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2 16:37:15
序论:在您撰写高中历史辅导课程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高中物理力学知识 复习
力学是建构物理学的基础,只有熟练地掌握力学知识,才能得心应手地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那么具体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怎样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力学知识呢?
一、明确复习目标,做到复习对路
有明确的目标,才能在指导学生复习的时候制订科学而合理的计划,才能有效指导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物理知识复习的时候,要为学生明确复习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首先,要依据《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对于物理课程总目标和具体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的描述,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帮助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地在生活、生产中进行应用,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讨和研究的方法”为总目标。其次,要依据当年的高考考试说明和高中物理教材的相关内容为具体目标,最后要深入研究最近几年的物理高考试题的题型与内容对学生进行考前复习与训练。教师要依据上述复习目标,明确高中物理《必修课》与《选修课》所要求的不同考查限度,特别要注意准确把握《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行为动词的界定”,深入细致地探讨并明确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达到的“了解”“认识”“理解”“运用”各水平的不同含义,还有技能目标中的“独立操作”“经历”“反应”“领悟”等体验性的目标动词对于学生的不同含义。在指导学生复习的时候,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物理学习的不同基础,根据形成学生成绩差异的主客观原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来的物理学习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物理教学过程中,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进步与发展。
二、加强概念和规律复习,夯实基础
物理概念是以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实验作为基础,形成物理规律的前提,是进行物理科学方法培养的媒体,是在实际生活中解决和应用物理问题的核心,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就是物理概念和规律,因此引导学生学好物理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理清其中的内在规律。复习物理力学知识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准确理解概念和规律。学生对于力学概念的理解是按阶段分层次的,学习时的理解是低层次的,教师要在物理力学知识的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交流和讨论,宏观把握物理知识的高度,努力使自己的思维提升一个层次。明确概念所反映的物理现象或过程所特有的本质属性,深入理解概念的定义和它的物理意义,准确理解力学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成立条件、适用范围和表达方式,通过反复比较与探讨,正确区别物理教材内容中容易混淆的概念规律的异同,鉴别概念规律,如v=x/t,a=F/M这两个公式,两者形式相同,前者是速度的定义式,除了定义和被动定义外,没有谁决定谁的关系,从它的表达式中得不出v∝x,v∝1/t;后者是加速度的决定式,即左边的量是由右边的量决定的,能得出a∝F,a∝1/M。
三、复习基本解题方法,注重能力培养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力学的概念和规律,指导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做题目的目的在于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要重视题目的质量而不能只看重数量,否则学生会对物理学习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必须根据《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注重题目的功能,精选习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
