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7 16:09:09
序论:在您撰写办公楼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植物;美化
1屋顶花园景观设计问题分析
1.1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未能综合考量本土气候和文化风情
屋顶花园景观设计的目的之一在于制造出美观和艺术感,因此,应当根据本土自然气候选择适宜的植被,而在空间布局上应当追求本土独有的文化风情,以此创建独具特色的屋顶花园景观。但是显然,目前很多设计者在设计屋顶花园景观时忽视了这一要素,过于推崇国外或国内优秀的造园方法,将各类要素不予处理便融合在一起,不仅无法达到美化目的,还破坏了建筑群整体统一的美感。
1.2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未能综合考量建筑群形态
屋顶花园景观为建筑群的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映衬,构建出一种美观效果。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屋顶花园景观给人感觉过于呆板,缺乏活力,在设计方面表现力薄弱,空间构成也较为单一。分析根源,缘由有二:其一,建筑结构空间本身特质过于单一,如若设计者专业素养不高,可能会难以配合这种单一空间组成形式开展设计。其二,景观设计方案本身过于单调,未能融入生态元素等,仅仅对屋顶花园进行了简单的表面设计。
1.3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未能提前制定明确设计标准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建筑物中建设屋顶花园已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同时,屋顶花园推广到的建筑类型主要包括住宅楼、酒店以及办公楼等。在本质上,屋顶花园的建设不仅仅只是实现屋顶、阳台以及中庭的植物绿化,其角色已经出现了转变。基于此,设计人员在设计屋顶花园时,若没有一个清晰的设计定位,不仅降低了设计的质量,而且难以将屋顶花园的生态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体现出来。
1.4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方案付诸实践过程中缺乏规范操作程序
一是由于我国的屋顶花园建设的历史较为短暂,从而导致关于其技术和理论的研究缺乏系统性。二是在一定程度上,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决定了屋顶花园建设的水平,而我国社会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仍是发展中国家。三是我国的研究人员与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缺乏相应的交流和互动,同时,因研究条件不高而制约了屋顶花园绿化的技术。四是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使得在对要求较高的复合型屋顶花园进行设计时常会出现各种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设计的质量,进而不利于屋顶绿化的发展。
2应对策略浅析
2.1以正确设计理念为指导,完善屋顶花园设计理论
其一,适宜性生态设计理念,即依据本区气候条件和种植地为屋顶选择正确的植被。其二,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屋顶花园景观设计为一种舶来品,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也说明该种设计方式的可行性,但是并非意味着需要普遍沿用国外的流行元素,增大成本支出,这无疑是缺乏考量的行为。为确保该种舶来品可以彻底融入我国城市建设,还需落实屋顶花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全局出发,根据国情和经济发展情况循序渐进,稳步发展。
2.2选配富有特色、适宜本区生长发育的植物
第一,它处于高处,可选择喜光、根系发达的植物。第二,它具有一定的承重量,宜选择重量较轻的花卉或草本植物。第三,屋顶土层薄,蓄水功能弱,需选择抗旱能力强的植被。
2.3根据建筑群形态和功能合理立意布局景观设计
针对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未能综合考量建筑群形态及未能提前制定明确设计标准问题,可以通过提前根据筑群形态和功能合理立意布局景观设计来完善设计方案。(1)立意方面:因地制宜。结合建筑群形态和功能,设计出同周边环境和谐一致且充分体现建筑功能特色的花园景观。(2)布局方面,采用自然式手法布局花园景观,体现其与建筑协调融合的特征,抑或采用规则式手法着重对景观效果的装饰和排列,丰富景观层次,弥补空间上产生的束缚之感。当然,为了丰富景观布局上的艺术感,可以使用园林小品或构建层次分明的景观变化来达到这一目的。但是,因为屋顶承重限制,在选择园林小品时,不适宜重量或体积过大的小品,亦或者换用园林小品的使用材料,如假山采用更为轻盈的火山岩。
1.1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未能综合考量本土气候和文化风情
屋顶花园景观设计的目的之一在于制造出美观和艺术感,因此,应当根据本土自然气候选择适宜的植被,而在空间布局上应当追求本土独有的文化风情,以此创建独具特色的屋顶花园景观。但是显然,目前很多设计者在设计屋顶花园景观时忽视了这一要素,过于推崇国外或国内优秀的造园方法,将各类要素不予处理便融合在一起,不仅无法达到美化目的,还破坏了建筑群整体统一的美感。
1.2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未能综合考量建筑群形态
