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4 15:22:21
序论:在您撰写环境行为学定义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馆藏评估 学科服务 多样化交流模式 共享知识库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96-02
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解决日益增长、内容爆炸的社会信息与读者无法及时有效获取所需信息之间的矛盾。这项原则渗透于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决定了图书馆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图书馆具有巨大的资源价值和教育功能,这已经是被广大读者所赞同的常识。图书馆是属于每一位读者的文化空间,读者可以在这里接触到最前沿的思想,最新的科技,寻找创意灵感,实现交流与合作。图书馆应该成为读者除了家和工作学习单位之外,流连忘返的“第三空间”。但令人遗憾的是,因为某些观念及条件的局限性,图书馆的价值和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图书馆的建设是由物(馆舍)、人(图书馆管理员和读者)、神(馆藏文献所传播的智慧与精神)三者融合、辉映,相辅相成。[1]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关键,既不是馆舍,也不是所藏图书数量之多少和质量的好坏,更不是服务对象,读者只是阅读的参与者。笔者觉得关键应该是图书馆的“馆员”。事在人为,图书馆馆员是整个图书馆活动的主导者。每一位图书馆馆员的素养深浅与眼界高低可以决定未来图书馆发展的走向,与图书馆的自身定位。下面,就着重从“人”的方面来浅谈未来图书馆馆员的能力定位。
1 图书馆馆员自身能力素养建设
首先,图书馆馆员应当是热爱图书馆事业的人,应当是能够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的人,其次,更应当是知识渊博、对当今最新科技有敏锐嗅觉的人,图书馆作为高校教育事业建设的知识输送中转枢纽,应当与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并肩走在发展前沿,但是很多学校的图书馆资源建设乏善可陈,无法满足师生读者的基本阅读需求,馆员配置依然处于教育水平匮乏,难以达到建设高质量图书馆的需求,无法为图书馆发展提供援助力。
以上海健康医学院为例,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战略,推动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于2015年由原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新校是一所新建的市属本科医学院校,而图书馆水平依然停留在专科学校办学水平的要求上,全馆27名员工,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含函授)共21人,其中拥有研究生以上水平员工只有8人。并且馆员老龄化现象严重,使得图书馆更加给人一种“养老院”的印象,缺乏生机活力。馆内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许多人是半路出家,很少有机会参加有关图书馆业务正式专业的培训,甚至对中图法分类尚不明确,不能很好的满足广大读者的基本需求。
面对学校从专科高职学校升级为本科院校的转型时期,图书馆馆员应当重新定位,提高自身素质要求,从学历水平、工作能力上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当代社会,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日益频繁,未来图书馆的馆员首先需具备图书馆专业学科的知识,其次更要在整体素质的提高中注重个性素质的培养。未来图书馆的馆员应该是一本百科全书,或是在某一领域有一定的造诣,可以与读者进行思想碰撞与探讨,可以帮助读者答疑解惑,满足读者不同层次的知识需求。D书馆的未来发展,一定是现实和虚拟相结合的。图书馆不仅在实体设计上,提供了全方位的视觉感受,而且还将通过各种技术,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未来图书馆的阅读、学习和交流,多是通过高科技实现的,针对的人群也比现在更广泛,图书馆馆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来面对未来图书馆的变革。
2 新时期图书馆馆员工作业务的拓展
由于原先学校的定位,师生对于数字资源的需求率、利用率不高,图书馆都还只是保持着传统的“书架+阅览室”的模式,文献数据资源的配套建设不完善。馆内所藏图书因为出版、采购时间差距,采购人员对学校所设置专业领域用书不能及时更新等原因,脱离读者获取最新、有效信息资源的需求,不能给读者提供方便及时有效的环境与服务。馆员都十分擅长于对馆内传统文献资料的处理与加工等工作,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显得知识陈旧老化,思想认识落后,应变能力不强,充其量担当着读者与出版厂商、书商之间“中介”的角色。[2]从汇文系统所统计上海健康医学院2016年借阅率(表1)我们可以看出,来馆借阅人数不足一成,馆内上座率及使用借阅率很低,最终花了大部分的经费,图书馆的资源只能满足小部分读者的需求,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面对学校的转型,图书馆馆员也要与时俱进,从机械化、被动的工作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到师生读者中,通过分析统计数据了解师生读者的关注热点、需求焦点,追踪当下最新文化资讯,不断推陈出新,保证纸质资源的新颖性、精华性。图书馆内各部门相互配合,信息共享,加强馆藏评估的能力,对图书以及数字资源利用率全面分析,合理配比,使财力、物力、人力得到合理最大化利用。
2.1 提升专业水平,走出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
