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德育的基本矛盾范文

时间:2024-02-24 09:44:50

序论:在您撰写德育的基本矛盾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德育的基本矛盾

第1篇

而免费报纸除了是媒体之外,本身也可以作为一门生意来经营,而且具有本地化属性的免费报纸,在不同地方的形态可能完全不同,而且时刻都在变化。本文将以瑞典地铁国际集团为例,谈谈免费报纸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希望能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人为这个行业贡献聪明才智。

免费报与地铁报

免费报这种报纸形态一开始就已经存在,不过将之发展成为一种成功可复制的商业模式是1995年瑞典地铁国际集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创办的第一家地铁报《都市日报》(Metro)。到今年,瑞典地铁国际集团及其合作伙伴们在全球23个国家出版了71份免费报,总发行量超过830万份,读者人数超过1800万。

中国媒体喜欢将免费报称为地铁报,因为大部分国内的免费报都是与地铁公司合作的,以争取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派发及阅读环境。实际上,就瑞典地铁国际集团的免费报来说,有超过一半的派发是在地铁以外的,以应对不同地区的消费差异。比如在意大利,当地人极度偏爱咖啡馆、酒吧等休闲场所,所以基本是在这些地方派发;而法国,众所周知巴黎地铁环境老旧,阅读环境与巴黎《都市日报》的形象不符合,所以也会选择在站外派发。这也是本地化的一个方面。

自1995年瑞典《都市日报》诞生以来,除却2009年及2010年受经济危机影响,发行量增长停顿或减少以外,免费报纸在全球的总发行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欧洲的发行量自2007年发展到最高峰之后就大幅下降,相比亚洲及美洲(特别是拉丁美洲)的高速增长,欧洲在世界总发行量的份额逐年下降,不过仍然占有近55%的免费报纸发行量(2011年数据,2013年预计占比会更少)。

香港及亚洲:移动媒体的冲击

香港《苹果日报》旗下的免费报纸《爽报》于今年10月21日停刊,引发传媒界对于免费报纸生存情况的担忧。其实这种担忧由来已久,笔者在两年前《爽报》诞生初期就说过,香港高峰时期有7份免费报纸共存,包括第一家进入香港的《都市日报》,目前发行量最大的《头条日报》,拥有地产界背景的《am730》,还有《晴报》《英文虎报》《新晚报》等,总发行量超过300万份,而香港的就业人口也超不过350万人,除了能在香港地铁独家派发的《都市日报》,早晨7点至8点之间,在地铁站外随处可见随意派发的免费报纸,上班族用来遮风挡雨、银发族用来当废纸卖钱,都很难控制。所以尽管香港商业社会发达,免费报纸也非常多样化,但这一行业在香港的市场已经饱和,再多的发行量,只能增加环保成本。《爽报》停刊只是香港免费报业激烈竞争的缩影。

笔者担任《都市日报》亚洲区的总裁,负责香港及韩国地区《都市日报》的运营,作为“亚洲四小龙”中的两个,韩国市场和香港市场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同时,韩国的移动上网速度世界领先,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令当地免费报市场的竞争比香港更加激烈。

《都市日报》于2002年登陆韩国首尔,次年釜山加入发行,高峰时期总发行量达到70万份。而首尔的免费报竞争十分激烈,高峰时期同时拥有9家免费报纸,总发行量曾高达230万份(2011年),而当年的首尔就业人数约为700万人。韩国免费报纸竞争激烈并不仅仅因为报业间的互相竞争,更主要的是由于当地移动通讯业发达。作为三星及LG的大本营,韩国的手机拥有量已经超过5200万,甚至超过韩国总人口数,而且85%的中小学生都有智能手机。这样一个对手机有着“执念”的国家,纸质媒体的命运可想而知。今年上半年,免费报在韩国首尔的市场进一步萎缩,一夜之间有3家免费报同时停刊,只剩下包括首尔《都市日报》在内的4家免费报纸继续经营。鉴于当地的网络发展领先全球,手机4G的网络都已经覆盖,包括首尔《都市日报》在内的纸媒都在寻找移动终端的商业模式。笔者在很多场合都提到过SoLoMoCo的概念,即社交化(Social)、本地化(Local)、移动化(Mobile)和商业化(Commercial),对于媒体管理者来说,具体实施这一模式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商业化,即怎么赚钱。

首尔《都市日报》首先投入大量资源到SoLoMo领域,特别雇佣了一些经验丰富的编辑专门筛选社交网络上的本地新闻,分享给特定的网友群组并与网友互动。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孵化期,大家都非常期待移动化商业模式的诞生,但笔者认为目前预见不到它的诞生时间。

欧洲:特许经营与Pan Europe概念

欧洲是最早的免费报起源地,瑞典地铁国际集团总部所在地是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而瑞典地铁国际集团在欧洲的发行量仍然是最大的,达到467万份,读者人数也有1089万。

近几年瑞典地铁国际集团在欧洲加大了“特许经营”的比例。所谓特许经营就好像我们熟悉的麦当劳餐厅,它在全世界数万间分店不可能由总部直接管辖,这样无法满足餐饮业本地化的需求,管理上也花费很大,因此就采用了“特许经营”的模式。而瑞典地铁国际集团的“特许经营”则是在传媒领域。传媒的本地化已经不是新闻,除了少数几家精英类全国性报纸仍旧能获得盈利外,“股神”巴菲特早就预言未来是社会化媒体的天下,他自己已经买入数家美国小型的本地报纸。而免费报的报纸形态也非常适合进行本地化改良。授权给当地经营者的免费报在本地化方面可以有更多的尝试,而作为瑞典地铁国际集团来说也可以回笼资金,去开拓新兴市场的免费报纸。但授权给当地经营者的《都市日报》们并没有放弃作为“兄弟姐妹”的身份,具体来说,瑞典地铁国际集团在斯德哥尔摩的总部设有全球营销部门,负责统筹全球性的商业计划。

在采编领域,“一日名人总编辑”的项目非常受欢迎。我们每年邀请一位世界级的名人担任我们的一日总编辑,用他们的奇思妙想领导当天全球的《都市日报》。2010年邀请了国际品牌Chanel的总设计师Karl Lagfield,2011年是歌坛巨星Lady Gaga,2012年是维京航空的总裁Richard Branson,任何单独一家本地报纸都无法负担得起这笔费用,但作为在全球拥有71份免费报的瑞典地铁国际集团就可以做到,再配合各地的本地化营销,“一日名人总编辑”已经成为每年《都市日报》的盛事。

近两年,《都市日报》在欧洲市场进入稳定期,开始在欧洲推行Pan Europe(泛欧)的概念。众所周知,欧洲国家小而互相联系紧密,很多商业计划适合在欧洲多个地方同步推出,可以起到1+1>2的效果。比如去年在全球上映的电影《欲望都市2》(Sex and the City 2),瑞典地铁国际集团为配合这部电影的推广,设计了金色的报纸广告外封及电影主角剧中所拿的金色晚装包复制版,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和英国同步派发共12万份上述报纸及赠品,派发对象锁定在20岁~40岁之间的年轻女性。同时,瑞典地铁国际集团的网站上还设有竞赛环节,赢家可以去电影的拍摄地旅行。