屋顶花园景观为建筑群的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映衬,构建出一种美观效果。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屋顶花园景观给人感觉过于呆板,缺乏活力,在设计方面表现力薄弱,空间构成也较为单一。分析根源,缘由有二:其一,建筑结构空间本身特质过于单一,如若设计者专业素养不高,可能会难以配合这种单一空间组成形式开展设计。其二,景观设计方案本身过于单调,未能融入生态元素等,仅仅对屋顶花园进行了简单的表面设计。
1.3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未能提前制定明确设计标准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建筑物中建设屋顶花园已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同时,屋顶花园推广到的建筑类型主要包括住宅楼、酒店以及办公楼等。在本质上,屋顶花园的建设不仅仅只是实现屋顶、阳台以及中庭的植物绿化,其角色已经出现了转变。基于此,设计人员在设计屋顶花园时,若没有一个清晰的设计定位,不仅降低了设计的质量,而且难以将屋顶花园的生态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体现出来。
1.4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方案付诸实践过程中缺乏规范操作程序
一是由于我国的屋顶花园建设的历史较为短暂,从而导致关于其技术和理论的研究缺乏系统性。二是在一定程度上,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决定了屋顶花园建设的水平,而我国社会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仍是发展中国家。三是我国的研究人员与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缺乏相应的交流和互动,同时,因研究条件不高而制约了屋顶花园绿化的技术。四是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使得在对要求较高的复合型屋顶花园进行设计时常会出现各种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设计的质量,进而不利于屋顶绿化的发展。
2应对策略浅析
2.1以正确设计理念为指导,完善屋顶花园设计理论
其一,适宜性生态设计理念,即依据本区气候条件和种植地为屋顶选择正确的植被。其二,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屋顶花园景观设计为一种舶来品,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也说明该种设计方式的可行性,但是并非意味着需要普遍沿用国外的流行元素,增大成本支出,这无疑是缺乏考量的行为。为确保该种舶来品可以彻底融入我国城市建设,还需落实屋顶花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全局出发,根据国情和经济发展情况循序渐进,稳步发展。
2.2选配富有特色、适宜本区生长发育的植物
第一,它处于高处,可选择喜光、根系发达的植物。第二,它具有一定的承重量,宜选择重量较轻的花卉或草本植物。第三,屋顶土层薄,蓄水功能弱,需选择抗旱能力强的植被。
2.3根据建筑群形态和功能合理立意布局景观设计
针对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未能综合考量建筑群形态及未能提前制定明确设计标准问题,可以通过提前根据筑群形态和功能合理立意布局景观设计来完善设计方案。(1)立意方面:因地制宜。结合建筑群形态和功能,设计出同周边环境和谐一致且充分体现建筑功能特色的花园景观。(2)布局方面,采用自然式手法布局花园景观,体现其与建筑协调融合的特征,抑或采用规则式手法着重对景观效果的装饰和排列,丰富景观层次,弥补空间上产生的束缚之感。当然,为了丰富景观布局上的艺术感,可以使用园林小品或构建层次分明的景观变化来达到这一目的。但是,因为屋顶承重限制,在选择园林小品时,不适宜重量或体积过大的小品,亦或者换用园林小品的使用材料,如假山采用更为轻盈的火山岩。
3结语
1.1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未能综合考量本土气候和文化风情
屋顶花园景观设计的目的之一在于制造出美观和艺术感,因此,应当根据本土自然气候选择适宜的植被,而在空间布局上应当追求本土独有的文化风情,以此创建独具特色的屋顶花园景观。但是显然,目前很多设计者在设计屋顶花园景观时忽视了这一要素,过于推崇国外或国内优秀的造园方法,将各类要素不予处理便融合在一起,不仅无法达到美化目的,还破坏了建筑群整体统一的美感。
1.2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未能综合考量建筑群形态
屋顶花园景观为建筑群的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映衬,构建出一种美观效果。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屋顶花园景观给人感觉过于呆板,缺乏活力,在设计方面表现力薄弱,空间构成也较为单一。分析根源,缘由有二:其一,建筑结构空间本身特质过于单一,如若设计者专业素养不高,可能会难以配合这种单一空间组成形式开展设计。其二,景观设计方案本身过于单调,未能融入生态元素等,仅仅对屋顶花园进行了简单的表面设计。
1.3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未能提前制定明确设计标准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建筑物中建设屋顶花园已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同时,屋顶花园推广到的建筑类型主要包括住宅楼、酒店以及办公楼等。在本质上,屋顶花园的建设不仅仅只是实现屋顶、阳台以及中庭的植物绿化,其角色已经出现了转变。基于此,设计人员在设计屋顶花园时,若没有一个清晰的设计定位,不仅降低了设计的质量,而且难以将屋顶花园的生态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体现出来。
