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文化产业发展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2-07 14:50:47

序论:在您撰写文化产业发展的概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文化产业发展的概念

第1篇

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文化产业 管理体制 投资渠道

文化产业已发展成为21世纪的一种崭新的产业形态,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的研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有重要价值。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

对于文化产业的概念,国际国内理论界尚没有统一的界定。本文认为,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文化产业分成三类:一是核心层,包括新闻、出版、广电和文化艺术等,主要是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管理范围;二是层,包括网络、娱乐、旅游、广告、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三是相关服务层,包括提供文化用品、文化设备生产和销售业务的行业,主要指负载文化内容的硬件产品制作业和服务业。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较快,在国民经济运行的贡献中已占据了一定的份额。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132万人,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2006年文化产业所创造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为2.45% , 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3.41% ,拉动GDP增长0.36个百分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48% ,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0%。

在我国文化产业中,传统的文化行业占主导地位,新兴的文化行业快速发展,相关的文化服务层已占有近半壁江山。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如新闻、出版发行和版权、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等为主构成的核心层创造增加值为2038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42%;新兴文化产业,如: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其他文化服务构成的层实现增加值为874亿元, 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8%。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等构成的相关服务层创造增加值为1920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40 % ,其发展规模在整个文化产业发展中占据了近一半。

三、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要因素

1.管理体制僵化。首先,行政机构交叉重叠,多头管理,职责不清。其次,政企不分,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管理已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文化产业,削弱了行政部门行政管理与宏观管理的职能。最后,文化企事业单位产权制度不明确,缺乏独立的民事法人资格,导致各文化单位运行机制的低效率,缺乏竞争机制、利益激励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

2.产业政策有待完善。首先,文化产业立法涵盖面不够,很多领域缺少法律、法规的约束。其次, 缺少高层次立法,如新闻法、出版法、电影法。最后,文化立法落后于形势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文化立法却难以跟上形势发展要求。

3.投融资机制缺乏活力。长期以来,文化部门投资渠道单一,主要来自于政府财政,许多重大的文化基础设施由于缺乏资金,导致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水平不高。另外,文化市场风险成本高, 投融资机制不健全使得国内风险投资难以介入,限制国内文化市场的快速发展。

四、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1.创新文化产业体制。首先,改革文化管理机构。要加大政府机构改革力度,建立精简、高效、廉洁、权威的大文化政府管理体制。其次,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政府职能应从“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最后,改革产权体制,实现政企分开。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产权归属关系明确。

2.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体系。首先,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一是要尽快制定相应的文化资源占有使用政策和财政税收金融政策。二是要逐步制定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在内的主导政策。其次,加快文化立法。要通过法律来规范文化市场,重建文化市场秩序,加强文化管理,保证文化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最后建立政府管理文化市场诚信的规定。

3.改善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机制。首先,加大政府投资特别是对非盈利性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其次,通过引入风险投资资金、外资以及民间资金等方式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最后,通过设立文化发展基金,发行文化彩票,募集社会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尚伟:《文化产业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第2篇

(一)基础理论研究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文化工业”理论中指出,文化产业的最终产品就是迎合大众消费需要的各类产品,也就是大众文化(非同今天所指“大众文化”)。按照机械化流程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同其他普通商品一样进行流通和消费,同一性代替了异质性,产业化的文化成为了不可感知的同质文化。在被同质化过程中,作为文化商品的文化多样性和内涵丰富性荡然无存,同一性降低了思想深度,泯灭了艺术个性,限制了文化的自由和批判精神,由此沦为国家进行思想控制的工具。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哀叹这同一逻辑,坚持对“文化工业”进行猛烈的价值批判,试图唤回传统时代文化艺术的精英文化,而非当代遍存各个领域的大众文化。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斯科特?拉什看来,20世纪中期,在上层建筑的统治领域,文化以强调符号表征和意识形态(representation)的形式较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文化产品较少见于日常生活,更多的是经济商品。这种情形从1945年一直持续到1975年。然而到了2005年,以信息、旅游、体育和建筑等为代表形式的文化产品随处可见。拉什认为“文化产品不再是稀有物品,而是横行天下。文化无处不在,它仿佛从上层建筑中渗透出来,又渗入并掌控了经济基础,开始对经济运行和日常生活体验两者进行统治”。同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本雅明在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认为,复制技术使“艺术品从少数人垄断和欣赏中解放出来,为多数人所共享,给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不同于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批判态度,而是给出了理性判断。法兰克福学派作为开创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先锋,其开辟作用是“难以绕过的理论高峰”。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原始的资本积累是文化工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大多数文化产品生产者都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行为目标,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因而,一味迎合消费者需要就成了文化工业不加改造无需创意的流水线生产。这样,缺乏自由创造的文化产品就在现代机器化批量生产的流水线上就被格式化为同一性商品。1963年,晚年的阿多诺在《文化产业的再思考》一文中总结道:“我们用‘文化产业’代替了‘大众文化’……文化产业是把人们熟悉的传统文化融入了新特质,为大众消费而量身定做的文化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的性质并且很大程度上是按照原定计划而制造的。”与阿多诺对文化工业理论的批判立场不同,本雅明则对文化产业和文化工业持乐观态度,承认大众文化的积极价值和历史意义,认为艺术品的复制可以把艺术从宗教仪式的古老传统中解放出来。由此引起了后来法兰克福学派内部及二战后其他学派围绕大众文化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的论争,经过长期的嬗变和演进,文化产业的内容日益丰富,理论研究也日渐成熟。文化产业概念和文化产业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恰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文化产业认知的不同见解。继法兰克福学派之后,西方文化产业理论出现了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条研究路线。肇始于英国伯明翰学派的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认为,文化产品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即影视、音像、动漫、出版等作为其主要研究对象,侧重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理论思考。该学派以辩证眼光看待文化产业,对发展文化产业持肯定态度,给予文化产业更多的理性思考,对文化产业内涵进行了重新定位,对文化的本质做出了新的诠释,肯定了文化产业在推动工业化进程、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文化产业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通过对文化产业的符号生产机制和原则的系统研究,雷蒙德?威廉姆斯在他的《文化与社会》中鲜明指出,不能只关注和理解部分文化,要积极拓展文化定义,将完整的文化生产纳入研究的视野。斯图亚特•霍尔认为大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并非一个既定意义上的简单接受过程,同时还应当包括对于文化产品消费所具有的意义选择和复杂重构的过程。这一结论标志着传统的文化批判理论已经不应该继续成为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

