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7 14:50:50
序论:在您撰写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 文化教育
引言
学生在进行英语文化的学习中,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充分的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关系与差异,只有掌握了西方国家的发展历史、传统风俗等,才能够更好的处理中西文化差异,掌握英语交际运用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一、中西文化差异
1.价值观差异。西方国家推广平等、自由、民主的理念,从而导致西方人崇尚自主、独立、奋斗的理念,他们一般喜欢张扬自己的个性,当自己在某一方面去的成绩的时候喜欢不加掩饰的表达自己的喜悦;但是中国文化却主张内敛、提倡谦虚。中国人喜欢中庸之道,强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般在受到夸奖的时候,都会采用谦虚的回答,从而导致西方人对中中式谦虚甚至不解。
2.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使中华民族强调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作为一个礼仪大国,当别人提出邀请之后我们都是间接回答的。特别是当自己要给与否定答案的时候,都不会直接说出,因为中国人认为这会伤害彼此的感情。如:A:“Will you have dinner with me tonight?”B:“Maybe I will./I'll try to.”但是西方人则不同,西方人要是不能参加,他的回答则可能是“I'm sorry,but I have already had dinner plans.”
3.社会关系的差异。西方人具有较强的平等意识,但是在中国等级尊卑理念影响深远。在西方平等意识的强调下,不论人身份高低、贫富如何,都应该享受自己的权利并得到他人的尊重,他们坚信有付出就有回报。在英式英语中有这么一句谚语:If working hard,even a cow boy can beapresident.”。意思是说:“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但是中国人受等级观念、官本位思想等影响,传统封建遗留思想依旧影响社会的发展。
4.生活礼仪的差异。中国人在日常出行中,如果不经意间发生了碰面,一般都会问“吃了么?”等一类的词语,这是我们的礼貌打招呼用于的一种。但是在西方如果这么问,别人会认为你是要请他吃饭或者在干涉他的私生活。一般来说,西方人的打招呼用语仅限于问好等,比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How are things going with you?”等。
5.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由于中西方文化发展的背景不同,所以在面对同一个事物的时候就可能存在两种看法。比如在中国,龙是吉祥、是权利、是帝王的象征,中国人将自己比喻为“龙的传人”等。但是在西方,龙对应的词汇为“dragon”,他的意思是怪兽、凶残的怪物,是邪恶与魔鬼的象征。所以,当中国人推广龙的传人这一理念时,外国人就会感到诧异甚至是产生厌恶感。
二、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的主要措施
1.文化教育要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西方语言文化是不同背景下产生的,由于背景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所以在英语交际中容易出现分歧与误解等。所以,在英语教学中需要树立文化意识,在英语知识的传播中也要进行文化教育,从而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西方语言文化的内涵所以,提高学生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现代教学活动开展中,各学校学生数量较大,平均到班级后人数也较多,这就导致学生在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的机会较少,没有得到跨文化交际的锻炼。加之,现代教学偏重与语法、词汇等方面的交接,就忽略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应转变观念,重视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根据教学计划重新设计文化知识渗透教学方案,使其在语言教学的全过程中得到体现。
英语教学文化导入应采取三个层次推进的方法。首先,对语言的结构知识进行讲解,打破影响英语学习与理解使用的文化障碍,对相关词汇及文化元素进行大量导入,讲解书本课文的文化背景知识。其次,采取系统性导入文化知识的方法,将课本内容中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提炼出文化框架。最后,对文化内容导入的范围进行过大,将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哲学传统、社会模式及价值系统等以文化表现的形式进行讲解。
所以说,文化教学需要在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进行渗透。在听说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反应西方文化的题材进行讲解,比如让学生观看《走遍美国》的结婚片段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中西婚俗差异,提高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程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与课本知识有关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中的典故与词汇的含义等文化内容。通过对同一种非语言交际或者语言交际的表达方式进行简析,让学生明白中西方各自的表达含义,提高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能力。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应重点讲解中西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不同的写作风格,培养学生建立新的英语写作洗胃。通过不断的进行文化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从而使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得到增强。
2.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通过在英语教学中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学习、归纳,帮助学生正确的区分中西方在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在课堂引入相关文化差异话题,通过对比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与共性,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西方文化内涵。比如说在进行中西方节日对比中,首先应让学生了解西方节气的起源与庆祝的活动,引导学生对中西方重要节日进行对比,让学生讨论并辩论“Will Christmas take the place of Chinese Lunar New year?(圣诞节是否能替代中国的春节)”,通过相关辩论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充分的了解西方文化习俗,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本民族传统习俗的认识。在对“eat”一词讨论中,不仅可以通过对西方国家一日三餐的具体说法及礼节进行分析,还可以通过对中国文化中“糊口”、“吃醋”等词汇进行关联,延伸其在英语中的相应含义。通过差异对比文化教学的方式,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更好的衔接中西方文化,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能力的掌握水平。
3.在文化教育中采用多种手段提升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影响力。基于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文化知识传播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推荐《时代周刊》、《纽约时报》等西方主流报刊,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其次,还可以组织学生模拟汇演西方国家经典喜剧、开展中外友人交流活动、观看英语原声影视剧等方式,让学生在原汁原味的英语作品侵泡下亲身体验西方文化内涵,提升学生对英语的认知能力与学习能力,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西方风俗文化等背景知识,为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在网络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术的影响下,现代教育技术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在英语教学中势必会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通过学则适合学生了解、阅读的文化背景知识,通过多媒体设备与网络的衔接将其展示在学生的眼前,比如说西方“感恩节”、“复活节”等活动内容、习俗文化、来历过程等进行展示。通过视觉的扩张,将不同的文化内涵变得充满活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4.在文化教育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中西文化差异基于微观角度分析时为了学习西方语言,宏观上则是为了通过语言学习西方文化,从而达到中西方文化顺畅交流的目的。在文化教育中教师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首先,教师需要通过对文化的讲解,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转变思维方式,使其从中文转换到英文,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解决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其次,要指导学生在中西文化对比之中辩证地看待西方文化,有选择地加以汲取利用,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不必要的对自己文化的妄自菲薄;再者,要教育学生通过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中西文化对比,认识中西文化的各自优势,在充分的语言功力准备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充当好中西文化交流者的角色。
结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语言知识及文化教育工作的双向开展,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文化教育融合到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这将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左健.从中西文化差异谈大学英语教学[J].文学教育(中), 2010(07).
