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危重病人护理问题范文

时间:2024-03-01 16:16:49

序论:在您撰写危重病人护理问题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危重病人护理问题

第1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对医疗护理质量的高标准需求,尤其是重症患者日益增多。我们医院为了适应医疗服务的要求,树立良好的形象,推动医院的持续发展,2005年购进的第一台高精密型呼吸机2009年开始应用,为了熟练应用此型呼吸机,我主动查资料上网学习呼吸机的应用流程及注意事项,并下载相关资料,然后培训科内同志,并达到了熟练应用水平,在应用过程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呼吸机在危重病人的救治过程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护理人员如何正确使用对对延长生命,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及抢救成功率,融洽医患关系缓解病人家属的心理冲击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应用呼吸机的病人大多数是病情危重、昏迷、不能自理的病人,这就要求我们的护士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熟练的理论基础,灵敏的反应和应急能力,以达到更能准确地发现病人的细微变化,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及处理,现就这一护理问题做如下讨论:

1 一般资料

2009年到2012我科使用呼吸机病人共51例,男28例,女23例,年龄5岁-73岁,使用时间最短3小时,最长102小时,使用病例脑挫裂伤脑疝15例、尿毒症并发脑出血术后呼吸衰竭4例、下肢静脉血栓术后2例,其它各种原因造成呼吸切衰竭30例。

2 结果

安全脱机存活18例、好转6例(转院)、放弃治疗9例、死亡8例、抢救成功率47%。

3 典型病例

患邢桂芳,女,42岁,因尿毒症并发脑出血术后出现肾衰呼哀,在沈阳医大二院治疗效果欠佳,因患者的孩了不放弃治疗,转到我院继续治疗,于2010年12月3日15:30入院,当时患者处于深昏迷状态,带气管插管,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迟钝,皮肤中度紫绀,T35.8℃P54次/分,BP90/60mmhg,血氧饱和度85%,双肺呼吸音略粗,处于无尿状态,全身中度浮肿,立即给予特级护理,上呼吸机心电管监护等抢救治疗,呼吸机模式:AV模式,PEEP5clmH20VT600mlR18次/分,吸呼时比1:1.5,吸入氧浓度(F10)45%,经过4小时后皮肤颜色稍好转,血氧饱和度95%P86次/分R18次/分,BP110/60mmhg,然后继续依据血氧饱和度,颜面趾(指)端口唇的颜色调整各参数指标,72小时后P88次/分R20次/分BP120/85mmHg,尿量大于400mJ/24小时,皮肤颜色正常,由此大大增加了家属的信心,于入院后第4天去沈阳医大做无肝素透析,家属对我们医院的医疗护理行为非常满意,也为我们医院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讨论

4.1 呼吸机的类型及呼气与吸气的切换原理,分为定容 型、定时型和定压型,在自主呼吸没有恢复前,采用控制呼吸模式(CMV),自主呼吸恢复后采用辅助呼吸模式(AMV),或间歇止令性通气模式,随病人自主呼吸的增强,逐渐减少辅助通气模式(SIMV),最后达到完全脱机拔管。

4.2 使用前认真做好仪器设备检查工作 ①各管道的连接;②气管压力是否存预定范围内;③氧浓度是否合格;④湿化罐内水量是否符合要求:⑤各种报警值是否恰当。

4.3 病室环境要求 宽敞、明亮、通风、室内温度22℃-25℃,相对湿度50%-60%。

4.4 气道压力的观察 气道压力骤降时,提示脱管或管道漏气,气道压力增加提示痰液阻塞或呼吸反抗。

4.5 做好呼吸道的护理 ①气道的加湿加温,呼吸机的湿化液每日在400ml左右,水温在32℃-36℃以防止气道灼伤和气管痉挛;②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原则有痰吸痰,痰不多者,每23小时吸一次痰,每次少于15秒,吸痰管粗细适宜,动作轻快稳准,负压在40-52kpa,痰稠者加庆大和地塞米松稀释再行吸痰,并防止粘膜损伤,同时注意观察面色,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③注意严防止人工气管移位,脱开和阻塞,妥善固定套管,固定外套管的绷带松紧度以容纳2指为宜,气囊张力适宜,每次充气量为3-5ml,每隔4-6小时放气5-10分钟,放气前抽吸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

