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常见的营销模式范文

时间:2024-02-23 15:55:05

序论:在您撰写常见的营销模式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常见的营销模式

第1篇

一:借助知名电商平台,构建B2C模式

虽然现在淘宝有变相涨价之虞,但是淘宝商城其巨大的用户群体,往往也能够吸引很多的企业电子商城的入住,当然现在也有其他知名的电商平台开始能够向淘宝发起挑战了,比如腾讯的拍拍,以及京东商城等等,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借助这些知名的平台,还是有助于自己的营销的,最起码能够获得大量的用户群体!

二:利用广告联盟来推广电子商城

现在百度已经彻底开放了针对淘宝商城的收录,这给我们卖家利用百度的广告联盟进行推广带来了契机,当然我们也可以加入其他的广告联盟模式,比如淘宝客目前还算做不错的选择,或者到各大知名的门户频道投放广告,比如现在的一淘网就在各大门户网站开辟了专门的广告频道,虽然这些费用不菲,不过对提升知名度还是有着巨大的功效的!

三:软文营销不可或缺

电子商城实际上就是企业或者个人的一个销售门店,同时也能够代表着这给门店的品牌形象,就像蛋糕中的好利来,咖啡中的半岛等品牌,现在电子商城,品牌最好的无外乎线上迪卡侬等等,我们既然运营电子商城,就要运营成电子商城的品牌形象,甚至还可以在线下开设电子商城现实版等等,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品牌形象之上的,而软文营销无疑是提升品牌形象最佳的切入点,当然大面积的投放广告也是必须的,只有这种立体式的营销,才能够迅速的建立品牌形象!

四:搞活动进行营销

第2篇

目前,在减肥市场深度营销渐成气候。减肥市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新发展,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第一,减肥行业陷入困境。

1.广告夸大其词、欺诈,导致严重诚信危机。

2.急功近利,炒作和圈钱时代的结束,后遗症浮出水面。

3.质量参差不齐,品种繁多而杂乱,生命力脆弱。

4.厂家系列售后服务支持薄弱,形式主义。

5.格、仿产品、冲区域、挖墙脚等低级竞争手段已经破坏了生存规则

第二,营销模式的变革。

圈钱时代的终结,企业发展需要向品牌化、规模化、实力强大化转变;产品服务档次偏低、质量难以保证,可持续性差有待提高;技术、设备以及产品线方面的滞后,需要改善。

第三,理性的减肥行业前景 。

单店以品质和服务取胜,而专业减肥机构则是以专业品质、服务和规模取胜;投资者更加注重减肥企业方方面面的实力及其规范性和连贯性;消费者关心能否安全有效,满足从身体到生理到心理再到精神的全新美容感受。

企业要想做好深度营销必须牢牢掌握好其四大核心因素。深度营销的四大核心因素为:

第一,区域市场。

通过对健康减肥市场的宏观情况、主要竞争对手、主要经销商、终端网络和消费者等的信息及数据的充分调查,建立营销数据库。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以构建营销价值链为核心目的市场策略,同时合理规划营销资源,建立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和营销系统支持平台;对区域市场精耕细作,强调市场份额的数量和质量。

第二,核心客户。

核心客户是在区域市场上掌握着一定的销售网络,具有一定的经营能力,与企业优势互补,并对市场销售具有现实和未来意义的客户。寻找、达成并巩固与核心客户的结盟与合作,是构建区域营销价值链、掌控终端网络并实现区域市场的关键所在。围绕核心客户的经营管理和利益提供全面的服务支持,深化客户关系,包括对核心客户的培育、维护、支持与服务,提高其分销效能和与企业和终端网络的系统协同能力。同时引导其功能转换,按照客户服务和具体竞争的要求,进行企业与核心客户的分工合作,提高营销链的整体效能和争夺市场的能力。

第三,零售网络。

根据区域市场特点,与核心客户共建贴近目标顾客、相对稳定的零售终端网络是保证营销价值链稳固有效的基础。企业应合理规划网络的结构和分布,持续地提供增值服务与销售支持,以巩固和掌控终端网络,保证畅流分销和区域有效覆盖,形成竞争对手的渠道壁垒。

第四,客户顾问 。

客户顾问队伍是深度营销模式的核心动力。通过对业务员的选拔、培养和激励,促进营销队伍完成从机会型的“猎手”转化为精耕细作的“农夫”的职业化,成为能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和有效沟通的客户顾问;同时建立学习型营销团队,实行内部信息与知识、经验的共享,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深度营销的五大市场原则为:

第一,集中原则

在区域市场的竞争中,应集中有限的营销资源于重点的区域、商品和客户上,并注重优先的顺序。先在集中局部,密集开发,冲击市场份额第一,取得有效的市场开发和管理经验,逐步提高队伍能力,然后滚动复制推广,最终实现整个市场的覆盖。

第二,攻击弱者与薄弱环节原则。

在市场争夺中,应合理定位,选择打击竞争对手和有效的竞争策略,打击市场地位较弱者和攻击强者的致命弱点,获得竞争的主动。

第三,巩固要塞,强化地盘原则。

不断提高和维护客户占有率和市场份额,同时通过提供增值性经营服务和营销综合支持,提高整个营销价值链的效能,从而扩大各环节客户的经营效益,深化客户关系,提升客户忠诚度和掌控终端,建立起排他性的营销网络,构建区域市场进入壁垒。

第四,掌握大客户原则

通过有效沟通寻找到合理的合作利基,充分发挥企业的实力、产品力、品牌力等渠道综合影响力,谋求与区域有实力或影响力的客户和优秀终端建立长期互利的合作关系,使企业营销链的质量强于竞争对手,获得市场竞争的主动地位,保证市场份额和客户占有率的质量;同时也有效的降低了市场的维护管理费用,提高了销售效率。

第四,未访问客户为零原则

由于深度营销强调区域市场的密集开发和精耕细作,要求通过市场普查建立区域市场数据库,在访问中与所有的经销商和相应的零售终端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另外,深度营销将竞争优势建立在营销价值链的整体分销效率基础上。随着市场变化,必须加强营销链构成优化的动态管理,广泛和良好的客户关系无疑将加强企业的主动性。

抓住了深度营销的核心、掌握了具体原则,那么我们到底如何自如地在市场上运用呢?首先,要实现有效出货。

1.分销网络渠道。

2.市场责任区域,分解目标业绩指标。

3.明确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4.建立具体的业务管理规范以及相应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各级营销人员进行过程管理和考核激励,同时加强指导和支持,帮助客户顾问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对策,不断提高队伍综合能力来实现。

其次,减少各环节存货。

1.环节存货、断货风险。存货积压意味着资金占用,意味着储运费用以及降价促销费用的增加;断货意味着丧失销售机会以及市场地位的削弱。

2.导客户加强数据管理,建立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定期对各环节的“进销存”数据进行采集、整理、传递、分析和监控,改善供货期量标准,加快商品和资金周转。

3.价格决策和存货处理功能。企业与核心客户的结合点是利益,它是商品的流量与流速,以及毛利水平的综合,引导各级客户薄利多销,共同提高渠道价格和存货协同处理能力。

4.强渠道促销功能。通过接近各级客户、终端和消费者,把握市场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展开促销活动,提高分销力,减少环节存货。

再次,降低整体运营费用

1.宣传促销费用。良好的客户关系有助于减少广告等销售成本,通过深度营销展开有组织的努力,不断提高业务员访问顾客的数量与质量,提高客户忠诚度和满意度,以此减少宣传促销上的开支。

2.制人员相关费用。一方面提高队伍素质和能力,不断地提高其工作效率,从而降低营销人员数量,减低费用总额;另一方面优化平台管理,改善营销队伍结构,集中于市场销售和服务的第一线,提高营销费用的配置效率。

3.营销链的协同效能(联合促销、服务分担、配送分工等),从而提高整体分销效率,有效降低单位销售费用。

第3篇

【关键词】“湿营销” 教学模式 构建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手机网民规模为4.7亿,互联网已经在更深层次和更深领域影响到中国社会。网络几乎与所有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已经成为多数大学生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网络所具有即时、海量、双向性等特征,所以它也在逐渐重塑我们的课程教学模式。

一、“湿营销”的概念

美国的汤姆・海斯(Tom Hayes)和迈克尔・马隆(Michael S.Malone)发现,现在互联网消费者是这样一种群体――情绪化、强调自身的参与和体验、将自己封闭在一个个由“信任和分享”阻隔起来的圈子中去,他们是基于兴趣、情感和爱好而组成的消费群体。针对这一新的群体,他们提出了湿营销的概念。

