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数字媒体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4-02-08 15:08:06

序论:在您撰写数字媒体的发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数字媒体的发展

第1篇

一、数字媒体对字体设计的新要求

传统的字体设计是立足于静态画面的,无论是海报、招贴还是包装等设计领域,文字作为画面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始终是静态的。随着数字媒体技术与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传统的字体设计已不能满足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因而,数字媒体对字体设计提出了新要求。首先,文字作为人们情感交流和信息传达的主体,是视觉设计的重点与核心。在设计中不仅要有美观的构成方式,还应有更为显著和独特的传达功效,使字体设计在媒介的传播过程中达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数字时代人们对文字的信息传播更加追求个性化、潮流化、综合化,注重参与性和沉浸感,期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致使字体设计按照视觉设计的规律进行从整体到局部的、有艺术性的精心编排。再次,媒介技术的发展造成文字传播在声像主导的时代日渐式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字体设计的传播创造了再发展的机会,借助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衍生出数字杂志、数字报纸等新型的传播形态,不仅成功延续了文字传播的传统,还为字体设计在数字媒体平台上迎来了大变革。

二、字体设计与数字媒体的互动性

数字媒体时代的字体设计不仅仅遇到现有设计工具、显示载体改变所带来的冲击,更重要的是设计师还需要面对在新的阅读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读者。交互式界面、三维动画以及影视特效制作这些新的设计领域,都不再是传统上简单的静态画面,而是具有动感和交互性的动态画面。在这些画面中字体所扮演的角色依然重要,在功能上又有新的发展。就字体设计而言,只针对某一特定标志服务的年代已经过去,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数字媒体的发展。随着字体设计的功能、形态和审美的不断演化,其设计意识、设计方法及视觉效应也在信息化、数字化等现代因素的渗透下,不断蜕变。字体设计通过不同的载体变得更为流动和不固定,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同时应用于多种平台,例如从电影到游戏再到平面设计等领域。基于此的字体设计作品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表现形式,也激起了人们对数字媒体的追捧。因此,我们对数字媒体时代字体设计的判断标准不仅要从美学的角度出发,还要考虑不同平台上的字体识别和应用功能。适应不同的媒介平台以成为现代字体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同时,将动态设计原理融入字体设计之中,让字体设计与数字媒体紧密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数字媒体的传播技术与平台尽可能地实现字体设计的美感与价值。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字体设计得以与数字媒体互动性发展,不断扩大外延和内涵,实现了质的飞跃,体现出全新的意义:是审美、文化、技术以及新媒体的融合。

三、字体设计在数字媒体平台中的应用

字体设计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声音、文本、图形、视频、动画融入字体设计中,通过影像合成、结构成组、拼贴透叠或方向旋转、移动变化等形式形成一个多维空间的版面,已不单是平面的,纯粹的构图关系,而是构成了多视点、矛盾性空间层次的立体化。比如网页编排、影视片头、以及通过LED和高端多媒体技术3G调光、3G投影等进行广告展示推广,其视听效果非常好。例如凤凰卫视的台标及各节目的片头动画,就是应用多媒体技术对字体进行静态到动态的设计,根据不同的栏目内容来组织不同的版面,形成了自身的风格特点。在网页设计与影视片名设计这些以屏幕为表现载体的媒体,对字体的设计要求应该是最能体现其行业性质的多元化与交互性。数字媒体中的设计元素不仅包括影像,而且有时还会以特殊的字体设计引以为荣。数字媒体作品中以动态字体的设计与视听形象的结合,内容、画面、声音、字幕四位一体才能构成一部完整的作品。数字媒体的发展为文字设计提供了全新的创作平台,传统字体设计形式阈于材质的造型与展示的能力得到了大大释放。

(一)字体设计在网页的表现

网络技术发展到今日已经不能简单的满足于阅读这一基本要求,更使用户在视觉、触觉、听觉上得到全方位完美的互动体验,网页设计是集合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各种元素的综合性设计。在网页设计中文字不仅要能传递信息更要打动人心。网页设计作为一种视觉语言,特别讲究字体的编排设计和布局,通过文字图形的空间组合,表达出和谐与美。网站上信息的传达,绝大部分是利用文字进行的,字体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网页设计的视觉传达。因此增加文字的触感体验是当前文字设计的关键,而动态文字的交互性特点恰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1]动态文字在网页设计中的传播呈现多元化和交互式的特征,可以很容易表达字体的“运动”特征,具有交互式特点。Flash、Dream-weaver、Photoshop等数字化技术软件的应用更加丰富了网络文字的动态表现形式。

(二)字体设计在影视片头的表现

影视剧在成为人们休闲娱乐不可或缺的同时,人们对它的要求也不单单停留于内容的精彩程度。决定着人们对一部电影或电视栏目第一印象的往往是它的片头设计。片头字幕的设计不仅能给作品锦上添花,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观众的眼球,从而奠定影片的整体基调。一方面,为了使字体设计与片头元素更好的融合,创作方法往往会运用字体与影像的合成效果,使其设计图形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半文半图形式。大量电脑字体的运用难免会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疲乏,片头文字设计的好坏,与影视栏目的内容、性质和气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在央视荧屏上有一条感动了无数人的公益广告《爱的表达式》,这则公益广告通过对英文单词“family”字母演变,把每个字母变成代表家庭成员的人物形象,逼真地演绎了家庭成员的成长经历,诠释了“家”的温情与内涵。字体设计很好地把握住了影片表现的主题思想,通过对字母增加背景肌理来营造故事的环境和氛围,烘托画面主题,使文字形象更加丰富饱满,正好与影片的基调吻合,从开始就把观众的视线引入了整个影片的情境之中,产生看下去的欲望。[2]另一方面,为了让影视栏目的片头更有震撼力,对字体设计运用“视觉质感”的手法,会有出奇不意的效果。文字的“视觉质感”也就是我们用眼睛所能看到的字体质感,它通过不同的材质运用,体现出各种肌理效果。在影视片头的字体设计中,视觉质感的表现方式非常多,常用的有:立体金属质感、图案文字、光效文字以及一些特效文字。这些文字都用一些金属、水、火、光线、粒子、图案等纹理来表现。例如2014年马年春晚节目的晚会片头,在倒计时字幕的设计上就采用了立体金属质感的文字特效,整个片头十分华丽、大气,在配上带有立体金属质感的文字,春晚的片头设计会彰显气势磅礴的场面。这些质感文字的运作,让影视作品更具震撼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结语

