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1 14:53:38
序论:在您撰写战略发展理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着力实现转型升级新突破
产业是经济的命脉,是决定城市地位的关键因素。按照各级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要求,紧紧扭住产业发展这个龙头,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统筹存量与增量两个方面,抓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两条主线,促进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提升,全力确保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发展质效位居苏南前列。
着力做强实体经济。江阴强,强在实体经济,强在工业经济。支持大企业集团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国资合作、兼并重组、股权投资等形式,增强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千亿级企业集团和本土跨国公司。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加快进行装备更新、新品开发、信息化改造,打造一批拥有核心技术、成长性好的“小巨人”企业。认真落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降低企业负担,进一步优化企业谋发展、快发展的良好环境。
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推进产业升级换代是一个地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阴五年行动计划”,优化全市域生产力布局,推动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发展。引导企业沉下心来专注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逐步实现智能化、服务化、高端化、绿色化生产制造。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示范和重大产业项目带动作用,牢牢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以企业强促进产业强,以产业强支撑经济强,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着力扩大有效投入。无论是当前稳增长还是长期增后劲,项目都是主抓手、主动力。进一步创新项目招引模式,转变招商思路,探索构建全球化招商新体制,努力实现人才、技术、资金、项目“打包引进”,推动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频共振”。抢抓“一带一路”掀起的新一轮产业转移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带来的新机遇,着力招引一批与现有产业相匹配的重大产业项目。推动招商选资从依靠优惠政策向营造更优的综合环境转变,完善项目推进机制,推动项目及早落地开工,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构筑区域发展新优势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灵魂。面对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发展动力加快转换的新形势,坚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把创新贯穿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和社会创新活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发展方式,使创新这个推动发展的主引擎释放出更为强劲的动力。
加快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对全面提升江阴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高水平建设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加快集聚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培育一批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充分发挥示范区政策资源优势,辐射带动各镇街、园区的科技创新,推动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在全市域合理流动、优化配置、高效组合,形成全市域协同创新效应,全面提升江阴的区域创新能力。
持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个城市的后劲所在。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聚焦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培育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主动对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布局要求,分区域、分领域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鼓励企业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强化创意设计、产品开发、质量管理,努力打造更多名牌产品。更大力度招引高层次人才,积极培育契合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不断创新金融资本支撑体系。“江阴板块”是江阴的一张靓丽名片,目前全市有36家上市公司、37只上市股票、2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再融资功能,通过增发配股等途径,加快企业新上项目、兼并重组、股权投资进程,努力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发展。加大后备企业上市力度,引导成熟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实现股权或债权融资。积极创新资本业务模式和产品,引导信贷类、小贷类产品等进入平台交易,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积极推行“互联网+金融”,大力培育互联网众筹平台、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引导民间资本有序进入实体经济。
大力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着力增强持续发展新动能
作为改革开放30年全国18个典型地区之一,江阴过去的成功得益于改革开放,当前和今后的发展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当前尤其要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全面深化各项改革,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加快经济、城市、人才等各领域的国际化步伐,全面激发转型提升新动能、构筑区域竞争新优势。
深化各项体制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三集中三到位”,继续清理规范中介服务项目,加强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提高审批服务效率。积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优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通过资本市场、债务重组等途径,最大限度盘活存量生产资源,释放新的生产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方式,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实现镇街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江阴外贸依存度高,稳增长必须稳外贸。以综合保税区获批为契机,主动接轨上海自贸区建设,不等不靠、先行先试,以开放倒逼改革,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引导企业融入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加快外贸转型升级步伐,提高外贸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品牌建设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着力扩大江阴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支持本土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拓展海外营销网络,提升江阴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扩大沿江港口优势。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契机,充分发挥江阴城市滨江、口岸优良、腹地宽广、两岸联动开发等优势,加快提升沿江开放园区品质能级。大力整合岸线资源,有序推进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完善港口服务功能,提高长江岸线综合利用水平,着力巩固区域性江海枢纽港地位。切实增强沿江产业、港口码头的辐射集散功能,重点发展车船制造、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和物流、仓储、中央商务区等现代服务业,通过港口发展带动城市开发开放。
大力实施城乡统筹战略,着力展现美丽宜居新面貌
城乡一体化水平是区域综合实力的象征、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紧紧围绕“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目标,科学统筹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持续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城乡互动发展、相得益彰的和谐景象。
提升功能品质。持续推进城市重点片区开发,完善路网体系,优化景观风貌,打造高品质商业综合体,不断提升城市品质能级。围绕“对内畅通、对外联通”的目标,全力推进城际铁路、快速道路、高等级航道等交通重点工程建设,打造现代化综合通体系。加快建设垃圾发电厂、备用水源地、污水主管网等公用事业项目,进一步完善公交、供水、供气、水利等城乡基础配套。控制主城区开发节奏,完善拆迁征收政策,探索多元化灵活安置,打通安置房、保障房和商品房转换通道,有效降低商品房库存率。
深化综合管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加强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强化镇村、社区管理职责,切实提高城市管理各个系统的运行效能。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老小区、城中村等改造治理,健全城区停车、户外广告、建筑垃圾等管理机制,依法处置私搭乱建违规违章行为,着力打造精细有序的市容环境。深化物业属地管理机制,推行物业标准化服务,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完善数字城管等平台建设,提升智慧化、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群众对城市管理的参与度和满意率。
推进城乡一体。以推进“六个一体化”为重点,统筹城乡建设,促进城乡融合,积极构建更合理的镇村体系、空间布局、功能配套。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先导示范镇建设,通过项目示范、以点带面,加快打造一批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产业强镇、商贸重镇和旅游名镇。加快推进新型社区和美丽村庄规划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科学引导农村居民向城镇及重点村、特色村集中,促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