湿营销是在网络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通过互联网社会性软件聚合某个群体,并以温和的方式将其转化成为品牌的追随者,并赋予消费者力量,鼓励他们以创造性的方式贡献和分享内容,从而影响商家的新产品、市场研究、品牌管理等营销新策略。

把“湿营销”理念应用教学中,将教学看成一种信息传递,以学生作为目标客户,了解学生的关注,正确地选择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其本质需要的系列主题(源头),并通过课堂教学+教学平台+社会软件(如网站、社区、贴吧、微信、微博等)的行为方式(渠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另外,教师如果能从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活动,鼓励学生运用信息网络分享和贡献自己的内容与成果(过程),可以在同学间,相同兴趣的学习者间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分享的态势,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传播知识,学习内容可以不断延伸、学习时间可以更为灵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协作沟通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基于“湿营销”理念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市场营销课程本身又是一门实践性和时效性极强的课程,原有的教学内容更新很慢,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欠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情绪低沉、行为回避、成就感低的消极心理状态,为此,必须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下面借鉴“湿营销”理念,从“湿内容”“湿路径”和“湿效果”三个方面来构建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

1. “湿内容”

“湿内容”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先用科学的方法和客观的态度,有效分析和搜集相关数据,深入了解授课对象的需求、行为习惯、喜爱和偏好,把握该群体聚集的纽带。在此基础上选择不同学生群体关注和喜欢主题,并将其转化为新鲜有趣的教学内容,使之有足够的兴趣紧紧吸引学生,产生锁定效应,以此来贯穿整个课堂的教学活动。

比如,2013年初湖南卫视重磅推出的《我是歌手》综艺节目,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这档节目都是由购买国外版权引进的,无论从歌手上还是在节目形式上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颠覆了之前传统的选秀节目。这档节目之所以火爆,得益于整个节目的精心策划。《我是歌手》选择寒假开始播出,大部分学生对这个节目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且都很感兴趣,聊天也拿此节目来分享和讨论。老师可以围绕这个主题,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分析节目各环节营销策略、盈利模式以及其成功之处。

“湿”营销有精确的目标圈子,其成员在性格爱好、价值观念、文化层次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彼此认同和相互吸引的东西。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按照不同的兴趣爱好划分若干团体(文学团、足球团、篮球团、电影团、网购团、吃货团等),把他们爱好的产品和市场作为该团体研究的对象,学生们围绕自己的喜爱的对象进行市场调研、市场环境分析、4P策略组合以及营销管理,教师组织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实施交流和讨论,把相关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深化。

2. “湿路径”

“湿路径”主要表现在“湿”的沟通。“湿”的沟通主要指教师采取一种开放的态度,利用网络社会性软件的社会群体聚集性的功能与作用可以聚集到对相关主题感兴趣的群体相互交流、合作与学习,促成师生之间和学生群体之间的深度沟通。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自由民主,不得用强制手段压制学生群体的言行,让学生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思考、讨论和分析,掌握知识的同时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大程度长时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学生的学习不会因老师课堂教学的结束而结束。

在“湿路径”的选择上,这主要体现在网络软件平台和语言的选择上。我们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微博、论坛、QQ群或世界大学城等网络平台。“湿营销”强调的是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诉求,教师要努力揣摩学学生心理,力求以“学生”的身份打入到讨论群体的内部,增强互动性和沟通性。

在语言的选择上,专业教师也会针对不同的情况作不同的处理。与学生互动的时候会注重语言的生活、自然,尽量选择平易近人和贴近他们的用语习惯来传播,或转发一些心灵鸡汤式话语,贴近人性化的风格。但在信息的时候,会注重语言简洁、专业。另外老师们及时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回复,对新观点和新思想给予赞扬和肯定,增强教师对话平台的活体性和学生粉丝的粘连性。

例如,授课教师包括专业教师在QQ群里提出一个主题,让学生从营销的角度讨论分析:《我是歌手》第一赛季总决赛羽泉夺冠看羽泉的营销策略?