这次营销活动在目标人群中获得巨大成功,调查显示,80%的目标人群认为此次活动对她们有正面作用;近50%的读者认为她们将会买票去看这部电影;50%的读者被引导去登陆了网站并参与竞赛。

南美:新兴市场的契机

对新兴市场来说,免费报还是作为一种新的纸媒形式,借着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优势,得到了蓬勃发展。瑞典地铁国际集团近两年内最新的落地城市几乎都在拉丁美洲,比如瑞典地铁国际集团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在尼加拉瓜推出了当地第一份免费报,在这之前,《都市日报》已经在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巴西、智利、厄瓜多尔、秘鲁、危地马拉、哥伦比亚和波多黎各出版,其中发展势头最好的要数巴西。

近几年,巴西的整体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作为“金砖四国”的巴西将在明年举办世界杯,并于2016年举办奥运会,而且预计经济将于明年开始复苏,外界普遍看好巴西的经济和民众的购买力。鉴于此,瑞典地铁国际集团于2007年开始进入巴西,与作为当地最大的通讯及广播集团之一的Bandeirantes合股,首先在人口最多的城市圣保罗发行。在取得很好效果之后,里约热内卢(2009年)、库里提巴(2011年)、贝洛奥里藏特(2011年)和阿雷格里港(2012年)都有了当地的免费报纸,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个城市都将是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举办地。目前,《都市日报》在巴西发行7份免费报,总发行量达到40万份,成为巴西当地最大的报纸(以工作日发行计),读者人数以每年43%的速度增长(根据2012年Q1财报),广告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达到86%(根据2012年Q1财报)。相对于欧洲及北美地区个位数的增长甚至负增长,这些地区是十分值得投资的地区。

总的来说,免费报从拥有了盈利模式以来,就受到商界及传媒界的关注,也诞生了很多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当然,更多媒体参与到免费报纸这个行业中来,有助于将纸媒这块“蛋糕”做大。在纸媒正在面临市场萎缩的现实下,免费报纸实际上延缓了这一进程。

作者系《都市日报》亚洲区总裁

相关链接

全国地铁报概况

上海 《I时代报》 2003年创刊,由原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全面覆盖上海轨道交通12条地铁线。

《新民地铁》 2010年创刊,由原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主办。《新民地铁》属于似北京的《精品购物指南》等“本儿报”类型,是一份消费导向的生活服务类周报。

北京 《北京娱乐信报》 2000年创刊,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主打娱乐新闻,2007年实现转型,变身为地铁报。

广州 《羊城地铁报》 创办于2006年“十一”黄金周,由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以服务性见长,“活动”办报,新招迭出。

南京 《东方卫报》 实为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都市报,自2006年5月开始,兼作地铁报。该报内容丰富且前卫,全面试水全媒体传播,后劲十足。

天津 《城市快报》 2004年3月创刊,是天津日报传媒集团的子报之一。2010年该报成为天津报业市场唯一指定的地铁报,“双轨发行”——地上征订、零售,地下免费派发。

成都 《新城快报》 创办于2010年9月,由成都传媒集团主办,申言要做“厚报时代的薄报精英”。内容与版式“双潮”,编辑手法独到,易读悦目。其品牌专栏《全球读报》《谣言粉碎机》《死硬考据派》等已成为“小资”们的最爱。

深圳 《深圳都市报》 原名《地铁早8点》,2011年2月创刊,由深圳报业集团主管主办。内容精彩,以娱乐、体育为主要内容。

重庆 《都市热报》 2011年12月创刊,由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重庆晚报》编辑出版,秉承“价值阅读,开心生活”的办报理念。

西安 《西安地铁新报》 2011年12月创刊,由西安报业传媒集团主管主办,是西北首份都市类免费报纸。版式主打“小清新”格调,采用“方报”全彩印刷。

佛山 《广佛都市报》 2011年8月创刊,由佛山传媒集团主办,系我国首份地市级地铁报,其发行方式是以地铁渠道派发为主,地面定向派送为辅。

沈阳 《地铁第一时间》 2012年2月创刊,由沈阳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武汉 《武汉晨报》 1999年3月创刊,由长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从2012年4月起,正式兼作江城的“地铁读本”。

苏州 《城市早8点》 创办于2012年4月,由苏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倾力打造短小、快捷、精彩新闻资讯,版式设计时尚、青春。

昆明 《春城地铁报》 创办于2012年12月,由昆明报业传媒集团主管主办。作为云南首份免费报、地铁内唯一纸媒,覆盖昆明写字楼、地铁沿线物业及主要商业区。

杭州 《城报》 由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和杭州地铁集团共同打造,于2011年12月正式创刊,每周一至周五与大家见面。按照“新闻纸、快捷阅读、以通勤者为主要读者受众”的定位,以“简约、现代、图文并重”的独特形象,向市民免费提供。

第2篇

但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目前,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短缺、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教学水平低、教学设备落后,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甚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通过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暑期实践调查,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及时解决农村基础教育中的问题,不断推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它对解决“三农”问题、培养更多人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1.1农村基础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其整体性薄弱状况没有根本扭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不少成就。在相对发达的农村,“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已顺利实现,素质教育也在全面推进。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义务教育寄宿制项目工程、远程教育工程和“两免一补”工程。在各方面努力下,我国农村学龄儿童失学、特别是农村女童失学问题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抑制。在我们所调查的河南淅川厚坡镇,男女平等观早已树立起来了。此外,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各级地方政府提高了对教育地位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加强了对基础教育的领导;调动了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办学积极性,办学条件有所改善,教师待遇有所提高;加快了农村普及义务教育的进程,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逐年提高;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的状况正在改变,“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正在得到贯彻落实。在调查的过程中,厚坡镇郭主任介绍说,该镇共有41个村,村村都有学校,危房改造工程也已经顺利完成。除此之外,我国2004年高考中农村考生占55℅,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成就。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整体性薄弱状况并没得到根本扭转。这主要体现在相当一些地区的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没有真正普及,青壮年文盲仍然存在,青少年辍学现象仍很严重,教育环境很差;同时,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农村教育负债严重。据测算,1名小学生每年需要公用经费202元,1名初中生每年需要325元,而现在按“一费制”收取的学杂费,小学生每人只有100元左右,初中生只有150元,缺口50%以上。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无力填补缺口,导致一些正常的教学活动难以开展,更谈不上素质教育。

1.2农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和以往相比,农民对教育更加重视了。农民通过各种途径逐步了解到知识的重要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他们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大大增加。“农民普遍感到供孩子上学是个不小的负担,虽然很穷,但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供孩子读书,盼着他们将来有出息。”在大部分农村,学生流失率下降,这与农民对子女教育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不少农民的大部分收入都花在孩子的教育上,有的农民还不定时地与老师联络,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并不要求孩子做家务,而是让他们复习功课。此外,农村高考考生人数超过城镇也从一个方面表明农民对教育的重视越来越高。不过由于农民的小农意识以及自身的经济条件制约,其重视程度还与社会的要求相差甚远。有的农民觉得孩子读书无望,就干脆带出门打工早点赚钱;连温饱都没解决的那部分农民,更是无心顾及孩子的学业。

