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古代文学常识汇总范文

时间:2024-02-28 15:56:22

序论:在您撰写古代文学常识汇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第1篇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初中生必须“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因此,文学常识是中考命题的重要指向之一。文学常识题的命题范围是初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与之相关的内容,有时还涉及有关的文体常识。考查时常和名著阅读相结合。

文学常识内容繁多,面广量大。综观近年来各地的中考试题,可以发现当前中考对这一考点的具体要求是:①熟记重要作家、作品及其出处;②了解有关的文体常识和文化常识,如“说”“记”等古代文体常识;③了解重要作家及文学流派的成就、风格;④了解重要作品中的典型文学形象。

备攻策略

针对中考对文学常识考点的要求,考生只有对教材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和相关文体常识、文化常识有较充分的了解,答题时才能得心应手。基于此,笔者建议从三方面备攻:

1. 梳理归纳,系统识记。可将古今中外的名家名著名篇按国籍、朝代、籍贯或文体分门别类梳理汇总,形成表格,以便系统复习。

2. 重点难点,巧妙突破。对于高频考点、难记考点,可以采取摘录法、歌诀记忆法、圈点勾画法、反复重温法等多种方法巧妙复习,务必个个击破。

3. 强化训练,查缺补漏。可将近年来的中考试题演练一番,分析出相关的常考点,查找出自己的易错点,反省出备考的遗漏点,适时复习,以利周密备攻。

实战精讲

文学常识题的主要题型有选择型、填空型、连线型、对联型等。现择2010年中考试题加以解析:

选择型

例1(2010河南卷)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B. 李白是盛唐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他的诗大多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C. 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分婉约和豪放两大派别。其中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和辛弃疾。

D.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跟现代杂文相似。

解析解答这类题型一般分三步走,一是解读题干要求,看清题目要求是选出“有错误的一项”还是“正确的一项”;二是在平时熟记积累的基础上逐一分析各选项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最后筛选出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或“正确的一项”填在答题区。亦可采用选项排除法解答,先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然后得出正确选项。本题第二个选项中“沉郁顿挫”是唐代另一位伟大诗人杜甫的诗作风格,因此这一选项表述错误。

参考答案B

填空型

例2(2010福建三明卷)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不少与虎结下不解之缘的英雄人物,请猜猜他是谁。

① 沂岭西风九月秋,雌雄虎子聚林丘。因将老母残躯啖,致使英雄血泪流。猛拼一身探虎穴,立诛四虎报冤仇。(英雄: )

② 景阳冈头风正狂,万里阴云霾日光。忽闻一声霹雳响,山腰飞出兽中王。昂头踊跃逞牙爪,麋鹿之属皆奔忙。清风壮士酒未醒,冈头独坐忙相迎。(壮士: )

③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孙郎: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的了解情况,解答这类题型的关键在于平时应熟读教材以及课标推荐的名著、名篇,对作品中提到的典型人物有深刻的认识。

参考答案①李逵②武松③ 孙权

连线型

例3(2010宁夏卷)选出你最熟悉的一部作品,用直线将其相关的作家、国籍以及作品中的人物连在一起。

《名人传》 笛福

美国 蓓姬

《鲁宾逊漂流记》 马克・吐温

法国 米开朗琪罗

《汤姆・索亚历险记》 罗曼・罗兰

英国 星期五

解析解答这类题型的关键是识记准确,不可张冠李戴。平时可将课标要求的名著,按照作品名称、作家、人物形象、内容梗概等项目,予以梳理,做成卡片,整体识记。

《名人传》 罗曼・罗兰

法国 米开朗琪罗

《鲁宾逊漂流记》 笛福

英国 星期五

《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

美国 蓓姬

对联型

例4(2010辽宁沈阳卷)沈阳某中学与韩国某中学进行了一次“走进唐诗宋词”的文化交流活动。下面是学生搜集的三组诗句,请根据第二组或第三组诗句的内容补全对联。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

上联:忆李杜吟唱壮志情怀,

下联:。

解析这类题型借对联的形式考查对有关文学常识的把握情况。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清楚对联的基础知识,对联有四大基本特征:字数相等,结构一致;内容相关,上下衔接;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平仄结合,音调和谐。从这些特点出发,再结合具体问题的情境,问题就不难解决。本题下联内容必须从题干要求的第二组或第三组中拟出,而且要与上联思想倾向、风格格调相一致,即欣赏赞美诗人诗句;字数必须跟上联相等,即九个字。结合平时课内学过的文学常识,我们知道“王孟”并称,他们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苏辛”并称,他们是豪放派词人代表,该题下联即可迅速拟出。至于对联的平仄,因为情况复杂,考试中一般不会过分苛求,只要宽对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①品王孟寄情碧水田园; ②读苏辛歌咏赤胆忠心

通关演练

1. (2010重庆綦江卷)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及相关信息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鲁迅――《故乡》――小说

B. 苏轼――《小石潭记》――北宋文学家

C. 余光中――《乡愁》――台湾诗人

D. 都德――《最后一课》――法国作家

2. (2010云南昭通卷)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雪》《藤野先生》都是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张飞就是其中之一。

C. 苏洵(父)、苏轼、苏辙“三父子”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都属于“唐宋家”。

D.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莫泊桑。

3. (2010广东梅州卷)下面有关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古语“化干戈为玉帛”中的“干戈”指战争,“玉帛”指和平。

C. “高山流水有知音”与“白雪阳春传雅曲”可组成一副对联。其中,“高山流水有知音”是上联。

D.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学习成绩大大增加了。”这句话词语搭配不当,应当把“增加”改为“提高”。

4. (2010云南玉溪卷)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B. “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怒杀阎婆惜”等情节说的是《水浒传》中英雄人物武松的故事。