1.4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方案付诸实践过程中缺乏规范操作程序
一是由于我国的屋顶花园建设的历史较为短暂,从而导致关于其技术和理论的研究缺乏系统性。二是在一定程度上,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决定了屋顶花园建设的水平,而我国社会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仍是发展中国家。三是我国的研究人员与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缺乏相应的交流和互动,同时,因研究条件不高而制约了屋顶花园绿化的技术。四是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使得在对要求较高的复合型屋顶花园进行设计时常会出现各种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设计的质量,进而不利于屋顶绿化的发展。
2应对策略浅析
2.1以正确设计理念为指导,完善屋顶花园设计理论
其一,适宜性生态设计理念,即依据本区气候条件和种植地为屋顶选择正确的植被。其二,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屋顶花园景观设计为一种舶来品,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也说明该种设计方式的可行性,但是并非意味着需要普遍沿用国外的流行元素,增大成本支出,这无疑是缺乏考量的行为。为确保该种舶来品可以彻底融入我国城市建设,还需落实屋顶花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全局出发,根据国情和经济发展情况循序渐进,稳步发展。
2.2选配富有特色、适宜本区生长发育的植物
第一,它处于高处,可选择喜光、根系发达的植物。第二,它具有一定的承重量,宜选择重量较轻的花卉或草本植物。第三,屋顶土层薄,蓄水功能弱,需选择抗旱能力强的植被。
2.3根据建筑群形态和功能合理立意布局景观设计
针对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未能综合考量建筑群形态及未能提前制定明确设计标准问题,可以通过提前根据筑群形态和功能合理立意布局景观设计来完善设计方案。
(1)立意方面:因地制宜。结合建筑群形态和功能,设计出同周边环境和谐一致且充分体现建筑功能特色的花园景观。
(2)布局方面,采用自然式手法布局花园景观,体现其与建筑协调融合的特征,抑或采用规则式手法着重对景观效果的装饰和排列,丰富景观层次,弥补空间上产生的束缚之感。当然,为了丰富景观布局上的艺术感,可以使用园林小品或构建层次分明的景观变化来达到这一目的。但是,因为屋顶承重限制,在选择园林小品时,不适宜重量或体积过大的小品,亦或者换用园林小品的使用材料,如假山采用更为轻盈的火山岩。
3结语
关键词:可持续性;人性化;生态建筑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项目概况
某综合办公楼,位于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核心地带,东侧为停车场,北止于厂区内道路,北部与厂区内车间和办公楼毗邻。场地地势大体为平地,北部略低。
整个综合办公楼项目为二类多层建筑,高15.6米,地上4层,总建筑面积7 611.44平方米。根据建设方的要求及设计合同的规定,本次设计的范围包括总图、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弱电、空调、节能等专业设计和总概算。
二、设计理念
1.尊重气候
通过结合适宜技术观点中对气候的考察分析,我们根据本地气候特征娴熟地组织空间,创造一种适合于工作、交流和休息的宜人环境氛围。我们使用Ecotect软件,对整个气候进行分析,包括被动式设计策略适应性分析、风环境特征分析、日照特征分析、温湿度特征分析,总体气候特征分析五个部分。进行系统分析为整个建筑的体型设计提供依据,把建筑体型系数尽可能地控制小,同时保证好建筑各个朝向所对应的空间功能分区,使整个建筑内部空间的保热与失热比重达到平衡,从而更好地进行功能分区、体型设计和竖向交通体分析,从而使建筑整体得到自身的更好的优化。
2.总体优化布局
场地主入口位于南部东面,包括人行和车行,人行次入口位于场地北部西面,消防环道围绕建筑设置。在设计中,我们通过建筑优化设计平台,展开设计工作:办公楼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靠东面的四层办公主楼,二是靠西面的三层会议室、餐饮区和四楼部分综合办公区。其中办公主楼由南北一栋条状的建筑组成,中间被厂区道路分开。建筑各部分以石材覆面,各部分之间以玻璃长条窗连接,使建筑光影、明暗、虚实对比强烈,简洁大气。
3.平面优化设计
办公楼建筑包括地上四层的办公及其他功能用房。平面布局是结合地区温度、湿度、风环境特征以及被动式策略适应性,进行功能布局,达到与基地环境相呼应。整个建筑内部功能分区明确,内部流线清晰顺畅,建筑中部主入口门厅,通过两层通高的室外廊,进入到入口处灰空间,保证中庭的充足采光,使得进入建筑内部的人群能感受到建筑所具有的气势。
西向局部断开,设置了次入口,方便沿厂区干道的人流及内部人员进入;西侧的食堂屋顶设置了屋顶花园,给予建筑更多丰富的生态元素,使建筑内的使用者享有良好的景观感受。建筑内各层平面均匀分布有大、中、小办公室,出入口部分均设置管理用房,并且在办公区每层设有会议间、卫生间等用房,平面布局明确、紧凑,方便使用。泵房、消防水池、空调机房均设建筑东侧设备用房中而不在建筑内。
4.景观设计
对于办公楼周边的景观设计,我们主导设计思路是以“环境友好”为出发点,以环境优化设计平台中的室外环境,通过植被涵养、水体保护、地形保护三个技术体系来构架“环境友好型”的景观设计。同时通过主导思想与企业精神中高效、精准的特征相结合,以此来体现企业的实力与文化底蕴。
