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网络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4-02-24 15:22:20

序论:在您撰写网络现象的成因及对策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网络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第1篇

关键词 网络成瘾 危害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0106-02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学生可以在网上搜集到大量的学习资源。但是如果不能正确的使用网络,可能会沉迷于网络,对学生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危害。

一、网络成瘾给学生带来的危害

1.荒废学业。有些网络成瘾的学生为了上网会想方设法的旷课,他们缺乏正确的观念和意识,整日整夜的上网。这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业,学期末可能会考试不及格、留级甚至退学等。白白浪费了美好的青春时光,荒废了学业。

2.影响人际交往。学生在网络中得到心理满足,得到认可,会越来越封闭,表现为与人们的沟通越来越少,朋友越来越少,生活越来越封闭,人际交往能力越来越差。

3.影响身体健康。网络成瘾,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不活动,缺乏适当的锻炼,会使免疫功能降低,诱发种种疾病。不仅会导致忧郁、腰酸背痛、食欲不振、腕关节综合症、背部扭伤等不良身体反应,还会造成视力下降等。这些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都极为不利。

4.影响心理健康。长期沉迷于网络的学生,生活在自己的网络世界里,集体观念淡漠,容易自我虚化,整天想入非非,心理不健康。网络的虚拟世界给这些学生带来了极大地心理满足,使他们对网络更加沉迷,从而对现实生活不再满足,导致脾气暴躁,沉默寡言,对身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此外,网络成瘾还会给学生带来不安、焦躁的情绪。更为甚者会导致失眠、思维迟钝、抑郁等症状。这些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自然不能正常地学习和生活。

5.影响家庭。家长花钱供孩子读书,但是有些学生不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大肆的挥霍时光,给父母的心灵带来了创伤,给家庭带来了阴影。而且网络成瘾的学生为了支付高额的上网费用向父母要钱,给家庭带来了经济负担。

6.危害社会。网络成瘾的学生由于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可能会为了筹集到上网费用不择手段,危害社会,比如进行敲诈勒索、偷窃抢劫等犯罪活动。导致社会不稳定。

二、解决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对策

1.学校要强化干预。强化干预分为两种,一是奖励,一是惩罚。针对网络成瘾的学生,如果发现他们有减少上网的倾向时,学校要及时给予奖励和表扬。倘若网络成瘾的学生在网络里越陷越深,就一定要给予处罚,比如记过处分等,及时的纠正错误,以防他们越陷越深。

2.教师要加强网络思想教育。教师必须要针对学生加强网络思想教育。学生处于成长发育期,对于新鲜的事物或者社会上的诱惑没有分辨能力,极有可能犯错误。因此,作为教师,要提高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来搜集学习资料、分享学习资源、帮助提高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在平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身边的事例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网络法制意识,增强学生网络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提高对网络陷阱的识别能力,正确使用网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网络真正为学生服务,真正的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3.转移学生的兴趣。由于网络成瘾的学生学习劲头不足,学习成绩差,对学校生活已经失去了兴趣,因此,学校以及教师必须根据这些学生的发展现状进行个性化的培养,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把兴趣从虚拟网络世界中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培养他们的生活学习热情,增强集体意识,培养优秀的个人品质,以此促使他们的健康成长。

4.增强学生的信心。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尽量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尤其是对那些网络成瘾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学生灵活性和聪颖度并不逊色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给与他们肯定,找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帮助网瘾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逐渐地使之产生自信心。

5.加强学校与家庭的相互沟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家庭安装互联网呈现激增态势,很多学生从小就接触到了网络,并对网络的使用十分熟悉。作为家长,要时常提醒孩子适度上网,严加管教,杜绝孩子网络成瘾。当学生进入学校后,缺少了父母的监管,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为网瘾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学校一旦发现学生有网络成瘾的迹象,在对学生长时间上网的行为制止的同时,还要与家庭多沟通,共同监管学生上网。学校要提醒家长在学生假期回家后,不要因为工作繁忙而放任了学生上网的行为,此外,还要让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不乱花钱,从而会减少上网所花的费用,降低学生使用网络的频率,杜绝染上网瘾。因此,加强对学生网络成瘾的管控,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的努力,需要学校与学生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总之,要杜绝网络成瘾现象的发生,就需要家庭、学校以及学生自身共同的努力和配合。学生使用网络要适度,要正确地使用网络,让网络带给他们更多的正能量,促进他们的学习和进步,让学生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第2篇

>>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和教育对策 大学生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分析及对策探索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 浅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对策研究 “90后”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分析及教育干预研究 浅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与教育的对策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成因分析 职业院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探析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研究 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教育对策探讨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成因及危害性分析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对策探究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与网络规范的建立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网络失范问题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参见柳 萍、张大卫.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民族学院学报,2006(3)

3 据有关调查,12.5%的大学生认为上网不需要遵守现实中的道德.一部分大学生甚至喊出了“网络不需要道德”的口号.参见张机、龚正球.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调适.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7(5)

4 参见李邦红.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的新视点: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教育.世纪桥,2007(4)

第3篇

>> “90后”学生英语焦虑成因及改善策略 大学生英语学习中产生的焦虑心理成因及其策略研究 英语学习中的焦虑成因及解决策略探析 高中学生英语学习高原现象的成因及策略探讨 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成因与克服 高职学生在英语演讲中焦虑情绪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关于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个体差异及克服策略研究 高中英语学习焦虑缓解策略的探讨 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及应对策略 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焦虑现状及应对策略的研究 民族高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及焦虑感问题的探讨 英语教师应对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的策略 非英语专业学生外语学习焦虑成因及对策 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情绪成因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英语听力焦虑成因及应对策略 浅析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焦虑成因及应对策略 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焦虑成因及应对策略 基于网络视角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研究 成人英语学习高度焦虑成因及规避措施探析 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成因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0〕MacIntyre,P.D.and Robert 1989. The measurement of anxiety and applications to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oward a theoretical clarification [J] Language learning 39:251-2751.

〔11〕Aida, Y. Examination of Horwitz,Horwitz and Copes Construct of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the Case of the Students of Japanese. [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4, 78: 155-168.

〔12〕雷霄.本科生英语学习课堂焦虑调查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国语文学,2014,(01):46-52.

〔13〕Flave ll J H. Metacognitive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Er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Inqui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 906-911.

第4篇

>> 关注“网络暴民”现象 我国“网络暴民”现象及其成因解读 网民何以成为“网络暴民”? 是网络民兵,还是网络暴民 娄婧事件:拒绝网络暴民 论网络恶搞及其法律规制 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及其完善 网络舆论及其法律规制 网络金融的法律规制及其完善 网络木马犯罪及其法律规制 “网络暴民”与网络虚拟伦理的失范 论“网络暴民”及网络虚拟人格 浅析“人肉搜索”中的“网络暴民”现象 审视网络暴民:虚拟世界并非违法天堂 对“网络暴民”的批判性解读 “网络暴民”文化现象的反思及治理对策 网络暴民群体的心理机制及治理研究 “辱师”视频震惊网络 网民“仲裁”课堂暴民 刍议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其法律规制 网络著作权侵权及其法律规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郭光华.论网络舆论主体的群体“极化”倾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报,2004(4).

[6]侯健.舆论监督与名誉权问题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7]刘新传.探析“网络暴民”的言论侵权――以“虐猫、铜须事件”为例[EB/OL].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2007.

[8]冯瑞杰.人肉搜索暴力问题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9]党日丽.“浅谈‘网络暴民’的根源”[EB/OL].人民网,2008-06-

18,.

第5篇

>>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探析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分析及教育干预研究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研究 “慎独”思想应用于预防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研究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分析及对策探索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探析 浅析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问题 大学生网络失范问题探讨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与网络规范的建立 从“网络炫富”现象看中国当代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 “90后”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及对策研究 公共危机管理视角下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应对机制研究 危机管理视阈下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应对策略研究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与应对措施研究 行为学视角下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研究 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皮艺军.越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0-22.

[4]亚历克斯・梯尔.越轨:人为什么干“坏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8.

第6篇

关键词:网络;语言暴力;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280-01

网络语言暴力的产生需要三个因素,即:载体网络媒介、产生语言的主体网民还有网络网民共存其内的社会,从这三个维度可窥见其产生带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唯有对该现象的成因进行全方位透视,才能更好的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网络语言暴力成因分析

(一)社会客体

1.社会矛盾在虚拟网络世界的演化

网络语言暴力展现了社会舆论形成机制当中非理性的层面,反映了人们在情绪上存在的盲从心理,而我们发现执行网络语言暴力的人大都具备缺乏个体判断力、盲从且情绪化的特征,这些都是在当前社会矛盾冲突下产生的个体病态心理特征。

2.社会文化诟病的体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当前商品经济的巨浪袭击下我国文化界出现了由较为纯粹的精神理性活动转变为肉体感官活动的审美异化,而这种异化直接在影响力深厚的文化界作家圈反映出来,更引发众生效仿。再转看非本土社会的文化影响,譬如音乐文化中的Rap元素,原本取材西方黑帮文化,当中带有较多暴力、反体制、性滥交、以及无政府主义思想。美国好莱坞电影、外国研发的暴力电子游戏,这些文化产业的附属产品都明带着各类暴力语言的元素。

3.社会经济及法律层面的缺陷

网络语言暴力最为直接的体现就在“人肉搜索”上,而这一方式无疑是众多依赖网络营销盈利的网络最成功的商业操作,因为每次成功的“人肉搜索”,都将造成网民的大肆跟帖和点击,这为网站所带来的影响度和收入不可估料,这些非正当的商业动机致使网络语言暴力频繁出现。当前社会层面对网络语言暴力所特定的法律法规并非完善,而且由于网民的虚拟身份以及网络自身的特性,造成了诸多法律法规存在盲点,因此未能真正从法律的层面彻底解决网络语言暴力的存在。而“人肉搜索”对网络外和法律外的社会自由人所形成的危害亦是无法估料的。

(二)网民主体

语言无主体则构不成语言源。当前我国社会的网民主体,大部分都是具备计算机网络基础,即知识基础的群体,其间以年轻人居多,结合这类群体的年龄特征和个人心理机制(譬如爆发阴影原型之说、自卑感影响、社会无意识的释放等),标新立异的出格行为和网络暴力语言成为他们不良情绪的宣泄形式。在网络语言暴力的形成过程中,网民盲目从众心理也是关键的心理因素,道听途说而后人云亦云,往往加大网络舆论的效果。

(三)网络媒介

分析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除了从主体和客体方面论述,还需要联系到主客体间的衔接者,即网络媒介。网络媒介所带有的特性,也会成为衍生语言暴力的因素。譬如网络文化的大众性质,使其具备娱乐性,因此网络语言也被增添游戏、夸张的成分,若这类语言未能有序正常的展现出来,被居心不良的网民肆意粗暴利用,则会产生暴力性语言。网络媒介的本质属性便是其虚拟性,这也是其与现实社会区分的最大特性,由于其虚拟,因此为网民们无形间套上防护罩,使其隐蔽自己的真实身份进而肆意对正常规范造成破坏。这是网络媒介的固有弊端,也是社会管理在法制法规上存在盲点的根本所在。网络媒介的管理涉及到网络信息技术的层面,因此网管在传播内容审核监控方面的工作不到位,也是致使该现象蔓延的重要原因。

二、网络语言暴力对策略谈

网络语言暴力介于其存在的复杂性,无法完全根除只能加以预防和稀释。首先必须完善对网络管理法规的制定,在《信息通信网法施行令修正案》中也有体现,争取以后台实名制的方式来避免网络匿名所带来的各类麻烦,特别是当前各大高校的BBS论坛,以广州大学的惠风和畅论坛为例,多采取实名学号和个人信息登记的方式来维护网络的安全环境;其次是不断完善网络语言的监管机制,定期监控和检查网络页面中出现的污言秽语内容,加强对网络编辑人员的语言规范培训,提高网络技术升级的管理,采取类似“防火墙”的网络语言过滤程序;此外还要对网络传播教育进行普及和强化,引导社会上的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语言观念,家长和教师应当密切关注网络语言的传播现象并及时加以疏导,网络媒体自身亦要关注文明网络的建设,集体摈弃“愤青型”的言论方式,利用专业媒体来营造文明空间,在校园网络社区方面可以多设一些权威性专业学术站点,如中国知网和维普、万方等网站镜像,开设网络讲座及名师专家的谈话内容,组织带有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网络语言环境。

三、结语

本文主要从社会客体、网民主体和主客间网络媒介三个维度简单论述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就现行网络环境和社会情况略谈网络语言暴力处理的有效对策,旨在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思考方向。

第7篇

很多人都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学术著作和比较有实体价值的文献,让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种学术垃圾,这样的论文缺乏创意,是根本没有任何现实价值可言的,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

[1]刘辉,陈红莲.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3).

[2]刘伟锋,安晓静.网络暴力现象解读[J].民主与法制,2010,(1).

[3]陈秀丽.网络暴力现象内涵及原因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

[4]孙召路.网络暴力与少年暴力:从涵化理论说起[J].青少年研究,2004,(2).

[5]杨奎臣.网络暴力亚文化对青少年侵犯行为的助长及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2,(2).

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1992),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侯晓红(2005),从网络社会的去个性化现象看网络道德建设,哈尔滨学院学报第26卷第2期.

[3]王椿阳(2007),网络情境中去个性化现象浅析,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第19卷第1期.

[4]沈燕清(2007),论网络中去个性化的负面影响及防范,新西部第20期.

[5]郑艳(2009),心理学理论视角的网络去个性化现象分析,哈尔滨学院学报第30卷第2期.

[6]兰玉娟(2009),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心理科学进展第17卷第2期.

[7]谭斌(2009),高校网络社团中的去个性化现象的研究与分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8]王兆芬(2011),去个性化在社交困难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探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179期.

[9]姜方炳(2011),网络暴力的概念根源及其应对,浙江学刊2011年第6期.

[10]江根源(2012),青少年网络:一种网络社区与个体生活环境的互动建构行为,新媒体第111期.

[11]刘艳(2013),网络暴力问题的危害、成因及预防,浙江师范大学.

[12]陈代波(2013),关于网络暴力概念的辨析,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http://cnnic.net.cn/html/Dir/2010/07/15/5921.htm.

[2]张慧中.网络暴力第一案的思考[N].人民日报,2008-12-01.

[3]彭兰.如何认识网络舆论中的暴力现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08-25.

[4]周国平.“网络暴力”何时休[N].人民日报,2006-7-12.

[5]李亚诗.从“网络暴力”看我国隐私权的民法保护[J].中国商界,2009,(11).

[6]郑永晓,汤俏.“网络暴力”喧嚣背后的政治与文化——兼论近年来网络文化的监管与疏导[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7]思哲.“人肉搜索”并非全是“网络暴力”[N].中国文化报,2008-9-26.

[8]刘亚奇.“网络暴力”事件中传统媒体的角色[J].新闻窗,2010,(4).

[9]罗昕.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机制探究[J].当代传播.2008,(4).

[10]程少华,傅丁根,孝金波,游海滨网络监督:蓬勃中呼唤规范[N].人民日报,2009-2-3.

[11]何新华.网络暴力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机制[J].新闻爱好者,2008,(10).

[12]王刚.从“铜须事件”看网络暴力的成因[J].传媒观察,2007,(1).

[13]易文.“网络暴力”的心理解析[N].南京日报,2008-6-23(Al0).

[14]戴玉磊.浅析网络语言暴力的心理机制[J]开封大学学报,2009,(3).

[15]霍晓丹网络暴力现象中的青年心理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16]徐源.网络舆论暴力的意识形态解析——由“人肉搜索”引发的些许思考[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