4.6 病情观察及仪器的参数调整 通过观察面色、口唇、趾(指)端的颜色以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参数数值,还要预防氧中毒,中枢神经损害表现为抽搐利癫痫发作,眼的损害表现为视网膜局部缺血和失明,肺部表现为肺萎缩和肺不张。

4.7 预防肺部感染,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定时翻身扣背,必要时做痰培养及时正确使用抗菌素,湿化罐内蒸馏水每日及时更换,如有气管切开的情况下必须严格做好气管切开护理,加强病房消毒工作,按时通风换气,每日用紫外线杀菌机进行空气消毒2次,每次l-2小时,尽管减少陪护探视。

4.8 加强基础护理 做好口腔护理每日2-3次,口唇干裂时涂液体石蜡,防止继发感染,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铺整洁、定时翻身、扣背、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压疮和肌肉萎缩,并利于排痰。

4.9 社会和心理支持 首先要患者和家属了解呼吸机的意义和必要性,消除其紧张情绪,尊重病人,在抢救过程中做到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尽量减少各种不良刺激,关心体贴病人,满足病人及家属的要求,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的配合治疗,达到满意的疗效。

5 小结

随着人类对生命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呼吸机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危重病人的救治过程中,我们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责任心,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熟练掌握呼吸机的使用方法及在使用过程中病人所需要的护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仔细观察,针对于不同的病情、心理状态来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护理效果,为医院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尽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马如娅.护理技术学习指导-危重病人的抢救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07.01 .

第2篇

【摘要】目的:探讨解决维持性血透病人护理中常见的问题的对策。方法:对已有的记录维持性血透病人护理过程的资料进行研究,总结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针对问题探讨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结果:只要进行定期、常规的监测,及时了解机体状况,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研究,可以找到解决相应问题的对策。结论:加强护理工作的严谨性,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改善维持性血透病人护理的环境,促进我国护理工作的进步。

【关键词】维持性;血透;护理;问题与对策

前言:维持性血透病人基本需要终身依靠透析才能维持生命,并且治疗需要的费用较高,并伴随着许多并发症,对人产生终身的影响。维持性血透病人的心理活动较为复杂,思考问题的方法与常人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此类病人的护理也需要尤其注意,首先护理人员应该帮助病人判断已有的或者将要发生的危险,减少疾病的传播,加强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所以应该针对维持性血透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1 精神及心理问题

1.1 抑郁症

维持性血透病人普遍需要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患病后容易产生较为显著的沮丧心理,伴随着情绪较为低落,难以承受较大的压力。并且同样患有抑郁症,女性的抑郁程度要远远大于男性,年轻人要大于岁数较大的人。病人之所以患上抑郁症是因为他们感觉自身疾病缠身,且此种病比较严重,完全治愈的可能性不大,心理上他们没有办法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同时,他们对血透病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恐惧心理。

1.2 焦虑症

在病人患病后病人会为各种事担忧,经常会出现失眠、食欲不振、厌世嫉俗,有的会有轻生的想法。通常导致焦虑症的因素有两种,一是因为病人对疾病的治疗预期不乐观,对疾病的恢复没有信心,另一种就是治疗此种疾病在经济上的负担较大,没有承受如此大负担的能力。

1.3 狂躁症

病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突然遇到患此种病这样的大事,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激怒,经常会出现暴躁、愤怒的现象,这种情况尤其是出现在一些性格较急的人身上。通常患病病人对于治疗心理上比较急切,同时对疾病没有足够的认识,容易产生多余的顾虑。