C. 喜剧《威尼斯商人》是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剧作,在剧中,假扮律师的鲍西娅一定要高利贷商人夏洛克原原本本地执行契约,用智慧战胜了夏洛克。

D.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

5. (2010福建龙岩卷)下列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都出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B.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C. 《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

D. 《伊索寓言》中《乌龟和老鹰》的故事通过乌龟非要学飞翔不可,结果摔死的悲剧,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

6. (2010四川乐山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马说》一文的作者是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他是我国散文家之一。

B. 《杨修之死》选自清代小说家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C. 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在《傅雷家书》中,苦心孤诣地教导儿子,他希望儿子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D.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7. (2010浙江宁波卷)名著阅读。

那穿红衣的锣夫,与拿着绸旗的催押执事,几乎把所有的村话都向他骂去:“孙子!我说你呢,骆驼……”他似乎没有听见。打锣的过去给了他一锣锤,他翻了翻眼,朦胧地向四外看下,没管打锣的说了什么,他留神地在地上找,看有没有值得拾起来的烟头儿。

① 文段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____。

② 下面选项中与“他”有关的两个细节是()()

A. 他掏出一本谈话手册,用一般耳聋者惯有的尖锐的声音,让人家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B.立冬前后,他又喝醉。一进屋门,两个儿子――一个十三,一个十一岁――就想往外躲。

C. 他回到故乡后,又受到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自容。现在是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

D. 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他的脸。

8. (2010山东临沂卷)“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是清代爱国名将左宗棠书塾的一副对联。我们知道,读破万卷,首推名著经典;神交古人,当交心灵品格。中外名著所礼赞的圣哲先贤,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有许多都值得我们“神交”。请从下面推荐的4人中任选其一,先填写作品名称及作者,再用一句话概述你愿与之“神交”的理由。

贝多芬保尔・柯察金诸葛亮鲁智深

① 我选,出自作品:《 》,作者:

_______________② 理由:_______________。

9. (2009广西河池卷)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内容,拟写下联。

他恩怨分明,为兄报仇,斗杀西门庆;他行侠仗义,醉打蒋门神,替金眼彪施恩夺回快活林;他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

上联:疾恶如仇,鲁达拳打镇关西;

下联: 。

参考答案

1. B2. D3. C4. B5. A6. B7.①祥子② B D

第2篇

考关透视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初中生必须“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因此,文学常识是中考命题的重要指向之一。文学常识题的命题范围是初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与之相关的内容,有时还涉及有关的文体常识。考查时常和名著阅读相结合。

文学常识内容繁多,面广量大。综观近年来各地的中考试题,可以发现当前中考对这一考点的具体要求是:①熟记重要作家、作品及其出处;②了解有关的文体常识和文化常识,如“说”“记”等古代文体常识;③了解重要作家及文学流派的成就、风格;④了解重要作品中的典型文学形象。

备攻策略

针对中考对文学常识考点的要求,考生只有对教材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和相关文体常识、文化常识有较充分的了解,答题时才能得心应手。基于此,笔者建议从三方面备攻:

1. 梳理归纳,系统识记。可将古今中外的名家名著名篇按国籍、朝代、籍贯或文体分门别类梳理汇总,形成表格,以便系统复习。

2. 重点难点,巧妙突破。对于高频考点、难记考点,可以采取摘录法、歌诀记忆法、圈点勾画法、反复重温法等多种方法巧妙复习,务必个个击破。

3. 强化训练,查缺补漏。可将近年来的中考试题演练一番,分析出相关的常考点,查找出自己的易错点,反省出备考的遗漏点,适时复习,以利周密备攻。

实战精讲

文学常识题的主要题型有选择型、填空型、连线型、对联型等。现择2010年中考试题加以解析:

选择型

例1(2010河南卷)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b. 李白是盛唐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他的诗大多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c. 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分婉约和豪放两大派别。其中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和辛弃疾。

d.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跟现代杂文相似。

解析解答这类题型一般分三步走,一是解读题干要求,看清题目要求是选出“有错误的一项”还是“正确的一项”;二是在平时熟记积累的基础上逐一分析各选项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最后筛选出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或“正确的一项”填在答题区。亦可采用选项排除法解答,先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然后得出正确选项。本题第二个选项中“沉郁顿挫”是唐代另一位伟大诗人杜甫的诗作风格,因此这一选项表述错误。

参考答案b

填空型

例2(2010福建三明卷)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不少与虎结下不解之缘的英雄人物,请猜猜他是谁。

① 沂岭西风九月秋,雌雄虎子聚林丘。因将老母残躯啖,致使英雄血泪流。猛拼一身探虎穴,立诛四虎报冤仇。(英雄: )

② 景阳冈头风正狂,万里阴云霾日光。忽闻一声霹雳响,山腰飞出兽中王。昂头踊跃逞牙爪,麋鹿之属皆奔忙。清风壮士酒未醒,冈头独坐忙相迎。(壮士: )

③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孙郎: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的了解情况,解答这类题型的关键在于平时应熟读教材以及课标推荐的名著、名篇,对作品中提到的典型人物有深刻的认识。

参考答案①李逵②武松③ 孙权

连线型

例3(2010宁夏卷)选出你最熟悉的一部作品,用直线将其相关的作家、国籍以及作品中的人物连在一起。

《名人传》 笛福

美国 蓓姬

《鲁宾逊漂流记》 马克·吐温

法国 米开朗琪罗

《汤姆·索亚历险记》 罗曼·罗兰

英国 星期五

解析解答这类题型的关键是识记准确,不可张冠李戴。平时可将课标要求的名著,按照作品名称、作家、人物形象、内容梗概等项目,予以梳理,做成卡片,整体识记。

《名人传》 罗曼·罗兰

法国 米开朗琪罗

《鲁宾逊漂流记》 笛福

英国 星期五

《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

美国 蓓姬

对联型

例4(2010辽宁沈阳卷)沈阳某中学与韩国某中学进行了一次“走进唐诗宋词”的文化交流活动。下面是学生搜集的三组诗句,请根据第二组或第三组诗句的内容补全对联。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