(二)应用理论研究

基于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的前期研究,文化产业应用理论侧重研究文化产业在现实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发展动力、发展优势和劣势、制约因素、发展战略等较为具体的内容。20世纪末,随着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和相关知识体系的丰富完善,增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研究,其研究内容涵盖了概念界定、行业划分、运行机制、产业政策、品牌战略、文化园区、产业价值链和发展战略等多个方面。主张把文化产业推向市场,不但要按照文化艺术规律进行创造,还要按照一般商品的生产模式进行生产。英国著名的媒体理论家尼古拉斯•加纳姆(Gan-hamNicholas,1983)从经济学角度对文化产业作了深入研究并对其进行了深刻阐释。他认为文化产业采用了特有的生产方式进行符号化的生产和传播,这些符号化的表现形式就是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产业是指那些“使用工业化大企业的组织和生产模式,生产和传播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社会化机构。如报刊、音像制品出版部门和商业性体育机构等”。“价值链分析法”最早由查尔斯•兰蒂(CharlesLandry)在20世纪末引入文化产业研究领域中,强调指出由创意形成、文化产品生产、文化产品流通、文化产品传播和消费者接受这五个基本环节构成了产业价值的整个链条,其开创价值不言而喻。20世纪中期,阿芒德•马特拉特和赫伯特•席勒一致认为,要打破观念,大胆将传统文化融入全球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进而实现创新发展。1968年德国作家恩泽斯伯格(Enzensberger)在其出版的《意识工业》一书中认为文化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形式。随后,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也提出了“信息工业”这一概念。随着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内容产业、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业为代表的与文化产业相关联的新兴产业相继出现,大大拓展了文化产业的研究领域,进一步丰富了文化产业的门类,逐步加深了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并进入到理性的发展轨道上,克服了非是即否的极端思想认识,人们对大众文化的认识和判断从激烈批判到辩证看待,从拒绝排斥到宽容接纳,从大众文化的单一概念到文化产业的丰富内涵,都直接导致了在后现代社会文化视域下,不能孤立地把文化产业与经济、社会等其他领域隔开,要联系起来分析其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尤其注重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带来的根本性变化,要深入分析经济社会进步对文化产业的可喜转变,这种转变进一步拓展并繁荣了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当文化被视为整个社会经济政策的一部分时,被阿多诺赋予否定性色彩的文化产业开始获得了新的积极的含义”。纵观国外研究成果,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侧重从文化产业运营的角度深入研究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并由此带动产生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从研究对象看,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产业概念和权威的界定。世界文化产业的全球发展不平衡源于世界各国不同的发展目标,因研究视角的差异而导致对文化产业概念、分类、内涵等诸多方面存在极大不同。从研究取向看,突破了政府对民间私营企业和公共公益事业采取不同政策的限制,开始重视发展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文化,把提高人们精神文化水平、满足群众文化消费需求、提高文化影响力作为今后文化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从研究领域看,随着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数字新媒体技术为传统文化产业注入了活力,一方面使得传统文化产业必须改造升级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催生了许多不同于传统形式的新兴文化业态,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涵盖影视、美术、音乐、舞蹈等传统行业和旅游、建筑、体育等新兴业态的“大文化产业”,门类更为齐全,内容更为丰富,日益呈现出高知识高文化的新技术特征。从研究方法来看,研究方法较为单一,注重文化产业的一般共性和概念总结,没有充分扩展到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缺乏经典案例分析,对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差异和经验得失的总结分析研究较少。

二、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

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是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十多年来,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都将文化产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重点,着力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步虽晚,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较低,但文化市场广阔,文化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在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推动下和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引导下,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逐渐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文化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这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也为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带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

(一)文化产业理论体系形成初期

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对文化产业概念和基础理论的理解,多停留在借鉴和转述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缺乏原创性和针对性,对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也有多种看法。为了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以理论研究带动实践应用,加快文化产业全面发展,1998年文化部增设文化产业司,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合作设立了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2006年,又分别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南大学等六所高校合作共建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旨在通过广泛调研和组织,进行文化产业基础理论和重大课题研究,一方面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为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智力支持,进一步拓宽理论研究视野,从学术研究和产业实践等方面加强了与国内外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团体和文化产业实体的联系与合作。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文化领域研究成果获得突破性进展,文化产业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发展文化产业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学术界通过理论研究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了有益的决策咨询,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研究日渐呈现出开放性、综合性、应用性和战略性的特点。总体上看,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工作者立足于中国实际,在尝试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基本理论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能够客观分析当前国内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和产业实践的发展现状,体现出研究者从实际出发做出的理性判断。但是,由于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起步比较晚,在理论突破和理论创新方面严重落后于实践的发展,在认识上也有一些模糊不清之处,理论应用于实践往往捉襟见肘,前瞻性研究较少。具体来说,对于文化产业及相关概念的研究,我国学界引用最多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此外,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对创意产业概念的表述以及韩国关于内容产业、美国和日本关于版权产业的提法等,都对我国形成文化产业概念和基础理论产生了较大影响。我国文化产业的定义最早被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在文化产业性质的阐释上有两种代表观点,一种将重心放在产业上,侧重其经济属性,另一种是侧重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在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下显得至关重要。既有产业属性,又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文化产业,因其自身具备的战略资源以及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力量而具有高度的战略价值,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一直是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战略研究关涉文化产业发展宏观全局的重大问题。政策战略、市场战略、人才战略和产品战略等根本性问题都构成了战略研究的中心内容。因此,文化产业战略研究成为我国在社会关键转型期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新兴战略产业的重要选择。胡惠林指出文化发展战略确定应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在这样的战略前提下发展文化产业,才能确保国家文化的安全,他对综述研究方法上的研究以及在全面分析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等方面的一系列思考,都为中国文化产业理论和应用研究探索出了新的范式。其他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祁述裕主编的《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从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和对比研究,全面总结了我国同外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差异和提高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发展战略。由文化部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编著的系列论文集《中国文化产业评论》则站在时代前沿集中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我国学术界专家学者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文化产业偏向“应用型”研究

第3篇

关键词 十六大以来;文化产业;学术研究;探索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434(2013)01-0185-06

2002年,党的十六大对我国文化政策进行了历史性的调整,作出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伟大战略决策,明确了文化产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从此,我国文化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实践征程,相应的,国内也掀起了学习、研究文化产业理论的。十年来,从文化产业概念和分类到文化产业发展支撑要素。从文化体制改革到文化产业政策,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到文化产业竞争力,从文化产业国际比较研究到文化产业案例解析,从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学者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文化产业概念和分类研究

(一)文化产业概念研究

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概念的界定和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事物运动的结果。科学界定文化产业概念内涵和外延是进行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基础。十六大以来,国内学者结合国际上文化产业的通用定义。并根据我国特殊的政治和经济国情对文化产业进行定义,既包含了文化产业的普遍属性,又兼顾了我国文化产业的特殊性。目前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一种侧重于从“理论-意识形态”的角度界定文化产业。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文化产业首先是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如胡惠林认为文化产业是一个以精神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系统。孙安民认为“文化产业是指生产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以满足社会精神文化需要的行业门类的总称。”另一种侧重于从“操作-应用”的角度界定文化产业,他们认为文化产业首先是产业,属于经济学范畴,如李江帆根据第三产业经济学原理,将文化产业定义为:“国民经济中生产具有文化特性的服务产品和实物产品的单位的集合体”:江奔东也认为文化产业是一个与文化相关的经济概念,属于第三产业,“文化产业是指生产提供文化商品或服务的企业集合”。另外,还有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文化产业概念进行界定。如,从文化产业的存在及其过程来认识,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和文化娱乐服务与消费为主体对象的产业门类”;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手段上加以界定,文化产业是“商业文化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的大众文化娱乐体系”:从文化产业的运营方式上看,文化产业是指“通过产业化和商业化方式所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供应和传播”。

随着学者们文化产业概念研究的推广和普及,文化的商业属性逐渐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和接受。人们开始认识到文化不仅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还具有重要的经济属性。这不仅开启了全社会的文化产业意识,而且为我国文化产业腾飞做了最重要的理论准备。

(二)基于概念的文化产业分类研究

研究一种经济活动始终离不开对它进行统计和分析。文化产业作为备受关注的经济现象,对其类别的界定将直接影响到分析口径的统一,研究范围的划定甚至最终的研究成果。

十年来,学界率先开展了对我国文化产业分类的研究,不断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法。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有的学者从纵向层面对我国文化产业进行分类。花建根据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将其分为生产、销售和服务三大类,具体包括文化制造业、文化销售业和文化服务业。有的学者从横向层面对我国文化产业进行分类。2002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根据文化在产品或服务中的属性或关联度把文化产业分成三类:一是主体或核心行业,二是前沿文化产业,三是拓展的文化产业。还有的学者采用行业性分类模式,根据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把文化产业划分为13类。从学者们的分类研究可以看出,虽然采用不同的标准,文化产业门类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无论采用何种分类方式,学者们都坚持文化产业分类的核心标准是文化。而且在主要文化产业门类上持基本相同观点。

为了健全统计口径,规范文化市场,国家统计局2004年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和相关产业的活动分为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活动、文化设备生产和销售活动、相关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六个方面。这种划分既充分考虑了中国的现实情况,也有意识地向国际标准靠拢,对于了解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帮助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和措施,科学指导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产业政策研究

