,便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3.分四步走强化工程造价实践教学
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引入实际工程实例图纸进课堂,为实践动手奠定基础;课后布置相关内容的习题,分步分项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系统课程设计,进行整体梳理;通过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实践环节,用“分四步走”的模式强化实践教学。
引进实际工程案例,优化课堂教学:工程师实践性的加强,不仅依托于实践教学环节,巧妙利用课堂,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加深。工程造价课程中,工程计量课程是实践性的理论基础,巧妙理论课堂,工程计量规则讲解依托于实际的工程案例图纸,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完成工程计量,不仅是单纯的计算规则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还要读懂工程图纸的信息。因此,学生实践的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图纸的解读上,包括找出各专业图纸之间的联系,对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大样图、设计说明及图集的解读。通过引进实际工程案例进课堂,引领学生统一工程计量的流程,并且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建立相关课程内容之间的系统联系。
课后实例工程作业:作业内容主要考虑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结合,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本课程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应结合实际的施工图纸,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同时锻炼他们的系统性思维,并提高主动查找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性环节教学:随着本课程体系理论学习的不断深入,结合教学内容我们在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训练和学习,同时从土木工程专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出发,对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内容整合,打破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间的界限,并与其他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相结合,通过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SRP、科研实践等活动,“点、线、面”多角度丰富实践性环节教学,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
三、工程造价课程群建设的意义
1.整合工程造价教学资源,达到优化高效使用
相关单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会有重复部分,在课程群基础上,能够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比如本课程群中工程计量、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工程项目管理在部分内容上重复,通过课程群建立,可以优化教学内容,同时补充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课程群内的各门课程内容互相协调,协同作用,能够发挥整体效益,从而达到最佳效果,使得各门课程通过建设都能得以提升,从而使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2.建立完整工程造价课程体系,增加学生专业系统素养
工程造价课程群的建设实际上合理融合、分解各门相关课程,即时融入新的知识,设置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的课程,课程功能更完善,有利于课程的有效实施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群中的课程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相互之间的内容纵向有传承关系,横向有内在的联系,单门课程知识之间能够互补,互相融合,避免重复,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掌握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技能。
3.拓展学生培养目标,奠定实践能力基础
对于应用性专业,实践性是很主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往往实践课与理论课教学相比有欠缺,实践能力培养达不到既想的效果,要按照课程的地位与作用,重新构建相关课程,建立课程群,多方面、多渠道强化实践教学,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从整体上开阔视野,从一定程度上能够拓展学生培养目标,提高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彭亚萍,张锡增,于衍真.工程结构课程群的建设构想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2,21(4).
[2]齐宏伟,张瑞红.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结构工程课程群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6).
关键词 公能素质教育 通信工程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7.030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Based on "Public Quality Education" Concept
ZHAO Yingxin, WU Hong, LIU Zhiyang
(Nankai University, Colleg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Optical Engineering, Tianjin 300071)
Abstract Reasonable orientation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establishing requirement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urriculum, is the key to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According to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needs and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curriculum system, curriculum content optimization,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practice and 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our school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teaching system reform 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order to establish with a Nankai University "public quality" feature curriculum structure in order to foster high-level professionals.
