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时间:2024-02-18 14:47:22

序论:在您撰写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

第1篇

关键字 新媒体 媒介融合 滚动新闻

当今时代,可以称为新媒体时代。面对新媒体发展的广阔前景。报纸要想生存并获得发展。除了继续保持新闻的高品质、实现新闻产品的转型之外,突破传统的介质形态,寻找新的媒介融合形式也是一种必然选择。

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媒体综合集团”,最早进行了媒介融合尝试,真正意义上迈出了全球新闻传播界关于媒介融合的跨时代步伐。随后,《纽约时报》、BBC、《联合早报》等世界各大媒体纷纷进行媒介融合的操作。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率先开设媒介融合专业,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2007年3月19日,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国内新闻学院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培养能在数码化平台上进行新闻业务的新型传媒人才。我国媒体在媒介融合上的尝试,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2007年6月,《广州日报》成立全国第一家滚动新闻部,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媒介融合的现状。

一、《广州日报》的媒介融合尝试

2007年,《广州日报》以“6.15”九江大桥坍塌事故的报道为契机,成立滚动新闻部,在全国媒体中最早塌桥这一惊人消息,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拔得头筹。北京奥运会期间。滚动新闻部将报网直播室搬到了北京,产生了不错的效果。

滚动新闻部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匾在媒介融合方面的又一尝试。作为报纸、网站和手机报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它协调着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进行新闻报道时,首先由报社采编部门、滚动部和大洋网提前策划,确定专题和关注点。采访部门、滚动部的前方记者传回采访内容(通过手机、手提电脑等设备把文字、音频、视频传回),大洋网新闻中心对内容进行编辑和审核,到大洋网及手机平台,最后滚动部做好网络调查及收集网友关注焦点,将这些提供给前方记者作为写稿素材。

滚动新闻部的成立,加强了报纸与网络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互通关系,使网络和报纸相互发挥各自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帮助报纸拓展新闻源,改善优化受众结构,创新新闻内容和报道形式,扩大影响力和辐射力;同时也可以帮助网络提高点击率,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滚动新闻的首要特点是快。它克服了报纸的出版时限,将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通过大洋网、手机平台给读者,抢得了新闻的第一权。有了滚动新闻部,《广州日报》就不再有固定截稿时间,不再是一家受版面限制、以24小时为出版周期的平面报纸媒体。在当下多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能否有效地把自己变身为多载体、多终端的内容提供商,是决胜媒介融合大潮的关键。

滚动新闻部以新媒体的姿态出现,逐步实现新闻内容的多样化,其中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等。滚动部的记者出去采访,几乎都是全副武装,纸笔、录音设备、录像设备一应俱全。大型报道活动,更是兵团作战,前方和后方共同协作。滚动部成立之后;报社有了充足的多媒体资源,在数字报纸中也嵌入了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功能,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符号系统于一体,最大程度地发挥互联网的传播优势。

滚动新闻定位为《广州日报》的滚动新闻,以《广州日报》为前提,其公信力有了相对的保障。通过滚动新闻部,联合报社各部门记者以及网络的力量,在第一时间发出了报道,这样既促进了网站的点击率,同时又扩大了报纸的影响力。集团将大洋网滚动新闻页面和主报的标识进行了视觉的统一,同时所有由滚动记者发出的新闻都会注有“广州日报滚动新闻部报道”的字样,使其品牌实现一致性。品牌统一之后,不管报网谁先登;登多登少,最后读者都会认定广州日报的品牌是有权威性、有新闻价值的。

此外,网站有利于延续报纸印刷版的风格与定位,确保合力打造一个统一的品牌形象。印刷版和网络版两个版其实是同一系列的产品。表面上不同但本质上一致――选择新闻的标准、看待事物的角度以及问题解读的逻辑与风格等等。在这方面,美国的报纸网站与报纸风格、气质以及盈利模式统一。而国内报纸网站还很少进行这样的探索,滚动新闻部先行一步。

二、媒介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1 管理的架构不明确。

滚动新闻部尽管隶属于广州日报编辑部,但在信息时,其更多的是与大洋网联系。当滚动部记者获得新闻信息,经过整理加工,特别是音频、视频文件。最终需要网络签发系统的技术和工作人员完成最后的工序。

新闻采编以及网络签发人员。由于涉及到采编和两个平台,一个为报纸,一个为网络,中间的沟通和协作难免会出现。些问题。在目前的情况下,滚动部借助大洋网的平台,往往需要盯得非常紧,因为网络出来的效果很有可能和滚动部门设想的效果差异较大,有时因为传输信号、编辑疏忽或沟通不畅等原因,出现了不少的错误。

滚动新闻实施现场直播,需要与大洋网进行直接的沟通,如果沟通不好,直播就不能正常进行。目前。滚动部记者与大洋网编辑的交流主要是通过QQ进行。每次在现场的报道都是一个抢时间的过程,记者难免会出现打错字的情况。这就对编辑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及时上稿,还要保证不出错误。有时编辑对接收到的内容直接复制粘贴,最后连记者的QQ网名都上了报道。

2 缺少对网民的互动和关注。

在如今这样一个WEB2.0时代。网民既是内容的消费者,也是内容最大的制作者,网民关注的话题才是最有新闻价值的。传统报纸因为介质的限制,只能使用WEB1.0的方式。编辑部来信、报料热线都只是对WEB2.0概念最大限度的引入,市民的报料本身就是新闻。

网络上,某一熟点话题,往往是由网民本身引起的。滚动新闻部成立后,对论坛的运用缺乏必要的操作,没有很好地调动网民的积极性。不少专题的策划都过“硬”,但没能很好地把握网民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3 视频手段的应用有待商榷。

对新闻视频的运用,首先应当分析该新闻是否具有阿民有见证现场的诉求。对于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如九江大桥事件、广药队冲超瞬间等。读者具有强烈的现场感知需求,他们想亲眼看看现场发生了什么。有处身现场的欲望,这些都应当增强视频手段应用。而对于一些没有这些特性的

新闻,则没必要使用视频。,

一条视频新闻,是镜头拍摄、筛选、编辑的系列过程。滚动新闻部本身不具备专业的图像采集制作设备,在后期编辑和制作上,花费盼机械时间又加大一倍。看上去越花哨的视频,需要的时间越多。滚动新闻讲求时效性,所以,只能平铺直叙。这样。制作出来的视频,所需要的时间成本是很大的,对于一条不具备视频元素的新闻,其结果得不偿失。

目前,滚动部在运用视频手段的时候,缺少对新闻特性的分析,有为了视频而视频的倾向,对视频的制作都比较仓促;很难吸引受众的眼球。滚动报道做视频,如果不能投读者所好,最后只会造成读者的视觉疲劳,最终失去读者。

4 滚动新闻稿件版权维护问题。

在当今媒体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滚动新闻上网以后,如何保证传统报纸的独家采访特点,是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滚动新闻以快致胜,克服了报纸的出版时限,抢得了新闻的第一权,这对报纸的独家采访特点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有时记者跑了一天的新闻,瞬间就被其他网站转走,前后不过几分钟,等于为他人做了嫁衣。

这就需要编辑部形成滚动性的编辑机制,随时确定什么样的新闻可以立即上网,什么样的新闻不能马上上网,什么样的新闻不能上网,以及上网的内容如何与传统媒体把握平衡。可以考虑对于独家稿件、独家策划的采访等暂不上网,或上网后注明不得转载,而将那些消息、新闻会、报料等滚动播发,并考虑向其他媒体要求转载的署名权和版权收益等。滚动新闻不应太长,应该尽量精简,更新最新最快的内容,引导网友关注第二天的报纸。

三、媒介融合发展策略探讨

1 建立标准的数字时代的采编流程。

滚动部出现的问题,与传统媒体现行的采编组织结构有直接联系,这关系到先做报还是先做网的问题。采编没有标准的流程,只是滚动部的几位记者,其作用是有限的。一个标准的数字时代的采编流程,是做好滚动新闻的基础。数字报业与传统报业的采编不同,需要一个新的流程。在英国。部分报纸记者必须首先给网站写快讯。报纸记者与网站记者是坐在一起的。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在安排当天的工作时,把网络部分也统筹在一起,而不是仅仅一张报纸。

如果不从根本的采编体制上动手,建立起一套符合新媒介规范的新闻采集体制,那么,依附在传统媒体结构上的新闻,就很难符合新媒介的特性。滚动新闻最好的结构应该是,如体育部,部主任应该统筹报纸体育版面和网络版面当天的工作,哪些该发网络版本的快讯,哪些是深度的,谁可以邀请来做访问,哪些新闻背后可以与网铬联动做推广活动,以追求第二次新闻。这些应该由一个部门来统筹,而不是报纸与网站分割。

2 建立滚动部与报社各采编部门的联动传播机制。

报业网站运作滚动报道最大的优势,在于主报有丰富的区域新闻资源,这是商业网站难以企及的。传统媒体有大批记者,掌握着各条线的资源,最了解线上的新闻。报业网站的滚动报道,应该充分发挥主报跑线记者的积极性,发动更多的跑线记者为报业网站提供滚动新闻。滚动新闻顾名思义,应该是滚动起来,动态新闻的不断更新,这就需要发动报社记者源源不断地从前方发回短消息,把本地最新的消息最快地发回来,一条口述短消息,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几乎是同步的,不断更新。实现同步滚动。

滚动新闻部可以由“虚拟部分”与“实体部分”组成。“虚拟部分”,即报社各个采编部门的采编人员都是默认的滚动新闻部的成员,都要提高网络化意识与观念,有意识地积极与滚动新闻部沟通联系,将自己采编的稿件和信息及时上传网站。前方一线记者需要加强滚动报道的意识,把自己当作通讯社记者的类型,掌握多媒体的手段,把现场的音频、视频、图片及时传回滚动部,然后‘由滚动部及时编辑。

3 加强全媒体采编培训,打造全媒体采编平台。

滚动新闻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符号系统于一体,最大程度地发挥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滚动新闻记者应该是数字记者,是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电视记者的组合。对一名滚动记者而言,能写、能拍、能摄是必备技能。只有掌握了多媒体的报道技能,才能实现文字、音频、视频一起上,实观真正的全媒体报道。

报社应该统一安排。由人事处牵头,对滚动部、大洋网以及虚拟滚动部的相关人员进行全媒体采编培训。这其中包括写稿的要求,摄影、音频、摄像技巧培训,传播技术的掌握以及统一格式规范和后方内容制作的培训。

为了进一步规范全媒体报道和抢占新闻第一权,有必要由大洋网牵头制订统一的技术标准。例如照片大小,视频、音频文件等规范要求,专题页面的制作时间以及相关的流程。同时尽快推出可以容纳多种报道形式并连通手机的全媒体采编平台,尽量避免出现传输不畅、不规范的现象。

4 建立相应的滚动播报奖励机制。

滚动新闻部要实现与各部门的联动报道。在主动联络的同时,更应该有一种制度上的保障,能够让报社记者具备滚动新闻的第一传播意识,主动传稿。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仅靠滚动新闻部的主观联系,而部分记者有逃避意识。报社很多记者缺乏滚动报道的意识,总以为如果在网站上先了,他们的稿件就没有独家性。只有见报了才有价值。滚动新闻部要想率先报道,只能是自己出去采访写作,很难用到其他部门记者的稿件。这与国外媒体有很大差距。

因此,广州日报集团应该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对上网快、点击率高的稿子给予高额稿酬,鼓励跑线记者滚动报道。参考报社采编考核体制,“虚拟滚动新闻部”即各个采编部门向网络供稿不计稀费,但跨部门供稿需要相应的计酬方案。当然,如果对一线记者进行适当奖励,那他们也要相应承担及时为新媒体供稿的义务,否则就追究相关责任。

5 重视与网民互动,提取网民观点。

滚动部作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桥梁,加强与网民之间的互动是必要也是必须的。鼓励网民就广州日报的某一新闻热点事件,进行图文视频内容上传,鼓励网民对事件进行加工,如华南虎事件,网民具有强烈的表达欲望,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滚动部应该利用广州日报的报纸资源作为一个中介,迎合网民的表达欲望,让网民说话,网:民说的话也就成了新闻内容。滚动部应该利用互联网互动、调查、快速功能,为传统媒体提供更多可读性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带动新媒体的影响力。

滚动部应该利用网络、手机互动平台,拓宽滚动新闻的来源,努力构建规模庞大的“市民记者”、“市民通讯员”队伍,调动广大读者的积极性,建立提供读者报料{互动的平台,让读者第一时间将身边发生的新闻事情通过手机、网络等途径上来,从而拓展新闻报道线索和来源。

第2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零距离;电视民生新闻

2002年江苏城市频道开播的《南京零距离》,于2009年改名为《零距离》,它是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全力打造的一档日播类新闻直播栏目,是全国第一个内容完全自采的大型新闻资讯类直播栏目。《零距离》开播后,节目内容全部自行采访、时长一般为一个小时的大型新闻资讯类直播,主要面向南京地区的受众,以“报道南京、服务南京、宣传南京”为宗旨,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指导,开创了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先河。

《零距离》不仅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而且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4年该栏目广告以超过1亿元的价位被广告商买断。《零距离》作为一个非上星城市频道的新闻直播节目,其收视率表现一直不俗,2004年7月,《南京零距离》平均收视率为8.3%,最高点收视率达到惊人的17.7%,创造了不可思议的收视率和年广告收入1.008亿的神话,成为了全国身价最高的地方新闻栏目。

一、媒介融合下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问题

(一)应对遍地开花的同类节目的竞争

从2002年《零距离》在南京开播后,《零距离》就成为全国电视民生新闻的模板,各个地方台也开播了类似的节目,如湖北经视的《经视直播》、重庆卫视的《天天630》、安徽台的《第一时间》、湖南台的《都市一时间》、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山东台的《民生直通车》等诸多电视民生节目。仅仅在南京地区,在相似的时间段,类似的电视民生节目就有《服务到家》、《新闻地理》、《标点》、《直播南京》、《法治现场》等,仅在17:40-20:00,南京地区知名的民生新闻节目多达10个,有460多分钟,而南京此类节目的总时常也就500分钟。这些节目都关注本地民生,而且和《零距离》的播出时段相重合,这在瓜分《零距离》受众群的同时,也对其领军栏目的地位发起了挑战,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市场发展空间也被压缩。

(二)本地生存压力与走出去的困境

事实上,一个省级地面电视台要想走向全国,是不容易的。除了技术上的原因之外(它不是上星电视台),走向全国靠电视播出是不可能操作的,那么《零距离》只有把定位重点放在辐射全省才可行。但是全省的各个地方台的强力竞争,让远离他们的《零距离》新闻报道,有点远水救不了近火之感,当地受众更愿意看本地的地方台,单从这一点来看,《零距离》想真正走出去还存在着困难。

(三)提高自身影响力适应“大网络时代”

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有近千万家的网站,2013 年 2 月 20 日,就新浪微博公布的数据,截至 2012 年 12 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超 5 亿、截至2013年11月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这些媒体的兴起,让每个拥有自媒体的人都成了“新闻媒体”、成为新闻者,他们在网上传播新闻和发表言论的能力正在提高,获得信息的能力和水平也逐渐增强。因此,为了应对媒介融合发展趋势,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必须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继续保持和提高自身的影响力,适应“大网络时代”的特色。

二、媒介融合下电视民生新闻的挑战

(一)新闻内容的挑战

电视民生新闻一般都是关乎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其受众大多是基层的老百姓。当下,媒介融合已成为当今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变革和融合中不可回避的事实,因此很多省市电视台在策划和播出民生新闻的时候,往往不分新媒体的优劣随意滥用新媒体,导致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质量低俗无趣,甚至新闻失实。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新闻源头增多,每个受众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提供新闻线索,这导致了新闻线索的真假难辨,媒介融合至少将对电视民生新闻构成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1、新闻内容真实性有待甄别

如今,微博已成为融媒时代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来源的重要渠道,其已经成为网友广泛使用和传播的新媒体,且具有互动性、及时性强等特点。为此,很多省台的电视民生新闻将之作为可用的新闻信息渠道,并且完全相信和采纳其信息来源。网络等新媒体是电视民生新闻的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来源,记者会从这些平台挖掘信息,但这里面存在虚假信息;另一个方面,全民皆记者,由于他们的媒介素养参差不齐,也对新闻真实性提出挑战。

2、新闻内容质量亟需提高

电视媒体的从业者为了更快地获得新闻信息,往往在网络上不经核实和甄别地获取新闻信息,并加工制作为电视民生新闻,甚至有时候会不经甄别地使用其内容,在编播节目时内容枯燥,使电视新闻缺乏现场感,使得电视画声同步的优势逐渐丧失。实际上,如今倾向于从电视上获取新闻资讯的大多都是4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群,他们不同于在网络媒体环境下成长的一代,节目好看他们就看,节目不适合他们,他们就转而换一个节目,甚至从此不再收看该节目。这样的做法往往使电视民生新闻成为“快餐新闻”,使其自身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下降,这样势必会影响收看电视民生新闻的受众,从而使其收视率下降。

3、媚俗化、娱乐化倾向明显

《零距离》开启了电视民生新闻先河,此后,各省的地方台也紧随其后开办各种民生新闻节目,这也成为地方电视台在节目创新中的重要亮点,导致了电视民生新闻泛滥。一些省台的民生新闻为了吸引观众眼球或者提高节目收视率,不惜通过各种方式搜集和报道各地的名人绯闻、娱乐新闻、甚至报道具有暴力倾向的犯罪事件,在报道该类事件时,他们多强调事件的细枝末节,多报道犯罪的过程,一个本来只需要一分钟讲完的新闻故事,他们在报道时,用十分钟甚至半小时来描述犯罪事实和过程,有些甚至用煽情、夸张等表达方式来刺激观众,这些报道赢得一部分受众眼球的同时,也降低了省台民生新闻的报道档次。

(二)新闻形式的挑战

“三网融合”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它们都面临着重新整合和变革,这就预示着各类媒体必须要面对现实调整更为适合当前的传播形势,创新自身的信息传播方式,以适应受众需要。

同时,在媒介融合环境下,传统的单一电视播报平台已经无法应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需要创新的探索自身的发展模式,但是其缺乏创新的机制,让当前处于媒介融合的电视民生新闻发展依旧步履维艰。媒介融合对电视民生新闻在新闻形式上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1、电视民生新闻形式需与时俱进

在媒介融合时代到来的当下,电视媒体赖以生存的时效性优势不再。在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过程中,依旧是采用图像、声音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播送新闻信息,但是在制作新闻节目时需要经历采访、编播审稿等一系列过程,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这些和现下的网络媒体相比,时效性远远落后。而且,现阶段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让电视民生新闻的互动性弱的劣势充分体现出来,很多省台的电视民生新闻还依旧保持着“我是电视台,我很权威,我是老大”的姿态,不知道革新,继续炒冷饭,保持其原有特色。

2、创新性开发互联网媒体、移动媒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发展,web2.0 技术快速发展,微博、微信的使用和兴起,手机、IPAD等各类新媒介终端的出现,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广告收入和收视指数持续下降,前景不容乐观。现在很多受众,尤其是年轻的受众放弃了在家看电视的习惯,转而投入以网络为传输渠道的新媒体“怀抱”中,我国网民数位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普及率攀升到 34.3%,我国网民规模已占全球网民总数的 23.2%,亚洲网民总数 55.4% 。互联网拥有传统媒体的众多优点,也同时拥有方便交流、快捷、无时间地点限制、可及时更新的优点,让广大互联网的使用者更愿意在互联网平台上收看电视,收听新闻,并可以通过互动评论发表意见、甚至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当前,互联网的高度普及和高参与度也表明,新的传播技术被多数受众所接受,在互联网上看电视,看视频已经是最方面快捷的方式,甚至现在在互联网上还可以看直播,让很多受众更是大呼便捷,由此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些也迫使电视民生新闻必须在与互联网的竞争中,利用互联网充分发挥自身竞争优势。

对电视民生新闻而言,其与中央媒体和各省级卫视的新闻节目有很大不同,电视民生新闻资源大多来源本地,其以平民视角,重点关注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新闻,受众参与节目互动的积极性更高,故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如何合理利用好各种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对电视民生新闻来讲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三)对媒体人职业素养的挑战

科技的发展加快了传媒业的信息化,而媒体信息也采用不同的传播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媒介信息触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而且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至于我们非但不能忽略它的存在而且还要对其给予重视。从初始的报纸、电视、广播到现在风靡的网络、手机、数码产品……它们用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这种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可助人也可伤人。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媒介从业人员不仅要在技能上掌握各种新媒介,而且还要具有对真假新闻进行甄别的能力,这对电视民生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和媒介素养提出了挑战。

三、媒介融合下电视民生新闻生存与发展之路

《零距离》作为电视民生新闻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转型成功的典型代表,我们借鉴性的提出媒体融合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常规革新之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深化新闻内容

1、坚持“内容至上”“真实”的报道理念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要坚持以内容取胜、内容至上的原则。一般而言,媒体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高低与否,除了本身的定位、媒体形式,最主要的是由其传播的信息内容决定的。在媒介融合的时代,电视民生新闻播出的海量信息,只有符合受众的判断,比如内容的有趣程度、真实程度、报道的深度,即“内容至上”的报道理念,才能赢得受众的认可。另外,电视作为传统媒体之一,其权威性和公信力毋庸置疑,必须保持节目内容的真实。

2、深化节目内容实时性、严肃性与娱乐性并重

媒介融合的当下,新媒体的迅速传播功能有时会让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媒体望而却步,因此,电视媒体在报道民生新闻时,也要把握一个“度”的概念。作为关注民生的节目,不能太过于严肃,但是也不能过于娱乐化,这样,会让人难以承受。因此,要深化民生节目的内容,必须要恰当地运用严肃性和娱乐性。要坚决防止民生新闻的过度娱乐化,这不仅会使得新闻丧失真实之感,还降低了电视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二)拓展新闻形式

在当前的媒介融合形势下,电视媒体不能回避和新媒体之间的联系,要学会合理开发和妥善利用新媒体资源,开发电视民生新闻的不同新闻形式,学会为我所用。

1、加强对新媒体的关注和利用,拓展电视民生新闻受众群

电视媒体要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适时上传最近的新闻视频和报道,杜绝被不良网站冒用、利用和注册,虚假消息,影响自身名誉和公信力;要有自己的官方新媒体,如微博、微信等,与节目相关的信息,积极与受众互动,及时筛选受众提供的信息。

2、合理有效利用新媒体建立节目的品牌

作为电视媒体要弥补自身的不足,就必须要积极利用新媒体资源,比如,电视媒体互动性差,可以使用新媒体来弥补其不足。《零距离》在卞说卞聊节目中进行节目抽奖,就是从受众打进电话或者使用扫描电视下方的二维码进行微信互动中抽取的,这一定程度上笼络了部分追求潮流的受众。

在媒介融合高度发展的当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想锁定和稳固收视群,就必须要积极利用新媒体,不仅在体制机制上加强与网络媒体的沟通和交流,还要不断深化和利用与它们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受众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民生新闻,赢得更多受众喜爱。

(三)发挥品牌效应

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一员,它想立足于媒介融合背景中并取得胜利,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发挥品牌效应,要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加强和拓展自身个性化和品牌建设,这样才有利于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未来发展,这属于电视民生新闻的内涵建设,是重点、是核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节目定位与个性化

在媒介融合大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面对日渐融合的媒体资源和媒体信息,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让喜欢收看民生节目的受众群稳固,在新闻报道中,尽量要做到新闻节目的独家、独到。要有自己的专业采访和编辑团队,能广泛搜集新闻信息和深入解读新闻信息,并通过深入采访,尽量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即使是同源新闻,也要有自己的独到解读和独家采访或者独到评论;要在采访中,多思考多挖掘,争取结合自身媒体特色,挖掘“你无我有,你有我精,你精我独家”的新闻,让受众能从收看新闻节目中,深刻了解电视节目的个性化特征,而成为该节目的铁杆粉丝;要建立自己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不要人云亦云;要学会整合新媒体的新闻信息,将获得的大众消息整合为独家消息报道,并根据各个媒体的特点,结合受众的特点、兴趣、需求,使新闻呈现出自身的个性和特色。

2、打造电视民生新闻的品牌效应

拿《零距离》栏目来说,它至今是南京地区民生新闻的一个方向标和品牌,是因为其在2002年创办节目后,其团队一直注重品牌的培养和建设。对于省台的民生新闻来说这是共通的。电视民生新闻品牌化的塑造和建立,可以提高其新闻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能在该领域更有权威和公信力。电视民生新闻品牌的树立,必须要有名记者、名主持、名栏目、名编辑、名标识。《零距离》有名主持如孟非、有名记者如杨威、有名栏目如《卞说卞聊》等等,这些都为《零距离》品牌建立提供了支点。要保持主持人的个性特征和特色。《零距离》在开播之初用的是光头孟非,他的风趣健谈大受群众喜爱,现在的大林能说能评,机智幽默让受众追捧;要创立自身品牌,必须要维护受众的认同感。电视民生新闻的主要受众是普通老百姓,老百姓喜欢看的就播出,老百姓不喜欢的就放弃,这些也是一切为了民生的真谛。2014年底开播的《卞说卞聊》是为了谈谈老百姓关心的事,该栏目还积极与受众互动,深受受众喜欢和认同,在开播不久就成了《零距离》的一个响当当的品牌;电视民生节目要适时而变,要不断创新品牌。电视民生节目是以“民生”为主,节目形式在保持稳定的同时,要积极提升节目的影响力和品牌含金量。

(四)提高从业者新媒体水平

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人人都成为“媒体”,致使很多从业者对自身要求越来越低,甚至认为只要能发稿就是好新闻。作为报道民生新闻的电视媒体,必须要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在大胆创新的同时,培养一批优秀的电视媒体从业人员,提高现有电视台从业人员水平。这需要和社会的合作才行:需要教育培养机构培养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从业水平、需要电视台有培养和培训体制,另外需要新闻从业者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为真正推动电视媒体的民生新闻提供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利平.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介融合渠道与路径选择――以《华尔街日报》为例[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1).

[2]柳溪.“新”媒体“新”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媒介融合策略[J].电影评介,2013(1).

[3]李兵兵.当故事走进电视民生新闻[J].新闻窗,2014(5).

[4]陈嘉宾、李静.地方电视台办好民生新闻的举措[J].新闻传播,2013(12).

[5]张丽丹.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理论、实践及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13.

[6]曹宇.媒介融合下的电视新闻栏目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7]刘畅.电视民生新闻出镜记者的表达技巧[J].新闻窗,2015(1).

[8]严F.电视民生新闻刍议[J].西部广播电视,2014(17).

[9]齐迪.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方向探析[J].科技传播,2013(24).

[10]潘丽娜.电视民生新闻的风格特征与核心价值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4(19).

第3篇

一、融合媒介下传统媒体发展 

当下传统媒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新媒体的冲击,这种局面无法有效改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了传统媒体在已有的优势上积极创新,保证传统媒体能够保持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状态。例如当下《四平日报》的发展,除了传统纸质报纸发行,同时也开展了数字化报纸、四平手机报、四平新闻网等门户网站的传播。通过四平新闻网对《四平日报》的日常内容做网络平台的原文传播,甚至会注明新闻来源,指明出自《四平日报》,充分尊重报纸的新闻创造价值,同时也促使报纸内容更广范围的传播。尤其是当下人们阅读方式更多的集中在电脑与手机,这种新媒体传播渠道的开拓有效的让《四平日报》内容得到有效的扩展,发挥了党报自身新闻创作的价值。当下的党报,例如《四平日报》,属于地方政府与,传播了党与政府的思想理念,展现相关工作成果,报纸本身盈利并不是主要的目标,当然如果能够得到盈利而促使报刊持续有效的生存,降低生存压力也是较好的运营状态。通过网络新媒体将《四平日报》的内容得到更广范围的传播,有效的引导社会舆论,这种媒体融合已经达到了地方党报报道存在的价值。 

其次,传统报刊媒体考虑到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因此在报道上会逐步的开始关注网络化群体的阅读习惯,甚至更加倾向于提升可读性,有效的满足更广群体的需求。传统党报报道主要是给行政事业单位以及企业,而通过网络媒体,则将传播内容更广泛的传播到更多的普通基层民众中,传播的范围越广,对文章的可读性要求就会更高。无论是文章形式、语言表达风格、内容等方面,都需要更贴合可读性的要求,要故事化、细节化、趣味化,避免传统流水账与事件的堆砌写作方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时政新闻的报道方式。虽然有相关改变意识,但是总体的改变相对较少,更多的时政新闻集中在领导与会议上,缺乏更为生动形象且具有实用性的宣传内容报道,与民众的关联性相对较远。报道模式化情况普遍,缺乏创新。这与当下党报办理理念没有太大变化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处于四平这个相对基层的区域,在新闻报道上缺乏足够创新的动力与空间,受众群体相对较好,记者团队也缺乏创新的岗位价值荣誉感。此外,在报道上由于受到严厉的审查管理,因此也极大的抑制了记者的报道创新热情。对于新闻报道内容的舆论影响考虑较多,对报道不良影响较为恐惧,因此更愿意采用传统平稳的报道模式。虽然有新媒体的冲击,但是总体情况上相对处于传统报道思维状态。 

二、融合媒介下时政新闻可读性提升对策 

(一)生动形象 

当下人们愿意接受新媒体阅读方式,其中较为重要的原因在于新媒体的文章更具有生动形象性效果,通常会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而传统报刊由于版面的局限,会尽可能的精简报道内容,大面积图片展示的运用也相对较少。而当下PC端网站平台、微信文章传播中会运用大量的图片,甚至将图片作为主体,将文字作为搭配。而传统党报报道主要以文字为主,较少运用图片。新媒体不仅运用了较多的图片,还可以配合对应的视听一体的视频内容,这样可以提升作品本身的感染力与报道清晰度。当下人们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对于图像的需求甚至高于文字。虽然文字可以更为精炼清晰的展现思想内容,但是图像内容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因此,需要做好图文结合。在融合媒体的情况下,传统党报的发展可以编制两种新闻内容,一种是传统文字报道为主,另一种传播在网络渠道的可以提供更多的图片内容,甚至配合一定音频材料。 

(二)注重风格的亲民化 

在报道风格上,需要不断的贴近民众,采用亲民的方式来传达精神思想内涵。在文字表达上、文章整体结构形式上,要尽可能的减少段落篇幅,将大段落化为小段落;用语表达可以采用通俗表达方式与严肃性表达结合的方式,适宜的通过通俗表达来达到文章整体气氛的缓解作用,避免文章过于严肃化与模板化。要多观察民众喜欢的时政新闻内容,学习其中的优势,做好必要的借鉴与运用,让传统报刊时政新闻报道能够得到新的变化发展,保持与时俱进。报道内容要多听相关人员内心的声音,避免官话与套话,让表达内容切实的落到实际。亲民化的另一重要方式就是通过讲故事来报道,通过融入故事来展现人物、事件的状况,提升感染力,有效的发挥文字的魅力。 

(三)注重民众反馈情况收集 

对于报纸在互联网渠道上传播的情况要做收集整理,了解民众意见,这样有效的让报道者与读者有更近的距离,更为深度的了解报道的问题与优势,有助于后续工作的调整改善。传统方式主要是通过读者来信或者来电的方式来了解读者反馈,当下互联网技术让民众反馈更为便捷,甚至可以通过微信、网站留言等方式反馈,操作便捷,参与更为方便。要让媒体自身广开言路,打开耳目,较好的接受社会的反馈,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新闻报道闭门造车。 

三、结束语 

时政新闻在融合媒介的形式下可以得到更广范围的传播,提升报道生命力,具体发展中需要注重文章可读性的提升,这样才能更好的迎合读者需求,达到舆论引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鲍旖婧.时政新闻可读性的新内涵[J].新闻研究导刊,2016,(7):98. 

第4篇

[关键词]全媒体;发展趋势;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234-01

目前,“媒介的融合”造就了“全媒体”。全媒体的发展是指传对传统媒介形式的主动解决应对,并借助采编和传播流程等一系列的方式,来促使媒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以及多样性的形式,进而让广大的关注者能够获取视觉、听觉等多角度的媒体体验。全媒体的良好发展不只是借助传播手段的丰富多元化,还要利用本身的媒介资源与获取渠道的整合以及行业、地域的突破等方面的相互融合。

一、关于全媒体的概况

(一)全媒体的概念

从字面的含义来讲,“全媒体”就是全部媒体的统称,是一个集合概念。但是全媒体并不是固定模式,而是比较开放的系统。比如,3G网络的成熟发展,4G网络的成功研发,还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并且丰富受欢迎的媒体系统。故全媒体就是将各种各样的新旧媒介的形态,通过利用图像、文字、视频和音频等表现的手段来进行融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全媒体的特征

全媒体拥有三个基本的特征:首先,融合性。全媒体是各媒体的结合,是传播的内容、技术、获取渠道以及营销过程的共存互补和有机结合起来的集成体;其次,系统性。全媒体不反对传统媒体较为单一的表现形式,并且全媒体的集合体是有序的,强调了信息资源要进行统一的,实现一次性的无缝形式的采集所有的相关信息资源;再次,开放性。全媒体最终的形态就是所有人之间的传播。这就需要全媒体相关的内容拥有数字化和渠道网络化的特性,能够适应实际的生活潮流;另外,还需要全媒体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以及使用的人性化,并能适应当下的关注者的要求趋势,且能提供超细分的相关服务。总而言之,全媒体能够使用更加经济实惠的眼光来对待多种媒体间的综合运用,进而达到小投入、高回报的效果。

全媒体拥有较为独特的优越性。一方面,可扩大关注者的覆盖面,提升有关信息的传播效率。另一方面,可促进媒介资源的综合利用,进而能较好的降低媒体传播的成本,做到利用最少的资源、成本做到最大限度地传播信息资源的效果。还有,可提高媒体抵抗风险的能力,缩减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带来的风险。

二、关于全媒体发展的未来趋势

就目前而言,全媒体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的趋势。

(一)新媒体数字视频的前景非常广阔

传统的媒体向形式新颖的新媒体拓展是媒体发展的必然结果。例如新一代数字机顶盒的推广,不仅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娱乐、信息的相关服务,还进一步提供了节目的互动点播、电视搜索等一系列的相关服务,更加强调使用者的参与、互动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数字视频的发展,无疑会带动其内容的提供方式以及信息的服务形式等方面的变革,进而会带动全媒体发展的进程。

(二)媒介融合纵向深入的发展

媒介的融合是全媒体发展的必然结果,媒介融合在未来会从简单的物理方面的变化向化学方面的变化进行转变,使得信息的传播会受到全方位的深刻影响,进而将会带来了根本性的急剧变革。各媒体机构的叠加、融合,会促进发展有利于媒介运作且较为新型的机构组织;媒介机构的融合必将离不开观众的参与互动,观众本身就是好的传播途径之一。

三、全媒体相关问题的对策分析

从媒介发展规律和现实需求看,全媒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趋势。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促进发展健康良性的产业,在制定全媒体发展的战略对策时,需要针对现实状况中的障碍做些综合的考虑并要系统的规划。

(一)重新认识“全媒体”的发展

这需要需要从政府的层面制定出更加长远的发展规划。对全媒体发展的问题应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依据全媒体发展趋势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实现宏观管制,而不能仅依靠相关从业人员的运营来推动其发展。

(二)制定相关的体系配套政策

首先,改革媒体终审权及播出权,建立节目外购配额等制度,让制播分离开来,来做好全媒体内容匮乏的问题。然后大力推进媒体机构的改革,特别是人事分配体制改革。

(三)为发展媒介的融合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着重来关注“两头”

即对前端生产方面的内容,通过推动电视制播分离促进媒介容生产制作社会化,推动更多创新产品的出现;另外是对后端的媒介产品经营方面,允许以多元化资本的准入给行业带来更多活力。另外有三方面具体政策是至关重要的:一是促进内容生产的生机和活力,可尝试在“管住”终端,把握终审权和播出权的前提下,适度放开制作权和流通权,通过节目外购配额等制度,鼓励制播分离,解决全媒体平台上内容匮乏的问题。二是推进媒体机构的所有制和人事分配体制政策改革。我国传统的媒体组织结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管理层次多、运行效率低;用工来源和用工体制非常复杂等等,这方面改革成本非常大,涉及到的利益比较复杂,需要配套政策的有力保障。三是适当放开投融资政策,允许民营资本、外资进入。

第5篇

石磊教授的《分散与融合――数字报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7月)一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他认为,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改变了报业生态,但并不必然带来报业的衰落。报业同样可以采用新技术,在媒介融合中实现数字化转型,实现与新媒体共生共荣。这种认识和论述,对报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通读全书,我认为该书具有以下四个特色:

特色一:多年潜心研究的集大成

石磊教授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新媒体艺术与文化硕士点负责人、新媒体研究所所长。2006年7月,他发表了论文《媒介融合,报业发展新支点》,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从那以后,他发表了《从媒介融合看报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报业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报业数字化转型商业模式构建》、《媒介融合语境下媒介产品生产模式之变》、《培育跨媒体跨地域传媒集团路径选择》、《新媒体语境下公共领域重构》等10多篇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论文。2009年10月出版了《新媒体概论》,并被北师大等许多高校作为教材。专著《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他还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传媒发展对策研究”、教育部社科项目“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研究”、四川省社科项目“媒体融合时代的传统媒体发展战略”、省教育厅社科重点项目“传媒融合发展研究”,担任“新媒体理论与实务”丛书副主编,四川省精品课程“新媒体概论”第一主讲教师。

2006年初,石磊教授在四川大学攻读文艺与传媒方向博士学位期间,为构思撰写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博士论文,并就相关问题多次与我进行研讨。我认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国内刚刚起步,颇具前沿性。2008年上半年他的博士论文初稿完成后,又认真听取了许多老师和同学意见,多次进行修改,终于在2010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分散与融合――数字报业研究》。这是他长期研究的成果,是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集大成,是报业研究的可喜新成果。

特色二:努力构建数字报业研究的理论体系

该书将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放到数字化生存和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进行系统全面研究,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报业发展的的必然选择。更为重要的是,他创造性地提出,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转型,更重要的是全方位的战略转型。他不仅强调报业在技术上与新媒体融合,还主张在组织构架和业务流程上进行重构和再造,破除阻碍报业数字化转型的体制机制障碍,找到数字化的商业模式,构建起报业发展新模式。这样就跳出了一般性的数字化研究,使报业数字化研究具有了厚度和高度。

石磊教授对国内外报业数字化转型历程进行了梳理和阐述,并将众多的转型路径精当准确地概括为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在内容融合上,以前单一的报业内容生产变成全媒体的数字内容生产,报业由“报纸业”变成“报道业”。在渠道融合上,以前分散的、各自独立的报纸、广电、新媒体等渠道有效地整合在统一的数字平台上,实现全媒体融合。内容融合和渠道融合将产生跨媒体跨地域的数字化现代传媒集团。这些分析论述,对当前我国传媒改革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特色三:多学科交融,理论联系实际

该书以新闻传播学为基本立足点,综合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注重从经典和前沿理论中寻求支撑。同时,注重从中外传媒实践中寻找答案,以开阔、创新的视野选用大量鲜活、针对性强的案例应证观点。将报业数字化转型放到国际背景下考察,运用了大量的国外理论成果和跨国媒体的生动案例。同时,注重中国语境,对报业数字化转型在中国遇到的特殊问题进行阐述,并在政策、管理和经营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石磊教授在对报业数字化转型情况进行细致考察、对传媒发展众多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抓住传媒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探讨了报业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什么是数字报业、怎样进行数字化转型,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具有学术价值、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第6篇

关键词:全媒体化;传统媒体;理性思考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媒体的全媒体化趋势愈发明显。报纸,电视,广播等历史悠久的传统媒体也相继加入了“全媒体化”的大军当中,不甘落后。由于传统媒体具有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加之拥有相应的人才储备、资金储备,足以迅速跟进和掌握媒体领域最新的技术,通过吸收转化,实现技术创新,在全媒体时代这是传统媒体绝地反击的必经之路和其取长避短的必经之路。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依托内容优势,借助新技术将生产的信息以多种媒介形态提供给不同偏好的受众,通过技术与内容的融合实现多渠道发行、多终端阅读,以实现传统媒体内容市场价值的最大化。

但是,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正反两面,全媒体也是。如果说,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的媒体变革中我们应该注意到些什么的话,那必定是与当下街谈巷议所导致的“普遍常识”相左的一些冷静视点。全媒体发展过程中,内容本身的生产、制作、管理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对内容缺乏有效整合内容的规范化管理和版权保护问题,成为媒介融合、全媒体发展中不可回避的影响因素。这些也恰恰是传媒产业在大规模的全媒体实验中所应当注意的问题。

由技术进步引发的媒体分化

新时代的传播体系中由技术进步引发了媒介的变革,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它也引发了媒体的分化。我们在关注媒介融合时,媒介全媒体化的同时,也不应该忽视分化的趋势:新媒介自身属性得到强化,从根本上来说也是高度发展某单一媒介的独特优势。

在媒介融合大行其道的同时,我们注意到它的一个同等重要的对立面:作为具体形态的“媒体”开始了产品、市场、服务与技术的分化。在这个传播体系中,多方力量的博弈下,媒介竞争必然面临“合久必分”的分化走势。事实上,这也是市场竞争法则在大融合的大环境下不断地裂变的产物,带来了新媒介的新属性的开掘及新应用的层出不穷。从功能论的角度来说,媒介分化是受众细分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新媒介的出现使得传播形式得以改变,人们利用媒介本身功能的主张性变强。而新媒介具有的独特属性在被强化之后,会进一步地高度发展其独特优势,进而形成媒体的技术壁垒,用以维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新的新媒介”带来更强的交互性和更多的个性化服务,使传受双方对传播过程的控制增强了,使传播去中心化,让受众碎片化,并在更大的传媒视野里分化成为观念上的可能媒介大裂变,使得媒体可以更多地满足更为专业化的受众需求,而这一倾向的最好的证明便是媒介逐步拥有了市场高度明确的专业网站.新闻定制,门户网站的网络新闻社区。从更广的角度来说,小受众群体的杂志、电台及有线电视频道的盛行以及分众广告的崛起,也是这一观念趋势在其他媒介领域得以扩展的佐证。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教育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需要全能型记者编辑。新闻教育如何满足这一需求正是我们要应对的问题,但全媒体不应被单纯视为技能教育,对于新闻教育来说,“技术主义”和“人文主义”应当两不偏废.如何恪守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全媒体对从业者提出巨大的挑战,因为媒介需要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和传播有用的信息的人才,这才是最大的挑战。

在国外,全能型记者编辑风靡新闻界。媒介综合集团所融合的媒介都是同处一地的地方媒体,派往异地采访的记者都是多面手,他们能够同时为报纸写文字稿件、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写稿。这种全能型的新闻人才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而需要与时俱进,及时掌握各种先进技术,短时间内难以培养。因此,在新闻教育中设置包含一些媒体融合方面课程的将会成为主流。新闻记者和编辑的培养.有赖于内容生产的技能,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观念,更有赖于专业主义新闻理念和道德操守的养成。我们可能难以掌握新闻传播各个环节的应用性技术,但是我们要信守新闻信息传播的职业责任、掌握控制信息传播效果的技术原则。”

媒介融合的政策支持与管理制度

促进媒体融合的全媒体实验不是一个简单的媒体形态的变化.它涵盖了媒体科技融合,媒体所有权合并.媒体战略性联合.媒体组织机构融合等多个层面。那么.它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政策上的支持?

我国媒介市场区分严格,有一套森严的行政壁垒和区域市场封锁,媒介融资管理仍然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媒介资源无法通过市场实现优化配置。这在我们的全媒体化浪潮中的影响巨大。比如,绝大多数的网络媒体没有采访报道权,同时也不允许兴办电视台、报纸杂志;而报纸虽然有采访报道权,但原则上却不允许办电视台和广播台。在这种情况下,媒体融合所需要的多媒体平台往往搭建不起来,至多成为报纸加网络或电视加网络的简单模式,这就抑制了我网新闻媒介融合向纵深化和多样化的尝试和发展。可见,媒介规制的变革乃是媒体融合的必要前提,扩大新媒体在我圆新闻采制和传播中的主动性和话语权是其中的必要步骤。

此外,现行的媒介管理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系统管理缺位,全媒体发展缺少应有的制度环境,因此也使得传统媒体在其自身的全媒体化中困难重重。

总体而言,目前的全媒体化仍处在一个发展和尝试的阶段,由于技术发展及媒介融合自身的不可预测性,它最终会是怎么样的局面,它的发展速度如何、能够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仍需实践的进一步证实。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它既是受众需求推动下的媒介创新之举,也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表现,同时,政策法规的推动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以及国际化潮流的驱动是促进传统媒介在产业层面实现融合的重要的驱动力量。在未来的媒介竞争中,传统媒体甚至整个产业的生存与发展都必然依赖于媒介融合所提供的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竞争环境,任何希望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媒体企业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这样一点:在这个融合程度越来越高的世界中,不管它们是否想要进行媒介融合,媒介融合确实已经来到了,而且已是大势所趋。正是在这个席卷时代的大浪潮中,我们恰恰需要更冷静的头脑、更理性的实践;在任何尝试“全媒体化”的实践中,要有效预防操之过急、简单片面的理念错误及战略性失误,对于单一媒体来说是如此,对于传统媒体的长远发展发更是如此,对于当下的教育、文化、社会等各相关领域的管理和政策制定来说,亦复如此。

参考文献:

[1] 马金,毛庆,《未来媒体发展趋势:全媒体》,南京日报/2010年/11月/1 日/第A02 版

[2] 姜丞,《全媒体视野下的媒体挑战与对策思考》新闻研究导刊,2010年第5期

[3] 海松,《全媒体时代媒体产业新态势及传统媒体发展对策建议》,民风,2008年第19期

[4]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课题组,《中国传媒全媒体发展研究报告》,科技传播,2010年第4期

第7篇

当今,电信、广播电视、出版和计算机等产业之间的融合正如火如荼。相对传媒产业而言,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革命。首先,几大产业的价值链节纵向分离,在横向交相融合,传媒产业的生产、传输和接收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这一革命中已经观测到的变化和即将发生的变化使我们不得不将此前的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视为“传统媒介”。其次,几大产业价值链节的交相融合重塑了市场竞争格局,而数字化时代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又重新定义了企业的最优规模边界,传媒市场结构正发生巨变;在政府规制上,传统传媒规制的市场基础正在消失,原有的纵向分业规制遭遇根本性挑战,世界各国的传媒规制正在经历历史性转型。西方发达国家走在这场变革的最前沿,而中国亦于2010年推行“三网融合”试点,应对媒介融合的传媒规制改革迫在眉睫。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业三个部门如何从产业分立走向产业融合?产业融合如何改变传媒业的原有市场结构及其竞争格局?产业融合如何对传媒规制理论产生影响?西方国家在融合时代如何进行规制改革?中国应如何从西方国家的融合规制趋势中获得启示,在传媒、通信领域建立融合规制?这些问题是传媒经济研究中的前沿问题,该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该书先从理论层面对传媒、电信领域的产业融合,传媒业的市场结构与传媒规制的演进趋势这三个方面的一般规律进行了探讨,然后选择了一些样本对西方国家这三个方面的动态进行了考察,最后结合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实际,提出了中国融合规制建构的基本思路。在研究体系上,全书分为融合、竞争与规制三条主线。三条主线貌似独立,但事实上自然相连,是一个逻辑整体:几大产业的融合导致传媒业竞争格局的颠覆性变化,融合和变化的竞争格局又致使传媒规制的彻底变革。因此,全书逻辑体系缜密,研究思路清晰,这在类似的研究中是引人注目、值得赞赏的。

对传媒业的融合、竞争和规制这样一个前沿性的选题,肖赞军博士在三年研究沉淀的基础上,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提出了极富启迪性的创见:

在理论层面上,该书的重要贡献在于:①阐明了媒介融合过程中传媒业产业结构从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转换的具体过程。尽管已有文献对这一“转换”规律有所阐释,但其转换过程却未能尽释,甚至被处理成一个“黑箱”,该书打开了这一“黑箱”,详细阐释了其转换过程。②揭示了媒介融合进程中传媒市场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尽管由于传媒与电信之间可以相互进入,融合对竞争的强化在已有文献中一直被津津乐道,但该书阐明了未来传媒市场结构的嬗变不尽如此,竞争被强化的缘由也不尽其然,指明了未来传媒市场中竞争与垄断“双双被强化”,二者“共生”。③该书阐明了西方国家传媒规制在产业融合进程中的演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