在讨论初期,由于参与人数有限,老师可以选择《我是歌手》里面大量符合学生审美情趣的动态图片、视频来吸引更多的学生,讨论内容先从他们的外貌、造型、唱功等入手,如“亲们,今天羽泉做了哪些雷人举动”“还没睡觉的亲们,尚雯婕那个夸张的造型怎样”“宝贝们,睡觉了,熬夜明天可不漂亮哦”。学生围绕这些话题进行自由讨论,分享体验,不知不觉地逐渐形成了一些观点和主张,得出羽泉为何夺冠。

3. “湿效果”

“湿”营销的效果,即极具黏性的口碑传播。黏性的口碑不仅体现学生对主题的传播,还表现对教师教学艺术的传播。

“湿”营销把分享与合作的权利交还到学生手中,允许其张扬个性,参与话题讨论,开展活动,在自由民主的气氛中,相互之间进行深度的对话交流。教师以开放的形式汇集学生新颖、独特的智慧贡献,激发学生想要将其创意分享出去的欲望,还凸显了教师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因此,“湿效果”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有美好的体验和强烈的分享欲望。学生参与讨论的结束是分享的开始,也是推荐给他人的开始,学生从单一知识接受者转化为知识接受者与传播者。

一个好的教师在“湿”的环境里不仅要情境设置上符合学生心理习惯和思维定势,还要成为学生心中的亲人、朋友及可信赖的对象。教师的这种教学模式得到学生的认可,那么它就像病毒一样,快速在师生之间传播,同样也可以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品牌效应。品牌效应一旦完成,其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就不太可能被动摇,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进一步得到彰显。学生认可了教师,自然也认可其教学模式,这两者不断在学生中循环、增值,最终造就一个极具黏性的教师形象品牌。

“湿营销”理论下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赋予新的内涵。它最大的优点,打破了课堂沉闷,突破了时空限制,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觉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但如何发挥课堂和空间两个阵地作用,建立新颖有效的沟通渠道,寻找和传递富于魅力的课程信息,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克雷.舍基.未来是湿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汤姆.海斯,迈克尔. S .马隆.湿营销:最具颠覆性的营销革命[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第4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教学模式;建构主义

在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利用建构主义原理积极进行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开展了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认识

高校教师的教学活动包括课程教学及相关的对学生进行的辅导、咨询、交流等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三尺讲台,而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到较大的延伸。无论是课内课外,通过校园网等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只要教师有心,学生有意,随时都可以实施教学活动。作为一名教师需要认真地去践行。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主要由教学活动来实现。

可以说教师的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主阵地。学生课堂课程知识的学习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活动对课程知识的传递,无论是教学资源还是教学过程都内在地含有价值取向,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该把握课程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提炼课程知识,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用可能、有效、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励学生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兴趣,并在学习中获得愉悦、满足,得到包括新知识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认识和理解

探求一种新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通过学习和比较分析,我认为乔纳森的建构主义观点对我们“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建构主义是当代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其观点在教育技术领域产生过广泛影响,一直到现在还得到重视和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而形成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也得以在教学活动中得到推崇和应用。研究认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创设的情景、协作、互动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专业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

三、市场营销学课程特点分析

市场营销体系是个动态系统,相关理论和方法也在同步发展。各种营销理论和观点不断涌现,营销理论的经验要求和营销管理法则的权变要求,加上不可控的环境因素,“市场营销学”课程理论和体系也必须及时更新和发展。为让培养的学生更适应市场的需求,胜任企业的营销职业岗位或从事相关的市场工作。市场营销的课程教学模式内容和体系的设计必须与时俱进,尽量体现最新的市场理论嬗变和实践关注的内容。

市场营销课程内容是面向实践的,课程中很多理论源于实践,是对市场实践活动的总结和抽象,课程内容安排和训练必须尽可能和实际案例相结合,使学生既能掌握理论知识,更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运用。营销知识具有科学性、应用性、艺术性等特点,在教学中要提升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实际市场策划变通技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懂得体验,尊重科学,讲究艺术,更懂得营销知识的转化。所以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学”教学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提高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

1.两个关键

(1)选择典型案例,创设真实的营销情境

在“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必须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案例进行筛选,挑选与相关知识点联系紧密的,便于学生了解能够感知的案例。尽量将案例教学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在典型的情景中帮助学生领会营销管理理论,有助于学以致用。

(2)构建主动的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市场竞争千变万化,营销活动又是不可复制的。在教学活动中,为激发学生的兴趣,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编写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简洁直观,有助于广大学生理解和掌握。将学生按照性别,专业背景等方面将学生划分成几个策划团队,采取招标的方式,让学生之间展开合理竞赛,改变了传统市场营销教学的抽象、枯燥、乏味的状况,以趣味化、实操化、互动化为特点,用营销故事、寓言、营销思维训练、营销游戏、营销角色扮演、营销模拟训练、营销实战、边做边学等多种训练方式方法。