[2]倪秋梅.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
[3]付云.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成功,2012(24).
论文关键词:文化认同文明成果困惑
论文摘要: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取向既有积极的一面,又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产生文化认同困惑的原因,以求寻得有效实用的解决对策,这也是引导大学生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的关键。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他们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思想活跃,但缺乏社会阅历,一方面自觉不自觉地汲取各种文化的汁液,另一方面又对纷繁芜杂、良莠不齐的各种文化产生困惑无所适从感。因此,了解和分析当前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状况及其成因,对于引导他们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自觉鉴别和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现状
文化认同是指特定个体或群体将某一文化系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内在于自身心理和人格结构中并自觉以此系统的标准来评价事物、规范行为的过程为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在文化认同方面的具体态势,们以问卷、一对一的深度访谈等形式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调查。样本取自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所高校,随机抽取文、理、工、管、医、农等学科各级大学生(含研究生)共计120人。从访谈的统计结来看,当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有一定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强的文化认同和主动学习吸收的倾向。81.3%的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构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人生理想和道德修养的容,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实现人生目标等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然而,当前大学生在文化认同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
1.对中西方“传统、现代”等民族文化进行比较后产生认同困惑。当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虚无感和失落感,一方面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化,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产品(电影、音乐、书籍、网络)等越来越泛滥。学生们举例说:“中国的春节、七夕、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传统的节日,已经没有什么味道,相反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感恩节、圣诞节则被商家炒作得日盛一日。很多同学似乎对西方的节情有独钟,对圣诞老人熟悉得很,而对中国的灶王老爷却无所知。”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受到的就是传统文化的教育,被教育要助人为乐,要尊敬师长,要爱护公物……但是在大学里似乎没有人再正式提了,也没有人对学生们进行系统的正面教育。大学生们了解文化的途径主要是电影、网络之类,但这些途径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出文化的真正内涵。在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的选择上,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还有许多尚未被澄清的误解,因此,常处于两难的困境并产生文化的认同困惑。
2.对中西方“民主、法制”等制度文化进行比较后产生认同困惑。大学生对涉及民主、法制等具有政治含义的深层次文化的理解还处于表面化阶段,满足于一知半解,甚至望文生义、凭空臆断。47.5%的学生认为“西方是民主、法制的社会,而中国是专制、集权的社会。西方人违规,哪怕是总统,也有人监督、制裁,而我国违规犯罪只是老百姓才绳之以法,而有钱人,有权人都可以用各种方法逃避。”还有31%的学生认为“西方的议会制度就是比中国的人大民主,西方言论自由、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言论、游行,而中国就不行”。一些同学在访谈中反映:由于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西方是资本主义制度,这两种制度对比而言,书上说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然而现实中,他们了解到资主义国家物质文明比社会主义国家要发达得多,于是产内心困惑。有的学生直言不讳地宣称,“最大的影响能是让我成为了一名愤青,很多时候常常产生一种愤嫉俗而又无能为力的感觉”。这些看法既反映出学生们民主与法制等制度文化建设的关注,同时也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政治制度文化。3.对中西“价值观、人生观”等价值文化进行比较后,产生认同困惑。传统文化的教育要求学生“无私奉献”、“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但由于受到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许多大学生个人主义严重、具有很强的功利心,在群己观念上发生了向个人本位和利己主义的偏移,凡事从自我利益出发,以交换的原则处理个人与集体、自我与他人的关系。42%的学生把理想、信念与个人的奋斗目标混为一谈,认为个人的成功就是理想的实现对真正的理想信念教育并不理解,并把它视为是刻板的说教或伟人的语录。他们崇尚金钱至上观,把金钱看成衡量个人的价值尺度,把挣大钱、当官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认为现在好好学习,努力考研,就是为了今后找个好工作。19.2%的学生盲目崇洋,以怪为美,追求腐化的生活方式,醉心于低级、庸俗的所谓“艺术品”。在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引导下,加上中西方价值观的冲突,大学生们在很多时候内心世界充满着迷惘与困惑,处于彷徨之中无法找到人生的方向,不明白生命的意义。
二、大学生文化认同困惑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处在新旧观念更迭、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社会竞争加剧的时代,面对不同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感到茫然并产生以上文化认同困惑,是有其内在的深层次的原因的,这其中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
