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商业模式的基本逻辑范文

时间:2024-02-22 16:37:14

序论:在您撰写商业模式的基本逻辑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商业模式的基本逻辑

第1篇

商业模式的提出最初是基于这样的观察:两家企业经营着完全类似的产品,但技术、资本、人才,甚至管理水平处于弱势的企业有时候却能取得更好的经营业绩,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人的思维总是习惯于从点到面,再从面到体。最初,人们以为某些方面领先的企业一定能获得更好的业绩,比如某个企业如果在技术、专利、资金、人才等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处于绝对优势,那么就认为这家企业就一定能获得市场的优势地位。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有些在个别要素上并不具备优势的企业却能取得市场的领先地位,原因何在?原因在于它们具有更优秀的商业模式,即它们更善于组合市场要素。商业模式就是市场主体间的关系组合模式,为了向最终消费者提供价值,需要从事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传播等商业职能的市场主体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这些市场主体间可以形成不同的关系模式,每一种关系模式就是一种商业模式。企业间的竞争本质上不是个别企业间的一对一的直接竞争,而是企业参与的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企业通过向消费者提供价值,与消费者进行价值交换实现自己的价值,每个参与商业模式的市场主体的根本目标也是获得价值回报。因此,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价值关系,也就是不同的市场主体为了共同的价值目标而结成一个系统,通过向最终消费者提供价值满足而实现自己的价值目的。商业模式包括三大子系统,即价值目标子系统、价值载体子系统和价值创造子系统。

2.商业模式系统演化的基本逻辑

系统都是由简单向复杂演化的,正如高等动物复杂的机体都是由单细胞演化而来的一样,商业模式系统也不例外,下面,我们以手机产业为例说明这个演化过程。最初,某家企业率先发现了新的客户价值,这种价值就是对“移动通话”的需求,相对于固定电话而言,“移动通话”成为市场未被满足的“核心价值”。接着,企业需要设计产品来满足核心价值,此时,作为“价值载体”的产品,仅仅需要基本的移动通话功能即可,不需要复杂的其他功能,因为市场仅仅处于核心价值诉求阶段。接下来,为了提品,需要组织设计、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去满足客户“移动通话”这一价值诉求,这个从设计、供应、制造到销售的“价值创造”环节形成一个纵向的“价值链”。这种“核心价值—产品—价值链”的系统模式就是商业模式的最初形态,即链状形态。

接着,客户价值开始延伸,出现了诸如对维修、零部件、信号稳定、便于购买等消费过程中的服务性需求,这叫做“过程价值”。 企业就必须组织相关市场主体去满足这种需求,于是维修机构、零部件生产商、配送企业、广告商等企业也加入到了原有的价值链中。这样一来,原来的纵向“价值链”就扩展演化成为了一个纵横交错的“价值网”,此时的价值载体也由原来的单纯的实体产品,即手机,演化为了一个围绕“移动通讯”的“服务”体系,“产品”演化为了“服务”。这种“过程价值—服务—价值网”的系统模式就是商业模式的第二阶段形态,即网状形态。

接下来,客户不仅仅满足于产品的基本功能,也不仅仅满足于一般的服务,开始对手机的游戏、音乐、摄像、影视等功能以及其他应用提出了要求,这些价值给客户带来了不同的体验,不同的品牌在客户心目中形成了独特的“体验价值”。为了满足客户的体验价值,企业需要整合游戏开发、音乐等媒体供应、工业设计等众多的内容产品提供商加入到体验价值的创造系统中来,不断丰富客户的体验价值。这样一来,原来的“价值网”又不断扩充、生长,最后演化发展成为了一个复杂的商业“生态系统”,体验满足的价值载体也从“服务”演化为了一个“品牌”概念。这种“体验价值—品牌—价值生态系统”的模式就是商业模式的最高阶段,即商业价值生态系统形态。

商业模式就是这样从简单到复杂不断进行着演化。开始阶段的系统简单,具有活力,但系统不稳定,所以中小企业大多灵活,但抗风险能力较差,很容易被取代。随着系统的演化,商业模式也越来越稳定,越来越成熟,但也越来越失去了活力。最后,当新的“价值”被发现,原有的商业模式由于过于复杂,稳定性太强而不能适应变化,被新商业模式取代。从系统演化的角度看,没有一种商业模式能够持久具有竞争力,所以,成功的商业模式是那些能够自我取代的模式。

参考文献:

[1]黄春萍、曾珍秀.企业系统演化—基于CAS理论的建模与仿真[M].北京:北京嘉彤大学出版社,2012

[2]魏炜、朱武祥.发现商业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薛维峰.盈利模式设计的方法与逻辑[J].管理观察.2010,10(413):89—90[J]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产业升级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的系统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2SJB630031)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第2篇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项目资助 (sponsored by Qing Lan Project);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基于系统视角的商业模式内生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YK12-05-02)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传统规模经济背景下企业利润创造的内在逻輯,即“产量中心”、“成本中心”逻輯,以及与之适应的商业模式设计的市场基础。同时,分析了个性化市场条件下利润创造的逻輯,即“客户中心”、“价格中心”的逻輯。文章指出传统规模经济的市场基础正在逐步消失,个性化需求市场正逐步形成,企业必须转变商业模式设计的基本范式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关键词:利润创造 规模经济 个性化 商业模式

创造利润似乎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需要增加收入、降低成本即可。但是,简单的利润公式中蕴含着“如何增加收入”,“如何降低成本”这样的关键问题。可以说,在商业领域,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如何做,即关键在于商业模式的问题。两家在产品、服务、市场及其他要素方面完全相同的企业,盈利能力可能完全不同。这里的关键就在于创造利润的方式之间存在差异,而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则在于经营者“解构”利润公式方式的不同,对利润公式的不同“解构”方式代表了不同的利润创造思维。

规模经济背景下利润创造的逻輯

传统经济时代,企业通常按照如下方式“解构”利润公式:

P=R-C =AP×Q-(VC+FC)= AP×Q-(Q×UVC+FC)= AP×Q-Q×UVC-FC = Q×(AP-UVC)-FC

式中:AP为平均销售单价;Q为产量或者销量;FC为固定成本;VC为变动成本;UVC为单位变动成本。

根据这一解构方法,利润创造的逻輯也就随之而出。首先,销售价格(AP)方面,由于人们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价格比较敏感,提高价格往往导致销量下降,因此,通过提高价格增加销售收入未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提高销量(Q)就成了企业优先考虑的增收方法。传统经济时代,市场基本处于短缺状态,增加产量并未遭遇太大的销售阻碍,产量基本能够与销量平衡,销量的提升显著地增加了企业的利润;其次,成本方面,企业发现随着产量的提高,单位变动成本(UVC)会显著下降,同时由于分摊效应,固定成本(FC)也被摊薄,产品的平均成本(AUC)就能降低。可见,增加产量不仅能够增加销售收入,还能降低成本。这样,企业利润创造的根本任务就在如何增加产量上了。