可见,我们对农村基础教育不能盲目悲观,而应该仔细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从而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2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2.1观念问题

目前,农村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核心,教育观念尚未转变。面向新的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迫切任务之一是“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或者说摆脱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建立和完善素质教育体系”。而“素质教育年年喊,应试教育天天做;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流行话语真的很让人心痛。高考的指挥棒导致全体学生去挤“独木桥”,学生、老师和家长全被绑在高考的战车上,由此导致学校教育往往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农村教育“只为升学服务”,导致大多数农村学生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

2.2差距问题

由于受种种因素制约和经济条件限制,城乡教育的差距在进一步加大,这主要表现为城乡孩子在享受教育资源分配和受教育条件方面的不平等。城市教育基本达到现代化,而农村中小学仍然是一个教师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堂课。先进的教育手段、教学设施、教学器材、教学条件无从谈起。农村与城市相比,教师素质相差越来越悬殊,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相差越来越悬殊,教学的设备、条件相差越来越悬殊,致使城市与农村的教学质量相差越来越悬殊,农村的教学质量严重滑坡。此外,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学历比例严重失衡。农村人口中低学历人口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人口,城市人口中高学历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人口的比例。这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还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造成了城乡人才的不平等竞争,使我们的社会就业机制难显公平。

2.3经费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的确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从而也导致教育经费的来源被切断。当然这不是税费改革的错,但是目前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确实太严重了。据有关专家调查分析预测,当前教育经费投入又一次呈明显下降趋势,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约100亿元。经费严重短缺直接阻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央的有关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经费运行缺乏有效地监督机制,农村教育已经负债累累,教师几乎没有福利、奖金,基础设施建设受限,公用经费入不敷出。一中学校长说,税费改革后,尤其是实行一费制之后,几乎没有经费来源,学校正常办公经费无法开销,加上财政应拨的办公经费不能及时到位,学校运转更加困难。

2.4师资问题

一方面,农村教师不配套现象严重,不少学校聘请有临时代课教师,很多教师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有些还是跨年级上课。更糟糕的是,有时根本就没有老师上课。据调查了解,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办公条件差,有的老师闹情绪没有心思上课,这些教师所担课由其他教师代上。由于照顾不过来,只能让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另一方面,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较差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再加上民师转正,导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能力、身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3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若干建议

3.1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

首先,要引起上至中央、下至乡镇政府的重视。虽然国家已经非常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城市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的实地考察,真正了解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效解决问题。此外,要把政策进一步向农村倾斜,这是防止城乡差距扩大的重要途径。另外,要认识到农村教育系统及目标改革的急迫性。并且各级政府要真正明确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贯彻落实相关政策,不能再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花样。

其次,要引起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的重视。所有农村教师应该明白自己肩上的使命和责任,教书不应仅仅是他们的生存之道,更是在培育祖国的花朵,拖起明天的太阳。教师应克服各种困难,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提高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社会输送更多人才。作为学生,要胸怀大志,明白“知识改变命运”,迎难而上,通过接受教育而走向成材之路。作为家长,要转变落后的观念,支持孩子上学并想方设法为子女提供条件。

再次,要引起社会其他各界人士的重视。可以通过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村的实况,从而引导他们来扶持农村教育。

3.2千方百计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

缩短城乡差距,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个方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第一,各级政府部门在政策方面要大幅度向农村倾斜,加大经费的投入,用来改善农村的教育设施、教学环境、师资状况等。第二,要多多开展城乡教育交流活动。相关部门首先要提供城乡交流相应的条件,如交流的场所、经费等。活动内容和形式则要丰富多样,比如不定期举行城乡基础教育研讨会,让城市中小学的老师、学生走进农村,让农村中小学师生参观城市的中小学,增进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同时城市的师生会更加珍惜自己的优越环境,农村师生则可开阔眼界,学习更多先进的方法。第三,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状况的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努力。

3.3全方位拓宽渠道,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

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是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解决经费问题,必须多方面开拓渠道。一方面,加大和调整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并向基础教育落后的农村中小学倾斜,建立农村“控制辍学专项基金”。另一方面,要设立农村中小学教育专项资金,将城市所征教育附加税全部用到农村基础教育中。再者,建议尽早在全国范围普遍建立由政府公共经费负担的政府助学金制度,以使贫困学生受到政府的特别关注,并获得较为充足的经费资助。此外,建议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个人捐助和到农村去兴办基础教育。

第3篇

—、对多元化的认识论误区

对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进行评价是政府宏观教育管理的主要手段。我国《高等教育法》第44条也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然而,自首轮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来,以政府为主体的外部评价就饱受来自各方的批评与指责,外部评价的积极功能不仅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其负面效应却愈发突显。其异化、不科学与缺陷性集中表现在外部评价严重阻碍了高校内部多元化发展,同质化成为外部监控与内部发展矛盾的突出焦点。

针对同质化问题,国内学者的解决方案基本上集中于两种思路: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二是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认为需要化解对政府单一主体的路径依赖,采用治理主义的方法策略,重新定位政府、社会与高校的职责,建立社会多元参与的评价机制,发展专业行会进行专业认证等。这一思路将重心放在评价主体的权力平衡上,仅仅解决了自律与他律的关系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回答自律与他律的方式途径。评价标准多元化则强调对高校进行合理的分层分类,针对不同层次类型高校制定不同标准。分层分类标准对于缓和同质化矛盾有重要作用,但其治标不治本,由于高校数量众多,即使同一层次、同一类型高校仍存在较大差异性。

事实上,高校的多元化发展远不是增加几个评价主体和几套评价标准就能够解决,主体多元、标准多元和指标多元只能获得形式多元性,并不一定能够确保高校多元化发展。多元化的核心并不在“多”,而是高校基于自身的自主发展,“多”只是外在表现形式。当前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矛盾表现为主体与标准单一,实质却为评价机制与方式的僵化与不合理,亟待改变的是评价机制与方式,而不单是形式上的评价主体与标准。

二、评价转向:从结果质量到过程质量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长期路径选择是基于结果的评价制度,过分关注可观测的产出结果,倾向把复杂的高等教育质量简化为易于测量和识别的数字信息,数量化和指标化成为外部对高校评价的主要方法。整个评价过程首先对办学质量设立不同的评价标准,然后根据各个高校在不同指标上的表现进行打分,再结合不同的指标权重最后形成总的分数或等级。这使得评价指标成为评价活动的核心,可量化的质量评价指标被奉为圭臬,导致高校在实际质量管理工作中并未将重点放在如何提高与改进教育质量,而是努力使自身的办学结果往外部评价指标上靠拢。

一直以来,我们都将问题与矛盾的重心放在评价主体与标准的“形式多元”上,并没有聚焦评价机制与方式的“内容多元”上。当前以高等教育质量为名的各种评价均只关注高校的办学结果和产出,并不注重质量的生成过程,因此很容易造成高校内部质量管理以外部评价指标为导向,进而阻碍办学多样性的实现。这种基于结果评价的质量管理方式一方面对基础条件较弱的学校不公平,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高校多元化与个性化发展。

