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经济活动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4-02-06 14:44:07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活动的特征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经济活动的特征

第1篇

关键词:暴利取向 风险传递 人格化交易 虚拟经济

民间借贷是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非金融组织之间直接进行的货币借贷行为。一般而言,民间借贷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调剂小额资金的需要,具有及时、简便、灵活的特点,对银行信用起着一定的补充作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6月,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机构数量增加3366家,贷款余额2874.66亿元,同比增长42%和57%,同时全国共有典当行5238家,实现典当收入总额1180亿元,同比增长38%,全国民间借贷发展迅猛。2011年10月4日,总理在温州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发挥其积极作用。不可否认,没有民间借贷,不可能有今天如此发达的中国民营经济。同时也必须看到,仅从温州、鄂尔多斯等地来看,我国的民间借贷已经出现了不容置疑的困境。对此,本文拟从现阶段我国民间借贷的新特征及其困境分析两个层面加以理解,希冀能够对化解困境提供一种思路。

1 我国现阶段民间借贷活动的新特征

就民间借贷的特征而言,大多属于典型的高利贷,温州和广州和鄂尔多斯等地的民间借贷的“高利贷”特征更为明显。同时,民间借贷的收益“变形”导致借贷资金向暴利取向转变。基于民间借贷资金对流通速度的偏好,利率高低反而是其次,这也就给高利贷甚至‘暴利贷’提供了空间。同时,资金提供者和使用者身份“变形”导致金融性质发生本质变化。这就导致民间借贷的性质从以往的直接融资为主向间接融资为主发生转变,引发的金融风险也在加速聚集,呈现“风险传递”特征。具体如下:

1.1 我国民间借贷大多属于典型的高利贷,暴利取向明显 《民法通则》规定,利息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4倍就属于高利贷。综合各地信息,我国民间借贷已经到了疯狂的境地。民间融资利率不断在大幅上扬,远远超过了银行贷款利率。在民间借贷市场,要想月息5分(年息60%)借到钱还得靠关系,6分(年息72%)、7分(84%)很正常。银行的利率是由国家调控的,2%、3%、5%、7%、8%,差不多就这个区间,不可能太高。以温州市为例,其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已超过历史最高值,一般月息是2到6分,有的高达1角,甚至1角5,年利率达180%。在吴英案中,吴英所借资金年回报率至少在50%以上,部分达到100%,到后期资金链出现问题时甚至出现“3个月回报期”—即三个月的利息达100%,使不算利滚利,年息也在400%以上。福建泉州农商银行兰可雄指出,这种趋势在浙粤闽地区都有相当的普遍性,“民间借贷资金的最大特点就是求快,利率高低反而是其次,这也就给高利贷甚至‘暴利贷’提供了空间”[1]。随着借款期限的缩短,利率敏感性也降低。而基于借贷周期的缩短和利率敏感的降低,借贷风险大大增加,暴利取向成为可能和必然。

1.2 我国民间借贷出现风险传递趋向 随着民间借贷暴利取向出现的,还有民间借贷伴生的风险传递特征。民间借贷的传统特点是资金提供者和使用者相识、相知,双方经由彼此的熟悉而确保借贷风险的控制。但是暴利取向使得民间借贷的范围超越熟悉人社会,而经由人际关系的拓展而获得巩固。即民间借贷从以往的直接融资为主向间接融资为主发生转变,民间借贷的资金使用者和供应者不再熟悉,双方对彼此只是一个符号表示,双方对资金的流向不再具有共同关注。这种民间借贷的传销式发展,加速了金融风险的聚集,导致民间借贷的金融性质发生本质变化,呈现“风险传递”特征。

2 我国民间借贷活动困境的背景分析

我国民间借贷活动的困境不仅基于高利贷偏好、暴利取向和风险传递趋向,而且与我国民间借贷的人格化交易机制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异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2.1 我国民间借贷活动以人格化交易作为常态的运行机制 史晋川认为,传统民间金融市场赖以有效运行的基础,是基于直接融资模式的“人格化合约执行机制”,依靠熟识人际关系和实时掌握资金、资产动向来维持。[2]

在鄂尔多斯市,贷款人与借款人没有任何担保或者抵押,全都是靠人际关系维系。很多上亿元的民间借贷,甚至煤矿的转让,只有一张白纸,没有任何法律文书。但这个民间金融体系只跟熟悉人做生意,不接纳陌生人。在他们之间,血缘关系和熟人关系已经和经济关系完全渗透、契合。

温州民营企业创业之初,从其组织形态看,是在家族、亲属观念和地缘观念等文化下的,以家庭为核心,以亲友、邻里为圈子的经济共同体。其筹资方式是通过民间直接借贷的债务融资。这种自由借贷具有投向自由,利率随市场浮动、贷期灵活,交易方式隐秘等特点。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温州民间资本的发展与引导研究》报告这样揭示温州民间借贷的风险防范机制,“(温州)民间借贷的风险防范并不依赖于抵押或担保,这实际上使放贷人对资金风险防范更加敏感。并且,民间借贷在固定双方之间重复发生率较高,多重的社会关系和借贷活动的经常性都有利于借贷风险的信息沟通与防范。最重要的是,民间借贷资金一般用于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但借贷主体往往不是企业而是作为业主的个人。借贷主体的个人化使债权关系清晰,从而利于风险损失的补救。”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特征; 群体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143-001