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着力推动生态环境新改善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重要追求。江阴经济体量大、自然资源少、环境容量小,绿色发展尤为迫切,必须从生产和生活两头入手、治理和保护两手齐抓、约束和激励两端发力,大力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生态治理结构,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加强源头管控。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努力实现环境质量和产出效益“双提升”。加快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大力推进化工、电力、印染等高能耗行业节能降耗,严控燃煤消费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扎实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引导企业用新装备、新工艺、新技术进行改造提升,从源头防治、过程控制中减少能源消耗、污染排放。高效利用资源,深入开展建筑、照明等领域节能工作,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集约发展水平。
加强环境治理。坚决落实国家、省市“大气十条”“水十条”等刚性要求,继续推进热电企业整合,加大重点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燃煤锅炉淘汰、机动车尾气及扬尘防治力度,稳步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大力实施全市污水厂网一体化整合,加快城区控源截污改造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城乡黑臭河道、畜禽养殖污染等综合整治,确保区域水质大幅改善。加快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推进固体废物、污泥等规范处置和综合利用,着力提升全市垃圾处置能力。
加强生态保护。严格落实生态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等制度,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污染第三方治理等环保体制改革,不断提高依法保护环境的能力。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山体复绿、湿地保护等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着力构建城市绿色生态屏障。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环境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努力实现城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强化红线刚性执行和严格管控,健全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机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大力实施民生优先战略,着力开创社会和谐新局面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容更丰富、要求更高。坚持把民生需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导向,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做到生活水平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同步协调,让全市人民在共建共享中不断增强获得感、提高满意度。
促进群众持续增收。坚持把促进富民增收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创新富民增收机制,不断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等群体就业工作,确保城乡居民充分就业、稳定就业。大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落实工商注册便利化举措,帮扶更多群众自主创业,不断提高群众经营性收入。高度关注农村致富、农民增收,推进村级经济股份制改革,扎实开展经济薄弱村精准扶贫工作,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能源产业 能源战略 对策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及内涵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全人类的未来生存和发展,在严峻形势下,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认识到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作为一种概念,在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联合发表的《世界自然环境保护大纲》中被首次提出,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这份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首脑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首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战略提出。《世界自然环境保护大纲》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自然保护与持续发展互相依存,两者应当综合起来予以思考。保护意味着对人类利用的生物圈加以管理,以使生物圈能给当代人带来最大的和持续的效益,同时维护生物圈满足后代人需求和期望的潜力。发展是指利用生物圈的变化及人力、财力、生命和非生命资源去满足人类需求并改进人类生活质量”。这是国际组织对可持续发展所下的定义。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从环境与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体现,经济的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的增长,更要追求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第二,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基础,强调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因此要求在保护资源与环境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杜会的发展。第三,可持续发展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这表明,可持续发展包括相互关联的经济持续、生态持续和社会持续。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生态、经济、社会统一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意味着社会的全方位变革,而且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是全球利益的共同体现。
二、中国能源产业的现状
1、能源状况
中国有丰富而多样的能源资源,能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一次能源资源总储量估计为4万亿吨标准煤。埋藏在地下1000 米以内的煤炭资源总量为2.6万亿吨。原油储藏量930亿吨,天然气资源储量38亿立方米,已经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约占预测总储量的20%和3%。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储量丰富,技术可开发水能资源为379千兆瓦,风能可开发量2.53亿千瓦,太阳能年总辐射量大约在930―2330千瓦小时/平方米之间,已探明的可靠铀储量占世界第9位。此外,生物质资源、地热能资源、海洋能资源等等,都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按人口平均的能源资源占有量而言却是地大物瘠。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其中煤炭资源仅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55.5%,石油、天然气分别约为11%、4.3%(见表1)。
2、能源消费结构状况
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的能源消费呈持续上升趋势。十一五期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一。2010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2.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9%。其中,煤炭消费量增长5.3%,原油消费量增长12.9%,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8.2%,电力消费量增长13.1%。
相对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国能源消费的特点是以煤炭为主要的一次能源(见表2)。由于中国长期坚持能源自给的发展方针和我国丰富的煤炭储量,形成了以原煤为主的能源消费。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煤炭一直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的75%左右,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采取政策积极调整能源结构,使原煤消费所占比重到2005年下降至69.1%。
三、中国能源面临的严重问题
1、能源资源短缺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能源需求量将持续增长,对资源可持续供应造成较大压力。未来15年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和能源消费总量将会持续增长,如果采取正确的能源战略,我国的能源需求将有可能保持相对较低的增长速度。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需求在25―33亿吨标准煤之间,这意味着我国有可能利用较少的能源投入支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从国内能源资源的情况来看,虽然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贫乏。煤炭探明程度仍然较低,目前可供建设新矿、尚未利用的仅为200多亿吨,远远满足不了近期煤矿建设的需要。另外尚未利用的储藏量中,有86%的煤炭分布在干旱缺水、远离消费中心的中西部地区,开发、运输和利用的难度很大。
从长期看,国内能源供应将面临潜在的总量短缺,尤其是石油、天然气供应将面临结构性短缺,能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
2、能源利用效率低
我国工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在所有工业技术设备中,技术性能比较先进的只有1/3左右,大部分性能落后,导致我国能源开发利用上的严重浪费。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1.2%,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考虑开采、输送后,我国能源系统总效率不到10%,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这意味着90%左右的能源资源在生产、加工转换、输送、储存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掉了。
同时,在我国的能源构成中,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利用程度同发达国家比有明显的差距。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低,生活用能比重小,且优质能源比重小。在生活用能中80.2%是煤炭,电力只占11.9%。占总人口80%以上的农村,生活用能仍以薪柴、秸秆和粪便为主,不仅热能利用率低,而且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破坏。
3、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更重要的是未来潜在的能源需求增长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形成巨大压力。由于煤炭被广泛地开发利用,煤中又含矿物杂质和有害、有毒元素,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煤炭在开采过程中对土地资源造成破坏,煤炭燃烧过程中排放的气体和灰尘更是污染大气的元凶。