增加案例分析讨论比例,让学生出思路,讨论中领略别人观点或解决方案的独到之处。经过这种情景模拟和思维训练,使学生在每个环节中起主体作用,使学生的营销实战决策能力得到提高。

2.教学改革的感受

(1)多管齐下,学生能力得到综合发展

在强化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同时,教学更要注重学生的营销思维能力、做人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活动对学生的营销专业能力、方法能力、思维能力、做人的能力、社会能力等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训练和培养。

(2)情景真实,学生知识达到融会贯通

第5篇

关键词:国际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国际市场营销学作为国际经贸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以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为基础综合而成的实践性课程。但在国际市场营销学以往的教学环节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学生虽有一定的国际市场营销理论基础,但缺乏从事国际营销管理、营销策划、营销组织协调等实际操作能力,往往难以适应社会对国际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在创新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的今天,为了能更好的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努力提升人才综合素质,这就使得实践教学势在必行。

一、国际市场营销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1.国际市场营销学课程的自身性质要求进行实践教学

国际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性学科,以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开展跨国营销活动及其规律为研究内容,学科本身侧重于应用。这一研究内容说明国际市场营销学与国际市场的实际情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市场的实际情况也出现了很多新变化。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国际化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国际市场营销成为不可抵挡的潮流和趋势,并形成了先进的营销理念,多样的营销形式,灵活的营销技巧。这些变化无疑丰富了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内容。

但对于国际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而言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国际市场营销学的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传授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国际市场营销管理、营销策划、营销组织协调等实际操作能力。因而,要深化国际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以实践教学为重要途径,切实落实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目标,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当前市场人才需求迫使要求开展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人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虽然入世之后我国开展国际营销业务的企业越来越多,对国际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较多,但对于需求人才的规格却在不断提升。主要表现在国际市场营销类人才的需求门槛不断升高,从以往的只要取得国际市场营销相关专业的文凭就可以获得就业机会,到目前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除了考察择业者所具备的国际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外,更加重视择业者国际市场营销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离不开社会的实际需要,教学目标更无法脱离于市场需求。因而,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也要尊重教育规律,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人才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实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的目标。

3.未来人才发展趋势需要强化实践教学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尽早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保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从人才发展趋势看,创新型人才发展的最终趋势。所谓创新型人才,既要掌握深厚而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能具备所从事专业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全面的综合素质,这些都是从事创新研究的必要条件。

国家发展以人才为核心,而人才发展又以教育为基础。为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命,国际市场营销的创新型人才,不仅仅是能够提出一种新的思想、新的主张,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是要具备一种创新型的实践能力。国际市场营销创新型的人才培养也必须依靠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培养,因而,必须强化实践教学。

二、国际市场营销学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践教学观念淡薄

目前,各高校管理者在教育观念意识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片面的认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主要通过教师及学生理论水平高低来体现。因而,不重视、不提倡、不鼓励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学时不足。另外,实践教学的开展难度要比理论教学大,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设备,还需要有专业教师的组织,甚至要协调校外的相关实习实践单位。教学组织者教师为了减少麻烦避重就轻,不搞实践教学或将实践课安排在课程快结束时,造成了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相脱节,达不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最后,学生自身不重视实践教学。由于学校管理者及教师对实践教学忽视,学生对实践教学更加冷漠。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较差,实践参与程度不高,即便参与也存在着应付了事的心理。不能深入理解实践的意义,无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起到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的目的。特别是国际市场营销学这类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课程,在教学管理者忽视、教学组织者逃避,学生无兴趣的情况下实践教学被严重禁锢。

2.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缺乏

国际市场营销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能在变化多端的国际市场环境下开展营销实践的人才。为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关键是要提高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师资水平。要求任课教师了解国际市场发展态势,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娴熟的营销技巧。因而,教师的实践能力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实效。但在高校的师资力量中,大多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师都是取得专业学位和教师资格后直接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虽然都有较好的理论素养,但普遍缺乏实践经验,自身动手能力不强,不具备开展实践教学的能力。另外,一些学校虽然充实了实验教学的师资队伍,但大多都是专职的实验教师,他们主要负责实验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且本身并不具备国际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知识,在指导实验过程中仅起简单的辅助作用。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高校缺乏的是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双师型”教师。这也使得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