上联:忆李杜吟唱壮志情怀,

下联:。

解析这类题型借对联的形式考查对有关文学常识的把握情况。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清楚对联的基础知识,对联有四大基本特征:字数相等,结构一致;内容相关,上下衔接;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平仄结合,音调和谐。从这些特点出发,再结合具体问题的情境,问题就不难解决。本题下联内容必须从题干要求的第二组或第三组中拟出,而且要与上联思想倾向、风格格调相一致,即欣赏赞美诗人诗句;字数必须跟上联相等,即九个字。结合平时课内学过的文学常识,我们知道“王孟”并称,他们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苏辛”并称,他们是豪放派词人代表,该题下联即可迅速拟出。至于对联的平仄,因为情况复杂,考试中一般不会过分苛求,只要宽对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①品王孟寄情碧水田园; ②读苏辛歌咏赤胆忠心

通关演练

1. (2010重庆綦江卷)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及相关信息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鲁迅——《故乡》——小说

b. 苏轼——《小石潭记》——北宋文学家

c. 余光中——《乡愁》——台湾诗人

d. 都德——《最后一课》——法国作家

2. (2010云南昭通卷)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雪》《藤野先生》都是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张飞就是其中之一。

c. 苏洵(父)、苏轼、苏辙“三父子”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都属于“唐宋家”。

d.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莫泊桑。

3. (2010广东梅州卷)下面有关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

转贴于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古语“化干戈为玉帛”中的“干戈”指战争,“玉帛”指和平。

c. “高山流水有知音”与“白雪阳春传雅曲”可组成一副对联。其中,“高山流水有知音”是上联。

d.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学习成绩大大增加了。”这句话词语搭配不当,应当把“增加”改为“提高”。

4. (2010云南玉溪卷)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b. “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怒杀阎婆惜”等情节说的是《水浒传》中英雄人物武松的故事。

c. 喜剧《威尼斯商人》是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剧作,在剧中,假扮律师的鲍西娅一定要高利贷商人夏洛克原原本本地执行契约,用智慧战胜了夏洛克。

d.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

5. (2010福建龙岩卷)下列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都出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b.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c. 《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

d. 《伊索寓言》中《乌龟和老鹰》的故事通过乌龟非要学飞翔不可,结果摔死的悲剧,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

6. (2010四川乐山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马说》一文的作者是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他是我国散文家之一。

b. 《杨修之死》选自清代小说家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c. 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在《傅雷家书》中,苦心孤诣地教导儿子,他希望儿子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d.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7. (2010浙江宁波卷)名著阅读。

那穿红衣的锣夫,与拿着绸旗的催押执事,几乎把所有的村话都向他骂去:“孙子!我说你呢,骆驼……”他似乎没有听见。打锣的过去给了他一锣锤,他翻了翻眼,朦胧地向四外看下,没管打锣的说了什么,他留神地在地上找,看有没有值得拾起来的烟头儿。

① 文段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____。

② 下面选项中与“他”有关的两个细节是()()

a. 他掏出一本谈话手册,用一般耳聋者惯有的尖锐的声音,让人家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b.立冬前后,他又喝醉。一进屋门,两个儿子——一个十三,一个十一岁——就想往外躲。

c. 他回到故乡后,又受到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自容。现在是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

d. 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他的脸。

8. (2010山东临沂卷)“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是清代爱国名将左宗棠书塾的一副对联。我们知道,读破万卷,首推名著经典;神交古人,当交心灵品格。中外名著所礼赞的圣哲先贤,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有许多都值得我们“神交”。请从下面推荐的4人中任选其一,先填写作品名称及作者,再用一句话概述你愿与之“神交”的理由。

贝多芬保尔·柯察金诸葛亮鲁智深

转贴于

① 我选,出自作品:《 》,作者:

_______________② 理由:_______________。

9. (2009广西河池卷)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内容,拟写下联。

他恩怨分明,为兄报仇,斗杀西门庆;他行侠仗义,醉打蒋门神,替金眼彪施恩夺回快活林;他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

上联:疾恶如仇,鲁达拳打镇关西;

下联: 。

参考答案

1. b2. d3. c4. b5. a6. b7.①祥子② b d

第3篇

关键词: 古典文学 科研能力 大学本科 教学培育

中国古典文学是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必修课程,课程内容涉及时间跨度长达数千年,一般安排六个学期的时间完成这门课程的授课与学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古典文学知识和文学发展流变,而且要具备阅读古籍的基本能力,以及研究古典文学相关问题的基本素质。

那么,这种阅读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需要通过怎样的途径得以实现呢?笔者从事古典文学教学十几年,为本科生开设过四门相关必修课和选修课,得到同学们的好评。现笔者对执教的经验与思考作总结,以抛砖引玉。

一、寓教于课堂讲授之中

古典文学的课堂教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最重要的学习环节,教学设计必须科学合理,涉及学生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包括两方面内容。

第一,文学史的讲授,按照朝代顺序,对文学现象、文学流派和重要作家进行考察和分析,总结其艺术规律,探求其成因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学术研究无止境,后出转精。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点讲述学界通识,又要兼顾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而不是单纯满足于知识的写录与机械记忆。