1.大学生辨别能力尚待提高。我们访谈的学生中95.7%的学生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基本上未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一直在宁静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然而大学生固有的认知特点,使他们对新事物怀有极强的好奇心,西方价值观中包含着的我们传统价值观中没有的新观念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但是,在对文化的吸收过程中,他们缺乏文化选择和文化辨别能力,不能对中西方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合理筛选,以推进自身文化整合。一方面,他们生活阅历有限,在谈论、评价、思考问题时往往带有幻想的色彩,不切合实际,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另一方面,他们的思想观念尚未成型,缺乏辩证分析、冷静处理与自觉抵制的能力,对于各种文化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支言片语的阶段,对新理论感兴趣但缺乏深入了解,爱好广泛但庞杂而不系统。而且他们成长于各种观念相互碰撞的时期:国外各种文化和理论蜂拥而入,各色各类期刊杂志、丛书、文库层出不穷,形成文化大杂烩。面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他们往往手足无措,对健康、先进的文化和错误、没落的文化不加辨别,生吞活剥地随意套用新概念、新术语,这使得西方文化中的存在主义意志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甚至种种宗教思想,得以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
2.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之中,由于新的体制正在构建中,而旧的体制没有完全破除,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生活态度出现了暂时的混乱与茫然。尤其是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改革引发社会各领域的嬗变与整合,给社会各阶层带来了强烈的刺激,也给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带来巨大影响。首先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特点和等价交换原则以及竞争规律容易使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倾向得到强化,使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膨胀,进而使大学生在物质欲望的驱使下,理想淡化,漠视未来,把极端个人主义看作是自己成功的必由之路。其次,经济利益的多元化使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多样化和复杂化,经济主体在建立新的利益格局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利益上的摩擦,使得社会矛盾和冲突增多。贫富差距的拉大、弱势群体的不公正待遇、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等,都让大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困惑,让他们转而对包括政治制度在内的西方文化产生巨大的心理诉求和强烈的文化认同。而且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又大大刺激强化了学生们的功利意识使大学校园里讲实惠、讲实利的风气盛行,他们更加关注经济因素作用的发挥,而忽视文化因素的作用。3.西方文化的强力冲击。现代文化交流中以西方文化单向流动为主的交流态势加剧了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认同的内心冲突。文化交流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西方文化往往凭借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占有优势的交流工具,使中西文化交流成为西方文化向中方的单向流动从文化交流的内容上看,西方世界传播到我国的,除科学技术之外,还有大量的体现资产阶级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文化。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资本主义文化垄断倾向的出现,是西方资产阶级为追求商业价值,倾销文化产品的需要,同时也是他们的政治需要。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我们掌握现代科学发展的全部巨大资源可供使用。这使我们有力量与地球另一边的人取得联系从而发挥影响,就像我们一度能够容易地同临村里的人取得联系一样,我们必须使用这股力量来宣传我们的自由。”可见,西方资本主义利用交流工具进行单向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垄断宣传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向其它国家施加文化影响。在这种畸形的单向交流过程中,大学生容易受到西方文化意识中某些时髦理论的影响,使他们应传统文化认同上产生困惑。
4.网络传媒的无序失控。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传媒以其独特的开放性、平等性、主动性、无政府性和自由性呈献在广大学生面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掌握和吸收各种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互联网使全世界成了一个由网络连在一起的地球村,世界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交融于网中,敞开于世人面前,我国传统文化同样卷入交织着交流与冲突的旋涡之中。但网络世界是按照刺激消费和满足欲望的原则虚拟出来非真实的生活形态,一系列的各种文化影像通过强大的传媒手段源源不断地冲击大学生的视听,使大学生不仅受到媒介介绍的那些肤浅的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的影响,而且还经常被大量的人为虚拟的文化假象所包围。其结果是缺乏辨别能力的大学生很容易被俘获,无序失控的网络文化消蚀了他们对国家、民族、理性、真理、正义、价值尊严等传统文化问题的深度思考,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粗浅的表层理解上。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反科学、伪科学的文化也出现在网上,一些低级趣味的甚至黄色腐朽的文化时而充斥网上,也诱使大学生对社会产生虚幻的认同,道德价值判断混乱。
参考文献:
[1]刘献君.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2]段喜春,常金奎.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建立和完善四大机制[J].文教资料,2005,(32).