传统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是一种政府主导的外部行为,关注的是高校办学的绩效结果与实力水平,主要通过对高校绩效产出的优劣高低进行判定,检査高校是否满足和达到外部利益相关者需求。这种质量评价范式实际是高等教育问责的延续,背后体现了一种绩效质量观,强调高等教育产出与效益的衡量,其本质是对高校办学结果的问责。“在一定条件下,外部问责对学校绩效有积极的影响,而有时却不会有此影响。从强大的外部问责的可实施性的程度来说,如果它所颁布的标准和激励机制对学校的内部问责不利的话,就可能会破坏学校的组织能力,从而损害它的目标。”其反映的根本问题是,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以政府为代表的外部与高校内部之间的责任与权力边界应该在哪里,各自的角色和功能是什么,以及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机制来实现内外部的互动与对接。

高等教育质量始于办学目标的确立。因此质量管理需建立在高校自身设立的办学目标基础上,政府作为外部重要质量管理者,应当发挥咨询和建议功能,主要评价大学内部质量管理措施能否以及是否实现高校自身设立的质量目标,而不是利用行政手段规定具体质量标准和办学行为。外部评价作为促进和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辅助力量,应依据高校自身确立的质量使命对办学质量管理行为的成熟度进行评价,主要审查高校内部建立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活动机制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校实现自定的质量目标。这样一来,外部评价将不再直接对高校的办学质量结果进行评价,而是通过对高校内部质量管理过程成熟度的评价来达到质量保障目的。

异质性是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其要求不同高等教育机构应具有各自的办学目标和规格。“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系统的环境、学校的使命或特定学科的条件和标准”。避免同质化的关键在于淡化对办学质量结果的直接评价和监控,转向对高校质量管理过程的评价与监督。英国在2002年之前采用直接针对办学结果的学科评估与院校评估模式,耗费了大量人财物力和管理成本,却收效欠佳并遭到学术界的强烈批评质疑。其后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通过变革质量评价方式,转向对高校内部质量管理过程的审查,充分利用高校内部质量保证机制,大大减轻了外部宏观质量管理的负担,有效地实现了内、外部质量管理的平衡。

与传统水平评价显着不同的是,成熟度评价的核心在管理层面,并不深人课程与教学、学位授予、科学研究等具体领域,其关注的是作为管理活动的过程质量,而不是作为绩效结果的产出质量。因此,成熟度评价无需对这些办学质量结果做量化评估,而是考查高校在这些方面如何采取有效质量管理措施来实现办学目标。“在一个按照国家监督模式的质量评估系统中,政府应该避免试图完全驾驭高等院校的活动。政府的任务是必须查明各院校将操作一个质量评估系统,质量评估系统的实际设计和操作可以留给高等院校本身。”也可以说,传统方式更多关心评估质量结果,而成熟度则更侧重评价管理过程。外部成熟度评价事实上是建立在高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上的一种管理评价,从直接评价办学质量结果转向评价质量管理活动过程,这也恰好体现了当代质量管理变革的核心要领。

三、成熟度评价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

多元和自主是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始终应当坚持的理念,如何实现这一理念则需要在宏观政策安排和制度设计上做出调整。成熟度评价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逻辑前提,即高校如果能采取合适的质量管理措施,建立完善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就能得到保障。其首先承认高校是质量管理工作的价值主体,质量管理是高校应尽的职责,外部评估仅仅是督促高校更好地完成自身责任,而不是代替高校行使主体义务。因此,宏观质量管理应以评价高校内部质量管理措施、制度和体系的成熟度为鹄的。

对于不同高校来说,所谓质量就是基于自身原有水平的提升,而不是让所有高校都达到一个标准和水平,这既不现实也无可能。缺少办学自主权,高校就无法自主制定学校目标规划与管理制度措施,如何通过外部评价引导高校内部自主自觉发展才是宏观质量管理的根本目的。以成熟度评价为基准的质量管理模式能够给予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空间,从质量目标的设置到过程措施的采取都是学校自主确定,外部只负责审查质量目标的合理性,衡量过程管理措施是否有效得力,进而判断质量管理的成熟度。通过评价高校内部质量管理成熟度的方式,实质上将质量管理的具体选择权和行为权交给了学校,外部只评价学校对权力的行使情况,并不直接替代高校行使权力,以此确保高校能够结合自身条件和特色实施有针对性的质量管理。

高校原发性与内生性质量管理机制的建立是保障办学质量的根本,这也是外部质量管理的目标和作用方向。成熟度评价遵循了高校自我发展的原则,是一种质量管理理念的转变,顺应了高校宏观管理体制变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事实上大学并不是不要管理,而是如何在管理中实现引导和激励的功能,避免传统官僚主义和管理主义影响。需要意识到,外部的管理和评价并非一定要有量化的指标体系,评估可以是诊断式的,帮助学校发现问题并予以改进。成熟度评价的实质是帮助学校对内部质量管理活动进行查缺补漏,诊断内部质量管理中存在的薄弱和不足环节,改进和健全高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不断提升内部质量管理有效性来改善办学质量。因此,成熟度评价模式能够更好地尊重高校办学自主权,同时也能促进高校多元化与特色化发展,在保证高校办学质量方面体现出更强的辅和建设性。

只有不断创新评价,才能超越评价,超越评价并不是抛弃评价,而是突破现有评价的不足与缺陷。由于当前宏观质量管理体制设计的不足,导致政府为主的外部质量评价系统与高校内部质量评价系统难以对接,无法形成相互补充和相得益彰的质量管理架构,常常出现错位或直接用外部取代内部系统的现象。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为外部评价内部化和内部评价外部化,正是这种错位使得内外两个主体都没能很好履行各自职责。要解决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基本矛盾,必须从宏观制度的顶层设计人手。就目前而言,政府尚未完全认清其在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系统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和功能,这需要政府从直接评价高校转向借助新的成熟度评价机制对办学质量进行间接管理。转变政府宏观质量管理方式并不是削弱和减少政府的职责,而是通过评价方式的创新带动政府管理模式和整个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在外部监控与内部发展之间形成一种张力的适应。