除了煤炭污染以外,石油也是环境污染源之一。石油及其制品在燃烧时造成的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污染、硫污染、碳氧化物污染以及酸雨等导致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从长远来看,未来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将受到环境容量方面的制约,今后如果不采取包括节能减排、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等在内的各种有效措施来控制各种伴随能源消费和使用而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将愈演愈烈。尤其令人忧虑的是,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影响将是长期性的,一旦污染和破坏后果发生,其巨大的环境治理成本将成为国家的经济重负,这将反过来严重制约未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对策
1、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在可持续发展的我国能源战略中应突出能源结构的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与世界能源结构相比,最明显的差异是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比重严重偏低,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改进煤炭的利用方式,发展洁净煤技术,提高石油、天然气和水电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是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的关键。
(1)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当今,世界已处于油气能源时代,我国却仍处于煤炭能源时代。从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看,煤炭仍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消除使用煤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为此,必须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洁净煤技术是指煤炭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和提高利用效率的煤炭加工、燃烧、转换及污染控制的技术。中国洁净煤技术的基本框架包括煤炭加工、煤炭燃烧、煤炭转化、污染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将显著地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确保能源的可靠供应,提高煤炭在能源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2)不断提高石油、天然气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与煤炭相比,石油、天然气是优质矿物能源。在当前和今后几十年内,石油和天然气仍将是世界范围的主要能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国应尽快制定增加油气比重的多元化能源消费和生产战略。天然气的利用不仅有很好的环境效果,建立在天然气基础上的能源技术,也是当前和今后长时期内能源效率最高的技术。我国的天然气基础比较薄弱,在形成天然气基础设施网络的时期,需要大量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十五期间正在实施西气东送工程意义重大,天然气基础管网一旦建成,将带动天然气开发的进程,可望使天然气的实际成本明显降低。在天然气的发展问题上,需要国家的支持和协调。
2、大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实际上,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就等于开发无污染能源,而且国内外的实践都表明,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的费用显著低于能源开发。对于能源占有量不高、生态环境又比较脆弱的中国来说,实施全方位节能战略就更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1)大力推进技术节能。节能的根本出路在于技术进步。要鼓励、支持节能科学研究,大力开发和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制定、节能技术政策和导向目录。培育和规范节能技术市场,引入竞争机制,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商业化,逐步形成节能产业。适时开展节能产品质量认证和用能产品能耗标识制度,继续公布节能机电产品和淘汰机电产品的目录,引导企业采用节能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加速老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促使其改造落后的工艺、强制淘汰高耗低效产品。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增列“节能篇(章)”并进行评估,其设计和建设应当遵守节能的标准和设计规范。
(2)加强节能的立法和执法监督。政府层面要抓紧制定、修订和完善节能法律、法规及标准,做到节约能源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特别是在激励节能企业和个人、处罚浪费能量的企业和个人上要有力度,造就良好的节能法制环境。
(3)加强节能教育和宣传。节能是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的新兴科学,要增加节能教育,培育节能专门人才,有计划地开展分层次、分专题的节能培训,将节能知识纳入企业培训和中小学教材中。继续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和经常性的宣传,树立能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的全民节能意识和“节约能源,人人有责”的责任感,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节约能源的良好风气。宣传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发挥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各类节能信息,搞好咨询服务,促进节能的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转换成生产力。
3、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在节约利用不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发展可再生能源是21世纪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替代不可再生的矿物能源的必然要求。从目前看,我国要解决四方面问题。
(1)加强宏观管理和统一规划的力度。当前,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正处于向产业化转变的关键时期。为此,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运用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把握好时机和力度,保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稳步发展。现阶段特别需要国家确定新能源在未来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地位,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纳入到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规划之中。在解决农村能源供给的基础上,拓展新能源应用领域和范围,充分发挥新能源在环境保护和改善能源结构中的作用。
(2)引进国外技术,加强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进程。促进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仍要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和交流,有目的、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工艺和主要设备,以提高我国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技术开发的起点和水平。同时,组织风能、太阳能等重点科技攻关和技术开发,以解决一些应用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尤其是解决产业化和国产化中的一些技术问题、降低成本问题,加快主要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建设。
(3)加大投资力度。国家要将新能源建设纳入规划,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建设资金;部门、地方和企业也要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新能源发展;要争取和引进国际资金,争取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合作项目,并为外商来华在新能源领域投资创造条件;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私人和集体投资兴办新能源产业,逐步建立国家、地方(企业)、个人投资新能源产业的新机制。
(4)制定扶持政策。研究制定必要的鼓励政策,创造有利的投资环境;加大信贷规模,提供低息贷款;对新能源高新技术产品给予低税率优惠政策;支持新能源国产新产品研制与开发;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加强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工作。各种媒体都要大力宣传新能源,促进其应用推广。
4、加强国际合作,开拓能源资源国际市场
能源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决定了能源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为资源共享创造了条件。开拓能源资源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是保证我国能源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1)按照多元化的原则,继续发展国际石油贸易。通过世界石油贸易,从国外直接购买石油及石油产品,同时参与国外石油资源开发,建立海外石油生产供应基地。在进口来源上应采取多源化,从全球资源和双边关系等方面选择进口来源国,分散进口的风险。在进口品种上要多元化,原油、凝析油、成品油等都可以考虑进口,以满足国内不同领域和不同使用目的的需求,达到节约国内石油资源的目的。
(2)抓住机遇,加快进入世界石油资源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说,谁控制了世界石油资源,谁就能够控制国际石油市场,进而取得石油稳定供应的主动权。我国以往单纯依靠进口获取国外石油资源,这对保障长期的石油稳定供应不利。因此,要不断加大国外石油资源开发的力度,逐步建立起国外石油生产供应基地,提高抵御国际油价风险的能力。
(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举办研讨会、展览会、考察团等形式,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沟通国内外节能信息,学习发达国家的节能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争取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的赠款和低息贷款,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引进国外节能高新技术和产品,提高引资技术含量。
中国能源产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保证社会具有长时期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发展能源产业,使经济和社会得以发展,使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能源相互协调,兼顾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中国能源战略研究课题:中国能源战略研究[M].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
[2] 曲格平: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3] 陈和平:我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政策的探讨[J].能源工程,1999(2).
[4] 张雷: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开发战略[J].中国软科学,1998(3).
[5] 吴钟瑚:21世纪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政策框架[J].能源政策研究,2003(1).