第2篇

关键字 中德;数字媒体;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 TP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4-0045-02

随着新兴媒体技术的崛起,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媒体技术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数字媒体艺术凭借先进的数字化传播及独特的呈现方式,增强了传媒的特色和社会效果。媒体传播艺术已经从语言文字传播、电子传播转向网络传播。只有顺应时展趋势,将数字媒体艺术和传媒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更好促进新媒体时代传媒业的整体发展。

1 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往的电视、广播以及电影开始慢慢地向着数字视频、数字电影的方向发展,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和逐渐普及的虚拟现实、电脑动画等一起形成了新时代的数字传播媒体。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新兴艺术,在德国最早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真正发挥其影响力是在20世纪90年代,它是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把人类的艺术感性思维和逻辑严密的理性思维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要求部分或者全面运用数字方法。

现阶段,中国也积极借鉴这项先进的数字传媒技术,将其发展成为传媒领域及艺术设计领域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一项艺术,主要包括:数字影像艺术、网络艺术、4D数字艺术以及虚拟现实艺术等。运用数字媒体进行信息的传播,就是通过媒体计算机,对语言、符号、图像、图形、声音、影像以及文字等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向大众传播。媒体技术可对一些瞬间突变、环境现象及长期渐变等过程进行模拟显示,对疑难、抽象信息的处理非常有利,而且效果极为逼真,逼真、形象的动画、图像与声音,其次,媒体技术具有较快的信息输出速度,传输直观、准确、快速,可以提高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再次,媒体技术多样化的信息输出方式具有显著优势。媒体技术能够依照具体需要采用声、图、像、文等各种形式将信息输出,可以满足受众的不同要求。数字传媒艺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先进的传媒艺术充分结合的艺术。目前,中国与德国的数字媒体艺术都处在飞速发展的水平,为推动本国的文化、信息传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传媒事业的现代化水平。

2数字媒体艺术在媒体行业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使人类社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形态,而社会需求使得展示设计变成为大众传播信息的主要形式。尤其是现代社会,展示设计传播信息的特点更加明显,而数字媒体艺术作为现代媒体的主要艺术形式,其与媒体传播的结合将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2.1数字媒体艺术增强信息的感染力

数字媒体艺术在信息传播中的应用,打破了以往设计的信息传播的空间形式,开创了展示设计的崭新空间。故信息传播的设计过程中空间设计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展示设计的效果。通常而言,展示设计在形式、内容等方面都会充分利用实物压缩、分割或者创设空间。在新媒体时代,4D数字艺术的应用更是让观众能够充分感知置身于思维空间中的展示效果。在4D数字展示空间内,可以合理选用多媒体声光电技术、各种先进的音效系统,再辅之以动感座椅,能够依据具体环境的变化设置雨雪、气泡、烟雾以及光电等效果,从而构建一种独特的展示空间,让受众在视觉、味觉、触觉中如身临其境。比如:我们熟悉的《阿凡达》、《纳尼亚传奇》等电影,还有很多著名的德国影视大片,都运用了大量的4D数字技术,利用三维立体影像的基础上结合“真实的风雨雷电”感受在四维空间中展示相关气象知识。观看影片的观众可以观察模拟出的不同气象特征充分感受在不同的温度、气象条件下该如何着装、选择哪种出行方式等,这比冷冰冰的摄氏度、风力级别要有趣得多。运用4D数字艺术,在时间的流动、观展者的活动中展示空间的触觉更加明显,将空间的虚拟与真实不落痕迹地融为一体,观展者可以随心转换视角,尽情参与其中,感受其中的乐趣。可以说,数字媒体艺术极大了挑战了人类的视觉急性,扩展了空间艺术,改变了展示空间面貌。

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加入,促使信息传播的二维展示出现了很明显的变化:静态形式多样化以及从传统的静态开始向动态变化。在传统的展示设计中进行二维展示通常都是静态的文字、图像等,在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早期,就可实现打印、电脑刻绘以及电脑喷绘,现今数字影像、投影艺术的发展又增加了二维展示的表现形式。如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馆在馆内巧妙将三维动画技术与现影运用在一起,展现了动态投影版的《清明上河图》,把宋代民间百姓的生活情境直观而生动地展现给观展者。这幅图全长128米,高6.5米,运用折幕的方法展现在观众面前,将中国传统艺术和现影、三维动画技术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既展现了古时宋代人民安居乐业的场景,同时又对宋代的市井生活进行了奇特的想象,从而合理展现了宋代都城汴京人民的生活情境,也巧妙向现代人们表达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传播概念。

之前关于此类信息的传播一般是利用效果图等来表达信息的传播理念,相对较单一、平面化,单单停留在静止表面,处于被动状态。而运用数字影像艺术可以把展示效果发挥到极致,把展示对象的每一个细节都完美地表现出来,而且还能够用漫游的方式联动多个空间,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参观者。数字影像艺术改变了展示的被动状态,满足了现代受众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但是在应用二维动态影音时要想获得较好的展示效果必须注意影像灯光与整体大环境之间的明暗联系,各种影音之间不可以出现相互干扰的现象。尽管动态影音已经发展成为二维展示的主流发展趋势,但需要和静态不同形式进行合理配合,将动态和静态巧妙地穿插在展示设计中,这样才能保证获得良好的展示效果。