2 对病人的检查护理

2.1 生化检查

生化检查可以检测出病人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等身体机能的健康状况。但是病人会感觉自己肾脏已经衰竭,在做生化检查也是无益,而且还白白浪费血液,又会增加自己心理上的重担。然而相关相差显示出的数据可以对身体各方面进行保护,对人体内白蛋白和胆固醇等具有能量型的指标进行检测,可以检测出人体内营养成分的分配状况,有利于对心脏和骨骼产生积极的意义。

2.2 心脏问题

在透析治疗过程中,有些病人没有对心脏问题有足够的重视,导致高血压、贫血等问题出现,或者有时透析不充分等都导致心电生理的不稳定性,心脏慢慢扩大,直至衰竭。

3 护理的滞后性

3.1 护理的专业性不高

我国的护理专业起步较晚,有的医护人员存在盲区,对病情认识不足,一定程度上无法知道病人自我康健。同时对检查的结果跟踪的不到位,没有及时的反馈,医生不能够及时掌握并的病情的房展动态,医生也就无从对病人的健康进行知道康复。病人在护理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关于病情的解释和指导,慢慢就没有了检查的热情。

3.2 护理的连续性不足

血透病人只有在每次血透的时候才和医护人员有着短暂的沟通,加之医护人员有日常工作要忙,导致病人和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时间不足,每次血透就只是血透,逐渐病情被轻视,因为门诊病人没有较高要求的病历管理规定,所以对护理没有规范的约束性,导致血统病人的护理工作间断,缺少了必要的连续性。

4 护理对策

4.1 加强护理工作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医院应该加强对血透病人的重视,对病人的病例以及就医记录等文件性的资料进行规范化管理,对病人的病情要有及时的反馈,安排专人负责各个病人的护理工作。要逐渐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医院在招收护理人员的时候要进行专业的考试,对其要进行专业培训,逐渐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4.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护患之间的沟通

首先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病人多接触,真诚地关心病人,充分地了解病人,联系其家属关心病人,使他们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尤其是对待狂躁的病人,进行护理时要,护理人员要耐心给病人解释病情,增强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积极主动地沟通可以使病人有一个好的心情,有利于病情的恢复,也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

结语:

由于维持性血透病人的特殊性,所以在护理过程中有许多易发的护理问题,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认真分析所发生的问题,就可以找到相应的对策,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兰英,莫波,陈婷.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自我护理指导[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2(02)

[2] 辛淑珍,王凤华,王丽.血透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及护理[J].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3(01)

[3] 毛伟君;厉雪琴;邵文斐.血透过程中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7)

第3篇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省长春市130021

【摘 要】目的:分析在危重病人床头应用品管圈活动对提升交接班准确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危重病人9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品管圈活动,并对影响危重病人交接班的准确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完备的活动措施,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在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后,危重患者的肢体情况、对策实施以及口腔方面交接的准确性明显提升(P<0.05)。结论:在危重病人床头应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的准确性,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途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品管圈;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临床价值

品管圈管理活动指的是处于同一工作场所中的人员为了有效地解决现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工作业绩,组成的一个团队,之后团队工作成员间明确分工,采用品质化管理手段,对工作内容进行分析的方式[1]。这种活动是以改善工作业绩作为主要目标。针对这一研究目的,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危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现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的危重病人9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42.37±3.41)岁。

1.2方法

1.2.1主题活动确定

我院针对危重病人的交接管理召开了品管圈成员会,并推选出6个备选的活动主体,由医院的护理人员和医生对主题进行评价和评分,并将评价和评分最高的主题确定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

1.2.2主题现状调查

我院自行设计的品管圈管理活动的辅助调查问卷,具体调查内容包括:交接班护士位置、病房环境、胃管、氧气等管理项目。另外,针对危重病人的口腔情况、四肢活动以及对策实施等进行了相应的问卷调查。

1.2.3影响危重病人交接班正确性的因素分析

依据问卷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我院从护理人员、病房环境以及危重病人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召开了品管圈管理会议后,详细制定了分工的具体原则,对影响危重病人交接班准确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具体的改善措施。