自从有了互联网,很多人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就是“Google it”,而在纽约公共图书馆里有一群“人力Google”,想要知道问题答案,你只需要电话拨打图书馆的“答疑热线”,你的任何问题就都可以找电话那头的人帮你解答。纽约公共图书馆这种打电话问问题的方式已经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了,甚至在谷歌都还没出现时就有。他们专门成立一个名叫“ASK NYPL”部门来负责接听,有10余位图书管理员,每天都在等候着提问者们的来电。每被问到一个问题他们就会立马在图书馆一百多年历史的资料库中搜寻可能能给出答案的书籍或档案。一本本的翻阅,直到找出答案。平均每一年他们会接到超过3万通电话。他们从不限定问题的范围,任何疑问他们都很乐意帮忙解答。能够做到对于读者的需求与疑问时刻在线,及时解决,及时反馈,这是图书馆馆员的基本职业准则。
图书馆馆员最大的价值是基于各类文献、数字资源上提供的收集以及整理的服务。只是坐在图书馆里等待读者前来咨询与建议,是远远不能达到满足读者服务需求这个目标的。未来图书馆馆员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走出图书馆,走向教育前线,融入老师与学生的课堂,积极互动,为学校各系部教育提供“一对一”或“一对多”式文献检索、信息采集的专业化“学科服务”。“学科服务”是以读者用户为核心,图书馆学科馆员为载体,依托图书馆提供的公共信息资源,面向特定机构和用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知识化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机制,是教学科研的信息保障与支持。[3]图书馆馆员应积极主动深入各学科内部,根据用户所反映的问题、关注的焦点等搜集、预定、检索所需相关学科资料,并对手头现有资源及时进行评估、整合、取舍、反馈,提供个性化、多层次的服务,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率。
2.2 未来的图书馆,不为藏书为交流。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曾在2015年4月对两千多位读者发起调查,在被问及“图书馆撤出部分纸质书及书架,改建技术中心、会议室及文化活动室”的意见时,30%的受访者表示赞同,反对者占25%,而2012年的同题调查中,反对者多达36%,远超20%的赞同者。此外,有64%的受访者反对缩小图书馆的面积,认为应该把过去用于藏书的面积,更多的用于讨论交流、体验学习。[4]未来图书馆应加强对各种形式馆藏资源的数字化,提供更加便于读者的新界面,通过订购、开放获取等方式提高电子资源的可用量,最大限度的提高订购价值。[5]在搜索引擎时代,面对越来越庞大的移动设备用户群体,可以推行“电子书包”计划,引进新的阅读方式,使用新技术,追求个性化定制的信息获取方式。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不断深入,图书馆将更加开放,其管理与服务也将更加多样化。当然,无论图书馆的形态和内容发生何种变化,其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的基本职能即不会改变,纸质的图书占有比重应该逐年降低,但要做到“少而精”,可以为实体图书建立远程密集书库,方便有需求的读者借阅,将空间留给开放式交流。
未来图书馆就是充满创意的共享知识库。图书馆要成为社会信息共享和知识交流的公共平台,必须转变观念,打破围墙。林肯大学图书馆馆长Penny Carnaby 女士提出LTL( Library,Teaching and Learning)的创新转型计划 ,它将图书馆原有的资源储备与学校提供的教育培训以及先进学习技巧等功能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全新的、更加开放的、功能更强大的知识共享空间。[6]开放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主基调。城市图书馆将成为知识、学习和交流中心,它不局限于传统的书籍,也不仅仅是阅读,它培养着市民的多元化的素养,形成各类社群互动和对话的空间。已经有不少新形式图书馆出现,如英国伦敦的“概念店”、美国田纳西州的图书馆“创客空间”、芬兰赫尔辛基市图书馆的“城市办公室”等,如今人们流行“联合办公”,让分散的知识资源,集中在一起进行交流和切磋,而当图书馆加合办公之后,这种思想分享将上升到新的高度。传统的图书馆进行的是“信息――读者”交流模式,随着图书馆的不断发展与提高,要出现多样化的交流模式,比如“x者――读者”模式、“馆员――读者”模式。在这种新型的图书馆模式下,馆员不能以管控的方式来管理图书馆,而是要创造一种人际交流和信息交流的良好环境,让人与人、人与信息的交流始终处于活跃和畅通的状态。图书馆馆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思想交流的组织者、传业授道解惑者。
3 结语
曾任上海图书馆馆长的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吴建中说:“今天的图书馆正在发生一场革命。”第一代图书馆以藏书为主,第二代图书馆以外借为主,今天的图书馆正在向第三代迈进,将以人与人的交流为主。[7]图书馆丰富的馆藏、优越的知识和人文环境、以及可接纳所有有需求读者的定位,为图书馆成为文化交流中心提供了可行性。图书馆是最理想的社会交流的执行机构。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进步,作为未来的社会交流中心,图书馆的社会交流形式将日益衍生出很多与时俱进的、符合广大读者需求的形式。未来图书馆具有社流的“新身份”,未来图书馆的作用,是文化传承、学习共享和创新发展。也许未来的图书馆,已经不再局限于某处场所的实体概念,更是应用于虚拟空间中学习、交流、体验的技能与活动。
未来图书馆的馆员所扮演的角色将更加的重要,分工更加细致,对自身能力的要求也非常的专业性,需加强用户导向服务,拓展了各种新功能。 “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不应成为纸上谈兵,应当是未来图书馆馆员自我发展定位的指导方针。
参考文献:
[1] 渠春阳.也谈绿色图书馆――兼与武春福先生商榷[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3):49-50,63.