Key words public quality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curriculum
通信工程是电子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通信学科从知识和人才两个方面支撑通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传统的通信学科教育与通信行业之间存在着差异,飞速发展的通信技术使高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如何培养高素质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建立一个全局的、系统的、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毕业生的关键。
1 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合理定位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符合专业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有助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展开,有助于高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提升竞争力。①
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依据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充分理解国家对通信工程类的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南开大学公能素质教育纲要》为指导,根据现代工学学科建设的需要和通信工程专业的特点,从而制定我校具有“公能”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我校不断强化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强化基础、拓宽专业、严格管理、保证质量”为教学指导思想,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强化质量特色。
通信工程专业不仅要强调全面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而且要适应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在制定通信专业的培养目标过程中,要体现出通信事业现状和通信发展的方向,培养出通信事业需要的创新型技术人才。
因此,我校的通信工程专业着力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深厚的知识基础、优秀的专业能力、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开阔的国际视野、特色鲜明的电子信息技术科学的专业人才。依据“厚基础,宽口径”的育人理念,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创新型科学与技术人才。
依照这一培养目标,有必要细化素质、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将培养目标落实到教学实践过程中。
2 课程体系改革坚持的原则
课程体系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反映。通信工程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其课程体系的建设既要保证人才的知识系统性和学科前沿性的要求,又要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特性。因此,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发展前沿,理工兼备、综合发展。
在上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训,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2)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知名高校成功的办学理念和经验,突出我校的历史积淀和办学精神,凝练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特色、优化本科课程教学体系;(3)科学、合理的分类设置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充分考虑专业间、课程间以及不同年级知识结构的关联度,避免因人设课的现象;(4)在全体专业教师范围内选拔胜任的任课教师,组成课程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5)教授必须上教学第一线,承担并完成本科基础课教学任务;(6)深化教学方式改革,贯彻“讲一练二考三”要求。
3 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与措施
3.1 组织调研
对国内外高等学校的通信专业进行考察与调研:国外高校主要通过网上调研的方式,通过访问各国外高校的网站,对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设置等进行调研;②国内高校主要通过派出相关专业教师到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进行实地考察,对无线通信技术、宽带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等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未来几年内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同时,走进与通信学科密切相关的各大企业,充分调查研究社会企业对通信工程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需求。
3.2 建设课程体系
构建“专业+模块”的课程体系,其中“专业”是保证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厚基础、宽口径”,“模块”主要是实现不同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个性。
将公共基础课分为数学类课程模块、物理类课程模块、英语类课程模块和计算机类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分为电子电路课程模块和应用设计模块,专业课分为通信理论模块、通信网络和专业实践模块。这种模块化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整合与创新。传统教学课程之间缺乏良好的衔接,彼此内容间有重叠。模块化课程可以使教学避免课程间的重复和脱节,适度把握课程间的交叉与渗透,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融会贯通。
各个模块课程的授课教师组成了课题组,以课题为引领,带动教师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课题组通过顾问专家指导、讲座等形式完善课程和教材建设,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期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
此外,我们对课程体系中的细节问题进行了修订。全面考查专业课程名称并进行调整,对6门专业选修课的课课程名称进行规范;新开设4门专业选修课,补充了调整前缺少的相关领域的课程;将通信电路和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两门课程由专业选修课调整为专业必修课;陆续开设科技论文写作、通信技术系列讲座、实践类的一系列课程,形成一整套优质的课程体系。
3.3 优化课程内容
直接反映授课内容的是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大纲首先由任课教师制定,由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并修订,审核通过后,主讲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如果主讲教师发现问题,或者随着社会发展需求更新教学内容、授课教材等,需要及时修改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的学科知识体系,梳理出相关知识群,形成课程教学的知识脉络和框架,明晰课程的整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同时,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通信电路作为通信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将作为通信工程专业重点培养的精品课程,推出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包括课时的调整、理论讲授与实际练习比重的调整、授课方式的改革、加强课程资源共享系统和共享制度建设等等,最终实现“讲一练二考三”的教学理念。
3.4 增加实践比重
在综合考虑各门课程知识之间的衔接关系,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开设时间和讲授内容进行调整的基础上,我们适当地增加了涉及通信前沿技术的选修课程,并着重加强实验和实践类课程,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适当开设或增加实习、实训的课时和学分,开设认知实习课程,鼓励学生进行实践。由此,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立体思维的能力,强调宽厚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③国创、百项等实践活动,利用开放实验室资源,组织学生形成研发设计小组。鼓励学生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系统设计、电路焊接调试等动手练习,并组织专业教师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进一步加强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
3.5 加强教学管理
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听课、审核大纲等方式,加强教学规范化管理,进一步理顺教学管理体系,明晰职责,加强教学督导。实施院领导听课制度,明确教学系职责,强化过程管理。
建立课程建设课题组,以课题为引领,带动一部分教师参与到学校课程建设中来,通过顾问专家指导、讲座等形式完善课程和教材建设,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期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
4 结束语
通过基于“公能素质教育”理念的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改革,能够建立完善的具有“公能”特色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使学生打好基础、全面发展的同时,适应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在未来发展中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对个人、行业乃至社会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基金项目:南开大学2014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注释
① 彭先桃.大学研究性教学的理念探析[J].教育导刊,2008(3):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