一、开展大学生群体活动的意义

群体活动是以群体形式参加的、需要与他人进行互动、直接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的活动。群体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体活动的自主选择性、组织的灵活性、教师的导向性、同伴的激励性等特点区别于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束缚,把传统的活动加以创新和发展。群体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思想特征的塑造、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的思想特征

1.价值观出现“功利化”“多元化”倾向

大学生思维活跃,有极其敏锐的感受力和洞察力。大学生价值观极易受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主流呈健康向上的趋势。但是由于我国当前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大学生价值取向中消极因素呈增长趋势,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大学生中“个人主义”思想也有所抬头。

2.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在最近的几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中精神行为检出率为16%,心理健康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约占30%。诸多的数据和事实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

3.当代大学生的个性极强

当代大学生的个性表现为有主见,不盲目服从,不人云亦云。他们思考的触角不再只是指向一些具体、切近的事物,而几乎是指向所有的问题。他们的思维具有较好的变通性和灵活性,对新事物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有些时候又因为大学生的个性极强容易产生偏激心理。

4.当代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

家长对孩子的娇宠,加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他们不知道管理自己什么,以及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容乐观,其主要表现在学习目标不明确,不能给自己很好的定位,心理承受力较弱,生活方式不健康,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身体素质下降,消费缺乏理性,经济支配盲目随意。

三、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特征选择开展群体活动的路径

1.充分利用学生的第二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大学生之所以缺乏对政治理论学习兴趣,主要在于政治理论本身较为枯燥,且不够形象较难理解,可以通过第二课堂开展群体活动激发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加以形象化和具体化,使学生更易于理解。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一些变化较大的村镇、厂矿进行参观,听取一线党员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政治理论的经验。从而将枯燥的理论变为鲜活的画面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开启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之门,之后定期组织关于政治理论知识的征文竞赛或知识竞答促进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

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由学生自主开展群体活动

群体活动开展的成功与否不仅和活动的谋划、组织有关,而且和学生的兴趣有直接的关系。教师要把握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生组织设计的活动内容加以引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学与同学之间相互接触和相互了解要比老师容易,学生自主地开展群体活动能够更好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多的学生才能参与到活动中来,群体活动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3.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群体活动

目前,独生子女在大学生当中的比例越来越大,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但是在生活方面对孩子比较娇宠。这种现象造成部分学生性格孤僻,思想偏激,依赖性较强,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自己不能很好地处理,影响到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大学生中进行野外拓展训练。

4.群体活动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人不可能脱离群体、脱离社会而存在,大学生每天的生活一般都固定在三点一线上,宿舍、教室、食堂,与外界社会的接触较少,以至于毕业后进入社会总要走很多弯路。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把学校作为一个小的社会,通过开展群体活动的形式,来模拟社会生活,还原社会生活的真实场景。

5.增强群体活动内容的弹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群体活动多以各类比赛的形式出现,形式比较呆板。一般是以院系为单位组队参赛,更多的是各院系自筹组办的活动,比赛对学生的运动技能要求较高,这样大多数学生就成了看客,使其成为少数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无法实现群体活动的价值。所以说,群体活动的开展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群体活动内容富有弹性,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

四、建议

围绕学生的思想特征开展群体活动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性。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对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加以塑造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组织开展群体活动时注重学生思想特征的变化,通过对活动规则、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奖励等活动要素的精心设计和巧妙组合,使学生的思想特征在组织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加以塑造,另外,要提高群体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才能真正发挥群体活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诸红威,丁泽峰.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探析[J].教育园地,2011(2):92

第3篇

一、对于奇石鉴赏,如何准确把握和理解“意境”和“神韵”的概念

意:原指“意思;意味”或“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等。奇石的“意”,是指鉴赏者与其鉴赏对象――奇石相遇时,奇石的形、纹、色、象以及奇石构图或浅显或含蓄,或明晰或隐约,或单一或丰富的物象、景观触发鉴赏者产生的某种意象。这种“意”是奇石意境产生的必要条件。

境:原指“地域;处所”亦或“境况;境地”等。奇石的“境”,是指奇石图案(图纹)所展示的某种物象、氛围、环境以及导引鉴赏者通过综合思维所幻化和产生的一种由实到虚、由局部到整体的自然景物、景观图境。这种“境”从根本上讲仍然是一种自然之境,是奇石意境产生的必然物质基础。

意境: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1999年版)中有这样的解释:“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中国古典文论独标境界,以意识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艺术价值。优秀的文学艺术往往能使情与景、意与境相交融,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由此看来,“意境”一词,是从中国的文艺作品中迁移而来,确切地讲是从中国古代的诗词作品中迁移而来的。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有的重要范畴。