1.2.4对策制定

我院针对以上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分析后,召开了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的品管圈会议。提出了以下的护理对策:①强化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工作,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开展学习交流会议,并和一些有经验的护士经常进行交流;②强化对危重病人的健康教育,定期召开健康教育的讲座,也可安排相关责任护士到患者的病房实施健康教育。

1.3实施效果评价

在实施品管圈管理活动之后,比较危重病人的肢体情况、对策实施以及口腔方面交接的准确性。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后,危重患者的肢体情况、对策实施以及口腔方面交接的准确性明显提升(P<0.05),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针对危重病人实施品管圈活动,不仅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医生诊疗的有效依据。另外其在法律上也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和传统危重病人护理方法相比较,品管圈管理活动具有以下几种优势:

(1)可以详细地记录病情严重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并且记录内容详细、充实,且重点明确,有效避免了在交接过程中出现的漏项事故。

(2)在实施危重病人品管圈活动之后,护理人员对危重病人的记录项目以及监测内容有了明确的记录,使得对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变得省时省力且操作方法也十分简单,有效提升了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

(3)在对危重病人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后,能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并真正落实了“谁负责,谁记录”的护理原则,同时医生也方便对患者病情进行随时查阅,有效地提升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在本次研究中,危重患者的肢体情况、对策实施以及口腔方面交接的准确性明显提升(P<0.05),肢体情况交接准确性提升了36.66%对策实施交接准确性提升了41.12%,口腔方面交接准确性提升了35.55%,由此可以看出针对危重病人采用品管圈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危重病人交接过程中的准确性,提升护理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危重病人床头应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的准确性,提升护理质量,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途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危重病人 护理质量 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279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及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综合的反映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1]。而危重病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提高临床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我院自2007年5月建立了三级危重病人护理质量安全监控网络等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管理方法

组建危重病人三级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监控网络:健全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护理质量管理执行度及时、执行力到位、可操作性强的质控组织模式,有利于护理部对危重病人护理质量各个环节分层次实施全面监控和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差错和事故纠纷的发生。危重病人三级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监控网络,一级由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及骨干护士长组成,是质量控制体系的核心;其职责是研究制定护理质量管理控制的相关事宜,定期检查危重病人质控情况,并对质量难点进行指导。二级由8名护士长组成危重病人质控小组,是质量管理的关键;其职责主要对各护理病区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及时指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收集各护理病区的建议,然后进行整理汇总,并完善危重病人护理管理规范。三级由各病区护理骨干指控员组成,负责本病区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从而不断提高病区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

建立危重病人护理质量考评机制:全程监控是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前提;环节质控则是重中之重。护理部通过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及时查找护理质量缺陷并予以修改。定期对照质控标准检点部位,如ICU、CCU、RICU、NICU等应认真排查护理安全隐患,将危重症、严重并发症、有护理纠纷趋势等作为质控的主要对象,建立有效的危重病人登记报告制度和危重病人护理会诊制度,严防护理差错发生。护理部要结合实际,细化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让具有正确导向的通用标准在护理质控督查中有章可循,并实施连续、动态、全程的共性管理[2],达到放大管理功能倍率的目的。我院完善了护理部、总护士长、病区护士长三级岗位管理体制,并对护理质量进行了追踪检查。

制定危重病人护理应急预案: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时间最多,护理人员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护理纠纷。为此护理部制订了具有可行性的护理风险防范预案,并且每项预案都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如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对重大抢救应及时通知医务处和护理部,做好病情及抢救记录。若接到停电通知后,要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备好应急灯和手电等。对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平时应在机旁备有简单呼吸器备用,如突然停电要立即将呼吸机脱开,使用简易呼吸器维持呼吸,并及时与电工联系查询停电原因。

整合资源,创建优势:护理部创新护理服务理念和模式,成立了以总护士长为核心的护理专项技术支持中心[3],形成了我院护理人才群,确保了临床所遇到各种问题的处理都能及时有效,尤其对危重特殊病人、突发病情变化的病人等,保证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护理部制定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实施方案,使护理人员都能自觉落实好各项制度。据统计,2009年度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率达99.88%。