[2] 王著.生态图书馆定位的思考[J].现代情报,2014(4):29-32.
[3] 吴建中.开放交流合作――国际图书馆发展大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5):4-8.
[4] 周九常,付永华.现代公共图书馆社会整体形象定位[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3( 4):3-8.
[5] 李明华.论作为交流场的图书馆――兼谈基础理论研究问题[J].新世纪图书馆,2012(12):7-11.
[6] 梁灿兴.新知识交流论_下_图书馆是私域交流与公共交流连接的枢纽[J].图书馆,2014(2):1-3.
中图分类号:D919.3、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12-00857-01
暴力犯罪案占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案例数的比例较大,其暴力行为多在精神病性症状支配下所为[1,2],掌握精神病患者与精神正常者不同的作案规律和特征,是鉴别是否由精神病症状所致暴力犯罪的基本要素。本研究探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特点及相关因素。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1982年1月至2005年10月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司法鉴定室鉴定的暴力犯罪案例153例,占全部案例的27.42%。其中凶杀案58例、伤害案48例、抢劫案26例、案14例、纵火案7例;鉴定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者55例,心境障碍23例,精神发育迟滞21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14例,其他8例,无精神病者32例。选取鉴定为精神分裂症者和无精神病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精神分裂症组男44人,女11人,平均年龄33±10岁;无精神病组男27人,女5人,平均年龄30±10岁。两组在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一贯表现、案型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
1.2工具 按自制的统一表格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特点、鉴定案由等项目。暴力行为的范围为凶杀案、伤害案、抢劫案、案、纵火案5类。
1.3统计方法 进行χ2 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
2结 果
2.1 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无精神病者鉴定资料的对比分析
表1显示两组在诱因、动机、预谋、先兆、隐蔽性、环境辨认、自我保护、时间、场所、伤害对象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2.2 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无精神病者暴力行为的回归分析
以精神分裂症为因变量,以性别、诱因、动机、预谋、先兆、隐蔽性、环境辨认、自我保护、时间、场所、伤害对象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最终有动机等4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表明,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与环境辨认、先兆、动机、自我保护等因素密切相关。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精神病理因素如幻觉、妄想、逻辑推理障碍、情感不协调等对其辨认和控制能力的影响,使其危害行为具有如下特点:缺乏动机、目的,对时间、地点往往不加选择,缺乏自我保护[3]。
综上所述,暴力行为的发生,既有社会的因素、个体的心理因素存在,也有病理的因素存在。并非所有符合“精神分裂症'这一临床诊断的被鉴定人全都具有相似的暴力攻击行为特征。因此,在诊断的基础上全面结合作案时的环境、被鉴定人的特质以及当时的生理状况等,才有可能对个体的责任能力作出较客观和科学的评定。
参考文献
1 林红,韩臣柏,孙涓,等.1979~1998年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的分析.中华精神科杂志,2000,33(4):243-245.
2 赵健聪,郑瞻培.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现状的研究.中华精神科杂志,1999,32(1):53-55.
【关键词】学习;消费者学习;消费者学习理论
一、引言
(一)学习的定义
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我们不得不随时充电学习。“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已经成为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伴随我们生命的全过程。那么如何定义学习呢?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较持久的变化过程。这是广义的学习概念,包括了人类和动物的各种学习形式。而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经思维活动而自觉、积极、主动地掌握人类历史的社会知识经验以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1]
(二)消费者学习的定义