奇石的意境,是由“意”和“境”两部分有机结合所构成。奇石的意境是石中之境与作者之意高度融合后所体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境界。“境”与“意”有先有后,先有“境”后有“意”,“意”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境”,二者相辅相成。奇石天然图、纹所展示的景物、景观图境是产生赏石意境的客观基础,即“境”是奇石意境的基础所在,“意”是奇石天然图、纹所展示的景物、景观传递给鉴赏者的思维信息,它所产生的是人的精神享受、情感震撼、是奇石内涵所显现的各种信息和人文情愫的有机结合。从奇石鉴赏的角度讲,“境”主要体现于自然景物、景观的展现, “意”则融合进了鉴赏者的主观情结,偏向于个人情感的共鸣和文化积淀的应用。意境是鉴赏者在阅读和感知奇石天然图、纹所形成的景物、景观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思绪,是鉴赏者与奇石之间通过情景交融所萌生的一种感悟。

神:原指“奇异莫测、异乎寻常”和“精神”等。奇石的“神”指奇石的内在精神、气质,是奇石形体内涵的集中反映。在奇石鉴赏中,奇石的天然造型、形态(包括奇石天然图纹所形成的各种景物形态)是奇石“神”的客观基础。除此之外,在奇石鉴赏中,还涉及到“势”的概念。所谓“势”即“姿势、动势、气势”等。“势”是奇石造型、形态或图纹形象传递给鉴赏者的一种思维感觉,有时表现为大气磅礴,有时表现为威严高耸等。对应于图案(图纹)形象它又表现为一种活灵活现的神态、一种动感。但无论何种“势”,它总能让鉴赏者感知一种动感,产生心灵的震撼。因此,奇石的“形”是产生“势”与“神”的基础,“势”是“神”的突出表现。“神”与“势”依“形”而存,有“形”才能有“势”,有“势”才能更加显“神”,可见“形”与“神”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所谓以“形”写“神”,生动传神,形神兼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奇石的“势”则是“神”的核心、“神”的灵魂。当“形”与“势”得到完美结合,奇石的“神”就会得以完美表现,一方无“形”无“势”的奇石,其“神”是不存在的。

韵:原指“气韵;神韵”等。在奇石鉴赏中,形的韵味在于天地造化、巧夺天工的奇,纹的韵味在于线条、纹脉的大气、流畅和律动,质的韵味在于皮的光滑、质的细腻,色的韵味在于单色的清纯、套色的明快、对比色的鲜明、组合色的柔和搭配,可见奇石的韵是形、质、色、纹四大基本要素的一种综合表现。

神韵:原指“神采气度”或“诗文书画的风格韵味”。

奇石的神韵是无形的,是鉴赏者通过对奇石天然造型、形态(包括奇石天然图纹所形成的景物、景观形态),即奇石“形”与“势”的审视和对奇石“神”与“韵”的思维想象、情感领悟等一系列心理文化活动的感悟得出的一种活灵活现的意象。《观赏石鉴评标准》将奇石的鉴评要素定性为“意韵”,正是强调了鉴赏者在奇石鉴赏时的心理活动。

奇石的神韵不同于意境。“神”与“韵”没有先后之分,二者均是奇石最为重要的鉴赏要素,有时二者甚至是同一的,这就是我们常常把“神韵”当作一个概念来运用于鉴赏奇石的缘故。所不同的是奇石的“形”以及“形”所造的“势”更多地表现的是奇石的“神”,而奇石的“韵”则蕴藏于“形、质、色、纹”的每一个奇石鉴赏要素之中。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奇石的“韵”就是奇石韵味的一种综合表现。奇石所展示的万物形态,潜藏着幻化的各种神韵。

二、奇石“意境”和“神韵”的构成实质、表现形式及其审美特征

(一)奇石“意境”和“神韵”的构成实质

在奇石的收藏与鉴赏中,绝非任何一块奇石都有意境或者神韵。一方构图别致、令人回味无穷的奇石,其深远意境,绝非奇石自身所能表达,更非鉴赏者能随心所欲地创作;一方自然天成、形态绝佳的奇石,其神韵绝非奇石自身所能言表,更需要鉴赏者在遵循事物自身客观表现的基础上,加以抽象、审美方可完成创作。

意境和神韵的产生是鉴赏者在感知自然、萌生意象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顿悟。意境和神韵的获得,需要经过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的高度统一,并升华到一种特殊的境界。一方奇石意境或者神韵的展示,有时甚至可以导引鉴赏者由局部到整体、由图境到想象、由真实到幻化以及超越原有的生活感受、文化积淀和固定的思维境界,在遵循自然界各种具体物象或物境的基础之上,去发掘和发现大自然所赋予的一种更加自然和谐、更加夸张抽象的人文内涵。

由此看来,意境和神韵与石俱来、与石同在、由石展示,其构成实质是一种自然创造神奇、自然展示神奇、自然与人类文化完美结合、天人合一、幻化神奇的展示、感悟、理解和表达。