以清代散文流派讲课为例,重点介绍桐城派,产生及持续的时间、流派名称的由来,然后分别介绍代表作家及其贡献,随后讲述这一流派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等方面的特点。关于阳湖派的问题,需要向学生指出,学界有关阳湖派是否独立成派存在不同意见,可分别简介各派的观点及其依据,然后以曹虹教授《阳湖文派研究》的出版及其研究成果的介绍结束这个问题的讲述。

经过这样的讲述,学生对清代散文主要流派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初步了解了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历史,并且对学无止境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培养他们对于古典文学勇于探索和不断创新的意识。

第二,文学作品的赏析,必须结合文学史的内容,对重点作家的重要作品进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方面的剖析,加深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理解。

以明代传奇《牡丹亭》为例。明代中后期,思想界的狂飙运动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即是显证。在讲授的过程中,要结合汤氏《牡丹亭记题词》进行提点:“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1]P1153随后,我对《游园》一出戏文进行了讲解,并发动同学对汤显祖的“至情”论展开了课堂讨论。

由此,学生对杜丽娘这一人物形象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对汤氏的创作特色,到明代中后期文学界公安派“不拘格套,独抒性灵”特点在创作中的表现,就有了一定的认识,实现了从作品解读到理论批评的顺利过渡。

二、寓教于课外考察之中

除了课堂的讲述,给学生适当布置作业,也是很有效的手段。上学期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撰写一位乡贤的小传,简介其生平及其文学活动。我特别提了一个要求:要写出自己通过哪些途径,搜集了哪些材料,有哪些收获。

布置这个作业的目的,一是事关自己家乡的古代名人,学生很感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二是让学生走出书斋,放眼世界,将书本知识和实地调查结合起来,开阔眼界,增强动手能力。

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选取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初步掌握了相关资料。接着,利用国庆节放假时间,回到故乡,各展神通,收获很大。

有的同学走访了乡贤的出生地,与其后人访谈,得见了其珍藏的家谱、族谱,得到了第一手访谈资料;有的拜谒了名人纪念馆,甚至独自前往名人墓园,拍摄了珍贵的照片,增进了感性认识;有的去博物馆参观,看到了传主的字画,对其文学以外的艺术成就有了切身体会;有的广泛发动社会关系,趁着放假期间,进入了地方志办公室查找资料;有的甚至找到了少人问津的江苏省档案馆,并遇到了在那里工作的校友,得到了其热情的帮助;还有的同学则去了南京图书馆和地方图书馆,翻阅了收藏在那里的古籍。在报告里,同学们说:“捧读古籍的感觉,真是不一样啊。”

在汇总、书写报告的过程中,学生们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在世时颇有文名的古人,身后却默默无闻?为什么声名颇为显赫的古人,却没有进入断代史撰写者的视野?这到底是古典文学研究的个案,还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通过这次作业,同学们有了不少收获:完成作业不是简单地坐在图书馆里下载资料,必须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搜集获取。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地方志办公室、档案馆、墓园……有价值的资料不仅是文字资料,还包括书法、绘画、家谱族谱、墓志、书影、访谈录音等。文学研究由此变得生动起来,学生兴致盎然。

治学固然要耐得住寂寞,所谓板凳坐得十年冷,没有耐心是不行的。但是,做学问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当你打开眼界,敞开心扉,就能海纳百川,精益求精。唯有如此,才能吸引年轻学子加入到学术研究的队伍中,学术才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三、寓教于考核之中

考试分数事关学生的切身利益,最为学生动心牵挂。教师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努力方向进行引导。

每学期开学之初,除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古典文学常识、古典文学批评理论等基础知识之外,还强调对名家名篇的考核,要求学生在本学期内,利用课余时间,大量背诵《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的作品。

只有熟悉掌握了足够数量的具体作品,学生对于古典文学的认知才能真正做到既脉络清晰,又血肉丰满。正如清人张佩纶所云:“熟读唐诗三百首,足推博雅也。”[2]P616

南师大文学院目前所使用的是本校郁贤皓、钟振振等教授编选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除了选篇典型精当之外,这套教材还在每篇之后附有《选评》,汇集了历代对本作品及作者的点评。学生在背诵时,不仅能够熟知作品的原文和释义,而且能够结合他人的评价,进一步深入体察作家的风格和本篇作品的艺术特色,达到点面结合的效果。

如今的本科教育不同于以往,科目众多、学分总量和工作诉求等因素都使得学生的专业学习时间受到了挤压。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如何在这么多科目的竞争中保证学生对古典文学学习的投入呢?经过这些年教学实践的检验,我觉得,以考促学的方式是一项值得重视和推广的古典文学教学方法。

总之,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相形之下,本科生的知识储备和治学能力都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古典文学的学习和研究,很容易产生望而却步的心理。有的学生甚至误以为死记硬背,就算是学好了古典文学。其实,只要教师方法得当,激起他们对于古典文学的热爱,就开了一个好头。然后,根据本科阶段学生的特点,用心讲授,悉心指导,引领他们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和研讨,不断促进他们养成求知求真的思维习惯。在治学的道路上,教会他们不盲信权威,不迷信教材。同时,以阅读原始文献为基础,以理论批评为手段,文史互证,密切关注学界的学术动态,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本科阶段的学生一样可以迈入学术研究的大门。

参考文献:

第4篇

注释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同”“通”混释;二、注释错误。

“同”“通”混释另文讨论,这里主要讨论注释错误。

注释错误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注音误;字形误;释义误。

1注音误

1“未数数然也。”(《逍遥游》)

注[未数(shù)数然也]数数然,拼命追求的样子。

数(shù)注音有误。应为(shuò )。《庄子全译》:“数数然:急急忙忙的样子。”《辞海》:“数数(shuò),犹汲汲,迫切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历代散文选》等皆注为(shuò)。