尊敬的张建星社长、朱从玖省长,各位专家: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的“实施标准化战略 践行新发展理念”研讨会。在此,我谨代表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向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今年9月9日,为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发来贺信,指出“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并向世界宣布“中国将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关于标准化的系列重要论述明确指出了我国标准化工作方向,为开展好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从经济建设、社会治理、生态文明、文化建设、政府管理以及国际标准化等方面对“十三五”期间的标准化工作进行了部署,充分体现和贯彻了新发展理念。
标准是创新发展之翼。创新与标准相结合,所产生的“乘数效应”能促进相关产业倍增发展,形成强有力的增长动力。
标准是协调发展之基。推进协调发展,需要发挥标准的协调、规制和导向作用,促进服务业与工业、农业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标准是绿色发展之器。标准是环境保护的硬约束,是绿色制造的催化剂,要加强节能、节地、节水以及环境、质量、安全等标准的制定实施,加快标准升级步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标准是开放发展之桥。标准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规则,是服务和货物交易的“通用语言”。推进开放发展,需要我们同世界各国一道,深化标准化合作,共同完善国际标准体系。
标准是共享发展之要。推进共享发展,需要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公平规范的市场秩序、推动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我们认为进一步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践行新发展理念需要从这几个方面下功夫。
强化理论研究,抓好系统布局。以治国理政战略思想为指导,探索掌握标准化发展规律,归纳总结我国标准化工作成功经验和方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理论体系和科研成果,指导全国标准化工作实践。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创新驱动。要按照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以改革促进创新,推进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发展一体化。
注重协同推进,完善共同治理。坚持“放、管、服”相结合,发挥市场对标准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政府作用,调动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性,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形成标准化共治新格局;广泛开展标准化科普知识的宣传普及,夯实标准化基础。
加强统筹协调,形成规则合力。坚持各类各层级标准协同发展,发挥标准对法律法规的技术支撑和必要补充作用,形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规则合力。
关键词: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近年来,产业集群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但从目前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来看,客观上已经受制于资源和环境的约束,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按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从循环经济角度探索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走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之路。
一、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
按照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波特的解释,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近年来发展迅速,集群的竞争已经开始取代企业的竞争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一国、一区域的竞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与该国、该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有关,如意大利艾米利亚一罗马格纳、德国巴登一符腾堡、美国的硅谷、印度的提若普尔等都对增强本区域乃至本国经济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产业集群的趋势,广东、浙江、福建等不少经济发达地区先后出现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产业集群。例如,浙江现已形成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达300多个,其产值占全省总产值的近60%,占世界总产量70%以上的防风打火机集中于温州的鹿城区和瓯海区。产业集群的正面效应主要体现在生产成本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市场竞争优势、产业组织优势、创新优势等方面。然而集群的发展并非十全十美,在其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诸如环境污染、资源透支等一些负面效应。尤其是我国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大多归属于传统的资源加工型,走的仍然是传统增长模式,这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群内个体以单位投入的产出最大化为目标,忽视生产的资源约束、综合及循环利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就越大,严重影响了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及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因此,在各地区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有必要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全面认识产业集群:它一方面是强大的生产力和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是巨大的资源消耗者和污染源。以往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多关注其在竞争力、创新等方面的优势,而忽视了它在资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从资源、环境的视角研究如何发展产业集群。以物质循环理念改进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提高产业集群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废物的直接排放,以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产业集群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优势
为克服产业集群的负面影响,人们提出了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发展过程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并在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产业集群自身来说,它的组织结构特点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良好基础。以产业集群为空间组织形式发展循环经济,实质上是在原有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引入新的分工角色,在集群中完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专业化分工,打通集群企业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渠道,搭建企业间的合作共生机制。延长物质相互使用链条,促使产业集群生态化升级和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建立。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指集群内一家企业产生的废物是另一家企业的生产原料,这些企业依照上下游的顺序形成高效率的生态产业链,系统中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的流动与储存不是孤立、简单的叠加关系,而是可以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循环运行。在这种状态下。通过产业集群系统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有助于解决集群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且,还将从多方面影响到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一是企业地理上的集聚,加大了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产业集群在特定地域内将多数企业集中,不仅可以使企业克服分散经营的劣势,分享集群的集聚优势,而且,在集群内部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原料,建立工业衍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这就不仅增加了物质资源的利用环节,也延长了物质资源在系统内的流动链条。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自然减少了废弃物一污染物的排放。这样,不仅降低了治理污染的费用,而且企业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是自组织能力的加强。自组织理论来源于人类对复杂性适应系统的认识,复杂性适应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自组织性,即它具有明显的自我形成、自我发展、自我进化的特征,体现出很强的目的性。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有完善的专业化分工,系统,中多样化、趋异化的企业、机构等实体间形成了协作共生的关系。系统实体间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使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形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集群生态系统内一个企业的变化必然受到集群中其他企业、机构和环境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并通过自身的进化作用于其他实体的选择,引起其他企业和机构发生适应性变化,最终整个集群作为一个整体自发产生对于环境的动态调整,实质上集群生态系统具备了自组织能力的适应性和动态调整性。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是这种自组织能力——内生发展力。