(二)奇石“意境”和“神韵”的表现形式

意境和神韵是奇石的灵魂。意境是奇石图案(图纹)物象展示或传递给鉴赏者的一种导引性思维审美信息;神韵则是奇石天然造型、形态或者图案物象、图纹动势所展示或传递给人们的一种具象或抽象的审美信息。面对眼花缭乱的奇石,鉴赏者多有一种合理解读、发现唯美、让石友认同并藏为己有的迫切心情,这就产生了如何准确认识和把握奇石意境和神韵的表现形式问题。

笔者曾留意到“灵璧石意境博深”、“戈壁奇石意境广阔”、“图案美与造型美能达到完美的统一才有神韵”等一些论点,此类观点让诸多赏藏者如入云雾,对奇石意境和神韵表现形式的判定产生种种错觉。笔者以为,意境和神韵的表现既包括奇石本身的自我展示,更在于鉴赏者的审美发现。意境和神韵的表现形式是一个十分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有时甚至是只可意会,难于表达。说其简单,是因为其与石俱在,由石展示;说其复杂是因为意境和神韵的表现只有通过鉴赏者从与石俱在、由石展示的各种信息的合理解读过程中,运用已有的生活感受、文化积淀,触发联想和想象,引发审美情思,以有限的具体物象,遵循合理的抽象、夸张等艺术审美规律,去发掘生活中的神趣,寄寓真切的情思,表达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对自然物象的深刻理解,才能最终形成一种合乎情理的审美解读、审美概念和确切命题。

由于意境来源于奇石图案(图纹)所传递给鉴赏者的思维信息,是奇石图案(图纹)物象、景象所显现的各种文化信息和人文审美的一种有机结合,凡是有意境的作品,其生动传神、抽象夸张的物象形态和其隐约朦胧、局部概括的构图特点,总能蕴含一种情景交融的景外之意、图外之画和无限深广的人文联想和现实生活韵味。因此,意境多表现于画面奇石、图纹奇石。如果一方没有自然图案(图纹)物象,或者图案(图纹)杂乱、构图不清,不符合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各种景物、景观的奇石,其意境是不存在的。

由于神韵是奇石天然造型、形态【包括奇石图案(图纹)所展示的物象形态】纹理所特有的表现形式,它所传递和表达的是以“形”写“神”的审美理念,凡是有神韵的奇石,其自然天成的造型、形态、纹理总能通过师法自然、简约概括、张扬个性(特征)、大气磅礴的表现手法,“描绘”出形神兼备、韵味十足的审美境界。因此神韵多表现于天然造型石、具有物象形态的画面石和文字石的书法韵味之中。一方物象特征平淡呆板、毫无动势,纹理特征毫无韵律、韵味的奇石,不存在“神韵”这个审美概念。

奇石的意境和神韵是奇石的精髓所在,在以意境为主的奇石鉴赏中,奇石图案(图纹)形成的物象形态所表现的神韵是奇石意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奇石意境的综合表现形式之一,此时神韵虽与意境同在,但意境仍是奇石主要的审美表现形式。相对于意境,奇石的神韵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审美表现,在以神韵为主的奇石鉴赏中,大多不存在意境的概念,或者此时奇石的意境几乎已被鉴赏者所忽略。

(三)奇石“意境”和“神韵”的审美特征

意境美和神韵美是奇石审美的最高境界。

意境美是指奇石的色彩、纹理、线条所形成的图案(图纹)物象(景象)或具象或抽象、或概括或简约、或写意或夸张所表现出的一种综合艺术境界。

意境的美学特征集中体现到奇石自然造化神奇,图案(图纹)气韵生动的美好图景与现实生活各种美好景愿的相对应。

奇石的审美特点就是致力于意境的鉴赏和发现。奇石意境美的发现,既源于天然图案(图纹)物象(景象)的组合,又超越具体物象(景观)的再现;它既受到再现物象(景观)的制约和限制,又依赖于再现物象(景观)的启发、诱导。只有借助于奇石所展示的各种图景(更多的是一种局部的图景),调动鉴赏者的审美情思,通过物我相悦,扩展延伸、化物为情的融合、幻化和统一这样一个审美过程,采取类似物象对比、合理联想想象的审美手法,才能达到基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审美艺术效果,才能正确把握意境的审美特征,才能准确发掘奇石优美的意境。

神韵美是指奇石造型、图案物象形态、纹理、动势所表现的客观物象形态,或具象或抽象、或形似或神似、或张扬或谐趣,并通过鉴赏者合理的夸张和思维想象、丰富的情感领悟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所感悟和表现的一种综合艺术特征。

奇石神韵美的发现,既源于奇石所表现的各种具体物象展示,同时又超越了它所再现物象的制约和限制,只有鉴赏者通过类似物象的对比审美,才能发现和发掘奇石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神韵之美,才能准确把握奇石神韵的审美特征,才能赋予奇石活跃的自然生命气息,才能幻化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统一极具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神韵之美。