2“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勾践灭吴》)

注[疾疹(chēn)]指患病的人。

正确的读音应为(chèn)。“疹”通“”。病。如张衡《思玄赋》:“毋绵挛以幸己兮,思百忧以自疹。”

“”的读音辞书均作chèn。《上古音手册》:“,文?透?去。”注为去声,而不是平声。

3“媪不实信,务要盟约。”(《白秋练》)

注[务要(yiāo)盟约]坚持逼使对方缔结婚约。要,要挟。

注音明显错误。按《汉语拼音方案》拼写规则第四条,i行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i、ya、ye、yao……注中的“yiāo”应为“yāo”。

2释义误

注释释义有误的分几种情况:①不明通假造成的错误②不注意语法造成错误③不清楚古代文化常识造成错误④漏注,翻译未落实或其他方面造成的错误。

甲、不明通假造成的错误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注[参]验,检查。

“参”解释为“检查”不妥。理由是:

“参”与“三”在古汉语中可以通用。《说文通训定声》:“参,假借为三”。《论语?泰伯》“参分天下有其二”,皇疏:“参,三也。”

“日三省”是古代士人所普遍推崇的道德规范之一。《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荀子》古注释“参”为“三”。王先谦《荀子集解》引唐朝杨注:“参,三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建议注为:[参]通“三”,多次。

5“后虽小差,犹尚。”(《祭妹文》)

注[小差(chài](病)稍减。

本条注有两处失误。第一,“差”应注出通假。“差”是病好了的意思,但这个意义后来已经写作“瘥”了。应注:差同“瘥”。第二,病字括号多余。本来“差”就是病好了,“小差”是病稍好。用括号引起歧义,难道其他什么好了也叫“差”?

乙、不注意语法造成错误

不注意语法造成错误包括词性弄错,词义弄错,句式弄错,成分弄错等。

6河水清且直猗 (《伐檀》)

注释:“直,平。这里形容水波不兴。”

“直”,这里不应是“平,形容水波不兴”,而应是直波。

《广雅疏证.释水》:“直泉者,涌泉也”王念孙疏:“《尔雅》:‘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李巡注云:‘水泉从下上出曰涌泉。直,犹正也。’” “河水清且直猗中的“直”,也表水的动态,所以应为直波。

《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三五八页:“河水清且直猗”传:“直,直波也。”

从诗句的句式结构看,上段有“河水清且涟猗”,下段有“河水清且沦猗”。“涟”、“沦”均指波浪。互文见义,“河水清且直猗”中的“直”,不是“平,水波不兴”,而是直波,细小的波纹。

7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即]则,就。

“即”作“就”解,整句翻译就是“想不给,就担心秦军来攻赵。”语义不畅。

“即”应作“又”解。看看下边一些句子。

(1)与之地,即无地以给之。(《韩策》

(2)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韩非子?说林上》)

(3)今单于能,即前与汉战,天子自将兵待边。(《史记?匈奴传》)

(4)彼背其主降,陛下侯之,即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史记?周勃传》)

以上几句中“即”字,皆含“又”意。第二句中尤明显。“即患秦兵之来”的

“即”,与上几个“即”相同。《史记文白评精选》将这句译为:“不给秦国吧,又怕秦国派兵来打。”

8勿复重纷纭(《孔雀东南飞》)

注释:[勿复重纷纭]不必添麻烦吧!也就是说,不必再提接他回来的话了。

这条注释较为笼统。

“纷纭”的可能解释,―是盛,多貌;―是杂乱。课文里的“纷纭”,指的是前边仲卿说的话,仲卿告诉兰芝,叫她暂且回娘家,自己去府里办事回来后,就去接她。意思很明白,谈不上乱。

由杂乱引申为“麻烦”是可以的,但如果要用“麻烦”这个意义的话,那指的是以

后接兰芝回焦家的事。可兰芝这句话针对的是眼前,说焦仲卿话说得再多也无用。所以此地的“纷纭”应为“多”。“勿复重纷纭”就是:“不要再多说了!”这样才能反映出兰芝当时复杂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体会出她那不耐烦的神情。

9“异乎三子者之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注[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撰”,本意为著述。《北史?崔光传》:“光与李彪参撰国书。”《送东阳马生序》:“撰长书以为贽。”

“撰”通“”,引申为陈述。《类篇》:“述也”。

这样,在上面这个例子中,“撰”从陈述活用为“说的话”。

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作:“我的志向和他们三位所讲的不同。”《中国历代散文选》注为:“和他们三个人所说的不同。撰:同‘’,述,陈述。一说,撰,具,才能。即指为政的才能。”《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撰,述。这句大意是,我的志向和他们三位所讲的不一样。”

10“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注[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已,同“矣”。

“能”不作“能够”,应为“能力”。

“不能干什么了”,意味着“能”是“能够”之意。“无”,一般应作“没有”“不分、不论”解。在文中应是“没有”。“能”一般作“能力、才能”解。所以,这句应译为“没有能力再干(这些事)了”。《左传译文》译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了。”

11“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勾践灭吴》)

注[其]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

这里的“其”可以不看成通假,更不是甲乙两字音义皆同的通假。“其”与“岂”音不同。“其”之韵,群声,“岂”微韵,溪声。即使音近,两字各表其义,训释也应是“通”。

“其”本身就可以作语气词,表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在上句中就是表反问的意思,所以,把“其”看成通假,是一种误解。

1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注[兴焉]兴,起。焉,还有下面的“生焉”“备焉”的“焉”都是助词。