3.实践教学模式陈旧

目前,在各高校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中除了传统讲授的教学模式以外,也在尝试开展实践教学。普遍采用课堂案例教学和实验室、实训两种教学方式。但这两种教学方式也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效果也不够理想。课堂案例教学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但对于学生分析能力、解决能力的锻炼与提高帮助不大。实验室、实训方式由于受各院校客观条件的影响较大,在资金投入、设备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普遍存在着投入资金有限,设备更新慢,硬件条件无法满足国际市场营销学实验教学的发展,实验室实训的作用发挥有限。

另外,实验教学考核不到位是导致实践教学模式陈旧的另一个原因。大部分高校的国际市场营销学都设有实践教学环节,但在成绩考核上只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实践环节不加考核或考核比例不大且实践的考试内容较随意,创新性不足,造成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导致学生营销实践能力得不到根本的提高。

三、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1.更新实践教学观念

为深化《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实践教学,提升教学质量,首要在于更新高校实践教学观念。在教学管理者层面、教学组织者层面和学生中间都要重视、提倡、鼓励实践教学,从而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是调整学时分配。加大实践教学学时,制定实践教学要求。适当压缩理论课时的比例,提高实践学时,特别是对于《国际市场营销学》这类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比例应进一步达到50%。二是提供实践保障。学校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在给予资金的扶持的同时,满足实践教学对设施设备的要求。同时还要在政策上向实践教学倾斜,提倡和鼓励教师尝试实践教学,强化教师的实践教学意识。三是监督实践教学开展。一方面,通过设立实践教学监管部门或指定实践教学开展规章,在制度侧面规范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常态化,监督教师按时合理开展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在学分上进行改革,提高实践学分的比例,加大对学生实践环节的考核,引导学生重视实践环节,督促学生参加实践,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依赖教师水平的提升。要想更好的保证实践教学顺利进行必须配备优秀的师资队伍。为了更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必须不断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首先,应立足于现有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师实践素质的提高,对教师进行实践方面的再培养。鼓励普通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使教师具备宽广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能够把行业知识及职业能力融合于实际的实践教学。

其次,还可以选派一部分专业教师,特别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不具备实际工作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了解市场营销人才需求的同时,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更好的开展实践教学。在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技能上,还可以支持教师参与企业、社会的科研项目,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专业教师通过参加营销论坛、营销会议、等形式参与企业的营销实践,积极探索专业实践,提高现有教师的实战能力。

最后,除了提升现有国际市场营销学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外,学校还可以引进具有丰富国际市场营销实践经验的企业人才来校任教,提高学校的实践教学水平,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或者通过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方式,聘请企业营销精英定期在专业教师和学生中开展营销讲座,使专业教师和学生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现实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师探索营销实践的热情,激发学生参与营销实践的兴趣,全面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3.革新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模式,是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探索并建立起来的一种优化教学的方法论对策系统。实践教学模式的革新,是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形成“两大基础三大方法”的实践教学模式。具体来看,就是以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为两大基础,综合运用情景模拟实践教学法、竞赛认证实践教学法、现场体验实践教学法三大方法开展实践教学。

校内实践,是实践教学的重要阵地,承担了实践教学的大部分任务,是实践教学的主要抓手。更好的利用校内实践,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高校校内实践可采用的形式多样,课堂模拟实验、实验室项目实训、营销专家讲座、营销技能竞赛、专项认证训练等形式。在多样化的校内实验形式中,具体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竞争认证教学法,激励学生的参与创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学生对课程知识认知,构建学生营销专业思维,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第6篇

    一、顾客满意的相关理论

    1.顾客需要满足程度模型美国学者Westbrook和Reilly于1993年提出了“顾客需要满足程度模型”。他们认为顾客满意感是顾客的消费经历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喜悦的心理状态。产品和服务的实绩越能满足顾客的需要,顾客就越满意;越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顾客就越不满意。2.顾客满意指数模型(CSI)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是1989年由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质量研究中心Anderson和Fornell博士总结满意理论研究的成果,提出了由顾客期望、购买后的感知、购买的价格等多方面因素组成的一个计量经济学逻辑模型,具体模型构建(图略)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学生满意度测评模型构建

