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10 16:38:00
序论:在您撰写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性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加强;现场管理;重要;原则;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施工项目管理的基础,是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执行环节,是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合理控制成本、保障施工质量的关键,同时也对提高施工企业综合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1、首先是确保项目施工能够顺利进行,不耽误工期,在此基础上,可以优化现场施工项目管理,以最少的时间,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
2、加强物资和设备管理,对于材料的出入库、使用和损耗等都进行详尽的制度规定,最后达到合理降低物资消耗,节约施工成本的目的。
3、 以先进科学的管理理论为指导,创造良好和谐的现场施工氛围,团结调动全体施工管理人员,以改进施工方法促进高效生产,争取以最高效的组织团队创造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4、 除以上所说之外,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还要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对于各种事故苗头、安全隐患,要多注意观察,一旦发现,及时将其消灭于萌芽状态,避免发生,保证施工人员安全,进而避免给企业和个人造成重大损失。
二、施工现场管理的原则
1、科学合理原则
建筑施工现场的每一项工作,都要实施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以提高现场管理的水平,真正做到现代化的生产,要不断改进操作流程和提高施工效率,提高建筑材料的周转利用率。
2、协调生产原则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既要抓安全,又要保证施工的质量,还要降低不合理开支。在实施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协调做好建筑施工生产活动的管理,施工的每个要素都必须认真按照制度和规章实施,杜绝各种主观随意性,只有全面协调生产才能从源头上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效果。
3、经济效益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安全,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质量观。项目部应在安全生产、合理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工夫,并同时在生产经营诸要素中,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减少不合理的开支。
4、标准化原则
标准化是当代项目施工企业管理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事实上,为了高效协调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目标,过程中克服主观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三、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1、严格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施工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石,靠质量出信誉,靠信誉争市场,靠市场增效益。
(1)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强化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并强化质量技术管理工作,及时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强化工人的质量责任心,同时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保证书,明确质量责任,使质量目标的实现落实到每一个人,并按规定建立奖罚制度,与各级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
(2)应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施工质量能否有保证,最主要的是要严格按照相关国家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来完成每一道工序,严禁偷工减料和偷工减序。严把材料和进场质量验收关,杜绝不合格品材料进入现场。在施工验收过程中必须做到“三检”制,即自检、专检、联检,通过各级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从而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2、对进度进行管理
对进度而言,特别是重点工程项目,工期要求十分紧迫,工程进度压力很大。数百天的连续施工,甚至24 小时连续施工时有发生。不是正常有序的施工,而盲目施工,难免会导致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出现,并且会引起施工成本的增加。因此,进度控制并不仅关系到施工进度目标能否实现,它还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成本。因此,在工程现场管理进度方面,尤为重要。但进度管理往往在项目实施中,由于受到各种干扰,经常出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一致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应先分析问题的原因所在。通常主要原因有:一,现场施工人员是否满足工作面需求,其二,现场施工所用的材料是否备料足矣! 发现问题后,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纠偏。我们通常采用对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做到会议要求有追踪,落实整改有措施,从而提高管理工作实效。
3、健全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在建筑行业中,安全管理是第一位的,建筑行业是高危险、事故多发行业,据不完全统计,建筑行业的事故发生率是所有行业中最高的。因此,更需要我们将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有统计资料显示,建筑系统中的各类操作事故,绝大多数不是由于操作者的技术原因,而是由于安全意识麻痹所造成的,由此可见,安全管理在建筑系统中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而我国目前由于建筑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技术防护水平有限,安全意识更是单薄,在安全管理上更是极为欠缺。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管理人员,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无小事的观念,努力建立和完善事故防范机制及长效管理机制,把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中。更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责任制度为约束,加强安全监管,加大检查处罚力度,确保安全”的工作思路,全面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使所有施工人员都要熟悉安全生产知识,掌握安全生产要领,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定组织现场施工。
4、 加强协调管理
协调工作要从技术上下功夫,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配合问题,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首先要全面,掌握各专业的工序和设计的要求,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通过各部门的认真检查,可以把问题减小到最小。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责任和义务。
5、提高和落实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意识
为了加大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在施工材料上,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可以采用一些环保建筑材料,这样既环保,又能加大了对材料的利用率。在建筑施工现场,用机械必然会产生很大噪音,这对周围居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可以合理安排调整时间,避开人们的休息时间,降低噪声污染,营造一个相对安静轻松的施工环境。在施工现场的安排布置上要合理化,施工材料、机械、办公室的安排布置要科学合理,要做到充分利用、高效生产;为降低环境污染,减少灰尘等,可以在建筑施工现场做一下绿化,经常洒水保持地面的湿润,尽量降低扬尘的污染。对于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辆要及时洗刷,给人们一个清洁、干净的环境,还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禁止乱扔建筑垃圾的现象发生,营造一个干净、环保和谐的施工环境。
总之,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项具体而细致的工作,是安全生产,搞好工程质量、给建设方满意答卷的科学方法。落实强化工程现场管理,不但可以为施工单位节省开资,而且也为提高施工综合效益,美化城市环境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 思维 限时 训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小学阶段,学生各方面的可塑性都是极强的。因此,在数学的教育中,我们需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们正确地学习数学。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是贯穿整个数学教育学科的基本要求。而训练学生数学思维除了重视课堂上知识点的讲解,解题思路的讲解外。解题速度也是需要得到我们十分的重视。较快的做题速度和正确简便的解题思路是相辅相成的。有了正确地思路,解题速度必然可以加快。而优良的做题速度,也恰恰能为我们形成数学思维提供便利。
1.课前十分钟小测
在数学的学习中,只有理论知识,那是绝对不足够的。虽说是万变不离课本,但在课堂上听到的知识,往往是不够在题目中运用的。因此,我们需要注重练习,并在不断的练习中加强对知识点的吸收能力,巩固知识点的学习。但是,不少学生在家里做练会习惯性地慢慢思考,力求做对。
做对,当然是需要的。但在考试的时候,时间并不允许你慢慢思考。思考过慢会影响考场中自身水平的发挥,并会造成时间不够的结果。另外,思考问题过慢的习惯也不利于数学思维的形成。在这一点上,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比较难自己主动的养成快速解题的习惯,所以应该由老师来引导学生养成快速思维的习惯。
我训练学生快速思维的方法是每天的限时训练。在每天的数学课上,利用课堂的前十分钟,让孩子在这规定的10分钟内解完要求的100道题目或者是60道题目。题目量是多,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培养孩子的并不是笔算能力,而是口算,心算能力。因此,在发限时训练的卷子前告诉同学们基本要求,并要求学生们尽量别笔算。而这限时训练的题目也是有一定要求的,题目量大,因此在刚开始这项练习时,不能准备太多需要转弯的题目。我们都知道,乘法除法是在小学二年级才学的内容,因此,在学完这些重要的内容后。我们可以在今后的限时训练中多出些乘法,除法的题目。有了乘除法,加减法也是不能丢的。那就需要我们在限时训练中出些运算量稍微大些的加减法,同时,我们也可以准备些简单的混合运算让孩子们自己试着去做。当学生慢慢往更高年级升的时候,我们便可以根据教材,出些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让学生练习。或许刚开始,学生们会不适应这种限时的口算心算练习,会不由自主的进行笔算。但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们的这种习惯也会被改正。此外,在限时训练的试题修改过程中,教师应予以重视,认真批改每一张限时训练的卷子,让学生明白,老师是很重视这一种练习的。而老师对练习的重视,学生自然不敢怠慢。
2.课堂练习题的限时
不少老师在讲完一个知识点或讲完一个概念、公式后总会布置些练习让同学们当堂训练。这些题目有些是课本上的,有些是老师另外板书在黑板上的。不论是哪一种,其共同特点都是对教师之前所讲的知识点的一种反映。而同时,也是一种知识点的拓展和延伸。
但不少同学在听完知识点的讲解后就开始开小差,有的或许还沉浸在哪些没有完全弄懂的题目中,从而放弃或忽略了后面题目的研究。这些都是不利的。
在这些题目的讲解过程中,不少都是典型例题。教师在讲这类型题目时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同学们把他们的心思给收回来。第二,在我们把课堂练习布置下去时,要注意规定时间限制。这时,教师可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适当安排同学们的练习时间,同时,老师可在同学们做题的过程中在课堂上走走,留意同学们的做题程度。在课堂上让同学们练习的时间不能太多,时间一多,同学们的心思由紧绷状态过度到松懈状态,会影响后期内容的讲解。第三,要适当安排同学们到黑板上解题。一来,黑板上同学们解题的思路也是台下部分同学们解题思路的一种表现;二来,我们可以根据同学们在台上解题的速度和时间来估计台下同学们解题的时间。时间一到,教师进入典型例题讲解的状态。同学们对此自然会产生紧迫感和压力感,也会因此加快自己解题的速度。
3.课后习题的自我限时
仅仅靠课前10分钟小测和课堂中的练习对于数学来说是远远不足够的。有句话说,勤能补拙。也有种学习的方法叫“题海战术”。这都说明了做题,做练习的重要性。因此,学生课后练习的训练必不可少。
纤检机构的行政执法工作,就是要规范纤维生产经营行为,打击纤维生产经营领域的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质量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纤维质量水平,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纤检行政执法是国家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纤维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关系到纤维生产流通秩序的建立和健康发展,必须规范行使。
纤检行政执法的重要性
纤检机构是在同级质监部门领导下,负责国家有关纤维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承担棉花、毛绒、茧丝、麻等纤维质量监督管理、行政执法、公证检验;制定纤维检验事业的发展规划及有关规章制度;制定修订棉花、毛、麻、丝、化纤等纺织原料的地方技术标准;根据国家的国家标准更新仿制和保存实物标准;监督检查标准执行情况;开展纤维及纤维制品检验、复验和仲裁工作。
纤检行政执法工作是纤检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开展其他相关工作的基础。纤检机构自承担行政执法工作以来,严格履行职责,行政执法人员深入一线,不畏艰险,严厉打击棉花及其他纤维质量违法行为,有效维护了棉花及其他纤维质量和市场秩序稳定,没有发生系统性、区域性掺杂使假等严重质量问题。各级纤检机构在行政执法中不断创新思路,积极开展工作,守住了纤维质量安全底线,促进了纤维产业各环节质量意识的提高,使纤维质量水平在整体上有所提升,纤维产业竞争力得到加强,实现了纤维产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纤检行政执法的时效性
《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棉花质量监督机构根据监督检查的需要,可以对棉花质量进行检验;检验所需样品按照国家有关标准,从收购、加工、销售、储备的棉花中随机抽取,并应当自抽取检验样品之日起3日内作出检验结论。”第二十二条规定:“棉花经营者、用棉企业对依照本条例进行的棉花质量公证检验和棉花质量监督检查中实施检验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棉花质量监督机构或者中国纤维检验机构申请复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棉花质量监督机构或者中国纤维检验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作出复检结论,并告知申请人。棉花经营者、用棉企业对复检结论仍有异议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讼。”
3日内出具检验结果,5日内申请复检,7日内出具复检结论,这些期间的规定明显比一般产品的质量监督检查要求更严格,充分体现了纤检行政执法的时效性要求。
纤维产品质量容易变化、保存条件要求高的特性,决定了纤检机构执法在严格履行执法程序同时,必须突出一个“快”字。与时间赛跑已成为纤检行政执法的一个突出特点。
为了得到行政相对人的信服,纤检行政执法的过程中一定要快速地找出违法证物,并在第一时间收取证物,将证物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保存和固定,以免造成证物的丢失或发生变化,致使证物丢失了原本的功能,影响证物的证明力[1]。
如何规范纤检行政执法
一是要彻底转变思想和观念。执法人员要坚决克服执法就是罚款收费的错误观念,坚决克服“一罚了之”的做法,端正思想、优化作风,要以扎实有效的服务,赢得行政相对人的认可。
二是要加强法律学习。如果执法人员不懂法、不学法,在执法过程中,就会出现不依照法定程序办事,不按规定调查取证,适用法律不准确。因此,执法人员必须要掌握行政法的精神与内涵,明确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执法的程序和原则。
三是要结合办案工作深入实际研究法律。在学习的基础上,要结合执法办案工作的实际加强法律研究,既考虑法律效果,又兼顾社会效果,做到有理、有据、有利、有节。特别是对案情的把握,要综合考虑案件性质、企业状况、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不能只照抄照搬法律条文。通过对案件的研究,不断提高执法办案水平。
四是要加强案件的善后工作。要在行政执法特别是实施行政处罚时,必须确保处罚和整改效果同步到位。督导企业整改要有检查、有记录,准确记录执法人员对整改事项进行帮助和监督的有关情况,并由企业负责人签字认可;整改达标后要进行复查验收,将整改监督和整改结果作为执法案卷的组成部分,进行全面完整的书面记载。对罚没物品,要按照罚没物品处理规定,该销毁的必须快速组织销毁,该拍卖的要及时进行拍卖。
五是要切实做到廉洁执法。执法人员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党性修养和廉洁自律能力,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
六是要落实责任,强化监督。要强化执法监督,积极开展执法检查,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对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直接责任人员除严格按照规定予以查处外,还要记入个人执法档案,作为年度考核和职级升降的依据之一,对违法违纪情节严重的,或者连续两次考核不称职的,坚决调离执法岗位[2]。
参考文献:
[1] 肖金明. 行政执法规范及其形式概析[J]. 中国行政管理, 2007,(10):21-24 .
关键词:管线综合规划;城市发展;老城区改造;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包括城市道路管线综合规划和小区内部管线综合规划。一般小区内部的管线综合规划会在小区建设同时,由建设部门一并考虑,是规划审批的一部分。城市道路的管线综合规划则属于相对公共的部位,容易被忽略。在城市的发展中,地下管线的种类越来越多,占用的空间也越来越大,对城市的建设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然而这方面也是许多地区容易忽视的问题,他们重视的往往是公共建筑的建设,道路桥梁的修建,对于埋设于地下的给水、雨水、污水、供热、电力、路灯、通信、燃气等管道管线的综合规划建设没有提到一定的重视程度,导致后期的配套设施跟不上,影响城市的发展步伐。本文着重叙述城市道路上的管线综合规划的重要性与实施的方法。
1.城市管线综合规划的重要性
在城市发展中,我们所能直观的见到的往往是林立的高楼,直耸入云的大厦,还有宽阔的道路和桥梁。我们感叹城市发展的神奇与壮观,可在这背后我们想过么,城的市命脉所在,城市的供水,供热,供电,通讯都是从哪来的呢?毫无疑问这些基础设施管道全都敷设在城市道路的下面。我们看不到的道路下面的基础设施管道,同样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也在为城市的发展与安全的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同样要重视地下管线配套设施的综合规划。基础设施管道如供水、排水、供电、供热在城市中都是相对独立的部分,这些设施都是靠地下的管道、线缆输送到各个建筑。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城市的道路宽度是一定的,那么给各种管线预留的空间更是有限。特别是在老城区中,这种状况更为突出,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埋设深浅不一,给以后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在我们的改造工程中,有很多地方是因为地下管线布局混乱,导致扩建管道无法实施,给城市发展带来很大的不便。
在各种管线实施过程中,往往根不上城市的发展速度。城市的道路维修改造的速度是很快的,可地下的设施往往根不上道路的改造速度,由此造成管线的改造与道路的改造不能同步。往往是前一年道路改造完了,第二年管线又要改造,这样破坏了刚修完的路面,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浪费。因此我们应当做好管线综合规划,使道路下面的管道配套齐全,做到有一定的前瞻性,可操做性,做到可持续发展,节省公共资源。
2.城市管线综合规划的原则与方法
2.1应遵循的规范及原则
城市管线综合规划应遵循《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各专业的规范及手册。
管道宜布置在人行道及人行道外侧的绿化带下,减少在机动车道上的布置。
应根据管道的种类进行布置,以防各种管道间的相互干扰。例如电力管道与电信管道宜分别布置在道路的两侧。
各种管道的施工顺序及期限不一至,宜将热力管道布置在道路的远离机动车道的最外侧,即从控制红线至道路中心线依次为,电力,热力,给水、污水、雨水管道。当热力管道在绿化带中时,热力管道上方宜种植草坪,不宜种植灌木。各种管道上方均不能种植树本。
管道竖向布置原则是:压力管道让重力管道,小管道让大管道,分支管道让主管道,易弯折人管道让难弯折管道。一般管道的埋设深度为路灯电缆为地面以下0.7米,雨水管顶为地面以下1.2米,给水管顶为地面以下1.6米。污水管道地面以下1.8米,一般竖向排列从上到下的顺序为:电力、电信、雨水,热力、给水,燃气、污水。
对于新城区的建设时,有的管道不能与道路同步建设施工,因此应在道路交叉口,较大地块的中间部位预留过路的套管。
2.2城市管线综合规划设计的方法
下面以某新区城市道路下的管线综合规划设计为例进行叙述。
(1)收集新城区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资料及各专业的专业规划资料
新城区的建设发展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的,其在规划审批时,都进行了城区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及各专业的专项规划,这是我们进行管线综合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若各专业的专项规划资料不齐全时,如电力,电信、供热的专业规划没有进行时,我们应当积极的与当地的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沟通、研讨,确定一个合理可行的方案,作为我们管线综合规划设计的依据。
(2)根据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的道路路网及各专业规划的方案,确定各条路的管网综合横断面。
根据总规及控规的各条道路断面,在此条路上通过的各种管线及其管径的范围,来确定这条路的管网综合横断面,并满足《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表2.2.9中对各种管道的平面间距离的要求,下图为两种路宽下的管网综合横断面的实例。
管网综合横断面图(一) 管网综合横断面图(二)
横断面图(一)的道路宽为42米,雨水、污水、给水,燃气为双侧布管,其它专业管道均为单侧布管。横断面图(二)的道路宽为24米,各专业管道均为单侧布管。所有管道均在非机动车道及绿化带内敷设,在机动车道上的路面上没有了井室,提升了城市道路景观,对道路的维修及破坏也减少了。
(3)过路套管的预留
在各交叉口处,对力、电信、电信,热力、给水,燃气应预埋过路套管,以便以后的维修管理中减少对破坏城市道路。对于较大的地块也应预留一定量的过路套管。套管一般采用Ⅱ级钢筋混凝土管。套管的管径一般比通过管大两级管径。
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城市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城市道路管线综合规划的意义也日益突出,我们应当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也做好城市管线综合规划设计,为城市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档案 管理信息化
随着经济和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必将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加快企业档案信息系统化建设,运用网络管理和信息化的技术,对档案资源进行数字化管理和提供利用,使企业档案更好地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
一、企业档案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就是指企业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络作为基本平台,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开发,实现档案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过程。企业档案的信息化可以实现通过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及时、准确地向企业管理者和各业务部门提供以有效的数字信息为主要形式的档案利用服务,真正意义上实现档案管理工作为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服务。
二、档案管理信息化现存的问题
1. 档案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现象在一些中小型企业尤为明显,为节约成本,他们未设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管理档案,更别谈档案管理信息化了,即便有人兼管档案,也只是形式上的。兼管人员平时只作一些简单的收集和分类,因人员专业水平有限及责任心不强,加上又未设有专门的库房,或库房安全性较差,导致企业档案因管理不善流失严重。
2. 企业档案信息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相当多的传统企业,由于受传统思维和信息化技术落后等因素的影响,档案管理工作还是以手工操作为主,对电子文件及其存在的技术环境存在质疑,导致企业发展创新水平滞后;与此相比,一些新兴的企业却很肯下本钱,他们把档案信息看成资本,视为企业生存发展基础。他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广学博采,接纳多方面信息,提高网络运用技能及档案资源开发运用技能。
3. 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老化。档案管理队伍存在着知识结构老化,运用信息技能差,服务方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等状况,直接影响着档案信息开发的力度和深度,目前,多数档案信息的开发只停留在简单介绍、汇编和保管等方式,难以满足企业档案信息化高层次建设的要求。
三、推进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人们对各种时效性强,高价值的档案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利用网络对实现档案资源共享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
2. 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需要。由于档案需长期保存,为提高存储环境,避免可能造成文档纸张受潮、虫蚀以及火灾等灾害,有必要运用先进的设备与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从根本上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水平。
3. 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档案管理信息化不仅有利于发现、培养和造就大批人才为企业发展服务,而且在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计算机快速高效地处理档案资料,使档案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四、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1. 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档案人员手工收集、整编、管理、提供单位利用,工作量大,效率很低,费时费力。实行信息化后,档案管理达到自动化、实时化、网络化。数据只需一次录入可以多次利用,即可在档案管理内部进行数据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
2. 检索查询快捷方便。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于数据的处理能力不断提高,而传统的检索方式是,档案管理人员从一本一本的目录中找出所需的档案,然后再根据记录到库房查找,费时又费力,利用计算机检索,可大大较高信息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减轻管理者的劳动强度,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3. 提高工作效率。传统档案存在着人工工作效率低下、人工查询速度慢、存储占用空间大等缺点,更为重要的是,档案因保存时间长,很容易造成纸张受损、变质、发黄;档案资料在查阅中容易将原件损坏或丢失等问题。显然,这种落后的档案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和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实施档案管理信息化后,档案管理人员可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更好地从事档案的收集和编撰工作,提高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
4. 便于安全和保密性工作。企业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企业档案资料一旦泄露将严重损害企业的利益。档案信息化的管理更有利于企业档案资料的保密。无纸化的信息录入可以随时检查信息是否缺失,相对于过去的纸质保存,其保密工作更加便捷。计算机管理企业的档案资料,可以轻松控制查看资料的人员,通过加密的方式,可以避免资料遭窃取或外泄,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总之,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中,不仅可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极大地简化档案管理工作内容,提高档案资料的保密性。实行档案资源管理信息化,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决策提供更高质量的档案利用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华玉.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关键词:视频教学;勘察技术;视频采集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054-02
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作为重点学科,在培养工程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内外同等专业中有较高的知名度,教育主管部门评价高。该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多种学科综合应用的技术学科,主导课程《岩土钻掘工程学》为国家精品课程,《钻井液与岩土工程浆液》为湖北省精品课程,毕业生主要从事岩心钻探、石油钻井和基础工程等实际工作。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作为工科专业,现场情景教学是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应注重教学与市场的接轨,这对缩短学生走入社会的“磨合期”,“零距离”培养钻探人才,尽快帮助学生建立工程意识非常重要。因此,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对于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都意义重大。
一、视频教学现状和必要性
众所周知,现场教学的重要性是传统意义的多媒体课件无法表达出来的。由于专业特殊性和学生教学经费的局限性,结合现场实践开展教学存在极大的困难。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视频情景教学是解决矛盾的有效手段,也是活化文本知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视频的课堂展示,能使学生在情景中迅速理解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要点,能直观展现工程现场,复现钻井过程,对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益,同时,也有利于高效率补充学校现场教学中的经费不足。多媒体教学以计算机作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主要载体,硬件如果融合了文本、静态图片、动画和影视音频资料等素材因子,工科专业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就会有质的改变。相比较而言,“文字课程资料的传递”[2]已经不适应形势;动画虽然生动但一般也是“虚拟”给学生一种陌生不真实的感觉,而视频教学能传递一般教学手段无法表达的声音、情景信息,使学生达到身临其境、耳闻目睹的感觉,没有表演、做作的成分。视频展示将逐步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3]。随着数码摄影设备的普及和视频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视频情景教学的魅力日益凸显和绽放。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各高校相继开展电化教学工作,因它具有极强的真实感与感染力,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4]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专门的电化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随着计算机和视频数码设备的大量普及,教学视频的应用条件业已成熟,各高校多媒体教室相当普遍,因此形象生动的情景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迄今为止,专业教学录像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影视资料,陈旧老化、零乱,原有的视频教材内容无法满足向学生传达日新月异的行业技术要点的要求,并且由于缺乏同行业之间的协调、合作,教学片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存在一些问题,也无法满足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如20世纪80年代初,各石油院校联合摄制了系列教学片石油工程共8集,在相关专业的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年代久远的声像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要求[5]。加上老式录像带严重老化,转制成VCD后分辨率低,画面模糊,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形成影像教学资料,实现教学共享。一方面能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瓶颈问题,如生产现场教学成本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精心的编撰遴选,有的放矢形成的影像资料更加系统和具有针对性,能实现生产情景再现,让学生近似零距离感觉施工现场,使学生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既能为本科、研究生教学服务,为职业培训提供素材,又能节省学校现场教学成本。因此,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能有效体现。
二、专业视频教学资源的采录方法探讨
教学视频的制作传统上是各大相关院校组成联合体,“集体讨论,团队制作,共同应用”的模式,这种模式有专门经费来源,由专人负责,成果共享。客观地讲,目前该模式协调起来存在一定难度,因为视频资源具有时间和空间的不确定性。因此如何高效高质量建立和制作视频资源值得探讨。根据目前专业教学现状和研究方向,笔者认为各专业老师应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为视频采录提供信息或条件,学校主管部门应该因势利导鼓励采录工作。视频的采录需要根据工程现场所具有的条件进行遴选片段,需要专业教学老师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带有目的和针对性地采录资料,然后形成与教学内容互为补充的知识节点,最后通过汇总讨论,汇集不同典型视频进行剧本编录,配字配音,形成体系。如果“各自为战”,可用的教学资源则会相对匮乏,根本无法形成体系满足教学的需求。获取视频资料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网上引擎[1]:可以收集到与专业相关的少量视频,而且网上视频一般以商业为目的,分辨率较低,零乱不全,不适合高质量的教学共享;(2)商业市场宣传影像:专业性和指向性不适合教学;(3)现场采集:由于钻探技术涵盖很宽,先进技术、新技术很难有机会再集中展现,采用编制通用教材的模式,组建课程教学片编制组进行专门采录的费用太高。因此最适宜的方式是利用一些典型性的重大工程项目,就地取材,形成视频资料。典型的工程项目,多种关键技术和新技术将在现场得到集成应用,而以此背景为蓝本的影像资料是非常珍贵的,再结合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要求对影像资料进行精选、编辑、升华和专业制作,结合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要求进行编辑加工,形成集知识性、传播性、时效性和艺术观赏性于一体,兼顾深度和广度的视频教学影像,为教学服务。如对于岩心钻探而言,内容应该包括:工程钻井现场;钻井设备;钻井液循环和固相控制系统;钻柱,钻具,钻头;钻进参数监测与控制;防斜与纠斜;钻井工艺流程;新技术,新方法专题等内容的采集与编辑。具体步骤建议如下:
1.依托典型项目的实施,现场采集收录生产过程视频,特别是行业技术前沿,关键技术的应用过程。
2.结合专业教学,提炼知识点,对脚本进行编写。脚本的制作非常关键,编写时应注重表述形式和影像资料的交互性,实现教学共享。
3.精选现场生产场面和新技术应用镜头,实现生产场面情景再现,力求把行业最新技术现状生动表达出来。
勘察专业实践性强,现场影像视频教学能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瓶颈问题,如生产现场教学成本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精心的编撰遴选,有的放矢形成的影像视频更加系统和具有针对性,能实现生产情景再现,让学生近似零距离感觉施工现场,使学生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管理部门和专业教师应重视这项工作,认真研究方案,组织力量,提供条件,制作高水平的影像资料,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魏德才.论课堂教学中视频资料作用的发挥[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23(5).
[2]卓越集团.教学视频的必要性及标准的探讨[DB/OL].技术在线.
[3]肖静.教学“宠儿”──视频展示台[J].时代教育,2008,(2).
[4]陈宗让,李骥平,李晓铭.教学视频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与教学研究,2009,(7).
[5]张晓西,张惠.钻井与完井工程课程教学中声像教学的重要性与制作策略[J].中国地质教育,2010,(增刊).
关键词:公众参与 维护 环境安全 重要性 现实意义
一、公众参与的内涵及形式
“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ion)从社会学角度讲,是指社会群众、社会组织、单位或个人作为主体,在其权利义务范围内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我国开展公众参与的历史虽然不长,但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各级相关管理部门对公众参与已越来越重视,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与环境安全有关的各种活动。公众的范围包括普通群众、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除政府的行政行为和企业的环境安全责任行为以外,其他所有环境安全行为均可认为是公众参与行为。公众参与环境安全的形式主要有2种:(1) 加强自身修养,规范自身行为,自觉地将环境安全思想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2) 影响和督促他人加强环境安全的行为和意识。
二、什么是环境安全
1.环境安全的概念和含义:国际上,自然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对环境安全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和定义,见之于法律和政策文件的环境安全,主要有两种。一是 environmental safety;二是environmental security。这两者在英文中既有联系,也有很大的差别。下面着重介绍三种环境安全概念。
第一种安全(safety),主要是对人体健康(或卫生,health)和生产技术活动而言,主要指对人的健康没有危险、危害、损害、麻烦、干扰等有害影响,常见的有生产安全、劳动安全、卫生(健康)安全、安全生产、安全使用、安全技术、安全标准、安全产品、安全设施等,这类安全问题简称为生产技术性的安全问题。第二种安全(security),主要是对人为暴力活动、军事活动、间谍活动、外交活动等社会性、政治性活动以及社会治安与国际和平而言,主要指对国际和平、国家主权、国家治安和社会管理秩序没有危险、危害、损害、麻烦、干扰等有害影响,常见的有社会安全、国家安全、国际安全等,这类安全问题简称为社会政治性的安全问题。第三种安全,即兼顾上述两种安全的综合性安全或广义的安全。广义的环境安全是指人类和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处于一种不受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安全状态,或者说国家和世界处于一种不受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和危害的良好状态。事实上,技术性的安全概念和政治性的安全概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是基于环境问题的安全,都以环境资源作为介质或都直接指向地球环境和大自然,因而很难将这两者截然分开。例如,根据美国的《环境安全规划》,环境安全(Security)包括污染预防、技术、安全(safety)和职业卫生、自然保育(conservation)、符合法律、净化、爆炸安全(safety)以及害虫管理等8个主要因素。因此,在研究社会政治性的国家环境安全问题时,往往离不开生产技术性的环境安全问题,生产技术性的环境安全是基础,社会政治性的环境安全是前者的进一步发展和综合,后者是前者严重化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后者包括前者。
2.环境安全的内容定义:环境安全最根本的内容是国家对关键资源的支配和控制的方式、手段和途径。是指主权国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着眼于国家环境权益目标,采取各种措施保障环境状况和环境利益不受外部和内部的威胁而保持稳定、均衡和持续发展的一种状态,能够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国民的生存繁衍和富裕起到维持和促进的作用,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战争,而不产生危害和负面影响。国家环境安全具体表现为环境的各要素保持完整和完备,国家环境主权独立,国家支柱产业竞争力增强,资源、能源供应得到有效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经受国内外动荡的冲击。国家环境安全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控制的主题是谁;②什么是关键的资源;③控制的范围和程度。按照其包括的内容可分为国家生态安全、国家环境权益安全和国家环保产业安全。其中生态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中心,环境权益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基础环节,而环保产业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经济内容。
三、我国的环境安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