关键词:文化差异;西方文学名著;翻译策略
一、引言
在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影响下,西方文学名著向中国的输送也日益频繁。通过西方文学名著,中国读者可以了解名著本身的文学魅力,同时还能借此了解西方的文化价值、风俗人情。在中外文化交流深入拓展的背景下,对于西方文学名著翻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在研究中就从中西方文化的实际差异入手,探讨分析了在西方文学名著翻译过程中,应该如何把握这种文化差异、准确使用各种翻译策略。
二、西方文学名著翻译的文化差异研究
在西方文学名著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中西方文化本身存在的差异,这样才能把握翻译的关键,更为全面地展示原意,突出作品中深刻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底蕴,提高作品的鉴赏价值。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首先就应该对其中的文化差异进行理解与分析。
(一)地理条件差异
中西方文化产生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有着显著的差异:以英国为例,英国是大西洋上的岛国、四面环海,在地理位置、自然气候上都较为特殊。在英国的文学作品中多会通过与水、雾有关的语句来表现国家的天气。例如在小说《雾都孤儿》中就对英国的自然环境进行了大量的语言描述。
(二)风俗文化差异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还体现在风俗文化的差异上,即使是在同一个国家,由于地区的差异,也会对风俗文化产生差异影响。以“red”为例:在中国的风俗习惯中,“red”不仅代表了颜色红,同时还预示着吉祥与喜庆,表现了美好的祝福。在中国不同的节庆日中,都会用到“红”来渲染喜庆的氛围;而在英语中,“red”或是用来表现“红”这一色彩,或是代表邪骸⒖志宓雀好嫘运枷耄这充分说明中西方在风俗文化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提高对这一文化差异的重视程度。
(三)价值观念差异
价值观念的差异是指中西方在对待客观事物与人物的过程中,形成的观点与看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与地理客观因素、历史文化条件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西方文学名著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文化、社会等多个背景上的不同:中国为社会主义国家,注重集体利益;而西方国家多是突出个人的利益。因此,在西方文学名著翻译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在尊重中国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一定的处理,既保证对原意的尊重,同时也应该拉进作品与目的读者的距离。
(四)思维方式差异
在翻译西方文学名著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思维方式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中西方对事物的看法与思维判断等方面。在西方国家中,人们会更为注重事务之间的逻辑关系,作品也倾向于对这种关系的深入阐述,在结构层次上会较为分明;而中国人在逻辑思维上更为注重整体通顺、辩证性,在文学作品观赏中会注重动词的使用,即对词语精炼的要求程度较高。
因此,在翻译西方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上述文化的差异,这样才能在突出作品民族特色的同时,灵活巧妙地对文字进行翻译,让所翻译的内容能够更加生动。
三、文化差异下西方文学名著的翻译策略分析
(一)同化翻译
诸多译者在翻译西方文学名著的过程中都会将蕴意作为翻译的关键,提出在把握作品蕴意的基础上更为准确真实地表达出文学作品的意思。这种蕴意的把握要求译者在掌握文学名著精髓的基础上,大胆地突破其本身的束缚与框架,在不限于语言表意的基础上,根据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文学名著进行创新性的同化翻译。
因此,译者首先需要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着深入的认知与了解,这样才能把握蕴意翻译的收放与同化翻译策略运用的程度。例如,郭沫若先生曾经将西方著名诗句“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pleasant king”翻译为“春,甘美之春,一年之中的尧舜”。这里的“king”并没有被译为“国王”,而是被译为了“尧舜”这一中国古代盛世的指代。郭沫若在翻译这一诗句时就充分使用了同化翻译的策略,更为注重中国文化的融入。
(二)异化翻译
在西方文学名著翻译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凸显西方的民族特征与语言文化特色,译者还可以采用异化策略。这种策略多是通过直译、音译、注释等手段进行直接性的翻译,相对于同化翻译更能突出中西方文化的与众不同。
以现代西方文学作品《纸牌屋》的翻译为例,在书中有:“Blue Toyota Camry, it’s all I saw”。对该句的翻译可以采用异化翻译的策略,在考虑中国读者认知方式与现有汽车品牌了解程度的基础上,将其翻译为:“我只看见是辆蓝色丰田凯美瑞。”这种简单且明了的翻译手法更能突出文章的内容。
(三)语境翻译
翻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沟通,对于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传播具有突出作用。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要结合具体真实的语境以及各种文化特征,这样才能进一步挖掘出文学作品中独特的隐喻性,实现翻译在意思上的真实性、贴切性。
以“Milky Way”的翻译为例,但从字面意思来看,该词组可以被翻译为“牛奶道路”,但是结合西方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神话故事,就可以对该词汇的深意与指代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了解到“Milky Way”指的是银河。而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也应该根据词组出现的位置、作用、语境等不同条件进行翻译,突出词汇的感彩与真正含义。
结论
在西方文学名著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认识到: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对作品的翻译产生直接性的影响,译者必须要在尊重不同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作品、具体的语境,灵活使用多种语言翻译的策略。但是策略的使用没有绝对,在运用的过程中,译者更应该采用同化、异化、语境互补的多元翻译方法,更为巧妙准确地翻译好西方文学名著作品。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世界观 文化交际模式
【Abstract】Worldview reflects the people’s views of the world as a whole, but also deeply affects people’s unique cognitive models, value orientations, communication patterns, and social lives and so 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ical root of both Chinese world outlook and Western world outlook, this paper is devoted to tentative study on the ancient Chinese thought of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and the ancient Greek belief of “the distinctiveness of Heaven and Man”, and furthermore, explores tremendous influence of those distinctive thoughts on their separate cognitive models, value orientations, communication patterns, and social lives. Through exploration of philosophical root of different cultures and communicative patterns, the article is significant in that it provides enlightening insight to the research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Worldview Cultures Communicative patterns