提高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护理部每年组织两次护理人员理论与操作考核,开展“三基三严”能力培训活动,定期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根据临床专科护理发展和专科护理岗位的需要,开展对护士的专科护理培训,不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结 果

通过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控制及评价体系,着力培养护士长“大质量观”意识,重视患者全方位的护理质量要求,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现代质量教育,探讨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和持续推动的长效机制[4],从而有效地防范了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同时护理部针对性的健全了各项护理安全管理,完善了三级质控机制,为病人提供了技术和服务多层面的支持,并着重加强了危重病人的护理管理,使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从“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向“质量改进及质量持续改进”过渡,取得了较好的安全管理成效。

讨 论

第5篇

护理:对危重症病人要进行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即把危重病人看成一个整体的人,从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进行整体护理。

法律规范:护士护理危重病人时,要严格遵守护士的职责,不越轨,一切按护理操作规范、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团队合作:在对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要具有团队精神,医护之间紧密配合,护患之间良好沟通,使危重病人得到高水平的护理。

管理:合理安排人员,仪器到位,保持良好的功能状态,抢救物品、药品完善,专人定期检查,管理规范,同时严格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自我发展:危重病人的护理,对护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护士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形成自己的特色技术。

危重症护理对护士职业要求

首先,护理危重症病人的护士应有慎独意识,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其次,在没有人看护的情况下,能严格按操作规范工作,按要求巡视,要有精湛的监护技能,发现异常情况和问题及时报告,使病人得到及时救治。

无私奉献的精神:由于危重症病人病情危急、变化快,需要随时进行抢救和治疗,这就需要护士常加班或因抢救病人延迟下班时间,因此护理危重症病人的护士要充满爱心和热情,具有奉献精神。

广博的医学知识:在对危重症病人的护理时,需要护士知识全面、技术精湛,及时发现问题,对观察到的症状能迅速反应出其原因和可能发生的结果。

严谨的工作作风:巡视、观察、思考、记录、询问均一丝不苟,高度的责任心及训练有素的观察能力,能预见病情变化,为病人抢救赢得时间。

危重病人护理要点及质量标准

基本监护:是对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的监护,护士应熟练掌握监护仪器的使用,但同时不要忽视手工操作,尤其是仪器反映指标有异议的。

病情观察:应用良好的专科知识和护理技术,严密观察病情,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处理,并预见病情变化。

基础护理:基础护理应制度化,但对不同的危重病人要灵活运用,护理要有针对性、个体性、连续性,要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要有危重效果评价,及时纠正不足。

多导管护理:对各种导管要有固定的标识、标记,要注意各导管勿扭曲、打折,保持导管通畅,并定时、定期更换导管或引流袋。

规范操作;在对危重病人的护理过程中,要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护理操作常规,要严格做到一人一次一管,严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用药观察:加强用药观察,密切注意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和效果,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中毒表现。

第6篇

【关键词】  危重病人;护理;高风险因素;防范措施

危重病人是指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1]。危重病人病情变化快,护理过程复杂、病死率高,易引发医疗纠纷。2007年以来,我科积极、主动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了危重病人的风险管理,以降低病区的医疗风险,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危重病人护理中的高风险因素

1.1 病情危重、复杂、变化快 危重病人一般情况下是病情危重、复杂、变化快、工作预见性难,而容易发生护士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或处理不及时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纠纷的发生。

1.2 急救物品配备不全 日常护理中所准备的药品能应对普通病人的需要,而危重病人的病情发生变化较快且复杂,一旦发生急救物品配备不全或功能不完好的状况,延误了抢救而造成病人死亡,医疗纠纷则很难避免。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纠纷,在临床的急救物品配备中必须要考虑全面、且具有实用性和预见性,这些物品除能应对日常护理需要外,还要为危重病人的抢救提供必要的急救物品就显得尤为重要。