三是加强低成本优势。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cycle)的“3r”原则,可以减少输入端的物质能源的输入,并且通过资源化处理,使垃圾、废物又一次成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了物质能源的多级、层次利用,提高了物质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物质能源的需要。生产同样的产品,所需的原料少了,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减轻了原料、能源价格波动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集群内部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减轻了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所承担的成本及由于污染造成的各种国家税收和罚款。同时在产业集群层次实行循环经济对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污染实行集中治理,减少了企业的成本负担。
四是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塑造集群品牌新形象。集群品牌具有地域性、产业性两个特性,是一个集群区别于其他集群或企业的标志,代表了集群内企业的一种潜在竞争力与获利能力,是集群内企业长期规范经营,通过良好的质量、周到的服务等积累起来的良好声誉,导致消费者对集群内所有生产同类产品、厂商的信任和忠诚。集群品牌会产生品牌效应,使人们将产品和区域联系起来,如西湖龙井、嵊州领带、永康五金、宁波服装等。区域集群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具有更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
五是提高了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化程度。网络及网络-中的企业往往比企业的简单相加或单个企业更具竞争优势,网络中的企业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互动、资源共享获得了网络外企业所不能得到的资源和能力,网络整体也因此获得了比企业简单的地理接近或集聚更强的竞争力。网络的组织化程度越强,其竞争力也越强。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对集群内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进行重新定位。通过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连接起来形成封闭的循环,同时还有民间及政府建立的各种中介组织,保证了物质、能量、信息流的流转顺畅,从而使各个环节之间资源、能量、信息的相互交换和循环利用成为可能。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建立产业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产业生态链,形成互利共生的循环经济网络。这种网络结构区别于物质能量单项流动的产业关联型集群网络,网络节点间的关联明显地加强,网络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六是提高集群创新能力。集群内专业化分工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有利于各种技能、知识、信息的沟通交流,形成累积效应。同时,生产企业、供应商、用户在地缘上的聚集,创新费用和压力就可以分散到集群的各个组织中去承担,缩短了新的创新反馈回路。循环经济中的技术创新集中在关键的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生态无害化技术、循环物质性能稳定技术以及闭路循环技术等方面。利用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通过对循环经济系统进行物流和能流分析,运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评估,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借助现代高新技术,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在生产源头上控制污染的产生;另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或潜在的创业者及时了解到相关的技术创新和市场信息。可以说,产业集群本身就是循环经济良好的技术支撑体系。
三、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战略
1、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普及生态环境教育,倡导生态文化和生态价值观。实现集群生态化发展,首先必须从宣传、普及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着手,要使全社会真正树立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以普及型的理论宣讲、大量的统计数据、成功和危害两方面的典型范例,使公众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也是资源,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本,浪费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治理污染、废旧物资回收和循环使用就是发展生产力。
2、加强生态立法,建立适应集群生态化发展的法律法规综合体系。集群生态化发展的法律化、制度化是保证其战略、政策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这样集群生态化发展得到法律保证,有法可依,对不符合生态化发展的行为采取必要的行政和经济手段,从源头上抓起,根治“边发展边治理”或“先发展后治理”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的弊端。
3、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地方各级政府必须设立集群生态化发展管理决策机构,而且集群内部各机构可以设立综合的、跨部门的生态化发展管理决策机构,从而完善生态集群建设的管理体制,组织、协调、监督集群生态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改变以前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政策,制定集群各方面生态化发展的战略、目标等,并确定优先发展领域;制定一系列鼓励个人、企业或机构参与生态集群建设的政策,使集群快步走上生态化发展道路,建设一个资源上综合利用、经济上互利互惠、环保上共同维护的企业生产链条。
[关键词]图书馆 发展 理念 战略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119-02
一、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理念服务方式
(一)学生服务知识理念化
学生与教师间的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首要任务和重要任务,运用其资源的储备满足学生、教师对信息资源需求的行为及过程,合理安排知识分配和及时增加新知识,如文献的外借、书籍的阅览、文献宣传、阅读辅导、参考咨询、文献检索、网络信息导航、科技查新、定题信息服务、新增书籍的告知及预告等。
要实现学生服务的知识化。首先,高校图书馆馆员要深入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信息需求、行为方式和心理倾向等制定个性化的战略。高校图书馆馆员可以从学生办证数据库、流通和馆际互借记录、经常咨询的问题、电话和电子邮件服务、电子资源利用等多方面收集大量的学生、教师信息和数据,并加以汇总。分析之后运用于改进学生的服务工作,同时,也可以通过定期的学生调查来收集满意程度和个性化要求。其次,依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提供各种“特制”的服务来满足读者的需求,如高校图书馆的新书刊自动通知、续借和预约、报刊热点追踪、好书推荐、定题信息推送等,体现出更多的知识性特征。最后,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
(二)全新战略性知识型信息服务
此项是基于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而不是大众服务;是基于分布式、多样化、动态资源或系统服务,而不是基于固有资源或系统服务;是基于集成的服务,而不是依靠大而全的系统或服务。可见,该服务是当今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一个必要趋势和所需条件。
二、高校图书馆馆员服务理念与战略特点
(一)以学生、教师为中心,满足学生、教师为目标
高校图书馆向学生和教师提供的服务以信息知识的搜索、组织、分析和重组为基础,一切服务以学生及教师为中心,把满足要求作为基本的出发点,根据其需要实际搜索选择各种信息,经过馆员提炼、加工和重组的新的知识产品。同时,了解学生及教师的动态需求是以学生、教师为中心,满足学生、教师为目标的基础所在。
上述做法基于满足学生与教师对于知识运用的所需,更源于馆员求发展、可上进的先进理念与战略的体现。
(二)以学生、教师为驱动的互动理念