一、引 言
贾玉新在《跨文化交际学》中指出:“世界观的问题涉及到人们如何认识宇宙,自然,以及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这一问题和价值观紧密相关,并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行为起到同样的支配作用。 ”[1]总的来说,在世界观方面,东西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古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黑格尔都认为世界是由相互对立、独立的两部分组成。而古代中国哲学家,以老子为代表,早在《道德经》中便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本文试从中西方世界观的对比分析入手,试探性地研究了世界观对认知模式、价值取向、交际模式与社会行为的影响。旨在阐释每种特有的文化现象的深刻根源。从而,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中西方人的交流及认知方式,促进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良性发展。
二、古希腊对世界的两分法及中国古代“和”的思想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根基。其哲学思想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便是它对世界划分中所蕴含的对立思想。柏拉图将世界划分为“现实世界”与“理念世界”;亚里士多德把任何事物说成是有“质料”和“形式”两部分组成;笛卡尔以“身心二元论”奠定了其哲学理论基础;黑格尔也在其哲学体系中提出了“真实对象”与“绝对精神”的概念。哲学家对世界划分的共同点在于他们思想中都存在着一种对立、独立、矛盾的思想。
而中国古代哲学,早在《易经》中的阴阳转化学说便奠定了老子、孔子、墨子、庄子四大学派的思想基础。以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知行合一的理念为学派的宗旨,阐述各自的思想理念。[2]就《道德经》中“道”的理念来看,老子强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和谐是人与事物存在的基础。就《易经》的身心合一来说,老子推崇内在为我和外在为他的统一;孔子推崇内在为他和外在为我的统一;墨子推崇内在为我和外在为我的统一;庄子推崇内在为他和外在为他的统一。[2]而以董仲舒为代表,“天人感应论”也将“天”人格化,认为天是支配一切的最高主宰;“天”体现着自然界的一切规律。由此可见,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哲学家的哲学思想中都体现着世间万物统一,和谐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思想。
三、迥异的世界观对中西方文化及交际模式的影响
1.世界观对中西方认知方式的影响
西方认知模式的三大特点体现于其二元论、机械论与逻辑推理的思想。这三大思想都与西方世界观中的对立、矛盾的思想相一致。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精神与物质两个独立本源;机械论思想认为世间万物的运转是在某种既定科学规律的指导下机械式的运转。而在整个西方的历史进程中,二元对立的思想与机械论的思想已体现在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譬如,在天人相分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支配下,自古以来,西方社会就把自然与人区分并对立起来,自然仅是被人认识、利用、征服的对象。又如,文艺复兴时期所倡导的人文主义思想,在强调“人”与“神”的对立中,肯定了人的价值与尊严。再者,受二元对立思想影响的美国,也早在建国之初就提出了政教分离、三权分立的思想。同时,受西方对立、矛盾哲学思想的影响,西方人探索真理的方式多采取逻辑推理的方式。在强调感官所提供的原材料(感性材料)的同时,他们更注重把理性原则应用于这些原材料之中,使其成为有规则的整体。最为典型的便是美国人的归纳法与欧洲人的演绎法。其都体现了西方人认识过程中的两分法与部分独立的思想。
相比之下,中式认知模式特点在于其思维的整体性与直觉认知方式。在古代中国统一、依存、和谐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认识事物时倾向于从整体入手,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譬如,在写作过程中,中国人习惯从整体布局,再不断细化文章观点。而且,从中英文的书写地址格式上来看,中国人习惯从大到小,而西方人则习惯于从小到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从协议订立的角度来看,中国人主张“”,而西方人却细心的考虑每一个合约细节。此外,受道家等思想的影响,中式认知方式注重直觉、灵感与顿悟。这就是中国人为什么十分相信“摸石头过河”的原因。[1]
2.世界观对中西方价值取向的影响
文化价值观可分为群体主义取向与个人主义取向两种。笔者认为,西方天人相分的哲学思想与其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相关,而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与群体主义取向密不可分。
个人主义取向价值观倾向于把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区分开来,崇尚个人独立,自我实现[3],并强调个人应有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这样的价值取向反映在日常交际上,便是西方人在处理群体与个人关系时,能清楚地区分两者各自的利益取舍,能直言不讳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争取自己在群体中的合法利益;同时竞争与奋斗也是其获取独立与成功的必然手段。而且,不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思想,还是 20世纪美国人作为独特个体的思想都体现了西方人的对立、独立、自主的思想。在日常交际中,他们不依赖别人存在,崇尚隐私权,热爱自由,寻求差异与挑战。
相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下产生的中国群体主义文化可称之为一种统一、和谐的文化。这种文化把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融为一体,强调个人对集体的忠诚、依赖、妥协、义务与责任,突出群体观念、行动的一致性与相互合作。笔者认为,群体主义文化哺育下的交际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群体取向和他人取向。在交际中,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中国人提倡要以社会、国家的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有时甚至可以忽略、牺牲。他人取向表现在:一方面,中国人做事,总是习惯于考虑别人的看法。对彼此“脸面”的顾忌使他们不惜说假话;另一方面,中国群体主义文化中的他人倾向倡导人们“舍己为人”、“为人民服务”。甚至,群体主义文化下赋予的中国人的相互依赖,相互合作到了凭“关系”达成目的的地步。[1]因此,笔者认为,虽然群体主义文化促进了社会和谐,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使人们缺乏独立意识与进取精神,而过分强调“关系”。
3.世界观对交际模式的影响
中西方有着不同的交际模式。与西方天人相分的世界观相联系的低语境文化强调交际中的语码信息的输出,侧重使用语言的力量进行交际。相对来讲,言语的赋义与环境的赋义相互分离。因此,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的西方人,交际中语言外显、明了,处理事情人事相分,解决冲突对事不对人。这点在做生意时就尤为明显。西方人做生意喜欢直入主题,人情与生意相分离,对于条款中不满意的小细节,他们可以争得面红耳赤,而不用过多的考虑他人的面子和群体的利益。