在场地植物配置原则中采用绿量率(也称为叶面积指数)来衡量生态效益,与传统绿化控制指标(人均绿化面积、绿化率、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相比,绿量率能够更科学直观地反映绿化设计的生态效益。以《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的四个方面为建设指导:(1)绿地全部由植物覆盖,没有土地;(2)多层植物群落≥40%-50%的绿地总面积;(3)群落一般3层以上,包括乔木、亚乔木、灌木、亚灌木、藤木、地被;(4)乔木数≥2-3株/100m2绿地,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比例为1:1-2。
三、生态策略的考虑
通过生态建筑设计策略对办公楼进行再补充如立体绿化、生态中庭、其他策略,使建筑与周边环境相适应,令在建筑中工作的人们更加舒适。
1.建筑立体绿化
建筑的立体绿化技术主要包括屋顶花园和边庭绿化两项。作为建筑护结构的附加层,立体绿化有许多优于现有围护结构材料的热工性能和生态效益。首先,它可以显著改善室内物理环境,保护建筑构造层,调节城市温浸度,缓解热岛效应。其次,它能还原建筑所占土地面积,成为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是一项有益补充,从而更好地增加绿化率、土地面积使用效率,达到土地节约的策略。
(1)屋顶花园:根据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如年降水量较丰富,四季分明等诸多较为有利于草坪、低矮灌木和常规地被植物生长的条件,发展屋顶绿化,具有保护建筑屋顶与及空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作用。如在南方夏季,可利用屋面上种植植被来阻隔强烈的太阳辐射,防止建筑顶层腔体温度过高,其隔热原理则是利用植被茎叶的遮阳作用,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外的综合温度,减少对地面的温差传热量。同时,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也消耗了太阳辐射自身的能量。
(2)边庭绿化:边庭空间具有一定生态特征。由于其具有开敞性,其与建筑腔体内外空间的渗透关系,使得建筑内部的采光和通风效果明显。同时,边庭空间能够结合植被营造成景观性的空中花园,成为优美的视觉焦点,有助于舒缓工作的紧张氛围,在工作之余能直接感受阳光和绿地。
2.生态中庭
在室内设置生态中庭,种植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调节人心理状态的植被。这些植被不但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室内温湿度,滞尘降噪,还能缓解精神紧张,放松情绪,甚全辅助疾病治疗。
作为低节约策略的补充,植被在影响室内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对建筑的室内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而一些不利于室内生态环境的日照、温差等众多条件也对植被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我们通过促进通风换气的烟囱效应技术、采用植物群落的绿化技术两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更加完善中庭策略。
(1)采光:中庭在建筑设计中是最为有效的作用,为建筑提供了优质的光源,并能达到建筑腔体内进深最远处。中庭的作用,就像建筑腔体中的一个自然采光的调度室。
(2)通风:中庭设计中,根据地区的地理与气候特点,在冬季,由于室内每间办公室都安装了空调,故室内外温差有一定的变化,热压通风的原理能有效实现建筑腔体内气体的快速“新陈代谢”。而在夏季所需要的温差值,并没有冬季要求高,所以能很好地实现热压自然通风。
3.其他节约策略
利用建筑前建造生态水池,来进行建筑公厕的污水处理、雨水收集和景观用水的节约策略,同时也为建筑的高温冷水机组提供冷却用水。屋顶的大面积场地为屋顶能源系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可以利用小型太阳能光伏电池组,组成风光互补能源系统,并与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和光导管、屋顶绿化策略,组成一种被动式的降耗系统。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188-01
摘要:
文章简要分析了当前建筑屋面栽培园林景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地改进对策。
关键词:屋顶花园;园林景观;生态性
1引言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用地日益紧张;与此同时,城市环境的恶化及人们环保意识地提高,使得各个城市都要求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生存环境。因而在新建和改建的旧建筑物上开辟园林绿化场地,建造屋顶花园,就成为改善城市绿化状况,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但在当前我们建筑屋面栽培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屋顶花园美观性和生态的发挥。本文笔者简要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
2当前建筑屋面栽培园林景观存在的问题