三、“意境”和“神韵”在奇石鉴赏中的具体应用

从古到今,人类的各种石文化活动,最终都是为了欣赏。离开了奇石的欣赏,关于奇石的一切理论及其文化活动都将变得空淡乏味,这正由奇石的观赏性所决定。需要说明的是,当代奇石鉴赏中,传统的皱、透、漏、瘦我们均可归纳到“形”的鉴赏要素之中,这样看来,无论是造型石或图纹石,我们就都可以用形、质、色、纹等要素进行鉴赏了。

鉴赏奇石的意境时,首先要以绘画艺术的眼光去审视,观察其构图是否合理,组合是否得当,纹理形象是否生动,背景图案是否情景交融、情理统一、相得益彰;其次要观察其构图纹理是否协调、色彩对比是否鲜明、纯净明快程度如何,纹理越清晰,杂纹乱纹越少,反差对比度越大,构图就越清晰,色彩纯净度好,复色或多色组合得当,越鲜艳、越稀有,其色彩的夺目感就越强,就越具有艺术感染力;再次是看其构图所表现的物象是否传神,图纹景象是否清晰自然,雅致流畅,能够表达特定的意境;四是看其是否具有鲜明的主题,即奇石图案(图纹)所表现的物象(景象)所蕴含、所表现的主题思想是否突出,能否使观赏者情由景生,启悟心灵,产生联想,从石中感悟到优雅的意境,这是鉴赏一方奇石是否具有艺术文化价值的最重要的方面。

因此,鉴赏者只有身入其境,从自然多变的纹理、隐约概括的形象、如梦似幻的景观、和有限的内容容量,抓住其主要特征,参照对比,真实感知奇石画面的客观形象,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和想象,将感知到的景物、景观趋向完整化、意蕴化,最终达到物我共鸣,发现和发掘其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以境孕情,又缘情以造境,最终发现奇石美好的意境。

鉴赏奇石的神韵时,首先要以雕塑(有时是书法和绘画)的艺术眼光去审视,看其造型是否得体、是否具有具体对象或美好创意的反映和塑造,其抽象或夸张是否得体、是否符合自然客观,是否符合艺术创作规律;其次要看其造型、线条美感如何,其造型越优美,就越具有雕塑感,线条越遒劲、越雄浑,就越有神韵;再次是看奇石所展示的物象形态是否传神,是否具有强烈的动势,动势越强就越有神,那些物象形态毫无神势的奇石、是无法体现自然生命的神韵和意趣的;四是在形似的基础上看其是否达到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审美效果,所表现的主题思想是否突出,是否具有鲜明的主题思想,能否使观赏者产生心灵的震撼。

因此,鉴赏者只有真实认知奇石的客观形体,发现和发掘奇石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绝妙之处,把形似与神似统一起来, 加以思索,与天同创,产生神思之叹,感悟深刻寓意,才能发现奇石的神韵之美,才能达到鉴赏的最高境界。

奇石的意境或神韵如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奇石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产物,是天然形成的,鉴赏者不仅需从一方奇石的石形、石质、石色、石纹细致审阅,更应运用自己的综合文化积淀,反复联想,展开想象,由实到虚,由形到神,由意到韵,逐步升华感悟,才能真正领略其意境和神韵。

奇石艺术是一门发现的艺术,个人的生活阅历、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文化艺术素养、形象(抽象)思维能力、赏石观和赏石经验等均影响和制约着个人赏石水平的高低,决定和制约着鉴赏者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审美层次和审美境界。

第4篇

关键词:经济道德规范 ;特征;功能

经济道德规范是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判断人们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是经济道德原则的具体化,是对一定社会经济道德关系与经济道德行为普遍规律的反映,是一定社会或阶级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形成和概括的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应当普遍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与作为“硬调节”的经济法制规范相配套的“软调节”手段。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道德规范,一个特定社会中形成的经济道德规范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1 、经济道德规范的特征

在社会领域,由于事物和关系的多样性导致了社会规范的多样性。对于经济道德规范来说,它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规范网络,需要对经济活动全过程中人们的行为提出道德要求。因而经济道德规范具有多元性与多层次性相结合,主观与客观、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显著特征。

首先,多元性与多层次性相结合的特征。社会经济生活是极其复杂的,关涉国家与集体、个人三者间的利益关系,同时还有个人与国家之间、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远等方面的利益关系。此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根本利益与合资企业、独资企业、私人企业等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处理的。这些不同的利益主体以及他们各自的目的、价值取向等,使得社会经济生活具有多元性和层次性。与之相适应的是需要多层次的、多元的经济道德规范来有效调整和指导社会经济生活生产、交换、分配等各个环节。

其次,主观与客观、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特征。如前所述,经济道德规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形成和概括的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应当普遍遵守的行为准则。为了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经济道德规范必须能够对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形成客观的约束力。各种“服务公约”、“行为规定”、“员工守则”等具体规范就是约束经济活动各种参与者的主观意志和行为而制定的准则。这些规范措施是保证经济生活合理有序发展的道德保障。但是,此等规范体现的是一种外在约束力,它表现为通过道德调节、道德评价、道德教育来实现节制和约束。从这一点来看,经济道德规范具有其客观性和他律性的特点。但是,经济道德规范从根本上说还是有赖于经济活动参与者的内心的自觉。它必须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认识,使之从主观上接受经济道德规范的调节和约束。惟其如此,才能使经济活动参与者不是被动的遵守经济道德规范,实现行为动因从外在约束转变为内在约束。