2.2数字媒体艺术更好地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双向性

信息的传播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现代媒体的发展更注重受众对信息的反馈,受众的互动体验能够直接给人以冲击的感受。要想让观众获得互动体验需要拥有相关互动设备,包括可以直接、连续运转的双向电子或者通讯系统的硬件设备。比如:在北京城市规划博物馆中存在“虚拟翻书”的互动展示装置,这个设计就非常精妙,设计人员先制作了一个很大的白色翻开的书模型,充分利用投影仪把图片投放在白色书页中,从整体看来就是翻开一本具体的书的形象,当参观人员左右挥动手臂作出翻书的动作时,书页面中投影画面会按照手臂左右挥动动作进行前后摆动,这是一种新颖的虚拟翻书展示,带给参观人员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并未虚拟翻书所收录的信息总量要大于普通书籍信息含量。

再如上海玻璃博物馆,中德两国专家组成的设计团队通力合作,运用新媒体技术向观众展示了一套基于系统知识的语言,使观众能在此见证人类在玻璃领域的创造和发明。团队将博物馆的主展厅入口设计为一个万花筒的形状,并将五块播放影片的大型视屏置于万花筒的入口处,通过不锈钢折面反射出来。馆内的巨型壁画生动描绘了日常生活,并且还引起了观众“玻璃能有多热”、“玻璃最多有多少块”的疑问。而种种疑问的答案都可以从隐藏在门后面的互动方式的多媒体装置中得出,在观展的过程中,人们通过主动发问、思考,从中获得了科普知识,这种互动技术设备的运用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思考意识,在展示和观众心理互动的同时,也放大了传播信息的功能。

3新媒体时代中德媒体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时代中德媒体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多的先进的、新兴的媒体技术将被应用于中国和德国的数字媒体艺术中,这是大势所趋。另外,新兴媒体会与传统媒体、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也将进一步融合,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会更加广泛,受众的生活、工作与学习会与媒体技术的关系更加密切。另外,新兴媒体的重要性和会越来越大,应用范围会逐步扩大。未来,运用新媒体技术,会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便利,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会越来越完善,逐步趋于成熟化。

4 结论

新媒体时代,媒体技术逐渐显现出其优越性,数字媒体艺术凭借先进的数字化传播、独特的呈现方式,增强了传媒的特色和社会效果。数字媒体艺术在传媒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不仅适应了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也进一步满足了现代受众的心理需求。未来,中德媒体技术的发展拥有广阔的前景,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会更加广泛,会涉及到更多的领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Zhou Haixia. From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Sino German media dialogue" [J]. German research, 2010,24(1): 45-51.

[2]German media said 1/3 foreign companies may be several years after the withdrawal of China [J].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2011(11): 74.

[3]Jimmy,without.2012 Chinese television coverage and viewing condition investigation results [J]. advertisers, 2012(12): 90-95.

[4]Nicholas. Based on the hand formula perspective of Yin Donggui v. media defamation case [J]. Chinese Journal (in newborns), 2013(6): 138-138.

第3篇

创意产业的“发动机”

随着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创意产业紧紧依赖数字媒体并结合文化资源,以新的姿态迅猛发展。在发达国家,创意产业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数字媒体在创意产业中突显了其作用。以IT技术和CG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媒体就像是创意产业的发动机,极大地推动了创意产业的发展,其范围涉及影视制作、动画创作、广告制作、多媒体开发与信息服务、游戏研发、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人工智能、系统仿真、图像分析、虚拟现实等领域,并涵盖了科技、艺术、文化、教育、营销、经营管理等诸多层面。就其主要应用领域进行分析后不难看出,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数字媒体发展对推进创意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媒体必然成为普通高等学校新的热门课程,它是个跨学科的学术领域,是从各门学科中提取相关要素而综合起来的系统学科。数字媒体学科包含美术、音乐、舞蹈、戏剧、雕塑、建筑等艺术基本元素,还包含了出版、影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又用到了计算机和信息等工程技术,这些元素的合理搭配组合构成了数字媒体的学科体系。

多样化的数字媒体教育

世界各地的数字媒体教育呈现多样化,各高等院校都根据自身的办学风格和专业优势来开办这一学科课程。对美国具有代表性的几所大学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数字媒体教育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形态:以计算机图形图像为基点的数字技术院系,以创意艺术为目的的数字艺术院系,以及以实用工具为需求的数字应用院系。集中办院系时机不够成熟的学校,大多数都设立大学的数字媒体或数字艺术中心。上世纪末新媒体很热门的时候,美国就成立了由各个大学新媒体中心组成的全美高校新媒体中心协会。各校的新媒体中心提供师生上机接触新媒体的技术设备,满足辅助教学需要,为其他各门类学科建立公共平台。

由于整个数字媒体相关的创意产业都缘起于计算机图形图像,得益于高等学院的科研成果,因此这些有长期科研积累的学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新型专业的建立往往是信手拈来,水到渠成。这类学院里最具代表性的是著名的犹他大学的数字运算学院,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和数字媒体界,几乎每一位有重大影响的人物都出自或在某种方式上与这所学院有特定的联系,如从该院前身走出的Adobe、Netscape、WordPerfect、E&S、Pixar、SGI等十多家工业巨头的创始人。像这一类的学校还有:纽约理工学院的文理和传媒学院计算机图形系,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艺术与设计尖端运算中心,普度大学的计算机图形技术系。他们的课程一般强调计算机图形图像理论、算法运算原理、人机交互界面和广泛的艺术应用。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艺术与设计高端运算中心,为学生开设动画生产、运动表达学、形态直观学、计算机图形史、数字摄影、三维虚拟环境、连续画面情节开发、互动式艺术媒介、手绘动画动感学、音乐多媒体、连续动画、艺术家和设计师编程概要、数字媒体生产与合成等。除了教育及科研外,该校也为动画界输送了大量的骨干人才。

普度大学的计算机图形技术系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全美最好的电脑图形业界的参与者、管理者和领头人。该系在师资、教辅、学生的多样性、教学、求知和奉献方面都走在全美前列。该系将专业分为四个方向:互动多媒体、动画技术、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可分别授予理学士和硕士等学位。