    1.研究假设H1:学生专业实践教学服务期望的实现程度对其满意度有正向的影响。H2:学生专业实践教学服务需要的满足程度对其满意度有正向的影响。H3:学生对专业实践教学服务价值的感知对其满意度有正向影响。H4:学生对专业实践教学服务质量的感知对其满意度有正向影响。H5: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特点,学生对专业实践教学服务质量的感知用五个指标来衡量。一是专业实践教学资料库服务,二是专业实践教学团队服务,三是校内实验,四是校外实习基地,五是专业实践教学实施与保障措施。2.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学生满意度测评模型根据前述五个假设条件,“顾客需要满足程度模型”和“顾客满意指数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服务的特点,构建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学生满意度测评模型,具体模型(图略)。该模型的逻辑框架可以解释为: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学生满意度是由学生在专业实践教学的消费经历中产生的对服务质量和价值的感知,并将这种感受同消费前的期望值和自身需要进行比较而得到的感受和体验所决定的;如果学生满意度低就会产生抱怨,而学生满意度高就会提高学生的忠诚度;同时,如果重视并妥善处理学生投诉,化解学生抱怨,同样可以提高学生忠诚度。结合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受专业实践教学资料库服务、专业实践教学团队服务、校内实验、校外实习基地、专业实践教学实施与保障措施五方面因素影响。

    三、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学生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1.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学生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学生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的构成分为四个层次。将学生满意度模型中的七个变量转化为考察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7个二级指标,本着逐级细化的原则进行了下级指标的设置,具体体系分级(图略)。在设置第四级指标时,由于有些因素会对学生满意度产生影响,但学校在较长时间内无条件或无能力采取行动加以改进,如学校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等因素。因此,未将这类因素列入指标体系中。

    四、模型及指标体系的统计检验

    1.问卷调查概述2011年2月,笔者对教育部一直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发放问卷80份,回收74份,其中有效问卷7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7.5%。问卷设计采用了5级顺序量表Likert量表进行研究。2.相关性分析为了验证学生对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价值感知、期望、需求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用PASWSTATISTICS18.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这五项指标之间的相关度系数(表略)通过以上统计分析,在显着性水平为0.01的情况下,发现各成正相关关系,证实了关于学生对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服务价值感知、质量感受、学生期望差距和需求满足程度影响学生满意度的假设。同时,服务价值感知与学生期望和需求之间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验证了假设H1—H4。3.可靠性分析用Cronbachα可靠性分析法进行专项指标可靠性分析,使用PASWSTATISTIC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一般认为a在0.7以上指标的可靠性较高。表中结果验证了假设H5。4.合理性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检验每项测评指标对学生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使用PASWSTATISTICS18.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根据测评指标的共同度检验每项测评指标对学生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共同度越大,表示该指标对公因子的共同依赖程度越大,也就是说用这些公因子来解释该测评指标就越有效。一般地,当共同度大于0.4时,公因子就可以较好地解释测评指标,分析结果(表略)问卷设置的测评指标对学生的满意度的影响是显着的,所有四级指标选取都合理。由以上各项统计分析得出:前文提出的指标体系逻辑框架的假设条件基本成立,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学生满意度测评模型是合理的。

第7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教学模式;建构主义

在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利用建构主义原理积极进行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开展了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认识

高校教师的教学活动包括课程教学及相关的对学生进行的辅导、咨询、交流等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三尺讲台,而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到较大的延伸。无论是课内课外,通过校园网等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只要教师有心,学生有意,随时都可以实施教学活动。作为一名教师需要认真地去践行。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主要由教学活动来实现。

一方面,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主要是为了传授知识,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更多地掌握知识。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同时,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很好地体现育人职能,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目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其均衡协调发展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教师的教学活动在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校教师群体及其合力是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最具开发性的教育资源。素质教育不单是开设文化素质课,文、史、哲、艺术课就能满足的,因为素质教育和培养贯穿在教学的方方面面。

可以说教师的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主阵地。学生课堂课程知识的学习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活动对课程知识的传递,无论是教学资源还是教学过程都内在地含有价值取向,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该把握课程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提炼课程知识,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用可能、有效、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励学生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兴趣,并在学习中获得愉悦、满足,得到包括新知识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认识和理解

探求一种新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通过学习和比较分析,我认为乔纳森的建构主义观点对我们“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建构主义是当代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其观点在教育技术领域产生过广泛影响,一直到现在还得到重视和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而形成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也得以在教学活动中得到推崇和应用。研究认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创设的情景、协作、互动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专业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