1.3 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 护理记录是发生护理纠纷时重要的法律文件。护士在危重病人护理工作中往往重治疗、护理,轻记录,常常出现只做不记或记录不及时、不全面的现象。一旦发生护理纠纷引起诉讼,护理记录将被封存,不能修改,在诉讼时这些记录起到关键的证据作用。因护理记录存在疵瑕而败诉的几率大增,轻则引起医疗赔偿,严重的可能会因为护理记录中缺少关键的抢救措施造成当班护理人员的行政或刑事责任。

1.4 护患沟通不良 病人病情的自然发展,或治疗、检查过程的风险都可能使病人病情出现反复或加重。如果医护人员与清醒病人或家属沟通不好,可导致纠纷的发生。这种纠纷的发生完全可以避免,只要护理人员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视病人为亲人,以人为本,多沟通、多了解病人的需要,形成良好的互动,和谐的护患关系就很容易建立起来。

2 防范措施

2.1 进行危重病人的风险识别

2.1.1 识别新收的危重病人 病人入院后首先由护士接待,护士应具备区分病人病情轻重的能力,然而我科的护士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年轻护士对病人的病情观察与判断不是很准确,这就为后续救治带来了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为降低先入为主带来的隐患,我科室根据专科特点,规定新收病人,除了测量生命体征外,还进行经皮血氧饱和度的测量,从而能识别新收的危重病人,及时处理。

2.1.2 识别危重病人的潜在危险 每个病人在被口头或书面告知病重后,必须由高级责任护士进行评估其潜在的危险,指导其他护士在床边备好急救物品,交代需要加强观察的病情及护理中应注意的事项。另外,护士长或高级责任护士每天组织对新入、危重病人进行三级护理查房,及时发现危重病人存在的问题,及早介入,提高了护理工作的预见性,同时提出护理对策,使护理措施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2.2 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学习培训是提高临床业务技能的唯一途径,护理工作的实践性较强,要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胜任临床工作。鼓励护理人员参加护理大专或本科学习,积极参加与本专科相关的学术活动,定期组织专科知识学习和专科技能培训、护理业务查房、护理病例讨论。定时组织考试、考核,提高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2.3 加强重点环节和人员的管理 排班时注重新老护士搭配和发挥护理骨干作用,是风险管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之一。特殊时段(双休日、节假日)在排班本上标明当天的负责护士,负责护士主要检查对危重病人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宊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形成一套形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把风险管理作为长效机制来抓,对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护理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护理质量的控制范围包括入院指导、执行医嘱、各项治疗护理落实情况、健康宣教、出院指导等环节。

2.4 加强护理记录的管理 定期对护士进行护理文书书写格式、内容、要求的培训,护理记录对共性和重要个性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制订专科护理书写模版。设定护理文书的质控员,对全区的护理文书定期检查,要求不合格的病历不出科。

2.5 落实上报制度 护理人员在任何时间发生或发现护理缺陷均应及时向科主任、护士长或护理安全组长汇报,既有利于化解矛盾,又为弥补缺陷赢得了时间,避免了差错事故的发生,另外,凡遇到有纠纷倾向的病人及家属,在晨会交班时进行相互告知,并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使护理纠纷得到有效遏止。

通过加强危重病人护理中的高风险因素的防范措施,危重病人的护理安全得到了有效保证,病人的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护士对护理危重病人的自信心、主动性、责任感、成就感、明显提高。护理缺陷与护理纠纷明显减少。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将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第7篇

我院自2003年1月~2006年12月从管理入手,狠抓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质量,取得明显效果,危重病人基础护理符合率从过去的91.8%上升为现在的97%,病人满意度从过去的92%上升为现在的96%,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危重病人并发症,现介绍如下。

1 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

1.1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提高基础护理质量的前提:我们有计划地组织护士系统学习医学伦理学、护士素质修养、护士职业道德等,从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入手,使护士认识到工作中没有贵贱之分,只要对治疗有利,我们就应尽职尽责去做,不论工作闲忙,不论有无领导的督促检查,也不论白天和晚上,对病人都要尽心尽职,对工作都要负责任。