“焉”在这里作助词解不妥。作兼词理解恰当。

“焉”可以作代词、疑问代词、兼词、连词、语气词、形容词、副词词尾等。这里区别以下助词和兼词。

“焉”作助词有几种情况:

①作形容词副词词尾,如《尚书?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②作语末助词,提起下文。《公羊传?庄公元年》:“于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③助词,用法同“乎”。《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迟速衰序,于是焉在”。④语末助词,表感叹。《史记?张释之传》:“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

“焉”作兼词,“于是,于之”。如《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彼有人焉,未可图也。”《左传?襄公二十年》:“昔陪臣书能输力于王室,王施惠焉。”

比较这两种用法可以看出:作语末助词时,“焉”的前边一般是副词、形容词等。“焉”不作前边词语的补充;而作兼词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于此、于是、于之”,“焉”的前边是动词、形容词,“焉”作补语,补充说明处所,翻译成现代汉语时提到动词前作状语。

所以,“风雨兴焉”“蛟龙生焉”“圣心备焉”几个“焉”字应作兼词解,相当于“于此、于是”。

《中国历代散文选》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译为:“积土成为高山,风雨就在山里兴起。”《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将这几句译为:“堆积泥土,垒成高山,风雨就从那儿兴发起来;汇总流水,潴成深潭,蛟龙就从那儿生长起来;积累好事,形成美德,又无不洞察的智慧运用自如,最崇高的思想就从那儿齐备了。”

1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注[能水]指游水,能,动词。

此条注不完备,且容易引起读者误解。“能”是动词,表什么意义?是“能够”还是“游”?这里应补注:水,名词活用作动词,“游水”。《古代汉语》(朱振家)注:“能水:能游水。水:用作动词,游水。”《中国历代散文选》注:“能水:善游泳。”

14“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注[倍赏]加倍赏赐。[累罚]屡次惩罚。

对于“累”的注释,应该也有问题。前边的“倍”是“加倍”,与“厚赏”相照应。而“累罚”释为“屡次惩罚”就与“重罚”不能照应。根据前后文推断,释为“加重惩罚”为妥。

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累:堆积,积累。《老子》:“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引:重叠,积累。《韩非子?五蠹》:“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古代汉语》(朱振家)注:“累罚:加重惩罚。”

15“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五蠹》)

注[期修古]期,希求。修,远。修古,远古。

“修”应理解为“学习”、“遵循”。在《韩非子》中,“修”除用于地名“修武”外,其余都是表“美好”、“修治”、“修行”等意思。《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修”也是表示长度上的“长”,而不是表时间上的“远”。《商君书?更法》:“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修古而新;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法古”“修古”都是动宾结构,而非偏正结构。课文的“修古”也应为动宾结构。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修,研究,学习。《韩非子?五蠹》:‘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全译》:“修,应解为‘学习,遵循。’”《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同‘修’,治,习。”《古代汉语》(朱振家):“不期修古:不期望因袭古代。期:期望,要求,:据考证当是‘循’的误字。循:遵循,因袭。”不管取哪种说法,“修”在这里作“远”理解是不当的。笔者认为应取学习、遵循之义。

16“闻之于宋君”(《吕氏春秋?察传》)

注[闻]听见,听到。

这个句子,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语译。“闻”应是一个表使动的词,作一般动词理解和语译不通。注释应为:“闻,让……听见,让……听到”。一般的文言文学习读本都将“闻之于宋君”译为“让宋国国君听到了。”

17“具以东渡意告之”(《世说新语?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具以东渡意告之]把晋王朝东迁的原委具体地说给他听。具,具体。

“具”作“具体”讲,不妥。“具”在数量上表完备无缺,引申出述说完备,清晰。如《宋史?梁克家传》:“命条具风俗之弊”。或作副词“全、都”。如《鸿门宴》:“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良乃入,具告沛公。”“具”当作“全部”“详细”解恰当。

18.“句读之不知”(《师说》)

注[句读之不知]句读的不明,下文的“惑不解”结构同。

“句读的不明”,不符合汉语的语法习惯。读起来很别扭。“句读之不知”是一个宾语前置句,“之”字起标志前置宾语的作用,不是结构助词“的”。符合汉语语法习惯的翻译应为:不明白句读。

“之”标志宾语前置的情况:“……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心无杂虑, 唯鱼之念”(《列子?汤问》)“是之不忧,而何以田为?”(《左传?襄公十七年》)

以上几句的动宾结构可译为:谓夫子、念鱼、不忧是。“之”,标志宾语前置。

19“此言得之”(《六国论》)

注[此言得之]这话对了。得,适宜、得当。之,指上面说的道理。

“之”在注释中作代词理解了,不妥。“得”由得到、获得引申为“事情做对了”“话讲对了”等,在这种情况下,作形容词用,不带宾语。“之”在“得”后边,不受“得”的支配,它不是代词,而是助词,没有实在意义,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实际上,课文注中译文把“得”译为形容词“对”,其他选本基本也是这样。如《古文选读》译为:“这话说对了 。”《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译为:“这句话把情况说得很对。”

20“动刀甚微, 然已解,如土委地。”(《庖丁解牛》)

注[委]卸落。

土怎么卸落在地上?不好理解。事实上,“委”应作“堆积”。

《辞源》委㈣:累积。《公羊传?桓公十四年》:“御廪者何?粢盛委之所藏也。”《辞海》委④:“堆积”。扬雄《甘泉赋》:“瑞穰穰兮委如山。”《旧唐书?杜审权传》:“书诏云委。”

把“如土委地”理解为:(分解后的牛肉)好象堆积在地上的泥土(一样,筋骨已不相连接了)。

《古代汉语》(王力):“委,堆积。”《中国历代散文选》:“委,堆积。”