上述利润创造逻輯遵循的就是所谓的规模经济原理。规模经济原理的内在逻輯是:随着产量的增加,一方面,工人的熟练程度增加,效率提高,制造费用显著下降;同时,由于可以共享生产设施和其他资源,新增产量所需投入降低,管理成本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批量采购,企业原材料、零部件等资源也容易获得数量方面的折扣,从而降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这样一来,产品平均成本就会明显下降。低成本使得企业可以进一步降价,降低又会刺激需求的增加,需求增加反过来刺激产量的提高,产量提高进一步促使成本下降,如此,企业进入扩张的良性循环(见图1)。“市场份额增加,利润随之而来”是传统经济时代企业经营者比较常见的思维方式,扩张规模、提高市场份额成为经营者的使命,也是评价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志。

个性化需求背景下利润创造的逻輯

规模经济原理的基本假设有两条:一是成本随产量下降,二是产量等于销量。我们需要对这些假设做出一番审视,以便检验它们是否还能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

(一)成本随着产量下降解析

从经济学和管理学角度,成本可以分为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前者主要包括制造成本、管理成本和财务成本等传统成本会计核算科目,后者则包括客户寻找、市场交易、风险承担等市场风险成本项目。这种关于成本类型的划分方法与传统的成本会计对成本的划分是不同的。根据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传统成本会计将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个基本项目,这种划分方法是以制造为核心的成本管理范式,是典型的“产品中心”式的思维方式,即主要从企业内部出发考察成本问题,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在计量不容易确定的外部风险成本时,成本会计主要采用坏帐损失、或有损失等方法处理,这样的会计方法在处理外部成本时均存在明显的技术性缺陷,容易被人为操控,无法从根本上管理外部成本。规模经济原理就是遵循这样的成本划分逻輯,奉行 “产品中心”的成本管理思想,对外部成本的关注不够深入,更没有转变为以“市场中心”的方式对待成本问题。

传统经济时代,市场基本处于短缺状态,企业不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去寻找客户、研究市场需求、开展合同谈判等,企业的外部成本较低,外部成本在整个成本构成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显然,获取利润的关键就在如何降低内部成本上了。传统的“产品中心”成本划分方法适应了这样的市场环境,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当时企业的成本状况。规模经济原理正好反映了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内部成本降低这一规律,所谓的规模经济效应主要是指生产上的“内部生产的规模效应”而已。

第3篇

关键词: 商业模式;设计;利益相关者;关联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910056-01

商业模式被定义为利益相关者之间价值交易的关系模式,是商业主体之间的关联方式,而管理模式则是企业内部的要素配置方式,二者存在显著区别。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过分注重技术与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忽略了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和作用。当今,包括技术在内的要素创新及管理创新都不能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超越了企业单体层面,而达到了企业参与的价值网络之间竞争的高度,从本质上讲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其参与的价值网络之间的竞争,而不仅仅是企业单体之间的竞争,企业经营管理思维的边界已经超出企业内部而着眼于整个协作的价值网络,因此,如何设计和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成为企业能否持续经营的关键。

1 商业模式的基本逻辑

商业模式的关键词有两个,一是“价值”,二是“关联”模式。从“价值”角度出发,企业及其相互关联的主体,即利益相关者之间按照图1形成了一体化的价值结构。图1揭示了商业模式的基本逻辑,在该结构中,目标消费者的需求构成商业模式的起点,因此,挖掘消费者深层次需求,发现消费者的价值诉求是商业模式根本的目标。而产品及服务只是作消费者价值实现的载体存在。为了创造价值载体,实现价值交易,研发、生产、销售、咨询等利益相关者必须进行合作,形成紧密的关系,他们共同创造价值。因此,商业模式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目标消费者的价值主张,二是价值载体的组合模式,三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模式。

从“关联”角度出发,商业模式的内涵是商业要素之间的关联模式,特别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联模式。根据系统论,要素作为“原子”,是构建系统的材料,系统则是元素之间的联结模式。元素之间如果缺乏联系,没有形成“关系”,不能相互作用,那么,元素即使在空间上相互接近,也不能构成一个系统。比如,一堆碎石就不能构成系统,因为碎石之间完全缺乏内在联系,彼此完全是机械孤立的。但,当加入水、砂子、水泥等“联结剂”并加以搅拌后,碎石就形成了一个系统,即混凝土,混凝土内部的元素是高度关联的,元素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由设计、生产、供应、销售、配送、广告、金融服务等利益相关者构成价值网络,它们之间的关联程度如何,关联模式如何,决定了价值网络的系统属性。在传统商业时代,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基本是独立的,彼此之间的联系非常松散,协同度低。它们构成的网络还不能称为商业模式,企业往往只关注自己内部的管理,而不重视彼此关系的构建。随着竞争的加剧及商业的发展,价值网络中的利益相关者开始关注彼此的合作问题,越来越注重彼此间的“关联”模式的设计和选择问题了。当这种趋势出现后,商业竞争就进入了商业模式竞争时代。因此,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联”模式是商业模式的最为核心的部分。

企业在设计和选择商业模式时可以参照图1的逻辑进行,不管商业模式如何变化多端,基本的原理一定符合图1的逻辑,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在这个逻辑下展开的。

2 商业模式设计的流程与方法

根据商业模式的基本逻辑,企业在设计自己的商业模式时,可以按照如下流程展开:

首先,明确自己的价值主张,也就是市场定位。本质上讲,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争夺消费资源的竞争,商业模式中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紧密合作,相互依存,共同满足消费者价值,并与其他商业模式展开竞争。因此,商业模式的价值主张是否独特,与其他商业模式的价值主张相比是否具有竞争力将会决定商业模式的成败。寻找独特价值主张(USP)的根本任务在于洞悉消费需求,以及发现竞争商业模式的不足,这样就为设计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奠定了基础。

其次,设计价值载体组合模式。价值主张只是商业模式的目的,而产品与服务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如何组合价值载体(产品与服务)关系到价值主张的实现效率。比如,打印机与墨盒都是满足消费者价值的载体,但是它们之间的组合模式的差异却会导致完全不同的交易效率,“打印机高价+墨盒高价”与“打印机低价+墨盒高价”的组合模式的市场效率显然是不同的。产品之间必须组合,而不能孤立对待,要形成系列化、互补化,并赋予产品以主打、利润、周转、诱导等市场角色与功能,才能充分发挥价值载体的作用。因此,设计价值载体组合模式是商业模式设计的重要内容。

第三,设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联模式。这是商业模式设计的核心内容,也是最复杂的一环。根据系统原理,要素之间的组合模式不同,系统的属性与功能就不同,比如,同样由碳原子组成的金刚石和石墨两种物质,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结构,导致金刚石和石墨的属性与功能天壤之别。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组合方式也存在这样的系统效应。因此,如何组合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模式是商业模式设计的关

键与核心。下面详细讨论。

1)设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联模式。根据结构形式的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可能形成链式模式,比如设计、生产、批发、零售等前后连接的价值链形式;平台模式,如淘宝、当当网等电子商务企业作为众多销售商的平台将它们连接起来;居间模式,企业作为中间商将生产、流通、消费等价值环节连接起来;网络模式,利益相关者之间没有核心,彼此相互交易,共享各种资源。还有其他的结构形式存在,企业应该在分析所在产业、行业及企业自身条件的基础上,设计、选择适合自己的关系模式。

2)设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联内涵。只有结构形式而缺乏内在联系的商业模式是不可能具有持久竞争力的。商业模式的核心就在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内在联结方式上,比如同样是价值链式模式,利益相关者之间可以采用彼此参股的方式实现联结,也可以通过合同形式进行连接,还可以采用管理进行连接。不同的连接方式体现出来的关系是完全不同的,竞争力也是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联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角色与功能。利益相关者在商业模式中的角色,如主导者、组织者、联络者、控制者等。

② 控制方式。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控制方式,如股权、债权、契约、口头协议、临时关系等方式。

③ 信息沟通方式。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方式,如网络、软件、电话、正式文件与报表等。

④ 交易方式。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交易方式,如买断、租赁、、抵押等资产交易方式。

⑤ 联结纽带。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联结纽带,如技术纽带、利益纽带、文化纽带、情感纽带等。

商业模式是一个有机的价值系统,应该从价值的视角,遵循价值交易及系统的关联逻辑进行商业模式的构思、设计和选择,对以上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系统视角的商业模式内生机制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YK12-05-02。

参考文献:

[1]王晓明等,基于“要素结构功能”的企业商业模式研究[J].管理学报,2010,7(7):976-981.