十六大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和法规,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界对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为我国制定和实施文化产业政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这些研究既包括文化产业政策基础理论研究,也包含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一)文化产业政策基础理论研究

首先,学者们对文化产业政策内涵进行了研究。目前代表性的观点有:(1)文化政策说。认为文化产业政策是文化政策的一部分。胡惠林认为,文化产业政策是政府根据文化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以及一定时期内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变动趋势,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规划、引导和干预文化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文化主张体系。(2)经济政策说。认为文化产业政策是经济政策的一部分。顾江认为,文化产业政策是国家为指导和调节文化产业活动和经济利益所制定的规则和措施,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国家间接管理文化产业,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3)政策系统说。认为文化产业政策是一整套规范的政策系统。徐浩然、雷琛烨认为,文化产业政策是国家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相关领域实行的意识形态和行政管理上的一整套规范,这种规范具有制度性和原则性,由此来指导和调节文化、艺术事业活动和经济利益。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虽然目前学者们对文化产业政策内涵认识不同,但都认可文化产业政策在指导、调节和规范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强调制定和实施文化产业政策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

其次,学者们对文化产业政策制定原则进行了探讨。由于文化产业本身的特殊性。学者们一致认为在制定文化产业政策时既要遵循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考虑到文化产业的特殊情况,既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又要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如钱正武、杨吉华认为,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既要遵循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考虑到文化产业自身的特殊情况;既要立足于本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又要符合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周斌认为文化产业政策制定要遵循以下原则:坚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处理好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的关系;遵循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原则;与WTO中文化产业的政策相协调;文化产业必须纳入国家宏观调控的范围;实施发展文化产业的人才工程;引导高新技术进入文化领域:健全和规范文化中介组织。欧阳坚认为,在文化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把握公共政策和产业政策的一般原则,包括信息完备原则、科学预测原则、便捷可行原则、动态可调原则、成本最小化原则、兼听优选原则和相互协调原则;又要针对文化产业的特殊性,遵循一些特殊原则:体现正确导向的原则,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民族优秀文化保护的原则,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原则,扩大本国文化影响力的原则。

(二)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文化产业政策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指导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实践,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一些学者认为,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主要为:第一,将文化产业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之中,并逐步使之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以分类指导为原则,尽快启动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第三,正确认识文化的双重属性,出台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第四,制定文化产业主体培育政策。制定鼓励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具体政策;第五,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第六,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程,将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第七,出台鼓励文化产业与工业化、信息化协调发展的政策;第九,文化市场培育和规范政策。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就文化产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探索研究。解学芳指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关联性偏差,即历时态文化产业政策存在非连续性,共时态文化产业政策出现离合现象,文化产业上位政策与下位政策不一致。因此,要矫正文化产业政策的非关联性,就要在遵循整体性原则和文化产业内在规律性的前提下,确保历时态文化产业政策的连续性和共时态文化产业政策的融合以及上位政策与下位政策的动态一致。杨吉华将我国文化产业政策问题概括为“缺、弱、变、散、乱、粗”。所谓“缺”就是政策的缺失;所谓“弱”,就是政策对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政策措施偏软;所谓“变”,就是政策多变,缺乏必要的稳定性;所谓“散”,就是政策重点不突出,政策针对性不强;所谓“乱”,就是政策不统一,缺乏必要的协调性;所谓“粗”,就是政策过于粗线条,可操作性不强。要完善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就要全面把握文化产业的性质、地位,正确理解产业政策的作用和特征,不断深化对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我国的文化产业决策体制,实现政策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三、文化体制改革研究

十六大以来,从先行试点到全面铺开,文化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路,开创了文化建设新局面。十年间,国内学者不断梳理和总结改革的经验和模式,分析和指出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改革进程提供规避的借鉴和参照的路径。

(一)文化体制改革难点研究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认清问题。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高度集权的文化管理体制存在种种弊端,这些弊端不仅成为长期以来阻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桎梏,也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难点。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来看,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认识问题。欧阳坚认为,目前,思想认识问题仍然是制约改革进一步深入的主要障碍。一些地区和单位对文化建设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文化发展提供的新动力新条件认识不足,崇“事”恐“企”思想严重,缺乏市场意识和群众观念,把单位性质视为评价其地位、水平的唯一标准,将转企改制简单片面地理解为甩包袱、推责任,因此,在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这一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上犹豫不决、裹足不前。(2)文化制度问题。唐坤从宏观制度视阈进行分析,指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难题和困境,根本在于刚性制度的障碍。他认为,我国文化制度的制定、实体、执行、评估和反馈都存在问题。首先,我国各方面改革制度的制定过程大多采取条块分割,以部门为单位,具有一定的单一性和封闭性,公众和专家的参与程度都非常有限,造成公共性的缺位;其次,这种公共性的缺位,直接导致了制度实体本身公正和公平的缺位,使得制度实体的质量难以提高,其科学性和普适性以及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都难以得到保证;第三,在制度的执行上,也会产生扭曲,导致制度的变形,常常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第四,制度的评估和反馈更是缺位。(3)改革环境的变化。霍步刚等认为在深化和拓展阶段,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着与改革初始阶段不一样的改革环境,即政府公共服务部门的本位利益成为深化改革的阻力,部门行业壁垒导致资源整合障碍,不同文化行业之间差异加速扩大的趋势导致复杂的改革局面,社会配套环境成长慢制约文化体制改革进程。还有的学者从整个文化体制改革内容分析,认为目前文化体制改革主要面临五大难点,即传媒体制改革如何正确处理公共性与产业化的关系,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如何转企,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如何破解“三大难题”,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监督体制如何构建,文化市场如何破解“条块分割”的难题。

(二)文化体制改革思路和对策研究

柳斌杰提出文化体制改革要打造“航母”,淘汰“小舢板”。柳斌杰指出,“打造航空母舰就要坚决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传统体制,以市场为依托,以资本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龙头重新布局”。欧阳坚总结了2003年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以后,提出了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思路一是遵循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二是着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三是大力塑造新型文化市场竞争主体,四是积极推进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方式阳新,五是完善文化体制改革的保障体系。胡惠林认为,文化体制改革是一场有别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新的国家制度改革。面对艰巨复杂的文化体制改革,我们必须:寻求理论创新,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合法性依据和政策选择的合理性基础;转变党管意识形态的执政方式,创造新的文明架构;调整配置文化资源的传统机制,改革文化生产关系,解放文化生产力;落实公民文化权利,提高党的文化执政能力。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领域,齐勇锋根据目前我国文化市场微观主体普遍存在的“二元结构”问题,借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提出“以股份制为主要财产组织形式的混合经济应该成为国有文化企业改革的方向”。高书生认为,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不能立足于搞活所有的经营性文化单位,而应当着眼于盘活全局,即依照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规划,谋划和确定文化市场主体的战略布局,以此为依据,再选择具备条件的经营性文化单位加以指导和培育。陈庚在考察了国外艺术表演团体在制度建设、组织建构、人员管理、资金渠道、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经验以后,针对我国艺术表演院团改革与发展的现实困境,认为“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配套制度、培育演出市场、进行区域规划和布局、加快院团内部体制机制建设,是顺利完成当前艺术表演团体改革转型的基本路径”。

四、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十六大以来,以中国文化产业应对加入世贸组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战略对策”研究为逻辑起点,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从文化产业战略要素的研究,到不同门类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再到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专题研究,学者们积极建构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战略体系。

(一)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宏观研究

文化产业是一种战略资源,具有高度的战略价值。文化产业兼具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属性以及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力量,使得它在世纪之交迅速成为现代国家重新安排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建构新的产业布局的重要选择。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制定原则方面,胡惠林提出:“文化发展战略确定应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只有选择了这样的战略前提,中国文化产业的安全才是有保障的。”而熊澄宇则认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核心是“人的综合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是人的综合发展,就是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理解和设计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可能更为清晰、更为直接”。张晓明在分析“入世”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在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时应以实现可持续的、跨越式的发展为基本指导方针,基本目标是要形成“后发优势”,基本手段是要“反其道而行之”,并遵循这样的原则,即以文化艺术的原创带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以文化产业带动信息产业,以产业政策引导企业整合,以制度创新应对制度竞争。