在实际生活的物理情景中,力学问题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式,物理过程是错综复杂的,但基本的解题方法有三种:即“牛顿运动定律法”、“功能法”和“动量法”,这三种方法都是力产生效应的规律,前者是指力的瞬时效应,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后者是描述力的空间积累效应和时间积累效应。这三种解法的核心是做好四个分析,即受力分析、运动情况分析、功能分析、动量冲量分析。受力分析应该先“场力”再“接触力”,最后是其他力;运动情况分析关键是要抓住物理过程的本质特征,发掘稳合条件,运用这三种方法解题,要明确这些方法的不同运用范围,对匀变速直线运动,一般可以用牛顿运动定律法,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对于非匀速直线运动情况,一般用动量法和功能法。
四、重视实验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纵观历年物理高考题型,力学部分的实验题也占有不少的分量,对于实验的训练,在复习阶段学生可能会觉得自己已经做过实验了,而失去了新鲜感和激情,做实验的时候马马虎虎、敷衍了事,无法起到复习和巩固知识的作用。因此,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指导学生做实验练习上,而要根据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实验过程,动手选择和安装实验仪器、安装实验仪器,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过程,从而得出实验结果,体验到成功的自信。只有这样训练,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动脑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物理实验的兴趣和信心,从而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
力学在整个中学物理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物理教师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力学知识,使学生的科学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
[2]陈刚,舒信隆.新编物理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一、模式缘起,课程实施现状特点
(一)优势明显,学生生涯规划的意愿普遍明显而迫切,自主意识强
生涯规划教育既是一种设计也是一种实践,我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多年,课程实施对象主体是高中生,高中生开始接受生涯规划并关注生涯规划;生涯规划贯穿人的一生,需要因人、因时、因地的变化不断进行调节和完善,随着高考改革铺开,学生对选课程、选考试、选专业、选大学等生涯问题的梳理和解决更为迫切,学校和家长也对生涯规划提出更高要求。
(二)有提升空间,浩瀚而海量信息需要梳理,多样性和独特性需要协调
一方面,高中生涯规划辅导课程涉及的专业、大学、职业等信息,浩瀚而海量,学生在选择和吸收时需梳理,课程实施更多采取授之以渔的归类式操作,尤其突出以点带面的品质。另一方面,高中生多样性的个体都是独立、品质的存在,课程实施过程,悦纳生涯的多样化,也关注生涯的独特性,课程实施需要深刻关注个体纵向的成长与内化,需要有更充分的课后操作流程。
二、广―收―聚模式的提炼
对于现在肩负升学压力、学业节奏紧凑的高中学生,怎样的生涯规划课程才能有滋有味?面对重视生涯独特性的90后,课程如何凸显“人”的主体地位,悦纳生涯的多样性,笃定生涯的独特性?课程实施过程中,授课教师一直坚持生涯规划“有愿景,也要有执行力”,能抬头看天、能低头走路,能专心做事。课程最基本的要求是唤醒学生的生涯意识,给他们紧张的学业生活以动力和助力。
针对让课堂实施更有活力的需求,笔者经过多轮校本必修课和选修课实战,梳理提炼出高中生涯规划辅导课程适用的“广―收―聚”模式:老师备课要“广”,课堂实施要“收”,课后跟进要“聚”,如图1。简述为,教师备课要“广”,广纳言论、广泛选材,悦纳多样性;课堂实施要“收”,收关注、收共性问题,保证有效性;课后跟进要“聚”,聚愿景、聚动力,保持独特性。我校校本必修课程共9个主题:生涯彩虹、知己识心、聚焦高中、本科专业、本科大学、职业生涯、自主创业、生涯决策、扎实行动。以下举“本科专业”主题的具体实施为例来分享广―收―聚”模式的具体操作。
三、广―收―聚模式的实践(以本科专业主题为例)
(一)教师备课要“广”,广纳言论,广泛选材,悦纳多样性
课程对象的学情分析如下:自主意识强、自信满满,对别人家孩子好奇、部分神往,保持距离感;活动能力强、活跃度高,对自己的努力,过程胜于结果;整体动力不均匀,很忙也很茫,但显锋芒。
1.积极收集多样性材料