2 、经济道德规范的功能

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结成各种各样的经济关系,在对一定的社会利益或阶级利益的调整过程中,为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人类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行为原则和规范。因此,经济活动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伦理道德活动的过程。但是伦理道德及其相应的具体道德规范形成之后就会对经济活动产生反作用力。故而,经济道德规范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

其一,引导功能。这是经济道德规范的最基本功能。规范是人们行为的理性产物,是人们在生活中衡量事物的一种标准。经济道德规范以其对是非、善恶标准的确立,起到评价和引导行为的作用,从而提高经济活动参与者的道德自觉性。在许多情况下,经济道德规范是对法制规范的一种强化并能起到后者所不具有的功效。经济道德规范是经济伦理的具体化形式,是对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以更具体的形式进行规定,这种规定本身就是对人的行为具有一种潜在的方向性的导向作用。它规定着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在经济活动中就表现为引导人们选择合理的谋利行为,选择正义的经济行为。比如经济道德规范主张“经营有方,取之有道”就是要求经济活动参与者按照“方”、“道”,也就是合于道德的方式来进行生产和交换。

其二,调节功能。经济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交换的活动,在处理其间各方关系时不仅需要经济法规的制约,同样离不开经济道德规范的调节。与经济政策、经济制度、管理制度等“硬调节”手段相比,经济道德规范通过其设立的道德评价标准和社会性道德压力来实现其调节功能,是一种“软协调”手段。通过经济道德规范的调节,经济活动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可以处理的更公平允当,工作关系更宽松和谐,人际关系更协调有效。经济活动中人们接受经济道德规范的协调更胜于规章制度的协调,因为前者富有道德观和人情味,更容易将人际关系处理、协调的宽松、和谐。

其三,推动功能。经济道德规范能积极地影响经济活动,并为其提供有力的道德支持和精神支撑。经济道德规范的道德支撑表现为对经济活动参与者的内在约束,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他们的道德习惯,形成道德观念,习得道德修养。从而使得经济活动参与者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能够自觉地抑制负面效应,净化市场经济环境。经济道德规范的精神支撑功能主要体现在凝聚力上。当经济道德由外在规范内化为人们的内心信念,这势必形成一个凝聚人心的磁场。它能够唤起经济活动参与者的支持与拥护,发挥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经济道德规范有多元性与多层次性相结合,主观与客观、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显著特征,并能够对经济活动发挥其导向功能、调节功能以及推动功能。只有将经济法制规范与经济道德规范这“硬调节”和“软调节”相结合,才能使社会经济生活良好运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宝庭,刘金华编著:经济伦理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宏伟等著:社会经济与伦理[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第5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这种体制尚未完全确立和不尽完善的情况下,经济犯罪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论述经济犯罪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犯罪及其特征。1、经济犯罪并不是一个法律术语,而是经济和犯罪这两个概念的相加与组合。经济犯罪指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让利法规定为犯罪,并且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特征:(1)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2)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3)被刑法规定为犯罪或者违反了刑法规定的行为。(4)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二、市场经济及其法制特征。特征:(1)是权利经济。(2)市场经济是自主经济。(3)是契约经济。(4)是竞争经济。(5)是法制经济。三、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的危害。1、侵犯经济活动主体的合法权益。2、扰乱市场竞争的有序、正常运行。3、妨碍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4、破坏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外部环境。四、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危害的途径。1、严格执法是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危害的根本保证。2、完善刑事立法是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危害的基本前提。3、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养活经济犯罪,是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危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经济犯罪、市场经济、法制、刑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健全,使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空前活跃。但与此同时,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各种原因,也由于商品经济本身的各种负面效应,经济领域的犯罪现象也不断出现,这极大的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并直接或间接的引发了很多经济犯罪,严重的妨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经济犯罪也因此成为当前的突出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这种经济体制尚未完全确立或不完善的情况下,经济犯罪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思考探索经济犯罪,市场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为一名法学本科生,对于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刑法的有关规定,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经济犯罪及其特征和特点 