第4篇

从根本上讲,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现在,我国人口已增加到13亿,人均耕地减少到约1.2亩。而且,由于人口分布不平衡,有1/3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有666个县低于联合国确立的0.8亩的警界线,463个县低于人均0.5亩的危险线。由于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耕地承担的对农民人口的福利保障功能远远大于耕地的生产功能。耕地是农民的“生存资料”,是农民活命的基础,不是西方经济学里体现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生产要素”,可以不断流向收益率高的行业或人手中。在耕地福利化趋势下,公平原则高于效率原则。80年代初期农村以均平地权为实质的改革推行以来,一些地方为了效率目标,强调规模经营,结果未必都理想。十多年来,实际通过转让集中的耕地面积,不到总面积的1%。规模经营的前提,是农民在非农产业上有就业机会和更大的收益,大量的农民离开耕地也能够生存,就算我国顺利地加快城市化,而且耕地保持现在的规模,人均耕地能够扩大一倍,也才达到3亩多一点,还是谈不上农业的规模经营。但农村劳力就要流出近2亿人。但实际上,耕地总面积不增加还可能减少。在未来几十年里,即便我国城市化率达到50%,仍会有8亿多农村人口,人地矛盾得不到任何缓解。因此在耕地问题上,先保障公平,再兼顾效率。只有在大量的农民离开土地,耕地的主要功能不是基本福利保障,而是土地收益率的时候,才有条件尝试那些以效率为中心的耕地分配和经营制度。当然,我国各地的情况不一样,沿海一些地区由于工商业的发展,许多农民已脱离了农业,部分耕地有条件集中经营。例如在浙江沿海,一些耕地通过转包集中到农业开发企业手中;在广东农村,在人地矛盾的压力下发展“以土地为中心的社区股份合作制”。这就在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间取得了一个平衡点。但在中国地区差异很大的情况下,没有一刀切的好办法。

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这个内在的基本矛盾制约下,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很大程度上要靠农村外部条件的改善,要让农民在耕地以外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新空间。但正是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结构,将农民封锁在了有限的耕地上。在封闭的环境中,农村人口持续增加,耕地无限细分,农业效率低下,教育落后,生态破坏,农民贫困。80年代中期以来,这个封锁圈曾经一度被打破,劳动密集型的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发展,将近2亿农民带出了耕地,城市化有了迅速的发展,使我国城镇人口比例在2000年达到36.09%。但是,对农民来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也存在一个愈来愈重的阴影,这就是城市工商业资本和技术增密排斥劳动的问题。在农村,是劳动替代资本投入,在城市,则是资本代替劳动投入。对城市而言,这是产业升级、竞争强化的表现;对农村而言,则是农民逐渐被排斥出城市就业市场。这次对农民的封锁,是由于国际资本及其技术标准所演化出来的制度的力量,主要是农民受教育不足。小生产被大生产取代,区域市场被大市场压缩,小城镇经济功能被大都市经济功能替代,资本密集结构挤垮劳动密集结构。

“十五”计划的第一条大计,是要加快城镇化步伐,并且已经列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列为农村经济的重大结构调整。建国50年,农业产值从85%降到17%,正在趋向15%。第二、三产业的产值上升到85%。但农业人口从1949年的85%降到现在的70%,只减了15%。过去85%的产值对85%的人口,这是基本吻合的。2030年中国人口高峰期大约是16亿左右的人口,我们按比过去速度增加一倍的水平来匡算,到2030年达到50%的城镇化率,8亿多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农村还有8亿多,人地关系紧张、土地承受人口过多的问题仍不能解决。而且每当我们加快城市化,都会造成土地大量减少。因此农村可能还是这样一个小农经济。

对“三农”问题,我们这样强调,中国的问题是农民的问题、农村的问题和农业的问题。21世纪是农民的问题,农民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就业问题。按照国家统计公布的数据,现在农村劳动年龄人口是5个亿。在这个正式公布的劳动年龄人口基础之上,恐怕还得加个30%,因为还有半劳动力,这么算下来,农村的劳动力就有6个多亿。我们的农业按照现在的生产力条件大概需要1.5亿的劳动力,也就是说,还有将近5个亿的剩余劳动力。这怎么不是就业问题呢?以前我们主要靠乡镇企业,特别是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就算乡镇企业还有1.2亿的就业,农业有1.5亿的就业,一共才2.7亿。所以说21世纪中国的问题仍然是农民的问题,但农民的问题将主要表现为就业的问题。

一般讲农业经济科学,都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于农业的基本生产要素即土地、劳动力、资金的配置起调节作用。当某种要素投入的边际效益递减的时候,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发挥作用。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假如土地要素的边际效益递减了,那么会有劳动力来替代它。假如劳动力的投入边际效益递减了,那么会有资金来替代它。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就叫做“优化要素的配置”,或者叫“优化资源配置”。这是所有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当然农业经济科学也是这样认识的。但就我国农村经济来说,相对于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任何其他要素都是价格昂贵的,因为劳动力可以不算钱。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让中国农村的劳动力被替代出去而到那里去。拿土地要素来说,我们的土地不可能增加,还在减少。每年非农占地几百万亩,再加上沙化、盐碱化的自然减损,比那个几百万亩还要多。人口增加,二元结构又不能打破,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连社会平均利润都产生不了,因为劳动力生产率是下降的,劳动力投入产出是负值,那就产生不出利润来。假如认定资金按一般的规律它至少要分享社会平均利润,那么,如果农业生产产生不了社会平均利润,资金就进不来。这三个要素怎么在现在这样一个农业经济科学理论框架之内来考虑它的市场配置?更何况我们相当多的资金并不仅仅只是要求一个社会平均利润,它大量进入资本市场是要拿超额利润的。在这样一种不规范的投资条件之下,怎么可能让农业增加投资?再加上如果投资增加了,而其他要素不能相应地去优化配置,那么会导致什么呢?只会导致成本上升。9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农业硬成本上涨10%。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进行农产品贸易呢?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照搬农业经济科学的一般原理来解释我们的农村经济现象。

第5篇

关键词教育经费师资力量农村基础教育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必然要求。

但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目前,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短缺、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教学水平低、教学设备落后,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甚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通过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暑期实践调查,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及时解决农村基础教育中的问题,不断推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它对解决“三农”问题、培养更多人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1.1农村基础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其整体性薄弱状况没有根本扭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不少成就。在相对发达的农村,“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已顺利实现,素质教育也在全面推进。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义务教育寄宿制项目工程、远程教育工程和“两免一补”工程。在各方面努力下,我国农村学龄儿童失学、特别是农村女童失学问题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抑制。在我们所调查的河南淅川厚坡镇,男女平等观早已树立起来了。此外,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各级地方政府提高了对教育地位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加强了对基础教育的领导;调动了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办学积极性,办学条件有所改善,教师待遇有所提高;加快了农村普及义务教育的进程,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逐年提高;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的状况正在改变,“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正在得到贯彻落实。在调查的过程中,厚坡镇郭主任介绍说,该镇共有41个村,村村都有学校,危房改造工程也已经顺利完成。除此之外,我国2004年高考中农村考生占55℅,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成就。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整体性薄弱状况并没得到根本扭转。这主要体现在相当一些地区的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没有真正普及,青壮年文盲仍然存在,青少年辍学现象仍很严重,教育环境很差;同时,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农村教育负债严重。据测算,1名小学生每年需要公用经费202元,1名初中生每年需要325元,而现在按“一费制”收取的学杂费,小学生每人只有100元左右,初中生只有150元,缺口50%以上。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无力填补缺口,导致一些正常的教学活动难以开展,更谈不上素质教育。