[2]苗东升,系统科学大讲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魏炜、朱武祥,发现商业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进化逻辑;媒介平台;商业模式

一、 引言

信息时代,蕴藏在媒介背后的技术对媒介平台的商业模式存在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自1994年互联网接入中国以来,迄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二十多年来,在不同互联网逻辑的主导下,国内媒介平台的商业模式也处于不断演进与创新的过程中。理解互联网技术的进化与媒介平台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逻辑勾连,对于指导互联网媒体的商业模式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 媒介平台商业模式的概念界定与研究视角

目前学界关于商业模式的概念多达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然而由于不同学者的研究维度和视角不同,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有学者对这些定义进行了梳理,认为大体可以分为经济类、运营类、战略类和整合类四种类型(原磊,2007),但从根本上讲,商业模式反映的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逻辑(秦志华、王永海,2013),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而设计的开放性价值网络,进而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紧紧连接(陈道志、王平华、宋远方,2016),而如何定义价值、创造和传递价值以及获取价值,应该成为完整理解商业模式概念的基点(王雎、曾涛,2011)。也正因为此,从价值维度解读商业模式已成为近年来商业模式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从价值视角切入,借鉴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将媒介平台的商业模式定义为一种由价值定义、价值创造系统、价值获取的多维网络体系(如图1)。

其中,价值定义指向媒介产品的需求端,即目标受众的需求及其满足方式,反映媒介平台的市场定位,是媒介平台商业模式研究的核心;价值创造系统指向媒介产品的生产端,强调媒介平台如何通过建立关系协调机制,进而将所能调动的资源转化为媒介产品并将其传递给受众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互联网媒介战略研究的终点;而价值获取则指向盈利模式,是指媒介平台如何通过媒介产品盈利,作为一种以媒介产品流通为主要功能的平台,媒介平台价值获取的潜在方式贯穿生产端与需求端,其中“客户需求是商业模式的利润源泉”、“产品或服务是商业模式的基本支撑点”(孙永波,2011),因而,“价值定义”、“价值创造系统”共同定义了媒介平台“价值获取”方式的可能,而三者共同构建起完整的商业模式体系。

三、 互联网逻辑与媒介平台商业模式的演进路径

毋庸置疑,互联网对传媒的影响是内在的与革命性的,互联网时代的三个基本逻辑――“连接”的逻辑、平等的逻辑、“免费”的逻辑――构成了当今时代传媒经济的前置条件。其中,“连接”意味着开放,这是互联网的本质,有学者认为,互联网的演进也是“连接”的演进(彭兰,2013);“平等”意味着“去中心化”,背后隐含着传播权力的深层次转移;内容“免费”是互联网时代的显著特征和应有之义,“产品(信息)生产几乎近于零的边际成本”,“大量使用‘虚拟资源’无需缴纳任何费用”(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2014),也正是在“免费”的逻辑下,共享成为互联网精神的重要内容。

互网的这些潜含逻辑,不仅构成了传媒经济宏观性的背景要素,互联网技术的具体演进也在重构着媒介平台相关主体、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模式。而商业模式本身就是“建立在许多构成要素及其关系之上”(Osterwalder,2005),因而,媒介平台的商业模式与互联网的内在逻辑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 “新闻门户”:需求满足方式的悄然改变。Web1.0时代,互联网技术的本质是聚合、联合、搜索,其聚合的对象是巨量、芜杂的网络信息(Capriotti、Carretón、Castillo,2016),这种聚合、联合催生了新闻门户网站。对于互联网来讲,一个门户实际上是进入网络世界的一个入口点,门户网站通过提供基于web浏览的用户界面,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新闻信息。“新闻门户”主要是指新浪和搜狐,“新浪”的战略目标是“为全球华人提供新闻与内容服务”,而搜狐则将自身定位为“中文社群传媒帝国”。

从“价值创造系统”来看,与传统媒体时代一样,新闻信息的生产依然为专业媒体所掌握,网站及代表它们的网络编辑对传统媒体新闻内容的“搬运”与加工整理,而后推送到门户首页和对应的各个“子门户”。新浪和搜狐为了增加互联网的点击率,将新闻内容作为重中之重,其中新浪网甚至建立起强大的新闻编辑队伍,二十四小时更新门户网站内容,以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报道,这与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遵循着相同的逻辑。

发生改变的是媒介产品的需求端,互联网环境下,受众不再是“被动”的,而是成为主动寻求感兴趣领域信息的主体,媒介平台基于受众需求“自觉满足”的特征,对传统媒体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分类,建立起各个子门户,迎合受众的主动特性。这种转变也带来了广告投放方式的改变,门户网站开发出了弹出窗口、强迫广告、浮动广告等多重广告手段,广告被较为精准地投放,且广告流量的监测更为细化与准确,这是Web1.0时代媒介平台与传统媒体显著而重要的不同。尽管此时的门户网站已经创造出了包括技术服务、在线旅游在内的多元化收入模式,但由于巨大的访问量以及精准可测的广告投放方式,广告收入是“新闻门户”价值获取的主要来源,新浪在2008年的广告收入达到1.111亿美元,而搜狐的广告收入在其总收入中也占据大部分比例(刘辉,2009)。

从价值视角来看,相较于传统媒体,这一阶段的“新闻门户”,尽管也是“广告支撑型”的盈利模式,但由于受众需求满足方式转变为“主动寻索”,其实质却发生了悄然改变。若以“价值三角形”逻辑概括的话,“新闻门户”的商业模式为“自觉寻索+专业生产+付费广告”。

2. 社交媒体:“分享满足”与生产主体的转移。社交媒体是Web2.0时代的产物,借助于Blog、Tag、SNS、RSS、Wiki等应用,互联网搭建起以人为核心的关系体系,其典型特征在于最大程度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王伟军、孙晶,2007),个体用户的价值得到了最大的体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平台”、“社交”成为这一时代的主题词,社交媒体随之兴起,博客、微信、微博、开心网、人人网等以关系为核心的媒介平台成为主流,其中微信、微博至今影响力巨大。

这一阶段,社交媒介平台的运作机制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商业模式也产生革命性的更新,无论是“价值定义”还是“价值创造系统”,抑或是“价值获取”机制,与Web1.0时代都截然不同。