知识服务关心并致力于帮助学生、教师找到或形成解决方案,而解决方案的形成又是一个对信息和知识不断查询、分析、组合的过程。因此,知识服务将围绕解决方案的形成和完善贯穿学生、教师信息活动的始终。其信息的需求产生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随着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变化以及学生、教师解决问题的不断深入,其信息需求或行为也会发生变化。所以,馆员的理念应着眼于了解、分析、研究其学生、教师问题开始,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信息,将互动理念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中。
(三)面向知识学科内容、落实知识价值服务战略
要真真切切地把知识学科内容与服务战略提供符合学生、教师要求检索的信息,还要确保所提供的信息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被更多的学生、教师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知识才能充分实现其价值。知识服务正式通过馆员的知识和专业能力,现今理念与战略为原有的知识增添新的价值,通过提高用户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效率来实现知识和服务的价值,并在其中认真贯彻和履行先进的理念与战略。
(四)面向创新的知识化服务战略
知识服务关注和强调利用馆员的知识、理念及战略,根据学生与教师的所需,帮助其检索所需信息,并对大量信息进行分析、过滤、加工、重建,直至获得能解决其实际问题的知识,形成能解决学生和教师的新的具有独到理念的知识产品,这个过程就是新知识被现今的理念与战略共同孕育的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只有不断创造或融入新的知识,才能满足学生与教师不断变化的知识需求。
(五)注重文献深层次的开发及服务内容的个性化、专业化服务的理念
知识服务就是馆员站在学生和教师的角度,为其量身打造的满足需求的知识信息,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不同的学生和教师的所需都不相同,同类问题的出现也会有不同的起因和结果,因为每一个知识的重组都是应该具有很大扩展空间的,这点就要求馆员的理念更加的人性化、个性化和专业化。
(六)服务手段多元化、自动化、网络化的综合集成服务
知识服务是要将各种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发挥服务机构在人力和智力、信息与技术等资源方面的整体优势。它通过开放式服务模式、系统集成、服务集成、团队工作等多种方式联合、协调,利用多种知识资源来提供知识服务。
三、高校图书馆馆员服务技术理念与战略
(一)数据库技术理念与战略运用
馆员是连接了学生、教师和高校图书馆三者之间互动的纽带。在馆员的脑袋里、行动中,把数据仓库主要面向的主题的、集成的、具有优越稳定性的、不同时间的数据集合和最终的使用索引方法介绍给广大学生及教师。同时,馆员不仅是介绍其使用和索引方法,还要向其熟练地介绍数据挖掘的种种体系和功能。无论是数据仓库还是数据挖掘,都是馆员日常知识服务过程中进行知识组织的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
(二)超链接技术理念与战略施展
在此快捷的操作下,馆员也并不是一个局外人,仍是连接和沟通学生、教师和高校图书馆之间的纽带,是介绍和解决问题的第一责任承担人,馆员必须了解大致内容、学科的连接地址,也正因为超链接是实现网络信息快速传递、方便操作和获取信息的技术手段,这样一来对馆员的知识素养要求也无形的增大了,只能做好了解任何一个学科或者门类后才能熟练帮助学生、教师解决问题。
(三)信息推进技术理念与战略实施
信息推送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标准或协议,通过固定的频道向学生、教师发送有关知识和信息的新型传播系统。推送技术是多点播送和多址发送内容传递的结合,是基于网上主动信息服务系统的主动信息服务技术。馆员必须要经过加工整理、有目的性、有可循性、高速灵动、可以控制的知识,能够保证主动寻找适合的知识,帮助提高知识的有效利用率和传递率,是一名现今高校图书馆馆员所必备的能力及理念。
(四)智能技术理念与战略普及
高校图书馆运用智能技术不仅增强网上服务能力,而且大大改善馆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简单看似是智能技术把馆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还不如是智能技术更好协助馆员推行先进理念与战略的一种快捷的手段。
(五)并行网络搜索引擎技术理念与战略推展
一般来说,搜索引擎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实现检索,一是采用分类主题目录形式,将网站进行树状的分类,但是这种方式却要求馆员具有一定能力和体力。二是使用关键词匹配方式,其处理对象主要是文本。
(六)网格技术理念与战略的实现
网格为专业教师和普通学生提供更多资源、功能和交换性。网格由六个部分组成,即是网格节点、数据库、贵重仪器和设备、可视化设备、宽带网和网格软件。与此同时,网格节点根据其功能又分计算节点和信息处理节点。这些一般分类都是现今高校图书馆馆员所应掌握和熟练运用的。
四、结语
现代高校图书馆馆员不但要熟练掌握其部门的人员、信息资源、建筑、设备、经费、技术方法等要素以外,更要根据高校图书馆以既定目标为圆心点,合理地组织、合情地分配,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把对于发展思维与战略更好、更真实地投入到日常工作需要当中。
【参考文献】
[1]保罗·S迈耶斯(著),特惠共等(译).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M].珠海出版社,1998.
[2]陈柏村.知识管理:正确概念与企业实务(第2版) [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陈伶.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4]初景利.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研究[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5]龚蛟腾.国外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
[6]龚永年.21世纪图书馆的发展与变革[M].海峡文艺出版社,2008.
[关键词] 港口物流 物流园区 战略 可持续发展
一、港口物流园区可持续发展理念
1987年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向第42届联大环境与发展会议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第一次正式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随后联合国及各国政府通过各种有关公约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并通过各种形式深化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的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港口物流园区的发展作为港口物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强调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这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港口物流园区经济的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园区发展、与港口、航运、物流、生态环境协调关系的有机统一;第二物流园区的发展不是一时的园区繁荣,而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机会和能力构成威胁。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看,港口物流园区的发展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港口物流园区是以港口为依托,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组织和运作效率为目标,形成的具有装卸、仓储、运输、加工等基本功能,和与之配套的信息、咨询、维修等综合服务功能的规模化、功能化、信息化物流组织和经济运行的港口产业集群区域。也就是说,园区所从事的物流应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的绿色物流。
二、港口物流园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定位
美国的杰克・特劳特说过,定位是战略的核心,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应根据港口物流与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原则,从节约资源的角度,给出港口物流园区发展战略定位。战略定位包括目标战略定位和功能定位等方面,战略目标定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定位于实施国际绿色物流作业的场所
首先,港口物流园区是货物的转运地和集散地,同时也是货物的加工包装场所,因此园区内必然集结了大量的货物,成为一个综合的货物集结中心;其次,港口物流园区是重要的物流分拨配送中心,不但负责储存、分拣、理货、分放、倒装、分装、装卸搬运、加工送货等职能,它还负责整个物流供应链的情报传递和分享工作。因此港口物流园区应是实施国际绿色物流作业的场所。
2.定位于国际绿色物流重要的枢纽
港口物流园区及港口作业区位于交通运输的节点,连接着大陆和海洋、河流,是远洋运输的起点和终点,同时各种陆运运输从这里辐射,也在这里汇集,港口是物流活动的重要节点,物流是港口业务活动的延伸和发展,港口物流园区应通过提供的良好的港口物流服务使整个物流过程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一致。
3.定位于供应链环节的协调衔接
所谓供应链是指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过程和活动的上游及下游环节所构成的网络,港口物流的供应链是指港口物流的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物流园区主要是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的集合点。在物流园区内落户的有货主、货运、船东、船舶、船舶经纪、航运咨询、商品批发零售、包装公司、陆上运输公司、海关商品检查机构等。物流园区应在一定程度上把供应链各环节企业聚集到一起,通过港口物流园区的物流作业促进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信息沟通,利于企业节约成本和价值创新,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4.定位于协调港口作业,促进港口竞争力的提高