1.2农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和以往相比,农民对教育更加重视了。农民通过各种途径逐步了解到知识的重要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他们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大大增加。“农民普遍感到供孩子上学是个不小的负担,虽然很穷,但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供孩子读书,盼着他们将来有出息。”在大部分农村,学生流失率下降,这与农民对子女教育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不少农民的大部分收入都花在孩子的教育上,有的农民还不定时地与老师联络,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并不要求孩子做家务,而是让他们复习功课。此外,农村高考考生人数超过城镇也从一个方面表明农民对教育的重视越来越高。不过由于农民的小农意识以及自身的经济条件制约,其重视程度还与社会的要求相差甚远。有的农民觉得孩子读书无望,就干脆带出门打工早点赚钱;连温饱都没解决的那部分农民,更是无心顾及孩子的学业。

可见,我们对农村基础教育不能盲目悲观,而应该仔细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从而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2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2.1观念问题

目前,农村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核心,教育观念尚未转变。面向新的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迫切任务之一是“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或者说摆脱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建立和完善素质教育体系”。而“素质教育年年喊,应试教育天天做;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流行话语真的很让人心痛。高考的指挥棒导致全体学生去挤“独木桥”,学生、老师和家长全被绑在高考的战车上,由此导致学校教育往往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农村教育“只为升学服务”,导致大多数农村学生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

2.2差距问题

由于受种种因素制约和经济条件限制,城乡教育的差距在进一步加大,这主要表现为城乡孩子在享受教育资源分配和受教育条件方面的不平等。城市教育基本达到现代化,而农村中小学仍然是一个教师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堂课。先进的教育手段、教学设施、教学器材、教学条件无从谈起。农村与城市相比,教师素质相差越来越悬殊,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相差越来越悬殊,教学的设备、条件相差越来越悬殊,致使城市与农村的教学质量相差越来越悬殊,农村的教学质量严重滑坡。此外,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学历比例严重失衡。农村人口中低学历人口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人口,城市人口中高学历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人口的比例。这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还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造成了城乡人才的不平等竞争,使我们的社会就业机制难显公平。

2.3经费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的确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从而也导致教育经费的来源被切断。当然这不是税费改革的错,但是目前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确实太严重了。据有关专家调查分析预测,当前教育经费投入又一次呈明显下降趋势,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约100亿元。经费严重短缺直接阻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央的有关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经费运行缺乏有效地监督机制,农村教育已经负债累累,教师几乎没有福利、奖金,基础设施建设受限,公用经费入不敷出。一中学校长说,税费改革后,尤其是实行一费制之后,几乎没有经费来源,学校正常办公经费无法开销,加上财政应拨的办公经费不能及时到位,学校运转更加困难。

2.4师资问题

一方面,农村教师不配套现象严重,不少学校聘请有临时代课教师,很多教师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有些还是跨年级上课。更糟糕的是,有时根本就没有老师上课。据调查了解,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办公条件差,有的老师闹情绪没有心思上课,这些教师所担课由其他教师代上。由于照顾不过来,只能让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另一方面,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较差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再加上民师转正,导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能力、身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3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若干建议

3.1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

首先,要引起上至中央、下至乡镇政府的重视。虽然国家已经非常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城市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的实地考察,真正了解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效解决问题。此外,要把政策进一步向农村倾斜,这是防止城乡差距扩大的重要途径。另外,要认识到农村教育系统及目标改革的急迫性。并且各级政府要真正明确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贯彻落实相关政策,不能再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花样。

其次,要引起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的重视。所有农村教师应该明白自己肩上的使命和责任,教书不应仅仅是他们的生存之道,更是在培育祖国的花朵,拖起明天的太阳。教师应克服各种困难,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提高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社会输送更多人才。作为学生,要胸怀大志,明白“知识改变命运”,迎难而上,通过接受教育而走向成材之路。作为家长,要转变落后的观念,支持孩子上学并想方设法为子女提供条件。

再次,要引起社会其他各界人士的重视。可以通过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村的实况,从而引导他们来扶持农村教育。

3.2千方百计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

缩短城乡差距,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个方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第一,各级政府部门在政策方面要大幅度向农村倾斜,加大经费的投入,用来改善农村的教育设施、教学环境、师资状况等。第二,要多多开展城乡教育交流活动。相关部门首先要提供城乡交流相应的条件,如交流的场所、经费等。活动内容和形式则要丰富多样,比如不定期举行城乡基础教育研讨会,让城市中小学的老师、学生走进农村,让农村中小学师生参观城市的中小学,增进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同时城市的师生会更加珍惜自己的优越环境,农村师生则可开阔眼界,学习更多先进的方法。第三,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状况的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努力。

3.3全方位拓宽渠道,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

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是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解决经费问题,必须多方面开拓渠道。一方面,加大和调整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并向基础教育落后的农村中小学倾斜,建立农村“控制辍学专项基金”。另一方面,要设立农村中小学教育专项资金,将城市所征教育附加税全部用到农村基础教育中。再者,建议尽早在全国范围普遍建立由政府公共经费负担的政府助学金制度,以使贫困学生受到政府的特别关注,并获得较为充足的经费资助。此外,建议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个人捐助和到农村去兴办基础教育。

3.4建立农村基础教育的监督机制

各级政府能否依法实施教育经费转移支付,能否依法加大本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能否依法承担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管理责任,都会直接制约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速度和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为了督促各级政府真正贯彻落实农村教育政策,防止教育经费浪费与流失的现象发生,有效促成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政策的倾斜,并克服教育执法检查中搞形式、走过场、假账应付以及发现问题不予深究的现象,要建立健全农村基础教育的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对违反各种教育法律、政策的人和事,应及时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应追究法律责任。要加强对学校管理干部及教师的约束,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校长的任期目标管理,对学校乱收费行为和教师工作不称职、质量不高及严重体罚学生的行为,在评价、聘用上,都应实施一套严格的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谭细龙.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是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J].与现实,2005(3)

第6篇

财务治理是我国现行企业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基于我国现行诸多企业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因此,尚未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基于资本运动矛盾与平衡的企业财务治理机制的重要性,以至于对其研究和运用力度相对薄弱,导致现行基于资本运动矛盾与平衡的企业财务治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成熟。结合我国企业的发展特点,这里从四个方面分析基于资本运动矛盾和平衡的企业,即财务共同治理、财务相机治理、财务动态治理以及财务文化治理。

首先是财务共同治理。财务共同治理体现了企业资本运动中利益相关者矛盾基础性平衡的要求。现行财务共同治理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内容,即第一,以财务收益分享机制确保利益相关者均能够从企业财务收益中获取到相关的利益报酬;第二,以财务监督机制确保合理利益相关者均有参与企业财务监督的相关权利;第三,以财务监督决策机制确保利益相关者均有参与企业重大财务决策的相关权利。

其次是财务相机治理。财务相机治理体现了企业资本运动中利益相关者矛盾危机性平衡的要求。财务相机治理是指当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时,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保证受损失的利益相关者能够获取到企业的财务控制权。现行财务相机治理包括四项内容,第一,所有者相机治理。当企业经营者的不良行为时,相关投资者可以通过监事会进行强行制止,进而,对并购行为给予支持等相互性治理措施;第二,债权人相机治理。当企业没有能力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申请企业破产,并对企业的所有资产进行清算和重组,且对企业经营者的硬约束;第三,员工相机治理。员工是企业的一份子,有权参与企业的各项管理,当企业经营业绩持续下降时,其员工可以采取一定的相机治理措施,要求更换企业相关经理人员,并重新选拔有能力的人才任职;第四,政府相机治理。当企业生产经营违背政府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时,政府要依法给予相应的惩罚。