1.2 护士应视奉献为永恒的主题:我们教育护士,既然选择了护理这项工作,就要在商品经济飞跃发展的新形势下,不忘奉献,不忘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和义务。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以护理事业的先驱南丁格尔为榜样,用爱心去呵护每例遭受疾病折磨的病人。

1.3 营造积极的护理文化氛围:在护理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营造和谐的护理环境,和谐的护患关系,倡导“团结、友爱、协作”,“关爱生命、关爱健康、关爱病人”“以病人为中心”,“护士应具备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真诚服务,爱心奉献”等。护士在这种氛围指导下,积极愉快地工作,处处替病人着想,努力完成各项工作,基础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

2 提高对基础护理重要性的认识

2.1 要让护士特别是新护士认识到基础护理不仅是让病人清洁、舒适,更重要的是减少危重病人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如口腔护理,可减少口腔黏膜感染,控制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翻身、拍背可预防卧床病人坠积性肺炎发生;留置导尿的病人会阴护理可减少尿路感染;肢体活动可减少危重病人因卧床并发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有计划地进行基础护理知识讲课,基础护理知识提问及理论考试,用过去出现并发症例警示护士,时刻都要重视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质量。

2.2 经常组织对危重病人基础护理查房:通过查房提高护士认识,找出基础护理薄弱环节,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如对一些成功的护理病案,有瑕疵的护理病案,或正在护理着的危重病人进行查房讨论,总结成功经验,接受不足教训,提高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对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质量。

2.3 落实基础护理,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加强基础护理,可以协调、融洽护患关系,密切观察病情,了解病人需求,进行健康教育,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提高整体护理水平等。

3 加强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质量监控

3.1 基础护理量化管理:我们使用的是表格式基础护理护嘱单,使基础护理项目由“软指标”变为“硬指标”,必须落实并签名。基础护理落实后签名,由电脑录入,统计工作量。对连续基础护理做得少,做得差的护士,帮助分析原因,要求尽快改正。基础护理做得多,做得好的护士给予表扬和奖励。

3.2 重视晨间床头交接班:早上床头交接班,在班护士全部参加,对每个危重病人进行仔细询问、检查、督促、指导工作,让每一个护士对危重病人的护理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检查了夜班的基础护理质量。因夜班的基础护理是一个薄弱的时间段,没人监督,加上护士疲倦,往往做得不到位,通过早交班的检查、督促,可促进晚间的基础护理落实。

3.3 每周有基础护理日,每天有基础护理时:固定每天的基础护理时间段,并抓落实,有利于基础护理的落实。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规定:周二下午是基础护理日,这天下午每个护士都要抽空下病房给病人洗头、擦澡、剪指甲等,护士长根据各护士工作量进行分工,护士完成自己指定的基础护理项目。每天的基础护理时间:6:30~7:30(晨间护理)、8:00~9:30、14:30~15:30、19:30~20:30(晚间护理),这些时间段有专门的护士在做基础护理,在这段时间里除抢救外,必须做基础护理,这样确保基础护理的落实。

3.4 病房护士长每日最少进行5次危重病人查房:护士长5次查房为:早交班时1次,10点左右1次,上午下班前1次,下午上班后、下班前各1次。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指导护士如何做好基础护理。对于常见的共性问题,在全科护士交班会上强调,以保证危重病人的观察护理到位。我院还实行了护理质量百分制管理,满分100分,每个缺陷分值化,查到不足或受到病人批评扣分,护理部检查后,受到表扬或得到病人表扬的加分。月底评出每个护士的得分,并和每月的服务之星评选和奖金挂钩,切实做到奖勤罚懒。

3.5 征求病人意见:每月下发1~2次意见卡,征求病人对基础护理意见。基础护理质量如何,病人感受最准确,让病人参与质量评价,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病人与管理人员共同监督,加大了质量控制的力度,避免了只单纯检查所带来的片面性。病人的评价结果与护士利益挂钩,也是促使护士的动力之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