港口物流园区拥有比较完备的硬件设施,为物流活动提供基础和依托,物流活动进一步促进了生产要素在港口的集中,物流园区应借助完备的设施,良好的柔性连接,促进了港口中转吞吐量的提高,使得港口的各项活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从而促进了物流与港口的协调发展,提高港口的竞争力。
5.定位于协调港口产业,促进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
港口物流集群是港口产业集群的一个子群,港口物流园区是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主要体现形式,因此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将以港口物流园区为依托,与临港工业产业集群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港口物流园区应把港口和物流的各项资源进行整合,达到1+1>2的效果,发挥其整体功能,产生规模效应,促进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
6.定位于协调当地经济,促进经济开发和城市建设
城市发展呼唤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发展。只有建立高效运作的物流系统,理顺各种供应链关系,城市整体经济才能高效率的发展。同时港口物流业的发展也依赖于港口及城市的发展,深水良港为物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另外物流园区的经济效应会向周边地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全面提升。
7.定位于节约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
物流园区的建设应将散布的物流中心集中于一处,有利于其产生的废气物的集中处理,环境保护。同时港口物流园区的发展将动用部分资源,对当地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物流项目选择时,即要考虑到物流项目的经济性,同时也要考虑物流项目对大气污染、环境保护的影响。另外在建设物流园区时,即要考虑现有设施的合理利用,又要考虑对原有仓库等设施的合理利用,对资源的开发,应有步骤,要留有余地,避免盲目圈地、盲目发展。
三、港口物流园区可持续发展功能定位
港口物流园区发展功能定位包括核心功能和配套功能定位。核心功能定位主要有货物堆存功能、转运衔接功能、货物集散功能、分拨配送功能、流通加工功能、保税仓储功能、管理功能、以及集装箱修箱、清洗和设备修理等物流辅助服务功能。配套服务功能定位主要有货运、报关报验功能、信息服务功能、银行金融保险服务等配套服务。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港口物流园区的发展不是一时的园区繁荣,也不只是当代人需要的满足,而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港口物流园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港建区――港口物流起步阶段,二是以区促港――港口物流快速发展阶段,区港联动――港口产业集群成熟阶段,这三个阶段,港口物流园区的功能应有所侧重,不断完善。
1.以港建区――港口物流起步阶段
主要是依托于现有港口发展状况,在加快建设和调整万吨级港口泊位为重点的基础上,在港口的后方或临近港通便捷的区域划出一定的区域,构建港口物流园区;在现有港口业务的基础上,物流园区的功能应定位于传统港口业务的部分延伸,如堆存、仓储、分拨和贴标签,刷条形码等业务,此时业务量较少,物流功能并不完善,初步承担主要贸易港口运输枢纽功能,同时物流园区设施较单一,物流信息系统有待完善。
2.以区促港――港口物流快速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港口物流园区快速发展,港口物流功能得以完善,港口物流管理水平,物流信息系统得到很好的利用,集疏运系统改善;并可以考虑依托港口布局能源、化工、机械电子、食品加工等工业园区,进入配送加工型港口物流园区阶段。此时在原有基础上主要功能定位应转向涉足全方位仓储配送管理,如加工,包装,配送和维护阶段,与此同时,以一定规模的临港经济为重点,开发客户,增加货源,促进港口进入效益回收阶段。
3.区港联动――港口产业集群成熟阶段
物流园区和港口联动发展, 进入综合型港口物流园区阶段,港口产业集群逐步完善,港口物流成为城市或地区供应链管理中重要环节,港口物流与港口城市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此时港口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于着眼整个供应链环节,以港口为纽带,将港口上下游的相关物流产业和服务吸引到园区内,发挥资源和规模优势,整合运作,加强各物流环节的衔接和协调,促进供应链的信息化和网络化,集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于一体。港口物流企业成为现代第三方物流的承担者,港口、船舶、、临港工业、商业、贸易、金融、保险、及其它服务领域在此聚集,共同全方位地参与企业供应链管理。
总之,每个港口物流园区应根据发展进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框架下,合理确定战略目标定位,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相应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撰写,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刘青松邹欣庆左平:可持续发展简论[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3
[3]蔡守秋等: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4]高本河魏际刚: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12)
[5]Porter, M. E. 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77~91
[6]顾亚竹:港口物流园区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上海:集装箱化,2004,10
[7]Port of Seattle Report 2005
[关键词] 营销战略 和谐理念 构建 企业发展
和谐管理理论的提出及日益普及,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必须在日常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实施和谐管理模式,通过企业内、外关系―企业管理层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企业与市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社会及公众之间诸关系的协调,来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促使企业取得效率和效果的和谐。因而,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活动之一的营销活动也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战略模式―和谐营销,使企业在实施营销活动的过程中在兼顾企业及其所处的内、外环境中的一切因素的基础上实现个人、企业、 社会、自然环境的长期最佳利益。
一、和谐营销理念的内涵剖析
近年来,环境恶化加剧、资源日益短缺、人口迅速膨胀、世界范围的经济问题的不的频繁出现以及社会服务被忽视、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短视行为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了不和谐营销,不但损害了顾客、消费团体的利益也损害了组织的自身利益。企业盲目追求扩张的简单营销仅仅着眼于顾客短期利益,忽视顾客长期利益,导致了大量的资源被损耗、环境被污染、社会生态和谐被破坏。大多数企业在营销战略制定上趋于片面化、短期化,认为竞争是惟一的,主要依靠价格战、广告战等。因此,传统营销观念越来越受到挑战,21世纪的现代企业应该树立和谐营销战略,坚持采取可持续的营销模式。和谐,意味着相互依赖,提供他人所需的同时,满足自身的需求,实现自身的目标。席酉民教授于1989年出版的专著《和谐理论与战略》中,强调了“和谐”的概念;在此,我们将其强调并应用于营销管理中。如果说营销是供求双方的沟通,那么,和谐营销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完善(和谐态)的过程。称之为战略,则体现其全局性、长期性和统领性的特征。和谐营销就是企业肩负社会责任,以追求可持续发展、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为目的,通过创造和交换产品及价值,构建与参与各方的和谐关系以实现参与各方目标,从而形成兼顾企业、顾客、社会和其它伙伴各方利益的营销模式。同时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企业与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员工、政府机构以及公众互动作用,寻求利益结构和谐、竞争优势和谐的过程。和谐营销是在继承传统营销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在坚持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强调社会责任感,注重引导顾客需求,用系统和谐的方法处理内外环境中的一切因素。所以,企业在营销战略的制定上,既要坚持竞争又要提倡合作,追求共生共赢目标的实现。特别的,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营销战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二、企业和谐营销战略构建的基本思路
现代企业发展的潮流就是努力成为“和谐企业”。所谓和谐企业实质是通过调整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股东、员工、竞争者、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构建企业与利益各方之间和睦相处、公平公正、相互促进的关系。过去的传统观念认为企业利益方只有企业的股东和员工,按照和谐的理想这是不完整的。在现代营销中,企业应以新的思想、伦理和文化为基础,充分认识利益相关者,包括:客户、股东、员工、供应商、经销商、竞争者、媒体、社会公众等。现代企业要构筑“和谐”营销,必须坚持诚信、公平、公正,合理处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1.构建企业与环境、企业与社会的和谐,树立绿色营销观