不难想象,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如果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地位,肯定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不可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将课堂视为“学习者的共同体”,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同时要培育“学习者共同体”,并使在这个共同体中学生通过互动、协商、合作来开展学习活动,达到学习提高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进行探究和思考。通过创设充满活力的课堂,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课内和课外参与其中、忙于其中、学于其中、思于其中。

我们不一定要对建构主义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作全面系统的理论分析研究,但一定要理解掌握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很重要的方面是创设学习环境,在设计学习环境时,所创设的学习环境应该是日常社会生活中、经济活动中真实的任务,并且是与教学情景相关的任务,而不是抽象的任务,也就是说要在“市场营销学”的教学中提供真实世界的基于案例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这创设的环境中通过交流与合作进行知识的构建,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

三、市场营销学课程特点分析

1.与现实生活贴近,与时展同步,课程教学内容更新快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的思想观念的更新,市场经济的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市场营销体系是个动态系统,相关理论和方法也在同步发展。各种营销理论和观点不断涌现,营销理论的经验要求和营销管理法则的权变要求,加上不可控的环境因素,“市场营销学”课程理论和体系也必须及时更新和发展。为让培养的学生更适应市场的需求,胜任企业的营销职业岗位或从事相关的市场工作。市场营销的课程教学模式内容和体系的设计必须与时俱进,尽量体现最新的市场理论嬗变和实践关注的内容。

2.案例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强调学生创新能力、权变能力

市场营销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在学习营销理论过程中,如果缺乏实际应用,就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有关理论知识体系,更难于掌握和运用。而通过营销案例分析,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营销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外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该课程有效的教学形式,通过选择经典案例和创设情景案例将学生导入具体的实践环节思考解决实际中可能出现的市场问题。市场营销课程内容是面向实践的,课程中很多理论源于实践,是对市场实践活动的总结和抽象,课程内容安排和训练必须尽可能和实际案例相结合,使学生既能掌握理论知识,更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运用。营销知识具有科学性、应用性、艺术性等特点,在教学中要提升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实际市场策划变通技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懂得体验,尊重科学,讲究艺术,更懂得营销知识的转化。所以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学”教学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提高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

基于上述对教学活动和课程的认识,以及对建构主义教学的模式的理解,笔者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思考总结,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教学中依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在“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建立“学习共同体”,实践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两个关键

(1)选择典型案例,创设真实的营销情境

在“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必须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案例进行筛选,挑选与相关知识点联系紧密的,便于学生了解能够感知的案例。尽量将案例教学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在典型的情景中帮助学生领会营销管理理论,有助于学以致用。

(2)构建主动的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市场竞争千变万化,营销活动又是不可复制的。在教学活动中,为激发学生的兴趣,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编写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简洁直观,有助于广大学生理解和掌握。将学生按照性别,专业背景等方面将学生划分成几个策划团队,采取招标的方式,让学生之间展开合理竞赛,改变了传统市场营销教学的抽象、枯燥、乏味的状况,以趣味化、实操化、互动化为特点,用营销故事、寓言、营销思维训练、营销游戏、营销角色扮演、营销模拟训练、营销实战、边做边学等多种训练方式方法。

增加案例分析讨论比例,让学生出思路,讨论中领略别人观点或解决方案的独到之处。经过这种情景模拟和思维训练,使学生在每个环节中起主体作用,使学生的营销实战决策能力得到提高。

2.教学改革的感受

(1)多管齐下,学生能力得到综合发展

在强化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同时,教学更要注重学生的营销思维能力、做人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活动对学生的营销专业能力、方法能力、思维能力、做人的能力、社会能力等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训练和培养。

(2)情景真实,学生知识达到融会贯通

为使案例实现直观性,案例编写形式,简洁明了,笔者采用了大量图表和流程图,使学生对所培养训练的能力及方式一目了然,充分反映“市场营销学”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科学性的特点,把学生带入到经营的“现场”,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理论分析案例,引导他们进行辩论、分析和决策,让他们在一招一式中领悟管理精髓,融会贯通、推陈出新,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案例总结点评时,评委有教师,有合作公司人员,有普通消费者。从三方面评价学生的作业,教师主要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公司从市场价值、消费者从主观感受,给学生评判。我们还倡导在课堂上使用多种方法评定学生,既有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评定,也有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评定,以及学生间的评定等,充分发挥学生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3)注重教与学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