(二)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专题研究

国内学者不仅从宏观上对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进行研究,还从不同维度对其进行融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和提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新的战略主张,在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践提供战略对策的同时,也推进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论的研究。

1 品牌带动战略

文化品牌,是文化产品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重凝聚,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打造文化品牌,以品牌战略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聂瑞平认为,要对中国的现有文化资源尤其是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盘点和梳理,对各个文化艺术门类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把握,依此确定各自的主打品牌,并不断壮大自身实力,以此作为突破口,来带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全面推进。梁明洪认为,中国文化产业要真正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并把“中国形象”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打造一批强势的文化产业品牌是关键。他认为要打造中国文化产业强势品牌就应该:一是进行战略品牌分析,二是建立强有力的文化产业品牌识别系统,三是进行鲜明而正确的品牌定位,四是进行文化产业品牌符号的延伸管理。

2 科技创新战略

现代科学技术已融入文化生产和服务领域,引发了文化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深刻变革,高新技术的应用成为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十六大以来,随着文化产业在我国发展的深入,科学技术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李长春在《文化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文中论述文化与科技的关系时,提出要“正确认识文化与科技的关系,把运用高新技术作为推动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并提出了利用科技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吴忠泽认为,我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强大基础之上,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现代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此,他建议我们应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现代文化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支撑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培养一批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3 文化产业集群战略

产业集群作为当前最具活力的一种产业发展模式,已经成为许多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极,成为一种全球现象。十年来,国内学者通过借用集群理论的架构或理念,探索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有效地指导了文化产业集聚园区和专业基地建设,促进了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效应的形成,提高了文化产业发展效率。詹成大认为,未来文化产业的竞争,必将是区域对区域、集群对集群的竞争。在未来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中,如何依托一定的实体文化产业集群(园区),在实体基础上打造无界域国际化的虚拟文化产业集群(园区),建设数字化的网上市场和交易平台,构建“虚拟文化产业园区”或“文化创意信息数字交易港”。必定是未来文化产业集群(园区)发展的高级形式和崭新模式。而陈少峰、朱嘉则概括了几种具体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包括:龙头企业带动的发展模式;支柱产业关联配套的发展模式;文化主题公园与文化产业集聚园互动的发展模式;交易平台支撑产业集聚的发展模式;大型项目带动的集聚发展模式。这一研究对于各地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合理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刘宝昌认为,文化产业集群的构建,需要多种条件的积累。包括文化资源禀赋、文化人力资源、文化企业家的素质和修养、文化产业的成长空间、内容创新的文化环境、文化消费的水平层次等等。盖宏伟则从微观角度对文化产业集群治理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目前文化产业集群治理过程存在“网络治理机制不完善、行业协会协调沟通能力不足和行政分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影响文化产业集群治理绩效水平的提高,并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行业协会层面、社会层面和科研机构层面构建了相应的策略体系。

4 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

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最早见于胡惠林2004年发表的《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走出去”战略》一文,文中认为中国文化产业的“走出去”并不只是对当前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一个简单分析的结果,而是由我国国家发展的整体利益、由全球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律决定的。根据已有的研究文献,学者们将文化产业的“走出去”战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文化内容层面。当今的全球化背景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而且也为我国民族艺术走向现代化,推动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时代精神的文化产业“走出去”创造了重要契机。刘晓芳就如何推动我国民族艺术走出去提出了对策。而杨利英则把对外文化交流也看作是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她认为,我国只有不断提高对外文化交流的能力和实力,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才能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二是政策层面。在政策层面实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主要是根据我国人世后对外开放的整体战略需求。完善文化外贸制度。胡惠林认为,实施“走出去”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必须根据加入WTO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整体战略需求重建我国文化外贸的政策系统和法律体系,改革我国的文化外贸体制,建立新的国家文化外贸制度,大力鼓励文化产品出口,充分利用WTO提供的全球文化市场的平台,积极参与国际文化贸易竞争。充分借鉴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已经实施的灵活、宽松、自由的外贸政策,放宽文化产品出口的审批权,简化出口手续;制定国家长远的对外文化贸易战略,尤其是在版权贸易和电影的进出口方面,应该进一步放宽政策、放松管制和下放相应的权限,鼓励国有的、民营的、国家的、地方的文化力量,按照国际惯例,开拓国际间的文化和终结服务,实施文化外贸新机制。三是产业层面。采取投资、合作、参股等方式。在海外直接设立专营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中国音像城”、“中国书城”、“中国艺术城”等。可集中资本的优势,树立中国的品牌,扩大市场的影响,吸引更多的客流。在设立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基地方面,商务部可鼓励国内知名非文化企业投资参股,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五、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

文化产业不仅可以创造大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形成日益扩大的文化市场,还可以利用大量的文化智能资源,为制造业和服务业增加可观的附加值,还能在国际上传播自己的价值观,争取广泛的国际认同和合作。因此,在世纪之初,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战略力量开始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文化产业竞争力作为一个崭新的命题开始进入我国学者的视野。

(一)文化产业竞争力基础理论研究

首先,学者们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对文化产业竞争力内涵进行了界定。祁述裕等学者研究了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他认为,从国家角度谈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指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企业通过生产和销售文化产品。提供各种文化服务,占有市场和获取利润的能力。花建认为文化产业竞争力属于综合竞争能力当中的中观竞争力层次,是指通过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和转换,稳定、持续地生产出比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文化产业竞争力既有与一般产业相同的共性,也有它作用于社会伦理、国家凝聚力、文化普及程度、国际影响等的巨大作用而具有的特殊性,它包含四大能力:整体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力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竞争优势的来源。培育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必然选择。欧阳友权对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定义:文化企业和文化组织在发展中所积累的应对外界环境和文化市场的智能体系和综合素质,它从根本上促进企业和组织因时而变,有效整合文化资源。不断推出适合大众需要的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并使自身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及资本积累。

其次,学者们对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文化产业竞争力是通过比较体现出来的。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家、地区乃至城市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和评价,成为国内学者们研究的重点。祁述裕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基础,提出了评价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模型,该模型以生产要素、需求状况、企业战略、相关产业、政府行为等5大基本要素,17个竞争面,61个竞争力评价指标为基本内容,建立了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花建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四大核心能力出发。构建了以七大板块、30个指标为基本内容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赵彦云设计了由7个要素,27个子要素共106个指标构成的中国文化产业竞争评价指标体系。从总体上看,这些评价指标很好地涵盖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也能从宏观上判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高低的原因。

第4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发展模式;内蒙古;分析

一、文化产业概念及发展概况

(一)文化产业定义

对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国内外学界尚无统一的界定,其内涵和外延的争论一直在进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前,文化产业更多的是与大众文化和社会问题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后,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1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包括可以由工业化生产并符合四个特征(即系列化、标准化、生产过程分工精细化和消费的大众化)的产品(如书籍报刊等印刷品和电子出版物有声制品、视听制品等)及其相关服务,而不包括舞台演出和造型艺术的生产与服务。

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2004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所以,我国对文化产业的界定是文化娱乐的集合,区别与国家具有意识形态性的文化事业。

尽管文化产业具有不同的定义,但文化产品的精神性、娱乐性等基本特征不变,因此,文化产业是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文化产业在产生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创意为主要的驱动力量,以内容生产为主要的产品形态,以大众为主要的服务对象等特点。

二、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一)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在经济比较发达欧美、日韩等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基本上是以资源集聚、资本密集、人才优势为基础,利用创意来为生产大众文化消费品的。这种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是对西方工业化的进一步延伸,也可以说是进入后工业化时期所采取的一种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精神需要而产生的。