而处于天人合一的高语境文化中的中国,交际时,在关注语码信息的同时,更多地注重孕育于交际中的社会文化环境与交际场景。相对来讲,这种文化模式注重语言赋义与环境赋义的相结合。因此,交际中,中国人更注重“意会”而非“言传”。交际中语言内隐、含蓄,人际关系强调和谐紧密,处理事情时人事相连,关注面子,强调关系。解决冲突表现出情感取向,对事也对人。在中国的谈判桌上,尤为可见这种交际模式。在谈生意前,中国人注重通过宴请与送礼等手段与交际他方建立友好的关系,在谈生意过程中更是回避冲突。可能对中国人来说,保持和谐,建立关系是最为重要的,这正是所谓的“买卖不成人情在”的道理。
4.世界观对教育、医疗实践及建筑风格的影响
西方天人相分的世界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方式。西方学生倾向于无领域依附认知模式,而中国学生侧重于领域依附认知模式。心理学家 Jahoda(1980)认为无领域依附文化的人们要比领域依附文化中的人们具备更强把某些成分从环境中离析出来并在具体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领域依附文化中的人们对社会环境更加敏感,更容易对社会提示产生反应,并屈服于社会压力。[4]在学习中,西方学生喜欢独立学习、思考、解决问题,主张通过竞争赢得荣誉;而中国学生则喜欢在老师的指导下,与他人共同配合完成任务,赢得团体奖赏。同时,中西方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出自内在动机。这种学习方式使他们勇于提出、思考、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向前,进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而中国学生的学习受到了外界的强烈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多半是外在的,譬如是父母的愿望,工作的压力等等。这样的学习模式并不能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及执著追求,也加剧了学生对他人的依赖。
同时,在医疗实践中,中西方也存在着很大差异。西医把人体分为不同的部分,注重对患病之处对症下药。而中医强调人体整体的气血循环畅通,因此主张采取整体联系治疗的方式医治。在建筑上,中国天人合一,相互依存及和谐的思想促使中国人关注风水之说,建筑风格多强调物、景的和谐统一。这点在各处的名胜古迹的选址及建造上便可以得到印证;而西方建筑多以挺拔、独立为特色,体现出竞争的民族性格,如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美国的汉考克大厦等。
四、结 语
通过对中西方世界观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世界观在认知方式、价值取向、交际模式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西方天人相分的思想产生的独特的二元思维模式、逻辑推理认知方式、个体主义文化取向及交际模式和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下产生的整体直觉思维模式、群体主义文化取向及交际模式都有其深刻的根源。正如陈国明指出的那样:“作为人类信仰系统的核心,世界观提供了一个了解人们在同一文化内认知,言谈,与思想的架构”[5],了解中西方迥异的世界观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中西方人的文化及交流方式,消除民族中心主义与交流中产生的误解,从而促进中西方间跨文化交际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79、99、62
[2]姜伟 .老子论坛[ EB/OL]. bbs.laozi.net/redirect.php?tid =6066&goto=lastpost
[3]Samovar, L. A. Porter, R. E. & Stefani, L. 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68
关键词: 文化差异 中西方电影名 翻译
英文电影名翻译属于一种文化交流活动,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文化的差异对中西方电影名翻译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从中英思维差异、审美差异、文化内涵联想,宗教文化等多个层面分析文化差异对中西方电影名翻译的影响。
1.英汉思维差异方面的影响
英汉思维方式及思维形象有很大的差异性,主要是因为地理生存环境与生产生活方式及人自身的生理状况有很大的差异。汉语语言倾向于人文文化,尤其强调综合和概括思维的方式;在语言文化方面常常表现为暗示、慎言等。英语语言文化则偏重科学文化,讲求细微、曲折和周到。这些思维差异表现在电影名翻译方面就是汉语言中较多地使用概括性词汇,例如《天下无贼》、《保持通话》等。而英语电影题目中往往追求精简和新颖,经常以影片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地名命名等,例如pearl harbor、speed等。
2.审美价值的差异的影响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两地区的观众存在一定的审美差异。中国传统文化以无为本,认为一切美感都是与生活相联系,美学的概念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人们在生活中就能提炼美感。西方国家是以有为本的,认为审美是要在生活之上,与社会生活具有明确的界限。翻译工作者首先要正确把握源语语言文化内容,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考虑目的语观众的审美需求,在目的语语言文化中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传递目的语的电影艺术受众,给他们带来美的感受。在文字排列方面,汉语在审美上讲求修饰和神韵,讲求文字搭配。Death before honor《铁血军魂》这些片名中使用了中国人熟悉的文化征象,军魂一词深蕴了中国浓郁的文化氛围及译者的文化情感,这样的影片名更能被中国观众接受。
3.文化内涵联想方面的影响
同一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联想。同一事物在汉语中看来是美好的事物,而在英语中可能有相反的看法。译者在翻译电影片名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一方面的影响。例如:《卧虎藏龙》,如果在英语中被翻译成grouching tiger或hidden Dragon,西方国家的观众就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或者完全不理解影片的真正内容。因为汉语中的“龙”和英语中“Dragon”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内涵和联想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不仅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而且是权力、尊严的象征。然而在西方,龙并没有这么重要的地位。西方把龙视作一种邪恶可怕的怪兽,是血腥和暴力的化身,所以用“Hidden Dragon”译“藏龙”实在不妥。用“Roaring Lion”译就比较好,因为英文中的雄狮是力量、权力、威严的象征。
4.宗教文化方面的影响
宗教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人大多有,宗教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他们的语言交际和思维方式,而中国却有很多人对宗教不甚了解。最典型的实例就是美国著名影片seven。该影片反映的是一种西方宗教文化,与宗教背景密切相关。对于中国人来讲“seven”不过是一个普通数字而已,很难联系到西方人们头脑中的宗教文化意象。在西方,“seven”从宗教意义上理解就是一种宿命的暗示。汉语影片译为《七宗罪》,充分考虑了宗教寓意,更容易让中国观众了解影片的内容,被中国观众接受。
5.考虑典故、习语对应的影响
电影片名的语言表达通常都是简短、精炼的。虽然只有几个词语,但是内容都是高度概括的。典故习语中大都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信息,这就需要在翻译的同时考虑到两种语言的对等。例如:深受中国人喜爱的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了顺应西方受众的文化需要,翻译成“The Butterfly Lovers”自然比直接音译要好。但是,别具一格的译名“New Romeo and Juliet”更能引起西方人思想上的共鸣,更能让观众对影片主题一目了然,进而激发观众观看的欲望。