21“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宜]应该。

“宜”作“应该”讲没有“适宜”恰当。

“宜”有“适宜、应该”等义。在文中,它与“可”是同义词的重叠,都是“适合、相称”的意思,所以在这句中当作适宜、适合解。

课文里,宦者令缪贤向赵王推荐蔺相如作赵使者使秦,讲了许多可作使者的理由,是说蔺相如有无条件作使者,合不合适,而不是说蔺相如有没有资格,该不该去。

“宜”作适宜用的例子: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王符:《潜夫论?相列》:“曲者宜为轮,直者宜为舆。”《史记?文帝纪》:“诸侯将相侯王以为莫宜寡人,寡人不敢辞。”《察变》:“天择者,存其最宜者也。”

22“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病梅馆记》

注[绳]约束。

“绳”应作“以……为标准、以……为规范”恰当。

《辞海》:绳⑤按一定标准衡量。《汉书?匡张孔马传赞》:“彼以古人之迹见绳,乌能胜其任乎?”《辞源》绳㈤,衡量。《礼记?乐记》“以绳德厚。注:绳,犹度也。”《古文选读》注此句:“绳,木匠用的墨线,用来衡量木材直不直的。这里指用上述标准来衡量。”

“绳”,由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作动词用则是“以……为标准、以……为规范”。

丙、不清楚古代文化常识造成错误

有些注释,因忽视了古代文化常识,造成错误。如:

23“妻子鸡犬臼碓皆具”(《入蜀记》)

注[妻子鸡犬臼(jiù)碓(duì)皆具]臼,碓,舂米的工具。臼是石槽,盛还没有去皮的谷子。碓是一块圆形石头,系在杆上,一上一下地捣臼中的谷。圆形石头系在杆上的那是“杵”,而不是“碓”。碓是包括臼、杵、木杆及其他附件组成的舂米的工具的总称。

《辞海》:“碓(duì队),舂谷的设备。掘地安放石臼,上架木杠,杠端装杵或缚石,用脚踏动木杠,使杵起落,脱去谷粒的皮或舂成粉。《太平御览》卷七六二引桓谭《新论》:“‘后世加巧,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

把“碓”释成“杵”,犹把车释为轮一样。车轮并不是车,“杵”也非“碓”。

24“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

注[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三个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原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译为“三个”太死。古代汉语里的“三”,很多时候不表具体数字,而是泛指多。在《论语》中,“三”出现56次,表次数之多的9次,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论语?学而》),“三”,长期。“季文子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三”,多次。“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三月”,长时间。“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论语?泰伯》),“三”屡次。

可以看出,“三人行”并不一定实指三个人同行,理解为“几个人同行”更准确些。

丁、漏注,翻译未落实或其他方面造成的错误。

举几个例子。

25“一日身死”(《五蠹》)

注[一日身死]一旦死了。

“身”未译出。“身”,自身,自己。本文里:“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与“一旦身死”之“身”同义。《韩非子全译》将此句译为:“一旦自己死了。”

建议在注中补进:“自己”二字,使身字落实。

26“采椽不斫”(《五蠹》)

注[斫]砍原作,加工。

注释“砍”后应该有一个句号。为:斫,砍。原作,加工。这样才顺畅,有节奏。

27“以建安七子”为代表的作琳、王璨相继死去……”(《与吴质书》阅读提示。)

这里属印刷错误,“作琳”应是“陈琳”。

28“坐縻廪粟而不知耻。”(《卖柑者言》)

注[坐縻(mí廪粟]徒然消耗国家的俸禄。坐,空。縻,应作“糜”,浪费、消耗。

这里可以把“縻”看成通“靡”,但不应是“糜”。“靡”,有奢侈、浪费义,《礼记?檀弓上》:“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而“糜”义为①粥;《释名?释饮食》:“糜,煮米使糜烂也。”②碎烂。《汉书?贾山传》:“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

《中国历代散文选》此句注:“坐縻廪粟――坐在那里白吃俸米。縻,同“靡”,浪费。

【参考文献】

[1]《辞源》(商务印书馆)

[2]《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3]《辞诠》(杨树达著 中华书局)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

[5]《古汉语虚词手册》(韩峥嵘著 吉林人民出版社)

[6]《上古音手册》(唐作藩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7]《古汉语纲要》(周秉钧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

[8]《古代汉语》(王力著 中华书局)

[9]《古代汉语》(朱振家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10]《左传译文》(沈玉成著 中华书局)

[11]《中国历代散文选》(刘盼遂、郭预衡主编 北京出版社)

[12]《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3]《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

[14]《古文选读》(中国青年出版社)

[15]《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于在春翻译 上海教育出版社)

[16]《史记文白评精选》(韩兆琦、龙德寿主编 吉林人民出版社)

[17]《训诂学基础教程》(钟业枢、郦亭山主编 学苑出版社)

第5篇

关键词 高职高专 文秘专业 传统文化教学 调查报告

一、案例背景

在高职高专文秘专业实施传统文化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又有助于提高学生

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短期就业和整个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证。这一点虽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传统文化教学“边缘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持何种态度?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学究竟是何种状况?