现代屋顶花园作为一种调节城市生态、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大力宣扬“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概念的背景下,建筑屋面栽培园林景观也开始逐渐得到推广和普及。但处于起步阶段的建筑屋面栽培园林景观设计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操作程序不规范。国外屋顶花园的建设通常由园林师和建筑师进行构思设计,结构工程师完成荷载及防水、排水设计,研究机构或建筑公司提供新的材料和技术支持,园艺师选择或培养适应屋顶生长条件的植物,最后由专业的施工队伍建造施工。他们分工明确,确保了屋顶绿化作为一个整体的技术含量。相对国外而言,国内对现代屋顶花园建设的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还不够系统,相对分散、独立的研究人员和机构缺少交流,研究条件限制了屋顶绿化技术的发展。屋顶花园设计的各专业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协调,导致一些工程中都存在着设计脱节造成的质量问题。
2.2设计定位不清晰。除去大量屋顶改建花园的项目以外,国内承担着屋顶花园推广发展的建筑类型主要有住宅建筑、办公楼和酒店等公共建筑。目前在我国住宅建筑已成为头等消费,开发商为占领市场,纷纷炒作和推出一些“高尚社区”、 “生态美景家园”等具有先进设计理念的住宅楼盘,但总的来说,住宅建筑中广泛设计的屋顶花园主要是达到引绿美化的作用,主要是在传统设计基础上单纯扩大了阳台进行绿化,从而为房地产开发商取得更高利润回报。但实际上屋顶花园毕竟不是简单的在屋顶、阳台种植绿色植物,在屋顶花园经历着角色转变的今天,缺乏前瞻性的设计定位不但不会体现出其应有的生态效益,还会造成降低设计质量和浪费资源。
2.3空间组织形式单一。目前国内结合绿化建筑设计中,常常出现建筑空间组织形式单一的问题,屋顶花园的分布也就显得比较呆板,大多以顶置、扩大阳台、中庭花园三种简单的单一形式存在。公共建筑中基本延续设置大堂、中庭花园的这种传统模式,住宅建筑形态也主要限于扩大阳台露台进行绿化,仅仅是室内绿化美观的作用,而没有结合建筑整体空间设计。这种问题除了经济因素和意识因素以外,还受到早期发展模式的影响,对建筑屋面栽培园林景观的设计思路仍停留在表面,没有更多地考虑将建筑空间组织结合绿化,建筑与绿化之间是明显的主从关系,绿化更多的是对建筑形象的点缀和陪衬,没有很好地体现屋顶花园与建筑形态之间的互动。
2.4景观设计手法零乱。园林景观的设计具有地方本土性特征,如南方地区多以热带植物为主,四季鸟语花香;北方城市的园林景观多遍植松柏,耐寒耐旱。各地园林都有自己的个性特色。但当前我国屋顶花园设计很多都是对国内外陆地造园手法进行照抄照搬,景观设计手法零乱,盲目的进行各种要素的堆积,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3提高建筑屋面栽培园林景观质量的对策
3.1贯彻正确的设计理念
3.1.1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屋顶花园应依靠其自身的先天特征,在设计中很好地实现其立体绿化、自然空调、、生态平衡、弘扬文脉、安全、卫生等功能和特性,符合我国城市建筑朝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的主题,所以屋顶花园设计应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为基本思想指导。
3.1.2适宜性生态设计理念。当前国外正在大力推广生态建筑,各种生态建筑设手法也层出不穷,但受到现阶段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限制,我们还不能在屋顶花园建设中,一味的“移植”国外现有的流行做法。而应在屋顶花园的设计中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通过普遍的建筑设计手法,侧重建筑技术的适宜性、高效性,精心做好建筑细部设计,提高对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并有选择地借鉴当地建筑文化传统和技术,提高建筑的地域特色。
3.2坚持正确的设计原则
3.2.1统筹化设计。屋顶花园的设计涵盖了规划、建筑、结构、园林、材料等多方面内容,对各个方面环节的协调统一设计具有较高的要求,因而必须坚持统筹化设计原则,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优化生态效益;优化景观设计艺术性;绿化和建筑风格统一;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保障设计的安全化。
3.2.2系统化设计。屋顶花园的概念本意就是以建筑作为绿化承载体,屋顶花园结合就建筑设计应该以一种系统的、有机的方式来进行,将建筑形态、空间形态、文化形态、地域形态来进行统一设计。在进行建筑外观的设计、功能的定位、空间的组织、景观构成的选择等过程中更应该本着系统化设计的原则,结合建筑的具体设计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取得绿化与建筑最佳地结合的设计效果。
3.3采用正确的设计方法
3.3.1空间设计方法。应丰富空间组合形式,开辟更多的绿化空间,进行合理的、丰富的空间组合配合;加大对室外走廊、外置楼梯、出挑平台等过渡空间的利用,丰富屋顶花园的整体空间形态。
3.3.2生态设计方法。屋顶花园作为一种适宜性生态设计手段,应利用空间设计适应气候,可通过热缓冲效应、温室效应、气候梯度效应等来较好地实现其生态;并且利用绿化效能改善微环境,如调节室内采光、改善通风质量、调节温度湿度、解决西晒问题等,使得屋顶花园除了美观作用外,更好地体现生态价值。
3.3.3景观设计方法。在屋面栽培园林的景观设计手法方面,应体现风格统一、因地制宜、人性关怀和文化延续等方面的特点。
4结语
针对当前建筑屋面栽培园林景观存在的问题,除了以上几点对策之外,还应充分注重建筑的结构问题,如建筑的荷载及屋面防、排水的设计,并做好植物配置工作,如做好栽培基质、植物选择和管理维护等环节的工作,综合提高屋顶栽培园林景观的美观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赖晓峰.屋面绿化关键技术与应用[J].广东建材.2006(7).