欧美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较早。美国是文化产业的大国,其产业覆盖面也比较宽;英国在1998年提出“创意英国战略”,其中也包括了“创意产业”的概念。2005年11月,英国开始了“创意经济计划”。2007年,“创意产业”在英国的总增加值当中的贡献占到6.2%。创意产业出口的服务达到166亿英镑,占总出口商品和服务的4.5%;法国文化产业在电影业、出版业、文化遗产业等方面优势比较突出;德国文化产业比较发达,仅2008年,文化产业年产值达到1320亿欧元,有23万个文化创意企业,近100万的从业人员。影视业方面拥有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的柏林国际电影节,出版方面有世界最大的书展法兰克福书展,传媒业方面有贝塔斯曼集团。鲁尔工业区已经转变成著名的文化创意园区。

日本、韩国文化产业发展较为突出。日本动漫产业、游戏软件、音乐唱片在全球都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其竞争力主要来自于内容的生产;亚洲金融危机过后,1998年韩国提出“文化立国”方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近年来,韩国在影视制作、网络游戏、流行音乐等方面表现突出,其中韩剧风靡东南亚市场,被人们称为“韩流”。韩国文化产业占GDP约7%左右,文化产品出口占到世界市场的5%。

总之,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的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在生产制作、产品包装、宣传营销等方面有一整套成熟的商业化运作体系,其文化产品采用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其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可复制化,用以满足大众娱乐需求的同时,产生强大的经济效益,并且宣传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

(二)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从1978-2010年,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中国的文化产业有着自身的特点,从总体发展模式上来说,可以概括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刚刚起步,还有诸多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行业发展不平衡等。因此,在中国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模式下,寻找各个区域的独特发展模式是国家及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路径。

三、内蒙古文化产业模式浅析

(一)内蒙古文化产业概况

首先,内蒙古文化产业产值有所增加。2012年内蒙古文化产业增长速度呈现良好趋势,产业增加值197.86亿元,同比增长31.9%,具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但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大城市还有较大的差距。其次,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内蒙古各区域内的文化设施得到完善,内蒙古博物院、国际会展中心等文化设施先后建成。再次,旅游业成为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内蒙古现已有118个A级景区,4条精品旅游线路,基本涵盖了内蒙古所有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及现代文化层和民俗文化层等。旅游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载体,并促进其发生量变与质变。

(二)内蒙古文化产业模式分析

内蒙古地区是边疆民族地区,其文化产业的发展根植于其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关于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孟航在其《中国文化产业的西部模式》一书,根据民族文化在其中的不同利用方式,提出了五种类型:本地型民族文化产业、外向型民族文化产业、媒介型民族文化产业、创意型民族文化产业、综合型民族文化产业。本文依据这五种类型对内蒙古文化产业进行分析。

首先,本地型民族文化产业。这种类型当中主要是以民族文化的展示、体验作为消费的内容,多与旅游相结合,大到民族文化体验园如呼和浩特的蒙古风情园、呼伦贝尔的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等,小到民族家庭的生活体验,如草原旅游“牧民家访”等。

其次,外向型民族文化产业。这种类型当中主要是以民族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输出为主,包括民族歌舞演艺、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民族美术产品等。

再次,媒介型民族文化产业。这种类型当中主要是为民族文化产品或服务提供展示交易的平台。比如大型的民族文化产品市场,在传统民族节庆基础上举办的各种文化节、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会展等。以 2007年8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为例,其组织大型活动19项,组织分会场活动10项,签约52个投资合作项目,成交总金额达119.06亿元。

第四,创意型民族文化产业。这种类型当中民族文化作为基本元素被进行了创意的加工,形成新的产品。比如根据民族文化进行的出版、影视、动漫、游戏等文化产品的开发等。

第五,综合型民族文化产业。这种类型当中围绕民族文化进行多方面的产业形态,既有在本地建设的民族文化体验园、体验区,又进行相关民族文化产品的开发,并且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同时向相关产业搞展,如反映民族文化的传媒、广告,展现民族文化风格的地产、酒店等。内蒙古综合型民族文化产业的最典型案例,就是呼包鄂城市圈的文化产业园区。呼和浩特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玉泉区旧址恢复新建,以旅蒙晋商文化为依托,开发相关产业;包头乐园文化产业园区,主打创意休闲娱乐,以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鄂尔多斯江源文化创意园等是鄂尔多斯经济转型的新契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现状:本地型民族文化产业有,综合型及外向型民族文化产业弱,媒介及创意型民族文化产业差。

(三)内蒙古文化产业模式的改进策略

依据国内外的研究,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模式是以本地及创新型产业为依托,综合及媒介型产业模式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成熟,而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佳模式即是对外输出文化产品的外向型产业模式。因此,内蒙古文化产业需经过产业集聚、品牌塑造、文化输出三种策略平衡。

1.产业集聚

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指的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吸引大量彼此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群和相关服务机构在空间上集聚,从而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各种形态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是它们的物质载体,规范化的文化产业园区是它们的管理形态,而文化产业的集群则是它们发展的高级形态。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和僵化的目标,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经历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不断递进和发展的阶段。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是依托文化产业链的发展,而在产业链的前端或者后端形成产业集聚。文化产业的核心产品是以文化符号出现的价值观念的表达,其核心是具有知识产权的文化内容创造。

2.品牌塑造

品牌不仅仅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形象,也体现了一个区域的经济实力,反映区域竞争能力的强弱。文化产业是极富有个性化特征的产业,产品的独特性、差异性、丰富性是文化产业的突出特色。无论是电视节目、故事影片、各类电视剧,还是旅游景观、平面媒体出版、互联网络的栏目设计以及各种图书期刊等,都需要突出其品牌特性。因此,打造知名品牌建设就成为内蒙古文化产业追求的目标。

3.文化输出

国务院于2009年审议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成为国家战略性发展产业。然而,从发达国家和地区来看,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出口份额并不高。因此,应加大对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树立文化产业的品牌意识,积极确立文化产业的支持政策,完善文化产业人才储备,努力实现内蒙古文化产业外向型模式的转型。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文化产业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2]陆勤毅.2010安徽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C].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12

[3]孟航著.中国文化产业的西部模式[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7

[4]叶朗.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1[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

[5]彭赞文.文化产业输出与国家身份建构[J].人民论坛,2013(23)

[6]《内蒙古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孙国学.提升内蒙古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J].松州学刊,2013.6

[7]边莉.内蒙古文化产业园区现状、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济,2013(22)

第5篇

悠久的民族历史和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为广西民族地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但是,广西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文化产品缺乏创意、技术含量低、艺术感染力不强,国际化品味不足等问题。本文以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发现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依托本地区资源优势,有效整合区内各种各样优势文化资源,发挥比较优势,不同的文化资源应有不同的发展途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地打造适合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

少数民族;产业模式;特色文化产业

一、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相关概念

1.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概念。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产业的一种特殊形态,是生产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和提供少数民族文化服务的行业,在对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化运作。民族文化的定义:各族人民在长期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各族人民所具有的生产技能、社会经验、知识、风俗习惯等。

2.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范围界定。

广西全区聚居了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1个少数民族,民族资源颇丰,所以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文化资源的基础之上。本文将广西少数文化资源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别:一是少数民族历史人文景观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址、民族建筑、民居;二是少数民族自然风光资源,包括少数民族山川河流、自然奇观、沿海风光;三是少数民族文化风情资源,包括传统节日、传统体育;四是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包括民族音乐及乐器、民族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文学;五是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包括民族医药、民族饮食、民族服饰。以上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都将纳入本文界定的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范畴之中,将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发展紧紧联系起来。