再次是财务动态治理体现了企业资本运动中利益相关者矛盾动态性平衡的要求。财务动态治理作为一种博弈和谈判机制,利益相关者格局的变化势必造成财务治理结构的相应变化,进而,决定了财务治理结构的动态性。一方面是利益相关者的动态变化,掌握现行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动态变化应从三方面进行分析,即具体主体不变假定、同类利益一致假定以及角色单一假定;另一方面是财务治理的动态要求,财务管理具有一定的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的动态要求应建立在谈判利益相关者间的合作与冲突,而社会信任度、合作盈余水平以及文化差异共同决定相关利益间的合作关系,市场竞争压力、时间偏好以及风险态度共同决定着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因此,应企业应切实协调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最后是财务文化治理。财务文化治理体现了企业资本运动中利益相关者矛盾自觉性平衡的要求。财务文化治理是指企业在一段时间之内自发形成并被人们无意识接受的行为规范,即价值道德规范、风俗文化习惯以及意识形态,同时,企业文化治理建立在文化维度基础之上,运用文化激励和约束手段,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公平和效益的平衡为预期目标,进一步引导和影响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现行财务文化治理具有隐性和柔性等治理特征。文化激励和约束机制是财务文化治理机制的主导因素,因此,这就需要通过信仰、观念、道德、伦理规范以及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培养,切实增强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归属感、心理满足感以及声誉认同感。

二、基于资本运动矛盾与平衡的企业财务治理路径

一般状况下,财务治理是由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共同构成,一方面是内部治理,企业市场机制、政府机制以及社会机制共同作用于内部治理,并且,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内部治理效率。外部治理是财务治理的核心,并且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治理水平。良好的外部治理有助于提高市场经济的水平以及功能发展,进而,影响着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增长。

(一)监事会和独立董事二元监督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监事会和独立董事二元监督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成熟与完善,独立董事在我国企业治理中难以充分发挥其拥有的职能,究其原因在于,首先是企业控股股东持股过多且复杂;其次是独立董事趋向于不独立的现状;最后是独立董事不能够全面掌握企业的各项经营状况。因此,这就需要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强化董事的独立性,尤其是注重提高独立董事的数量的质量,同时,建立健全的独立董事激励与约束机制,构建完善的监视会和独立董事二元监督体系,切实充分发挥出其机制和体系应有的职能,为推进我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

(二)企业财务文化的培育和利用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财务文化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般状况下,企业财务文化被划分为两部分,即广义的财务文化和狭义的财务文化,广义的财务文化是指影响财务发展变化及其模式选择和财务行为,包括知识、信仰、宗教、政治、经济、法律制度、行为模式以及精神与物质设施等;狭义的财务文化是指财务人员的意识形态,包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心理素质、精神风貌、伦理道德、传统习惯以及人际交往等。加强企业财务文化的培育和利用,应树立起共赢目标、平等思想、创新精神以及责任意识等积极健康的主流思想,进而,构建良好的财务文化氛围。

(三)董事会构成中的“关键种”强调和多元化要求

一般认为,董事会制度是内部治理机制的核心。在典型的公司治理结构下,董事会被看作是由市场诱导并演进出来的经济组织,它的中心任务是协调各种利益矛盾,并最有效率地对关系进行控制。为什么要存在一个董事会制度,有研究者认为,虽然外部控制权市场是对经理败德行为最有力的约束,但董事会是监督经理的一个成本最低的内部资源。尽管现在有很多研究表明董事会职能有弱化的现象,但并没有人因此否定董事会存在的必要性,毕竟董事会的设置是企业权利制衡的枢纽。基于资本运动矛盾与平衡的财务治理实现路径,首先就是要在董事会构成中体现“关键种”和多元化要求。

1.“关键种”理论与董事会构成。生物学上有所谓的“关键种”理论,不同物种在群落中地位不同,一些珍稀、特有的,对其他物种具有与生物量不成比例影响的物种,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它们消失或削弱,整个生态系统就可能要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些物种被称为关键种。“关键种”理论的实践意义在于,应将“关键种”作为加强多样性保护的基准对象,将“关键种”的管理作为整个系统群落管理的中心,围绕“关键种”来形成生物保护的各种策略,而当生态系统发生问题时,从系统恢复角度讲,也要围绕“关键种”重建并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

分析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相比,所有者(股东)天然具备“关键种”特性。因此,董事会首先要被看作是股东利益的代表,持有不同股份数量的股东要在董事会中拥有与其股权相应的代表董事,董事长应是最大股东的代表。

2.董事会结构多元化。随着企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在利益相关者群体博弈机制理论下,需要一个多元化的董事会结构。董事会的身份不仅仅是股东的人,而是企业资本的受托管理人,在他们的控制之下,企业资本得以保值和增值,并公正地平衡资本收益的不同权益。为此,在股东董事和独立董事的基础上,还应引入:其一,员工董事。这是保证员工参与企业重大财务决策的一种制度安排,员工董事应由职代会按照多数同意原则民主选举产生,以充分体现员工董事产生的民主性。其二,银行董事。银行董事制度是保证银行参与企业重大财务决策的一种制度安排,有助于稳定银企合作关系,充分发挥银行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的信息和人力资源优势。

参考文献:

[1]李红光.浅析企业管理中的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8).

[2]吕海林.浅谈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经济师.2011(01).

[3]黄茂钦.浅议我国集团财务制度的有效执行.金融经济.2008(18).

[4]韩峰.关于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金融经济.2009(06).

第7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体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6)04-0020-04

一、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根本矛盾

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党和政府的文献文件中一直采用的是“县级经济”概念,其实“县级经济”和县域经济是两个性质和内涵都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行政经济概念,而后者则属于区域经济概念,是和城市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是指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区域单位,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源、资本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因此,县域经济在内涵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矛盾(主要指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这一矛盾束缚了县域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阻碍了县域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二元结构矛盾主要表现为:

1.市场化与小农经济的矛盾

市场经济与传统生产方式之间不可避免存在着尖锐矛盾,突出表现为“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矛盾,即小生产方式与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县域经济推进工业化及农业产业化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小生产方式与农业产业化对资源配置合理性的要求相矛盾;二是与农业产业化对经营规模的要求相矛盾;三是与农业产业化对农产品技术含量的要求相矛盾;四是与农业产业化的开放性、灵敏性的要求相矛盾。江苏宜兴的板栗、百合等传统农产品由于加工、分级等技术不过关,市场销量不理想;蔬菜由于农药残留,市场前景不乐观,不仅导致了农产品优质化进展缓慢,也在相当程度上妨碍了农产品加工的升级和龙头企业层次的提高,很不利于农业企业的国际化竟争。如果不解决小生产方式的制度,推行农业产业化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如何解决“小农户”和“大农业”的矛盾,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难题。

2.工业化与农业经济的矛盾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任务中的第一条,也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县域经济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县域经济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它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与工业化矛盾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两个率先”的实现。表现为:一是农业比重过大与新型工业化的矛盾。2004年宜兴服务业比重占34.6%;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设施严重落后;工业生产格局处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状况,使目前推动县域新型工业化的社会成本很高。二是乡镇企业集聚度差与新型工业化的矛盾。发端于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苏南模式”,它的典型特征就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遍地开花,“小工业”与“大农业”矛盾非常突出。三是县域消费市场的萎缩与新型工业化的矛盾。从2003年统计资料来看,城镇居民的人均饮食开支是1958元,农民的食品开支是820元,差距是2.41;城镇居民非食品的开支是3040元,农村居民的非食品开支是850元,差距是3.61。2004年,宜兴农民人均纯收入606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940元,农民所享受的教育、卫生、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还相对较低。县域消费市场相对萎缩,新型工业化没有牢靠的社会基础。

3.资源瓶颈与规模经济的矛盾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效益经济,只有规模经济才能产生效益。要达到规模经济,首要的是大规模的投入,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实际上,县域经济的发展都存在着“瓶颈”问题,即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短缺。首先,由于现行财税体制的向上集中性,造成县乡财政普遍拮据,产业投入严重不足。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2004年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县乡财政收支缺口已不少于1万亿元。绝大多数县域都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其次,目前中国的科研、教育、资本、人才、信息等活性资源在大城市高度集中,造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力严重不足,从而形成县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脱节的局面。再次,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少,消费力低下。目前县域人均社会总产值是全国平均水平70%,相当于大中城市的1/4,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大中城市的1/3,仍有2/3的农民由于收入低而缺乏消费能力。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县域经济发展新路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实质上是传统社会遗留问题的集中表现。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制度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城乡分割的歧视性制度,包括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县镇行政管理及公务员薪酬制度等方面。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努力从根本上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以宜兴为例创新宜兴经济发展思路,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新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

目前我市的工业化水平较低,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分量不足;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偏少。解决以上产业结构性矛盾唯一的选择就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也是当前应对宏观调控、提高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路:

第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经济增量。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自主创新为主,积极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推动农业产业化,以工业总量增长壮大县域经济总量,强化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工业运行质量。按照宜兴市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和本质要求,以非金属材料和氢燃料电池两大国家级产业基地以及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为依托,加快崛起精细化工及医药制造业、高技术环保产业、新型建材复合材料制造业、新能源制造业和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积极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加快对纺织、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竟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全面推进宜兴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开放是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经济一体化对县域发展的基本要求,也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开创空间。宜兴市的开放型经济是一条“短腿”,2005年,市委、市府提出了“学赶江阴,三年翻番”的奋斗目标,把发展开放型经济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主攻产业关联度大的龙头项目,大力拓展引资领域,扩大农业、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利用外资规模,延长产业协作链,壮大工业基础,为新型产业开辟道路。

第三,尽快建立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体系。建立前瞻性的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规划和专题规划,突出搞好市及中心镇的工业园区规划,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提高县域工业集聚水平。综合规划应该包括发展战略规划、产业规划、交通网络规划、乡镇驻地规划、县城建设规划和城镇区位功能规划等。利用园区规划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以园区为载体,将中小企业集中,发挥工业的集聚效应;通过园区招商,将外来企业集聚到园区,引导县域中小企业加入到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中去;积极发展配套经济,扩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外延,重点培育电线电缆、化纤织造、环保、陶瓷、服装服饰、精细化工、机械铸件等七大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形成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基地。

第四,新型工业化必须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新型工业化必须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壮大县域经济,推进现代化进程。农民素质已经成为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抽样调查显示,宜兴市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1.4%,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数只占15.7%。在劳动力转移人数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2.3%。相当一部分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有一种本能的拒绝感、离异感和观望感。因此,政府必须尽快花大力气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信息网络建设,让农民尽快接触信息化,接受现代文明。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教育,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创新农村就业分流机制,引导部分农民去发达城市打工。新型工业化还必须同县域特色资源开发相结合,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形成宜兴具有山区、圩区、渎区区域特色的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将工业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培育县城特色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壮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基础。

2.创新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发展模式

农业产业化就是要有效解决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市场、小农户”的矛盾,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目前,问题的关键是“中介缺失”,农户在与企业关系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控制权完全掌握在收购企业中。为此,有关专家提出一系列的“公司+农户”模式:公司+信息型龙头企业+普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公司+信息型农业大户+普通农户,等等。但这些模式中都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项目的盲目引进破坏耕地、资本排斥劳动、公司一旦亏损就撤资导致农民更大亏损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注意三点:一是继续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一体制基础。二是强化村集体的经济组织功能。条件好的村可以参照以色列的“基布兹”模式,搞有特色的村级合作经济;一般村最好以村集体作为农民代表同企业进行谈判,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换取农民就业、纳税、社会保障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企业必须有充足的资本投入和现代金融体系的支持,这就要求现行的金融管理体制必须进行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改革。四是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手段,科技进步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保证。所以农业产业化对于解决当前的“三农”问题虽有极大的正面贡献,但这种贡献不可能长期延续。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前途,核心问题仍在于如何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竞争力,使我国农业在国际化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地位,进而达到可持续发展。

3.创新县域国土管理体制

我国的土地资源虽然总量巨大,但人均土地拥有量很少。宜兴市仅有耕地50多万亩,人均耕地不足0.5亩,且质量较好的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97.476万亩,用地指标仅有3300亩,而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因此宜兴市土地负荷相当沉重,人地矛盾也相当突出。

保护耕地资源应该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工业化发展需要工业园地。解决问题的途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土地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要尽快由法律确认下来;另一方面,作为县域政府,要努力搞好土地经营,扩大增量,盘活存量。具体方法是先建立县级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在此基础上,政府再采取以下做法优化配置土地资源:(1)建立土地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完善土地市场运作机制;(2)建立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制度,保证政府稳定的土地收益;(3)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形成统一完善的土地市场体系;(4)建立市场化的土地开发机制,为土地资本运营制度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4.创新县域行政管理体制

我国目前的县域行政管理体制仍然沿袭计划经济时期那一套,在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的“市管县”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城乡对立的矛盾,促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现在这个体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不可忽视的阻碍。首先,造成虚假城市化和对县域资源的垄断性掠夺,是明显的“市卡县”体制;其次,多了“市”一个地方行政层次,产生了新的条块分割,对于县域,增加了一个财政上缴层次,加重了财税负担;再次,市对县的行政垄断,不利于县域间的经济横向合作。另外,这种体制不但违背了市场经济国家城乡分治的国际惯例,而且也缺乏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行政区划为省、县、乡(镇)三级。“市管县”体制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但必须清楚,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管县”体制改革,不仅仅是行政区划的简单变动或行政管理手段的变革,而是一场深刻的地方政府制度改革和政府权力的再分配。必须从战略高度、从国家宏观体制完善的高度进行深入慎重的研究,根据“缩省强县、创新市制、市县分治、省县直辖、乡镇自治”的思路进行全面的创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