【关键词】大兴;地铁;办公;酒店;LOFT空间;地标
区位介绍:
大兴新城18#地块商业金融项目位于北京南郊大兴区黄村卫星城北区,京城中轴线偏西, 北临南五环,东邻京开高速,地铁大兴线在此通过,项目区域交通便捷。区域内知名的新凤河与地块咫尺之间,为区域营造了良好的自然景观环境。
项目介绍:
地块位于兴华大街西侧,金星路北侧,用地面积12150.5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801.3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0370.5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2430.78平方米;地块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20m,东西最长约38m,为集商业、酒店、办公为一体的商业办公楼,共有5栋高层建筑群,其中1#酒店建筑高度55.950m,航空限高60.00m,共15层,为一类高层建筑; 2#、3#、5#、6#办公楼建筑高度48.800m,共9层,为二类高层建筑;商业为高层裙房建筑高度10.150m,共2层。
设计原则:
传统的办公建筑,往往忽略了使用者的人性化,只是在精美的形式、外观上做文章,内部只是一个个盒子的堆砌,而大兴.南城邑站以一种全新的设计角度,不仅要建成外观漂亮的办公,而且在创造照明通风良好、社交活跃、舒适而又私密的室内外氛围。我们力图创造一种办公的模式,这种模式与传统办公空间不同,它亲近自然,放松心情,人与人之间可以自由交往,互动,为使用者提供一种时尚、有活力的工作空间。
总体布局:
基地分析:基地为一南北向的狭长地块,根据地块长度可考虑做5栋办公楼体,在满足防火间距的前提下,建筑沿东侧主干道一字排开,同时为了满足空间内更充足的日照采光,将中间的楼体从三层开始层层退台,每层退半跨(4.2米),这样的布局不仅在每栋楼的北侧形成山地建筑的开放景观,而且最大程度的减少各栋楼之间的日照影响。
功能布局:5栋高层建筑中,最南侧1栋为1#酒店,最北侧为一栋6#塔式办公楼,中间为三栋分别为2#、3#、5#板式办公楼。首、二层均为商业功能,三层及以上为办公及酒店功能。地下有一层,南侧与地铁相接处为商业,北侧夹层自行车库及设备用房,其余地下室均为停车库,局部兼6级人防物资库。
空间形态:2#3#5#办公板楼立面形式采取层层退台的特殊形态,打破了传统的立面造型,既解决了建筑日照采光的问题,又形成了丰富的户外交流空间。
交通设计:商业的主要出入口均安排在基地东侧,临近东侧主干道,方便迎接东侧商业人流,充分发掘底商的商业价值。车行系统:受基地条件限制,仅沿东侧兴华大街设置一个机动车出入口,机动车由此进入基地后右转进入基地,在北侧进入地下机动车库,经地下车库的南侧驶出,并由东侧同一出入口驶出基地,形成内环。人行系统:商业人流与办公人流在基地内有效分开,商业入口均设在东侧,办公入口则分布在西侧。停车设施:在基地东则安排了少部分机动车停车位,大量的机动车位均通过南、北两侧的两个地下车库出入口下到地下车库。另外在基地的西侧设置了大量的非机动停车位,满足办公及商业的需求。
绿化和景观设计:基地内绿地率达到30.02%,充分利用屋顶花园、种植草绿化停车位,内部广场,道路两旁布置绿化等来满足绿化要求。
建筑外观:
整个建筑的外观与景观结合为一体,赋予建筑“龙”的概念,通过高低错落的台地状种植和水景的穿插,营造出“云”形景观带,衬托建筑“龙”的雄伟,同时屋顶花园以竹子为主的植物种植,使整个建筑的龙身在竹子构成的“云海”之中若隐若现,使景观与建筑相互交融,互相衬托。
1#、6#楼为高层塔楼,2#、3#、5#楼为高层板楼,外立面采用格状图案,运用虚实对比,刚柔并济,多样变化的建筑色彩等设计手法,采用以玻璃、石材、金属幕墙、涂料为主的装饰材料,以现代时尚、简洁大气的建筑风格,力图体现出建筑应该具备的时尚、简约的效果。同时注重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以及环
境的多样化,标准化构件的模数化等内容,以节约造价,降低能耗。
防火设计:
1#酒店建筑高度55.950m,共15层为一类高层,酒店在一、二层商业及地下一、二层用防火墙及甲级防火门与其它部位完全分开; 2#、3#、5#、6#办公楼建筑高度48.800m,共9层,为二类高层,这几栋楼在一、二层商业及地下一、二层用防火墙及防火门与其它部位完全分开;商业为高层裙房;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一、二层为商业,主要功能包括售电大厅、商铺等,一、二层连通为一户,商铺内设疏散楼梯,满足疏散要求,首层主要出入口设在东侧,西侧设疏散出口及货运出口,1#酒店大堂及主要出入口设在南侧,辅助出入口设在西侧,避免货流与人流的交叉。1#2#3#5#6#楼均与商业用防火墙完全分开,出入口各自独立设置。地下两层主要为机动车停车库,另有部分设备机房和酒店配套用房。地下二层局部为人防。
1#酒店的消防控制室与酒店弱电机房合并设置,设在酒店地下一层,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办公楼、商业等其它功能空间的消防控制室,设在地下一层西侧,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无障碍设计:
建筑室内外高差为150mm,不设台阶,均设坡道。入口平台,候梯厅,客梯轿箱和公共走道均按无障碍要求设计。商业部分的无障碍卫生间与酒店首层的无障碍卫生间(含无障碍厕位与专用厕所)合并设置。酒店8~10层均有无障碍客房,地下停车库设置3处残疾人停车位。
节能应用:
受基地形状、南北走向的限制,建筑主要朝向只能为东西向,对建筑的日照及采光极为不利,所以建筑形态上考虑北向建筑层层退台,争取将北侧建筑的日照遮挡降至最低。
三栋办公板楼的内部走廊设置挑空中庭,并且在中庭上方设玻璃采光顶,充分将自然光及自然空气引入室内,达到自然通风、自然采光,这将大大降低建筑本身对空气调节及电气照明的依赖。
在各层退台后形成的屋面上开辟屋顶花园,不仅为使用者提供亲近自然的空间,同时这种绿色屋顶具有极好隔热值,吸收太阳热,并且通过蒸发提供冷却,同时可以减少建筑物能源负荷,并且将都市热岛效应减到最小。
从节能、环保角度考虑采用外墙外保温体系,1#酒店外墙外贴80厚岩棉保温板,满足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裙房商业及2#3#5#6#办公楼外墙外贴50厚硬泡聚氨酯保温层,满足燃烧性能等级为B1级,窗口四周墙面刷30厚胶粉聚苯颗粒,建筑外墙平均传热系数0.46K[W/(.K)],满足节能设计标准。
针对东北气候特点采用散热器采暖方式,隔热保温。高效节能。
选用节能空调机,一次安装到位。
依照校方要求,北航新主楼设计遵循由德国GMP公司设计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老校区修订性规划》,该规划将多栋教学科研楼整合成一个院落式布局的建筑组团,形成有着强烈轴线感的建筑空间形态。
在设计内容方面,与校方签订了设计总包合同。按照合同要求,我们需要完成建筑、结构、设备、机电、室内、景观、夜景照明等内容的整体方案及施工图设计工作。
在对城市环境、设计任务书和修订性规划进行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明确了北航新主楼的设计方向:首先,强化建筑群体的围合感和整体性,使之能够与城市环境、校园环境有机地融合;其次,在内向性的庭院内增加一个新的元素――景观平台(其内部是学术交流中心),以平衡庭院过大的空间尺度;第三,追求空间层次和尺度,强调人在其中的体验,避免超尺度空间可能形成的单调感和压迫感;第四,塑造均质化的立面肌理,赋予校园建筑应有的简约风格;第五,生态设计方法的有效使用,力争在有限的造价水平内对绿色建筑理念的实践;第六,对室内、夜景照明以及建筑构造等方面设计进行深化,追求建筑设计的完整性和技术手段的可靠性。
功能布局
北航新主楼由地下和地上两部分组成。地下部分为二层,包括物业管理用房、汽车库及设备、电气机房等功能。地上部分根据使用性质,分为教学科研办公楼及学术交流中心两个部分。教学科研办公楼部分由7座11层的主塔楼和联系其间的6层建筑(副塔)组成。首层、二层包括入口大堂,实验室、教室、中央控制室、24小时自助银行、咖啡厅、休息廊等功能;自3~6层包括研究室、实验室、办公室等功能;自7~11层为行政办公区。副塔屋面为屋顶花园。北侧双塔之间10~11层以大跨度钢桁架相联,为多功能区。学术交流中心位于庭院中部,包括大、中、小会议厅若干,会议厅均按多媒体形式设计。学术交流中心的屋顶平台之上为景观广场。
建筑造型和空间设计