哥伦比亚大学(以下简称哥大)的数字媒体中心设在艺术学院,为哥大提供一块艺术创意和知识更新的园地,以展现哥大利用前沿技术获取艺术成就的雄厚实力。数字媒体中心提供的教学内容有:三维建模、电脑图形设计、物理计算、动感图像、编程、音响编辑、视频效果、网络动画和网页设计等。中心建立了五个24小时开放的实验室:一个对所有艺术学院开放的公用电脑机房、两个对视觉艺术学生开放的视觉创意工作室和电脑编写室、两个只对电影专业高年级和研究生开放的高端影视工作室和电影剪辑室。中心还为全校举办不定期的,与数字媒体相关的各种讲座和短训班。除了艺术学院之外,哥大还有其他九个与数字媒体密切相关的中心(所):高新技术与信息管理中心、新媒体教学中心、信息处理研究中心、数字化经济和机构研究中心、远程信息研究所、远程通信研究中心、国际科学信息网络研究会、数字政务研究中心、教师学院教学技术所、艺术史数字媒体中心、虚拟信息研究所等。

耶鲁大学艺术学院本科生不强调专业分工,课程的重头戏在于创意设计,有关数字媒体的课程包含在图形设计、多媒体设计等课程中。学校强调为师生提供科研和实践的机会,因此专门设立了数字媒体中心来为所有的艺术学院师生提供教学和科研服务。中心备有齐全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专用教室、数字和模拟音频视频转换和输出设备。

纽约大学(NYU)电影学院历来在美国高校排名中高居榜首。NYU还有电影学院,包括电影史、影评以及市场运营等科系;有表演学院,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等;另外也有美术学院。它的数字媒体专业,是比较前卫的数字艺术学科,渗透在各个艺术传媒领域里,艺术学院的各个院系都要开设一两门数字媒体的相关课程。纽约大学在电影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设立了数字媒体的本科及研究生学位课程。在继续教育学院,数字传媒学士学位的专业方向分为:数字广播和远程通讯、电脑动画和视觉效果、电影和数字视频生产,总学时为130学时。数字影像设计理学硕士也是为了满足数字媒体、数字娱乐和设计专业的广泛需求应运而生的。纽约大学成立了尖端数字应用中心。研究生的课程分三个模块:(1)数字媒体的理论、哲理、历史等基础课;(2)进一步的理论课和与自己兴趣和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3)毕业论文和演示带。研究生学习两年修满42学分。纽约大学注重培养研究生对技术、创意和审美的深入理解,这些对于数字化生存是绝对必要的。毕业的去向为艺术家、设计师、科学数字影像专家、剧作家、电影人、三维模型建筑设计师、雕塑家、画家和工业设计师、研究艺术科技与文化结合的学者。纽约大学影视艺术学院交互式传媒专业,是研究生水平的前沿科系,它在研究和设计方面,以交互式为主干来探讨新媒体、运算媒体和镶嵌运算。该系强调试验与动手能力,看重创意而不是电脑技术,将注意力集中在交互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开发新的传媒形式,开拓面向社会应用的物理运算、交互式游戏、多媒体技术、音频、视频等。

在艺术或设计学院中开设数字媒体专业的有:南加州大学的电脑动画系、达拉斯艺术学院、洛杉矶艺术设计中心等。

在设计类学院类别中比较典型的是哈佛大学,哈佛大学设计学院设有数字媒体方向的硕士学位,主要课程有:数字媒体、雕塑动感学、视觉信息学、互动空间、计算机辅助设计、地理信息基础、互联网与建筑、设计技术、整合设计等。在其他专业方向也多多少少要学一些数字媒体的主要课程,如建筑产品设计专业就要求修互动空间、艺术与科技、建筑与数字媒体、设计中的新材料和新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工业生产等。进一步深入研究可在博士阶段,从而获取设计学博士或哲学博士。

麻省理工学院的传媒艺术与科学系是其著名的建筑设计学院的一部分,它分博士、硕士和本科公共课三个层次来进行数字艺术教育,强调科研和实践。所有研究生都参与媒体实验室工作和获得资助。蜚声全球的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以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人才资源,大胆创新并全方位开放办学理念,为全世界数字媒体领域的精英提供发展平台和学习机会,取得了全球瞩目的研究和应用成果。

总体来看,大部分学校的数字媒体和动画本科的学制为四年,研究生为两年。

数字媒体专业的本科培养方向主要是为学生从事数字媒体专业传授技巧。研究生的分工较细,如属于交互式技术范畴的互动媒体专业,它的教学将呈现给学生一套多媒体的基本框架,包括电脑操作、网络操作系统、音乐音响录制、像带制作以及艺术理论等。

电脑动画专业方向的教学主要传授给学生电脑动画制作中物体建模、人物模拟、动画表演以及特技效果的基本原理。该专业着重于电脑三维图像在娱乐圈的实际应用,传授娱乐圈开发游戏、商业广告、动画短片及故事片的制作过程的全部知识。利用全新的电脑技术,学生将学到当今现代动画制片厂通行软件和硬件的实际操作技巧。指导学生把现实的物体和运动转变并建立为虚拟模型、动画人物以及电脑特技。综合课程将辅以学生创造专业动画短片的能力。其中包含动画制作、加工图像、虚拟模型库等用以展示学生的专业水准。专业的目标是提供学生必备专业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技术技巧,使得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进入影视制片、后期制作、游戏设计制作、高艺术水准网页设计制作和多媒体的专业工作岗位。

学科特点

数字媒体这门新兴学科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数字化、交互式、立体三维、视频、声音、图像和文字等多媒体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办学模式既可以是新建院系,也可将课程分布于现有相关学科体系;授予的学位既有文学、艺术学,又有理学、工程学、文科、艺术类的,涉及到影视、设计、创意;办学的层次既可包含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历,也可以是非学历和跨学科学历。

从目前所调查的十几所学校的数字媒体课程的设置来看,无论是数字媒体的哪一个专业,其确定的核心基础课程都是非常相似的。这些核心基础课程是各个数字媒体专业方向都必须掌握的一些入门课程或初级课程,该类课程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字媒体专业领域,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不同专业方向的高级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各个学校首选的数字媒体核心基础课程虽然在内容等方面有各自的特色与侧重点,但在以下几门核心课程的设定上有高度的一致性,它们分别是:图形技术和动画发展史、图形基本理论、美术和色彩学、三维技术、光影艺术、动感规律、行业法规等。从课程的结构来看,正规大学有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还有选读的课程。各个学校的数字媒体系(专业)的课程设置的门数与课程名称、课程内容等有很大的差异,但基本上都包括以下不同层面的模块式课程:(1)核心课程包括史、论、技、规;(2)专业课程强调精、练、作;(3)选读课程则突出一个泛字。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大致作出如下概括总结:核心课程包括数字媒体相关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基础理论Introduction课程;本专业所必须掌握的通用原理、技巧、技术和行规。虽然各个学校的数字媒体发展方向与特色不同,但就其给本科生开设的专业方向类的导论性课程来看,还是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基本上涵盖了数字媒体研究中的几大主要领域,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数字媒体的各个领域的主要内容,为以后选修某一领域的扩展性的高级课程,或在该领域的继续深造打下了基础。

综合来看,各学校都为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本学科几大主要研究领域的引导性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选择。不同的学校根据自身学科发展的特点,为本校的数字媒体本科生开设了各具特色、内容广泛的较高级的专业方向课程,提供了比较充分的选择余地,也为学生深入了解数字媒体学科进展提供了保证和资源。学生根据学校的要求,自己的兴趣,以及指导教师协助,来选择相应的课程。

就业倾向

美国公司选拔人才非常重视团队协作及团队融合,除了个人品质外,了解和遵守规则、规范也十分重要。从业人员都必须明确自己的位置以及在这个位置上要遵守的团队规则。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是培养学生的重要内容。学生到了社会,站上了岗位,迈入了行业,走进圈子时,已经懂得怎么相互交流和配合。

数字媒体的专业技术课程,是该专业的精华所在,必须要精学多练,创作大量习作,才能适应行业的需求。专业课程要求掌握和精通专业技巧,有大量练习的机会,规定足够的课程量来做一些Project,学期末和毕业要完成大一点的项目。各个学校课程的名称和叫法各有不同,而且有些课程相互涵盖,覆盖的面不一样,目的是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适应的能力。

在选修课程的设置方面,各个学校都结合本学校以及该专业的发展特点,并根据社会需要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要求,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可供选择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与需要。在课程的选修顺序方面有一定要求,通常都规定某门课程所必须的先决课程。在课程的选定方面,学生有较大的灵活性与自主性。由于数字媒体是一门具有综合性、边缘性的交叉学科,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各学校非常重视与数字媒体相关的学科知识建构,要求学生完成除学校规定的通识类课程外,还要完成指定的相关必修课程。各个学校数字媒体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侧重点,所指定的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略有差异,但大体上是从计算机科学系列和艺术创意系列中选择一定数量的课程。

专业的设置面对不同的就业去向,如影视、动画、游戏、广告、网络,使得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实践课程安排。很多学校的课程设计,很明显是根据已有的自身条件来偏重某个出路。有的学校建立了一套独立完整的数字化技术系统,甚至是完整的数字化生产线。影视数字化系统可以全部采用数字化手段,从摄录到制作的全过程都采用DV,贯穿影视的前、中、后期。游戏专业同样根据游戏行业的取向来设计专门的游戏制作训练。广告设计专业偏重广告创作的行业取向。

学校也可能按照学生未来不同的职业岗位,按照学生毕业后可能担当的特定职务来定位,如与影视相关的有设计、导、编、演、辅等。他们完成了基础课教学后,根据就业的要求来设计他们的专业课程。在美国的大学中,往往是学生选老师,学生有条件根据自己的设想,选择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并投入更多精力在自己所选的课程中。老师则可以开设个别辅导课,以便学生可以专心学一些按职能划分的专业课程。

总结

通过对美国具有代表性大学办学模式的分析,我们发现如下特点:

首先,重视学业修养和基本功训练。通过开设数字媒体的通识类课程、导论性课程、方法类课程等,加强学生在数字媒体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宽厚的基础。

其次,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服务于学生的人本思想。开设多种可供选择的、有针对性的课程,使本系(专业)和外系(专业)的学生能够灵活、自主、充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利用开放实验室和工作室,在不同的时期给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科研训练,使学生的数字媒体研究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与培养。

再次,办学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不同院系之间可以联合设立与数字媒体相关的交叉性专业,并联合授予学位。

第4篇

关键词:新媒体数字广播 互联网 数字化 卫星技术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媒体时代。计算机技术、数字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数字广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传统的数字广播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新媒体的激烈竞争和挑战。正确分析形势,以科学的态度认真研究、总结数字广播的特点与规律,发挥数字广播优势,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各种有益的探索,对于推进数字广播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互联网发展迅速,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2.98亿,普及率22.6%,首次超过全球平均水平(21.1%)。城镇和农村电脑拥有量为每百户62.6台和3.6台(2000年分别是9.7台和0.5台)。宽带网民达2.7亿,占总网民数的90.6%。手机网民达到1.176亿,较07年增长了133%。特别是3G网络的应用,使手机流媒体传输技术产生极大的飞跃,流畅地无线上网已不再是奢望。

信息传播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就迫使传统数字广播必须面对数字多媒体的挑战。网络上文字、声音和视频的获取已非常容易,而传统数字广播受频率资源和发射功率的限制使听众受到一定范围的影响,因此数字广播也必须开阔视野,基于互联网发展网络数字广播,使受众全球化。所谓网络数字广播,就是以Internet网为传播平台提供音频和视频服务的网络媒体,是传统数字广播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会使网络(视频)数字广播的听众越来越多。网络数字广播具有许多特有的优势:

一、随着各种终端接收设备的普及,受众参与数字广播的活动也将增强。“互动性”的加强改变了传统的被动性听数字广播, 使听众可主动与传播者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网络人们还可以随时自由选择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具有自由的选择权,在保存、查询、历史回顾等方面发生飞跃性的变化。

二、不再受传统数字广播覆盖面的局限,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借助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平台,哪里有互联网,哪里就能收听数字广播,使数字广播覆盖全球。

三、通过相应的技术发展建设,可方便地实现视频数字广播,充分发挥数字广播的信息量大,传播快捷迅速的特点。视频数字广播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收听数字广播的方式,数字广播也可以“收看”了。

我台紧跟新媒体时代先进技术的发展潮流,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于2008年年初对我台播出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将信息时代的三大前沿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卫星技术应用于数字广播,使数字广播得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广为传播”。此次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包含三大部分:

一、 建设一套全新的数字化播出控制系统。播出控制系统是以专业的数字化调音台、音频矩阵、专业设备与网络化路由器、数字音频接口设备等为核心,分别组成播出信号传输通道,互为备份。系统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数字广播技术,以保证系统在数字广播节目制作、播出和监控等方面与当今数字音频技术、数字广播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潮流同步。同时充分考虑今后数字广播台网建设和发展的技术、业务需求,如开展数字音频数字广播、数据数字广播、网络数字广播、视频播出等新媒体业务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系统包括以下子系统:大屏幕视频监控系统;设备监控、报警、日志系统;慢录系统;监听系统; 信号路由控制系统;辅助管理系统;同步系统;网络系统;时钟系统。

二、 建立一个集数字广播电台生产、运营和管理等综合业务为一体,适应现代数字广播的网络化平台。包括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等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广播数字技术。通过上述技术,将数字广播电台各功能网安全有效的互联起来,形成全台统一数字广播台网,以满足信息化、现代化、多元化数字广播电台的发展需要。我台已建成了数字广播制播网,播控传输网,综合业务网三个功能网。新系统采用扩展性共享性好、集中管理度和网络带宽利用率高的"星形网络结构"为主体的网络结构。根据业务种类、网络规模、安全级别等方面的要求不同,实现内/外网、各功能网之间的安全互联和信息共享。

三、 设计构建数字化音、视频卫星转播车系统。该系统由大小两步转播车、车载数字广播制播设备、车载卫星系统、地面卫星系统、应急发电系统、辅助控制系统组成。转播车基于卫星传输技术,搭建起一套移动的数字音、视频演播系统。日前该系统完成了设备调试工作,功能完善,达到设计要求。这套卫星转播车系统在国内尚属首例。该转播车除了配备完整的音、视频数字广播播出设备,车辆本身经过改造,可搭建一套小型演播舞台系统,适合各种转播、直播活动。

第5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艺术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9-0000-02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edia Arts

Liao Xueqing

(Fujian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Software College,Quanzhou362000,China)

Abstract:The history of human art and technology is an evolution of the media.Digital Media Arts in the final analysis is art,artistic value,unlike the completely utilitarian goods."Guan Zhao who the core digital technology,digital media art depends on the maturity of the first man-machine symbiosis,in other words is the life of the human brain and computers of integration."But also for the arts in the digital media industry people,there are certain specific requirements,must have good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Keywords:Digital Media Arts;Art

一、前言

以现在的角度看,人类艺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媒体与科技的演变史。数字媒体艺术,是数字技术与各种艺术形态结缘的产物,它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是基于数字媒体技术平台的艺术创作,即直接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艺术创作、实现艺术理念的表达与描述;二是基于各种传统艺术平台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即将数字媒体技术导入传统艺术创作,使传统艺术脱胎为新媒体艺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融合,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快速地向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电影方向发展,与日益普及的电脑动画、虚拟现实等构成了新一代的数字传播媒体。

数字媒体艺术归根结底属于艺术,具有艺术价值,不同于完全功利性的商品。“观照数字技术的人本内核,数字媒体艺术的成熟首先有赖于人机共生―人脑和电脑的生命性整合。”在大学的教科书中,明确指出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而且对于从事数字媒体艺术行业的人,也有一定的要求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化修养。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发明进入和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一些媒体艺术家对这些技术进行了最早的试验和应用,致力于发现那些没有被实施过的操作,不断挖掘新的可能性。电话、广播、传真、电视等远程通信技术的出现使得艺术家们对互动方式的探索日益成熟,而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直接导致了人类社会的巨变,网络实现了现实社会前所未有的平等度和自由度,也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信息传递方式和信息者的地位。人类社会形态的这种改变,必然会使得最适应它的媒体艺术这种形式获得最迅速的发展,产生了互动媒体。

二、那么,中国数字媒体艺术到底要不要产业化

面对国外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巨大市场效应,尤其是被北美、日韩立足数字技术抢占文化版图的形势所迫,中国数字媒体艺术必须要迅速崛起。所以,中国现阶段还是要以产业化的方式来促进数字媒体艺术的大规模发展。但产业化不是包治百病的“药方”,决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使中国的数字媒体艺术沦为“金钱的奴隶”、“文化的沙漠”;不能忘记其艺术价值,让数字媒体艺术不仅为了利益的竞争而劳作,还要为了精神的自由表现而创造。现阶段提倡的“产业价值链”不仅包括产品的商业价值,更重要的是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因为数字媒体艺术本质上是“追求人性自由”的艺术产品。

当前政府提出的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化”与其艺术价值是相互冲突的。对于尚未成型的数字媒体艺术而言,如果一刀切地将之纳人产业领域,它不仅背离了数字技术的精神内核,而且可能只是作为其他艺术进人产业领域的工具,而难以获得独立的精神品格和审美意义。“数字技术的核心就是人的本性,我们的梦想―人的价值。”视觉艺术的发展空间就体现了前所未有的交叉,人们以不同的视野来体验生活情感,透视科学、自然和人生。

三、数字媒体概述

数字媒体是以数字方式存在和以数字方式传播的媒体。数字媒体当前的表现形式包括:数字报刊、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网络媒体等运用数字技术,以屏幕为表现载体的媒体。较之传统的大众媒体,数字媒体传播具有数字化和双向传播的特征。数字媒体不仅成为当下媒体的主流模式,而且为艺术的现代性做出了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多种图式混杂的艺术存在态势。

数字媒体可以分为五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和传输媒体,也可以按照数字媒体的传播形式,将其分为网络型数字媒体和封装型数字媒体,网络型数字媒体一般是指Internet互联网,封装型数字媒体包括软磁盘和光盘:CD系列和DVD系列。

四、数字媒体艺术概述

数字媒体产品的最大特点是交互性,数字媒体作品是通过硬件和软件及用户的参与这三项来共同实现的。但如何赋予数字媒体以生命力,提高艺术创作的人文内涵,摆脱纯数字技术炫耀,是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别值得关注的。从数字媒体艺术角度来看,它仅是计算机深入到各种应用领域的表现手法。数字媒体艺术需通过相当的“包装”来表现,而艺术的表现就是数字媒体的一种包装。艺术的表现决定了作品的视觉品味,艺术的合理渲染有效地强化了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力,同样一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艺术家赋予它各自艺术特性,它就会成为风格迥然不同的作品。

第6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动漫”设计;艺术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134-01

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不断拓展的领域之中,数字媒体技术成为了一种跨媒体的技术,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渗透进入了书刊、影视、动漫、摄影摄像等领域,有力地拓展了传统文化领域,尤其是在与“动漫”设计相融的过程中,提供了良好的数字动画设计空间与环境,对“动漫”设计具有深远的影响,具有极为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动漫”的起源简介

“动漫”涵括了动画和漫画概念,它最早出现于动漫讯息刊物《动漫时代(Anime Comic Time)》,并在时代的发展历程中,衍生出动漫电影、“动漫”广告、游戏、“动漫”影视等形式,我国一些经典的“动漫”片,如:《黑猫警长》、《葫芦娃》、《魔方大厦》等,在计算机动画技术的融入下,渗透了“关键帧”的制作技巧,极大地提升了“动漫”制作的效率。

通常的“动漫”设计技术可以称为“时序动画”,它源于动态几何图形的数学问题,其设计和制作过程是将静止的各图案按照顺序,用快慢不同的速度加以展示,让观众欣赏到时间先后顺序、快慢控制状态下的动画。在其设计与制作技术的具体环节中,主要采用绘制、过渡和衔接的技巧,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动漫”的流畅与自然。

二、数字媒体的涵义及融入“动漫”设计中的制作技术阐释

数字媒体是当前的主流媒体模式,以交互式的特点而广为应用,其实质是一种信息载体,用二进制的方式对文字、图像、音视频信息施以记录、存储和处理,包括有:实物媒体、逻辑媒体、感觉媒体等,并主要分为四种:其一,感觉媒体,指对人的所有感官产生触动的媒体形式。其二,表现媒体。是将人体的感官触动、感知等信息进行存储,并对这些感官信息进行处理后加以传输。其三,显示媒体。指利用输入和输出设备对人体的感觉进行显示,例如:打印机、话筒、摄像机、投影仪等。其四,储存媒体。这是对人体的感觉媒体加以长期存储的载体,如:U盘、移动硬盘等。

数字媒体融入“动漫”设计的技术,是基于时序动画制作基础,对同一画面上不同目标加以改变而实现。其设计变化原理类似于多项逼近任意连续函数,主要体现为:(1)选取曲线函数上的任一点,记录该自动点的目标速度、范围及类型,运动状态持续至接收到中止命令,这属于半自由点运动。(2)曲线上各点间具有几何约束关系,一点动而其他点皆动,会产生整幅动画的改变,称之为受约束几何对象的运动。(3)自由点可以随意改变,与此相关联的几何对象也会发生改变,这称之为拖动自由点引发的运动。(4)利用目标的变化导致图形呈现出变化,则是“动漫”设计最为本质的运动变化状态。(5)相对固定的目标在一定几何关系的变换下,可以取得与另一目标的关联,并引发固定目标的运动,则称之为几何变换创建的运动。数字媒体的“动漫”设计可以运用上述技术,得到策划的某类效果,并通过制作器和播放器,进行“动漫”设计的编写和播放。

数字媒体“动漫”设计技术可以参考Flash软件制作动画中的“关键帧”设计思维,它主要运用“补间”动画、遮罩动画和引导层动画功能,实现对“动漫”的目标大小、位置、形状的控制改变。在数字媒体“动漫”设计技术下,可以设计“动漫”人物不同维度的造型,表现出“动漫”人物的思想、观点、运动状态等,从而营造出具有空间感和层次感的场景。例如:国外优秀动漫作品《玩具总动员》、《冰雪奇缘》、《冰河世纪》等,就融入了数字媒体技术,运用Autodesk Maya、Adobe After Effects、NUKE软件,揉合了动作捕捉技术、Autodesk Maya调节技术,为“雪宝”创设出特色的骨骼系统,并在“雪系统”中,采用雪的粘性、破碎等物理现象,用数字媒体创设出恢宏、如梦如幻的视觉刺激效果。又如:《魔比斯环》的“动漫”设计中也采用了大量的3D数字制作,造成了震撼的视觉效应。

然而,在使用高科技的数字媒体技术融入“动漫”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两个方面:其一,要借助于数字媒体技术,而不能依赖于数字媒体技术进行“动漫”设计。富于立体感、层次感的数字媒体技术可以给人以新鲜、刺激的视觉享受,然而如果数字媒体成为了喧宾夺主的工具,则会丧失“动漫”的本质,消弥“动漫”的内涵。因此,要在数字媒体融入“动漫”设计之时,以“动漫”的实质性特征为出发点,进行高科技的融入,实现“动漫”艺术内涵与科技商业化的结合,使“动漫”具有持续的吸引力。其二,要设计出中国富有特色的“动漫”作品,不能对国外作品亦步亦趋,要根据中国观众的审美口味,创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作品。

三、数字媒体的发展对“动漫”设计的影响剖析

(一)数字媒体促使“动漫”设计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在丰富、多元化的数字媒体艺术表现形式之下,“动漫”设计步入了全新的发展时代,数字媒体以其交互性、开放性、兼容性的特点,将传统信息产业、大众传媒产业、通信产业相整合,呈现出大众传媒的“小众化”、“分众化”趋势。数字媒介借助于网络,实现了跨地域、跨文化的传播,扩大了传统传媒的视野,将庞大的信息资源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传播,促进了由单一媒体向多元媒体、单向传输向双向互动的根本性转变。

(二)拓展了“动漫”设计的创作形态

数字媒体融入“动漫”设计之中,渗透入全新的艺术语言,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借助于计算机软件,设计和制作富于震撼性的视觉效果。如:计算机可以对照相机拍摄的照片加以特色处理,通过多种元素的添加、删减、修改,赋予照片以全新的视觉效果。在视频影像的设计与制作中,也可以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创设出全新的意境。

(三)延伸“动漫”设计的表现内容

传统的“动漫”设计要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而引入了数字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则延伸了“动漫”设计的表现内容,使“动漫”设计的空间更为广阔,例如:在对历史时代的“动漫”画面展示时,就可以借助于数字媒体技术,从多元化、多层次的维度,对古代历史场景进行还原和表现,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将古代历史风云变幻、天马行空的场景置于观众的眼前。

(四)提升了“动漫”设计的创作效率

在数字媒体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之下,极大地缩短了制作、设计时间,节省了人力、物力的资源浪费,对于设计、制作流程也进行了优化和整合,呈现出较高的效率。另外,我们在提高“动漫”数字媒介设计的效率的同时,还要重视“动漫”艺术作品的本身价值,要在引入数字媒体技术的同时处理好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四、结语

我国的“动漫”设计与制作市场正在不断扩大,数字媒体的融入给“动漫”设计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和场景,在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支撑下,极大地丰富了“动漫”设计的内涵,并使“动漫”设计作品在画面、场景布设等方面更为精良,效率得到了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潘明歌,高婷.数字媒体对动漫形象品牌运营的推动与影响[J].大众文艺,2013(11).

第7篇

关键词:数字音频广播;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网上广播

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广播电视事业正在发生很大变化。如今,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冲击着传统媒体的管理、技术、营运和发展。

数字多媒体技术是一个相对概念,与“传统媒体”相对应。在“传统媒体”中广播频点、电视频道一直是人们公认的最宝贵的资源。而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广播电视频道资源得到了极大丰富。网络广播电视、CMMB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DAB数字广播、手机电视等一系列技术的应用突破了收音机、电视作为唯一终端的传统模式。笔者以几种比较成熟的技术做为例,浅析数字多媒体技术是如何应用与传统广播之中的。

1 DAB数字音频广播

数字声音广播第一个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的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广播系统是数字声音广播DAB(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系统。DAB的相关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12个成员组成的协会――著名的EUREKA-147开发起来的。该系统实现了从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直到调制方式的完全数字化,采用了新的技术、新的频率和新的业务结构。

DAB与现行的广播相比,具有音质好、接收质量高、抗干扰性强、发射功率小、覆盖面积大、频谱利用率高等特点。其优点归纳如下:

(1)DAB广播的音频编码率达到了192Kbps以上,这已经接近CD级的接收质量了。

(2)在使用体验上,DAB收音机与传统的AM/FM也截然不同。DAB广播只需要用户记住相当有限的几个频段即可。

(3)DAB广播一个突出的优点是在高速移动环境下的稳定性。它采用了时间交织和分等级防错保护等技术,使得DAB具有抗多径干扰/快速衰落以及移动接收能力强,数据传送能力高的特点。

(4)DAB完全是数字信号传输,因此具有非常好的抗干扰和抗电波衰减性。

(5)频谱利用率高。信道可容几十路立体声,在传送声音广播节目的同时,DAB的数据信道还有能力传送其他附加信息如音乐、语言、发射的识别以及节目类型等信息的传送。

(6)数字广播具备加扰、加密功能,使有偿节目服务成为可能。

随后,在数字声音广播DAB的基础上又发展了DMB(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数字多媒体广播。与DAB广播不同的是,DMB广播是一种能同时传送多套声音节目、数据业务和活动图像节目的广播,它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优势,多样化的服务使其拥有多种受众群体。

2 CMMB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

CMMB是英文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的简称。它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套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它能为手机、PDA、MP3、MP4、GPS、笔记本电脑、车载电视等多种移动终端提供数字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信息和紧急广播服务。CMMB的主要技术特点有:

(1)采用先进的编码、压缩、调制等数字技术。电视业务视频压缩编码采用AVS、H.264/AVC,伴音压缩编码采用MPEG-4 HE AAC,广播业务音频压缩编码采用DRA。

(2)与DAB相同,CMMB也采用了OFDM无线环境下的高速传输技术。

(3)采用卫星和地面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天地一体”协同覆盖,全国节目通过S波段卫星对全国实现覆盖,卫星遮挡地区可采取地面同频增补方式,在城市人口密集区域采用U波段增补。地方节目采用U波段地面网络实现覆盖。

(4)数据广播采用可扩展的多协议封装复用传输,支持流模式、文件模式传输。

(5)加密授权系统对音视频流和数据广播流采用ISMACryp进行加扰,系统前端支持同密,终端采用多密,系统支持单向、双向和基于电子钱包的授权管理方式。

(6)运营支撑系统原则上采用两级架构体系,对内容统一加密,统一管理,支持公共服务、基本服务和扩展服务,实现各类终端用户的合法注册。

CMMB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套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的大力扶持。这反应出数字移动多媒体技术在广电行业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做好准备、提前布局也是我们现在应该面对的问题。

3 网上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