6.结语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电影片名的翻译需要译者在忠实原片内容和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造。译者还必须充分了解源语与目的语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各个方面的差异性,特别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充分考虑思维方式、审美心理、宗教文化及典故、习语等方面的文化对应,灵活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实现两种语言文化信息的完美转换。
参考文献:
[1]华先发.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婚姻;差异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8-0221-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跨文化交际的活动中,因此,关于文化差异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文化差异研究的目的是增强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适应,从而更好的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本文对中西方在婚姻文化中存在的一些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作了简单的说明和比较。
1 结婚目的的差异
中西方在婚姻文化中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婚姻目的的差异。
1.1 中国人的婚姻目的
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是为了家庭而不是爱情。《礼记昏义》说:“合两性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孔子说:“大昏,万世之嗣也。”有夫妇而后有子嗣,由合法婚姻所生之长子才是嫡子,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社会,传宗接代关系到家族的延续,“继后世”自然成为娶妻的首要目的。
1.2 西方人的婚姻目的
西方人的婚姻目的恰恰是因为爱情而不是家庭。在西方人的观念中,结婚是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两个个体的结合。追求真爱是绝大多数西方人最重要的婚姻目的。所以,我们总是说西方人的婚姻是个人权利的象征,而中国人的婚姻更像是对家庭的一种义务。
2 择偶标准的差异
由于婚姻目的的不同导致在择偶的标准上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2.1 中国人的择偶标准
从中国传统的择偶标准来看,最要紧的是门当户对,也就是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虽然这一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慢慢发生变化,但是,当今社会男女青年的择偶标准仍然受到这一原则的影响,两个家庭如果有相近的生活习惯,对现实事物的看法相近,生活中才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才会有共同的快乐,才会保持更长久的彼此欣赏,也才会让婚姻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2.2 西方人的择偶标准
西方人的择偶标准与中国人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人的择偶标准,最主要是两个人的互相契合,其余的条件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则可以不在考虑之列。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新闻报道中出现欧洲王室的王子娶了一位平民做王妃的现象。
3 婚姻礼仪的差异
(1)自古以来,婚礼嫁娶在我国都被认为是人生中最大的礼仪,我国传统的婚姻礼仪一直遵循着周代确立的“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种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仪式和礼节。
(2)西方的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整个婚礼从开始到结束都充满了浪漫气息。首先,随着婚礼进行曲的节奏,新娘挽着父亲的手走到新郎面前,由她的父亲将她亲手交到新郎手中,牧师会要求新郎新娘对对方作出一辈子的承诺,这也是整个婚礼的,然后他们会在牧师和众人的祝福下,交换结婚戒指并亲吻对方。而新娘手中的花球也不是一般的装饰用品,在婚礼结束时,新娘就会抛给到场的女宾客,如果谁接到花球,谁就是下一个结婚的人,这就使整个婚礼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4 中西婚姻文化差异的原因
4.1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国的地理环境是封闭的大陆型环境,这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也造就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注重对大自然的顶礼膜拜以及对自然规律的严格遵守和顺从。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中,工商业和航海业比较发达,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4.2 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所以中国人比较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也比较外向。
4.3 文化传承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国的文化并没有消失在朝代的变化中,而是逐渐发展成熟,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传统文化。民族的融合与发展,不仅将促进各民族的友好交往,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所以说中国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生命力。
西方则有所不同。西方国家的历史,历朝历代每一更替都伴随着外国的入侵,从而使古老文化和新文化相互斗争。因此,我们可以说,西方文化没有主体性而是具有多样性。
4.4
虽然在中国存在着多种宗教形式,如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等,但我们仍然要说中国是一个没有的国家。大多数人信仰宗教只是因为现实的需要,他们需要用宗教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而不去努力在现实世界中做出改变。中国的注重的是顺从。由于这个原因,中国人缺乏反抗和奋斗精神。
然而在西方国家,所有的西方人都几乎是有的。宗教对西方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具有浓厚的宗教氛围的西方文化里,崇尚人人平等,重视斗争和反抗压迫,着重强调信仰,希望,爱和信任。
5 结 论
总而言之,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婚姻,作为人类生活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婚姻的诸多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在结婚的目的,选择配偶的标准,以及婚姻礼仪方面存在着分歧。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是由于每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不同造成的,这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虽然中国和西方国家在婚姻文化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不同地区、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社会习俗所带来的差异。了解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融。
参考文献:
[1]Jia Yu Xin.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9.
