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4-02-19 15:27:35

序论:在您撰写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

第1篇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媒体,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不仅使当今传播媒体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也改变了传播媒体的理论构架。

网络媒体是以互联网为传输平台,以多媒体为辅助传播手段的现代信息传播工具。它通过搜索、操作、编辑、存贮、交换等信息传播活动,实现信息的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兼容的目的。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既综合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又兼具传统媒体各自的优势,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形式的固有界限,拓宽了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为受众提供了快捷、便利的信息获取途径。据5武汉晚报62002年11月28日报道:2002年8月28日成立的长江互动传媒网就是一个汇集20多个电视台的视频新闻节目、200多部网络电影,及众多财经、时尚、体育、家居资讯等内容的综合性网站,在开通后的短短三个月内,创造了日点击率近百万的网络神话。可见,互联网络成为信息时代的综合性传播媒体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当我们把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放在多维度的传媒空间进行分析时,就会看到: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仍保持着密切地联系,即共同相处、共同演进。

媒体传播理论指出:新媒体的产生决不会自发地和孤立地出现)))它们都是从旧媒体的形态变化中逐渐脱胎出来的。[1](P24)也就是说,新媒体的出现总是离不开旧媒体的因子,至少它吸纳了旧媒体的传播特色和传播内容。网络媒体亦是如此。首先,网络媒体由于缺少自己的记者队伍和新闻采访权,因而无法形成一个庞大的采编系统,在新闻的信息来源和信源的可信度上,必须依靠传统媒体的支撑,造成对传统媒体新闻资源的依赖。在这方面亿唐网甚至不惜巨资,购买国际知名新闻单位(如法新社、中新社、人民日报、新华社等)的新闻内容,以丰富自身网站的新闻信息,增强其新闻的权威性。其次,网络媒体在新闻的形式、体载、结构诸方面也受到传统媒体的影响,不可避免地打上它们的烙印。所以我们说,网络媒体是在吸收并借鉴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多媒体、数字化、智能化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产物。这也表明,由于网络媒体本身独立的媒体逻辑还没有成熟和完善,传统媒体必然事实上成为网络媒体生存发展的参照背景。但是,反过来,网络媒体也必然事实上成为传统媒体生存发展的参照背景。这样,它们就处在一种既互相竞争又互为补充、共同促进的媒体生态环境之中。

1网络媒体在传统媒体形成的生态环境中找到了生存之路。传统媒体形成的是以电视、报纸、广播为主体,但又相互分离、自由竞争的生态环境,特别是由于它们在新闻传播方式上分别受到制作程序、出版周期和播出时段的极大限制,造成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闻价值大为削弱。而网络媒体以其更简化、更快捷的信息制作方式和计算机特有的信息存储能力,使自己拥有内容上的最大灵活性。同时,在信息传递途径上,既可采取对重大、突发新闻事件的同步直播报道,又可实行异步传递将各种新闻信息公布于网页之上,使得新闻生产周期彻底消失,受众可以任意在网页上浏览或下载。更重要的是,网络媒体通过非线形的双向互动传播模式,让受众在主动掌握和控制信息时,还能积极参与到信息的提供与传递中来,充分体现出现代传媒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作用,重视“人”的价值的全新理念。也正因为网络媒体始终保持着与受众“亲密接触”的态度,使自己赢得了最广泛受众的青睐和支持而迅速崛起。

2传统媒体在新的生态环境中寻找到了自己的“生长点”。网络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使传统媒体的生存形势变得更加严峻。面对挑战,传统媒体一方面采取扬长避短、化短为长的方针,在市场运作和管理上,比以往更具针对性,在更加细化的市场中,占领了部分目标消费群。另一方面实行主动出击的策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把自己的功能延伸、扩张到网络之中,用新的“生长点”支撑自身“相对优势的领域”。比如《光明日报》网络部,既把自己作为母报的一个电子版,及时向受众提供新闻信息,又不断向自身擅长的领域拓展,旨在“建成国内外知识分子思想文化的一个站点”。[2](P107)

第2篇

【关键词】新媒体;民间传统艺术;保护;传承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媒体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也逐渐为大众所接受,成为时代的主流媒体,新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有线或无线网等渠道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大众提供信息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相对传统媒体而言,具有及时性、海量性、共享性、交互性。在时代迅速发展的今天,民间传统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广安地区民间传统艺术种类繁多,包括有婚嫁歌、云童舞、岳池灯戏、手掌木偶、华蓥山滑竿抬幺妹、抬高亭等等,本文选取保护和传承落差最大的两个艺术进行剖析,不断得出新媒体与民间传统艺术的矛盾共存关系。

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动民间传统艺术的不断进步

1.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传播,使民间传统艺术告别了传统的传播方式

民间艺术的传统传播手段是利用传统媒体,与大众进行面对面的传播和传承,新媒体技术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触摸媒体、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数字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影等等,华蓥山滑竿抬幺妹就有效的结合了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宣传,他会在每年三月份举行盛大的比赛,吸引媒体的关注,从而吸引更多人的目光,也使得更多人参与它的保护和传承。

2.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融合新媒体所带来的新思想,民间传统艺术在不断传播的过程中内容不断丰富

华蓥山滑竿抬幺妹在不断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优化,具体表现为滑竿抬幺妹之前主要用作一种交通工具,方便富贵人家出行,在时代的不断进步中,滑竿抬幺妹逐渐演变为商业表演、电影素材、比赛等等,然而相对滑杆抬幺妹而言,云童舞的传承便是充满艰辛,缺少创新和不适应时代脚步,云童舞原本用于祭祀活动中的表演,但由于时代需求的改变,云童舞逐渐没落,到现在,人们才开始利用新媒体的手段去传承和保护,拍纪录片、商业演出等等。由此可见,新媒体不仅对人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会影响到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

3.对于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有更多新兴的保护手段

新媒体可以提供很多新鲜的手段来保护传统文化,随着如今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很多人都不愿意终身从事某一种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在这样的情形下,利用新媒体来进行传承和保护似乎就显得很有必要,在四川师范大学数字媒体学院飞扬团队的暑期社会实践中,同学们就利用自己专业知识对新媒体下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利用自己手中的摄像机拍下了濒临消失的传统民间艺术供世人欣赏,也为这些民间艺术的传承提供一种新的途径,世人也可以感受到这些民间艺术的魅力,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献上自己的一份力。

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阻碍民间传统艺术的不断进步

第3篇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未来媒体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符合现阶段人类社会对媒体的需求。“”的思维模式符合现阶段新旧媒体的发展规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纳入“”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 :

融合 思维 运用

中国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141- 02

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思维横式的提出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媒体的发展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范围内的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系既加速整合又相互博弈。“”思想的提出顺应了现代媒体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把握和运用好媒体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着重处理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关系。研究“”原则,不但能为处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系问题提供现实指导意义,也可以为当今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冲突等问题开辟新的解决途径。

(一)“求同”的实质与基本要求

“求同”就是寻找共同点,它是“”思想的目的所在。“求同”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寻求共同利益,追求共同目标的基础,也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能够融合的基础条件。然而事物的发展要有一个过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寻求融合发展的“求同”过程需要经历一个长期复杂的整合阶段,需要媒体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融合发展中“求同”要具备的要求:

(1)在追求共同目标和发展时应做到“求同”。

(2)善于打破一些习惯性思维模式,采取多向思维方法,学会创造性、建设性地思考。

(3)努力寻找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共同点,把握两者在“求同”过程中的定位和目标,恰当好处地平衡好两者的关系。

“求同”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目标,建立良好的基础条件,努力寻求共同点,使之发挥先进的优势作用。

(二)“存异”的实质与基本要求

“存异”就是说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彼此之间有些差异或矛盾,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不了,只能“存异”。“存异”是为了达到“求同”的目标,暂时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间一时难以融合的事项搁置起来,留待时机成熟或科技进步以后再来解决。

(1)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有其特点和形式,必然存在差异。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差异性的特点和形式也是其存在和发展的优势所在。这就要求能“存异”敢于“存异”,努力协调两者的关系,使媒体效应发挥最大的优势。

(2)在处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差异或矛盾时,需要具体分析其矛盾的性质,依据其矛盾性质的不同,加以不同的对待。

二“”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的运用

“”思想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与外交实践相结合,从而提出了处理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化的国家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外交关系的处理思维尽管和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思维有所不同,但是方式方法可以相互借鉴。“”的思维模式运用到处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也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成为推动媒体产业发展前进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不仅可以指导媒体发展前进的方向和进度,更对今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存异”是为了“求同”,“”思维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优势性、一体性、灵活性和科技性的统一。

(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有优势

1传统媒体的优势:

在新兴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传统媒体拥有国家政策的资源,世界范围内,传统媒体仍是国家官方正式公文的重要途经之一,得到国家很多政策的支持。

(2)传统媒体积累了从报纸诞生至今的信息数据资源,成为人们见证历史信息可靠的书面凭证。传统媒体报纸的雏形《邸报》是我国在世界上发行最早,时间最久的报纸。它创办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约公元前二世纪左右)。自汉、唐、宋、元、明直到清代,《邸报》的名称虽屡有改变,但发行却—直没有中断过,其性质和内容也没有多大变动。《邸报》—直出版到1917年清朝皇帝退位,才停止了刊行。报纸在其几百年的传播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符合人们的规范和体系,其信息的可信性和自身的市场美誉度非常高。社会读者对报纸品牌的认可,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3)传统媒体具有品牌和知名度的优势。在我国出版的第一张汉文日报,是1858年在香港创办的《外中新报》,至今已有将近2百年的历史。如今,国内众多著名的报纸经历了长期的经营和发展,凝聚了几十年的历史积淀,在受众中享有不同程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品牌影响力是新媒体在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优势。

2新兴媒体的优势:

(1)新兴媒体比较注重互动性,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查找信息资源。

(2)新兴媒体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以及很高的信息共享度。新兴媒体使用者可以相互间共享信息,这些共享信息大大拓展了媒体的广度和深度。

(3)新兴媒体打破地域的界限,具有极为广泛的传播面。

(4)新兴媒体兼具信息传播的同步性与异步性。新兴媒体的传播过程可以和受众一起参与,也可以先将媒体信息于一些网络平台上,受众可以随时随地不同时间的观看和查阅。

(5)新兴媒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它可以是随时随地传播最近发生的信息事件,甚至可以是同步传播。

(6)新兴媒体可以容纳多种信息形式融合在一起的综合信息传播方式。新兴媒体基于现代科学技术,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同步传播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视频等多种数据信息。

(7)新兴媒体的信息以电子信息为平台,传播过程方便简洁,运营成本较低廉。

以温州“7.23”动车事故的传播为例。市民拍摄了手机照片,微博成为网民及时了解情况的“主阵地”,网友投身现场,人人都成为新闻记者,信息及时更新,在网络博客上以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了灾难现场状况。这些图片很快进入各大新兴媒体并很快成为新闻的头条。在这次“报道”中,包括手机、博客、互联网以及“播客”在内的相互配合,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呈现给广大人们,新的媒体形式与工具相结合,显示出强大的优势性。

(二)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有劣势

利的存在必须以弊的存在为前提,反过来也一样,既然一事物或者一事情有利的一面,按照矛盾的观点,必然也存在着不利的一面。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有优势的一面,必然也有其劣势。

1传统媒体的劣势:

(1)传统媒体时效性差、模式单一、同质化严重的劣势。

(2)传统媒体思想老化,编制死板,信息加工复杂。

(3)传统媒体的信息采集主要依靠记者,信息采集内容很局限,渠道也单一。

(4)传统媒体不具备如:检索信息、定制信息、互动交流等功能,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软肋。

传统媒体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其发展至今出现劣势的状态也是在所难免。面对劣势传统媒体要善于抓住自身的优势,同时,与新媒体互动融合,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借助新媒体平台加强与受众互动,使其多渠道传播,挖掘新的节目形式,通过整合、开发、取长补短,使劣势转化为优势。

2新兴媒体的劣势

(1)新兴媒体网络快速传播中的非理性,缺乏严谨性,导致受众无所适从。

(2)新兴媒体网络传播的自由性导致其缺乏权威的信誉度。

(3)新兴媒体网络传播容易被非法人员利用,导致社会和民众的不安。

(4)新兴媒体主要以网络为主,网络安全危机时刻出现。

信息网络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媒体发展也不断更新换代,在其发展迅猛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劣势,需要依托传统媒体优势,树立新媒体自身的信誉度、权威性和严谨性。

(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模式

一体化发展,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内在要求和最终目标。首先要树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努力尝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中各种媒介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媒体信息的内容、技术、传达、平台、终端和人才的共享互通,形成一体化的思维、构架,传播、管理和模式。传统媒体积极开拓新形式,新平台和新模式;新兴媒体可以借鉴传统媒体模式,弥补新兴媒体在广大群众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使得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思维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借力的灵活性发展模式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曹培鑫表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不是割裂的两部分。”如今不少新兴媒体依靠微信、微博、APP等奠定了影响力,但其也是从传统媒体中延伸而来的。在他看来,技术并不是一个门槛,只是末端表达的一个出路而已,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拥有一批优秀的写作者、评论家,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将深度融合,并能够形成优势互补。“面对数字时代带来的巨变,传统媒体战略转型需要顺应数字技术发展趋势,把握数字时代的规律,结合内外部环境分析,积极构建数字化发展战略,并以此为轴心,寻求未来发展模式的创新性突破。”

(五)以最新技术为平台推动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核心力量,也是融合万事万物发展的催化剂。它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过程起关键性的作用,是“”思维模式能够发展进行的最关键性因素之一。实际上,新兴媒体的诞生和发展就是网络科技和信息资源相互整合与发展的过程。

1利用高新技术推进媒体硬件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普及。

现代生活科学技术的具体运用和影响比以往都更直接、更迅速和更接近。媒体硬件的形式直接影响受众的关注度。现今,社会中媒体传播的硬件多种多样,并且以日新月异的形式发展着,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硬件基础。媒体硬件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普及,三位一体,共同构成核心竞争力,为媒体的移动化、社交化和视频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最佳效果。

2利用移动互联技术等终端平台扩大媒体的范围。

移动互联网从20世界90年代引入国内后发展迅速。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料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互联网的客户端是众多移动媒体访问的主要入口,其技术的研发、平台的应用和广泛的普及都日趋成熟和完善。同时,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为了更好地融合发展应积极开发彼此兼容的移动平台,为两者的“”建立对话的基础条件。要加强媒体平台的建设,丰富信息内容,完善后期维护,着力打造日趋完善的移动媒体接收平台,促使其规范有序发展,扩大在移动平台和终端的覆盖面和它们的延生环境。

3利用新型技术拓宽媒体社会化传播渠道。

新型技术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能够融合发展的催化剂。媒体人要不断推动媒体产业的创新、传播、运用、交互和推广,促使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媒体和接收平台以及媒体接收产品和人的有效对接,借助新型科技的力量,建立好传统媒体以及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利用新型技术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的融合发展建立坚实的基础。

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前几年36技术才普遍,如今4G技术已开始推广和应用,5G技术等也快将呼之欲出,媒体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带来新的变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必须以科学技术为前提,紧盯其发展趋势,不断以新技术应用引领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三 结束语

第4篇

新媒体 传统媒体 整合利用

0引言回顾人类媒介传播史,从最初的印刷技术和报纸概念相结合形成了第一种真正的大众传播媒介到十九世纪中叶电子媒体时代的萌生,再到如今,方兴未艾的新媒体―互联网已经跃然成为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的“第四媒体”。新媒体在很多层面上给传统媒体带来了颠覆,但新媒体如果不依托于传统媒体的资源支持,也难以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整合、共荣共存,是中国传媒业内部竞争的基本格局。近年来,全国广电系统部门几乎都建立了各自独立的门户网站,但随着视频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宽带用户的需求升级,原有部分依附于传统媒体的网站,面临着来自商业网站及其他专业网站的全方位挑战。如何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为宽带用户提供丰富的综合信息和视频互动等多种形式的增值服务,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是传统媒体网站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新媒体相对传统媒体的特征,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受众现状,两者的互补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充分结合两者的优势,探讨网络时代的媒体的发展思路。

1新媒体的定义和特征1.1新媒体的定义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对于其界定,从侧重于新媒体的技术层面,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从新媒体的特点角度,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等等”。结合现有的各种界定,本文更倾向于以下定义,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等。本论文中所涉及的新媒体主要指网络平台。1.2新媒体相对传统媒体的三个特征综合对新媒体特征的不同论述,本论文认为新媒体有三大显著特征,数字化、互动性和个性化。这三个特点,数字化是本质,互动是表现形式,个人化则是一种延展。一是数字化。在数字时代,数字技术成为当代各类新传媒的核心技术和普遍技术。数字化沟通了信息业、电信业、大众传媒业三大领域,不仅出现了以往业务的互相交叉及“三网融合”的新趋势,而且出现了跨领域企业间的并购与整合。二是互动性。传统媒体的传播行为中,受众是消极的传播内容的接收者,而新媒体改变了受众消极的地位,使他们成为主动的新闻信息搜寻者,并且同时具有信息的权利。三是个性化。由于技术的局限,传统的媒体几乎都是大众化,媒体受众只能被动地阅读被无差别复制的内容。而新媒体却可以做到面向更加细分的受众,可以面向个人。

2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杰・尼尔森曾在《传统媒体的终结》里预言,在未来的五到十年间,大多数现行的媒体样式将寿终正寝,最终被网络媒体所取代。那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关系到底是不是相互取代呢?2.1传统媒体的受众现状仍有优势大众传播由于其从点到面的信息传播方式,通常起着“权威”和“中心”的作用,这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必不可少的。但这种传播方式的介质则有可能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而有所变化。以电视、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虽然在目前仍然处于优势地位,但伴随着互联网传播优势的不断扩大,将对传统媒体来构成了实实在在的挑战。由于目前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还很低,如果从人们对各种媒体的选用情况看,传统媒体仍然保持着绝对优势。有调查表明,电视仍然是强势媒体,普及率达到97%,互联网的普及率在大城市中可达到49%。然而,如果单独考察网民使用媒体的情况,被访网民平均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不到3个小时),已经多于看电视的人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将近1个半小时),网络媒体的影响力不可忽视。2.2传统媒体的天然优势较难短期企及传统媒体对于新媒体而言实力尚存,它具有很多天然优势。一是权威的信息源。尽管网上信息已到了多得让人目不暇接的程度,但大量的社会信息,尤其是重大的新闻信息掌握在传统媒体手里。二是经验丰富的采集能力。传统媒体拥有一支庞大的训练有素的记者队伍,而新媒体组建自己的新闻采集队伍,不仅存在着政策方面的障碍,存在着无法承受的成本开支和时间成本。三是大众的认知度。传统媒体有多年的积累,在信誉、品牌、权威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刚兴起的网络媒体要成为主流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2.3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更多是互补关系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当然存在某种程度的互相替代性,但是决不是简单的谁替代谁的问题,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替代,互为补充"的关系。事实证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互补关系远远大于替代关系。2.3.1服务的对象上的互补传统媒体较多地受到地域因素的影响,它的受众对象相对来说是稳定的,网络的受众从理论上来说可以来自于地球的各个角落。作为市场细分,可为新媒体定义不同的受众群,由传统媒体维持原有地域性受众,而由网络争取新的广域性受众。这样远近结合不但可以扩大受众面,还可以使两者的品牌交相辉映,形成更大的影响力。2.3.2在服务手段上的互补传统媒体提供信息的方式是把经过自己选择加工处理的信息推送到受众面前,而网络传播的特点则使得由受众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找出信息成为了可能。两种手段各有优势,用户既需要直观展示好的通用内容,同样也需要属于自己想找的内容。只有将这两种方式有机融合,才能达到更高的用户体验。2.3.3在传播形式的互补报纸、广播、电视更强调以媒体为主的传播,虽然近年来很多传统媒体都在视图创新用如选秀互动等节目吸引大量现场观众,但毕竟是有限的。而网络则是具备灵活传播形式的媒体,它为传统媒体提供了一条建立良好的受众关系、增强传播效果的途径。

3整合新旧媒体优势,实现共同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绝非对立,传统媒体经营者的观念、思路和手段需要更新,新媒体经营者则需要传统媒体的经验和资源。大力发展新媒体,既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客观需求,又是传统媒体做强做大的内在要求,更是应对激烈的媒体竞争的有效对策。于此同时,传统媒体在同新媒体的竞争中,不断改变自己的媒介形式、运作方式和服务方式,形成了与新媒体的局面。当新旧媒体未形成根本的利益冲突,并且需要互相利用各自的优点时,整合传统媒体优势,打造新媒体平台就变成了现实。具体地,对于宽带视频互联网条件下的传统广电媒体网站,一方面要“依托母体”,从传统媒体获取其它网站所不拥有的品牌价值和内容资源等优势;另一方面要“超越母体”,迅速转型为有竞争力的网络新媒体,整合政府部门、宣传机构以及其他社会资源,建设具有广电特色的网络新媒体平台,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核心竞争优势。

4结语综上所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合作是必然的,新老媒体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是媒体经营的必然趋势。整合传统媒体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可盈利的网络新媒体平台,将成为传统媒体网站提升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媒体整体优势,积极应对挑战,这是制胜于网络媒体市场竞争的必由之路。面对新媒体的竞争,传统媒体要发挥资源的优势,并积极学习借鉴新媒体的新思维新特点,形成优势互补,市场细分,实现共同共赢发展。总之,整合传统资源优势,打造可支持各类盈利业务模式的技术支撑运营平台是新媒体在视频互联网时代竞争的利器,也是广电网络新媒体品牌化生存与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顾晓燕.网络视频是否会取代传统电视――基于媒介取论的分析

[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01).

[2]郑立荣.关于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媒体应对困境的几点思考

[J].科技与企业,2013,(07).

第5篇

[关键词]传统媒体 社会化媒体 微博 冲击 利用

一、研究现状

2009年6月,《纽约时报》第一次招聘一个新的职位:社会化媒体编辑(Social Editor)。其主要职责就是充分利用包括Twitter微博、Facebook社交网站在内的各种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平台,为传统媒体日常的选题、采访、报道以及品牌传播提供支持和服务。西方主流大报的举动表明: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对传统媒体已经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致传统媒体必须认真考虑如何应对微博和SNS类型网站的日益流行。

据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2011)对2009、2010、2011年影响较大的舆情热点事件的统计,经微博首次曝光的事件比例依次为0%、16%、22%,呈逐年上升。这意味着微博成为重要的新闻线索来源,也对传统媒体的运作和报道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国内外社会化媒体特别是以Twitter、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为代表的微博对于传统媒体的深远影响,已经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从2008年起,有学者(孙卫华等)开始发表有关微博作为媒体现象的分析文章,此后,随着微博的发展,对于微博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在这些研究的文献综述和述评中,占自华(2011)从传统媒体对微博的应对与借鉴、微博的新媒体价值及传播特性、微博的发展前景预测、微博的“两会”与世博作为、微博的品牌竞争与赢利比较、微博介入教育及对话语权的影响和微博的社会学研究等7方面分类评述相关研究成果。除此之外,鲜见有对微博研究进行系统性分类和述评。不过占自华的评述时间较早,研究的文献截至2010年底,评述的主题也涵盖较宽泛,没有对传统媒体与微博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考虑到微博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化媒体,更是传统媒体的竞争对手和可利用的平台,因此有必要从传统媒体与微博关系的角度,对现有的研究进行总结和梳理。

二、传媒媒体与微博研究的四种类型

本文研究的主要数据库为“中国知网”,以“微博”和“传统媒体”为检索关键词,并根据论文的主要内容选取了20余篇具有鲜明观点和理论意义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内容分析,本文认为,这些文献对于传统媒体与微博关系的论述和研究可以分为如下四种类型。

(一)微博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时效性。王欢、张静(2011)认为,传统媒体所的新闻均需要一个专业严谨的采编团队的制作才能呈现在公众面前,虽说这些程序会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深度与高度,但同时也使信息缺失了时效性。

全面性。王欢、张静(2011)认为,传统媒体由于信息传播模式等方面的局限性,很难在第一时间报道各种新闻事件,尤其是突发事件,微博则可全面的信息。信息的全面性不仅是信息内容本身方面的全面性,同时也包括在形式方面的全面性,除图文格式外还可以利用音频、视频。

语言。卫文新(2011)认为,对传统媒体来说,越来越多的微博语言被新闻报道所用。微博除了提供丰富的新闻素材来源外,还用丰富的网络语言颠覆了传统媒体“白纸黑字”、“难以亲近”的刻板印象,使传统媒体的语言呈现出面对面、人性化的特点。2010年11月10日,一向以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出现了标题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的文章,一夜之间成为全国网民和读者议论的热点话题。

话语权。王杨(2011)认为,微博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的精英话语权,促进了当代公共领域形成。传统媒体时代,平面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和信息把关,影响和引导社会舆论,主流话语结构单一,遮蔽了其他方式的话语表达。而微博时代,因为人人都成为信息者,话语权由“少数人”向“多数人”回归,在微博提供的未经权力筛选的自由信息的平台上,碎片化信息汇聚成话语权,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公民表达权的实现,推动多元化意见市场的构建。

价值判断。李弋(2011)认为,传统媒体在新闻生产流程中新闻价值的判断是一个很难把握的个人主观行为。微博上获得的新闻线索,其新闻价值的大小从点击量就足以判断。通过微博,新闻的价值从从业者交回到受众手中。

(二)传统媒体对微博的利用。

品牌营销。蔡胜龙、范以锦(2011)认为,传统媒体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快速和覆盖面广的特点,做好传统媒体的口碑营销。王腾(2011)在调查了新浪、腾讯两大微博平台上开设微博的传统媒体和媒体人的数量后提出,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以及媒体人经认证后的微博数量在整个微博用户群中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传统媒体开通官方微博有助于提升媒体自身的影响力。彭剑(2011)提出,报纸若能够利用微博短消息并随后在报纸上深入解读,则相当于提前免费打出了“预告性的导读”和“阅读提示”广告。

新闻线索。蔡胜龙、范以锦(2011)认为,微博已成为传统媒体越来越重要的新闻来源平台,用户不断更新的微博信息,也可以帮助记者跟踪事件动态发展,深入采访报道。微博有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根据关键字出现的频率统计出正在被热议的话题,媒体工作者可以从中筛选出具有新闻性的话题,将其做大做深成为新闻。解丹梅(2011)提出,微博提供了寻找和发现采访报道对象的便捷方式,特别是知名人士及有关专家。王敏静(2011)提出,微博作为一种社会化媒体,为传统媒体提供了尝试公民新闻机制的机遇。

信息过滤。王欢、张静(2011)认为,传统媒体可以充分利用其版面优势,选择性地针对微博上的简单观点和事实做深度挖掘,加强对微博的信息过滤,减少重复无用的信息。同时,传统媒体也可以通过与微博的结合加强对微博言论的监督与引导,对一些不实的信息或谣言在第一时间进行核实。

栏目和议程设置。彭剑(2011)提出,大众传播可以通过议题安排来有效地影响人们关注事实和意见的先后顺序。传统报纸与自己的官方微博可以通过“议程的双向设置”,选择交叉主题进行互动报道,提升报道的影响力。王腾(2011)认为,微博与传统媒体最终的关系是相互融合的,一些媒体也在自身版面上进行了尝试。《华西都市报》在2010年即推出“微博体”的“微新闻”在报纸上,稿件最长不超过三四百字,最短为一句话。《北京晚报》、《青年时报》 等也提出了“微新闻”。

活动组织。苏浩军等(2011)认为,微博为传统媒体组织活动提供了一种便利的方法。借助网络平台和微博中用户的相对集中,传统媒体在微博上组织活动会更加便利。通过组织活动,为粉丝服务,提高粉丝对传统媒体的忠诚度,同时吸引更多博主成为粉丝,扩大媒体的影响力。王敏静(2011)也提出,微博是传统媒体内部活动和组织公益活动的较好平台。

(三)传统媒体微博的构建方法。

语言。黄艳(2011)认为,微博上的表达是个人化、个性化的,传统媒体在微博时必须注意书写方式的改变,把中规中矩的理性口吻变得感性,把置身事外的新闻报道方式变成“与我有关”。甘昕鑫、王卫明(2011)提出,传统媒体的微博最好包含署名、电头、时间等,语言要形象生动并多使用引语,让读者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多媒体。甘昕鑫、王卫明(2011)提出,传统媒体的微博要尽量多文本传播信息,利用图片、音乐、表情、视频等手段,实现多文本传播,真正达到“全媒体”。他们还提出网络新闻的时效以小时计算,而微博比一般的网络新闻还要快,因此要尽量进行直播式报道。

内容。黄艳(2011)认为,除个人心情之外,微博受众感兴趣的内容分别为:发生在个人身边的新闻,新奇趣事、新鲜产物次之,社会性话题再次之。因此,对于区域性媒体而言,首要的内容应为本土化消息,其次为新鲜有趣的事物,最后才是全国性、社会性话题;而对于全国性媒体而言,则需要更好地扮演信息梳理者的角色,找出热点,做到宏观话题微观化,政策话题生活化。

准确性。高远(2011)提出,微博具备的快捷性与传统媒体所秉承的一稿三审制度完全不同。现实操作中,知道密码的多个编辑可能为了“抢新闻”而以传统媒体认证微博的方式不准确消息,并通过跟帖、转发和评论造成更坏的影响。所以,微博时代的传统媒体也必须与时俱进地形成一套全新的稿件审核原则。苏浩军等(2011)提出了“微博的社会责任感”概念,他们认为,微博信息庞杂,无用信息、八卦炒作、个人隐私等大量充斥其中,传统媒体微博应有正确的评判标准,因为微博的能量越大,其社会责任也就越大。

互动。王敏静(2011)提出,目前的传统媒体在微博客上主要将视线局限在自身媒体信息采集的以及同行信息的转发,而忽略了从其他渠道获得相关信息,对粉丝的关注和互动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雷博涵(2011)指出,传统媒体可以效仿品牌微博与消费者的互动方式,如主动关注相关用户,对粉丝的精彩评论及代表性的意见或问题在微博主页上进行及时反馈等。

盈利模式。尹良润(2011)认为,传统媒体的微博除了对母体品牌、广告等促进外,本身就可以带来收益。其盈利点至少包括直接的微博广告、增值服务和基于API的应用程序。但后两者需要移动运营商或者微博运营商的支持。

(四)传统媒体微博的实证研究和评价。

黄艳(2011)发现,对比电视、广播等,纸媒对微博平台的参与度更高,在新浪微博上注册的报纸、杂志等传统纸媒的账户数占到了全部媒体微博用户的60%还多。他们参与微博的形式基本可以归结为:1.媒体本身的自采消息;2.转发其他媒体的重大消息和社会新闻;3.活动预告与读者互动。

王天铮(2011)认为,传统媒体微博在内容上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独家的原创内容。原创内容仅通过微博传播,内容与传统媒体内容相关性不大,既包括独家新闻,也包括独家“转发—评论”。二、传统媒体的原创内容。通常是传统媒体内容的导读和补充。此外,此类微博会对传统媒体或者该媒体记者的微博进行“转发—评论”。三、微博与传统媒体报道对象一致,但不是自创内容,而是引用或转载其他微博内容。他提出,目前传统媒体微博的融合报道还停留在导读与补充的层面,缺少深层次的融合,具体体现在:缺少有深度的评论、缺少主创人员的参与、缺乏对焦点事件持续的融合报道。另外,传统媒体在微博直播和互动上也比较欠缺。

申玲玲(2011)分析了新浪微博上领先的传统媒体微博《南方周末》、《新周刊》、《江苏卫视》、《快乐大本营》和《中国之声》。研究发现,纸媒《南方周末》和《新周刊》微博内容没有限于纸媒本身,而电视媒体的微博则围绕在节目预告、花絮等和节目相关的内容上。另外,成功的传统媒体微博还具备页面要素完备、内容形式多样、注重与粉丝互动的共性。

尹良润(2011)发现,《新周刊》的新浪微博粉丝数量、评论数、转发数在所有传统媒体官方微博中排名第一,是微博上极有影响力的传统媒体。其成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人情味互动、生产人情味内容和简约化三大方面。其中,《新周刊》首创了“早安帖”和“晚安帖”。“早安帖”励志、“晚安帖”温情,是人情味内容的最典型代表。强调与粉丝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传者”与“受者”,而是重在交流。注重每条微博的精挑细选,从2010年6月开始将每天的博文数量从18减到11。微博的成功促使其发行量增加了30%,广告投放量增加了30~40%。

三、结论及建议

1.研究的内容呈纵深化发展。

纵览目前对传统媒体与微博的关系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学者和新闻从业人员对待微博这种新生事物,早期的研究集中在介绍微博的特点和论述微博对传统媒体的挑战方面,比较新近的研究则扩展到传统媒体与微博的融合、利用,以及传统媒体自身微博的建设方法等方面。个别学者如尹良润(2011)还初步探讨了传统媒体利用微博盈利的可能性。总而言之,随着微博应用的越来越普及,传统媒体对其越来越重视,对传统媒体与微博关系的探索也在不断推进发展,研究文献的数量和质量都在明显提升。

2.研究的方法还比较单一。

从现有文献来看,绝大多数学者和新闻从业人员的研究方式为经验总结,部分为案例分析,很多总结的方法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还不具备很好的客观性和说服力。比如,对于怎样能够建立成功的传统媒体微博方面,很多建议尚未得到印证,甚至见仁见智互有矛盾。采用定量分析的研究还很少。这和新闻学术研究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有一定关系。

3.未来的研究方向。

第6篇

一、高校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

高校媒体是媒体行业中很特殊的一员,如高校校报,具有国内统一刊号,但是不对外发行;高校电视台,学生自己策划制作的节目在有限的校园平台播出等,这与一般意义上的报纸、电视有着很大的差别。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媒体主要面对学校师生,以学校内部信息为出发点,在高校范围内发挥告知、传递、沟通、控制功能,同时承担着高校与社会之间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任务。

本文中所论述的高校传统媒体是针对新兴媒体而言,指互联网飞速发展以前,在高校内部已存在的媒体:即校报、广播台、电视台、宣传栏、院报、社团期刊等。新兴媒体则指校园网、校园手机报、微博、微信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发展而出现的具有互动性、实时性、自由性等特点的新媒体。

二、媒介生态学与媒介生态系统

媒介生态学是吸收了传播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的成就和研究方法逐渐发展起来的,是研究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环境以及人与媒介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媒介生态学的研究以媒介生态为视角,就是从生命的有机体假设出发的对媒介及其传播活动过程与关系的一种关照。首先,我们把媒介看作是有生命的东西,它拥有以下能力:以极高的效率储存信息和传递信息;自我调节功能和自我复制功能;以不可逆的方式进行着个体发育和物种的演化等等。其次,我们认为媒介是始终处在一种运动状态的事物。媒介传播现象就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社会信息系统中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综合运动与传递。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是媒介的种类、系统结构、功能、行为以及媒介与人、媒介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它的最核心概念是媒介生态系统,这借助的是生态学的概念。我们把媒介看成和自然环境一样,也构成一个庞大的环境系统,如同大自然相互制约和依存的生态环境一样,媒体的生态环境也存在相互制约和依存的生态系统,这便形成了媒介生态系统。媒介生态是一个领域,是将媒介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研究其与相关社会元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机制。媒介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是媒介系统、社会系统和人群,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其中媒介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媒介制度和政策环境;媒介与经济界之间的互动关系则构成了媒介的广告资源环境;媒介与媒介之间的相互竞争构成了媒介的行业生态环境;媒介与个人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受众生态环境。

三、高校传统媒体的媒介生态

高校传统媒体的媒介生态,主要表现为作为媒介机构,其所处的媒介环境及状态,与生态系统中各个影响元素所构成的关系。高校传统媒体的媒介生态是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这里面包括:高校传统媒体与整个高校管理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的制度与政策环境;高校传统媒体与高校新新媒体之间相互竞争构成的行业生态环境;高校传统媒体与个人之间互动构成的受众生态环境等。这些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既有内部错综的关系,又有横向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高校传统媒体的媒介生态。

(一)制度、政策环境

大学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创新意识、动手能力,我国大学更需要强调其培养的人才必须要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价值取向及思想政治素质。而高校传统媒体正是为服务大学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产生的,传播范围主要是高校内部,传播内容以高校校园新闻、方针政策、校园文化生活为主,它们一直在引导校园舆论、教育学生及提供信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高校进行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以昆明理工大学的传统媒体为例,校级媒体校报是校党委机关报,由党委宣传部主办,校党委主管;校广播台、校电视台由党委宣传部统一管理,成立学生组织,由学生完成节目的策划制作播出。院报由各学院团委主办,学院党委主管,同时接受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校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社团期刊由该社团主办,负责社团管理的相关部门主管。由此可见,高校的传统媒体是在逐级的管理下运行的。

(二)行业生态环境

目前高校传统媒体面对的竞争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高校传统同质媒体之间相互竞争,如校报以权威性制胜,但是贴近性、生动性等远不如院报及社团刊物。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是日趋激烈,校园网、校园手机报、微博等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高校媒体的传播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以传播校园新闻为主,因此各媒体之间新闻同源、信息量有限的问题随之而来。由于网络传播在实时性、互动性、搜索便捷性等方面具有的强大优势,传统媒体处于尴尬的境地。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校报4开半月刊,校广播台每天播出约30分钟的新闻节目,1小时的娱乐节目,校电视台制作的节目目前尚没有播出平台,相较校园网首页新闻,传统媒体无论是时效性、信息量都落于下风,许多重要新闻是校报、广播台无法删减的,但是受众早已在校园网上获取了相关信息。

(三)受众生态环境

第7篇

2004年,几乎在互联网泡沫崩溃的同时,web2.0的技术和理念横空出世,颠覆了传统web1.0网站单向信息的模式,web2.0强调用户参与网站内容制作,用户既是网站信息的浏览者,也是网站信息的生产者。在这种被称为“自媒体”技术的推动下,网民能够进行主动表达、主动信息并进行观点交互。可以说自媒体技术催生了一种新的网络文化,为大家带入一种互联网思维,这种思维更强调平等、对话,避免自上而下的说教。2010年左右,随着移动化、社交化技术的成熟应用,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迅速兴起,这些新兴的传播方式所具备的传播属性让媒体再一次看到发展机遇,纷纷开始试水新兴媒体。从技术角度看,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移动客户端的飞速发展过程,实质上是网络技术和信息内容相互结合和发展的过程,依然是新技术催生了这种新兴的传播方式,移动互联网将逐步成为人们上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新闻的生产、制作、,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强大支持,科学技术的每次进步都推动了媒体向前发展。谁率先掌握了新媒体技术的特点,并将其和传播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谁就能够在媒体发展中抢得先机。

二、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和要求

2014年以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日渐成熟,移动化、社交化应用得到普及。通讯进入4G时代,新兴媒体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如果不抓住新兴媒体发展的机遇,传统媒体的受众规模不断缩小,存在丧失舆论主导权的危险,各媒体深刻认识到了形势的严峻,纷纷建立和完善适合自己特点的新兴媒体平台。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社、报社等先后开通法人微博、微信公共账号,建设自己的新闻客户端,对新闻内容进行二次生产,以占领舆论阵地,发出主流媒体声音。但是传统媒体在拥抱新兴媒体到来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巨大冲击,传统媒体建设新兴媒体,如果不谋求融合,只是将其作为自己新闻的一种表现形式,那就又会走上10多年前建设网站的老路,即使可能壮大了门户商业网站旗下的新兴媒体,却无法达到占领舆论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目标。发展新兴媒体的道路,可能会导致传统媒体的发展空间和影响力受到影响,甚至会关乎生存。同时,传统媒体旗下的新兴媒体又需要大量技术和资金投入,没有商业网站的资本运作方式,没有传统媒体的不断输血,传统媒体旗下的新兴媒体发展前景并不明朗。因此,要提高传统媒体中新兴媒体的地位,将新兴媒体融入传统媒体当中,一荣俱荣,才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发展道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关系经过不断发展和探索,从传统媒体建设新兴媒体(网站),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互动发展(报网互动、二维码),现在需要进入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阶段。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从属关系,也不是对手关系,而是荣辱与共的关系。新兴媒体的发展壮大不应当以牺牲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为代价,传统媒体也不应以保护自身固有的利益而限制新兴媒体的发展。只有进行充分融合,媒体才能够发展壮大,才能够发挥宣传舆论引导作用,完成中央赋予的主流媒体职责。这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的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倡导的平等对话原则,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传统媒体要发挥内容和人才优势,新兴媒体要发挥技术和灵活的优势,最终做到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具体来说,就是需要对传统媒体的体制、运行机制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兴媒体的特点和要求,在此基础上,经营方式不能再墨守成规,走过去粗放型广告包打天下的老路,而是需要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投送、线上线下等新形式拓展运营模式。

三、科学技术如何助力媒体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