最为显著的是“价值创造系统”的改变,新闻信息的生产主体出现了转移,媒介平台不再生产新闻信息,而只是担任信息载体提供者的角色,“仅提供基本的平台功能与开放式的接口”(窦毓磊,2014),信息的生产权被让渡,形成了包括职业传播主体、民众个体传播主体、非民众个体的组织传播主体的“三元”传播主体结构(杨保军,2013)。媒介平台将新闻内容生产权让渡出来,媒介平台成为一个可以由用户自主设置和定义的平台,而这导致了新的盈利方式――增值服务――的产生,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开放了包括语音识别、客服接口、OAuth2.0网页授权、生成带参数的二维码等九大高级接口,通过开放接口,为商业主体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同时收取增值服务费用,这样一来,既能让企业用户能够在公共平台发挥更大的空间,也能更大程度地方便个人用户(傅瑜、隋广军、赵子乐,2015)。

从“价值定义”角度来说,用户的需求满足机制既不是被动的输入,也不是主动的寻索,而是分享式的满足,社交平台上各式各样的信息,基本都是基于“强关系”或“弱关系”的分享信息,人被定义为“分享的动物”,媒介平台越发像是一个有着固有规则的良性生态系统,“平台型商业模式”渐渐成型。媒介平台将包括游戏、电商、广告在内的“盈利性产品”巧妙嵌入“生态系统”,商业主体、新闻内容生产主体、用户被深度整合,“多边群体之间的关系是竞合而不是竞争”(王千,2014),媒介平台的“价值获取方式”也愈发多元。

以此看来,诞生于Web2.0逻辑的社交媒介平台的商业模式是典型的“平台型商业模式”,而基于“分享满足”的需求满足机制的诞生与新闻信息生产主体的转移,是“平台型商业模式”产生的重要因素。

3. “算法媒体”:“自动满足”与“生产补贴”机制。以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天天快报为代表的“算法媒体”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意味着Web3.0时代正在到来。建立在1.0时代和2.0时代基础之上的Web3.0时代既要实现个人“碎片化资源”的深度整合,又要实现更加“智能化的人与人和人与机器的交流功能”(徐璐、曹三省、毕雯婧等,2008),还要实现“物与物相连”、“人与物相连”的智慧网络(高钢,2010)。

“算法媒体”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结果,其背后潜含着“技术至上”的哲学逻辑,相较于Web2.0时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价值定义的角度来看,“算法媒体”的需求满足机制有了新的变化,受众既不主动寻索信息,也不依赖分享获取信息,其信息需求以一种“自动”的方式得以满足。媒介平台引入智能分发机制,受众将观看新闻的选择权部分让渡给了技术,用户历史点击行为和点赞行为会被技术自动识别,技术以此为依据判断用户的偏好和兴趣,并进行后续的推送,技术某种程度上替代了用户自我选择机制。

而从“价值创造系统”来讲,“算法媒体”采取了“生产补贴”机制,以增强其新闻内容的竞争力,这种“生产补贴”机制大体分为两部分,一是针对优质内容的补贴,一是针对优质内容生产者的补贴。针对优质内容,“算法媒体”同样引入智能机制,某条信息被点赞和转发的比率会成为其后续被推送与否、推送多少的关键性要素,信息的点赞率越高、被转发率越高,会被平台推送给更多的用户,而这类信息中携带的广告所产生的费用,会以提成的方式分发给内容创作者;针对优质内容生产者,会有专门的补贴,以“今日头条”为例,其下设有“千人万元计划”、“百群万元计划”,与优质内容生产者签订合同,从而获取优质内容的首发权。

“算法媒体”依赖优质的内容及针对性的需求迎合机制,迅速吸引了大批用户,形成了新一代具有影响力的媒介平台。从“价值获取”的视角来看,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算法媒体”的盈利方式主要在于广告,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的广告被巧妙植入媒介平台,形成了良好的效果。当然,除了广告之外,佣金、电子商务也是其盈利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其中佣金是指媒介平台作为其他APP营销渠道,当用户通过媒介平台发生购买行为时,需要与之进行利润分成(陈卓,2016)。以此来看,需求满足机制的“自我满足化”和对内容生产者的补贴机制是“算法媒体”商业模式的显著特征。

四、 媒介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可能性方向

从“新闻门户”,到社交媒体,再到“算法媒体”,媒介平台的商业模式经历了从“广告型商业模式”到“平台型商业模式”再到基于算法的新一代商业模式,在媒介平台商业模式的演进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互联网技术逻辑进化的身影,而技术的进化,主要从“价值定义”与“价值创造系统”两个方面推动着媒介平台商业模式的演进,“需求满足方式”与“新闻内容生产机制”的变迁,构成了媒介平台商业模式演进的主要索。

当然,互联网的进化并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多元性特征,使得不同历史阶段衍生出的媒介样态不但不会消亡,反而会接纳新的技术特性,进行新一轮的“互联”,与蓬勃新生的媒介平台共存,甚至相互竞争,这种情况下,媒介平台商业模式的演进会在以往商业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新一轮创新,商业模式也会越发复杂化、深刻化。

以历史的视角来看,Web2.0技术的运用还有极大的空间,Web3.0也不过是刚刚兴起,因此,媒介平台商业模式的创新只是刚刚开始,从Web3.0的特性来看,媒介平台商业模式向前演进的可能性突破路径在于:

1. 新闻内容的生产主体发生改变。人的主体地位继续受到挑战,人工智能技术大踏步前进,形成“人机共创”的信息生产局面。这种信息生产权的再度转移,毫无疑问会造就全新的商业模式。事实上,人工智能正在进行,包括谷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正在尝试“机器人”写作模式,新闻内容生a主体的再度转变的存在着较大可能性。

2. 对人的需求机制的深度挖掘。这种思路本质上在于对人的不同定义,以新浪为代表的“新闻门户”充分认识到人的“主动性”、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将人的本质定义为“分享”、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平台认识到“技术可能比人更了解自己的新闻需求”,均导致了媒介平台商业模式的演进,因而,未来对个体心理结构与需求满足机制的深度发掘,形成新的关于“人”的定义,也是媒介平台商业结构演进的可能路径。

3. 媒介终端的形态演进。当今的互联网媒介平台的依托媒介主要是PC、手机、平板等终端,技术不断进化的情况下,媒介终端将进一步演化,从而重新构建人与人、人与世界的连接方式,社会经济生活中各要素连接机制的改变,会构建起全新的商业模式。

参考文献:

[1] 原磊.商业模式体系重构[J].中国工业经济,2007,(6):72-81.

[2] 秦志华,王永海.商业模式的企业价值测评功能与内容结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27(3):70-79. [3] 陈道志,王平华,宋远方.价值视角下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6,(10):48-50.

[4] 王雎,曾涛.开放式创新:基于价值创新的认知性框架[J].南开管理评论,2011,14(2):114-125.

[5] 孙永波.商业模式创新与竞争优势[J].管理世界, 2011,(7):182-183.

[6] 彭兰.“连接”的演进――互联网进化的基本逻辑[J].国际新闻界,2013,35(12):6-19.

[7] 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135-146.

[8] 陈卓.聚合型新闻客户端的盈利模式及创新[J].青年记者,2016,(17):106-106.

[9] 刘辉.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三大门户网站战略管理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4):144-145.

[10] 王伟军,孙晶.Web2.0的研究与应用综述[J].情报科学,2007,25(12):1907-1913.