[2]Karl Jaspers.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M].Zurich:Article Gomez Press,2009.
[3]Linell Davis.Doing Cultur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段淑平.中英婚俗文化及差异[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差异
1前言
全球化促进了“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跨文化交际”一词最早在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霍尔的《无声的语言》中出现,指文化背景各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不同的民族因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和地域环境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体现在思维方式、交流方式、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天然的屏障与阻碍。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文化特征是国际间“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内容,结合当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误解和冲突,接下来笔者将从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两个方面出发多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做一详细分析,并探寻有效解决文化交际冲突的方法途径。
2中西方思想观念上的差异
2.1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在对待事物的理解和看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内在的表现在中西方思想观念的差异。我们中国的思维方式在注重直接感受的基础上实现从一般到具体的认识过程,而西方的思维方式恰恰相反,西方的认识过程是从具体到一般的过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还体现在认识的模式上,中国素来重视“天人合一”,即人的发展与自然和谐统一,整体性思维中国认识世界的基础;西方在自然科学的指导下,建立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的关系,保护个人的利益和自由、独立发展等西方观念体现出了西方的个体性思维。
2.2价值观念的差异
有学者提出“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是价值观念,要想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真正发展,必须正确认识中西方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在家庭观念上,中国传统的家庭有浓厚的家族观念和血脉观念,家庭内部长幼有序、辈分有别。但是在西方的家庭中,儿女18岁后就离开父母,对父母也不承担赡养的职责。在对待个人隐私上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注重团结和坦诚,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而西方人比较注重个人隐私的问题,贸然问一名西方女子的年龄,会引起西方女子的极大反感。
2.3法律观念的差异
法律是在文化土壤中盛开的鲜花,不同的文化催生了不同的法律精神,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体现在法律观念的差异上。中国注重“以和为贵”和“家和万事兴”,打官司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是有伤和气和不光彩的事情,制定法律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传统的纲常伦理,由于缺乏明确的公共意识,法律的执行也要依靠道德的规范。西方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比较浓厚,法制精神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西方法制化国家里有一个著名的例子,一所大型商场因建筑不恰当形成旋风致使老人摔倒,商场被告上法庭,老人获取了高额赔偿金。
3中西方日常生活中的差异
3.1风俗习惯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十分重视中西方文化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尴尬和误会。“狗”在中国的语言环境下多用于贬义,影射坏人、笨蛋或背叛的人,如“狗东西”、“狗屁不通”和“走狗”。但是西方的语言环境下,从“a luck dog”中即可看出与中国的“狗”意象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再如中西方在数字使用习俗的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喜欢偶数,例如“好事成双”“十全十美”等都寄予了中国人的美好愿望,而在西方国家了人们偏爱奇数,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数字。
3.2交往习惯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加深了国际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强调了把握中西方交往习惯的差异的重要性。首先在称呼上,中国重视“长幼有别”,所以不能直呼长辈的姓名,而在西方亲属之间直呼姓名是亲切和礼貌的表示。其次在见面问候时,中国人为了表达自己的关心之意,常常说“你去哪里?”或“你吃饭了吗?”,而面对西方人“你去哪里?”明显冒犯了他人的隐私,“你吃饭了吗?”西方人会误解为你要请他吃饭。最后再告别用语上,中国人注重表达自己的关心和感激,例如在告别时说“多谢您的指点,学生我受益匪浅!”,而西方在告别时多说“Happy talking to you !”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欣赏之意和交往过程的评价。
3.3教育方式的差异
教育方式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中国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目的着眼于未来找到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这一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片面注重学生的成绩高低,忽视了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此外,中国孩子缺少必要的社会教育,造成社会使用能力比较低。目前,中国教育不断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西方的教育重视孩子多元化的发展,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具有自由民主精神和探索精神的人才,在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上与中国的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3饮食文化的差异
“民以食为天”,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具有悠久的饮食文化,对食物强调“色、香、味、意、形”俱全。中国人习惯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中国人的饮食工具“筷子”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形象代表。西方人在饮食上追求简单和营养,十分重视进餐礼仪。西方人出于卫生的考虑,在进餐是实行分餐制,以“刀、叉、匙”为饮食工具。
4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下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途径
4.1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深中西方之间的沟通了解
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深中西方之间沟通和了解,是在差异下实现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文化没有贵贱之分,跨文化交际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世界人民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共同发展,在文化交流中,我们中西方要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尊重对方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最终实现世界文化的多元化。
4.2在坚持入乡随俗的原则上提升和完善自我
“入乡随俗”是跨文化交际过程避免出现误会和尴尬的有效方法,实现“入乡随俗”的前提是了解西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即通过交流和学习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有效的语言交流要考虑特定的语境和交流环境,如见到中国朋友仍旧以“你吃饭了吗?”的形式打招呼,见到西方人则说:“How are you !”此外,跨文化交际者要汲取世界文化营养,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交知识和社交技能,扫除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阻隔和文化障碍。
5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交往习惯、饮食文化等方面,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强沟通交流和完善自身文化素养是扫除文化差异障碍的有效途径。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西方的文化不断交流和碰撞,跨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和共融,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最终也将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消失。
参考文献:
[1]董芳.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J].理论观察,2012(4)
[2]邵彤.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黄耘.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南方论坛,2010(3)
[4]陈星伊.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