北航新主楼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区的一部分,周边教学建筑众多,且东临学院路,又成为大的学院区的一个组成部分。本项目的建筑造型力求在这样的环境中竖立自身的形象,并与城市环境相协调。由于周边环境较为无序,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必要的联系,因此我们以规整的几何形体构成连续,简洁的外轮廓线,整合周边校园的空间关系,并与城市干道形成尺度上的呼应。
北航新主楼规模庞大,但没有采用通常的高层建筑追求竖向沿伸的设计思路,而是运用了周边院落式的布局方式,使建筑在水平方向充分延展,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空间韵味的较为人性化的空间意向。我们将这种空间意向加以强化和发展通过在北立面设置大跨度连接体以及在其它立面设置连廊的方式,使建筑的围合感和整体感更为清晰。运用中国传统建筑景框、对景的设计手法,将学术交流中心和主教学楼置于内庭院的中轴线上,使得建筑的空间层次进一步丰富。
北航新主楼立面风格的确定,建立在对校区总体建筑风格分析的基础上。与北航学校性质颇为统一的总体建筑风格有着朴素、简单、冷峻的特征。而这种简约、内敛的风格对于北航新主楼这样一座尺度庞大的校区新建筑来说是恰当的,也是必须的。在立面肌理的刻画上,我们遵循“形式源于功能”的原则,以最直接、最真实的表现手法去反映建筑的内容。
景观设计
北航新主楼占地面积颇大,其内部庭院面积更超过1ha。在景观设计中,我们对建筑的外部环境与内部庭院采取了不同的设计手法:建筑外部以几何化的绿化、铺装、水池、景观小品为主要元素,塑造出理性化、城市化的景观风格,以此作为建筑与校园环境、城市环境过渡的区域;建筑的内部庭院则采用了极为自然的景观设计手法,茂密的树林,地势自然起伏的草地以及景观平台、飞桥构成了内向、安静、质朴,富有生命力的场所空间。
生态设计
在北航新主楼的生态设计方面我们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由于方案设计恰好是在“非典”结束后开始的,如何设计一座健康的建筑成为我们面临的很现实的问题。北航新主楼是一座规模庞大的教学科研建筑,投资相对有限,同时,运行成本也必须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采用实验性的,成本高的技术手段并不现实。因此,“有效”的生态设计手法成为我们的首选。
首先,在采用院落式平面布局的同时,在每个主塔和副塔内均设置室外中庭,形成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同时,为了确保室外中庭自然通风的形成,在每个室外中庭底层的侧面,均设置了半室外、两层通高的“内庭”,并在其朝向室外一侧安装了可手动调节的控风百叶系统。实践证明,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保证中庭内热压对流的有效形成。
庭院的手法也渗透到学术交流中心的空间设计之中。5个朝向屋顶景观平台开口的“水院”不但为大进深的学术交流中心带来了充分的自然采光,也同时形成了别致的空间氛围。
立体、多层次的绿化景观设计也是北航新主楼生态设计的主要方法之一。与建筑的空间层次相对应,绿化景观被分为3个层次:内庭院、景观平台和7层屋顶花园。内庭院的绿化采用自然风格,以落叶乔木为主,形成大面积的树林;景观平台的绿化景观设计将几何化的绿化、广场铺装、景观小品等元素相结合,既注重近人尺度的效果,也同时考虑了在建筑不同高度观看景观平台的视觉效果;屋顶花园的绿化景观设计则是更多关注于人在其中休憩、放松时的场所氛围。
在北航新主楼的生态设计中还采用了雨水回收利用、太阳能利用、热回收利用等多种生态、节能设计的方法。
由于是设计总包,在设计中,我们与室内、照明,幕墙、电梯等分项的设计师密切配合,尽最大限度地贯彻设计理念、保持设计的整体性。北航新主楼为我们实践“整体建筑”的设计理念提供了一次可贵的机会。
建筑专业:
叶依谦 陈震宇 鲁 晟 刘 竺 臧文远 吴 迪 张 晋
结构专业:
张 徐 韩 巍 朱 鸣 丁 明
设备专业:
张 杰 祁 峰 张
刘 沛
电气专业:
张 野 孙 平 光 彭松龙
作者:叶依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3A2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