从心理学的定义引申到消费者行为学中,学习是消费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事实上,消费者的行为很大程度是后天习得的。消费者学习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使用商品的过程中不断获得知识经验与技能,不断完善其购买行为的一个过程。更具体来讲,是“消费者在市场交易和消费的过程中,由于自利本性的内驱力所使,对产品、服务以及各种市场行为的刺激、诱因、反应和强化的互相影响而获得的,用于指导未来购买或消费行为的经验和知识。” [2]消费者学习是处于商品、广告刺激与购买反应之间的行为,人们无法直接对其评估,因而只能通过消费者行为和知识来推测其学习程度。消费者学习是打开消费过程“黑箱”的重要工具,是理解和实践市场营销顾客导向理念的逻辑起点。因此,深入研究消费者学习理论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消费者,更好地打开消费过程的“黑箱”。
二、学习的分类及消费者学习理论溯源
在心理学视野中,关于学习一般被分为两大流派:行为学派和认知学派。行为学派学习理论各种学说的核心观点是: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的经验的过程,是由此到彼的联结或联系。认知学派则将学习视为个体积极主动地形成新的完形或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进行了复杂的内部心理加工。
[1]资料来源:张旭东,欧何生.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P203-204
这是心理学中对于学习理论的分类,而在消费者行为学中,各种学习理论被应用到营销上,影响着人们的销售行为。消费者行为学中对于学习理论的应用,分为高介入状态和低介入状态,高介入状态的学习是消费者有目的地主动地处理和学习信息。低介入状态下的学习,则是指消费者没有动机处理和学习信息[2]。行为学派的学习理论一般包括经典性条件发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图标式机械学习和替代学习或模仿,而分析性推理则属于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概述
[2] 德尔I.霍金斯,戴维斯L.马瑟斯博,罗杰J.贝斯特. 消费者行为学[M].符国群等译(原书第10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年:286
尽管上述理论在回答学习动机时有很大差异,但研究者都在试图回答“刺激―反应”或认知模式这一重要命题。具体来说,经典性条件反射专指运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既定关系”,使消费者学会了对于不同刺激做出相同反应的过程。操作性条件反射主要在强化物的功能和强化时间上与经典条件反射相区别,它通过对消费者某种反应进行强化,使人们在遇到相同情况时,就会产生同样的反应,即消费者塑形过程。图标式机械学习是指在没有任何条件作用下,消费者对两个或者多个概念之间建立联想。替代式或模仿学习是指消费者不仅可通过体验来学习,而且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另外还可运用想象,预期行为的不同后果。认知学习的最高级和复杂形式就是推理,在推理中,个体对已有的信息和新信息之间进行构造和组合,以进行新的思考,从而进行决策。
三、消费者学习理论的研究应用
在有关消费者学习研究中,学习强度、消退、刺激泛化、刺激辨别和反应环境等概念也得到了重视。一般来讲,所学材料越重要,学习强度越大,学习越快而且记忆就越持久。消退的发生则与最初的学习强度呈负相关关系,即学习的内容越重要,强化越多,学习对消退的抵制就越强。刺激泛化是指由某种刺激引起的反应可经由另一种不同但类似的刺激引起。反应环境是影响信息提取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提取过程能否成功取决于当初的学习质量以及提取环境与当初学习的相似性。
有一部分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应用了心理学学习理论的行为学派中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和认知学派中推理想象理论。
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给予连续强化,即每次正确反映中都给以强化物,个体对正确反应的学习速度很快。但当强化物不在出现或中止强化时,正确反映的消退速度也快。相反,如果强化是间断性的或部分的,既不是对所有正确反映而只是对部分正确反映予以强化时,虽然最初对正确反映的学习速度较慢,但在强化物消失后,行为消退的速度也比较慢。在营销中,给与顾客奖券、奖品或者其它促销物品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增加产品的销售,但当这些手段消失后,销售量马上就可能下降。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品牌方面的研究,认为品牌形象是建立在消费者对品牌的间断性体验的基础上的,是消费者在长期的消费体验中经过点滴的积累逐步形成的,因此,构成品牌形象的各种联想和象征含义也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可能逐步消退。
(一)应用了行为学派中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强化―联结理论进行消费者塑性的如下:
[关键词]文化 群体特征 环境行为学
[中图分类号]J5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090-02
文化在环境行为学脉络中至关重要,这种重要性表现在包括环境设计在内的许多领域中。如:发展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发育障碍学、语言发展学心理咨询、教育学、心理学、运动、经济学商贸、组织行为学、工作与就业、市场营销与广告产品开发与包装、法学、政治学、军事战略与安全学、第三世界发展学(经济、社会与物质)、精神病学、问题、普通医疗保健研究、人类生态学,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老龄化研究等。
环境设计与诸如此类的许多学科都有可能建立联系。例如对不同群体进行医疗保健研究,将涉及理想、价值观、生活方式、宗教、性等变量。这种关联也意味着设立特殊医护制度的需要。在设计中,有时还要考虑传统医学和巫医的可能影响。此外,医疗设施(如诊所和医院等)的设计恐怕也要因群体而异。