为解决以上问题,也是为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传统文化教学改革探究新的方法和思路,“高职高专文秘专业传统文化教学研究”课题组成员按照课题的分工和计划,经过反复讨论和分析,编写了“高职高专文秘专业传统文化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并在包括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在内的郑州市的四所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学生中展开调查。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47份,回收率82%。问卷主要从“教”与“学”两个维度展开,重点在“学”的维度。“教”的维度主要包括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情况、师资力量及教师授课状况等;“学”的维度主要包括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状况、重视程度、兴趣点以及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等。

二、调研分析

通过对247份有效问卷的科学分析和考量,课题组在认真汇总、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了解了高职高专文秘专业传统文化教学现状,并作出以下分析:

(一)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及授课情况

随着“国学热”的再度兴起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全面要求,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都能意识到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文秘专业的学生。在调查的四所高职院校中,所有学校的文秘专业都有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比例达到100%。在课程的定位上,能够涉及传统文化知识的《大学语文》《古代文学》等被列为专业必修课,而类似于《传统文化概论》《民俗文化》等同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课程则被设置为选修课。关于授课情况,38%的学生认为授课质量非常高,学生非常满意;51%的学生认为授课质量良好,基本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只有10%的学生认为授课质量不高,致使学生无法对学习产生兴趣。

(二)学生对传统文化课程认可度调查

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意义,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够传承文化(91%),拓宽知识面(88%),修身养心(85%),对自己将来就业有所帮助(53%),没有人认为学习传统文化毫无意义。对于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51%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46%的学生认为可以开设,1.6%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可以自学,没有人认为不需要学习。

由此看到,对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而言,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主要意义在于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而在有助于专业素质提升和就业这一点上,很多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另外一点值得欣慰的是,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文秘专业需要开设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而认为非常有必要的也占到了一半以上。这就坚定了我们在文秘专业实施传统文化教学的信心和决心。但是,对文秘专业学生而言,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提升人文素质的层面,还要扩大到专业素质的培养的层面,我们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一是因为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知识确实有助于学生提高专业素养,如职业道德、礼仪知识、人际沟通、公文写作、档案管理等;二是只有将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同专业能力的提升相结合才能引起学生更多的重视。

(三)高职文秘专业传统文化教学“边缘化”原因调查

传统文化教学在高职文秘专业被“边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原因何在?我们通过此次调查也找出了部分原因。67%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知识涉及面广,内容庞杂、零碎,没有完整的体系,学习起来难度较大;36%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知识已经跟不上时展,没有必要学习;55%的学生认为学习传统文化不能带来实际利益,对专业课学习帮助不大,不愿意学习;42%学生认为课业任务较大,没有时间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传统文化教学“边缘化”的原因可从两方面探讨:

从传统文化自身而言,其一,传统文化本身博大精深,内容庞杂,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和恰当的切入点,学生学习起来确实会感觉无从下手;其二,在先后经历了“五四”运动和“”两个传统文化的断层期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现代国人来说确实有些陌生,再加上当今社会的价值多元化、文化多元化,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跟不上时展的潮流,这是传统文化教学“边缘化”的主要原因。

从学习者角度而言,高职高专教育“一切以就业为指向”的思路直接导致学生将学习重点放在专业课学习当中,再加上传统文化知识确实不能为学生短期就业带来实际利益,所以,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和无限的专业知识、技能的矛盾中,传统文化知识被学生置于“边缘地带”。

(四)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途径调查

在“国学热”渐趋渐浓的大背景下,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信息获取途径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多。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学校学习(40%),其次是其他书刊(23%),接下来是电视、网络和报纸等媒体(19%),还有少部分学生了解的传统文化知识来自于家庭的教育和影响(18%)。

可见,学校仍然是普及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教师和课堂的作用仍占据统治地位。其次是社会因素,整个社会宣传和倡导的走向会影响到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最后是家庭因素。整个家庭的文明程度,对文化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以及长辈对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都会对传统文化深入大学生内心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要想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并产生积极的学习意愿,就要实现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三结合。当然,这三者当中,学校教育还是重点,高职院校要意识到这一点,真正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充实师资力量,积极探寻传统文化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中起到中坚作用。

(五)高职文秘专业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知识状况调查

此次调查中也涉及到了一部分传统文化掌握程度的题目,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情况不容乐观。

关于古代的修身养德的名言警句,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等,仅有72%的同学完全回答正确,43%的同学大致知道其含义所在,21%的同学能精确指出其来源和意义;

关于古代的文学经典,如《四书》《五经》《十三经》《二十四史》等,有61%的学生知道有这些名称,能全部列出书名的不足2%,答出一半的不足8%。没有一人看完四大名著,只有57%的学生全部看完由四大名著改编而成的电视剧。

有82%的学生都学习过书法,但真正坚持下来的不足8%;对于书画之类的传统文化艺术常识,学生也知之甚少。如中国古代三大行书名作,能够完整回答作者和年代的只有17%,对于三大行书的内容,能够说出大概的只有9%,能够流畅说出几种书体演变顺序的只有33%,而这些书体的特点只有不到5%的学生能够粗略回答出来。

文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对于唐诗宋词中的名句,学生基本上都能回答出来其作者和含义,正确率在75%;文学史上的名人,基本上都能说出其生活年代、代表作品和经典名句,正确率在68%。这都是学生多年反复学习文学知识的结果。

总体来说,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我们所预期的相差较远。作为文秘专业的学生,在经过近十年的母语学习后,对祖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才达到如此程度,确实有些令人惊讶。这种状况,无论是就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而言,还是就学生人文素质以及专业素质的提升而言,都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对调查结果的思考我们也从“教”和“学”两个维度展开。

(一)在“教”的维度,“重视”二字应放在首位。从调查结果来看,这四所学校都设置有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但都是选修课,并且有的是针对全校学生而非仅仅是文秘专业学生。所以,单从“重视”这一点上,学校就做得不够。学生学习知识有一定的盲目性,需要学校、教师去引导,如果学校不能给传统文化课程相应的重视,那么,很少会有学生也会认真对待这些课程,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改革”亟待实施。传统文化教学的改革,包括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等,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教师要根据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实际,不可过分求高求深,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将正确的学习理念传达给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点、薄弱点、关键点所在,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不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