绝大多数的犯罪行为,归根到底都与经济有关,但是人们通常并不把这些犯罪都称之为经济犯罪。一般情况下,人们只是把某些与经济活动有关联和具有财产内容的犯罪行为称之为经济犯罪。从严格意义上讲,经济犯罪并不是一个法律术语,而是经济和犯罪这两个概念的相加与组合,是在犯罪这一整体范畴中从经济这一角度或者层面对犯罪中部分范围的界定。而犯罪一般被认为是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违反刑法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经济犯罪中的“经济”一词本身是一个多义词,在这里应该理解为,经济活动或者财产。因此经济犯罪就应该定义为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被刑法规定为犯罪、并且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可见看出经济犯罪的这一定义,3、具有以下四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的行为。只有这样的行为才可能是经济犯罪,没有这一特征的犯罪,只能是其它犯罪;二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经济犯罪直接危害着社会经济秩序和其它秩序,并且这种危害性达到了一定程度,否则不是经济犯罪;三是被刑法规定为犯罪或者违反了刑法规定的行为。这是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所决定了的,刑法没有规定为犯罪的不为犯罪,只有被规定为犯罪的才可能是经济犯罪;四是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犯罪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当然要受到刑罚的处罚。这四层涵义密切相联,共成一体,构成经济犯罪的一般特征。经济犯罪与其它犯罪的最大的区别是经济犯罪的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这一区别也是经济犯罪的独有特征。另外,我们从经济犯罪的这一特征入手,可以将经济犯罪分为两个类别,一是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经济犯罪,它直接破坏着经济秩序,可称之为经济活动犯罪;另一类是具有财产内容的犯罪,它破坏着经济秩序,同时也破坏着其它秩序,比如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侵犯财产罪、贪污贿赂罪,可称之为财产犯罪。

经济犯罪严重的扰乱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经济犯罪浮动呈现上升趋势,有其以下特点:1、经济犯罪发案率居高不下,犯罪金额越来越大。近年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案要案不断出现,犯罪金额在几十万元以上,甚至数百、上千万元的大案时有发生。2、职务经济犯罪以及非职务人员与经济领域工作人员相勾结的共同犯罪呈上升趋势。犯罪分子利用从事政府的公务或在经济领域工作的职务之便实施经济犯罪,其犯罪手段具有相当隐藏性,社会危害也较其他犯罪更为严重。3、单位犯罪已成为当前经济犯罪的显著特征。这类犯罪后果严重,查处十分困难,经济犯法案范围的加大,犯罪主体身份的复杂化,犯罪手段的智能化、隐藏性等特点,导致了司法机关对经济犯罪的查处阻碍重重,十分艰难。

第6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这种体制尚未完全确立和不尽完善的情况下,经济犯罪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论述经济犯罪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犯罪及其特征。1、经济犯罪并不是一个法律术语,而是经济和犯罪这两个概念的相加与组合。经济犯罪指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让利法规定为犯罪,并且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特征:(1)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2)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3)被刑法规定为犯罪或者违反了刑法规定的行为。(4)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二、市场经济及其法制特征。特征:(1)是权利经济。(2)市场经济是自主经济。(3)是契约经济。(4)是竞争经济。(5)是法制经济。三、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的危害。1、侵犯经济活动主体的合法权益。2、扰乱市场竞争的有序、正常运行。3、妨碍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4、破坏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外部环境。四、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危害的途径。1、严格执法是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危害的根本保证。2、完善刑事立法是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危害的基本前提。3、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养活经济犯罪,是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危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经济犯罪、市场经济、法制、刑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健全,使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空前活跃。但与此同时,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各种原因,也由于商品经济本身的各种负面效应,经济领域的犯罪现象也不断出现,这极大的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并直接或间接的引发了很多经济犯罪,严重的妨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经济犯罪也因此成为当前的突出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这种经济体制尚未完全确立或不完善的情况下,经济犯罪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思考探索经济犯罪,市场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为一名法学本科生,对于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刑法的有关规定,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经济犯罪及其特征和特点 

绝大多数的犯罪行为,归根到底都与经济有关,但是人们通常并不把这些犯罪都称之为经济犯罪。一般情况下,人们只是把某些与经济活动有关联和具有财产内容的犯罪行为称之为经济犯罪。从严格意义上讲,经济犯罪并不是一个法律术语,而是经济和犯罪这两个概念的相加与组合,是在犯罪这一整体范畴中从经济这一角度或者层面对犯罪中部分范围的界定。而犯罪一般被认为是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违反刑法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经济犯罪中的“经济”一词本身是一个多义词,在这里应该理解为,经济活动或者财产。因此经济犯罪就应该定义为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被刑法规定为犯罪、并且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可见看出经济犯罪的这一定义,3、具有以下四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的行为。只有这样的行为才可能是经济犯罪,没有这一特征的犯罪,只能是其它犯罪;二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经济犯罪直接危害着社会经济秩序和其它秩序,并且这种危害性达到了一定程度,否则不是经济犯罪;三是被刑法规定为犯罪或者违反了刑法规定的行为。这是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所决定了的,刑法没有规定为犯罪的不为犯罪,只有被规定为犯罪的才可能是经济犯罪;四是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犯罪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当然要受到刑罚的处罚。这四层涵义密切相联,共成一体,构成经济犯罪的一般特征。经济犯罪与其它犯罪的最大的区别是经济犯罪的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这一区别也是经济犯罪的独有特征。另外,我们从经济犯罪的这一特征入手,可以将经济犯罪分为两个类别,一是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经济犯罪,它直接破坏着经济秩序,可称之为经济活动犯罪;另一类是具有财产内容的犯罪,它破坏着经济秩序,同时也破坏着其它秩序,比如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侵犯财产罪、贪污贿赂罪,可称之为财产犯罪。