群体特征因为具有文化性或受到文化影响而不同,从而可以使相似的环境对不同人群产生殊异的作用。譬如原住民被迫迁移,或令游牧民族定居都会带来严重问题。高层公寓对某些人群而言殊为不适,却与另一些人群颇为相合。密度和拥挤对不同人群的意义完全不同,故而不能以相同的标准来衡量。单位面积内的住宅数,抑或每户的人口即使相近,但由于对其评价相距霄壤,结果也就不一样了。氛围也在环境对人的影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许多因素都与文化相关。例如,文化变迁的速度就显得举足轻重,因为文化突变往往会产生问题。群体的“认知距离”也是一项,由此可知定居人群要比游牧民族更易城市化,移民也容易发生在文化更为接近的情况下。氛围的另一个重要变量称为“弱势”,从而是临近生存极限的,它与上述两项亦不无干系。
“弱势”是一个专业术语,它指的是年龄、疾病或剧烈而破坏性的文化与社会变迁迫使特定人群去适应殊异的生活方式、工作和时间安排等,故其可用资源比常人少。以上弱点使他们在应对抑制性环境所强加的额外要求时,力量更显单薄。这些要求对强势人群无伤大雅,却会对弱势人群造成伤害,因为他们早已到达甚或超出了能力的极限。由此可见,环境对弱势人群的影响更甚。因为他们或者无力摆脱不适环境而寻找出路,或者无法仰仗各种相沿成习的社会与文化机制。在这种情况下,环境更迫近生存极限,也就更需要高支持力(甚至是“修复性”)的环境。需知环境的支持力往往是间接的,并通过文化的社会及其他表现或要素体现出来。
有关环境行为学的范畴问题还有一种表述:环境行为学是有关场景、地点、用户群和社会与行为现象的学科。因为这种表述可以由上述三个基本问题衍生出来,所以我认为它的基础性更强。就眼下话题来说,更重要的是这三个问题全部都与文化相关。各式各样的群体将大千世界细分为不同的领域与场景,并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利用。用户群往往经由“文化”来定义,这种定义方法也最有效用。同时,许多社会与行为现象也同文化相关,受其影响或由“文化”来定义。
到目前为止的探讨表明,问题的关键似乎在于群体。例如用户作为一个群体就与设计群体截然不同,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差异造成了设计的多种可能性。而用户并非只是一群,它可以由各种不同特征分作许多群体,而这些特征则对具有文化针对性的环境设计举足轻重。相对上述文化的普遍重要性而言,这就涉及到文化在环境行为学领域的特殊重要性。针对相关群体属性的研究并不完备,而那些设计乃至环境行为学中常见的内容(如老人、儿童、病人、第三世界城市贫民等)却因过于宽泛而于事无补。
纽约的波多黎各移民,他们重新设计了自己居住的廉价公寓。这些公寓是依据建筑标准建造的,因其户型小而配备了经济型厨房。然而对相关活动的分析发现,这一特定场合需要大厨房,因为在女客面前以特定的方式烹饪可以确立妇女的等级地位。这里的烹饪实为一种表演,其间强调的是烹饪中的劳作。与此同时,一大群人也得到了招待。大厨房的必要性还在于许多厨具的陈列也有助于确立地位。最初设计的经济型厨房在此完全不合时宜,因为那是盎格鲁移民的文化表现。对他们而言,食物就像变出来一样,看不到烹饪的过程。印度人和新加坡等地的印度移民中,洁净法影响了厨房和其他空间的关系。正统犹太教要求分隔肉食与乳品,致使所有的厨具都要分作两套;摩门教徒则和许多同样是一夫多妻的传统非洲群体一样,为每位妻子准备一间厨房。
如前所述,烹饪的所有变化都与场景直接相关,并对相关场景产生影响。这种场景可以是单一或多个场景空间的组成部分,一个独立的组织,或在冬日成为居所组分、夏日则与之分离。它或者是露天的,或者在住宅中被墙体界定为“厨房”,而厨房的概念本身就具有文化针对性。“厨房”之产生也印证了此前的观点:一般来讲,当社会更趋复杂时,专门场景的数量将有所增加。厨房的面积、属性和组织明显随烹好的潜在因素而改变,如独特的烹饪方式、相关的活动以及烹饪的意义等。
仅就烹饪这一种活动,还可以深人剖析并列举出更多的实例。而其中的要点则是生活方式和活动的潜在因素易于同建成环境和设计挂钩。故而,伴随着生活方式和意义的变化,厨房也会发生变化。其关键点在于生活方式和活动的潜在因素为建成环境的组织提供了诠释,从而更方便地与设计联系起来。无论活动看来怎样简单,都有这样的效用。
同样,起居室及其面积、重要性和仪式性也随着活动的潜在因素而变化。起居室被当作“圣所”时需要远离人口,而正对起居室的人口设计就不合适了。在丹麦的风土建筑露天博物馆里有一个很小的船长别墅,其中一半都被难得一用的仪式性起居室所占据。而美国目前在住宅面积渐增的同时,起居室却趋于消失,甚或仅剩下一丝痕迹。正如波士顿的波多黎各移民那种具有文化针对性的“审美情结”那样,起居室的布置方式亦可成为身份的象征。
综上所述,活动潜在因素突出的变异性造成了相关场景的多样性以及包括活动系统在内的场景构成的多样性,进而导致居所类型等环境的变异性。作为对活动系统潜在因素的回应,环境也同与“文化”联系最密切,受“文化”影响最深的因素息息相关。
除活动的潜在因素之外,“文化”的各种表现和要素也是环境变异性的诱因。规范乃至准则的变异性就是这些表现中的一种。例如因文化而异的人体测量标准不仅取决于身材,还与活动的实现方式息息相关。在楼梯设计(踏步高宽比)、储藏室、整体与特殊房间的推荐温度和声光环境标准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同样是科技上高度发达的领先国家,对最高难度的视觉作业而言,美国的推荐照度标准要比瑞典、芬兰和瑞士高出10到20倍。类似的,香港人认可的住屋密度要比美国高出40至50倍,而美国又与西欧国家大相径庭。各国最起码的人均空间大小也千差万别。故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高密度”的含意全然不同。由于“拥挤”是对基地与住宅内部特殊密度的否定评价,“文化”便在密度与空间标准的定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化的上述作用可以经由不同的方式与机制来完成,其中包括对渴望与厌恶的交往之界定,比如亲属或是陌生人。对亲属的定义也因文化而异。人们采用的各种防卫方式亦为变量,其中包括物质元素,或按时间、习惯和有关交往的规则来组织活动,也就是隐私机制等。特定场景构成的引入也会极大地改变对拥挤的评价。
【参考文献】
[1]G.T.摩尔.环境设计研究指南.PRAEGER出版社,2005.
[2]J.沃尔顿.变化中的城市:市区条件研究.ATLYN与BACON出版社,2001.