过去,企业在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的指导下单纯为了市场高度膨胀的需求进行生产,无视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自然资源的日益损耗和枯竭,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人的不和谐。而绿色营销观念正是在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不能解决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的矛盾时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的营销观念。它强调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倡导环保意识,协调好需求、环境、资源和企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企业持续经营的目标。绿色营销的目标和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相一致的:绿色营销要求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要协调好经济效益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要树立环保意识,合理利用资源,在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使人类拥有更好的身心健康。因此和谐营销战略的贯彻要求企业必须进行绿色营销,绿色营销是构建和谐营销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
2.实现企业内、外各种关系的和谐
(1)尊重员工,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营销团队
企业应积极开展内部营销,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应坚持“和谐”的思想,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员工。企业应树立员工至上理念,营造学习氛围,不断开发和培养员工的技能,积极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组织绩效、团队绩效和员工个人绩效的统一。通过忠诚的员工坚定不移地执行企业使命和战略,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能正确处理顾客、社会、竞争者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而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获得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以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坚持顾客导向,积极引导顾客并不断满足顾客需求
顾客是企业的“上帝”,是企业的“衣食父母”,企业一定要处理好与顾客,以及广大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近几年企业与消费者冲突问题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为: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消费权益保护与过度刺激消费;企业侵害消费者利益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企业也要树立以顾客满意为宗旨,维护消费者的长期利益,切实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应以“顾客为中心”,坚持顾客是企业利润的来源,坚持顾客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应致力于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企业应通过宣传和教育以及营销沟通等,帮助顾客树立绿色消费的意识,帮助顾客认识到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将顾客的需求引向可持续消费的产品和服务。
(3)坚持竞争与合作并存,追求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竞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规律,商业竞争是有目的的活动。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必须参与市场竞争。竞争也不意味着“你争我夺”、“打败对手”,而意味着自我超越,基于现实,科学谋划企业的未来。要实现企业与竞争者的和谐,企业必须以自律为基础,以道德和法律约束为基本手段。具体地说:一要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重视公平交易,不打击、排斥竞争者;二要坚持平等原则,促进企业与竞争者之间从对立到合作,避免两败俱伤;三是坚持互利互惠,实现企业之间的双赢;四是通过不断地超越自我,实现“胜人自胜”。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现代经济呈现出市场需求动态差异化、技术复合化、生产柔性化的发展趋势。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应坚持在竞争的同时提倡合作,既把竞争者当对手看待,又把竞争者当朋友看待。企业在竞争与合作的反复循环发展中,努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可以创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3.坚持系统化管理,强调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和谐
企业实施和谐营销战略,主要要发挥企业资源的协同作用。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必须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整合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将顾客意识贯穿于首位一体化的业务流程。企业应强化营销活动的协调与统一,使企业的营销能力与外部环境协调一致,尤其是企业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营销组合战略随着环境的变化能及时调整相匹配,使企业始终处在和谐的环境中。
由于现代营销活动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互动的过程,正确处理和维护企业与这些组织及个人的和谐关系是现代企业营销的核心,因此企业与相关组织及个人相互沟通和互动就成了现代营销的新焦点;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营销组合的重心在于如何建立、维持和促进与顾客和其他伙伴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参与各方的目标,从而形成一种兼顾各方利益的长期关系。在这里,市场营销组合是一种面向各方关系相互间的动态组合。其中任何一个方向的变化都会牵动其它组合关系的变化。因此,以互动为中心的动态营销组合模式是一个扩大了的、开放的、动态的、互动的、营销组合,同时更是一种整体的、和谐的战略模式;它要求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组合时必须具有全局观和长期性思想,以便能从战略的角度把握现代营销组合理念。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构成市场营销组合的各因素是互相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因此,互动的市场营销组合真正重要的含义就在于它们的互动、合理和和谐,即把企业的内部因素置于与外部不断变化发展的市场环境之中,组合成一整套具体的可操作方案。总之,这种和谐营销战略模式既不是简单地以卖方为中心,也不是单纯地以买方为中心,而是以双方的互动为中心,形成各方关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赢利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企业实施和谐营销战略的出发点
和谐营销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追求长期的利益。因此,企业更多的是强调合作与互动,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在顾客、员工、供应商方面以让渡价值最大化、赢得忠诚为目标,在公众、政府机构方面以获得满意为使命,在竞争对手方面以提倡合作、建立信任为方针。首先,企业按照营销理论中的市场调研,在此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然后选择企业总体战略确定企业发展方向,确定企业目标市场。企业在确定方向和目标市场时,应当结合社会发展情况,兼顾社会责任和社会利益,比较权衡定位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定位是否和谐;如果定位不和谐,企业应该及时进行调整,重新进行定位。其次,企业应当根据内部环境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及外部环境所提供的机会与威胁进行SWOT分析,确立企业现在究竟处于何处,分析企业的目标市场选择是否量力而行。再次,企业应当制定能达到目标地的战略和策略,这些战略和策略必须围绕企业目标市场进行,战略和策略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顾客的需求和欲望的满足,员工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时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供应商在配套时的互惠互利,终极目标是赢得这三者的忠诚并不断提升其忠诚度。同时,企业的战略和策略选择必须考虑到公众和政府机构的利益,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不能以牺牲社会公众的长期利益为代价,必须符合政府的法律和法规,终极目标是赢得这两方面力量的满意。在竞争战略的选择上,企业应与竞争对手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双方建立信任级关系。最后,企业围绕目标市场的战略和策略进行实施和控制,借鉴和谐管理思想,重点做好营销组织结构的设计,营销决策的柔性化,营销的迅速响应,营销核心能力的培育,从而实现参与各方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席酉民韩巍尚玉钒:面向复杂性:和谐管理理论的概念、原则及框架[J].管理科学学报,2003(4)
[2]曹学:现代企业的和谐营销战略[J].理论界,2005(11)
[3]许彩国徐锦华:科学发展观与和谐营销初探[J].商业研究, 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