正如多棱镜能折射多角度的画面或资讯,教师就像多棱镜海选本科专业材料,通过书籍、报纸、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将图片、文字、视频等灵活度比较高的材料都先纳入材料包中,尤其是一些漫画,特别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然后针对自己设想的几个大方向先确定材料的类别,再对材料做甄选和分类。教师备课时要保持价值中立,悦纳多样性,充足的多样性材料就像教师武装充分的弹药,遇到90后各种天马行空的问题能见招拆招。
如,针对职业和专业的关系,自主整理过一个生涯故事:刘××,大学本科专业为社会学,大学期间不仅很好地完成社会学专业,可贵的是一直坚持编程的特长,职业生涯一直和电脑有关,现在为知名电商,还是业界的风云人物。选择多种类型有“故事”的生涯故事,课堂呈现生涯多样性水到渠成。
2.重点准备真实材料
校本课程材料积累和梳理需要精力,用真实触动真实,坚持下来,其价值也是很“赞”的。从两个方面选择真实的材料,一方面从2010年开始编辑课程丛书《学长生涯感悟》,每年向校友征集20篇左右的文章,内容包括回顾高中生活、关于大学、关于专业、关于生涯规划等分项内容,该丛书每年7月推出一辑,已完成五辑,共94篇。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结合学生实际作介绍,校友的故事总是亲切真实多棱多样,尤其是黑马的励志、高中过来人的各种感慨,确实是勉励且助力。
另一方面,从2011年开始在艺术节中开展职业访谈DV大赛,经过几年的磨合与梳理,学生也已经能比较自然地、用生涯规划的思维有意识地去呈现。从初期介绍职业信息到呈现多元立体的职业世界,近期作品中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该职业对高中生有什么要求”“这个工作的幸福感有哪些”“这个职业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困难”。DV内容不仅介绍职业,且更具人文情怀。目前已经开展五届,共收集整理65个视频。课堂上,一个10分钟不到的视频很容易点燃学生的星火热情。
3.通过问卷掌握学生生涯共性问题
既然遵循学生为本,那么课堂实施要解决的问题,自然要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本科专业”主题的问卷内容如图3:
值得提出的是,可以抽必修课的时间来完成问卷,学生填问卷时,有两个关键点:第一,需要给参考,图2是针对专业问题的问卷,看了问卷导语可能还不够,需要先给学生一个参考,于是先把本科大学课程主题的几个问题列出来给学生有个大致参考(见图3)。第二,需要给指导,教师必须要走到学生中间查看,作解释和提醒。
最近这一轮学生想关注的问题有:专业与职业的关联程度,若是自己心仪的专业与父母的意向产生矛盾该如何协调,专业的冷与热怎么理解,专业的数量、种类及特色,到了大学发现自己不喜欢已选专业,可否转专业,选专业需要做哪些前期准备。通过问卷及教师自己的整理和思考等,为大学专业这个主题整理出若干问题。这样,生涯共性问题从学生中来,课堂实施时再到学生中去。
(二)课堂实施要“收”,收关注,收共性问题,保证有效性
现在进入实战阶段,课堂实施要完成三个任务,收关注、收生涯共性问题、保证有效性。这样的操作,一般需要两个课时完成。
1.收关注
课堂导入直接采用生涯互动收拢学生的关注度,“本科专业”主题直接采用接龙的方式导入:每人报一项大学专业,前后最好不要重复。全班学生看到这个互动,微微有小骚动,学生开始嘀嘀咕咕:好像知道的大学专业很少啊,不能重复啊。教师先稳住学生情绪,提示几个专业。一轮报下来,学生豁然开朗,感叹道:原来有这么多专业,其实我们平时没注意啊。如此,五分钟内就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收拢起来。
2.收问题
课程涉及的本科专业信息等内容浩瀚而海量,结合之前学生的问卷及教师自己的整理和思考,课程共设置了五个方面的内容来解决生涯共性问题,这五个问题也可以理解成是“本科专业”主题通识类的内容要点。问题如图4:
其中,带号的两个问题是需要重点分享的,其一是针对感兴趣的专业,需要收集哪些信息,其二是专业与大学。
如,针对感兴趣的专业,需要收集哪些信息,先请学生分组进行头脑风暴,请他们先整理出自己的意见,以组为单位分享。分享的环节,授课教师可以和学生互动、补充、解释,这项是实战中最考验授课教师素质的,要投入时间和精力,要扎实、细致,静下来,倾听学生作为“课程用户”的风格和思维。
例举一项整理好的有代表性的思路:
(1)人文维度(分数线、专业课程、特殊政策);(2)方向维度(就业、考研、留学);(3)类型维度(优势、新设、长线、短线);(4)选考科目维度。授课教师针对学生的喜乐手绘了思维导图,直观灵活,直面课堂的生成性。(如图5)
关于“专业的几对关系”这个问题,如专业冷与热的争鸣,在课堂上探讨是一个激活学生情怀和创意的好卖点,碰撞中体现多样价值观。“专业与大学”这个问题,从原高考的学校优先到新高考的专业优先,正好可以说明新高考的一些相关政策。
通过这五个生涯共性问题提纲挈领,根据学生反馈及课时进度,教师选择几个资讯丰富可靠的专业深入、多角度分享,当然,具体专业信息介绍可以参考图5的思维导图,也给课后学生能效仿操作留有余地。
3.收课后操作
“针对感兴趣的专业,需要收集哪些信息”这个问题是留给课后独特性的基本条件之一。课堂实施时,举“城市规划”这个专业在不同搜索方式下整理起来的专业信息,课堂实施达成启发的效果。课后,一方面积极的学生自然会主动去求索个体独特的专业兴趣;另一方面,学生以后遇到生涯问题时,这也是一个好操作的方法。授课教师会在课堂上明确提出:完成“本科专业”主题,初步圈定3~5个心仪专业和2~3个心仪大学。
(三)课后跟进要“聚”,聚愿景、聚动力,保持独特性
生涯咨询是课程在课堂外的有效延伸,生涯咨询也是课后显化愿景,唤醒自身能量的有效实践。课堂未及部分,课堂生成的疑惑,以及学生课后反思交流后需要沟通、畅谈的部分,可以选择到生涯规划指导中心预约生涯咨询。咨询涵盖的内容是多触点多维度的,重点有三项内容:生涯澄清(价值澄清),生涯测试和生涯畅谈。“针对感兴趣的专业,需要收集哪些信息”这个问题既然在课堂上给出,学生自己就会求索。
如最近高二两位学生针对“传媒专业”来做生涯咨询。指导教师和来访的两位学生经过几个问题共同确定他们当下关注愿景的关键词为传媒、技术类、策划类、偏向幕后,浙江及浙江附近高校。
明确这一点后,做两项咨询拓展,其一,传媒类专业百里挑一的严酷形式,我校校友几种比较典型的经历(艺考、自主招生、特长生等),举中传动画学院的小白杨奖为例说明此类专业需未雨绸缪、从长计议;其二,简单说明多对一,列举几个非传媒类专门毕业目前工作性质接近来访者愿景的真实案例;若专业为非传媒类,个体能具备文字、策划等特长,其达成职业生涯愿景也是可行且有惊喜的。
生涯咨询是生涯规划教育途径中金字塔顶端受众最小的,也是凝聚生涯独特性的方式,学生课后有触动、有求索、有思考。
三、启发与思考
通过本科专业主题具体操作,如图1所示,倒梯形上口宽,下口窄,“广C收C聚”模式要达到从教师的广而纳之到高中生有思考、有梳理、有沉淀的目的。
(一)以学生为本,适合最重要
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被社会挑选,但高中这一次可能是最重要的。高中生涯规划辅导是一门新兴的课程,随着高考改革进入更多人的视野。课程不是讲生涯规划的理论,课程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唤醒学生的生涯意识,给他们紧张的学业生活以动力和助力。“广―收―聚”模式秉承学生为本,针对学情,从学生中找生涯问题,激发高中生的内源性动力,以愿景为目标,以行动为助力。
模式的实施提炼经历“实践探路、模式梳理、再实践佐之、模式提炼”螺旋上升的过程。该模式的实践经验:一是最适合课程第一轮起步阶段,新老高考的学生都适用,至于课程进阶阶段还另有更妥帖的策略。二是适合自主程度比较高的学情,两个课时可以完成,自主程度一般的学情也可以一个主题延长至三个课时完成。三是适合有课程压力的情况,该模式能在9个课时左右完成专业、大学、职业三个主题,如果学校提供的课时有限又必须完成相应学分,该模式也可以操作得很扎实。
(二)有教师的广而纳之,才有高中生的思考、梳理、沉淀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学业规划是实现职业规划的基础,职业规划是学业规划的具体目标和方向。生涯规划在乎的是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到个体奔向生涯愿景的存在感与幸福感。生涯规划是长线的,一堂课、一场讲座或一次活动无法速成。有教师的广而纳之,才有高中生的思考、梳理、沉淀,有浩瀚武装才能见招拆招。教师作为课程执行者需要保持价值中立,课程才能落实且扎实。
以学生为本,以用户思维去完善课程实施,用真实去触动真实,用多样性烘托独特性,希望有能量的信息缓缓流淌在高中阶段,能聚集起波澜起伏。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1992〕黑法经请字1号关于三棵树粮库、民革哈尔滨市委与农行道里办事处借款合同纠纷一案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同意你院关于三棵树粮库“以库存粮食和物资作担保”无效的意见。对造成该担保无效,担保人三棵树粮库和债权人农行道里办事处都有过错,三棵树粮库应负主要责任,农行道里办事处也有责任。担保人三棵树粮库应对农行道里办事处无法收回的贷款本息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的赔偿责任,其余由农行道里办事处自行承担。
此复
一、科学管理,重视过程
过程决定质量,一定要切实加强过程管理,充分发挥管理层的职能作用,健全管理机制,优化管理过程。各校要真正把高三工作抓在手上,根据校情、学情制订目标任务和激励措施,通过目标引领,制度保障,形成立体化管理体系。学校领导应深入到高三各备课组,指导各学科老师规范优化过程性教学行为,并对工作全程进行计划到周、到每一天的科学周密的安排,确保高三教学工作紧张有序,特别要加强对第一次上高三的教师在教学资料校本化运用方面的督查指导。
二、认清形势,关注高考新动向,回归课本,突出主干,突出重点,重视基础
今年是重庆市高考新模式的第一年,要求确保稳定,力求平稳过渡,因此教师要注重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不能因为高考新模式而人为拔高教学和练习题难度。做好选择、填空题,力争“基础题得满分,中档题少丢分,难题多得分”。
三、加强团队合作,6-1≠5 6-1=0,一短取败
自己的缺点打败自己,教师、学生都是这样,学生要想考上名牌或者重点大学,必须保证在六门学科均衡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其优势学科,因此年级、班主任一定要注意协调各学科之间的关系,避免学科之间的时间争夺战发生。
四、复习一定要有计划性
教师要切实站在学生的角度制订出科学合理的上课复习计划。课堂时间与晚自习时间要一起计划,与学生一起算时间,制订复习方案与复习进度,将每周复习进度公布在教室,做到教师心中有数学生心中有底。
建议:3月~4月中旬,选修与必修相结合,教师重点复习选修教材,学生自主复习必修教材,为“二诊”适应性考试作准备;4月中旬~5月中旬综合复习与典型例题训练讲评相结合,构建清晰的学科知识体系;5月中旬~高考前回归教材与综合训练相结合。
五、课堂教学的几个强调
1.对于学生的“冷板”,不仅要弄懂,还要学会,更要做对,强调不仅要做对,还要“快对”。尤其是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学生要在短时间内不停地换思维、换思想。
2.要记要问,能记的要让学生记成满分,重复的复习是有效的复习,没有重复就没有熟悉和熟练,就没有考场上的快对。课堂上要让学生有问的时间、讲的时间。
3.“堵漏”:多做题不一定能得高分,堵漏洞却一定能得高分。先磨刀后砍柴,不停地砍柴效率不高,不停地做题效果不好。关键要掌握基本的知识、方法与能力技巧。
六、注重解题方法训练及规范答题,考试检测不能太频繁,重在两个字“落实”
一方面要研究新模式的各地试题,不一定是近三年,因为我们新模式刚刚起步,选择有共性的解题方法的试题让学生当堂练习,教师当堂讲评,注意归纳解题思路、方法和解题步骤。另一方面教师要把解题方法交给学生。训练学生规范答题,用学科术语答题。七分审题,三分书写;审题要慢,书写要快,计算要慢,表达要快;把每一道试题都要精细化地对待,按程序去解决问题,不留下遗憾,把低级失误降低到最低点,只有这样才能够把会做的题目得全分,不会做的得点分,达到发挥出水平而得到高分的目的。最后,我认为考试、检测、评讲太多让学生完全没有看书的时间,学生心中无底会导致考试紧张。专项限时检测比整套试题检测效果更好。无论是审题、解题、规范答题,都强调两个字“落实”。
七、周日建议不补课,设置自习室去“寒”和设置“门诊式”答疑
学生到教室自习,自主学习,自主复习,教师答疑。学生集体上自习主要是去“寒”,一个人学习很孤单,集体学习氛围浓,现在的孩子自觉性都比较差,因此去“寒”很重要,周末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很重要。年级设置“门诊式”答疑,主动的学生先得食,教师要多陪伴。上午语文、数学、英语,下午文综、理综,选派优秀教师坐诊,任何一个班的学生都可以去问坐诊教师。
八、家校联合,打好手机战略
我们在听课中发现,越到高三后期,中差学生越容易浮躁,上课、自习、下自习后都喜欢玩手机,因此建议教师要召开家长会或者及时与家长沟通,要控制学生的通话量、流量和电量,用班级格言之类的激励学生的毅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九、关注高三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应让专业的心理教师(也可以是熟悉教育教学心理的优秀教师)对班主任、年级主任上至少一次心理辅导课,高三班主任辛苦,都想学生出成绩,但是管理学生要有谋略,许多教师在教学机智和管理学生机智上还比较欠缺。心理教师还要对学生上心理辅导课程,引导学生如何处理情感问题、失眠问题、考试焦虑等问题,对学生家长上心理培训课,教会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十、调整学生生物钟到最佳状态,让学生保持复习、练题的惯性,直到高考前一天
不少高三学生都养成了晚上复习到深夜的习惯,而高考是在白天进行,因此教师要做好学生及家长的工作,建议学生从现在起早睡早起,中午适当休息,将学生生物钟调整到最佳状态。
关键词:教学资源;历史教学;教学质量
一、大量教学资源被浪费的现状
以我国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来看,教学资源的浪费是一件影响是非严重的事情,时刻等着我们去解决。往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上课准备不充分,没有充分把握教学标准与要求,不能较高水平地完成教学目标,甚至有的教师上课不带教案,教师自身的资源浪费严重;
二是教师在课堂上大讲特讲,辅导课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宝贵的时间资源被浪费;
三是在教材中,往往设置了很多的随堂测验和习题,这些内容的设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但是往往好多的老师都会讲这一部分忽律,忘记了这一方面的应用;
四是学校订好教辅用书不让学生做,却自己另找资料印制讲义给学生做,有的学校甚至给学生订了不只一套辅导资料。以上现象浪费了现有的宝贵历史教学资源,这种缘木求鱼、舍本逐末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产生教学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
教学资源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人才的培养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因为诸多方面的原因,往往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笔者对这些浪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主要有一下几点:
一是教师的自身问题,有的老师自身存在问题,他们往往体现在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及思想的懒惰上,不具备教师该具备的素质,不积极进取,不提前进行复习和备课等都会造成教学资源浪费。
二是课堂的设置存在问题,课堂的设置不新颖,无法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永远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学,很难发挥学生主导的地位,使得课堂的效率低下,实践虽然很久,但是效果甚微。
三是教材的运用不合理,有的老师对于教材的认识不够充分,完全的忽视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没有把握住教材的精髓所在,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将一些不重要的东西,而耽误了一些重点的内容,比如教材中的地图、链接、习题等。
四是教材的重复性和不实用性,有的时候,学校已经选定了教材,但是因为教育部门的一些规定,又会在别的地方在定上一份教材。但是这两套教材中,往往会有很多的内容是一样的,最终造成教材的浪费。而且对于学生而言,即便是再多的教材,他们也只能使用和学习一套教材,其他的教材会因为时间和一些客观的原因而浪费。
三、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学校给教师创造好的培训条件,改善教师待遇,学校应该实行人性化管理,从心灵深处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二是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说一定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活跃课堂的气氛。高效课堂中明确的指出,一定要医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充当一个引导督促和答疑解惑的角色。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吸取知识和掌握知识的途径非常的简单,大部分是通过书本、笔记、背诵和思考来获得。
三是教材中问题的妙用。在教材中,往往会有一些课堂问题以及单元习题,这些问题都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灵丹妙药。因为这些问题不但能够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进行检测,还可以充分的额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求知欲望。课本上的问题是教材编委们精心设计的,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度和准确度要高于绝大部分在一线教学的教师。这些内容的设计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所以广大教师应该精心钻研这些问题,利用这些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这些问题真正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这样合理地运用教材上已有的问题,就省去了教师重新板书或做多媒体课件的时间,既充分利用了已有的资源又抓住了重点。
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语言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一定要使用正确的描述和词语,而且还要注意的是语言一定要简洁,不能够嗦嗦,抓住重点内容,不重要的只需要一带而过即可,不必话费太多的时间。而生写的时间要交给学生自己,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学习、朗读、背诵、记录等。而且学习的内容一定要进行规范,最好是来源于书本或者是规定的教材,切记不要将辅助教材和一些练习题作为重点。课件和教辅用书学生一般看一遍后就不再去研究它了,而教材学生要反复的看,因为学生在回忆知识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是以教材为依据的。在检查当堂课学习效果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复述相关的教学内容,做到背诵和识图回忆相结合,这样全员参与可以使学习效果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戈朝.合理使用多媒体,提高历史课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6(07):137.
[2]黄永其.合理应用微课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J]. 学周刊,2016(19):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