[11] 窦毓磊.社会化媒体商业模式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

[12] 杨保军.“共”时代的开创――试论新闻传播主体“三元”类型结构形成的新闻学意义[J].新闻记者, 2013,(12):32-41.

[13] 傅瑜,隋广军,赵子乐.单寡头竞争性垄断:新型市场结构理论构建――基于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考察[J]. 中国工业经济,2014,(1):140-152.

[14] 王千.微信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87-91.

[15] 徐璐,曹三省,毕雯婧,等.Web2.0技术应用及Web3.0发展趋势[J].中国传媒科技,2008,(5):50-52.

[16] 高钢.物联网和Web3.0:技术革命与社会变革的交叠演进[J].国际新闻界,2010,(2):68-7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项目号:7130206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项目号:13XJC630010)。

第5篇

关键词:商业模式;投资项目;决策;经济评价;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可以提高公司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可以重构价值链,甚至改变竞争规则。因此,商业模式对一个公司获取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并长远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结合商业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关键因素来分析投资项目经济评价过程中提前思考设计商业模式的重要意义,设计出成功的商业模式需要考虑到的关键因素,以及如何和经济评价相结合,从而获得更为准确的评价结果和更好的运营效果。

一、商业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创新形式理解

简单来讲,商业模式就是关于做什么、如何做、怎样赚钱的问题,贯穿于企业资源开发、研发模式、制造方式、营销体系、市场流通等各个环节。关于商业模式的定义有很多,比如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逊(Mark Johnson)、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和SAP公司的CEO孔翰宁(Henning Kagermann)共同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三维立体模式,包括“客户价值主张”(指在一个既定价格上企业向其客户或消费者提供服务或产品时所需要完成的任务)、“资源和生产过程”(即支持客户价值主张和盈利模式的具体经营模式)和“盈利公式”(即企业用以为股东实现经济价值的过程)。

为了更清晰准确地说明商业模式的含义,从阐明商业模式关键因素和其间逻辑关系的角度出发,个人将其总结为一个公司在组织其可利用的各种资源(资金、原材料、设备设施、人力资源、品牌和知识产权等)选择、生产并销售服务和/或产品的过程(生产或/和服务方式、营销方式、客户关系管理等)中为客户创造独特价值并使公司获得最大限度经济效益的方式。

要解剖、分析一个商业模式,就必须分析清楚这个公司的经济效益产生过程中各种关键因素及其整体逻辑,包括选择提供的产品或/和服务、组织生产的方式、营销方式、收费方式等等。通常人们提到的商业模式创新,均以经济效益增加为目的,既指整体逻辑的创新,也指其中各种关键因素的调整创新。比如,通常比较常见的商业模式“饵与钩(Bait and Hook)”模式(也称为“剃刀与刀片”模式,或是“搭售”模式)就是“营销方式”这一关键因素的创新。此种模式出现在二十世纪早期,在这种模式里,基本产品的出售价格极低,通常处于亏损状态,而与之相关的消耗品或是服务的价格则十分昂贵,如打印机(饵)和墨盒(钩)等。下图有助于理解一个商业模式的各种关键因素和整体逻辑。

二、投资项目决策过程中设计商业模式的重要意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投资项目决策评价过程中要重点考虑的一些因素,比如投资建设项目的目标产品/服务、需要建设的设施和购买的设备、建设期融资方式与成本、原材料获取方式与价格、生产或/和服务的成本、销售价格等均也是商业模式设计中的关键因素。按照通常的经济评价方法,对这些只是进行市场行业情况分析从而做出预测,没有或很少和未来可能采取的商业模式相结合。但是,如果这个项目的商业模式及其整体逻辑不能确定,则在经济评价模型中输入的相关数值准确性就有待进一步提高,肯定会影响经济评价结果的准确度,从而会影响项目决策的质量。

对一个企业和公司来讲,在持续发展过程中,提到商业模式的创新时,通常考虑的是某些关键因素的创新。因为在固有商业模式之下,整体逻辑创新是非常困难的,这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在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各个利益相关方进行竞争,大多数情况下创新出来的价值增值就是对方的利润来源。但是,对一个准备新建的投资项目来讲,在项目设计之初就充分结合行业竞争情况,充分分析各个关键环节和关键因素,提前思考设计商业模式,不仅会提高项目决策的准确度,也会为项目盈利创造先机。

如果不提前设计商业模式并且和项目决策及建设相结合,项目一旦建成投产,整体商业模式中的大部分关键因素已被固定下来,比如产品和服务的种类、需要建设或购买的设备设施的型号和生产能力、组织生产的方式、原材料获取的方式等,后期可以调整的空间就比较小。一旦发现项目盈利能力下降,可以采取的措施也将非常有限。

三、投资项目决策过程中设计商业模式需要考虑到的关键因素

1.投资项目产品类型和产能的确定要与商业模式设计相结合

一个投资项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将来提供的产品和/或服务类型及产能规模。这是投资建设生产和/或服务能力的基本目标。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讲,选择产品及产能时,要考虑到产业价值链定位、市场定位和市场规模三个问题。

关于产业价值链定位,要重点考虑目标投资项目处于什么样的产业链条中,在这个链条中可能处于何种地位,企业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发展战略应如何定位。目标投资项目准备进入的行业不能有产业链主存在,即不能有价值链的龙头存在,因为优秀的商业模式应当具有发展成为龙头和链主的最大可能性,而不是在一开始发展就受制于别人。

关于市场定位,核心是否能够寻找到一个差异化的市场,为这个市场提供独有优势的产品。确立好的市场定位的关键是细分市场,并寻找到能够利用自身优势来满足该细分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需要考虑三个最基本的问题:(1)是否进行了差异化的市场分析?(2)目标投资项目是否为目标市场和顾客创造了独特价值?(3)目标投资项目与竞争性产品是否有明显差别?

关于市场规模,关系到目标投资项目的产能规模的确定,在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里,最需要关注的是这样三个问题:(1)目标市场规模是否足够大?(2)是否能保证高速增长?(3)如何保证持续性的增长?

2.投资项目经济性分析要与商业模式设计相结合

产业价值链定位、市场定位和市场规模三个问题解决之后,产品及产能规模即可确定,接下来就要结合需要建设或购买的设备设施进行经济性分析了。在一个投资项目经济评价过程中,无论采用哪种决策衡量指标,如内部收益率、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等,都要以项目生命周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为基础来测算。围绕这个基础,需要充分分析影响净现金流量的各个因素。总体来讲,可以分为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两个方面。

现金流出包括的因素有资本性投入、各年生产成本、各种税费等,涉及到融资方式与成本、原材料获取方式与价格、生产或/和服务的成本等各个方面。

资本性投入,在项目经济评价过程中是指项目建设期的支出。通常这部分资金数额会较大。从商业模式设计的角度考虑,应该是选择一种有效的“资本模式”。资本模式是指企业获得资本的方式以及资本运行的方式,这是整体商业模式的支撑体系。

项目建成投产后,各年的生产成本是指项目每年的运营费用,包括原材料获取方式与价格、生产或/和服务的成本等,需要设计出高效的“运营模式”,达到运营最有效、费用最小化的目标。运营模式是指企业内部人、财、物、信息等各要素的结合方式,这是商业模式的核心层面。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以实现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来精心考虑与设计。如果缺乏合理有效的运营模式,即使再高效的销售模式也会由于缺乏持续而优质的产品服务供应而变得空心化。

现金流入包括的主要是销售价格,与商业模式中的“销售模式”和“收入模式”紧密相关。销售模式是指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方式,这是商业模式的最基本体现,是商业模式的实现通道。缺乏有效的销售模式,看起来再好的商业模式也没有用。麦当劳的连锁销售方式、安利的无店铺直销方式、微软的客户捆绑销售方式、携程的网络销售方式等均为比较典型的成功销售模式。“收入模式”是指针对服务和产品收费的策略,比如利润乘式模式是指从单一产品获取最大利润提升到重复多次利用这个产品盈利。

以上分析基本是围绕“业务选择、融资模式、运营模式、营销模式和收入模式”这个主链条开展的,遵循了现金流入转化为产品、产品流出转化为增值的现金这个基本线路。任何一个投资项目的决策及建设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也基本依照以上主要流程展开,因此,结合商业模式进行分析、设计、决策十分有必要。除了针对以上各个关键因素进行单独考虑之外,还必须深入研究它们之间联合优化的可行性,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予以仔细推敲,使它们互相支持,共同作用,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参考文献:

[1]Mark Johnson\Clayton Christensen\\Henning Kagermann. 商业模式创新白皮书.

第6篇

【关键词】商业模式;战略;价值创造;竞争优势

随着国内外对商业模式研究的深入,商业模式与竞争战略的关系问题日益突出(李东,2010)。二者关系的模糊,使管理者在经营管理中对使用战略还是使用商业模式感到困惑。有的管理者撇开战略,在没有任何战略意图的情况下单独使用商业模式,这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很大危险(Mansfield and Fourie,2003)。所以厘清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关系变得非常重要。对商业模式和战略的关系的深刻揭示也有助于对商业模式本质及其相关理论的理解。文章借助已有的理论或研究结论,在对商业模式形成过程进行案例说明的基础上,分析和揭示了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具体关系。

一、文献回顾与总结

(一)商业模式的概念

Morris,Schindehutte and Allen(2003)通过对30个商业模式定义的归纳,认为,商业模式的定义可分为三个层面:经济(盈利)层面、运营层面、战略层面。经济层定义将商业模式描述为企业的经济模式或盈利模式,其本质内涵为企业获取利润的逻辑;运营层定义把商业模式描述为企业的运营结构,重点说明企业通过何种内部流程和基本构造设计来创造价值;战略层定义把商业模式描述为对不同企业战略方向的总体考察,涉及市场主张、组织行为、增长机会、竞争优势和可持续性等。模式应该揭示经营系统如何协调凝聚起来的本质,于是Morris, Schindehutteb and Allen提出了一个整合性的概念,商业模式是一种简洁的表述,旨在说明企业如何对企业战略、运营结构和经济逻辑等方面一系列具有内部关联性的变量进行定位和整合,以便在特定的市场上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

本文使用Morris等的整合性定义,不过为使该定义表述得更全面和确切,对运营结构的描述应从内部流程扩展到外部,包括与外部的交易和合作流程,并将运营结构改称为“运营逻辑”。从战略层面的定义和变量可以看出,战略层包含了运营逻辑甚至经济逻辑。为了避免内容的重复,本文用“战略方向”来表达战略层面的内容,并规定它仅包含战略原则(包括使命、战略目标、定位、竞争战略、核心竞争力等),这并不影响商业模式概念及构成要素的完整性。所以,商业模式包括三个层面的逻辑,即经济逻辑、运营逻辑、战略方向。

(二)战略的概念

希特等(2009)认为,战略就是设计用来开发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系列综合的、协调的约定和行动。

(三)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关系

研究商业模式与战略关系的文献较少,且仅限于浅层次的探讨,尚未对两者的关系本质和结构进行深入揭示。

1.商业模式与战略是高度一致的。梁晓雅、陆雄文(2009)通过系统分析中国本土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及路径选择,指出商业模式是对战略的具体化,两者高度一致。

2.商业模式和战略是相近和互补的。Mansfield and Fourie (2003)认为商业模式与战略非常接近,但战略的很多内容是商业模式所缺少的,两者必须结合使用。商业模式描写价值创造的逻辑,而战略内容中也包含了对价值的创造的策略,比如波特的价值链模型就是对价值创造过程的描述,同时他们认为战略的资源基础观点也非常接近于商业模式的概念,资源基础观点认为企业通过内部资源和能力创造价值并获得竞争优势。Casadesus-Masanell and Ricart(2010)通过研究发现,在简单的竞争环境中,战略和商业模式是一一对应和难以区分的概念,环境变化时,变革战略是商业模式所不具备的。

二、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关系研究

很多文献在研究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关系时,将战略理论等同于战略内容,或将战略原则等同于全部战略内容,与商业模式相比较,于是得出了片面的或错位的结论。所以,有必要将战略理论和战略内容区分开,本文也将从理论和内容两个层次上对商业模式和战略的关系进行研究。

(一)案例说明与模型构建

本部分,首先通过案例说明商业模式的形成过程,由此提出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关系,并构建关系模型。在商业模式概念出现之前,企业主要依据战略安排所有的价值活动。当商业模式概念出现后,研究人员开始对成功企业的价值活动方式进行研究,并归纳成某种所谓的商业模式。具体商业模式形成过程通过图1和案例来说明。

从图1可以看出,首先,企业按照战略理论制定出具体战略内容;然后,研究者通过对企业已实施的战略措施体系的分析和比较,归纳出三种商业模式(只针对前六家企业),即商业模式A、B、C。

图1商业模式形成过程

在商业模式概念尚未应用于企业管理,以及国美电器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之前,我们从未提及国美具有某种商业模式,而国美自身也从未依据商业模式构建自己的价值活动,它只是运用战略工具规划、安排自己的活动。可以审视一下国美的战略制定过程。第一步,制定战略目标,即国美在家电销售零售行业的领导地位以及为利益相关者带来的预期利益或收益。第二步,国美通过SWOT分析和战略定位,认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将增加消费者对电器的需求。八、九十年代,家电主要由百货大楼销售,购物缺乏便利性。国美电器于是发现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开始自建连锁商店,方便顾客购买,由此给顾客带来更高的价值,国美的战略定位是家用电器的便捷传递者和服务者。第三步,选择业务竞争战略。通过对家电产品特点的分析,发现家电产品的差异性很小,零售经营过程也很难实施可持久的差异化,而且自身的经营成本比百货大楼低,所以业务竞争战略必须采取低成本战略。第四步,对价值链进行分析,发现核心竞争力来源,并构建竞争优势。国美认识到零售行业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终端(渠道)控制,于是,国美通过密布的连锁卖场建立起了强大的竞争优势,使其在价值链中处于主导地位。第五步,围绕业务战略和竞争优势构建具体的职能战略。采购和供应上,它采用信息化和整合的供应链,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合作,这些都降低了经营成本;销售上,采用低价策略、标准化的服务;财务上,将收入来源定位于场位费、销售返利、房产增值等,并高效利用对供应商的延迟付款带来的财务资源(案例来源:根据作者长期对零售业的考察并结合参考文献[7]整理而成)。以上战略措施经过实施,构成了国美电器价值活动方式。当国美发展成行业领导者时,人们开始关注国美的经营模式,研究的焦点集中于这些具有可视性的价值活动方式即职能战略措施体系,归纳出其所包含的经济逻辑、运营逻辑及其所体现的战略方向等,并把这些内容称为国美模式。实际上,我们往往简单地把以上战略措施称为国美模式。

因为只有(职能)战略措施直接表现为企业的价值活动方式,使命、战略目标、定位、竞争战略、核心竞争力等只是指导战略措施的构建,并不直接表现为价值活动方式,所以,本文将这些战略内容归为战略原则。因此,战略内容包括战略原则和战略措施体系两部分。

图2 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关系模型

(二)商业模式与战略的联

1.商业模式与战略具有相同的本质。Elliot(2002),Magretta(2002)和Chesbrough(2010)等认为商业模式与战略是不同的,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商业模式是“价值创造”导向,战略是“建立竞争优势”导向。然而,从商业模式概念的递进过程可以看出,这两种导向应是相互依存和不分割的。Morris,Schindehutte and Allen(2003)认为,从经济层面到运营层面再到战略层面,定义的综合性是递进的。目前来看,国外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大部分属于战略层面(原磊,2007)。

“价值创造”导向是基于经济层面和运营层面的定义而对商业模式的定位,其中经济层面描述的是对企业价值的创造(包括成本控制和收入来源),运营层面描述的是对顾客价值的创造。这两个层面的定义未强调所创造的价值必须具有独特性、不可模仿、不可替代,由于缺乏这三个特点的价值是不可持续的,这样的商业模式无法持久(Mansfield and Fourie ,2003),是不值得研究的。所以商业模式的概念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战略层面的商业模式定义,即商业模式是符合以上三个特点的价值创造逻辑,能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可见,战略层面的商业模式的本质,是对能够获得竞争优势的价值创造活动的描述(经济逻辑、运营逻辑、战略方向分别描述了价值活动开展方式及其所遵循的战略原则)。尽管Mansfield and Fourie后来又提出了整合性定义,但其与战略层定义实质是相同的,只是在内容描述上显得更饱满些。战略是通过对企业行为的谋划获取竞争优势(希特,2009),而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价值链的某些环节(波特,1985),这些环节能够创造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不可模仿的价值,可以看出,战略的本质是通过对符合以上三个特点的价值创造活动的规划,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由以上分析可知,商业模式和战略的本质是相同的,从价值活动实施前的角度定义,它们都是对能够获得竞争优势的价值创造活动的规划或设计;从实施后的角度,它们就成了对带来了竞争优势的价值创造活动的描述。

2.商业模式是对已实施的战略的描述,与战略在内容上高度一致。商业模式的内容可以通过其构成要素或三个逻辑层面来描述,构成要素和三个逻辑层面是完全一致的,它们可以归入不同的逻辑层面。

(1)商业模式是对已实施的战略的描述。我们将价值链上的价值活动方式作为中介(中间变量),来对商业模式和战略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价值活动方式包含了价值创造过程中所有的价值活动、结构及价值琏中的伙伴关系。首先,经济逻辑和运营逻辑是对战略措施体系的描述,它们是等价的。价值链各环节由企业的各种职能构成,职能战略是对价值链上所有价值活动的具体规划,实施后的(职能)战略措施体系直接表现为企业价值琏上的价值活动方式。根据商业模式的定义,运营逻辑和经济逻辑是对价值活动方式的描述,所以它们实际上就是对已实施的战略措施体系的描述。正如前面案例和图1所示,运营逻辑和经济逻辑是从已实施的战略措施体系(价值活动方式)中归纳而来,是战略措施体系本身所具有的。需要说明的是,经济逻辑描述了企业在价值琏环节上的盈利方式,而盈利实际上是对企业价值的体现或回报,所以经济逻辑可以看做是对企业价值的创造过程。经济逻辑和运营逻辑包含了企业价值和顾客价值创造方式,是对战略措施体系的全面描述,所以它们是等价的。其次,(商业模式中的)战略方向描述了战略原则。因为商业模式来自于对价值活动方式的描述和分析,商业模式中的战略方向必然从价值活动方式中得到。尽管价值链活动方式是对战略措施体系的直接体现,但企业战略、业务战略、核心竞争力又体现在战略措施体系上,所以可以通过可视的价值链活动来察觉这些战略原则。通过对价值活动的分析可能无法察觉所有战略原则,但这并不影响战略方向与战略原则的高度一致性。

(2)商业模式和战略在内容上高度一致。因为商业模式是对战略的描述,两者在内容上必然一致。下面结合案例进行说明。Morris,Schindehutte and Allen(2003)经过对19个文献中提到的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汇总分析,认为能够获得竞争优势的商业模式,包含三个方面的八个要素:价值定位(产品或服务内容、目标顾客、基本市场竞争战略);价值创造和传递系统(资源和能力、价值创造过程、价值链中的定位);价值获取(收入来源、企业经济)。根据前面的案例,国美电器的采购、供应、销售、人力资源管理等职能战略措施,都属于价值活动方式,它们构成了“价值创造过程”。国美在“价值链中的定位”是通过控制终端而占据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产品和服务内容、目标顾客、基本市场竞争战略、资源和能力”等要素可在国美的战略定位、低成本战略、核心竞争力等战略内容中完全体现;“收入来源、企业经济”指国美在财务上的收入和运作方式。可以看出,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与战略内容一一对应且高度一致。

3.商业模式理论属于战略理论范畴。既然商业模式与战略在本质和内容上是一致的,商业模式理论必然属于战略理论范畴。明茨伯格等(2002)将战略理论归为十大学派。其中学习学派将战略视为一种模式,模式是对已实施的战略的描述。学习学派认为战略无法提前设计,只有根据变化的环境及不断的试错,即经历持续的学习过程,才能得到一个有效的模式。这些观点,将商业模式理论与学习学派联系了起来。由于竞争的强化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为了建立有效或更好的商业模式,不断的试错或学习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随着商业模式理论的发展,更多的战略理论,如核心竞争力,市场定位等被其吸纳了进来,这些都是为了设计具有竞争优势的商业模式的需要,在直观的经济逻辑、运营逻辑基础上增加的。这使得商业模式理论与设计和定位学派等更多的学派产生了联系,并逐渐显示出与这些学派的理论的趋同。总之,所有商业模式理论内容均可从战略理论中寻踪溯源。

(三)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区别

1.商业模式理论与战略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由于新技术(如互联网)、新观念(如价值网络)的不断涌现,企业在制定战略措施体系时可以有更多选择,于是很多别具特色的(职能)战略措施体系出现了。这引起了人们对战略措施体系及其所呈现的商业模式的研究的兴趣,商业模式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或侧重点就是这些别具特色的战略措施体系。从图1可以看出,商业模式理论从战略制定的结果处开始研究,着重于对特定(属于某个企业的)战略措施体系的分析,归纳出其包含的各种内在逻辑特别是价值创造逻辑,不同的逻辑呈现出不同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所包含的逻辑关系对企业构建具体的战略措施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这是战略理论所欠缺的。战略理论从战略制定的源头开始研究,主要研究战略制定方法及形成过程,缺少对具体战略措施的研究。因为战略理论缺少对具体战略措施体系内在逻辑的研究,人们并没意识到运营逻辑和经济逻辑是战略措施体系本身所包含或应该包含的,所以往往认为商业模式和战略是两回事。

2.商业模式和战略在概念表述上不同。由于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不同,造成它们在概念表述上不同。商业模式从战略措施层面着手研究,所以在概念表述上,除了战略方向,还包含从战略措施体系中得到的经济、运营逻辑,这与战略的概念表述区别很大。特别是经济层面或运营层面的商业模式定义,不包含战略方向,让人觉得商业模式无任何战略意图。

3.商业模式理论拥有战略理论所不具备的特点。由于难以归类,商业模式常常通过案例来描述,比如国美模式、京东模式等,这赋予了商业模式理论的具体性和形象性特点。这些特点使商业模式理论对管理者更具指导性,更易于接受和产生兴趣。企业可以借鉴这些具体的模式来构建自己的战略措施。另外,由于商业模式的直观性,基于对商业模式的分析和创新可以更好地寻找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

4.战略理论的很多重要内容是商业模式理论所不具备的。比如波士顿矩阵、SWOT分析等分析工具,并未出现在商业模式理论中,另外很多战略学派的重要战略理论或观点也是商业模式理论所未涉足的。由于以上区别,战略制定过程中,应将商业模式理论与战略理论相结合。理论侧重点的不同,并不影响商业模式与战略在内容上的一致,只是内容的形成方法不同而已。

本文使用理论研究方法并结合案例对商业模式和战略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揭示,所形成的各种结论或观点对于战略理论和商业模式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尽管本文是以商业模式的最初形成过程为基础展开的论述,但所得结论在商业模式重塑或创新情况下也是适用的。这是因为,商业模式的重塑或创新可以视为新的战略措施体系的构建,这基本重复了商业模式的最初形成过程,唯一不同的是,新的战略措施体系的构建需要商业模式理论与战略理论相结合,但这并不影响本文中所得出的各种结论。

参考 文 献

[1]李东,王翔,张晓玲,周晨.基于规则的商业模式研究――功能、结构与构建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10(9):101~111

[2]G. M. Mansfield and L.C.H.Fourie.Strategy and business model-strange bedfellows?A case for convergence and its evolution into strategic architecture[J].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2003,35(1):35~44

[3]Morris M,Schindehutte M and Allen J.The entrepreneur's business model: Toward a unified perspectiv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3.58(1):726~735

[4]迈克尔 A. 希特,R. 杜安・爱尔兰,罗伯特 E. 霍斯基森.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吕巍译[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梁晓雅,陆雄文.中国民营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基于权变资源观的理论框架与案例分析[J].市场营销导刊.2009(3):67~73

[6]Casadesus-Masanell R and Enric Ricart J.From strategy to business models and onto tactics[J].Long Range Planing,2010(43):195~215

[7]张新.国美电器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8]Elliot S.Electronic commerce:B2C strategies and models[M].Chichester, U.K: John Wiley,2002

[9]Magretta J.Why business models matter[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2(3): 3~8

[10]Chesbrough H.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opportunities and barriers[J].Long Range Planing,2010(43):354~363

[11]原磊.国外商业模式理论研究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0):17~25

第7篇

【关键词】商业模式;模式创新;价值创造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的创新与发展,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然而,仅凭科技创新来取得进步还远不能满足新时期企业发展的新需要。因此,企业要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寻找符合新技术、新产品的组织、流通和管理的新路径,也就是要寻求商业模式的创新(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进入新世纪以来,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已经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

一、商业模式的提出及界定

商业模式一词最早是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杂志上,是被用来描写资料与流程之间关联与结构的。但商业模式正式作为一个独立领域引起学者们的广泛研究,却是1999年以后的事情。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球互联网开始在商业领域中普及应用。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基本的商业竞争环境和规则,一批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企业应运而生。雅虎、ebay、亚马逊等纯粹的电子商务企业的兴起,对大量的传统企业产生了深远影响。自此,“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开始流行,常被用于描述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型企业是如何获取收益的。

美国学者Timmers于1998年第一次对商业模式概念进行了系统定义。他指出商业模式可以作为由产品、服务和信息构成的有机系统,是一个产品、服务和信息流的框架,其基本要素包括产品、服务、信息、商业参与者、价值以及收入来源等。瑞士学者Dubosson等(2002)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为进行价值创造、价值营销和价值提供而形成的企业结构及合作伙伴网络,从而产生有利可图并得以维持收益流的客户关系资本。之后,Osterwalder等(2005)又对商业模式做了进一步的概括,即企业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和实现价值的基本原则。类似地,美国经济学家Teece(2010)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价值创造、传递和获取机制的架构,它通过价值链传递给顾客,把顾客的支付转化为利润。

我国众多学者也对商业模式的概念作出了界定。罗珉教授(2009)认为,商业模式应当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其一,任何组织的商业模式都隐含有一个假设成立的前提条件,如经营环境的延续性,市场和需求属性在某个时期的相对稳定性以及竞争态势等等,这些条件构成了商业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其二,商业模式是一个结构或体系,包括了组织内部结构和组织与外界要素的关系结构,这些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存在内在联系,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了模式的各种运动。其三,商业模式本身就是一种战略创新或变革,是使组织能够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制度结构的连续体。魏炜和朱武祥教授(2009)认为,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体系应当包括定位、业务系统、关键资源能力、赢利模式、自由现金流结构和企业价值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彼此间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商业模式体系,其本质是指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即魏朱商业模式模型。

虽然国内外不同的专家、学者对于商业模式的内涵的界定各有不同,但其定义都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商业模式的基本含义就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即企业在一定价值链或者价值网络中如何向客户提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通俗地说,商业模式就是指企业是如何赚钱的。这一核心逻辑以顾客价值主张作为起点,以价值创造作为过程,以财务数据作为运行结果。

二、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及动力

(一)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

商业模式创新是指把新的商业模式引入社会生产体系,并为客户和自身创造价值,即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的创新变化。通俗地说,商业模式创新就是指企业新的并且有效的赚钱方式。也可以理解为,商业模式创新实际上是对企业模式的重新设计。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要对行业中的已有模式进行分析,找寻新模式的存在可能性,这是一个认知发展的过程。无论是新创模式还是在既有模式下的创新,其核心都在于发现并寻求新的模式创新的机会能否成立。实际上,企业的商业模式既不神秘,也不新鲜。无论企业置身于何种行业,都在使用这样抑或那样的商业模式,只不过企业本身对其商业模式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因此,能够在多变而复杂的环境中,抓住并突出至关紧要的经济特征及竞争的关键因素,并由此构建出新的商业模式,就成为当今企业实施经营活动的一种重要而便捷的手段。

(二)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

商业模式创新是在一定的动力驱动下进行的一种创新活动,主要有以下三个动力。

1.新技术的市场化。要将新技术转化为适应市场的产品与服务,企业就必须应用与之相适应的商业模式。因此,新技术的市场化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之一。相比于持久性技术,作为技术创新的突破性技术较为激进,难以在原有的商业模式中将其市场化。因此,企业为了使应用突破性技术的产品实现市场化,就必须采用一种与新技术相适应的全新的商业模式。此时,新技术的市场化就成为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尽管新技术的市场化要依托新的商业模式,但反之,技术创新也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