经济犯罪严重的扰乱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经济犯罪浮动呈现上升趋势,有其以下特点:1、经济犯罪发案率居高不下,犯罪金额越来越大。近年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案要案不断出现,犯罪金额在几十万元以上,甚至数百、上千万元的大案时有发生。2、职务经济犯罪以及非职务人员与经济领域工作人员相勾结的共同犯罪呈上升趋势。犯罪分子利用从事政府的公务或在经济领域工作的职务之便实施经济犯罪,其犯罪手段具有相当隐藏性,社会危害也较其他犯罪更为严重。3、单位犯罪已成为当前经济犯罪的显著特征。这类犯罪后果严重,查处十分困难,经济犯法案范围的加大,犯罪主体身份的复杂化,犯罪手段的智能化、隐藏性等特点,导致了司法机关对经济犯罪的查处阻碍重重,十分艰难。

、市场经济及其法制特征 

第7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经济管理;内涵;作用

随着经济的飞速健康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攀升,人均收入的持续增加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这些都得益于经济管理。经济管理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持经济发展秩序、调节经济活动,控制与管理经理运行的有效手段,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等弊端,抛开经济管理,单靠市场经济自身的净化与调节作用远远不够,故强化经济管理势在必行。

1经济管理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一)内涵阐述

经济管理,顾名思义,就是经济管理者为达到某种经济发展目标,对社会经济活动以及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所实施一些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指挥、协调与监督活动,以推动经济活动的健康持续发展。做好经济管理工作要求政府基于市场经济运行状况,充分发挥经济管理职能,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当调节与控制,以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二)特征分析

首先,经济管理具有不断变化的动态特征。经济管理各个要素必须基于经济发展时代需求进行动态的更变,以适应经济发展与管理的需要。其次,经济管理具有复杂性、渐进性。经济管理是一个促使市场经济由不平衡到平衡的渐进过程,它要求各个管理要素之间要巧妙优化配合,以应对经济发展动态中的各类复杂问题,管理者应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与方法,提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最后,经济管理是动态性与系统性的结合体。经济管理是一个长期、动态的系统工程,需要管理主体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升经济管理效率。

2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一)调节经济活动,推动经济健康运行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除了得益于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与支持之外,与经济管理的调节作用是分开的。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有很多,其中最直接、最简单且不容忽视的作用便是调节经济活动,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工作能对市场经济发展及运行状况做系统全面的了解与掌控,并基于经济活动的动态发展进行有价值的分析,并制定出有效的调节策略实现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市场经济自身存在一定风险,在经济发展遭遇瓶颈而无法靠自我调节突破时,这时经济管理便发挥其了调节功能,帮助其克服困难,持续健康运行。经济管理除了能调节市场经济活动之外,还能调节社会经济活动,促使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进入正轨。国家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政策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经济政策,如价格调节、税收调节、信贷调节等,这些手段有效实现了对经济活动的调节。

(二)能有效克服市场经济自身存在风险

市场经济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特征能推动为企业生产经营优胜劣汰、市场资源优化合理配置,提升资源利用率,不断推动经济健康发展,但毋庸置疑,市场经济的这些特征也促使其自身发展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一些经济活动参与者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并未遵守市场经济运行基本原则,将平等性、公平性等抛诸脑后,无所不用其极地谋取私利,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尔虞我诈等是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更加明显。这些经济运行弊端严重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为了恢复法治、平等、有序的市场运行状况,发挥政府经济管理作用势在必行。市场经济的潜在风险,经济运行机制的弊端等亟需经济管理进行调控与规避,科学的经济管理能有效推动经济管理者及时了解市场动态,运用最实用、恰当的经济管理策略实现对经济的调控与管理,有效规避市场经济运行弊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经济管理确保政府依法行政的高效性

经济管理工作除了具有有效调节经济活动、规避市场风险等作用之外,还具有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效率的作用。政府的行政权利来源于民众,且应该服务于民众,受民众监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政府行使经济管理职能的过程,其实就是"依法行政"的过程,经济管理要求政府依法行政,规范行为。首先,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职权是宪法与法律所赋予的不容轻视的权利,其由法律赋予,受法律保护。但在法规规定的范围之外的一些行政管理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其次,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想高效行使职权,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行政,并使其行为符合法律精神,严禁做与法律背道而驰的事情。例如,在行政执法、决策、复议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依法行政。最后,政府行政部门一旦违背法律条文对当事人造成相应损失后必须给予赔偿。因此,经济管理的有效执行,可以提升政府依法行政的意识,确保依法行政的高效性。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脚步的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也日趋完善,但经济运行问题却令人堪忧。此种背景下,经济管理是确保市场经济正常进行、高效运转的重要途径。这需要国家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管理与调节作用,严把经济发展方向,严控经济发展状况,运用多种手段提升经济管理效率,使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参考文献: