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城市污水现状范文

时间:2024-02-08 15:08:05

序论:在您撰写城市污水现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城市污水现状

第1篇

[关键词]水污染;营养元素;水生植物;净化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213-01

1 绪论

水污染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它会导致水资源的可利用性能降低,自然水生态系的逐渐退化。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还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对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严重地威胁到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目前,越来越多的专家与学者关注生物学处理法,尤其是水生、湿生植物处理法,它不仅能起到净化水的作用,还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退化水生态系的恢复。

城市水环境改善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河湖水体的修复。我国在利用生物生态治理技术对河、湖进行综合治理方面起步较晚,大部分都还只是处于试验阶段,并且水体污染情况与国外有所不同,各地的水体污染种类和污染程度也不同。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生物生态处理技术主要有人工湿地技术、人工浮床技术、人工沉床技术、河道曝气技术、生物投菌技术。

2 我国污水处理的问题

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的实际情况是污水处理率低,很多老城区的排水管网甚至不成系统。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增长缓慢和污水处理率低是造成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由此导致了水环境的持续恶化,并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2.1 污水处理技术落后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是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能否高效运转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都是沿袭了欧美国家近百年来的路线和处理技术,在吸收、消化国外技术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国现阶段采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与同期国外的技术水平相比依然还很落后,始终存在效率低、能耗高、维修率高、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从而影响它们在污水处理厂投标中的竞争力。

2.2 资金短缺,投资力度不够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也是防止水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为发展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使水环境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资金是个根本问题。我国经济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用于水污染治理的资金还很紧缺,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技术和模式,依靠大规模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来改善水环境在现阶段实现的可能性不大。即使修建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其高昂的运行维护管理费用也是城市污水处理率低,水体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清华大学紫光顾问公司调查:我国污水处理设备运行状况是l/3运行正常、1/3不正常、l/3处于闲置状态,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转率只能达到50%,我国污水的实际处理率远远低于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虽然近几年国家对污水处理投资有所增加,但与国外相比还差距甚远,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所以我国应通过宏观调控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城市排水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

2.3 管理水平低

传统的处理技术较复杂,我国目前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及管理水平不能适应,这样就造成了即使已建成的污水厂也不能正常运行,严重制约了已建城市污水厂的正常运行。

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简易、高效率、低能耗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是我国的实际国情,面对人民群众急需解决的生存压力,各级政府部门不得不把发展经济作为其首要任务。目前,我国很多大城市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污水处理厂建设的规划和建设计划工作,但在广大中小城市(镇)还没有将污水处理建设纳入城市发展的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专门的建设资金。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小城市(镇)的发展十分迅速,全国l9200多个建制镇绝大多数都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目前,中小城市(镇)的污水排放量约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随着未来50年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将会数倍、甚至十几倍的增加,势必加剧水环境的恶化。中小城市(镇)和大城市在水系上是相通的,而且往往处于大城市的上游,中小城镇的污水治理工作做不好,大城市污水处理率即使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水环境的质量也不会有明显改善。因此,要改善我国水环境被污染和继续恶化的状况,保护我国紧缺的水资源,除了要刻不容缓地对大城市的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外,中小城市(镇)污水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这些中小城市(镇)和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排水体制、基础资料、融资渠道等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可能也不应该把大城市的污水治理工艺、技术装备等搬用到中小城市(镇)的污水处理厂中去。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在中小城市污水处理方面,尚缺乏适合我国实际国情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缺乏资金和管理经验。因此,探索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城市(镇)污水处理工艺,掌握一批在中小城市(镇)具有代表性的污染源的治理技术和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就势在必行。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财力有限,用于基础设施上的资金在大城市和中小城镇之间的分配严重不平衡,如近期国家、省、市把投资的重点放在支持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上,对县及以下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扶持较少。另一个中小城镇有别于大城市的特点是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污水处理厂运行操作的难易程度提出了要求。污水处理是能源密集型的综合技术,污水处理的能耗与所处理的污水量、水质、采用的工艺方法、运行方式、处理程度及操作管理有关。

3 水生植物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净化

以上这些因素就决定了应用于中小城市(镇)的污水处理技术首先必须经济、高效、节省能耗和简便易行。因此,研究和开发对传统工艺的改造和替代的新工艺,发展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理效果好且高效率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技术,是我国当前污水治理领域的一项主要任务。

目前,在高效率低能耗污水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进展,也开发出了一些经济实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下面所列的技术一般认为是可行且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低能耗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a)强化的一级处理技术;b)城市污水生态工程处理技术;c)高负荷的城市污水生物化学处理技术;d)厌氧及不完全厌氧处理技术;e)高负荷生物曝气滤池、生物附着生长技术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工艺:f)现有城市污水处理的革新工艺。

采用植物净化污水,较符合我国的国情,它不仅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还有以下优点:(1)处理污水中营养物质(N、P)及其他污染物等方法简单,易操作。(2)植物资源可回收再利用,并获得一定经济效益。(3)环境扰动少。(4)有较高美化环境价值,易为社会接受。当然,它也有不足之处:(1)植物系统易遭虫害、应注意防虫。(2)植物的枯枝败叶易造成营养释放,应注意及时清理,另外植物死亡后应该及时补栽。(3)在冬季多数植物地上部分枯死,净化效果有所降低。(4)植物净化系统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如果我们充分发挥其优点,弥补或避免其不足,合理进行利用,那么植物净化在发展中乃至发达国家的应用应该具有广阔前景。

第2篇

【关键词】:城市污水治理;处理对策

1污水治理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直线上升,GDP处于稳步增长状态,可见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对于水资源的利用,人们普遍存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样根深蒂固的思想,导致对于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程度日益加重。但是目前城市工业生产的发展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加大,因此淡水资源的供应已经呈现短缺的问题,加之城市工业发展造成污水问题加重,城市污水问题逐步成为危及城市正常发展以及影响城市生态的首要因素。

2城市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保护意识以及技术落后。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水污染治理技术比较落后,我们一定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水污染治理先进的手段和技术,并结合我国自身的水污染的治理现状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污染处理道路。在探索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一定要不断改善,逐步提高水污染处理效率。很多时候,我国的污水处理的速度远远落后于水污染的速度,而能耗高加重了经济的负荷,加之水污染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过低使得劳动力消耗过大,这些都会造成我国水污染处理工作难度。

2.2资金不足与管理水平落后。治理城市污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包括技术、设备、人员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国的大部分城市,水资源受到污染的速度明显高于治理污水的速度,尽管各个城市政府以及有关部门不断投入治理资金,但是仍然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污水处理的需要。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以及管理水平一直是传统水平,缺乏自研的新技术,直接导致操作过程中的低效率以及高排放。污水处理水平的低下会影响我国各大污水厂的运行,为此国家应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污水处理,提高整体的污水处理效率,但是这样做的弊端是会导致资金短缺的风险加大。所以在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将经济和污水处理相联系起来,加大投资力度,使得污水处理的整体水平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同时要不断研发和寻找可以替代传统技术的新型技术,最终推动我国的城市污水问题逐步得以改善。

3解决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通过上文对城市污水处理存在问题的分析,单纯依靠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来改善城市污水处理问题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找到根本原因,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制定一定对策措施,下面对其具体分析。

3.1改善污水处理的技术方法

要想解决城市污水处理问题,就要从根本问题着手,改善污水处理技术方法。首先,目前污水处理还采用传统的处理工艺,对处理方法和技术上没有充分的认识,传统观念没有更正。人们普遍把污水当作废水,简单处理后排掉,这种污水处理方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污水并不是废水,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方法完全能够实现污水净化再利用,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日益紧张的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还能够充分遵循水自然循环的运动规律,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水的利用率,加强污水再生利用。其次,增强人们保护水资源的观念,提高污水处理系统人才培养。水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对人类生存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减少污水排放也是间接的改善水环境。对于已经形成的污水,在处理过程中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专业性人才的培养。污水处理技术要想进步,离不开专业化的污水处理系统管理人员,不断吸收新型的管理技术,加强污水处理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培训教育增强其对污水处理意义的认识度,增强其对待工作的责任心,全面改善污水处理技术方法,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和效果。

3.2完善污水处理的管理机制

污水处理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对污水处理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传统的污水处理管理采用依靠管网拦截,重力自流的方式进行污水的传输,经过处理后通过管道将水排放到下游自然水体中。这种污水处理机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污水只经过初步处理,对环境还有一定的影响。污水经过处理后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所以要经过重复利用,这样就需要完善污水处理管理机制,加强污水的循环利用。此外,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管理机制能够增强污水处理制度化管理,通过制定全面、细致的计划和制度,增加污水处理监督,质量监督等,建立健全的污水处理质量保证体系,制定任务责任制度,明确任务分工,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个人,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切实做好污水处理工作。

3.3探索污水处理的新技术方法

传统的污染处理方法对资源的消耗和资金的消耗较大,费时费力而且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城市污水处理的需要,因此导致城市污水处理发展受到限制。探索污水处理新技术是治理城市污水,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探索污水处理新技术要从实际出发,针对我国国情和城市污水现状,结合国外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发展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创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改善当前治理水平。探索污水处理新技术方法要遵循资源利用最大化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将单一的处理工艺通过综合处理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通过应用各种膜分离技术、臭氧氧化技g以及安全消毒技术等,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水平,增加处理后水的利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结语

我国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口的激增,使得我国的城市污水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因此需要重视好污水处理问题,就水污染问题开展一定的污水处理工作,围绕污染源进行治理,使水污染问题得到遏制。水资源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会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正常生活,甚至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为此每个人都要树立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使得水资源可以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健词:污水处理;处理现状;技术动态;

1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发展

我国解决城市污水的净化问题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8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有较快发展。国家适时调整政策,规定在城市政府担保还贷条件下,准许使用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和设备供应商的优惠贷款,因此,推动了一大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兴建。“八五”期间,随着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深化以及各流域水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经历了一个发展时期。

2 城市污水处理现状

2.1工艺技术

目前我国新建及在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所采用的工艺中,各种类型的活性污泥法仍为主流,占90%以上,其余则为一级处理、强化一级处理、生物膜法及与其他处理工艺相结合的自然生态净化法等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传统上废水的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的去除对象是水中不溶解的悬浮物质。化学法是指向废水中投加化学物质,通过化学反应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生物法指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使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提高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的一种技术。生物法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呈溶解态和胶态的有机物,与物理和化学法相比,生物处理在去除废水中有机碳、硫、氮、磷等污染物质方面,存在许多优越之处。

总的说来,传统的废水生物处理方法无论在设计理论和实际运行管理等方面,都有比较成熟的经验。我国在污水处理新技术、污水再生利用新技术、污泥处理新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某些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外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被引进到我国,AB法、氧化沟法、A/O 工艺、A2/O 工艺、SBR法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均得到应用。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在过去只注重去除有机物发展为具有除磷脱氮功能。国外一些先进、高效的污水处理专用设备也进入了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

随着我国对水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修订后的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一l996)也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对出水氮、磷的要求提高,使得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必须考虑氮磷的去除问题。由此开发了改良A2/O工艺和回流污泥反硝化生物除磷工艺,并已开始在实际工程中应用。从工程规模上看,一批大型污水处理厂的相继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污水处理事业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2.2规划布局

目前,大型集中污水处理厂在城市污水处理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较明显的规模效益。大型污水处理厂在单位水量投资和运行费方面较小型污水处理厂有明显的优势;随着污水处理厂规模的增加,单位污水量的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都会下降。

3 城市污水处理发展趋势 .

3.1 技术动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1997年,全国城市污水年排放量达到35l亿m3,而污水处理率只有25.84%,其中集中处理率仅为13.65%。因此提高处理率以及处理的技术成了当今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当务之急。

随着石油化工和有机化工的发展,有机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废水水质处理越来越复杂,需要研究开发新的废水处理生物技术。另外,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进一步寻求能够高效除去生物难降解物质和氮磷营养物质也要求研究开发新的废水处理生物技术。

3.1.1技术动态

近年来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有:对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流程和技术进行革新,使之更为经济合理;研究开发可以代替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流程和技术;研究开发目标为城市废水回用的处理流程和技术,由此开发了许多废水处理的新工艺,如吸附生物降解(AB)工艺,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膜分离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工艺等。

3.2发展趋势

从近几年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情况来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有向小型化、分散化发展的趋势,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两个因素造成的,一是缺水城市和缺水地区越来越重视处理后污水的再生利用;另一个因素是随着污水处理厂的普及,一些小城镇和远离城镇的别墅区和渡假村也都开始兴建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促进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3.2.1 污水资源化使污水处理厂向小型、分散化发展

污水处理厂布局充分考虑了现有污水管道系统、污水回用、用地条件等因素,贯彻了污水处理厂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污水处理与回用相结合的原则。

3.2.2 污水处理厂的普及促进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大中城市污水处理普及率逐步提高。一些小城镇、工业开发区、别墅区和度假村等也开始建设污水处理厂站。

3.2.3污水处理厂布局规划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污水处理厂布局规划是污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关键,科学合理的处理厂规划方案,可以降低污水管道和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费用,并有利于污水的回用和排放。在编制污水处理厂布局规划应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1)处理厂规模要考虑大中小相结合

大型集中污水处理厂具有明显的规模效益,且来水水质稳定,易于日常运行管理。但处理厂过于集中,必然造成污水管道工程量加大,整个污水系统的初期投资较高,实施困难。因此,污水处理厂布局应因地制宜,规模大、中、小相结合。

(2)污水处理厂厂址的选择上要考虑上中下游相结合

在传统的处理厂布局规划中,一般都将处理厂安排在城市的下游,这样可以使尽可能多的污水自流进入处理厂。

(3)污水处理厂布局上要考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根据城市的特点综合考虑现状污水管道系统、处理厂用地条件、污水排放与回用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后确定。

(4)应充分考虑污水回用的需求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北方缺水城市在编制污水处理厂布局规划时一定要将污水回用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3.3管理体制与相关政策

3.3.1管理体制

我国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体制是依据国务院各部门分工和《城市规划法》、《水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采取分级和分部门管理体制,即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县、镇级分设行政主管部门;城市的独立工矿企业单位的水污染处理设施由各自行政部门管理,但业务、技术上受同级城市环保、建设部门的指导。相关部门责任如下:

(1)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审查。

(2)建设部负责建设行政管理。有关供水的水资源调配、水污染防护和治理、饮水卫生与健康,分别由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和卫生部协同管理。

(3)水利部门按照国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组织水功能区的划分和向饮用水源区等水域排污的控制,监测江河湖库的水质.审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

3.3.2相关政策法规

为推动产业发展,政府先后实施颁发了《城市排水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和《关于加快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的若干规定》。

为确保排水设施安全正常运行,进一步控制超标污水进入排水设施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和排水设施的损坏,制定了相应运行管理标准和《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城市排水监测工作管理规定》,同时为加大对污水的监测力度,建立了《国家城市排水监测网》,并对监测网的成员单位进行了国家级城市排水监测计量认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要求建设、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及报告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全国开始征收排污费和城市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明确要求城市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做到专款专用于排水设施的维修养护、运行和建设。

(1)规划目标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规划中城市污水处理规划要求:到20l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40%,城镇人口总量将从现在的3~8亿增加到6~7亿,城镇需水量将从目前的858亿m3 增加到l290亿m3 。污水处理率城镇不低于50%,城市不低于60%,重点城市不低于70%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规划在我国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规划目标主要包括水源保护目标、水环境质量控制目标和污水再生利用目标三个方面。

(2)政策体制改革

①管理体制:基于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水工业管理与法律保障体系正在建立和逐步完善;政府、企业的职能和作用正在重新定位,机构正在重组;近几年还颁布了《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管理办法》、《关于加大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的通知》等一系列法规政策。

②运营机制:供水与排水开始走向一体化,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投资、建设、运营机制。

③投资: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资金筹措体制,投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

④污水处理费及水价政策:《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对城市供水价格的概念、组成、制定原则、制定程序及主管部门等都做了明确规定。

第4篇

【关键词】城市给排水,污水处理

1、我国污水处理现状

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目前的年排污量大约为350亿m3,但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仅为15.8%,而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早在1980年就已达到了70%。全国有大约超过80%的城市直接排放未经任何处理的污水到附近的水体,这使得水污染加剧。尤其在全国2000多座县城与19000多个镇中,其污水的排放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但这些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能力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突出表现在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严重贫乏。在我国目前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有80%以上的都是采用活性污泥法,不到20%采用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及一级处理等。随着对水资源质量要求的提高,使得城市污水处理厂不得不开发许多改进型的工艺技术,如A/O法、氧化沟法、SBR法等。

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选择,一般需考虑以下因素。

(1)废水水质。生活污水水质通常比较稳定,一般的处理方法包括酸化、好氧生物处理、消毒等。而工业废水应根据具体的水质情况进行工艺流程的合理选择。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采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废水来说,要注意废水的可生化性,通常要求COD/BOD5>0.3,如不能满足要求,可考虑进行厌氧生物水解酸化,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或是考虑采用非生物处理的物理或化学方法等。

(2)污水处理程度。这是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选择的主要依据.污水处理程度原则上取决于污水的水质特征、处理后水的去向和污水所流入水体的自净能力。通常环境管理部门是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及相关的行业排放标准来控制污水的排放浓度,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还规定了更为严格的地方排放标准。因此,无论是何种需要处理的污水,也无论是采取何种处理工艺及处理程度,都应以处理系统的出水能够达标为依据和前提。按照法律、法规、政策的要求预防和治理水体环境污染。

(3)建设及运行费用。考虑建设与运行费用时,应以处理水达到水质标准为前提条件。在此前提下,工程建设及运行费用低的工艺流程应得到重视。此外,减少占地面积也是降低建设费用的重要措施。

(4)工程施工难易程度。工程施工的难易程度也是选择工艺流程的影响因素之一。如地下水位高,地质条件差的地方,就不适宜选用深度大、施工难度高的处理构筑物。

(5)当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当地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也对废水处理流程的选择具有一定影响。如当地气候寒冷,则应采用在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后,在低温季节也能够正常运行,并保证取得达标水质的工艺。当地的社会条件如原材料、水资源与电力供应等也是流程选择应当考虑的因素之一。

(6)污水的水量。除水质外,污水的水量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对于水量、水质变化大的污水,应首先考虑采用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的工艺,或考虑设立调节池等缓冲设备以尽量减少不利影响。

(7)处理过程是否产生新的矛盾。污水处理过程中应注意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问题。例如制药厂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如苯、甲苯、溴素等),在曝气过程中会有有机废气排放,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影响;化肥厂造气废水在采用沉淀、冷却处理后循环利用,在冷却塔尾气中会含有氰化物,对大气造成污染;农药厂乐果废水处理中,以碱化法降解乐果,如采用石灰做碱化剂,产生的污泥会造成二次污染;印染或染料厂废水处理时,污泥的处置为重点考虑的问题。

总之,污水处理流程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各项因素,进行多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才能得出结论。

3、我国污水处理问题的原因

我国的污水处理无论在数量、规模上,还是在自动化程度、机械化上,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3个方面:1)资金不足,运行维护管理费用高。对于一个城市来说,防止水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就是有个好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因此资金是个根本问题。近几年来,国家对城市污水处理增加了不少投资,但与国外相比差距还是很大,因此,我国应该通过各种宏观调控措施,大力调整投资结构,加大投资力度。

2)技术落后,污水处理率低。因为污水处理技术是污水处理设施能否高效运转的关键点。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都是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虽然在学习国外技术的同时也创新了一套自己的技术,在污水处理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国目前采用的技术与同期国外的技术水平相比依然还很落后,一直存在能耗高、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维修率高等缺点。

3)操作人员技术素质及管理水平较低。污水处理效率低的重要因素还有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与管理水平。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工作重心一直是经济建设,而对污水处理的管理没有引起很高的重视,直到后面环境保护被提上议程,污水处理才慢慢发展起来,管理水平也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阶段。由于机械与技术大都引进自国外,处理技术较为复杂,我国目前很多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不能很好地适应,使得设备运行率不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严重制约了已建污水厂的正常运行。

4、污水处理后应如何排放与利用

污水经过处理后,有下面几条排放途径:

(1)放纳水体,作为水体的补给水。如下游的河道、湖泊、海边等。排放收纳水中是污水处理后最常采用的出路,但排出的处理后的水应达到国家或地方相关的排放标准,否早可能造成收纳水体遭受污染。

(2)灌溉田地。灌溉田地可使处理后的水得到充分利用,但必须符合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使土壤与农作物免遭污染。

第5篇

关键词:城市污水 回用 现状 发展趋势

1 水资源现状

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l/4,是世界上13个主要贫水国之一。2000年地表水资源量26562亿立方米,2000年总供水量553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占80.3%。地下水源供水量占19.3%,其它水源供水量占0.4%。2000年总用水量5498亿立方米,人均综合用水量为430立方米,城镇生活用水占5.2%,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为610立方米[1]。同时,国内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农业用水利用率仅40%—5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20%—40%,单位产品用水定额往往比发达国家高10倍以上,见表1[2]。

水资源在时间、空间分布上也极不均匀。每年汛期,洪水集中,沿江地区往往水满为患;旱季则缺水严重,2000年5月由于干旱缺水,全国150座城市实行定时定量供水[3]。

水资源区域分布与土地资源、人口分布及经济发展也不协调。北方黄河、淮海、松辽河及内陆河流域片平均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量的19%,但GDP约占全国总量的45%以上。西南流域片,平均水资源量为全国的20.8%,GDP却不到全国总量的1%,属工程性缺水地区。淮河流域,平均水资源量约占全国的3.4%,开发利用程度60%左右,但该流域属污染严重,按水质标准判别,缺水率很高,是资源性和水质性并存的缺水地区。

表1 中国与日本、美国水资源和使用经济发展比较 编号 项目 中国 美国 日本 ① 人口(亿) 10.575 2.424 1.21 ② 国民生产总值(亿美圆) 2825 39440 15799 倍数 1 14.1 5.6 ③ 最大可利用水量(亿立方米) 11000 10160 2000 ④ 取水量(亿立方米) 5000 4600 892 倍数 1 0.92 0.18 ⑤ ④/②(立方米/美圆) 1.77 0.117 0.0565 倍数 1 0.066 0.032 ⑥ (④/③)×100% 45.5 45.3 44.6 ⑦ 1980-1985年取水量增长率% 10.5 -10.7 1.1

中国水环境污染现状也相当严重,七大水系中,长江水质情况较好,干流有66.7%的河段为Ⅲ类和优于Ⅲ类水质,而黄河干流66.7%的河段为Ⅳ类水质,珠江干流29.2%的河段为Ⅳ类水质,8.3%为Ⅴ类和超Ⅴ类水质河段,淮河一级支流52%为超Ⅴ类水质,二、三级支流71%为超Ⅴ类水质,松花江70.6%的河段为Ⅳ类水质,海滦河50%的河段为Ⅴ类和超Ⅴ类水质,辽河50%的河段为超Ⅴ类水质:而十大淡水湖也受到严重的有机污染和氨、磷污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水环境的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水资源问题已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此,除积极开发新的水资源、严格控制水污染及积极推广节水措施等之外,水的再生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紧张行之有效的措施。

2 城市污水回用现状

2.1 发展情况

中国城市污水利用研究,早在1958年就列人国家研究课题,60年代着重于污水灌溉,70年代中期进行了城市污水回用的深度处理试验,80年代初,大连、青岛、太原等缺水城市相继开展了污水回用于工业和民用的研究与实践,有些城市修建了家用试点工程并取得了成功,不少公共建筑亦建设了污水回用装置[4]。表2列出了部分城市污水回用情况,除表2之外,还有西安,厦门、沈阳等大中城市的污水回用也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这些工程为污水回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树立了榜样和经验参考。然而,从整体上看,由于北方属于水量型缺水,南方属于水质型缺水,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北方污水回用比水资源相对富裕的南方要做的好,工作成效也较南方显著。

2.2 民用建筑回用工程[5]

工艺流程为:

淋浴水水质稳定,它约占生活污水量30%,属于优质杂排水。淋浴水投加混凝剂后进入微絮凝过滤器,滤后水经高压泵进入钻滤膜处理,产水回用于淋浴。回用水水质达到了现行的生活饮用水标准。运行费用约每人(按40升计)需0.79元、除了纳滤法,建筑小区回用还有家用混凝沉淀回用装置等。民用建筑回用领域正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有待于积累更多经验和积极的探索。

表2 中国部分城市污水回用现状[1] 城市 处理厂 水量(万m3/d) 用途 大连 春柳河 8 工业区回用 开发区回用 7 市政、工业冷却 马栏河 12 市政杂用 长春 北郊污水处理厂 (一级)40,(二级)10 市政杂用 西郊污水处理厂 (一期)5,(二期)10 第一汽车厂 邯郸 邯郸市污水厂 10 市政杂用 太原 杨家堡处理厂 0.2 市政杂用 天津 纪庄子污水厂 0.2 市政杂用 北京 高碑店 30 冷却、市政杂用

2.3 生态型回用工程:东营市污水净化与回收再用生态处理工程[6]

工艺流程如下:

工程于2000年10月建成投产。规模为10万m3/d。通过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物质迁移、转化和能量的逐级传递、转化,将进入该系统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便污水处理与利用结合起来,实现了污水处理资源化,缓解了当地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2.4 问题分析

尽管水资源十分短缺,但长期以来,城市污水回用一直发展缓慢,水价过低和体制问题是主要阻碍。由于多数城市水厂实行微利甚至政府补贴运行,水价过低,大多数地区回用水在经济上明显没有优势。管理体制分割又影响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地表水、地下水、供水与用水排水之间条块分割,形成“多龙管水”。如南方某大城市,自来水公司从本行业经济效益考虑,推出多种措施鼓励公众多用水,出现了所谓的“管理型缺水”。

另外,由于水资源危机感和节水意识不强,认为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还未完全清除,同时,污水回用方面的科技投人也相对不足,政策鼓励也欠完全,导致全国大型污水回用项目为数不多,回用率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明显的差距。

上述问题也导致了多数污水处理厂在选址、规模上未考虑回用的特点和要求,给日后城市污水回用在管线布置、回用水量平衡等带具体困难,限制了城市污水回用工作的有效开展。

3 城市污水回用发展趋势

根据“十五”计划,2005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要达到45%,如污水回用率达到20%,则“十五”期末年污水回用量可达到40亿立方米,约为城市缺水量的一半。按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到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的污水平均处理率不低于50%,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重点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2000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城市供水节水与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大力提倡城市污水回用等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并纳入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由此可见,城市污水处理率的提高,大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回用政策的逐步完善,为城市污水回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己受到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各界密切关注,将是中国水处理行业的主要热点之一。

为使城市污水回用工作得到积极、稳妥、有效地进行,宏观控制、技术研究及市场机制将是各界着重关注和探索的主要课题,也直接关系到中水回用工作的实际进展。

3.1 政策法规等宏观控制对城市污水回用的影响

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等宏观调控措施是促进城市污水回用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从目前的具体情况出发,以下方面将会是宏观控制的重点。

3.3.1 改革水价结构

水价是水资源管理的主要经济杠杆,对水资源的配置和管理起重要的导向作用,目前水价政策极不合理。完整的水价体系应体现每一个水的使用者必须负担从采水、引水、处理水、传输水、排水、净化水使之完全无害于环境的全部费用,实际情况与这一原则相去甚远,使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难以实现,也是遏制城市污水回用的主要瓶颈之一。这一问题己得到各界的充分关注,相信不久的将来会逐步完善。

3.3.2 完善中水回用标准

目前污水回用还未有国家标准,相应的行业标准有1989年的CJ25.1-89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新标准号为CJ/T48—1999)、CJ/T95—2000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等。但回用到补给地面或地下水水源、工业、市政景观小区杂用和农业灌溉等的水质要求都不一样,行业标准中对这些要求的体现尚欠完全,如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将厕所冲洗、城市绿化用中水列入同一类水质标准。绿化用中水需考虑对人体皮肤和人体呼吸道的影响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其要求远离于厕所冲洗,水质要求高低明显不同的用水采用同一标准,给实际工程在操作上增加了许多困难。因此,借鉴发达国家在回用水标准方面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制定按不同要求分类完全的回用水水质标准及相应的技术标准、规范,将会达成共识并逐步成为现实。

3.3.3 规划领先

除建筑小区、家庭回用之外,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为基础的规模型回用需结合区域情况进行总体规模,要求污水处理厂在选址、规模、处理工艺、水质标准及管线安排等方面满足回用要求。这就要求在宏观控制上进行总体规划,要求政府部门实行“一龙管水,多龙治水”模式将成为必然要求。

3.2 研究适合国情的国用技术与设备

中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积极研究和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同时,重视研究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与设备是市场的要求。如中国内地的县级市城镇,污水量一般小于5万m3/d,资金有限,技术力量薄弱而劳动力相对丰富,采用经济、简易、有效的处理技术,如人工塘系统等与当地的生态农业相结合,作为生态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7]。因此,满足不同区域实际情况要求的技术与设备将有巨大的需求空间和市场。

3.3 产业化市场化是必然趋势

在宏观政策框架下,依靠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培育起中水回用市场,使之产业化、市场化,不仅符合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方向,也是城市污水回用发展的方向。政府宏观调控、依托技术进步,市场化运作、用户参与将是城市污水回用产业发展的主线。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2001年后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的基本情况为:在政府层面,将会更加重视依法治水、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手段鼓励水的回用;在市场层面,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各地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城市污水回用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在研究与企业层面,科研开发机构、国内外企业将一起进入这一市场,开展合作与竞争。表明城市污水回用将朝着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是中国水工业的朝阳产业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OO年水资源公报,2001

[2]章非娟主编,《工业废水污染防治》,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3]刘维城,世纪之交的中国城币净化再用,全国生活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技术交流会,2001

[4]沈光范 徐强,积极稳妥地开展中水回用工作,中国给水排水,vol17NO.14,2001

[5]丁亚兰,《国内外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实例》,化学工业出版,2000

第6篇

关键词:现状; 污水处理问题; 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脚步的不断加速,我国生存环境也在不断的恶化。我国人均淡水资源本来就极少,再加上不合理利用以及浪费现象的存在导致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激化。谁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如果不能很好地采取对水污染的控制措施,那么不仅会加剧水资源的进一步短缺,还会给子孙后代的生存埋下严重的隐患。为了提高我们的生存质量,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节约用水为起点,大力发展污水处理事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改善水质缓解水体压力,贯彻科学发展观。

我国水资源、水环境及污水处理现状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位于全世界第六,储存量高达28000亿立方米,但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400立方米左右,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而且,我国国土面积较大,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还在逐年下降。

发达国家水污染防治工作始于19 世纪中, 逐步修建完善下水道系统; 本世纪初开始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及处理设施的建设, 30年代形成一定规模; 二战结束后经济的复苏与工业的发展, 促进了水处理事业在60 一70年代达到高峰, 处理工艺趋于成熟、技术得到发展。80 年代, 许多国家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80 % , 一些特大城市到90 %。近些年, 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腾飞, 促进世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 水污染问题也变得非常突出。据统计, 拉丁美洲2.79 亿的城市人口仅有41 % 的下水道普及率, 10 % 的污水处理率; 东南亚国家近1.9亿人口集中在10 个特大城市, 下水道普及率不足10 %。据统计,在2000年底,全国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达427座,其中二级污水处理厂有282座。这些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城市污水的处理水平,但污水处理量的增加还远远落后于污水排放量的增长。

2、城市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有很多污水处理厂,但是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工作仍然具有跟多问题。总结如下:

2.1污水的处理技术落后

污水处理技术决定了城市的污水处理的效率,是保证污水设施正常运转的关键。一直以来,我国沿用了欧美国家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路线,消化、吸收国外的处理技术,城市的污水处理技术也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我国目前采用的处理技术和现在的国外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维修率高、能耗高、效率低等缺陷,从而影响我国的污水处理的效率。

2.2 城市污水处理厂过于集中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由于比较集中,因此,再生水的回收利用难度很大。并且,我国城市的那些老城区的排水系统大部分都是合流制系统。为了治理城市污水,就要将这些排水系统改造为分流制系统,或者建立一个污水截流系统,但是这在已经布满各种管道的城市道路上布置再生水管线,难度很大。

2.3 污水处理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以污水处理厂为支撑,而污水处理厂的生产运行与规划发展都是依靠政府拨款。近年污水处理工厂的规模与数量都不断扩大,而政府的预算却只减不增。传统的依靠政府财政支持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污水处理厂的长远发展,而且政府面临的巨大的财政风险也使得城市污水处理事业面临瓶颈期。

2.4 管理水平低下

大部分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与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复杂性相适应,这就会使得我国大多数已经建立好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不能够进行正常工作,这样将会严重的影响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工作。

2.5 设备磨损、老化、陈旧

我国的污水处理设备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的,这些设备在经过几年的运行之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老化现象。尤其是在保修期后的维修以及正常的大修问题。

2.6再生水的利用率不高 污水处理后对其再生水的重复利用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方法。提高污水厂对再生水的利用率一方面可以降低污水的排放量,还可以对水环境恶化、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起到重要的缓解作用。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多为二级处理,即将处理后的再生水排放入海,导致了淡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再生水的回用率仍有相当大的进步空间,是我们今后探索的重要方向。

3、改善城市污水处理的措施

3.1、积极探索与推广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的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但是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主体是活性泥污染法,这种方法不仅具有很强的降低有机负荷的能力,其能量消耗以及运行费用都比较低,这一方法在近年内不会有较大变化。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对一些资源消耗低、资金耗费少、环境亲和力较强的处理工艺,例如MSBR(Modified Sequencing Batch Reator)为改良式连续流序批反应工艺,它是在传统的A2/O工艺的基础上结合SBR工艺特点和接触絮凝过滤理论发展而成的一种污水处理新工艺,该方法为各种优势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最佳的环境条件和水力条件,使得有机物的降解、氨氮的硝化、反硝化、磷的释放及吸收等生化过程保持高效反应状态,有效地提高生化反应速率。该法采用组合式一体化结构,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剩余污泥含固率高,污泥量少。

3.2、合理布局

对城市污水处理,要进行统筹规划,并进行合理布局,并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地址与方案进行合理规划,以便促使城市污水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3、加大资金、人才和科技的投入

目前,制约我国的城市污水的处理的重要因素是技术落后和缺乏资金。为了更有效地治理城市的污水,在借鉴和汲取国外发达国家城市污水处理的成果及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城市的实际情况,加大对资金、人才、科技的投入力度,建立一个专业的研究机构,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的技术水平,同时加快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推广,积极研制、开发符合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技术以及处理设备,以达到提高处理污水的效率和水循环使用的能力的目的。

3.4、 提高污水处理职业素质

对污水操作人员进行职业素质培训,提高污水处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进而提高污水处理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设备的使用率。

3.5、 注重设备保养及更新设备

我国大部分污水处理设备是从国外进口,由于长时间的运转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而管理维修人员就一定要重视设备的维护,定期清洁保养,更要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技术知识,以便在设备出现小问题时及时发现维修避免其扩大化。注重设备的更新例如可采用重庆楚天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光触媒;波触媒;双触媒污水净化设备。而通过使用新型设备能使水污染处理更完善而且处理后的效果优于国标,达到中水回用。

3.6、提高污水再生效率 实现城市污水再生效率的提高不仅有理由节约淡水资源,还能促进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采用先进的污水再生处理技术,实现三级处理工艺的稳步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将再生水的利用渠道进行有效的拓宽,根据再生水的品质用于工农业生产用水或者城市建设规划用水,切实提高污水的再生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污水处理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面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在污水处理工作上仍有待发展和完善,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措施,将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参考文献

[1]陈珺,王洪臣.城市污水处理排放标准若干问题的探讨[J].给水排水,2010

第7篇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现状、面临的问题

淡水,作为生存必不可少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着城市化及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用水量和排水量也在不断增加,对于那些排入城市污水系统中的污水,我们称为城市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粪便和洗涤污水,集中排入下水道管网系统;工业废水,含有腐蚀性、有毒、有害的污染物,通过处理达标后方排入生活污水系统;城市径流污水,雨水淋洗带下大气中的污染物和冲洗建筑物、地面、废渣、垃圾而形成的,流入下水道和河流当中。

1、城市污水处理现状

城市污水如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地面水体,河流、河流会受到污染。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已成为城市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境保护课题。

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截止到2007年末城市数量达655个,城市人口达37156万人。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上升,排放的城市污水也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还不到20%,全国有超过70%的城市污水未经过任何有效的收集和处理直接排放到地面水体,严重污染河流、湖泊及近海的环境,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甚至已经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即使在我国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南方,也因为水体污染,而出现水质型缺水。尤其是中小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环境意识较差,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加,水环境将会进一步恶化。

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6月,我国正在运营的污水处理厂总数已达1408座,其中城市污水处理厂数量为1043座。一般,城市污水根据城市污水的利用或排放去向并考虑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确定污水的处理程度及相应的处理技术。污水一级处理为预处理,即筛滤、沉淀等去除污水中不溶解的悬浮固体和漂浮物质。二级处理为主体处理,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进行物质转化的过程,将污水中的各种复杂的有机物氧化降解为简单的物质。处理后的污水一般能达到排放标准。污水三级处理为深度处理,处理后的水质较好,甚至能达到饮用水质的标准,但处理费用很高且技术复杂。考虑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和技术基础薄弱,人口众多,城市污水处理一般要靠率经济、实用、节能的方法,所以般不会选用三级处理。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80%以上采用的是活性污泥法,其余采用一级处理、强化一级处理、稳定塘法及土地处理法等。同时,我国也引进了国外许多先进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比如AB法、氧化沟法、A/O工艺、A/A/O工艺、SBR法在都我们的污水处理厂有应用。

2、思考城市污水处理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水资源的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对于城市污水处理的方法也不同。但总体来说,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基础建设不完备,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资金不充足,相关人员的水环保意识不高等现状,使城市污水处理面临着诸多问题。

2.1技术落后

我国污水处理事业时间短,虽然近年发展速度迅速,但是远远滞后于城市发展需要。而且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一直延续发达国家的的路线及处理方法,从中吸取技术进行自我发展。但是我国现阶段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技术含量低、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耗能高等缺点。除了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国家更应该培养自己的人才,公开征集和奖励城市水污染治理的技术方面有贡献的人才。

2.2管理水平低

我国不少污水处理厂都为事业单位,垄断式的管理体制,竞争意识单薄,导致人员管理水平低下,技术上不思进取。这也造成了建成污水处理厂工作效率低,将近三分之一的污水厂无法正常运行,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缓慢。应该让污水处理厂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自主经营,政府监督。

2.3意识落后

每个城市的政府对于处理城市污水,保护生态平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事业,但有些政府和公司却只把城市发展放在经济发展上,只把城市的建设放在地面建筑上来。却不知道,城市污水处理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在关注经济和税收的同时,也应对企业污染进行监督和控制。

而且,城市污水治理、保护水生态环境并不能只通过政府进行,更需要提高全民素质,强化市民的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鼓励全员参与城市污水处理。

2.4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要想控制水污染持续恶化,当务之急就是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快污水收集管网配套能力,为污水处理创造必要的条件。这些都需要资金,但是目前国家及城市政府投入的治理水污染的资金严重不足,根本无法满足城市建设的需求。尤其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他们投入排水设施和水污染治理方面的资金占国民经济总产的0.5%~1%,而中国投入的资金还不到国民生产总值的0.1%。

国家除了需要增加对城市水污染处理的资金,也应该让那些对水质造成污染的企业承担治理费用。对排放污水的企业或个人征收污水处理费,以保证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营。

城市的发展需要和谐,是人与人的和谐,更是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大力发展城市污水治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大业。

参考文献

1、王凯军《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2、欧洲环境署《城市污水管理指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