[3]A.拉普卜特.城市形态中人的因素.PERGAMON出版社,2003.
【关键词】顾客契合 共创价值 互动
一、引言
经济学人智库(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2007年报告《超越忠诚:迎接顾客契合的挑战(Beyond loyalty: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customer engagement)》,认为在当前多渠道和多媒体时代,竞争优势不再简单依赖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价格,而是需要与顾客建立一种亲密的长久关系。
顾客契合(Customer Engagement)的提出顺应了新时代的要求,Web2.0时代人们的社交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企业与顾客之间不仅仅是创造商品和消费商品的关系,消费者使用商品的同时还可以借助互联网与企业发生联系随着服务主导逻辑取代商品主导逻辑,顾客被视为价值的共同创造者,企业只有与顾客建立互动、紧密和持久的关系,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二、顾客契合起源
在市场营销之前,契合已经在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和组织行为学等领域被研究过。在教育心理学,学生契合是学生接受老师的指导帮助并获得成绩的关键。此外,在提高契合水平可以提高生产力和盈利能力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许多组织测量并打算优化他们的雇员契合水平。但是,契合是在特定背景下的概念,解释这一概念需要考虑到潜在的变量。
在社会心理学中,Achterberg等(2003)把社会契合定义为契合主体参加社会活动并与他人相互影响时对社会刺激主动参与的,充分反应的感觉。在教育心理学领域,London,Downey&Mace(2007)把学生契合定义为学生在学术上的投入,积极性和对学校的承诺,他们感知到的心理上的联系,舒适和对学校的归属感。组织行为学中,Saks(2006)把雇员契合定义为员工在工作中投入的感知、情绪和物理资源的数量,这些数量因员工从组织中接受的经济和社会化情绪方面的资源数量的不同而不同。
三、顾客契合的概念
尽管契合早已在不同学科中已经引起了广泛注意,包括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但是出现在营销学的文献中却是最近10年(Brodie,2011;Leeflang,2011)。在这些文献中,契合被认为是对顾客行为结果包括顾客忠诚,具有非常强的预测和解释能力的概念(Avnet&Higgins,2006a,b;Pham&Avnet,2009;Schau, Mu iz&Arnould,2009)。
Hollebeek(2011)将顾客契合定义为顾客与品牌相互作用过程中认知、情感、和行为活动方面受个体动机驱动的、与品牌相关的、随情境变化的心理状态。Hollebeek在自己的实证研究中将顾客契合定义为与品牌交互过程中顾客认知、情感、行为上的投入水平。Brodie(2013)认为顾客契合是包含认知、情感、行为的多维度概念,在品牌社区内反复契合过程中契合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相关转换中处于中心地位。
Patterson,Yu,deRuyter(2006),Vivek,Beatty,Morgan(2010
),Hollebeek(2011),Mollen&Wilson(2010)都认为顾客契合包含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在开发顾客契合定义的过程中,都参照了相关学科的文献(比如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王高山认为顾客契合是顾客根据其需要、兴趣和消费体验等因素从心理上对某品牌的亲近、依赖、忠诚及保持长期关系的意愿,在行为上表现为参与一系列与该品牌有关的活动。它具有“忠诚”、“持久关系”、“共创价值”、“参与”和“互动”等内涵与特征。“契合”的顾客会发表评论、参与设计、向他人推荐以及重复购买,进而与企业共创价值。
四、顾客契合的构成维度
对于顾客契合的维度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单维度和三维度观点,单维度观点认为顾客契合主要表现为行为方面,即顾客契合行为或顾客行为契合;三维度观点认为顾客契合是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的概念。
根据顾客契合的定义,顾客契合的构成维度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Patterson(2006)从工作契合的角度,将专注、奉献、活力和互动定义为顾客契合的维度。专注指的是顾客对契合对象在注意力方面的集中水平,包含了顾客契合的认知维度。奉献指的是顾客感觉到自己属于契合对象的程度,与顾客契合的情感维度类似。活力和互动可以看成是顾客与契合对象相互作用过程中投入的精力,与契合的行为维度类似。
五、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的研究,首先,可以进一步开发顾客契合的相关概念,或者营销中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契合概念,对于的顾客契合不同对象契合的定义是否会发生变化,这一点需要在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并通过相应的实证研究加以验证。其次,实证检验并确认已提出的三重的顾客品牌契合概念和它与其他营销学概念的相互作用关系需要在该领域进一步研究。最后,关于顾客契合的驱动因素的研究目前还较少,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哪些变量会成为顾客契合的前因变量。
参考文献:
[1]于洪彦.21世纪营销职责与新营销管理框架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1,(08).
[2]王高山,于涛,张新.电子服务质量对用户持续使用的影响:顾客契合的中介效应[J].管理评论, 2014,(10).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 绩效 内部控制 企业层面控制 人力资源控制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规律,以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从而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组织行为学理论重点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系统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组织行为学在银行业中的应用来说,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绩效,健全内部控制建设,使得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更加完善有力,从而促进银行实现自身的发展战略。
本文所称绩效,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为落实监管要求和自身发展战略,通过建立考评指标、设定考评标准,对考评对象在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风险状况及内控管理进行综合评价而产生的成绩和效果的体现。绩效不仅体现在员工,也体现在员工所在部门,当然,最终必然体现在整个银行。
内部控制在本文是指银行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皆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它的目标是合理保证银行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内部控制分为企业层面控制和业务层面控制两大类。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规范了与内部环境直接相关的控制有五个方面,分别是组织架构控制、发展战略控制、人力资源控制、社会责任控制和企业文化控制。本文将针对其中的人力资源控制和企业文化控制做相关风险控制分析。
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剧烈变化,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型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由此带来的压力,不仅体现在组织外部的环境方面,也反映在组织内部的管理中。科学地掌握和运用组织行为学的激励理论,对于调动员工潜在的积极性,完善银行的人力资源控制和企业文化控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传统激励理论在银行内部控制中的体现和提升方法
传统的激励理论可以理解为需要理论,该理论通过对激励的核心内容――需要的探讨,寻求影响组织成员动机、行为和目标的内在要素,从而为激励措施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下文结合传统需要理论的主要构成理论,针对性的揭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一)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层次发展模式,对于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需要的相对强度之间的关系要素做出了直观性的描述。尽管该理论并没有被普遍证实,但是从该描述得出的重大启示和指导作用可推,银行员工也存在着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的层次性满足需要。生理和安全属于低层次需要,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属于高层次需要。
目前国内中小型商业银行对于普通员工的激励,绝大多数还处于低层次需要的满足,对于员工的社会属性、尊重表达和自我实现几乎很少涉及。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小银行对激励制度规划的缺失;二是企业文化尚未建立、不健全或是形同虚设;三是经营单位高级管理人员推动乏力;四是经营压力较重而忽视了对员工高层次需求的关注;五是普通员工对高层次需求的诉求通道的不畅。
中小银行普遍有如下情况存在:一是认为提供适宜的工资、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各种福利,通过签订合理的劳动合同书、缴纳社会保险及建立良好的退休金制度就是对员工激励的较好体现,员工享受这些需求后,就应该按照组织统一安排来奋力工作,不应有其他非分之想。二是员工入职之后的激励、晋升等事项主要由较为单纯的经营业绩和组织考察来决定,有甚者更是存在权利层主观评判和暗箱操作等行为,鲜有体系化的制度可循。淡化了对管理水平、风险管控、合规文化和措施、发展转型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三是管理者往往忽视与员工之间的交往,漠视员工团队意识的培养和认同感教育。另外,对员工潜能和参与决策的积极性的调动也少见踪迹,而更注重的是对他们机械性的、程式化的操作能力的锻炼。从一定程度上看,这也是对于整体素质较优的银行员工资源的一种浪费。
笔者实践认为,在生理及安全需要得到较好保障的同时,关注员工职业生涯建设,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约束机制(诸如增加考核体系中对于员工创造力(如产品创新和流程优化等)和决策力的鼓励政策、考核经营单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建设有竞争力的晋升及奖励政策),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多层次的缓和经营压力,增强管理者职业教育培训,建立良好的员工诉求通道,都会对提升银行整体绩效,有着意想不到并且意义深远的影响。
对需要层次理论的深入了解和应用,将使得人力资源控制中诸如人力资源激励约束制度不合理、人才流失等风险以及企业文化控制中缺乏积极向上的文化、企业缺乏凝聚力和竞争力等风险得到良好地修正。
(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三种:成就、归属和权利。有着成就需求的人渴望卓有成效地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他们乐于干出一番事业,乐于挑战,愿意承担责任,喜欢表现,对于成功有强烈的渴求。有归属需求的人希望与人为伴、归属于某些群体。他们关心别人的感受,愿意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有权利需求的人渴望控制其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喜欢施加影响,他们寻求领导岗位,喜欢与人争辩并健谈、直率,善于提出问题和要求。
每种需求的人正如作画用的颜料,各有所向。树叶通常要用绿色,太阳通常要用红色,天空通常要用蓝色。同样,在人力资源应用方面,如何将不同需求的人用在最适合的岗位和工作上,是中小银行管理中的短腿和不足。在现实工作中,通常的用人方式只考虑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领导评价,对于深层次需求方面的设计、遴选和应用则较为薄弱。
对于一家银行来说,各方面需要的人都是有价值的,应该合理搭配。归属需要强的人有利于在组织中建立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相互合作。不仅人资部门、工会、培训部门等协调性部门需要,每个职能单位最好都有这样的人员安排。成就需求强的人和权利需求强的人对组织也是必要的,特别是对于一些项目开发以及临时性的公关课题来说,有成就需求强的人的不懈努力,有权利需求强的人的有效组织、控制、协调、领导和施加影响,对于相关工作的顺利推进和绩效的产生不可或缺。
对成就需要理论的深入了解和应用,将使得人力资源控制中诸如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开发机制不健全以及企业文化控制中缺乏开拓团队、缺乏团队协作等风险得到良好地修正。
二、积极组织行为学在银行内部控制中的体现和提升方法
积极组织行为学由鲁森斯于2002年正式提出,强调对人类心理优势的开发与管理。与传统组织行为学将研究领域的重点放在解决组织内部管理矛盾的问题上所不同的是,积极组织行为学更关注于如何更有效地解决冲突、压力和工作倦怠;改进不良的态度和对组织变革的抵制;如何激励那些处于边缘状态的、缺乏工作动力的员工等。
组织行为学家根据鲁森斯等人对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研究证明符合积极组织行为学定义标准的最具代表性的积极心理状态变量,包括自我效能(自信)、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和情绪智力五个范畴,并证实它们能够直接影响领导效能和员工的工作行为、工作态压和工作绩效,并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绩效和持续性竞争优势。
同样,这对于研究和完善企业层面的控制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对于解决人力资源控制中诸如经营效率低下、开发机制不健全以及企业文化控制中缺乏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等风险给予良好地修正。
笔者将针对上述部分积极心理状态变量做出解读,揭示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一)更加注重加强员工自我效能建设
高的自我效能感通常会伴随高绩效表现。中小银行事多人紧,加之行业的特殊性,对人员基本素质的要求与一般行业相比更高。在员工的选拔及职业培训工作中应该更加关注员工的自我效能及相关潜质情况。
(二)促进员工对于希望的坚持
高希望者在面临困境时,社会适应性较好,同时还会尝试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银行管理者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员工对于的希望的坚持力,通过培训及综合考评等手段,对不同类型员工的坚持力实行阶段性的鼓励。
(三)倡导对员工情绪智力的关注
戈尔曼指出,个体在工作上能否取得成功与情绪商数和情绪能力关系密切,其影响是IQ的两倍。高情绪智力可以帮助银行掌握员工或客户的情绪,发生争议或有分歧时能妥善处理,进而实现工作目标,提升组织绩效。
参考文献:
[1]陈兴淋. 组织行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78-96)
[2]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 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187-204)
[3]曾晖,赵黎明. 组织行为学发展的新领域――积极组织行为学[N].北京: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7(3)
[关键词] 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
一、《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2001年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教育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再次强调,要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课程的数量。双语教学的开展是加快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是现代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作为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组织行为学具有综合性、权变性和互动性的特点,而对《组织行为学》实施双语教学意义在于:
1.双语教学开创了全新的“教”与“学”的思路。学生通过对原版教材的提前预习及仔细阅读,授课老师通过对英语原著进行英语解释,让语言由一种工具演变为一种思维方式,以英文的思维方式思考国外的原著学科,不但在学习、理解和消化方面更直观、更接近,而且更易掌握专业术语和模型分析。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适应国际经济和技术要求的复合型人才。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基本上是应试教育,缺乏听说能力的训练,双语教学的一个优势是,让学生在掌握《组织行为学》课程内容的同时,通过专业的原版英文教材扩充词汇量,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这种学术和商务语言,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地了解和掌握专业领域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3.有利于推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双语教学和原版教材的引进,教师了解了《组织行为学》最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这有利于实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更新,做到教学工作的与时俱进。
二、《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
1.教学目标设置
Organizational Behavior是我校本科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农经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组织行为学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企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Organizational Behavior双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组织行为学的体系;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掌握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方法;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组织中个体、群体和组织的行为;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及日后的实际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2.教材及教学手段
双语教学在我校处于发展阶段,对于教学中运用“双语”的具体要求和做法等许多方面都在尝试和摸索中。为了确保“双语”真正发挥作用,通过使用完整的原版教材,教师和学生可以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外语,这是在课程中指定其他外文文献或外文教材(部分章节)作为补充阅读或教学参考所无法替代的。我们选用了Stephen P. Robbins,Organizational Behavior,清华大学出版社,一书作为指定教材。《组织行为学》的教学从一开始全部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整齐、美观、生动的课程内容展现,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升了教学效果。同时要求学生用外文完成课后作业和参加考试,即教学过程中的书面交流100%使用外语。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使用外语60%以上,鼓励学生用外语回答问题和参加讨论。
三、关于搞好《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1.注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师在双语教学中可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讨论式教学法等;通过灵活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能将部分现实生活和管理实践引入课堂,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身临其境地面对一系列管理事件和问题,将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践,这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其相互交流与沟通,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有着积极性的影响。
2.利用学科特点适时地培养学生兴趣
《组织行为学》教学过程是非常有趣而生动的,它的每一个专业术语,每一个知识定义都来自工作、生活、学习,甚至任何环境中,本门课正是通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些学科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另外还可根据学校条件,适时适当的开展环境模拟或是外出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实践活动和根据具体情况模拟出来的场景,能更生动的使学生除掌握课本理论外,掌握实践技能。
3.学校应搭建利于双语教师教科研水平提高的平台
学校应搭建一个适合双语教师交流、互动,发挥和展示自我的一个舞台,不仅在教学上体现优秀的教师风采,同样也需要在科研方面结出累累硕果,创建出一流的双语教师团队。
双语教学的开设及实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功,当然这里所指的成功即是学生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教师同样能上升到一个崭新的教学高度,这便是这种教学模式开设的成功所在。因此,双语教学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我们探索。
参考文献:
[1]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孙玉芳:高校课程考核管理实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