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相关理论

1.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概念。

发展模式的概念来源于经济学,最初的定义是指既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相互作用后,所反映出来的要素组合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根据库恩的“范式”理论,在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任何理论的突破和实践的发展都会带来新的模式,如市场主导型模式、产业关联模式、全面推进型模式等。产业发展模式是指产业(某一具体产业或宏观产业)在特定时期、特定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所选择的道路和发展策略。产业发展模式需要与产业发展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相匹配,通过对产业的内部资源、外部资源进行科学、合理、优化的配置从而促进产业发展。

2.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分类。

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大致可归纳为五种:资源依托模式,需求导向模式,产业要素依托模式,相关产业带动型模式,政府政策导向模式。

三、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1.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观光产业发展模式。

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是对山川河流、自然风光历史遗址、民俗风情、民族节日、民族建筑等资源进行开发,以发展旅游文化市场。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可以细分为以下具体开发形式:人文历史景观模式,民族歌舞模式,民族节日式,少数民族文化主题公园模式。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仅有形式是不够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民族文化旅游相关的文化产业结合起来。首先,以文化创意为主线,确定“文化+创意+科技+艺术”的规划思路,注重以物质形态为表现形式展示当地文化,如博物馆、展览馆、雕塑。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需求的多元化,人们对旅游有了新的要求。高新科技作为技术手段,可以采用情境体验、动漫形象、创意理念、游戏玩法、影视场景、个性创意商品、生态建筑景观等手段将静态的文化资源活起来,为旅游者提供完美的深度文化体验。其次,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还有知名度不高,除了印象刘三姐、桂林山水,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景点较少被人提及。互联网以其传播优势,正在改变传统文化产业的营销渠道,互联网作为兼容性极强的主流平台,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很多文化企业开始与互联网技术、电商结合,对接线下营销,进行线上线下的合作。

2.少数民族现代版权产业发展模式。

广西少数民族现代版权业发展模式,主要是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并且通过创意手段和科技手段将隐性的文化资源显性化,生产出文学、电影、舞台剧、动漫、游戏等文化产品。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蕴含着大量的创作素材,比如奇特、险峻、秀美的地貌文化资源,可以作为动漫、游戏等产品创作的背景题材,15届东京电影节开幕电影《面纱》,就是在广西的黄姚古镇及宜州祥贝取景,景色之美令人叹为观止;不同的历史民族人物、神话、传说可以作为动漫、游戏、影视剧等产品创作的内容题材,如电影《刘三姐》、《少林小子》。这些方式都可以说是目前文化产业大热的概念“IP”的具体形式。IP=intellectualproperty,翻译成中文是知识产权,也叫智力成果权。它,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形象,运营成功的IP可以在漫画、小说、电影、玩具、手游等不同的媒介形式中转换。广西少数民族现代版权产业发展模式需要引入IP的概念,但IP的核心还是创意,且以知识创造为基础,应结合广西的具体特征,以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书画、服饰为基础,对原汁原味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要进行保护性开发,把握其精髓,保护其传承。例如桂林渔鼓、铜鼓音乐、侗族大歌,这些民歌和戏曲不仅值得专家学者研究,如加以新的创意和宣传,以现代人们的审美观为出发点,一定会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3.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

针对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具体情况,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具体实现途径应为政府扶持引导、培育龙头企业、产业聚集发展、高校和科研机构辅助。政府主要起扶持和引导的作用,积极制定产业政策,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正确的引导,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优化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建立一个宽松宽容、真正有利于创新的发展环境。培育龙头文化企业,实施大企业带动大产业发展战略。龙头企业的地位非常突出,文化产业主要是由龙头企业带动发展起来的。产业聚集区是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对现已形成的集聚区,要采用市场化模式,积极引进有园区开发经验的文化创意产业龙头企业,规划园区产业发展,制定园区发展战略努力吸引国际知名企业入住园区。高校和科研机构起着辅助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高校是一个人才集中、智力密集、科研力量雄厚的地方,它承担着提升人才文化素质、工作技能的责任。充分发挥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在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依托自然科学、人文社科方面的学术资源和科技资源,依托几大高校的品牌优势和大学科技园的平台优势,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培养出既立足本土同时又有国际视野的创意产业人才。

作者:章雨微 赵瑞峰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杰,陈静.试论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07.

[2]车勇.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7.

[3]梁振:《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第6篇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产业;城乡文化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2-0132-2

一、图书馆文化的内涵

(一)图书馆精神文化

它是指图书馆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思想行为风尚。包括馆员的政治态度、精神面貌、思想情操和职业道德等各种群体意识和群体精神。其主要表现形式是“馆风”。图书馆精神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核心,是治馆之“魂”、合力之“源”。图书馆精神文化是社会精神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图书馆员除了具有一般社会群体应该具备的远大理想、高尚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之外,还必须具有图书馆人所特有的精神风貌,即:默默无闻、勇于牺牲自我的红烛精神;读者至上、真诚服务的奉献精神;为人作嫁、高尚职业道德情操的敬业精神;以馆为家、馆兴我荣的集体主义精神;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自我塑造精神;刻苦钻研、顽强工作的积极进取精神等等。一个图书馆有了这些精神,并使之逐渐影响、渗透到每个馆员和读者的心灵、工作和学习中,就一定能汇成风范,形成良好的图书馆精神文化,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也必定得以顺利开展。

(二)图书馆环境文化

它是指通过图书馆建筑、设施、布局、美化、园林艺术、厅堂装饰等各种物化形态所体现出的环境氛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是启迪人们聪明才智的神圣殿堂,其馆容馆貌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体现出图书馆特有的内涵和风采。

(三)图书馆制度文化

它是指图书馆的馆纪、馆规,包括日常行为规范、部门岗位职责、业务工作细则、奖惩制度、图书借阅保护规则等各项管理制度。合理的规章,严格的纪律,科学的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科学化的目的,是图书馆工作得以稳定而有秩序进行的重要保证。和谐统一,科学合理的图书馆制度文化一经形成,对每个馆员和读者的行为具有练意、习行的规范约束作用,对评定馆员和读者的品质、人格和行为等方面提供了内在尺度,它能使馆员和读者在制度的约束下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使个人的行为符合集体利益和图书馆整体利益。

必须看到,图书馆文化的形成既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又是一个微妙而柔软的心理过程。它应该体现出时代性、多元性、可塑性的鲜明的人性特征。

二、文化产业现状与图书馆相关性分析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与图书馆

“文化产业”一词最早是法兰克福左派学者阿多诺(Adomo)和霍克海默(Horkheimer)在1947年出版的《启蒙辩证法》中提出来的。西方学者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把文化产业定义为“生产文化意义内容的产业”。美国对文化产业的定义:通过工业化和商业化方式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交换和传播。我国政府部门和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从这一表述以及是否具有“经营性”为标准,将文化活动划分为经营性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两大基本范畴,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不属于文化产业范畴。海江等在《对文化产业概念的辨析》一文中借鉴中外学者关于文化产业的观点和看法,结合文化产业具体实践活动,认为文化产业就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行业,如果将文化服务也作为广义上的文化产品来看待,则文化产业就是指生产提供文化产品的行业。文化产品具有多元供给特征,既可由政府提供又可由市场提供,还可由政府与市场混合提供。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产业与是否具有经营性并无直接关系。就这个概念分析,图书馆作为提供文化服务的行业应归人本体文化产业。

从文化产业的概念角度来分析,除去服务体制上的“经营性”差异,不论图书馆是否属于文化产业范畴,都不能割裂或否定图书馆与文化产业的密切相关性。

(二)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源中心,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源依托

图书馆作为信息枢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信息支持。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图书馆技术的发展,将大大增强图书馆对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传播能力,大大提高我们文化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因而必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信息革命已经从硬件时代走到了以软件为王的转型时期,正从网络为王时代走向内容为王时代。欧洲人将“内容革命”称为信息社会第二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文化产业发展中技术瓶颈已经或正在被突破,文化产业的生存发展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文化内容的创造和消费,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含量越来越重要,产业化只是手段,文化内容才是灵魂。而图书馆所拥有的信息资源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容忽视,图书馆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支撑。

(三)图书馆坚持公益服务性质,为文化产业发展纠偏除弊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以前许多被作为公共财富的文化:降转化为可交易的产品,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将更加突出。而图书馆公益服务的存在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图书馆坚持事业服务方向的公益性质对于从制度层面平衡文化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突出文化的精神价值和淡化文化的商品属性,克服和避免文化财富的分化,保障文化传播中信息公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文化和信息产业发展对图书馆的启示

(一)对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影响

现代产业经营运作的主流模式是市场模式,产业发展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获取产业发展的动力,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图书馆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以平等无偿服务为宗旨。而信息、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对图书馆的公益性管理运行体制造成冲击和影响。图书馆要参与竞争,就必须从单一公益性管理体制向多种服务体制发展,目前图书馆产业化就是一个例证。如何在这种冲击和影响下,既能坚守图书馆的平等无偿服务的公益性原则又能创新图书馆管理服务体制,是图书馆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图书馆是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相结合的双重载体机构,文化、信息产业的发展将从资源和技术层面引导图书馆服务体制变革,在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及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图书馆引进了现代产业的经营管理和服务理念,这有助于推动图书馆服务体制的创新和变革,并最终使图书馆成为一个高效率的公共服务机构。

(二)图书馆是信息与丈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潜在基础资源供应者

鄂云龙指出: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是现代社会的两个“互为表里的超级产业”,这是两个一出世就彼此相互定义的产业。信息产业所体现的是形式,而文化产业则是内容,这两大产业都与图书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目前这两个产业有汇流的趋势,比如网络游戏,如果单纯从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概念来界定,它可能两者都是。刘佑平指出: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汇流的结果,使图书馆将可能进入经济开发的中心地带。这将更加密切图书馆与文化、信息产业的相关性。而图书馆对于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成果的收集、整理和保护的传承作用使其成为现代信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巨大信息资源提供机构。对于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来说,蕴藏在图书馆内巨大的文化、信息资源是其可持续性发展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讲,图书馆是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潜在基础资源。

四、构建城乡文化产业的图书馆服务体系

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改变城乡之间文化资源不平衡现象,更好地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责任主体是各级政府,政府的主导作用是保证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顺利起步、持续发展的关键。乡镇分馆由市或县级图书馆总管集中支配使用,实现文献资源在总分馆体系内的流动和共享。市、区、镇三级财政分别拨款,从开馆经费、图书购置、设备购置、流通快递、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经费保证。

从现有的实践看,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构建以市、县级图书馆为中心,以图书馆乡镇分馆为纽带,以村(社区)图书室和图书流动车为基础,以企业;学校、部队等行业系统图书馆联合加盟为补充,覆盖全市、城乡一体、功能完善、资源共享、管理规范的新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五、结论

图书馆文化是有别于其他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一种特色文化,探讨并明确图书馆文化的功能、内容以及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途径,对于提升馆员的人文素养和业务能力,优化图书馆的服务和育人功能,不断优化和发展图书馆的文化品牌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图书馆文化正是关系到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图书馆和怎样建设这个图书馆的根本的、系统性的理论指导体系,是打造形成图书馆特色品牌文化的系统化纲领。然而,用图书馆文化指导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这个功能,却没有受到人们的充分注意。我们应当加强对这个科学体系的研究,使之发挥出作用。这个体系中,主要的因素包含有:图书馆的指导思想和文化定位,办馆的理念、宗旨和特色,图书馆的精神和管理制度,优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独特的、优美的建筑与环境文化建设,图书馆宣传理念,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活动形式,系统化的图书馆文化建设广告用语等等。

【参考文献】

[1]潘寅生,牛虹生.图书馆组织文化浅探[J].图书与情报,1991(4).

[2]何荣利.论图书馆文化的建构”[J].四川图书馆学报,1993(4).

[3]黄菊香.图书馆文化刍论[J].图书馆杂志,1996(6).

[4]海江,谭翔浔.对文化产业概念的辨析[J].学术探索,2005(2).

[5]席涛.论图书馆事业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2).

[6]王苏宁.改变城乡文化资源失衡?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N].人民网嘉兴4月16日电.

[7]刘军华.西部地区图书馆和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相关性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4).

第7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概念;分类

“文化产业”概念源起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Theodor Adono)和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在1947年对“大众文化”的争议和批判。自从他们把“文化产业”纳入研究范畴以来,文化产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便得到了学术界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文化产业的变迁和发展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在我国学术界,文化产业同样是内涵丰富、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

一、文化产业概念区分

目前给“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界定一个准确的定义还是比较困难的。如果从最为广泛的人类学意义上来说,“文化”是一个“独特人群或社会团体的‘生活全貌’”,由此可以引申出所有的产业都是文化产业,因为所有的产业都与文化的生产和消费有关。然而事实上,倘若我们将文化定义为“社会秩序得以传播、再造、体验及探索的一个必要(虽然并非唯一)的表意系统(signifing system)”的话,“文化产业”这一术语的表述和使用就会更加精准和严谨。简言之,文化产业通常指的是与社会意义的生产(production of social meaning)最直接相关的机构(主要指营利性的文化企业机构,但有时也包含公益文化事业单位和国家组织及非营利组织)[1]。因此,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大都应该包括广播电视、书报刊出版、广告以及表演艺术等。而所有这些文化活动的首要目标都是与受众沟通并创作文本,最终多以文化产品的实体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从广义上讲,所有的文化制品都是文本,但由于它们可以任人解读,必然会造成认识上的偏差,有些概念甚至还时常混杂在一起。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相对应的概念,长期以来,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在很多场合和领域混合使用,人们没能准确认识到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伴随着快速发展的高新科技和不断进步的现代生产方式,文化产业日益融入大众日常生活视野并风生水起逐渐成为一种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体两翼。

一般来说,文化事业是由政府主导,具有公益性质,通过提供无差别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而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文化产业则由市场主导,是经营性的,主要利用市场来配置资源,推动文化企业发展壮大,调动更多非公益性资源和民营资本激活文化市场,以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2]从资本来源上看,文化事业的生产资本由国家或社会统一集中提供;而企业商品生产的资本来源则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多元化,广泛吸收民营经济进入文化产业经营领域。从管理体制看,文化事业通常实行公益性管理体制,文化产业实行经营性企业管理体制。从调控方式上看,对企业单位,国家主要通过税收政策、法律制度和价格杠杆进行间接调控并进行合理引导;而对文化事业,则偏重以国家直接调控为主。

文化事业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公益性。绝大部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美术馆等都是国家投资兴建和拨付日常经费进行管理的,理所应当归社会全体公民所有。二是社会共享性。公益性文化事业为社会公有并且共享。三是社会公用性。主要是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方面的多方面需求,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事业。

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方面,文化事业起着重要的文化服务引导作用,文化事业导向和滋养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产品的市场化,可以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激发社会开办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加快文化消费步伐,满足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事业的建设具有基础性的补充作用,两者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都是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形式。[3]

党的十报告提出,推行十多年来的文化体制改革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明确了新的文化建设理念,明确区分了文化事业由政府主导,文化产业由市场主导。文化产业既有商品消费的经济属性,又有精神享受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产业既可以成为一个国家实实在在的强大经济实体,又能体现国家软实力,是一个具有无限生机的经济增长点,能够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4]在全面推进文化强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两手抓、两加强”,要尊重两大规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处理好两对关系——文化发展之“魂”与文化传播之“体”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并不意味着只注重市场规律而不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不能随意夸大或简单理解发展文化产业就是文化产业化或文化市场化。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始终要引导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自觉担当社会责任,绝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影响和谐稳定及国家安全来获取经济效益。[5]

(二)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

在国家层面,我国对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这两个概念的使用有着明确的区分,并没有不加区别地对待。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以及党的十七大、十报告中涉及有关文化产业内容时,普遍使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创意”二字,文化产业并不是创意产业,创意只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所有的文化产业都只是围绕着创意来展开活动的。

英国最早提出“创意产业”这个概念。20世纪末,英国政府提出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英国振兴经济的聚焦点,专门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将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高度,首次明确提出了“创意工业”(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主要指那些充分运用个人的天分、技艺、智慧,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通过循环开发进而创造就业机会和潜在财富的艺术思维活动[6]。“创意经济之父”约翰·霍金斯①根据“有想法的人,特别是有自己想法的人,在很多情况下比操纵机器的人更有力量”的基本判断,对创意产业做出较为宽泛的定义,他认为构成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艺术设计、专利申请、商标营销和版权保护。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依靠人的灵感和创新,借助现代科技提升传统文化要素的内涵和品质的,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加工和移植,创意活动融注了最大的个性特质。

创意产业区别于文化产业的最大特征主要在于它高度集纳了创意元素、文化因子和科技力量,三者相互作用并深度融合,形成了高智慧、高文化的新型产业集群。[7]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中,知识产权、文化产品及服务被认为是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在国内,北京最早认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标准,侧重从文化产业价值链的角度重新定义创意产业——以创新为根本要素和途径,突显文化内核和创意价值,主要体现了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的行业集群特征。[8]而相对于文化产业,具有信息密集性和高知识性特征的创意产业是高智慧和创意的结晶,始终处于价值链的高端。任何一种创意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利用人文积淀,通过重塑传统产业结构来完成创意点燃和价值实现。如当今的3D电影、3D打印和高清数字电视等高科技文化产品都是通过数字新技术完成的。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创意,创意是一种新科技理念。由于创意产业处于文化产业价值链条的高端环节,因此它的创新思维凝结在文化产品及服务当中,通过价值传导进而实现它的附加值增加,完成跨行业、跨领域的重组与合作,进而推动文化产业实现深度发展。

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关联极为密切。文化中有创意,创意中有文化。无论是在学术研究领域还是在政府制定实施决策方面,对“创意产业”一直存有较大分歧,特别是一谈到文化必然提及文化产业,这一对平行的概念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也有显著差异。有时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有明确的区分,有时二者之间又可以互换使用。[9]在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下,虽然强调创意产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知识创新、产业升级和效益倍增等方面有巨大的增量空间,但由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所限,且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侧重点等方面有所不同,与我国倡导的自主创新也不完全一致。因此,目前看来,盲目照搬英国等国的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既不符合我国国情,也不利于政府的统一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加强两者研究,有助于明晰各自归属的产业边界,廓清文化产业与创意之间认识上的误区。

二、文化产业的分类

文化产业包含的内容和门类非常丰富,是一个多系统多组织构成的有机整体,长期以来没有一个规范科学的分类标准,现在的分类标准是在各种产业分类标准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因为对文化产业进行分类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加之文化产业概念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多义性,世界各国地域、经济、文化背景、产业政策等各不相同,所以与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相对应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和体系也不尽相同。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根据各自的国情和发展目标制定本国的文化产业分类体系,以应对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目前在国际上各种产业分类标准中,以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费希尔在其1935年出版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提出的三大产业分类法最广为人知。根据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顺序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主要指“服务业”,即为生产和消费服务的部门,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之外的其他相关产业。除此之外,一些国际组织根据组织内部的产业划分原则也制定了自己的产业分类标准。从世界范围看,文化产业从组织结构上基本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信息咨询、文化旅游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文化产业的阐述不尽相同。由表1可见,世界各国根据本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分别对本国文化产业进行了具体而宏观的行业划分。最早建立文化产业分类标准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其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化的生产标准,经过生产、复制、流通和传播等主要环节的一系列活动,强调其知识产权的属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角度进行科学界定,为我国建立文化产业分类框架提供了重要参考。我国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分类也有系统研究,但划分类别上存在差异性。21世纪初,有学者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包括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广告、娱乐等较为细致的综合性文化体系[10],但划分范围太宽泛,过于笼统。另有学者将文化产业区分为文化艺术、文化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旅游等四个领域[11]。这种粗略划分虽有些过于狭隘,缺乏具体操作性,但划分较为清晰。为更好适应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制定科学规范的分类标准和体系已势在必行。

我国统计部门最早于1985年首次把“文化艺术”纳入第三产业统计项目中,开始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相对成熟的产业分类标准,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和体系。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形势下和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2004年国家统计局会同多个部门广泛调研、共同研究,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作为首个国民经济分类指导标准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首次对文化产业的内容进行科学划分和全面统计,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宏观发展决策的制定实施。此次分类标准对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认为文化产业是为全社会提供各类文化产品及服务的相关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联的围绕文化消费的活动集合。主要包括文化产品制作、文化产品销售活动、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等六大类[12]。再具体进行划分,主要分为核心层、层和相关服务层(见表2)。

表2:《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4)划分层次

通过表2可以看出,我国在文化产业的分类上比较宽泛,涉及的领域和门类较多,涵盖的内容十分庞杂,既有物质文化生产、制造和销售活动,又有精神文化生产、和经纪活动;既有公益性文化,又有经营性文化;既包括学术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又包括商业活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交错混杂并存发展。随着新兴文化业态的相继出现,2004年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越来越不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对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提出的要求,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亟须对现行分类体系进行必要调整,使其更加切合现实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文化产业主要指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进行的创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2012年7月,国家统计局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统计框架2009》,延续原有的分类原则和方法,对产业类别和结构分别进行了相应调整,新增了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特征的新兴业态,逐步细分了部分行业小类,去除了少量不相关的产业类别。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4)的基础上进行修订,颁布实施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对文化产业的定义进行了更为精准的界定: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并进一步说明了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从内涵)和与其相关生产活动(从外延)的范围指向。

根据2012年的分类标准可以概括出,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文化用品的辅助活动和专用文化设备的生产活动成为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主要内容,其中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构成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主体,其他方面则是补充。文化产业的统计范围基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统计框架2009》规定的范围保持一致。统计上指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覆盖全部文化及相关单位,“文化事业”着重指公益文化单位,而“文化产业”主要指经营性文化单位(见表3)。

当文化产业的内涵较为明确时,其外延描述就会更清晰。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基本上全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客观进程和可喜成就,特别是新的四层次划分较为合理,对文化产业链条进行了新的提炼和梳理,更符合文化生产规律[13],更好地适应了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这既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文化产业的热切关注,同时也澄清了以往在文化产业认识上的不确定认识,为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文化产业统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和行业导向,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人们对文化的认识逐步深入、文化与其他领域的加速融合,文化产业的涵盖范围也在不断发展变化,逐步完善文化产业的科学划分体系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文化产业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和系统划分,能够正确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恰如其分地定位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坐标,以便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进行有效的区别管理,推进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既要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同时也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门类。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产业的媒介品牌与创意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0XXW011);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0JJD860006)]

注释:

①约翰·霍金斯先生是国际创意产业界著名专家,英国经济学家,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版权媒体及娱乐业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知识产权的负责人和提供创意及知识产权咨询的创意集团的主席及创始人之一。

参考文献:

[1]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M].张菲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3.

[2]孙小婷.中国文化产业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2.

[3]张彩凤.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26.

[4]高书生.文化体制改革的10年 谱写文化发展新篇章[N].人民日报,2012-10-17.

[5]孙志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J].红旗文稿,2012(17).

[6]创意产业[EB/OL].http://baike.ccitime/2010-05-11.

[7]温朝霞.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智力+科技”[N].天津日报,2008-10-24.

[8]李嘉珊,赵晋晋.中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外贸易实证对比[J].生产力研究,2007(17).

[9]多斯桑托斯.2008创意产业经济报告[M].张晓明,译.北京: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2008:10.

[10]戚鸣.文化产业:全球新兴产业[N].光明日报,2002-09-12.

[11]王慧烔.对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2).

[12]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EB/OL].http:///2004-05-18.

[13]张玉玲.文化产业:专家解读《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N].光明日报,2012-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